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时期水肥藕合对旱地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徐龙龙[1](2021)在《一膜两年用及水氮运筹对小麦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文中提出一膜两年用结合水氮运筹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已经试验和生产实践验证,但该措施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挖掘其技术潜力仍缺乏理论依据。2019-2020年,设置2种耕作方式:免耕一膜两年用(NT)和传统耕作(CT),2个灌水水平:传统灌水(I2,2400 m3·hm-2)和传统灌水减量20%(I1,1920 m3·hm-2),3个施氮水平:施纯N 225 kg?hm–2(N3)、180 kg?hm–2(N2)和135 kg?hm–2(N1),组成三因素裂区试验,探讨不同处理对小麦群体、叶片和细胞水平水分主要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解析不同处理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内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免耕一膜两年(NT)用较传统耕作(CT)显着提高了小麦的光合能力,与传统灌水和施氮(I2N3)处理相比,传统灌水结合减量施氮20%(I2N2)处理同样显着提高了小麦光合作用。与CT相比,NT使小麦生育期平均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分别提高了29.3%、14.8%、8.2%、19.4%、4.7%、6.1%、4.1%;小麦实际光化学效率以及光化学猝灭系数分别提高了13.4%和6.8%。减量灌水和减量施氮使得小麦光合速率呈递减趋势,I1较I2降低了10.1%,N1和N2较N3分别降低了9.7%、12.5%。但NTI1N2处理下与对照(CTI2N3)处理小麦的光合速率无显着差异。说明在减少灌水和施氮量时,小麦光合速率降低,而免耕一膜两年用可减缓这种负效应。(2)NT较CT显着降低了小麦冠层透光率、群体CO2浓度以及群体相对湿度。NT较CT处理下全生育期小麦群体CO2浓度、小麦群体相对湿度、小麦冠层透光率分别降低了5.4%、6.4%、21.8%。减量灌水对其无显着影响,减量施氮对其影响显着。说明与对照处理相比,免耕一膜两年用结合水氮运筹可以显着改善小麦的群体结构,通过协调各因子之间的关系提高小麦产量。(3)NT显着提高小麦农田的土壤含水量,而灌水和施氮对其影响不显着。与CT相比,NT条件下小麦土壤含水量苗期至拔节期提高了4.3%;灌浆期提高了7.5%,全生育期耗水量无显着差异。但NT显着降低了农田棵间蒸发量(E),和蒸散比(E/ET),配以水氮均减量20%处理进一步强化了其降低E和E/ET的作用。与对照(CTI2N3)相比,NTI1N2处理全生育期E和E/ET分别降低了25.3%和26.1%。(4)NT较CT增产优势明显,且水分利用效率显着提高;而减量灌水和施氮导致小麦产量降低,但减少灌水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NT较CT小麦增产13.4%,WUE提高了9.2%。I1较I2减产5.9%,但WUE提高了5.8%;N1较N3减产16.0%,N2和N3无显着差异,三者WUE差异不显着。与对照(CTI2N3)处理相比,NTI1N2处理在保持与其相当的籽粒产量的同时,显着降低了耗水量,从而获得更高的WUE。
赵若含[2](2021)在《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文中提出小麦-玉米轮作是黄淮海地区最常见的轮作方式,耕作与施氮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本实验设置5个耕作处理:CT(常规耕作);NT(少免耕耕作);ST(深松耕作);D1T(深耕耕作1);D2T(深耕耕作2);每个耕作处理设置4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120 kg·hm-2);N2(180 kg·hm-2);N3(225 kg·hm-2)。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施氮互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论以期为施肥制度优化、作物产量潜力增加和品质提高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0~20 cm土层中,少免耕施氮180 kg·hm-2增加了>0.25 mm粒径团聚体总量;深松条件下不施氮20~40 cm土层大团聚体所占比例较高,且占比远低于耕层。2、0~60cm土层碱解氮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0~20 cm土层中,少免耕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最高,20~40 cm土壤全氮含量在深松、深耕耕作下较高;少免耕处理下4种施氮量0~100 cm土层铵态氮与硝态氮积累量均高于其它耕作处理,并且都在施氮225 kg·hm-2达到最大值。3、深松能有效提高小麦成熟期0~20 cm土壤酶活性,在不施氮的情况下βX(β-1,4-木糖苷酶)、βG(β-1,4-葡萄糖苷酶)与CBH(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最高,在施氮180 kg·hm-2条件下NAG(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和LAP(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同时不施氮与施氮225 kg·hm-2处理下深松能够有效的增加玉米成熟期0~20 cm土壤βX、βG与CBH活性。4、深松不施氮的情况下0~20 cm小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最高,深耕1条件下施氮120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深松处理下施氮180 kg·hm-2能显着提高0~20 cm玉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深耕1条件下施氮180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施氮225 kg·hm-2能显着提高20~40 cm土壤微生物量氮。5、小麦季到玉米季,耕层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升高,种群优势度和覆盖度表现为降低。耕作对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纲水平物种种类影响大于玉米耕层土壤,免耕处理的耕层土壤细菌丰富度相对较低,种群的优势度高于旋耕,且与深松和深耕差异不大;玉米成熟期免耕和深耕1的多样性指数较高,优势度低于旋耕和深松的处理。6、小麦籽粒产量在深松条件下,施氮180 kg·hm-2时最高。耕作与施氮互作穗数与千粒重变化差异较大,深耕30 cm施氮180 kg·hm-2穗数最多,其他耕作皆以施氮225kg·hm-2穗数最多。深松处理下,施氮量为225 kg·hm-2时玉米产量达到最大值。深耕1显着提升小麦蛋白质、脂肪、面筋和沉降值含量,且在施氮180 kg·hm-2表现最优,但是会降低淀粉含量。7、经线性多元分析,由偏相关系数可知耕作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施氮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土壤氮素、团聚体是影响小麦玉米产量的主要成分。综合以上各指标得出结果,深松施氮180 kg·hm-2最适宜在本地推广。
刘朋召[3](2021)在《施氮量对渭北旱地冬小麦水氮利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渭北旱塬冬小麦田土壤养分相对贫瘠,小麦生长季降雨稀缺且年际差异悬殊,导致土壤供氮能力与小麦生长需求难以同步,土壤水氮供给失调是旱地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因素。因此,探究渭北旱塬区不同降雨条件下氮肥效应与冬小麦产量、水氮利用及籽粒品质之间的关系,对指导渭北旱地冬小麦因雨合理施氮具有重要意义。于2017—2020年连续3年在陕西合阳县开展田间定位施氮试验,以晋麦47和长6359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氮量处理包括0、60、120、180、240 kg·hm-2(分别以N0、N60、N120、N180、N240表示),研究不同降雨年型施氮量对冬小麦田水分利用、生长和生理、干物质(氮素)累积及转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休闲期降雨量与播前底墒呈线性相关,每增加1 mm夏闲期降雨,播前底墒增加0.9 mm。在丰水年和平水年休闲期降雨充足,前季小麦增加施氮对下季小麦播前底墒无显着影响;在欠水年休闲期降雨较少,上茬小麦每提高100 kg N·hm-2,会造成下季小麦底墒降低15.4 mm。丰水年较欠水年和平水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55.7%和26.5%。与N0处理相比,丰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施氮分别提高耗水量4.6—14.6%、6.0—8.6%、2.2—9.5%,分别增加水分利用效率20.7—39.8%、4.7—33.3%、13.1—35.4%。(2)冬小麦全生育时期生长及生理指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品种间变化一致。降雨年型对冬小麦生长和生理指标影响显着,整体表现为丰水年>平水年>欠水年。不同降雨年型下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叶绿素总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LWUE均随施氮水平提高而增加,丰水年,各施氮处理间以N240处理表现最佳,欠水年以N120处理表现最佳,平水年以N180和N240处理表现最佳,且二者间无显着差异。(3)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随施氮水平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年型间表现为:丰水年>平水年>欠水年,品种间变化相近。转运量为733—1488 kg·hm-2,转运率为9.5—20.1%,贡献率介于21.2—34.6%之间。花前氮素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对施氮量的响应特征与干物质变化趋势一致。花前氮素转运量介于40.5—73.1 kg·hm-2,转运率为43.3—57.1%,贡献率介于53.1—67.7%之间。不同年份间氮肥利用特征表现为丰水年>平水年>欠水年。与N0处理相比,氮农学效率(NAE)、氮肥回收利用率(NRE)和氮偏生产力(NPFP)随施氮水平提高而降低,而氮素利用效率(NUt E)和百千克籽粒需氮量(NRG)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4)丰水年较欠水年和平水年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12.3%和39.1%,蛋白质产量分别提高94.4%和31.6%,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8.3%和5.2%。与N0处理相比,丰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施氮分别增产7.1—28.1%、1.5—34.1%、8.5—28.9%,蛋白质产量分别提高13.7—42.4%、12.1—55.8%、26.0—54.2%,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5.6—10.4%、10.1—17.7%、8.5—15.6%。与N0处理相比,施氮处理提高净产值和产投比分别为1.5—3.9倍和10.1—31.2%。同等肥力条件下,晋麦47的净产值比长6359增加1073元·hm-2,产投比增加15.1%。不同降雨年型下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容重、沉降值等品质参数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其中丰水年和平水年各施氮处理间以N180处理表现最佳,欠水年以N120处理表现最佳。(5)本研究建立渭北旱地3种不同降雨年型下旱地冬小麦临界氮稀释曲线(a:Nc=3.90DM-0.459;b:Nc=3.06DM-0.282;c:Nc=3.58DM-0.484),模型参数间表现为参数a:丰水型>平水型>欠水型,参数b:丰水型=平水型>欠水型。3种降雨年型下N0和N60处理的NNI值均小于1,表明植株存在氮素亏缺,N240处理NNI值均明显大于1,表现为氮素盈余,存在氮素奢侈吸收现象。不同生育期NNI值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与NAE、NRE和NPFP呈显着负相关。故NNI可进一步解释旱地冬小麦在不同降雨年型关键生育阶段的氮素盈亏状况。基于以上研究综合评价,旱地冬小麦丰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的最佳施氮方案分别为180—200、110—120和160—170 kg·hm-2,采取“播前底墒确定基施氮肥量+播种至拔节期降雨确定追施氮肥量”的“因雨施氮”生产模式,既能满足旱地冬小麦稳产优质,也可保证水分高效利用。
