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台山与日本佛教文化交流(论文文献综述)
董鑫[1](2021)在《五台山对日本灵山信仰的影响——以金峰山信仰为例》文中认为五台山在东亚佛教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要归功于它在汇聚与传播佛教思想上的卓越功绩,还要归功于它所输出的"五台山圣地观"对整个东亚佛教圣地形成模式的影响。这其中以日本的灵山信仰最为明显。作为整体的"五台山圣地观",至迟7世纪后期传入日本,通过以菩提仙那为代表的入日弘法僧的推介、以圆仁为代表的入唐求法僧的弘扬,在日本广为传播,并与本土原始山岳信仰结合,形成以金峰山为代表的日本佛教圣地观,即"黄金净土"。佛教在日本传播的过程中对原始信仰的改造,以及有别于都市佛教的灵山信仰的形成,都离不开五台山所提供的范式。
魏志江[2](2021)在《朝贡之外:论北宋与日本的佛教文化外交》文中研究说明日本自遣唐使废止后,不再派遣官方朝贡使节到中国,中日官方外交几乎中断。随着北宋的建立和五代十国的结束,北宋积极展开对日本的佛教文化外交,赋予日本入宋僧仅次于正式朝贡使节的待遇和地位,对先后渡宋巡礼访问的入宋僧,通过诏命其入朝觐见皇帝、赐予宋朝编纂的《大藏经》和新译经典、赐紫衣、大师号以及官方护佑巡礼五台山等厚遇,表明北宋试图以佛教文化为纽带,在正式朝贡关系之外,将日本纳入以大宋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入宋僧的渡航来华使遣唐使废止后的中日民间外交得以维系,而日本官方则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中脱离出来,从而实现其对华外交的转型,并与宋朝进行佛教文化的交流。因此,虽然北宋与日本没有正式的官方外交关系,但是却始终维持了以入宋僧为纽带、以佛教文化交流为特色、持续进行的、民间友好的外交关系。
陈皛[3](2020)在《晚唐中日佛教美术交流的多维面貌——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认为日本僧人圆仁在唐9年多,所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窥析唐代社会生活及中外文化交流面貌的重要材料。通过以圆仁日记为中心的考察,可勾勒晚唐中日佛教美术交流呈现的多维面貌。一方面,佛教图像受到入唐求法僧的重视,富有狂怪色彩的密教图像等充实了日本佛教美术。另一方面,圆仁于比睿山进行了重构五台山圣地的尝试,文殊塑像的题材内容和比睿山的建筑形制皆呈现了五台山佛教美术的影响。
黄文镐(Hawong Moon Ho)[4](2020)在《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关注佛教初传到十世纪之间,中国对朝鲜半岛佛教与建筑文化的影响,研究的素材包括寺院遗址、宗教文物和历史典籍,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论文通过考据、计量、比较等历史研究方法,共分六个章节展开详细的讨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韩国佛教史和佛教建筑史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使用的历史观念和方法。第二章通过坟墓壁画及考古遗址介绍了初传时期朝鲜半岛本土的建筑风貌及形式特征,并阐明了佛教初传与当时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系统盘点了朝鲜古三国在用佛教强化王权的前提下所营建的寺院和佛塔。第四章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梳理了朝鲜半岛对中国佛教建筑文化的学习和挪用。第五章讨论了统一新罗时期典型三层塔和双塔伽蓝模式的起源。第六章顺着宗派和宗谱的线索,探明了留学僧的求学轨迹,并纠正了韩国佛教界对八角塔起源的固有认识。论文得出如下重要结论:1、佛教最初传播到朝鲜半岛并非文化的自发流动,而是出于国际政治局势的结盟需要。2、佛教传播到朝鲜半岛的路径除了经由中国大陆外,也经由中亚和蒙古高原。3、古三国时期营建的所有佛教寺院和佛教理论都是王室和贵族强化统治的手段。4、芬皇寺模砖石塔及慈恩寺塔源自天竺佛陀伽耶精舍大塔。5、古三国时期的“三堂一塔”源自北朝盛行的三尊立佛上设塔的青州形制。6、新罗曾模拟长安城+终南山的“长安模式”改造自己的王京和南山。7、华严学的兴盛催生出新罗独特的三层石塔和双塔伽蓝布局。8、新罗留学僧求禅轨迹依次为湘赣西堂·马祖和福建雪峰。9、韩国八角僧塔不是朝鲜半岛的特有形制,它的原型来自于中国南宗,江西杨岐寺的乘广禅师塔为实证。
