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北地区小麦价格大幅度攀升(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1](2021)在《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适应了国民对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升级,保障了国家粮食与食品安全,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助力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循环。但目前农产品的供给结构仍然不平衡问题,部分品种存在过剩和卖难问题,又有部分品种严重依赖进口。玉米作为中国的三大主粮之一,其播种面积的快速增长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特别是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时期。玉米播种面积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库存积压严重、优质玉米供给不足以及玉米价格国内外倒挂等一系列发展问题。2016年,国家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形式,促进了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作用的发挥。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户播种面积调整决策是诱发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那么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除宏观政策影响以外,是否还会受到自然因素、农户群体内部互动或者家庭资源禀赋的影响?因此,深入了解农户的农业生产和经营行为,充分挖掘影响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因素,对玉米种植区域的优化、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玉米质量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供给视角,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双重维度,探析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驱动因素,为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经验借鉴。理论分析部分,本文借鉴参与者智力决策模型的框架结构,首先从外部因素维度,揭示气候变化和补贴政策通过影响玉米的单产和价格,进而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然后从内部因素维度,剖析土地流转和社会网络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风险分担效应,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实证分析部分。首先,本文基于3402份市级数据(162个市1998—2018年),运用动态差分广义矩模型(DIF-GMM)分析气候变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以及农户适应性行为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并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未来气候变化对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其次,基于3402份市级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分析了补贴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并对不同政策的影响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再次,基于2015年和2018年辽宁省1175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最后,基于辽宁省467份玉米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Bootstrap)及工具变量方法(IVProbit),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外部因素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具有长期动态影响。具体表现为气候变化显着影响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进一步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气候变化主要是通过影响单产,进而影响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且农户适应性行为在气候变化对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此外,补贴政策有效促进了政策实施区域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对不同政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政策,临时收储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作用更强。从内部因素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来看,土地转入促进了农户提高玉米播种面积占比,主要是因为规模经营带来收益增加。从农户和村庄的异质性分析来看,土地转入会显着促进纯农业户提高玉米播种面积占比。相较于有特色产业的村庄,无特色产业村庄的土地转入户更倾向于提高玉米播种面积占比。此外,农户在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过程中倾向于模仿社会网络中其他农户行为,且对亲缘网络中其他农户的模仿程度强于地缘网络。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发现,社会网络中其他农户决策对样本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主要是源于学习型模仿和风险分担两种机制的推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政府应强化气候变化预警机制,因地制宜地订差异化气候适应策略,并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应对气候变化适应中的服务功能和示范作用。其次,将补贴政策由单一的价格激励措施逐渐向多元化支持方式转变,并适当向优质玉米生产区和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再次,鼓励农户适度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业生产规模经营,保障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收益和国家粮食安全。最后,完善市场信息传播机制,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充分利用社会网络的推广作用,促进区域性专业化生产。
吴盛杰[2](2020)在《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中观”的视角,以1949年以后南京地区城乡商业的变革为中心,尝试考察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详细情况及驱动要素。建政前,商业在南京的经济结构中占比很大,工业占比则较小。新政权建立后,提出了要将“消费的南京转向生产的南京”的总体目标。在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新政权逐步对南京城乡商业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重构。首先,新政权通过打击投机、稳定金融物价等措施逐步建立了新的经济秩序,与此同时,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南京的消费商业迅速衰落,新政权则乘势展开了对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急剧的变化使得私营商业一度陷入困境,经过政策调整以及广泛的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城乡商业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朝鲜战争时期,由于加工订货的增多,私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随着“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这一进程被打断,且相比于私营工业,私营商业在运动中受到了更大的冲击。新政权则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展开对南京城乡商业系统的重构,南京市的经济结构自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南京首先根据中央的政策淘汰了私营批发商,其次由于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从统购统销的几个行业开始,私营零售商也逐渐接受改造。及至1956年开始的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南京的社会商业走向全面的公有化,但过快改造打乱了商业系统的运行,给城乡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不得不再次回到市场机制。