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心功能无创检测方法研究

计算机辅助心功能无创检测方法研究

一、计算机辅助心功能无创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苑洪禹[1](2021)在《基于电桥法的无创血糖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糖尿病被称为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类疾病,具体指由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产生缺陷,从而导致人体由于血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所造成的疾病。糖尿病逐渐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类疾病之后第三大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疾病。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人们愈发重视自身的健康程度,但受限于现阶段的医疗技术,糖尿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通过外界注射胰岛素进行缓解与控制。因此,对血糖进行及时而又准确的检测就成为糖尿病治疗的关键。目前医学上对血糖检测的方式普遍单一,主要是使用介入性采血方式进行检测,但该方法不仅会引起疼痛,同时也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无痛、无感染、安全、便捷、低成本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被人们所关注,成为目前血糖检测技术的研究热点。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现已初步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面临技术难关,包括:(1)现阶段的研究停留在对类血溶液的分析,与真实人体实验仍有较大差距;(2)得到的人体生理信息由单一测量点或几个测量点计算得出,包含的人体生理信息并不全面;(3)人体组织介电谱参数测量所需要的设备体积庞大,经济成本过高,无法多次便捷的进行测量。在分析现阶段国内外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的基础上,选择通过生物电阻抗技术设计无创血糖检测模型。首先理论分析生物电阻抗与血糖之间的数学关系,证明通过生物电阻抗技术进行血糖回归拟合的可行性。之后采用自动平衡电桥法设计等效生物电阻抗采集平台,对被测人员进行人体实验,采集频率范围为25MHz-60MHz的生物电阻抗谱;对阻抗谱进行特征提取,采用K-临近分类方法设计针对“高血糖样本”的识别算法;并对分类后的样本数据进行高阶多元回归处理,得到血糖-电阻抗谱模型,实现无创血糖检测。运用本文设计的无创血糖检测模型进行实验后,发现:无创血糖检测模型可以较为清晰的描述单人血糖的变化趋势;多人实验中能准确识别出高血糖样本,为实现无创血糖检测打下技术基础。

黄炳法[2](2021)在《动静脉瘘仿真模型与无创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具有患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血液透析是肾病终末期患者最主要的保守治疗手段,用于透析的血管通路是肾病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由于可以反复穿刺、并发症少等优点被广泛采用作为血液透析治疗的首选血管通路。为了提高瘘使用寿命和透析治疗质量,临床透析医嘱中普遍要求对瘘状态进行动态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狭窄或栓塞。目前采用的触诊,超声检查或血管造影存在病人难以自主实施,成本高、需要到院实施,或有创等问题,因此研究无创动静脉瘘评估技术成为迫切需求。本文针对无创瘘状态评估临床应用首先需要回答的两个关键问题开展了初步探索研究:(1)如何利用工程学方法有效描述动、静脉吻合后血管几何结构与血流模式的改变;(2)是否存在对应动静脉瘘状态改变的有效可检测无创生理信号及特征。本文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结论主要包括:(1)在总结分析动静脉瘘建模和状态评估相关的国内外工作基础上,通过电路阻容特性与动静脉瘘血管阻力和顺应性类比以及对动静脉瘘血管几何结构分析,分别提出了基于二阶电阻-电容集总参数的电路模型和体外瘘结构物理模型;(2)在瘘电路模型基础上探索通过压力、流量估计瘘阻力、顺应性的方法。提出了约束条件下结合模型仿真与遗传算法的瘘电路模型参数求解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估计瘘阻力和顺应性;阻力增大和顺应性降低是狭窄产生后瘘静脉压力增大、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3)设计并实现了体外瘘模型流体参数测量系统和基于激光的振动信号测量系统,在定量研究体外模型流体特性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无瘘/有瘘和不同狭窄度下流体参数和表面振动信号特征。结果表明“动静脉吻合”结构的流量和压力增大,在瘘结构下表面激光信号呈现脉动性增强并叠加“震颤”信号特点,同时在狭窄后压力和振动信号有所增强。压力增大引起表面激光测量信号中脉动成分明显增强,瘘结构下湍流性增强导致测量得到的信号中出现“震颤”成分;此外,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静脉”压与表面振动信号呈强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了0.99;(4)基于体外模型实验结果,在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开展了临床验证。我们对比了5名健康志愿者和5名动静脉瘘透析患者的桡动脉/瘘口的体表振动信号。健康志愿者的信号幅度较弱且不易测量,其能量主要集中在20Hz以内;透析患者的信号幅度较强,除出现强脉动特点外,信号中出现了20Hz以上高频“震颤”成分,该结果与体外模型实验结果相一致。论文研究结果对深入探究低成本的非接触无创动静脉瘘状态监测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借鉴意义。

齐元琨[3](2021)在《阻抗心动描记法在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多种原因引起,以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肺血管阻力逐渐增加为特征,最终导致右心乃至全心衰竭及死亡的心血管疾病。PH的诊断标准为: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经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25 mmHg。除常规利尿及强心等治疗外,PH的治疗已经进入靶向药物时代。随着靶向药物的应用普及,PH开始由高致死率的恶性进展性疾病向可控的慢性疾病发展,因此,准确对PH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以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达到长期稳定维持至关重要。从各个指南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均不难发现,以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为基础的血流动力学评估占有重要地位。精准测量CO仍是评价PH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及预后分析的关键。但作为“金标准”的右心导管检查(right heart catheterization,RHC)存在有创性,操作繁琐,需专业团队配合等一系列局限性,限制其在临床大规模开展。各种无创性方法应运而生,其中阻抗心动描记法(Impedance Cardiography,ICG)便为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因此,探讨阻抗心动描记法对于PH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的准确性及其在患者预后评估中应用的价值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目的1.研究ICG和RHC在测量CO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2.研究ICG的各项参数对于PH筛查和初步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单中心研究,研究对象来自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住院,拟行右心导管检查的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32名患者。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WHO心功能分级等),收集患者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包括超声心动图、N端脑利钠肽前体、血常规、血生化等)。由固定团队和医师对患者进行RHC及ICG检查,并记录相应参数值。征集健康志愿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根据肺动脉高压指南中临床分类和诊断标准,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如下分组:(1)根据RHC检查结果,将mPAP≥25 mmHg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确诊组,mPAP<25 mmHg的研究对象定义为排除组。(2)根据是否存在心内分流,将研究对象分为心内分流组以及无心内分流组。(3)将RHC和ICG测得CO进行比较,相关组定义为CO差异<10%,余为不相关组。统计分析应用SPSS 25.0进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相关性分析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相关性分析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组间比较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应用卡方检验。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O相关性的参数指标。一致性分析应用Bland-Altman法。定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共纳入132名进行右心导管检查的患者。女性80例,占60.61%,平均年龄为45.10±16.01岁。