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思想问题问诊与矫治(论文文献综述)
刘超[1](202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优化研究 ——以浙江省新冠疫情防控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协同治理是当前中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一项治理模式。协同治理不仅可以将社会治理工作由政府单边行动转为政府和其他行动主体的联合行动,而且更突出强调通过增强各行动主体的能力和一系列协同机制的设计,可以解决社会治理联合行动中多元主体协同增效的问题。2019年12月底,武汉市疾控中心发现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这次疫情体现出我国集中优势力量办大事的治理效能,同时也暴露出在疫情防控初期信息不透明,资源整合和分配不合理,出现谣言等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可以使多主体共同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去,不仅可以提高疫情防控的效果,还能不断增强各行动主体的协同能力,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有益探索。本研究选取浙江省新冠疫情防控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风险治理理论和优化理论,提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分析框架,并据此探讨了当前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实践中涉及到的行动主体、协同行为、取得的经验以及协同治理优化的必要性和原因,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提出了优化路径。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多数行动主体的角色地位随着防控阶段和协同行为的不同而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但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地位相对稳定,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的协同治理机制。协同行为在整个疫情防控时期呈现出阶段性的差异,一方面协同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在不同防控阶段协同行为的频数是不同的,代表着每个阶段的防控核心任务是不断变化着的。本文总结了浙江省疫情防控所取得的经验,有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协同主体具有相互依赖性、交互式的信息共享、大数据为防疫提供强有力支撑、落实责任分担和监督问责以及疫情防控彰显人文关怀;提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优化的必要性和原因,具体有协同治理的显着优势、行动主体的协同能力发挥不足、行动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差异、风险社会带来的结构性紧张以及行政生态环境尚不成熟;然后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经验、以及协同治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从制度设计、协同能力和社会信任三个维度来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以期多元行动主体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协同治理机制有序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
朱程阔[2](2020)在《W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实施统一戒毒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5月,司法部颁布《司法部关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意见》文件(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全国建立统一戒毒模式,全国统一标准的戒毒模式由此形成。各省戒毒管理部门依据本省现行的戒毒管理模式,对照意见要求落实构建,并结合多年来对戒毒工作的探索和总结,进一步丰富戒毒理论、工作理念、方式方法,使得戒毒工作在统一规范下更加科学、有效。本文在建立全国统一戒毒模式背景下,以W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分析W市司法行政戒毒探索、建立统一戒毒模式历程来解读统一戒毒模式的核心理念及运作方式,并对W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的行为表现、习艺劳动、心理矫治、康复训练、教育矫正、戒毒医疗六个维度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分析评价,得出当前W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运行统一戒毒模式的实施成效为一般。依据评价结果得出统一戒毒模式在该所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戒治教育不理想、后续帮扶不足、权益保障不到位、医疗保障乏力等问题,进而提出增强专业戒治能力、强化社会延伸保障、重构合理规范制度、推进医疗保障等的建议。本文主要梳理相关书籍着作资料、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取数据资料,通过诊断评估细则构建评价体系,试图从戒毒人员的实际感受角度来反映统一戒毒模式运行的具体效果,为戒毒模式提供一手反馈数据。
郑秋钰[3](2020)在《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建构探索》文中认为教育发展至今,传统教师“独白式”教学已经不再符合课堂教学现状,对话教学登上了历史舞台。佐藤学在数千所小学高年级课堂中摸索出课堂对话教学的规律,结合建构主义与学习型组织等相关理论提出了课堂教学要以相互倾听为核心立足于三种对话形式,以此来进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理论又被称作21世纪教育改革的愿景。可见,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进行“对话与倾听”的学习共同体建构是可行且必要的。建构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性发展、学生自主性提升、课堂成员人际关系的培养都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综述了课堂对话与倾听教学、学习共同体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基于此梳理了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根据以上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建构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与特征,其中着重突出了本研究的特征: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师生倾听的相互性以及生生合作的互惠性。基于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内涵、特征,运用调查法和观察法进行探究发现,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建构存在的困境有:教师缺乏合理角色定位、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师生缺失相互倾听关系、生生缺失协同合作能力。通过研究发现,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学思想的固化、学习环境的禁锢、共同愿景的迷失、合作意识的缺乏。结合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建构的困境及原因、内涵及理论基础,进行本研究的建构:其一,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增强共同体身份认同;其二,建立师生共同愿景,形成共同体情感联结;其三,培养生生合作意识,促进共同体有效运行;其四,营造宽松课堂环境,达成共同体自我生成。
