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石台县城关同心滑坡调查评价

安徽省石台县城关同心滑坡调查评价

一、安徽省石台县城关同心滑坡调查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李家亮[1](2021)在《秋浦河石台县城区段生态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秋浦河是我国长江流域安徽省境内右岸一条重要支流,典型山区河流,石台县城区坐落在这条河流中上游,由于石台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且受土地资源紧缺限制,长期不断加大沿河两岸开发利用,人为干扰因素突现,秋浦河石台县城区段存在防洪体系有短板、生物栖息地脆弱、防洪堤岸坡生硬突出生态问题。本文以秋浦河石台县城区段6.58km河段为研究对象,为摸清研究河段存在的突出生态问题,开展如下基础工作:⑴首先开展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技术处理、资料收集获取基础数据;⑵借助计算机软件建模分析结合理论计算对研究对象外界自然条件和内在自身因素开展研究,综合研判河道存在的生态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在河流3D地貌形态验算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生态性、景观性原则,深入考虑安全为本、环境保护、秉承文化、尊重历史、亲近自然,拟出河道断面原生态修复、上游新建调蓄水库枢纽工程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稳滩固坡生态化修复措施。跟踪研究对象河段内已实施完成的国道G237迎河侧护岸生态袋护坡、3.89km地面垫高区防洪堤二级生态混凝土护坡和150m格宾石笼护岸三处生态治理成效,结合HEC-RAS水力模拟、Geo-Studio边坡稳定分析软件安全性建模论证结论,上述生态修复措施的切实可行,生态措施成果可以供秋浦河石台县城区段后续河流生态修复或其他类似山区城镇河流生态修复参考借鉴。

胡为安[2](2020)在《基于合成NPP-VIIRS年度数据的中国贫困地区发展状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扶贫脱贫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至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级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扶贫力度,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成为政府和人民关心的热点。以往贫困问题研究多依赖于抽样调查等方式获取的经济统计数据,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人为因素的干扰,数据更新也存在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近年虽然有基于夜间遥感数据研究我国贫困问题的文献,但多停留在贫困识别,评估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的研究则较少。因此,本研究引入夜间灯光遥感技术研究我国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在弥补了以往研究缺陷的基础上,不仅丰富了NPP-VIIRS年度数据,也为研究贫困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研究利用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对592个重点贫困县和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分析。通过对比目前流行的夜间灯光数据,选取部分NPP-VIIRS原始月度数据按照平均法合成年度数据;利用标准年度数据对合成年度数据中的负值、不稳定光源和背景噪声进行消除,基于数学统计分析法剔除极高值,以2019年的合成年度数据为基准数据进行连续性校正,最终合成了长时间序列的NPP-VIIRS年度夜间灯光数据,并对合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构建区域灯光指数模型,选取重庆市作为样本区域进行灯光指数与县域发展水平相关验证分析,并选择二项式函数作为拟合模型,从时空角度揭示了贫困县和集中特困地区夜间灯光强度的变化趋势和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NPP-VIIRS年度数据合成方法具有可靠性和科学性,通过将合成数据与其他3类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多方面对比验证,表明合成数据质量可与官方发布的年度数据相媲美。(2)区域灯光指数与县域发展水平相关性较高,其中与GDP拟合效果最佳,拟合优度达0.8789。(3)592个国家重点贫困县总体灯光强度呈现逐年快速增长趋势;虽然与省会城市的县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正朝着逐渐缩小的态势发展。(4)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总体灯光强度增长变化趋势明显;多数山区均属中速增长型,快速发展型的集中连片地区是六盘山区和大别山区;基于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标准差椭圆收缩的有6个地区,扩张的有8个。

邓弟蛟[3](2020)在《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文中认为祠堂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别,蕴含有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建筑艺术和典章制度。而传统剧场作为古代民众的公共娱乐场所,又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美学精神、礼乐思想和道德理念。总体而言,中国宗祠剧场产生于明代,至清代趋于繁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与夏言奏请嘉靖皇帝放宽对民间祭祖限制的奏疏密切相关,该奏疏对民间宗祠的建设以及宗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外在原因。此外,一方面,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剧场在建筑形制上的进一步完善,而宗祠中“内神”与“外神”的共同祭祀,使的宗祠建筑更具庙宇建筑特性,因此民众在宗祠的建筑形制上,对庙宇剧场建筑形制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明代家乐盛行,使得观众更青睐于私有化的观演场所,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内在原因。现存的三十六座明代宗祠剧场中,戏台建筑不饰雕刻,质朴大方。从宗祠剧场的修建来看,明代中后期,民众剧场观念淡泊,许多宗祠戏台为后期补修。从现存宗祠剧场的分布来看,江西地区占现存明代宗祠剧场的一半之多,这与明代弋阳腔的流行有很大关系。清代宗祠剧场走向繁荣,主要是由于清代中后期“花部”崛起,为宗祠剧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统治阶级认识到戏曲的教化作用,默许甚至主导在宗祠里面修建戏台,实行高台教化。