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开通农业信息网

新华社开通农业信息网

一、新化开通农业信息网(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斌[1](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认为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李书琦[2](2020)在《潍坊市特色小镇产城融合的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特色小镇是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与实践平台。特色小镇的产城融合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实现城乡功能优势互补的创新路径,强调特色小镇的产业集聚空间与城乡视域下城-镇-村三级体系的融合发展,主要体现在各功能之间多元复合化、产业之间的链条化,同时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保障支撑的动态的、发展的、不断完善的融合发展状态。本研究以特色小镇与城-镇-村的多维融合为研究目的,以潍坊市27个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重背景下特色小镇产城融合的规划策略,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人口市民化进程,具有较强的时代价值与实践意义。论文建立“理论研究—框架建构—特征研究—因素解析—规划策略”的研究逻辑。首先,基于特色小镇与城-镇-村的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将产城融合的范畴界定为产业组织、功能布局、服务设施配置、基础设施支撑四个方面,并据此展开特征研究;其次,建立“市场—制度—社会”的三元分析框架,剖析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最后,不仅明确产城融合发展目标和规划策略,而且提出相应的规划实施建议。在产城融合的特征研究方面,主要从产业组织与关联、功能布局与互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基础设施支撑系统等四个方面展开。产业组织与关联主要表现在主导产业类型、产业空间区域关联、产业组织方式、产业的职住关联四个方面的特征;功能布局与互动特征体现在特色小镇内部功能布局、区域功能互动以及特色小镇与城-镇-村互动特征;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呈现层级体系失序、设施布局失衡、设施规模失配、设施质量分化四个方面的问题;基础设施支撑系统包括道路网络、交通系统和市政设施三个层面的特征。在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方面,基于“市场—制度—社会”的三元分析框架,将市场因素视为影响产城融合的主导因素,主要涉及主导产业的特色化与比较优势、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以及产业分工与链条拓展等影响因素;制度因素主要涉及实施主体与职能定位模糊、多规协调与实施推进困难、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均衡,以及激励政策与监督机制不足等方面;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传统发展理念的惯性制约、就业岗位的供需均衡状态、城乡社会消费需求的转变等因素影响。产城融合的规划策略方面,涉及“目标设定—产业组织—功能布局—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融合策略研究。其中,在目标设定上,从“产业、空间、社会”三个维度制定了特色小镇产城融合的目标;在产业组织方面,构建了多元化的主导产业选择、城乡关系下的职能定位、产业组织的链条化发展、三链重构建立“新六产”模式、本地化“居住-就业”均衡五个方面的特色化与链条化产业组织策略;在功能布局方面,提出建立城-镇-村一体的空间模式、划分功能复合的特色小镇单元、多元化的功能单元组织形式三个方面的多元化与复合化功能布局策略;在公共服务方面,构建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配置、公共服务供给的共享模式、建立共享型服务设施配置体系三个方面的共享化与均等化公共服务策略;在基础设施上,提出建立层级分明的城乡道路网络、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系统、韧性化的市政基础设施系统、智慧型的小镇信息化系统四个方面的韧性化与网络化基础设施策略。进而针对规划策略提出了创建机制、要素保障、运营体制三个方面的规划实施与保障建议。最后,对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可能的创新、研究的不足与展望进行了总结。

刘亦[3](2020)在《沪昆高铁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文中认为

黄潇逸[4](2020)在《古镇旅游业态综合评价与布局分析 ——以乌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古镇旅游经过不断发展已日趋成熟,拥有了诸如乌镇、西塘、南浔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古镇景区,除此之外更多商业化程度较浅的小镇也将迎来发展机遇。在古镇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旅游业态配置是无法避开的内容,为了古镇旅游业态的健康经营,对古镇旅游业态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业态、旅游业态、古镇旅游的相关研究以及资源禀赋理论、文化资本理论、空间结构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明确古镇、业态、旅游业态等概念,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对于古镇旅游业态综合评价的三大维度,即:业态功能结构(Functional structure)、业态地方特色(Regional features)、业态体验性(Experientiality),从这三大维度出发以业态综合评价为主、业态空间布局分析为辅对古镇旅游业态进行了系统性探讨。其次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收集古镇旅游业态综合评价的评价因素。限定“古镇旅游商业”、“古镇旅游商品”、“古镇旅游业态”等13个关键词对2015至2019年期间所发表的游记进行筛选,收集了共计1000篇、3145807字的游记文本;之后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的词频分析功能对处理好的文本进行词频分析,筛选出前150个高频词汇,排名前五位的高频词分别是古镇(11545次)、历史(10237次)、文化(9863次)、体验(9759次)、特色(9628次);运用语义网络分析对词汇进行整理和归类,语义网络呈现“核心—过度—外围”圈层结构,核心层由“古镇”、“历史”、“文化”、“体验”、“特色”这五个一级核心高频词汇构成,之后将词汇定位到游记原文以了解游客真实想法,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总结了包括价格因素、业态多样性、商铺信誉度等在内的30余项业态评价类目。