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色和平组织封锁港口抗议法国向日本运送核燃料(论文文献综述)
迈克·施耐德,安东尼·福罗格特,大卫·弗里曼,朱莉·哈斯曼,松田忠雄,拉玛纳,胡安·卡米洛·罗德里格斯,安德烈亚斯·鲁丁格,阿格尼丝·斯蒂安,宋梅,郭鹏超,常力月,郝旭光,朱亚旭,刘启源,历颖超,孙兴恒,张碧凝,王焱[1](2017)在《2017世界核能产业现状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回顾(中国例外)全球核电发电量在2016年上升了1.4%,原因是中国增长了23%,尽管核电在发电中的份额停滞在10.5%(-0.2%)。2016年共有10座新核电反应堆启动,其中一半在中国。2017年上半年有两座反应堆发电入网,一座位于中国,另一座位于巴基斯坦(由中国公司承建),后者是世界上第一台开建于福岛核事故之后并运行入网的机组。2016年全球新建动工核反应堆3座,其中两座位于中国,一座位于巴基斯坦(由中国公司承建),与2010年全球新建动工15座(中国10座)的情况相比下降明显。2017年上半年全球仅有一座新建反应堆在印度开建,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没有。全球在建核反应堆数量连续4年下降,由2013年年末的68座下降到2017年年中的53座(中国20座)。关停与建设延期俄罗斯和美国2016年关停了部分核反应堆,瑞典和韩国也于2017年上半年将其最老的机组关停。韩国新当选总统关闭了一座核电站,并暂停了另外两座核电站的建设。这使其本国核电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希望陷入危险。目前,有13个国家正在建造新的核反应堆,比WNISR2016报告中少了1个。随着项目管理高层卷入大规模腐败丑闻,巴西Angra-3反应堆的建设被放弃。有37座反应堆的建设进度滞后,其中19座在去年进一步延误。中国也不例外,20座在建反应堆中至少有11座出现了工程延期。有8个在建核电项目已开工建设10年以上,其中3个已有30年。《2016世界核电产业现状报告》指出有17座反应堆计划于2017年启动。截至2017年年中,只有2座启动,而有11座至少要延期至2018年。历史核巨头的破产/救助——核电企业的深度金融危机在发现核电建设项目发生巨额亏损之后,东芝集团为其美国子公司——西屋电气公司申请破产,西屋公司是历史上世界最大的核电建设商。在过去六年里,阿海珐集团累计亏损了123亿美元。法国政府已经向其提供53亿美元的纾困,并继续采取"拆分"策略。阿海珐集团Creusot Forge业务部的大规模质量控制丑闻进一步削弱了人们对核电产业的信心。主要核电公司的股价遭受侵蚀,信用评级机构调低了他们的信用等级。福岛核事故发生六年后,日本政府开始解除撤离令,以限制飞涨的赔偿费用。灾难总成本的官方估计已从1000亿美元增加到2000亿美元。一项新的独立评估将灾难成本估计为4440亿-6300亿美元(取决于水的除污水平)。只有5座反应堆已经重启。2016年全球风能发电量增长16%、太阳能发电增长30%、核电发电量增长1.4%。风能发电量增长132 TWh、太阳能发电量增长77 TWh,分别是核电35TWh发电量的3.8倍和2.2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新增发电量的62%。新的可再生能源击败了现有的核能。在智利、墨西哥、摩洛哥、阿联酋和美国,可再生能源拍卖创下了低于30美元/MWh的低价,而2015年美国核电站的平均摊分成本为35.5美元/MWh。
王丽[2](2014)在《论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一种文化视域的阐释》文中研究表明全球风险社会下,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地区冲突与战争、恐怖主义、大规模暴力冲突、屠杀、流行性疾病、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贫困、饥荒、自然灾害、大型交通事故等等,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挑战人类社会的抗压力。游荡在全球各个角落的风险和频繁发生的各种公共危机向人们昭示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全球风险社会下,面对重重灾难与各种突发事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在面临着日趋复杂和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治理的研究就越发的紧迫和重要。本文创新性地从文化这个整体性视角出发,运用多角度、跨学科的分析方法力图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产生的现状、深层原因、形成机制以及治理模式的结构进行全面阐释。本文的研究把历史例证与概念性讨论交织在一起,把研究对象和问题放在现代文化形成的长时段历程中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力图对问题进行“深描说”。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的分析和研究。这部分研究主要是从长时段的文化演化角度去分析公共危机、全球风险社会以及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的发展状态、内涵及特征。(2).对文化、主要是现代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力图全面地把握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并形成自己对现代文化的认识、观点和分析框架,从而为下一步的分析和阐释奠定基础。(3).从文化视域对公共危机、全球风险社会、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形成机制的分析和研究。这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文化与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逻辑关联,二是现代文化与全球风险社会之间的因果关联,三是现代文化与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关联。其核心在于解决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是如何与现代文化变迁的各种力量相一致的,即作为全球风险社会及其现代性公共危机根源的现代性风险是如何在现代文化体系内被系统地制造和大规模释放的这一关键性问题。(4).对治理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治理历史的分析和阐释,重新认识和界定治理。(5).对全球风险社会下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现代文化体系内形成的风险和危机应对机制的研究,分析当前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的构成和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讲,本文力图在现代文化框架下对全球风险社会之公共危机治理的一种阐释性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发现:(1).公共危机作为文化的产物,是在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并对人类文化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的文化构成。(2).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作为现代性风险集结演化的产物,是一种结构性暴力。(3).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这种结构性暴力的系统基质就是现代文化。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是现代文化扩张的产物。(4).现代文化是一个由社会实在构成的集合。社会化大生产是现代文化的组织方式。现代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由知识的社会化大生产、制度的社会化大生产以及物质商品的社会化大生产构成的社会化大生产系统。社会化大生产的系统产物就是包括知识、制度、物质商品以及现代性风险在内的各种社会实在。(5).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治理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乃至更早。治理作为现代文化的管理方式,既是一种对生命进行控制的权力技术体系,也是一种安全管理机制。(6).现代文化不仅系统地生产出大量的现代性风险和公共危机,还形成了包括一般性安全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在内的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机制。在对现代文化的理解和阐释的基础上,本文力图从五个方面的内容对现代文化和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阐释和证明:一是从观念层面分析现代文化与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关系,现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所蕴含的矛盾与冲突是导致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的内在根源。