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灰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钊[1](2020)在《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三五期间,路面废旧材料循环利用仍将是公路养护发展的重要方向,铣刨重铺仍是干线公路大中修养护中处治路面基层最主要的养护措施。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不仅能够循环利用路面基层废料,同时在所有再生技术中经济效益最为显着。但是,目前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研究还很不深入,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仍不健全。基于此现状,针对干线公路二灰碎石路面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关键技术开展集成及深入研究,结合工程实践验证,为该技术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有效保障运用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工程质量。首先针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对比不同基层铣刨料和新集料的性状特征,结合基层和再生技术规范的变革及其对基层原材料指标、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标准,对二灰碎石基层铣刨料的性状特征、级配进行对比研究;其次分析静压成型、振动成型二灰碎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不同层位下集料颗粒排布特征,研究不同成型方式下冷再生混合料的纵向均匀性,进一步与现场取芯芯样颗粒排布特征进行对比,从而推荐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室内成型方式;再次,研究级配、压碎值、不同养生条件、延迟成型时间以及RAP掺入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为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室内配合比设计和现场施工工艺提供参考;接着,依托扬州市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不同方案的实体工程试验段,深入研究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工程中实际运用,使室内研究成果与工程应用的有效衔接,进一步研究完善现场水泥撒布方式、施工机组行进速度、单幅合理施工长度、基层碾压工艺等施工重要环节,跟踪观测运用该技术建成路段的技术状况,从而为该技术在工程中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对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原材料、室内成型方式、路用性能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系统研究,为该技术实体工程应用效果和质量的改善提供依据。
汪超[2](2016)在《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二灰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的大量损坏是当前高等级公路维修养护的重点,鉴于环境资源节约与高性能沥青路面的要求,使得二灰碎石基层处治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总结归纳已有科研成果基础上,针对二灰碎石铣刨料特性不明确、沥青发泡效果评估不完善、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缺乏针对性的混合料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系统归纳了二灰碎石铣刨料的技术指标要求,同时基于贝雷法,总结了二灰碎石铣刨料级配特征,提出了评价二灰碎石铣刨料级配状况的参考范围。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了沥青发泡特性与发泡温度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对膨胀率影响最为显着的是发泡温度,其次是用水量,水温的影响最小;对半衰期影响最为显着的是发泡温度,其次是水温,用水量的影响最小。优化了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混合料设计方法,明确各指标之间关联度,采用归一化法得到各指标权重系数,获得关联度公式,确定最佳油石比。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提出了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关键参数敏感性分析体系,明确了各种力学性能指标的敏感性。沥青用量对湿劈裂强度影响最为显着,其次是干劈裂强度,再次是无侧限抗压强度,干劈裂强度比的影响最小。对比分析水泥再生二灰碎石混合料,结果表明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的抗冲刷性能较好,同时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能,水泥掺量的增加会显着提升力学性能。最后基于节能减排效益分析和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对泡沫沥青再生、水泥再生和水泥稳定碎石三种混合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基层具有显着的节能减排效益,主要体现在原材料以及运输能耗方面,同时由于其更高的结构整体寿命,使得泡沫沥青再生基层的寿命周期费用现值最为节省。