其中业态功能结构划分出餐饮业态、住宿业态、游览业态、购物业态、娱乐业态五大子评价类目;业态体验性划分出审美体验、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体验和逃避现实体验这四个子评价类目。再次构建古镇旅游业态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布局分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围绕业态功能结构、业态地方特色、业态体验性三大评价维度结合第三章研究内容形成包含4层36个指标在内的业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参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评定细则》等国家级、省级评定标准确定了指标因子评分标准;二是业态空间布局分析。明确业态空间布局分析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工具,即运用ArcGIS软件了解并分析古镇旅游业态空间布局总体特征、业态布局三维特征以及业态分布组合三大内容。最后本文实证部分选取乌镇景区进行业态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依据综合评价结果,乌镇景区旅游业态总体评价得分为3.953,总体评级为“良好。将评价体系中的三大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排序,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业态地方特色>业态功能结构>业态体验性,分值分别为4.613、3.874、3.406。从三大指标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乌镇景区旅游业态的地方特色性突出,而业态功能结构以及业态体验性均有提升空间。其中乌镇景区旅游业态优势在于业态功能结构中的餐饮卫生状况、餐饮美味程度、住宿舒适整洁度、住宿位置便捷性、游览吸引物品质风貌、娱乐安全性,业态地方特色中知名度、历史悠久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老字号店铺数量,以及业态体验性中的店铺装修风格、表演观赏性、历史文化知识获取共计14个方面;而乌镇景区业态不足在于:(1)业态数量比例不合理,娱乐业态数量过少而购物类业态偏多;(2)业态价格不合理;(3)业态地方特色集中度不足,在购物类业态中地方特色集中度不足表现最为明显;(4)娱乐互动性较弱,游客参与程度不高;(5)传统手工技艺展示多于体验;(6)景区过于商业化丧失了乌镇原有的生活气息。在业态空间布局评价方面,研究得到的结论有:(1)乌镇景区旅游业态分布与路网结构以及游览线路契合度较高;(2)从东、西栅景区对比来看,两个景区旅游业态分布均呈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特征,但相对来说西栅景区业态分布较为合理,而东栅景区的旅游业态分布呈现的是“西疏东密、北疏南密”的特征;(3)景点越集中、游客越多的街道,旅游业态分布越密集,商业密度越高;(4)五大类旅游业态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出“大聚集、小分散”的特征;(5)餐饮业态表现出聚集于景区入口处的特征;(6)住宿业态与购物业态过于集中分布;(7)西栅大街、女红街、南市街(传统作坊区)、老街坊业态分布组合不理想,业态同质化现象严重;(8)地方特色业态主要分布于西栅大街、东大街两侧,与老字号店铺、文化保护单位契合紧密;(9)体验性业态数量分布少且呈现零散分布,之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于古镇旅游业态的评价研究兼具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只是进行了初步性的探索,未来随着研究理论及方法的不断深入,期待对于古镇旅游业态评价研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郭梦真[5](2020)在《大数据在基层政府精准扶贫中的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大数据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几年大数据产业开始向政府治理融合,大数据在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推进简政放权、促进基层政府科学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提倡“精准扶贫”方略,将传统扶贫方式转变为精准滴灌式的扶贫方式,加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2020年精准扶贫进入到了全面脱贫的决胜期与收官之年,如何提升扶贫脱贫的精准度成为扶贫最后一“战”的重中之重。大数据的发展背景为创新扶贫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平台、新的技术,其全样本分析、精准定位的动态化、精准化、综合性、时效性功能与精准扶贫的精准识别瞄准机制、扶贫干部的精准考核机制、贫困数据的精准管理等现实需求相契合。大数据精准扶贫作为新时代下基层政府减贫治贫的创新方式,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政府大数据可以帮助基层扶贫干部实现扶贫信息的精准化管理、对驻村干部实行精准化监督、打破行业部门间的数据“孤岛”现象,极大地促进了扶贫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大数据技术应用至电商扶贫、大数据教育扶贫、远程医疗扶贫、党政作风建设、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衍生成果助力新时代下的精准扶贫。但是由于大数据精准扶贫处于发展初期,基层政府在实践中仍承受条块数据矛盾,缺乏大数据决策环境诸多痛点。基层扶贫干部队伍的大数据化建设也是难点。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国内基层案例,结合基层扶贫调研得出一套解决方案。通过大数据平台合理分配各项扶贫资源;做好数据共享开放的顶层设计,厘清数据使用权与数据保护之间的关系;推进基层扶贫干部队伍的大数据化建设,提升基层决策的主动性。从以上方面逐渐完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扶贫方式的转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减贫治贫体系。

白松涛[6](2020)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指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19年工作回顾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面对中美贸易摩擦、非洲猪瘟疫情、环境治理?