本文以南京地区的报刊、档案资料为主,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在关注国家政策的制定的同时,也详细考察了南京市新政权对政策的执行情况。通过这个过程,本文展示了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复杂性,特别是在私营商业的改造之外,也注意到了公营商业的发展及其在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与过往学术界关于新中国初期政治经济变革研究中的一些观点展开对话,并提出政治考量是驱动地方经济变革的主要因素。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共八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中共占领南京之后在南京建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的过程,其中重点考察了中共接管大城市的经济政策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南京的执行情况。第二章主要论述新政权对南京社会商业进行的初步改造,其中重点考察了针对南京市社会商业的具体情况,新政权在私营商业改造、城乡物资交流和工商关系的变革上所具体施行的办法。第三章主要论述第一次商业调整政策出台的背景、方案及其在南京推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第四章主要论述朝鲜战争开始后,南京市新政权面对战时状况对社会商业方面的问题所作的处理。第五章主要论述南京的“三反”“五反”运动及其对社会商业变革产生的巨大影响。第六章主要考察南京地区地方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成果与问题。第七章主要论述在进入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后,南京市新政权对私营批发商、私营零售商的改造过程,以及在城乡推行粮食统购统销的过程及其一系列的影响。第八章主要考察在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来后,中央政府、南京市新政权与南京私商、小商小贩之间的三方互动及其结果。
张玉佩[3](2019)在《江苏省小麦生产时空格局的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江苏省是我国典型沿海发达地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非农化,全省粮食生产受到了挑战。小麦作为江苏省第二大粮食作物,总产和播种面积常年位居全国前列,在江苏省粮食生产占有重要地位。江苏省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1997—2016年全国及江苏省小麦生产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重心迁移模型等方法,研究了江苏省小麦生产的时空格局演变;基于因素分解法,对江苏省小麦产量时空变化的贡献率进行分析;选取气候灾害、农业科技和投入、农业政策、市场等11个指标,运用相关性分析、岭回归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小麦产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基于比较优势指数,对江苏省小麦生产调控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1997—2016年,根据小麦总产量的变化,江苏省小麦生产分为快速下降期(1997—2003年)、快速恢复生产期(2004—2007年)和稳定增长期(2008—2016年)三个阶段。(2)江苏省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表现出明显的“南减北增”现象,在苏南地区小麦总产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江苏省没有出现小麦总产量的下滑,主要得益于苏北、苏中地区小麦生产的发展;由于江苏省三大区域间小麦单产的差距逐渐缩小,不同区域小麦播种面积的变化成为江苏省小麦生产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江苏省小麦产量的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局部自相关以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为主,低—高集聚区分布较少,无高—低集聚区。近20年,东海县、沭阳县和涟水县一直是江苏省小麦生产的高—高集聚区,全省小麦产量低—低集聚区面积不断扩大。1997年以来,江苏省小麦生产重心处于江苏省几何中心的西北方向;20年内,全省小麦产量重心总体呈现北移的趋势,移动了22.22km。(3)1997—2003年,江苏省小麦总产量的减少,主要由于播种面积的下降;2004—2007年,江苏省小麦总产量的增加,主要由于播种面积的增加;2008—2015年,江苏省小麦总产量的增加,主要由于单产的增加。1997—2016年,影响江苏省小麦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按关联度大小排序依次为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折纯量、农药使用量、机械总动力、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价格、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例、成本、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比例,农业科技和投入的因素与小麦产量变化的关联度最大,而市场与农业政策因素与小麦产量变化的关联度较小。(4)江苏省小麦生产在全国10个小麦主产省中具有较强的综合比较优势和规模比较优势,但缺乏效率比较优势;江苏省小麦生产的规模比较优势总体呈上升趋势,表现为“北强南弱”的特征;苏南地区小麦生产在江苏省不具效率比较优势;1997年,全省小麦生产综合比较优势的高值中心位于徐州市,2007年和2016年,全省小麦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没有明显的高值中心,表明江苏省小麦综合比较优势的“极化效应”在降低。(5)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对江苏省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稳定苏北、苏中地区小麦播种面积,优化品种布局;加大小麦生产的科技创新,推动小麦生产适应绿色优质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小麦生产的效益,保护农民种麦的积极性。
聂选华[4](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指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张娟玲[5](2019)在《非农就业、农地规模与农户机械化采纳行为研究 ——基于江苏省322户水稻种植农户的调查》文中提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进步必不可缺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一在于是否能够提升农业科学技术水平,而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础之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而农业机械化必须与规模化生产相结合。据大量宏观统计数据显示,伴随着农地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我国农业机械化投入和利用水平正在迅速发展。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各地域发展不均衡、科研水平能力不足、不同环节上农机化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农业机械化技术是否能够被广大的农户认可、接受、选择并应用于实践之中。因此,从非农就业与和农地规模两个视角出发,厘清两者对机械化选择行为的影响,探讨影响农户机械化服务采纳行为的多方影响因素,这对于解决由于劳动力价格上涨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土地规模适度经营程度问题不佳,资源配置失衡,以及进一步有效拓展乡村战略实施、实现农业现代化,达到共同富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选择江苏省苏北盐城、苏中南通和苏南常州三地的322份调查数据,首先从宏观角度对国内外农业机械化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其次,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探讨各个变量与农业机械化服务采纳行为之间的交互关系;最后,选择Binary logistic模型计量分析方法,建立五个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非农就业、农地规模和两者之间交互作用对农业机械化服务采纳行为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调查农户年龄呈现明显的老龄化趋势,户主年龄偏小的农户更容易选择机械化服务行为,而户主年龄更大则倾向于不选择;家庭从事农业劳动人数与机械化服务采纳行为存在负相关关系。除此之外,调农户兼业化程度严重,调查区域农户整体耕地规模较小;耕地离家步行时间与农户机械化选择行为存在显着的负向影响关系;家庭总收入、水稻种植面积、和耕地基础设施的困难程度和农户机械化选择行为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关系;农户水稻机械化采纳行为具有非常显着的地域性差异;非农就业程度对农户机械化服务行为起正向影响作用;农地规模对农业机械化服务行为的影响亦为正向;在控制变量农户特征、家庭特征、农地禀赋和地域特征不变的情况下,非农就业程度和农地规模的交叉作用对农户机械化服务采纳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通过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适当扩大土地经营规模;逐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适当的政策倾斜和差异化对待;积极完善农村社会各类保障体系。