确诊组共计110例,其中PAH患者75例,占68.18%;第二大类左心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2例,占比1.82%;第四大类中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33例,占比30%。2.右心导管检查中热稀释法和ICG所测得患者CO平均值分别为4.95±1.17 L/min 和 4.39±1.32 L/min。相关系数为 0.340(P=0.001)。Bland-Altman 法对两种方法进行一致性分析显示,差值平均值为0.56 L/min,一致性区间为-2.25至3.37 L/min,百分比误差为60.6%。右心导管检查中热稀释法和ICG所测得患者每搏量平均值分别为64.19±18.45 mL及60.63±20.42 mL,相关系数为0.405(P<0.001)。Bland-Altman法进行一致性分析,差值平均值为3.6 mL,一致性区间为-38.1至45.2 mL。右心导管检查中间接Fick法与ICG所测得CO 比较,肺循环血流量与体循环血流量平均值分别为8.86±3.74 L/min及4.02±1.92 L/min,ICG测得CO平均值为4.26±0.91 L/min。相关性结果显示肺循环血流量和体循环血流量与ICG所测得患者CO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103(P=0.63)及0.139(P=0.518)。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差值平均值分别为4.60 L/min及-0.24 L/min,一致性区间分别为-2.77 至 11.97 L/min 和-4.17 至 3.70 L/min。3.CO相关性影响因素分析中,未发现对相关性产生影响的参数(P值均>0.05)。4.对确诊组和健康对照组间ICG所测得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将存在组间差异的参数(P<0.05)构造受试者工作曲线,结果显示胸液传导性和收缩时间比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763及0.746,Cut-off值分别为0.025 1/Ω和0.30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6%和75.0%与62.7%和85.0%。分析排除组患者胸液传导性和收缩时间比,结果显示特异性为72.7%及86.4%。结论1.CO在热稀释法和ICG检查中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和良好的一致性。对于不存在心内分流的PH患者,可使用ICG检测CO,用于患者预后评估。2.间接Fick法和ICG检查在测量CO时没有相关性。3.ICG检查中胸液传导性和收缩时间比两项参数可用于PH患者的筛查及初步诊断。

叶嫚嫚[4](2021)在《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估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无创心血管功能检测仪检测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探讨SEVR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的评估价值及在基层医疗中对CHF患者的应用价值,以方便全科医生在基层评估管理CHF患者。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者,通过受试者信息调查表筛选出20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区2019年2月至8月心血管内科住院部收治的患者,经过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计纳入186例CHF患者作为实验组。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实验组分为三组,分别为NYHAⅡ级(n=64)、NYHAⅢ级(n=67)及NYHAⅣ级(n=55)。收集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心率(H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以及SEVR。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生化资料、SEVR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分析两组SEVR与BNP、LVEF的相关性,方差分析法分别分析实验组NYHAⅡ级、NYHAⅢ级及NYHAⅣ级三组间SEVR、BNP、LVEF差异,从而研究SEVR对CH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及应用价值。结果1.实验组SEV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06±26)%vs.(129±20)%,P<0.05]。2.对照组中SEVR与BNP无明显相关性(P>0.05),SEVR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P>0.05)。3.实验组SEVR与BNP呈负相关性(r=-0.448,P<0.05),SEVR与LVEF呈正相关性(r=0.574,P<0.05)。4.实验组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BNP水平升高,LVEF、SEVR水平下降,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患者SEVR水平较健康体检者明显降低,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级别增高,SEVR水平进一步下降,可作为CHF的简便易行评估手段之一,适用于基层医疗中对CH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

钟雪锋[5](2021)在《老年重症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机械通气治疗新探索》文中认为第一部分:老年重症CAP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分析APACHEⅡ评分≥26.8分、SOFA≥6分,GCS<13分时NIV组和IMV组的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IV组严重免疫抑制比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比例、收缩压和舒张压、病情最重时血Hb、PLT、ALB明显高于IMV组;而IMV组阿尔茨海默病的的比例、昏迷的比例、肌酐、尿素、血钠、血氯的水平、脓毒症休克比例、HAP 比例均明显高于NIV组。NIV失败后转为IMV的病死率达87.1%。只用NIV组、NIV+IMV和IMV组三组比较,NIV+IMV组在入组时的P/F值明显低于只用NIV组,而在临床评分、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入组时重要脏器功能评估等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IV失败组使用NIV24h内P/F无改善,NIV成功组入院时和入组前使用 HFNC 的比例明显高于 NIV 失败组。UREA>16.6mmol/L、TNI>0.26ng/ml、ACS、消化道出血、Ⅱ型呼吸衰竭、ARDS、脓毒症休克为NIV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其P值分别为 0.025、0.005、0.004、0.025、0.006、0.032、0.009。结论: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衰应尽早行机械通气治疗,P/F<150mmHg老年重症CAP患者,NIV和IMV均可作为呼吸支持治疗的初始选择,但NIV失败患者病死率很高,UREA>16.6mmol/L、TNI>0.26ng/ml 及合并 ACS、消化道出血、Ⅱ型呼吸衰竭、ARDS、脓毒症休克为NIV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老年重症肺炎的病死率很高,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机械通气治疗。为此探讨NIV对P/F<150mmHg老年重症CAP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1年5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北京医院RICU收治的P/F<150mmHg且符合入排标准的老年重症CAP患者,将入组后使用NIV治疗的72例纳入NIV组,使用IMV治疗的25例纳入IMV组。对NIV组和IMV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进行收集和比较。为了解是否存在入组后初始呼吸支持方式的选择偏倚造成结果差异,我们对入组后只用NIV(41例)、NIV失败后转为IMV(NIV+IMV组,31例)以及入组后立即使用IMV(25例)三组患者进行两两比较。最后我们将NIV组的患者分为NIV成功组(24例)和NIV失败组(包含NIV组死亡病例和转为IMV的病例共48例)进行比较。研究终点指标:住院病死率、住院28天病死率、住院时间、RICU时间、无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费用、NIV失败的危险因素。统计使用SPSS21.0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稚和检验或Kruskai-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f<5);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当统计结果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NIV组和IMV组比较,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值为61.1%vs 72%,P=0.329;住院28天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其值为48.6%vs 48%,P=0.958。NIV组住院天数、RICU天数、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IMV组,其P分别为0.044,P=0.045,P=0.014。入组时NIV组GCS评分明显高于IMV组,而IMV组入组时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明显高于NIV组,分层分析发现,第二部分:老年人流感的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探讨老年人流感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3月北京医院老年病区确诊的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老年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描述老年患者流感的总体临床特征,并分组比较年龄≥90岁长寿老人和普通老人(60岁≤年龄<90岁)流感的临床特征差异;比较老年患者甲、乙流的临床特点;比较流感合并脓毒症的危险因素。