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充要条件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子睿,章仁江,金曼莎[1](2021)在《三次Catmull-Rom样条保广义凸插值的充要条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任意给定的有序点列,利用三次Catmull-Rom样条基函数构造通过该点列的曲线,导出三次Catmull-Rom样条曲线保凸插值的充要条件;进而利用广义凸的概念,导出三次Catmull-Rom样条参数曲线保广义凸插值的充要条件.当所给点列满足保广义凸插值的充要条件时,三次Catmull-Rom样条参数曲线是自动保广义凸的且是G1连续的.采用自行构造的实例佐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理论的正确性.
贾晨[2](2021)在《预见控制理论在容错控制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预见控制是一种可以显着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控制理论和方法,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代工业系统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容错控制成为控制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预见控制理论应用到容错控制中,研究了几类线性系统的容错预见控制问题.具体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一类发生执行器故障的连续时间线性系统,研究了带有预见作用的容错控制器设计问题.根据容错控制中的模型跟踪控制方法引入了一个具有理想特性的参考模型,然后利用一般方法构造增广系统,将输出跟踪问题转化为调节问题.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得到了增广系统的控制器,进而通过积分获得原系统的容错预见控制器.将所得结果应用到蒸汽发生器水位调节系统中发现预见作用的存在能够有效消除故障信号对水位的影响.(2)研究了一类具有多输入时滞的离散时间系统发生传感器故障时的容错预见控制问题.通过构造增广系统和采用积分变换方法,将原问题转化为无时滞系统的最优调节问题.对比以往使用的离散提升技术,此方法避免了增广系统的维数随着时滞项的增多而增加,减少了计算量,然后针对无时滞增广系统引入性能指标函数,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获得相应控制器,根据差分算子的定义得到原系统的容错预见控制器.所得结果适用于无时滞情形.(3)研究了一类发生传感器故障的连续时间广义系统的脉冲消除和容错预见控制器设计问题.根据系统的脉冲能控性,引入了状态预反馈对原系统进行脉冲消除.对所得无脉冲广义系统作受限等价变换得到一个正常系统和一个代数方程,然后构造包含正常系统、参考模型和误差方程的增广系统.利用状态预反馈及受限等价变换过程中的变量关系对关于原系统所提出的性能指标函数进行改写,并对所构造的增广系统进行状态反馈得到新增广系统及其对应的性能指标函数.求解新增广系统的最优控制器,并将其回归到原系统得到了容错预见控制器.(4)研究了一类同时发生执行器和传感器故障的多输入时滞因果广义系统的容错预见控制问题.利用因果广义系统的特点,通过受限等价变换和差分构造了具有多输入时滞的增广系统,提出了一个新的积分变换将其转变为无时滞系统.讨论了无时滞增广系统与原系统之间的可镇定性、可检测性关系.采用最优控制理论求解无时滞系统的控制器,进而得到原系统的容错预见控制器.所得结果对于无时滞情形也是适用的.(5)研究了一类发生执行器故障的连续时间线性系统的滑模容错预见控制器设计问题.通过构造增广系统将原问题转变为调节问题,然后针对增广状态向量引入性能指标函数,提出了预见滑模面的设计方法.根据连续指数趋近律方法解得增广系统的滑模控制器,进一步获得原系统的滑模容错预见控制器.仿真部分将所得控制器设计方法与容错预见控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故障的抑制效果更佳,超调更小.(6)研究了一类发生执行器故障的离散时间线性系统的滑模容错预见控制问题.使用差分方法构造了状态向量不包含可预见信号的增广系统,针对其引入性能指标函数,应用离散时间最优预见控制已有结论解得增益矩阵.然后将可预见信号增广至状态向量中得到新增广系统,利用所得增益矩阵获得了关于新增广系统的预见滑模面.采用离散指数趋近律方法得到了新增广系统的滑模控制器,进而获得所需滑模容错预见控制器.本部分还提出了一个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原系统的状态向量进行估计.文中所有结论都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证明,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容错预见控制器的有效性.
