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机系统主板的USB接口技术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陈毅波[1](2012)在《基于关联数据和用户本体的个性化知识服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今在信息系统上的技术创新同样体现了教育技术的现状。信息时代的网络促进了文化传播和知识共享,电子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发展迅猛,相对于面对面的传统学习方式,对终身学习而言,电子学习实际上是实景教学的一种替代方式。但同时也面临着“学习迷航”、“认知过载”、“情感缺失”、“场景单一”等难题。究其原因一是现有知识服务系统不能有效理解和标注网络资源所含的语义信息,异构的学习资源未组织成可管理的知识;二是没有为不同基础背景和学习需求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个性化知识服务是指采用语义网、数据挖掘、信息检索、个性化推荐等技术,研究网上用户的学习行为,挖掘其知识背景、兴趣、情感、社会关系等信息;用户在网上浏览、搜索、提问和自主学习时,通过逻辑推理和语义扩展明确其学习需求,对关联课程数据进行语义检索,准确查找相关资源,以适当的可视化方法展现,为学习者提供导航、推荐、问答和定制等个性化知识服务。个性化知识服务须要建立一个高效、高内聚、低耦合的知识服务体系架构,以实现模块间领域信息和用户信息的高度共享与互通。目前针对个性化知识服务的研究主要有两大主流,一是面向服务的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二是个人学习环境架构(PLE,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但是不管基于哪种方法,将各功能模块以WEB服务单元形式,通过互联网进行互联,构建学习环境的方法明确的把服务的功能进行分隔,并单独成为一个服务系统,这种做法容易割裂服务之间的内部联系,出现重复开发,致使开发效率降低,也使服务失去了整体性,更无法实现模块间领域信息和用户信息的高度共享与互通(包括领域信息和用户信息),因为机器无法理解信息中所隐含的语义,从而使得个性化和自适应无法有效进行。个性化知识服务还须要建立准确反映用户个性和行为特征的用户模型。目前对用户建模的影响因子分析不够全面准确,存在状态空间复杂度高、变化预测不准等问题。因此,准确及时分析用户行为和社交关系,建立动态用户模型是提高个性化服务质量的关键之一。研究基于用户行为特征和知识本体的用户建模,构建用户本体;在用户本体和知识本体之上构建相应的逻辑规则进行语义推理,动态完善用户本体和明确化用户学习需求。个性化服务目的在于迅速准确地为每个用户提供合适的知识,并高效全面地完成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海量网络学习资源的语义组织和个性化知识服务是一个关键科学问题,采用语义网技术求解网络资源共享和个性化知识服务是一项有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的新探索,对促进语义网架构下的电子学习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基于语义数据和用户本体的个性化知识服务对促进网络学习资源进入语义级的组织和共享、知识服务进入个性化推荐和语义搜索;对推动从个人到社区及以上各层次的全社会网络学习、加速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本文从服务架构、用户模型、语义搜索引擎、个性化推荐引擎、个性化问答和个性化定制在内的语义个性化知识服务关键技术展开研究。(1)以资源和用户的语义信息为纽带,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网技术的高效、高内聚、低偶合的个性化知识服务系统架构;(2)针对目前用户建模方法对影响用户学习行为的影响因子分析不够全面准确,存在状态空间复杂度高、变化预测不准等问题,研究基于用户行为特征和知识本体的用户建模方法,构建用户本体;在用户本体和知识本体之上建立进行语义推理的逻辑规则动态完善用户本体和明确化用户学习需求,准确及时分析用户行为和社交关系,建立动态用户模型提高个性化服务质量。(3)针对服务个性化的需要,深入研究了推荐引擎的系统架构,对影响个性化知识服务中影响推荐准确度的推荐算法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推荐过程中面临的数据稀疏问题,研究利用关联检索技术缓解数据稀疏问题的方法,并在个性化推荐算法研究过程中,研究如何引入标签及用户社交关系,改进用户/产品的相似度计算方法,从而改进推荐准确度。(4)根据个性化学习服务中搜索服务的需要,研究了语义搜索引擎的架构、流程和具体的检索策略,针对用户不同的检索需求,提出了语义标注文档检索、实例检索和关联检索的自适应检索策略,设计了相应的语义索引构建方法、语义识别及扩展方法和个性化排序算法。(5)针对e-Learning的特定环境,提出了三层问答架构,通过依次从问答库、关联数据和学习资源中匹配答案,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帮助者来提供“多样的解答方式”。根据领域本体层次结构,构建语义导航树,通过导航中内容的选择来确定用户学习目标,通过语义推理找出完成该学习目标需要包含的学习内容,并生成相应的学习路径及学习计划,以课程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实现了学习环境的多样化。最后,本文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本文算法研究的有效性;原型系统的开发及实验证明了所提架构的有效性;两方面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做的深入研究和提出的实现方案具有创新性,并且是可行和有效的。
