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颗粒大小及氧化易感性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潘赫男[1](2021)在《小而低密度脂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小而低密度脂蛋白(small and dens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d LDL)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TOAST(trial of org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连续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患有缺血性脑疾病的病人156例(男性97例及女性59例)作为IS组,选择53例本医院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包括22例男性和31例女性)。收集整理的数据包括:1)纳入统计的病历记录资料;2)根据TOAST来进行分组,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S-1组及小动脉闭塞型IS-2组两个组别,其中IS-1组86例,IS-2组60例;3)利用lipoprint线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低密度脂蛋白进行分离,对分离出来的生化指标进行记录;4)利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tima media thickness,IMT)进行检测,根据IMT数值不同分为四组:(1)IMT<1 mm记为IMT-1组(32例);(2)1 mm≤IMT<1.5 mm记为IMT-2组(54例);(3)1.5 mm≤IMT<4 mm记为IMT-3组(40例);(4)IMT>4 mm记为IMT-4组(40例);并对各组的sd LDL水平进行比较;5)随访IS组出院3个月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依据m RS评分标准,将IS组分为预后良好组及不良组(81例:85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sd LDL水平。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SPSS 25.0、R、Python等软件进行,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 IS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在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方面没有差异(P>0.05);在既往史中,与对照组相比,IS组受试者患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比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化指标中(P>0.05),IS组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及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明显增高(P<0.05),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IS组中的sd LDL水平明显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与IS-2组相比,IS-1组的sd LDL水平明显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对IMT各组进行两两比较后,发现除IMT-1与IMT-2组间和IMT-3与IMT-4组间无差别以外,IMT-1与IMT-3组间、IMT-1与IMT-4组间、IMT-2与IMT-3组间及IMT-2与IMT-4组间的sd LDL水平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过单因素分析IMT与sd LDL水平发现随着sd LDL水平升高,IMT逐渐增厚,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947,P<0.001)。5依据对IS组出院3个月后随访m RS评分分析,发现sd LDL水平可能为缺血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因素(OR=1.124,P=0.005),即sd LDL上升1个单位,预后不良发生的风险增加0.124倍,提示sd LDL增高可能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1 sd LDL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缺血性脑卒中可能与TOAST分型有关。2 sd LDL水平较高者更容易发生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3sd LDL可能与IMT有关,sd LDL越高,IMT越厚。4 sd LDL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有关,sd LDL越高,预后越差,恢复越差。图5幅;表5个;参85篇。
邱霜[2](2021)在《血清sdLDL-C、Lp-PLA2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以及AMI诊断模型的建立》文中认为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and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sdLDL-C)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浓度,探讨两者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联合检测对AMI(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的诊断价值。基于sdLDL-C和Lp-PLA2以及临床常规检测项目,通过筛选指标建立AMI诊断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内科确诊为ACS的患者168例作为实验组,平均年龄(59.29±10.32)岁,其中男性110例,女性58例。同期收集本院的健康体检者61例,平均年龄(60.72±6.07)岁,其中男性33例,女性28例。根据临床诊断将实验组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86例,平均年龄(59.24±9.71)岁,其中男性56例,女性3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2例,平均年龄(59.34±10.98)岁,其中男性54例、女性28例。将AMI组进一步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亚组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亚组,分别50例和32例;根据冠脉阻塞支数将实验组分为:一支组34例,两支组59例,三支组75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实验组分为:1-30分组60例、31-60分组57例、>60分组51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入院时的检验、检查结果。采用酶法、连续检测法分别检测血清sdLDL-C、Lp-PLA2的浓度,其他指标均采用常规方法检测。通过比较不同分组间血清sdLDL-C、Lp-PLA2的浓度,探讨两者与ACS发病以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利用sdLDL-C、Lp-PLA2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估两者对AMI诊断的意义。以UA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筛选sdLDL-C、Lp-PLA2以及临床常规检测项目,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AMI诊断模型。另收集40例ACS患者验证模型的稳定性。结果1.