董淑琴[3](2021)在《某些广义局部群类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提出群论是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有限群论是整个群论研究的核心.类比于数论中的素数,有限单群在有限群研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而有限单群分类定理的完成是20世纪数学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有限群论研究的中心任务之一是研究各类群的性质与结构.本学位论文主要对包含部分单群的广义p-可解群类Gp*与广义p-超可解群类up#、几乎单群等局部群类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一些相关的应用.全文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绪论.本章我们将介绍与本文相关的研究背景与主要结果.第二章,基本概念.本章我们将给出本文所涉及的相关基本概念.第三章,关于广义p-可解群类Gp*的研究.本章主要通过极大子群的正规指数来刻画群类Gp*的结构,进而借助某些特定子群的G-边界因子与G-迹探究了在群类Gp*中的一些应用.第四章,关于广义p-超可解群类up#的研究.本章主要通过极大子群的正规指数来刻画群类up#的结构,进而借助准素子群的弱M-可补充性给出了在群类up#中的一些应用,从而揭示了p-模子群Op(G)与p-超可解群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五章,关于弱单项子群的研究.本章将利用单群的极大子群性质,探究了弱单项子群对极大子群结构的影响,进而借助于弱单项子群的性质给出了在几乎单群中的一些应用.
苗姚姚[4](2021)在《Georgescu模糊选择函数半序合理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Georgescu模糊选择函数意义下,以普通选择函数以及Banerjee模糊选择函数半序合理的相关研究结论为依据,系统地研究了这些合理性条件与半序合理之间的关系.首先,详细地介绍了普通选择函数合理性条件与半序合理性之间的关系.接着,对Banerjee模糊选择函数合理性条件与半序合理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这些研究都为Georgescu模糊选择函数半序合理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在Georgescu模糊选择函数下,重新定义了条件FA1-FA9,并对这些条件与半序合理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在普通选择下,条件A1,条件FA8和条件FA9,显示偏好传递三者是等价的.但该结论无法推广到Georgescu模糊选择情形.条件A4和A6是普通选择函数半序的充要条件,FA4和FA6仅仅是Banerjee模糊选择函数半序合理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而对于Georgescu模糊选择函数的半序合理性而言,条件FA4和FA6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进一步研究,我们得到Georgescu模糊选择函数半序合理的三个充分条件分别是:选择函数合理且满足条件FA1,选择函数合理且满足条件FA8和条件FA9,选择函数合理且满足条件FA6.最后,对在普通选择函数和Banerjee模糊选择函数下成立,但在Georgescu模糊选择函数下不成立的结论,我们也通过举例加以说明.
张启亮[5](2021)在《基于半张量积的切换布尔网络镇定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矩阵的半张量积研究了切换布尔网络的镇定问题.利用矩阵的半张量积,在切换布尔网络代数表示形式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切换布尔网络的单点镇定问题和集合镇定问题.具体地: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包括:矩阵半张量积的概念及其在系统理论和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切换布尔网络模型的产生背景和发展现状,以及切换布尔网络镇定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本文需要的基础知识,包括:如何利用矩阵的半张量积得到切换布尔网络的代数表示形式,切换布尔网络单点镇定问题和集合镇定问题的问题描述.第三章基于切换布尔网络的代数表示形式,借助图论中的Warshall算法,提出判断切换布尔网络单点镇定问题可解性的显式判据.进一步地,通过分析切换布尔网络的状态转移矩阵,提出改进的计算切换布尔网络最大控制不变集的算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判断切换布尔网络集合镇定问题可解性的显式判据.与已有结果相比,本章提出的判断切换布尔网络镇定问题可解性的判据是以矩阵形式给出的,更加易于检验和计算机实现.本文第四章将集合能控理论引入到切换布尔网络镇定问题的研究之中.首先,给出切换布尔网络集合能控性的定义.其次,通过对切换布尔网络的状态转移矩阵进行一系列迭代计算,给出切换布尔网络集合能控性矩阵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借助集合能控性,提出判断切换布尔网络集合镇定问题可解性的充分必要条件.进一步地,给出切换布尔网络集合能控的状态反馈切换信号的设计方法.在第五章中,针对镇定问题不可解的切换布尔网络(即不能通过设计控制输入序列使切换布尔网络镇定到目标状态或状态集合),引入翻转机制,通过一次性翻转切换布尔网络中的部分状态节点,使切换布尔网络的镇定问题由不可解转变为可解.本章的主要结果包括两部分:针对切换布尔网络的单点镇定问题,给出通过翻转机制实现单点镇定问题可解的充分必要条件,进而提出计算实现单点镇定问题可解所需的最小数目翻转点的算法;针对切换布尔网络的集合镇定问题,给出通过翻转机制实现集合镇定问题可解的充分必要条件,进而提出计算实现集合镇定问题可解所需的最小数目翻转点的算法.