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再发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探究式学习设计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再发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探究式学习设计

一、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的“再发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探究学习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芸[1](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动量守恒定律”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指出

崔碧涛[2](2021)在《深度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需要既立足于现在又面向于未来的全面型创新人才。同时国家在具有坚实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强调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可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才,而不是工具化,模式化的劳动力。《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以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出一定的要求。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育学中的“深度学习”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查阅分析整理与“深度学习”相关的文献,了解目前国内外对深度学习的研究程度以及深度学习的概念界定和基本特点,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依据对深度学习的理解,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法了解高中生目前阶段深度学习的现状,并以力学“牛顿第一定律”和“力的分解”为教学案例,呈现其课堂观察,分析影响学生深度学习的原因,为后面的策略研究提供事实依据。最后对高中物理必修一力学部分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对于高中物理力学部分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思想,课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基于核心问题和真实任务,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基于多维视角,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多维论证,促进学生头脑中知识的深度建构;基于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本文秉承着物理学科的育人观念,围绕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对“深度学习”在物理教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提出促进学生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的策略,并得出研究结论和研究反思,旨在为一线教师在物理课堂中开展深度学习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从而启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基于多维角度去建构知识体系,迁移运用已经内化的知识,并能够及时思考、质疑、批判性地看待新事物和新知识。引导学生成为有头脑、有思想、有能力、有高级趣味、健康人生观和积极价值观的青年。

何海燕[3](2021)在《PBL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我国学者相继提出各种新教学模式,但是深入了解高中物理一线课堂发现,教师仍使用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近几年,project-based learning(PBL)在国内流行起来,一些学者把该学习理念贯彻于中小学课堂中。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本文尝试把PBL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调查法进行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前,通过文献研究法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同时理解PBL的理论基础与特征。教学实践过程中,设计PBL教学流、PBL教学点子库和教学案例,在西宁市某中学进行教学实验。教学实践结束后,采用访谈法访谈实验班学生,根据学生的反馈总结PBL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的优缺点。同时采用SPSS分析调查量表的数据,对比分析实验班与对照班在教学实验干预前后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本文得出了一些结论。第一,本研究发现PBL教学模式相比常规教学更能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第二,PBL教学模式对于科学探究能力中的问题与证据两个要素的提升更加明显。最后,概述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同时对未来的研究作出展望,希望能为有意研究PBL教学模式的教师提供借鉴。

吴昊[4](2020)在《基于PBL教学模式的高中力学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指出Problem-based learning(缩写为PBL)意为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引领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课程性质认为,物理学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动手实验,运用原有认知结构建立新模型,最后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结论的科学。同时《新课标》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以下简称解读)进一步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四个方面的教学建议和基本理念做了解读,强调通过问题解读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并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调动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论文基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构建新课标下PBL教学模式的研究框架,设计以新课标为背景的PBL教学模式,并应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后,对实施PBL教学模式班级的学生和教师进行深入访谈,以检验PBL教学模式是否落实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整理分析访谈结果,总结出PBL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以及影响PBL教学模式实施的因素,并提出教学建议。本论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在分析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明确研究意义,阐述研究思路。第二章对论题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论题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理清PBL教学模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第三章首先基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构建新课标下PBL教学模式的研究框架。然后对PBL教学模式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出以新课标为背景的PBL教学模式的设计思想。最后,对新课标背景下PBL教学模式进行要素分析。