李君[5](2020)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视域下日本五山汉诗创作研究 ——以绝海中津为中心》文中认为日本五山汉诗是中国诗学与禅宗双重文化交互影响下的产物。本文将在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交流视域下,以五山僧绝海中津为中心,对五山汉诗创作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主要叙述了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视角下日本的佛教发展状况,这里分为五山前和五山时两个时段来论述。第一节论述了五山前日本佛教发展格局,第二节论述了五山时期日本以禅宗为主(主要是临济宗)的佛教格局,同时探讨了以僧侣为主体的佛教文化交流途径及影响,从而形成对五山汉诗创作佛教背景的认知。在第三节里论述了汉诗传入日本的情况和五山文学的形成,活跃的五山禅僧贡献卓着。第二章以五山文学双壁之一的绝海中津为中心,试图以绝海作为本文第三章五山汉诗创作研究的切入点。本章第一节梳理了其生平活动。在第二节以佛学角度分析了他在禅宗方面的思想及影响。在第三节从文学角度阐述了他的文学成就和文坛影响。在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绝海的禅宗活动与汉诗艺术往往相辅相融,汉诗不仅作为酬答赠别的交流工具,更成为禅法表达的新渠道,在这样的创作氛围下,五山禅僧的汉诗多体现出禅诗特色。第三章首先叙述了日本诗歌史中的五山汉诗概况,并论述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特征。在第二节中分析了五山汉诗对中国古典诗学的受容情况,并从诗语、题材、诗境及诗歌理论四个方面进行了阐发,从中不难体会出日本诗人的创作倾向。最后在第三节中研究了五山汉诗的禅诗特色,分为禅理诗和禅意诗两个部分。首先从禅理诗的角度分析阐释了现世之感、空性之悟、示诫教训这三个方面,以便感受禅理在五山汉诗中的渗透融合;之后从禅意诗的角度分析了“空”“幽”之境、禅寺意趣、禅居生活三个方面,以了解五山禅僧对禅趣的意境营造。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认识五山时期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发展情况,并深入了解五山汉诗这一颇具研究价值的域外汉诗成果,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诗学与禅宗文化在日本汉诗创作中的受容情况和关联态势。
张凯[6](2019)在《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研究》文中提出10至13世纪是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发展的兴盛期。一方面,罗汉思想持续丰富,传播空间不断扩大,信仰圣地得以确立;另一方面,罗汉画家及画评出现,造像数量增加,图像类型增多,艺术水平达到顶峰。将罗汉图像与信仰视为整体给予分析,对于研究东亚地区佛教艺术的发展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罗汉信仰文本生成并型塑图像,即从佛教典籍、民间故事和士人诗文三个层面,确立罗汉图像创作理念,丰富表现内容,拓展禅意维度。与此同时,华严与禅宗思想的流布赋予了罗汉图像创作语境。而文本在东亚各国接受中的不同解读,又引发罗汉图像在技法、风格、组合上更为复杂地变化。其次,罗汉图像对信仰产生助推与制约,即从场景配置、物质载体、图像运用三个层面影响信仰。一方面,十六、十八、五百罗汉在场景空间中与佛菩萨图像的不同配置,既是对信仰文本的观照,也反映了文本在具体解读中地延伸和融合。另一方面,图像在塑绘材质上的丰富性增强了信仰的亲和力,比例尺寸特征体现出信仰中的秩序感。特别是图像载体由壁面向纸面的转化,在丰富图像创作手法,促进传播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信众观看方式的变化,从而促使信仰发生降格,推动罗汉信仰的民间化与世俗化。再次,罗汉图像与信仰作为整体在东亚地区互动地和多层次地进行传播,体现在传播者与受众、传播媒介和传播空间三个层面。一方面,其传播来自于社会各阶层信仰主体的共同作用。僧侣既是受众也是传递者,特别是来往于陕北、巴蜀、湘赣、江南的行脚僧、以及往返于中日的巡礼僧和禅宗高僧成为传播的主要力量。而宋代士人凭借特殊地位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商人则作为传播中的新鲜血液,不仅在巴蜀、荆湖、淮浙等地“纵价收市”,而且借助中日间外冷内热的贸易往来输送图像至日本,催生出了明州罗汉画家群体。另一方面,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媒介除了依托文本外,还有真迹手工摹本、画样粉本、模印拓本等多种形式。而这些传播现象背后所折射的是佛教艺术交流空间从中印向东亚,从西域向东海的整体转向,呈现出交流高规格,传播环流化,手段多样化等特征。10至13世纪罗汉图像与信仰在东亚地区的发展与传播,是镶嵌在东亚文化圈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地,折射出各地区、民族间的文化认同以及民族意识自觉。既体现文化圈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观,以及东亚社会所共有的权力观和功用观,也体现了文化涵化过程中,彼此在价值、审美选择上的适应与认同。不过,在整体融合的背后,我们仍能看出不同地区自身文化无意识的展现和对身份建构的诉求,促使他们不断推进罗汉图像的民族化和本土化,使得东亚地区的罗汉图像及其信仰向着更加成熟、完善、多元的方向发展。
