一、银杏实生树不同发育阶段个体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史绍林[1](2020)在《红松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转换中植物激素动态研究》文中指出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温带地带性顶极群落阔叶红松林的建群种,是我国及东亚地区极其重要的优质珍贵用材树种和坚果树种。红松种子产业已成为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今后林业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红松具有漫长的营养生长阶段,这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和遗传改良进程。本研究根据红松具有顶端结实现象、分权促进结实现象、嫁接缩短结实周期等现象,从内源激素的角度分析这些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探索红松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之间的转换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和各激素平衡规律,为调控红松提早结束营养生长,实现早花早果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内源激素对红松生长发育的影响不仅仅取决于某种内源激素绝对含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各激素的相对含量。通过对3a、7a、15a、30a实生红松上部顶芽内源激素分析发现:生长旺盛的7a和15a红松顶芽中(CKs+IAA+GAs)/ABA高于幼龄期和成熟的红松;进入生殖生长的15a和30a红松顶芽中ABA/GAs低于未成熟的3a和7a红松顶芽中ABA/GAs,这种变化可能表明低比值的ABA/GAs有利于红松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生长活跃、旺盛、迅速的营养生长阶段iPA/ZR接近1,而成熟的阶段iPA/ZR小于1,幼龄期iPA/ZR大于1,因此我们推测iPA/ZR可以作为判断红松是从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主要标志。2、红松树冠不同部位枝条顶芽内源激素含量和比例不同,可能是导致花芽分化格局不同的重要原因。对30a成熟红松上、下部位分别采集顶芽进行分析发现:红松不同部位顶芽的内源激素含量有差异,上部枝条顶芽ZR、IAA、GAs含量较下部枝条顶芽ZR、IAA、GAs高;上部枝条顶芽(CKs+IAA+GAs)/ABA较下部枝条顶芽该比值高,表明上部枝条顶芽生长类激素活性高于下部枝条顶芽;红松在花芽形态分化前上、下部顶芽iPA/ZR符合红松的成熟和衰老的模型;8月19日之后下部枝条顶芽iPA/ZR增大可能表明雄球花花芽形态分化需要iPA,上部枝条顶芽iPA/ZR较低可能说明雌球花花芽形态分化中急需高浓度ZR有关;因此我们推断雌雄球花芽分化过程与iPA/ZR相关。3、红松嫁接后内源激素比值变化格局显示嫁接促进红松细胞活跃程度,促进生长发育,从而缩短了结实周期。以1a同砧嫁接红松、12a同砧嫁接红松、3a实生苗及15a红松实生树为试验材料分析内源激素变化及平衡变化规律分析发现:红松嫁接后短期内内源激素变化出现短暂异常活跃,之后逐渐缓和;嫁接后(CKs+IAA+GAs)/ABA高于同龄生红松实生苗,短期内降低了ABA/GAs 比值;嫁接后iPA/ZR 比值模型意义与实生树结论类似:但1a嫁接苗iPA/ZR小于1,却属于营养生长阶段,看似与这种比值模式的结果相悖,但1a嫁接树接穗来自成年树,iPA/ZR值变化正好说明成年树接穗中iPA/ZR小于1是合理的。我们推测:随着嫁接时间的延长iPA/ZR这种比例可能逐渐加大,完成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后iPA/ZR在逐渐再变小。4、红松截顶处理打破了原有激素平衡,各种激素重新分配,截顶后有利于侧枝生长的激素含量增加,促进侧枝加速生长。对15a红松进行截顶,相比未截顶侧枝,截顶后侧枝后顶芽GAs、IAA含量短期内减少,之后逐渐增加;截顶增加了侧枝ZR、iPA含量;ABA短内迅速增加,之后逐步降低。相比未截顶侧枝,红松截顶后侧枝(CKs+IAA+GAs)/ABA较未截顶侧枝(CKs+IAA+GAs)/ABA增大,促进生长类的激素占优势,抑制类激素处于劣势,这与截顶后侧枝的生长发育状态相符。截顶后ABA/GAs相对未截侧枝减小,最高时侧枝顶芽ABA/GAs是截顶后侧枝顶芽ABA/GAs的3.5倍,表明低比值的ABA/GAs与截顶后侧枝向快速发展方向发展有关。5、红松顶芽材料转录组中激素信号传导和花发育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丰富。以1a,5a,10a,15a,30a实生树和8a嫁接的红松顶芽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鉴定不同树龄组合红松顶芽差异表达的基因,DEG的数量会随着树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转录、翻译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显着富集表达。KEGG代谢途径分析结果显示,苯丙烷合成,光合成等代谢途径差异基因显着富集,说明这些基因和代谢途径,在红松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鉴定了激素信号传导途径差异表达基因140条,花发育相关差异表达基因167条,说明这些基因参与了红松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过程中激素响应及花的发育调控。综上所述:红松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过程是各种内源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而不是取决于某一种或某一类激素。内源激素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相互拮抗,它们的动态变化和平衡状况的改变对红松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曹钟允[2](2020)在《银杏复干发育及其转录组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杏(Ginkgo biloba L.)是第四纪冰川后银杏科中唯一存活至今的孑遗树种,被称为历史遗产和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古树数量多,分布广泛。银杏从幼龄到千年生古树存在普遍的“茎生枝”(复干)现象,且国内银杏古树大部分为无性系多代同株,复干丛生。“多代同株”现象是银杏达到生长极限或为抵御不良环境产生的维持生命系统的重要繁殖更新策略,是银杏经历灾难后仍能保存至今的关键。通过对银杏复干发育的研究,可进一步了解复干的发生机理,为揭示银杏古树长寿奥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在实践生产中合理适当的利用复干进行繁殖等工作提供理论指导。目前在银杏复干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地理分布、复干存在意义、复干代替母干过程及复干利用等方面,缺乏对复干发生机理方面的研究。本研究通过生长指标测定及解剖观察,了解银杏复干的生长特性及其发端的解剖结构;通过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测定两个不同发育时期复干和同株侧枝的内源激素含量指标,明确复干形成的生理机制及其与正常侧枝的区别;最后,选用两个不同发育时期的银杏复干和同株树干上相同位置未发育复干的部位作对照,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讨调控银杏复干发育的分子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银杏复干在自然状态下单株复干数、复干发生率、复干高和基径在不同年龄下差异显着,且随年龄增大而增大。平茬、移栽及平茬移栽3种处理均能促进银杏复干的发生,其中平茬起主要作用,对复干高和基径增加效果明显。(2)银杏复干发端解剖观察发现,银杏复干起源于主干根茎交界处的茎皮层中的潜伏芽。复干的发育过程分为4个时期:复干芽休眠期、分化期、输导组织形成期、萌芽期,休眠芽受到一定的内外环境刺激即可萌发。(3)银杏复干发育过程中的内源激素测定结果分析发现,在复干萌芽和伸长生长时期,复干中各激素含量均高于侧枝,且萌芽期ZA和GA3含量显着高于侧枝,打破隐芽休眠,促进复干萌发。伸长生长时期较萌芽期GA3显着下降,IAA和ZA含量显着高于萌芽期。两时期复干和侧枝(IAA+ZA+GA3)/ABA比值均大于1,且复干该比值极大于侧枝,IAA/ZA比值极小于侧枝。复干在伸长生长时期(IAA+ZA+GA3)/ABA比值较萌芽时期降低,生长趋势减缓,而侧枝该比值略有升高。(4)通过将银杏复干两个发育时期和正常部位未发生复干处对比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平均44,340,111条Clean Reads,平均占原始序列数的97.56%。各样本的cDNA文库与银杏参考基因组比对率均在88%以上。经差异基因筛选,在萌芽期复干和对照对比组中共获得74条差异基因,复干的萌芽期和伸长生长期对比组中获得104条差异基因,伸长生长期复干和对照对比组中获得2151条差异基因。GO功能注释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生物学过程中的代谢过程(metabolic process)、细胞进程(cellular process)、膜部分(membrane part)、催化活性(catalytic)和蛋白结合(binding)等过程。结合内源激素测定进一步分析差异基因KEGG富集发现,差异基因被注释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Plant 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苯丙烷类生物合成(Phenylpropanoid biosynthesis)、苯丙氨酸代谢(Phenylalanine metabolism)、糖酵解(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等多个与复干发育相关的途径,其中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富集到差异基因42条。这些通路中显着富集的基因对复干休眠芽的抑制及后期复干的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IAA和GA3相关的关键基因的表达,促进激素的合成,使受体基因上调表达,致使复干萌发。