此外,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也为宗祠剧场的修建提供了经济保障。总体而言,清代宗祠剧场呈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这一方面与宗祠数量本身就存在南方多、北方少的实际情况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南北方的民众在神灵信仰上存在较大差别。南方以家族祖先崇拜为主,而北方则以公众神灵崇拜为主。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宗祠剧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包括戏台建筑地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晴雨台”的出现,使戏曲演出活动不再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雨厅”的修建,是继“看楼”之后,民众对观演场所改革后的结果,意味着宗祠剧场中的演剧活动,由“娱神”向“娱人”方向转变。其次,清代宗祠剧场建筑形制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建筑技术的完善。至民国时期,宗祠剧场走向衰落,不仅宗祠剧场的开始数量减少,宗祠中演剧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剧场的建筑形制也没有明显的改进和突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宗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族田走向衰落。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宗族管理制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加上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宗祠失去了政府和法律有效的保护,没收和异化祠堂的现象严重,宗祠剧场的功能明显削弱。在建筑形制方面,传统宗祠剧场在选址上崇尚“风水”,其选址往往蕴含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宗祠剧场中戏台与宗祠其他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分离式”和“一体式”两种布局形式。在纵向布局上,宗祠剧场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享堂和寝堂,东西两侧为看楼。戏台台基略低于享堂,享堂台基略低于寝堂,而看楼二层则与戏台表演区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这种一层高于一层的纵向布局,既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又反映了民众对观演关系的改进。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主要包括祭祀演剧、修祠续谱演剧、人生仪礼演剧、科举中榜演剧和罚戏等五种类型。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庆贺戏、历史戏、公案戏、爱情戏、生活戏等。其中,历史戏和公案戏尤为民众喜爱,但庆贺戏则是宗祠剧场演剧的特色所在。从演剧目的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娱乐族人以及祭祀祖先等多重目的。从演出规模上看,宗祠剧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规模较大,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此外,从演剧时间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明显受到农事活动的制约。与宗祠剧场中族人热衷于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况不同,在一些族谱族规中,对于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有的族谱对于“夜戏”的演出活动也加以禁止。与前两条戏曲“禁忌”所不同的是,“夜戏”演出虽然被官方训令和族规所禁止,但“夜戏”演出的剧目则常见于宗祠剧场的舞台题记中,呈现出官方与民间、族规与现实互相博弈的特征。

卢哲[4](2020)在《清代秦腔传播研究》文中认为清代秦腔的传播具有广泛的人口基础和民间文化的土壤,但同时也有不利于长期传播的因素。陕甘晋一带可以视为秦腔的原生区,秦腔形成于明末是较为可靠的结论,其主要活动区域包括但不限于陕西同州及其周边,即今陕西省东部大荔一带,这一带自然地理上位于华山以北,渭水、黄河沿岸,同蒲州(山西永济一带)联系密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梆子腔”的称谓,仅指一种声腔形式,并非独立、成熟的剧种,其与“西调”“秦声”等含义近似,或仅是“西调”“秦声”概念下的一个新生子集,而秦地“梆子腔”作为一种本土“乱弹”剧种引起士人的注意,则实际始自康熙中叶以后。故而,可将明末天启前后至清康熙初这段时间视作秦腔真正的形成时间,将康熙中叶视作秦腔的最早成熟时间。清代秦腔传播过程可以分作前期和后期两个时间段来考察,前期从康熙至嘉庆,以乾隆末嘉庆初为高峰,简称乾嘉秦腔,后期从道光至宣统,以同治、光绪时期为高峰,简称同光秦腔。乾嘉秦腔主要是沿水路和商路进行传播,北方以京师为中心,南方以扬州为中心,除演出中心外,秦腔传播多依靠伶人流动演出,范围甚广,以陕西为中心点,东抵山东,北抵直隶,南达江南、两广、江西、福建、浙江、四川、云贵等地,同时,虽未有直接文字证据,但秦腔也有极大可能性抵达过新疆,甚至可能传至爪哇;另外,乾嘉时期的“西秦腔”,应是江南一带对西北戏曲声腔的称谓,在清末也被视作甘肃秦腔的代名词,对其起源和具体形态,论者颇多,观点不一。本文从秦腔传播的角度,倾向认为“西秦腔”应是描述陕西、陇东以西地区秦腔的一种名词,旨在强调这类秦腔与陕西秦腔的内部差异,只不过此“西”字只是相对位置,或许也包括四川地区,但仅作猜想。同光秦腔的传播路线相对丰富,除了普通的商路、水路外,还有随人口流动产生的路线,其含义也并非仅指陕甘地区秦腔,而是包括了山西、直隶演变后的秦腔,大致可分山陕派和直隶派,北方仍以京师为中心,南方以上海为中心,其他地区,北抵黑龙江,东抵上海及周边南京、苏州一带,南抵广东,最西可能到达中亚,其中传播最广的区域仍是北方河南、河北、山东诸省,并与今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存在同源关系,但与今其他梆子剧种,则关系略疏远,多为陕甘梆子腔在传播过程中的存续或演变所致。在传播过程中,秦腔留下大量的演出记录,可在戏台文物、典籍中得到对应。另外,仅存可以确考的数百秦腔剧目,大体可归纳为24个母题,经过分析发现,有些母题的出现频率较高(如救助),而有些现代性母题则极少出现(如过失等),这既反映出民间审美的需要,又反映出秦腔剧本题材的单调性。