王瑶华[4](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文中认为西方史学界一直以来对于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极为关注,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身体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近些年来,中国学者亦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主要包括卫生与身体、医学与身体、身体政治、身体规训、女性身体研究等。但目前学界对于近代中国身体检查的研究分析还比较少,而体检问题的确是身体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近代“身体检查”制度是西医生理解剖学身体观与检查机制的结合,旨在促进民众健康,同时协助安排重要的社会事件——入学、入伍、选择职业等。本论文即围绕近代中国的体检问题展开分析,结合医学化理论,对不同人群的体检过程做出详细梳理,并讨论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丰富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医学史的研究内涵。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多学科研究视角的综合运用,以晚清民国时期的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作为考察对象,从医学化理论的两大层面——制度与知识层面展开讨论,聚焦于学生、职业人员、孕产妇三类人群,阐述西方体检模式和制度在中国发展的过程。论文由此探讨近代中国身体医学化和身体标准化的问题,分析体检被纳入民众日常生活与国家现代化叙事的方式与过程。论文主体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即近代中国体检是如何在医学化的理论视角下被阐述的。接下来三大部分分别论述体检制度与实践中的三类人群,其中学生和职业人员是从医学化的第一个层面,政策制度与组织管理展开讨论,孕产妇则是从医学化的第二个层面,医学知识与疾病认识论展开分析。第五部分为讨论,尝试分析了体检中的身体认知观念,西医体检知识和制度在进入中国后如何与各种要素发生关联与互动,以及体检在国家和民族层面对国民健康身份的构建三大问题。对近代中国体检制度与实践的研究,归根结底,是对一种身体知识与技术在近代中国出现、应用与发生转变的过程的研究。由此,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五个结论:第一,体检与医学化问题密切相关,即身体在经历西方生物学和解剖学概念解释,并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技术手段,逐步被纳入到医疗权力体系中,受到各种检查机制的管理。第二,医学化将体检由医院场域扩展到学校、军队、各种职业团体、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检成为一种标准化的活动和世俗化的制度安排,成为对某些“异常”身体进行构建和监管的技术手段。第三,体检制度在近代中国社会推广并逐渐成为由政府主导的行为,根本原因是身体认知观念的变化与检查身体方式的变化,即由中国传统取象类比,推求而得的观察方式,逐渐被遵循着科学语言的标准化检查方式所取代。第四,医学化两个层面在具体的体检实践中相互交叉,由此产生了背后复杂的互动网络。知识、技术、医护人员、潜在患者群体、各类相关机构等行动者的行为被叠加在一起,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得以显现。第五,体检在近代中国同整个国家和民族健康紧密联结在一起,它是一种国民健康身份认同技术。形形色色不同的身份正是在体检技术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关系要素,以及国家民族现代性诉求的主流话语绘制下共同构建而成的。最后,在学术与现实意义上,期望本论文对于增进中国近代史、医学史、身体史等学术领域的研究能够有所贡献,并希望帮助我们分析当今社会体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历史成因,反思当下身体是否过度医学化的现象。同时,也为当今学术界关于身体、医疗、卫生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可能的分析视角。
蒋伊琳[5](2019)在《基于系统协同的医院建筑空间效率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效率是医院建筑的永恒主题,提高医院建筑的效率必须从医院建筑系统的各个专业角度做出相应的努力,从建筑学的角度解决医院建筑效率的问题,提出可供实践参考的系统工作模式,需要将建筑空间这一服务载体与医学专业的技术需求和患者反馈的相应结果进行对接,通过医学、建筑、患者三方面的专业协同实现提高医院建筑系统效率的最终目标。本研究从效率优化的视角出发,以系统论和协同论的相关思想为指导,以医务工作者的经验反馈、患者和陪护人员的行为心理需求实际调研数据为依据,交互设计方法与优化设计方法为支持,空间环境对医疗流程和对使用者行为心理的影响为连接,完成了医院建筑系统协同效率理论的理论建构,提出相应的设计对策,并在实践案例中应用该理论进行了优化验证,完善了医院建筑的效率理论,为提升医院建筑的效率提供设计实践的依据,从建筑学科的角度对整个医院建筑系统效率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本研究首先从效率的释义、医学专业视角和建筑专业视角出发剖析了效率研究在不同学科范畴内的发展演化,并明确提出了本研究所论述的医院建筑效率的内涵;其次从医院建筑系统的运行现状出发,分析了医学专业子系统,建筑专业子系统和患者综合子系统存在的低效率问题和系统的综合效率问题,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从系统协同理论认知的角度阐释了效率优化的载体、内容和作用因素,以及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与效率优化的关联机制,其次,建构了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的理论框架,以系统学的逻辑建立医院建筑系统的基本框架,以协同学的理论建立系统协同的组织结构,以医学的阶段需求引导明确了阶段目标、主体差异和反馈机制,以建筑学的空间优化策略完成空间要素与效率优化的理论对接,最后根据医疗过程的阶段差异化特征,确定了针对三大医疗阶段的不同研究方向,分别为:诊断阶段、治疗处置阶段与治疗康复阶段。在理论框架的思想指导下,具体的研究遵循以三大阶段特征解析、空间因子的提取与重要度调查,系统协同机制总结和空间效率优化设计对策建构为统一技术路线。第一为诊断阶段,根据内容、典型过程、环境因子提取和重要度调查结果,分别建构了提高寻路效率的交通空间协同设计、提高检查效率的检查空间协同设计、提高心理适应效率的公共空间协同设计、提高诊察效率的诊室空间协同设计;第二为治疗处置阶段,根据内容、典型过程、环境因子提取和重要度调查结果,分别建立了提高急救效率的急诊与ICU空间协同设计、提高手术效率的手术部空间协同设计、提高供应效率的物流组织空间协同设计和提高病程监控效率的空间界面协同设计;第三为治疗康复阶段,根据内容、典型过程、环境因子提取和重要度调查结果,分别建立了提升生理康复效率的病房空间协同设计、提升心理康复效率的护理单元空间协同设计、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的医护空间协同设计、提升陪护效率的陪护空间协同设计。综合以上三大阶段的研究成果,最终构建了空间效率优化目标下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模式,分别为:诊断阶段的系统交互协同模式,以生理、心理信息交互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为目标,以空间导引、诊察环境和信息渠道为协同理性链接,构成系统协同机制模型;治疗处置阶段的系统介入协同模式,以全面支撑医学技术、全面优化处置流程、全面监控患者病程为目标,以专业性单体空间,最优化空间组织和全程监控空间界面为协同理性链接,构成系统协同机制模型;治疗康复阶段的自主协同模式,以提升患者的行为心理支持,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深度为目标,以人性化病房、友好型医护单元和可变的陪护空间为协同理性链接,构成系统协同机制模型;全阶段的系统综合协同模式,以重复、改进和认知升级为系统协同目标,以复合型空间、高效联系通道和转换单元为系统协同理性链接,构成系统协同机制模型。论文分别以哈尔滨道里区疾控中心和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综合性创伤治疗中心为载体进行了设计优化验证。