吴孝红[3](2020)在《银杏嫁接位置效应机理的初步探究》文中指出银杏(Ginkgo biloba L.)属于银杏科银杏属,集药用、食用、材用和观赏等价值于一体。目前银杏良种均采用嫁接方法进行繁殖,但嫁接繁殖存在位置效应,主枝斜向生长,没有明显主干,这种现象产生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实生银杏树冠的上部、下部和树干基部生长状况良好的枝条作为嫁接材料,对嫁接苗新梢生长角度、相关内源激素和调控基因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可为银杏嫁接位置效应机理的揭示及培育理想株型银杏嫁接苗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接穗来源于实生树树干基部的嫁接苗生长较直立,新梢生长角度较小,而来源于实生树树冠上部和下部接穗的嫁接苗新梢生长角度较大。5月后,3种嫁接苗新梢发生向上弯曲生长,且基角越大弯曲生长程度越大。对嫁接苗进行60°和90°拉枝处理,新梢随着拉枝角度的增加向上弯曲生长的变化幅度越大。(2)3种嫁接苗新梢下侧促进生长型激素IAA和GA3含量高于上侧,新梢下侧生长速度快于上侧,而GA3亦促进下侧次生木质部再次发育,为新梢向上生长提供支撑力,而接穗来自基部的嫁接苗上、下侧含量差异最大,生长更为直立。此外,BR在新梢两侧的不均匀分布亦参与调控新梢生长方向。同时,新梢上、下侧IAA、GA3、ZR和BR含量及差异会随拉枝角度发生变化,说明IAA、GA3、ZR和BR对嫁接苗新梢角度发育密切相关。(3)嫁接苗新梢中GbLAZY1的表达与新梢生长角度呈负相关关系。4至6月期间,接穗来源基部的嫁接苗新梢茎段各部位GbLAZY1表达量高于接穗来源树冠冠部的嫁接苗。同时,GbLAZY1主要在茎段有高表达,其次为梢顶和叶片。对嫁接苗新梢拉枝后,茎段各部位GbLAZY1表达上调,且在6月时,新梢上端GbLAZY1表达量随着拉枝角度增大而升高。(4)3种嫁接苗新梢上端下侧的GbLAX1和GbLAX2表达量均高于上侧,且接穗来源基部的嫁接苗新梢上端上、下侧差异最大。所以,新梢上端下侧输入更多IAA,且接穗来源基部的嫁接苗上侧和下侧IAA含量差异最大。同时,3种嫁接苗之间新梢上端下侧GbPIN1和GbPIN2表达量无显着差异,且接穗来源基部的嫁接苗上端下侧GbPIN1和GbPIN2表达量高出上侧的差值最大,导致新梢下侧生长素含量高于上侧,进而接穗来源基部的嫁接苗新梢生长更直立。拉枝处理使嫁接苗新梢上侧和下侧的GbLAX1、GbLAX2和GbPIN1、GbPIN2表达有不同程度上调,通过改变新梢上、下侧生长素含量,进而引起新梢前端的向上弯曲生长。综上所述,新梢上、下侧IAA、GA3含量是影响新梢初期生长角度不同的重要因素,新梢延伸角的变化与新梢两侧IAA、GA3、ZR和BR含量差异有关。同时,GbLAZY1和生长素极性运输基因GbLAX1、GbLAX2及GbPIN1、GbPIN2的差异表达共同参与调控嫁接苗新梢的生长。
杨果[4](2020)在《光合作用及外源激素对银杏种实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银杏(Ginkgo biloba L.)又称白果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的孑遗植物,具有多方面应用价值。银杏的果实称为种实,其生长发育既受遗传基因表达的调控,也受产地、树木年龄、光合作用、激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湖南东安银杏示范基地内结果银杏雌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银杏种实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研究,分别测定自然开心形和主干分层形银杏雌树叶片的光合特性、光合色素含量变化及种实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测定了外源激素乙烯利和脱落酸处理后银杏种实内源激素、次生代谢物含量变化及乙烯和黄酮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探索了银杏种实高效的激素催落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测定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叶片光合特性和光合色素含量变化发现,自然开心形和主干分层形银杏同一光合作用参数及光合色素变化趋势一致,自然开心形光合作用和光合色素含量高于主干分层形。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季节变化均为双峰状曲线,且日变化都在10:00和16:00左右出现明显差异,季节变化都在6月中旬出现明显差异;气孔导度日变化均为双峰状曲线,季节变化呈单峰状曲线,且日变化都10:00和16:00左右出现明显差异,季节变化在6月中旬出现明显差异;胞间CO2浓度日变化为“V”型,季节变化呈单峰状曲线,且日变化在早晚差异明显,季节变化在8月中旬差异明显;光合色素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且在7和8月中旬出现显着差异。(2)通过对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种实性状及生理指标测定发现,4-6月银杏种实体积迅速增长,种实鲜重与种实体积的增长同步,6-9月种实体积增长平缓,鲜重持续增长至种实成熟;2种树形种实果型系数、核型系数、仁型系数基本一致;自然开心形树形银杏种仁可溶性糖、脂肪、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主干分层形,且在7-8月中旬达到显着差异;主干分层形银杏的单株种实产量高出自然开心形9.62 kg;综合分析认为,自然开心形为银杏种实生产优质树形。(3)外源激素处理引起了种实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研究发现,银杏种实成熟过程中内源激素IAA和GA3含量总体上呈下降变化趋势,ZR和ABA含量总体上呈上升变化趋势,(IAA+ZR+GA3)/ABA比值总体上呈下降变化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喷施外源激素后IAA、ZR、GA3含量降低,ABA含量升高,(IAA+ZR+GA3)/ABA 比值明显降低。外源激素处理后,乙烯利处理种实内源激素ABA含量比ABA处理上升幅度更大,IAA和GA3含量比ABA处理降低幅度更大,(IAA+ZR+GA3)/ABA比值比ABA处理降低幅度更大,ZR含量两种外源激素处理基本一致。(4)外源激素处理对种实次生代谢物含量有明显影响。研究发现,银杏种实成熟过程中,外源激素和对照处理次生代谢物花青苷和黄酮含量总体上呈上升变化趋势,银杏酸含量对照处理总体上呈上升变化趋势,ABA处理总体上无明显变化,乙烯利处理总体上呈下降变化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喷施外源激素后花青苷和黄酮含量升高,银杏酸含量降低。外源激素处理后,乙烯利处理种实花青苷和黄酮含量比ABA处理上升幅度更大,银杏酸含量比ABA处理降低幅度更大。(5)qPCR分析激素处理后种实中黄酮类化合物代谢中关键酶和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发现,与对照处理相比,喷施外源激素后GbACS、GbACO、GbPAL、GbANS基因表达上调。外源激素处理后,乙烯利处理种实GbACS、GbACO、GbPAL、GbANS基因表达比ABA处理诱导表达明显。(6)通过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和脱落酸溶液催落银杏种实发现,乙烯利浓度为500 mg/L最佳,脱落酸浓度为300 mg/L最佳,落果率均可达90%以上,且喷施激素时期离自然采收期越近落果率越高,喷施激素后对银杏树体生长发育及翌年产量等无影响。
周幼成[5](2020)在《千年桐扦插生根生理及组织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千年桐(Vernicia montana)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油桐属(Vernicia)落叶乔木,是我国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桐油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耐热性以及绝缘性,常用于半导体、汽车、家具和船舶的制造,桐油还具有无公害、绿色环保等优点,可开发成优良的生物质油料和其他工业用油。利用千年桐种子繁殖的幼苗进行生产造林时,种子苗存在遗传差异性大的缺点,不能保持母本优良性状,同时,从幼苗到果实成熟所需周期长,投入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千年桐良种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千年桐扦插生根生理和组织培养进行研究,为千年桐无性快繁及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处理组根系生长情况均极显着优于对照(P<0.01),植物生长调节剂ABT-1促进根系生长效果显着优于IBA和NAA,处理10 min和30 min生根效果显着优于1 min(P<0.05),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生根影响不显着,用500 mg/L的ABT-1浸泡处理30 min生根率达到43.97%为最优处理。(2)采用800 mg/L的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IBA,NAA和ABT-1分别对插穗浸泡处理10 min,观察插穗生根形态、解剖结构以及生根类型,检测其下部韧皮部及根系内源激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发现扦插21 d后插穗基部形成白色愈伤组织,35 d后产生不定根,插穗生根类型为混合生根型,以皮部生根为主,愈伤组织产生少量不定根。显微观察发现其生根大致经历4个阶段,分别为诱导分化根原始细胞、根原始细胞形成根原基、根原基发育形成不定根和不定根的伸长。