王秀鹃[6](2019)在《农业节水的路径组合与绩效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现阶段的国家意志和政策取向,其核心内容是对用水总量(包括农业用水总量)进行控制管理。农业用水总量管理的具体任务是节约农业用水,在保障农业正常发展的同时减少农业用水量,对此,国内实践已经在发展节水灌溉、优化农作物布局、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本文采用常规统计分析方法,对农业节水的现实绩效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近20年来中国节灌农业发展迅速,既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又产生了巨大的农业节水效应,通过采用喷灌、微灌、低压管灌和渠道防渗等节灌措施,节约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用水。但是,节灌农业发展依然存在结构性偏差,输水环节的节水灌溉发展相对充分,田间节水灌溉特别是大田(相对于设施农业而言)节水灌溉发展不足。(2)近20年来中国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不断变化,本文使用“农作物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拟合度”概念和“高耗水农作物在水资源禀赋地区的集中度”指标,来反映和测算农作物生产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匹配关系。对三种高耗水农作物(水稻、蔬菜、小麦)的测算结果表明:水稻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在80%以上,较好地利用了中国的水资源禀赋(降水)优势,节水型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基本形成;蔬菜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只有60%,没有很好地利用中国的水资源禀赋(降水)优势,节水型蔬菜生产空间布局尚不突出;小麦布局与其光热适合区域的水资源禀赋拟合度在85%左右,非常好地利用了这一适合区域的水资源禀赋优势,节水型小麦生产空间布局基本形成。(3)近20年来中国的农业生产结构一直在调整变化,其中,有促进农业节水的变化,也有增加农业水资源消耗量的变化。高耗水农作物蔬菜种植面积及其比重的大幅度增加,产生了巨大的节水负效应,增加了农业水资源的耗用量,节水型农业生产结构尚未形成清晰轮廓。(4)近20年来中国的大豆虚拟水进口节约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用水,但是高耗水农作物蔬菜虚拟水的出口,与农业节水的总体目标不一致,节水型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格局尚不明朗。(5)敏感性分析表明,节水灌溉特别是大田节水灌溉(喷灌和微灌)对于农业节水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他因素(农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等)与农业节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影响节灌农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农地经营权的碎片式分割和农业组织结构的原子化,产生了普遍的“规模不经济”现象,致使包括节水灌溉在内的大量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得不到应有的推广应用,严重降低了包括节水在内的先进技术的利用绩效。农作物空间布局和农业生产结构偏离水资源禀赋条件和农业节水目标的内在原因,是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应用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重组了农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强化了国内区域和农作物品种之间逐利竞争,加之产业规制失利,最终出现农作物空间布局和生产结构偏离水资源禀赋条件和农业节水目标的现象。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偏离农业节水目标的根源,是对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定位出现偏差,忽视了水资源禀赋比较劣势的内在作用。提升农业节水绩效的对策建议:(1)引导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的现代家庭农场,为推广大田节水灌溉创造基本规模条件;像稳定农地承包权那样稳定农地经营权,赋予各类经营大户可以期许的长久经营权益,培植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长期动力;针对农户节水的正外部性给予适当节水补贴;试验将农用水权界定给农户并允许农户“节余水”市场化流转,创造农业节水的剩余索取权激励机制。(2)将水稻生产空间布局进一步向南方水资源禀赋(降水)优势区域集中,提高水稻生产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实施部分蔬菜品种(适合于南方种植和长途运输的蔬菜)的“北菜南移”战略,将蔬菜生产布局进一步向南方水资源禀赋(降水)优势区域集中,提高蔬菜生产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同时保障蔬菜供给;把小麦生产进一步集中在500-800mm的水资源禀赋(降水)相对优势区域,提高小麦生产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3)压减高耗水农作物蔬菜的种植面积,特别是在山东、河南、河北三个缺水省份减少蔬菜种植面积,参考河北省的“稻改旱”和“冬小麦季节性休耕”经验,试行“菜改x”(x代表任何一种低耗水农作物)和“菜地季节性休耕”(降低菜地复种指数)制度。(4)适当增加原料性农产品虚拟水进口,节约该类农产品的国内生产用水;减少蔬菜等高耗水作物的虚拟水出口,消除农产品虚拟水出口的负向效应。
胡美玲[7](2019)在《要素价格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 ——以小麦为例》文中指出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虽然实现了“十二连增”,但未来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一方面受人口增长和需求多样化的影响,未来粮食的需求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粮食投入要素价格上涨推动粮食生产总成本快速上涨,在比较收益低下的情况下,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致使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小麦作为我国三大主粮作物之一,据预测我国2020年小麦需求量为1.2亿吨,占粮食总需求量的14%(吕新业,2012),因此保持小麦产量稳定持续增长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小麦增产,必须依靠单产的提高,技术效率提高是提高单产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如何提高小麦技术效率成为本文的关注点。进一步地,在生产要素价格推动小麦种植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本文拟研究小麦生产要素价格变化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此类研究在其他领域比如工业、交通业均有所涉及。本文试图将此类研究思路引入到农业领域,探索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而为完善农业生产要素价格机制,提高小麦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小麦主产区的15个省份2004-2016年的截面数据,从小麦单产角度出发,建立DEA-BCC模型和超效率-SBM模型,对小麦主产区15个省2004-2016年的小麦生产技术效率进行综合测算和分析,最后将测算得到的小麦生产技术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Tobit模型,分析小麦主要生产投入要素价格变化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测算得出当前15个小麦主产省生产综合平均技术效率为0.8792,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仍然有优化的空间,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和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生产规模。通过Tobit回归得出劳动力价格、化肥价格上涨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种子价格和土地价格上涨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具有负向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对技术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其价格信号的作用,引导农户据此改善生产要素配置。例如,引导农户加大良种投入;合理施用化肥,调整化肥、有机肥等施用比例,提高化肥使用效率。