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锟[1](2021)在《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各省市在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的指引下,目前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农林牧渔总产值逐年提高,农民收入大幅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医疗与社会保障方面取得建设性成就。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困扰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也不断凸显。而当下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只有对新农村建设建立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评价研究,依据评价结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在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的基础上,以2019年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要素与社会要素两大角度共同出发,依据山东省农村地区的社会、人文、自然等方面特点,确立了农业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医疗与社会保障、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居民生活质量6大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新农村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新农村诸多方面建设成效显着,新农村建设综合得分位列全国第一名。在新农村建设的分项研究方面,山东省农村医疗与社会保障方面建设情况良好,农村信息化建设进步较大,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稳步提升,但当下山东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需要进一步推行绿色生态型的种植理念,整体而言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已迈向新高度。同时,本文展开对山东省各个地级市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深入探究山东省16个地级市(不含莱芜市)的新农村建设情况,结果表明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综合得分前3名分别是潍坊市、德州市与青岛市,说明以上地级市的新农村综合建设已取得显着成效。而济南市、枣庄市与日照市当前新农村建设水平相对较差,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差异性研究方面,本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山东省进行区域划分,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法对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差异性展开研究,参照分析结果为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实现均衡、全面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与建议。最后,本文依托评价分析的结果,针对当下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参照“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求,为全面推进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建议。
常昊[2](2021)在《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群体异质性研究 ——基于CHFS中国家庭金融数据库》文中认为数字金融作为金融行业在信息时代的革新式转型,通过信息技术加持为金融领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是现代信息科技与传统金融行业碰撞交融、有机结合的产物,依托网络科技延展触角的数字金融产品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经济活动中。本文通过分析数字金融中数字支付与数字理财两个领域对居民日常消费中产生的影响,探究数字金融介入后,居民日常消费行为产生的变化,其中数字支付直接影响居民消费行为,数字理财因提供多样化的资产增值途径间接影响居民消费行为。基于CHFS中国家庭金融数据库2017年份数据,从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特征、地域经济发展程度四方面对偏好数字金融的居民特征及其对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行统计规律上的刻画,鉴于经典理论中收入对消费的绝对性影响,同时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定量分析数字金融中数字支付、数字理财及两者交叠后对不同收入水平下居民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旨在通过统计规律与实证研究细致探究了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群体异质性特征,为数字金融的发展与完善从需求端提供一定参考。通过分析数字支付、数字理财各自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理论,并对不同收入水平下居民的统计规律进行分析,得到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其中,数字支付通过货币实物虚拟化及其便捷性提高了居民消费过程中的消费效用,并增加了同等时间内居民的消费频率,由此对居民的消费行为形成促进作用。数字理财对可支配资产充足的居民进行资产管理增加其货币持有量从而促进消费;对可支配资产一般充足的居民,数字理财提供了更多管理资产的途径,作为消费的替代选项数字理财该部分居民消费产生抑制作用;对可支配资产不充足的居民,数字理财以可小额投入及收益周期短等特性缓解了居民的流动性约束,从而促进消费。由统计性规律得出结论,数字金融产品偏好的群体呈现出高收入、高受教育程度、年轻化的特征,但由数字金融产品偏好引起的居民消费行为差异度会随年龄的升高及收入、受教育程度和所在地域经济发展等因素的下降而加强。其中,数字支付的便捷性与易操作性使其在居民中受欢迎程度更高,相较于数字支付,数字理财的居民使用度与接受度相对较弱。由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数字支付偏好行为对居民消费均有促进作用,且在低收入群体中促进作用最明显,同时受教育程度增高会抑制数字支付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数字理财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取决于居民可支配资产是否充足,对可支配资产充足与不充足的群体均达到促进其消费的作用,前者通过数字理财增加货币持有量达到促进消费效果,后者通过数字理财缓解流动性约束达到促进作用,且促进程度会随受教育程度升高而得到抑制,可支配资产一般充足的群体因其偏好将资产储蓄、增值,因此数字理财对该部分居民消费产生抑制作用;当居民对数字支付、数字理财都偏好使用时,通过数字理财得到收益的资产可即时取出,该部分通过数字支付的低成本高效转移形成可供消费的数字资产,由此加大了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数字金融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传播地域更广、可接触到的群体基数更大,对于数字金融的推广与完善不仅在于为以往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人群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更是为了对传统金融业长期忽略且可以从中收益的人群提供触手可及且多样化的专业金融服务,使金融业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可以真正将金融普及、普惠的目标得以落实,为更多需要的人群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产品与服务,在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可以使大众受益。本文细致全面的探究了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群体异质性特征,从需求端对居民在数字金融介入后消费行为上的改变通过统计规律与实证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数字金融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完善在数据层面上提供了参考。
刘双跻[3](2021)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做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的重大判断,其中提到“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关键信息,在我国,使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不能充分得到满足的不平衡发展的表现之一是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过大,居民消费不仅是关系人民生活幸福的直接因素,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提升农村地区消费潜力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要手段。2018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压力和2019新冠疫情爆发的影响,逆周期工具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难以持续,投资效率低、出口受限的内忧外患也使得促进经济增长的当务之急是刺激国内消费,但国内消费仍受就业和居民收入限制,因此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提升农村消费潜力就转变为解决经济增长的关键点。但在传统金融框架下,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缓解并呈现逐渐加剧的趋势,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则改善了这一局面,其在公平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可得性等方面取得了不错成果,因此这一新兴概念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否存在又存在怎样的影响是本文重点关注的地方。本文对国内外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从居民消费能力、消费意愿以及消费支付三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关系的作用途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选取了 2011-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首先运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在全国整体层面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随后通过全局及局部莫兰指数检验了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及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均存在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判断使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最后本文将全国数据分成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分样本回归,检验了该影响关系存在区域异质性。