李夏璐[7](2019)在《佛书东传:宋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文中研究指明佛书东传是宋朝与日本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促进了佛教在日本的传播和演变。两宋时期东传日本的佛书,主要包括汉译佛经、着述类佛典以及少量的梵文佛经。入宋日僧对汉译佛经中密教经典的搜求与传播,与日本社会密教的盛行相适应。着述类佛典的东传与日本佛教的发展密切相关,折射出日本对于佛教典籍的阶段性需求。北宋时期以天台宗典籍居多,入南宋后禅籍的东传数量开始大增,同时兼有律、华严等宗典籍的东传。入宋日僧是宋日书籍交流的主要传播者,日僧在宋朝的佛书搜求活动直接影响着宋朝东传佛书的整体情况。宋代佛书东传的途径以入宋日僧个人搜求为主,宋廷颁赐、赴日宋僧的传递次之。其中,日僧的个人搜求主要包括获赠、购买与抄印三种。与唐代相比,刻印佛书是入宋日僧搜求佛书的一种新途径,这与宋代雕版刻印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日僧在宋朝的看经、求学活动是其研习佛法的重要途径,也是日僧以自身为媒介传播佛法的一种形式。入宋日僧对宋朝佛书、佛法的研习需求,同时反映出日本佛界、统治阶层对宋朝文化的需求。从宋朝习法归国的日僧与赴日宋僧在日本以东传佛书为载体进行的讲经活动,是佛法东传的又一重要途径,推进了东传佛书在日本社会的受容与传播。东传佛书的搜求路径与收藏之地,是构成宋日两国书籍东传之路的具体空间信息。宋朝的汴京、天台山、杭州、明州以及日本的太宰府、京都、镰仓等地,都是两国佛书东传之路的重要空间节点。日僧在宋朝活动地域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东传佛书的搜集与获取,也折射出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空间变化。东传佛书收藏、佛法传布空间的形成,既有赖于日本朝廷的重视,也受惠于当地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等积极因素。
庞超[8](2019)在《论12-13世纪中国禅寺清规对日本禅林制度的影响 ——以荣西、道元对《禅苑清规》的借鉴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宋代,是中日佛教交流的又一个高峰期,伴随着日本僧侣的入宋求法以及宋代僧侣的赴日弘法,禅林清规伴随着禅宗的东传而东渐日本,荣西、道元作为日本临济宗、曹洞宗的开山祖师,在南宋禅林清规东渐的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因此,笔者将通过对比《禅苑清规》与荣西、道元相关着作的文本,分析荣西、道元着作对于《禅苑清规》的引用与改变情况,并对背后相关原因进行分析,由此分析12-13世纪以《禅苑清规》为代表的宋代禅林清规对日本禅林制度的影响情况。本文将分以下几个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除绪论以及结语外,本文共分为4章:第一章是对12-13世纪宋代禅林制度的简单介绍。宋代禅林清规是这一时期日本禅僧模仿与借鉴的对象,通过对宋代禅林清规的介绍,为下文分别介绍宋代禅林清规对荣西、道元的影响以及他们着作对于《禅苑清规》的引用作铺垫。第二章是以荣西为例,分析荣西借鉴《禅苑清规》的状况。在这一章的第四部分,本文分析了荣西引用《禅苑清规》的特点,之后,本文分析了荣西引用《禅苑清规》的原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本文同时也指出,约束了荣西对于《禅苑清规》的引用的原因以及建仁寺的相关情况。第三章是以道元为例,分析13世纪上半叶《禅苑清规》在日本的传习状况。在这一章中,本文首先对道元三部着作对于《禅苑清规》的引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发现道元对于《禅苑清规》的引用是大篇幅整段落的摘抄。之后本文分析了道元引用《禅苑清规》的原因以及道元对于《禅苑清规》相关内容的改变情况,并分析了道元并未完全引用《禅苑清规》的原因第四章主要是简述荣西、道元之后临济宗与曹洞宗对于宋代清规戒律的引用。中国禅僧的赴日以及临济宗新派的创立,使临济宗进一步接受了中国的禅林清规。道元之后,曹洞宗虽然发生分裂并日益本土化,但在曹洞宗中仍有对宋代禅林清规的继承与发展。本章即是对荣西、道元之后日本禅宗对于中国禅林清规的继承作简单的梳理。本文经过以上四部分的论述,得出以下结论:以《禅苑清规》为代表的中国禅林清规对日本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2世纪,以荣西为代表的日本禅僧对于《禅苑清规》的借鉴浅尝即止,这一时期以《禅苑清规》为代表的中国禅林清规对日本禅林影响相对有限。进入13世纪,以道元和兰溪道隆为代表的中国赴日禅僧将中国的禅林清规进一步带到日本,这一时期,中国禅林清规对日本影响逐渐扩大。但是,纵然中国的禅林清规对日本禅宗影响逐渐扩大,但以荣西、道元为代表的日本禅僧在模仿、借鉴《禅苑清规》的同时,也对《禅苑清规》进行了补充与修改,使之更加符合日本国情的需要。
