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垃圾填埋气内燃机开发的有关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汪涛[1](2021)在《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处理全过程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垃圾分类制度的普遍实施,我国餐厨垃圾收运规模增长较快。在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短缺的当下,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地处置餐厨垃圾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餐厨垃圾进行厌氧消化处理能充分实现垃圾减量化,又可生产清洁燃气,是一项应用成熟且前景广阔的技术。然而,目前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工艺路线繁多,路线选择缺乏标准,现有路线评估研究大多角度单一,且以单案例分析为主,缺乏对比分析。因此,本文以量化评估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工艺路线为目标,从环境影响潜力和技术经济性两个角度,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处理全过程以及关键环节——沼气利用和沼渣处置展开综合评价研究,为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所涉及的不同利益相关者提供环境管理、决策规划和工艺改造的参考。首先以浙江某地150 t/d餐厨垃圾处置项目为案例,对餐厨垃圾厌氧处理全过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技术经济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表现出较强的节能减排效应,1t餐厨垃圾经厌氧消化处理后可减少91 kg CO2当量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206 MJ当量化石能源消耗。固液分离及沼气处理环节因处理过程耗能较大且污水排放较高,整体会造成富营养化效应。沼气利用环节是实现整体过程环保效益的核心,对减缓气候变暖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的贡献分别占到95.5%和89.65%。沼渣处置环节是最主要的毒性贡献环节,对造成人体毒性效应和淡水水生生态毒性效应的贡献占到91.5%和98.2%。150 t/d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处理项目在财务上可行,但回收期较长,项目经济性易受实际处理规模的影响,当收运规模下降10%时,项目净现值下降83.5%,因此保证收运规模提高是维持工程经济性的关键。沼气发电并网收入仅占整体收入的4.24%,当电价下降10%时,项目净现值仅仅下降4.55%,对项目整体经济性影响不大。在整体性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三种沼气利用技术路线:内燃机热电联产、微型燃气轮机热电联产和提纯作车用燃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内燃机凭借其较高的热电联产效率获得最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沼气进行集中式利用比沼气提纯后分散化使用更具环保优势,当提纯气价格上升至3元/Nm3时,年处理270万Nm3沼气的提纯机组经济性才与内燃机组热电联产机组项目相当。随后对沼渣的三种处置技术路线——填埋、焚烧和堆肥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堆肥处置虽在除毒性效应以外的环境影响类型中表现均为最好,但整体环境效益却最差。高含水率的沼渣进行焚烧处置因能耗较高所以环境效益较差。当沼渣肥价格达到250元/t时,沼渣堆肥经济性要远优于填埋或焚烧,当沼渣肥价格下跌至61元/t时,便不再具备经济优势。
周昭志[2](2020)在《垃圾热解气化过程中氯的转化与控制特性及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面临巨大的考验。垃圾焚烧技术由于无害化程度高、减容减量效果好、能源化利用等优点,成为许多国家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手段。然而,生活垃圾中氯含量较高,焚烧过程会产生的HCl。垃圾焚烧厂主要通过往脱酸反应塔喷入钙基吸收剂在低温段对HCl进行脱除,然而无法避免烟气中的HCl引发的设备高温腐蚀和参与二恶英的生成。生活垃圾热解气化技术可以通过“两步式”热化学转化将可燃气净化后与燃气轮机、内燃机等高效的发电设备联用,从而更好实现高效清洁利用。因此,可以考虑将钙基吸收剂作为炉内脱氯添加剂,在生活垃圾中高温热解气化的同时对HCl进行脱除。此外,可持续化发展成为了各个领域发展的要求,对环境影响、经济性、社会性表现均有要求,需要一种全面的评价方法对垃圾处理系统进行可持续性表现评价。鉴于此,本文研究了垃圾中含氯组分热处置过程中氯元素转化特性,提出炉内添加钙基添加剂在垃圾热解气化过程中脱除HCl,探索炉内钙基添加剂对垃圾热解气化过程中含氯污染物(HCl、氯苯、二恶英)排放规律的影响,为垃圾高效清洁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并建立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对垃圾处理系统进行全面评价。本文首先进行了生活垃圾中不同含氯组分热转化过程中氯元素的迁移转化特性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无机氯源NaCl中的氯元素在热转化过程中主要以NaCl的形式存在于固相产物中,在850 oC时气相产物中氯含量均低于3%;有机氯源PVC中的氯元素在热转化过程中主要以HCl的形式存在于气相产物中,在400 oC时95%以上的氯元素转移到气相产物中。因此,有机氯源PVC是生活垃圾热处置过程产生HCl的主要来源。对炉内钙基添加剂对含氯垃圾热解过程HCl控制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产物中的氯元素迁移转化与分布规律,探明不同钙基添加剂控制HCl生成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炉内添加CaO能有效降低HCl的排放,通过考察反应温度、钙氯摩尔比、添加剂粒径、添加剂种类对钙基添加剂脱除HCl效率的影响,得出炉内钙基添加剂脱除HCl的推荐工况条件为常压下反应温度低于772 oC(CaCl2熔化温度),钙氯摩尔比2:1,粒径根据炉型进行选择,HCl脱除效率能达到85%以上。同时,进行了不同钙基添加剂CaO、煅烧白云石、Ni/CaO与PVC混合热解过程的反应动力学研究,上述添加剂使PVC热解过程中HCl生成析出子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从90.3 kJ/mol分别提高到143.6 kJ/mol、155.3 kJ/mol、155.8kJ/mol,反应为随机断裂模型,并结合固定床管式炉实验得出煅烧白云石和Ni/CaO的HCl脱除效率高于CaO,以及分析不同钙基添加剂脱除HCl的反应机理。同时,采用连续给料的移动床反应炉对不同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焚烧产物中氯元素分布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钙基添加剂在热解和气化过程中的脱氯表现优于焚烧过程中的表现,说明还原性气氛有利于钙基添加剂脱除HCl。当反应物料由PVC变为多组分垃圾时,无添加剂时热解的油相产物中氯含量占比有所增加,而钙基添加剂能有效降低油相产物中的氯含量,效率均在67%以上,其中煅烧白云石、Ni/CaO由于更好地促进焦油裂解的效果而表现优于CaO。采用连续给料的移动床反应炉对多组分热解过程产物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钙基添加剂能明显提高产气量和产气品质,并促进焦油裂解,减少重质多环芳烃化合物占比;煅烧白云石和Ni/CaO表现优于CaO。对油相产物中的氯苯含量进行检测,三氯苯产率明显高于四氯苯、五氯苯、六氯苯的产率;添加CaO、煅烧白云石、Ni/CaO后,氯苯总产率分别降低了39.3%、59.7%、66.4%。采用连续给料的移动床反应炉对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生成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探索不同钙基添加剂对二恶英控制的规律,并结合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掌握二恶英高温降解的反应机理和路径。