实验组的sdLDL-C、Lp-PLA2、吸烟率、体重指数(BMI)、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血糖(GLU)、尿素(UREA)、肌酐(Scr)、尿酸(UA)、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水平高于对照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淋巴细胞百分比(LVEF%)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Sex)、年龄(Age)、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AMI组的sdLDL-C、Lp-PLA2水平均高于U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NSTEMI组与STEMI组比较,sdLDL-C、Lp-PLA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变支数越多,sdLDL-C、Lp-PLA2水平和Gensini评分越高,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不同Gensini评分分组间比较,sdLDL-C、Lp-PLA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组sdLDL-C、Lp-PLA2的水平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趋势(r=0.235,P=0.002;r=0.239,P=0.002)。6.sdLDL-C、Lp-PLA2联合检测诊断AMI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12、66%、70%。7.二元Logistic所建立的诊断模型为:Logit(P)=0.284×GLU+0.028CK+0.976×LDL-C+0.007×sdLDL-C-0.381×EF+12.717,其截断值为0.62,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75、90.2%和93.0%,符合率为79%。8.模型在验证组中的诊断效能: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88.2%、91.3%。结论1.血清sdLDL-C和Lp-PLA2浓度对ACS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尤其在辅助评估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上,可用于ACS的风险分层。2.由GLU、CK、LDL-C、sdLDL-C、LVEF%建立的诊断模型在预测AMI发生时其灵敏度、特异度(90.2%、93.0%)高于cTnI(78.0%、90.7%)。
王凯歌[3](2021)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研究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临床症状具有胸闷、胸痛疑诊为冠心病的370例老年患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清学指标、心脏彩超指标、冠脉造影结果,并计算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Gensini评分。其中229例确诊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60岁),剩余14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基本资料的差异,研究老年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再根据Gensini评分的三分位数间距将老年冠心病组分为轻、中、重度三组,比较三组之间基本资料的差异,研究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370例老年患者,其中229例确诊为冠心病,141例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在老年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老年冠心病组TC、non-HDL-C、TG、LDL-C、Crea、HCY、NEU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性别、non-HDL-C、TG、HCY、糖尿病,男性是女性发生冠心病风险的0.268倍。2.根据Gensini评分,将老年冠心病组分为轻(<22分)、中(22-44分)、重(>44分)三组,结果显示TC、non-HDL-C、TG、LDL-C、LVEF有差异(P<0.05)。进一步比较分析组间差异:TC和non-HDL-C在轻、中度组,轻、重度组,中、重度组之间均有差异(P<0.05);LDL-C在轻、中度组,轻、重度组之间有差异(P<0.05);TG仅在轻、重度之间有差异(P<0.05);LVEF在轻、重度组,中、重度组之间有差异(P<0.05)。3.将三个亚组中有差异的指标与Gensini评分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则TC、TG与Gensini评分成正相关(r=0.390,r=0.212)。non-HDL-C、LDL-C也与Gensini评分成正相关,且non-HDL-C的相关系数较高(r=0.457,r=0.268)。LVEF与Gensini评分为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200。4.根据临床经验和一般资料结果,将TC、non-HDL-C、TG、LDL-C、LVEF纳入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是non-HDL-C和TG,保护因素是LVEF。结论:Non-HDL-C既是老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杜政勋[4](2021)在《冠心病患者non-HDL-C、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脂蛋白(a)[Lp(a)]水平的相关性,评价non-HDL-C、LP(a)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20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实验组分为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组97例,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组80例,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组23例,选取同期冠脉造影正常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血清non-HDL-C、LP(a)水平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non-HDL-C、LP(a)水平对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以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来评价non-HDL-C、LP(a)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基本资料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TC、TG、LDL-C、Non-HDL-C、Lp(a)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和对照组血脂水平比较:实验组中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与对照组在比较TC、TG、LDL-C、HDL-C、Non-HDL-C、Lp(a)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G水平方面,中度狭窄组与轻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C、HDL-C水平,中度狭窄组与轻度狭窄组比较,重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在比较LDL-C、non-HDL-C、Lp(a)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LDL-C、non-HDL-C、Lp(a)水平逐渐升高。(3)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LDL-C、Lp(a)、Non-HDL-C水平在单因素分析时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进展有一定的作用。