二是从作为现代文化组织方式的社会化大生产出发分析现代性风险与公共危机的形成过程。三是从社会实在本体论这一微观角度出发,通过社会实在建构过程的分析阐释现代性风险如何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系统地生产和释放。四是从现代文化之管理方式治理出发,分析治理机制与风险和公共危机之间的相互关系。五是从经济社会角度分析经济社会与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的因果关联。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从文化视角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进行分析和阐释;二是对治理界定的创新,本文认为治理作为现代文化的管理方式,既是现代文化用以控制风险和管理公共危机的手段,其本身也蕴含着暴力和各种矛盾;三是在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与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关系的阐释上有所创新,在对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进行区分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它们与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关系;四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从文化这个难以驾驭的整体性视角出发,跨学科、多角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由于作为一种基础性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现代文化视域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治理作一种阐释性分析,因此在对策方面的探讨和分析较少,这为后续研究点奠定基础的同时也预留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赵喜凤[3](2013)在《科学论视域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公众参与科学”维度的方法论解析》文中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代最突出的风险问题之一。贝克在《风险社会》中指出科学与政治是风险产生的两种主要因素。在唯科学主义盛行的时代,科学以审判官的身份存在,占有绝对的话语权,科学的辩护与政治的解释使得风险被遮蔽。社会建构主义对科学的可信性进行解构,拉图尔、伍尔加、夏平、谢弗、布尔迪厄、齐曼等人的研究揭示出科学权力与修辞维度。迫使科学对自身进行反思,被科学主义霸权所拒斥掉的公众维度凸显出来。公众参与科学成为STS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中,公众参与经历了两种模型,一种是精英科学模型,另一种是大众参与模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分析中,坚持的是精英科学观,黑箱化的科学是由具有资格的科学家所操控的,科学的标准在科学共同体内确定,在传播中共同体之外的人员只是接受者,这也导致了风险问题的产生。在大众参与模型中,行动者具有了多元性,各种异质性要素能够平等地参与,技能的引入、公众的介入使得问题趋于公开与透明,打破黑箱化,风险分析与处理中的权力维度、修辞维度被解构。公众参与的障碍得以明晰,公众参与所需技能被呈现。公众参与的障碍被一些科学家、政府管理人员描述为“公众是无知”的。从公众的“无知”入手,分析公众技能积累中的限制因素,结合贾萨诺夫、温、柯林斯、席宾格、普罗克特的研究,梳理出公众“无知”的发展路径,从专业知识上的缺乏到“公民认识论”到“知识遮蔽”的过程,即经历了“我们不知道”到“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到“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过程,因此以“公众无知”为借口阻止公众参与是不成立的。而科学文化所负载的政治制度、社会因素才是公众参与的路障。贾萨诺夫、温等的分析指出了公众参与的弊端,但是如何能够使公众切实地参与,却没能提出现实的可行性,柯林斯的SEE理论提出用技能指导公众进行参与,参与科学的公众并不是外行,而是经验型的专家。技能周期表中相关技能的积累使得公众参与科学具有合法性与可行性。因此,“公众参与”就经历了“作为传播的受众”到“作为口号的形式参与”到“切实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通过案例生动地表现出来,坎伯兰牧民、基因被采集的农民、黄金大米喂养实验的儿童因为不具备相关技能、不能理解科学的语言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科学家才是唯一的行动者;被疯牛病危机所困扰的公众虽然具有民主权利,但是政府科学家认为公众及其他科学家将会打乱他们的计划而拒绝其参与,并在公众健康和经济利益上选择了后者,FSA的会议为了凸显公众的地位而损害了其他利益群体,公众参与虽然被意识到,但是对政府的决策并没有实质影响;转基因技术共识会议中,各种利益群体以及外行公众都能平等地参加,打破了行动者的唯一性,多元行动者的参与体现了民主的最大化,公众的决策能够得到合理审议,因为公众凭借技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合理的决策,对政府决策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公众参与发展过程的案例分析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法论参考。针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法律与管理上的漏洞,公众参与是问题解决中的重要维度。多种专家的贡献性技能的积累、社会学家的相互性技能的转译、消费者相关技能的辨别、政府的宏观指导的共同作用促进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风险是实在与建构的双重结果。食品安全中科学与民主的问题是科学哲学中划界问题的现实体现。国内外共识会议与大陆听证会的对比分析,为大陆民主提供现实借鉴。现代化的今天,民主问题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游戏,涉及多种异质性要素的结合,科学、企业、政治、技能、公众、技术、全球化等,民主的实现是多方面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在公众参与过程中,要吸取西方民主的教训,保持科学家与大众、民主与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张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主面临生物技术发展中的新问题,生物剽窃、生物政治涉及其中。
李宝林[4](2011)在《信任与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无核缔约国的核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任是国家遵守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信任指信任者关于被信任者倾向于相互合作,而不是利用信任者合作的信念。遵守是指国家行为与国际制度相关规定相一致的一种状态。根据形成动因,信任关系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观念性不信任/信任、战略性不信任/信任。这些类别共同构成信任光谱,预示着不同的信任关系和不同的不信任/信任程度。不同类型的信任关系对国家遵守行为产生不同影响。存在着观念性不信任关系的国家之间处于零和状态,他们倾向于怀疑对方遵守承诺的可信性,而且这一猜疑可能会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存在观念性信任关系的国家拥有更多的共同利益,他们倾向于认为对方将遵守承诺,关注外部环境对对方的不利影响,并共同努力消除这些影响。存在着战略性不信任/信任的国家属于非敌非友,他们根据具体的成本收益预测对方是否可信,进而采取相应的行为。以信任关系为基础,本文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无核缔约国分为三类:第一类,与美国存在着观念性不信任的国家,如伊拉克、朝鲜、利比亚和伊朗等国。美国一直谴责这类国家违反NPT,并威胁将对其采取强硬措施。美国的态度引起了这些国家的抵抗,并有可能导致他们最终违反NPT。第二类,与美国存在着观念性信任的国家,如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自由安全共同体”成员。这类国家的安全受到美国保护,他们发展先进核技术的权利也得到充分保障,因此倾向于遵守NPT。不仅如此,他们还与美国一道防止核扩散。第三类,前两类之外的国家。这些国家可能与他国存在纷争,但其国家和政权安全不受严峻威胁。当纷争得到有效解决之后,这类国家倾向于遵守NPT。为了进一步说明信任关系对NPT无核缔约国核政策的影响,本文选取伊朗、日本和埃及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信任关系对他们核政策的影响。