孙洋[3](2010)在《骨架密实型二灰集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二灰碎石混合料以其优良的路用性能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推荐的二灰稳定碎石基层的集料级配偏细,导致其抗冲刷性能和抗裂性能较差。如何克服以二灰稳定粒料材料作为基层材料的不足,从而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成为道路工程界长期以来普遍关注的课题.本研究选择不同二灰含量,不同集料级配类型组成四种不同配合比的混合料,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及干、温缩试验,系统分析了结合料剂量、集料级配类型和养生龄期等因素对二灰稳定粒料强度特性及收缩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强度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满足基层强度和收缩性能两方面要求的二灰稳定粒料材料组成与推荐级配。为了改善二灰碎卵石基层的路用性能,本课题采用了设计级配和规范级配两种级配类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室内试验方法确定了影响二灰碎卵石强度指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最优试验方案,并将各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的显着性进行了分析。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研究了骨架密实型二灰碎卵石的力学性能、水稳性能、抗收缩性能,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为该材料的优化设计和科学施工提供了有用的依据。采用设计级配,将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祝新念[4](2010)在《沥青路面二灰碎石基层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半刚性基层路面具有高强的承载能力,良好的整体稳定和耐久性等特点,一直以来以半刚性材料为基层、沥青混合料为路面的结构是我国常采用的路面形式,但随着对其认识的深入,它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其早期强度低,影响交通及早开放;二灰稳定粒料较容易产生冲刷卿浆现象,从而造成路面的破坏,影响路面的使用年限;二灰碎石混合料在强度形成及使用过程中,因温度变化产生温度收缩裂缝和因含水量变化会产生干缩裂缝,当沥青面层较薄时这种裂缝往往扩展到面层形成反射裂缝等。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半刚性基层的各种特性进行研究。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组成中,二灰碎石混合料在我国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长期使用寿命,本文以各项试验为依托,对二灰碎石基层材料的性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内容包括:系统阐述了现行规范以及国外对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法,对规范的设计理论进行了探讨,讨论了设计方法的不足之处;研究了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施工工艺,提出了二灰碎石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了二灰碎石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和强度特征,通过试验,详细研究了材料级配、温度、水泥含量等因素对二灰碎石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岳阳地区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施工要点。通过试验,得到了集料级配对二灰碎石早期抗压强度影响规律;研究了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提高二灰碎石混合料早期强度的效果;研究了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缩裂的原因,提出了减小基层缩裂的措施;并结合二灰碎石的路用性能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有效建议。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到了石灰含量、粉煤灰含量及集料的含量对二灰碎石压实度的影响规律,对二灰碎石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陈衍起,张忠良[5](2009)在《二灰碎石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文中指出通过对莱新高速公路二灰碎石路面基层施工中从原材料检验、混合料组成设计、试验路段铺筑到成品检测的全过程及施工工艺的全面总结,得到机械组合形式、碾压方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松铺系数等各种技术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夏连学[6](2008)在《二灰稳定碎石基层应用技术》文中研究指明二级公路路面以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半刚性基层大多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和二灰稳定碎石。探讨二灰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及配合比设计的控制方法。