结果表明,在不添加钙基添加剂时,热解条件下和气化条件下的二恶英总生成量比焚烧条件下分别降低79.0%和82.1%,总毒性分别降低76.7%和77.1%,说明还原性气氛能有效抑制二恶英生成。炉内钙基添加剂能有效控制二恶英的生成;炉内添加CaO后,焚烧条件下二恶英总生成量和总毒性分别降低了63.4%和66.2%,热解条件下分别降低了43.4%和36.7%,气化条件下分别降低48.6%和37.7%,主要是对气相产物和油相产物中二恶英生成的控制;添加煅烧白云石和Ni/CaO对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条件下二恶英生成抑制效果优于CaO;主要是因为钙基添加剂能够有效吸收反应过程的HCl气体,并促进苯环断裂,减少二恶英前驱物生成,促进H2生成,从而有效地降低二恶英的生成。通过炉内钙基添加剂和垃圾热解气化技术,能有效降低二恶英的生成量88.1%。在实验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分析还原性气氛对二恶英高温降解的反应机理和路径;结果表明2,3,7,8-T4CDD分子中C-O键和C-Cl键比C-H键更容易断裂;通过H2对2,3,7,8-T4CDD高温降解反应的过渡态和能垒分析发现,H2攻击2,3,7,8-T4CDD的C-Cl键和C-O键的四种反应路径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均为负值,且进攻C-Cl键比攻击C-O键的反应活化能更低,而H2攻击C-O键一般会破坏至少两个C-O键,其中形成两个单苯环产物比形成联苯醚类产物的反应更容易进行。为了反映垃圾管理系统随时间变化情况,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杭州市垃圾综合管理系统2007-2016年期间的环境影响变化进行动态分析,通过动态评价反映各个时期垃圾管理策略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垃圾焚烧技术的环境表现优于填埋发电,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的环境表现随着垃圾焚烧处置占比的升高而提高;实施垃圾分类能提高垃圾焚烧技术的环境表现;因此,在2010年时处理1吨城市生活垃圾的环境表现最优。厨余垃圾厌氧消化技术较好的环境表现,但目前处理量占比较小;提高垃圾分类收集效率以及扩大厌氧消化规模能有效优化现有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的环境表现,为未来决策者制定策略提供参考。为了实现可持续性方面全面评价,创建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思想的3E+S模型。该模型包含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能源消耗评价、经济性评价和社会性评价,并通过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采用改进的权重计算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各类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利用优劣解距离法对评价方案进行最终打分排序,并通过对权重的敏感性分析确保结果的合理可靠。该模型在原先的3E模型基础上添加了社会性评价模块,从而反映邻避型环保设施的社会影响;此外,新模型对之前的权重计算方法进行改良,减弱人为因素干扰,避免常见的主观性问题。该3E+S模型被用于4种垃圾处理方案的环境、能耗、经济、社会以及可持续性方面的比较。结果表明,流化床焚烧方案和炉排炉焚烧方案的可持续性表现相差较小,且均明显优于垃圾填埋发电方案和普通填埋方案。3E+S模型在垃圾处理方案中的应用,既说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又能为不同垃圾处理方案的可持续性表现进行评估,为决策者提供了一种科学且可持续的发展建议。
董隽[3](2016)在《城市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特性及全过程多目标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急剧增长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能源环境问题,生活垃圾管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传统的偏重于末端处理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需求,应向可持续全过程垃圾管理模式转变。这不仅要求生活垃圾管理达到清洁、高效的处理技术创新,同时要实现能源-环境-经济多目标全过程综合管理优化。目前,热处理是生活垃圾能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其中以热解、气化为核心的生活垃圾控氧热处理方式由于其在二恶英、重金属等关键污染物的控制以及高效的能源化回收利用方面具有比传统垃圾直接焚烧更显着的优势而备受关注。然而,垃圾热解气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严重受到基础与应用研究不足的制约,控氧气氛下垃圾热转化特性及关键污染物生成、迁移、排放与控制规律尚不明确。此外,现有的生活垃圾管理评价方法也存在局限性与应用不足等缺点。鉴于此,本课题以发展适合我国生活垃圾能源化高效清洁利用方案为目标,针对热解气化控氧热转化、污染物控制、源头预处理提质、产物综合利用等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的不同单元模块,开展了实验探索及理论评价两方面的研究。在控氧热转化单元模块方面,采用流化床实验装置对热解、气化热转化特性及过程能量效率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过量空气系数的升高可以有效提高气化气产率,降低焦油、焦炭产率,但过高的过量空气系数会导致气化气品质由于氧化反应的加强而降低。反应温度的升高使焦油、焦炭等的裂解反应加强,有效促进了热解过程CH4及C2烃类气体的产生;但温度过高时由于烃类重整反应的加强导致气化过程的气化气热值明显下降。原料含水率的提高有利于H2的生成,然而会导致气化气品质及能量效率明显下降。针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理化特性,过量空气系数0.4、温度650℃、含水率20~25%是实现控氧气氛下高效热转化的最优运行工况。在污染物控制单元模块方面,实验对比了热解、气化、焚烧等不同热转化过程重金属的迁移分布与二恶英的生成排放规律。结果表明,还原性气氛对Cd及Zn的挥发具有促进作用,但抑制了 Cu、Ni及Cr向气相的迁移。重金属在还原性气氛下主要以元素态或硫化态的形式存在,造成重金属在还原/氧化气氛下挥发性的差异主要受生成化学物质熔沸点的高低决定。金属的迁移机理研究表明,挥发性较强的重金属易通过蒸发-冷凝机理进入烟气;而还原性气氛下挥发性较弱的重金属则主要以固相颗粒的形式由气流夹带出炉膛,且流化床高气速特性使夹带作用得到增强。另一方面,流化床实验结果表明热转化过程中还原性气氛对于二恶英的生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气相及飞灰二恶英的生成总量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ER= 0.6的气化工况下达到最低值,分别为3.04及0.97 ng/g-MSW。热解、气化条件下的二恶英排放能够比焚烧工况低一个数量级,表明控氧气氛条件能够有效降低热转化过程的二恶英排放。为了全面评估生活垃圾管理系统运行情况及整体优化机制,建立了生命周期能源-环境-经济(3E)多目标耦合评价模型。模型以传统生命周期能源、环境2E评价的理论方法为基础,通过融入经济性评价模块,实现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各项指标的全面整合,并通过优化多目标决策分析的数学算法,实现能源、环境、经济多目标因素的科学耦合。此外,进一步融入敏感性分析模块,通过综合考虑管理决策者、企业、公众等不同决策者意愿,从而确保模型运算结果公平合理。3E多.目标耦合评价模型应用于杭州市现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评价的案例分析结果显示,评价模型的模块化程度高、赋权公平、应用灵活,可适应不同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式、或不同单元模块构成的集成处理系统综合评价的需要。对源头预处理提质单元模块及过程产物能量综合利用单元模块开展评价研究。源头预处理提质的分析结果表明,以塑料为代表的可回收物的再生利用不仅可以有效节省一次能源及原材料的开发利用,而且可以从源头降低垃圾中Cl元素含量,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酸性气体的排放。