王青[5](2011)在《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现实的表现、未来的趋势等,都是国际社会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核恐怖主义是当今国际和平与安全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核恐怖主义作为恐怖主义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具有与其他恐怖主义活动相似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借助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研究,我们一方面可以丰富国际刑法学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刑法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对恐怖主义问题的研究,已经超越了学科界限,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共同关注的问题。恐怖主义问题是国际法、国际政治、国际刑法、国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学、犯罪学、政治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的选取与对恐怖主义的不同认识有重要关联。研究核恐怖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层面上,它事关国际社会秩序和国际整体局势;在国家层面上,它事关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需要进一步完善国际法依据,建立以联合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为核心的全球核安保机制,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并推进核安全在国家层面的实现。应当看到,核恐怖主义犯罪的最终消除只有根除它滋生的土壤才能完成,这有赖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渐进落实以及对文明多样性的尊重。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本部分以2010年4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核安全峰会为切入,结合恐怖主义犯罪发生的趋势和后果探讨了选题的由来。恐怖主义是人类社会肌体的顽疾,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历史车轮的运转的同时,也塑造着恐怖主义的新面孔。频发的恐怖袭击是人类冲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爱好和平的人们从未停止反恐怖主义的斗争。在目睹了“9.11”恐怖袭击的灾难性后果之后,我们不能再坐等一场核“9.11”的来临,为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发生,这即是理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从跨学科的角度对核恐怖主义犯罪进行多视角的研究是全面认识和寻找对策的基础,也是对恐怖主义进行综合治理的必要前提。国际政治学中的国家利益、国际格局、国际关系等相关理论为研究核恐怖主义带来了很好的启迪,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国际犯罪问题也契合于国际刑法的两重性——国际属性和刑法属性。历史的研究方法、比较的研究方法和实证的研究方法也是研究核恐怖主义犯罪不可或缺的方法。尽管人类社会至今尚未出现严重的核恐怖袭击后果,但是其潜在危险性已经十分明显,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发生,意义重大。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和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面临的困境。在介绍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前,笔者给出了相关的概念以及该类犯罪的类型与特征。以《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的国际法律文件对核恐怖主义做出了相关规定,并确立了防范和制止核恐怖主义犯罪的条文基础和制度框架,彰显了国际社会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决心和行动。应当看到,在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上,我们还有改进的空间,主要包括公约等法律制度方面、国际社会合作方面以及实践操作层面等,如资金和应急管理与处置。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理论基点,这是集中体现本文理论深度的一章。理论基点的不同选择,将带来对国际问题不同的认识结果,进而导致国家在国际法律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首先,是从国际关系视角去认识和分析核恐怖主义犯罪。国家利益理论、相互依存理论以及全球化理论分别对包括核恐怖主义在内的恐怖主义有独特的解读,依据不同理论确立的国家战略和制定的国家政策直接影响着反恐的立场和行动。核恐怖主义在国际关系发展中并非一个被动的客体,而是给国际关系带来巨大挑战和机遇的事物,其中挑战主要体现在对国际格局构成的冲击、使国家安全利益内容复杂化、致使原有规则体系失效和对国际合作进行实质性的考验等方面;机遇主要包括了密切了国际主体间的利益联系、使核安全和反恐怖地位凸显以及对新型合作模式的寻求等方面。其次是统一国际刑事政策的确立与实施。统一国际刑事政策的发展和完善具有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并以科学、法治和国际原则为指导。针对原有刑事政策的不足,防范核恐怖主义的统一国际刑事政策倡导从事后打击到事前预防、从军事打击到综合治理和从单边主义到国际合作,将复杂多变的核恐怖主义犯罪现象与相对稳定的国际刑事法律相连接,为防范这种超级恐怖主义犯罪确立了理论根基。第四部分针对当前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中存在的不足并依据相关的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在国际层面上应当完善公约等配套法规、建立统一的国际反恐联盟和加强核恐怖主义事件的管理等内容。法律文件的完善包括了实体性规定和程序性规定的完善两个方面、限制核能军用和促进核能民用两个辅助部分;反恐联盟的建立需要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加强集体安全制度、优化机构职能、调整国家核安全战略等方面;加强核恐怖主义事件的管理需要完善硬件装备和软件技术、严格保管核材料和核武器、加强教育和提高认识等内容。第五部分回归中国实际,结合当代中国面临的核恐怖主义犯罪威胁,探讨了在国际社会核恐怖主义犯罪日益严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加入相关国际条约并使其尽早内化的努力,以及坚持限制核能军用、发展安全清洁的民用核能的基本立场。无论是构建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体系还是加强反核恐怖主义的实践,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不断在新形势下寻找防范核恐怖主义的新路径,并且愿意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就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作出各种尝试。
李惠茹[6](2008)在《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国际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因素之一。在中国为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发展目标和背景下,关注和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作用,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就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围绕FDI是否存在跨境污染转移,发展中国家是否是“污染避难所”进行探讨,但由于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不同,使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差异。从中国开放以来,就存在着FDI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只是中国对短缺资本的渴求,掩盖了其对生态环境的负影响。因此,需要以FDI适应中国自身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以及发展战略目标转变的要求为研究视角,全面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生态环境影响程度,争取最大限度降低FDI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提升FDI对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正面影响作用。