雷雨滋[7](2008)在《重庆低活性粉煤灰在基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对粉煤灰在公路建设中的运用研究,在技术上已比较成熟。粉煤灰在公路建设中主要用于半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是重庆乃至全国高速公路最常使用的基层、底基层结构型式;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的优点,但其收缩裂缝问题至今仍困扰着公路工程界。重庆地区粉煤灰活性较低,在公路建设中很少应用,这对当地环境造成极大得污染。论文依托渝隧高速碎石研究项目,通过对比西安粉煤灰Z,对重庆粉煤灰L和重庆粉煤灰Y在公路半刚性基层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论文介绍了国内外粉煤灰在公路基层中的运用概况和研究现状;通过对粉煤灰激活原理进行分析,针对重庆地区粉煤灰活性普遍较低的特性,使用多种激活方法对粉煤灰活性进行激发。主要通过石灰激发、石灰与激活剂A复合激发、水泥激发、水泥石灰复合激发、水泥与激活剂A复合激发进行结合料强度试验研究;选取有水泥掺加情况下合适比例和石灰、激活剂A情况下的最佳比例和最佳剂量。对几种级配运用贝雷法进行评价,选取合适的级配作为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试验的集料级配。对各比例和不同激活剂剂量的结合料应用体积设计法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对于同一级配下的集料,二灰稳定类采用结合料紧密填充集料空隙,水泥粉煤灰稳定类则采用不同的预留空隙率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以力学特性(无侧限抗压、劈裂抗拉)、刚度特性、抗冲刷特性、抗裂性(温缩、干缩)为技术指标,考察其诸项路用性能,综合分析确定了粉煤灰在半刚性基层中较好的应用方法。文中运用了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方法,分别对同级配水泥粉煤灰稳定类和二灰稳定类混合料的诸项路用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为重庆地区粉煤灰在高等级路面中的运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顾迎春[8](2008)在《三灰碎石基层材料组成及路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类半刚性基层被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三灰碎石基层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刚性基层,具有早强、高强、少裂缝、提前开放交通等优点,有利于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特别是重载交通的需要。但是,目前规范还没有三灰碎石基层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具体规定,设计和施工缺乏相应的指导,实际工作中只能参考水泥稳定类和石灰粉煤灰稳定类基层的有关规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为此,有必要深入系统地开展三灰碎石基层材料组成、强度形成机理、力学特性、路用性能及设计参数研究。本文从三灰碎石基层材料各组分的物理、化学作用入手,研究了三灰碎石材料的强度形成机理;通过室内试验系统的研究了三灰碎石材料力学性能、稳定性能、抗冲刷性能、疲劳性能以及收缩性能等路用性能,并与其它几种半刚性基层材料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三灰碎石材料的路用性能普遍优于其它基层材料;提出了三灰碎石基层抗裂性能评价方法和指标,并对三灰碎石材料抗裂性能进行评价和研究;通过高温养生手段对三灰碎石材料进行快速养生试验研究,得出高温养生条件下达到标准养生180d的强度(模量)时所需要的时间,并借助电镜扫描对高温养生条件下三灰碎石材料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三灰碎石基层设计参数推荐值。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三灰碎石基层的设计和施工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韩琪[9](2008)在《二灰碎石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冰冻耐久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水泥稳定砂砾、二灰碎石混合料作为半刚性基层材料以其优良的路用性能在路面基层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黑龙江省气候条件为季节性冰冻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可达-30℃~-40℃,新建公路交工使用后,在行车荷载及冰冻作用共同作用下,路面结构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破损。近几年通过调查发现,在破损的路面结构层中,作为半刚性的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松散、粉碎、强度降低等现象。分析原因,除与路面渗水、路基潮湿、路面结构设计、施工控制有关外,考虑冰冻作用下材料强度衰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在分析水泥稳定砂砾、二灰碎石混合料组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已建公路水泥稳定砂砾、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破坏的原因,并与研究成果进行比较。通过室内试验(利用低温实验室模拟自然环境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分析比较不同级配的水泥稳定砂砾与二灰碎石冰冻作用后强度衰减规律,获得抵抗冻融破坏作用的级配范围及最优配合比,并通过试验路段进行验证。确定不同级配、不同配合组成的水泥稳定砂砾、二灰碎石在一定的冻融循环作用下,强度衰减系数,为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基层设计提供有一定可靠度的基层强度设计值,保证基层在使用周期内具有一定的冰冻耐久性,从而可以提高道路使用质量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养护费用。