第四章为运用PBL教学模式进行高中力学教学实践的过程。在对PBL教学模式实践前期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PBL教学模式进行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动量和动量定理三节课的教学实践,并对实践过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地阐述。第五章为实践结果与分析。教学实践后,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访谈分析,发现PBL教学模式基本落实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而且采用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增强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同时发现分组的方式、提问的方式、问题的设计、教师课前的准备、课时的安排五个因素制约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第六章对本论文进行总结。作者对学生提出的教学建议是:课前认真准备尝试提出待解决的问题,课堂上积极发表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教师的建议是:合理安排课时,精心设置问题,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应对课堂学生随机提问,尝试多样化分组。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杨瑶[6](2020)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后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实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正确认识到课后作业对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以及什么形式的课后作业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就可以提高课后作业的质量,在引导学生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优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使课后作业能够起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首先,笔者以云南省的高中生和一线物理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就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后作业的实施现状以及笔者提出的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施现状、现状背后的原因以及优化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发现现阶段的高中物理课后作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阶段的物理课后作业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第二,缺乏文本习题类之外的课后作业;第三,高中物理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内容的认识不足;第四,高中物理教师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调查结果也初步验证了笔者提出的几种优化策略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其次,笔者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最近发展区、物理核心素养等内容从教师层面提出了几种加强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的做法,从课后作业层面提出了在作业中设置具有启发性问题等六种优化课后作业的策略。最后,笔者结合六种优化策略对现阶段的课后作业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对比优化前后例题与学科核心素养内容的联系程度再次探讨几种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辛赜[7](2020)在《PBL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中的探究 ——以高中物理“重心与平衡”为例》文中提出在我国教育部于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对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落实要求,并指出高中生应当具有批判性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传统讲授式教法的影响下,教材与现实之间仍缺乏联系,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落实新课程标的要求,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拓展思路,积极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能围绕现实问题展开教学的新模式。于是,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 learing,PBL)逐渐进入了教育者的视野。PBL在北美医学界数十年的探究中已被证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然而,由于中西文化和教育背景的不同,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将PBL移植到中国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难,至今尚未能大范围推广。笔者通过阅读大量中国医药卫生领域与中学物理领域进行PBL教学实践的相关文献,结合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将从师生观念,教学资源,课程特性等方面,论述PBL本土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关实施建议。并着重从《新课标》中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四方面水平的教育理念出发,将核心素养的各部分要素融入PBL的教学框架之中,整合出一套可适用于中国当下教育环境的活动程序,用以教学设计的指导。PBL在中国本土发展受限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在于相关教学设计的数量不多,广度不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虽然高中物理的“重心”知识点与生活联系紧密,能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但在教材中尚未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思路,是值得研究与开发的,可作为PBL教学模式本土化教学设计的内容。本文将从不同阶段学生对重心概念的思维特点和已有经验出发,结合所收集的与重心相关的教学素材,融入相关知识点,设计了一系列基于PBL理念的中学重心教学案例,以期在为PBL扩充教学资源的同时,供一线教育研究者参考。综上,本文主要探讨四个方面的问题:1.分析PBL教学模式在中国本土中学物理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实施上的建议;2.结合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将核心素养提升的各个要素融入PBL的活动程序与教学设计的开发中;3.收集重心相关教学素材,针对不同教学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素材选择与操作分析;4.基于PBL模式,将素材编写成一系列完整的教学设计以用于未来中学物理的课堂实践。