此外,政府应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水利设施建设、对重大自然灾害监测和防范等;鼓励支持发展非农产业,将农业生产上冗余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驱逐和淘汰一部分劣质种子,并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推进良种覆盖率;进一步立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朱靓[8](2016)在《我国农作物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原因探究及对策分析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露天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秸秆资源的严禁焚烧以及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已经成为政府、公众关注的焦点。2009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正式做出禁止焚烧秸秆及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决定。在各项工作正式开展后,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秸秆问题无法从防止上彻底根除,治理秸秆焚烧还是应该从秸秆资源的出路上进行拓展。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十三五”规划相继提出大力发展我国循环农业,因为秸秆资源的问题不仅涉及资源的利用率、能源投放量、污染排放量,还涉及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问题。尽管相关政策对现状有所改善,但是实地调查下仍然存在问题:秸秆露天焚烧的现象始终存在,秸秆综合利用途径有限且利用率较低,部分秸秆利用途径过程中污染反增不减。论文研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从焚烧秸秆的现象为出发点,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制度、农户四个视阈分别探究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深度原因,并对论文研究原因加以总结,为从根源上杜绝焚烧秸秆,探究秸秆资源的合理的可行的出路,以及提高我国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改善提供参考。研究内容一:基于环境库茨涅茨曲线,通过分析苏南、苏中、苏北地区之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环境污染程度的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关模型进行实证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秸秆焚烧污染程度之间呈N型曲线,原因在于随着经济的增长,生活方式的转变,秸秆没有合理使用而被焚烧,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政策抑制了焚烧秸秆的趋势,但是政策落实效果欠佳以及秸秆资源的末端治理弊端,导致秸秆焚烧再次反复。研究内容二:基于成本收益理论,通过分析江苏地区农户对秸秆不同利用方式的成本收益对比,探究农户在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受到的障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成本收益分析中,由于农户在实践过程中,缺乏机械、市场、资金、技术等因素的支持,导致农户无力承担秸秆利用所造成的成本支出,只得选择焚烧。研究内容三:基于耕作制度并通过回顾我国农业耕作制度的变迁,以及在不同时期的耕作制度下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从耕作制度的角度探究阻碍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障碍。研究结果表明:在以资源消耗的耕作制度下,农业的生产及加工过程主要依靠资源的过度投入,在这样的农业结构下,生产及加工过程中的产生的农业废弃物以及污染物往往得不到重视,秸秆资源的价值被忽视。所以,根治焚烧问题需要通过改善当下农业结构,为秸秆资源谋求合理出路。研究内容四:针对农户对焚烧秸秆的意愿,农户对秸秆焚烧及其综合利用的意愿与实际决策以及农户在实际操作中对秸秆资源的处理方式,通过logistics模型进行分析,梳理农户实际决定低于意愿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在意愿上并不愿意通过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但现实中农户的年龄、劳动力个数、土地承包期年限、家庭收入结构、其他农户行为、村集体的组织等因素均影响农户对秸秆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导致农户在实际决策与意愿相悖。研究内容五:针对政策的内容与落实程度,政策对秸秆焚烧及其综合利用的影响。通过logistics模型进行分析,探究政策的激励与处罚对农户焚烧秸秆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的高压政策并不能根治秸秆焚烧的问题,政策的制定应该从秸秆的出路上入手,对秸秆出路的发展加以引导是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首要。研究内容六:通过理论研究与实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农业发展状况,以及当下我国秸秆综合利用实施较好的试点进行分析探究,找到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的良方,并对加过可行性加以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秸秆资源的出路应以农业循环理论为基础,以秸秆还田为主导,因地制宜的结合当地发展特色,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在改善农业结构的基础上,以资源节约、经济节约为导向,以增加生态效益为目的,构建秸秆资源可长期发展的循环道路。
殷冉[9](2016)在《机会成本、补贴政策对粮食播种面积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物品,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近年来,随着生产要素的价格大幅度上涨,粮食种植成本居高不下,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持续下降,挤占了粮食的利润空间,种粮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种粮积极性降低,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种植经济作物或从事非粮产业来获得更高的收益。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对粮食生产机会成本不断上升的态势,2004年开始粮食补贴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十年来,粮食补贴项目体系不断完善,已形成包括粮食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为主的收入型补贴,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为主的专项补贴统一结合的补贴项目体系。在此背景下,研究粮食生产机会成本和粮食补贴怎样影响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苏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省,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对于一般的粮食主产区而言,江苏省区域间经济差距较大,粮食补贴政策和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在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导致了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更为复杂。本文根据江苏省农户调查相关数据,基于机会成本和粮食补贴相关理论依据,首先分析江苏省粮食种植机会成本的原因及现状;其次,分析江苏省补贴的规模和结构和政策实施效果;最后,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粮食种植机会成本和补贴政策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具体影响。通过计量模型可以看出粮食生产机会成本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在苏南地区的影响大于苏北和苏中地区,而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是苏北和苏中地区要好于苏南地区,基于此结论,本文认为应继续加大对苏北、苏中的补贴力度,充分发挥补贴的作用,而对于苏南地区要积极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利用地区经济优势率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鼓励高效农业的发展。