厨余垃圾的源头分离,使垃圾的热值得到明显提升,有效增加了系统的能量回收潜力。另一方面,对控氧气氛下生活垃圾不同热转化过程与不同后续能量利用方式的7种集成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以控氧条件下热解气化为核心的生活垃圾热转化方案与传统的垃圾直接焚烧相比,由于NOx、HCl及S02等过程直接污染物排放的降低,以及能量回收效率的提高,对于降低各项环境影响潜力都具有积极作用。此外,热解、气化热转化过程产物与燃气轮机、内燃机等高效能量利用设备的联用有效提高了生命周期能量转化效率。气化相较于热解各方案具有更低的环境排放以及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而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方案及"两步式"热处理方案(气化+蒸汽轮机)是较为推荐的实现生活垃圾清洁高效能源化利用的转化方式。在单元模块研究的基础上,耦合上述控氧热转化、污染物控制、源头预处理提质、产物综合利用等研究结果,提出新型的以控氧气氛下热解气化技术为核心的城市生活垃圾热转化全过程耦合集成系统方案。建设中试规模试验平台并进行了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气化工况可以实现烟气常规污染物及重金属的达标排放;烟气净化装置前二恶英浓度仅为0.19ngI-TEQ/Nm3,明显低于直接焚烧工况;底渣及飞灰的重金属浸出毒性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制。对该集成系统展开全流程3E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集成系统相对于传统垃圾直接焚烧技术在能源使用、环境影响及经济成本各方面均有较大的优势。该新型的城市生活垃圾控氧热转化方案可以作为现有垃圾直接焚烧技术的替代方案从而为最终实现生活垃圾管理系统能源化清洁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徐琳琳[4](2016)在《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景观公园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更新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垃圾所带来的问题: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地资源消耗及景观生态破坏已成为影响城市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之一。由于技术的限制,目前我国在垃圾处理的过程中主要以填埋的方式为主,城市废弃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城市的生态平衡,倡导绿色生活,优化人居环境品质,垃圾填埋场的处理问题就成为环境问题的一个很大难题。废弃垃圾场的改造绝不能仅仅只是封场关闭,而是要真正的结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场地的历史性、人本因素等进行环境的生态恢复和景观改造,从根本上改变场地废弃的性质,使场地重生。但是,在垃圾填埋场改造的过程中,由于技术落后,条件限制,缺乏科学的规划等种种原因导致垃圾场的生态建设工作仍然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以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为例,通过对垃圾污染的工程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环境修复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废弃垃圾填埋场封场后进行城市公园的改造所面临的景观修复核心要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同时借鉴国内外垃圾场封场后公园建设的成功案例,结合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现状分析进行全面阐述,提出“工程修复+植物修复”的生态恢复新思路既确保了垃圾堆体的稳定性,解决了垃圾场结构、地形、沼气、渗滤液等修复核心要素对公园建设安全性的威胁,又通过植物修复手段,逐渐恢复垃圾场的土壤功能,通过人工干预重建垃圾废弃地的生态循环,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垃圾场改造成城市公园是城市废弃地再利用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态恢复模式,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利用工程技术与生态恢复手段,借鉴垃圾场改造成城市公园的成功经验,结合场地历史条件,提出具体的景观改造设计原则及理念。通过改善三道垃圾填埋场周边的生态环境,修复城市生态系统,改善人居环境品质,力图将三道垃圾填埋场将建设成为一个集“环保宣教基地”和“生态休闲”为一体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
胡丽君[5](2016)在《上海明耀新能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清醒的认识到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发展速度所带来的问题已不容回避,也不可妥协。当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保护环境,采取积极举措来遏制生态恶化趋势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在集一切社会力量进行深刻反思和有效应对。扶持新能源产业及推广节能环保应用技术、加速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以实现淘汰和转型,相继落地的政策均显示了国家全力推进实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和能力,也充分调动了相关企业的积极性并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源于此,分布式供能技术的市场化应用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这项能利用可再生能源或清洁化石能源为终端用户提供高效、安全、节能、环保的综合能源服务的成熟技术,目前虽已成为政策的宠儿,却在由示范工程转换到标准产品的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遇到了挑战和瓶颈。本文旨在通过对上海明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在市场培育期为企业制定相适应的发展战略,以提高经营决策的有效性,从而帮助该企业在进入壁垒相对较高的分布式供能行业建立优势地位、积蓄发展能量。本文应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EFE/IFE矩阵、SWOT矩阵等工具及相应的分析方法,按照对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的研究思路,构建企业由外到内、由近及远、由重点延伸至战略涉及的诸多方面的逻辑主线,通过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强化对核心资源的利用及对潜在资源的挖掘,依据企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提出基于同心多元化战略,制定出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和基本竞争战略。上海明耀新能源公司所要采取的企业发展总体战略方针,是一项系统而影响深远的变革。结合企业实际现状和预期的开展情况,将从市场开拓、人力资源、风险控制、财务管理等几个方面制定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成瑞,王梦梦,赵茜瑞,苏丹丹,刘惠玲[6](2015)在《西南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产量预测与回收利用》文中提出介绍西南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对其垃圾填埋量和组分进行分析,依据ICPP产气模型对填埋场潜在填埋气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20132023年的运行期间,预计该填埋场填埋气的平均产量约为61.25×106m3/a.研究了填埋场填埋气的处理现状,指出发电是该填埋场填埋气的最佳利用方式.同时,为准备利用填埋气发电的填埋场提一些建议.