宋鑫玥[4](2021)在《微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小麦-玉米光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认为华北平原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但由于冬小麦-夏玉米单产低,生育期间降水不均匀,灌溉方式不合理等,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光照资源利用不充足等。因此为充分发挥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增产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本研究冬小麦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夏玉米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于2018-2020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鹿泉试验站进行,试验由三部分组成:1.冬小麦设置4个不同的带间距,50:20(50 cm 种 6 行,空 20 cm,D1),50:30(50 cm 种 6 行,空 30 cm,D2),50:40(50 cm种6行,空40 cm,D3)和对照(常规等行距种植,行距15 cm,CK),探究作物群体结构对生长及产量的影响;2.在选出适宜带间距基础上,设置5个不同的灌水量:各处理总灌水量分别为90mm(110)、112.5mm(115)、135mm(120)、157.5mm(125)、165mm(CK);3.夏玉米在8.25万株/hm2密度下设置5个不同的行距配置,宽窄行处理 120cm+60cm(T1)、90cm+60cm(T2)、40cm+80cm(T3)、45cm等行距(T4)和60cm等行距(CK)处理。三个小试验施肥与灌溉均采用水肥一体化微喷带进行。探究种植方式和灌水量对作物产量、耗水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资源利用的影响,为该地区寻求科学灌溉制度及种植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带间距冬小麦产量特征条带种植模式,50:30带间距处理拥有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冠层光合能力增强,成熟期干物质量最大;同时50:30带间距处理增加了冠层中下部光合有效辐射量,改善群体冠层中下部的光照条件,促进光合产物的形成;50:30带间距处理穗数和穗粒数分别提高了 2.41%和6%,创造良好的群体结构,产量提高5.6%。2.灌水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耗水及产量的影响条带种植模式下灌水量增加提高冬小麦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绿叶期维持时间延长;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开花期和灌浆期灌水157.5mm(125)处理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比灌水165mm处理(对照)提高13.07%和8.17%,延缓叶片衰老。促进光合产物的形成,干物质积累总量提高,促进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向籽粒的转运,籽粒贡献率提高了 10.72%~31.97%。冬小麦总耗水量在306.46~399.4 mm之间,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总耗水量逐渐增加;降水和土壤贮水占总耗水量的比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冬小麦在拔节-灌浆期耗水量最大,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45.33%~53.68%;灌水165mm处理(对照)在灌浆初期至成熟期日耗水强度较大。灌水能显着增加0~30cm 土层含水量,灌水135mm(120)处理避免了灌溉水向土壤深层和空行渗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灌水135mm(120)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提高了 7.54%;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灌水量增加而降低。条带种植模式灌水量增加,降低冠层中下部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增加冠层中上部光截获率,提高冠层内总的光截获率,促进光能利用率提高;灌水显着增加空气湿度,降低空气温度和冠层温度,为籽粒灌浆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灌水量对千粒质量影响不大,显着提高小麦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灌水157.5mm(125)处理产量提高4.07%~22.27%。3.行距配置对夏玉米光资源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相同密度下,45cm等行距处理株高、穗位高及穗高系数最大,显着提高叶面积指数,促进灌浆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增加,等行距种植穗位叶叶绿素含量高于宽窄行种植。90cm+60cm(T2)处理单株干物质量最大,提高群体总的光能利用率。不同行距配置,玉米冠层结构影响群体内部光分布,宽窄行种植冠层中下部光合有效辐射量显着大于等行距种植。但冠层内部总光截获率随行距的缩小而增加,45cm等行距(T4)处理总光截获率最大,等行距种植冠层中上部和中下部光截获率均有所增加,但显着提高冠层中上部光截获率,促进中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为籽粒灌浆提供物质基础;同时行距缩小降低冠层内部的空气温度和冠层温度,提高空气湿度,为籽粒灌浆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在8.25万株/hm2的密度下,45cm等行距(T4)处理能够协调群个体之间的矛盾,植株能够均匀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协调源库之间平衡,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促进产量的提高,增产7.04%~22.8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02%~19.84%。
张帆[5](2021)在《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麦田水肥利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针对河北省黑龙港地区水资源短缺,冬小麦生产中农民习惯采用畦灌、漫灌方式,肥料施用量不合理等造成水肥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本文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在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白木村和孟村两地开展了田间测墒补灌小区试验和田间大面积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在冬小麦生长期间,监测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和养分时空动态变化,植株体内干物质和养分的动态积累和分配、产量形成,分析麦田水、肥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明确研究区适宜小麦生长和保证丰产的优化节水灌溉模式,为冬小麦生产中合理灌溉,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相同施肥量下,增加开花期测墒补灌,提高各土层含水量,降低开花期0-20 cm土层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成熟期土壤含水量、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仍保持较高水平。相同灌水次数下,增加灌溉量73.7 mm和氮肥施用量60 kg/hm2,拔节至开花期土壤含水量、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整体提高,成熟期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随着小麦生育时期的延长,60-100 cm 土层上述指标及土壤速效钾含量逐渐增加。(2)相同施肥量下,增加开花期测墒补灌,返青至成熟期平均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全氮、全磷和全钾积累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6.3%、21.0%、20.7%、16.3%和26.9%。相同灌水次数下,增加灌溉量73.7 mm和氮肥施用量60 kg/hm2,返青至开花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全氮、全磷和全钾积累量均提升,灌浆至成熟期上述指标降低11.5%-16.4%,氮肥偏生产力降低57.6%。(3)相同施肥量下,增加开花期测墒补灌,农田耗水量及土壤贮水消耗量分别提高了 15.9%和11.9%,产量、纯收益及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了 26.9%、2019元/hm2及15.3%。相同灌水次数下,增加灌溉量73.7 mm和氮肥施用量60 kg/hm2,农田耗水量显着增加18.3%,土壤贮水消耗量显着降低22.7%,降水量和土壤贮水消耗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均下降,产量、纯收益及水分利用效率分别降低20.5%、5398元/hm2及 48.8%。(4)与农民习惯措施相比,示范技术拔节至灌浆期土壤含水量及有效磷整体偏低,成熟期0-80 cm 土层高于农民习惯措施;拔节至开花期土壤硝态氮及速效钾含量整体低于农民习惯措施,灌浆至成熟期0-100 cm 土层高于农民习惯措施。拔节至开花期示范技术干物质积累量、植株全氮、全磷和全钾积累量均低于农民习惯措施,灌浆至成熟期高于农民习惯措施,成熟期增幅为22.0%-40.0%,氮肥偏生产力提高77.0%;示范技术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幅分别为5.2%-10.3%、11.1%-18.3%和 2.8%-8.6%,产量提升 42.0%,总收入增加 6072 和 5801 元/hm2,纯收益同步提升了 7128和6857元/hm2。综上所述,试验田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测墒补灌+推荐施肥的W3处理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节水灌溉的示范技术在推荐灌溉量135 mm和施氮量240 kg/hm2时小麦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较好,说明选择合理的喷灌和施肥措施对实现小麦增产增效有显着作用。
孙坤雁[6](2020)在《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土壤肥水时空分布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土壤耕层变浅、肥料浅施水肥利用率低,土壤水分和养分损失严重,难以保证小麦各生长时期营养需求等问题,本文采取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课题组自行研发的新型深松两肥异位分层施肥机,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0~15 cm施磷钾肥(T1);0~15 cm推荐施氮磷钾肥(T2);15~30 cm推荐施氮磷钾肥(T3);0~30 cm推荐施氮磷钾肥(T4);0~15 cm农民习惯施氮磷钾肥(T5),研究耕作施肥模式下各生育时期小麦的生长及养分利用情况、土壤水分及理化性状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等,进一步优化适合小麦季种植的新型耕作施肥方式,为提高耕地质量,保证粮食稳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与农民习惯施肥(T5)相比,合理的氮磷钾配施处理均提高小麦株高、总茎数、旗叶叶绿素SPAD值、叶面积、Fv/F0及Fv/Fm,有效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同一施肥深度,0~15 cm推荐施肥量(T2)的小麦总茎数、旗叶叶绿素SPAD值、Fv/F0及Fv/Fm值较农民习惯施肥(T5)高。同一施肥量下,0~30 cm推荐施肥(T3)的小麦生长性状较佳,15~30 cm推荐施肥次之。(2)同一施肥深度下,小麦整个生长发育期均以0~15 cm推荐施肥(T2)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0~15 cm推荐施肥(T2)比农民习惯施肥(T5)模式显着增加小麦氮、磷、钾积累量分别为20.3%~52.7%、0.7%~14.2%、-13.7%~22.4%。同一施肥量下不同施肥深度的小麦干物质积累、氮、磷、钾积累在拔节期分别表现为0~30 cm推荐施肥(T4)>15~30 cm推荐施肥(T3)>0~15 cm推荐施肥(T2),拔节期后0~30 cm和15~30 cm推荐施肥间差异不显着,但是氮、磷、钾积累量均较0~15 cm推荐施肥提高6.2%~28.2%、6.4%~38.3%、22.1%~58.2%,说明深松施肥可以提高小麦植株干物质和体内养分积累,以0~30 cm推荐施肥效果更显着。(3)与缺氮(T1)相比,不同耕作施肥模式,氮磷钾配施提高小麦的吸氮量11.5%~41.4%。同一施肥深度下,0~15 cm推荐施肥(T2)显着提高小麦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分别为3.7%、22.4%、23.0%、773 yuan.hm-2。同一施肥量,15~30 cm(T3)和0~30 cm(T4)推荐施肥间差异不显着,均较0~15 cm推荐施肥显着高 7.1%~7.3%、104.0%~111.3%、9.6%~13.9%、539~577 yuan·hm-2,说明深松分层施肥15~30 cm和0~30 cm均能提高小麦产量,有利于植株的养分利用。(4)同一施肥量下,15~30 cm(T3)和0~30 cm(T4)推荐施肥的土壤容重平均降低11.1%、8.5%,紧实度平均降低11.5%、17.0%以上,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2.2%、3.1%。表明深松有效改变土壤物理性质,促进植物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综合考虑,在施氮量减少26.3%的基础下,以0~30 cm推荐施氮磷钾肥(纯N、P2O5、K2O含量分别为210、150、90 kg·hm-2)的T4处理效果较佳,两季冬小麦平均产量增加11.2%,平均纯效益提升1350 yuan·hm-2,土壤容重及紧实度分别下降8.5%、11.7%以上,15~30 cm推荐施氮磷钾肥(T3)次之,两个处理均可作为小麦优质高产的耕作施肥管理措施。