郑原琛[8](2020)在《“5E”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围绕物理核心概念展开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少而精且具有代表性的物理知识,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实现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学作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入门和基础内容,利用国外教育学界推崇并获得较好教学效果的“5E”教学模式对力学核心概念进行设计并组织教学,既能实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又能够巩固认知为后续物理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以上思考,本文提出了将“5E”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教学,旨在挖掘力学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将力学核心概念用“5E”教学模式进行构建并加以设计和应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并实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为教师开展核心概念教学提供了思路。本研究首先对“5E”教学模式及核心概念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文本梳理及教师问卷调查,确定了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具体内容并利用“5E”教学模式构建起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在构建形成教学策略的基础上利用“5E”教学模式设计出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教学内容并进行应用研究。本研究的研究结论表明,“5E”教学模式应用在力学核心概念的教学时具有良好的效果。

罗娟[9](2020)在《基于STEAM理念的趣味物理实验设计案例》文中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美国最先提出了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发展战略。如今,STEM教育理念得到了各国的关注和重视。随后,人们为了更加丰富和更好地发展STEM教育便提出了在其中加入艺术(Art)元素,于是就有了现在的STEAM教育。STEAM教育强调了教育发展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动手操作能力、工程意识、设计理念以及把数学运用于科学探究的意识,还要重视知识的人文素养、教育的艺术性和创造性。这样的发展理念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所提出来的要求。本研究通过对STEAM核心理念的深度探究,有目的、有价值导向地进行趣味物理实验案例的创造性开发设计。本研究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强,能够有效地培养新课改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规格所提出来的具有批判精神和终生学习能力要求的创新型人才,能够帮助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的时候提供案例参考和价值指导。本文章一共有五个章节,具体内容设计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并通过对实际教学工作的观察和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后发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工作中对STEAM理念的融入还处在初级探索阶段,主要是由于STEAM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STEAM教师缺乏和我国长时间所处的应试教育等模式的影响。此外,还对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第二章主要是对本课题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介绍。相关概念主要包括STEAM教育、趣味物理实验设计的内涵及其认识误区等,并进行了粗略的概念界定。紧接着探究了在学科教学中融入STEAM理念的现状和价值,进一步明确了在趣味物理实验设计中引入STEAM理念的可行性和重要性。第三章是对选定的三个趣味物理实验案例进行STEAM的设计与分析。试图深度挖掘不同的实验设计中所包含的STEAM元素,以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践教学的尝试。第四章是对其中一个设计案例进行教学实践,主要从背景分析、内容选择、思路设计、活动实施和反思几个方面进行活动实践,其目的是检测前面所进行的基于STEAM理念的案例设计是否具有足够的操作性、是否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主动探索的能力。第五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反思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呵对后期研究的期待,以保证与本研究相关的后续探索。本研究探究基于STEAM理念对趣味物理实验进行创新性的设计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升,问题意识也逐步凸显,合作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符合STEAM教育的核心理念。

臧天天[10](2020)在《基于科学思维素养的高考物理试题分析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为了应对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更高水平的要求,世界各国都对核心素养展开研究。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2018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称《课程标准》)颁布,正式提出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而作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高考引领着基础教育的方向。高考试题如何对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进行考察,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为物理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以2015—2019年高考物理全国卷(Ⅰ、Ⅱ、Ⅲ)共14套试卷的201道题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得出高考试题对科学思维素养的考察情况。首先,通过阅读文献,制定“科学思维”试题筛选标准,按照筛选标准从高考试题中筛选出“科学思维”试题。其次,对“科学思维”试题从分值、题型、考察要素、要素水平以及科学思维的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考试题非常重视对科学思维素养的考察,“科学思维”试题在近五年高考物理试题中的分值比重超过70%;高考物理试题侧重于考察模型建构要素和科学推理要素,对科学论证要素和质疑创新要素考察较少或几乎没有考察;高考物理试题对科学思维构成要素的考察水平主要为学业质量水平四,基本符合《课程标准》在科学思维方面对学生的要求。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从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和质疑创新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二、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的“再发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探究学习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的“再发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探究学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2)深度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深度学习的概念界定
        (一)深度学习定义
        (二)深度学习内涵
    二、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元认知主义理论
        (三)SOLO理论
        (四)核心素养理论
第三章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二、问卷的回收和整理
        (一)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三)描述性分析
        (四)相关性分析
    三、数据的分析与结论
第四章 高中力学部分内容的分析
    一、基于“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的思维性内容
        (一)抽象性
        (二)综合性
        (三)逻辑性
    二、基于“科学探究”的实验性内容
    三、各类型内容间的联系