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全国层面整体上显着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控制变量里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利的因素包括城镇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地方财政对科研支出的增加;相反,不利因素则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老人抚养比两项指标;(2)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即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特征,也就是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较大的地区其周边地区的差距也较大,反之则反是,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也存在同样的现象;(3)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缩小效果有空间溢出效应,即数字普惠金融缩小了本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同时改善了相邻地区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但研究还发现本地直接效应比空间溢出效应更显着;(4)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虽然缩小了东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但却加大了中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根据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及经济平衡充分发展的需要,我国应加快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升居民金融素质教育。此外,升级农村产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也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利。
邓豪[4](2021)在《互联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消费结构仍存在不合理问题,消费结构升级对我国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起重要作用,在信息社会背景下,互联网发展迅速,从多方面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影响,为了进一步释放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潜力,研究互联网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关系对于未来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和宏观统计数据,进行理论分析、模型分析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和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互联网基础建设逐渐完善,网民普及率越来越高,网民群体的男女比例趋于平衡,互联网在各个年龄段的群体中普遍被使用,但仍以青少年、低学历群体为主,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有很大的升级空间,并且具有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和潜力。梳理长尾理论等互联网理论、恩格尔定律等消费结构理论,基于相关理论,进行互联网对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模型分析,发现互联网能够降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从而使消费结构升级,通过进一步研究互联网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机制,发现互联网能够拓宽居民收入渠道,使收入增加,此外,能够针对性地调整供给,能够更好的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基于微观数据和宏观数据,使用工具变量回归、倾向得分匹配法、面板回归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互联网能够促进城镇居民的各类消费,并且对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第二,互联网能够促使全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第三,微观分析发现,虽然互联网促进中部地区城镇居民各类消费的提高,但是并不能显着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表明使用各类消费分析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存在不合理问题。可能由于数据和变量的选取不同,宏观分析发现,互联网能够促进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第四,互联网对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存在差异,相比东部地区,更能促进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第五,在全国层面,未使用互联网的城镇居民如果使用互联网将使总消费、生存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高于已经使用互联网的城镇居民,而互联网会使前者的发展型消费增速减缓,同时,未使用互联网的城镇居民即便使用互联网,其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比重也会低于已经使用互联网的城镇居民。在地区层面,互联网只会使东部地区城镇居民的发展型消费增速减缓,相比东部地区,互联网更有利于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提高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比重。第六,收入和文化程度能够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虽然保险能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却使总消费减少,保障体系仍需完善。为了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最后提出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的网络参与率、大力发展“互联网+”模式等政策建议。
李东阳[5](2021)在《人口结构变动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差异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产业结构虽然得到了持续的调整改善,但较发达国家,依然存在服务业发展落后、生产供给方式粗放等问题。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应对国际竞争具有重要意义。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人口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可以直接参与生产环节,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人口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深刻的影响。当前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同时,人口也呈现出“新常态”特征,具体包括:一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快速增加,劳动力供给减少;二是人口城镇化加速;三是人口素质得到了快速提升。从人口结构的定义来看,学界一般将人口结构归纳为人口自然结构、人口地域结构和人口社会结构三大类,对应人口结构三大类划分标准,并从人口“新常态”主要特征出发,本文分别选择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人口城乡结构变动、人口教育结构变动三个方向来衡量人口结构的变动,进而分析人口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中国国土面积辽阔,省际间产业结构升级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省际间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劳动生产率等产业结构特征,人口结构的变动对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是否相似值得思考。以往关于人口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研究多将区域异质性分析作为扩展性分析或稳健性检验的一部分,少有研究全面的分析人口结构变动对不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同时在研究区域划分上,以往研究多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以此来分析人口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区域异质性影响。本文在对省际间产业结构特征变动趋势及现状进行梳理时,发现按照东、中、西部三区域划分办法,不能满足研究人口结构变动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差异影响的研究需要,具体体现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内部省份间产业结构升级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文在研究区域划分上并未采用传统的东、中、西部划分办法,而是从能够客观、高效反映省际间产业结构升级差异的考量出发,并考虑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由于省际间产业结构升级的差异,形成了相异的产业结构特征这一事实,进而通过对产业结构特征现状的综合衡量来对省际间的产业结构升级差异情况进行判断,最后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对各省级行政地区进行聚类划分,根据系统聚类结果,本文将所选择的中国30个省份样本划分为了四类地区,以此作为产业结构升级差异区域划分的依据。在进行区域聚类划分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和人口教育结构变动三个视角出发,研究了人口结构变动对全国层面及各聚类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与以往多数研究相比,本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度量更加全面和系统,不仅构造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系数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系数以衡量三次产业结构整体升级情况,同时也分别构造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系数来衡量二、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升级情况。总体来看,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五个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由第1、2章内容构成。对选题的研究背景进行简单介绍,并阐释了本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从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本文的研究框架进行了梳理并指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同时,梳理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人口城乡结构变动、人口教育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相关研究文献。第二部分对应第3章内容。对人口结构变动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人口结构变动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并对人口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归纳。第三部分对应第4章内容。分别对全国层面和省级层面的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和劳动生产率三个维度指标构建区域产业结构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得到各地区产业结构综合指数值,最终通过系统聚类方法进行了产业结构升级差异的区域聚类划分。