何大志[2](2011)在《基于ARM11的便携式伽玛能谱仪应用软件开发》文中认为便携式伽玛能谱仪可用于野外现场测量地表岩石、土壤和矿石中铀(U)、钍(Th)、钾(K)等天然放射性核素产生的特征射线,通过软件处理获取铀、钍、钾的含量等相关信息,结合不同地质体的关系,可进行放射性矿产勘探,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查、地质填图、水文地质以及工程地质调查。用于野外现场测量的便携式伽玛能谱仪需兼备野外能谱信号采集与能谱数据现场处理的能力。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功耗低工作时间长、处理速度快、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等成为便携式伽玛能谱仪的发展趋势。为适应便携式伽玛能谱仪的发展趋势,论文引入在其它领域已经得到迅速发展和成熟运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理念到便携式伽玛能谱仪的设计中,展开便携式伽玛能谱仪一体化设计探索。论文把基于ARM11的便携式伽玛能谱仪应用软件开发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发出一体化便携式伽玛能谱仪谱数据处理软件。论文采用高级ARM11技术内核处理器作为软件运行的硬件载体,裁剪定制出精简版的Windows CE6.0嵌入式操作系统,并在Visual Studio.NET 2005中开发出基于此系统的便携式伽玛能谱仪应用软件。论文取得的成果和创新性有如下几点:1.选用数据处理能力强、实时性好、性能稳定的ARM11核心技术处理器作为便携式伽玛能谱仪的软件平台运行的核心处理器,使系统的整体性能得到提高。2.通过系统裁剪,定制出适用于便携式能谱仪精简版的Windows CE6.0嵌入式操作系统,为能谱仪应用软件提供软件运行平台。使用的桌面式Windows CE6.0嵌入式操作系统使得便携式伽玛能谱仪拥有更优异的的人机交互式操作界面。3.开发出基于Windows CE6.0嵌入式系统的便携式能谱仪应用软件,实现串口谱数据实时采集、能谱数据光滑、寻峰、峰面积计算等能谱测量基本功能。4.把ARM11技术处理器核心板与Windows CE6.0嵌入式操作系统在便携式伽玛能谱仪中相结合,实现仪器的小型化和一体化,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是仪器的发展方向。本论文设计的应用软件移植性强,稍加修改,即可适用于几种不同的探测器,而且可拓展到环境核素识别等方面的应用。
李颖[3](2011)在《低成本、高可靠的多功能治疗仪的研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国民对健康投入的增加,以及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正处于革新换代和快速发展时期,市场对多功能、低成本的医疗仪器的需求巨大。电针、灸疗、离子导入和干扰电是四种行之有效的并且较为常用理疗方法。本文的目的是使用现代工程学手段,把这四种理疗方法结合到一台低成本、多功能、高可靠性的医疗仪器上,用以满足社区医疗、农村医疗和家庭保健使用者的需求。在硬件设计上,该设计采用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8155和74系列元件实现外围IO口扩展;以AD7528实现双极型波形输出;以ICL8038和X9313相结合实现干扰电波形;通过使用SPDT实现对DAC和功率环节的分时复用;以Pt100为测温元件,通过放大电路调理信号,使用ADC0809进行温度信号采集,用以实现灸疗通道的反馈控制;以4511、74139、LED和数码管等实现仪器运行状态显示;以7408和按键实现对仪器运行的控制。在软件方面,使用C51进行软件编程,使用WAVE仿真器进行仿真,通过编写函数,提高代码可读性和可重复性,以外中断0读取AD数据,外中断1读取按键状态;以定时中断0作为200μs脉冲定时;以定时中断1为仪器基本功能定时,它实现了电针、离子导入、干扰电波形计算,灸疗通道加热和检测,治疗时间计算,和定时刷新显示等功能。本文对多功能治疗仪进行了功能设计并完成了样机的整机制作,对样机完成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样机实现了电针、灸疗、离子导入和干扰电功能,能够保持稳定运行,为下一步产品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焦冲[4](2011)在《风电控制与物理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近些年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中变速恒频风电机组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风电研究领域的主流。本论文主要对双馈风电机组电控系统、机组防雷以及风电物理实验系统进行了设计。论文首先介绍了双馈风电机组工作原理及运行过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双馈风电机组电控系统总体要求、结构以及功能。围绕此要求及功能对各部分电控系统进行详细的设计,给出了系统软硬件部分的设计方案。具体包括:机组各控制系统配电部分的设计、机舱主控系统和塔底主控系统的电控部分的设计、变桨控制系统电控部分的设计、变流系统电控部分的设计以及风电机组监控系统的设计。然后对风电机组防雷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先进行了风电机组防雷区域的划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机组的防雷保护措施,具体包括风电机组机械部分和电控部分的防雷保护设计,然后还介绍了风电机组各部分的接地技术。最后,由于风力发电对于风能要求的特殊性,在实验室进行风电实验研究时不可能安装实际的风机设备,于是在实验室的环境下,搭建了一套风力发电物理实验系统。论文给出了具体的硬件设计方案,并且已经初步实现了风力机特性模拟功能,为开展变速恒频发电实验奠定了基础。
周学宜[5](2011)在《产业链价值转移对模块化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文中认为模块化产业组织作为信息经济时代一种新兴的产业组织形态,其具有的柔性化、快速响应、高效率的生产特点,而且这种产业组织模式已经逐渐拓展到汽车、机械制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作为生产大国的要想保持当前的良好势头并向高端升级,就必须掌握这种新型产业组织模式运动的规律特点从而把握合理时机。因此,本文以价值转移为主线,演绎了价值转移过程中模块化产业组织变动的周期过程。首先本文在第二章梳理了在模块化产业组织中价值转移的趋势,然后根据这些趋势利用微观经济学模型和消费者行为理论验证了这种趋势的必然性。在第三章本文从交易费用和市场变化两个角度讲述了模块化组织结构变动的理论根源,然后总结了模块化组织结构变动的三个演进阶段并确立了一种成熟的组织结构,最后本文利用微观经济学模型证明这种组织结构在产出上的高效性。在第四章本文从产业组织内部和外部两种动力来源讲述了如何推进产业组织结构变动的,并利用移动硬盘市场的案例验证了这一完整的变动周期。经过对价值转移和模块化组织结构变动的分析,本文认为在这个不确定的年代,企业要想在产业链中把握主动权,一方面要时刻了解市场变化趋势,一方面要摸索产业内组织形态的变化趋势,结合这两点不断的为企业重新定位才能时刻保持优势。