倪静[6](2019)在《裘彩萍昆曲网络课堂研究》文中提出昆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极尽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由于审美的小众性,昆曲历来多受到文人骚客的追捧和喜爱。到了近现代,由于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昆曲的发展受到了挑战。进入本世纪,随着昆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逐渐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昆曲有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尤其是进入数字化网络时代之后,作为“传统”代表的昆曲和作为“现代”代表的网络,打破相互对立的界限,完成巧妙的融合,不仅实现了对昆曲自身传习发展的推动,也通过网络的平台使更多的人学习到昆曲,并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认知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南京着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裘彩萍的昆曲网络课堂为田野调查对象,探究网络在新时代为昆曲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以及人们借助昆曲网络课堂学习后所获得的认知变化。本文的第一章从昆曲传习的侧重点和网络课堂发展两个方面进行相关研究综述,通过梳理对网络课堂形式下昆曲的传习研究提供思考的方向,并为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针对田野调查的对象基本特征进行分析论述。第三章通过三个案例探究网络课堂形式下昆曲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传习,以及这样的传习方式对于其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第四章从人的角度出发,探究传习人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实践对自我认知的影响。数字网络时代,传统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于昆曲来说,网络时代既是挑战,亦是传习发展的机遇,如何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发挥网络的作用以更好的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进行更多的思考。本文认为网络课堂作为一种突破时间、空间的传习途径,克服了传统技艺在传习过程中的局限性,并形成了良好的传习效果,对于热爱昆曲的人来说,通过网络课堂的学习他们不仅获得了技艺的提升,更是得到了心灵的满足和在特定组织中的归属感。昆曲与网络课堂的结合是一种有益的实践,对未来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邱娜敏[7](2019)在《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化预防帮教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未成年人因为身心发育特点,具有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意志力不够坚定等不足,容易一时冲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如何对事关国家未来的未成年人加强预防帮教责任重大。随着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有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再次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高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建立“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化帮教预防体系”的概念,提出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不应该仅仅关注对犯罪行为的惩治处罚,更重要的是有效矫治涉罪未成年人的行为,通过一系列挽救措施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扼杀再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可能。目前未成年人的预防帮教面临着社会资源欠缺、社会支持专业性不够等不足,因此,为了帮助涉罪未成年人有效矫正,不仅需要公、检、法、司密切配合,还需要政府各部门加强协调,家庭、学校、社区提供有力支持,积极调动社会力量,让社会专业服务积极介入,有效矫治行为人的行为,为未成年人顺利回归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笔者结合自身检察工作经历,通过探讨构建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化预防帮教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立足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化预防帮教面临的现状和漳州市检察机关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几点构建设想。
苏航[8](2017)在《武汉市吸毒人员矫治现状与法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今,毒品与艾滋病、恐怖活动并称世界“三大公害”。其危害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过三百万人,其中湖北省统计人数已逾十七万人,且低龄化和多元化趋势明显。当前吸毒人员康复治疗后高复吸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全世界戒毒工作者,针对吸毒人员的矫治工作已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根据我国现行的《禁毒法》以及《戒毒条例》,目前对吸毒人员有五种矫治模式。在地方上,武汉市政府也有出台相应的戒毒条例进行补充支持。现行的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中尚存不足:如过去的强制戒毒与劳教戒毒现已转化为强制隔离戒毒,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及实施尚需完善;自愿戒毒所和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相关法律模糊不清,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存在着实际可操作性不强的困境等。本文对吸毒人员矫治模式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毒品的危害进行简要介绍,阐述了我国现行矫治模式的概念,性质和特色等,对域外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戒毒矫治模式进行比较与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市禁毒办提供的武汉市吸毒人员数据以及于武汉市各戒毒矫治机构展开实地调查,制作图表,对于武汉市吸毒人员特点和矫治的成效以及矫治机构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于矫治模式的概念进行了扩展和延伸。总结吸毒人员的矫治工作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工程,长期以来我国司法控制模式下的矫治模式极低的成效,无不体现出仅仅依靠行政机构的领导和统筹远远不够,从矫治的科学规律而言,任何单一的法定模式都不足以解决全局问题,要首先做到构建一个统一的矫治领导机构,负责矫治主体间的统筹运行;其次要结合吸毒人员在矫治中主观和客观的需求点,将社会专业力量融入现行的矫治模式中去,将吸毒人员的矫治工作放在社区中,将大大的减少吸毒人员后期回归社会后重新适应社会的问题。这个过程的完善恰恰是对于吸毒人员矫治工作中复吸率极高问题的最好的解决和回应方式。在这一理念下,本文深度结合武汉市吸毒人员矫治的状况和特点,针对吸毒人员在接受戒毒矫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联系实际,提出相关法制完善建议、对策,如包括武汉市现行各矫治模式的法律制度完善,以及注重社会化专业力量的引入,加入对于吸毒人员矫治中有所缺失的心理治疗与职业技能培训等环节,并最终形成“大戒毒大矫治的新体系”构想,据此对武汉市吸毒矫治提出了细化相关法律制度、完善法律体系的建议,为武汉市相关的吸毒人员矫治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法律争议提供依据和理论支撑,同时为武汉市正筹划修订的现行《武汉市禁毒条例》提出几点思考与展望。
