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级公路交通噪声问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倪安辰[1](2021)在《结合共振—吸声机理的高速公路声子晶体型声屏障降噪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在带来交通便利,经济腾飞的同时,对沿线声环境造成的恶化也不容忽视。声屏障虽然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措施,但也存在诸多缺陷,例如受质量定律影响,中低频降噪效果有限且缺乏针对性、受风载影响大、与沿线景观融合度差等。因此,高速公路声屏障亟待新材料、新结构进行革新。声子晶体作为一种具有带隙特征的人工周期材料,可以通过构造带隙,对特定范围内的声波起到有效控制。本文结合共振-吸声原理设计了高速公路声子晶体型声屏障,将Bragg散射与共振、吸声原理相结合有效扩大了带隙的控制范围与降噪效果。首先进行了高速公路噪声频谱现场实测,确定了目标频段,然后基于有限元法进行了能带结构设计与降噪性能仿真,以2D、3D仿真结果为参考分别进行了室内半消声实验与实验段现场实测,也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进行了声子晶体型声屏障的相关效益分析。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高速公路主要噪声频段为315-500Hz、800-1250Hz,其中400Hz与1000Hz存在峰值。高速噪声主要由车辆-轮胎噪声,以及大、中型车辆发动机噪声所构成;(2)可以通过改变散射体几何尺寸对带隙范围起到有效调控,常用的钢、水泥混凝土、PVC或铝均不会对带隙产生显着影响;(3)2D无限周期有限元模型可以表征声子晶体声屏障的最佳降噪性能;2D有限周期有限元模型可以对室内实验进行有效预测,含共振单元的声子晶体声屏障均可以起到有效的削峰作用,最大插入损失为22.1d B,降噪范围与带隙吻合良好,且2D有限周期计算结果与室内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误差在1.5-2d B;(4)3D无限周期有限元模型中,有效考虑了声屏障顶端绕射与地面反射可能带来的影响,可以有效预测高速现场实际使用效果,误差在3d B以下;现场条件下,带隙范围内声子晶体声屏障降噪效果优于水泥混凝土声屏障0.2-2.1d B,且插入损失随屏障后距离的增长下降更缓慢;(5)对散射体进行梯度布设、填充多孔吸声介质与采用微穿孔壁面均可以起到有效的补强作用,特别是在带隙范围以外,将多重降噪机理相结合有利于增强声子晶体声屏障的适用性;声子晶体声屏障实现了新型降噪理念与声屏障的有机结合,符合当今绿色交通可持续的原则,具有降噪性能好、针对性强、美观性好的特点,在高速公路噪声防治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白琛琛[2](2020)在《高等级公路弯道视距测算及安全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弯道视距是影响高等级公路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视距评价也是公路项目安全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视距安全性受到人、车、路、环境在内的多个因素影响,并且这些因素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现有的视距计算方法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往往只考虑了有限因素的影响,没有全方位地把整个交通环境考虑在内,评价流程也不够规范。针对此问题,本文对高等级公路弯道视距测算及安全评价方法进行研究。论文首先从作为安全准则的停车视距入手,在弯道制动“圆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地面摩阻力与横向制动力、纵向制动力之间的关系;就普通圆曲线、设超高的圆曲线以及弯坡组合路段对车辆进行受力分析,探讨了在这三种道路上车辆横向稳定条件限制下的速度与减速度变化特性,并推导了制动距离的表达式;从而得出了弯道停车视距计算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适用条件。接着,分别从平面视距、纵断面视距以及空间视距三个方面对公路设计阶段的几何视距进行分析。针对平面视距,阐述了平面视距与公路横净距的关系,并且在完善设缓和曲线时最大横净距计算的基础上,针对设加宽的路段将原有计算表达式进行了修正;纵断面视距方面,提出了凸形竖曲线和凹形竖曲线路段存在的视距问题,并对其最小长度及最小半径进行了控制性分析;空间视距方面,就线形组合协调性阐述了与视距相关的原则,并列出了应当避免的一些不利组合情形。然后,针对公路运营阶段实际视距测算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以及分道线提取的新思路。在实地采集的毕威高速公路RGB图像的基础上,运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灰度化以及增强处理;通过阈值分割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并且在边缘检测的基础上通过霍夫变换检测到了外侧车道线;以外侧车道线为参考,采用向下列扫描的方法提取出间断型分道线,并设计算法达到公路实际视距测算的目的。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结合实例建立了公路设计阶段和运营阶段视距安全评价的流程,并总结了改善视距的相关工程措施。与现有视距计算和安全评价方法相比,本文考虑了交通环境中各方因素的综合影响,为公路视距计算的可靠性和评价流程的规范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朱飞[3](2019)在《扩建条件下高速公路降噪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多,原有的高速公路不能满足交通需求,高速公路扩建能缓解我国目前区域交通通道的紧张需求。其中,在老路单侧或者两侧加宽,会对原有道路周边原有居民产生更大的噪声影响。本文旨在从扩建前后高速公路噪声的变化规律入手,通过声屏障的高度、形式和材料设计,加上与多孔降噪路面、林带的组合设计,为降低道路噪声对高速公路周边居民的影响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首先,对高速公路扩建前后噪声变化规律进行模拟研究。利用SoundPLAN软件分别建立高速公路两侧拼接加宽扩建前后的道路模型以及道路周围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受声点,分析交通噪声在水平空间上的衰减传播、扩建前后既有声屏障噪声阻隔效应衰减变化、扩建前后不同低噪声路面的噪声传播规律。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交通噪声随着受声点与道路中线的距离的增加而变小,尤其距离路中心线30米以内,扩建后噪声增加明显;车速越大,噪声越大,车速每提高10km/h,噪声值会增大1dB(A),且货车比小轿车影响效果大;低噪声路面只是从路面类型上对噪声源的大小进行修正。然后,对声屏障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特性进行研究。基于SoundPLAN软件,构建包含不同声屏障的路面模型,分别分析了声屏障高度、结构形式、材料类型对降低交通噪声的影响,通过现场实测验证噪声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声屏障的高度能够有效影响声屏障阻隔效应;声屏障高度每增加1m,插入损失可以增加3~4dB(A)。有效高度相等的情况下,直立形声屏障的降噪效果最好,可达5~13dB(A),顶部圆柱形声屏障的阻隔效应较弯折型声屏障更为优异;吸声材料的使用对道路内部声压级的衰减有一定效果,仅2dB(A)左右;实测数据可以很好验证“RLS-90”道路噪声预测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接着,对双层多孔沥青路面的降噪性能进行研究。基于CT扫描技术和三维重构的方法建立排水路面结构的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路面的泵气噪声模型和汽车轮胎滚动下的振动噪声模型。对比分析了薄、厚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的双层多孔沥青路面和单层多孔沥青路面、普通沥青路面的降噪效果,并分析了不同频率范围内噪声声能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多孔沥青路面的降噪效果要明显好于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双层多孔沥青路面比单层多孔沥青路面降噪效果更优,降噪幅度大约可到达2~4分贝。相比于普通沥青路面,双层多孔沥青路面的能降低约6分贝的噪声。最后,对不同的组合降噪方案进行研究。基于SoundPLAN软件,分析了不同声屏障、双层多孔沥青路面和林带绿化组合下的降噪效果。结果表明:声屏障和双层多孔沥青路面组合形式下的降噪效果要优于单一形式的降噪效果,噪音降低10dB(A)左右。声屏障、林带和双层多孔沥青路面组合形式下降噪效果更加显着。