邓振杰[6](2010)在《提高海量磁记录系统性能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其突出表现就是信息总量和信息交换量的爆炸式增长,许多新的应用领域(如视频点播、科学数据处理、数据中心等)不断出现,使人们对数据的需求以每年翻几番的速度增长,这就对信息存储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所有的信息存储方式中,磁记录存储因其记录性能优异、应用灵活、价格便宜,而且在技术上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所以被当作现代信息存储的一项主要技术,采用磁记录存储方式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是目前最常用的海量存储方式。本文选择了“提高海量磁记录系统性能的方法研究”这一既具有科学价值又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以期为提高海量磁记录系统的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和优化方法。目前,采用磁盘阵列来构成海量磁记录系统已成为必然趋势,磁盘阵列相关技术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和数据存储的主流技术,磁盘阵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存储系统体系结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海量磁记录系统构建技术研究。磁盘阵列技术利用多个硬盘的不同组合,形成一个容量大、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的存储系统,可以实现多磁盘驱动器并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存储容量和数据传输率,通过冗余备份技术提高了可靠性。因此,本文在构建海量磁记录系统时采用磁盘阵列技术,并针对磁盘阵列的基本原理、磁盘阵列RAID级别分类及其特点、存储服务器的常用数据通道进行了研究,最后研究了软件RAID和硬件RAID的实现技术。2.海量磁记录系统建模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如何通过配置磁盘阵列来达到减少寻道距离、减少磁盘访问延迟、提高吞吐量的目的。本文讨论了磁盘阵列建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磁盘阵列改善系统延迟的各种技术,提出了一种设计磁盘阵列的新方法,该方法能灵活系统地减少磁盘访问延迟,提高磁盘吞吐量,称这种新型磁盘阵列为“SR阵列”,因为它能平衡地减少寻道(Seek)时间和旋转(Rotational)延迟,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SR磁盘阵列配置的详细情况,推导了SR阵列的延迟模型和吞吐量模型。3.磁头跟踪软件设计。磁头跟踪软件不需要任何专门的硬件支持就可以实现磁头的高精度定位,降低系统开销,同时实现了能够处理大数据量负载情况下的各种调度算法,如最短访问时间优先SATF算法等。本文提出了磁头跟踪软件分层体系结构及其软件设计方法,使用各种调度策略实现了一个软件实验平台,它支持SR阵列的各种配置,并在实验平台中集成了仿真器,仿真结果表明仿真器能真实地反映实际系统的读写操作请求执行情况。4.海量磁记录系统性能实验仿真研究。应用测试磁盘性能的工具软件IOMeter对系统中集成的仿真器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器内部的事件队列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可以记录事件处理的时间,并能根据处理情况调整时钟。仿真器能对实际系统的寻道和旋转延迟进行模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有可能的SR阵列配置中,仿真器与原型系统之间的吞吐量误差小于3%。本文试图通过仿真实验来验证SR阵列的延迟模型和吞吐量模型的准确性,在对仿真器施加不同工作负载的情况下比较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确实很接近实际的测量结果。
王绍让[7](2009)在《活塞式压缩机性能自动检测系统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活塞式压缩机用途非常广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活塞式压缩机的性能状态是通过相关性能参数来衡量的,而性能参数的获取一直以来主要依靠性能测试,所以性能测试在活塞式压缩机的设计和研发的过程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活塞式压缩机的性能参数包括宏观性能参数与指示参数,宏观性能参数体现压缩机的经济技术指标,指示参数反映压缩机微观工作过程的好坏,两者彼此之间是紧密相关的。本课题设计了活塞式压缩机性能的自动测试分析系统,该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采用由高精度变送器、传感器和USB数据采集卡组成的硬件结构,系统软件由Labview8.6开发。系统不仅可以严格按照活塞式压缩机试验规范获得精确的宏观性能参数,也可以精确绘制出指示图,并按指示图计算出压缩机的指示参数。指示图也可用于对活塞式压缩机工作过程细节的分析研究,并能打印输出试验报告和指示图。经过验证和检测,本课题构建的活塞式压缩机性能自动测试分析系统具有很好的测试准确性和实用性,能够很好的完成性能测试任务,可以作为检验和科研双重用途。
徐昕皓[8](2009)在《基于PMAC的机器人伺服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机器人伺服控制技术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先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器人性能好坏,因此,对机器人伺服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设计成型的四自由度机器人机械本体之上,利用IPC+PMAC硬件系统对机器人伺服控制系统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国内外交流伺服系统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自由度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整体方案,完成了对运动控制器,驱动电机的选型。根据已选择的驱动器及电机,进行了控制系统的电气设计,包括运动控制卡接线原理图及PMAC与驱动器电气连接图。其次,搭建好控制系统后,利用PMAC应用系统开发工具的软件PEWIN对机器人进行了实际控制参数调节。阶跃函数作为系统的输入量,完成系统动态特性的调试。伺服系统引入速度前馈和加速度前馈项后,通过抛物线响应调节速度前馈和加速度前馈,可减小或消除系统跟随误差。