姚潇鸫[9](2018)在《真言宗僧人入华与9世纪中叶后的唐日佛教交流》文中指出弘法大师空海回国后创立了日本真言宗,从9世纪中叶起,真言宗僧人陆续入唐,他们在华巡礼求法的经历以及归国后的成就,反映了9世纪中叶以后唐日佛教交流呈现出一些新的常态。其一,日本僧侣入华或归国时,主要选择搭乘大唐商人的商船,大唐商人成为了交通往来的新助力。其二,那些以个人身份入唐的僧侣,在华逗留的时间更长、巡礼的佛教寺院或圣迹更多。密教寺院、天台道场和五台山成为了日僧在华巡礼时频繁造访的地点。其三,"镇护国家"的秘法以及修行仪轨、法门等密教的新事相成为了日僧入唐求法的主要内容。
李思洋[10](2018)在《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西明寺位于唐长安城延康坊西南隅,建于高宗显庆元年(656),历时近两年建成;是唐代皇家敕建、国家供养的“国之大寺”。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于1985~1993年的三次考古发掘中揭露,是研究唐代建筑、尤其初唐建筑十分难得的重要资料。本文在梳理和考察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尤其佛寺建筑发展概况、时代面貌及相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初唐为主要时代背景,对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进行建筑考古学研究和复原探讨。并拟于此过程中深化对于初唐建筑的认识,明晰其面貌,厘清其于唐代建筑发展、演变以至时代范围更广的建筑史发展历程中的阶段、地位等。同时,在前辈学者以佛光寺为代表的成熟木构建筑体系和形制完成唐代建筑复原探讨的基础上,试以本文复原成果,为唐代建筑、尤其初唐建筑的复原研究及初唐之建筑形象、面貌提供另一种符合具体时代背景与建筑发展特征的、具有合理性的可能形式。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对研究缘起、目的、意义等进行说明,对初唐时期建筑研究的必要性和西明寺遗址研究的相对空白加以阐述。在简要说明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对隋唐及以前佛寺建筑、隋唐木构建筑研究的相关材料进行梳理和介绍,并对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概述和评析。第二章,对所有可见的西明寺相关资料进行爬梳,试图在梳理、分析及勘误的基础上为复原研究提供可能范围内最可凭借的基础支持。本章厘清了西明寺建设的时代,寺域范围、尺度,以及寺院的历史沿革、寺僧活动等;掌握了西明寺院落遗址的概貌;了解了前人成果对本研究的支持和局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复原探讨将以发掘资料为最重要基础,以初唐建筑的时代特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章,主要对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和复原探讨工作中所凭借的初唐建筑时代特点进行探究,从院落布局、建筑类型与形式、木构方式、尺度规律、铺作层发展情况、柱额层与梁架层特征等有代表性的方面,对唐代建筑发展史中的初唐建筑进行定位;以此为基础,从院落组群、单体建筑、尺度规律三个方面对所得复原依据进行整合和说明。第四章,从整体方面对西明寺院落遗址进行复原探讨,以遗迹现象本身所直接、间接反映的地面建筑信息为基础,依据前文所得研究基础与复原依据,具体对遗址所反映的营造尺、模数制,及各殿宇、回廊的平面布置情况进行探究。研究得到基本契合遗址尺度现象、且较符合建筑时代发展特点的营造尺;对初唐时期建筑模数制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并结合发掘报告、遗址照片等,在对相关遗迹现象进行重新解释的基础上,完成三座殿宇、四向回廊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完整院落的基本平面复原。第五章,在整体复原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所见遗迹信息的深入挖掘,基本完成殿宇、回廊及院落整体的具体复原探讨,涉及大木作中的大部分内容,包括柱网配置的平面结构形式、建筑形式,及柱额、铺作、屋盖梁架等的具体结构、形制、尺度等;并绘制完成复原图。第六章,对本文的研究和复原工作进行总结,对相关探索、创新等进行说明;并对研究不足及未来的方向、展望等加以简要阐述。