在控制器设计方面,为了节约控制成本,本文第六章提出针对切换布尔网络镇定问题的事件驱动控制策略.通过对目标状态或状态集合构造能达集,结合对切换布尔网络状态转移情况的分析,分别提出针对切换布尔网络单点镇定问题和集合镇定问题的事件触发条件.在此基础上,分别给出事件驱动单点镇定状态反馈控制器和事件驱动集合镇定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本文第七章主要研究切换信号遵循马尔可夫过程的切换布尔网络的有限时间单点镇定问题.首先,通过构造马尔可夫链,将马尔可夫切换布尔网络的有限时间单点镇定问题等价转化为马尔可夫链的有限时间集合镇定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牵制控制策略,通过对马尔可夫切换布尔网络的部分状态节点施加控制输入从而使整个网络实现有限时间单点镇定.进一步地,利用马尔可夫链的转移概率矩阵,提出计算最小数目牵制点的算法.最后,借助各结构矩阵之间的关系,给出牵制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第八章对本文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超[6](2021)在《“高观点”下高中导数解题及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数学教师要理解与高中数学关系密切的高等数学内容,能够从更高的观点理解高中数学知识的本质,这对从事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数是连接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的重要桥梁,且部分导数试题的命制具有一定高等数学的背景.因此,这项研究选取高中导数内容,在“高观点”的指导下重点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揭示部分高考导数试题具有的高等数学背景;(2)如何将高等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渗透到中学数学中去;(3)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在“高观点”的指导下进行高中导数内容的解题和教学.这项研究通过对高中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在“高观点”指导下研究高中导数内容的解题和教学,得出了以下两方面的结论:在解题方面,整理分析了近十年(以全国卷为主)具有高等数学背景的高考导数试题,导数试题的命题背景主要有四个方面:以高等数学中的基本定义和性质为命题背景、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定理和公式为命题背景、以着名不等式为命题背景、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为命题背景;总结了用“高观点”解决高考导数试题时常犯的四类错误:知识性错误、逻辑性错误、策略性错误、心理性错误;提出五项解题方法:创设引理破难题、洛氏法则先探路、导数定义避超纲、构造函数显神通、多元偏导先找点.在教学方面,通过对高中学生和高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三个特点:衔接性、选择性、引导性;认为“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教学应遵循四项基本的教学原则:严谨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提出相应的五项教学策略:开发例题,拓展升华策略、引入四规则,知识呈现多样化策略、先实践操作,后说理策略、融合信息技术,直观解释策略、引导方向,自主学习策略.
牟胜英[7](2021)在《各向异性扩散问题若干Q1有限体积元格式的强制性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各向异性扩散问题三种Q1有限体积元格式的强制性,分别为基于梯形公式的Q1有限体积元格式,基于中点公式的Q1有限体积元格式和基于辛普森公式的Q1有限体积元格式。针对基于梯形公式的Q1有限体积元格式,采用了两种方式分析其强制性。第一种分析方式是通过单元刚度矩阵合同于一个3×3矩阵得到了这个矩阵正定的一个充要条件,进而得到确保这个格式强制性的一个充分条件。第二种分析方式是根据格式的单元双线性泛函,通过一个变换将单元刚度矩阵转化成一个新的3×3矩阵。把新单元刚度矩阵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得到单元矩阵正定性的一个充要条件,基于这个充要条件,获得了格式强制性的一个充分条件。值得一提的是,两种分析方式得到的充分条件是相同的。这个充分条件有一个显式表达式,对于任意扩散张量和任意网格,都能够直接判断是否满足这个充分条件。当扩散张量为单位矩阵时,这个充分条件包含了平行四边形网格、某些梯形网格和某些筝形网格。对于基于中点公式的Q1有限体积元格式,其强制性的两种分析方式与基于梯形公式的Q1有限体积元格式类似。两种分析方式得到的充分条件也是相同的。这个充分条件也有一个显式表达式,并且也包含了平行四边形网格、某些梯形网格和某些筝形网格。对于基于辛普森公式的Q1有限体积元格式,采用了基于梯形公式的Q1有限体积元格式的第二种方式分析其强制性。同样的,获得格式强制性的一个充分条件,并且此条件有显式形式,对任意扩散张量和任意网格,都很容易判断该条件是否成立。最后通过一些数值算例来验证理论分析结果。
张春晓[8](2021)在《三维Minkowski空间中的广义Bertrand曲线》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研究了三维Minkowski空间中的Bertrand曲线.通过考虑两条曲线的主法线之间的夹角为,我们定义了三维Minkowski空间中广义的类光Bertrand曲线和广义的非类光Bertrand曲线,并且给出一条曲线是广义的类光Bertrand曲线和广义的非类光Bertrand曲线的充要条件.此外,我们研究了广义的类光Bertrand曲线在一点的邻近结构.作为广义Bertrand曲线的应用,我们给出了斜螺线和广义Bertrand曲线之间的关系.