刘月桃[9](2016)在《小学高年段学生厌学的成因与对策 ——以中山市开发区第三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厌学现象存在于学校教育的各阶段,无论是在大学生、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中都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厌学问题。以小学生来说,由于面临着社会多元文化、考试成绩、父母和老师训导等多重压力,尽管他们本性是快乐好动的,但他们肩上的负担并不比成年人轻松。社会不良文化随时侵蚀着小学生,对他们造成不良的影响;家庭与学校偏重于考试成绩,阻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自信心差,学习能力不强,在学习中屡屡受挫也会滋生出厌学情结。以上因素造成许多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够自发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长期发展下去将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抵触感,变得厌烦学习。当前在小学生群体中,厌学现象并非个例而是相当普遍,因此,对小学生厌学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寻求相关矫治对策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是关于小学生厌学问题的专题研究。论文首先阐述了小学生厌学的相关概念和研究小学生厌学现象的相关理论,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中山市开发区第三小学高年段的小学生厌学现象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小学生自身四方面分析了小学高年段学生厌学的原因。最后从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两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矫治对策:学校管理层面来说,应全力推动小班化的落实,学业评价形式多样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要以发展性评价为主,重点关注学习过程;要促进评价内容、主体和方式多元化;注重学生能力的全方面发展,重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学校、家庭的沟通,使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当中;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教师教学层面来说,应着力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多鼓励,少批评,慎用处罚手段;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小学生厌学现象的矫治起到有益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汤万松[10](2016)在《人本关怀下的体育课程改革研究》文中指出学校体育课程不仅可以教会学生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拼搏、友爱、集体主义精神等良好品质,还可以通过它进行智育、德育和美育的训练,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体育教育依托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又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把体育课程置身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结合人本和社本理论进行综合考察。本研究既是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更是体育学科理论建设与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它不仅能为体育学科的建设开辟新的理论天地,而且能为体育课程的发展开拓广阔的智力背景,同时,还能为人本主义指导下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与策略支持。本文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理论阐释法等研究方法,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本主义理论、体育学与体育课程论、教育学及课程与教学论、社会学等理论观照下,从人本关怀的角度,对体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文章首先在提出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对我国历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审思,分析其动因,并对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归因进行了探析;然后提出并详细阐述了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的“12345范式”;最后对体育课程的改革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1.我国历次体育课程改革的背后都有其根本动因和时代意义,和我国社会变革的发生、教育方针的更新、价值观念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之所以改革是因为我国体育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观念漠视生命本体、教学过程抹杀学生个性、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师生关系异化、课堂管理压抑学生自由、教学要素脱离现实生活等多方面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其一是教育理念的原因,即社本主义理念下对于人本主义理念的缺失;二是教育价值取向的原因,即价值取向中人文的迷失;三是教育目标的原因,即以人为主体的课程目标偏移;四是教育客体的原因,表现在人的整体性的消解。2.在当前我国新的社会与教育形势下,以人本关怀的理念观照与改革体育课程势在必行,建设这样的理想课程,需要构建包括一个主旨、两个统一、三个维度、四个层次、五个标准在内的“12345范式”,即一个主旨:体育课程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成为完整的人的发展过程。两个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健壮体格与健美人格的辩证统一。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力求自由的释放,个性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价值,享受个人的快乐、成就与幸福。三个维度:指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所依托的立体框架所包含的“长”(时间)、“厚”(内容)、“高”(品位)三者的有机结合。体育课程时间的长度——各个学段体育课程的有效衔接,体育课程内容的厚度——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丰富性,体育课程品位的高度——熏陶内化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四个层次:体育课程核心素养的系统培育。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依据,体育课程应培育体质素养以满足青少年生理、安全需要,培育社会化素养以满足青少年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需要,培育专业化素养以满足自我实现需要,培育人文素养以满足青少年求知与理解需要和美的需要,从而实现“健壮人——社会人——竞技人——自由人”的全面演化。五大标准:体育课程育人效果的“知、情、意、行、健”。即知达:指心智通达,包括知识与能力俱备;情谐:就是情感和谐;意坚:即意志坚定;行正:就是品行端正;健美:也就是身健体美。这就是人本关怀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行动纲领或者叫做践行系统。3.“12345范式”下的体育课程改革应该要朝向综合化、创新化和人文化几个方向发展。对此,我们从体育课程教育思想、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育课程教学结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体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体育课程设施建设、体育法制建设等10个方面来创新体育课程,使其真正成为一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辩证统一的强大体育课程。