刘文清[7](2020)在《生育后期补施氮肥对秸秆覆盖条件下的旱作冬小麦产量形成和土壤碳氮库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旱作农田覆盖管理体系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关于秸秆覆盖冬小麦增产效果不理想甚至造成减产的报道逐渐增多。小麦秸秆覆盖后由于其高碳氮比在分解过程中容易导致土壤氮的固定,降低土壤氮有效性。作物生育后期土壤氮素亏缺可能是导致小麦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尚待加以验证。本研究基于10年覆盖定位试验,在2018和2019年进行了补施氮肥微区试验,测定了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碳氮动态变化过程及小麦开花-灌浆期光合特征等指标,旨在深入探讨旱作冬小麦农田秸秆覆盖的稳产机理。试验包括四种处理:生育期全量秸秆覆盖处理(9000kg·hm-2,HSM)、生育期半量秸秆覆盖处理(4500 kg·hm-2,LSM)、夏闲期全量秸秆覆盖处理(9000 kg·hm-2,FSM)和不覆盖对照处理(CK),冬小麦开花后补施氮肥量为50 kg·hm-2。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未补施氮肥情况下,长期秸秆覆盖后冬小麦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处于动态平衡,近两年试验土壤全氮较10年长期秸秆覆盖试验下降15.61%。在开花-灌浆期,近两年试验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较10年长期秸秆覆盖试验明显降低,小麦氮素利用率明显较弱。生育后期补施氮肥后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12.98%和25.08%。半量秸秆覆盖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不覆盖处理提高幅度最大。生育后期补施氮肥后0-40 cm土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较不施肥处理平均提高17.08%和58.40%。全量秸秆覆盖结合补施氮肥处理下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较不覆盖处理提高效果最为明显。较为充足的氮素供应改善了土壤-作物间氮素转化,为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提供保障。(2)在未补施氮肥情况下,长期秸秆覆盖导致小麦开花-灌浆期光合特征参数明显降低,生育期秸秆覆盖处理较不覆盖处理光合速率下降15.07%。秸秆覆盖处理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较不覆盖处理分别下降8.93%和3.41%。覆盖处理较不覆盖处理处理胞间CO2浓度高2.17%。生育后期补施氮肥明显增强了小麦光合作用,全量秸秆覆盖处理光合速率较不覆盖处理高23.61%。全量秸秆覆盖处理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较不覆盖处理高33.30%、20.74%,胞间CO2利用率提高。秸秆覆盖结合补施氮肥处理优化了光合特征参数日变化曲线。补施氮肥提高了各处理光合速率最大值,但没有改变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时间。全量秸秆覆盖结合补施氮肥处理激发了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二次峰值的出现。(3)在未补施氮肥情况下,2017-2019两年小麦籽粒产量均值较2008-2017年籽粒产量平均低8.14%。土壤氮素含量的下降最终导致小麦减产。与10年覆盖试验相比,除基本苗外,2017-2019年其他产量构成因素指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生育后期补施氮肥后秸秆覆盖处理较不覆盖处理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株高、生物量、千粒重显着提高,生育期全量秸秆覆盖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较不覆盖处理高30.27%和1.54%。综上,秸秆覆盖结合生育后期补施氮肥增加了土壤中碳氮含量,改善了土壤肥力,提高了作物氮素利用效率。生育后期补施氮肥有效改善了冬小麦光合特征参数,提高了冬小麦开花-灌浆期光合速率。秸秆覆盖结合生育后期补施氮肥处理后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达到了冬小麦稳产增产的效果。
张建芳[8](2020)在《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长生理特性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指出于2018年2019年在塔里木大学农学实验站网室中开展小区控制性试验,以冬小麦邯郸5316为供试品种,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三种播种方式,分别为条播(B1)、穴播(B2)和撒播(B3);副区为四种氮肥施用量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对照,N0)、138 kg·hm-2(N1)、207 kg·hm-2(N2)和276 kg·hm-2(N3)。对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的组合小区进行群体与个体生长动态、旗叶光合特性和保护酶类、SPAD值和NBI值、产量以及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进行观测,分析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处理对滴灌冬小麦群体质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筛选节肥稳产条件下的播种方式与施氮量的最佳组合,为进一步研究滴灌冬小麦生产行为及水肥高效利用机理打下基础,为极端干旱灌区冬小麦节水节肥种植技术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具体试验结果如下:1、撒播小麦冬前分蘖最多,冬前总茎数最大,但麦苗素质较差;条播和穴播茎蘖增长较平稳,成穗率比撒播分别高22.38%和27.31%。滴灌冬小麦株高增长高峰期在拔节期至扬花期,穴播最终株高比条播和撒播分别高6.72%和8.40%,且适量施氮对株高增长具有显着促进作用;条播的LAI生育前增长较快,穴播的LAI则在孕穗期最高达7.21,且后期下降较慢。施氮能显着提高LAI,N1、N2和N3处理的群体平均LAI较N0处理增长了15.33%、33.74%和23.78%;穴播及N2处理全期平均叶倾角最大,其次是条播和N1处理。灌浆末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并以B2和N2处理最大,达18 377.67 kg·hm-2和20 078.29 kg·hm-2;播种方式的粒叶比大小为B2>B1>B3,施氮显着提高粒叶比;籽粒灌浆速率在花后1520d达高峰,B2处理最大,达2.33 g·d-1,其次是B1。施氮处理大小为N3>N3>N1>N0;综上,以组合B2N2群体质量最优,株高83.94 cm,冬前总茎数1 479.81×104株·hm-2,拔节期最高总茎数1 847.18×104株·hm-2,成熟期收获穗数达到721.35×104穗·hm-2,成穗率39.05%;拔节期LAI为3.66,孕穗期为7.99,灌浆期为4.32;群体平均叶倾角50.65度;干物质最大积累总量达20 119.05 kg·hm-2,粒数叶比与粒重叶比分别达到了3 311.86粒·m-2和249.37g·m-2。2、扬花期是滴灌冬小麦光合特征值最大时期,播种方式间均以条播和穴播大于撒播,其中穴播的平均CAP、Pn、Gs和Tr最高,分别达4.71 gCO2·m-2·h-1、20.69μmol·m-2·s-1、0.41μmol·m-2·s-1和7.37 mmol·m-2·s-1,撒播的Ci最大,为505.28μmol·mol-1。N2处理下的CAP、Pn、Gs、Ci和Tr最高,分别达5.10 gCO2·m-2·h-1、17.34μmol·m-2·s-1、0.34μmol·m-2·s-1、377.47μmol·mol-1和4.75mmol·m-2·s-1。组合处理中B2N2的平均CAP、Pn、Gs和Tr最大,B3N2的Ci最大。各时期旗叶SOD活性大小为B2>B1>B3,其不同施氮量处理表现为N2>N1>N3>N0;MDA含量大小为B3>B1>B2,其不同施氮量处理表现为N0>N1>N3>N2。穴播和N2处理下的酶活性最高而其MDA最低。旗叶SPAD值在扬花期最大,其中,穴播和条播平均为54.80和52.83,较撒播高5.96%和2.15%。全期平均SPAD值以N2处理最大,达47.63,较N0、N1和N3处理分别提高4.36%、1.97%和1.53%。3、B2和N2的穗长、有效小穗数最大,其次是B1和N3;B3N2处理的穗长最高,为14.8 cm,B2N2的有效小穗数最高,达18.79个。各施氮处理平均收获穗数、平均穗粒数和平均千粒重均在N2水平最高,分别为707.44×104·hm-2、26.15粒和47.54 g;不同播种方式中,穴播的收获穗数、穗粒数最大,分别为682.51×104·hm-2和24.14粒,撒播的粒重最大,为44.33 g。组合处理中B2N3的穗粒数最大,为26.60粒,B2N2的收获穗数最大,为721.33×104·hm-2。N2比N0、N1和N3,分别增产了49.98%、24.14%和14.92%,穴播与条播和撒播相比分别增产了9.63%和16.17%,最终产量以B2N2处理的最大,达9 144.75 kg·hm-2,其次是B1N2,为8 715.89 kg·hm-2。4、施氮量增加,NBI增加,在扬花期达最大,灌浆期以后快速下降,条播、穴播和撒播下降速率不同,至乳熟期平均其下降率分别为47.56%、20.62%和53.03%,穴播在灌浆期表现出较好的叶片氮功能。拔节期至扬花期是冬小麦氮素积累高峰期,其氮素积累占总氮素积累量的61.45%70.38%。各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表现为:叶片>茎鞘>颖壳+穗轴,叶片、茎鞘和颖轴氮素运转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为:25.62%30.40%、20.90%24.51%和4.13%6.70%,氮肥农学利用率为:9.66%21.71%,氮肥偏生产力为:24.28%52.60%,氮肥利用效率为:9.34%26.86%。当施氮量为207 kg·hm-2时,条播或穴播的冬小麦,能显着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只有适宜播种方式与高效的氮肥运筹措施相结合才是提高冬小麦产量的关键。
郑恩楠[9](2020)在《黑土区不同灌水施肥方式的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北黑土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核心是采取综合措施来提升农作物的光热资源利用效应,作物群体对光热资源的利用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的高低决定着农业系统的生产潜力。而水肥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因子,适宜的水肥调控能够影响作物的生长状态,改变作物的冠层结构,进而影响作物的光热资源利用效应,因此合理的水肥管理至关重要。黑龙江作为我国农业大省,由于其特殊的气候和土壤特点以及地理位置,一直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该省同时又是稻作种植大省,以往对于黑龙江省黑土区稻作的研究多集中于不同灌水、施肥以及不同水肥耦合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但对于光热资源利用的物理机制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黑龙江黑土区光热资源利用进行研究,通过水肥措施调控为增加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试验针对目前该地区的灌水方式和施肥管理连续进行了4年田间试验。试验1不同施肥方式试验,设置了5个施肥水平分别为氮肥T1(当地施肥水平)、30%腐植酸+70%氮肥T2、50%腐植酸+50%氮肥T3、70%腐植酸+30%氮肥T4和腐植酸T5(1500 kg/hm2);试验2不同灌水方式试验,设置了3种灌水方式分别为控制灌溉(CI)、全面淹灌(FI)和浅湿灌溉(WI),施肥水平为当地施肥水平;试验3不同灌水施肥方式试验,设置的灌水和施肥方式同试验1和试验2。