通过调试,完成了对各个机械臂运动的快速响应及稳定性控制。在调节好的机器人控制系统之上,本文对机器人的运动进行了简单程序运行测试,包括PMAC与上位机的通信交换机制,完成动态链接库与上位机通信。最后,本文针对运动过程中转动惯量的改变,PMAC卡本身不能实时调整控制参数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模糊自适应控制策略。常规PID调节由于技术比较简单,结构更改灵活,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技术,但是由于不具有在线参数整定的功能,致使其不能满足系统在不同偏差e及偏差变化率ec对PID参数的整定要求,从而影响其控制效果。模糊自适应控制算法结合PID控制器和基本模糊控制器的特点,构建具有两者优点,应用模糊推理功能实现参数自整定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最终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对比模糊自适应控制策略和传统控制方法结果,得到了较好的响应曲线,证明该方法具有实际应用研究价值。
张延巍[9](2008)在《心电图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心电图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比较复杂、抽象,是诊断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搞好心电图教学,必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而在传统的心电图教学中,通常采用纸质的心电图资料或复印件,相应的临床实践资源很难得到,使得心电图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针对目前心电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在心电图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结合方面做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研究并开发了心电图辅助教学系统。系统分为硬件和上位机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包括模拟人子系统和心电采集子系统,软件部分包括模拟键盘程序、数据下载程序和12导联心电图显示程序。论文分析了12导联心电图波形数据的特点,对其进行压缩后存储,节省了存储空间并提高了传输效率。针对MCS-51系列单片机,研究并实现了访问大于64KB地址空间的方法,实际应用于模拟人子系统,结合大容量的Flash Memory,系统可以存储数百种心电图病例。配合上位机数据下载程序,系统可以方便地更新数据。论文在设计时采取一定的抗干扰措施,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与上位机的通信接口处,加入了光电隔离设计。在心电采集子系统中,采用带有SPI接口的USB外设控制器实现USB通信,对SPI接口进行光电隔离,间接实现了对USB的光电隔离。最后,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测试和应用,结果达到了需求分析的目标。模拟人子系统在辅助教学中使用非常方便,当有新的心脏病例时,可立即下载,并迅速应用于教学;心电采集子系统配合12导联心电图显示程序得到的心电图直观、生动、易于理解。系统已实际应用于心电图教学,目前运行稳定。
吴荣燕[10](2008)在《气载放射性测量中环境参数监测与采样流量控制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载放射性物质是指由空气或其他气体介质所载的放射性物质,包括放射性气体和放射性气溶胶。气载放射性物质是无所不在的,各行各业所在的环境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我国需要进行气载放射性物质监测的领域越来越多,对监测仪器的要求也必将越来越高。此方面的研究逐渐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然而放射性监测仪器在国内只有少数几个企业生产,绝大部分依靠进口。因此为开发较先进的气载放射性物质监测仪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气体采样控制方案,实现测量取样过程中对气体温度、湿度、压力、流量实时监测和流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一个以Intel 51系列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拟应用于气载放射性测量中环境参数监测与取样的装置。硬件部分对传感器、A/D转换器件、USB芯片、键盘和数码显示芯片、光耦隔离与直流泵驱动芯片的选择和使用进行了详细介绍:软件部分包括上下位机软件,分别通过Visual Basic语言和汇编语言实现数据采集及直流泵流量控制,并设计采用PID控制算法对泵流量稳定性进行改善。本文温度传感器采用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它可直接将被测温度转化为串行数字信号,同时可以实现9~12位精度的读数;湿度传感器采用的是HIH系列-4000,它可以输出直接输入到模数转换器件中与湿度成正比的线性电压,经过模数转换后送入单片机中处理:模数转换器件采用12位高速转换芯片MAX197:压力传感器采用的是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MPX4100;流量传感器采用AWM5104型传感器。本文采用USB作为单片机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信的接口,选用内置固件程序的CH372 USB接口芯片。键盘管理选用具有消除抖动电路并直接输出BCD码的MM74C922芯片。数码管显示芯片采用集译码、驱动、锁存三个功能为一体的MAX7219芯片。考虑到采样过程中,泵流量不稳定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本文设计通过PID算法来对采样进行恒流控制。
二、微机系统主板的USB接口技术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机系统主板的USB接口技术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关联数据和用户本体的个性化知识服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知识服务 |
1.2.2 关联数据 |