愈伤率与扦插21 d的脱落酸(AB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SOD,POD活性呈显着负相关,生根率与扦插63 d的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不同处理内源激素含量与氧化酶活性变化差异明显,内源激素与氧化酶通过协同作用对愈伤组织和生根产生不同影响。(3)采用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探究母树年龄、留叶方式和基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研究表明母树年龄和留叶方式对生根有显着影响(P<0.05),母树年龄越大越难以生根,保留顶芽和1片叶(L1)生根效果显着优于仅保留顶芽(L2)和仅保留侧芽(L3)。选取1年生插穗保留顶芽和1片叶扦插于河沙+泥炭(1:1)混合基质,其生根率达到45.31%,基质对插穗生根影响不显着。(4)对L1、L2和L3三种留叶方式的插穗生根过程进行拍照和显微观察,测其顶芽、侧芽及叶片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L1处理愈伤组织产生速率、根原始细胞经诱导分裂分化形成不定根的速率显着快于L2和L3;不同处理生长素(IAA)含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前期快速下降,生根之后缓慢上升,L1、L2处理玉米素核苷(ZR)含量前期下降,生根后开始上升,赤霉素(GA3)含量远低于生长素(IAA)和玉米素核苷ZR,总体呈上升趋势,L1、L2处理脱落酸(ABA)含量中期缓慢下降。L2、L3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前期略有下降,之后呈上升趋势。愈伤率与扦插21 d的玉米素核苷(ZR)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呈中正相关,但不显着(P<0.05);生根率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着性正相关,与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5)研究表明由种胚获得的无菌苗组培时污染率低,但诱导生成的不定芽长势弱,不利于继代增殖培养;室外千年桐优树新生茎段消毒困难,极易褐化污染;温室大棚的扦插苗经过前期消毒处理,易获得较多无菌不定芽,且不定芽生长健壮,有利于继代增殖培养,将室外优树通过嫁接、扦插等方式进行室内培养可提高组培成功率。(6)植物生长调节剂6-BA和IBA更有利于千年桐组培再生,IBA和6-BA浓度过高容易使外植体玻璃化,获得畸形不定芽。当IBA浓度保持一定时,随着6-BA浓度的升高,不定芽增殖系数呈下降趋势,低浓度的6-BA更有利于不定芽的增殖。综合比较各培养基不定芽生长情况,发现MS+2.0 mg/L 6-BA+0.01 mg/L IBA培养基诱导效果较好,利用无菌苗获得的不定芽进行增殖时,发现MS+2.0 mg/L 6-BA+0.01 mg/L IBA+1.0 mg/L GA3培养基增殖效果较好,利用扦插苗获得的不定芽进行增殖时,发现MS+2.0 mg/L 6-BA+0.05 mg/L IBA+1.0 mg/L GA3培养基增殖效果较好。芽苗在含有1.0 mg/L IBA的培养基中产生了少量不定根,在含有0.5 mg/L IBA和1.0 mg/L ABT-1的培养基均产生了生根点,但未形成不定根。
杨雄[6](2019)在《栾树离体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作为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为无患子科栾树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是目前重要的园林观赏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修复和经济药用价值。然而栾树目前主要依靠种子实生繁殖,嫁接、扦插成活率低,缺乏高效的无性繁殖手段,不利于其大规模繁殖和应用。因此,本研究基于体胚发生方式为栾树建立快速有效的再生途径,同时对其茎段繁殖和花药离体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究,为栾树建立了高效的无性繁殖体系。本研究不仅为栾树良种繁育和保存提供了条件,且为栾树后续的遗传研究和分子育种提供了基础,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合子胚的离体培养:以栾树未完全成熟的种子(结构发育完整的胚)为材料,经历外植体的表面灭菌和发芽培养基的孵育,获得由栾树种子发育的无菌实生苗。在此过程中,随着种子的逐渐成熟,其发芽率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2.胚性愈伤的诱导:以栾树无菌实生苗茎段为诱导材料,以不同类型的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浓度的植株生长调节剂为变量,对栾树茎段进行愈伤诱导培养。其中,最适的愈伤诱导基本培养基类型为DKW培养基,最适的外源激素配比为0.5 mg L-16-BA+0.25 mg L-1 NAA+ 1.5 mg L-1 2,4-D,获得最高的愈伤诱导率为 80.25%。3.体胚的发育:以不同类型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变量,对栾树胚性愈伤进行体胚的诱导分化。其中,相比于植物生长调节剂2,4-D,外源生长素NAA在此过程发挥了显着诱导作用,0.1 mg L-1 NAA处理获得了最高的栾树体胚发生率,为52%。4.体胚的成熟及萌发:以不同的培养条件和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NAA为变量,对栾树初级体胚进行成熟诱导。其中,最适的培养条件为暗培养一周后移至光下培养,最适的外源激素浓度为0.2 mg L-1 NAA,栾树体胚成熟率最高为92.81%。以不同类型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变量,对栾树次级体胚进行成熟诱导。其中,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赤霉素(GA3)>脱落酸(ABA)>萘乙酸(NAA),最适的外源激素浓度为0.15 mg L-1 GA3,次级体胚成熟率最高为83.33%。将成熟的体胚移接至含有0.1 mg L-1 IBA、20 g L-1蔗糖和5.5 g L-1琼脂的1/2 DKW培养基中即可获得由体胚发育形成的栾树完整植株。5.茎段繁殖体系的建立:以基本培养基配方、不同浓度和类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变量,对栾树茎段进行生根繁殖诱导。其中,最适的基本培养基配方为含有1.0 mg L-1 IBA、20 g L-1麦芽糖和5.5 g L-1琼脂的1/4 DKW培养基,最高生根率为85.19%。在此过程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为: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6.花药离体培养初探:栾树花器官发育过程的观察结果显示栾树花发育过程具有非同步性,且为异花授粉。花药表面灭菌结果显示选择次氯酸钠溶液比例高于1/20,表面灭菌处理时间超过10 min的外植体表面灭菌方式较为适宜。愈伤诱导结果显示愈伤诱导培养基对栾树花药愈伤诱导具有明显影响,仅IEM3和IEM4培养基诱导获得了愈伤组织。
彭向永[7](2017)在《雌、雄蒿柳花芽分化机制及性别决定基因挖掘》文中研究指明开花是高等植物最重要的性状之一,外界环境、树体营养、激素水平及基因表达均影响植物成花过程;而与一年生植物相比,多年生木本植物的成花类型多样,成花机制复杂。蒿柳(Salix viminalis),为杨柳科柳属灌木,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广泛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冷凉地区,在园林绿化、能源林建设、重金属修复等方面多有应用。但是,开花导致的散粉、飞絮问题大大降低了其应用价值。蒿柳幼龄期极短,扦插苗当年形成花芽,实生苗2年开花,性别稳定,基因组仅450 M,是研究雌雄异株木本植物的理想材料,我国蒿柳资源丰富,但其成花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分别以花芽未分化期(营养生长期)、花芽生理分化期和花芽形态分化期3个时期长2-3 cm的雌、雄蒿柳茎尖为材料,测定糖、激素、多胺等内源物质的含量,构建花芽不同分化阶段的测序文库,采用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不同发育阶段花芽分化的基因表达数据,利用qRT-PCR进一步验证差异基因的表达模式,从组织、生理及分子水平上解析雌、雄蒿柳花芽分化机制,分析性别间差异表达基因信息,挖掘性别决定基因。研究结果可丰富树木花芽分化的基本理论,解析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机理,并为环保型柳树育种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生长物候期、枝条生长动态及芽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将雌、雄蒿柳花芽分化过程分为营养生长期、花芽生理分化期和花芽形态分化期;当年生枝条生长速度减缓是蒿柳花芽生理分化启动的重要标志,雄蒿柳在盛花后约30天、雌蒿柳盛花后40天,进入花芽生理分化期,此时雌蒿柳一年生枝条上至少着生8片展开叶,13个侧芽,雄蒿柳至少有10片展开叶,15个侧芽。2.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过程中,内源物质在雌、雄蒿柳花芽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相似。虽然雌、雄蒿柳内源激素和多胺的变化趋势几乎一致,但其含量在发育的某些阶段具有显着的性别差异。高水平的可溶性糖、淀粉、ABA、ZT、IAA、多胺及C/N、ABA/GA3比值,低水平总N、GA3含量及ZT/GA3、IAA/ABA、IAA/ZT比值促进雌、雄蒿柳花芽分化启动;花芽形态分化则要总N和GA3含量持续下降,多胺和C/N比值持续升高,ABA、ZT、IAA则显着下降。3.雌、雄蒿柳共18个样品RNA-seq测序结果显示,每个样品获得的raw reads均超过5 000万条,测序碱基数超过7.5 G nt,clean reads 4 600万条以上;共组装124 353条Unigene,平均长度676-904 nt,在NR、Nt、Swiss-Prot、KEGG和COG等6大数据库中共注释到107 161条,注释率超过了86%。4.雌蒿柳的3个时期之间比较,共获得9 064个DEGs,其中上调6 914个,下调2 150个。