统计使用SPSS 16.0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当统计结果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7年10月~2018年3月北京医院老年病区共确诊流感患者47名,其中年龄≥90岁长寿老人20名,占42.5%。总体临床特征:平均年龄(86.47± 11.62)岁,近50%的患者合并心脑血管和慢阻肺;91.5%的患者有发热,最高平均体温为(38.34±0.75)℃,以中低热为主。咳嗽、咳痰的比例分别为74.5%、66.0%。平均氧合指数(283.94±65.93)mmHg。初诊时符合脓毒症(Sepsis)诊断的比例为36.2%,符合Sepsis诊断患者中不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诊断的占29.4%。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后,第二天平均体温明显下降(38.34±0.75℃vs 37.34±0.77℃,t=5.732,P=0.000),第三天平均体温降至正常(36.96±0.62℃),诊断第7天治疗有效率占93.6%,住院病死率为2.1%。年龄≥90岁长寿老人组和普通老人组比较,平均年龄(96.95±3.53)岁 vs(78.70±9.09)岁,P=0.000)、住院率(100%vs 74.1%,P=0.015)、需无创通气支持率(25%vs 3.7%,P=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主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合并症和治疗效果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长寿老人组有更高的sepsis 比率(50%vs 25.9%,P=0.187)和低的第7天治愈率(50.0%vs 80.8%,P=0.138)。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在诊断时PO2差异有统计学差异[(78.03±18.13)mmHg vs(63.45±7.37)mmHg,t=2.428,P=0.034]。对脓毒症危险因素分析发现,年龄≥80岁(94.1%vs 60%,P=0.017),冠心病(64.7%vs 33.3%,χ2=4.321,P=0.038),慢性心功能不全(52.9%vs 10%,P=0.00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4.7%vs 33.3%,χ2=4.321,P=0.038),SIRS(70.6%vs 40%,χ2=4.063,P=0.044),喘息(47.1%vs 6.7%,P=0.02),呼吸频率>20 次/min(70.6%vs 26.7%,χ2=8.563,P=0.0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冠心病(P=0.016)、慢阻肺(P=0.034,)、喘息症状(P=0.010)是出现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流感多表现为中、低热,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病程初期即可出现明显低氧血症。年龄≥90岁长寿老年人组有更高的住院率,需更多的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磷酸奥司他韦治疗48h体温显着降低。合并冠心病、慢阻肺和出现喘息症状是患者出现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6](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指出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李天刚[7](2020)在《单脐动脉胎儿心功能评价及胎盘组织VEGF蛋白定量表达》文中认为目的:应用时间-空间复合成像(STIC)联合频谱多普勒技术评估孤立性单脐动脉(ISUA)胎儿心脏收缩功能;通过静脉导管及肺静脉血流频谱参数评估ISUA组胎儿左、右心舒张功能;应用脐带横截面积、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频谱判断ISUA与正常胎儿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22-39周ISUA组胎儿77例及孕龄匹配正常对照组胎儿77例,根据孕周将两组胎儿分为孕中期(22+0-27+6周)及孕晚期(28+0-39+6周),应用STIC技术检测胎儿四腔心三维(3D)动态容积数据,利用STIC-M型获取二、三尖瓣瓣环运动曲线,测量胎儿二尖瓣瓣环位移(f-MAPSE)及三尖瓣瓣环位移(f-TAPSE);通过STIC技术联合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软件(VOCAL)分别测量孕中期两组胎儿左心室及右心室舒张期末容积(EDV)和收缩期末容积(ESV),并依次计算心功能评价指标每搏量(SV)、每分心输出量(CO)和射血分数(EF);利用彩色多普勒频谱测量孕中期两组胎儿主、肺动脉频谱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流量速度积分(VTI)和胎儿心率(FHR),分别计算左心室每分心输出量(LCO)和右心室每分心输出量(RCO);利用彩色多普勒频谱测量孕晚期两组胎儿肺静脉(PV)、静脉导管(DV)及二、三尖瓣频谱,其中PV及DV频谱参数包括心室收缩期S峰流速,心室收缩期末v谷流速,心室舒张早期D峰流速,心房收缩期a谷流速,并计算速度比PIV,S/v,S/D,S/a,v/D,v/a及D/a,测量二、三尖瓣口频谱E峰及A峰流速并计算E/A比值;对中孕期及晚孕期胎儿脐带横截面观察并描记比较两组脐静脉(UV)面积,脐动脉(UA)面积及UV面积/UA面积比,利用频谱多普勒测量两组胎儿UA及大脑中动脉(MCA)频谱并对参数PI进行比较;随访两组产后新生儿体重及胎盘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孕中期ISUA组与正常对照组胎儿f-MAPSE及f-TAPSE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孕晚期ISUA组与正常对照组胎儿f-MAPSE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孕晚期ISUA组与正常对照组胎儿f-TAPSE与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胎儿f-MAPSE和f-TAPSE均与胎儿孕周呈正相关(P<0.01);STIC联合VOCAL测量孕中期两组胎儿心室收缩功能,ISUA组胎儿LCO及RCO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胎儿LCO及RCO均与孕周呈正相关(P<0.01);利用主动脉及肺动脉瓣口频谱测量孕中期两组胎儿心室收缩功能,ISUA组胎儿LCO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ISUA组胎儿RCO较正常对照组下降,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LCO及RCO与孕周均呈正相关(P<0.01);对STIC联合VOCAL法及频谱测量两种方法对胎儿LCO及RCO进行相关性分析,两种方法测量LCO一致性较RCO好;孕晚期两组胎儿PV及DV参数PIV、S/v、S/D、S/a、v/D、v/a、D/a及二、三尖瓣口E/A比值均无显着变化(P>0.05);两组各参数与二、三尖瓣口E/A比值进行相关性分析,PV频谱参数PIV与二尖瓣E/A比值相关性较好(ISUA组R2为0.646,正常组R2为0.579),DV频谱参数v/D与三尖瓣E/A比值相关性较好(ISUA组R2为0.520,正常组R2为0.358);孕中期及孕晚期ISUA组胎儿UA面积均高于正常组(P<0.01),孕中期及孕晚期ISUA组UV/UA面积比均小于正常组(P<0.01),两组UV面积与孕周均呈线性正相关(P<0.01);孕中期ISUA组胎儿UA频谱参数PI值低于正常组(P<0.01),孕中期及孕晚期ISUA组胎儿MCA频谱参数PI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孕中期及孕晚期ISUA组胎儿PIMCA/PIUA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ISUA组新生儿体重及胎盘质量均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SUA胎儿易合并低出生体重,通过对ISUA与正常胎儿心功能及胎儿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可以准确了解ISUA胎儿心脏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提供较准确、客观的诊疗依据。目的:通过三维能量多普勒技术(3D-PDU)定量指标评价ISUA胎儿及正常对照组胎儿胎盘微血流灌注;通过免疫组化法(SP)及荧光免疫法(PCR)对ISUA胎儿及正常胎儿胎盘组织VEGF蛋白表达分别进行定性及m RNA定量分析,并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方法:晚孕期ISUA组胎儿58例及正常对照组胎儿77例,应用3D-PDU检测ISUA组及正常对照组胎儿胎盘组织内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参数,评价指标包括血流强度指数(FI)、血管指数(VI)及血管形成-血流强度指数(VFI);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荧光免疫PCR法对ISUA组及正常对照组各26例脐带组织及胎盘组织VEGF蛋白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比较两组之间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胎儿胎盘3D-PDU血流参数VI及VFI均高于ISUA组(P<0.05);GA与VFI之间呈线性正相关(P<0.001);免疫组化SP法比较两组胎盘组织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ISUA组阳性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01),ISUA组及正常对照组脐带组织免疫组化VEGF均呈阴性表达;PCR检测两组胎盘组织内VEGF因子m RNA蛋白定量表达,ISUA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3D-PDU可定量分析ISUA胎儿胎盘微血流灌注情况,为临床ISUA胎儿胎盘微血流灌注提供了客观量化依据。通过不同方法检测ISUA胎儿胎盘组织VEGF蛋白表达对阐明ISUA胎儿胎盘病理及机理提供了客观依据。目的:通过分析781例SUA胎儿超声及临床资料,探讨SUA胎儿发生率、合并畸形及出生结局。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013年至2019年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诊断为SUA的781例单胎胎儿及其母亲,分析了孕妇基本临床资料,胎儿超声检查基本信息及胎儿产后结局的相关数据。结果:781例SUA胎儿中,624例为ISUA(79.9%),157例(20.1%)合并其它结构和/或染色体异常。157例合并结构异常胎儿中,泌尿系统畸形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畸形和消化系统畸形。SUA胎儿右支缺失发生率为59.1%,左支缺失发生率为40.9%。合并其它结构和/或染色体异常的SUA胎儿的平均出生体重较ISUA胎儿低(P<0.01),但在合并早产发生率上无显着差异。结论:当产前诊断发现SUA后,需要对胎儿结构进行详细检查,其中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是超声检查的重点。如果发现相关的结构畸形,建议对胎儿进行必要的染色体检查。对于ISUA胎儿,建议动态监测生物学指标以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但不建议常规对ISUA胎儿进行染色体检查。