陈剑[7](2015)在《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快速收集系统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活垃圾填埋气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也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填埋气的控制和利用研究已成为垃圾填埋处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后端对垃圾填埋气进行何种处理,前端快速高效的收集是项目实施的关键,而收集方式必须适应我国生活垃圾填埋气产气速率较快,迅速到达产气高峰,然后快速下降的特点。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典型的“滩涂型”卫生填埋场,地势低洼,填埋深度较浅,产气及收集条件不佳。针对老港综合填埋场,通过优化填埋作业分区和填埋气收集方式,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收集系统方案,提高填埋气的产生及收集效率,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快速收集系统应用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对IPCC推荐产气模型及Marticorena动力学模型进行比较,确定采用Marticorena动力学模型进行产气量预测,并合理确定计算参数;二是对综合填埋场原有不合理填埋分区作业方式进行优化,形成一个多分区的填埋和填埋气收集的方案,大大降低气体损失率;三是通过对比,采用横向水平抽气方式,并进行整个填埋库区横向水平抽气系统详细方案设计,为同类型的垃圾填埋气收集项目提供设计示范;四是设计现场抽气实验详细方案,并进行现场抽气实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收集率评估。根据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老港综合填埋场一期工程2012年起始填埋气体产量为2860.28万m3/a,2027年最高峰填埋气体产量为15135.99万m3/a,2039年填埋气体产量为1373.11万m3/a,26年总产气量为246265.07万m3;(2)将填埋库区划分为18个独立单元,各单元填埋作业完成后即刻进行整体封场并抽气,计算优化后的填埋分区方案作业期间的填埋气损失率仅为24.6%;(3)多分区短填埋作业方式,配合横向水平抽气方式,填埋气收集率可高于60%;(4)确定同等抽气条件下,横向抽气系统收集率更高,填埋气品质更优。
冯立岩,翟君,杜宝国,隆武强[8](2014)在《中国气体燃料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展望》文中认为在经济发展迅猛、能源紧缺、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共同驱动下,中国对气体燃料发动机的需求非常紧迫。为此,分析了中国常规天然气、煤层气、垃圾填埋气、页岩气等轻质气体燃料的资源分布、开采及利用状况,认为大量的气体燃料资源储备为中国气体燃料发动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然而,对我国动力行业的发展水平及规模的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气体燃料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规模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缺乏竞争力,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进而,对气体燃料的开发利用和气体燃料发动机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健全煤层气利用设施,推动煤层气产业的发展;2规范市场,优化资源利用比例,提高气体燃料的利用效率;3加快对气体燃料发动机的研究,在中远期能源和动力发展规划中要高度重视我国气体燃料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和制造水平的迅速提高;4针对不同的气体燃料,优化气体燃料发动机的性能。
王一坤,陈国辉,雷小苗,王长安,邓磊,车得福[9](2014)在《可燃废气利用技术研究进展(Ⅱ):填埋气、火炬气、伴生天然气和煤矿瓦斯》文中认为可燃废气利用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介绍了目前填埋气、火炬气、伴生天然气和煤矿瓦斯几种可燃废气的利用技术和工业应用现状。其中:填埋气的利用率很低,资源化利用技术不足,需大力推广以渗滤液处理、高效LFG抽排及利用为核心的填埋垃圾处理工艺;火炬气通常引入燃油或燃气锅炉加以利用,也可以将火炬气燃烧后利用余热锅炉回收热量,或者作为中等热值的气体,直接引入燃气轮机燃烧发电;伴生天然气的产量不高时,可以将其回注驱油或就地发电,产量高且稳定时,可以采用管道输送、液化天然气(LNG)和压缩天然气(CNG)船舶运输;对于低浓度瓦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是其最好的利用方式,其发电效率高达45%以上;通风瓦斯通常作为助燃空气用于坑口电站,该利用方式的技术要求和成本最低。
马小飞[10](2013)在《垃圾填埋场抽气试验及填埋气收集量评估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垃圾填埋场年产132亿m3填埋气,且填埋气有含温室气体、易燃易爆、含毒臭气体等三大危害,故需要开展填埋气收集利用工程。关于填埋气的收集利用工程,垃圾的产气量预测和填埋气的收集量评估是两个关键性的工作,然而,目前我国仍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填埋场垃圾产气量预测及收集量评估方法,本文通过现场抽气试验及理论反分析,提出了一套填埋场垃圾产气量预测及收集量评估方法。本文对于填埋场垃圾产气量预测及收集量评估方法的研究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来解决:第一部分是我国垃圾产气模型及参数取值,通过对现有产气模型对比分析确定了适合我国垃圾填埋场的产气模型,并分析两个关键参数垃圾最终产气潜力L0值和垃圾产气速率常数k值,得到垃圾L0值与垃圾组分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垃圾填埋场抽气试验及反分析,介绍抽气试验结果,得到了渗滤液水位对抽气井影响半径及抽气量的影响,利用试验数据对k值率定;第三部分是填埋气收集率评估,通过一维稳态气压模型了解气体运移规律,并采用数值仿真软件COMSOL分析二维轴对称稳态气压分布规律及抽气井影响范围,得出填埋气收集率与渗滤液水位的关系。结合以上三大部分内容,对我国的两个垃圾填埋场分别进行了产气量预测及收集率评估。通过本文的分析计算,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我国典型组分垃圾湿基最终产气潜力Lo值为122m3/t;上海黎明填埋场老场垃圾的k值为0.20a-1,抽气井影响半径在10.42~15.52m之间;降低渗滤液水位能有效提高填埋气的收集率;控制填埋场覆盖条件和控制渗滤液水位高度是两项提高填埋气收集量的工程措施。
二、垃圾填埋气内燃机开发的有关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垃圾填埋气内燃机开发的有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处理全过程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餐厨垃圾处置现状 |
1.1.2 厌氧消化工艺路线 |
1.2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现状 |
1.3.1 沼气利用路线评价研究 |
1.3.2 沼渣处置路线评价研究 |
1.3.3 沼气工程整体评价研究 |
1.3.4 多目标评价优化模型应用研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程案例及评价方法介绍 |
2.1 案例介绍 |
2.1.1 项目概况 |
2.1.2 经济性数据核算 |
2.2 评价方法介绍 |
2.2.1 生命周期评价 |
2.2.2 技术经济性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全过程综合评价 |
3.1 生命周期评价 |
3.1.1 系统边界及功能单位确定 |
3.1.2 数据收集及建立清单 |
3.1.3 环境影响评价及结果解释 |
3.2 技术经济性评价 |