二、教学思想问题问诊与矫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学思想问题问诊与矫治(论文提纲范文)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优化研究 ——以浙江省新冠疫情防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优化的基本理论分析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分析框架 |
二、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状况分析—以浙江省新冠疫情防控为例 |
(一)案例选择和数据来源 |
(二)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整体状况 |
(三)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经验 |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优化的必要性与原因 |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优化的路径 |
(一)制度设计维度:理顺协同主体之间的关系 |
(二)协同能力维度:提升协同主体的能力 |
(三)社会信任维度:加强行动主体间的信任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W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实施统一戒毒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戒毒 |
2.1.2 强制隔离戒毒 |
2.1.3 统一戒毒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目标管理理论 |
2.2.2 满意度理论 |
3 W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实施统一戒毒现状 |
3.1 W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基本情况 |
3.2 W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模式改革探索 |
3.3 统一戒毒模式的内容 |
3.3.1 统一戒毒模式的内涵 |
3.3.2 统一戒毒模式的特点 |
3.4 W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实施统一戒毒模式取得的成效 |
3.4.1 戒治秩序稳定 |
3.4.2 矫治能力水平提升 |
3.4.3 科学戒毒打开新局面 |
3.4.4 戒毒工作社会化取得显着效果 |
4 W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实施统一戒毒模式效果分析 |
4.1 评价方法选择 |
4.1.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1.2 层次分析法 |
4.2 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选取 |
4.2.2 各指标权重的分配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实证结果 |
4.3.3 结果分析 |
5 W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实施统一戒毒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5.1 存在的问题 |
5.1.1 戒治教育效果不理想 |
5.1.2 后续帮扶不足 |
5.1.3 权益保障不到位 |
5.1.4 医疗保障乏力 |
5.2 原因分析 |
5.2.1 人才队伍建设不强 |
(1)戒治人才数量不足 |
(2)戒治人才业务能力不精 |
5.2.2 社会衔接不畅 |
(1)家庭帮教力量有限 |
(2)职业技能培训不到位 |
5.2.3 顶层设计存在缺陷 |
(1)空间流转与系统考核时间不符 |
(2)新老管理系统混用 |
5.2.4 医疗力量投入不足 |
(1)经费保障短缺 |
(2)医师力量不足 |
(3)社会医疗力量引进不够 |
6 W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实施统一戒毒模式优化建议 |
6.1 增强专业戒治能力 |
6.1.1 推进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
6.1.2 丰富戒治方式方法 |
6.2 强化社会延伸保障 |
6.2.1 促进多方协调帮扶 |
6.2.2 提升职业培训实用性 |
6.3 重构合理规范制度 |
6.3.1 改进现有流转模式 |
6.3.2 推行统一考核机制 |
6.4 推进医疗保障建设 |
6.4.1 加强医疗经费投入 |
6.4.2 提高医师医术能力 |
6.4.3 引进社会医疗力量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附录 C 调查问卷 |
致谢 |
(3)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建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1.研究目标 |
2.研究思路 |
3.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4.研究方法 |
一、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概念 |
1.学习共同体 |
2.小学高年级 |
3.对话与倾听 |
(二)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
1.维果斯基社会建构学习理论 |
2.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
3.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理论 |
二、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特征 |
(一)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
(二)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
1.教师角色的多样性 |
2.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
3.师生倾听的相互性 |
4.生生协作的互惠性 |
三、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建构困境及原因 |
(一)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建构的困境 |
1.教师缺乏合理的角色定位 |
2.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 |
3.师生缺失相互倾听关系 |
4.生生缺失协同合作能力 |
(二)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困境的原因 |
1.教学思想的固化 |
2.课堂环境的禁锢 |
3.共同愿景的迷失 |
4.合作意识的缺乏 |
四、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建构原则及策略 |
(一)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原则 |
1.民主原则 |
2.挑战原则 |
3.对话原则 |
4.合作原则 |
(二)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策略 |
1.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增强共同体身份认同 |
2.建立师生共同愿景,形成共同体情感联结 |
3.培养生生合作意识,促进共同体有效运行 |
4.营造宽松课堂环境,达成共同体自我生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 |
2.1 身体医学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
2.1.2 国内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
2.1.3 小结 |
2.2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与身体观念研究综述 |
2.2.1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相关研究 |
2.2.2 近代中国身体史的相关研究 |
2.2.3 近代中国健康观念的相关研究 |
2.2.4 近代中国体检兴起的相关研究 |
2.2.5 小结 |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3.1 概念限定与说明 |
2.3.2 研究内容 |
2.3.3 研究方法 |
2.3.4 选题意义 |
2.3.5 创新性 |
3 身体医学化与近代中国的身体检查 |
3.1 晚清民国时期体检在中国的发展概述 |
3.2 近代中国体检中的身体观基础和技术基础 |