肖昆[10](2007)在《提高二灰碎石路用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结合国内外对二灰混合料基层性能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京哈公路四平至长春段一级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应用二灰碎石基层的实际情况,对二灰碎石基层混合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原材料性能及选用要求、碎石集料的级配、混合料组成比例、强度形成机理对强度的影响等方面对二灰碎石混合料基层的力学性能和道路使用性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单粒级集料和连续级配集料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嵌挤骨架密实结构的混合料组成结构的级配设计方法。对二灰与碎石集料作用的研究中发现,随着集料级配和混合料中各自比例的变化,二灰碎石混合料的强度发生变化。集料级配颗粒越细,二灰比例下降,其强度及抗裂、抗水浸和抗冲刷能力随之下降。对二灰碎石混合料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和检测进行了探讨,指出应从多方面加以质量控制;并对二灰碎石、水泥粉煤灰碎石和水泥碎石基层材料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以二灰碎石价格最低。
二、二灰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灰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二灰碎石基层铣刨料性状研究 |
2.1 概述 |
2.2 基层铣刨料性状特征分析 |
2.2.1 基层铣刨料表面宏观特征 |
2.2.2 基层铣刨料表面微观特征 |
2.3 基层铣刨料性状指标试验方案和结果分析 |
2.3.1 基层铣刨料性状试验方案设计 |
2.3.2 铣刨料级配分析 |
2.3.3 铣刨料压碎值指标分析 |
2.3.4 铣刨料其他指标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成型方式和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3.1 概述 |
3.2 不同成型方式下冷再生混合料物理特性研究 |
3.2.1 试验方案 |
3.2.2 最大干密度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对比分析 |
3.3 不同成型方式下试件均匀性对比研究 |
3.3.1 静压成型和振动成型试件均匀性对比分析 |
3.3.2 与现场成型试件均匀性对比分析 |
3.4 旧料性状指标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强度的影响 |
3.4.1 级配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3.4.2 压碎值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3.5 养生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强度的影响 |
3.5.1 养生条件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3.5.2 养生温度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3.5.3 养生时间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3.6 延迟成型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强度的影响 |
3.7 沥青铣刨料对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3.7.1 RAP对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 |
3.7.2 RAP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试验段工程应用研究 |
4.1 概述 |
4.2 试验段研究分析及初步方案设计 |
4.2.1 室内研究成果应与工程应用有效衔接 |
4.2.2 冷再生现场施工设备调研 |
4.2.3 试验段初步方案设计及检测指标 |
4.3 试验段实施进展 |
4.3.1 试验段前期检测 |
4.3.2 试验段配合比设计 |
4.3.3 试验段施工方案 |
4.3.4 试验段检测 |
4.4 试验段工程总结 |
4.4.1 各路段试验段存在问题 |
4.4.2 试验段研究结论初步汇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深入研究 |
5.1 概述 |
5.2 再生机组行进速度影响研究 |
5.3 水泥撒布和新集料添加方式的影响研究 |
5.3.1 不同水泥撒布方式对施工均匀性的影响分析 |
5.3.2 不同新集料添加方式对施工均匀性的影响分析 |
5.4 再生路段长度和碾压工艺的影响研究 |
5.4.1 再生路段施工长度的合理性分析 |
5.4.2 碾压工艺的研究 |
5.5 再生效果跟踪观测研究 |
5.5.1 工程试验段跟踪观测方案 |