二、五台山与日本佛教文化交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台山与日本佛教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1)五台山对日本灵山信仰的影响——以金峰山信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整体的“五台山圣地观” |
二、“飞移传说”中的五峰山与金峰山 |
三、灵山圣地:金色世界与黄金净土 |
(2)朝贡之外:论北宋与日本的佛教文化外交(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宋的佛教文化外交政策 |
二、日本对入宋僧渡航政策的变化 |
三、入宋僧在中日外交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
(3)晚唐中日佛教美术交流的多维面貌——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随图传:求法僧对佛教图像的重视 |
二、圣地重构:五台山佛教美术的多维影响 |
(4)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佛教艺术之建筑 |
1.1.1 “艺术”、“美”之考 |
1.1.2 样式、tectonic、以及物质文化 |
1.2 再考韩国佛教史文献 |
1.2.1 《三国史记》考 |
1.2.2 《三国遗史》考 |
1.3 韩国佛教史学与佛教建筑史学的历程、以及时代区分 |
1.3.1 韩国佛教史的时代区分 |
1.3.2 韩国佛教建筑史 |
1.4 关于宗派以及来华求法僧的先行研究小考 |
1.4.1 宗派 |
1.4.2 求法僧人的研究 |
1.5 佛教复兴时期的历史观-从Benjamin的《Theses on the concept of history》中学习 |
1.6 金堂考 |
1.6.1 现代韩国建筑史界的常用词 |
1.6.2 韩日古文献中金堂以及起源 |
1.6.3 关于金堂之初步结论: |
1.7 着手前言 |
1.7.1 佛教建筑史研究的难点 |
1.7.2 Bilingualism |
第2章 初传时期朝鲜半岛的建筑文化 |
2.1 原始建筑至乐浪建筑 |
2.1.1 原始建筑 |
2.1.2 乐浪文化及建筑的影响 |
2.2 高句丽坟墓壁画与考古遗址 |
2.2.1 高句丽古坟及壁画中的建筑 |
2.2.2 内外层双槽平面 |
2.3 初传与各国公认( 4、5 世纪) |
2.3.1 高句丽 |
2.3.2 百济 |
2.3.3 新罗 |
第3章 古三国的王权强化及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
3.1 转轮王小考 |
3.1.1 韩国古三国“全轮圣王”之概念的流通与实现 |
3.2 高句丽七宝行事图与八角佛塔 |
3.2.1 5 世纪高句丽古坟壁画与七宝行事图 |
3.2.2 高句丽八角塔与北凉石塔 |
3.3 百济大通寺、王兴寺及弥勒寺 |
3.3.1 早期百济佛教思想及建筑 |
3.3.2 大通寺考 |
3.3.3 王兴寺 |
3.3.4 弥勒寺 |
3.4 新罗芬皇寺和皇龙寺 |
3.4.1 古新罗中期出现的佛教式王名 |
3.4.2 善德女王和慈藏 |
3.4.3 芬皇寺及皇龙寺塔 |
第4章 法水东流—大乘佛教物质文化的东渐 |
4.1 关于佛教信仰空间的诞生 |
4.1.1 大月氏·贵霜起立的佛教造型 |
4.1.2 寺与伽蓝 |
4.1.3 塔与窣堵波 |
4.2 伽蓝配置 |
4.2.1 东亚佛寺遗址中所见的伽蓝布局的变化 |
4.2.2 品字形塔堂配置的背景考 |
4.3 立刹及九层佛塔 |
4.3.1 舍利信仰与造塔 |
4.3.2 方形塔 |
4.3.3 7 世纪在海东流行的九层木塔 |
4.3.4 高层砖塔的出现-芬皇寺石塔 |
4.4 以瓦解释 |
4.4.1 在朝鲜半岛屋瓦的出现与普及 |
4.4.2 中国南朝“瓦作”的受容及传播-大通寺式瓦 |
4.4.3 南朝梁之影响 |
4.5 佛国时期的理想城市“长安” |
4.5.1 新罗人的“长安” |
4.5.2 室罗伐-佛教传入及王京的变化 |
4.5.3 6-8 世纪“长安模式”的东亚都城 |
第5章 莲花满开—统一新罗时期的佛教艺术 |
5.1 留学僧与教学发展 |
5.1.1 7、8 世纪“华严Avata?saka”的流行及影响 |
5.1.2 元晓和新罗华严学的成熟 |
5.1.3 法华在新罗 |
5.1.4 华严十刹考以及初期华严寺院 |
5.2 石塔之国 |
5.2.1 木塔转变石塔 |
5.2.2 百济定林寺石塔 |
5.2.3 统一新罗石塔的典型化 |
5.2.4 三层塔的造塔依所经考 |