3.2.1 确定性分析 |
3.2.2 敏感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沼气利用技术路线比较评估 |
4.1 沼气利用技术路线环境影响评价 |
4.1.1 目标和范围确定 |
4.1.2 数据收集和建立清单 |
4.1.3 环境影响评价及结果解释 |
4.2 沼气利用技术路线经济性评价 |
4.2.1 经济性数据收集 |
4.2.2 经济性分析 |
4.2.3 敏感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沼渣处置技术路线比较评估 |
5.1 沼渣处置技术路线环境影响评价 |
5.1.1 目标和范围确定 |
5.1.2 数据收集和建立清单 |
5.1.3 环境影响评价及结果解释 |
5.2 沼渣处置路线经济性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性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垃圾热解气化过程中氯的转化与控制特性及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现状 |
1.2 城市生活垃圾热处理技术 |
1.2.1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2 城市生活垃圾热解气化技术及研究现状 |
1.3 城市生活垃圾热处置过程中HCl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HCl排放及危害 |
1.3.2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HCl的控制方法现状 |
1.3.3 城市生活垃圾热解气化过程HCl控制方法研究 |
1.3.4 城市生活垃圾热处置过程二恶英生成与排放 |
1.4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现状 |
1.4.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介绍 |
1.4.2 生命周期评价在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
1.4.3 基于生命周期思想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现状与应用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含氯垃圾热转化过程氯元素转化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物料及制备 |
2.2.2 实验装置及过程 |
2.2.3 测试方法及条件 |
2.2.4 热力学平衡模拟 |
2.3 典型无机氯源垃圾Na Cl热转化过程氯元素转化特性 |
2.3.1 NaCl热转化过程中氯元素转化特性的热力学模拟 |
2.3.2 NaCl热转化过程中氯元素转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
2.4 典型有机氯源垃圾PVC热转化过程氯元素转化特性 |
2.4.1 PVC热转化过程中氯元素转化特性的热力学模拟 |
2.4.2 PVC热转化过程中氯元素转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炉内脱氯添加剂对含氯垃圾热解气化过程中HCl控制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物料及制备 |
3.2.2 实验装置及过程 |
3.2.3 测试方法及条件 |
3.3 钙基添加剂特性 |
3.4 钙基添加剂对PVC热解过程影响的热重与动力学分析 |
3.4.1 钙基添加剂对PVC热解过程影响的热重分析 |
3.4.2 钙基添加剂对PVC热解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
3.5 钙基添加剂对含氯垃圾热解过程HCl控制影响研究 |
3.5.1 钙基添加剂对PVC热解过程HCl控制影响 |
3.5.2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HCl控制影响 |
3.6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中氯元素分布影响研究 |
3.6.1 钙基添加剂对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中氯分布影响的热力学模拟 |
3.6.2 钙基添加剂对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中氯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4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产物特性及氯苯控制影响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物料及制备 |
4.2.2 实验装置及过程 |
4.2.3 测试方法及条件 |
4.3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产物特性影响 |
4.3.1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产物分布影响 |
4.3.2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产气特性影响 |
4.3.3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焦油组分影响 |
4.4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中氯苯控制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二恶英生成与控制影响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物料及制备 |
5.2.2 实验装置及过程 |
5.2.3 测试方法及条件 |
5.3 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二恶英生成特性 |
5.4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二恶英控制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还原性气氛对二恶英高温降解机理和路径研究 |
6.1 前言 |
6.2 反应机理计算方法 |
6.2.1 前线轨道理论 |
6.2.2 过渡态理论 |
6.2.3 内禀反应坐标 |
6.2.4 计算方法 |
6.3 2,3,7,8-T4CDD前线轨道理论和解离能分析 |
6.3.1 前线电子密度分析 |
6.3.2 键解离能分析 |
6.4 H_2对2,3,7,8-T_4CDD高温降解反应路径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的动态评价研究 |
7.1 前言 |
7.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7.2.1 目标与范围定义 |
7.2.2 清单分析 |
7.2.3 影响评价 |
7.2.4 结果解释 |
7.3 案例背景——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
7.4 评价系统构建与清单分析 |
7.4.1 评价目标与范围定义 |
7.4.2 系统清单分析 |
7.5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
7.5.1 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置方案环境影响评价 |
7.5.2 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环境影响随时间变化分析 |
7.5.3 评价结果敏感性分析及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基于生命周期思想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在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
8.1 前言 |
8.2 基于生命周期思想的3E+S模型方法建立 |
8.2.1 3E+S模型方法框架 |
8.2.2 能耗-环境-经济-社会性指标计算方法 |
8.2.3 3E+S指标耦合计算方法 |
8.3 评价系统构建与清单分析 |
8.3.1 评价目标与范围定义 |
8.3.2 系统清单分析 |