5.5.2 工程试验段跟踪观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灰碎石再生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简介 |
1.2.2 泡沫沥青的国内外研究简介 |
1.3 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二灰碎石铣刨料特性与技术指标研究 |
2.1 概述 |
2.2 铣刨料指标分析 |
2.2.1 颗粒级配分析 |
2.2.2 含水率分析 |
2.2.3 粗集料相关指标分析 |
2.2.4 细集料相关指标分析 |
2.3 二灰碎石铣刨料级配深入评价 |
2.3.1 贝雷法介绍 |
2.3.2 评价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发泡特性研究 |
3.1 概述 |
3.2 沥青发泡原理 |
3.3 沥青发泡特性的评价指标 |
3.4 发泡试验 |
3.5 发泡效果评估方法的优化 |
3.5.1 灰色关联分析法 |
3.5.2 沥青发泡影响因素选择 |
3.5.3 发泡性能对影响因素参数的选择 |
3.5.4 影响因素对发泡性能的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 |
4.1 概述 |
4.2 泡沫沥青冷再生二灰碎石混合料设计 |
4.2.1 原材料要求 |
4.2.2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3 泡沫沥青冷再生二灰碎石混合料设计方法优化 |
4.3.1 现行设计方法的不足 |
4.3.2 沥青用量与再生混合料性能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4.3.3 再生混合料性能指标在确定沥青用量中的应用 |
4.3.4 优化的设计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关键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冷再生混合料设计中关键参数评估 |
5.2.1 关键指标要求 |
5.2.2 现有评估存在的问题 |
5.3 正交试验 |
5.3.1 正交试验方法 |
5.3.2 正交试验设计 |
5.3.3 正交试验结果 |
5.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1 干劈裂强度 |
5.4.2 湿劈裂强度 |
5.4.3 干湿劈裂强度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性能评估及材料参数 |
6.1 概述 |
6.2 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 |
6.2.1 抗冲刷性能 |
6.2.2 水稳定性 |
6.2.3 无侧限抗压强度 |
6.2.4 抗压回弹模量 |
6.2.5 疲劳性能 |
6.3 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6.3.1 不同成型方法的比较研究 |
6.3.2 二灰碎石铣刨料颗粒影响 |
6.3.3 肯塔堡飞散试验确定最低沥青用量 |
6.3.4 水泥掺量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水泥再生与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对比研究 |
7.1 概述 |
7.2 水泥再生二灰碎石混合料设计 |
7.2.1 原材料 |
7.2.2 级配设计 |
7.2.3 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
7.2.4 无侧限抗压强度 |
7.2.5 设计结果 |
7.3 泡沫沥青再生与水泥再生二灰碎石对比分析 |
7.3.1 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 |
7.3.2 无侧限抗压强度 |
7.3.3 劈裂强度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8.1 概述 |
8.2 节能减排分析 |
8.3 经济效益分析—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
8.3.1 单价分析 |
8.3.2 初期投资 |
8.3.3 费用现值 |
8.4 社会效益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主要结论与建议 |
9.2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骨架密实型二灰集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二灰碎石混合料组成结构及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
2.1 二灰碎石组成结构 |
2.2 二灰碎石混合料技术性能要求 |
2.3 二灰碎石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分析和影响因素 |
2.3.1 二灰碎石的强度形成机理 |
2.3.2 影响二灰碎石强度的因素 |
第三章 二灰碎卵石混合料配合比研究 |
3.1 基本原则 |
3.2 设计方法和步骤 |
3.3 原材料技术指标及检测 |
3.3.1 石灰的技术指标 |
3.3.2 粉煤灰的技术指标 |
3.3.3 集料的物理技术性质 |
3.4 配合比设计 |
3.4.1 集料级配的确定 |
3.4.2 二灰结合料最佳比例的确定 |
3.4.3 二灰与集料比例的确定 |
3.4.4 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 |
3.4.5 室内试验验证 |
3.5 小结 |
第四章 二灰碎卵石路用性能研究 |
4.1 二灰碎卵石力学性能研究 |
4.1.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4.1.2 劈裂强度 |
4.1.3 抗压回弹模量 |
4.2 抗收缩性能 |
4.2.1 缩裂机理分析 |
4.2.2 收缩的影响因素 |
4.2.3 二灰碎卵石收缩性能试验 |