第四部分由第5、6、7章内容构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在理论模型推导的基础上,首先利用静态面板模型分别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动对全国层面和各聚类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差异性;然后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人口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并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特征;最后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对基础模型的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第五部分对应第8章内容。在对前文实证研究结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结论可以简要概括为:总体上看,人口结构变动对全国层面及不同聚类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有所差异,影响机制也有所不同。区域比较上来看,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类别3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较为突出,而对类别1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明显;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对类别1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较其他地区更为突出;人口教育结构变动推动了类别1至3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但对类别4地区的影响不明显。从人口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看,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分别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提高,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对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的阻碍作用得到了削弱。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人口城镇化水平跨过第一个门槛值时,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会有所增强,而当跨过第二个门槛值时,促进作用会有所减弱;当以劳动力人力资本作为门槛值时,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跨过门槛值后对产业结构高级的促进作用会得到进一步增强。人口教育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分别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教育层次梯度升级系数跨过门槛值后,人口教育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正向影响均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分别从应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应对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应对人口教育结构变动三个视角提出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徐子瀛[6](2020)在《我国省域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会对公众健康与人类福祉造成严重危害。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碳排放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相伴相生,节能减排问题亟待解决。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快速增长,增速仅次于工业部门成为我国碳排放新的增长点之一。但由于学者们对农村居民消费碳排放方面关注较少导致该领域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研究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对加快我国实现节能减排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5-2015年我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首先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性统计、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法对碳排放量进行区域差异性分析;其次,通过扩展STIRPAT模型,分别从地理效应、非线性效应、区制效应和动态效应等角度,研究农村人口规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和农村居民能源消费强度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论文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碳排放量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呈递增趋势,而人口规模、消费结构和消费强度呈递减趋势。碳排放量总体和东部地区区域内差异呈上升趋势,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呈下降趋势。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贡献率呈上升态势,超变密度差异贡献率呈下降态势且为碳排放量差异的主要来源。第二,全国和东部地区碳排放量非均衡性增大且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西部地区碳排放量水平呈上升趋势且非均衡性增大,但两极分化现象消失,中部和东北地区碳排放量水平升高,非均衡程度减小。第三,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且相关性逐渐减小,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存在着空间差异性。各解释变量对碳排放量均存在显着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效应,其中,人口规模对碳排放量线性影响显着为负,非线性影响效应呈―N型‖,其余解释变量对其线性影响显着为正,非线性影响呈―倒U型‖;人口规模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影响均表现出显着的门限效应影响,人口规模对碳排放量为负向影响,其余解释变量的影响为正向效应;各变量之间存在动态关系,长期来看,重要程度依次为可支配收入、消费结构、人口规模和消费强度。
任一田[7](2019)在《基于状态-效率两维视角的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也是21世纪全球发展中国家重要的社会进程。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推行改革开放战略以来,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开展着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与短缺、城镇盲目扩张、发展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亟须对我国现有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和建设水平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准确把脉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水平,科学的诊断出需要改善的方面,为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与发展路径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理论依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是世界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城镇化建设规模大、参与人口众多,城镇化建设过程将是长期的,我国城镇化建设可持续水平的提升必将对世界范围内的城镇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对全球城镇化可持续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水平反映在建设的结果状态和过程效率两个维度,本研究从城镇化建设达到的状态水平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效率表现两维视角认识和分析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水平,主要包含以下研究内容:1)从城镇化建设的状态水平与城镇化建设的效率表现两维视角界定了可持续城镇化建设的内涵;2)确立城镇化建设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城镇化建设状态水平评价的模型,收集整理我国30省市2008-2015年间的实证数据,对我国30省市城镇化建设的状态水平进行实证评价;3)确立城镇化建设效率评价方法,构建城镇化建设效率评价的模型,收集计算我国30省市2008-2015年间的实证数据,对我国30省市城镇化建设的效率水平进行实证评价;4)构建状态-效率两维视角的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模型,应用我国30省市城镇化建设的状态评价结果和效率评价结果,根据城镇化建设可持续水平的内涵,对我国30省市进行类型甄别和深入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城镇化建设达到的状态水平是由经济发展状态、社会发展状态、资源环境状态三方面共同作用得到的。其中经济发展状态由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城镇就业、地方财政、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共同决定,社会发展状态由城镇人口、科教水平、医疗服务、文化服务、社会保障、城镇交通等方面共同决定,资源环境状态由水环境、废物处理、森林环境、绿地环境等方面共同决定。2)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效率表现是由城镇化建设的投入与产出要素共同决定的,其中城镇化建设的投入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水资源、能源;城镇化建设的产出分为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其中期望产出要素包括人口集聚、经济增长、城镇栖居、城镇生活水平、城镇绿化、城乡一体化,非期望产出要素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和水污染。3)根据在研究时间段内城镇化建设的状态水平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效率表现,我国30省市可以被甄别为四种类型:(a)“优状态-高效率(G-H)”类型,共计有11个省市处于这一类型,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福建、辽宁、山东、海南、黑龙江,这一类型省市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最高;(b)“劣状态-高效率(P-H)”类型,共有6个省市位于这一类型,包括内蒙古、吉林、青海、宁夏、河北、甘肃,这一类型省市的城镇化建设虽然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效率水平,但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状态水平不高,需努力提升;(c)“优状态-低效率(G-L)”类型,位于这一类型的省市共计有3个,分别为陕西、江西、重庆,这一类型省市的城镇化建设效率表现相对较差,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展要素与发展资源的利用效率有一定提升空间;(d)“劣状态-低效率(P-L)”类型,这一类型省市共计有10个,包括湖北、新疆、湖南、广西、山西、四川、云南、河南、安徽、贵州,这一类型省市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表现相对最差,城镇化建设的状态水平与效率表现都亟待提升。