8.4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3E+S评价结果分析 |
8.4.1 能源消耗结果分析 |
8.4.2 环境影响结果分析 |
8.4.3 经济性结果分析 |
8.4.4 社会性结果分析 |
8.4.5 3E+S耦合评价结果分析 |
8.5 评价结果敏感性分析及讨论 |
8.5.1 社会影响指标敏感性分析 |
8.5.2 MCDM中权重的敏感性分析 |
8.5.3 3E+S模型讨论 |
8.6 本章小结 |
9 全文总结和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9.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城市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特性及全过程多目标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发展现状及挑战 |
1.1.1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发展趋势 |
1.1.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现状 |
1.1.3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1.2 城市生活垃圾热处理技术及研究现状 |
1.2.1 生活垃圾直接焚烧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
1.2.2 以热解、气化为核心的控氧热处理技术及其优势 |
1.2.3 控氧热处理研究现状 |
1.3 城市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评价方法及研究现状 |
1.3.1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评价方法 |
1.3.2 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理论及发展 |
1.3.3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城市生活垃圾控氧气氛下热解、气化热转化特性实验研究 |
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1 实验物料及制备 |
2.1.2 实验装置及过程 |
2.1.3 测试方法和条件 |
2.2 过量空气系数及温度对控氧热转化特性的影响 |
2.2.1 产物分布特性分析 |
2.2.2 气化气特性分析 |
2.2.3 气化能量转化效率分析 |
2.3 原料含水率对控氧热转化特性的影响 |
2.3.1 产物分布及气化气特性分析 |
2.3.2 气化能量转化效率分析 |
2.4 控氧热转化过程碳转化率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热转化过程中关键污染物的生成、迁移与排放规律研究 |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1 物料制备 |
3.1.2 管式炉固定床控氧热转化实验装置 |
3.1.3 流化床控氧热转化实验装置 |
3.1.4 重金属及二恶英分析测试方法 |
3.1.5 重金属的热力学平衡模拟 |
3.2 管式炉固定床热转化过程重金属挥发特性 |
3.2.1 温度对重金属挥发特性的影响 |
3.2.2 氧化/还原气氛对重金属挥发特性的影响 |
3.3 流化床热转化过程重金属迁移分布特性 |
3.3.1 重金属在不同产物组分中的分布规律 |
3.3.2 重金属的迁移机理及富集规律 |
3.3.3 流化床实验中重金属质量平衡分析 |
3.4 流化床热转化过程二恶英生成排放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4 生命周期能源-环境-经济(3E)多目标耦合评价模型研究 |
4.1 生命周期能源、环境(2E)评价方法学 |
4.1.1 城市生活垃圾生命周期能源、环境评价的技术框架 |
4.1.2 生命周期能源、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指标及体系 |
4.2 生命周期经济性评价方法学 |
4.2.1 经济性评价模型发展现状 |
4.2.2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与传统生命周期2E评价整合方法 |
4.3 能源、环境、经济耦合集成方法学研究 |
4.3.1 决策问题及其方法学 |
4.3.2 基于TOPSIS+AHP法的能源、环境、经济耦合决策分析模型 |
4.4 生命周期3E多目标耦合评价的模型框架 |
4.5 本章小结 |
5 生命周期3E评价模型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
5.1 案例背景——杭州市现行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
5.1.1 杭州市生活垃圾产量及组成特性 |
5.1.2 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体系 |
5.2 评价系统情景构建及清单分析 |
5.2.1 研究目标与范围界定 |
5.2.2 清单分析 |
5.3 生命周期3E评价结果分析 |
5.3.1 能源消耗指标分析 |
5.3.2 环境影响指标分析 |
5.3.3 经济性指标分析 |
5.3.4 3E耦合评价结果分析 |
5.4 评价结果敏感性分析及讨论 |
5.4.1 敏感性分析 |
5.4.2 3E评价模型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城市生活垃圾热处理的关键过程集成评价与优化 |
6.1 基于源头预处理提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评价与优化 |
6.1.1 杭州市垃圾分类方法及实施情况 |
6.1.2 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及评价方案描述 |
6.1.3 基于源头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生命周期评价 |
6.2 城市生活垃圾控氧热转化单元及产物能源化利用的集成评价与优化 |
6.2.1 控氧热转化系统评价目标及范围界定 |
6.2.2 过程描述及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6.2.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6.2.4 集成系统评价结果与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7 新型城市生活垃圾控氧热转化试验及3E综合评价 |
7.1 以控氧气氛下热解气化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城市生活垃圾热转化方案 |
7.2 中试规模城市生活垃圾控氧热转化反应平台及试验 |
7.2.1 中试规模的新型城市生活垃圾高效能源化利用试验平台设计建设 |
7.2.2 中试平台控氧气氛生活垃圾集成系统验证性试验 |
7.3 新型城市生活垃圾控氧热转化全流程3E综合评价 |
7.3.1 评价方案与过程参数设定 |
7.3.2 3E评价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
8.1 全文工作总结 |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3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作者简历 |
(4)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景观公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垃圾场功能转换机制 |
1.2.2 研究如何达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 |
1.2.3 研究成为环保宣教工程的生态公园及长春固废处理环保教育基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1.4.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框架 |
第2章 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和分类 |
2.1.1 垃圾的概念和分类 |
2.1.2 垃圾填埋场的概念和分类 |
2.2 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污染 |
