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力发电厂交流保安电源系统设计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钢,周亚群,谈博,牛利涛,赵俊杰[1](2021)在《一种600MW级及以上机组保安段切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600MW级及以上的机组,当装设发电机断路器或负荷开关时,可不设高压厂用备用变压器,从另一台机组的高压厂用母线引接本机组的高压停机电源,互为事故停机电源,而事故停机电源通常仅作为本机组停机检修电源,无法实现与工作电源之间的快速切换,这种接线方式对保安段切换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在保安段配置四电源切换系统,由快切装置实现保安段电源之间切换,切换方式灵活,运行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熊锐[2](2020)在《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之电力市场节能减排要求的提升,迫切需要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操作能力,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和竞争提供了契机。本文将主要针对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展开研究,从硬件功能和软件功能的实现进行设计,具体包含主接线系统、厂用电系统、数据库系统和监控系统等。本文首先根据火电厂的电气控制系统原理,结合规划要求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主要从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主要导体和设备选择、厂用电系统、、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直流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设计原理、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选择最经济、最可靠的系统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紧贴实际,实现系统的高效、可靠运作。其次,围绕设计方案对软件系统开展设计工作并就如何实现软件系统功能进行了具体阐述。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包含软件功能、数据库、监控系统等三项内容,旨在实现对设备定期维护、检修、试验,强化对设备的监督、缺陷管理,实时对所有电气设备进行监控,保障设备在机组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稳定运行。当前该电气控制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新昌电厂,提升了火电厂运营效益,保证了电能生产的安全性,借助电气控制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系统的故障,为新昌电厂的运行提供了便利,在降低运维人工投入的同时,提升了电厂的运营效率,还可以实现对电厂运营故障的及时反馈,排除各种设备隐患,大大提升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水平。
彭勃[3](2020)在《火力发电厂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磨煤机是制粉系统的核心设备,是火力发电厂重要辅机设备之一。在火力发电厂升降负荷的过程中,需要启停一套或多套制粉系统,其中磨煤机及其附属设备启停时,如果控制稍有偏差则可能出现爆磨或其它危险情况。因此手动启停设备,不仅无法快速响应增减负荷要求,而且难以保障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为此有必要投用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本文在借鉴国内外顺序控制系统取得的应用成果上,结合工程项目实践,在火力发电厂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设计和应用上做了一些初步研究工作。首先从系统硬件、软件、人机接口三个方面对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硬件设计上遵循DCS(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要求。软件设计是将电厂运行人员的要求进行组态生成人机界面,方便操作。人机接口包括不同级别操作人员的工作站。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磨煤机特点和工作原理,以及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基本原理,结合工程实际给出三种不同等级火电机组的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最后在工程实践中,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投运。结果显示: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达到了预期效果。
陈荧卉[4](2021)在《技术说明文本汉译英信息传递难点及对策分析 ——以某公司《示范项目工程初步设计电气部分说明书》汉译英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外技术交流的深入,技术翻译已成为翻译领域的一大重要板块。翻译市场上对技术文档(操作手册、使用说明书)以及与技术相关领域的文件翻译需求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服务专业领域各种形式的技术交流,译者对技术翻译的认知和专业能力也必须与时俱进。本文以笔者参与的某工业公司的项目工程设计文件电气部分汉译英项目为例,总结了此类技术文本翻译中的两大难点:说明性词汇语境模糊、说明性长句语义逻辑不明显,并针对以上难点提出了明确说明性词汇语境,具化模糊概念;调整信息排布,优化语义逻辑两大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一些经验参考。