进一步对上述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DL-C浓度在冠脉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597);血清Non-HDL-C浓度、Lp(a)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为0.013、0.009);Non-HDL-C的OR值为1.275,95%CI为1362~2.754;Lp(a)的OR值为1.831,95%CI为1.705~1.279。(4)Non-HDL-C、Lp(a)水平及联合因素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血清Non-HDL-C浓度的ROC曲线线下面积为0.684,标准误为0.416,95%CI为0.5230.781,P<0.001,有统计学意义,截断值为3.41mmol/L,灵敏度50.1%,特异度82.0%。Lp(a)浓度的ROC曲线线下面积为0.623,标准误为0.042,95%CI置信区间为0.4960.715,P<0.001,有统计学意义,截断值为236.2mg/d L,灵敏度49.5%,特异度73.0%。两者联合因素的ROC曲线线下面积为0.704,标准误为0.039,95%CI为0.6340.798,P<0.001,有统计学意义,截断值为0.583mmol/L,灵敏度67.3%,特异度69.0%。结论(1)血清Non-HDL-C、LP(a)水平是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进展的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估冠脉病变程度的指标;(2)血清Non-HDL-C联合LP(a)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优于Non-HDL-C或LP(a)的单一预测价值。
孙嘉明[5](2021)在《冬泳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前期调查》文中指出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其发病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寒冷刺激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omes,ACS)事件诱发的重要诱因,体育运动作为对疾病有益的锻炼方式,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冬泳运动作为寒冷刺激与运动相结合的一项运动方式,其与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数十年来仍未有定论,为了对冬泳运动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tic,AS)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进行长期调查,我们建立了冬泳人群数据库,通过对入选数据库的冬泳人群的相关临床资料与无冬泳运动人群资料进行基线临床数据对比以及通过对冬泳人群的随访,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找出其中差异,试图为未来研究提供一些可能的研究思路及方向,并为今后的长期观察研究提供基础横断面临床资料。方法研究纳入规律冬泳(≥3次/周,≥1年)的冬泳爱好者160人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青岛市市立医院的健康查体者(排除冠心病,年龄、性别与观察组相匹配,无冬泳运动史)80人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平静心率、血压;检测受试者代谢相关指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尿酸(Uric acid,U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液学参数: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Platelet,PLT)、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tent,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水平,测量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 IMT)及颈动脉斑块数量。针对观察组受试者持续随访1年,于首次测试一年后调查本组受试者1年冬泳情况,依据是否保持冬泳行为分为保持亚组(n=102)与未保持亚组(n=58),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两亚组间及保持亚组随访前后代谢相关指标、血液学参数、双侧c IMT与颈动脉斑块数量。对收集到的资料及结果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1.观察组的收缩压、心率、腰臀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舒张压、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1)。2.观察组和对照组在HDL-C、FBG、UA水平上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HDL-C较对照组高(P<0.05),FBG、UA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2组在TC、TG、LDL-C、CRP水平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1-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RBC、Hb、HCT、MCHC、PLT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WBC、MC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 IMT值较对照组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数量较对照组少,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4)。3.对观察组持续随访1年,依据是否保持冬泳行为分为保持亚组(n=102)与未保持亚组(n=58),2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臀比、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病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2-1)。保持亚组和未保持亚组在HDL-C、FBG指标水平对比上存在统计差异,保持亚组HDL-C较未保持亚组明显高(P<0.05);保持亚组FBG水平较未保持亚组明显低(P<0.05);两组在TC、TG、LDL-C、CRP及UA水平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2-2);保持亚组RBC、Hb、MCHC、PLT与未保持亚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间WBC、HCT、MC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3);保持亚组c IMT值与未保持亚组相比较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数量与未保持亚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2-4)。4.针对保持亚组受试者冬泳1年前后各指标的对比发现,冬泳1年后HDL-C较1年前升高,UA显着下降,其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FBG、TG、TC、5.LDL、CRP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3-1)。保持亚组冬泳1年后RBC、Hb、MCHC、PLT显着升高,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WBC、HCT、MCH无明显差异(P>0.05)(表3-2)。保持亚组c IMT值较冬泳1年前低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保持亚组颈动脉斑块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表3-3)结论1.在目前已知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基线数据相匹配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冬泳人群具有较低的基础心率、收缩压、腰臀比、FBG和UA水平,更低的c IMT值和更高的HDL-C水平,而RBC、Hb等相关血液学参数水平升高,这些临床相关指标的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仍需长时间更深入的临床、基础研究来探讨。2.研究于首次收集数据1年后依据是否保持冬泳行为分为保持亚组与未保持亚组。通过对冬泳人群保持组与未保持组之间及冬泳人群随访1年前后对比发现,保持组有更高的HDL-C水平和更低的FBG、c IMT值,保持亚组RBC、Hb等相关血液学参数水平升高。这表明结论1中各临床指标的差异在坚持冬泳运动的人群中也有类似变化,同时提示冬泳运动与动脉粥样硬化事件发生之间存在联系,并为今后长期观察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及基础临床资料。