4.3 二灰碎卵石的稳定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5.1 经济效益分析 |
5.2 社会效益分析 |
第六章 本文结论与建议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沥青路面二灰碎石基层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沥青路面及基层总体分类及特点 |
1.2 国外发展情况 |
1.3 国内发展情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半刚性路面设计方法及二灰碎石基层施工 |
2.1 半刚性性路面现有设计方法研究 |
2.1.1 设计理论和方法 |
2.1.2 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 |
2.2 半刚性路面破坏形势分析 |
2.2.1 沉陷 |
2.2.2 车辙 |
2.2.3 疲劳开裂 |
2.2.4 推移 |
2.2.5 低温缩裂 |
2.3 二灰碎石路面基层施工工艺 |
2.3.1 施工要求 |
2.3.2 工艺流程 |
2.3.3 二灰碎石基层施工 |
2.4 二灰碎石、水泥粉媒灰碎石及水泥碎石基层经济比较 |
2.5 二灰碎石基层质量控制和检测 |
2.5.1 压实度指标 |
2.5.2 平整度指标 |
2.5.3 厚度指标 |
2.5.4 探地雷达无损检测 |
2.6 小结 |
第3章 二灰碎石的结构特征及压实度的影响因素 |
3.1 二灰碎石组成结构 |
3.1.1 矿质颗粒的结构特点 |
3.1.2 二灰结合料 |
3.1.3 结合料与矿质颗粒相互作用的特点 |
3.2 二灰碎石混合料技术性能要求 |
3.2.1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
3.2.2 具有足够的水稳性和冰冻稳定性 |
3.2.3 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 |
3.2.4 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 |
3.3 影响二灰碎石压实度因素的研究 |
3.3.1 原材料 |
3.3.2 试验方法 |
3.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4 小结 |
第4章 二灰碎石的强度特征及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强度形成机理 |
4.4.1 石灰在水溶液中的解离作用 |
4.4.2 石灰的结晶和碳化作用 |
4.4.3 石灰与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 |
4.2 力学性能的研究 |
4.2.1 原材料 |
4.2.2 二灰含量对二灰碎石强度的影响 |
4.2.3 温度对二灰碎石强度的影响 |
4.2.4 含水量对二灰碎石强度的影响 |
4.2.5 水泥掺量对二灰碎石强度的影响 |
4.2.6 工程实例 |
4.2.7 小结 |
4.3 集料级配对二灰碎石早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1 集料级配 |
4.3.2 试验方法 |
4.3.3 试验结果 |
4.3.4 结果分析 |
4.4 提高二灰碎石早期强度的措施 |
4.4.1 物理方法 |
4.4.2 化学方法 |
4.4.3 外掺剂对二灰混合料早期强度的作用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灰碎石基层缩裂分析及预防措施 |
5.1 缩裂原因分析 |
5.1.1 失水引起 |
5.1.2 温缩引起 |
5.1.3 施工引起 |
5.2 二灰碎石基层缩裂的影响因素 |
5.3 减少缩裂程度的措施 |
5.4 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二灰碎石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施工准备工作 |
2.1 原材料检验 |
a) 石灰 |
b) 粉煤灰 |
c) 碎石 |
d) 水 |
2.2 机械设备选配 |
2.3 机械设备的调试及试运行 |
2.4 技术准备 |
2.4.1 生产配合比设计 |
2.4.1.1 粗集料级配的确定 (见表2) |
2.4.1.2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2.4.2 生产配合比的调试 |
2.4.3 技术交底 |
2.4.4 试验路段铺筑 |
2.4.4.1 试验路段铺筑的目的 |
2.4.4.2 试验路段铺筑方案 |
2.4.4.3 试验路段取得的技术数据 |
a) 松铺系数 |
b) 各种压路机的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 |
c) 摊铺速度 |
d) 每天的铺筑长度 |
2.5 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 |
2.6 施工方案的确定 |
3 施工工艺 |
3.1 下承层准备 |
3.2 测量放样 |
3.3 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拌和 |
3.4 二灰碎石混合料的运输 |
a) 装料 |
b) 运料 |
c) 卸料 |
3.5 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摊铺 |
a) 纵缝 |
b) 横缝 |
3.6 二灰碎石混合料的碾压 |
3.7 检测 |
4 体会 |
5 结语 |
(7)重庆低活性粉煤灰在基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原材料试验 |
2.1 总体研究方案 |
2.2 试验方法 |
2.2.1 材料性质试验方法 |
2.2.2 路用性能试验方法 |
2.3 原材料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粉煤灰活性激发研究 |
3.1 粉煤灰激活原理分析 |
3.1.1 粉煤灰的组成与分类 |
3.1.2 粉煤灰激活原理及措施分析 |
3.2 粉煤灰激活试验研究 |
