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i-Fi:电信第二代(论文文献综述)
贾靖[1](2021)在《面向5G的非授权频谱接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流量激增。但是6GHz以下的授权频谱资源十分稀缺,难以持续满足移动数据流量的需求。第四代移动信息系统(The 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4G)引入非授权辅助接入(Licensed Assisted Access,LAA)技术将授权频段的数据流量卸载到非授权频段提高网络容量。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新空口(The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New Radio,5GNR)系统为了进一步扩展频谱,开始关注 5GHz、6GHz 以及 60GHz 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ave)的高频段非授权接入。本文主要研究5G NR非授权频段(NR in Unlicensed spectrum,NR-U)系统中无线频谱接入问题:(1)同一种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的不同节点在NR-U接入时存在拥塞,导致频率利用率下降;(2)NR-U采用基于竞争窗口大小(Contention Window Size,CWS)调节的信道接入,接入时延大;(3)当采用mmWave高频段的非授权接入时,网络覆盖能力更低,用户接入能力下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展5G非授权频谱接入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总结如下:针对同一 RAT节点在NR-U信道接入时拥塞导致频率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先听后说(Listen Before Talk,LBT)协调的NR-U接入方案。该方案对同一 RAT的网络节点,设计了两种协调方式,分别为动态协调模式-Xn接口传输和半静态协调模式-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传输。然后,基于LBT协调的NR-U数据传输过程进行马尔科夫链建模分析,推导出系统吞吐量及时延影响。仿真分析表明,通过LBT协调整个共存系统的吞吐量有显着提高,同时选择合适的LBT协调次数有效降低了 NR-U系统的数据传输平均时延。针对NR-U在CWS调整时存在高时延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参考时隙CWS调节的NR-U接入方案。该方案引入并定义了非参考时隙,并且结合参考时隙的反馈和非参考时隙反馈,对四种不同数据情况进行调整控制。然后,理论上对该方案的传输时延进行建模分析,仿真表明通过引入非参考时隙对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反馈的判断,基于非参考时隙的CWS调整的NR-U接入时延要比传统CWS调整方案降低15.79%。针对毫米波高频段非授权接入时网络覆盖能力更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授权辅助的基于k-means中继选择的接入方案。为了增大网络的覆盖率和传输容量,引入了基于k-means的中继选择,并且以实际通信节点和范围限制的方式优化k-means算法,对无监督分类的k-means算法进行条件限制。仿真分析表明通过联合优化60GHz非授权频段节点和授权频段中继节点的传输功率,使网络覆盖范围扩展到87%以上。
王忠峰[2](2021)在《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以让旅客出行更美好为目的,以“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为基础,以“旅客行程服务”和“特色车厢服务”为核心,构建中国铁路高速列车智慧出行延伸服务平台,为旅客提供高速移动场景下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高质量出行服务体验。基于现阶段中国高速铁路运行环境及沿线网络覆盖情况,提出了基于运营商公网、卫星通信和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Enhanced Ultra High Throughput)三种车地通信备选方案,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三种备选方案的建设难度、投入成本及服务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现阶段以“运营商公网”方式搭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基于运营商公网实现车地通信,以不影响动车组电磁干扰与安全为前提,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组网架构,为进一步完善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运维管控、智能化延伸服务、网络服务性能以及系统安全性,深入研究面向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复杂设备的运管平台、高铁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流媒体智能调度、基于列车位置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和网络安全防护设计,最终为旅客提供了面向移动出行场景的行程优选、在途娱乐服务、高铁订餐、接送站等定制化延伸服务。随着5G技术已全面进入商用时代,为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服务体验,以5G在垂直行业应用为契机,提出5G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融合组网方案,创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建设和运营新模式,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深入分析当前高速移动出行场景下旅客的服务需求,调研了国内外公共交通领域公众无线网络服务模式及经营现状,提出了以实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为目的,带动铁路旅客出行服务向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设计方案。在系统分析了既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信技术选择、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和系统运维管理等难题。2、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OWA(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算子与差异驱动集成赋权方法,利用基于OWA与差异驱动的组合赋权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各方案的灰色关联系数,得到灰色加权关联度,对三种备选方案合理性进行优势排序,最终确定了现阶段基于运营商公网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车地通信方案。3、基于动车组车载设备安全要求,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总体架构、逻辑架构和网络架构;基于动车组车厢间的互联互通条件,分别设计有线组网和无线组网的动车组局域网解决方案。4、基于Java基础开发框架,采用Jekins作为系统构建工具,设计面向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云管平台微服务架构设计。使用高可用组件和商业化的Saa S(Software-as-a-Server)基础服务,保证云端的可扩展性、高可用和高性能,解决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远程配置及管理。