李博文[5](2020)在《给煤机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文中认为变频器以其在设备启动,调速,节能方面的优势在火力发电厂重要辅机设备中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变频器对电压波动的敏感性,在厂用电发生电压暂降事故时,给煤机调速变频器因其缺乏低电压穿越能力而跳闸,导致炉膛主燃料跳闸,机组跳机,对电网安全和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影响。针对重要辅机给煤机系统变频器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研究以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某火力发电厂厂用电网电压暂降事故,导致给煤机变频器跳闸、机组跳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表明目前该火力发电厂给煤机系统应对电网电压暂降的缺乏低电压穿越能力不足。对现有抑制给煤机变频器欠电压保护跳闸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方案。以技术改造方案为基础对低电压穿越装置进行现场设备安装与调试,着重针对装置功能实现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装置所提供的功能及保护方式完全能够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需求。通过模拟厂用电压暂降故障工况以及MFT信号动作连锁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低电压穿越装置为给煤机变频器直流母线提供电源支撑,能够使给煤机变频器具备足够应对厂用电网电压暂降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彻底解决了变频器因欠电压保护而跳闸的问题,保障给煤机系统能够在电压暂降的故障时段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机组非停等事故发生,同时也为相似火力发电机组重要辅机变频器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研究提供了相关参考。
梁仕杰[6](2019)在《某垃圾焚烧发电厂电气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多,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每天制造的生活垃圾也在不断增长。过去我国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采取垃圾填埋的方式处理,但是随着垃圾量的增多,需要用于填埋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以至于出现垃圾围城的局面,为此需要改变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节约土地资源。结合发达国家的垃圾处理经验,将垃圾处理方式改为焚烧发电,以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是一个主流大方向。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作为设计人员参与了国内某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工作,总结并阐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设计步骤与内容,以及其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某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本期建设1台600t/d焚烧炉配置1台12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并规划预留有再安装1台同型号垃圾焚烧锅炉的条件,最终规模为日焚烧垃圾总量1200t/d。主要负责处理该地区的生活垃圾。为使垃圾焚烧处理能顺利进行,本文从电气一次系统和电气二次系统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设计内容。电气一次系统的设计首先进行负荷统计,根据负荷统计的结果确定用电规模,从而确定电气主接线的方案,通过校验主接线在最大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确定个母线段的短路电流水平,从而确定导体及设备选型。进而完成雷击过电压保护与接地等方面的设计。在确定用电设备的布置及供电方式确定后,确定本厂的控制系统结构,重点讲述分散式控制系统电气部分及电气综保控制系统的设计。接着到远动通信、电气传动及继电保护配置的设计。最后,通过与实际竣工情况的结合,提出了以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设计展望。
熊峰[7](2019)在《计及负荷调整的调顺电厂厂用电设计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发电厂整体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就是确保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的稳定可靠。合理设计的电气系统和系统隐患、潜在缺陷的消除是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点。随着火力发电厂脱硫负荷重要性的提高,脱硫负荷等同于机组负荷。本文通过分析调顺电厂厂用电接线方式和负荷分布,提出了调顺电厂厂用电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针对调顺电厂厂用电系统所存在的设计缺陷,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国内外电厂的各种接线方式的优缺点,综述了火电厂厂用电系统的电压等级、接线方式等现状,分析了调顺电厂厂用电系统目前存在的脱硫系统接线设计不合理等问题,结合调顺电厂的现实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调顺电厂脱硫系统的改造方案以及其它母线改造方案。从可靠性等角度给出了调顺电厂厂用电系统改造的目的。进一步,本文提出了调顺电厂6kV脱硫系统、直流系统、空压机房变压器等系统与装备的改造方案,最后通过核算用电负荷、母线电压等验证了其所提改造方案的有效性。通过对提出的改造方案进行分析计算和研究,表明方案实施是可行。调顺电厂经过全厂厂用电设备改造,逐步解决了其厂用电系统存在的设计缺陷和隐患,保证了厂用电供电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发生厂用电电气故障影响发电厂停机解列事故。