于文洛[4](2018)在《严寒地区村庄空间形态结构与交通声环境的交互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村镇建设的繁荣和道路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村庄的交通噪声污染问题也日渐凸显。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村庄作为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其声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村庄交通噪声扰民问题亟待解决。如何通过规划设计来改善村庄声环境质量,是本文研究的着眼点。本文以严寒地区为例,实地调研了8个典型村庄,通过对交通噪声的测量、各级道路交通量及构成情况的统计,客观了解到村庄声环境状况普遍堪忧。根据调研情况及谷歌地图数据,本文总结出我国严寒地区村庄空间构成要素及各要素的形态结构特点,选择并开发利用18个形态学参数来描述严寒地区村庄空间形态结构。在运用噪声地图模拟软件Cadna/A计算60个样本的声环境状况、统计出15个声参数的数据后,利用分层聚类的方法研究村庄声环境状况及村庄形态结构的二分类,结果表明60个样本村庄在两种分类结果中的共同率为71.7%。以此推断村庄形态结构与村庄声环境状况存在交互关系,可通过村庄形态结构判断和改善村庄内交通声环境状况。文章根据道路的类别(高速公路、高架公路以及村路)及道路与村庄的位置(村庄内部和村庄外部)进一步研究了严寒地区村庄对交通噪声的抵抗性:首先,本文筛选了6个村庄形态学参数(全覆盖密度CAR、斑块密度PD、道路线性密度RLF、交叉口密度RIF、建筑及道路的形状指数:LSIB和LSIR),研究了高速公路与村庄的水平距离和角度方位对村庄内噪声衰减的影响,并确定了村庄形态学参数与空间噪声水平衰减、噪声区域比例大小的关系。结果表明:改变村庄与公路的距离关系,可以有效降低交通噪声对村庄的影响。改变村庄和高速公路的角度关系,对于提高村庄对交通噪声的抵抗性并非总是行之有效的降噪措施。当距离超过600m时才可使村内声环境适合于居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村庄空间形态结构与降噪效果关系紧密,可利用村庄形态学参数改善村庄声环境状况,其中抵抗村庄外交通噪声最重要的形态学参数是建筑及道路的形状指数(LSIB和LSIR)。其次,本文研究了村庄对外部临近高架公路噪声的抵抗性,阐明了增加村庄与高架公路的距离和高度可显着降低交通噪声的影响,距离每增加100m,可增加安静区域比例10%左右;降噪的最优距离和高度分别为1000m和20m;距离变化对不同样本的影响不同且差异较大。另外,需考虑建筑立面及村庄形态结构的影响,村内建筑立面降噪设计的有效距离为100m左右。经济有效的声屏障长度为村庄两侧外延600m左右;声屏障高度每增加1m,村庄内平均声压级指数Lavg平均降低约1.5dBA。研究同样得出村庄空间形态结构与降噪效果关系紧密,其中建筑及道路的形状指数(LSIB和LSIR)是抵抗村庄外高架公路噪声最重要的形态学参数。最后,研究了村庄对内部村路噪声的抵抗性。本文从60个村庄样本中抽选出布局形态结构多样的150个村庄局部的研究样本(200m×200m),并以此筛减出6个形态学参数来描述局部村庄样本的空间形态结构:斑块密度(PD)、景观边界密度(ED)、全覆盖密度(CAR)、道路面积密度(RAF)和高宽比(垂直道路方向HWRV和平行道路方向HWRP)。文中研究了局部样本距公路的距离、村路布局及样本形态结构对声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距离对交通噪声水平的衰减有显着的影响。通过比较,总结出对道路距离变化敏感和抗噪的样本布局的主要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村庄形态结构与村路降噪效果关系紧密,道路面积密度(RAF)是与村庄内交通噪声衰减情况最重要的相关参数。在总结的五种不同的局部样本与村路布局的情况下,全覆盖密度(CAR)是降噪最重要的形态学参数。为改善村庄声环境,基于研究结果,分别提出了增加村庄对村外(高速公路和高架公路)和村内(村路)交通噪声抵抗性的设计策略,可为村庄声环境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5](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认为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黄起[6](2016)在《基于属性理论的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甘肃省地处我国西部内陆,位于黄河上游,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西北五省的交通运输枢纽,也是第二亚欧大陆桥承担过境和中转交通的关键区域,具有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和重要的国际战略地位。自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公路交通工程发展迅速,其高等级公路项目的发展,是在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深化改革政策中保证甘肃省战略地位优势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着甘肃省整体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展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研究,有利于认识和总结甘肃省已投产运营的高等级公路项目在投资决策、项目建设及运营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因此,对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围绕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研究课题,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对比分析和逻辑推理等理论研究手段,从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基础理论出发,对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和属性评价模型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公路项目后评价发展概况及属性理论研究概况,总结了公路项目后评价的发展沿革、现状及趋势,确定了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其次,研究了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的内容、程序及原则等基础理论,对比分析了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的常用方法,在总结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思路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省高等级公路的特点及作用,从经济、社会、环境和技术难度等方面分析了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影响要素,构建了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结合属性理论应用思路,建立了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应用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计算机编程技术,采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了属性识别计算模块,并对甘肃省某省际高速公路辅道项目进行了过程评价和目标可持续性评价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证实属性识别模块具有实用性,属性评价模型具有现实可行性。
郑雪斌,张磊,宋冲[7](2013)在《绕城公路建设、城市道路改造与交通管制对城市交通噪声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广元市南北向绕城公路国道108线广元段高速公路工程开工建设,城区部分交通干道的交通管制以及部分道路的改造所造成相关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数据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绕城公路建设、城市道路改造及交通管制对城市交通噪声的影响。提出了建设城市绕行公路,为城市交通噪声下降达标的基础;城市道路交通管制等交通行政管理措施是城市交通噪声下降达标的必须手段;普通、简单的城市交通干道改造,起不到原意希望的城市交通噪声较大幅下降目的等结论。