唐哲[9](2021)在《约化双四元数和分裂四元数相关性质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硕士论文主要研究约化双四元数的实矩阵和复矩阵、约化双四元数矩阵的指数函数、分裂四元数t-相似和t-伪相似等内容.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四元数、约化双四元数及分裂四元数产生的背景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等.第二章,主要介绍约化双四元数和分裂四元数的相关概念与性质.第三章,主要研究约化双四元数的代数性质.首先,通过约化双四元数的实矩阵和复矩阵表示,引入Moore-Penrose逆的概念.我们将得到Moore-Penrose逆的一些性质,并求解方程ax=d.其次,找到约化双四元数的n次根、n次幂.再次,求解二次方程ax2+bx+c=0.最后,得到约化双四元数矩阵的指数函数的一些性质.第四章,主要研究分裂四元数中与O(2,1)相关的一些相似类.首先,证明PO(2,1)可以用可逆分裂四元数表示并且求出了它的不动点集.然后,介绍分裂四元数的t-相似性和t-伪相似性的概念.根据这两个相似性,得到分裂四元数的几个等价关系.最后,证明两个分裂四元数a和b半相似当且仅当a2和b2相似.第五章,给出本论文的结论与展望.
李凤娇[10](2021)在《一类10pn阶非交换群与某些有限群之间的同态数量》文中研究表明有限群之间同态数量的研究是群论研究领域中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它与有限群的同构分类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考虑Sylow p-子群均循环的有限非交换群,选取同构分类明确的Sylow p-子群均循环的10pn阶非交换群的一种非同构形式G10pn=<a,b|a10=1=bpn,ba=ab-1>(p>5为素数)为研究对象,结合群G10pn的结构及性质,构建群G10pn与两类二元生成的非交换群四元数群Q4m、模群Mqm之间的同态映射,进一步探究了其自同态,并分别计算了它们的同态数量.作为应用,在这些同态数量的基础上,借助相关群的换位子群的性质,验证这些群是满足Asai和Yoshida猜想的.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中所用到的定义及相关引理.第二章,计算了群G10pn与四元数群Q4m之间的同态数量.第三章,计算了群G10pn与模群Mqm之间的同态数量.第四章,讨论了群G10pn之间的同态映射,并计算了它们之间的同态数量.第五章,在前四章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证明以上三类二元生成的非交换群都是满足Asai和Yoshida猜想的.