王雨[7](2019)在《云南省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问题探究 ——以大姚县为例》文中提出云南省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贫困问题较为严重。基于此,开展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衔接,通过“两轮驱动”能有效助力贫困对象脱贫,缓解农村贫困问题,提升反贫困的整体效应。本文采用文献法,数据分析法、访谈法,以大姚县扶贫工作人员及贫困对象为调查对象,分析云南省当前两项制度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为云南省两项制度的衔接整合提出些许建议,以助力云南省的农村扶贫工作。-通过对云南省当前两项制度的衔接工作调研分析,发现云南省两项制度衔接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门之间衔接力度不够;扶贫资源分布比较分散;收入核算难以精确;缺乏第三方评估机制等。协同治理理论倡导突破单一主体治理社会事务的局限性,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主体相互协调,共同处理复杂的社会事务,以实现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使治理成果达到最优。因此,在利用两项制度衔接治理农村贫困问题时,应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指导,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建立扶贫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发挥主体间的监督协调作用;加强治理主体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多种措施共同落实,推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以更快更好的实现云南省的脱贫目标。

唐文婷[8](2019)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普惠金融强调给社会所有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可负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成为各国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相对落后,农村经济主体面临融资难问题,制约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不断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凸显了缺乏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金融增长成果很可能会被抵消的事实,人们认识到普惠金融发展在带来金融创新的同时,大量脆弱、经验不足的农户由于金融能力的明显不足,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容易发生被侵害的事件,使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原则得以提出。基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做法,本文探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既探讨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原因,也期望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各相关主体行为提供指导。文章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将农村金融消费者界定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而使用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农户,他们具有融资难、金融能力不足和异质性等特征;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在于保障农户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且其利益不因之而受损;其次,本文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内容和现实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有待完善,具体表现为法律空白、行为监管不力、金融机构不重视以及农户自我保护不足等;认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包含金融服务获取权、自主公平交易权和金融消费求偿权,目前来说,这些权益并没有得到完全实现。由于市场、政府(层级)和自组织(社群)是社会治理的三种权力,因此,本文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以及农户有限理性和自组织面临的困境方面分析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原因,认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容易受损的一般原因在于金融机构与农户的主体地位不平等、信息不对称;由政府推动的普惠金融发展也会存在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的问题,并运用阿罗不可能定理说明政府无法设计一套完美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来实现农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利用多任务多阶段委托代理模型,说明普惠金融多政策目标下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行为偏差问题,这导致了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未能得到真实性执行;农户具有有限理性特征,农户自组织的农村资金互助社面临搭便车、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和社员异质性带来的利益诉求不一致等问题,影响了社员作为农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实现。在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体有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农户本身。文章接着对这三大主体在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应该起到的作用和这些作用的实现状况、如何实现进行了探讨:(1)就政府的保护而言,利用博弈论说明行为监管能降低交易者机会主义行为的机率,为金融市场中交易双方选择长期合作行为创造必要条件,实现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以湖南省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运行为例,说明政府行为选择存在偏差,应完善监管而不是过度参与金融交易,并提出了以法制化作为行为监管的发展方向的观点。(2)就金融机构的保护而言,本文基于镶嵌理论,认为金融机构能通过信任培养、信息沟通和维权制度建立,实现网点业务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然而,金融机构建立物理网点及培养与农户之间信任关系的成本较高,无网点银行代理业务得以发展。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将无网点银行代理业务分为两类:一类是依赖实体门店的无网点银行代理业务,能利用声誉机制和关联博弈实现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并以湖南省金融扶贫服务站为例进行证明;另一类是依靠通信设备和网络技术的无网点银行代理业务,文章对其发展现状及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效应进行了总结。(3)在农户的自我保护方面,利用对湖南省农户的调研数据证明农户金融能力的提升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由于金融能力提升的长期性,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低收入弱势农户为获取金融服务而进行合作的组织机制,是农村金融消费者自我保护的重要形式。运用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认为农户制定奖惩规则、坚持封闭性原则和领袖人物存在,能克服“搭便车”行为,组织起来结成资金互助社来实现自身权益的保护。在资金互助社运营的过程中,应处理好异质性社员之间的关系,保证社员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收益,实现社员的共益权、自益权和救济权等金融消费者权益。最后,文章提出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包括应明确政府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职责,落实农村金融行为监管,提高普惠金融机构保护农村消费者权益的能力和主动性,以及增强农户自我保护意识和市场参与能力等建议。