熊艳[8](2013)在《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中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如何对施工阶段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引入绿色施工理念开展绿色施工评价能够起到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作用。因此,本文围绕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进行了以下研究:本文在对国内外绿色施工及其评价研究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的概念、特点、原则,以及对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的概念、对象及范围进行了介绍,并以此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支撑,结合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构建思路,建立了包括资源能源的节约利用、减少环境负荷、综合管理三大方面在内的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量化。随后,对当前常用的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将模糊数学理论与物元评价法相结合,能够有效的解决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综合评价的模糊不相容多因子问题,并引入绿色施工评价中,建立了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确定评价模型的权重。最后将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有效性及可行性,能够准确对影响高速公路绿色施工的因素进行排序,反映出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及借鉴价值。
杨梦莹[9](2013)在《高等级公路对生态保护区环境损伤性研究》文中指出摘要: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总里程不断增加,对环境的损伤也越来越严重,公路建设项目环境损伤评价工作变得日益迫切。为了评估公路建设对区域环境的总体影响,按照客观性、科学性、完整性等原则,通过对公路建设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评价中以张家界至花垣高速公路为例进行研究,引入可拓学理论,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物元模型,给出了基于关联函数的可拓评判方法,把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由定性转化为定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探讨高等级公路对生态保护区环境的影响。高等级公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高等级公路建设占地范围广,建设过程中深挖高填,产生大量的松散土石,地表植被破坏,岩石裸露,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甚至改变当地的气候状况,最终破坏区域内野生动物的生境,阻碍生物之间的交流繁殖以及迁徙,在这些影响的共同作用下野生动物数量呈逐渐减少甚至灭绝的态势,并导致道路沿线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功能的改变,使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水平下降,沿线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也随之变化。(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建立是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的,以前人的基础得出自己对高等级公路建设期间将会给生态保护区内环境带来的影响的看法,根据已有资料提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3)实证研究。以张家界至花垣高速公路中所经过的生态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实地勘察获得数据,然后选取指标,建立评价模型,数据入模后得出结论。以实例分析的方式分析和评价了高等级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综合关联度和可拓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关联度函数及权重系数等手段,使得最终评价结果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排除了人为的干扰,比较客观的反映了环境影响的情况。基于可拓学的物元可拓方法是一种科学合理、简单可行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涵盖面广,综合性强,适用于公路建设的各个阶段环境影响评价使用。图13幅,表24个,参考文献76篇。
朱国飞[10](2011)在《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格局变化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是南京城中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魅力的卫星新城。随着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客观上需要对该区域的景观生态格局进行时空上的对比研究,分析出潜在优势和存在问题,并通过优化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来保障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切入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区的景观格局研究,将2002年规划前、2009年建设中和2020年预期建成后的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对比,对规划区景观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价与补偿研究,并采用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方法对规划区景观进行了优化。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2002年和2009年的遥感图象和2020年的地理信息图作为基础材料,结合土地利用图、调研图和实地踏查进行提取和校准相关信息,在规划区域内划分出8种一级景观类型和相应的21种二级景观类型,并绘制了规划区三个不同时期的景观类型分布图。2、选用景观格局指数作为指标,从斑块类型水平及景观水平两个层次上进行分析,揭示了仙林大学城规划区三个不同时期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诊断出了规划区景观结构中存在的缺陷。3、在斑块类型尺度上选取林地、草地、农田、水域四个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在景观尺度上选取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绿当量、温度、水文以及长期固碳能力作为指标,对三个时期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变化分析与补偿研究。4、判别出了维护规划区天然绿地、水域和文化遗产生态安全的关键性空间格局,进而综合、叠加各单一过程的安全格局,构建出促进规划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5、对规划区生态空间的保护仅仅停留在科研阶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政府的干预和调控行为,使景观生态工程设计付诸实践才有可能达到保护目的。因此,本研究初步提出了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建设纲要。