FS1-VS-FS2、FS2-VS-FS3和FS1-VS-FS3三个比较库得到上调DEGs的数量分别为60、3 277和3 577个,下调的分别有121、664和1 365个。雄蒿柳3个时期之间比较,共获得9 156个DEGs,其中上调6 428个,下调2 728个,MS1-VS-MS2、MS2-VS-MS3和MS1-VS-MS3三个比较库得到的上调DEGs分别为889、2 907和2 632个,下调的分别为887、861和980个。在这些差异基因中,重点分析了蔗糖和淀粉代谢途径、激素代谢及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多胺代谢途径、植物生物节律等与雌、雄蒿柳花芽分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信息。5.雌、雄蒿柳成花过程中,蔗糖合成相关的基因SvSS、SvTPS等多上调表达,糖类物质主要以T-6-P参与糖信号转导,TPS作用于SvFT基因调控花芽分化;细胞分裂素信号可通过WUS/CLV3调节系统负向反馈调节ARR调控SvSOC1;GA合成的关键基因SvRCOM、SvKO下调,GA信号负调控因子DELLA蛋白显着上调并调控SvLFY并入蒿柳成花调控网络;ABA诱导植物成花过程与光周期途径成花关键基因CO的转录水平正相关;ABA相关的Sv ACS3、SvHMT1、SvGELP下调,SvNCED5、SvZEP、SvCCD4上调;多胺促进雌、雄成花,雌、雄蒿柳成花过程中SvPAO多表现下调,而与多胺合成相关的基因SvSPD1、SvSPD2以及阳离子运输的SvCAT1均上调表达,多胺正调控SvFT并入蒿柳成花调控网络。6.蒿柳性别间共鉴定1 325个DEGs,雄蒿柳相对于雌蒿柳上调743个,下调582个;在营养生长期共得到488个DEGs,其中293个DEGs上调,195个下调;花芽生理分化期共445个DEGs,其中263个上调,182个下调;花芽形态分化期共390个DEGs,其中上调185个,下调205个。7.在营养生长期,雌、雄蒿柳内源物质含量无显着变化,差异表达基因少;进入花芽分化期后,雄蒿柳中促进雄配子体发育的基因如SvPGLR、SvPME、SvLAC、寡肽运输相关的SvNPF、花粉识别相关SvRKS等均显着上调,JA和BR相关的基因如SvECI2、SvCIPK11、SvFLA2、SvCYP707A1、SvCYP87A3也显着上调表达,在雌蒿柳中则表现为下调或不表达,这些雄性器官发育的促进基因在小孢子体出现的绒毡层发育晚期,或者花粉四分体分离之前的花粉外壁形成期上调表达,对蒿柳雄花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8.雌蒿柳中影响胚珠发育的苯丙素和黄酮代谢途径的SvTOGT1、SvHST,与氨基酸转运和合成相关的SvANT1、SvAAP3、SvBCAT2显着上调表达;与雌配子体发育及成花相关的响应乙烯信号的AP2同源基因SvAIL6及乙烯信号响应转录因子ERF上调表达;抑制雄蕊生长的如SvRPN10、SvFDX3、SvSAUR、SvGID1B等上调表达;SvJMJD6、SvAK7、SvGAMMACA1,SvSPL6、SvSPL13B、SvSPL2及2个没有注释但差异显着表达的基因Unigene37566All、Unigene44817All上调表达。这些结果暗示了线粒体编码基因、组蛋白甲基化及miRNA转录后调控在蒿柳性别决定中均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有必要对这些基因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加好[8](2015)在《胡杨阶段转变过程枝、叶和花芽形态数量变化及生理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同一立地条件下不同径级的胡杨为研究对象,釆用野外调查、统计学和生理生化试验方法,研究胡杨阶段转变过程花、异形叶发生及垂直空间分布,探讨枝、叶和花芽形态数量特征,分析枝叶养分、生理和激素特征随径级和冠高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如下:(1)胡扬阶段转变过程条形叶、披针形叶和卵形叶从2径级开始出现,花和阔卵形叶从4径级幵始出现,依次从树冠顶部开始出现;在4-18径级内花分布区均位于阔卵形叶分布区内,花与阔卵形叶占冠高比例呈极显着正相关。表明阔卵形叶的出现是胡杨进入生殖生长的形态特征和标志。(2)胡杨阶段转变过程枝叶和花芽形态数量变化随着径级增加呈阶段性变化,在树冠由基向顶方向上呈层次性变化,枝、叶和花芽形态各指标间及其与径级和冠高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正/负相关性,表明枝、叶和花芽形态数量随个体发育阶段变化而变化。(3)胡杨阶段转变过程枝叶养分、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内源激素含量变化随着径级增加呈阶段性变化,在树冠由基向顶方向上呈层次性变化;枝叶养分、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内源激素含量与径级或冠高存在显着或极显着正/负相关性,表明枝叶养分、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内源激素含量随个体发育阶段变化而变化。(4)胡杨阶段转变过程叶片养分、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GA3JAA、ZR含量及IAA/ABA、GA3/ABA、ZR/ABA、ZR/IAA比值与叶形态指标间存在显着/极显着正/负相关,枝条全氮、全磷、有机碳、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GA3/aba比值与枝条形态形态指标间存在显着/极显着正/负相关,表明枝叶养分、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对枝叶形态变化有重要作用。(5)依据花芽出现,胡杨个体发育阶段可分为童期(没有花芽出现的2径级及以下阶段)和成年期(起始于4径级,花芽数量极少的4-8径级阶段,花芽形态数量有明显增加并趋于稳定的10-18径级阶段),在树体发育区上分为童区(树冠由基向顶方向的第1层)和成年区(花芽幵始出现及数量较多的第5-4层,花芽数量较少的第3-2层)》4径级是胡杨童期向成年期的转折点,形态和生理上表现为枝条长度、每枝叶片数、枝叶碳氮比、枝叶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减少,枝叶ZR/IAA比值、叶片全氮和ZR含量显着增加;10径级是胡杨成年期花芽数显着增加的转折点,形态和生理上表现为叶形指数、叶片IAA含量和IAA/ABA比值含量显着减少,叶柄长、枝条粗度、每枝花芽数、枝条有机碳含量显着增加。在树体发育区上,第2层是胡杨童区向成年区的转折点,形态和生理上表现叶形指数显着减少,枝条淀粉含量显着增加;第4层是胡杨成年区花芽数少到多的转折点,形态和生理上表现为叶面积、叶柄长、每枝花芽数、枝叶有机碳含量、叶片淀粉含量显着增加。
王艳[9](2014)在《苹果实生树不同个体发育阶段蛋白质磷酸化差异修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童期较长,导致了苹果的育种周期长。高等植物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系列基因的差异表达以及蛋白质的定性或是定量的变化,但是,多年生木本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一些蛋白酶在苹果实生树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会发生翻译后修饰的现象,磷酸化修饰作为一个重要的翻译后修饰影响着蛋白的功能及代谢,但它在多年生木本被子植物不同发育阶段所发生的动态变化仍不十分清楚,所以研究磷酸化修饰在苹果实生树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将有可能从蛋白质翻译后水平揭示阶段转变的分子机制,对进一步了解多年生木本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本研究中,为了确认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在苹果实生树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差异以及在不同杂交组合的不同实生树中的一致性,以‘红玉’x‘金冠’和‘紫塞明珠’ב富士’两个杂交组合,分别为11年生和6年生的苹果实生树为试验材料,提取童期(J),成年营养生长期(V),成年生殖生长期(R)三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蛋白,通过对Pro-Q Diamond染色效果进行对比以及蛋白去磷酸化方法进行优化,采用双向电泳与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法结合对S6PDH的磷酸化修饰进行初步验证,确定试验体系。对蛋白进行去磷酸化处理并通过双向电泳对蛋白进行分离,同时将未进行去磷酸化处理的蛋白双向电泳分离之后采用Pro-Q Diamond进行染色,找出在在不同发育阶段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点,并采用MALDI-TOF-TOF对其进行质谱鉴定。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与TCA/丙酮提蛋白法相结合优化了苹果叶片蛋白质CIP去磷酸化法,使用此方法可获得背景清晰、分辨率高的双向电泳图谱。利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对S6PDH在苹果实生树个体发育过程中发生的磷酸化修饰进行鉴定,证明采用CIP对蛋白进行去磷酸化的方法是可行的。2、在三株苹果杂种实生树中共检测出7组差异磷酸化蛋白质,经过MALDI-TOF-TOF质谱鉴定,5组共计107个蛋白质点获得鉴定结果:A6,A33,A48包括55个蛋白点,被鉴定为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Rubisco) large-chain fragments,其蛋白表达量以及磷酸化程度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存在差异:A6组蛋白在三株实生树中均表现为生殖生长期蛋白表达量低于童期和成年营养生长期;A33组蛋白中A33-1在3棵实生树中均在童期表达较弱,A33-2在成年营养生长期的蛋白表达量高于童期和成年生殖生长期,A33-3在成年营养生长期的蛋白表达量高于童期和成年生殖生长期,且A33-3的蛋白表达量高于A33-1和A33-2;A48组蛋白中A48-1在3棵实生树中均在成年生殖期蛋白表达量弱,A48-2在成年营养生长期表达高于童期和成年生殖生长期,A48-3在成年营养生长期的表达量低于童期和成年生殖生长期。B38组27个蛋白点被鉴定为Ribulose 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activase,这组蛋白点的表达量从童期到成年生殖生长期呈现下降的趋势。B38-2的蛋白表达量在不同实生树的不同发育阶段均高于B38-1和B38-3。C24组的25个蛋白点被鉴定为Tubulin beta chain,低等电点的磷酸化β-tubulin在童期和成年营养生长期的表达量较高,在三棵实生树的不同发育阶段等电点较高的蛋白点C24-3的蛋白表达量高于等电点较低的蛋白点。从这些结果中可以看出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在苹果实生树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差异,且这些差异在不同杂交组合的不同实生树中是一致的。3、在三棵实生树中,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在40节、80节、140节(07-07-115),30节、90节、120节(07-07-133)和30节、90节、140节(07-09-141)出现峰值。随着树体节位的升高,叶片狰光合速率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没有随着节位升高而发生梯度的增加,所以在本试验中被大量鉴定出来与光合作用相关的Rubisco large subunit和Rubisco activase,它们的磷酸化作用与树体节位无关,而是与树体的个体发育相关。