庄义飞[8](2017)在《火力发电厂热控电源系统故障分析与治理措施》文中指出火力发电机组热控系统由于电源故障引发的机组故障甚至机组非停案例,在热控专业因素中占比较高。对热控电源系统发生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总结造成热控电源系统故障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措施,从技术处理和专业管理等方面强化热控电源系统设计与维护工作的规范性。
姚广[9](2016)在《F热电厂新供热机组电气一次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是工业、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能源,发电厂则是产生电力的源头。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多为热电联产型电厂,可同时生产热能与电能,节约燃料,是工业生产与民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单位。火力发电厂的电气设计一般分为一次部分及二次部分。电气一次部分主要负责发电厂内部设备的供电,发电机出线的引接以及发出电力的送出。电气二次部分主要负责发电厂内部设备的测量、保护与控制。发电厂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经济性和电能质量的关键,并且直接影响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的投资。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热电厂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方案及理念:首先研究了电气总体设计,包括发电机出线线路的引接设计方案、220k V高压配电装置的主接线方案、110k V起动备用电源的引接方案分析及设计。根据系统阻抗图,计算220k V高压配电装置处、发电机出口位置以及高压厂用变压器低压侧的短路电流。通过计算得出的短路电流选择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导体等相应的电气设备。其次研究了厂用电设计,通过对负荷的汇总与分析,选择厂用电压等级、计算高压厂用变压器容量,规划高压及低压厂用电接线方案及高压低压配电设备的布置方案,进行厂用电压水平验算,进行厂用电率的计算。根据事故保安负荷,进行柴油发电机组容量的计算,选择事故保安电源的接线方式。最后研究了电厂安全防护,分析防止雷电过电压及设备过电压相应的设计方案,设备接地的设计。对电厂中的防火、防爆、防电伤、防机械伤、防止误操作等安全方案进行说明。通过对F热电厂的电气一次部分设计,保证了F热电厂的稳定安全运行,从而保障了地区电网的稳定,满足了地区对供电和供热负荷的需求,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基础。
莘守亮[10](2014)在《火力发电厂脱硝电气系统设计》文中指出火力发电厂脱硝是大气治理的措施之一,本文针对大型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硝电气系统设计进行详细论述,供设计和运行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借鉴参考。
二、火力发电厂交流保安电源系统设计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火力发电厂交流保安电源系统设计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600MW级及以上机组保安段切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主接线方式 |
2 保安段切换系统设计与实现 |
2.1 保安段切换系统的提出 |
2.2 保安段切换系统的构成 |
2.3 保安段切换系统的逻辑 |
2.4 保安段切换系统的运行情况 |
3 结论 |
(2)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工程概况与研究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概述 |
2.1 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现状分析 |
2.2 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与构成 |
2.3 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与应用范围 |
第3章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3.1 电气主接线设计 |
3.2 短路电流的计算 |
3.3 主要导体和设备选择 |
3.3.1 导体选择 |
3.3.2 设备选择 |
3.4 厂用电系统接线设计 |
3.4.1 6KV厂用电系统 |
3.4.2 380/220V厂用电系统 |
3.5 交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设计 |
3.5.1 单元机组UPS |
3.5.2 500kV网络及辅助车间交流不停电电源 |
3.6 直流系统设计 |
3.6.1 直流系统方案 |
3.6.2 蓄电池型式及容量选择 |
3.6.3 充电器配置及容量选择 |
3.6.4 直流系统接线 |
3.7 二次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
3.7.1 控制、信号和测量 |
3.7.2 辅助车间电气控制系统 |
3.8 元件继电保护 |
3.8.1 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的配置 |
3.8.2 起备变保护配置优化 |
3.8.3 其它元件的保护配置 |
3.8.4 保护装置的布置 |
3.9 自动装置 |
3.9.1 同期装置 |
3.9.2 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 |
3.9.3 故障录波装置 |
3.9.4 自动装置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接口 |