二、高等级公路交通噪声问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级公路交通噪声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结合共振—吸声机理的高速公路声子晶体型声屏障降噪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速公路噪声污染现状 |
1.1.2 高速公路噪声特征 |
1.1.3 高速公路噪声控制措施 |
1.2 声子晶体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目标、内容与思路 |
1.4.1 主要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3 技术路线 |
2 声子晶体带隙计算理论 |
2.1 弹性波波动方程 |
2.2 带隙特性表征 |
2.3 Bloch定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声子晶体型声屏障的声学结构设计研究 |
3.1 高速公路特征噪声频段规律研究 |
3.2 结合共振-吸声机理的散射体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声子晶体型声屏障降噪性能有限元仿真研究 |
4.1 2D无限周期有限元模型 |
4.1.1 模型设置 |
4.1.2 散射体排数的影响分析 |
4.1.3 多孔吸声介质流阻率影响分析 |
4.2 2D有限周期有限元模型 |
4.2.1 模型设置 |
4.2.2 2D有限周期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4.2.3 填充吸声棉后的声子晶体声屏障降噪效果分析 |
4.2.4 2D模型计算结果对比 |
4.3 3D无限周期有限元模型 |
4.3.1 模型设置 |
4.3.2 3D无限周期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4.3.3 3D与2D模型计算结果对比研究 |
4.4 声子晶体型声屏障优化设计研究 |
4.4.1 散射体梯度组合 |
4.4.2 多孔吸声介质填充 |
4.4.3 微穿孔板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声子晶体型声屏障实验研究 |
5.1 半消声室内实验研究 |
5.1.1 实验布置 |
5.1.2 填充多孔吸声介质后降噪效果对比 |
5.1.3 2D有限周期有限元模型验证 |
5.2 实验段现场实验研究 |
5.2.1 现场实验布置 |
5.2.2 接收点距离影响 |
5.2.3 接收点高度影响 |
5.2.4 降噪效果对比研究 |
5.2.5 3D无限周期有限元模型验证 |
5.2.6 填充吸声棉降噪效果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声子晶体型声屏障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分析 |
6.1 经济效益 |
6.2 环境效益 |
6.3 社会效益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高等级公路弯道视距测算及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提出及理论意义 |
1.1.1 高等级公路行车安全现状分析 |
1.1.2 公路视距与安全性的关系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停车视距制动模型研究现状 |
1.2.2 公路几何视距研究现状 |
1.2.3 公路实际视距测算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弯道停车视距模型的建立 |
2.1 车辆转弯制动受力分析 |
2.1.1 车辆在平曲线上制动受力分析 |
2.1.2 考虑道路超高以及纵坡时的受力分析 |
2.2 横向稳定条件限制下的制动过程 |
2.2.1 车辆纵向速度与减速度变化特性分析 |
2.2.2 制动距离求解 |
2.3 弯道停车视距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路几何视距分析 |
3.1 公路平面视距 |
3.1.1 平面视距与横净距 |
3.1.2 未设置缓和曲线时最大横净距的计算 |
3.1.3 设置缓和曲线时最大横净距的计算 |
3.1.4 最大横净距计算在圆曲线加宽路段上的修正 |
3.2 公路纵断面视距 |
3.2.1 凸形竖曲线视距 |
3.2.2 凹形竖曲线视距 |
3.3 公路空间视距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机器视觉的实际视距测算方法 |
4.1 机器视觉检测道路视距的可行性 |
4.1.1 当前主流车载测距方法 |
4.1.2 机器视觉测距概述 |
4.1.3 利用分道线提取进行测距的新思路 |
4.2 道路图像预处理 |
4.2.1 图像的灰度化 |
4.2.2 灰度变换与图像增强 |
4.3 图像二值化 |
4.3.1 图像阈值分割 |
4.3.2 图像边缘检测 |
4.4 分道线特征提取及视距测算 |
4.4.1 基于霍夫变换的外侧车道线提取 |
4.4.2 分道线提取及视距测算 |
4.4.3 实际视距测算误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级公路弯道视距安全性评价方法 |
5.1 公路设计阶段视距安全评价 |
5.1.1 基本曲线路段 |
5.1.2 跨线桥路段 |
5.1.3 互通式立体交叉路段 |
5.2 公路运营阶段视距安全评价 |
5.2.1 视距安全评价要求 |
5.2.2 视距安全评价流程 |
5.3 保证行车视距的工程措施 |
5.3.1 清除障碍物 |
5.3.2 限制或引导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扩建条件下高速公路降噪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声屏障隔离降噪 |
1.2.2 低噪声路面降噪 |
1.2.3 组合降噪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扩建前后噪声图谱变化规律研究 |
2.1 SoundPLAN软件 |
2.2 噪声预测模型的比选 |
2.2.1 三种噪声预测模型的特点 |
2.2.2 简单算例计算比较 |
2.2.3 模型的比选 |
2.3 典型的高速公路扩建方案 |
2.3.1 路网加密方案 |
2.3.2 老路加宽方案 |
2.4 基于SoundPLAN软件的模型构建 |
2.4.1 声源的建立 |
2.4.2 道路周围环境及受声点的建立 |
2.4.3 声屏障的建立 |
2.5 扩建前后交通噪声在水平空间上的衰减传播规律 |
2.5.1 交通噪声在水平空间上的衰减传播规律(无声屏障) |
2.5.2 扩建前后既有声屏障噪声阻隔效应衰减规律 |
2.5.3 扩建前后不同低噪声路面的噪声传播特性变化规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声屏障结构形式和材料特性的优化研究 |
3.1 声屏障高度变化的影响 |
3.2 声屏障形式变化的影响 |
3.3 声屏障材料类型变化的影响 |
3.3.1 各种材料的吸声性能 |
3.3.2 计算不同材料的声屏障的反射损失 |
3.3.3 数值模拟结果 |
3.4 基于实测的声屏障阻隔效应对比分析 |
3.4.1 实测目的 |
3.4.2 实测场地说明 |
3.4.3 实测设备及实测方式 |
3.4.4 模型建立及数值计算 |
3.4.5 模拟结果与实测值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层多孔沥青路面降噪性能的研究 |
4.1 双层多孔沥青路面结构三维重构模型 |
4.1.1 试件准备 |
4.1.2 CT扫描 |
4.1.3 三维可视化模型 |
4.1.4 检验模型 |
4.1.5 三维数值模型修正 |
4.2 噪声有限元三维数值建模 |
4.2.1 路面模型 |
4.2.2 空气模型 |
4.2.3 轮胎模型 |
4.2.4 “轮胎-空气-路面”耦合噪声模型 |
4.3 不同路面结构的泵气噪声分析 |
4.3.1 声压场分布 |
4.3.2 声压级对比分析 |
4.3.3 不同车速下的泵气噪声 |
4.4 不同路面结构的振动噪声分析 |
4.4.1 声压场分布 |
4.4.2 声压级对比分析 |
4.4.3 不同车速下的振动噪声 |
4.5 泵气噪声与振动噪声的叠加 |
4.6 噪声频谱评定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扩建条件下高速公路组合降噪方案研究 |
5.1 低噪声路面和声屏障组合降噪研究 |
5.2 绿化和声屏障组合降噪研究 |
5.3 低噪声路面、声屏障和绿化组合降噪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严寒地区村庄空间形态结构与交通声环境的交互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新农村建设的浪潮 |
1.1.3 严寒地区村庄的现状 |
1.1.4 村庄声环境改善的需求 |
1.2 课题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村庄规划研究综述 |
1.3.2 降噪策略研究综述 |
1.3.3 噪声地图研究综述 |