吴春萌[9](2019)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海洋是珍贵的资源宝库。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是近年来发展快且潜力大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门类。经济新常态下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是创新。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创新模式已经步入创新2.0(创新体系)阶段,目前创新能力明显受到产业基础、环境因素、技术条件等方面的掣肘,为取得更大的突破,应当逐步构建创新3.0(创新生态系统)模式,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鉴于此,结合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特性、发展趋势,基于创新生态系统演绎逻辑,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进行影响因素测度,构建具有开放式创新能力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运行结构。通过数据分析理清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作现状,探究形成促进海洋生物医药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运作的政策环境。结果发现:创新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多样性共生、自适应演化、开放式协同,能使产业发展具有自适应特性,促进创新持续涌现。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要注重增加系统动力、完善运行机制、培育空间载体、加强支撑要素建设等,目前在政府政策支撑、市场经济需求、创新主体技术攻关、战略联盟协同发展、产业发展资源等方面已形成一定基础,但存在研发资金扶持不够、成果产业化困难、知识产权保护滞后、基础研究薄弱、产学研主体错位、创新人才流失等发展瓶颈。为解决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国外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循环发展的路径进行总结,并给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政策建议。研究得出: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是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基本保障;建设海洋生物医药业的风险投资体系是完善投融资体系的关键一步;根本性的技术创新是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制高点;建立知识产权综合评价机制和健全专利保护体制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产业联盟的形成、智库建设、法律法规的完善是减少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开放式创新体系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的重要举措。

李渊文[10](2019)在《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地理阅读栏目补充材料开发 ——以青岛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乡土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以来的重要工作,然而在高中地理的课堂上至今仍难见到乡土地理教材的使用。与此同时,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阅读栏目由于内容陈旧、案例脱离学生生活等原因一直不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乡土资源进行阅读栏目补充材料的开发,能够提升阅读栏目在课堂教学上的使用频率,发挥阅读在地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活化的地理。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基于乡土资源开发阅读栏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相关研究综述进行了阐述,对乡土资源和阅读栏目的概念作出界定。前期工作包括对青岛市高中生地理教科书阅读栏目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以及对青岛市高中地理教师开展了关于阅读栏目开发的访谈,并从他们的身上获取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开发的建议。对高中地理教科书阅读栏目的功能分类和作用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和教材分析结果,提出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地理阅读栏目补充材料的开发策略。开发策略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立足学生需求,坚持开发原则;落实教学主题,选择开发内容;针对栏目的内容,选择乡土材料;以及根据栏目功能,细化开发策略。细化的开发策略具体包括概念理论阐释类、数据展示类、正文补充说明类、事实案例类和思考辅助类阅读栏目补充材料的开发策略。本文以青岛市为例,列举青岛市的乡土资源,展示借助开发策略开发的阅读栏目补充材料案例;最后,阐释案例开发与案例实施的过程,期望为阅读栏目补充材料的开发和实施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新化开通农业信息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化开通农业信息网(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利用外资
        1.2.2 利用外资效益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潍坊市特色小镇产城融合的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特色小镇与城市发展的衔接不足
        1.1.2 特色小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不够
        1.1.3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呼唤特色小镇产城融合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域与对象
        1.5.1 研究的区域
        1.5.2 研究的对象
第2章 研究综述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特色小镇
        2.1.2 产城融合
    2.2 理论基础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2 产业集聚理论
        2.2.3 职住平衡理论
        2.2.4 功能布局理论
    2.3 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
        2.3.1 产城融合的内涵
        2.3.2 产城融合的内容
        2.3.3 产城融合的目标
        2.3.4 产城融合的措施
    2.4 特色小镇的相关研究
        2.4.1 特色小镇的内涵
        2.4.2 特色小镇的产业组织研究
        2.4.3 特色小镇的功能布局研究
        2.4.4 特色小镇的设施配置研究
        2.4.5 特色小镇的问题分析研究
    2.5 特色小镇产城融合的分析框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潍坊市特色小镇产城融合的特征研究
    3.1 产业组织与关联特征