王丹妮[8](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物阻抗信号心功能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心功能评估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早期筛查、日常监测和诊断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众多心功能评估方法中,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检测得到的心阻抗微分信号携带了大量心脏生理病理信息,能够实时准确的反映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估心血管功能。因此,本文结合信号处理与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一种适应于一维心阻抗微分信号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高效快捷的实现人体心功能自动评估。首先,根据心阻抗微分信号的产生机理及检测方法,设计心阻抗微分信号采集实验方案。测量16名健康受试者在四种不同实验状态下的同步心电、心阻抗微分信号数据,构建心阻抗数据库。结合心电信号与心阻抗微分信号在时域上的对应关系,通过小波变换及阈值法实现心阻抗微分信号的去噪、特征点定位以及心动周期分段等一系列预处理,完成数据收集工作。其次,本文提出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1D-CNN模型,适应一维时序心阻抗微分信号特性,自动提取心阻抗微分信号的深层特征表示,有效降低人工选择特征的主观性影响,实现不同状态下人体心功能自动分类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模型在心功能自动分类评估任务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及分类性能,获得了超过96%的平均测试准确率。最后,为了降低深层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时间成本,进一步挖掘一维心阻抗微分信号数据的内在时间相关性和数据依赖关系,提出了基于信号编码特征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CLSTM网络模型,实现不同状态下人体心功能自动分类评估。通过卷积自动编码器提取原始心阻抗微分信号的编码特征,信号压缩的平均均方根误差百分比仅为0.65%,以较低的损耗完成信号压缩。对比原始信号和编码特征的LSTM网络训练时间和分类精度,实验结果表明,CLSTM网络模型能够大大降低模型训练时间成本,在测试集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7.87%,且增加了心功能评估的实时性以及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许秋雯[9](2020)在《慢性心衰不同中医证型心冲击图特征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或晚期阶段,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冠心病、高血压病的患病率的提高,我国心衰患者的病因构成比发生着变化。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导致的心衰比例上升。医疗条件的改善使得人均寿命也在提高。老年人心衰的发病率高和冠心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使得心衰的患病人数增多。据估计,我国现有心衰患病人数450万。面对庞大的心衰患病人群,快速、全面、准确甚至远程评估患者病情和给予有效治疗至关重要。中医中药在心衰的治疗中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亦正积极进行。目前常用的心功能评价方法和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的方法不外乎心功能分级、利钠肽、超声心动和血流检测等,皆具有其适用条件和限制。随着科技的发展,结合了现代传感技术的心冲击图进入医学物理研究者的视野,在已有的科学论文中,心冲击图可用于检测心率,其与心电图一起所得的RJ间期或可预测心衰患者预后。RJ间期亦与中医证型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旨在发现慢性心衰患者心冲击图的主要数据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候变化的规律,找到新的评估心功能和中医证候客观化的方法。研究目的:1.研究心衰患者与非心衰患者心冲击图主要数据(H值、I值、J值、K值、tHI值、tIJ值和tJK值)的差异,探索心衰患者的心冲击图数据规律。2.研究心衰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心冲击图主要数据(H值、I值、J值、K值、tHI值、tIJ值和tJK值)的差异,找到一种新的中医证型客观化的指标。3.研究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分级、NT-proBNP浓度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冲击图主要数据、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普通病房和监护室住院的病人。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收入111例确诊为心衰的病人。另收入同一时期住院的30例非心衰病人作为对照组。由科室两名副主任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根据慢性心衰诊断标准对病人进行诊断,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将符合条件的病人纳入慢性心衰组和非心衰组。由两名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副主任及以上职称的医师对慢性心衰组病人进行中医证候分组,分为心肺气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心肾阳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阳虚水泛证组及痰饮阻肺证组等六种证型组。收集纳入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浆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和心冲击图,填好病例调查表。将得来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后,利用SPSS 20.0软件对不同组间的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44例患者,其中慢性心衰组患者111例,非心衰组患者30例。慢性心衰组与非心衰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2.慢性心衰患者与非心衰患者的H值、tHI值和tJK值均有显着性差异。两组间I值、J值、K值和tIJ值无统计学差异。3.慢性心衰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组间心冲击图的H值与证型变化相关,各证型间H值大小顺序为:心肺气虚证组<心肾阳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气阴两虚证组<阳虚水泛证组<痰饮阻肺证组,其中痰饮阻肺证组H值显着大于心气阴两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心肺气虚证组和心肾阳虚证组。中医证型与H值呈一般正相关关系(r=0.248,P<0.05)。不同中医证型组间I值、J值、K值、tHI值、tIJ值和tJK值均无显着性差异。4.不同心功能分级组间H值有显着差异。心功能Ⅰ级、Ⅱ级分别与Ⅳ级的H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值与心功能分级间有一般正相关关系(r=0.250,P<0.05),H值随心功能分级的递增而增大。5.不同心功能分级间,中医证型分布不同。心功能Ⅰ级主要为心肺气虚证;心功能Ⅱ级主要以心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和心肺气虚证等虚证类;心功能Ⅲ级主要为气虚血瘀证;心功能Ⅳ级主要为阳虚水泛证。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分级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609,P<0.05)。6.不同中医证型组间NT-proBNP差异显着,各中医证型组间NT-proBNP浓度由低至高的变化顺序为心肺气虚证组<心肾阳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痰饮阻肺证组<阳虚水泛证组。中医证型与NT-proBNP呈正相关关系(r=0.457,P<0.05)。7.不同中医证型组间LVEF值差异显着,各证型组间LVEF值由高至低的变化顺序为心肺气虚证组>心肾阳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痰饮阻肺证组>阳虚水泛证组。中医证型与LVEF呈一般负相关关系(r=-0.262,P<0.05)。8.心功能分级各级间NT-proBNP浓度均具有显着性差异,NT-proBNP浓度随心功能分级的而增高。心功能分级与NT-proBNP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740,P<0.05)。9.不同心功能分级间LVEF值显着不同,心功能Ⅳ级与Ⅰ级、Ⅱ级、Ⅲ级比较时,均与LVEF值有显着性差异;心功能Ⅲ级与Ⅰ级比较时,LVEF值有显着性差异。心功能分级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r=-0.414,P<0.05)。10.心冲击图H值与LVEF呈一般负相关关系(r=-0.180,P<0.05),与NT-proBNP不存在相关关系。研究结论:1.慢性心衰组与非心衰组心冲击图H值、tHI值、tJK值均有显着性差异,但两组间I值、J值、tIJ值无明显差异。2.心冲击图H值与中医证型、心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关系,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3.心冲击图H值与NT-proBNP无相关关系。4.心冲击图H值、心功能分级、NT-proBNP和LVEF均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或可成为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依据。