4)处于不同类型的省市面临有不同的挑战,应该采取适宜自身发展背景的策略与措施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水平,本研究结合世界范围内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针对性地提出了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科学准确的理解和把脉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水平,为决策者制定针对性的提升城镇化建设可持续性的政策与措施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在研究理论方法上,本研究突破了以往局限于从结果或过程的单一视角去分析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的传统研究范式,将单一视角的分析推延到两个视角结合的分析,从城镇化建设达到的状态结果水平以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效率表现两维视角分析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这一集成视角的方法能更全面准确的诊断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创新性的研究思路与研究范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刘成坤[8](2019)在《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过去的近四十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正与日俱增。然而,随着中国在21世纪初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已逐渐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以及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双重背景下,深入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人口老龄化不仅会通过供给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而且还会通过需求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然而,关于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系统研究在国内还较为罕见。本文基于人口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首先从理论上对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选用宏观层面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进行实证分析时,本文不仅构造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系数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系数用于衡量三次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还基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细分行业数据构造了制造业结构升级系数和服务业结构升级系数用于衡量产业结构的内部升级。本文从多个角度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中介效应的研究结果来看,总体来看,人口老龄化会显着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制造业结构升级,但会对服务业结构升级产生显着的阻碍作用。具体来看,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劳动生产率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劳动生产率效应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通过消费支出效应对服务业结构升级产生消极影响。(2)从门槛效应的研究结果来看,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存在两个门槛值,当人均GDP低于第一个门槛值时,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向影响最大;随着人均GDP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积极影响逐渐减小。人口老龄化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一个门槛值,当人均GDP处于较低水平时,人口老龄化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负面影响较大;随着人均GDP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小。但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门槛效应并不显着。(3)从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结果来看,人口老龄不仅会对当地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还会对邻近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具体来看,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合理化和制造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均显着为正,人口老龄化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显着为负。(4)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区域异质性。无论是中介效应、门槛效应还是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结果均表明,人口老龄化对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看,人口老龄化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显着性强于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门槛效应也显着强于东部地区,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显着强于西部地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第一,同时构建了三次产业结构间的升级系数和产业结构内的升级系数,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拓展;第二,充分考虑了中国各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和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存在的差异,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第三,分别从中介效应、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等多个角度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但本文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完善,如未能找到地级市层面的连续面板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仅构造了制造业结构升级系数和服务业结构升级系数而未构造农业结构升级系数,对产业结构内部升级问题的研究还不全面。
万瑶[9](2019)在《我国区域消费不平衡:现状、影响因素与经济增长》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我国区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好,西部地区相对比较落后。同时,我国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但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存在矛盾,主要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的需求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居民的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从而产生我国区域消费不平衡现象。消费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之一,区域消费的不平衡是否引起我国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在区域消费不平衡的情况下,有关如何满足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消费需求,保障经济欠发达地区基本消费需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此,研究我国区域消费不平衡现象以及这些差异是否影响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最后针对区域消费的差异性提出相应的意见。本文开篇主要介绍了我国经济状况、与消费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确定相适应的研究方法,提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概述了消费相关理论及其演化。描述了自古典经济学以来消费理论的变迁,也介绍了度量消费差距的方法和我国区域的划分标准,为下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基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现状的差异。从消费总量、消费结构两个方面全面剖析我国区域消费的现状,然后运用泰尔指数的方法,基于人口和GDP权重两个视角计量了我国区域消费的差距,最后将区域的消费差距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主要研究分析我国区域消费不平衡对经济的影响,分别从对全国经济增长的差异和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差异论述区域消费差距的影响,引入了计量实证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对比区域消费差距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五章则是在了解我国目前区域存在消费差异的情况下,找出区域消费存在差异的原因。本章主要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各区域消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然后结合研究背景运用实证分析各区域消费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各因素对区域消费的贡献率对比分析我国消费不平衡的原因。第六章对我国消费不平衡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为如何解决我国消费不平衡现象提出相应的建议。