        3.1.1 主导产业类型特征
        3.1.2 产业空间的区域关联特征
        3.1.3 产业组织方式特征
        3.1.4 产业的职住关联特征
    3.2 功能布局与互动特征
        3.2.1 内部功能布局特征
        3.2.2 区域功能互动特征
        3.2.3 城-镇-村互动特征
    3.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特征
        3.3.1 层级体系失序
        3.3.2 设施布局失衡
        3.3.3 设施规模失配
        3.3.4 设施质量分化
    3.4 基础设施支撑系统特征
        3.4.1 道路网络支撑特征
        3.4.2 交通系统支撑特征
        3.4.3 市政设施支撑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潍坊市特色小镇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市场因素
        4.1.1 主导产业特色与优势
        4.1.2 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
        4.1.3 产业分工与链条拓展
    4.2 制度因素
        4.2.1 实施主体与职能定位模糊
        4.2.2 多规协调与实施推进困难
        4.2.3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均衡
        4.2.4 激励政策与监督机制不足
    4.3 社会因素
        4.3.1 传统发展观念的惯性制约
        4.3.2 就业岗位的供需均衡状态
        4.3.3 城乡社会消费需求的转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潍坊市特色小镇产城融合的规划策略
    5.1 产城融合的目标设定
        5.1.1 产业目标
        5.1.2 空间目标
        5.1.3 社会目标
    5.2 产业组织的特色化与链条化策略
        5.2.1 多元化的主导产业选择
        5.2.2 城乡关系下的职能定位
        5.2.3 引导产业组织的链条化发展
        5.2.4 三链重构建立“新六产”模式
        5.2.5 本地化“居住-就业”均衡策略
    5.3 功能布局的多元化与复合化策略
        5.3.1 建立城-镇-村一体的空间模式
        5.3.2 划分功能复合的特色小镇单元
        5.3.3 多元化的功能单元组织形式
    5.4 公共服务的共享化与均等化策略
        5.4.1 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配置
        5.4.2 公共服务供给的共享模式
        5.4.3 共享型服务设施配置体系
    5.5 基础设施的韧性化与网络化策略
        5.5.1 层级分明的城乡道路网络
        5.5.2 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系统
        5.5.3 韧性化的市政基础设施系统
        5.5.4 智慧型的小镇信息化系统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城融合的实施与保障建议
    6.1 健全创建机制
    6.2 强化要素保障
    6.3 创新运营体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可能创新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附录

(4)古镇旅游业态综合评价与布局分析 ——以乌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2.4 可能的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综述
        2.1.1 古镇概念界定
        2.1.2 业态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资源禀赋理论
        2.2.2 文化资本理论
        2.2.3 空间结构理论
        2.2.4 体验经济理论
    2.3 古镇旅游研究进展
        2.3.1 国外古镇旅游相关研究
        2.3.2 国内古镇旅游相关研究
        2.3.3 研究评述
    2.4 旅游业态研究进展
        2.4.1 国外业态及旅游业态相关研究
        2.4.2 国内业态及旅游业态相关研究
3 古镇旅游业态综合评价类目的选取
    3.1 古镇旅游业态主评价类目的选取
        3.1.1 业态功能结构
        3.1.2 业态地方特色
        3.1.3 业态体验性
    3.2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古镇旅游业态次评价类目选取
        3.2.1 网络文本数据的采集
        3.2.2 网络文本数据的分析
        3.2.3 确定古镇旅游业态次评价类目
    3.3 本章小结
4 古镇旅游业态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与布局分析
    4.1 业态综合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4.2 业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2.1 业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业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业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及评价标准确定
        4.3.1 层次分析法简述
        4.3.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3.3 指标体系评分标准的确定
    4.4 业态空间布局分析
        4.4.1 业态空间布局评价内容
        4.4.2 业态空间布局分析方法与工具
    4.5 本章小结
5 实证研究——以乌镇景区为例
    5.1 案例地概况
        5.1.1 基本概况
        5.1.2 旅游业发展概况
    5.2 乌镇景区旅游业态综合评价
        5.2.1 乌镇景区旅游业态综合评价过程
        5.2.2 乌镇景区旅游业态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5.3 乌镇景区旅游业态空间布局分析
        5.3.1 业态空间布局总体特征
        5.3.2 业态空间布局三维特征
        5.3.3 业态街巷分布组合
    5.4 优化对策与建议
        5.4.1 业态综合评价对策与建议
        5.4.2 业态空间布局对策与建议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主要成果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古镇旅游业态评价指标体系》因子重要性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2 关于游客对于乌镇旅游业态评价的调查问卷
    附录3 关于游客对于乌镇旅游体验评价的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大数据在基层政府精准扶贫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大数据
        2.1.2 精准扶贫
    2.2 基本理论
        2.2.1 社会治理智能化理论
        2.2.2 善治理论
3 大数据时代的扶贫背景
    3.1 大数据的时代背景
        3.1.1 大数据为基层政府精准扶贫提供了新平台
        3.1.2 精准扶贫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运用领域
        3.1.3 国家政策支持大数据精准扶贫的融合
    3.2 国内大数据精准扶贫情况总体判断
4 国内基层政府大数据扶贫实践经验
    4.1 农村电商平台致富模式
        4.1.1 广东遂溪县以电商示范县助推精准扶贫
        4.1.2 山西方山县山货产销“1+N”模式
    4.2 远程教育智能化、信息化实现教育扶贫
        4.2.1 大连-六盘水“卫星课堂”教学资源共享模式
        4.2.2 贵州长顺县开通远程指导数字化教室
    4.3 “大数据+医疗健康”实现远程医疗扶贫
        4.3.1 湖南省新化县远程医疗提升贫困区就医效率
        4.3.2 广东省远程医疗中心助力精准扶贫
    4.4 “扶贫云”系统平台实现扶贫信息精准化