5.3 双塔形制 |
5.3.1 对于双塔式伽蓝的先行研究 |
5.3.2 新罗双塔式伽蓝遗址的现况与分布 |
5.3.3 7、8 世纪在东亚流行的双塔形制及新罗的特点 |
5.3.4 统一新罗双塔形制起源说考 |
5.4 佛国寺与石佛寺 |
5.4.1 关于佛国寺与石窟寺的先学研究成就 |
5.4.2 统一新罗时期的佛国寺 |
5.4.3 由朝鲜时期至今的佛国寺 |
5.4.4 解读佛国寺设计概念 |
5.4.5 石窟寺石室设计 |
5.5 释迦塔及多宝塔 |
5.5.1 韩国庆州多宝塔形象起源小考 |
5.5.2 西石塔及无垢净光塔 |
第6章 “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
6.1 宗派化的禅宗历史与其物质文化 |
6.1.1 派别 |
6.1.2 宗谱与“立塔树碑”僧塔的出现 |
6.2 在唐僧塔形制的演变 |
6.2.1 长安地区的早期僧塔 |
6.2.2 中国式葬礼传统与单层禅宗墓塔 |
6.2.3 神会以后-湘赣地区的僧塔 |
6.3 .罗末丽初八角亭形僧塔史的再考 |
6.3.1 来华求禅灯的新罗僧侣 |
6.3.2 迦智山宝林寺-正统禅灯在朝鲜半岛 |
6.3.3 八角亭式僧塔的形制与分布 |
6.3.4 乘广禅师塔及塔碑 |
6.3.5 考辨草堂寺鸠摩罗什舍利塔 |
6.4 新教理的新式佛寺 |
6.4.1 古佛与露柱 |
6.4.2 新罗末禅寺与湘赣禅寺 |
6.5 五代传灯中心雪峰山 |
6.5.1 唐末五代时期东亚佛教中心—雪峰山门 |
6.5.2 《祖堂集》和南宗禅雪峰系 |
6.5.3 高丽国初期法眼宗的兴起及其寺址 |
6.5.4 雪峰寺之古貌 |
6.6 中国南方建筑文化对韩国古建筑的影响 |
6.6.1 韩国古建筑中可见的中国南方建筑因素 |
6.6.2 航海时代的中韩文化交流线 |
6.7 小结:传灯的物质证据 |
第7章 结论 |
7.1 韩国佛教史及金堂 |
7.2 初传时期朝鲜半岛建筑 |
7.3 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
7.4 法水东流 |
7.5 莲花满开 |
7.6 “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
7.7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1.绪论 |
2.初传时期朝鲜半岛的建筑文化 |
3.古三国的王权强化及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
4.法水东流 |
5.莲花满开 |
6.“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
图片目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日佛教文化交流视域下日本五山汉诗创作研究 ——以绝海中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研究 |
(二) 日本五山禅僧汉诗创作研究 |
(三) 关于绝海中津的研究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一章 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与五山文学的形成 |
一、五山之前中日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 |
二、五山时期中日佛教交流影响下的佛教格局 |
三、中国汉诗的传入与日本五山文学的形成 |
第二章 五山僧绝海中津的入明经历及诗禅影响 |
一、绝海中津的入明活动及其禅门经历 |
二、绝海中津的禅学思想及其对禅林之影响 |
三、绝海中津的诗歌成就及其诗坛地位 |
第三章 五山汉诗的中国诗学渊源与禅学色彩 |
一、日本诗歌史上的五山汉诗 |
二、五山汉诗对中国古典诗学的受容 |
三、五山汉诗中的佛理禅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五、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概况 |
第一节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的盛行背景 |
一、何为“东亚” |
二、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社会巨变 |
三、末法思想对罗汉信仰的促发 |
第二节 东亚地区罗汉信仰的兴起 |
一、早期罗汉观念的滥觞 |
二、经典与圣地的确立 |
三、供养法会中的罗汉圣、俗信仰形态 |
四、东亚地区罗汉信仰的不同建构路径 |
第三节 东亚罗汉图像的成熟 |
一、罗汉图像在信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罗汉画家与画评出现 |
三、罗汉图像类型与数量增多 |