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光能利用效率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乳熟期分别表现为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不同施肥方式在T2处理下的有效辐射截获量最少,不同生育时期和全生育期的光能利用效率最低,而T4和T5处理相比较其他处理较高;不同灌水方式在CI处理下的有效辐射截获量最少,不同生育时期和全生育期的光能利用效率较低,而FI处理相比较其他处理较高;不同灌水施肥方式下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和全生育期的光能利用效率在CT4、CT5、FT4、FT5、WT4和WT5处理显着高于其他水肥处理,而CT2、FT2和WT2显着低于其他水肥处理。(2)不同施肥方式下稻作冠层温度不同生育时期以及全生育期内的变化在T1、T2、T3、T4和T5各处理之间不显着;不同灌水方式在CI处理下的冠层温度高于FI和WI处理,但均小于空气温度;不同灌水施肥方式在CT2和WT2处理的冠层温度较大,在全生育期内冠-气温差出现了负值,而不同生育时期CT2和WT2处理的冠层温度较其他处理高,且与空气温度差异不显着。(3)稻作土壤温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在5 cm处达到最大值,15 cm处达到最低值。5 cm和10 cm土壤温度显着高于15 cm、20 cm和25 cm,而15 cm、20 cm和25 cm之间的差异不显着。不同施肥方式各处理5 cm和10 cm处土壤温度出现了差异,T2处理高于T1、T3、T4和T5处理,其次是T1和T3处理,T4和T5处理最低,而15 cm、20 cm和25 cm土壤温度在各处理之间没有显着差异性;不同灌水方式CI处理的5 cm和10 cm土壤温度显着高于FI和WI处理,而15 cm、20 cm和25 cm土壤温度差异性不显着;不同灌水施肥方式CT2和WT2处理的5 cm和10 cm土壤温度较大,而CT4、CT5、FT4和FT5处理的5 cm和10 cm土壤温度相对较小一些,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4)T2处理的株高在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显着低于T1、T3、T4和T5处理;在CI处理的株高在两个生长季内小于FI和WI处理,拔节期和抽穗期较为显着;不同灌水施肥方式下的水稻株高在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均出现较大差异,WT2处理在两个生长季内株高最低,CT5处理最大。干物质和叶面积指数FI、T5和FT5处理在两个生长季内最大,而CI、T2和WT2处理最小。(5)不同施肥方式的叶绿素含量在T5处理最大,而不同灌水方式在CI处理下较大,不同灌水施肥方式的最大处理为CT5和FT5;综合来看,在FI、T5和CT5处理下的荧光参数较好,在CI、T2和WT2处理下的荧光参数较差。(6)不同灌水方式和不同施肥方式之间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较小,而不同灌水施肥方式下的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变化较大,在CT4和CT5处理下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在1.8kg/m3以上。从产量上来看,CT5处理在两个生长季内的产量最大。(7)针对不同灌水施肥方式对稻作的影响,选取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光能利用效率、消光系数、干物质以及叶面积6个评价指标,采用基于博弈论改进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较为理想,与实际结论一致。通过综合分析和模型评价,最终得出在控制灌溉条件下配施1500 kg/hm2的腐植酸既能提高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产量,同时也能减少农田灌水量,提升灌溉水利用效率。因此,在黑龙江黑土区应综合考虑灌水施肥对光热资源利用以及产量和灌水量的影响,给予高度重视。
何建宁[10](2020)在《不同耕作方式麦田土壤特性与小麦宽幅播种节水生理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42019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史王村(35°40′N,116°41′E)进行田间试验。供试小麦品种为济麦22。研究不同耕作方式麦田土壤和植株特性与小麦宽幅播种高产节水生理基础。为解决传统农业连年旋耕造成的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变硬、土壤透水透气性差和作物根系下扎困难及连年翻耕导致的水土流失、耗能过多和效益降低的问题,课题组集成创新小麦深松少免耕镇压节水栽培技术,研究其对麦田土壤和植株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于20142015和20152016生长季,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旋耕(RT)、条旋耕(ST)、翻耕(PT)和间隔2年深松+条旋耕(STS)4种耕作方式,每个处理3次重复。为解决常规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而导致的小麦缺苗断垄、疙瘩苗,单株营养面积低和个体发育不良及冠层结构不合理,田间通风透光性差的问题,采用宽幅播种的宽播幅种子分散式粒播,研究其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期明确宽幅播种节水增产增效的生理基础,为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于20172018和20182019生长季,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行距处理,为20 cm(20)、25 cm(25)和30 cm(30)3个行距;副区为播种方式处理,为宽幅播种机播种(K)和常规条播机播种(T)2种播种方式。宽幅播种机采用窝眼轮式排种器,双排下种管,播幅为8 cm;常规条播机采用外槽轮式排种器,单排下种管,播幅为3 cm。每个处理3次重复。1不同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和植株特性的影响1.1不同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理化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1545 cm土层土壤容重和4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STS处理显着低于RT和ST处理。1545 cm土层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STS处理显着高于RT和ST处理。1545 cm土层土壤呼吸速率和03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STS处理显着高于RT和ST处理。表明,STS处理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1.2不同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20142015生长季,1545 cm土层土壤气相比和>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STS处理显着高于PT、RT和ST处理。1545 cm土层土壤紧实度,STS处理显着低于PT、RT和ST处理。045 cm土层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STS处理显着高于PT、RT和ST处理。153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为STS>PT>RT、ST,3045 cm土层为STS>PT、RT、ST;1545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为STS>PT、RT、ST。表明,STS处理有利于增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1.3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光合特性和物质生产的影响两生长季,开花后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为STS>PT>RT>ST。开花后7、14、21和28天,叶面积指数STS处理显着高于PT处理,RT和ST处理最低。开花后14、21和28天,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STS处理显着高于PT处理,RT和ST处理最低。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STS处理最高,PT处理次之,RT和ST处理最低。开花后7、14、21和28天,旗叶蔗糖含量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STS处理最高,高于PT处理,RT和ST处理最低。表明,STS处理有利于灌浆期维持高光能截获率,提高灌浆中后期旗叶光合同化能力,延长光合高值持续期,促进成熟期干物质的积累,为获得高产奠定物质基础。两生长季,开花后14、21和28天,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STS处理最高,高于PT处理,RT和ST处理最低;旗叶丙二醛含量,STS处理最低,显着低于PT、RT和ST处理。表明,STS处理有利于增强旗叶细胞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减轻细胞损伤,提高代谢水平,延缓旗叶衰老。1.4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根系分布和生理特性及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两生长季,拔节期、开花期和开花后20天,1530 cm土层根重密度、根长密度、根体积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TTC还原强度、根总吸收面积和根活跃吸收面积均为STS、PT>ST、RT;3045 cm土层均为STS>ST、RT、PT。表明,STS处理有利于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发育,提高根系对土壤水肥的吸收利用。两生长季,拔节期和开花后20天045 cm土层根吲哚乙酸和根玉米素核苷含量,STS处理显着高于PT处理,RT和ST处理最低。拔节期045 cm土层根脱落酸含量为ST>RT>PT>STS;花后20天为ST、RT>PT>STS。开花后3045 cm土层根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STS处理显着高于PT、RT和ST处理;开花后3045 cm土层根丙二醛含量,STS处理显着低于PT、RT和ST处理。表明,STS处理有利于提高小麦根系抗氧化能力,促进根系细胞分裂,提高代谢水平,延缓根系衰老。20142015生长季,籽粒产量、穗数和千粒重STS处理最高,PT处理次之,RT和ST处理最低;水分利用效率STS处理显着高于PT、RT和ST处理。20152016生长季,籽粒产量和千粒重均为STS>PT>RT>ST;穗数STS和PT处理显着高于RT处理,ST处理最低;水分利用效率为STS>PT、RT、ST。表明,STS处理获得了最高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本试验条件下高产节水的最佳耕作处理。2宽幅播种对小麦耗水特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2.1宽幅播种对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行距25和30 cm条件下,K处理拔节期、开花期灌溉量和总灌溉量显着低于T处理;土壤贮水消耗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显着高于T处理;拔节至开花期、开花至成熟期土壤贮水消耗量,开花至成熟期耗水量、日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显着高于T处理;拔节期和开花期棵间蒸发量显着低于T处理。表明,K处理有利于提高小麦对土壤贮水的吸收利用,节约灌溉水。行距25和30 cm条件下的K处理相比较,行距25 cm条件下的K处理耗水特性优于行距30 cm条件下的K处理。2.2宽幅播种对小麦光合和衰老特性的影响行距25和30 cm条件下,开花后0、14和28天,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均为K>T。行距25 cm条件下,开花后14、21和28天,旗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K处理显着高于T处理;行距30 cm条件下,开花后7、14、21和28天,旗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为K>T。行距25和30 cm条件下,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单茎质量,开花后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量和对籽粒的贡献率K处理显着高于T处理;13C同化物在籽粒中的分配量和分配比例均为K>T。表明,K处理有利于提高灌浆中后期旗叶光合能力,延长光合高值持续期,促进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及其向籽粒的转运。行距25和30 cm条件下的K处理相比较,行距25 cm条件下的K处理灌浆中后期旗叶光合能力、物质生产能力和干物质向籽粒转移的能力均优于行距30 cm条件下的K处理。行距25 cm条件下,开花后14、21和28天,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K处理显着高于T处理;旗叶丙二醛含量为T>K。行距30 cm条件下,开花后7、14、21和28天,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K处理显着高于T处理;开花后14、21和28天,旗叶丙二醛含量K处理显着低于T处理。