5、基于传统CDN原理和部署并结合高速列车车端的线性组网物理链路的特点,提出基于高速列车组的CDN概念,简称“高铁CDN”。设计由中心服务器提共一级缓存,单车服务器提供二级缓存的高铁CDN的两级缓存方案,每个二级缓存的内容为一级缓存的一份冗余,以此进一步提升旅客使用公众无线网络的体验,同时结合DNS解析技术提升请求的响应速度并减少出口带宽及流量的占用,提供了流畅的视频娱乐和上网体验。6、基于列车高速运行场景,分析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对于提高接收信号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模拟了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每个时隙下网络速率的变化,提出了350km/h高速移动场景下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技术,以验证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补偿技术和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在高铁场景下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天线间距和天线数量对于波束成形技术的影响关系。7、针对高速列车网络环境,根据802.11系列相关协议中Beacon数据包会携带AP网络相关属性进行广播这一特点,利用协议标准未定义的224字段进行唯一性标识加密,唯一性标识加密算法是通过RC4、设备MAC地址与随机码组合,不定期更新。系统采用AP(Access Point)间歇性扫描形式检测,调整虚拟接口到过滤模式,不断轮询所有频道,实现车载非法AP的检测与阻断。8、基于列车无线公众网络,打造了车上车下一体化、全行程、链条式延伸服务生态,实现了人流、车流、物流3流合一,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服务体验。9、针对5G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基于现有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运营服务系统,通过复用其基础设施,采用5G室分技术设计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与5G融合组网方案。该方案通过创新建设模式,引入车载室分设备,并结合5G大带宽、低时延、多连接等特性进行无线调优方案设计,实现车厢内部5G信号和Wi-Fi信号的双重覆盖。
禹小溪[3](2020)在《《5G神话》(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近年来,在全球各国争相发展5G通信技术的大背景下,我国也开始了加快推进5G网络覆盖的步伐,目前,全国5G商用加速,各省也在加快5G建设的布局,与5G技术相关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次翻译实践中,译者以威廉·韦伯教授的新作《5G神话》为翻译材料,希望通过英汉翻译实践能够为国内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以期对国内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5G神话》中的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章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翻译素材。这几章主要阐述了实现5G网络覆盖一致性的途径,且对全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文本中非谓语动词的数量较多,给译者的翻译带来了一定困扰,是此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探究重点。非谓语动词在句中可担当除谓语之外的所有句子成份,不同的类型可对应不同的翻译手段,这与变译理论中“变通”的特点较为符合,即依据不同情况,灵活变动。因此译者选取了变译理论作为理论指导,详细探讨文本中非谓语动词的翻译。本报告着重于案例分析部分,译者在变译理论指导下,探讨了动名词作主语、分词短语作定语时的改译;动名词作介词宾语、不定式作主语时的编译;不定式作状语、分词短语作状语时的增译,译者将变通手段对应非谓语动词的不同类型,使案例与理论的结合更有针对性。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归纳了一些应对通信文本的翻译方法,希望能够为同类文本的汉译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侯礼宁[4](2020)在《基于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共享公寓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智能电子锁是智慧家庭乃至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代表,利用足够安全和便捷的智能电子锁对民宿、公寓进行智能化管理,构建共享公寓系统模型,符合人们的利益追求,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阶段,应用于民宿、公寓方面的智能电子锁的安全性能和便捷程度在某些方面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对共享公寓系统模型进行构建的研究也比较少,为此,本论文针对共享公寓和智能电子锁存在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身份证识别开锁的智能电子锁、云管理平台软件及其通信网络,构建了基于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共享公寓系统模型。本文提出了基于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共享公寓系统模型理论,并分别从硬件层、管理层和应用层的角度出发,对系统模型进行具体的设计实现,并对系统中涉及到的两种物联网信息通信技术——RFID技术和无线局域网通信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完善了关于共享公寓的系统架构。从硬件层的角度出发,针对现阶段智能电子锁存在的关于安全性和便捷性方面的问题,论文设计开发了一种具备新型开锁方式的智能电子锁——通过识别身份证进行开锁。身份证具有其他门禁卡诸如插入式IC卡和射频式IC卡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如数字防伪技术和印刷防伪技术。本文介绍了智能电子锁的硬件结构设计和组成电路模块设计,阐述了识别身份证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及具体实现方式。从管理层的角度出发,本文设计了与智能电子锁配套的管理平台软件并将其搭建与阿里云服务器,设计了开放式的HTTPS通信指令帧格式以及指令调度策略——优先级队列,利用系统云管理平台软件和优先级队列指令调度策略可以实现对电子锁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操控。从应用层的角度出发,本系统模型与北京“拾号公寓”和太原逸客短租公寓进行合作,开发民宿公寓微信订房平台和订房网站,部署系统软硬件设施,同时可以带动布草、洗衣店、保洁、物业、水电、家政、餐饮多个各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张佳琪[5](2020)在《非授权频段LTE和WiFi的共存机制分析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数量和多媒体应用的流量需求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人们对传输速率、通信容量、传输延时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频谱资源日益短缺的现实,工业界和学术界提出一种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部署在非授权频段上的方案,这种技术在扩大蜂窝网络系统容量的同时又可以节约购买频谱资源的成本。