        4.4.1 贵州“精准扶贫云”提升扶贫效率
        4.4.2 广东扶贫云实现贫困治理动态化
    4.5 国内大数据精准扶贫成功案例总结
5.基层政府在大数据精准扶贫中面临的困境
    5.1 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技术困境
        5.1.1 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功能尚未完善
        5.1.2 大数据扶贫的方式单一
        5.1.3 缺乏支撑大数据平台的基础设施
    5.2 资源统筹的政策困境
        5.2.1 扶贫领域缺乏大数据人才下沉政策
        5.2.2 数据资源尚未向基层下移
    5.3 工作机制困境
        5.3.1 精准识别机制中的“数据异化”现象
        5.3.2 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出现“灰色地带”
    5.4 基层扶贫队伍建设困境
        5.4.1 基层扶贫工作的形式主义传统机制弊端
        5.4.2 基层扶贫干部尚未形成大数据思维
        5.4.3 基层扶贫部门的大数据人才缺位
6 基层政府突破大数据精准扶贫困境的路径
    6.1 建立基层精准扶贫的大数据政策支持体系
        6.1.1 实施大数据扶贫优先的财政支持政策
        6.1.2 实施人才集约化管理政策
    6.2 建设一支大数据化的基层扶贫队伍
        6.2.1 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干部的培养与培训
        6.2.2 集约化管理扶贫资源
        6.2.3 建立行业部门间完整的互通共享数据应用链
    6.3 完善精准扶贫各项工作机制
        6.3.1 完善大数据精准扶贫保障机制
        6.3.2 扶贫数据向基层下移
    6.4 为大数据扶贫提供政治保障
        6.4.1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扶贫战役堡垒作用
        6.4.2 协调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之间的关系
    6.5 填补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技术“短板”
        6.5.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重心向贫困村下移
        6.5.2 完善扶贫大数据平台的建设
        6.5.3 突破政府云防火墙技术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9年工作回顾
二、2020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三、奋力开创玉林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7)云南省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问题探究 ——以大姚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 农村扶贫开发政策执行现状分析
        (二) 农村低保制度执行现状分析
        (三) 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问题的研究
        (四) 文献述评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数据分析法
        (三) 访谈法
    四、技术路线
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
    一、相关理论
        (一) 协同治理理论
        (二) 联动理论
        (三) 反贫困理论
    二、相关概念
        (一) 精准扶贫
        (二) 农村扶贫开发
        (三)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两项制度的联系与区别
        (一) 两项制度的联系
        (二) 两项制度的区别
    四、“两项制度”衔接的可行性分析
        (一) 政策目标耦合
        (二) 扶贫主体多元
        (三) 对象瞄准交叉
        (四) 扶贫资源集聚
第二章 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情况
    一、我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情况
        (一) 对象衔接现状
        (二) 标准衔接现状
        (三) 部门衔接现状
        (四) 制度运行与管理平台的衔接现状
    二、云南省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情况
        (一) 对象认定和动态管理衔接
        (二) 救助和扶贫措施衔接
        (三) 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衔接
        (四) 信息数据衔接
第三章 大姚县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现状
    一、大姚县低保执行现状分析
        (一) 大姚县农村低保人数及低保标准
        (二) 大姚县农村低保申请审批流程
        (三) 大姚县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四) 农村低保群体医疗救助
    二、大姚县扶贫开发政策执行现状
        (一) 精准识别大姚县农村贫困人口
        (二) 大姚县扶贫开发模式及路径选择
    三、大姚县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执行现状
        (一) 标准衔接
        (二) 对象衔接
        (三) 管理衔接
        (四) 政策衔接
    四、“两项制度”衔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 部门分割且数据信息未共享
        (二) 政策主体职责边界不清
        (三) 收入核算不够精确
        (四) 基层监管不够
第四章 完善云南省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建议
    一、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
        (一) 明确部门职责
        (二) 建立专项事件沟通制度
        (三) 建立部门间月例会制度
    二、实现数据信息共享
        (一) 建立扶贫资源信息共享机制
        (二) 实现信息互通
        (三) 加强防范信息泄漏
    三、加强监管力度
        (一) 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二) 加强审计监督
        (三) 建立健全考核指标体系
    四、加强治理主体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一)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二)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三) 发挥社会组织的补充作用
        (四) 提高贫困对象的参与度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篇章结构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及其理论基础
    2.1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
        2.1.1 农村金融消费者概念及特点
        2.1.2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含义
        2.1.3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内容
    2.2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行为经济学理论
        2.2.3 金融发展权理论
        2.2.4 行为监管理论
    2.3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第3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
        3.1.1 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章