表明,K处理有利于提高旗叶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减轻细胞膜结构损伤,延缓旗叶衰老。行距25和30 cm条件下的K处理相比较,行距25 cm条件下的K处理延缓旗叶衰老能力优于行距30 cm条件下的K处理。2.3宽幅播种对小麦氮素积累与土壤硝态氮运移的影响行距25和30 cm条件下,开花期和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K处理显着高于T处理;成熟期籽粒中氮素积累量和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量及其贡献率均为K>T。表明,K处理有利于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植株氮素的积累和营养器官贮藏氮素向籽粒的转运,促进成熟期氮素在籽粒中的积累。20172018生长季,行距25 cm条件下,成熟期601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K处理显着低于T处理;行距30 cm条件下,6018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为T>K。20182019生长季,行距25 cm条件下,成熟期4014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K处理显着低于T处理;行距30 cm条件下,401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为T>K。表明,K处理有利于小麦对土壤硝态氮的吸收利用,降低硝态氮向深层土壤的淋溶。行距25和30 cm条件下的K处理相比较,行距25 cm条件下的K处理植株氮素积累量、营养器官贮藏氮素向籽粒中的转运量及其对土壤硝态氮的吸收利用均高于行距30 cm条件下的K处理。2.4宽幅播种对小麦根系生理特性和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行距25和30 cm条件下,拔节期、开花期和开花后20天,040 cm土层根重密度、根长密度和根TTC还原强度均为K>T;开花后0、10和20天,040 cm土层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K处理显着高于T处理,根丙二醛含量K处理显着低于T处理。表明,K处理有利于提高小麦根系抗氧化能力,延缓根系衰老,促进根系对水肥的吸收利用。行距25和30 cm条件下的K处理相比较,行距25 cm条件下的K处理小麦根系活力和抗氧化能力高于行距30 cm条件下的K处理。行距25和30 cm条件下,宽幅播种的K处理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利用效率显着高于常规条播的T处理。表明,宽幅播种处理优于常规条播处理。行距25 cm条件下的K处理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利用效率显着高于行距30 cm条件下的K处理,是本试验条件下节水高产的最优处理。行距20 cm条件下的K和T处理的籽粒产量和灌水利用效率均显着低于行距25和30 cm条件下的K处理。
二、不同时期水肥藕合对旱地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时期水肥藕合对旱地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一膜两年用及水氮运筹对小麦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与水分生理生态研究进展述评 |
1.1 作物高效用水的生理生态机制 |
1.2 作物高效用水技术研究 |
1.3 覆盖与水氮运筹集成应用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6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一膜两年用及水氮运筹下小麦的生理生态特性 |
3.1 不同处理对开花期小麦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 |
3.2 小麦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对不同耕作措施和水氮组合的响应 |
3.3 不同处理对小麦各个生育时期群体净同化率的的影响 |
3.4 不同处理对小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 |
3.5 不同耕作措施及水氮减量模式对小麦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6 不同处理对小麦生态指标的影响 |
第四章 免耕一膜两年用及水氮运筹小麦的耗水特性 |
4.1 不同耕作措施和水氮组合对小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2 不同耕作、灌水及施氮水平下小麦的棵间蒸发 |
4.3 不同耕作措施和水氮组合下小麦的耗水量 |
4.4 不同耕作措施及水氮组合下麦田的耗水结构 |
第五章 不同处理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5.1 不同耕作措施、灌水及施氮水平下小麦的干物质积累动态 |
5.2 不同耕作措施、灌水及施氮水平下小麦的产量表现 |
5.3 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对水氮运筹的响应 |
5.4 不同处理下小麦生理指标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 |
5.5 不同处理下小麦生态指标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 |
5.6 小麦产量与其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及排序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
1.2.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
1.2.3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1.2.4 耕作与施氮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5 耕作与施氮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0~20cm团粒结构的影响 |
2.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20~40cm团粒结构的影响 |
2.4 结论与讨论 |
3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耕层氮素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2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影响 |
3.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碱解氮和全氮的影响 |
3.4.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
4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耕层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2.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3.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4.3.3 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4 结论与讨论 |
4.4.1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4.2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4.4.3 耕作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5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2.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5.3.2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5.3.3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影响的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
5.4.2 耕作与施氮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
6.1.2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土壤耕层氮素的影响 |
6.1.3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耕层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6.1.4 耕作方式与施氮对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6.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3)施氮量对渭北旱地冬小麦水氮利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氮肥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3.2 氮肥对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 |
1.3.3 氮肥对冬小麦干物质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
1.3.4 氮肥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1.3.5 冬小麦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建立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1 土壤水分测定及计算方法 |
2.5.2 冬小麦生理指标和植株养分测定及指标计算方法 |
2.5.3 冬小麦产量及品质测定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施氮对旱地冬小麦田水分利用的影响 |
3.1 冬小麦生育期0—20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 |
3.2 冬小麦全生育期0—200 cm土层水分剖面分布 |
3.3 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耗水量及其占比 |
3.4 冬小麦总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3.5 冬小麦籽粒产量与休闲期降雨、播前底墒及生育期降雨的关系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施氮对旱地冬小麦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
4.1 冬小麦叶面积指数 |
4.2 冬小麦叶片叶绿素总量 |
4.3 冬小麦叶片光合特性 |
4.3.1 叶片净光合速率 |
4.3.2 叶片蒸腾速率 |
4.3.3 单叶水分利用效率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施氮对旱地冬小麦干物质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
5.1 冬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累积 |
5.2 冬小麦干物质和氮素转运 |
5.3 冬小麦氮肥利用率 |
5.4 相关性分析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施氮对旱地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及品质的影响 |
6.1 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6.2 冬小麦经济效益 |
6.3 冬小麦籽粒品质 |
6.3.1 籽粒一次加工品质 |
6.3.2 籽粒二次加工品质 |
6.4 旱地麦田“因雨施氮”生产模式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旱地冬小麦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构建 |
7.1 材料与方法 |
7.2 模型建立方法 |
7.2.1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构建 |
7.2.2 临界氮稀释曲线模型的检验 |
7.2.3 氮素营养指数(NNI)模型构建 |
7.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7.3 旱地冬小麦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建立 |
7.4 旱地冬小麦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验证 |
7.5 旱地冬小麦氮营养指数动态变化 |
7.6 不同生育时期氮营养指数、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之间的相关性 |
7.7 讨论 |
7.8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施氮对旱地冬小麦田水分利用的影响 |
8.1.2 施氮对旱地冬小麦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