高燕[10](2013)在《苹果阶段转变过程中基因差异表达及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年生木本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历从童期到生殖生长期的转变。研究果树实生树阶段转变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以及个体发育的分子机制,对缩短果树童期,提高果树育种效率有重大意义。本试验以9年生苹果杂种实生树(‘红玉’ב金冠’)为试材,利用SSH技术建立苹果实生树个体发育不同阶段的消减文库;之后通过斑点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半定量PCR等方法对苹果实生树童期、成年期的消减文库进行筛选验证,对不同发育阶段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并从中挑选出可能与阶段转变密切相关的基因,对其克隆。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烟草和拟南芥。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苹果实生树不同个体发育阶段基因差异表达文库。童期和成年期文库各768个阳性克隆经过斑点杂交验证后,童期和成年期分别得到244个和284个阳性克隆。2、对苹果实生树不同个体发育阶段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阳性克隆测序后分别获得童期和成年期特异表达EST85个和103个,其中基础代谢相关基因54个,细胞骨架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10个,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32个,氧化还原相关基因8个,次生代谢相关基因7个,激素响应及信号传递相关基因21个,逆境响应相关基因13个,转录因子13个,金属转运及膜转运相关基因30个。6个脂类代谢和7个次生代谢相关的EST只在成年期出现。32个蛋白质代谢相关EST中有62.5%在成年期特异出现。5个与Auxin,GAs,ABA和ETH响应相关的EST均只出现在童期。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因在童期和成年期不同。在阶段转变过程中不仅存在转录水平的差异,还检测到转录后的差异修饰。4个编码核酮糖-1,5-二磷酸加氧羧化酶小亚基rbcS的EST,均与苹果基因组的MDP0000731480的3’UTR序列匹配。其中3个EST在童期上调表达,1个EST在成年期上调表达。这四个EST仅在3’UTR序列上存在差异。4个位于MDP0000243585上的编码金属硫蛋白like的EST和2个编码NADP-甘油醛磷酸脱氢酶的EST的3’UTR序列也表现出显着差异。3、对差异表达基因在杂交组合内以及不同杂交组合间进行验证。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红玉’ב金冠’(02-18-081,02-17-115和02-17-042)和‘紫塞明珠’ב富士’(07-07-115,07-07-119和07-07-133)2个组合各3株实生树样品对随机选取的差异表达基因验证。全部6个差异表达基因在6株实生树上的表达情况与SSH结果一致。说明SSH建库结果在杂交组合内以及杂交组合间的结果是稳定的。通过半定量PCR对存在3’UTR的差异修饰的4个rbcS EST验证。成年期上调表达的88.9%与SSH结果相符,童期上调表达的rbcS EST得到85.2%验证4、克隆了阶段转变相关的基因,并构建遗传转化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和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T3代拟南芥及T1代烟草中检测到报告基因GFP及转入的外源基因。本研究表明,苹果实生树阶段转变过程中不仅存在转录水平的调控,也存在转录后水平上的调控;激素响应、氧化还原调控、次生代谢和蛋白质代谢均与苹果阶段转变密切相关。
二、银杏实生树不同发育阶段个体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杏实生树不同发育阶段个体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红松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转换中植物激素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
1.3 影响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因素 |
1.3.1 基因对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 |
1.3.2 外部环境对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影响 |
1.3.3 植物激素对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影响 |
1.4 红松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研究概述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2 红松不同发育阶段个体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草河口地区红松物候特性 |
2.1.3 试验设置与样品采集 |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生长季内ZR含量变化 |
2.2.2 生长季内iPA含量变化 |
2.2.3 生长季内IAA含量变化 |
2.2.4 生长季内GAs含量变化 |
2.2.5 生长季内ABA含量变化 |
2.2.6 生长季内内源激素平衡状况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红松顶芽内源激素含量的垂直分异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样品采集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ZR含量变化 |
3.2.2 iPA含量变化 |
3.2.3 IAA含量变化 |
3.2.4 GAs含量变化 |
3.2.5 ABA含量变化 |
3.2.6 内源激素平衡状况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嫁接对红松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置与取样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 |
4.2.1 嫁接对ZR含量变化影响 |
4.2.2 嫁接iPA含量变化影响 |
4.2.3 嫁接对IAA含量变化影响 |
4.2.4 嫁接对GAs含量变化影响 |
4.2.5 嫁接ABA含量变化影响 |
4.2.6 嫁接对内源激素平衡状况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截顶对红松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置与取样 |
5.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截顶对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影响 |
5.2.2 截顶对内源激素平衡状况影响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红松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的转录组分析 |
6.1 材料 |
6.2 方法 |
6.2.1 RNA提取和检测 |
6.2.2 文库构建和测序 |
6.2.3 CDS预测和SSR检测 |
6.2.4 功能注释 |
6.2.5 差异表达分析 |
6.2.6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6.2.7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6.2.8 软件列表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样品检测结果分析 |
6.3.2 表达谱测序结果评估 |
6.3.3 功能注释 |
6.3.4 基因表达分析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2)银杏复干发育及其转录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银杏概述 |
1.2 银杏特异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3 银杏繁殖技术研究现状 |