于菁竹[5](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研究表明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童昕宇[6](2019)在《基于MCE-CA方法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以安庆市宿松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潘君亭[7](2019)在《明代中后期徽州歙县私家园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徽州园林是江南园林的流派之一,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明代中后期是徽州私家园林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它既吸收了江南地区的主流造园元素,又融合了徽州的传统文化。其中,歙县作为明代徽州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建造了大量精彩且具有代表性的私家园林,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明中后期徽州歙县的私家园林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历史沿革、选址布局、造园手法及造园特色。使用文献考据法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依照历史发展顺序分析园林发展脉络,调研园林遗址,形成了对明代中后期徽州园林景观较为全面的认识。旨在为徽州未来的园林的保护与复原提供理论指导,以期徽州园林与徽文化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成果如下:徽商是推动徽州园林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基础决定园林数量的多寡与质量的高低,对各村园林进行梳理汇总后发现,歙县徽商发展越繁荣的村庄,其园林总体数量越多,高质量的经典名园较之其他徽州地区也更多,其中以西溪南村、岩镇及江村的私家园林最具代表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四座明代徽州园林:西溪南曲水园、歙县县城遂园、岩镇娑罗园、岩镇檀山苑进行细致分析,分别绘制了相关园林游线图与园林复原想象图。从历史沿革、园林布局、园林要素、具体造园手法、园林文化等方面深入分析研究,结合实例分析得出明中后期歙县徽州私家园林的基本造园规律。这一时期游玩与社交、隐逸与修身、祭祖与养亲成为主要造园动力。在具体园林构成要素层面表现为:一、造园注重选址,以山林地居多;二、掇山置石喜好用本地石材,风格端方古朴;三、方池与曲水成为理水的的主要方式;四、园林建筑外观朴素,注重细节与内部装修,且建筑形式多样;五、园林植物喜好使用古树名木,种植方式采用群植或列植,营造幽、古、野、曲的园林氛围。

魏唯一[8](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康欣莉[9](2019)在《皖江抗日根据地统一战线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抗战最后胜利的重要武器。皖江抗日根据地统一战线工作是皖江地区中共基层党组织在党的统战方针的指导下,结合皖江地区情况开展的。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皖江抗日根据地的概况和开展统战工作的理论渊源,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统一战线的论述。第二章梳理了皖江抗日根据地为何能开展统战工作和为什么必须要开展统战工作。皖江地区具有浓厚的爱国传统,崇尚和平统一,安徽地区的国共合作初步实现,统战性质的动委会相继建立,群众团体分布众多,为中共基层党组织开展统战工作提供了可能。民族矛盾不可调和,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难以御敌,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改变抗战局面。第三章阐述了皖江抗日根据地中共基层党组织为何能掌握统战工作的政治领导权。在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不断扩大,统战性质民主政权相继建立的基础上,皖江地区中共基层党组织不断培育党员干部,统一其思想认识,明确制定抗战目标,提出相应政治口号,维护统战对象利益,注重政治宣传,逐渐实现了对统战工作的政治领导权。第四章主要从重视知识分子、联系上层民主士绅,维护国共合作大局、团结国民党进步力量,采取政治瓦解和军事打击、打拉日伪分子,打击破坏抗战的反动社会基础,号召华侨救国抗战、建立国际统一战线这几个方面介绍具体的统战工作。第五章简要概括了皖江地区中共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统战工作中呈现的鲜明特点和出现的某些问题,论述了皖江地区统战工作的当代启示。

刘琼[10](2017)在《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7世纪后期,自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土家族地区沿袭明朝土司旧制,被纳入清王朝的统治和管理之下,直至18世纪中后期,土家族地区全面改土归流,直接受制于中央王朝的控制之中,自此清政府对其实施了大规模的立体式开发。本文把“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开发”三者置于清一代内陆少数民族地区多样性而又变动不居的生态系统和复杂而又处于变革的社会环境之中,从人、社会、自然相互作用的视角探讨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诠释生态环境退化现象与社会经济开发实践本身。本研究运用环境史学、历史地理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生态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清代土家族地区经济开发、社会文化变革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人们行动在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这两大系统中的适应和改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也正是人们行动的复杂性,使得土家族地区生态系统的动力演化包含了很多人为因素,这在清中后期本区域所发生的灾荒中显现出来。然而,土家族地区社会系统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为解决生态环境危机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调适了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冲突,缓解了生态环境的退化程度。本研究以清代土家族地区的开发史为切入点,全面考察清代土家族地区的环境史,在梳理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综合考察了土家族社会对自然环境资源的认识变化以及利用和改造,以探究土家族社会环境变动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揭示区域经济开发-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内在驱动力和演变规律。本文内容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从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入手,对清代土家族地区实施大开发的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基础作了简单的梳理,为研究清代开发史提供了长时段的环境背景。