第五章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高中物理力学的教学策略及应用
    一、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高中物理力学的教学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促进物理教学深度化
        (二)立足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确定深度学习目标
        (三)深度整合、结构化学习内容
    二、课堂教学阶段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深度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深度学习活动,获取和深度加工知识
    三、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策略的应用
第六章 深度学习在“力的分解”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一、深度学习在教学中的准备工作
    二、深度学习在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一)课题选定
        (二)制定计划
        (三)深度教学的实施
        (四)教学评价
    三、深度学习在教学中的结果分析
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总结
        (一)课前准备阶段的教学策略
        (二)课堂教学阶段的教学策略
        (三)课后评价反思阶段的教学策略
    二、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生物理深度学习现状调查
    附录二 相互作用-力课前检测卷
    附录三 第三章水平测试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PBL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PBL相关理论概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理论
        2.1.2 实用主义理论
        2.1.3 情境学习理论
        2.1.4 合作学习理论
    2.2 PBL的定义
    2.3 PBL的特征
第三章 PBL教学模式实践前准备
    3.1 教学流程设计
        3.1.1 实物类教学流程
        3.1.2 概念规律类教学流程
    3.2 PBL教学点子库
    3.3 调查量表的设计
        3.3.1 调查量表的编制
        3.3.2 调查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PBL教学模式实践过程
    4.1 教学实践过程简介
    4.2 前测数据分析
        4.2.1 前测分析
        4.2.2 前测总结分析
    4.3 教学案例
        4.3.1 教学案例一
        4.3.2 教学案例二
        4.3.3 教学案例三
    4.4 小结
第五章 PBL教学模式实践效果评估
    5.1 后测数据分析
        5.1.1 横向对比分析
        5.1.2 纵向对比分析
        5.1.3 后测总结分析
    5.2 学生访谈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实物制作类项目规划表
附录2 概念规律类项目方案表
附录3 高中物理科学探究能力量表
附录4 第一小组思维导图
附录5 第二小组思维导图
附录6 第三小组思维导图
附录7 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介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4)基于PBL教学模式的高中力学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研究综述
    第一节 PBL的含义
    第二节 PBL教学模式的含义
    第三节 PBL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研究综述
    第四节 PBL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研究综述
    第五节 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研究综述
    第六节 PBL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研究综述
    第七节 高中力学教学实践研究综述
    第八节 小结
第三章 新课标下PBL教学模式的设计思想
    第一节 新课标背景下PBL教学模式的研究框架
    第二节 新课标下PBL教学模式的理论模型
    第三节 以新课标为背景的PBL教学模式的要素分析
    第四节 新课标下物理课堂PBL教学模式的设计流程
第四章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高中力学实践探索
    第一节 实践前期条件分析-
    第二节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平抛运动教学实践过程
    第三节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圆周运动教学实践过程
第五章 实践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学生访谈目标
    第二节 访谈提纲的设计思路
    第三节 教师访谈情况介绍
    第四节 访谈的实施
    第五节 访谈结果的分析
第六章 总结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教学建议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附录二 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附录三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学设计
附录四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五 教师访谈实录
附录六 学生访谈实录
附录七 教学实践过程
致谢

(6)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1.1 教学需求
        1.1.2 升学需求
        1.1.3 学生发展需求
    1.2 研究现状概述
        1.2.1 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关于作业的研究现状
        1.2.3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作业研究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以及指导理论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核心素养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1.2 作业与课后作业
        2.1.3 优化
    2.2 指导理论
        2.2.1 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发展理论
        2.2.2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2.2.3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第3章 高中物理课后作业现状和策略有效性的调查
    3.1 学生问卷及反馈分析
        3.1.1 调查目的
        3.1.2 学生问卷的编制
        3.1.3 调查对象
        3.1.4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2 教师问卷及反馈分析
        3.2.1 调查目的
        3.2.2 教师问卷的编制
        3.2.3 调查对象
        3.2.4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3 问卷调查结果总结
        3.3.1 从调查结果看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3.3.2 从调查结果确定课后作业的研究方向
        3.3.3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优化方向的初探
第4章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优化策略
    4.1 教师层面
        4.1.1 加强对“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课程理念的认识