3.9.5 GPS时钟系统 |
第4章 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软件功能详细设计 |
4.1.1 定期管理 |
4.1.2 台账管理 |
4.1.3 设备管理 |
4.2 数据库的详细设计 |
4.3 监控系统的详细设计 |
4.3.1 各层级功能的设计 |
4.3.2 硬件功能要求 |
4.4 软件系统的实现 |
4.4.1 系统配置的实现 |
4.4.2 数据库系统的实现 |
4.4.3 监控系统的实现 |
第5章 电气控制系统在新昌电厂的应用 |
5.1 电气主接线 |
5.2 厂用电系统接线 |
5.2.1 厂用电系统接线 |
5.2.2 厂用电系统接地方式 |
5.2.3 厂用母线起动电压水平验算 |
5.2.4 厂用电负荷计算 |
5.3 电气控制管理系统 |
5.3.1 站控层 |
5.3.2 通信层 |
5.3.3 间隔层 |
5.4 元件继电保护 |
5.4.1 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的配置 |
5.4.2 起动/备用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
5.4.3 其它元件的保护配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火力发电厂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工作内容 |
第二章 火力发电厂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2.1 系统概述 |
2.2 系统硬件设计 |
2.2.1 过程单元的处理器模件 |
2.2.2 过程输入/输出(I/O) |
2.2.3 外围设备 |
2.2.4 电源与接地 |
2.2.5 电子装置机柜 |
2.3 系统软件设计 |
2.3.1 DCS组态通用要求 |
2.3.2 顺序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
2.4 人机接口 |
2.4.1 操作员站 |
2.4.2 工程师站 |
2.4.3 历史数据处理站/性能计算站 |
2.4.4 值长站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关注点 |
3.1 磨煤机类型 |
3.1.1 低速磨煤机 |
3.1.2 中速磨煤机 |
3.1.3 高速磨煤机 |
3.2 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原理 |
3.2.1 顺序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
3.2.2 机组级顺序控制系统 |
3.2.3 功能组/子组级控制 |
3.2.4 驱动级控制 |
3.3 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3.3.1 350MW火电机组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方案 |
3.3.2 660MW火电机组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方案 |
3.3.3 1000MW火电机组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力发电厂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应用 |
4.1 火力发电厂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应用说明 |
4.2 火力发电厂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应用案例 |
4.2.1 350MW火电机组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应用 |
4.2.2 660MW火电机组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应用 |
4.2.3 1000MW火电机组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4)技术说明文本汉译英信息传递难点及对策分析 ——以某公司《示范项目工程初步设计电气部分说明书》汉译英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项目概况 |
第一节 项目介绍 |
第二节 文本特点 |
第二章 项目翻译难点 |
第一节 说明性词汇语境模糊 |
一、技术说明性词汇使用语境抽象不明晰 |
二、普通说明性词汇指代含糊 |
第三节 长句英译语义逻辑不明显 |
一、句段间语义衔接隐藏较深 |
二、句中语义重点不凸显 |
第三章 翻译策略 |
第一节 明确说明性词汇语境,具化模糊概念 |
一、明确技术词汇的定义和使用场景 |
二、缩小词汇语境的指涉范围 |
第二节 调整信息排布,优化语义逻辑 |
一、调整句段格式,突出重点信息 |
二、多用逻辑连词,增强行文衔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某工程示范项目原文及译文 |
(5)给煤机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2 某火电厂给煤机系统概况与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 |
2.1 给煤机系统主要设备概况 |
2.1.1 给煤机本体 |
2.1.2 给煤机主电机变频调速系统 |
2.2 给煤机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 |
2.2.1 低电压穿越能力现状分析 |
2.2.2 引发厂用电压暂降的原因分析 |
2.2.3 变频器欠电压保护跳闸原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方案 |
3.1 低电压穿越改造方案确定 |
3.1.1 低电压穿越方案分析比较 |
3.1.2 某火力发电厂给煤机系统低电压穿越方案 |
3.2 低电压穿越装置设备组成及功能分析 |
3.2.1 RTM隔离性电压暂降保护装置 |
3.2.2 电力电源检测模块 |
3.2.3 不间断电源UPS |
3.3 本章小结 |
4 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的实施 |
4.1 施工相关线路电缆敷设 |
4.1.1 电缆敷设清单 |
4.1.2 电缆敷设执行标准 |
4.2 低电压穿越装置设备安装与调试 |