土家族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属我国中部偏西南地区,处在云贵高原东部的延伸地带。是东部平原和西部山区的交接地带,是古代中原进入西南的军事要道,是湖湘入川黔的交通咽喉,也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两大移民潮的必经之道和迁移之地。土家族地区向来被视为蛮夷之地,植被丰富、林木葱郁,俗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自秦汉以降,帝制政府主要采取羁縻制度、土司制度的治理管理模式。土家族地区横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地带,其地域空间表现为一定的行政区划,在不同历史阶段,其行政归属略有变化。其行政建置沿革,是土家族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发空间范围的演变。本地区呈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文化特征表现为多元性、复合性,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清代以前土家地区的开发十分有限,在移民和驻军的推动下,卫所屯戍区的农业有所发展。这是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历史环境背景。第二章,通过史志、地方文献、家谱、碑刻、口述史料等历史文献对清政府实施开发的缘由、过程、内容进行了归纳、分析,展开探讨了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形式、特点和规模。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呈现阶段性、区域性特征。影响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因素主要在于清政府所实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的演变。历史时期形成三个不同的社会形态区域:经制区、卫所区、土司区,也导致三种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从而呈现开发的区域性特征,这种社会差异的文化影响至今犹存。康雍年间,国家通过“招抚土司,安定地方”的策略,进一步完善强化土司制度,采取恢复重建与适度开发并举的系列措施落实清朝体制,稳定社会秩序,缓解社会矛盾,在康熙中后期出现土司“中兴”阶段。乾隆至道光年间,在中央王朝直接有效的控制下,土家族地区掀起全方位的大开发热潮,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巨变,经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改土归流后,移民人口激增,改变了土家地区的人口结构,招垦移民成为开发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全力垦殖利用土地资源,呈现“地无遗利,人无遗力”的开发盛况。改流后,土着和移民在拓展生存空间、争取生存资源中将人地矛盾进一步演化为社会矛盾,成为族群分化和融合的高峰期,产生“非我族类”之感叹。同治至辛亥革命前,土家地区也受到晚晴政治环境大背景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开发出现近代化的新特征,但相对于汉族地区,在时间先后和程度深浅上呈现差序梯次。第三章,以生计方式变迁为切入点,从环境的视角探讨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演变的因素,同时从文化的视角考察土家族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认知态度的变化,着重从生态思想、生态智慧、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比较分析以揭示族群、文化、宗教等人文社会因素在环境变迁中的影响和作用。清代土家族地区农业经济大开发是土家族社会生计方式发生变迁的强大内在动力。通过对生计方式变迁的考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环境系统与社会系统互动关系的演变过程。从游耕生产方式发展为定居农耕经济,反映了土家社会从被动性环境适应到主动性环境选择和环境改造的过程,这也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生计方式最能体现各民族不同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土家族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态文化,用以调适自己的行为模式,对环境变化作出积极的响应,以适应或影响未来的自然环境。第四章,主要是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家谱、地方志、口述史、碑刻、诗歌谚语、士人作品等文献资料,深入分析不同调查点的生态环境变迁状况,以回应学界对清代土家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和观点。土家族地区开发与区域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不仅受到地形地貌、土壤特性、气候特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是清政府治理民族地区政治制度演变、文化变革、人口迁移等多种人文社会要素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产生了一定的环境效应,生态破坏十分明显,造成森林资源退化、次生灾害加重,土地沙化石漠化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所引起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官民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并形成以次生林为主,人工林和原始林等为辅的新生态系统。政府和民众在环境保护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发挥着行政干预和引导监督的作用,而民间的图腾禁忌、生产生活禁忌、乡规民约等习惯法起到了社会约束力的作用。官民合作是维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缺一不可。土家族地区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带来了乡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在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传统时代,为解决人地矛盾和文化冲突,农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样至关重要,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五部分为余论。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进一步说明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生态过程。