魏子宁[10](2020)在《无创伤活体生理生化测量仪器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长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患者通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医生需根据患者服药后人体各生理参数的变化,及时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采用各自独立的电生理仪器测量,虽可达到获取患者各生理信息的目的,但测量周期过长、部分仪器需有创检测等原因使得检测效率大大降低。针对上述现状,本文研究基于Linux嵌入式技术和医疗电子技术设计并研制出一台无创伤活体生理生化测量仪。该仪器可以测量并显示多种人体重要生理生化参数,包括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浓度、脉搏波、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血糖值等,并实现了各生理参数的长期储存和读取。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原理方面:基于大量文献的所提供的研究经验,本研究主要选用包括光电容积描记法、朗伯-比尔定律、脉搏波传导时间血压测量法和能量代谢守恒法等原理作为理论支撑。(2)硬件设计方面:设计并实现了单一无创检测探头对多种生理参数的采集测量,降低了多传感器及有创检测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整机以ARM(S5PV210)作为系统核心,对驱动模块、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等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研究,并进一步完成了PCB绘制以及实验样机的制作。(3)软件设计方面:选用Linux操作系统作为软件设计平台,完成各生理参数测量程序和数据处理算法等软件程序的设计与编写。从操作便捷和人机交互角度出发,选用串口屏作为显示器并配合USART HMI实现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4)实验部分:使用实验样机对22名志愿者进行多种生理参数的测量,将所得测量值与标准仪器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无创伤活体生理生化测量仪与各对比仪器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同时该仪器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综上所述,本研究设计的无创伤活体生理生化测量仪器对人体各生理参数实现了有效检测,可为糖尿病药效学研究提供更多参考价值。

二、计算机辅助心功能无创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辅助心功能无创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电桥法的无创血糖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2.2 生物电阻抗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等效生物电阻抗的血糖测量原理
    §2.1 生物电阻抗技术
        §2.1.1 人体三元等效模型
        §2.1.2 频散理论
    §2.2 葡萄糖浓度与生物电阻抗的关系
        §2.2.1 葡萄糖浓度与细胞膜等效电容的关系
        §2.2.2 在β频散下血糖与细胞膜介电常数的关系
    §2.3 基于电桥法的人体等效阻抗测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自动平衡电桥的等效生物电阻抗采集平台设计
    §3.1 等效生物电阻抗采集平台设计方案
    §3.2 电极片实验
    §3.3 等效生物电阻抗采集硬件平台设计
        §3.3.1 信号源模块
        §3.3.2 鉴相器模块
        §3.2.3 A/D转换电路
        §3.3.4 其他相关电路
    §3.4 等效生物电阻抗采集软件设计
        §3.4.1 等效生物电阻抗检测平台软件程序设计
        §3.4.2 部分模块程序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创血糖模型建立
    §4.1 无创血糖检测模型
    §4.2 数据预处理
        §4.2.1 粗大误差的判断与剔除
        §4.2.2 最小二乘平滑滤波
        §4.2.3 高血糖模型特征提取
    §4.3 基于k-临近法的血糖参数分类
    §4.4 基于多元回归的无创血糖检测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创血糖检测实验与结果分析
    §5.1 单人血糖实验
        §5.1.1 单人血糖实验设计
        §5.1.2 单人实验结果分析
        §5.1.3 单人血糖补充实验设计
        §5.1.4 单人补充实验结果分析
    §5.2 多人血糖实验
        §5.2.1 多人血糖实验设计
        §5.2.2 多人实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2)动静脉瘘仿真模型与无创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血管建模研究现状
        1.2.2 动静脉瘘建模研究
        1.2.3 动静脉瘘评估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需要进一步探究的方面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动静脉瘘仿真模型
    2.1 动静脉瘘生理学基础
        2.1.1 动静脉瘘血流特点
        2.1.2 动静脉瘘几何结构
    2.2 动静脉瘘的电路建模
        2.2.1 windkessel血管电路仿真模型
        2.2.2 动静脉瘘集总参数电路模型
    2.3 体外瘘结构物理建模
        2.3.1 体外瘘管径设计与实验
        2.3.2 体外瘘结构设计与实现
        2.3.3 体外瘘模型出入口流体模拟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静脉瘘电路模型参数求解与分析
    3.1 动静脉瘘血流参数与电路参数对应关系分析
    3.2 瘘电路模型分析
    3.3 实验设计与设置
        3.3.1 Simulink电路模型
        3.3.2 模型参数约束条件
        3.3.3 激励源选择
        3.3.4 求解器选择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模型主动脉压与瘘口参数关系
        3.4.2 模型狭窄与静脉动力学参数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外动静脉瘘结构流体仿真研究
    4.1 硬件系统设计
        4.1.1 数据采集平台设计
        4.1.2 传感器标定
        4.1.3 体外瘘结构物理模型设计
    4.2 软件设计
    4.3 表面振动测量装置设计
        4.3.1 激光测距原理
        4.3.2 激光传感器选择
        4.3.3 激光传感器频率响应测试
    4.4 体外动静脉瘘流体实验与结果分析
        4.4.1 体外瘘结构流体参数设置
        4.4.2 振动信号与流体动力学参数相关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静脉瘘振动测量装置设计与临床数据采集
    5.1 动静脉瘘振动测量装置设计
        5.1.1 振动采集装置
        5.1.2 自适应滤波
        5.1.3 动静脉瘘生理参数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5.2 实验过程及结果
        5.2.1 实验对象
        5.2.2 实验过程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阻抗心动描记法在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前言
    1.1 肺动脉高压定义、流行病学及预后
    1.2 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模型
    1.3 CO的测量及估测方法
        1.3.1 右心导管检查
        1.3.2 经胸壁超声心动图
        1.3.3 心脏核磁共振
        1.3.4 阻抗心动描记法
    1.4 阻抗心动描记法用于肺动脉高压心功能评价的进展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研究对象分组
    2.2 研究方法
        2.2.1 一般临床资料收集
        2.2.2 RHC
        2.2.3 TTE
        2.2.4 ICG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患者基线资料
    3.2 RHC与ICG测量CO的比较
        3.2.1 无心内分流组热稀释法与ICG测量CO的比较
        3.2.2 心内分流组间接Fick法与ICG测量CO比较
    3.3 COICG与COTD和SVICG与SVTD相关性影响因素分析
    3.4 确诊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ICG各项参数比较及ROC曲线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分析
    4.2 右心导管检查与阻抗心动描记法测量CO相关性分析
        4.2.1 ICG与TD
        4.2.2 间接Fick法和ICG