3.2.1 机械论、解剖学身体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
3.2.2 科学度量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
3.2.3 身体影像技术与近代中国体检 |
3.3 小结与研究思路 |
4 晚清民国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
4.1 清末学生体检制度观念的萌发与初步实践(1902-1911) |
4.2 北洋政府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1912-1927) |
4.2.1 各自为政时局下的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 |
4.2.2 存在的问题与统一标准的呼声 |
4.3 南京国民政府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与全面实施(1928-1937) |
4.3.1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 |
4.3.2 健康检查逐渐纳入学校行政体系 |
4.4 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学生健康检查统计 |
4.5 全面抗战时期学生健康检查(1937-1945) |
4.5.1 战时学校健康(卫生)教育与健康检查 |
4.5.2 战时学生营养问题与健康检查 |
4.6 民国时期学生体检——以清华大学为例 |
4.6.1 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时期的学生体检(1911.4-1928.7) |
4.6.2 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28.8-1937.7) |
4.6.3 抗战时期中的清华学生体检(1937.8-1946.7) |
4.6.4 复员后的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46.8-1948.12) |
4.7 小结 |
5 民国时期职业人员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
5.1 民国初年至1933年职业人员体检 |
5.1.1 1931年之前职业人员体检的初步发展 |
5.1.2 应考公务人员体格检验制度的正式建立(1931-1933) |
5.2 1933年以后职业人员体检概况 |
5.2.1 行政公务人员 |
5.2.2 铁路服务人员 |
5.2.3 其他从业人员 |
5.3 特殊职业体检——以军人为例 |
5.3.1 陆军体检 |
5.3.2 空军飞行员体检 |
5.4 小结 |
6 民国时期孕产医学化与产检 |
6.1 孕产医学化:“异常”身体的建构 |
6.2 民国时期妇婴卫生行政与产检事业概况 |
6.3 产检:对“异常”身体的检测 |
6.3.1 时间上的监测 |
6.3.2 检查人员与场所的转变 |
6.3.3 检查项目与内容 |
6.4 基于产检的医学统计与研究 |
6.5 小结 |
7 讨论 |
7.1 体检与近代中国身体认知观念的转变 |
7.1.1 中西医“身体检查”观之比较 |
7.1.2 “健康检查”与“健康”认知观念 |
7.2 体检之“网”: 认知观念与制度安排的互动 |
7.2.1 实践中的技术: 北平公共卫生示范区中的体检 |
7.2.2 北平示范卫生区中体检知识和技术网络的生成 |
7.2.3 体检网络相关行动者行为链条分析 |
7.3 近代中国的体检与健康身份认同 |
7.3.1 从健康的身体到健康的国家 |
7.3.2 健康检查与身体隐喻 |
7.3.3 健康检查与身体、健康和身份的构建 |
7.4 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系统协同的医院建筑空间效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资源紧缺与需求增长的矛盾 |
1.1.2 表观效率与深层效率的差异 |
1.1.3 功能混淆下的效率目标缺失 |
1.1.4 聚焦空间环境提升医院效率 |
1.2 研究范围与内容的界定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1.2.2 研究范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关于医院建筑效率方面的研究现状 |
1.4.2 医院建筑设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的框架 |
第2章 医院建筑效率内涵与空间现状解析 |
2.1 效率的释义 |
2.1.1 本义 |
2.1.2 引申义 |
2.2 医学视角下的效率价值认知 |
2.2.1 古代经验医学的效率价值认知 |
2.2.2 近代实验医学的效率价值认知 |
2.2.3 现代整体医学的效率价值认知 |
2.2.4 效率价值的演化过程与结果 |
2.3 建筑学视角下的效率多元目标 |
2.3.1 提升建筑本体的功能效率 |
2.3.2 提高建筑建造的经济效率 |
2.3.3 保障建筑全生命的生态效率 |
2.3.4 “医院建筑空间效率”的界定 |
2.4 医院建筑空间现状的低效率问题解析 |
2.4.1 医学本位思考引发的空间问题解析 |
2.4.2 建筑学本位思考引发的空间问题解析 |
2.4.3 受众本位思考引发的空间问题解析 |
2.4.4 医院建筑系统的综合效率问题 |
2.4.5 低效率问题的成因与解决途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框架建构与研究阶段划分 |
3.1 效率优化目标下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认知 |
3.1.1 效率优化的载体:客体的生理治愈率和心理治愈率 |
3.1.2 效率优化的内容:表观效率与深层效率 |
3.1.3 效率优化的作用因素:人因属性、物因属性和社会属性 |
3.1.4 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与效率优化的关联机制 |
3.2 效率优化目标下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框架 |
3.2.1 系统理论的基本框架 |
3.2.2 协同理论的组织结构 |
3.2.3 医学的阶段需求引导 |
3.2.4 建筑学的空间优化策略 |
3.3 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的研究阶段划分 |
3.3.1 第一阶段:疾病的识别——医学诊断 |
3.3.2 第二阶段:干预的采取——治疗处置 |
3.3.3 第三阶段:自主的恢复——治疗康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诊断阶段的环境因子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 |
4.1 诊断阶段的特征解析 |
4.1.1 诊断阶段的内容组成 |
4.1.2 诊断阶段的典型过程 |
4.2 诊断阶段的因子重要度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建构 |
4.2.1 空间影响因子的提取 |
4.2.2 空间影响因子的重要度调查 |
4.2.3 基于因子等级的系统协同机制与优化对策建构 |
4.3 基于系统协同的诊断阶段空间效率优化设计对策 |
4.3.1 提高寻路效率的交通空间协同设计 |
4.3.2 提高检查效率的检查空间协同设计 |
4.3.3 提高心理适应效率的公共空间协同设计 |
4.3.4 提高诊察效率的诊室空间协同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治疗处置阶段的环境因子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 |
5.1 治疗处置阶段的特征解析 |
5.1.1 治疗处置的内容组成 |
5.1.2 治疗处置的典型过程 |
5.2 治疗处置阶段的因子重要度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建构 |
5.2.1 空间影响因子提取 |
5.2.2 空间影响因子重要度调查 |
5.2.3 基于因子等级的系统协同机制与优化对策建构 |
5.3 基于系统协同的治疗处置阶段空间效率优化设计对策 |
5.3.1 提高急救效率的急诊与ICU空间协同设计 |
5.3.2 提高手术效率的手术部空间协同设计 |
5.3.3 提高供应效率的物流组织空间协同设计 |
5.3.4 提高病程监控效率的空间界面协同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治疗康复阶段的环境因子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 |
6.1 治疗康复阶段的特征解析 |
6.1.1 治疗康复的内容组成 |
6.1.2 治疗康复的典型过程 |
6.2 治疗康复阶段的因子重要度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建构 |
6.2.1 空间影响因子提取 |
6.2.2 空间影响因子的重要度调查 |
6.2.3 基于因子等级的系统协同机制与优化对策建构 |
6.3 基于系统协同的治疗康复阶段空间效率优化设计对策 |
6.3.1 提升生理康复效率的病房空间协同设计 |