1.2.3 用户模型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
2.1 语义网 |
2.1.1 语义网概述及特点 |
2.1.2 语义网的体系结构 |
2.1.3 语义网的基础 |
2.2 关联数据 |
2.2.1 关联数据的概念和特性 |
2.2.2 关联数据的组织 |
2.2.3 关联数据的应用 |
2.3 知识本体 |
2.3.1 知识本体的概念 |
2.3.2 知识本体的描述语言 |
2.3.3 知识本体的建模元语 |
2.3.4 知识本体构建方法 |
2.3.5 知识本体构建工具 |
2.3.6 知识本体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个性化知识服务总体架构 |
3.1 个性化服务 |
3.1.1 个性化服务概述 |
3.1.2 个性化服务的特征 |
3.1.3 个性化服务技术 |
3.2 学习资源到领域知识本体的演进 |
3.2.1 关联数据的演进 |
3.2.2 知识本体的表示 |
3.3 个性化知识服务总体框架 |
3.3.1 个性化知识服务层次结构 |
3.3.2 个性化流程 |
3.3.3 个性化知识服务的主要功能简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用户模型和用户本体研究 |
4.1 用户模型学习方法 |
4.2 用户本体元数据模型 |
4.3 用户知识背景学习方法及算法 |
4.4 用户社会关系学习方法及算法 |
4.5 用户情感倾向判断 |
4.5.1 情感倾向分析的主要方法 |
4.5.2 情感分析的具体步骤 |
4.6 用户兴趣识别 |
4.7 用户本体的更新 |
4.7.1 更新策略 |
4.7.2 更新方法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个性化推荐引擎研究 |
5.1 个性化推荐技术 |
5.1.1 个性化推荐相关研究 |
5.1.2 主要推荐方法及研究现状 |
5.1.3 个性化推荐技术的主要商业应用 |
5.2 个性化推荐引擎架构 |
5.3 推荐算法研究 |
5.3.1 利用关联检索技术缓解数据稀疏问题 |
5.3.2 基于同义标签分组的协同推荐 |
5.3.3 基于用户本体和社会信息的推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个性化语义搜索引擎研究 |
6.1 相关研究 |
6.2 个性化语义搜索引擎架构 |
6.3 语义搜索流程 |
6.4 语义检索策略 |
6.4.1 语义标注文档和实例检索策略 |
6.4.2 语义关系检索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关联课程数据的个性化知识服务系统 |
7.1 个性化知识服务的特征和方法 |
7.2 个性化知识服务系统功能结构 |
7.3 个性化搜索服务 |
7.3.1 个性化搜索服务系统流程 |
7.3.2 功能展示 |
7.4 知识导航服务 |
7.4.1 个性化导航服务工作流 |
7.4.2 功能展示 |
7.5 个性化定制服务 |
7.5.1 个性化定制服务流程 |
7.5.2 学习路径生成方法及算法 |
7.5.3 案例库的保存、更新与合并 |
7.5.4 功能展示 |
7.6 个性化问答服务 |
7.6.1 个性化问答服务工作流 |
7.6.2 帮助者推荐 |
7.6.3 答案库的更新 |
7.6.4 功能展示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工作总结 |
8.2 本文的主要创新 |
8.3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 |
参与项目 |
致谢 |
(2)基于ARM11的便携式伽玛能谱仪应用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
本章小结 |
第2章 伽玛能谱测量的理论基础 |
2.1 地面伽玛射线来源 |
2.2 伽玛射线探测 |
2.2.1 伽玛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2.2.2 伽玛射线的探测 |
2.3 地面伽玛射线能谱分析基础 |
2.3.1 伽玛射线的射线谱形成 |
2.3.2 天然伽玛射线仪器谱形成 |
2.3.3 地面伽玛能谱测量的放射性分析理论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方案设计与软件平台搭建 |
3.1 伽玛能谱仪结构 |
3.2 基于ARM11 的便携式伽玛能谱仪软件设计方案 |
3.2.1 软件需求分析与总体结构 |
3.2.2 软件设计方案的论证 |
3.3 应用软件开发平台搭建 |
3.3.1 软件开发环境 |
3.3.2 Windows Embedded CE6.0 开发流程 |
3.3.3 平台搭建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机交互软件设计 |
4.1 应用程序界面设计 |
4.2 文件管理 |
4.3 菜单设计 |
4.4 谱线查看工具设计 |
4.5 谱线程序设计 |
4.5.1 串口通讯 |
4.5.2 测量控制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伽玛能谱数据处理设计 |
5.1 谱数据光滑 |
5.2 定性分析 |
5.2.1 寻峰 |
5.2.2 能量刻度 |
5.2.3 核素识别 |
5.3 定量分析 |
5.3.1 边界确定 |
5.3.2 峰面积计算 |
5.3.3 含量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运行结果及检验 |
6.1 系统测试 |
6.2 应用软件测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低成本、高可靠的多功能治疗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现状 |
1.2.1 电针 |
1.2.2 灸法 |
1.2.3 离子导入 |
1.2.4 干扰电 |
1.3 课题目的和内容 |
1.4 本章小结和论文架构 |
第二章 四种治疗手段的机制及参数 |
2.1 电针机制和波形设计 |
2.1.1 脉冲波形 |
2.2 灸疗机制和参数设计 |
2.2.1 机体的热耐受和热刺激参数 |
2.3 离子导入机制和参数设计 |
2.3.1 影响因素及波形设计 |
2.4 干扰电机制和参数设计 |
2.4.1 生理作用和参数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 |
3.1 设计思路 |
3.2 系统框图 |
3.3 单片机和接口扩展 |
3.4 电针、离子导入、干扰电的硬件复用 |
3.5 双极型输出 |
3.6 干扰电电路 |
3.6.1 频率调制 |
3.6.2 幅度调制 |
3.6.3 调频控制电压 |
3.7 灸疗功能 |
3.7.1 测温电路定标 |
3.7.2 不同测温电压范围对测温分辨率的影响 |
3.7.3 测量电压与ADC采样 |
3.8 显示 |