3.2.1 粉煤灰激活方法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料级配设计及级配评价 |
4.1 级配理论及级配设计方法研究 |
4.1.1 级配曲线 |
4.1.2 级配理论 |
4.2 集料级配设计 |
4.2.1 级配的拟定 |
4.2.2 集料级配的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合料设计和路用性能研究 |
5.1 高性能二灰碎石混合料设计 |
5.1.1 混合料组成设计 |
5.1.2 强度特性研究 |
5.1.3 刚度特性 |
5.2 高性能水泥粉煤灰混合料设计 |
5.2.1 混合料组成设计 |
5.2.2 强度特性研究 |
5.2.3 刚度特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混合料其他路用性能研究 |
6.1 混合料抗冲刷性能研究 |
6.2 混合料收缩性能研究 |
6.2.1 应变片电测法 |
6.2.2 干燥收缩性能研究 |
6.2.3 温度收缩性能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混合料进行多指标评价 |
7.1 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指标 |
7.1.1 强度性能指标 |
7.1.2 刚度性能指标 |
7.1.3 收缩性能指标 |
7.1.4 冲刷性能指标 |
7.2 灰色系统简介及灰色关联决策计算方法 |
7.2.1 灰色系统简介 |
7.2.2 灰色关联决策计算方法 |
7.3 水泥粉煤灰稳定类灰色关联决策计算 |
7.3.1 相同级配不同配比混合料灰色关联决策计算流程 |
7.3.2 不同类型混合料灰色关联决策计算 |
7.4 石灰粉煤灰稳定类灰色关联决策计算 |
7.4.1 相同级配不同配比混合料灰色关联决策计算流程 |
7.4.2 不同级配混合料灰色关联决策计算 |
7.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建议 |
主要结论 |
进一步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三灰碎石基层材料组成及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三灰碎石基层材料组成及强度形成机理研究 |
2.1 三灰碎石基层材料组成结构 |
2.2 三灰碎石基层强度形成机理 |
2.2.1 水泥的水化作用 |
2.2.2 石灰的解离、结晶和碳化作用 |
2.2.3 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灰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原材料性质分析 |
3.2 三灰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2.1 石灰粉煤灰比例的确定 |
3.2.2 集料级配的确定 |
3.2.3 结合料与集料比例的确定 |
3.2.4 合理水泥掺量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灰碎石基层材料快速养生试验研究 |
4.1 快速养生试验设计 |
4.1.1 研究方案 |
4.1.2 实施方案 |
4.2 三灰碎石强度增长规律分析 |
4.2.1 不同养生条件下强度(模量)试验 |
4.2.2 三灰碎石强度增长规律分析 |
4.3 高温养生条件下强度增长与龄期的关系研究 |
4.4 高温养生达到标准养生强度所需龄期 |
4.5 三灰碎石高温养生微观结构分析 |
4.5.1 扫描电镜(SEM)介绍 |
4.5.2 三灰碎石微观结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灰碎石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研究 |
5.1 三灰碎石基层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5.1.1 抗压强度 |
5.1.2 劈裂强度 |
5.1.3 抗弯拉强度 |
5.1.4 抗压回弹模量 |
5.2 三灰碎石基层材料稳定性能研究 |
5.2.1 水稳性 |
5.2.2 冰冻稳定性 |
5.3 三灰碎石基层材料抗冲刷性能研究 |
5.3.1 冲刷机理 |
5.3.2 冲刷试验 |
5.4 三灰碎石基层材料疲劳特性研究 |
5.4.1 疲劳破坏机理 |
5.4.2 疲劳试验方法 |
5.4.3 疲劳试验结果 |
5.5 三灰碎石基层材料收缩性能研究 |
5.5.1 三灰碎石基层材料干缩机理研究 |
5.5.2 三灰碎石基层材料温缩机理研究 |
5.5.3 干缩性能试验研究 |
5.5.4 温缩性能试验研究 |
5.6 三灰碎石基层材料抗裂性能评价 |
5.6.1 现行抗裂评价方法与指标 |
5.6.2 推荐抗裂评价方法与指标 |
5.6.3 三灰碎石抗裂性能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灰碎石基层设计参数研究 |
6.1 基层性能要求 |
6.1.1 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
6.1.2 足够的水稳性和冰冻稳定性 |
6.1.3 较小的收缩性 |
6.1.4 与面层结合良好 |
6.2 现行技术指标 |
6.3 三灰碎石基层设计参数 |
6.4 三灰碎石基层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 |
6.4.1 路面结构组合原则 |
6.4.2 三灰碎石基层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体工程铺筑与观测 |
7.1 实体工程概况 |
7.2 实体工程铺筑 |
7.2.1 试铺段的目的 |
7.2.2 试铺段总结 |
7.3 实体工程试验路检测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二灰碎石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冰冻耐久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案 |
2 半刚性基层材料物理力学性能 |