然而,LTE与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协议都不相同,如何使LTE和WiFi在非授权频段上公平友好共存还面临着很多技术挑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首先,我们优化并对比了三种非授权频段上LTE和WiFi的共存算法。在介绍并对比了占空比(Duty-cycle Muting,DCM)、先听后说(Listenbefore-talk,LBT)与LTE和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的聚合(LTE and WLAN Aggregation,LWA)三种工作机制后,我们对这三种算法分别进行了优化。通过调整每种机制的关键参数,以获得LTE和WiFi共存系统的最大吞吐量。仿真结果揭示了DCM、LBT和LWA各自的特性和适用场景。其次,综合DCM和LBT两种机制的优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自适应接入算法。这种接入方案可以提高非授权频段的频谱利用率并降低WiFi系统受到的干扰。此外,通过调整占空比和退避窗口的大小,该算法能够在两种接入机制中快速切换,从而消除现有接入算法的局限性。仿真结果表明,与DCM和LBT技术相比,所提出的混合自适应接入方案在对提升共存系统的吞吐量和降低对WiFi系统产生的影响方面均优于现有的两种方案。本文最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业务卸载方法,它可以依据LTE-U和WiFi网络中的负载情况,在LTE-U和WiFi系统间进行双向用户卸载,再对非授权频段资源的分配情况进行调整,以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并实现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s,APs)间的负载均衡。仿真结果表明双向移动卸载方案的性能要显着优于单向卸载方案的性能。
杨欢[6](2020)在《面向窄带物联网(NB-IOT)的低速率数传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在智慧城市行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AI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催生出了对数据的海量需求,而海量数据的来源更多为感知层的数据采集。从感知层数据传输需求的规模及发展来看,物联网通信技术存在巨大的行业需求空间。窄带物联网作为物联网技术中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面向于物联网行业中应用及需求最为广泛的小规模数据传输业务。此类业务在物联网行业整体市场规模超过50%。因物联网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深入,低速率窄带物联网行业需求,也从传统的水、电、气表,延伸到水务、环保、气象、工业、农业、共享单车(汽车)、智慧城市等生活及行业生产中。本文主要针对基于新一代广域低速率窄带物联网通信技术NB-IOT进行研究,并根据目前小数据量数传业务行业需求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就新一代窄带物联网技术进行传输模组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目前通信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及窄带物联网需求领域进行了分析,保证本次研究的先进性及研究的价值和意义;2、梳理了目前传输通信领域授权频段与非授权频段内窄带物联网技术与行业需求,归纳了NB-IOT的技术特性,保证本次研究技术先进性及行业大规模部署适用性;3、对面向NB-IOT应用的低速率传输模块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软、硬件设计,并罗列出了详细的设计过程,为低速率数传模块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性解决方案;4、对本文设计的窄带物联网低速率数传模块进行了封装测试,最终进行模拟场景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产品可靠性、产品性能、实际应用成效等方面均满足窄带物联网的应用需求,取得了较好的测试效果。本文的研究基于广域小规模数据传输技术行业新兴通信方案NB-IOT,解决了目前2G/3G传输模组小数据采集设备因运营商网络部署通信技术改变造成数据无法传输问题,为NB-IOT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低成本存量业务需求解决方案,并结合行业实际现状与需求,本次研究可降低行业重复投入造成的资源浪费等问题,为整体NB-IOT技术在实际行业需求落地中起到了平滑过渡等积极意义。
王韵佳[7](2020)在《免许可LTE系统的网络选择与资源分配》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持续增长的移动业务与有限的频谱资源之间的冲突,移动网络仍将面临着很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移动网络可以与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 Fi)系统共享免许可频段(例如5.8 GHz频谱)。这种新兴技术被称为免许可频段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Unlicensed,LTE-U)技术。LTE-U可以帮助移动蜂窝网络提升其系统容量,改善用户体验。同时,与现有的Wi Fi网络相比,LTE-U技术可以显着提升免许可频段的频谱效率。然而,要部署LTE-U系统,关键是要解决LTE-U与Wi Fi网络的网络选择和资源分配问题,以均衡负载,保证LTE-U与Wi Fi的公平友好共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中心式的方法,以解决LTE-U和Wi Fi共存系统中的多制式(multi-homing)网络问题。multi-homing是一种允许用户同时使用Wi Fi和LTEU两种网络的技术。在此背景下,需要处理用户是否接入某种网络、应该占据多少网络资源的问题。我们希望在保证用户服务质量和功率限制的前提下,最大化总系统吞吐量。通过分析模型,我们证明了用户仅选择使用LTE-U或Wi Fi进行传输的充分条件。由于该问题具有非确定性多项式(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NP)难度,我们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启发式算法来进行网络选择和资源分配,算法性能接近具有指数级复杂度的最优算法。除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外,仿真结果还表明,与传统的单制式网络相比,multi-homing机制可以提高系统吞吐量。其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少数派博弈(Minority Game,MG)的分布式方法,该方法具有低计算复杂度、低信令开销的特点,并且无需任何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为了实现Wi Fi和LTE-U网络之间的负载均衡,该方法将网络选择与用户协调问题建模成一个少数派博弈问题,给出了少数派博弈模型中截断值的计算方法,并证明了截断值的唯一性。对于LTE-U中的先听后说(Listen Before Talk,LBT)和占空比(Duty-cycle Muting,DCM)两种共存机制,我们都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存在纳什均衡,并分析了其所在的位置。除了单Wi 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场景之外,我们的方法也可适用于多Wi Fi AP场景。最后,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Q值学习(Q-learning)的分布式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选择和用户协调方法,这种方法同样以少数派博弈模型为基础,但博弈过程中没有使用经典少数派博弈中的纯策略和混合策略,而是设计并使用了Q-learning算法。方法中的用户通过强化学习进行网络选择,在寻求各自自身利益的同时整体自组织地达到两种网络负载均衡的状态。