8.1.3 施氮对旱地冬小麦干物质(氮素)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
8.1.4 施氮对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及品质的影响 |
8.1.5 建立和验证渭北旱地冬小麦临界氮稀释曲线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微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小麦-玉米光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冬小麦种植方式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节水研究现状 |
1.2.3 夏玉米种植方式研究现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冬小麦种植方式研究 |
2.2.2 不同灌溉量对冬小麦耗水及产量特性研究 |
2.2.3 不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微环境及产量研究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形态指标 |
2.3.2 叶面积指数 |
2.3.3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2.3.4 土壤含水量 |
2.3.5 光截获率 |
2.3.6 农田小气候测定 |
2.3.7 植株养分 |
2.3.8 产量及构成因素 |
2.3.9 光能利用率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冬小麦不同带间距对产量的影响 |
3.1.1 群体动态变化 |
3.1.2 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 |
3.1.3 干物质积累动态 |
3.1.4 不同带间距冬小麦冠层垂直空间光分布 |
3.1.5 不同带间距对冬小麦光截获的影响 |
3.1.6 产量及构成因素 |
3.2 条带种植模式下冬小麦灌水量研究 |
3.2.1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 |
3.2.2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耗水特性 |
3.2.3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田间光分布 |
3.2.4 不同灌水量冠层小气候变化 |
3.2.5 不同灌水量小麦植株营养器官氮素积累与转运 |
3.2.6 不同灌水量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 |
3.2.7 灌水量对冬小麦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3.3 行距配置对夏玉米冠层环境及产量研究 |
3.3.1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生长发育特性 |
3.3.2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干物质积累 |
3.3.3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日光照强度的变化 |
3.3.4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冠层光截获 |
3.3.5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冠层小气候变化 |
3.3.6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氮素转运及对籽粒的贡献率 |
3.3.7 不同行距配置土壤贮水量变化 |
3.3.8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 |
3.3.9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
4 讨论 |
4.1 种植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2 适宜灌溉量研究 |
4.2.1 灌水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4.2.2 灌水对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变化 |
4.2.3 灌水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
4.2.4 灌水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 夏玉米不同行距配置的研究 |
4.3.1 不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4.3.2 不同行距配置冠层光分布和群体小气候 |
4.3.3 不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3.4 不同行距配置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光能利用率 |
5 结论 |
5.1 冬小麦种植方式研究 |
5.2 冬小麦条带种植灌溉量研究 |
5.3 夏玉米不同行距配置研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5)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麦田水肥利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肥供应对冬小麦土壤养分的影响 |
1.2.2 水肥供应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2.3 水肥供应对冬小麦植株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1.2.4 水肥供应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测墒补灌小区试验设计 |
2.2.2 节水灌溉模式大田示范设计 |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3.1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2 植物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3 小麦产量测定 |
2.4 计算指标 |
2.4.1 水肥利用指标计算 |
2.4.2 经济效益分析 |
3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试验田小麦水肥分布、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
3.1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试验田土壤水分及养分分布的影响 |
3.1.1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试验田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分布的影响 |
3.1.2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试验田土壤耗水特性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
3.1.3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试验田土壤剖面硝态氮动态分布的影响 |
3.1.4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试验田土壤剖面有效磷动态分布的影响 |
3.1.5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试验田土壤剖面速效钾动态分布的影响 |
3.2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试验田小麦植株养分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2.1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试验田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2.2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试验田植株全氮积累量的影响 |
3.2.3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试验田植株全磷积累量的影响 |
3.2.4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试验田植株全钾积累量的影响 |
3.3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试验田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示范田小麦水肥分布、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
4.1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示范田土壤水分及养分分布的影响 |
4.1.1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示范田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分布规律 |
4.1.2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示范田土壤剖面硝态氮动态分布规律 |
4.1.3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示范田土壤剖面有效磷动态分布规律 |
4.1.4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示范田土壤剖面速效钾动态分布规律 |
4.2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示范田小麦植株养分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4.2.1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示范田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2.2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示范田植株全氮积累量的影响 |
4.2.3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示范田植株全磷积累量的影响 |
4.2.4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示范田植株全钾积累量的影响 |
4.3 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示范田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书籍 |
致谢 |
(6)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土壤肥水时空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耕作施肥模式对作物叶片生理性状的影响 |
1.2.2 耕作施肥模式对作物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
1.2.3 耕作施肥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4 耕作施肥模式对土壤容重及紧实度的影响 |
1.2.5 耕作施肥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1.2.6 耕作施肥模式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试验地区概况 |
2.1.2 供试作物 |
2.1.3 供试肥料及农机 |
2.2 试验处理及方法 |
2.3 田间采样、项目测定及方法 |
2.3.1 土壤样品 |
2.3.2 植物样品 |
2.4 计算指标 |
2.4.1 养分指标及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
2.4.2 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
3.1.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
3.1.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干物质动态积累量的影响 |
3.1.4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旗叶全氮及籽粒氮素的影响 |
3.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养分动态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3.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植株氮素效率的影响 |
3.4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3.5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物理性状 |
3.5.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容重 |