1.3.4 形态学研究综述 |
1.3.5 户外声传播理论综述 |
1.3.6 相关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概念界定 |
1.4.2 户外声传播理论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村庄声环境及村庄空间形态结构的调查研究 |
2.1 调研的实施 |
2.1.1 调研样本的选择 |
2.1.2 调研方案的设计 |
2.1.3 声环境客观数据测量 |
2.2 声环境客观数据的分析 |
2.3 村庄空间要素及特点 |
2.3.1 空间构成要素 |
2.3.2 要素特点分析 |
2.4 村庄形态学参数的选择 |
2.4.1 景观指数 |
2.4.2 建筑密度 |
2.4.3 道路相关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声环境视角下的村庄空间形态结构分类研究 |
3.1 样本村庄的选择 |
3.2 村庄形态学参数的筛减 |
3.2.1 筛减原理 |
3.2.2 筛减结果 |
3.3 噪声地图模拟软件的应用 |
3.3.1 Cadna/A软件在村庄应用的可行性 |
3.3.2 声学参数的数据来源与选择 |
3.4 村庄分类研究方法 |
3.4.1 数据分析和数据检查 |
3.4.2 聚类分析方法 |
3.5 聚类分析结果 |
3.5.1 村庄结构聚类分析结果 |
3.5.2 村庄声环境聚类分析结果 |
3.6 聚类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村庄形态结构对临近公路噪声的抵抗性研究 |
4.1 临近公路村庄的声环境状况 |
4.1.1 声级指数状况 |
4.1.2 声评价区域比例状况 |
4.2 公路与村庄的距离关系对声环境的影响 |
4.2.1 距离对样本声指数数据的影响 |
4.2.2 设计策略 |
4.3 公路与村庄的角度关系对声环境的影响 |
4.3.1 研究样本的选择 |
4.3.2 角度关系对样本声指数数据的影响 |
4.3.3 设计策略 |
4.4 村庄形态结构与村庄声衰减的关系 |
4.4.1 形态学参数与“N60”的关系 |
4.4.2 形态学参数与“Q50”的关系 |
4.4.3 形态学参数与声级指数的关系 |
4.5 设计策略 |
4.5.1 改善主观声评价指数的设计策略 |
4.5.2 改善客观声级指数的设计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架公路噪声对村庄声环境影响研究 |
5.1 样本村庄的选择及模拟 |
5.1.1 样本村庄的选择 |
5.1.2 高架公路声环境模拟 |
5.2 高架公路距村庄的距离对声环境的影响 |
5.2.1 高架公路距离的影响 |
5.2.2 建筑立面的影响 |
5.2.3 设计策略 |
5.3 公路高度对村庄声环境的影响 |
5.3.1 高架公路高度的影响 |
5.3.2 高架公路声屏障的影响 |
5.3.3 设计策略 |
5.4 村庄形态学参数的影响 |
5.4.1 声评价指数与形态学参数的关系 |
5.4.2 声指数与形态学参数的关系 |
5.4.3 设计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村庄内部交通噪声传播的影响研究 |
6.1 村庄内部交通声传播模拟 |
6.1.1 村庄内部道路声环境的模拟参数 |
6.1.2 村庄内交通声级指标 |
6.2 村内局部区域样本的选择及声环境模拟研究 |
6.2.1 村内局部样本的选择 |
6.2.2 村内局部区域样本的形态学参数选择和计算 |
6.2.3 局部样本声环境概况及声指数选择 |
6.3 公路与样本的距离变化对声环境的影响 |
6.3.1 距离对局部样本声指数数据的影响 |
6.3.2 敏感样本和抗噪样本 |
6.3.3 组团布局优化 |
6.4 村路布局对声环境的影响 |
6.4.1 村路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布局特点 |
6.4.2 村路密度及区位对声环境的影响 |
6.4.3 设计策略 |
6.5 村庄局部形态结构与声环境的关系 |
6.5.1 形态学参数的选择 |
6.5.2 村内交通噪声衰减与形态学参数的关系 |
6.5.3 不同道路布局时噪声衰减与形态学参数的关系 |
6.5.4 设计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村镇声环境调查问卷 |
附录2 村庄样本(谷歌地图2014) |
附录3 基于谷歌地图制作的村庄样本CAD描图 |
附录4 150个局部样本(200m×200m)的选择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 土石方机械 |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发展趋势 |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
1.2.1. 2 新能源技术 |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
1.2.2. 5 问题与展望 |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
1.3.2. 2 技术优点 |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
1.3.2. 5 发展趋势 |
1.3.2. 6 展望 |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
1.4.2. 7 其他技术 |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4 存在问题 |
1.4.5 展望 |
2压实机械 |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热点研究方向 |
2.2.3 存在的问题 |
2.2.4 研究发展趋势 |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2 热点问题 |
2.3.3 存在问题 |
2.3.4 发展趋势 |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存在的问题 |
2.4.3 热点研究方向 |
2.4.4 研究发展趋势 |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
2.5.2 热点研究方向 |
2.5.2. 1 控制技术 |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
2.5.3 存在问题 |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
2.5.4 研究发展方向 |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2 研究热点 |
2.6.3 主要问题 |
2.6.4 发展趋势 |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7.2 热点研究方向 |
2.7.3 存在的问题 |
2.7.4 研究发展趋势 |
3路面机械 |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
3.1.1. 1 烘干筒 |
3.1.1. 2 搅拌缸 |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
3.1.2. 2 沥青烟 |
3.1.2. 3 排放因子 |
3.1.3 存在的问题 |
3.1.4 未来研究趋势 |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1 搅拌机 |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3.1. 3 搅拌工艺 |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
3.3.2 存在问题 |
3.3.3 总结与展望 |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1 作业机理 |
3.4.1. 2 设计计算 |
3.4.1. 3 控制系统 |
3.4.1. 4 施工技术 |
3.4.2 热点研究方向 |
3.4.3 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5.2 存在问题 |
3.5.3 总结与展望 |
4桥梁机械 |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
4.1.4 发展趋势 |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
5隧道机械 |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
5.1.1. 2 锚杆钻机 |
5.1.2 存在的问题 |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