6.3.2 提升心理康复效率的护理单元空间协同设计 |
6.3.3 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的医护空间协同设计 |
6.3.4 提升陪护效率的陪护空间协同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空间效率优化目标下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模式建构 |
7.1 诊断阶段的系统交互协同模式建构 |
7.1.1 系统交互协同目标 |
7.1.2 系统交互协同模式 |
7.1.3 交互协同模式与空间环境的理性链接 |
7.1.4 诊断阶段的效率优化作用机制模型 |
7.1.5 空间效率优化的设计验证 |
7.2 治疗处置阶段的系统介入协同模式建构 |
7.2.1 系统介入协同目标 |
7.2.2 系统介入协同模式 |
7.2.3 介入协同模式与空间环境的理性链接 |
7.2.4 治疗处置阶段的效率优化作用机制模型 |
7.2.5 空间效率优化的设计验证 |
7.3 治疗康复阶段的系统自主协同模式建构 |
7.3.1 系统自主协同目标 |
7.3.2 系统自主协同模式 |
7.3.3 自主协同模式与空间环境的理性链接 |
7.3.4 治疗康复阶段的效率优化作用机制模型 |
7.3.5 空间效率优化的设计验证 |
7.4 全阶段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综合模式建构 |
7.4.1 系统协同综合模式 |
7.4.2 综合模式下的主次作用 |
7.4.3 综合模式下的效率优化作用机制模型 |
7.4.4 空间效率优化的设计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专家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裘彩萍昆曲网络课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 |
一、相关方法 |
二、相关理论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昆曲传习研究 |
二、网络课堂研究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昆曲 |
二、网络课堂 |
三、传习 |
第二章 昆曲网络课堂及其传习者 |
第一节 昆曲网络课堂 |
一、昆曲传习场域和方式的变化 |
二、昆曲网络课堂的出现 |
三、昆曲网络课堂的传习要求 |
第二节 昆曲网络课堂学习者 |
一、网络课堂中昆曲学习者的类型 |
二、网络课堂中学习者的特点 |
第三节 裘彩萍艺术家的个人生活与昆曲网络课堂 |
一、幼年外出求学 |
二、青年生活艰辛 |
三、中年疾病困扰 |
第三章 昆曲网络课堂的传习方式 |
第一节 授之以渔——嗓音日昆曲发声讲座 |
一、世界嗓音日 |
二、嗓音日昆曲发声讲座的功能 |
第二节 无心插柳柳成荫——从网络课堂到各地传习社的成立 |
一、网络课堂传习中的5W模式 |
二、从网络课堂到各地昆曲传习社的多维度思考 |
第三节 昆曲小小游园——非遗日纪念活动 |
一、非遗日相关活动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视角下的昆曲传习 |
第四章 昆曲网络课堂学习者的认知研究 |
第一节 虎丘曲会:现实世界的认可 |
一、虎丘曲会 |
二、昆曲传习在现实社会中反馈 |
第二节 周年庆等网络晚会:虚拟空间的狂欢 |
一、网络晚会 |
二、昆曲传习在虚拟社区中的互动 |
第三节 日常生活:自我的认知 |
一、自我认知 |
二、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关怀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化预防帮教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化预防帮教体系概述 |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化预防帮教法律内涵 |
第二节 构建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化预防帮教体系理论基础 |
一、社会控制理论 |
二、标签理论 |
三、不同交往理论 |
四、恢复性司法理论 |
第三节 域外经验 |
第二章 构建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化预防帮教体系必要性 |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出现新的特点 |
一、社会管理薄弱的未成年人涉案率高 |
二、容易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 |
三、容易被境外敌对势力所利用 |
四、容易被操纵沦为犯罪工具 |
第二节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提出新的内容 |
一、关于对未成年人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的规定 |
二、关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规定 |
三、关于社区矫正的规定 |
第三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司法处置提出新的需求 |
一、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衔接体系来看 |
二、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司法判决来看 |
第三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化预防帮教体系现状与不足 |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化预防帮教体系建设现状 |
一、社会化预防帮教体系现状特征 |
二、漳州市检察机关预防帮教工作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化预防帮教体系建设的不足 |
一、社会化预防帮教法律主体责任不明 |
二、缺乏专业预防帮教队伍 |
三、保障机制不健全 |
四、帮教工作过于形式化 |
五、帮教方法不够专业科学 |
六、对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存在帮教空白 |
第四章 构建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化预防帮教体系设想 |
第一节 完善社会化预防帮教工作体系 |
一、健全社会化预防帮教立法体系 |
二、明确行政主体责任 |
三、加强社会化预防帮教工作力量 |
第二节 突出社会化预防帮教重点领域 |
一、强化对在校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
二、突出社会管理薄弱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
三、加大对新媒体时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
第三节 建立健全诉讼过程中社会化帮教机制 |
一、构建“宽容而不纵容”的保安处分制度 |
二、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的不起诉宣告教育机制 |
三、完善法庭教育机制 |
第四节 建立涉罪后社会化帮教措施 |
一、建立学校教育帮教措施 |
二、建立社会就业帮教措施 |
三、建立社区矫正帮教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8)武汉市吸毒人员矫治现状与法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章 吸毒人员矫治概述 |
2.1 吸毒人员矫治的相关概念 |
2.2 吸毒人员矫治模式 |
2.3 吸毒人员矫治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3章 武汉市吸毒人员矫治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
3.1 样本的选择与调查 |
3.2 武汉市吸毒人员构成现状 |
3.3 武汉市吸毒人员矫治机构现状 |
3.4 武汉市吸毒人员矫治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武汉市吸毒人员矫治问题的法制成因分析 |
4.1 武汉市吸毒人员矫治法律制度梳理 |
4.2 吸毒人员权利保障原则缺乏具体制度落实 |
4.3 吸毒人员矫治主体法律制度不足 |
4.3.1 吸毒人员矫治主导机构法定权责设置模糊 |
4.3.2 青少年吸毒群体矫治及防治未给予制度上的关注 |
4.3.3 社会矫治机构人员配备缺乏法律制度的推进 |
4.4 矫治模式中的法制缺憾 |
4.4.1 强制隔离戒毒模式中吸毒人员权利保障不够 |
4.4.2 自愿戒毒中医疗保险制度缺失 |
4.4.3 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与强制隔离戒毒执法间的冲突亟待制度解决 |
4.5 矫治对象回归社会后的权利救济缺位 |
第5章 武汉市吸毒人员矫治的法律制度完善建议 |
5.1 推进立法和制度落实吸毒人员权利保障原则 |