3.5.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紧实度 |
3.5.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含水量动态分布规律 |
3.6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养分动态分布规律 |
3.6.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NH_4~+-N含量动态分布规律 |
3.6.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NO_3~--N含量动态分布规律 |
3.6.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有效磷动态分布规律 |
3.6.4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下的土壤速效钾动态分布规律 |
3.7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后茬玉米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4.3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小麦氮肥利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4.4 不同耕作施肥模式对小麦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5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生育后期补施氮肥对秸秆覆盖条件下的旱作冬小麦产量形成和土壤碳氮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秸秆覆盖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 |
1.2.2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光合特征的影响 |
1.2.3 秸秆覆盖的增产效应 |
1.2.4 秸秆覆盖的减产效应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冬小麦长期秸秆覆盖定位试验设计 |
2.2.2 冬小麦覆盖微区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土壤有机碳、全氮的测定 |
2.3.2 铵态氮、硝态氮的测定 |
2.3.3 光合特征的测定 |
2.3.4 光合日变化的测定 |
2.3.5 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秸秆覆盖方式对土壤碳氮库和产量的影响 |
3.1 秸秆覆盖方式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 |
3.1.1 秸秆覆盖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 |
3.1.2 秸秆覆盖对土壤矿质氮生长季动态的影响 |
3.2 秸秆覆盖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补施氮肥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
4.1 补施氮肥措施下秸秆覆盖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 |
4.2 补施氮肥对土壤矿化氮含量的影响 |
4.2.1 补施氮肥对小麦花后生育期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4.2.2 补施氮肥对小麦花后生育期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补施氮肥对冬小麦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
5.1 补施氮肥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 |
5.1.1 秸秆覆盖方式对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5.1.2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旗叶蒸腾速率的影响 |
5.1.3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旗叶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
5.1.4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旗叶气孔导度的影响 |
5.2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
5.2.1 秸秆覆盖方式对冬小麦旗叶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
5.2.2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旗叶蒸腾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
5.2.3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旗叶胞间CO2浓度日变化的影响 |
5.2.4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旗叶气孔导度的影响 |
5.3 补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生育后期补施氮肥对土壤碳氮的影响 |
6.1.2 生育后期补施氮肥对小麦光合特征的影响 |
6.1.3 生育后期补施氮肥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长生理特性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小麦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
1.2.2 不同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发育的影响 |
1.2.2.1 不同种植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生长发育与冠层结构的影响 |
1.2.2.2 不同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
1.2.3 不同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生理特性的影响 |
1.2.4 不同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地点概况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3.1 试验设计 |
2.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3 数据处理方法及计算公式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 |
3.1.1 对滴灌冬小麦群体结构变化的影响 |
3.1.2 对滴灌冬小麦株高的影响 |
3.1.3 对滴灌冬小麦群体LAI的影响 |
3.1.4 对滴灌冬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5 对滴灌冬小麦冠层平均叶倾角的影响 |
3.1.6 对滴灌冬小麦粒叶比的影响 |
3.1.7 对滴灌冬小麦群体光合速率(CAP)的影响 |
3.2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1 对滴灌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1.1 对滴灌冬小麦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3.2.1.2 对滴灌冬小麦气孔导度(Gs)的影响 |
3.2.1.3 对滴灌冬小麦蒸腾速率(Tr)的影响 |
3.2.1.4 对滴灌冬小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影响 |
3.2.2 对滴灌冬小麦保护性酶的影响 |
3.2.2.1 对滴灌冬小麦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
3.2.2.2 对滴灌冬小麦叶片丙二醛(MDA)的影响 |
3.2.3 对滴灌冬小麦顶叶SPAD的影响 |
3.2.4 对滴灌冬小麦氮平衡指数(NBI)的影响 |
3.3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1 对滴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3.3.2 对滴灌冬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 |
3.3.3 对滴灌冬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
3.4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1 对滴灌冬小麦各时期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
3.4.2 对滴灌冬小麦各时期营养器官平均氮素累积量的影响 |
3.4.3 对滴灌冬小麦各营养器官氮素转运的影响 |
3.4.4 对滴灌冬小麦营养器官花后氮素转运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5 对滴灌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长指标的影响 |
4.2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
4.2.1 对滴灌冬小麦顶叶光合特性和SPAD值的影响 |
4.2.2 对滴灌冬小麦叶片保护性酶的影响 |
4.2.3 对滴灌冬小麦氮平衡指数(NBI)的影响 |
4.3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4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黑土区不同灌水施肥方式的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稻作灌水施肥方式研究进展 |
1.2.1 稻作施肥方式研究进展 |
1.2.2 稻作灌水方式研究进展 |
1.3 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研究进展 |
1.3.1 光能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
1.3.2 冠层温度研究进展 |
1.3.3 土壤温度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不同施肥方式黑土区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的试验研究 |
2.2.2 不同灌水方式黑土区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的试验研究 |
2.2.3 不同灌水施肥方式黑土区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的试验研究 |
2.2.4 供试水稻品种与管理 |
2.3 试验小区布置 |
2.4 试验观测内容及测定方法 |
2.4.1 有效辐射量动态观测 |
2.4.2 冠层温度动态观测 |
2.4.3 土壤不同土层温度动态观测 |
2.4.4 水稻光合指标动态观测 |
2.4.5 水稻生长动态观测 |
2.4.6 稻田水分动态观测 |
2.4.7 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要素测定 |
2.4.8 气象数据的观测 |
2.5 气象数据的变化 |
2.6 数据处理 |
3 不同施肥方式下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研究 |
3.1 不同施肥方式下稻作光能利用效率 |
3.1.1 全生育期日均截获率的变化 |
3.1.2 不同生育时期平均截获率的变化 |
3.1.3 全生育期日均截获量的变化 |
3.1.4 全生育期累积截获量的变化 |
3.1.5 不同生育时期平均截获量的变化 |
3.1.6 不同生育时期光能利用效率 |
3.1.7 全生育期光能利用效率变化 |
3.1.8 不同施肥方式稻作冠层消光系数的变化 |
3.2 不同施肥方式下稻作冠层温度 |
3.2.1 冠层温度和空气温度变化 |
3.2.2 不同生育时期内稻作冠层温度变化 |
3.2.3 全生育期稻作冠层温度变化 |
3.2.4 典型生育时期稻作冠层温度日变化 |
3.2.5 不同生育时期水平方向冠层温度空间变化 |
3.2.6 稻作阴阳面冠层温度变化 |
3.3 不同施肥方式下稻作土壤温度变化 |
3.3.1 不同生育时期内土壤温度变化 |
3.3.2 全生育期土壤温度变化 |
3.3.3 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温度日变化 |
4 不同灌水方式下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研究 |
4.1 不同灌水方式稻作光能利用效率 |
4.1.1 全生育期日均截获率变化 |
4.1.2 不同生育时期平均截获率变化 |
4.1.3 全生育期日均截获量的变化 |
4.1.4 全生育期累积截获量的变化 |
4.1.5 不同生育时期平均截获量的变化 |
4.1.6 不同生育时期光能利用效率的变化 |
4.1.7 全生育期光能利用效率的变化 |
4.1.8 不同灌水方式稻作冠层消光系数的变化 |
4.2 不同灌水方式下稻作冠层温度 |
4.2.1 冠层温度和空气温度的变化 |
4.2.2 不同生育时期内稻作冠层温度变化 |
4.2.3 全生育期稻作冠层温度变化 |