第一个层面分析了国家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策略与方式以及上层政治经济的发展思想;第二个层面分析了民间社会(民族内,民族间)在开发中的选择与调适,分析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和博弈。第三个层面从生态环境资源的角度,分析国家和社会在开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清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深度和强度,以揭示环境背后所隐藏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本文通过对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互动关系的研究,揭示经济文化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政治、社会等的互动过程,以期进一步丰富开发史、社会史、环境史和区域史的研究,为民族区域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反思。

二、安徽省石台县城关同心滑坡调查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省石台县城关同心滑坡调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秋浦河石台县城区段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河段概况调查
    2.1 自然人文景观
        2.1.1 自然景观
        2.1.2 人文景观
    2.2 气候水文
        2.2.1 气候特征
        2.2.2 水文数据
        2.2.3 径流、泥沙输移
        2.2.4 洪水脉冲过程
        2.2.5 地表、地下水运动
    2.3 地质土壤
        2.3.1 河流地质特征
        2.3.2 河流土壤特性
    2.4 地貌特征
        2.4.1 河道平面形态
        2.4.2 河道横断面形态
        2.4.3 河道纵断面形态
    2.5 水质水资源
        2.5.1 水资源现状
        2.5.2 水质现状
    2.6 生物多样性
    2.7 生物栖息地
        2.7.1 河流水温
        2.7.2 河床基质
    2.8 水利工程设施
        2.8.1 主城区防洪堤圈
        2.8.2 掘珠防洪堤圈
        2.8.3 水利血防生态袋护坡
        2.8.4 园艺场防洪工程
        2.8.5 新建片防洪堤
        2.8.6 垄上片防洪堤
        2.8.7 秋浦河“三级坝”工程
    2.9 河流地貌形态
        2.9.1 平面参数计算
        2.9.2 河流地貌形态判别
    2.10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河段自然水文过程
    3.1 洪水特性
        3.1.1 主要支流调查
        3.1.2 典型年洪水
        3.1.3 洪水特性分析
    3.2 旱情特征
        3.2.1 发生频率
        3.2.2 枯水期分布
    3.3 河流水力模拟
        3.3.1 HEC-RAS软件简介
        3.3.2 基础数据建立
        3.3.3 边界条件设置
        3.3.4 模拟成果
    3.4 水旱灾害生态影响
        3.4.1 洪水过程影响
        3.4.2 旱情生态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河段内在生态要素
    4.1 水文要素计算
        4.1.1 生态流量
        4.1.2 造床流量
        4.1.3 设计洪峰流量
    4.2 环境流计算
    4.3 河道演变分析
        4.3.1 历史演变
        4.3.2 稳定分析
        4.3.3 河流演变趋势分析
    4.4 河流连续性
        4.4.1 纵向连续性
        4.4.2 横向连续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河段生态修复
    5.1 河道断面生态修复
    5.2 防洪能力提升
        5.2.1 新建中型水库
        5.2.2 洪水标准核验
    5.3 栖息地修复与加强
        5.3.1 植被缓冲带加强
        5.3.2 岸边古树保护
        5.3.3 湿地恢复
        5.3.4 生态清淤
        5.3.5 河道生态补水
    5.4 防洪堤岸线生态化修复
        5.4.1 岸线生态化措施
        5.4.2 边坡稳定性分析
        5.4.3 实施效果
    5.5 管护措施
        5.5.1 推行河长制管理
        5.5.2 明确责任主体
        5.5.3 落实管护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注释

(2)基于合成NPP-VIIRS年度数据的中国贫困地区发展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夜间灯光数据校正进展
        1.2.2 夜间灯光应用研究进展
        1.2.3 贫困测度研究进展
        1.2.4 基于夜间灯光的贫困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经济现状
    2.2 数据来源
        2.2.1 夜间灯光数据
        2.2.2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2.2.3 其他数据
    2.3 数据预处理
第三章 年度数据的合成与对比验证
    3.1 灯光数据分析
    3.2 年度数据合成
        3.2.1 年度均值影像合成
        3.2.2 负值消除
        3.2.3 不稳定光源与背景噪声消除
        3.2.4 极高值消除与连续校正
    3.3 合成结果对比验证
        3.3.1 目视解译对比
        3.3.2 像元DN值对比
        3.3.3 经济参量拟合能力对比
第四章 基于合成年度数据的重点贫困县发展状况分析
    4.1 基于夜间灯光的贫困测度
        4.1.1 区域灯光指数模型构建
        4.1.2 区域灯光指数
    4.2 灯光指数与县域发展水平的关系
        4.2.1 社会经济参量选择
        4.2.2 样本区域选取
        4.2.3 相关性分析
    4.3 国家重点贫困县发展状况分析
        4.3.1 贫困县灯光提取与分析
        4.3.2 各省重点贫困县分析
        4.3.3 与省会城市的灯光强度变化对比分析
    4.4 夜间灯光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
        4.4.1 分区域的贫困县发展变化分析
        4.4.2 贫困县灯光强度时空动态变化
第五章 基于合成年度数据的连片贫困地区发展状况分析