周竹君[10](2015)在《基于城镇化视角的中国粮食消费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已经步入工业化大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信息化高速迈进和农业现代化快速转型的发展时期,城镇化、产业转型和升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此背景下,粮食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增速明显高于前一时期,引发了进出口等一系列变化以及国内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当前的粮食问题,既是城镇化中的粮食问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与粮食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将视角聚焦于粮食消费,从时间上对其区隔,与城镇化进程相对应。试图通过对消费需求的研究,把握当前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我国粮食消费特征,进而为构建行之有效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提供政策支持。本文归纳总结了当前阶段我国粮食消费的总量及结构特征,采用回归模型对2000-2013年影响粮食消费特征的因素进行解析。从城镇化的视角对国内三大城市圈(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供需格局、粮食消费特征进行分析,试图更准确把握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粮食消费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1987-2012年)和农村居民(1995-2012年)食品消费演变及其消费转折点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日韩两国在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阶段中的粮食消费规律进行实证比较,基于消费视角对粮食安全策略调整提供启示。以三大谷物为例,我国粮食消费具有如下特征:总量上,消费需求刚性增长成为常态;用途结构上,食用仍然是粮食消费的主体,饲用消费和加工消费比重逐步提升;品种结构上,品种的消费替代性增强;城乡结构上,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造就了消费的城乡二元特征,城乡居民处于不同的膳食需求阶段,城镇居民处于消费结构稳定期,而农村居民处于主食替代和主副食替代的交叉转变期;区域结构上,受产业和需求影响,不同区域粮食消费结构呈分化态势;贸易结构上,粮食贸易从净出口转向净进口,谷物进出口格局全面逆转。定量研究发现,城镇化是粮食消费总量刚性增长的核心影响因素,居民收入增长是粮食消费结构变化的主因。其中,消费用途结构受产业升级影响显着,消费品种结构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粮食比价关系;国内外价差与结构性需求共同影响消费贸易结构;消费区域结构受产业和价格的综合影响。由于收入增长、产业升级受城镇化同步影响,因而将城镇化视为影响粮食消费增长的核心要素。城市圈研究发现,粮食消费与城镇化水平具有相关性,城镇化在不同时期对粮食总量、结构产生影响。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表明,全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整体上趋于稳定,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仍在变化。测算发现,城镇化引起的迁移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粮食消费差异主要由城乡差异而非收入差异造成。日韩的粮食消费变化表明,城镇化快速提高背景下的谷物消费大幅增长意味着饮食结构的升级,必然伴随着谷物的用途结构调整过程。此外,城镇化进程的速度直接影响饮食结构升级的快慢。基于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应注重消费环节的把控。保障粮食安全需要构建新型产能体系与支持政策体系,强化粮食安全储备与应急体系建设,构建新型国际农业合作体系。立足消费视角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根据口粮消费特征设置粮食安全红线;构建品种结构动态调节机制;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粮食储备组合;支持和大力扶持粮食加工业;构建基于城市圈的粮食安全策略框架。
二、苏北地区小麦价格大幅度攀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北地区小麦价格大幅度攀升(论文提纲范文)
(1)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农户多目标效用理论 |
2.1.2 农户供给反应理论 |
2.1.3 参与者智力决策理论 |
2.2 文献回顾 |
2.2.1 关于农户行为相关研究 |
2.2.2 关于农户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相关研究 |
2.2.3 外部因素对农户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相关研究 |
2.2.4 内部因素对农户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相关研究 |
2.2.5 文献述评及本文的改进之处 |
第三章 理论分析和研究框架 |
3.1 理论分析 |
3.1.1 气候变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
3.1.2 补贴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
3.1.3 土地流转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
3.1.4 社会网络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
3.2 研究框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玉米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
4.1 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
4.2 ‘镰刀弯’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
4.3 收储制度改革对玉米播种面积变化影响分析 |
4.4 调研区域玉米播种面积变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
5.1 假说提出 |
5.2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变量设置 |
5.2.3 模型选择 |
5.3 气候变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结果分析 |
5.4 单产的中介效应分析 |
5.5 农户适应性行为的调节效应分析 |
5.6 未来影响预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补贴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
6.1 假说提出 |
6.2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
6.2.1 数据来源 |
6.2.2 变量设置 |
6.2.3 模型选择 |
6.3 补贴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结果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4.1 样本匹配检验 |
6.4.2 平衡性检验 |
6.4.3 改变时间窗宽检验 |
6.4.4 安慰剂检验 |
6.5 异质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土地流转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
7.1 假说提出 |
7.2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
7.2.1 数据来源 |
7.2.2 变量设置 |
7.2.3 模型选择 |
7.3 土地流转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结果分析 |
7.4 内生性处理 |
7.5 作用机制分析 |
7.6 异质性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
8.1 假说提出 |
8.2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
8.2.1 数据来源 |
8.2.2 变量设置 |
8.2.3 模型选择 |
8.3 社会网络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结果分析 |
8.4 内生性处理 |
8.5 作用机制分析 |
8.6 异质性检验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结论 |
9.2 对策与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2)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资料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四、几个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建立南京城市经济的新秩序 |
第一节 中共接管城市的经济政策 |
第二节 南京市新政权的建立 |
第三节 建立市场和金融的新秩序 |
第四节 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 |
第二章 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 |
第一节 中共中央的商业政策 |
第二节 南京公营商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三节 私营商业的初步改造 |
第四节 城乡交流与商业转型 |
第五节 重塑工商关系 |
第三章 南京的第一次商业调整 |
第一节 第一次商业调整的背景 |
第二节 中共中央调整商业的政策 |
第三节 南京调整商业的过程 |
第四节 南京调整商业后的情况 |
第四章 抗美援朝时期的商业与政治 |