5.2.1 盾构机类型 |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2 盾构刀盘 |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2. 3 存在的问题 |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3 盾构刀具 |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3. 3 存在的问题 |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4 盾构出渣系统 |
5.2.4. 1 螺旋输送机 |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6 壁后注浆系统 |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
5.2.6. 3 存在的问题 |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7 盾构检测系统 |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7. 3 存在的问题 |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8 盾构推进系统 |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8. 3 存在的问题 |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9 盾构驱动系统 |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9. 3 存在的问题 |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
6养护机械 |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
6.1.1 国外研究现状 |
6.1.2 热点研究方向 |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
6.1.3 存在的问题 |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
6.1.3. 2 作业效率低 |
6.1.3. 3 除尘效率低 |
6.1.3. 4 静音水平低 |
6.1.4 研究发展趋势 |
6.1.4. 1 节能环保 |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6.4.2 热点研究方向 |
6.4.3 存在的问题 |
6.4.4 研究发展趋势 |
6.4.4. 1 整机技术 |
6.4.4. 2 动力技术 |
6.4.4. 3 传动技术 |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
6.4.4. 5 智能化技术 |
6.4.4. 6 环保技术 |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1. 3 存在的问题 |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2. 3 存在的问题 |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3 冷再生设备 |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
6.6.1 前言 |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
6.6.2. 4 研究方向 |
6.6.2. 5 存在的问题 |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3. 5 存在的问题 |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4. 5 存在的问题 |
6.6.5 研究发展趋势 |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
6.7.1 技术简介 |
6.7.1. 1 施工技术 |
6.7.1. 2 施工机械 |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6.7.3. 1 研究热点 |
6.7.3. 2 发展趋势 |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6)基于属性理论的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等级公路的发展情况 |
1.1.2 甘肃省高等级公路投资建设及运营情况 |
1.1.3. 国家政策对甘肃省高等级公路的影响 |
1.1.4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公路项目后评价发展概况 |
1.3.1 国外公路项目后评价发展概况 |
1.3.2 国内公路项目后评价发展概况 |
1.3.3 属性理论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
1.5.1 创新点 |
1.5.2 难点 |
第2章 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 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的概念及程序 |
2.1.1 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
2.1.2 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的程序 |
2.2 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
2.2.1 过程评价 |
2.2.2 投资与效益评价 |
2.2.3 影响评价 |
2.2.4 目标可持续性评价 |
2.3 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的原则 |
2.3.1 客观性 |
2.3.2 科学性 |
2.3.3 反馈性 |
2.3.4 实用性 |
2.4 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 |
2.4.1 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
2.4.2 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与方法 |
3.1.1 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1.2 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3.1.3 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3.2 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要素分析 |
3.2.1 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的特点和作用 |
3.2.2 甘肃省高等级公路后评价的影响要素分析 |
3.3 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构建甘肃省高等级公路后评价影响因素结构图 |
3.3.2 确定甘肃省高等级公路后评价初选指标 |
3.3.3 筛选及优化后评价指标 |
3.4 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指标的含义分析 |
3.4.1 过程评价指标 |
3.4.2 投资与效益评价指标 |
3.4.3 影响评价指标 |
3.4.4 目标可持续性评价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立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模型-基于属性理论 |
4.1 属性理论的应用情况与特点 |
4.1.1 属性理论的应用情况 |
4.1.2 属性理论的应用特点 |
4.1.3 属性理论应用于后评价的适用性分析 |
4.2 属性理论建立后评价模型的思路研究 |
4.2.1 属性理论建立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
4.2.2 属性理论后评价模型的应用流程 |
4.3 构建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属性理论模型 |
4.3.1 确定研究对象 |
4.3.2 确定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 |
4.3.3 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4 属性识别 |
4.4 属性识别计算模块设计 |
4.4.1 功能介绍 |
4.4.2 属性识别模块应用说明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实例应用研究 |
5.1 甘肃省某省际高速公路辅道项目概况 |
5.1.1 项目简介 |