    4.3 ICG用于PH筛查的价值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右心功能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估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伦理学原则
    2.4 质量控制
    2.5 研究框架图
    2.6 统计学方法
3.研究结果
    3.1 对照组与实验组临床资料比较
    3.2 SEVR与BNP、LVEF的相关性
    3.3 实验组NYHA分级三组间BNP、LVEF、SEVR的比较
4.讨论
    4.1 SEVR对CH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
    4.2 SEVR对CHF患者的应用价值
5.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老年重症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机械通气治疗新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老年重症CAP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分析
    摘要
    Abstract
    背景
    方法
        一 研究设计
        二 研究对象
        (一) 入选标准
        (二) 排除标准
        三 分组
        四 观察指标及研究内容
        (一) 观察指标
        (二) 研究内容
        五 统计
        六 研究技术路线图
    结果
        一 总体分析
        二 NIV组和IMV组比较
        (一) NIV组和IMV组主要临床结果比较
        (二) NIV组和IMV组基础疾病比较
        (三) NIV组和IMV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比较
        (四) NIV组IMV组影像学比较
        (五) NIV组和IMV组实验室检查比较
        (六) NIV组和IMV组并发症比较
        (七) NIV和IMV组28天和住院生存分析
        三 只用NIV组、NIV+IMV组和IMV组比较
        (一) 只用NIV组、NIV+IMV组和IMV组28天和住院病死率比较和生存分析
        (二) 只用NIV组、IMV组和NIV+IMV组主要临床指标、基础疾病比较
        (三) 只用NIV组、IMV组和NIV+IMV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比
        (四) 只用NIV组、IMV组和NIV+IMV组实验室检查比较
        (五) 只用NIV组、IMV组和NIV+IMV组并发症比较
        四 NIV成功组和NIV失败组比较
        (一) NIV成功组和NIV失败组主要临床指标及入组时基线资料比较
        (二) NIV成功组和NIV失败组血气分析和呼吸支持相关资料比较
        (三) NIV成功组和NIV失败组病情最重时实验室检查比较
        (四) NIV成功组和NIV失败组并发症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老年人流感的临床特征分析
    摘要
    Abstract
    背景
    对象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三 分组比较
        (二) 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比较
        (三) 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比较
        四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一 老年人流感的总体特征
        三 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分组对比
        四 流感合并脓毒症危险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名词缩略表
附录2 致谢
附录4 综述 呼吸机撤离困难策略进展
    参考文献

(6)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1 吸烟
        1.1.1 吸烟现状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1.2 饮酒
        1.2.1 饮酒流行情况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1.3 不健康膳食
        1.3.1 膳食现状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1.3.2.2 高盐(钠)摄入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1.4 身体活动不足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1.5 超重、肥胖
        1.5.1 超重、肥胖现况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1.5.2.1 高血压
        1.5.2.2 冠心病
        1.5.2.3 脑卒中
        1.5.2.4 其他疾病
    1.6 社会心理因素
        1.6.1 抑郁、焦虑现况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1.6.2.1 应激
        1.6.2.2 抑郁
        1.6.2.3 焦虑
        1.6.2.4 A型行为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1.7 血脂异常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1.7.2 血脂异常现况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1.8 糖尿病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1.8.2 糖尿病现况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1.9 高血压
        1.9.1 高血压现况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2.1.1 血压
        2.1.2 静息心率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2.2.1 病史信息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2.3.2 临床合并症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3 危险因素干预
    3.1 行为干预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3.1.4.1 阶段目标
        3.1.4.2 优先原则
        3.1.5 随访管理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3.2 吸烟干预
        3.2.1 戒烟的益处
        3.2.2 戒烟的原则
        3.2.3 戒烟流程
        3.2.4 戒烟的措施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3.2.4.2 医学咨询
        3.2.4.3 5A技能
        3.2.4.4 5R干预技术
        3.2.4.5 戒烟药物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3.3 饮酒干预
        3.3.1 戒酒的益处
        3.3.2 戒酒的原则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3.3.4.2 干预内容
        3.3.5 持续监测
    3.4 膳食干预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3.4.4.1 膳食评估
        3.4.4.2 干预方案
        (1)一般人群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3.4.5随访管理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3.6 体重管理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3.6.4.1 咨询沟通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3.7.4.1 评估
        3.7.4.2 筛查
        3.7.4.3 干预
    3.8 血脂控制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3.9 糖尿病管理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3.9.4.1 筛查对象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9.4.3 降糖目标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3.9.4.5 降压治疗
        3.9.4.6 调脂治疗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3.9.4.8 体重管理
        3.9.4.9 血糖管理
    3.10 高血压管理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3.10.4.1 治疗目标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3.10.4.3 风险评估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3.10.4.5 药物治疗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3.10.5.2 老年高血压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10.5.8 代谢综合征
4 疾病干预
    4.1 冠心病
        4.1.1 概述
        4.1.2 诊断与分类
        4.1.2.1 诊断
        4.1.2.2 分类
        4.1.3 治疗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4.1.3.2 CCS的治疗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4.1.3.2.2 药物治疗