3.9 按键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 |
4.1 设计思路 |
4.2 设计语言和仿真系统 |
4.3 初始化和函数 |
4.4 中断 |
4.4.1 INT0和T0 |
4.4.2 T1 |
4.4.3 INT1 |
4.5 波形设计 |
4.5.1 波形参数范围 |
4.5.2 电针基本波形 |
4.5.3 四种电针波形的实现 |
4.5.4 电针、离子导入、干扰电的波形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整机设计和测试 |
5.1 前面板 |
5.2 主板和功率 |
5.3 整机测试 |
5.3.1 电学通道测试 |
5.3.2 灸疗通道测试 |
5.3.3 长时间运行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改进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 |
专利 |
致谢 |
(4)风电控制与物理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风力发电机组研究现状 |
1.2.1 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形式 |
1.2.2 国内外风力发电机组研究现状 |
1.3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电控系统总体设计 |
2.1 风力发电机组总体组成 |
2.2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控制过程 |
2.2.1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介绍 |
2.2.2 异步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过程 |
2.3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电控系统设计 |
2.3.1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电控系统总体要求 |
2.3.2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电控系统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电控子系统设计 |
3.1 双馈风电机组电控系统设计方案 |
3.1.1 电控系统构成 |
3.1.2 电控系统总体方案实现 |
3.1.3 电控系统配电设计 |
3.2 主控系统设计 |
3.2.1 主控系统设计方案 |
3.2.2 主控系统具体功能描述 |
3.2.3 控制器信号整理 |
3.2.4 主控系统和机舱控制系统间的通讯 |
3.2.5 主控系统主要信号的检测方法 |
3.2.6 控制过程程序流程图设计 |
3.3 变桨控制系统设计 |
3.3.1 变桨距控制原理 |
3.3.2 变桨控制系统结构 |
3.3.3 变桨控制系统电控部分设计 |
3.3.4 变桨控制系统控制程序流程图设计 |
3.4 变流系统设计 |
3.4.1 变流系统电控系统总体设计 |
3.4.2 变流系统滤波电路及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3.5 风电场监控系统(SCADA)系统设计 |
3.5.1 风电场SCADA系统构成 |
3.5.2 风电场SCADA系统功能 |
3.5.3 风电场SCADA系统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馈风电机组防雷设计 |
4.1 风电机组防雷区域的划分 |
4.2 风电机组的防雷 |
4.2.1 机械部件的防雷 |
4.2.2 电控系统部分的防雷 |
4.3 风电机组的接地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风电物理实验系统设计 |
5.1 风电物理试验系统设计方案 |
5.2 风电物理实验系统方案实现 |
5.2.1 主控系统设计 |
5.2.2 变流系统设计 |
5.2.3 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
5.2.4 风力机模拟系统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产业链价值转移对模块化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价值转移现象及其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产业链价值转移的机理 |
2.1 产业链价值转移 |
2.2 模块化价值转移 |
第3章 模块化产业组织结构变动 |
3.1 模块化产业组织的内涵 |
3.2 模块化产业组织结构变动的动因 |
3.3 模块化产业组织结构变动的模型分析 |
第4章 价值转移与模块化产业组织结构变动的关系 |
4.1 价值转移促进模块化生产组织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 |
4.2 模块化组织结构变动的案例分析 |
第5章 模块化组织结构变动的措施建议 |
5.1 基于价值转移的企业战略升级策略 |
5.2 基于模块化价值转移的企业市场升级策略 |
5.3 基于模块化价值转移的企业技术升级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提高海量磁记录系统性能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海量磁记录系统构建技术研究 |
2-1 磁盘阵列技术 |
2-1-1 RAID 级别分类及定义 |
2-1-2 RAID 各级别的优缺点比较 |
2-2 存储服务器中的数据通道 |
2-2-1 存储服务器的内部数据通道 |
2-2-2 存储服务器的外部数据通道 |
2-2-3 存储服务器的网络通道 |
2-3 RAID 的实现方式 |
2-3-1 硬件RAID 实现 |
2-3-2 软件RAID 实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量磁记录系统建模技术研究 |
3-1 单个磁盘驱动器延迟建模 |
3-1-1 基本原理和假设条件 |
3-1-2 小数据量随机访问期望的延迟 |
3-1-3 小数据量随机访问时间分区的有效性 |
3-1-4 局部小数据量访问 |
3-1-5 磁盘延迟、容量和开销的变化趋势 |
3-2 使用磁盘阵列改善延迟 |
3-2-1 背景 |
3-2-2 分片技术 |
3-2-3 交替复制技术 |
3-2-4 镜像技术 |
3-3 SR 阵列配置 |
3-3-1 组合分片技术和镜像技术 |
3-3-2 SR 阵列:组合分片技术和交替复制技术 |
3-3-3 改善顺序访问性能 |
3-3-4 SR 阵列的镜像扩展 |