4.2.4 典型生育时期稻作冠层温度日变化 |
4.2.5 不同生育时期水平方向冠层温度空间变化 |
4.2.6 稻作阴阳面冠层温度变化 |
4.3 不同灌水方式下稻作土壤温度变化 |
4.3.1 不同生育时期内土壤温度变化 |
4.3.2 全生育期土壤温度变化 |
4.3.3 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温度日变化 |
5 不同灌水施肥方式下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研究 |
5.1 不同灌水施肥方式下稻作光能利用效率 |
5.1.1 全生育期日均截获率的变化 |
5.1.2 不同生育时期平均截获率的变化 |
5.1.3 全生育期日均截获量的变化 |
5.1.4 全生育期累积截获量的变化 |
5.1.5 不同生育时期平均截获量的变化 |
5.1.6 不同生育时期光能利用效率 |
5.1.7 全生育期光能利用效率变化 |
5.1.8 不同灌水施肥方式稻作冠层消光系数的变化 |
5.2 不同灌水施肥方式下稻作冠层温度 |
5.2.1 全生育期冠—气温差变化 |
5.2.2 不同生育时期内稻作冠层温变化 |
5.2.3 全生育期稻作冠层温度变化 |
5.2.4 不同生育时期冠层温度水平方向的空间变异 |
5.3 不同灌水施肥方式下稻作土壤温度变化 |
5.3.1 不同生育时期内土壤温度变化 |
5.3.2 全生育期土壤温度变化 |
6 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辐射截获率和叶面积的关系 |
6.1.2 辐射截获量和干物质的关系 |
6.2 冠层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冠层温度对空气温度的响应 |
6.2.2 冠层温度对辐射的响应 |
6.2.3 冠层温度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压的响应 |
6.3 土壤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1 表层土壤温度对空气温度的响应 |
6.3.2 表层土壤温度对水层深度的响应 |
7 灌水施肥对水稻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评价 |
7.1 灌水施肥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7.1.1 灌水施肥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7.1.2 灌水施肥对水稻干物质的影响 |
7.1.3 灌水施肥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7.2 灌水施肥对水稻荧光特性的影响 |
7.2.1 灌水施肥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7.2.2 灌水施肥对水稻光化学量子效率的影响 |
7.2.3 灌水施肥对水稻非光化学淬灭系数的影响 |
7.2.4 灌水施肥对水稻光化学淬灭系数的影响 |
7.3 灌水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7.4 模型综合评价 |
7.4.1 模型简介 |
7.4.2 基于博弈论改进的TOPSIS模型 |
7.4.3 模型评价 |
7.4.4 评价结果分析 |
8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1.1 施肥方式对黑土区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的影响 |
8.1.2 灌水方式对黑土区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的影响 |
8.1.3 灌水施肥对黑土区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的影响 |
8.2 结论 |
8.3 创新点 |
8.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不同耕作方式麦田土壤特性与小麦宽幅播种节水生理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不同耕作方式试验的试验设计及测定项目 |
2.3 宽幅播种试验的试验设计及测定项目 |
2.4 两试验均测定的项目与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和植株特性的影响 |
3.1.1 不同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理化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
3.1.1.1 土壤质量含水量 |
3.1.1.2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
3.1.1.3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 |
3.1.1.4 土壤呼吸速率 |
3.1.1.5 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 |
3.1.2 不同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
3.1.2.1 土壤三相比和土壤团聚体 |
3.1.2.2 土壤紧实度 |
3.1.2.3 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 |
3.1.2.4 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 |
3.1.3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光合特性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
3.1.3.1 开花后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 |
3.1.3.2 开花后叶面积指数和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 |
3.1.3.3 开花后旗叶净光合速率 |
3.1.3.4 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 |
3.1.3.5 开花后旗叶蔗糖含量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 |
3.1.3.6 开花后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 |
3.1.3.7 籽粒灌浆特性 |
3.1.4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根系分布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3.1.4.1 拔节期和开花期0~45cm土层根重密度 |
3.1.4.2 拔节期和开花期0~45cm土层根长、体积和表面积密度 |
3.1.4.3 拔节期和开花期根吲哚乙酸、脱落酸和玉米素核苷含量 |
3.1.4.4 拔节期和开花期0~45cm土层根TTC还原强度和吸收面积 |
3.1.4.5 开花后0~45cm土层根衰老特性 |
3.1.5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1.5.1 籽粒产量、总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3.1.5.2 产量构成因素 |
3.2 宽幅播种对小麦耗水特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1 宽幅播种对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
3.2.1.1 拔节期和开花期灌溉量及总灌溉量 |
3.2.1.2 总耗水量及其水分来源 |
3.2.1.3 成熟期0~20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 |
3.2.1.4 全生育期0~200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 |
3.2.1.5 阶段土壤贮水消耗量 |
3.2.1.6 阶段耗水量、日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 |
3.2.1.7 拔节期和开花期棵间蒸发量 |
3.2.2 宽幅播种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2.1 开花后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 |
3.2.2.2 开花后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透射率 |
3.2.2.3 开花后旗叶光合特性 |
3.2.2.3.1 净光合速率 |
3.2.2.3.2 蒸腾速率 |
3.2.2.3.3 气孔导度 |
3.2.2.3.4 旗叶水分利用效率 |
3.2.2.4 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 |
3.2.2.5 开花期和成熟期单茎质量 |
3.2.2.6 开花后营养器官同化物再分配量 |
3.2.2.7 ~(13)C同化物各器官分配量及比例 |
3.2.3 宽幅播种对小麦旗叶衰老特性的影响 |
3.2.3.1 开花后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
3.2.3.2 开花后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 |
3.2.3.3 开花后旗叶丙二醛含量 |
3.2.4 宽幅播种对小麦氮素积累与土壤硝态氮运移的影响 |
3.2.4.1 开花期和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 |
3.2.4.2 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的转运 |
3.2.4.3 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的积累与分配 |
3.2.4.4 成熟期0~2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 |
3.2.5 宽幅播种对小麦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5.1 拔节期和开花期0~40cm土层根重密度 |
3.2.5.2 拔节期和开花期0~40cm土层根长密度 |
3.2.5.3 拔节期和开花期0~40cm土层根TTC还原强度 |
3.2.5.4 开花后0~40cm土层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
3.2.5.5 开花后0~40cm土层根可溶性蛋白含量 |
3.2.5.6 开花后0~40cm土层根丙二醛含量 |
3.2.6 宽幅播种对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6.1 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利用效率 |
3.2.6.2 产量构成因素 |
3.2.6.3 方差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耕作方式下麦田土壤和植株特性 |
4.2 宽幅播种下小麦耗水特性和光合特性 |
5 结论 |
5.1 不同耕作方式下麦田土壤和植株特性 |
5.2 宽幅播种下小麦耗水特性和光合特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不同时期水肥藕合对旱地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一膜两年用及水氮运筹对小麦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D]. 徐龙龙.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2]耕作与施氮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制[D]. 赵若含.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3]施氮量对渭北旱地冬小麦水氮利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刘朋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微灌水肥一体化栽培小麦-玉米光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 宋鑫玥.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5]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麦田水肥利用的影响研究[D]. 张帆.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6]耕作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土壤肥水时空分布的影响[D]. 孙坤雁. 河北农业大学, 2020
- [7]生育后期补施氮肥对秸秆覆盖条件下的旱作冬小麦产量形成和土壤碳氮库的影响[D]. 刘文清. 西北大学, 2020(02)
- [8]播种方式与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生长生理特性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D]. 张建芳. 塔里木大学, 2020(12)
- [9]黑土区不同灌水施肥方式的稻作光热资源利用效应研究[D]. 郑恩楠.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10]不同耕作方式麦田土壤特性与小麦宽幅播种节水生理基础研究[D]. 何建宁.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