4.2.1 电压暂降保护器(VSP)接线安装 |
4.2.2 电力电源检测模块(GC-Master)接线安装 |
4.2.3 远程终端单元(RTU)接线安装 |
4.2.4 UPS(1k VA)接线安装 |
4.2.5 低电压穿越装置分合闸调试 |
4.3 本章小结 |
5 给煤机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实验 |
5.1 实验原理及步骤 |
5.2 给煤机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实验结果 |
5.2.1 母线电压暂降至额定电压的 90%时实验结果 |
5.2.2 母线电压暂降至额定电压的 60%时实验结果 |
5.2.3 母线电压暂降至额定电压的 20%时实验结果 |
5.2.4 MFT动作连锁实验 |
5.3 实验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某垃圾焚烧发电厂电气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国外垃圾焚烧发电的现状 |
1.3 国内垃圾焚烧发电的现状 |
1.4 垃圾发电的优缺点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电气一次系统理论方法分析 |
2.1 系统概述与设计原则 |
2.2 负荷类别划分与统计方法 |
2.2.1 负荷类别划分 |
2.2.2 负荷统计方法 |
2.3 厂用电配电方式 |
2.3.1 明备用与暗备用 |
2.3.2 配电系统接线方式 |
2.4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
2.5 导体及设备的选型原则 |
2.5.1 线缆类别的确定原则 |
2.5.2 导体截面的确定原则 |
2.5.3 设备参数的确定原则 |
2.6 防雷 |
2.6.1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
2.6.2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
2.6.3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 |
2.6.4 建筑物内部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
2.7 电气系统接地 |
2.7.1 接地分类 |
2.7.2 高压装置的接地确定原则 |
2.7.3 低压装置的接地确定原则 |
2.7.4 等电位联结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气二次系统理论方法分析 |
3.1 计算机系统控制电气设备 |
3.1.1 控制方式划分 |
3.1.2 分散控制系统电气部分 |
3.1.3 发电厂监控管理系统 |
3.1.4 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 |
3.1.5 微机五防系统 |
3.2 发电厂自动装置 |
3.2.1 同步装置 |
3.2.2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
3.2.3 故障录波装置 |
3.2.4 励磁系统 |
3.3 继电保护装置配置原则 |
3.4 操作电源系统类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应用分析 |
4.1 本工程简介 |
4.2 工艺流程概述 |
4.3 电气部分设计概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气一次系统设计 |
5.1 负荷统计 |
5.2 电气一次主接线 |
5.3 短路电流计算 |
5.4 导体及设备选择 |
5.4.1 绘制设备平面布置图 |
5.4.2 确定电缆布置与选型 |
5.5 建筑物防雷设计 |
5.6 发电厂接地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气二次系统设计 |
6.1 电气开关控制的方案确定 |
6.2 DCS电气部分设计 |
6.2.1 DCS网络构架 |
6.2.2 电气部分控制策略 |
6.3 电气综保后台设计 |
6.4 远动通信 |
6.4.1 远动信息要求 |
6.4.2 远动装置配置 |
6.4.3 时间同步配置 |
6.4.4 电能量计量及数据传输 |
6.4.5 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及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
6.5 电气传动 |
6.6 继电保护配置设计 |
6.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计及负荷调整的调顺电厂厂用电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厂用电设计优化改造研究的意义 |
1.2 厂用电改造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可靠性研究 |
1.3.1 发电厂电气主接线可靠性内涵 |
1.3.2 发电厂电气主接线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
1.3.3 常见的发电厂厂用电可靠性分析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调顺电厂厂用电系统现状及问题 |
2.1 调顺电厂简介 |
2.2 电气主接线分析 |
2.3 厂用电分析 |
2.4 调顺电厂厂用电系统现状及运行方式 |
2.4.1 调顺电厂厂用电系统现状 |
2.4.2 厂用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方式 |
2.4.3 厂用电系统的非正常运行方式 |
2.5 厂用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
2.6 厂用电改造的目的及必要性 |
2.6.1 改造的目的 |
2.6.2 改造的必要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厂用电改造方案 |
3.1 6KV脱硫系统改造方案提出 |
3.1.1 6kV脱硫系统改造方案一 |
3.1.2 6kV脱硫系统改造方案二 |
3.1.3 6kV脱硫系统改造方案三 |
3.2 低压脱硫段改造 |
3.3 直流系统改造方案 |
3.4 厂用电其他系统改造方案 |
3.4.1 380V循环水泵房MCC改造方案 |
3.4.2 空压机房变压器改造方案 |
3.4.3 全厂保安段接线改造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厂用电改造评价 |