3-4 SR 阵列吞吐量建模 |
3-4-1 先来先服务FCFS 调度策略 |
3-4-2 单个磁盘的LOOK 调度策略 |
3-4-3 SR 阵列RLOOK 调度策略 |
3-4-4 SATF 和RSATF 调度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头跟踪软件设计 |
4-1 设计目标 |
4-2 软件设计方案 |
4-2-1 多种软件配置 |
4-2-2 软件层 |
4-3 磁头跟踪软件实现 |
4-3-1 测量计时和磁盘布局 |
4-3-2 运行时的访问时间预测与调整 |
4-4 调度策略 |
4-4-1 读操作调度 |
4-4-2 延迟写操作 |
4-4-3 局限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量磁记录系统性能实验仿真研究 |
5-1 软件仿真 |
5-2 延迟模型验证 |
5-3 吞吐量模型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1-1 全文主要工作 |
6-1-2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
6-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7)活塞式压缩机性能自动检测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国内外压缩机性能测试发展现状 |
1.2 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活塞式压缩机原理及性能测试 |
2.1 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
2.2 活塞式压缩机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
2.3 活塞式压缩机性能参数及测试方法 |
2.3.1 压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
2.3.2 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
2.3.3 流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
2.3.4 转速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
2.3.5 轴功率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
2.3.6 指示图的概念和录取方法 |
第三章 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测试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1 性能测试系统结构综述 |
3.1.1 测试系统总体结构 |
3.1.2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3.1.3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第四章 性能测试系统硬件配置 |
4.1 测试系统硬件配置图 |
4.2 变送器(或传感器)结构及选择 |
4.3 数据采集卡简介及选择 |
4.3.1 数据采集卡简介 |
4.3.2 数据采集卡选择 |
4.3.3 数据采集卡调用 |
第五章 性能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
5.1 测试系统软件的整体结构 |
5.2 软件开发平台—labview |
5.3 各被测参数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5.4 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 |
5.4.1 容积流量计算 |
5.4.2 轴功率计算 |
5.4.3 指示图参数计算 |
5.4.4 数字滤波处理计算 |
5.5 活塞式压缩机测试系统软件功能 |
5.6 软件的界面和功能设计 |
5.6.1 软件主界面设计 |
5.6.2 宏观性能参数测试部分设计 |
5.7 系统主要程序框图 |
第六章 性能测试系统的应用 |
6.1 试验测试系统 |
6.2 实验工况确定 |
6.3 实验结果 |
6.4 误差分析和系统整体性能评价 |
6.4.1 误差分析 |
6.4.2 系统整体性能评价 |
6.5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PMAC的机器人伺服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机器人伺服系统研究现状 |
1.2.1 伺服系统分类 |
1.2.2 当今伺服产品市场动向 |
1.2.3 交流伺服系统发展现状 |
1.2.4 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趋势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小结 |
第2章 机器人控制系统 |
2.1 机器人总体控制方案 |
2.2 系统硬件整体设计 |
2.3 运动控制器选型 |
2.4 驱动电机选型 |
2.4.1 交流伺服电机与直流伺服电机性能比较 |
2.4.2 交流伺服电机性能指标的选择 |
2.4.3 驱动电机和驱动器选型 |
2.5 接口板 |
2.6 PCI总线 |
2.7 系统电气设计 |
2.7.1 运动控制卡接线设计 |
2.7.2 伺服驱动装置接线设计 |
2.8 小结 |
第3章 基于PMAC下的控制参数调节 |
3.1 PEWIN软件 |
3.2 PID控制方法 |
3.3 PMAC运动控制器中的PID |
3.4 系统参数自整定 |
3.4.1 确定比例增益K_p |
3.4.2 确定积分系数K_i |
3.4.3 确定微分系数K_d |
3.4.4 微调 |
3.5 PID参数整定过程 |
3.5.1 阶跃响应 |
3.5.2 抛物线响应 |
3.6 小结 |
第4章 软件控制部分设计 |
4.1 PMAC多轴运动控制卡软件 |
4.1.1 变量 |
4.1.2 运算符、语句、函数及时钟 |
4.1.3 命令 |
4.1.4 程序 |
4.2 DLL(Dynamic Link Library)动态链接库 |
4.3 上位机与PMAC数据交换机制 |
4.4 上下位机通信 |
4.5 小结 |
第5章 PID参数自适应调节 |
5.1 模糊控制 |
5.1.1 模糊控制系统概述 |
5.1.2 模糊控制器组成和工作过程 |
5.1.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5.2 模糊自适应PID算法研究 |
5.2.1 模糊控制原理 |
5.2.2 模糊自适应PID提出 |
5.2.3 PID参数自整定思想 |
5.2.4 模糊自适应PID系统结构 |