2.1 概述 |
2.2 原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特性 |
2.2.1 水泥 |
2.2.2 石灰 |
2.2.3 粉煤灰 |
2.2.4 集料 |
2.2.5 粘土 |
2.2.6 水 |
2.3 水泥稳定砂砾、二灰碎石组成结构 |
2.3.1 矿料级配理论 |
2.3.2 水泥稳定砂砾、二灰碎石组成结构 |
2.4 水泥稳定砂砾、二灰碎石混合料技术性能要求 |
2.5 水泥稳定砂砾强度形成机理 |
2.6 二灰碎石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水泥稳定砂砾二灰碎石冰冻耐久性能试验与分析 |
3.1 水泥稳定砂砾室内试验 |
3.1.1 击实试验 |
3.1.2 水泥稳定砂砾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1.3 水泥稳定砂砾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3.1.4 冻融试验 |
3.2 水泥稳定砂砾冻融试验数据与分析 |
3.2.1 第一组试件冻融试验数据与分析 |
3.2.2 第二组试件冻融试验数据与分析 |
3.2.3 第三组试件冻融试验数据与分析 |
3.2.4 第四组试件冻融试验数据与分析 |
3.2.5 试验结果分析 |
3.3 二灰碎石的冻融试验数据与分析 |
3.3.1 石灰与粉煤灰最佳配合比试验 |
3.3.2 二灰碎石抗冻性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4 试验路验证与分析 |
4.1 水泥稳定砂砾 |
4.1.1 水泥稳定砂砾试验路试验 |
4.1.2 光纤光栅监测基层变形 |
4.1.3 光纤布拉格光栅测量原理 |
4.1.4 光纤光栅在土木结构中的应用 |
4.2 使用光纤布拉格光栅监测基层 |
4.2.1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封装 |
4.2.2 光纤光栅监测的结果 |
4.2.3 有载荷作用时光纤光栅的测量 |
4.2.4 监测分析 |
4.3 二灰碎石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提高二灰碎石路用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 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意义 |
第2章 二灰碎石基层的性能分析 |
2.1 路面基层性能 |
2.2 二灰碎石强度形成机理 |
2.2.1 石灰在水溶液中的解离作用 |
2.2.2 石灰的结晶作用和碳化作用 |
2.2.3 石灰与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 |
2.2.4 集料的嵌挤作用 |
2.3 二灰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
2.4 二灰碎石混合料的力学性能 |
2.5 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收缩性 |
2.5.1 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收缩性 |
2.5.2 二灰碎石收缩的影响因素 |
2.6 二灰碎石混合料的耐久性 |
2.6.1 冻融循环试验 |
2.6.2 干湿循环试验 |
2.6.3 浸水试验 |
2.6.4 冲刷试验 |
2.7 小结 |
第3章 二灰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
3.1 基本原则 |
3.2 设计方法、步骤 |
3.2.1 原材料性能要求 |
3.2.2 二灰含量的确定 |
3.2.3 集料含量的确定 |
3.2.4 集料级配的确定 |
3.2.5 二灰碎石混合料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
3.3 试验设计 |
3.3.1 原材料性能 |
3.3.2 配比设计 |
3.3.3 强度试验 |
3.4 小结 |
第4章 二灰碎石基层施工控制和质量检测 |
4.1 二灰碎石施工配合比设计 |
4.2 施工艺术 |
4.2.1 施工要求 |
4.2.2 工艺流程 |
4.2.3 二灰碎石基层施工 |
4.3 二灰碎石、水泥粉煤灰及水泥碎石基层经济比较 |
4.4 质量控制和检测 |
4.4.1 压实度指标 |
4.4.2 平整度指标 |
4.4.3 厚度指标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二灰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二灰碎石基层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D]. 王文钊. 扬州大学, 2020(04)
- [2]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关键技术研究[D]. 汪超. 东南大学, 2016(04)
- [3]骨架密实型二灰集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D]. 孙洋. 重庆交通大学, 2010(12)
- [4]沥青路面二灰碎石基层应用研究[D]. 祝新念. 湖南大学, 2010(03)
- [5]二灰碎石路面基层施工技术[J]. 陈衍起,张忠良. 交通标准化, 2009(21)
- [6]二灰稳定碎石基层应用技术[J]. 夏连学.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13)
- [7]重庆低活性粉煤灰在基层中的应用研究[D]. 雷雨滋. 长安大学, 2008(08)
- [8]三灰碎石基层材料组成及路用性能研究[D]. 顾迎春. 长安大学, 2008(08)
- [9]二灰碎石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冰冻耐久性的研究[D]. 韩琪. 东北林业大学, 2008(10)
- [10]提高二灰碎石路用性能的研究[D]. 肖昆. 吉林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