同时,现阶段生态环境恶化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国与国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与环境相关的国家利益问题已越来越深化和扩大化,如何在国际环境关系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协调FDI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制度设计的空间。因此,要求不断审视FDI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形成对FDI适应现实的系统性研究,不仅是本文的立意与研究视角,而且也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对FDI影响效应的研究。基于此,论文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分析,揭示FDI的生态环境效应,为探讨FDI与中国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解决跨境环境污染转移问题,促进中国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益参考。论文以对FDI生态环境效应的理论界定为基础,以探讨FDI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为核心,以FDI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等方面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主线,从理论、现实和实证等多层面解析和揭示FDI形成的生态环境效应,并提出FDI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设想。基本研究思路是:(1)厘清FDI产生生态环境效应的依据,为研究FDI生态环境效应问题提供理论基础。(2)探寻FDI产生生态环境效应的途径,以及FDI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理性假定,为进行FDI生态环境效应的实证研究奠定分析基础。(3)进一步从现实性分析和实证分析层面检验FDI与生态环境的基本关系。(4)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强调把跨境环境污染问题置于全球可持续发展与全球环境保护的背景下,构想FDI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通过一定的制度性协约,规范FDI投资行为对东道国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促进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具体而言,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观点是:1.从理论层面对FDI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梳理和解析,明晰了FDI生态环境负效应与正效应的依据。分析表明由于国家之间环境保护强度不同,所形成的环境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使环境标准制定相对宽松的国家,容易吸引污染产业的跨境转移,从而成为“污染避难所”,或“污染的天堂”。同时,在发达国家国内环境保护日益强化的形势下,污染密集型产业就是率先安排进行对外投资的边际产业。而“波特假说”则强调环境标准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有充足的理由和空间,提高自身的环境标准。本文指出如果完全靠内资发展经济也可能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则外资的生态环境正效应就有其发挥的潜力与空间。2.探讨FDI生态环境效应的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FDI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理论基础。在明确FDI主要通过其投资规模、结构及技术等方面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基础上,界定了FDI的生态环境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及技术效应。认为在环境保护技术和生产结构不变的情况下,FDI规模的增加将使污染排放量增加,其生态环境的规模效应为负;FDI流动变化产生的结构性变动可能引致正负效应,如果投资结构更清洁或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时,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且在有利于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上,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一般大于规模效应。另外,论文对FDI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多种关系形式的假设,为进一步验证二者的关系提供了分析基础。3.对FDI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现实性分析。通过分析中国实际利用FDI的现实状况,从不同投资主体、投资区域布局等多角度论述了FDI通过其规模、结构等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揭示了不同时期下的FDI规模及结构效应及其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投资主体如美、日、欧和港、澳、台经济体的FDI对中国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差异,得出港、澳、台经济体对中国生态环境影响大于美、日、欧;以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界定为基础,着重分析了FDI投资结构的环境效应,反映出FDI具有偏好投资中国工业部门及工业部门中的污染密集型行业的特征。以中国东、中、西部的划分为前提,分析了分布于不同地区的FDI投资规模与结构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体现了FDI主要集中于东部的现实,从而FDI的生态环境效应也体现东、中、西部这一梯度推移格局;同时,通过分析FDI对外贸易的生态环境效应,也反映了FDI的投资结构呈现由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向更高的产业结构转变的特征,从而以其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规模和出口结构体现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4.FDI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经验分析。首先是对FDI与生态环境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一是从全国层面分别对FDI与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粉尘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验证,二是从区域层面分别对东、中、西部的FDI与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粉尘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验证。FDI与生态环境的因果关系表明,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区域角度,FDI是影响生态环境的成因之一,但是FDI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其次是对FDI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趋势关系进行检验。一是从全国层面分别对FDI与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粉尘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趋势关系进行验证,二是从区域层面分别对东、中、西部的FDI与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粉尘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趋势关系进行验证。从FDI与生态环境趋势关系及其区域比较分析看,无论是从全国层面看还是从区域层面看,FDI与所分析的四个污染指标的趋势关系,几乎都具有“U型”特征。而且从各污染指标“U型”的转折点时间看,大都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相一致。近期的FDI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关系还比较明显表现为FDI加剧了中国污染指标的上升趋势。5.FDI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因素分析。依据FDI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决定因素,对分析指标进行了选择。