柯霄勇[6](2019)在《sd LDL-C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比观察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体内的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sd LDL-C)的水平,进而研究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sd LDL-C)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期间,因反复活动后胸闷、胸痛等不适在杭师大附院住院治疗的患者,选取其中冠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的58例患者为实验组,CAG除外冠心病的47例患者列为对照组。采用Lipoprint脂蛋白分类检测系统,对LDL亚组分进行定量检测,根据sd LDL-C的含量不同,将患者分为LDL表型正常和表型异常组,分析sd LDL-C与冠心病发病之间存在的关系,同时筛选出对sd LDL-C有影响的因素,对sd LDL-C有影响的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来进行分析,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对sd LDL-C的影响。结果:1.冠心病组LDL表型异常者有40人,而对照组表型异常者14人(OR 5.24P<0.001),提示血浆sd LDL-C含量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显着正相关;2.冠心病组的血浆LDL直径为(25.24±1.08)nm,明显小于对照组(27.07±1.49)nm,(P<0.01);3.根据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甘油三脂(TG)、BMI、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能与sd LDL-C的水平有关,(P<0.01),进一步校正可能影响sd LDL-C的因素后,sd LDL-C仍然与冠心病有密切相关性(r=0.3817,P<0.01)。结论:sd L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生率存在显着相关性,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检测血浆sd LDL-C水平有助于冠心病危险性的判断。
杨海涛,谢翔[7](2017)在《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由于针对传统脂质危险因素进行的治疗只能减少部分患者冠心病事件发生,所以对LDL亚组分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LDL在颗粒的密度、大小、体积上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中小而密LDL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因此,可将小而密LDL作为导致冠心病的新的危险因素之一。未来,应制订统一的脂蛋白亚组分型及检测方法,并进一步研究相关药物降低LDL亚组分的机制。
邢瑞青,许飞,李晓颖,傅强[8](2009)在《LDL亚组分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根据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颗粒的不均一性,可以利用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和梯度凝胶电泳法将其分成若干亚组分。近年来,对于LDL亚组分分离方法的研究取得了显着进展。除对上述两种基本实验方法进行改进外,有实验室采用Western印迹法对LDL颗粒进行分离。LDL亚组分分离方法的进步,使对LDL亚组分的认识更加深入:LDL亚组分的高度不均一性、氧化易感性及电负性等不同特性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关系密切。LDL亚组分的研究为认识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丛辉,王惠民,刘杰[9](2009)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疾病》文中研究指明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脂质代谢异常、血液凝固失调及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的血管慢性炎症共同导致的疾病。多见于4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内皮细胞长期反复损伤,导致脂质不断沉积和平滑肌细胞持续性增生,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和恶性循环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富含三酰甘油(TG)的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起了决定性的作
丛辉,王惠民,刘杰[10](2008)在《小而密LDL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疾病》文中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脂质代谢异常、血液凝固失调以及与遗传、环境等基础因素有关的血管慢性炎症共同造成的疾病过程。可引起动脉的增厚、变硬、失去弹性,最终导致管腔狭窄,大、中、小动脉均可受累。根据病理变化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硬化和小动脉硬化。
二、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颗粒大小及氧化易感性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颗粒大小及氧化易感性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小而低密度脂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小而低密度脂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临床资料收集 |
1.1.3 分组方法 |
1.1.4 血清小而低密度脂蛋白的测定 |
1.1.5 颈内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1.1.6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一般情况分析 |
1.2.2 小而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关分析 |
1.2.3 缺血性脑卒中分组的描述性分析 |
1.2.4 缺血性脑卒中分组的多因素相关性分析 |
1.3 讨论 |
1.3.1 缺血性脑卒中的概述 |
1.3.2 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梗死 |
1.3.3 小而低密度脂蛋白与脂质代谢 |
1.3.4 小而低密度脂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 |
1.3.5 小而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