2.3 垃圾污染的环境修复方式 |
2.3.1 污染环境的工程修复 |
2.3.2 污染环境的物理修复 |
2.3.3 利用化学方法修复环境 |
2.3.4 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
2.4 垃圾填埋场景观修复核心要素 |
2.4.1 垃圾填埋场结构 |
2.4.2 垃圾填埋场地形 |
2.4.3 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 |
2.4.4 垃圾场的气体 |
2.4.5 垃圾填埋场植物生长 |
2.5 国内外垃圾填埋场景观生态恢复实例研究 |
2.5.1 韩国世界杯公园 |
2.5.2 美国清泉公园 |
2.5.3 南海子公园 |
2.5.4 天津南翠屏公园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道垃圾填埋场景观修复核心要素分析 |
3.1 垃圾填埋场结构分析 |
3.1.1 垃圾填埋场地基结构分析 |
3.1.2 垃圾填埋场水文地质条件 |
3.1.3 垃圾填埋场堆体现状 |
3.1.4 垃圾填埋场堆体沉降分析 |
3.2 垃圾填埋场地形分析 |
3.2.1 垃圾填埋场高程分析 |
3.2.2 垃圾填埋场坡度分析 |
3.2.3 垃圾填埋场坡向分析 |
3.2.4 地表排水分析 |
3.3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分析 |
3.4 垃圾填埋场沼气收集现状分析 |
3.5 垃圾填埋场植被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景观公园设计实践 |
4.1 总体规划设计 |
4.2 三道垃圾填埋场景观修复核心要素设计对策 |
4.2.1 垃圾填埋场结构改造对策 |
4.2.2 垃圾填埋场地形改造对策 |
4.2.3 垃圾填埋气体收集改造对策 |
4.2.4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改造对策 |
4.2.5 垃圾填埋场植物修复对策 |
4.3 公园方案设计 |
4.3.1 场地的梳理与恢复 |
4.3.2 规划的主题与定位 |
4.3.3 景观改造设计与布局 |
4.3.4 植物设计 |
4.3.5 可持续性景观设计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上海明耀新能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公司发展概述 |
1.1 公司基本概况 |
1.2 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
1.3 研究思路及基本结构 |
第2章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治环境(Political) |
2.1.2 经济环境(Economic) |
2.1.3 社会文化环境(Social) |
2.1.4 科学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
2.2 行业环境分析 |
2.2.1 我国分布式能源行业的发展背景 |
2.2.2 国外分布式能源行业发展状况 |
2.2.3 国内分布式能源行业发展动态 |
2.3 行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
2.3.1 分布式能源的生命周期分析 |
2.3.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第3章 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
3.1 内部资源分析 |
3.1.1 人力资源分析 |
3.1.2 管理资源分析 |
3.1.3 财务资源分析 |
3.1.4 技术资源分析 |
3.1.5 关系资源分析 |
3.2 企业能力分析 |
3.2.1 市场营销能力分析 |
3.2.2 科研与开发能力分析 |
3.2.3 企业文化与公司凝聚力分析 |
第4章 公司战略定位和选择 |
4.1 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4.2 SWOT及相关矩阵分析 |
4.2.1 优势与劣势分析 |
4.2.2 IFE矩阵分析 |
4.2.3 机会与威胁分析 |
4.2.4 EFE矩阵分析 |
4.2.5 SWOT矩阵分析 |
4.3 战略选择 |
4.3.1 总体发展战略 |
4.3.2 基本竞争战略 |
第5章 战略执行的保障措施 |
5.1 积极拓展外部市场 |
5.2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
5.3 加强风险控制 |
5.4 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西南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产量预测与回收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填埋气产生过程及产气量预测 |
1.1垃圾填埋量及垃圾组分 |
1.2填埋气的主要成分及产量预测 |
1.2.1填埋气主要成分及其变化 |
1.2.2填埋气产量预测 |
3填埋气回收处理 |
3.1填埋气利用现状 |
3.2填埋气发电设计 |
4结语 |
(7)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快速收集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生活垃圾定义、组成及特点 |
1.1.1 生活垃圾定义 |
1.1.2 生活垃圾组成 |
1.1.3 生活垃圾特点 |
1.2 填埋气的性质、特点及收集利用方式 |
1.2.1 垃圾填埋气的产生及组成 |
1.2.2 垃圾填埋气的影响因素 |
1.2.3 中国垃圾填埋气产生特征 |
1.2.4 填埋气的利用方式 |
1.2.5 填埋气收集处理技术在国外进展情况 |
1.2.6 填埋气收集处理技术在我国进展情况 |
1.2.7 填埋气收集利用产业化政策发展历程 |
1.2.8 填埋气收集利用项目与CDM |
1.2.9 我国填埋气收集利用项目发展特点及趋势 |
1.3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3.1 选题的背景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目的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填埋气产气量预测 |
2.1 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概况 |
2.1.1 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情况 |
2.1.2 上海老港生活垃圾综合填埋场概况 |
2.1.3 老港四期填埋气收集现状 |
2.2 填埋气产量预测方法 |
2.2.1 IPCC推荐产气模型 |
2.2.2 Marticorena动力学模型 |
2.2.3 预测模型的确定 |
2.3 填埋气产量预测 |
2.3.1 老港生活垃圾性质 |
2.3.2 填埋气产气量预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填埋分区作业优化设计 |
3.1 填埋分区作业优化总体思路 |
3.2 原分区作业设计 |
3.2.1 综合填埋场总体布置 |
3.2.2 原有填埋规划 |
3.2.3 原有填埋作业规划的缺陷 |
3.3 填埋分区作业优化 |
3.4 不同填埋作业方式的填埋气产气及收集情况对比 |
3.4.1 按原作业规划分阶段收集 |
3.4.2 按原作业规划整体完成后收集 |
3.4.3 优化作业规划后分阶段收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填埋气收集方案设计 |
4.1 填埋气导排要求 |
4.1.1 垃圾填埋气体导排要求 |
4.1.2 垃圾填埋气体导排设施应符合的规定 |
4.2 填埋气收集方式 |
4.2.1 竖向收集方式 |
4.2.2 横向水平收集方式 |
4.2.3 横向水平收集与竖向收集方式的比较 |
4.2.4 收集效率的评估 |
4.2.5 本项目填埋气收集方式选择 |
4.3 设计依据 |
4.4 设计方案 |
4.4.1 生活垃圾填埋现状 |
4.4.2 填埋区内收集系统设计 |
4.4.3 输气干管设计 |
4.4.4 横向抽气管与原层间排水系统的衔接 |
4.4.5 冷凝液控制系统设计 |
4.4.6 原有竖向导气石笼改造设计 |
4.4.7 集气头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场抽气实验设计 |
5.1 抽气实验目的 |
5.2 实验区域 |
5.3 实验方案施工设计 |
5.3.1 现场整体布置 |
5.3.2 区域1管道布置 |
5.3.3 区域2管道布置 |