5.1.2 项目沿线情况 |
5.1.3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及工程数量 |
5.2 案例公路项目后评价 |
5.2.1 确定后评价指标体系 |
5.2.2 确定指标权重 |
5.2.3 属性识别 |
5.2.4 后评价结论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绿色施工及其评价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绿色施工及其评价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现有研究的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相关理论基础 |
2.1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内涵 |
2.1.1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的概念 |
2.1.2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的特点 |
2.1.3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的原则 |
2.2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范畴研究 |
2.2.1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的概念 |
2.2.2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的对象及范围 |
2.2.3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的主要内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 |
3.1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
3.1.1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
3.1.2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的分类 |
3.2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2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3.3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的建立 |
3.4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指标评价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方法及模型的研究 |
4.1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方法选择 |
4.2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模糊物元评价模型 |
4.2.1 模糊物元的基本概念 |
4.2.2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模糊物元评价的步骤 |
4.3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权重确定方法 |
4.3.2 基于线型加权组合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洞口至新宁高速公路项目背景 |
5.2 洞口至新宁高速公路环境影响 |
5.2.1 沿线自然环境概况 |
5.2.2 生态环境影响 |
5.3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模糊物元综合评价 |
5.3.1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的经典域的确定 |
5.3.2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的评价值物元的确定 |
5.3.3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的权重物元的确定 |
5.3.4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物元的确定 |
5.3.5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模糊复合物元的确定 |
5.3.6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综合评价 |
5.4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结果分析 |
5.4.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5.4.2 提高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水平的措施与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重要度专家调查表 |
附录 C 洞新高速公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等级专家调查表 |
文献综述 |
中英文详细摘要 |
(9)高等级公路对生态保护区环境损伤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 国内外公路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公路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公路发展现状 |
1.4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高等级公路建设的生态保护区环境损伤 |
2.1 自然生态保护区概念 |
2.2 生态保护区水环境影响 |
2.3 生态保护区的大气环境影响 |
2.4 生态保护区的土壤损伤情况 |
2.5 生态保护区的声环境影响 |
2.6 生态保护区的野生动物损伤 |
2.7 固体废弃物对生态保护区的污染 |
2.8 生态保护区植被的破坏 |
2.9 小结 |
3 高等级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区损伤的评价研究 |
3.1 评价指标的的选取 |
3.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即类型 |
3.1.2 生态保护区环境损伤指标的建立 |
3.2 高等级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区损伤评价 |
3.2.1 可拓学简介 |
3.2.2 可拓学研究的科学意义 |
3.2.3 物元可拓评价模型的建立 |
3.3 小结 |
4 实例分析——以张花高速公路为例 |
4.1 张花高速公路简介 |
4.2 张花高速公路穿越的生态保护区情况 |
4.2.1 猛洞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4.2.2 天门山——茅岩河省级风景名胜区 |
4.2.3 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 |
4.2.4 生态保护区现场环境损伤调研 |
4.3 生态保护区环境损伤的评价 |
4.3.1 生态保护区环境损伤评价指标的建立 |
4.3.2 物元可拓的生态保护区环境损伤评价研究 |
4.4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10)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格局变化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大学城建设现状 |
1.1.2 景观生态学理论提供新研究思路 |
1.2 研究区域及案例选择 |
1.2.1 研究区范围及区位优势 |
1.2.2 自然状况 |
1.2.3 历史沿革 |
1.2.4 仙林案例选取的典型意义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理论、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
1.4.2 研究的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乡过渡带景观生态格局理论研究进展 |
2.1 城乡过渡带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2.1.1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