4.1 对6KV脱硫系统改造方案负荷核算 |
4.1.1 对脱硫系统改造方案一6kV厂用电负荷进行计算 |
4.1.2 对脱硫系统改造方案二6kV厂用电负荷进行计算 |
4.1.3 对脱硫系统改造方案三6kV厂用电负荷进行计算 |
4.2 6KV脱硫系统改造方案综合性比较 |
4.3 对改造后6KV厂用电母线电压降核算 |
4.4 厂用电改造后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380V保安段负荷计算表(优化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火力发电厂热控电源系统故障分析与治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热控电源系统范围 |
1.1 DCS电源系统 |
1.2 热控电源柜系统 |
1.3 控制装置及设备电源系统 |
2 热控电源系统常见故障原因 |
2.1 规程理解差异 |
2.2 施工遗留问题 |
2.3 管理维护不到位 |
2.4 设备自身问题 |
3 热控电源系统治理措施 |
3.1 完善基础管理工作 |
3.2 电源系统隐患排查 |
3.3 优化热控电源系统的配置 |
4 结语 |
(9)F热电厂新供热机组电气一次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火电厂的发展趋势 |
1.2 热电厂的建设意义 |
1.3 热电厂的电气一次设计 |
1.4 热电厂设计说明 |
1.4.1 F热电厂概况 |
1.4.2 主要设计依据 |
1.4.3 设计范围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电气总体设计 |
2.1 发电厂电气主接线设计要求及内容 |
2.1.1 发电厂电气主接线设计要求 |
2.1.2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内容 |
2.2 电气主接线设计 |
2.2.1 发电机-主变压器回路接线 |
2.2.2 220kV配电装置接线 |
2.2.3 110kV起动/备用电源接线 |
2.3 短路电流计算 |
2.4 导体及设备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2.5 导体选择 |
2.5.1 导体参数 |
2.5.2 设备的选型及规范 |
第3章 厂用电设计 |
3.1 电厂厂用电系统设计依据及内容 |
3.1.1 厂用电系统设计依据 |
3.1.2 厂用电系统 |
3.2 高压厂用电接线 |
3.2.1 厂内 6kV高压接线 |
3.2.2 起动/备用变压器接线 |
3.2.3 厂用高压 6kV系统回路配置 |
3.2.4 高压变频调速装置 |
3.3 低压厂用电接线 |
3.3.1 主厂房区域低压厂用电接线 |
3.3.2 其他区域低压厂用电接线 |
3.4 厂用段电气设备布置及内部配置 |
3.4.1 厂用高压 6kV段 |
3.4.2 低压干式变压器 |
3.4.3 PC段及MCC段配置 |
3.4.4 厂用高压及低压配电装置布置 |
3.5 厂用电压水平校验及厂用电率 |
3.6 事故保安段接线及设备布置 |
3.7 事故保安负荷计算 |
3.8 柴油发电机组的负荷计算 |
3.9 柴油发电机组容量选择 |
3.10 柴油机输出容量的复核 |
3.11 最大电动机起动时母线上的电压水平校验 |
第4章 电厂安全保护 |
4.1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
4.1.1 直击雷过电压保护 |
4.1.2 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 |
4.1.3 感应雷过电压保护 |
4.1.4 接地 |
4.2 劳动安全方案 |
4.2.1 防火、防爆 |
4.2.2 防电伤、防机械伤害和其他伤害 |
第5章 结论及设计验证 |
5.1 电气总体设计 |
5.1.1 电气主接线 |
5.1.2 短路电流计算及导体设备选择 |
5.2 厂用电设计 |
5.2.1 厂用电接线 |
5.2.2 保安电源 |
5.3 电厂安全保护 |
5.3.1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设计 |
5.3.2 劳动安全方案 |
第6章 总结 |
6.1 主要工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火力发电厂脱硝电气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设计 |
2 电气接线设计 |
3 控制与保护 |
4 电气设备的选择 |
5 电气设备布置 |
6 防爆与防火 |
7 防雷与接地 |
8 电缆敷设 |
9 照明及检修 |
1 0 通信 |
四、火力发电厂交流保安电源系统设计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600MW级及以上机组保安段切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张钢,周亚群,谈博,牛利涛,赵俊杰. 电气技术, 2021(01)
- [2]火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D]. 熊锐. 南昌大学, 2020(04)
- [3]火力发电厂磨煤机顺序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D]. 彭勃. 广西大学, 2020(07)
- [4]技术说明文本汉译英信息传递难点及对策分析 ——以某公司《示范项目工程初步设计电气部分说明书》汉译英项目为例[D]. 陈荧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5]给煤机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D]. 李博文.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某垃圾焚烧发电厂电气系统设计与实现[D]. 梁仕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计及负荷调整的调顺电厂厂用电设计优化研究[D]. 熊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火力发电厂热控电源系统故障分析与治理措施[J]. 庄义飞. 浙江电力, 2017(02)
- [9]F热电厂新供热机组电气一次设计[D]. 姚广. 吉林大学, 2016(03)
- [10]火力发电厂脱硝电气系统设计[J]. 莘守亮. 山东化工,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