5.3.4 区域3管道布置 |
5.3.5 材料技术要求 |
5.3.6 实验设备 |
5.4 实验设施安装 |
5.5 实验内容 |
5.5.1 抽气试验内容 |
5.5.2 实验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对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中国气体燃料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气体燃料资源 |
1.1 常规天然气 (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
1.2 煤层气 (Coal Mined Gas, CMG) |
1.3 垃圾填埋气 (Landfill Gas, LFG) |
1.4 页岩气 (Shale Gas, SG) |
2 气体燃料在动力领域的应用 |
2.1 气体燃料发动机的减排效应 |
2.2 气体燃料发动机的发展现状 |
3 气体燃料发展空间分析 |
3.1 煤层气资源分布优势 |
3.2 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提高 |
3.3 垃圾填埋气和页岩气利用前景巨大 |
4 结论 |
(9)可燃废气利用技术研究进展(Ⅱ):填埋气、火炬气、伴生天然气和煤矿瓦斯(论文提纲范文)
1 填埋气利用 |
1.1 发电 |
1.2 工业燃料 |
1.3 制备CH4和CO2 |
1.3.1 深冷分离法 |
1.3.2 物理吸收法 |
1.3.3 化学吸收法 |
1.3.4 变压吸附法 |
1.3.5 膜分离法 |
1.4 处理渗滤液 |
1.5 制取二甲醚 |
2 火炬气利用 |
2.1 燃煤锅炉掺烧 |
2.2 利用余热锅炉回收热量 |
2.3 作为燃气轮机燃料 |
3 伴生天然气利用 |
3.1 回注驱油 |
3.2 管网外输 |
3.3 液化天然气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船舶运输 |
3.4 压缩天然气 (Compressed natural gas, CNG船舶运输 |
3.5 天然气回收发电 |
3.6 烯烃回收 |
4 煤矿瓦斯利用 |
4.1 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 |
4.1.1 内燃机发电 |
4.1.2 燃气轮机发电 |
4.1.3 蒸汽轮机发电 |
4.1.4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
4.1.5 制氢 |
4.1.6 制合成氨 |
4.1.7 使用脉动燃烧器直接燃烧 |
4.1.8 瓦斯浓缩提纯 |
4.2 通风瓦斯利用技术 |
4.2.1 往复式热氧化技术 |
4.2.2 往复式催化氧化技术 |
4.2.3 作为辅助燃料 |
4.2.4 浓缩 |
4.2.5 作为主要燃料直接燃烧 |
5 结论与展望 |
(10)垃圾填埋场抽气试验及填埋气收集量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及其处理方法 |
1.2 填埋气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
1.2.1 填埋气的产生 |
1.2.2 填埋气的危害 |
1.2.3 填埋气的防治措施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垃圾产气模型 |
2.1.1 产气量模型 |
2.1.2 产气速率模型 |
2.1.3 产气模型的应用概况 |
2.2 垃圾产气模型参数取值 |
2.2.1 我国产气模型的参数取值 |
2.2.2 垃圾最终产气潜力L_0值取值 |
2.2.3 垃圾产气速率常数k值取值 |
2.3 现场抽气试验 |
2.3.1 南京市水阁垃圾填埋场抽气试验 |
2.3.2 马鞍山市向山垃圾填埋场抽气试验 |
2.3.3 深圳市玉龙坑垃圾填埋场抽气试验 |
2.3.4 深圳市玉龙坑垃圾填埋场抽气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垃圾产气量预测及收集量评估方法 |
3.1 垃圾产气量预测及收集量评估模型 |
3.1.1 垃圾产气量预测模型 |
3.1.2 收集量评估模型 |
3.2 垃圾最终产气潜力L_0 |
3.2.1 垃圾最终产气潜力L_0定义 |
3.2.2 垃圾最终产气潜力L_0计算公式 |
3.2.3 我国典型组分垃圾含水率 |
3.2.4 我国典型组分垃圾DOC_i含量 |
3.2.5 计算模型及参数取值验证 |
3.2.6 我国垃圾最终产气潜力L_0值 |
3.3 垃圾产气速率常数k |
3.3.1 垃圾k值理论分析 |
3.3.2 室内试验反分析k值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浦东黎明垃圾填埋场抽气试验 |
4.1 填埋场概况 |
4.2 试验背景及目的 |
4.3 试验方案及实施步骤 |
4.3.1 抽气试验方案 |
4.3.2 现场打井和设备安装步骤 |
4.4 抽气试验结果 |
4.4.1 初始水位单井抽气试验 |
4.4.2 单井降水抽气试验 |
4.4.3 群井降水单井抽气试验 |
4.4.4 群井降水抽气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抽气试验的产气速率常数k值反分析 |
5.1 k值反分析方法 |
5.2 抽气影响半径R值 |
5.2.1 R值计算方法 |
5.2.2 抽气试验R值分析 |
5.3 填埋气产生量Q_n值 |
5.4 产气速率常数k值反分析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填埋气压分布及抽气井影响半径分析 |
6.1 气压分析模型分类 |
6.2 一维气压分析模型 |
6.2.1 一维气压分析模型构建 |
6.2.2 一维气压分析模型验证 |
6.2.3 一维气压分析模型应用 |
6.3 二维轴对称气压分析模型 |
6.3.1 二维轴对称气压分析模型构建 |
6.3.2 COMSOL求解方法 |
6.4 抽气井影响半径及收集率评估 |
6.4.1 COMSOL分析模型取值 |
6.4.2 收集率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程应用 |
7.1 上海黎明垃圾填埋场全场产气量预测 |
7.2 深圳下坪垃圾填埋场填埋气收集量评估 |
7.2.1 填埋场及填埋气收集利用工程简介 |
7.2.2 收集率反分析 |
7.2.3 填埋气产量与收集量预测 |
7.3 提高填埋气收集量的工程措施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垃圾填埋气内燃机开发的有关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处理全过程综合评价研究[D]. 汪涛. 浙江大学, 2021(07)
- [2]垃圾热解气化过程中氯的转化与控制特性及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研究[D]. 周昭志. 浙江大学, 2020(07)
- [3]城市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特性及全过程多目标评价方法研究[D]. 董隽. 浙江大学, 2016(06)
- [4]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景观公园设计研究[D]. 徐琳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1)
- [5]上海明耀新能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胡丽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
- [6]西南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产量预测与回收利用[J]. 成瑞,王梦梦,赵茜瑞,苏丹丹,刘惠玲.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7]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快速收集系统应用研究[D]. 陈剑. 清华大学, 2015(03)
- [8]中国气体燃料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展望[J]. 冯立岩,翟君,杜宝国,隆武强. 天然气工业, 2014(09)
- [9]可燃废气利用技术研究进展(Ⅱ):填埋气、火炬气、伴生天然气和煤矿瓦斯[J]. 王一坤,陈国辉,雷小苗,王长安,邓磊,车得福. 热力发电, 2014(08)
- [10]垃圾填埋场抽气试验及填埋气收集量评估方法[D]. 马小飞. 浙江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