1.4 银杏复干研究进展及应用 |
1.5 转录组在林木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本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复干的发生及发育能力测定 |
2.3.2 不同处理对复干发生及生长的影响 |
2.3.3 复干的发端解剖观察 |
2.3.4 内源激素测定 |
2.3.5 植物RNA的提取和反转录 |
2.3.6 荧光定量PCR验证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银杏复干发生及发育能力 |
3.1.1 复干发生率 |
3.1.2 复干数 |
3.1.3 复干的高和基径 |
3.2 不同处理对复干的影响 |
3.2.1 处理对单株复干数的影响 |
3.2.2 处理对复干发生率的影响 |
3.2.3 处理对复干基径的影响 |
3.2.4 处理对复干高的影响 |
3.3 复干发端解剖特征 |
3.4 复干与侧枝生长过程激素变化 |
3.5 转录组测序 |
3.5.1 测序文库质量评估与组装结果统计 |
3.5.2 各样本的c DNA文库与银杏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
3.5.3 表达量估计 |
3.5.4 差异表达分析 |
3.5.5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结果注释 |
3.5.6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
3.5.7 KEGG通路分析 |
3.5.8 银杏复干发生及发育相关调控途径 |
3.5.9 转录因子分析 |
3.6 差异基因表达量验证 |
4 讨论 |
4.1 银杏复干的起源与其促发因素 |
4.2 银杏复干的形成与树龄的关系 |
4.3 银杏复干发育与植物内源激素的关系 |
4.4 银杏复干发生的分子生物学调控机理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银杏嫁接位置效应机理的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课题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银杏嫁接的位置效应 |
1.2 树木嫁接的位置效应 |
1.2.1 植物向重力性反应 |
1.2.2 内源激素与嫁接位置效应 |
1.2.3 分枝调控基因与嫁接位置效应 |
1.2.4 生长素极性运输载体与嫁接位置效应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采集及试验设计 |
2.1.1 材料来源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材料嫁接处理 |
2.1.4 嫁接苗的管理 |
2.2 样本采集及测定方法 |
2.2.1 新梢生长的测定 |
2.2.2 内源激素和基因测定样本的采集 |
2.2.3 植物内源激素的测定 |
2.2.4 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嫁接苗新梢的生长 |
3.1.1 自然生长嫁接苗新梢的基角 |
3.1.2 自然生长和拉枝嫁接苗新梢的延伸角 |
3.1.3 自然生长和拉枝嫁接苗新梢的长度 |
3.1.4 自然生长和拉枝嫁接苗新梢的基径 |
3.2 嫁接苗新梢内源激素的含量 |
3.2.1 自然生长和拉枝嫁接苗梢尖5种内源激素的含量 |
3.2.2 自然生长嫁接苗上端5种内源激素的含量 |
3.2.3 自然生长嫁接苗基端5种内源激素的含量 |
3.2.4 拉枝嫁接苗上端5种内源激素的含量 |
3.2.5 拉枝嫁接苗基端5种内源激素的含量 |
3.3 嫁接苗新梢内GbLAZY1基因的表达 |
3.3.1 自然生长嫁接苗新梢GbLAZY1基因的表达 |
3.3.2 拉枝嫁接苗新梢GbLAZY1基因的表达 |
3.4 嫁接苗新梢生长素极性运输基因的表达 |
3.4.1 自然生长嫁接苗新梢GbLAX1、GbLAX2和GbLAX3基因的表达 |
3.4.2 自然生长嫁接苗新梢GbPIN1、GbPIN2和GbPIN3基因的表达 |
3.4.3 拉枝嫁接苗新梢GbLAX1、GbLAX2和GbLAX3基因的表达 |
3.4.4 拉枝嫁接苗新梢GbPIN1、GbPIN2和GbPIN3基因的表达 |
4 讨论 |
4.1 嫁接苗的生长 |
4.1.1 自然生长嫁接苗的新梢生长 |
4.1.2 拉枝处理嫁接苗的新梢生长 |
4.2 内源激素含量 |
4.2.1 自然生长嫁接苗新梢的内源激素含量 |
4.2.2 拉枝处理嫁接苗新梢的内源激素含量 |
4.3 GbLAZY1基因的表达 |
4.3.1 自然生长嫁接苗GbLAZY1基因的表达 |
4.3.2 拉枝处理嫁接苗GbLAZY1基因的表达 |
4.4 生长素极性运输基因的表达 |
4.4.1 自然生长嫁接苗生长素极性运输基因的表达 |
4.4.2 拉枝处理嫁接苗生长素极性运输基因的表达 |
5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个人成果 |
参考文献 |
(4)光合作用及外源激素对银杏种实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银杏种实研究进展 |
1.2.1 银杏种实介绍 |
1.2.2 银杏种实外种皮 |
1.2.3 银杏种实种仁 |
1.3 银杏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1.3.1 银杏的光合日变化 |
1.3.2 银杏的光合月变化 |
1.3.3 银杏的光响应曲线 |
1.4 植物乙烯的研究进展 |
1.4.1 乙烯概述 |
1.4.2 乙烯的生物合成 |
1.4.3 ACC合成酶 |
1.4.4 ACC氧化酶 |
1.4.5 乙烯调控果实成熟 |
1.5 脱落酸研究进展 |
1.5.1 脱落酸概述 |
1.5.2 脱落酸的合成 |
1.5.3 脱落酸调控果实成熟 |
1.6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光合作用及种实发育的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银杏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测定 |
2.2.2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2.3 银杏种实生长指标的测定 |
2.2.4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2.5 淀粉含量的测定 |
2.2.6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2.7 脂肪含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日变化 |
2.3.2 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光合作用相关参数的季节变化 |
2.3.3 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 |
2.3.4 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种实的生长发育 |
2.3.5 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种仁内含物的变化 |
2.3.6 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种实的产量分析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讨论 |
2.4.2 小结 |
第三章 外源激素处理对银杏种实成熟的影响研究 |
3.1 试验材料处理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处理 |
3.1.2 试验试剂 |
3.1.3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银杏种实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
3.2.2 银杏种实花青苷含量的测定 |
3.2.3 银杏种实黄酮含量的测定 |
3.2.4 银杏种实银杏酸含量的测定 |
3.2.5 银杏种实总RNA的提取及cDNA合成 |
3.2.6 qPCR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外源激素处理对银杏种实颜色变化的影响 |
3.3.2 外源激素处理对银杏种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3.3 外源激素处理对银杏种实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
3.3.4 外源激素处理对银杏种实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5 外源激素处理对银杏种实黄酮类化合物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第四章 银杏种实激素催落技术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试验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乙烯利和脱落酸溶液的配制 |
4.2.2 激素喷施 |
4.2.3 调查与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银杏种实落果的影响 |
4.3.2 不同浓度脱落酸对银杏种实落果的影响 |
4.3.3 喷施乙烯利和脱落酸对银杏落叶的影响 |
4.3.4 喷施乙烯利和脱落酸催落银杏种实的综合评估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英文缩写符号对照表 |
附录B 论文研究相关图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千年桐扦插生根生理及组织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物扦插繁殖技术研究概述 |
1.2.2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概述 |
1.2.3 大戟科木本油料树种扦插与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千年桐扦插生根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扦插及管理 |