5.2.5 PID参数模糊自整定控制器设计 |
5.3 Matlab仿真分析 |
5.3.1 MATLAB/Simulink软件 |
5.3.2 系统传递函数 |
5.3.3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MATLAB实现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心电图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心电图教学现状 |
1.3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 |
1.4 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2 系统基础理论与技术分析 |
2.1 心电图基础知识 |
2.1.1 心电图产生机理 |
2.1.2 心电图导联体系 |
2.2 系统常用总线 |
2.3 电路隔离技术 |
2.4 USB隔离技术 |
2.4.1 USB电气隔离的技术难点 |
2.4.2 工业通信用途的USB隔离方案 |
2.4.3 无线USB隔离方案 |
2.4.4 波仕电子的USB光电隔离技术 |
3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总体分析 |
3.2 模拟人子系统 |
3.2.1 硬件需求 |
3.2.2 上位机软件需求 |
3.3 心电采集子系统 |
3.3.1 硬件需求 |
3.3.2 上位机软件需求 |
3.4 抗干扰措施 |
4 系统设计 |
4.1 模拟人子系统 |
4.1.1 系统总体设计 |
4.1.2 12导联心电图数据压缩 |
4.1.3 寻址空间扩展 |
4.1.4 主控制器与存储器模块 |
4.1.5 键盘输入模块 |
4.1.6 D/A输出模块 |
4.1.7 LCD显示模块 |
4.1.8 串口通信及串口隔离模块 |
4.2 心电采集子系统 |
4.2.1 系统总体方案 |
4.2.2 微处理器模块 |
4.2.3 USB光电隔离方案 |
4.2.4 USB通信及隔离设计 |
4.2.5 系统导联体系 |
4.2.6 A/D采集模块 |
4.3 上位机辅助程序设计 |
4.3.1 模拟键盘程序 |
4.3.2 数据下载程序 |
4.3.3 12导联心电图显示程序 |
5 系统实现 |
5.1 模拟人子系统 |
5.2 心电采集子系统 |
5.3 上位机辅助程序实现 |
5.3.1 模拟键盘程序 |
5.3.2 数据下载程序 |
5.3.3 12导联心电图显示程序 |
5.4 教学使用流程 |
5.5 教学实现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气载放射性测量中环境参数监测与采样流量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温度、湿度、压力、流量参数监测技术 |
2.1 温度数据采集 |
2.1.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
2.1.2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
2.2 湿度数据采集 |
2.2.1 湿度传感器的选择 |
2.2.2 HIH-4000的应用 |
2.3 压力数据采集 |
2.3.1 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
2.3.2 压力传感器的应用 |
2.4 流量数据采集 |
2.4.1 流量传感器的选择 |
2.4.2 流量传感器的应用 |
2.5 模数转换 |
2.5.1 模数转换器件的选择 |
2.5.2 MAX197的应用 |
第3章 采样气体流量控制技术方法 |
3.1 直流泵的选取 |
3.2 直流泵控制方法 |
3.2.1 PWM脉宽调制的基本理论 |
3.2.2 PWM实现途径 |
3.2.3 直流泵的驱动 |
3.3 PID控制算法理论基础 |
3.4 PID程序设计 |
第4章 气体参数监测与采样控制系统设计 |
4.1 系统整体设计 |
4.1.1 整体硬件设计 |
4.1.2 整体软件设计 |
4.2 气体参数监测设计 |
4.2.1 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软件设计 |
4.2.2 模数转换芯片MAX197的软件设计 |
4.3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
4.3.1 键盘设计及应用 |
4.3.2 数码显示设计及应用 |
4.3.3 USB接口设计 |
第5章 气体参数监测与采样控制系统调试 |
5.1 温度传感器及数码显示电路调试 |
5.2 湿度和压力传感器电路调试 |
5.3 模数转换电路调试 |
5.4 流量传感器电路调试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2:实物图 |
附录3:电路板PCB图 |
致谢 |
四、微机系统主板的USB接口技术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关联数据和用户本体的个性化知识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 陈毅波. 武汉大学, 2012(06)
- [2]基于ARM11的便携式伽玛能谱仪应用软件开发[D]. 何大志.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
- [3]低成本、高可靠的多功能治疗仪的研制[D]. 李颖.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1(12)
- [4]风电控制与物理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D]. 焦冲.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09)
- [5]产业链价值转移对模块化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D]. 周学宜. 东华大学, 2011(07)
- [6]提高海量磁记录系统性能的方法研究[D]. 邓振杰. 河北工业大学, 2010(07)
- [7]活塞式压缩机性能自动检测系统设计研究[D]. 王绍让. 浙江工业大学, 2009(S1)
- [8]基于PMAC的机器人伺服系统研究[D]. 徐昕皓. 东北大学, 2009(06)
- [9]心电图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张延巍.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
- [10]气载放射性测量中环境参数监测与采样流量控制技术的研究[D]. 吴荣燕. 南华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