二、一个充要条件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充要条件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预见控制理论在容错控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预见控制的文献综述 |
2.1.1 预见控制的研究背景 |
2.1.2 预见控制的研究方法 |
2.1.3 预见控制的研究现状 |
2.2 容错控制的研究综述 |
2.2.1 容错控制的研究背景 |
2.2.2 故障分类 |
2.2.3 容错控制的研究方法 |
2.2.4 容错控制的研究现状 |
2.3 滑模控制的研究综述 |
2.3.1 滑模控制的研究背景 |
2.3.2 滑模控制的研究方法 |
2.3.3 滑模控制的研究现状 |
3 一类连续时间线性系统的容错预见控制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 |
3.3 容错预见控制器的设计 |
3.4 控制器存在的条件 |
3.5 数值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4 一类离散时间线性系统的容错预见控制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 |
4.3 增广系统的构造和时滞变换 |
4.4 控制器的存在条件 |
4.5 数值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5 一类连续时间广义系统的容错预见控制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 |
5.3 脉冲消除和受限等价变换 |
5.4 增广系统的构造 |
5.5 控制器存在的条件 |
5.6 数值仿真 |
5.7 本章小结 |
6 一类离散时间广义系统的容错预见控制 |
6.1 引言 |
6.2 问题描述 |
6.3 受限等价变换 |
6.4 增广系统构造和时滞变换 |
6.5 控制器的存在条件 |
6.6 数值仿真 |
6.7 本章小结 |
7 一类连续时间线性系统的滑模容错预见控制 |
7.1 引言 |
7.2 问题描述 |
7.3 预见滑模面的设计 |
7.4 滑模容错预见控制器的设计 |
7.5 数值仿真 |
7.6 本章小结 |
8 一类离散时间线性系统的滑模容错预见控制 |
8.1 引言 |
8.2 问题描述 |
8.3 预见滑模面的设计 |
8.4 滑模容错控制器的设计 |
8.5 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
8.6 数值仿真 |
8.7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某些广义局部群类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基本概念 |
第三章 关于广义p-可解群类G_p~*的研究 |
3.1 主要引理 |
3.2 极大子群的正规指数对群类G_p~*结构的影响 |
3.3 子群的G-边界因子与G-迹在群类G_p~*中的一些应用 |
第四章 关于广义p-超可解群类u_p~*的研究 |
4.1 主要引理 |
4.2 极大子群的正规指数对群类u_p~*结构的影响 |
4.3 子群的弱M-可补充性在群类u_p~#中的一些应用 |
第五章 关于弱单项子群的研究 |
5.1 主要引理 |
5.2 弱单项子群对单群的极大子群结构的影响 |
5.3 弱单项子群在几乎单群中的一些应用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Georgescu模糊选择函数半序合理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预备知识 |
2.1 普通情况的相关定义 |
2.2 模糊情况的相关定义 |
2.2.1 模糊逻辑联结运算的相关定义 |
2.2.2 模糊集的定义及相关性质 |
2.2.3 模糊关系的相关定义 |
第3章 选择函数的半序合理性综述 |
3.1 普通选择函数的相关定义 |
3.2 普通选择函数半序合理性综述 |
3.3 Banerjee模糊选择函数的半序合理性综述 |
3.3.1 Banerjee模糊选择函数的相关定义及结论 |
3.3.2 Banerjee模糊选择函数的半序合理性综述 |
3.4 第3章小结 |
第4章 Georgescu模糊选择函数半序合理性的研究 |
4.1 Georgescu模糊选择函数的相关定义及结论 |
4.2 Georgescu模糊选择函数半序合理性的研究 |
4.2.1 显示偏好条件下的结论 |
4.2.2 集合收缩扩张条件下的结论 |
4.2.3 Janison和Lan条件下的结论 |
4.2.4 条件间的联系 |
4.3 第4章小结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半张量积的切换布尔网络镇定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矩阵半张量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
§1.2 切换布尔网络的研究背景 |
§1.3 切换布尔网络镇定问题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2.1 切换布尔网络的代数表示 |
§2.2 切换布尔网络的镇定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切换布尔网络镇定问题可解性的判定 |
§3.1 单点镇定问题可解性的显式判据 |
§3.2 集合镇定问题可解性的显式判据 |
§3.3 应用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合能控在切换布尔网络镇定问题中的应用 |
§4.1 集合能控性的概念 |
§4.2 切换布尔网络的集合能控性 |
§4.3 借助集合能控判定集合镇定问题的可解性 |
§4.4 状态反馈切换信号设计 |
§4.5 应用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翻转机制在切换布尔网络镇定问题中的应用 |
§5.1 翻转函数和翻转矩阵 |
§5.2 翻转机制在单点镇定问题可解性中的应用 |
§5.3 翻转机制在集合镇定问题可解性中的应用 |
§5.4 应用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切换布尔网络镇定问题的事件驱动控制策略 |