5.2 吸毒人员矫治主体法律制度完善 |
5.2.1 明确吸毒人员矫治主导机构法定权责 |
5.2.2 补充青少年吸毒群体矫治及防治立法 |
5.2.3 细化社会矫治机构人员配备制度 |
5.3 矫治模式法制完善 |
5.3.1 健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利保障 |
5.3.2 立法将自愿戒毒医疗费用纳入医疗保险制度范畴 |
5.3.3 在法律中协调美沙酮维持治疗与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冲突 |
5.4 建构矫治对象回归社会后的权利救济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小学高年段学生厌学的成因与对策 ——以中山市开发区第三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小学生厌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1、厌学 |
2、小学生厌学 |
3、小学高年段学生 |
(二) 小学生厌学现象研究的相关理论 |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自我效能感理论 |
三、小学高年段学生厌学情况调查——以中山市开发区第三小学为例 |
(一) 调查对象与方式 |
1、调查对象 |
2、调查方式 |
(二) 调查程序与结果 |
1、调查程序 |
2、调查结果 |
四、小学高年段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
(一) 社会因素 |
1、不健康的社会文化因素 |
2、重文凭轻能力的人才选拔标准 |
(二) 学校因素 |
1、“大班额”难以使全体学生都受到重视 |
2、评价标准单一片面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
3、教学内容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4、教育观念、方法与现实严重脱节 |
5、消极的师生关系易致厌学心理 |
(三) 家庭因素 |
1、不同的家庭背景对学生厌学有一定影响 |
2、家庭错误的教育观念方式的影响 |
3、父母文化水平低下的消极影响 |
4、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 |
(四) 学生自身因素 |
1、缺乏积极且明确的学习动机 |
2、较强的自卑感 |
3、不良的同伴关系 |
4、较弱的抗挫折能力 |
五、小学高年段学生厌学行为的矫治对策 |
(一) 学校管理层面 |
1、全力推动小班化教学 |
2、评价形式多样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
3、重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
4、促进家校沟通,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 |
5、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
(二) 教师教育教学层面 |
1、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 |
3、多鼓励,少批评,慎用处罚 |
4、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10)人本关怀下的体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述评 |
1.2.1 体育的人本主义内涵研究 |
1.2.2 体育课程中人本关怀缺失及其归因研究 |
1.2.3 加强体育课程人本主义教育的研究 |
1.2.4 总体评述 |
1.3 论题解说与概念界定 |
1.3.1 论题解说 |
1.3.2 概念界定 |
1.4 理论依据与研究思路 |
1.4.1 理论依据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与难点所在 |
1.6.1 创新之处 |
1.6.2 难点所在 |
2 呼唤: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的依据、缘起与探析 |
2.1 依据: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1 体育课程概念 |
2.1.2 体育课程的特点 |
2.1.3 人本关怀 |
2.1.4 体育课程与人的本质 |
2.2 缘起: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审思与动因 |
2.2.1 我国历次体育课程改革的审思 |
2.2.2 我国历次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因 |
2.3 探析: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归因 |
2.3.1 现状探寻: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
2.3.2 归因叩问: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2.4 小结 |
3 改革: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的“12345范式” |
3.1 一个主旨:体育课程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 |
3.2 两个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
3.2.1 人本主义教育观 |
3.2.2 社本主义教育观 |
3.2.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当代体育课程建设理念 |
3.3 三个维度: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的立体框架 |
3.3.1 体育课程时间的长度——各个学段体育课程的有效衔接 |
3.3.2 体育课程内容的厚度——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选择性 |
3.3.3 体育课程品位的高度——熏陶内化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
3.4 四个层次: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 |
3.4.1 生存需要:体育课程培育体质素养 |
3.4.2 社交需要:体育课程培育社会化素养 |
3.4.3 自我实现需要:体育课程培育专业化素养 |
3.4.4 超越自我需要:体育课程培育人文素养 |
3.5 五大标准:体育课程的育人效果 |
3.5.1 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趋势 |
3.5.2 体育课程育人效果的“五大标准” |
3.6 小结 |
4 展望:人本关怀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前景 |
4.1 前景预期:“12345范式”下的体育课程改革发展方向 |
4.2 创新思路:全方位改革体育课程 |
4.3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教学思想问题问诊与矫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治理的优化研究 ——以浙江省新冠疫情防控为例[D]. 刘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2)
- [2]W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实施统一戒毒模式优化研究[D]. 朱程阔.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3]小学高年级“对话与倾听”学习共同体建构探索[D]. 郑秋钰.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D]. 王瑶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系统协同的医院建筑空间效率优化研究[D]. 蒋伊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裘彩萍昆曲网络课堂研究[D]. 倪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7]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化预防帮教体系构建研究[D]. 邱娜敏. 厦门大学, 2019(08)
- [8]武汉市吸毒人员矫治现状与法制对策研究[D]. 苏航. 武汉工程大学, 2017(04)
- [9]小学高年段学生厌学的成因与对策 ——以中山市开发区第三小学为例[D]. 刘月桃.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4)
- [10]人本关怀下的体育课程改革研究[D]. 汤万松.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