四、东亚罗汉图像交流及其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罗汉信仰文本对图像的生成与型塑 |
第一节 佛典文献与罗汉图像经典化 |
一、《法住记》确立罗汉形象与图像主题 |
二、华严思想影响下的经典图式 |
第二节 民间故事与罗汉图像世俗化 |
一、民间故事中的世俗信仰诉求 |
二、民间罗汉故事的文化特征 |
三、世俗信仰对罗汉图像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士人诗文与罗汉图像禅意化 |
一、诗文中的《渡水罗汉图》 |
二、士人禅趣影响下的罗汉画风格 |
第四节 日本、高丽的罗汉信仰文本解读与图像呈现 |
一、日本罗汉经典的三种解读 |
二、日本罗汉信仰特征及对图像的影响 |
三、高丽罗汉信仰与图像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罗汉图像对信仰的助推与制约 |
第一节 场景空间中罗汉图像配置样式 |
一、图像配置样式与特征 |
二、图像配置的信仰呈现 |
第二节 制作工艺中罗汉图像物质载体 |
一、塑绘材质对信仰的调节 |
二、比例尺寸体现信仰中的等级秩序 |
第三节 图像运用中物质与观念的转化 |
一、观看方式改变信仰神性 |
二、水陆法会中图像对氛围的营造 |
小结 |
第四章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机制 |
第一节 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者与受众 |
一、作为传播先驱的僧侣 |
二、士人是传播的引领者 |
三、商人的促进作用 |
四、普通民众的传播力量 |
第二节 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媒介 |
一、手工图像摹本 |
二、画样和粉本 |
三、模印和拓本 |
四、文本的传递 |
第三节 从罗汉形貌演变看佛教艺术的多中心传播 |
一、梵僧相罗汉传播以蜀地为中心 |
二、汉僧相罗汉传播以江南为中心 |
三、佛教艺术传播的新空间及其特征 |
小结 |
第五章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的审美文化交流 |
第一节 从明州罗汉画看东亚地区审美互动 |
一、明州在东亚地区交流中的地位 |
二、明州罗汉画的商业特性和艺术风格 |
三、明州罗汉画体现出的东亚审美交融 |
第二节 禅宗审美在罗汉图像中的体现 |
一、禅宗在东亚的流布 |
二、罗汉图像中的禅宗审美趣味 |
三、东亚地区罗汉画中的禅宗审美继承 |
第三节 东亚地区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意识自觉 |
一、罗汉信仰体现出的东亚文化和谐观与功用观 |
二、东亚地区罗汉图中的民族化与本土化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来源 |
致谢 |
附录一:画史文献中关于10至13世纪罗汉画家的记载 |
附录二:现存10至13世纪重要石窟中的罗汉造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7)佛书东传:宋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东传佛书的内容 |
第一节 汉译佛经 |
第二节 佛典着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东传佛书的搜求 |
第一节 宋廷赐书 |
第二节 他人赠书 |
第三节 自行购书 |
第四节 抄印佛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传佛书的研习 |
第一节 看阅记诵 |
第二节 习经求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佛书东传的路径 |
第一节 宋朝境内 |
第二节 日本境内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论12-13世纪中国禅寺清规对日本禅林制度的影响 ——以荣西、道元对《禅苑清规》的借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的资料、方法与架构 |
1 中国禅宗的发展与12-13 世纪中国的禅林清规状况 |
2 12 世纪晚期至13 世纪初(1191 年-1215 年)《禅苑清规》东传日本 |
2.1 平安末期、镰仓初期日本佛教的发展状况 |
2.2 荣西两次入宋求法 |
2.3 荣西《兴禅护国论》对于《禅苑清规》的参考与引用 |
2.4 荣西引介《禅苑清规》的方式及其成因 |
2.5 建仁寺与宋代禅林清规践行的约束 |
3 13 世纪上半叶(1215 年-1250 年)《禅苑清规》在日本的传习 |
3.1 13世纪上半叶日本佛教发展与宋代禅林清规在日本的践行 |
3.2 道元入宋求法 |
3.3 道元《普劝坐禅仪》对于《禅苑清规》的参考与引用 |
3.4 道元《正法眼藏》对于《禅苑清规》的参考与引用 |