时浩楠[10](2019)在《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受到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教育理念以及城乡教育差距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口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城乡义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城镇化也在悄然兴起。同时,教育城镇化过程中无论是为了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还是提供更好的关心与照顾,父母进城陪读也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人口城镇化水平也在随之不断发展。因此,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发展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的,二者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加强对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对各省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实现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称合协调发展的机理为何,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如何测度,以及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如何等问题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有鉴于此,本文以中国大陆31省市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各种理论与实证分析方法与技术,首先对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发展格局演化及动态关联分析,其次分析了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理论机理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然后对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时空特征,最后对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市化亲合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五年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情景预测分析。根据上述研究工作,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①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辽宁、黑龙江、福建、江苏、吉林、内蒙古、重庆、海南的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水平均相对较高,而西藏、贵州、云南、甘肃、河南、安徽、新疆、广西、陕西、宁夏、青海、四川、湖南、江西、山西、山东、湖北、河北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和教育城镇化水平均相对较低。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存在动态关联关系,具体表现为大部分省市的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相对发展速度均较快,且二者维持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②从理论角度来看,人口城镇化推动教育城镇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人口城镇化推动农村大量学龄人口向城镇迁移,推动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向城镇集聚和推动城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育人思想向农村辐射三个方面,而教育城镇化拉动人口城镇化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城镇化拉动城镇人口规模的增长,拉动城镇人口素质的提高和拉动了城镇人口生活质量的改善。从实证角度来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证实了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机理的存在。③上海、北京、天津与浙江属于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省市,而新疆、广西、安徽、河南、甘肃、贵州、云南、西藏的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省市。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地带性差异,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差距在不断缩小。④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间特征表现为,研究期内的中国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呈逐步上升趋势,且省域之间的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除上海之外,其他省市均呈现出了显着的上升趋势,且以安徽、贵州、海南、广西、山东、云南、甘肃、河南、河北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整体上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等级不发生转移的概率要大于发生转移的概率,且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等级转移表现出了跨级转移的特征。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表现为,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在东西方向上均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趋势,在南北方向上均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冷点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内陆地区,分布范围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而热点地区分布相对较为集中,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主,分布范围呈现出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耦合协调度重心总体分布在111.872°-112.330° E,33.941°-34.238° N的范围之内,大致位于河南省的西部地区,重心运动轨迹总体上以西南方向移动为主。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北-西南的分布格局,但有向正北-正南方向转变的趋势,同时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的方向趋势在不断弱化。⑤总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非农化、教育经费投入是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正向驱动因子,而城乡收入差距是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负向驱动因子。从三大地带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非农化是东中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共同驱动因子,而城乡收入差距对中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亲合协调发展具有显着的制约作用,但对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制约作用并不显着。教育经费投入对东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对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从不同时期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非农化是1997-2009年和2010-2016年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共同驱动因素,而城乡收入差距和教育经费投入是影响2010-2016年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颗合协调发展的因素,而不是影响1997-2009年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因素。⑥未来五年内,北京、上海和天津仍将保持全国领先的优势,而贵州、云南和西藏仍将具有全国末尾,落后于绝大多数省市。各省市的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整体上仍以上升趋势为主,其中江西、河南、贵州的年均增速相对较快,而青海、上海、江苏和北京的年均增速相对较慢。从三大地带角度来看,东部地区仍旧保持着领先的优势,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度仍最低。但中部地区的年均增速最快,西部地区的年均增速次之,东部地区的年均增速最慢,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差距还在持续缩小。论文创新点主要有四点:首先,弥补了目前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机理研究的空白;其次,对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相关领域的定量化研究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然后,本文也从地理空间角度拓展了现有研究的研究视角和深度,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一个值得探索的新方向;最后,本文有关时空特征的分析方法对于现有的时空分析方法体系也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和完善。
二、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内容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定量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二 乡村发展理论 |
三 平衡发展理论 |
四 系统评价理论 |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 |
一 农村建设方面的研究 |
二 农村均衡发展的研究 |
三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第三节 国内相关研究 |
一 新农村建设的评价体系 |
二 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因素 |
三 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三章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一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
二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二节 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 |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 |
一 农业发展水平 |
二 农业机械化水平 |
三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四 农村信息化建设 |
五 医疗与社会保障 |
六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
第四节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一 指标数据的来源 |
二 负向指标的处理 |
三 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五节 评价方法的选择及可行性检验 |
一 因子分析法 |
二 可行性检验 |
第四章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 |
第一节 全国及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总体评价 |
一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 |
二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总体和分项分析 |
第二节 各地级市新农村建设水平的评价 |
一 各地级市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 |
二 各地级市新农村建设的分项评价 |
第五章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第一节 山东省区域划分及差异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