仿真结果表明,Q-learning能够抑制少数派博弈中固有的“人群效应”,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刘京[8](2020)在《面向5G NR的非授权频谱无线接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业务类型井喷式涌现,无线数据流量呈非线性高速增长,不断挑战网络容量的极限。6GHz以下的授权频谱资源十分稀缺,难以满足当前持续增长的数据业务流量的需求,于是3GPP国际标准组织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长期演进(The Forth Generation Long Term Evolution,4G LTE)阶段提出将授权频段的数据流量卸载到非授权频段,缓解授权频段的网络负载压力。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新空口(The Fifth Generation New Radio,5G NR)设计及标准化进程中,有效使用非授权频谱资源的关键技术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因此,开展面向5G NR的非授权频谱使用关键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G NR网络工作于非授权频段时在实际网络部署和组网方面面临诸多新挑战。一方面,在非授权频段部署移动通信系统需要保证对已工作于非授权频段的已有网络(如Wi-Fi)的性能影响尽可能小,且保证两种系统的公平共存;另一方面,由于非授权频段接入主要是基于Best-effort的随机接入方式,因此需要在接入前通过先听后说机制(Listen Before Talk,LBT)检测信道占用情况,这导致信道接入不确定性较大,时延及可靠性无法保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重点开展面向5G NR非授权频段的无线接入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总结如下:1.基于Grant-free的NR-U接入技术研究:NR 非授权频段(NR in Unlicensed spectrum,NR-U)系统中 Grant-free 机制采用一组数据包同时占用多路信道进行传输来保证可靠性,但同时带来了信道利用率较低的情况。针对该问题,本文对NR-U与Wi-Fi共存系统的信道利用率和可靠性进行了折衷权衡分析。首先,文中基于Bianchi模型通过Markov链对Wi-Fi和NR-U的信道接入过程进行建模,并推导出了共存系统内的吞吐量。其次,引入排队论模型来对共存系统数据传输时延进行公式推导及仿真分析。最后,将Grant-free机制下的NR-U系统与基于调度请求的授权频段传输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对可靠性和信道利用率进行折衷分析得到最佳信道占用数量这一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得出处于最佳信道占用数量时的NR-U网络通信性能较优的结论。2.基于部分带宽块(BandWidth Part,BWP)的非授权频段接入及切换技术研究:3GPP现有标准所规定的BWP配置与激活机制会导致BWP资源利用率较低。针对该问题,本文引入交织技术进行资源共享和基于时域信道占用时间(Channel Occupancy Time,COT)共享,提出一种可行的频域资源共享方案。然后,针对非授权频段BWP数据传输容易出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反馈失败的情况,文中又增加了 HARQ传输信道数量来提高HARQ传输的可靠性,并给出了基于计时器的BWP自动切换机制。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案在BWP信道状态较差时可明显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并在保证数据传输有效性的同时,可获得较高的数据包成功传输概率。3.基于自动上行传输(Autonomous UpLink transmission,AUL)的低时延接入技术研究3GPP规定AUL机制工作时会进行资源提前配置,从而导致信道资源利用率不足。针对该问题,文中一方面提出一种UE与信道资源的多对多AUL信道资源分配方案,通过UE与信道资源块之间的多对多分配方式减少了信道资源空闲所增加的时延;进一步,根据资源块状态与UE数据业务类型的匹配程度对信道资源进行优先级划分,保证UE选择最匹配的信道资源进行接入。另一方面,由于在AUL的K repetition机制中,K值被设置为1可能导致传输时延增加和传输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文中又提出将位于PDCP层的数据包复制过程转移到MAC层的方案,通过触发MAC层的复制操作,并在MAC层进行数据包暂存,降低由于UE等待重传所增加的时延,同时保证传输可靠性。
柴薪[9](2018)在《上海市移动通信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质量管理及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进一步推动政府治理改革创新,切实提升城市移动通信用户感知度和获得感,切实为企业创新创业“降成本”,积极探索上海推进新型无线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新机制和新手段,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和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联合开展了上海市移动通信用户感知度测评工作。感知质量管控对服务质量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是服务价值与测评价值的体现。目前,质量管控问题成为运营商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需要更为合理高效的感知质量管控方式。首先,对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分析,提取项目的核心要素和核心过程,为后续项目管理和评估打好基础。根据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的具体要求,对项目管理过程和项目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分析设计。在项目管理过程方面,对项目管理方案编制方法和策略进行了说明,并对项目组织与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项目质量管理方面,对项目需求、质量管理标准流程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标准设计评审过程和配置管理过程。结合上海市移动通信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在项目评估难和涉及因素多等问题,结合项目的评价体系和层次分析法对项目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估。同时利用灰色白化权函数在测评项目中的适用性,对上海市移动通信用户感知度测评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上海市移动通信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的实际的数据和应用场景,对提出的指标体系和测评模型进行分析测评验证。结合测试结论,对用户感知度测评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链进行分析,保证整个产业链参与主体和客户的最终利益。