1.3.6 预后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小而低密度脂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2.1 概述 |
2.1.1 分型及检验方法 |
2.1.2 小而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 |
2.2 小而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
2.3 小而低密度脂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 |
2.4 小而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
2.5 药物和其他疗法对小而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
2.6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2)血清sdLDL-C、Lp-PLA2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以及AMI诊断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血清sdLDL-C、Lp-PLA2与ACS的相关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AMI诊断模型的建立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sdLDL-C、Lp-PLA2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3)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冠心病的背景 |
1.1.2 老年人与冠心病的背景 |
1.1.3 LDL-C计算方法 |
1.1.4 降低LDL-C之后的残存心血管风险 |
1.1.5 Non-HDL-C概念的重要性 |
1.1.6 Non-HDL-C的成分及计算方法 |
1.1.7 Non-HDL-C的研究 |
1.2 研究的目的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排除标准 |
2.3 资料收集 |
2.4 Non-HDL-C的计算 |
2.5 相关诊断标准 |
2.6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
2.7 计算Gensini评分 |
2.8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老年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基线资料比较 |
3.2 老年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
3.3 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冠脉病变程度之间基线资料比较 |
3.4 多种影响因素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
3.5 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冠脉病变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章 讨论 |
4.1 老年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讨论 |
4.1.1 性别在老年冠心病中的差异 |
4.1.2 糖尿病 |
4.1.3 TG |
4.1.4 HCY |
4.1.5 Non-HDL-C是老年冠心病的影响因素,且价值优于LDL-C |
4.2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讨论 |
4.2.1 血脂因素讨论 |
4.2.2 左心室射血分数因素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载脂蛋白和Non-HDL-C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4)冠心病患者non-HDL-C、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脂蛋白(a)与心血管剩留风险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冬泳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前期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 冬泳运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一、寒冷环境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的相关性 |
二、冬泳等各类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三、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sd LDL-C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回顾 |
1.3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分析 |
2.5 伦理学问题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sd LDL-C 临床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LDL亚组分的类型 |
2 LDL亚组的研究 |
2.1 血脂亚型初期的发展 |
2.2 血脂亚型近期的发展 |
3 sd-LDL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 |
4 小结 |
四、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颗粒大小及氧化易感性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小而低密度脂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 潘赫男.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2]血清sdLDL-C、Lp-PLA2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以及AMI诊断模型的建立[D]. 邱霜.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3]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D]. 王凯歌. 兰州大学, 2021(12)
- [4]冠心病患者non-HDL-C、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 杜政勋.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冬泳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前期调查[D]. 孙嘉明.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6]sd LDL-C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 柯霄勇.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7]低密度脂蛋白亚组分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 杨海涛,谢翔. 医学综述, 2017(13)
- [8]LDL亚组分研究进展[J]. 邢瑞青,许飞,李晓颖,傅强. 生命科学, 2009(03)
- [9]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疾病[J]. 丛辉,王惠民,刘杰.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9(04)
- [10]小而密LDL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疾病[A]. 丛辉,王惠民,刘杰. 第四届全国血脂分析与临床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8
标签:低密度脂蛋白论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论文; 动脉硬化症论文; ldl-c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