第一节 战时经济政策及其在南京的执行 |
第二节 公营贸易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战争动员对社会商业的影响 |
第五章 “三反”“五反”运动与商业的转型 |
第一节 “三反”运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工商界的“五反”运动 |
第三节 “五反”运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四节 第二次商业调整 |
第六章 国营商业走向计划经济模式 |
第一节 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 |
第二节 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制的难点与问题 |
第三节 国营商业向计划经济的过渡 |
第四节 国营商业体制的继续变革 |
第七章 私营商业与自由市场的改造 |
第一节 改造私营批发商 |
第二节 粮食的统购统销与市场的剧变 |
第三节 国家资本主义与私营零售商的改造 |
第八章 走向全面公私合营 |
第一节 突如其来的全面公私合营 |
第二节 对私营工商业者的改造 |
第三节 对小商小贩的改造 |
第四节 “反冒进”与市场的回归 |
结语 |
一、“中观”视角下地方社会经济变革的复杂性 |
二、政治驱动:商业改造中的决定性要素 |
三、南京社会经济变革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
参考资料 |
后记 |
(3)江苏省小麦生产时空格局的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粮食和小麦生产时空格局演变的研究 |
2.1.1 关于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变的研究 |
2.1.2 关于小麦生产时空格局演变的研究 |
2.2 关于粮食和小麦生产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1 关于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2 关于小麦生产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 评述 |
第三章 江苏省小麦生产的时序变化分析 |
3.1 江苏省小麦生产概况 |
3.2 江苏省小麦生产在全国小麦生产的地位 |
3.3 江苏省小麦生产的时序变化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江苏省小麦生产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4.1 江苏省小麦生产变化的地域差异分析 |
4.2 江苏省小麦生产空间格局的变异分析 |
4.3 江苏省小麦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 小麦产量空间重心变迁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江苏省小麦产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
5.1 江苏省小麦产量时空变化的贡献率分析 |
5.2 小麦产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指标 |
5.2.1 气候灾害 |
5.2.2 农业科技和投入 |
5.2.3 农业政策 |
5.2.4 市场 |
5.3 小麦产量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3.1 相关性分析 |
5.3.2 岭回归分析 |
5.3.3 灰色关联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比较优势指数的江苏省小麦生产调控分析 |
6.1 江苏省小麦生产与全国其他小麦主产省的比较优势分析 |
6.1.1 小麦生产的规模比较优势分析 |
6.1.2 小麦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分析 |
6.1.3 小麦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
6.2 江苏省市域小麦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 |
6.2.1 江苏省市域小麦生产的规模优势分析 |
6.2.2 江苏省市域小麦生产的效率优势分析 |
6.2.3 江苏省市域小麦生产的综合优势分析 |
6.3 江苏省小麦生产趋势研判及空间优化策略 |
6.4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研究结果、讨论与对策建议 |
7.1 全文研究结果 |
7.2 讨论 |
7.2.1 江苏省小麦播种面积增加的潜力分析 |
7.2.2 江苏省小麦单产提高的潜力分析 |
7.2.3 江苏省小麦生产效益的潜力分析 |
7.2.4 江苏省小麦生产绿色增产增效问题 |
7.3 对策建议 |
7.3.1 稳定苏北、苏中地区小麦种植面积,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布局 |
7.3.2 加大小麦生产的科技创新,推动小麦生产适应新的发展需要 |
7.3.3 努力提高小麦生产的效益,保护农民种麦的积极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震灾害 |
三、地质灾害 |
四、疫疾灾害 |
五、农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5)非农就业、农地规模与农户机械化采纳行为研究 ——基于江苏省322户水稻种植农户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意义 |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采纳行为核心概念界定 |
二、农户行为理论 |
三、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 |
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理论 |
五、文献综述 |
第二章 国内外水稻机械化历程 |
一、国外水稻机械化历程 |
二、我国水稻机械化历程 |
三、江苏省水稻机械化历程 |
四、江苏省农业机械动力 |
第三章 样本点描述与农户基本情况 |
一、调查地点与选点依据 |
二、研究假说 |
三、样本点农户基本情况 |
四、样本点农户家庭基本情况 |
五、样本点农地禀赋基本情况 |
六、样本点区域差异概况 |
七、非农就业、农地规模情况 |
第四章 非农就业、农地规模与农户机械化采纳行为分析 |
一、样本变量交互分析 |
二、实证模型与变量选取 |
三、实证模型稳健性检验 |
四、多重共线性诊断 |
五、数据信度和效度分析 |
六、模型Ⅰ检验结 |
七、模型Ⅱ、模型Ⅲ和模型Ⅳ检验结果 |
八、模型Ⅴ检验结果 |
九、模型结果比较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一、全文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非农就业、农地规模与农业机械化采纳行为调查问卷 |
致谢 |
(6)农业节水的路径组合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 |
1.2.1 农业节水总论性研究文献回顾 |
1.2.2 节水灌溉发展研究文献回顾 |
1.2.3 节水型农作物空间布局研究文献回顾 |
1.2.4 节水型农业生产结构研究文献回顾 |
1.2.5 节水型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研究文献回顾 |
1.2.6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述评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农业节水常规路径梳理 |
1.3.2 本文的内容体系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相关技术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节水农业和农业节水主要技术 |
2.1.1 节水灌溉主要技术 |
2.1.2 农业节水的作物栽培技术 |
2.1.3 农业节水的化学调控技术 |
2.2 农作物灌溉用水定额及作物分类 |
2.2.1 农作物灌溉用水定额 |
2.2.2 农作物耗水量分类:以灌溉用水定额为依据 |
2.3 农产品虚拟水及其贸易理论 |
2.3.1 农产品虚拟水 |
2.3.2 农产品虚拟水贸易 |
2.4 产权与产权制度理论 |
2.4.1 有效产权的基本条件 |
2.4.2 产权制度选择理论 |
2.5 外部效应(外部性)理论 |
2.5.1 外部负效应(负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2.5.2 外部正效应(正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2.5.3 外部效应(外部性)的校正 |
2.6 屠能的农业生产布局理论 |
3 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绩效研究 |
3.1 中国农业用水与节水灌溉发展概况 |
3.2 中国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细目分析 |
3.2.1 喷灌发展分析 |
3.2.2 微灌发展分析 |
3.2.3 低压管灌发展分析 |
3.2.4 渠道防渗发展分析 |
3.3 中国农业节水灌溉的节水效应 |
3.3.1 农业节水灌溉的节水效应估算 |
3.3.2 节灌农业发展绩效分析结论 |
3.4 中国节水灌溉发展的非效率现象分析 |
3.4.1 案例分析样本介绍 |
3.4.2 大田(小麦)喷灌的比较收益:与畦灌相对照 |
3.4.3 大田节水灌溉(喷灌)发展的障碍因素 |
4 节水型农作物空间布局绩效研究 |
4.1 中国水资源禀赋(降雨)的空间分布 |
4.2 中国高耗水农作物的空间布局调整分析 |
4.2.1 高耗水水田作物(水稻)的空间布局调整分析 |
4.2.2 高耗水旱田作物(蔬菜)的空间布局调整分析 |
4.2.3 中高耗水旱田作物(小麦)的空间布局调整分析 |
4.3 高耗水农作物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匹配关系 |