2.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
2.3.2 千年桐扦插生根过程形态和解剖结构观察 |
2.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千年桐插穗生根生理的影响 |
2.4 小结与讨论 |
3 母树年龄、留叶方式和基质对千年桐扦插生根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扦插及管理 |
3.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处理对千年桐插穗生根的影响 |
3.3.2 留叶方式对千年桐插穗生根过程根系性状的影响 |
3.3.3 留叶方式对千年桐插穗生根过程生理的影响 |
3.4 小结与讨论 |
4 千年桐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仪器与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无菌苗的获取 |
4.2.2 茎段消毒试验 |
4.2.3 不定芽诱导 |
4.2.4 继代增殖 |
4.2.5 生根培养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消毒对种胚和无菌苗的影响 |
4.3.2 不同外植体消毒处理 |
4.3.3 激素组合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4.3.4 激素组合对千年桐继代增殖的影响 |
4.3.5 培养基对千年桐组培生根的影响 |
4.4 小结与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写词表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栾树离体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栾树植物的研究进展 |
1.1.1 栾树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2 栾树离体培养的相关研究 |
1.2 体胚发生的研究进展 |
1.2.1 体胚发生的影响因素 |
1.2.2 体胚发生途径的主要困难 |
1.2.3 木本植物体胚发生研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栾树体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外植体表面灭菌和接种 |
2.1.3 栾树胚性愈伤的诱导 |
2.1.4 栾树体胚的发育 |
2.1.5 栾树体胚的成熟及萌发 |
2.1.6 组织学与形态学观察 |
2.1.7 数据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栾树种子发芽率与采集时间的关系 |
2.2.2 栾树胚性愈伤的诱导及增殖 |
2.2.3 栾树体胚的发育 |
2.2.4 栾树体胚的成熟及萌发 |
2.2.5 组织学与形态学观察 |
2.3 小结 |
3 栾树茎段繁殖体系的建立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栾树茎段的生根培养 |
3.1.3 栾树植株的驯化及移栽 |
3.1.4 数据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
3.2.2 糖种类和浓度的影响 |
3.2.3 栾树无菌苗植株的驯化及移栽 |
3.3 小结 |
4 栾树花药离体再生培养的初步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栾树花发育过程的形态观察 |
4.1.3 栾树花序外植体表面灭菌 |
4.1.4 栾树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 |
4.1.5 数据统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栾树花器官发育过程的观察 |
4.2.2 栾树花药外植体表面灭菌 |
4.2.3 栾树花药愈伤诱导的结果 |
4.3 小结 |
5 讨论 |
5.1 栾树体细胞胚再生体系 |
5.1.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
5.1.2 基本培养基的影响 |
5.1.3 光照培养条件的影响 |
5.1.4 栾树体胚发育过程的观察 |
5.2 栾树茎段繁殖体系 |
5.2.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
5.2.2 基本培养基的影响 |
5.3 栾树花药离体再生培养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雌、雄蒿柳花芽分化机制及性别决定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树木花芽分化的研究进展 |
1.1.1 树木花芽分化的类型 |
1.1.2 树木花芽分化进程及特点 |
1.1.3 影响树木花芽分化的因素 |
1.1.4 植物成花的基因调控 |
1.1.5 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 |
1.2 植物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
1.2.1 高等植物性别表型及特点 |
1.2.2 高等植物性别决定类型 |
1.2.3 雌雄异株(异位)植物花芽分化的组织形态学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蒿柳花芽分化阶段的观察和确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及生长地区基本情况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雌、雄蒿柳的物候期 |
2.2.2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2015和 2016 温度年变化 |
2.2.3 雌、雄蒿柳的生长动态变化 |
2.2.4 雌、雄蒿柳一年生枝条上芽的着生部位 |
2.2.5 雌、雄蒿柳不同分化阶段芽的形态组织学观察 |
2.2.6 雌、雄蒿柳花芽分化物候 |
2.2.7 蒿柳花芽分化时期及取样时间确定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蒿柳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内源物质含量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取材方法 |
3.1.3 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
3.1.4 总碳(C)、总氮(N)含量及C/N计算 |
3.1.5 内源激素含量测定 |
3.1.6 多胺含量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雌、雄蒿柳花芽分化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 |
3.2.2 雌、雄蒿柳花芽分化过程中总C、总N含量及C/N比值变化 |
3.2.3 雌、雄蒿柳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
3.2.4 雌、雄蒿柳花芽分化过程中激素比值的变化 |
3.2.5 雌、雄蒿柳花芽分化过程中PAs含量变化 |
3.3 讨论 |
3.3.1 内源物质在蒿柳花芽分化中的作用 |
3.3.2 内源物质与蒿柳性别表型的关系 |
3.3.3 雌雄异株植物取材方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蒿柳雌、雄花芽分化的转录组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总RNA提取质量检验 |
4.2.2 蒿柳茎尖转录组测序结果 |
4.2.3 雌、雄蒿柳茎尖转录组功能注释 |
4.2.4 雌、雄蒿柳花芽分化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雌、雄蒿柳花芽分化的基因调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分析数据来源 |
5.1.2 蒿柳花芽分化相关基因筛选 |
5.1.3 差异基因的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验证 |
5.1.4 数据分析及绘图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雌蒿柳花芽分化过程中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5.2.2 雄蒿柳花芽分化过程中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雌、雄蒿柳性别决定基因挖掘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雌、雄蒿柳性别决定基因筛选范围 |
6.1.3 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数据分析及绘图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雌、雄蒿柳性别间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6.2.2 雌、雄蒿柳性别间DEGs的GO富集分析 |
6.2.3 雌、雄蒿柳性别间DEGs的KEGG富集分析 |
6.2.4 雌、雄蒿柳性别间DEGs鉴定 |
6.2.5 蒿柳FS1-VS-MS1的DEGs分析 |
6.2.6 蒿柳FS2-VS-MS2的DEGs分析 |
6.2.7 蒿柳FS3-VS-MS3的DEGs分析 |
6.2.8 雌、雄蒿柳三个时期均显着差异的DEGs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胡杨阶段转变过程枝、叶和花芽形态数量变化及生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物阶段转变的相关研究 |
1.2.2 异形叶性的研究进展 |
1.2.3 胡杨异形叶性的研究进展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胡杨花发生的时空特征与异形叶性的关系研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径级和采样株的确定 |
2.2.2 叶形的划分 |
2.2.3 花和叶的调查方法 |
2.2.4 不同径级胡杨叶形变化调查 |