2.1.2 城乡过渡带研究进展 |
2.2 景观生态格局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
2.2.1 景观空间格局 |
2.2.2 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
2.2.3 景观格局优化 |
2.2.4 景观安全格局 |
2.3 山水城市理论研究进展 |
2.4 小结 第三章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现状分析 |
3.1 规划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3.1.1 地形地貌特征 |
3.1.2 绿地空间分析 |
3.1.3 水系空间分析 |
3.1.4 规划空间结构分析 |
3.2 规划区景观生态要素分析 |
3.2.1 基质由农田向建设用地转变 |
3.2.2 斑块表现出较高的丰富度和明显的破碎化 |
3.2.3 廊道逐渐形成网络格局 |
3.3 规划区生态系统的主要组分特点与功能 |
3.3.1 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 |
3.3.2 土壤资源及其功能 |
3.3.3 水资源及其功能 |
3.4 主要存在的生态问题 |
3.4.1 开山采石对山体及植被的破坏 |
3.4.2 建设项目对自然景观的干扰 |
3.4.3 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 |
3.4.4 水环境质量急需治理 |
3.4.5 大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
3.4.6 土壤污染日趋严重 |
3.4.7 噪声污染应引起重视 第四章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格局定量分析 |
4.1 景观生态格局定量分析方法 |
4.1.1 数据来源及基础资料预处理 |
4.1.2 应用软件 |
4.1.3 景观生态分类系统的建立 |
4.1.4 景观生态格局分析输出图件 |
4.2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
4.2.1 常用景观指数 |
4.2.2 本研究所选取的景观格局指数 |
4.3 研究区2002年规划前景观格局分析 |
4.3.1 类型水平特征分析 |
4.3.2 景观水平特征分析 |
4.4 研究区2009年建设中景观格局分析 |
4.4.1 类型水平特征分析 |
4.4.2 景观水平特征分析 |
4.5 研究区2020年预期建成后景观格局分析 |
4.5.1 类型水平特征分析 |
4.5.2 景观水平特征分析 第五章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特征 |
5.1 交通廊道变化特征分析 |
5.1.1 廊道类型水平变化特征分析 |
5.1.2 景观水平特征比较 |
5.2 斑块与基质变化特征分析 |
5.2.1 斑块类型水平变化特征分析 |
5.2.2 景观水平特征比较 |
5.3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城市化进程与景观格局关系 |
5.3.1 城市化指数的变化 |
5.3.2 城市化进程对景观生态格局的影响 |
5.4 景观生态格局缺陷分析 第六章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与补偿措施 |
6.1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
6.1.1 评价体系的建立 |
6.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的确定 |
6.2 类型水平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
6.2.1 林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
6.2.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
6.2.3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
6.2.4 水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
6.3 景观水平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
6.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指标 |
6.3.2 绿当量指标 |
6.3.3 气候指标——温度指标 |
6.3.4 水文指标——径流系数及地下水位 |
6.3.5 长期固碳能力 |
6.4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生态服务功能补偿措施 第七章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 |
7.1 景观格局优化原则 |
7.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方法 |
7.2.1 源的确定 |
7.2.2 判别空间联系 |
7.3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
7.3.1 天然绿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
7.3.2 水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
7.3.3 文化遗产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
7.3.4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综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
7.4 景观生态格局优化的措施 第八章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建设纲要 |
8.1 景观生态建设概念及原则 |
8.1.1 景观生态建设的相关概念 |
8.1.2 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 |
8.2 斑块与基质的建设 |
8.2.1 区域整体环境建设与敏感区的保护 |
8.2.2 生态绿地斑块的建设 |
8.2.3 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生态建设 |
8.3 廊道的建设 |
8.3.1 灰色廊道的建设 |
8.3.2 蓝色廊道的建设 |
8.3.3 绿色廊道的建设 |
8.3.4 "紫色廊道"的建设 |
8.4 景观节点(关键点、战略点)建设 |
8.4.1 交汇处景观节点的建设 |
8.4.2 鞍部景观节点的建设 |
8.4.3 中央、边缘及角落景观节点的建设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高等级公路交通噪声问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结合共振—吸声机理的高速公路声子晶体型声屏障降噪性能研究[D]. 倪安辰.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高等级公路弯道视距测算及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 白琛琛. 长安大学, 2020(06)
- [3]扩建条件下高速公路降噪方法研究[D]. 朱飞. 东南大学, 2019(06)
- [4]严寒地区村庄空间形态结构与交通声环境的交互关系研究[D]. 于文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5]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6]基于属性理论的甘肃省高等级公路项目后评价研究[D]. 黄起.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7]绕城公路建设、城市道路改造与交通管制对城市交通噪声的影响[A]. 郑雪斌,张磊,宋冲.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8分会场:环境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2013
- [8]高等级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D]. 熊艳. 长沙理工大学, 2013(S2)
- [9]高等级公路对生态保护区环境损伤性研究[D]. 杨梦莹. 中南大学, 2013(05)
- [10]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区景观生态格局变化与优化研究[D]. 朱国飞.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