4.3.1 高耗水农作物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拟合度:概念介绍 |
4.3.2 水稻生产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配比关系 |
4.3.3 蔬菜生产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配比关系 |
4.3.4 小麦生产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配比关系 |
4.3.5 农作物布局节水绩效分析结论 |
4.4 中国农作物空间布局非节水效率现象分析 |
5 节水型农业结构调整绩效研究 |
5.1 中国的农业结构调整动态分析 |
5.1.1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动态变动过程分析 |
5.1.2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变动过程分析 |
5.2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用水量的影响分析 |
5.2.1 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用水量与节水量 |
5.2.2 农业结构节水绩效分析结论 |
5.3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非节水效率现象分析 |
6 节水型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绩效研究 |
6.1 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 |
6.1.1 中国主要农产品出口贸易分析 |
6.1.2 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口贸易分析 |
6.2 中国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
6.2.1 水稻(大米)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
6.2.2 蔬菜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
6.2.3 小麦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
6.2.4 玉米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
6.2.5 大豆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
6.2.6 棉花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 |
6.2.7 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节水绩效分析结论 |
6.3 中国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非节水效率现象分析 |
7 农业节水路径因素敏感性分析 |
7.1 分析模型与指标的选择 |
7.2 数据来源与初步分析 |
7.2.1 分析数据的来源 |
7.2.2 分析数据的初步处理与总体相关性分析 |
7.3 农业节水路径因素敏感性测算与检验 |
8 农业节水非效率现象校正对策建议 |
8.1 大田节水灌溉发展建议 |
8.2 农作物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
8.3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建议 |
8.4 农产品(虚拟水)国际贸易结构优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7)要素价格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 ——以小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和技术路线 |
1.4.1 结构安排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测算的研究 |
2.2 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1 生产资料投入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2.2.2 政府政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2.2.3 生产成本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2.2.4 生产种植自然环境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2.2.5 农户种植规模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2.3 文献述评 |
2.4 研究假说 |
第三章 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测算及分析 |
3.1 数据来源 |
3.2 模型构建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1 模型构建 |
3.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 实证分析 |
3.3.1 BCC模型结果分析 |
3.3.2 超效率-SBM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要素价格变化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分析 |
4.1 Tobit模型 |
4.1.1 模型选择 |
4.1.2 变量选取及说明 |
4.2 模型回归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我国农作物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原因探究及对策分析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研究方法 |
1.3.2 实证研究方法 |
1.3.3 计量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研究状况 |
2.2 国内文献研究状况 |
2.2.1 国内焚烧秸秆原因研究状况 |
2.2.2 我国秸秆利用方式研究状况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归纳及总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3.1 相关基础理论 |
3.1.1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
3.1.2 农户行为理论 |
3.1.3 公共物品理论 |
3.2 相关概念 |
3.2.1 秸秆综合利用 |
3.2.2 秸秆还田 |
3.2.3 其他综合利用方式 |
第四章 我国秸秆资源焚烧与利用现状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
4.1 江苏省秸秆的来源及产量计算 |
4.1.1 江苏省农作物种植状况概述 |
4.1.2 秸秆产量计算方法 |
4.1.3 江苏省秸秆产量的计算 |
4.2 江苏省各个阶段秸秆利用与禁烧的政策变迁研究 |
4.2.1 1949—1978 年秸秆利用与禁烧的相关政策 |
4.2.2 1978—2000 年秸秆利用与禁烧的相关政策 |
4.2.3 2000—2010 年秸秆利用与禁烧的相关政策 |
4.2.4 近五年秸秆利用与禁烧的相关政策 |
4.3 江苏省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
4.3.1 江苏省秸秆禁烧治理现状 |
4.3.2 江苏省秸秆还田利用现状 |
4.3.3 江苏省秸秆其他综合利用现状 |
4.4 江苏省秸秆禁烧与出路中存在的问题 |
4.4.1 江苏省能源结构的变迁导致秸秆资源过剩 |
4.4.2 禁烧政策单一,缺乏综合管理 |
4.4.3 秸秆禁烧工作滞后 |
4.4.4 执行主体是理性经济人,缺乏专业的组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制度、农户行为、政策视阈下农作物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原因探究 |
5.1 基于库茨涅茨曲线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
5.1.1 江苏省环境发展概况 |
5.1.2 计量模型构建 |
5.1.3 结果分析 |
5.2 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的个体经济因素分析 |
5.2.1 农户秸秆利用成本-收益的理论分析 |
5.2.2 江苏省农户秸秆利用的成本-理论分析 |
5.2.3 结果分析 |
5.3 基于耕作制度的原因探究 |
5.3.1 耕作制度的路径变迁 |
5.3.2 耕作制度的变迁对秸秆利用的影响 |
5.3.3 资源消耗型耕作制度下秸秆利用的研究 |
5.3.4 现行耕作制度下秸秆利用方式的研究 |
5.4 基于农户行为的实证分析 |
5.4.1 农户对秸秆利用的意愿 |
5.4.2 农户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
5.4.3 农户对秸秆利用的行为分析 |
5.4.4 影响农户综合利用秸秆因素分析 |
5.5 基于政策因素的分析 |
5.5.1 关于秸秆禁烧政策的分析 |
5.5.2 关于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分析 |
5.5.3 政策落实效果不显着的原因探究 |
5.5.4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作物秸秆出路的理论与实例研究 |
6.1 农村秸秆出路的理论研究 |
6.1.1 循环农业中秸秆资源利用的理论对策研究 |
6.1.2 发展循环农业的条件 |
6.2 农作物秸秆出路的实例研究一——以苏州吴江秸秆综合利用为例 |
6.2.1 苏州吴江基本概况 |