即分别选取外商直接投资额来反映FDI的规模效应;用FDI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体现FDI的技术效应;用资本生产率表示生产方式;用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动;用污染物排放量与工业增加值之比反映环境保护程度、环保技术水平等。在分解反映FDI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及结构效应的前提下,运用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法测定各影响因素对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粉尘排放量变动的影响方向与程度,以及引起的各污染指标增减变化量。6.构建FDI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首先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及解决跨国性环境问题的要求,作为引导FDI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现实背景。分析了环境问题国际化和环境问题的跨国性趋势,探讨了在此背景下中国提高环境保护程度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明晰了把构建FDI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问题置于上述背景与现实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FDI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的设想,一方面以完善国际性的跨国环境规制,作为FDI与生态环境关系协调的基础,同时,强化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跨境环境管理,形成和完善关于约束FDI投资行为对生态环境产生负影响效应的相关制度体系;另一方面以中国的生态现代化建设,作为促进FDI与生态环境关系协调的条件。主要从建立与完善中国可持续发展制度、建立和推广清洁生产机制与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循环型经济社会运行体系、引导FDI发挥正效应的引资政策调整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生态现代化建设基础性条件。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或拓展性研究表现为:通过对FDI与生态环境的因果和趋势关系的区域比较分析,得出FDI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区域和行业上的差异,以及FDI与生态环境的曲线关系具有明显的产业结构特征的结论。在实证分析中建立了能够反映影响生态环境决定要素的指标体系。运用指数因素法分解了影响生态环境的各因素指标,并就各因素对生态环境污染指标的变动程度、变动方向及由此引起的变动量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了FDI规模对中国工业污染变化的影响具有同向性、FDI技术效应对工业污染变化的影响具有逆向性特征的结论。同时,进行了包含5方面内容的FDI与生态环境关系协调机制框架的设想。论文的立意是强调今后中国在利用外资上的态度决不能表现为饥不择食,要未雨绸缪的考虑引资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问题,使引进和利用FDI与提高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相适应,使利用FDI的规模和结构,都要以解决生态环境要素的稀缺性为中心,以提高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体系为目标,让FDI真正成为中国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力量。
高奇琦[7](2008)在《美韩核关系(1956年-2006年):对同盟矛盾性的个案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的主要脉络是从案例到理论。从案例研究总结国际关系实践中的一些规律,再提升为理论。案例是美韩核关系,理论是同盟矛盾性。美韩核关系是美韩同盟关系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中表现较为剧烈、特征较为明显的一部分,所以本文希望从美韩核关系的特征中抽取出同盟矛盾性的一些特质。对美韩核关系实践的研究,包括美韩核关系的内容和影响。美韩核关系的内容表明,美国对韩国既保护又约束。美韩核关系的内容表现出同盟功能的对立统一性。一方面,同盟的功能是对立和冲突的。另一方面,同盟的功能也是统一的,美国希望通过这样的同盟结构实现朝鲜半岛的地区安全。美韩核关系的影响则表明,美国对韩国的核保护是导致朝鲜核发展的重要因素。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在平衡撤军的影响、应对感知到的朝鲜进攻态势,以及消减韩国的核动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驻韩美军强化了核威胁的态势,而这一态势对朝鲜核项目的启动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冷战后至今,美国向韩国提供的延伸核威慑也是推动朝鲜继续核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为了确保韩国不发展核武器,美国会确认向韩国提供的核保护,这是阻止韩国未来核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阻止朝鲜未来弃核的重要因素。美韩核关系的影响同样表现出同盟影响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使盟友获得更多安全的努力,会导致对手更多的不安全,互动之后又导致了结盟方新的不安全。美韩核关系的实践研究为同盟矛盾性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美韩核关系的内容可以总结为同盟功能的矛盾性。本文认为,在1945年之前,同盟功能的矛盾性是不明显的,同盟基本上都是针对外部威胁的军事集团。而在1945年之后,同盟功能的矛盾性开始明显表现出来,同盟的对内约束功能开始上升为同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本文认为,国际权力结构的变化、同盟控制成本的变化和相互依存程度的加强是同盟矛盾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同盟功能矛盾性的理论可以对冷战后北约的存续和发展、美日同盟功能的强化以及同盟的防扩散约束等现象做出解释。美韩核关系的影响则可以总结为同盟影响的矛盾性。本文在总结美韩核关系和美韩同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同盟复杂影响的两种运行路径:一是“同盟安全—对手不安全—同盟不安全”路径,二是“对手安全—同盟不安全—对手不安全”路径。冷战后北约东扩和美日同盟强化所导致的安全困境问题,可以使用第一种路径来解释。上世纪70年代美苏缓和后又转向对抗的案例,则可以使用第二种路径做出解释。同样,在对美韩—朝鲜安全互动中的矛盾循环分析之后,本文抽象出同盟影响的矛盾循环模型。冷战时期美欧同盟与苏联的安全互动和冷战后北约东扩与俄罗斯互动的事实,则可以使用同盟影响的矛盾循环模型来做出解释。本文还提出同盟稳定状态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来评估同盟矛盾的程度。同盟稳定状态可以划分为同盟契合、同盟摇摆和同盟危机三个层级。同盟的共同利益和相互依赖是同盟稳定状态的根本决定因素。同盟间的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同盟状态之间的转换。盟国近期的行为因素则是直接反映同盟稳定状态的重要指标。本文使用同盟稳定状态的衡量指标对美韩、美英、美法、美德、美日同盟的矛盾程度进行了评估。同盟矛盾性理论对朝核问题的解决有重要启示。美国需要认识到,它使韩国感到安全的行为,却让朝鲜感到强烈的不安全。只有认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美国才会真心诚意地推动朝核问题的解决。朝鲜需要认识到,美国的行为有时并不一定是针对自己,而是为了安抚韩国。对这一点的深刻理解会增加朝鲜的安全信心。韩国则需要认识到,当美国试图通过美朝缓和来解决安全问题时,韩国需要克服被美国抛弃的担心。同盟矛盾性理论对我国未来同盟战略的运用也有一定启示。中国在未来成长过程中将可能会逐渐使用同盟战略来处理中国的周边事务。采取公开的结盟战略会引致所针对国家的不满。采取模糊的、非正式同盟的战略,同时强调同盟的对内管理功能,会减弱一些潜在对手国家的猜忌和怀疑。当然,过多强调同盟的对内功能则容易导致同盟的凝聚力下降和盟友的离心。因此,使用同盟战略需要很高的外交技巧,来平衡同盟的对外和对内功能。这样才可能使同盟战略为我国今后的和平发展贡献积极的作用。
辛文[8](2001)在《绿色和平组织封锁港口抗议法国向日本运送核燃料》文中研究说明
二、绿色和平组织封锁港口抗议法国向日本运送核燃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色和平组织封锁港口抗议法国向日本运送核燃料(论文提纲范文)
(2)论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一种文化视域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现有研究的一般性分析 |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现有研究路径和范式 |