        4.1.3.2.3 血运重建
        4.1.3.3 共病的治疗
        4.1.3.3.1 心源性疾病
        4.1.3.3.2 心外疾病
        4.1.4 心脏康复
        4.1.4.1 药物处方
        4.1.4.2 患者教育
        4.1.5 随访管理
        4.1.6 预防
    4.2 脑卒中
        4.2.1 概述
        4.2.2 诊断与分类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4.2.2.2 诊断
        4.2.2.3 分类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4.2.4.1 高血压
        4.2.4.2 糖尿病
        4.2.4.3 血脂异常
        4.2.4.4 房颤
        4.2.4.5 心脏疾病
        4.2.5 预防
    4.3 慢性心衰
        4.3.1 概述
        4.3.2 诊断与分类
        4.3.2.1 筛查与识别
        4.3.2.2 诊断
        4.3.2.3 分类
        4.3.3 治疗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4.3.3.4 转诊治疗
        4.3.4 随访管理
        4.3.5 预防
    4.4 房颤
        4.4.1 概述
        4.4.2 诊断与分类
        4.4.2.1 诊断
        4.4.2.2 分类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4.4.3.1 节律控制
        4.4.3.2 心室率控制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4.5 外周动脉疾病
        4.5.1概述
        4.5.2 诊断与分类
        4.5.2.1 危险因素
        4.5.2.2 病因
        4.5.2.3 筛查对象
        4.5.2.4 诊断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4.5.3 治疗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4.5.5 预防
    4.6 动脉粥样硬化
        4.6.1 概述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4.6.2.1 危险因素
        4.6.2.2 临床表现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4.6.3 治疗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7.1 概述
        4.7.2 诊断与分类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4.7.2.2 危险因素
        4.7.2.3 病史
        4.7.2.4嗜睡程度评估
        4.7.2.5 辅助检查
        4.7.2.6 简易诊断
        4.7.2.7 分类、分度
        4.7.3 治疗
        4.7.3.1 治疗目标
        4.7.3.2 治疗方案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4.7.4 预防
        4.7.4.1 一级预防
        4.7.4.2 二级预防
        4.7.4.3 三级预防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5 其他关注问题
    5.1 抗栓治疗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5.1.2.1 STEMI
        5.1.2.2 NSTE-ACS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5.1.4.2 出血处理
    5.2 抗血小板治疗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5.3 治疗依从性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5.4 远程管理指导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6 投入产出分析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7)单脐动脉胎儿心功能评价及胎盘组织VEGF蛋白定量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单脐动脉的概念、分类、发病机制及概况
        1.1.1 脐带胚胎发育及单脐动脉的概念
        1.1.2 SUA的分型
        1.1.3 SUA的产前诊断
    1.2 正常胎儿血流动力学及胎儿心功能评价方法
        1.2.1 正常胎儿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评价常用指标
        1.2.2 胎儿心脏收缩功能评价
        1.2.3 胎儿心脏舒张功能评价方法
        1.2.4 胎儿心脏整体功能评价
    1.3 单脐动脉胎儿心功能评价意义
    1.4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在胎盘微循环的定量评价
    1.5 胎盘组织 VEGE 蛋白定量与胎盘微血管相关性
第二章 STIC-M型对孤立性单脐动脉胎儿心室收缩功能评价
    2.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2.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3 结果
        2.3.1 正常对照组胎儿与ISUA组胎儿f-MAPSE及f-TAPSE比较
        2.3.2 正常对照组与ISUA组孕妇及新生儿一般情况比较
        2.3.3 正常对照组与ISUA胎儿孕周与f-MAPSE相关性比较
        2.3.4 正常对照组与ISUA组胎儿孕周与f-TAPSE相关性比较
        2.3.5 晚孕期两组胎儿出生体重与f-TAPSE相关性比较
    2.4 讨论
        2.4.1 STIC-M型技术在ISUA胎儿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
        2.4.2 STIC-M型技术在SUA胎儿右室收缩功能的评价
第三章 STIC技术联合VOCAL对 ISUA胎儿心室收缩功能评价
    3.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3.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3 结果
        3.3.1 STIC 联合 VOCAL 评价中孕期 ISUA 及正常胎儿心功能
        3.3.2 彩色多普勒在 ISUA 及正常胎儿心室输出量及心功能初步研究
        3.3.3 两种方法在 ISUA 及正常对照组胎儿心脏收缩功能相关性评价
    3.4 讨论
        3.4.1 STIC联合VOCAL在 ISUA胎儿心室容积及心功能的对比研究
        3.4.2 多普勒在 ISUA 胎儿心功能评价的初步研究
        3.4.3 VOCAL 软件及彩色多普勒对 ISUA 胎儿心功能评价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肺静脉及静脉导管对 ISUA 胎儿心脏舒张功能评价
    4.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4.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3 结果
        4.3.1 胎儿肺静脉频谱及二尖瓣口频谱测量
        4.3.2 胎儿静脉导管频谱及三尖瓣口频谱测量评估胎儿右心舒张功能
        4.3.3 两组新生儿基本情况比较
    4.4 讨论
        4.4.1 肺静脉血流速度参数对晚孕期ISUA胎儿左心舒张功能的评价
        4.4.2 静脉导管速度参数对晚孕期单脐动脉胎儿右心舒张功能的评价
第五章 ISUA 胎儿及胎盘血流动力学评价
    5.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5.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第六章 ISUA 胎儿胎盘微血流灌注与胎盘组织 VEGF 蛋白表达
    6.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6.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6.3 结果
        6.3.1 两组胎儿胎盘三维能量多普勒参数比较
        6.3.2 两组胎儿胎盘组织免疫化学VEGF阳性率比较
        6.3.3 两组胎儿胎盘及脐带组织VEGF mRNA定量表达
    6.4 讨论
        6.4.1 3D-PDU对ISUA胎儿胎盘微血流灌注的应用研究
        6.4.2 正常胎儿与ISUA胎儿胎盘组织VEGF表达比较
第七章 SUA 胎儿出生结局及临床预后分析
    7.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7.2 研究对象与方法
    7.3 结果
        7.3.1 ISUA及合并结构异常和/或染色体异常SUA胎儿两组母体特征比较
        7.3.2 ISUA与合并结构异常和/或染色体异常胎儿附属物超声检查对比
        7.3.3 ISUA与合并结构异常和/或染色体异常SUA胎儿的出生结局比较
        7.3.4 NISUA胎儿结构异常基本情况
    7.4 讨论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4D-STIC和VOCAL三维超声检测胎儿心脏功能的最新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物阻抗信号心功能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及现状
        1.2.1 生物阻抗技术发展与现状
        1.2.2 心功能评估与检测方法发展与现状
        1.2.3 深度学习发展与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心阻抗产生机理与检测方法
    2.1 心阻抗产生机理
        2.1.1 心脏生理结构
        2.1.2 心阻抗信号产生机理
        2.1.3 心阻抗信号与心电信号之间的联系
    2.2 心阻抗信号检测方法