        4.1.2 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4.2 课后作业层面
        4.2.1 将课后作业的任务情景与生活、科技相结合
        4.2.2 在课后作业中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4.2.3 用物理图像呈现课后作业内容
        4.2.4 设置小组建构物理模型、编撰习题并解决类课后作业
        4.2.5 设置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实践类课后作业
        4.2.6 设置小组合作式的阅读类课后作业
第5章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优化设计和分析
    5.1 “将作业的任务情景与生活、科技相结合”策略的应用
    5.2 “在作业中设置具有启发性问题”策略的应用
    5.3 “用物理图像呈现作业内容”策略的应用
    5.4 “设置小组建构物理模型,编制习题并处理类作业”策略的应用
    5.5 “设置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实践类作业”策略的应用
    5.6 “设置小组合作式的阅读类作业”策略的应用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反思与展望
        6.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6.2.2 研究的不足之处
        6.2.3 对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学生问卷调查
附录 B 教师问卷调查
附录 C 高中生问卷调查结果双向细目表
附录 D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双向细目
附录 E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PBL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中的探究 ——以高中物理“重心与平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学生解决物理现实问题能力的薄弱
        1.1.2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与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
        1.1.3 PBL教学模式在中国的发展
        1.1.4 重心概念未能被整合成系统化的教学资源
        1.1.5 科学探究课程开发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2.PBL的理论基础与中国本土化的探索
    2.1 PBL的含义
        2.1.1 国内外学者对PBL的解读
        2.1.2 从师生两方面对PBL含义的解读
    2.2 PBL的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人本主义理论
        2.2.3 情景教育理论
        2.2.4 合作学习理论
    2.3 PBL与已有教学模式的区别
        2.3.1 与问答式教学的区别—问题处理者的不同
        2.3.2 与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区别—活动自主性的差异
    2.4 PBL的本土化困难分析与提议
        2.4.1 PBL在本土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
        2.4.2 对PBL在中国本土化应用的提议
    2.5 PBL运用于中学物理教学的效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3.核心素养下的PBL教学模式设计
    3.1 基于核心素养水平提升的PBL模式要素研究
        3.1.1 关于物理观念水平的维度分析
        3.1.2 关于科学思维水平的维度分析
        3.1.3 关于科学探究水平的维度分析
        3.1.4 关于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维度分析
    3.2 融入核心素养要素的PBL教学流程构建
        3.2.1 巴罗斯医生的五步教学模型及其扩展研究
        3.2.2 融入核心素养要素的PBL七步活动程序设置
    3.3 基于核心素养水平提升的PBL教学模式特征
        3.3.1 问题选择的要素
        3.3.2 教学活动的特色
        3.3.3 教学评价的手段
    3.4 PBL教学模式的设计流程
    3.5 本章小结
4.PBL 模式下高中“重心—平衡”的教学素材选择
    4.1 重心教学资源整合
        4.1.1 重心教学设计综述
        4.1.2 重心教学素材整合
        4.1.3 PBL指导指导“重心与平衡”教学设计开发的优势
        4.1.4 当前研究与教学设计的不足
    4.2 学生对重心概念的认知发展过程
    4.3 高中“重心—平衡”部分问题链设计
        4.3.1 教材分析
        4.3.2 高中重心探究课程线索整理
    4.4 高中重心部分教学的素材选择
        4.4.1 探究人体起立的条件·上
        4.4.2 “空中楼阁”的搭建
        4.4.3 探究人体起立的条件·下
        4.4.4 欹器制作
5.PBL模式下高中“重心—平衡”的教学设计
    5.1 教学流程设计
        5.1.1 课程三维目标
        5.1.2 课前准备
        5.1.3 教学流程预设
    5.2 辅助学习工具—学习单设计
    5.3 教学评价部分设计
6.重心综合性习题课资源开发
    6.1 能否推倒云梯
        6.1.1 问题综合分析
        6.1.2 教学流程预设
    6.2 滑笔(书)游戏
        6.2.1 问题综合分析
        6.2.2 教学流程预设
    6.3 背越式跳高动作解析
        6.3.1 问题综合分析
        6.3.2 教学流程预设
7.总结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1.1 PBL模式的基本要素与新课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理念相契合
        7.1.2 在当前中国的教育环境下PBL能成为传统教学有效的补充手段
        7.1.3 以PBL为指导完成“重心-平衡”教学案例的系列设计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2.1 教学设计缺乏教学实践的支持
        7.2.2 未能找出能有效测试学生对重心概念掌握程度的测试工具
        7.2.3 教学设计相对保守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7.3.1 开发本土化的PBL课程
        7.3.2 践行PBL探究课程的实践
        7.3.3 引入高端的科学探究设备
参考文献
致谢

(8)“5E”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5E”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综述
        1.2.2 核心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5.1 研究的方法
        1.5.2 研究思路
第2章 理论概述
    2.1 “5E”教学模式
    2.2 核心概念
    2.3 物理核心概念
    2.4 理论基础
        2.4.1 心理发展理论
        2.4.2 学习理论
第3章 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梳理与调查
    3.1 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文本梳理
        3.1.1 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文本梳理的标准
        3.1.2 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
        3.1.3 小结
    3.2 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调查
        3.2.1 调查对象
        3.2.2 调查内容
        3.2.3 调查方法
    3.3 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及结论
        3.3.1 运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
        3.3.2 调查结果及结论
第4章 基于“5E”教学模式的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教学策略建构