    5.1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变化分析
    5.2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夜间灯光强度占比分析
    5.3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灯光强度变化率对比
    5.4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标准差椭圆转移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章 中国宗祠的发展沿革
    第一节 先秦以前的宗庙
    第二节 从两汉墓祠到唐代家庙
    第三节 从宋元家祠到明清祠堂
第二章 明代宗祠剧场的出现
    第一节 明代宗族制与宗祠的普及
    第二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
    第三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特征
第三章 清代宗祠剧场的繁荣
    第一节 清代宗族制与宗祠的兴盛
    第二节 现存清代宗祠剧场
    第三节 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
第四章 民国宗祠剧场的衰落
    第一节 民国宗族制度的变革
    第二节 现存民国宗祠剧场
    第三节 民国宗祠剧场式微缘由
第五章 宗祠剧场的建筑形制
    第一节 宗祠选址与平面布局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建筑结构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装饰艺术
第六章 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
    第一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类型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内容与声腔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特点
第七章 族谱中的戏曲禁忌
    第一节 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
    第二节 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
    第三节 明令禁止与屡禁不止的“夜戏”演出
第八章 家族戏班与庙宇剧场的互动——以修水县三元班为例
    第一节 三帝殿及其神灵考述
    第二节 庙宇剧场与家族戏班的互动
    第三节 神养戏:三元班的生存策略
第九章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以云阳县彭氏宗祠为个案考察
    第一节 彭氏宗祠及彭氏家族
    第二节 蓝大顺之乱
    第三节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现存宗祠剧场
附录二 中国宗祠剧场碑刻摘录
附录三 中国宗祠剧场戏台题记摘录
附录四 族谱所载戏剧史料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清代秦腔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核心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主要方法
    四、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一章 原生区秦腔的演变
    第一节 传播区域的划分及其问题
    第二节 明末清初原生区秦腔概况
        一、明清秦腔起源的基本推断
        二、清初陕、甘、晋秦腔的演变
    第三节 乾嘉时期原生区秦腔发展
        一、前期
        二、中期
        三、后期
    第四节 清中后期原生区秦腔
        一、道光与咸丰年间
        二、同治与光绪年间
第二章 演出中心的传播
    第一节 清前期秦腔在北京的传播
        一、康雍时秦腔及西北乐舞的流传
        二、乾隆时京师秦腔演出
        三、乾嘉交替时期京师秦腔概况
    第二节 清前期秦腔在扬州的传播
        一、概况
        二、“秦腔”与扬州“梆子腔”辨异
    第三节 清后期秦腔在北京的传播
        一、道光时期
        二、咸丰至同治时期
        三、光绪时期
    第四节 清后期秦腔在上海的传播
        一、上海秦腔演出概况
        二、上海秦腔演出的剧目特点
    第五节 同光秦腔再兴状况总结
        一、各传播要素总结
        二、争议问题讨论
        三、历史变革中的兴衰
第三章 其他地域的传播
    第一节 内地北方省的传播
        一、直隶
        二、天津
        三、河南
        四、山东
    第二节 内地南方省的传播
        一、南方中部诸省
        二、南方西部诸省
        三、南方东部诸省
    第三节 边疆藩部及其他地区
        一、新疆地区
        二、青藏地区
        三、其他地区
第四章 艺人:重要传播者
    第一节 乾嘉着述中的秦腔艺人
        一、《秦云撷英小谱》
        二、《燕兰小谱》
        三、《日下看花记》
        四、《听春新咏》之“西部”
    第二节 同光着述中的梆子艺人
        一、《梨园声价录》
        二、《粉墨丛谈》与“山陕十二旦”
        三、《群儿赞》与《陇上优伶志》
    第三节 清后期秦腔班社初探
        一、原生区秦腔班社
        二、同光京师秦腔戏班
        三、京师秦腔班社管理
第五章 剧目:传播的内容
    第一节 本章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剧目来源说明
        二、研究方法说明
    第二节 秦腔母题模块概述
        一、清代秦腔所涉母题模块
        二、未统计的经典母题模块
    第三节 所录秦腔剧目综述
        一、本文所录剧目概况
        二、秦腔母题均值分析
        三、剧目流传地域分析
第六章 传播文化分析
    第一节 语言文化与秦腔传播
        一、“秦声”辨析
        二、“西调”和“西曲”
        三、其他西北乐舞称谓
        四、作为方言的称谓
    第二节 民间观演方式与秦腔传播
        一、山陕会馆演剧
        二、民间祭祀演剧
        三、北方关帝庙演剧
    第三节 舆论环境与秦腔传播
        一、舆论环境“负反馈”分析
        二、舆论环境的积极转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清代秦腔剧目母题分类
    二、清代秦腔演出相关戏台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5)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三、蜡染制作工艺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小结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一、保家纹