李翔[10](2019)在《前海通信基础设施项目的共建共享实施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通信行业基础设施领域实施共建共享是在当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提出来,并伴随通信行业发展而逐渐为社会所知的一种模式。虽然我国已经明确提出在通信行业基础设施领域实施共建共享,各地也已经开展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电信企业各自为阵,标准不统一,仍然没有形成一种统一、规范的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模式,相较于世界发达国家及地区还有较大差距。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电信企业还仅仅局限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没有将宽带固定网络纳入其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广东深圳前海的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前海”)为了更好地支撑城市高水平发展,其信息通信网络应形成国际化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建设一个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通信网络,部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通信基础设施。通过共建共享,从而实现快速、高效、经济、安全的部署。本文首先对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包括共建共享的概念、特征和原则,共建共享的形式和合作模式,共建共享的主要评价方法以及国内外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现状。然后通过对前海通信基础设施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前海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不同模式的对比,从趋势分析入手,提出适合前海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需要满足的要素。其次在分析前海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试点区域所涉及的通信管道、通信光纤、通信机房及配套、无线基站、室内分布、Wi Fi等通信基础设施的需求,提出关于两个试点区域各个子项的具体建设方案。最后提出前海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标准,兼顾合理性与经济性,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也要有一定的余量适应将来的发展,而且要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行业规范,符合运营商开展业务的需求。根据整体进度情况,为满足前海企业公馆和深港青年梦工场两个试点区域的运营,提出对应的实施进度安排。基于两个试点区域的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建设实践,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评价,提出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项目的评价方法,检测方案的投资收益是否符合财务评价标准,对今后在前海全面开展以及向国内更广泛区域推广积累实践经验。
二、Wi-Fi:电信第二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i-Fi:电信第二代(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5G的非授权频谱接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2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授权频段标准化进展 |
1.2.2 非授权频段接入技术概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基于LBT协调的NR-U接入技术研究 |
1.3.2 基于CWS调整的NR-U接入技术研究 |
1.3.3 基于k-means中继选择的NR-U接入技术研究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LBT协调的NR-U接入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
2.2.1 系统模型 |
2.2.2 LBT协调方式及相关流程设计 |
2.2.3 基于LBT协调的NR-U数据传输过程建模 |
2.3 节点传输概率、碰撞概率、吞吐量计算和传输时延分析 |
2.3.1 节点传输概率和碰撞概率 |
2.3.2 数据成功传输概率 |
2.3.3 共存系统饱和吞吐量 |
2.3.4 传输时延分析 |
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4.1 仿真场景 |
2.4.2 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WS调整的NR-U接入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非授权频段CWS调节标准现存问题 |
3.3 基于HARQ反馈的CWS调节技术 |
3.3.1 非授权频段CWS调节技术相关流程设计 |
3.3.2 基于HARQ反馈的CWS调整技术建模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1 仿真参数设置 |
3.4.2 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k-means中继选择的NR-U接入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非授权技术应用到毫米波频段现存问题 |
4.3 基于k-means中继选择的NR-U接入技术 |
4.3.1 中继选择的NR-U接入流程设计 |
4.3.2 基于k-means算法的中继选择优化 |
4.3.3 基于k-means中继选择的NR-U接入技术建模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1 仿真参数设置 |
4.4.2 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5.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共交通领域无线网络服务现状研究 |
1.2.2 旅客需求服务现状 |
1.2.3 中国铁路科技开发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研究 |
2.1 车地通信技术方案 |
2.1.1 基于运营商公网的车地通信 |
2.1.2 基于卫星的车地通信 |
2.1.3 基于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的车地通信 |
2.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方法研究 |
2.2.1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指标选取 |
2.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2.2.2.1 基于OWA算子主观赋权 |
2.2.2.2 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 |
2.2.2.3 组合赋权 |
2.2.3 灰色关联评价分析 |
2.2.3.1 指标预处理确定决策矩阵 |
2.2.3.2 计算关联系数及关联度 |
2.3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算例分析 |
2.3.1 计算指标权重 |
2.3.2 灰色关联系数确定 |
2.3.2.1 选择参考序列 |
2.3.2.2 计算灰色关联度 |
2.3.2.3 方案比选分析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总体方案研究及系统建设 |
3.1 总体架构 |
3.2 网络架构 |
3.2.1 地面网络架构设计 |
3.2.2 车载局域网架构设计 |
3.3 网络安全防护 |
3.3.1 安全认证 |
3.3.2 安全检测与监控 |
3.4 运营平台建设 |
3.4.1 用户中心 |
3.4.2 内容服务 |
3.4.3 视频服务 |
3.4.4 游戏服务 |
3.4.5 广告管理 |
3.5 一体化综合云管平台 |
3.5.1 云管平台总体设计 |
3.5.2 功能设计及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4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与优化 |