§6.1 事件驱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
§6.2 事件驱动单点镇定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
§6.3 事件驱动集合镇定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
§6.4 应用实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马尔可夫切换布尔网络的有限时间单点镇定问题 |
§7.1 引言 |
§7.2 系统模型和问题描述 |
§7.3 问题的等价转化 |
§7.4 最小数目牵制点的计算 |
§7.5 牵制控制器设计 |
§7.6 应用实例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高观点”下高中导数解题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需要 |
1.1.2 优秀高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
1.1.3 导数在高中数学教学及高考中的地位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2.1 高观点 |
1.2.2 导数 |
1.2.3 数学教学 |
1.2.4 解题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计划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 |
2.2 高观点下中学数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2.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3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的现状 |
2.4 文献述评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目的 |
3.2 研究的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案例研究法 |
3.3 研究工具及研究对象选取 |
3.4 研究伦理 |
3.5 小结 |
第4章 调查研究及结果分析 |
4.1 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4.1.2 实施调查 |
4.1.3 调查结果分析 |
4.1.3.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4.1.3.2 问卷的效度分析 |
4.1.3.3 问卷的结果分析 |
4.2 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
4.2.1 调查问卷设计 |
4.2.2 实施调查 |
4.2.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3 调查结论 |
4.4 小结 |
第5章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解题研究 |
5.1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试题的命题背景 |
5.1.1 以高等数学中的基本定义和性质为命题背景 |
5.1.1.1 高斯函数 |
5.1.1.2 函数的凹凸性 |
5.1.2 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定理或公式为命题背景 |
5.1.2.1 洛必达法则 |
5.1.2.2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
5.1.2.3 拉格朗日乘数法 |
5.1.2.4 柯西中值定理 |
5.1.2.5 柯西函数方程 |
5.1.2.6 泰勒公式与麦克劳林公式 |
5.1.2.7 极值的第三充分条件 |
5.1.2.8 两个重要极限 |
5.1.2.9 欧拉常数 |
5.1.3 以着名不等式为命题背景 |
5.1.3.1 伯努利不等式 |
5.1.3.2 詹森不等式 |
5.1.3.3 对数平均不等式 |
5.1.3.4 斯外尔不等式 |
5.1.3.5 惠更斯不等式 |
5.1.3.6 约当不等式 |
5.1.4 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为命题背景 |
5.1.4.1 极限思想 |
5.1.4.2 积分思想 |
5.1.4.3 (常微分)方程思想 |
5.2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解题中常见的四类错误 |
5.2.1 知识性错误 |
5.2.1.1 柯西中值定理的误用 |
5.2.1.2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误用 |
5.2.1.3 多元函数求最值,不注意边界情况 |
5.2.1.4 不注意洛必达法则使用的前提 |
5.2.2 逻辑性错误 |
5.2.2.1 循环论证 |
5.2.2.2 混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逻辑关系 |
5.2.3 策略性错误 |
5.2.4 心理性错误 |
5.3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解题的方法 |
5.3.1 创设引理破难题 |
5.3.2 洛氏法则先探路 |
5.3.3 导数定义避超纲 |
5.3.4 构造函数显神通 |
5.3.5 多元偏导先找点 |
5.4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解题研究的案例 |
5.4.1 “高观点”视角研究解题方法 |
5.4.2 “高观点”视角研究试题的命制 |
5.5 小结 |
第6章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教学研究 |
6.1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教学特点 |
6.1.1 衔接性 |
6.1.2 选择性 |
6.1.3 引导性 |
6.2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教学原则 |
6.2.1 严谨性原则 |