6.2.2 苏州吴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秸秆循环发展模式 |
6.2.3 苏州吴江试点运行成果 |
6.3 农作物秸秆出路的实例研究二——以徐州睢宁秸秆综合利用为例 |
6.3.1 徐州睢宁基本概况 |
6.3.2 睢宁县“1+X”秸秆利用模式 |
6.3.3 徐州睢宁试点运行成果 |
6.4 理论研究及实例研究对农村秸秆出路探究的启示 |
6.4.1 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农业道路 |
6.4.2 秸秆还田是提升耕地有机质含量的主要途径 |
6.4.3 秸秆的综合利用要有政策、财政的支持 |
6.4.4 因地制宜的发展“1+X”的秸秆利用模式 |
6.4.5 实行组织化是秸秆出路长期发展的保障 |
6.4.6 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目标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秸秆资源的主要发展模式与评价 |
7.1 我国秸秆资源的主要发展模式 |
7.1.1 秸秆还田循环模式 |
7.1.2 秸秆还田循环模式在实践中的运行 |
7.2 秸秆还田循环模式指标体系的评价 |
7.2.1 秸秆还田循环模式指标体系的构建条件 |
7.2.2 秸秆还田循环模式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3 秸秆还田循环模式指标的选择与参照 |
7.2.4 秸秆还田循环模式的综合评价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解决焚烧的首要是解决秸秆资源的出路问题 |
8.1.2 秸秆总量提升且农作制度紧凑导致秸秆资源被焚烧 |
8.1.3 能源结构的转变导致秸秆资源传统利用途径被取代 |
8.1.4 现行状况下秸秆资源综合利用途径少 |
8.1.5 小农生产模式下经济诱因阻碍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 |
8.1.6 现行耕作制度阻碍秸秆综合利用 |
8.1.7 农户理性经济人的观念不考虑外部环境 |
8.1.8 秸秆出路的关键在于发展以秸秆还田为主导的循环农业模式 |
8.2 解决秸秆焚烧与秸秆出路问题的相关对策 |
8.2.1 把握秸秆禁烧政策以“疏”为主的重心 |
8.2.2 改变传统耕作结构,建立循环农业体系 |
8.2.3 完善并落实财政补助政策 |
8.2.4 以合作社为依托,健全秸秆收贮利用体系 |
8.2.5 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进 |
8.2.6 健全法制教育及加强对农户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 |
8.2.7 建立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加强试点示范作用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9)机会成本、补贴政策对粮食播种面积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粮食机会成本的研究 |
1.3.2 国内外对粮食补贴的研究 |
1.3.3 粮食机会成本、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研究 |
1.3.4 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假说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和技术路线 |
1.5.1 结构安排 |
1.5.2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
2.1 粮食生产机会成本研究 |
2.1.1 粮食生产机会成本的概念 |
2.1.2 粮食生产机会成本的确定 |
2.1.3 粮食生产机会成本的不利影响 |
2.2 粮食补贴的理论研究 |
2.2.1 粮食补贴的定义和分类 |
2.2.2 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体系 |
2.2.3 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机理 |
2.3 机会成本、粮食补贴对粮食产出的影响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苏省耕地种粮的机会成本和粮食补贴政策的现状分析 |
3.1 江苏省耕地种粮的机会成本分析 |
3.1.1 江苏省粮食作物与其他经济作物的纯收益比较 |
3.1.2 江苏省耕地种植粮食放弃种植经济作物机会成本的确定 |
3.1.3 江苏省粮食生产机会成本的简要述评 |
3.2 江苏省粮食补贴现状 |
3.2.1 江苏省粮食补贴的种类 |
3.2.2 江苏省粮食补贴的规模逐年扩大 |
3.2.3 粮食补贴结构不断优化 |
3.2.4 江苏省粮食补贴的实施效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会成本、粮食补贴对粮食播种面积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理论假说 |
4.2 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因素 |
4.3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1 数据来源与基本情况 |
4.3.2 模型选择与变量选取 |
4.4 实证结论及解释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策建议 |
5.1 加大补贴力度,优化补贴结构 |
5.1.1 粮食补贴应当更多地向苏中和苏北农民倾斜 |
5.1.2 粮食补贴对象应更多地侧重于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 |
5.1.3 综合粮食生产机会成本制定补贴标准 |
5.2 调整粮食种植结构,规划粮食生产区域布局 |
5.2.1 调整省内粮食种植结构,加大高品质粮食品种的种植面积 |
5.2.2 对江苏各区域粮食生产地位进行科学定位 |
5.2.3 协调好省内产销区的利益关系,调动粮食主产区的生产积极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基于城镇化视角的中国粮食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表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6 理论基础 |
1.7 创新点与不足 |
1.8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城镇化与我国粮食供需格局 |
2.1 我国城镇化进程及其特征 |
2.2 我国粮食供给的基本格局 |
2.3 我国粮食消费需求的基本态势 |
2.4 粮食供求关系的非常态波动 |
2.5 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二重性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粮食消费的总量及结构特征 |
3.1 当前粮食消费总量特征 |
3.2 粮食消费用途结构特征 |
3.3 粮食消费品种结构特征 |
3.4 粮食消费区域结构特征 |
3.5 粮食消费贸易结构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镇化及相关因素对我国粮食消费需求特征的影响 |
4.1 影响粮食消费变化的因素分析 |
4.2 粮食消费影响因素的模型测度 |
4.3 城镇化对粮食消费的影响方式 |
4.4 城乡一体化趋势下的粮食消费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镇化进程下的粮食消费演变轨迹 |
5.1 三大城市圈的粮食供求形势与消费需求 |
5.2 我国食品消费份额的演进 |
5.3 城镇化过程中的收入效应与迁移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亚地区城镇化发展与粮食消费比较 |
6.1 日本城镇化发展与粮食消费 |
6.2 韩国城镇化发展与粮食消费 |
6.3 粮食消费变迁的国际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新型城镇化下的粮食安全战略思路 |
7.3 相关政策建议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苏北地区小麦价格大幅度攀升(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驱动因素研究[D]. 张雪.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2]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D]. 吴盛杰. 南京大学, 2020(12)
- [3]江苏省小麦生产时空格局的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玉佩. 扬州大学, 2019(02)
- [4]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5]非农就业、农地规模与农户机械化采纳行为研究 ——基于江苏省322户水稻种植农户的调查[D]. 张娟玲.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农业节水的路径组合与绩效研究[D]. 王秀鹃.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7]要素价格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 ——以小麦为例[D]. 胡美玲. 南京财经大学, 2019(04)
- [8]我国农作物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原因探究及对策分析 ——以江苏省为例[D]. 朱靓. 南京林业大学, 2016(03)
- [9]机会成本、补贴政策对粮食播种面积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殷冉. 南京财经大学, 2016(05)
- [10]基于城镇化视角的中国粮食消费研究[D]. 周竹君.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