4.1 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分析 |
4.1.1 系统面临挑战 |
4.1.2 服务质量测量场景 |
4.1.3 服务质量分析 |
4.1.3.1 分析方法 |
4.1.3.2 用户行为分析 |
4.1.3.3 网络状态分析 |
4.2 QoE与 QoS指标映射模型分析 |
4.2.1 列车公众无线网络QoE与 QoS指标 |
4.2.1.1 无线网络QoS指标 |
4.2.1.2 无线网络QoE指标 |
4.2.2 QoE与 QoS映射模型 |
4.2.2.1 QoE与 QoS关系 |
4.2.2.2 通用映射模型 |
4.2.2.3 映射模型业务类型 |
4.2.3 系统架构 |
4.2.4 系统问题分析 |
4.2.4.1 开网业务的开网成功率问题 |
4.2.4.2 网页浏览延质差问题 |
4.2.4.3 即时通信的业务连接建立成功率问题 |
4.2.5 性能评估 |
4.3 高铁CDN流媒体智能调度算法研究 |
4.3.1 技术架构 |
4.3.2 缓存策略分析 |
4.3.3 算法设计 |
4.3.4 流媒体算法仿真结果 |
4.4 基于列车位置信息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LTE下行信道的影响研究 |
4.4.1 模型建立 |
4.4.2 信道建模 |
4.4.3 试验模拟结果 |
4.5 本章小节 |
5 基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智慧出行服务研究及实现 |
5.1 基础行程服务 |
5.1.1 售票服务 |
5.1.2 共享出行业务 |
5.1.4 特色车厢服务 |
5.1.5 广告 |
5.2 ToB业务 |
5.2.1 站车商业 |
5.2.2 站车广告管理平台 |
5.3 创新业务 |
5.3.1 高铁智屏 |
5.3.2 国铁商学院 |
5.4 本章小结 |
6 融合5G技术的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升级优化研究 |
6.1 融合场景分析 |
6.1.1 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现状分析 |
6.1.2 5G在垂直领域成熟应用 |
6.2 融合组网需求分析 |
6.2.1 旅客追求高质量通信服务体验需求 |
6.2.2 铁路运营方提升运输生产组织效率需求 |
6.2.3 电信运营商需求 |
6.3 电磁干扰影响分析 |
6.3.1 环境分析 |
6.3.2 干扰分析 |
6.3.3 结论及建议 |
6.4 5G上车方案设计 |
6.4.1 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
6.4.2 融合架构设计 |
6.4.3 逻辑架构 |
6.4.4 网络架构 |
6.4.5 系统功能 |
6.4.6 系统建设内容 |
6.5 关键技术 |
6.5.1 本地分流技术 |
6.5.2 高速回传技术 |
6.5.3 时钟同步 |
6.5.4 5G语音回落4G(EPS Fallback) |
6.5.5 5G网络QoS机制 |
6.5.6 隧道技术 |
6.5.7 切片技术 |
6.6 融合5G技术的公众无线网络经营思路 |
6.6.1 业务架构 |
6.6.2 商业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5G神话》(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 |
1.2 任务意义 |
第二章 翻译文本分析 |
2.1 文本内容 |
2.2 文本特点 |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
3.1 译前准备 |
3.1.1 翻译辅助工具的准备 |
3.1.2 平行文本的阅读 |
3.2 翻译过程 |
3.2.1 翻译原文的通读 |
3.2.2 翻译难点的分析 |
3.3 译后审校 |
3.3.1 自我审校 |
3.3.2 他人审校 |
第四章 非谓语动词变译案例分析 |
4.1 变译理论 |
4.1.1 变译理论的背景 |
4.1.2 变译理论的内涵 |
4.1.3 变译理论的特征 |
4.1.4 变译理论的核心 |
4.2 非谓语动词的改译 |
4.2.1 作主语的动名词改译为动词 |
4.2.2 分词短语的被动语态改译为主动语态 |
4.3 非谓语动词的编译 |
4.3.1 动名词作介词宾语时的语序调整 |
4.3.2 作真正主语的不定式与形式主语换序 |
4.4 非谓语动词的增译 |
4.4.1 作状语的不定式增加连词 |
4.4.2 作状语的分词短语增加连词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
5.1 翻译实践中的收获 |
5.2 翻译实践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翻译任务原文及译文文本 |
附录2 术语表 |
附录3 翻译辅助工具及平行文本列表 |
致谢词 |
(4)基于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共享公寓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电子锁 |
1.2.2 智能门禁系统 |
1.2.3 共享公寓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项目创新点简述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设计方案 |
2.1 系统组成 |
2.1.1 硬件层 |
2.1.2 管理层 |
2.1.3 应用层 |
2.2 系统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联网电子锁 |
3.1 电子锁的组成 |
3.2 硬件电路设计 |
3.3 身份证识别模块 |
3.4 Wi-Fi模块 |
3.5 CPU控制器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架构设计 |
4.1.1 数据访问层 |
4.1.2 业务逻辑层 |
4.1.3 表示层 |
4.2 功能模块设计 |
4.3 数据库系统设计 |
4.3.1 数据库总体设计 |
4.3.2 逻辑数据模型(LDM)设计 |
4.3.3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通信设计 |
5.1 RFID通信技术 |
5.1.1 TTF身份证读取 |
5.1.2 RFID系统频段选择 |
5.1.3 身份证识别防碰撞算法 |
5.1.4 RFID系统调制方法 |
5.2 HTTPS通信技术 |
5.3 Wi-Fi通信技术 |
5.3.1 补码键控(CCK)调制方式 |
5.3.2 嵌入式Wi-Fi模块通信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分析及研究 |
6.1 通信指令设计 |
6.1.1 指令功能设计 |
6.1.2 指令帧格式设计 |
6.2 电子锁指令调度分析 |
6.2.1 指令调度策略 |
6.2.2 指令查找策略 |
6.3 系统安全性能分析及研究 |
6.3.1 硬件安全 |
6.3.2 云端软件安全 |
6.3.3 通信安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非授权频段LTE和WiFi的共存机制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
1 绪论 |
1.1 非授权频段LTE技术 |
1.2 LTE和 Wi Fi的共存技术介绍 |
1.2.1 .动态频率选择 |
1.2.2 .占空比技术 |
1.2.3 .先听后说技术 |
1.2.4 .LTE与 WLAN聚合技术 |
1.3 LTE和 Wi Fi共存难点及挑战 |
1.4 本论文动机、创新点及内容安排 |
2 非授权频段上LTE和 Wi Fi共存算法的优化与比较 |
2.1 系统模型与优化问题建模 |
2.1.1 .占空比方式 |
2.1.2 .先听后说方式 |
2.1.3 .LTE和 Wi Fi链路聚合方式 |
2.2 性能评估 |
2.3 本章小结 |
3 非授权频段LTE混合自适应接入算法 |
3.1 自适应接入算法介绍 |
3.2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
3.3 性能分析与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4 LTE和 Wi Fi共存系统的双向移动业务卸载 |
4.1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
4.1.1 .系统模型 |
4.1.2 .性能分析 |