        二、马蹄纹
        三、锅圈纹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小结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小结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小结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小结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小结
结论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7)明代中后期徽州歙县私家园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徽州园林文献综述
        1.3.1 史料性文献综述
        1.3.2 研究性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
        1.5.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徽州私家园林的产生与发展
    2.1 宋代徽州造园的兴盛
    2.2 元代徽州私家园林的蓄势
    2.3 明初徽州私家园林战后的复兴
    2.4 早期徽州园林造园思想
        2.4.1 自我享受与精神追求
        2.4.2 养亲与祖先文化
    2.5 小结
第三章 明代中后期徽州歙县地区私家园林发展情况概述
    3.1 明中后期歙县境内造园概述
    3.2 歙县各村简介及造园情况整理
        3.2.1 歙县县城
        3.2.2 岩镇
        3.2.3 西溪南镇
        3.2.4 江村
    3.3 小结
第四章 歙县地区特色名园分析
    4.1 西溪南吴玙曲水园:曲水则水胜闻
        4.1.1 历史沿革
        4.1.2 园林布局与具体造园手法
        4.1.3 园林文化
        4.1.4 其他:农事活动、园林变迁等
    4.2 歙县县城问政山立伯遂园:真正的城市山林
        4.2.1 历史沿革
        4.2.2 园林布局与具体造园手法
        4.2.3 园林文化
    4.3 岩镇佘存修娑罗园:庭中有奇树
        4.3.1 历史沿革
        4.3.2 园林布局与具体造园手法
    4.4 岩镇王泰徵檀山苑:明末遗民隐居逃禅问道之所
第五章 明中后期徽州歙县私家园林总结
    5.1 造园初衷及园林作用
        5.1.1 游玩与社交
        5.1.2 隐逸与修身
        5.1.3 祭祖与养亲
        5.1.4 资本转移与保值
    5.2 造园特色
        5.2.1 选址布局
        5.2.2 掇山理水
        5.2.3 园林建筑
        5.2.4 园林植物与动物
    5.3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

(8)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综合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村落
        1.3.2 历史文化名村
        1.3.3 传统村落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1.4.3 目前存在问题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2.2.1 市域分布
        2.2.2 区际分布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2.4.1 自然环境因素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2.4.3 人口分布格局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2.5.1 历史文化型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2.5.3 交通枢纽型
        2.5.4 军事寨堡型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3.3.1 层次分析法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3.4.1 历史价值评估
        3.4.2 文化价值评估
        3.4.3 艺术价值评估
        3.4.4 科学价值评估
        3.4.5 社会价值评估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3.5 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4 小结
下编田野调查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1.1 渭南市
        1.2 咸阳市
        1.3 铜川市
        1.4 宝鸡市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2.1 榆林市
        2.2 延安市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3.1 安康市
        3.2 汉中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皖江抗日根据地统一战线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文献专着
        0.2.2 学术期刊
    0.3 研究方法
    0.4 研究创新和不足
        0.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0.4.2 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渊源
    1.1 皖江抗日根据地概况
        1.1.1 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奠基时期
        1.1.2 皖南事变后皖江抗日根据地的演变
        1.1.3 皖江抗日根据地名称的变迁
    1.2 统一战线理论
        1.2.1 统一战线的内涵
        1.2.2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统一战线的论述
第二章 皖江抗日根据地统一战线工作的基础和必要性
    2.1 皖江抗日根据地统一战线工作的基础
        2.1.1 崇尚和平统一爱国传统浓厚
        2.1.2 签署停战协议国共合作初步实现
        2.1.3 桂系主皖谋合作各区动委会建立
        2.1.4 组织群众团体扩大群众武装力量
    2.2 皖江抗日根据地统一战线工作的必要性
        2.2.1 民族矛盾激化日军暴行频生
        2.2.2 片面抗战难以御敌皖江地区大部沦陷
        2.2.3 澄清亡国论速胜论为持久战广集力量
第三章 中共皖江地区党组织对统战工作的政治领导权
    3.1 牢筑统战工作政治领导权的根基
        3.1.1 恢复和发展党组织扩大党员队伍
        3.1.2 遵照三三制原则建立统战性质民主政权