一、经济学路径的技术-理性范式 |
二、心理学路径和心理测量范式 |
三、社会学路径和社会放大模式 |
四、公共管理学路径及其相关范式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假设、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
二、核心概念 |
三、研究视角 |
四、研究方法和路径 |
第二章 文化视域下的公共危机演化 |
第一节 文化与公共危机 |
一、文化的词源解释 |
二、文化的概念阐释 |
三、文化与公共危机的相互关系 |
第二节 前现代社会公共危机的演化 |
一、从自然灾害的演化到极端气候事件 |
二、古代饥荒与现代饥荒 |
三、疾病的流行和传播 |
四、战争等集体暴力 |
第三节 近现代社会的公共危机 |
一、现代文化孕育时期的公共危机 |
二、工业革命前及早期的公共危机 |
三、二十世纪公共危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 |
第一节 全球风险社会的来临 |
一、前奏 |
二、风险社会的提出 |
三、人口压力、地球承载力与人类的发展境遇 |
第二节 风险社会理论评述 |
一、风险社会理论内涵 |
二、风险社会理论的价值 |
三、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缺陷 |
第三节 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的形成机制 |
一、风险 |
二、全球风险社会的形成机制:贝克的逻辑和阐释 |
三、从(不)确定性到风险 |
四、从风险到全球风险社会 |
五、从现代性风险到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 |
第四节 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结构性暴力 |
一、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现代性公共危机 |
二、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结构性暴力 |
三、结构性暴力:内涵和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现代文化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现代文化的分析 |
一、对现代文化的界定 |
二、现代文化的演化和结构 |
三、现代文化的分析框架 |
第二节 作为社会自我意识的现代文化 |
一、人类中心主义:新的世界观 |
二、观念的再审视 |
三、作为一种自治机制的现代文化 |
四、现代文化的治理机制 |
第三节 社会化大生产 |
一、社会化大生产是现代文化的组织方式 |
二、社会化大生产体系的构成 |
三、社会化大生产与公共危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作为社会实在体系的现代文化 |
第一节 从社会实在到现代文化 |
一、制度性事实的构成: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结构 |
二、社会制度和等级结构的形成:制度性事实的叠加 |
三、从社会实在到现代文化 |
第二节 现代文化的本体论分析 |
一、一切制度性事实都包含权力 |
二、制度性权力 |
三、现代文化的本体论特征 |
第三节 现代文化:基于制度性事实的进一步分析 |
一、制度 |
二、人为确定性及其风险:边界和身份 |
三、人为不确定性 |
四、构成性规则的滥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经济社会与公共危机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公共危机 |
一、经济的纵向结构 |
二、经济体系中的决定性因素 |
三、市场经济再审视 |
四、市场经济与公共危机 |
第二节 资本主义与公共危机 |
一、资本主义的形态与概念 |
二、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分析 |
三、跨国公司与现代性公共危机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公共危机 |
一、经济全球化 |
二、世界经济体系与公共危机 |
三、对自由市场机制的批判 |
四、自由市场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技术与公共危机 |
一、技术的分类及相关公共危机 |
二、技术的本质 |
三、现代技术:公共危机的始作俑者还是拯救之道?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作为现代文化管理方式的治理 |
第一节 作为政治主权运转的治理 |
一、16世纪政治含义治理的出现 |
二、16-18世纪治理的发展 |
三、国家治理机制的三个发展模式 |
第二节 公民社会自治 |
一、公民社会自治的起始 |
二、市民的出现和权利性自由 |
三、市民社会的出现 |
四、市民社会自治 |
第三节 治理的演进与公共危机 |
一、治理的演进机制 |
二、依国家理性治理蕴涵的暴力因子 |
三、节制性治理与公共危机 |
四、新自由主义治理与公共危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
第一节 现代性风险和公共危机:现代文化初期的应对 |
一、西方早期传统社会救助制度与措施 |
二、工业革命之前的一些保护机制 |
三、工业革命初期的保护性制度 |
四、商业保险制度 |
第二节 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
一、一般安全机制 |
二、社会保障制度 |
三、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机制 |
四、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机制 |
第三节 基本结论和未来展望 |
一、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基于现代文化的分析和阐释 |
二、作为复杂系统的人类世界:新观点的提出和阐释 |
三、观念的转变:建构全球安全共同体 |
附录:20世纪的公共危机 |
参考书目 |
致谢 |
(3)科学论视域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公众参与科学”维度的方法论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食品安全问题分析的新视角——科学论的第三波 |
一、风险社会领域中食品安全研究的定位 |
二、长期以来的实证主义以及话语分析的视角 |
三、SEE理论作为问题解决的方法论尝试 |
四、食品安全问题分析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五、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六、食品安全案例选取标准与排列顺序 |
第一章 风险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
第一节 风险问题的来源 |
一、风险社会状况概述 |
二、风险解释的政治可塑性 |
三、风险解释的科学原因探究 |
第二节 问题的全球性——食品安全问题的层出不穷 |
一、高标准的欧盟国家食品问题依然存在 |
二、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反复性 |
三、食品安全问题所涉及的利益团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科学论视角下的风险社会——风险问题的方法论思考 |
第一节 科学论的第一波与第二波——风险的建构与解构 |
一、科学论的第一波——风险产生的催化剂 |
二、科学论的第二波——风险解释的溶化剂 |
三、科学的可信性 |
四、可信性危机:打破“黑箱化”的存在 |
五、公众的话语权与自身利益博弈 |
第二节 科学论的第三波——风险解决的处方药 |
一、传统公众理解科学的困境 |
二、打破困境——相关技能的介入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食品安全中“公众缺席”的案例 |
第一节 坎伯兰牧民案例 |
一、坎伯兰地区核污染事件 |
二、农业部政策调整 |
三、当地牧民的社会认同 |
四、柯林斯:坎伯兰牧民技能缺乏与参与障碍 |
五、温与柯林斯PUS理论异同及其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基因探测案例 |
一、基因采集的人体试验 |
二、非议中存在的“黄金大米” |
三、生物勘测中“知情同意”原则执行的困境 |
四、后殖民视角下的民主境遇 |
五、公众参与亟待凸显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食品安全中“公众形式上参与”的案例——英国疯牛病的分析 |
第一节 英国疯牛病的案例介绍 |
一、疯牛病引起欧洲对风险问题的重视 |
二、疯牛病问题处理经历三个阶段 |
第二节 对疯牛病案例的科学论分析 |
一、路易斯:从科学的不确定性到共识 |
二、贾萨诺夫:不过高估计专业知识的能力 |
第三节 公众参与的逐渐实现 |
一、政府的信任危机:公众参与不能仅是口号 |
二、科学论第二波的启示:公众参与的理论上建构 |
三、公众参与的落脚点 |
四、案例得出的教训:公众参与必须被搬到前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食品安全中“公众切实参与”案例—转基因食品中公众与科学家的交流 |
第一节 案例简述 |
一、转基因食品介绍 |
二、转基因食品商业化进程中的争议 |
三、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所持态度 |
第二节 风险分析中的公众参与 |
一、“知识社会”还是“民主社会” |