6.2.2 直观性原则 |
6.2.3 因材施教原则 |
6.2.4 量力性原则 |
6.3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教学策略 |
6.3.1 开发例题,拓展升华策略 |
6.3.2 引入四规则,知识呈现多样化策略 |
6.3.3 先实践操作,后说理策略 |
6.3.4 融合信息技术,直观解释策略 |
6.3.5 引导方向,自主学习策略 |
6.4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教学案例 |
6.4.1 常微分方程视角下的教学案例 |
6.4.2 微积分视角下的教学案例 |
6.4.3 “泰勒公式”的教学案例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B 学生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各向异性扩散问题若干Q1有限体积元格式的强制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背景 |
1.2 相关研究工作和本文主要工作 |
1.3 问题、符号与网格 |
1.4 经典的Q_1有限体积元法 |
第二章 基于梯形公式的Q_1有限体积元格式的强制性分析 |
2.1 格式介绍 |
2.2 格式已有的强制性结果 |
2.3 新的强制性分析方式 1 |
2.4 新的强制性分析方式 2 |
2.5 特殊网格上的讨论 |
2.5.1 平行四边形网格 |
2.5.2 梯形网格 |
2.5.3 筝形网格 |
2.6 数值算例 |
第三章 基于中点公式的Q_1有限体积元格式的强制性分析 |
3.1 格式介绍 |
3.2 格式已有的强制性结果 |
3.3 新的强制性分析方式 1 |
3.4 新的强制性分析方式 2 |
3.5 特殊网格上的讨论 |
3.5.1 平行四边形网格 |
3.5.2 梯形网格 |
3.5.3 筝形网格 |
3.6 数值算例 |
第四章 基于辛普森积分公式的Q_1有限体积元格式的强制性分析 |
4.1 格式构造 |
4.2 格式强制性分析 |
4.3 特殊网格上的讨论 |
4.3.1 平行四边形网格 |
4.3.2 梯形网格 |
4.4 H~1 误差估计 |
4.5 数值算例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三维Minkowski空间中的广义Bertrand曲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预备知识 |
1.1 三维Minkowski空间中的基本概念 |
1.2 伪欧氏空间中的角的定义 |
第二章 三维Minkowski空间中的Bertrand曲线 |
2.1 三维Minkowski空间中的非类光Bertrand曲线 |
2.2 三维Minkowski空间中的类光Bertrand曲线 |
第三章 三维Minkowski空间中的广义Bertrand曲线 |
3.1 三维Minkowski空间中的广义非类光Bertrand曲线 |
3.2 三维Minkowski空间中的广义类光Bertrand曲线 |
3.3 三维Minkowski空间中的广义类光Bertrand曲线在一点的邻近结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约化双四元数和分裂四元数相关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2 约化双四元数与分裂四元数 |
2.1 约化双四元数 |
2.2 分裂四元数 |
3 约化双四元数的代数性质 |
3.1 H_r中元素的Moore-Penrose逆 |
3.2 H_r中n次幂和幂函数 |
3.3 二次方程ax~2+bx+c=0 |
3.4 约化双四元数矩阵的指数函数 |
4 分裂四元数中与O(2,1)相关的一些相似类 |
4.1 PO(2,1)和可逆分裂四元数 |
4.2 t-相似与t-伪相似 |
4.3 关于半相似的注记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一类10pn阶非交换群与某些有限群之间的同态数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预备知识 |
第二章 一类10p~n阶非交换群与四元数群之间的同态数量 |
2.1 一类10p~n阶非交换群到四元数群之间的同态数量 |
2.2 四元数群到一类10p~n阶非交换群之间的同态数量 |
第三章 一类10p~n阶非交换群与模群之间的同态数量 |
3.1 一类10p~n阶非交换群到模群之间的同态数量 |
3.2 模群到一类10p~n阶非交换群之间的同态数量 |
第四章 一类10p~n阶非交换群之间的同态数量 |
第五章 关于Asai和Yoshida猜想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四、一个充要条件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次Catmull-Rom样条保广义凸插值的充要条件[J]. 王子睿,章仁江,金曼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21(11)
- [2]预见控制理论在容错控制中的应用[D]. 贾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3]某些广义局部群类的研究及其应用[D]. 董淑琴. 扬州大学, 2021(02)
- [4]Georgescu模糊选择函数半序合理性的研究[D]. 苗姚姚.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半张量积的切换布尔网络镇定问题的研究[D]. 张启亮. 山东大学, 2021(10)
- [6]“高观点”下高中导数解题及教学研究[D]. 李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各向异性扩散问题若干Q1有限体积元格式的强制性分析[D]. 牟胜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8]三维Minkowski空间中的广义Bertrand曲线[D]. 张春晓.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9]约化双四元数和分裂四元数相关性质的研究[D]. 唐哲. 五邑大学, 2021(12)
- [10]一类10pn阶非交换群与某些有限群之间的同态数量[D]. 李凤娇.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