一 山东省区域划分的依据与标准 |
二 区域差异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区域差异性的测度 |
一 相关数据的初步处理 |
二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区域差异性的计算 |
第三节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区域差异性的分析 |
一 综合建设水平的差异性 |
二 地区间的差异性分析 |
三 地区内的差异性分析 |
第六章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一节 基于评价结果的山东省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 |
一 农业优势产业集群相对单一 |
二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低 |
三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待提升 |
四 新农村均衡性建设仍需加强 |
第二节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一 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 |
二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
三 多维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
四 促进新农村均衡全面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群体异质性研究 ——基于CHFS中国家庭金融数据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机理的理论分析 |
2.1 数字支付与数字理财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机理的差异性分析 |
2.2 数字支付与数字理财对居民消费行为交叠影响的机理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群体异质性分析 |
3.1 数字支付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群体异质性分析 |
3.2 数字理财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群体异质性分析 |
3.3 数字支付与数字理财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数据的处理及模型建立 |
4.2 数字支付与数字理财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差异性实证分析 |
4.3 数字支付与数字理财对居民消费行为交叠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 内生性与稳健性问题的讨论与检验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3.1 论文的创新点 |
1.3.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研究的综述 |
2.1.1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综述 |
2.1.2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测度的相关综述 |
2.2 关于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研究的综述 |
2.2.1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影响因素的相关综述 |
2.2.2 关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测度的相关综述 |
2.3 关于数字普惠金融对消费差距影响研究的综述 |
2.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理论分析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数字普惠金融 |
3.1.2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消费理论 |
3.2.2 金融发展理论 |
3.2.3 金融排斥理论 |
3.3 相关影响途径 |
3.3.1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消费能力途径 |
3.3.2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消费意愿途径 |
3.3.3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消费支付途径 |
第四章 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现实考察 |
4.1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
4.1.1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状况总览 |
4.1.2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过程 |
4.2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现状 |
4.2.1 基于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比的分析 |
4.2.2 基于泰尔指数的分析 |
4.3 研究假设 |
第五章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1 变量选取 |
5.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1.3 描述性统计 |
5.2 模型设定 |
5.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5.3.1 普通面板模型分析 |
5.3.2 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
5.3.3 区域异质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互联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
1.2.2 价格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
1.2.3 家庭成员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
1.2.4 财政支出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
1.2.5 不同研究主体的消费结构差异 |
1.2.6 住房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
1.2.7 互联网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互联网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发展现状分析 |
2.1 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
2.1.1 我国互联网基础建设发展现状 |
2.1.2 我国互联网应用发展现状 |
2.1.3 我国网民规模及结构发展现状 |
2.2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
2.2.1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现状 |
2.2.2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
2.3 小结 |
第3章 互联网对消费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互联网与消费结构的相关理论 |
3.1.1 互联网的相关理论 |
3.1.2 消费结构的相关理论 |
3.2 互联网对消费结构影响的模型分析 |
3.3 互联网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机制 |
3.4 小结 |
第4章 互联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基于微观数据分析 |
4.1.1 基于全国层面的分析 |
4.1.2 基于地区层面的分析 |
4.2 基于宏观数据的分析 |
4.2.1 基于全国层面的分析 |
4.2.2 基于地区层面的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
5.2.2 提高居民的网络参与率 |
5.2.3 大力发展“互联网+”模式 |
5.2.4 加强互联网环境的监管 |
5.2.5 提高收入和文化水平,完善保障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人口结构变动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差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文献综述 |
2.2 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文献综述 |
2.3 人口教育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文献综述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理论基础和影响机制分析 |
3.1 理论基础 |
3.1.1 核心概念界定 |
3.1.2 相关理论回顾 |
3.2 人口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分析 |
3.2.1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 |
3.2.2 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 |
3.2.3 人口教育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 |
第4章 现状分析与区域聚类 |
4.1 中国人口结构变动趋势及现状分析 |
4.1.1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及现状分析 |
4.1.2 中国人口城乡结构变动趋势及现状分析 |
4.1.3 中国人口教育结构变动趋势及现状分析 |
4.2 中国产业结构特征变动趋势及现状分析 |
4.2.1 中国产业结构整体特征变动趋势及现状分析 |
4.2.2 中国产业结构内部特征变动趋势及现状分析 |
4.3 中国产业结构区域聚类分析 |
4.3.1 产业结构特征评价体系的构建 |
4.3.2 产业结构特征综合指数计算 |
4.3.3 区域聚类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数理推导 |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5.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5.2.2 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
5.3 数据来源与变量检验 |
5.3.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变量平稳性分析与协整检验 |
5.4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
5.4.1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全国层面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
5.4.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5.5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分析 |
5.5.1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全国层面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分析 |
5.5.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中介效应的区域差异分析 |
5.6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分析 |
5.7 稳健性检验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数理推导 |
6.2 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6.2.2 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