        2.2.1 心阻抗信号检测原理
        2.2.2 心阻抗信号检测方法
        2.2.3 心电信号检测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心阻抗数据库与心功能参数
    3.1 心阻抗数据库的建立
        3.1.1 信号采集
        3.1.2 参数设置
        3.1.3 实验方案设计
    3.2 心功能参数计算与分析
        3.2.1 心功能参数
        3.2.2 心功能参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3.3 数据库构建与数据集划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1D-CNN的生物阻抗心功能分类评估方法
    4.1 深度神经网络
        4.1.1 卷积神经网络
        4.1.2 长短时记忆网络
    4.2 实验平台与评价指标
        4.2.1 软硬件平台
        4.2.2 模型评价参数
    4.3 实验数据预处理
        4.3.1 小波阈值去噪
        4.3.2 特征点定位与信号分段
    4.4 基于1D-CNN的心阻抗信号分类
        4.4.1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4.4.2 数据准备
        4.4.3 1D-CNN模型搭建
    4.5 实验仿真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卷积自编码与LSTM的心阻抗分类评估方法
    5.1 卷积自动编码器
    5.2 基于CLSTM的心阻抗信号分类
        5.2.1 卷积自编码模型
        5.2.2 LSTM模型
    5.3 实验仿真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慢性心衰不同中医证型心冲击图特征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 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与心功能评价现状分析
    1. 慢性心衰的流行病学特征
        1.1 心衰的患病率
        1.2 心衰的病因构成
        1.3 心衰的病死率
    2. 慢性心衰的心功能评价现状
        2.1 NYHA心功能分级
        2.2 6分钟步行试验
        2.3 利钠肽等实验室检查
        2.4 超声心动图
        2.5 血流动力学监测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心冲击图与心衰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
    1. 心冲击图的形成原理
    2. 心冲击图检测心功能的研究进展
        2.1 心冲击图检测心率
        2.2 心冲击图检测各种常见心脏疾病
        2.3 心冲击图检测中医证型
    3. 心力衰竭中医证型的其他客观化研究
        3.1 中医证型与NYHA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3.2 中医证型与脑钠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3.3 中医证型与超声心动图数据的相关性研究
        3.4 中医证型与6分钟步行试验的相关性研究
        3.5 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3.6 中医证型与中心静脉压的相关性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资料与方法
    1. 临床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心力衰竭的西医诊断标准
        2.2 心功能NYHA分级标准
        2.3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退出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搜集并记录患者资料
        3.3 观察指标
        3.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1.1 性别分析
        1.2 年龄分析
        1.3 不同中医证型间年龄分析
    2. 主要观测指标比较
        2.1 慢性心衰组与非心衰组心冲击图数据比较
        2.2 慢性心衰组与非心衰组NT-proBNP值、LVEF值、LVEDD值比较
        2.3 不同中医证型组间心冲击图数据分析
        2.4 不同心功能分级间心冲击图参数比较
        2.5 不同中医证型间NT-proBNP浓度、LVEF值、LVEDD值比较
        2.6 不同心功能分级间NT-proBNP浓度、LVEF值、LVEDD值比较
        2.7 慢性心衰不同中医证型心功能分级分布分析
        2.8 中医证型、心功能分级与心冲击图H值、NT-proBNP、LVEF值、LVEDD值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02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课题设计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无创伤活体生理生化测量仪器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安排、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介绍
    §2.1 脉搏波基本理论
    §2.2 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原理
    §2.3 血氧饱和度和血红蛋白测量原理
        §2.3.1 血氧饱和度的定义
        §2.3.2 光源选择
        §2.3.3 血氧饱和度和血红蛋白测量原理
    §2.4 血压测量原理
        §2.4.1 脉搏波传导时间与血压关系
        §2.4.2 脉搏波传导时间的获取
    §2.5 血糖测量原理
        §2.5.1 能量代谢守恒法
        §2.5.2 血流速度测量原理
        §2.5.3 局部代谢率测量原理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仪器硬件设计
    §3.1 硬件电路的总体设计
    §3.2 无创检测探头
    §3.3 嵌入式主机硬件设计
        §3.3.1 嵌入式主机总体设计
        §3.3.2 X210CV3 核心板
        §3.3.3 H桥电路设计
        §3.3.4 串口转换电路设计
        §3.3.5 存储模块设计及SD卡模块
        §3.3.6 串口屏
        §3.3.7 电源模块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仪器软件设计
    §4.1 软件总体架构设计
    §4.2 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搭建及软件工具的介绍
        §4.2.1 虚拟机及Linux操作系统
        §4.2.2 arm-linux-gcc交叉编译器
        §4.2.3 其他辅助工具
    §4.3 系统软件设计
        §4.3.1 模块初始化
        §4.3.2 测量程序设计
    §4.4 算法设计
        §4.4.1 滤波算法设计
        §4.4.2 脉搏波传导时间算法
    §4.5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4.5.1 人机交互界面需求分析及设计工具的介绍
        §4.5.2 数值显示区设计
        §4.5.3 功能选择区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5.1 实验目的及方案
        §5.1.1 实验目的
        §5.1.2 可操作性和准确性实验方案
        §5.1.3 稳定性和重复性实验方案
    §5.2 实验数据分析
        §5.2.1 可操作性分析
        §5.2.2 血氧饱和度和血红蛋白测试结果分析
        §5.2.3 血压测试结果分析
        §5.2.4 心率和血糖测试结果分析
        §5.2.5 实验小结
    §5.3 稳定性和重复性分析
        §5.3.1 稳定性分析
        §5.3.2 重复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四、计算机辅助心功能无创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电桥法的无创血糖检测[D]. 苑洪禹.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2]动静脉瘘仿真模型与无创检测技术研究[D]. 黄炳法. 福建工程学院, 2021(02)
  • [3]阻抗心动描记法在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D]. 齐元琨. 山东大学, 2021(12)
  • [4]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估及应用研究[D]. 叶嫚嫚.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老年重症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机械通气治疗新探索[D]. 钟雪锋.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6]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7]单脐动脉胎儿心功能评价及胎盘组织VEGF蛋白定量表达[D]. 李天刚. 兰州大学, 2020(04)
  • [8]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物阻抗信号心功能评估方法研究[D]. 王丹妮.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9]慢性心衰不同中医证型心冲击图特征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 许秋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无创伤活体生理生化测量仪器系统设计[D]. 魏子宁.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计算机辅助心功能无创检测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