        3.1.2 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部门
        3.1.3 金融机构及行业协会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3.1.4 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自我保护
    3.2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实现情况
        3.2.1 金融服务获取权的实现情况
        3.2.2 自主公平交易权的实现情况
        3.2.3 求偿权的实现情况
第4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分析
    4.1 市场失灵与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4.1.1 主体地位不平等影响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4.1.2 信息不对称影响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4.2 政府失灵与政府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4.2.1 政府推动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4.2.2 普惠金融政策安排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4.2.3 政府行为偏差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4.3 有限理性、自组织的困境与农村金融消费者自我保护
        4.3.1 农户的有限理性特征影响其自我保护的能力
        4.3.2 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困境影响农户权益实现
        4.3.3 农村资金互助社中成员利益诉求差异影响权益保护
    4.4 小结
第5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政府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5.1 政府保护:对金融市场的行为监管
        5.1.1 金融行为监管是金融机构与农户公平交易的前提条件
        5.1.2 金融行为监管促进交易双方地位的实质平等
    5.2 案例分析: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中的行为监管
        5.2.1 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的运行情况
        5.2.2 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中政府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困境
    5.3 行为监管的实现:金融监管法制化
第6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6.1 普惠金融机构网点业务开展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6.2 无网点银行业务发展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6.2.1 无网点银行业务发展情况
        6.2.2 依托实体门店的无网点银行业务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6.2.3 依托移动设备的无网点银行业务与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6.3 案例分析:金融扶贫服务站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6.3.1 金融扶贫服务站的设置及其运作情况
        6.3.2 金融扶贫服务站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效应
        6.3.3 金融扶贫服务站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6.4 小结
第7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自我保护
    7.1 单个农户金融能力的提升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7.1.1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7.1.2 实证结果及分析
    7.2 农户参与农村资金互助社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7.2.1 农村资金互助社建立条件与农户的金融服务获取权
        7.2.2 农村资金互助社运营中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实现
        7.2.3 结论
第8章 普惠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8.1 明确政府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职责,落实农村金融行为监管
        8.1.1 建立健全农村普惠金融法律体系
        8.1.2 完善农村金融行为监管部门和制度
        8.1.3 加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政策支持
    8.2 提高金融机构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能力和主动性
    8.3 增强农户自我保护意识和金融市场参与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9)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独创性及拟解决问题
        1.4.1 研究的独创性
        1.4.2 拟解决问题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海洋生物医药
        2.1.2 产业生态系统
        2.1.3 创新生态系统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生态学
        2.2.2 战略管理理论
        2.2.3 创新管理理论
        2.2.4 共生理论
3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要素
    3.1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3.1.1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范式研究趋势
        3.1.2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经济增长情况
        3.1.3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3.2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3.3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要素
        3.3.1 创新主体方面
        3.3.2 系统演绎逻辑
        3.3.3 风险管理方面
    3.4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影响因素测度
        3.4.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3.4.2 影响因素关联度分析
    3.5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创新模式构建
        3.5.1 海洋生物医药的产业创新生态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5.2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结构及创新循环模式
4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现行情况
    4.1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动力
        4.1.1 发展现状
        4.1.2 存在问题
    4.2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
        4.2.1 发展现状