4.1.3 .问题求解 |
4.2 性能评估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与科研工作 |
(6)面向窄带物联网(NB-IOT)的低速率数传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物联网行业现状分析 |
1.1.1 物联网行业现状 |
1.1.2 运营商无线通信技术部署现状 |
1.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 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发展及窄带物联网技术发展 |
1.2.1 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发展 |
1.2.2 窄带物联网技术发展及行业需求分析 |
1.3 面向窄带物联网低速率传输模组的研究意义 |
1.4 本章总结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窄带物联网技术特性及与主流物联网技术对比分析 |
2.1 窄带物联网技术特性简介 |
2.2 窄带物联网网络架构及整体分析 |
2.2.1 窄带物联网网络架构 |
2.2.2 主流物联网技术种类及特性分类 |
2.2.3 公有频段自组网与授权频段窄带物联网优劣势对比分析 |
2.2.4 公有频段自组网与授权频段窄带物联网使用环境对比分析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面向窄带物联网低速率数据传输模组功能需求分析 |
3.1 传输数据类型分析 |
3.2 传输模组功能需求分析 |
3.3 传输模组外观尺寸形态分析 |
3.4 传输模组接口需求分析 |
3.5 传输模组功耗需求分析 |
3.6 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
3.7 传输模组远程控制需求分析 |
3.8 需求分析总结 |
第四章 面向窄带物联网的低速率传输模组设计 |
4.1 传输模组硬件系统设计 |
4.1.1 硬件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1.2 传输模组硬件电路单元设计 |
4.2 硬件设计总结 |
4.3 传输模组软件部分设计 |
4.3.1 数据解析整体流程设计 |
4.3.2 数据解析模块设计 |
4.3.3 获取数据类型模块设计 |
4.3.4 十六进制字符串转二进制字符串功能设计(数据格式转换) |
4.3.5 新增数据模块设计 |
4.3.6 更新数据模块设计 |
4.3.7 根据数据类型和数据位置获取对应的值功能设计 |
4.3.8 计算校验码功能设计 |
4.4 传输模组软件部分设计总结 |
4.5 传输模组能耗控制及系统安全设计 |
4.5.1 传输模组能耗控制设计 |
4.5.2 传输模组系统安全设计 |
4.6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硬件功能测试及传输模组性能测试 |
5.1 传输模组硬件功能测试 |
5.1.1 传输模组展示 |
5.1.2 传输模组技术参数 |
5.1.3 传输模组硬件结构测试 |
5.1.4 传输模组硬件功能测试总结 |
5.2 传输模组性能测试 |
5.2.1 测试环境及功能简介 |
5.2.2 传输模组性能测试总结 |
5.3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设计总结与后续工作展望 |
6.1 设计总结 |
6.1.1 测试总结及可持续性优化 |
6.2 窄带物联网低速率传输需求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免许可LTE系统的网络选择与资源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
1 绪论 |
1.1 LTE-U技术概述 |
1.1.1. LTE-U和WiFi网络主要共存机制 |
1.1.2. LTE-U组网模式 |
1.1.3. LTE-U网络优化 |
1.2 LTE-U系统中的网络选择与资源分配问题 |
1.3 传统异构网络中的网络选择与资源分配方法概述 |
1.4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和内容安排 |
2 免许可频段LTE的multi-homing问题 |
2.1 系统模型 |
2.1.1. WiFi吞吐量分析 |
2.1.2. 问题建模 |
2.2 免许可频段上LTE和WiFi网络选择的充分条件 |
2.3 算法设计 |
2.3.1. 关于{α_γ}和{β_n}的资源分配 |
2.3.2. 求解{γ_γ}的解域D |
2.3.3. 综合迭代过程 |
2.4 仿真验证与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少数派博弈的网络选择和用户调度 |
3.1 系统模型 |
3.1.1. LBT方法 |
3.1.2. DCM方法 |
3.2 单AP场景下的少数派博弈 |
3.2.1. 少数派博弈方法介绍及问题建模 |
3.2.2. 截断值 |
3.2.3. 算法设计 |
3.2.4. 纳什均衡点 |
3.3 多AP场景下的少数派博弈 |
3.4 仿真验证与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Q-learning和少数派博弈的分布式网络选择 |
4.1 系统模型 |
4.2 使用Q-learning的少数派博弈 |
4.2.1. 人群效应 |
4.2.2. Q-learning方法 |
4.2.3. 应用Q-learning |
4.3 仿真验证与系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免许可频段的multi-homing问题 |
A.1 定理 2.1 的证明 |
附录B 基于少数派博弈的网络选择和用户调度 |
B.1 定理 3.1 的证明 |
B.2 定理 3.2 的证明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与科研工作 |
(8)面向5G NR的非授权频谱无线接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2 课题来源 |
1.2 非授权频段接入技术概述 |
1.2.1 非授权频段概述 |
1.2.2 非授权频段标准化进展 |
1.2.3 非授权频段部署场景 |
1.2.4 非授权频段物理层关键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基于Grant-free的NR-U接入技术研究 |
1.3.2 基于BWP的非授权频段接入及切换技术研究 |
1.3.3 基于自动上行传输模式的低时延接入技术研究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Grant-free的NR-U接入技术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1.1 背景概述 |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
2.2.1 系统模型 |
2.2.2 NR-U与Wi-Fi共存网络建模 |
2.3 节点传输概率、碰撞概率和吞吐量计算 |
2.3.1 节点传输概率和碰撞概率 |
2.3.2 数据成功传输概率 |
2.3.3 共存系统饱和吞吐量 |
2.3.4 共存系统传输时延分析 |
2.4 授权调度情况下的性能分析 |
2.4.1 授权调度请求机制下吞吐量分析 |
2.4.2 授权调度请求机制下时延分析 |
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5.1 仿真场景 |
2.5.2 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WP的非授权频段接入及切换技术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技术背景 |
3.1.2 非授权频段BWP标准现存问题 |
3.2 非授权频段BWP标准现存问题解决方案 |
3.2.1 非授权频段BWP共享机制设计 |
3.2.2 非授权频段保障数据传输可靠性的BWP传输机制设计 |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1 仿真参数设置 |
3.3.2 仿真场景 |
3.3.3 仿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自动上行传输模式的低时延接入技术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1.1 技术背景 |
4.1.2 非授权频段AUL相关标准现存问题 |