    4.1 “5E”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4.1.1 学生主体性原则
        4.1.2 运用合理性原则
        4.1.3 问题普适性原则
    4.2 “5E”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构建
        4.2.1 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学内容分析
        4.2.2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核心概念的教学
        4.2.3 提升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4.2.4 灵活的实施解释和迁移的环节
        4.2.5 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第5章 “5E”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5.1 教学设计案例
        5.1.1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案例
        5.1.2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案例
        5.1.3 “圆周运动”教学设计案例
    5.2 “5E”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教学的实施
        5.2.1 实践目的
        5.2.2 实践对象
        5.2.3 实验的方法
        5.2.4 实施的结果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STEAM理念的趣味物理实验设计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STEAM教育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趣味物理实验的研究现状
        1.3.1 趣味物理实验的国外研究现状
        1.3.2 趣味物理实验的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法
        1.7.2 案例分析法
2 理论基础
    2.1 STEAM教育
        2.1.1 STEAM教育的内涵
        2.1.2 STEAM教育的特点
    2.2 趣味物理实验的内涵
    2.3 趣味物理实验的认识误区
        2.3.1 趣味物理实验的取材仅限于日常生活
        2.3.2 趣味物理实验的趣味性大于知识性
        2.3.3 趣味物理实验与常规实验的关系
    2.4 趣味物理实验设计的原则
        2.4.1 趣味物理实验设计的目的性原则
        2.4.2 趣味物理实验设计的简便性原则
        2.4.3 趣味物理实验设计的参与性原则
        2.4.4 趣味物理实验设计的熟悉性原则
        2.4.5 趣味物理实验设计的相互关联性原则
    2.5 趣味物理实验设计与STEAM理念的融合
        2.5.1 趣味物理实验设计对STEAM理念的体现
        2.5.2 STEAM理念下趣味物理实验教学的特征
3 融入STEAM理念的趣味实验设计案例
    3.1 “水火箭”的实验设计案例
        3.1.1 实验意义
        3.1.2 实验原理
        3.1.3 实验制作与发射
        3.1.4 涉及的STEAM知识
        3.1.5 设计总结
    3.2 磁力枪
        3.2.1 实验意义
        3.2.2 实验制作与原理分析
        3.2.3 涉及的STEAM知识
        3.2.4 设计总结
    3.3 浮沉子
        3.3.1 实验意义
        3.3.2 实验制作
        3.3.3 涉及的STEAM知识
        3.3.4 设计总结
4 STEAM理念下“浮沉子”的实践活动教学与反思
    4.1 活动背景
    4.2 活动目标与内容
        (1)活动内容
        (2)活动目标
    4.3 设计思路
    4.4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工程任务
        (二)协作探究,建构学科知识
        (三)浮沉子的设计方案和制作
        (四)成果分享与评价
    4.5 活动课时记录与分析
    4.6 活动反思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的总结
        5.1.1 理论总结
        5.1.2 实践总结
    5.2 研究的现实困境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基于科学思维素养的高考物理试题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关于科学思维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关于科学思维的研究现状
        1.3.3 高考试题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统计分析法
        1.5.3 对比研究法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核心素养
        2.1.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1.3 科学思维
    2.2 理论基础
        2.2.1 多元智能理论
        2.2.2 教育测量理论
        2.2.3 皮亚杰的思维发展理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范围界定
    3.2 “科学思维”试题筛选标准
    3.3 试题筛选方法
4 2015-2019年高考物理“科学思维”试题分析
    4.1 2015-2019年“科学思维”试题筛选结果统计
    4.2 2015年高考物理“科学思维”试题呈现情况
    4.3 2016年高考物理“科学思维”试题呈现情况
    4.4 2017年高考物理“科学思维”试题呈现情况
    4.5 2018年高考物理“科学思维”试题呈现情况
    4.6 2019年高考物理“科学思维”试题呈现情况
    4.7 2015-2019年高考物理“科学思维”试题综合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教学建议
        5.2.1 模型建构要素方面
        5.2.2 科学推理要素方面
        5.2.3 科学论证要素方面
        5.2.4 质疑创新要素方面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的“再发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探究学习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动量守恒定律”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 王芸.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深度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 崔碧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3]PBL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何海燕.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4]基于PBL教学模式的高中力学教学实践研究[D]. 吴昊.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优化研究[D]. 杨瑶.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7]PBL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中的探究 ——以高中物理“重心与平衡”为例[D]. 辛赜.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5E”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郑原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9]基于STEAM理念的趣味物理实验设计案例[D]. 罗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科学思维素养的高考物理试题分析研究[D]. 臧天天.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再发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探究式学习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