二、多种异质性要素的解析 |
第三节 风险分析中公众参与的案例:共识会议 |
一、共识会议的介绍 |
二、共识会议的应用 |
三、转基因农作物的共识会议 |
四、公众切实参与的实现 |
五、公众参与作用的分析 |
第四节 欧洲、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公众参与形式比较 |
一、欧洲和台湾共识会议比较研究 |
二、听证会与共识会议比较研究 |
三、公众参与对中国大陆的启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语境下的公众参与——瘦肉精事件解析 |
第一节 瘦肉精事件始末 |
一、瘦肉精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 |
二、河南瘦肉精问题回顾 |
第二节 公众的未参与与不可知 |
一、学术界:瘦肉精的科学研究 |
二、投入使用:公民不知情 |
三、政策上:瘦肉精的禁止使用 |
四、销售过程:消费者无法识别 |
第三节 SSE理论的分析——公众理解科学 |
一、贡献性技能专家提出的针对消费者的措施 |
二、措施所应用的技能分析 |
三、消费者践行措施的可能性 |
四、解决消费者践行问题的应对方法 |
第四节 公众介入科学的可能性探讨 |
一、第一阶段:投入使用时的风险交流 |
二、第二阶段:禁令颁布中的风险告知 |
三、第三阶段:安全防范中的共识会议 |
第五节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探究 |
一、贡献性技能专家措施的积极提供 |
二、相互性技能专家的引导 |
三、公众(消费者)专业性技能的积累 |
四、风险分析的交流与共识会议的召开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食品安全问题的哲学反思与现实借鉴 |
第一节 食品安全问题的哲学反思 |
一、风险的认识论:实在还是建构 |
二、科学哲学的划界问题 |
第二节 国内外共识会议对中国大陆借鉴作用的探讨 |
一、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对共识会议的现实需求 |
二、共识会议在中国大陆的适应情况探讨 |
三、中国特色民主的经验积累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博期间学术成果 |
后记 |
(4)信任与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无核缔约国的核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绪论 |
一、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
四、结构框架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信任与遵守:概念和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信任概念的界定 |
二、遵守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既有遵守理论及评价 |
一、国际关系的遵守研究 |
二、国际法的遵守研究 |
第三节 信任与遵守 |
一、影响信任的因素 |
二、信任关系分类及对遵守的影响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信任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无核缔约国的核政策 |
第一节 NPT及其他防扩散措施 |
一、NPT谈判历程及内容 |
二、其他防扩散措施 |
三、不扩散规范 |
第二节 信任与NPT无核缔约国的核政策 |
一、观念性不信任与核政策 |
二、观念性信任与核政策 |
三、战略性信任与核政策 |
第三节 案例的选择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信任与伊朗核政策 |
第一节 美伊信任关系的演变 |
一、巴列维国王时期:美伊战略性信任 |
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时期:美伊观念性不信任 |
第二节 美伊战略性信任与巴列维时期伊朗核政策 |
一、巴列维时期伊朗的核发展计划 |
二、巴列维时期伊朗不发展核武器的政策 |
第三节 美伊观念性不信任与伊朗核问题 |
一、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核发展计划 |
二、伊朗核问题 |
三、美伊观念性不信任与伊朗核问题 |
第四节 伊朗核政策的前瞻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信任与埃及核政策 |
第一节 埃以信任关系的演变 |
一、敌对时期:埃以观念性不信任 |
二、缓和时期:埃以战略性信任 |
第二节 埃以观念性不信任与埃及核政策 |
一、埃及对以色列秘密核计划的反应 |
二、埃及拒绝批准NPT |
第三节 埃以战略性信任与埃及核政策 |
一、埃及对NPT的批准 |
二、埃及的防扩散政策 |
第四节 埃及核政策的前瞻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信任与日本核政策 |
第一节 美日观念性信任的形成 |
第二节 日本核政策 |
一、日本的核能政策 |
二、日本不发展核武器的政策 |
三、日本的防扩散政策 |
第三节 美日观念性信任与日本核政策 |
一、美国在日本核能发展中的让步 |
二、美国对日本不发展核武器政策的影响 |
三、日本防扩散政策的矛盾性 |
第四节 日本核政策的前瞻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一、信任与无核缔约国的核政策 |
二、信任视角下的国际不扩散机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核恐怖主义犯罪概述 |
1.1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含义、类型与特征 |
1.1.1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含义 |
1.1.2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类型 |
1.1.3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特征 |
1.2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与发展 |
1.2.1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 |
1.2.2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趋势 |
第2章 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理论基点 |
2.1 国际关系理论与核恐怖主义犯罪 |
2.1.1 国际关系基本理论概述 |
2.1.2 核恐怖主义犯罪给国际关系发展带来的挑战 |
2.1.3 核恐怖主义犯罪给国际关系发展带来的机遇 |
2.2 统一国际刑事政策与核恐怖主义犯罪 |
2.2.1 统一国际刑事政策的基础 |
2.2.2 统一国际刑事政策的原则 |
2.2.3 统一国际刑事政策的内容 |
第3章 国际层面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完善 |
3.1 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的现实与问题 |
3.1.1 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公约体系及其不足 |
3.1.2 核安全合作机制及其缺陷 |
3.1.3 实践层面上的困境 |
3.2 公约及配套法律规范的完善 |
3.2.1 防范与惩治核恐怖主义犯罪公约之完善 |
3.2.2 反扩散的 NPT 之完善 |
3.3 统一国际反核恐怖主义联盟的建立 |
3.3.1 联合国框架内集体安全制度的加强 |
3.3.2 联合国机构的组织协调与职能优化 |
3.3.3 调整国家核安全战略并切实履行国际义务 |
3.4 核恐怖主义事件的管理与处置措施的完善 |
3.4.1 核恐怖主义事件的管理 |
3.4.2 核材料与核武器的保管 |
3.4.3 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
第4章 中国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路径选择 |
4.1 中国面临的核恐怖主义威胁 |
4.1.1 来自周边地区的威胁 |
4.1.2 潜在的核和辐射源危险 |
4.1.3 境内恐怖分子实施核恐怖袭击的企图 |
4.1.4 外围领域存在的漏洞 |
4.2 中国惩治与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 |
4.2.1 中国的基本立场 |
4.2.2 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体系及其完善 |
4.2.3 加强防范核恐怖主义犯罪的实践 |
4.2.4 完善核恐怖主义事件的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学术成果 |
后记 |
(6)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对FDI生态环境效应依据的论述 |
1.2.2 关于FDI生态环境负影响作用的论述 |
1.2.3 关于FDI是否具有环境正效应的论述 |
1.2.4 环境规制与FDI生态环境效应关系的探讨 |
1.2.5 关于FDI与生态环境关系分析方法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 论文研究路径、创新点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1 研究路径 |