4.2 非授权频段AUL标准现存问题解决方案 |
4.2.1 带有优先级指示的多对多AUL信道资源分配方案介绍 |
4.2.2 基于AUL的K repetition改进传输机制介绍 |
4.3 性能分析 |
4.3.1 带有优先级指示的多对多AUL信道资源分配方案分析 |
4.3.2 基于AUL的K repetition改进传输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5.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上海市移动通信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质量管理及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2.1 项目质量管理理论 |
2.1.1 质量规划及其主要方法 |
2.1.2 质量控制及其主要方法 |
2.2 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
2.3 项目评估理论研究 |
2.4 灰色层次分析法理论研究 |
2.4.1 层次分析法 |
2.4.2 灰色系统的相关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管理模式及项目质量控制方法 |
3.1 用户感知质量测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
3.1.1 项目过程管理策略分析及设计 |
3.1.2 项目组织与管理模式的分析 |
3.2 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质量规划优化 |
3.2.1 优化项目组织结构 |
3.2.2 制定项目质量目标 |
3.3 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质量保证及控制优化 |
3.3.1 优化需求管理过程 |
3.3.2 优化质量管理标准流程 |
3.3.3 建立标准化的设计评审过程 |
3.3.4 完善配置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评估模型研究 |
4.1 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项目评估模型 |
4.1.1 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
4.1.2 权值确定 |
4.1.3 构建评价样本矩阵 |
4.1.4 灰色评价权向量计算 |
4.1.5 综合评价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项目测评结果及分析对策 |
5.1 实际项目测评结果 |
5.2 构建商业模式和价值链 |
5.2.1 产业价值链构建方式分析 |
5.2.2 运营商职责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前海通信基础设施项目的共建共享实施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理论基础和现状与问题分析 |
2.1 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概述 |
2.1.1 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概念 |
2.1.2 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特征 |
2.1.3 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原则 |
2.2 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形式与合作模式 |
2.2.1 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形式 |
2.2.2 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合作模式 |
2.3 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评价方法 |
2.3.1 静态投资回收期 |
2.3.2 动态投资回收期 |
2.3.3 财务净现值 |
2.3.4 内部收益率 |
2.4 国内外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现状 |
2.4.1 国外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现状 |
2.4.2 国内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现状 |
2.5 前海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2.5.1 前海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现状 |
2.5.2 前海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问题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前海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建设方案 |
3.1 前海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需求分析 |
3.1.1 机房系统需求分析 |
3.1.2 传输系统需求分析 |
3.1.3 网络系统需求分析 |
3.2 前海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建设方案 |
3.2.1 机房系统建设方案 |
3.2.2 传输系统建设方案 |
3.2.3 网络系统建设方案 |
3.2.4 网管中心及配套动力系统建设方案 |
3.2.5 建设规模汇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建共享方案实施和效果评价 |
4.1 共建共享方案实施标准 |
4.1.1 机房系统实施标准 |
4.1.2 传输系统实施标准 |
4.1.3 网络系统实施标准 |
4.1.4 网管中心及配套动力系统实施标准 |
4.2 共建共享方案实施进度安排 |
4.3 共建共享方案经济效益评价 |
4.3.1 租金测算过程 |
4.3.2 租金执行标准 |
4.3.3 经济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Wi-Fi:电信第二代(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5G的非授权频谱接入研究[D]. 贾靖.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D]. 王忠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3]《5G神话》(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禹小溪. 湘潭大学, 2020(02)
- [4]基于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共享公寓系统研究[D]. 侯礼宁.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5)
- [5]非授权频段LTE和WiFi的共存机制分析与设计[D]. 张佳琪. 浙江大学, 2020(02)
- [6]面向窄带物联网(NB-IOT)的低速率数传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 杨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7]免许可LTE系统的网络选择与资源分配[D]. 王韵佳. 浙江大学, 2020(02)
- [8]面向5G NR的非授权频谱无线接入研究[D]. 刘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9]上海市移动通信用户感知度测评项目质量管理及评估方法研究[D]. 柴薪.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4)
- [10]前海通信基础设施项目的共建共享实施与评价研究[D]. 李翔.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