        4.2.2 存在问题
    4.3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空间载体
        4.3.1 发展现状
        4.3.2 存在问题
    4.4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支撑因素
        4.4.1 发展现状
        4.4.2 存在问题
5 国外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作经验
    5.1 全球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概况
        5.1.1 战略政策
        5.1.2 创新资源集聚
    5.2 美国经验: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
        5.2.1 创新生态系统理念
        5.2.2 科技政策保障体系
        5.2.3 多渠道政策资金保障
        5.2.4 社会投融资体系建设
        5.2.5 注重专利建设
    5.3 欧盟:智能化下的产业集群
    5.4 日本:技术创新及成果产业化
    5.5 加拿大:开放共赢的创新群落
    5.6 国外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作经验总结
        5.6.1 重视基础研究
        5.6.2 完善产学研合作体系
        5.6.3 多元化融资渠道
        5.6.4 构建高效的创新生态政策环境
6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政策建议
    6.1 完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政策环境
        6.1.1 建设创新驱动路径
        6.1.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6.1.3 发挥风险资本产业的作用
        6.1.4 增强市场动力
    6.2 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根本性技术创新
        6.2.1 加大核心技术的研究
        6.2.2 加强专利保护
    6.3 注重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空间载体的培育
        6.3.1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联盟
        6.3.2 注重辅助种群的建设
    6.4 完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影响因素的建设
        6.4.1 完善智库建设
        6.4.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7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10)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地理阅读栏目补充材料开发 ——以青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开发课程资源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的要求
        二、乡土地理教材使用受限的现状
        三、高中地理阅读栏目的边缘化现象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进展
        二、地理教材阅读栏目的相关研究进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阅读栏目
        二、乡土资源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高中地理教科书阅读栏目的功能分类和作用
    第一节 现行高中地理教科书阅读栏目的功能分类
        一、概念理论阐释类
        二、数据展示类
        三、正文补充说明类
        四、事实案例类
        五、思考辅助类
    第二节 高中地理教科书阅读栏目的作用
        一、对地理学习的作用
        二、对地理教学的作用
第四章 青岛市高中地理教科书阅读栏目使用情况调查、结果分析与开发建议
    第一节 青岛市高中生地理教科书阅读栏目使用情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目的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二节 青岛市高中地理教师关于阅读栏目开发的访谈
        一、访谈对象、方法与访谈内容
        二、访谈结果处理与开发建议
第五章 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地理阅读栏目开发策略
    第一节 立足学生需求,坚持开发原则
        一、难度适宜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三、可迁移原则
        四、趣味性原则
        五、特色性原则
        六、与时俱进原则
    第二节 落实教学主题,选择开发内容
        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
        二、现行高中地理教科书阅读栏目中内容
        三、地方性高中地理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中的内容
    第三节 针对栏目内容,选择乡土材料
        一、地方志资源
        二、城市博物馆与城市规划馆
        三、校史馆资源
        四、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
        五、民间习俗
        六、地方新闻
    第四节 根据栏目功能,细化开发策略
        一、概念理论阐释类阅读栏目开发策略
        二、数据展示类阅读栏目的开发策略
        三、正文补充说明类阅读栏目开发策略
        四、事实案例类阅读栏目开发策略
        五、思考辅助类阅读栏目开发策略
第六章 阅读栏目开发案例与案例教学设计
    第一节 青岛市乡土资源列举
    第二节 阅读栏目开发案例
        一、概念理论阐释类阅读栏目
        二、数据展示类阅读栏目
        三、正文补充说明类阅读栏目
        四、事实案例类阅读栏目
        五、思考辅助类阅读栏目
    第三节 案例开发与实施
        一、案例开发
        二、案例实施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成果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新化开通农业信息网(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
  • [2]潍坊市特色小镇产城融合的规划策略研究[D]. 李书琦.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2)
  • [3]沪昆高铁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D]. 刘亦. 上海财经大学, 2020
  • [4]古镇旅游业态综合评价与布局分析 ——以乌镇为例[D]. 黄潇逸.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大数据在基层政府精准扶贫中的运用[D]. 郭梦真.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6]政府工作报告[N]. 白松涛. 玉林日报, 2020
  • [7]云南省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问题探究 ——以大姚县为例[D]. 王雨. 云南大学, 2019(03)
  • [8]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D]. 唐文婷. 湖南农业大学, 2019(12)
  • [9]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 吴春萌.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1)
  • [10]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地理阅读栏目补充材料开发 ——以青岛市为例[D]. 李渊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新华社开通农业信息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