1.4.2 主要创新点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章 FDI生态环境效应产生的理论解析 |
2.1 含有环境负效应的"污染避难所"假说 |
2.1.1 "污染避难所"假说的成因及存在条件 |
2.1.2 "污染避难所"假说存在的现实依据 |
2.2 内含环境负效应的产业转移论 |
2.2.1 边际产业扩张论与产业转移 |
2.2.2 产品生命周期论与产业转移 |
2.3 隐含环境正效应的"波特假说" |
2.3.1 "波特假说"基本思想的拓展 |
2.3.2 "波特假说"的现实体现:FDI生态环境正效应发挥的条件 |
第3章 FDI生态环境效应的形成机制 |
3.1 FDI生态环境效应的形成机制 |
3.1.1 FDI投资规模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
3.1.2 FDI投资结构的生态环境效应作用机制 |
3.1.3 FDI技术水平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
3.2 FDI与生态环境基本关系的假定 |
3.2.1 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的评述与分析 |
3.2.2 FDI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假设判断 |
第4章 FDI对中国生态环境影响的现实性分析 |
4.1 不同时期的FDI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分析 |
4.1.1 FDI发展起步阶段的影响作用 |
4.1.2 FDI稳步发展阶段的影响作用 |
4.1.3 FDI高速发展阶段的影响作用 |
4.2 FDI来源结构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
4.2.1 源于美、日、欧FDI的影响作用分析 |
4.2.2 源于港、澳、台经济体FDI的影响作用分析 |
4.3 FDI投资结构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
4.3.1 污染密集产业的界定及投资构成状况 |
4.3.2 FDI工业内部的投资结构 |
4.3.3 FDI投资行业的发展趋势 |
4.4 FDI区域结构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
4.4.1 FDI区域布局选择的依据 |
4.4.2 FDI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
4.5 FDI的贸易规模及构成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4.5.1 FDI对外贸易的生态环境效应形成机制 |
4.5.2 外商投资企业贸易的环境效应分析 |
第5章 FDI与中国生态环境关系的经验分析 |
5.1 FDI与生态环境的因果关系分析 |
5.1.1 全国FDI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 |
5.1.2 东部地区FDI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 |
5.1.3 中部地区FDI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 |
5.1.4 西部地区FDI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 |
5.2 FDI与生态环境趋势关系的经验检验 |
5.2.1 全国FDI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趋势关系检验 |
5.2.2 东部地区FDI与生态环境趋势关系的检验 |
5.2.3 中部地区FDI与生态环境趋势关系的检验 |
5.2.4 西部地区FDI与生态环境趋势关系检验 |
5.3 FDI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区域比较分析 |
5.3.1 FDI与生态环境因果关系的区域比较分析 |
5.3.2 FDI与生态环境趋势关系的区域比较分析 |
5.3.3 结论与启示 |
第6章 FDI对中国生态环境影响的因素分析 |
6.1 方法选择与数据定义 |
6.1.1 指标与分析方法选择 |
6.1.2 指数体系的构建与数据定义 |
6.2 影响生态环境变化的因素分析 |
6.2.1 工业废水排放量变动的因素分析 |
6.2.2 工业固体废物与工业粉尘排放量变动的因素分析 |
6.3 结论与启示 |
6.3.1 分析结论 |
6.3.2 总结与启示 |
第7章 建立和完善FDI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机制 |
7.1 引导FDI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现实背景 |
7.1.1 可持续发展下的中国环境质量改善的迫切性要求 |
7.1.2 环境问题国际化和环境问题的跨国性趋势的加强 |
7.1.3 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运动国际化趋势 |
7.2 中国重视和提高环境保护程度的必然趋势 |
7.2.1 中国提高环境规制水平的现实意义 |
7.2.2 利用外资政策调整中提高环境规制水平的必要性 |
7.3 全球环境保护要求下的国际环境关系演变及发展 |
7.3.1 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的国际环境关系 |
7.3.2 国际环境条约中的国际环境关系 |
7.4 FDI与生态环境关系协调机制的构建 |
7.4.1 FDI与生态环境关系协调的基础:完善跨国环境规制 |
7.4.2 FDI与生态环境关系协调的条件:中国生态现代化建设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美韩核关系(1956年-2006年):对同盟矛盾性的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本研究的框架结构 |
第一章 美韩核关系与同盟矛盾性:研究议程的设定 |
第一节 美韩核关系的概念界定和前人研究 |
第二节 同盟理论与同盟矛盾性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美国对韩核保护的历史分析 |
第一节 美国在韩核部署的历史过程 |
第二节 美国在韩核部署的具体特征 |
第三节 韩国在美国核部署中的参与 |
第四节 后冷战时期美国在韩国的延伸核威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对韩核约束的历史分析 |
第一节 早期美国对韩国的核援助与核约束 |
第二节 朴正熙时期的核武器计划与美国干涉 |
第三节 后朴时期韩国的核活动与美国的限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韩核关系对朝鲜核选择的影响 |
第一节 朝鲜核项目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朝鲜核项目的重要时段和分析变量 |
第三节 影响朝鲜核项目启动的重要因素 |
第四节 影响朝鲜核项目推进和重启的原因 |
第五节 美韩核关系对朝鲜核选择影响的综合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韩核关系与朝鲜半岛的核未来 |
第一节 美韩核关系与韩国的核未来 |
第二节 美韩核关系与朝鲜的弃核前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同盟矛盾性:美韩核关系实践的抽象 |
第一节 保护与约束:同盟功能的矛盾性 |
第二节 避免刺激与难免刺激:同盟影响的矛盾性 |
第三节 同盟稳定状态:对同盟矛盾程度的评估 |
本章小结 |
结语 同盟矛盾性理论的实践意义 |
一、同盟矛盾性对解决朝核问题的启示 |
二、同盟矛盾性对深刻理解同盟实践的意义 |
三、同盟矛盾性对我国未来同盟战略的启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绿色和平组织封锁港口抗议法国向日本运送核燃料(论文参考文献)
- [1]2017世界核能产业现状报告[A]. 迈克·施耐德,安东尼·福罗格特,大卫·弗里曼,朱莉·哈斯曼,松田忠雄,拉玛纳,胡安·卡米洛·罗德里格斯,安德烈亚斯·鲁丁格,阿格尼丝·斯蒂安,宋梅,郭鹏超,常力月,郝旭光,朱亚旭,刘启源,历颖超,孙兴恒,张碧凝,王焱. 全球核能产业发展报告(2017), 2017
- [2]论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一种文化视域的阐释[D]. 王丽. 南京大学, 2014(04)
- [3]科学论视域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公众参与科学”维度的方法论解析[D]. 赵喜凤. 南京大学, 2013(05)
- [4]信任与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无核缔约国的核政策研究[D]. 李宝林. 复旦大学, 2011(12)
- [5]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 王青. 吉林大学, 2011(08)
- [6]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研究[D]. 李惠茹. 河北大学, 2008(04)
- [7]美韩核关系(1956年-2006年):对同盟矛盾性的个案考察[D]. 高奇琦. 复旦大学, 2008(04)
- [8]绿色和平组织封锁港口抗议法国向日本运送核燃料[J]. 辛文. 国外核新闻,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