    3.2 统战工作政治领导权的实现
        3.2.1 培育党员干部队伍统一思想认识
        3.2.2 明确抗战目标制定政治口号
        3.2.3 维护统战对象利益注重政治宣传
第四章 皖江抗日根据地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内容
    4.1 重视知识分子联系上层民主士绅
        4.1.1 尊重知识分子吸收参加革命队伍
        4.1.2 团结开明士绅争取地方实力派
        4.1.3 设置贸易机构维护商人合法权益
    4.2 维持两党合作大局团结国民党进步力量
        4.2.1 联合国民政府基层官员扭转抗战态度
        4.2.2 阐明对国民党军队策略谋求有原则的合作
        4.2.3 利用国民党军队内部矛盾扩充中共武装力量
        4.2.4 对国民党顽固派争取为主联合孤立斗争并举
    4.3 采取政治瓦解和军事打击打拉日伪分子
        4.3.1 健全敌伪工作机关完善情报组织网
        4.3.2 实施政治瓦解争取日伪反正
        4.3.3 广泛利用社会关系为中共提供便利
        4.3.4 动员日伪组织成员建立两面派政权
    4.4 打击破坏抗战的反动社会基础
        4.4.1 争取改造大刀会坚决打击反动会员
        4.4.2 动员帮会首领团结青红帮
    4.5 号召华侨救国抗战建立国际统一战线
        4.5.1 组织华侨团体募捐吸收华侨青年参军
        4.5.2 欢迎国际友人共同抗战营救美国飞行员
第五章 皖江抗日根据地统一战线工作的特点及启示
    5.1 皖江抗日根据地统一战线工作的特点
        5.1.1 地下党组织协助开展秘密活动形式多样
        5.1.2 依托皖江地区的优势因地制宜开展统战工作
        5.1.3 充分发动社会关系上下层统战互相配合
    5.2 皖江抗日根据地统一战线工作的问题
        5.2.1 左的问题
        5.2.2 右的问题
    5.3 皖江抗日根据地统一战线工作的当代启示
        5.3.1 始终明确统战工作的重要位置
        5.3.2 始终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5.3.3 始终贯彻“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10)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 学术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 中国环境史的兴起与发展简述
        (二) 清代环境史研究述略
        (三) 土家族环境史述评
    四、相关问题说明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 研究思路及其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土家地区早期的环境和开发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
        一、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
        三、水系分布和土壤特性
        三、动植物资源
    第二节 人文社会环境
        一、民族政策与管理方式
        二、民族格局及其人口变迁
        三、文化生态及其民俗文化特征
    第三节 清代以前的开发概况
第二章 清政府对土家地区的经略与开发
    第一节 清前期的制度与开发
        一、土司制度的沿袭与强化
        二、土司政权的相对自主性
        三、清前期的开发措施
    第二节 清中叶的制度与开发
        一、土司的改流与改流后的制度
        二、人口增长与民族结构
        三、清中叶的开发状况
    第三节 晚清政局与开发
        一、旧制维持与洋务新政
        二、近代工商业的开发与发展
        三、文化殖民与新式教育的出现
第三章 土家社会生计方式变迁与环境
    第一节 游耕生计方式与环境适应
        一、山区游耕与汉区畲田
        二、游耕生产与自然环境的适应
        三、游耕生计方式与社会环境的适应
    第二节 农耕生计方式与环境利用
        一、从游耕到农耕的社会环境因素
        二、农耕生计方式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利用
    第三节 生计方式与生态文化的调适
        一、“无为而有为”的朴素生态观
        二、人地和谐的环境伦理观
        三、因地制宜的习俗调适
        四、因时而为的物候调适
第四章 土家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与响应
    第一节 原生性自然生态环境变迁
        一、经济开发与森林资源退化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
        三、农业垦殖与水土流失
        四、自然灾害的增长趋势
    第二节 官民的环境意识及行为
        一、流官政府环境意识的提高
        二、政府的引导与调控
        三、民间社会的参与
余论: 区域经济·环境资源·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安徽省石台县城关同心滑坡调查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秋浦河石台县城区段生态修复研究[D]. 李家亮.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合成NPP-VIIRS年度数据的中国贫困地区发展状况研究[D]. 胡为安.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3]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D]. 邓弟蛟.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4]清代秦腔传播研究[D]. 卢哲. 上海戏剧学院, 2020(12)
  • [5]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基于MCE-CA方法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以安庆市宿松县为例[D]. 童昕宇. 安徽建筑大学, 2019
  • [7]明代中后期徽州歙县私家园林研究[D]. 潘君亭.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7)
  • [8]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 [9]皖江抗日根据地统一战线工作研究[D]. 康欣莉.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10]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D]. 刘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安徽省石台县城关同心滑坡调查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