6.3 数据来源与变量检验 |
6.3.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变量平稳性分析与协整检验 |
6.4 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
6.4.1 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对全国层面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
6.4.2 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6.5 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分析 |
6.5.1 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对全国层面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分析 |
6.5.2 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中介效应的区域差异分析 |
6.6 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分析 |
6.7 稳健性检验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人口教育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人口教育结构变动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数理推导 |
7.2 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7.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7.2.2 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
7.3 数据来源与变量检验 |
7.3.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2 变量平稳性分析与协整检验 |
7.4 人口教育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
7.4.1 人口教育结构变动对全国层面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
7.4.2 人口教育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7.5 人口教育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分析 |
7.5.1 人口教育结构变动对全国层面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分析 |
7.5.2 人口教育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中介效应的区域差异分析 |
7.6 人口教育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分析 |
7.7 稳健性检验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应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
8.2.2 应对人口城乡结构变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
8.2.3 应对人口教育结构变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我国省域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碳排放区域差异的研究 |
1.3.2 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的现状和差异性分析 |
2.1 碳排放现状分析 |
2.1.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2.1.2 描述性统计 |
2.2 差异性分析 |
2.2.1 方法介绍 |
2.2.2 差异性的实证分析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地理效应分析 |
3.1 方法介绍 |
3.1.1 Moran’s I检验 |
3.1.2 GWR模型 |
3.2 模型构建 |
3.3 实证分析 |
3.3.1 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分析 |
3.3.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
3.3.3 时空变化下省域各影响因素回归系数的对比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
4.1 方法介绍 |
4.2 模型构建 |
4.3 实证分析 |
4.3.1 共曲线性分析、面板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检验 |
4.3.2 解释变量与非解释变量关系的检验 |
4.3.3 稳健性检验 |
4.3.4 线性效应分析 |
4.3.5 非线性效应分析 |
第五章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区制效应分析 |
5.1 方法介绍 |
5.2 模型构建 |
5.3 实证分析 |
5.3.1 门限效应检验和门限值的确定 |
5.3.2 门限回归分析 |
第六章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动态效应分析 |
6.1 方法介绍 |
6.2 模型构建 |
6.3 实证分析 |
6.3.1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
6.3.2 VAR模型 |
第七章 结论总结、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
7.1 结论总结 |
7.1.1 现状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2 影响因素效应的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7)基于状态-效率两维视角的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是世界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 |
1.1.2 关注中国城镇化建设可持续水平的重要性 |
1.1.3 从状态与效率两个视角才能准确把脉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城镇化建设水平评价研究综述 |
1.3.2 文献综述总结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总体设计 |
2 研究理论基础 |
2.1 经济地理理论 |
2.1.1 增长极理论 |
2.1.2 “核心-边缘”理论 |
2.1.3 中心地理论 |
2.2 人口迁移相关理论 |
2.2.1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
2.2.2 人口迁移的二元经济理论 |
2.2.3 人口迁移的托达罗理论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
2.3.2 低碳经济理念 |
2.4 研究理论总结 |
3 城镇化可持续建设内涵 |
3.1 “城镇化”溯源及发展 |
3.1.1 世界范围内的城镇化发展历程 |
3.1.2 世界范围内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
3.2 “城镇化”在中国 |
3.2.1 历程一:城镇化缓慢曲折发展(1949-1978 年) |
3.2.2 历程二:城镇化加速良性发展(1978 年之后) |
3.3 城镇化可持续建设的内涵 |
3.3.1 基于状态视角的城镇化建设剖析 |
3.3.2 基于效率视角的城镇化建设剖析 |
3.3.3 城镇化可持续建设内涵的界定 |
3.4 本章小结 |
4 城镇化建设的状态评价 |
4.1 城镇化建设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4.1.1 城镇化建设状态评价指标初选 |
4.1.2 城镇化建设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 城镇化建设状态评价模型构建 |
4.3 城镇化建设状态评价实证研究——基于我国30 省市2008-2015 年的面板数据 |
4.3.1 实证研究数据收集 |
4.3.2 我国30 省市2008-2015 年城镇化建设状态评价结果 |
4.3.3 我国30 省市2008-2015 年城镇化建设状态的差异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城镇化建设的效率评价 |
5.1 城镇化建设效率评价的方法选择 |
5.1.1 基于超效率SBM-DEA方法的城镇化建设效率静态评价模型 |
5.1.2 基于DEA-Malmquist生产指数的城镇化建设效率动态评价模型 |
5.2 城镇化建设效率评价的投入与产出指标确立 |
5.3 城镇化建设效率评价实证研究——基于我国30 省市2008-2015 年的面板数据 |
5.3.1 实证研究数据收集 |
5.3.2 我国30 省市2008-2015 年城镇化建设效率评价结果 |
5.3.3 我国30 省市2008-2015 年城镇化建设效率差异性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状态-效率两维视角的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 |
6.1 状态-效率两维视角的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理论框架 |
6.1.1 象限图分析方法 |
6.1.2 状态-效率两维视角的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框架构建 |
6.2 基于状态-效率两维视角的我国30 省市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类型甄别与分析 |
6.2.1 状态-效率两维视角的我国30 省市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实证数据 |
6.2.2 我国30 省市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类型甄别 |
6.3 “状态-效率”两维视角下不同类型省市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 |
6.3.1 “G-H”(优状态-高效率)类型省市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 |
6.3.2 “P-H” (劣状态-高效率)类型省市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 |
6.3.3 “G-L”(优状态-低效率)类型省市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 |
6.3.4 “P-L”(劣状态-低效率)类型省市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项目 |
C 我国30 省市2008-2015 年城镇化建设状态评价原始数据 |
D 我国30 省市2008-2015 年城镇化建设效率评价原始数据 |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目的 |
1.2.4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理论回顾 |
2.1.1 配第-克拉克定理 |
2.1.2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
2.1.3 库兹涅茨法则 |
2.1.4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
2.1.5 产业结构升级的演进规律 |
2.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综合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状分析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概念 |
3.1.2 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 |
3.2 现状分析 |
3.2.1 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
3.2.2 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现状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3.3 人口老龄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制 |
3.3.1 人口老龄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 |