2.2.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异形叶发生及空间分布与径级的关系 |
2.3.2 花的发生及空间分布与径级的关系 |
2.3.3 花和异形叶时空分布的重叠度分析 |
2.4 讨论 |
2.4.1 异形叶发生分布与径级的关系 |
2.4.2 花的发生及空间分布与径级的关系 |
2.4.3 花的发生分布与异形叶性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胡杨阶段转变过程枝、叶和花芽形态数量特征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径级和样株的确定 |
3.2.2 采样方法 |
3.2.3 形态指标的测定 |
3.2.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叶形态的时空变化规律 |
3.3.2 枝条形态的时空变化规律 |
3.3.3 花芽形态的时空变化规律 |
3.3.4 枝、叶和花芽形态数量指标间及其与径级和冠高的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枝、叶和花芽形态数量变化与径级和冠高的关系 |
3.4.2 枝、叶和花芽形态数量变化与阶段转变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胡杨阶段转变的枝叶形态的养分特征研究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径级和样株的确定 |
4.2.2 采样方法 |
4.2.3 枝叶形态指标测定 |
4.2.4 枝叶养分指标测定 |
4.2.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叶片养分含量的时空特征 |
4.3.2 枝条养分含量的时空特征 |
4.3.3 枝叶养分变化与形态和个体发育阶段间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枝叶养分含量变化及其与形态和个体发育阶段间的相互关系 |
4.4.2 枝叶养分含量变化与胡杨阶段转变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胡杨阶段转变过程枝叶形态变化的生理特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径级和采样株的确定 |
5.2.2 枝叶的采样方法 |
5.2.3 枝叶形态指标测定 |
5.2.4 枝叶生理指标测定 |
5.2.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阶段转变过程枝叶形态的时空变化规律 |
5.3.2 阶段转变过程枝叶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时空变化规律 |
5.3.3 枝叶形态和生理变化与个体发育阶段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胡杨枝叶形态、生理特征和个体发育阶段三者间的关系 |
5.4.2 胡杨枝叶形态变化与阶段转变的关系 |
5.4.3 胡杨枝叶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与阶段转变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胡杨阶段转变过程枝叶形态变化的激素特征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径级和采样株的确定 |
6.2.2 枝叶的采样方法 |
6.2.3 枝叶形态指标测定 |
6.2.4 枝叶生理指标测定 |
6.2.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阶段转变过程叶片内源激素的时空变化规律 |
6.3.2 阶段转变过程当年生枝条茎尖内源激素的时空变化规律 |
6.3.3 枝叶形态和生理变化与个体发育阶段的关系 |
6.4 讨论 |
6.4.1 枝叶形态、内源激素和内源激素比值间及其与径级和冠高的关系 |
6.4.2 枝叶激素含量变化的时空特征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基本情况介绍 |
(9)苹果实生树不同个体发育阶段蛋白质磷酸化差异修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阶段转变的研究进展 |
1.2.1 植物阶段转变过程中植株形态学的变化 |
1.2.2 植物阶段转变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 |
1.2.3 植物阶段转变中核酸的变化 |
1.2.4 植物阶段转变中蛋白质的变化 |
1.3 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在木本植物上的研究概况 |
1.3.1 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1.3.2 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在植物中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蛋白质提取 |
2.3 试验方法的优化 |
2.3.1 Pro-Q diamond稀释液染色效果比较 |
2.3.2 蛋白去磷酸化方法优化 |
2.4 多克隆抗体制备及特异性比较 |
2.4.1 抗体制备 |
2.4.2 多克隆抗体特异性比较 |
2.5 采用S6PDH多克隆抗体对磷酸化修饰进行初步鉴定 |
2.5.1 蛋白质提取 |
2.5.2 2-DE和western blotting对S6PDH的磷酸化修饰进行鉴定 |
2.6 磷酸化蛋白的分析鉴定 |
2.6.1 蛋白质提取 |
2.6.2 蛋白质的双向电泳 |
2.6.3 染色及图像分析 |
2.6.4 蛋白质的鉴定 |
2.7 苹果实生树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试验方法的优化 |
3.1.1 Pro-Q diamond稀释液染色效果比较 |
3.1.2 蛋白去磷酸化方法优化 |
3.2 多克隆抗体特异性比较 |
3.3 采用S6PDH多克隆抗体对磷酸化修饰的初步鉴定 |
3.4 苹果实生树不同发育阶段差异磷酸化蛋白的分离与鉴定 |
3.4.1 不同杂交组合苹果实生树不同发育阶段差异磷酸化蛋白表达 |
3.4.2 不同杂交组合苹果实生树不同发育阶段差异磷酸化蛋白磷酸化位点的预测 |
3.5 苹果实生树净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苹果实生树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的差异 |
4.2 碱性磷酸酶对蛋白进行去磷酸化 |
4.3 S6PDH多克隆抗体对磷酸化修饰的初步鉴定 |
4.4 光合作用与苹果实生树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的关系研究 |
4.5 磷酸化位点、磷酸化度与阶段转变的关系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10)苹果阶段转变过程中基因差异表达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2 植物阶段转变研究进展 |
2.1 阶段转变的概念 |
2.2 植物阶段转变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 |
2.3 植物阶段转变过程中分子水平的变化 |
2.4 miR156调控的植物阶段转变 |
3 研究植物阶段转变的方法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苹果实生树阶段转变差异表达文库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RNA提取及纯度 |
2.2 cDNA合成及最佳循环数的确定 |
2.3 RsaI酶切检测图 |
2.4 接头效率验证 |
2.5 两次消减后产物扩增分析 |
2.6 SSH文库cDNA质量分析 |
2.7 斑点杂交 |
3 讨论 |
第三章 苹果阶段转变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与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2 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
2.3 相关基因的克隆 |
2.4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 |
四、银杏实生树不同发育阶段个体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松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转换中植物激素动态研究[D]. 史绍林.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2]银杏复干发育及其转录组调控[D]. 曹钟允.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3]银杏嫁接位置效应机理的初步探究[D]. 吴孝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20
- [4]光合作用及外源激素对银杏种实生长发育的影响[D]. 杨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5]千年桐扦插生根生理及组织培养研究[D]. 周幼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6]栾树离体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D]. 杨雄.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雌、雄蒿柳花芽分化机制及性别决定基因挖掘[D]. 彭向永.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01)
- [8]胡杨阶段转变过程枝、叶和花芽形态数量变化及生理特征研究[D]. 李加好. 塔里木大学, 2015(07)
- [9]苹果实生树不同个体发育阶段蛋白质磷酸化差异修饰的研究[D]. 王艳.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10]苹果阶段转变过程中基因差异表达及调控研究[D]. 高燕.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