3.5 道元《永平清规》对于《禅苑清规》的参考与引用 |
3.6 道元着作对于《禅苑清规》内容的增补与改变 |
3.7 道元弘传宋禅清规的方式及其成因 |
3.8 道元未全面采用《禅苑清规》内容的原因 |
3.9 永平寺与宋式禅林制度的践行 |
4 13 世纪中晚期(1235 年之后)南宋禅林清规在日本的推广 |
4.1 日本临济宗的发展与兰溪道隆渡日 |
4.2 曹洞宗的发展与曹洞宗僧侣对于宋禅清规的践行与推广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荣西生平年表 |
附录B 道元生平年表 |
附录C 《正法眼藏》坐禅仪 |
附录D 《永平清规》辨道法坐禅要求 |
附录E 《永平清规》与《禅苑清规》赴粥饭法文本对比 |
附录F 《永平清规》与《禅苑清规》监院部分内容对比 |
附录G 《永平清规》与《禅苑清规》维那部分内容对比 |
附录H 《永平清规》与《禅苑清规》典座(知事清规部分)内容对比 |
附录I 《永平清规》与《禅苑清规》直岁部分内容对比 |
附录J 道元禅师天童得法碑 |
附录K 建仁寺与永平寺 |
附录L 永平寺佛殿、库房 |
附录M 道元禅师得度灵迹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真言宗僧人入华与9世纪中叶后的唐日佛教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一、往来交通的新助力——大唐商人 |
二、在华巡礼的新特点——长时间与多地点 |
三、求法的新内容——镇护国家的秘法与密教新事相 |
四、结论 |
(10)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背景 |
第二章 西明寺资料爬梳 |
2.1 寺院概况 |
2.2 相关文献 |
2.3 考古成果 |
2.4 现状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复原依据 |
3.1 院落布局及单体配置 |
3.2 单体类型与形式 |
3.3 木构方式 |
3.4 尺度规律 |
3.5 斗栱、铺作与铺作构造层 |
3.6 柱额、梁架等特征 |
3.7 小结 |
第四章 整体复原探讨 |
4.1 营造尺 |
4.2 模数与用“材” |
4.3 平面布置与开间尺度 |
4.4 小结 |
附:西明寺遗址复原平面柱网分布图 |
第五章 各单体复原探讨 |
5.1 1号殿 |
附:西明寺遗址1号殿复原图 |
5.2 2号殿 |
附:西明寺遗址2号殿复原图 |
5.3 3号殿 |
附:西明寺遗址3号殿复原图 |
5.4 回廊 |
附:西明寺遗址回廊复原示意图 |
5.5 小结 |
西明寺遗址复原平面图 |
西明寺遗址复原立面图 |
西明寺遗址复原总剖面图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总结 |
6.2 探索与创新 |
6.3 不足与展望 |
西明寺遗址复原院落鸟瞰效果图 |
西明寺遗址复原1号殿人视效果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隋唐时期建筑遗址及相关复原探讨(部分) |
附录B 唐代壁画墓建筑画情况统计(部分) |
附录C 西明寺史料梳理 |
四、五台山与日本佛教文化交流(论文参考文献)
- [1]五台山对日本灵山信仰的影响——以金峰山信仰为例[J]. 董鑫. 五台山研究, 2021(01)
- [2]朝贡之外:论北宋与日本的佛教文化外交[J]. 魏志江. 社会科学辑刊, 2021(01)
- [3]晚唐中日佛教美术交流的多维面貌——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中心的考察[J]. 陈皛. 五台山研究, 2020(04)
- [4]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D]. 黄文镐(Hawong Moon Ho). 清华大学, 2020(01)
- [5]中日佛教文化交流视域下日本五山汉诗创作研究 ——以绝海中津为中心[D]. 李君. 山西大学, 2020(12)
- [6]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研究[D]. 张凯. 东南大学, 2019(01)
- [7]佛书东传:宋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D]. 李夏璐. 厦门大学, 2019(08)
- [8]论12-13世纪中国禅寺清规对日本禅林制度的影响 ——以荣西、道元对《禅苑清规》的借鉴为中心[D]. 庞超. 宁波大学, 2019(06)
- [9]真言宗僧人入华与9世纪中叶后的唐日佛教交流[J]. 姚潇鸫. 古代文明, 2018(04)
- [10]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D]. 李思洋. 南京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