3.3.2 人口老龄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数理推导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 |
4.1 机制分析与模型构建 |
4.1.1 人口老龄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制分析 |
4.1.2 计量模型的构建 |
4.2 数据来源与变量检验 |
4.2.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变量的平稳性分析 |
4.2.3 变量的协整检验 |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3.1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 |
4.3.2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分析 |
4.3.3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中介效应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4.3.4 稳健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效应 |
5.1 理论分析 |
5.2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5.2.1 模型构建 |
5.2.2 数据说明 |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1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效应分析 |
5.3.2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门槛效应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 |
6.1 理论分析 |
6.2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6.2.1 模型构建 |
6.2.2 数据说明 |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1 空间相关性分析 |
6.3.2 静态空间面板模型结果及分析 |
6.3.3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结果及分析 |
6.3.4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空间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6.3.5 稳健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国家层面 |
7.2.2 地区层面 |
7.2.3 产业层面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9)我国区域消费不平衡:现状、影响因素与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消费结构的研究 |
(二)影响消费的因素研究 |
(三)消费行为的研究 |
(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
(五)消费不平衡的研究 |
(六)文献评述 |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技术路线 |
(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其演化 |
一、消费理论及其演化 |
二、影响消费因素的理论 |
三、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四、相关概念和方法的说明 |
(一)度量消费差距的方法 |
(二)我国区域的界定和划分 |
第三章 我国区域消费现状及其差距比较分析 |
一、区域消费现状对比分析 |
(一)消费总量和居民消费水平 |
(二)区域消费结构比较分析 |
二、区域消费差距的度量及其对比 |
(一)衡量消费差距指标的选取与研究方法 |
(二)泰尔指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区域消费不平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一、区域间消费差距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
(一)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变异系数 |
(二)区域间消费差距对经济的影响 |
二、区域内消费差距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
(一)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
(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 |
(三)面板模型设定检验 |
(四)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我国区域消费不平衡原因分析 |
一、影响因素 |
(一)收入水平 |
(二)商品价格 |
(三)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 |
(四)消费观念及文化环境 |
(五)性别年龄和家庭人数 |
(六)受教育程度 |
二、指标的选取及模型构建 |
(一)数据来源和指标的选取 |
(二)变量的处理 |
(三)模型的构建 |
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比分析区域消费影响因素 |
(一)主成分分析法的简介 |
(二)相关性检验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
(三)区域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结论 |
(一)我国区域消费差异现状 |
(二)我国区域消费差异原因探析 |
二、政策建议 |
(一)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
(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 |
(三)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提供就业机会 |
(四)完善制度体系,优化居民消费结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 人口城镇化相关研究 |
(二) 教育城镇化相关研究 |
(三) 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关系研究 |
(四) 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思路 |
(二) 技术路线 |
五、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人口城镇化 |
二、教育城镇化 |
三、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
四、相关理论基础 |
(一) 二元经济理论 |
(二) 教育公平理论 |
(三) 推拉理论 |
(四) 系统理论 |
(五) 协同理论 第三章 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发展格局演化及动态关联分析 |
一、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水平测度 |
(一) 人口城镇化水平测度 |
(二) 教育城镇化水平测度 |
二、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发展格局演化 |
(一) 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格局演化分析 |
(二) 教育城镇化的发展格局演化分析 |
三、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动态关联分析 |
(一) NICH指数分析 |
(二) 脱钩关系分析 |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理论机理及实证检验 |
一、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理论机理 |
(一) 人口城镇化推动教育城镇化发展 |
(二) 教育城镇化拉动人口城镇化发展 |
二、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机理的实证检验 |
(一) 耦合协调发展机理实证检验的模型选择 |
(二) 基于时间角度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的实证检验 |
(三) 基于空间角度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的实证检验 |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水平测度及时空特征分析 |
一、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
(一) 耦合协调度模型 |
(二) 分省耦合协调度测度结果分析 |
(三) 三大地带耦合协调度测度结果分析 |
二、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间特征分析 |
(一) 经典时间分析方法 |
(二) 总体趋势分析 |
(三) 核密度分析 |
(四) Ma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 |
(五) 马尔可夫链分析 |
三、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分析 |
(一) 经典空间分析方法 |
(二) 空间趋势特征分析 |
(三) 热点分析 |
(四) 重心与标准差椭圆分析 |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及情景预测分析 |
一、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分析 |
(一) 驱动因子选取 |
(二) 计量模型构建 |
(三) 实证结果分析 |
二、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情景预测分析 |
(一) 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 |
(二) 预测结果分析 |
三、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一)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加速城镇人口与教育资源集聚 |
(二)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农村交通通达度 |
(三) 扶植发展乡镇企业,提升产业结构非农化水平 |
(四)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五) 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 |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性研究[D]. 李锟. 烟台大学, 2021(12)
- [2]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群体异质性研究 ——基于CHFS中国家庭金融数据库[D]. 常昊. 吉林大学, 2021(01)
- [3]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D]. 刘双跻. 山东大学, 2021
- [4]互联网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D]. 邓豪.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人口结构变动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差异的影响研究[D]. 李东阳. 辽宁大学, 2021
- [6]我国省域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分析[D]. 徐子瀛.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7]基于状态-效率两维视角的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水平研究[D]. 任一田. 重庆大学, 2019(01)
- [8]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 刘成坤. 华侨大学, 2019(01)
- [9]我国区域消费不平衡:现状、影响因素与经济增长[D]. 万瑶.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10]中国省域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 时浩楠. 安徽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