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膳食纤维在人体内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彭依晴,杜晨阳,董娟娥,梁宗锁[1](2021)在《影响饱腹感的成分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饱腹感是指在人体摄入一定量的食物后,心理上或生理上对更多食物的摄入没有欲望的一种状态,而摄入一些含有膳食纤维、抗性淀粉、蛋白质的食物后会产生强烈饱腹感,能够有效减少能量摄入,同时能够促进与饱腹感信号传导密切相关的生理指标的分泌,并对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有预防作用,但是人们却对其中的机制了解甚少。本文主要对人体饱腹感产生机制、产生饱腹感的物质种类及其生理功能进行论述,旨在为人类健康饮食和预防疾病的研究提供思路。
宋萌萌,刘媛,王健,张璇,彭发智,高清海,任丛涛[2](2021)在《不同加工方式对马铃薯营养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马铃薯是中国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着"营养之王"的称号。不同加工方式对马铃薯的营养成分的影响不同,为了进一步系统的了解不同加工方式对马铃薯营养物质的变化,为马铃薯的加工升级提供依据,本文综述了马铃薯的营养物质,以及炒、蒸、微波和煮制等几种常见的加工方式对马铃薯营养成分的影响,为马铃薯产品开发以及工业化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刘映萍,常庆,吴志霜[3](2021)在《甘薯膳食纤维酶法改性及其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采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相结合,对甘薯膳食纤维进行改性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甘薯膳食纤维酶法改性工艺条件,并对改性前后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薯膳食纤维酶法改性中,纤维素酶最适添加量1.2%,木聚糖酶最适添加量1.6%,最佳酶解时间30 min,最适料液比1∶11,获得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8.84%。与天然膳食纤维相比,改性后的甘薯膳食纤维持油力上升,膨胀力和持水力下降(P<0.05)。同时,酶法改性显着提高了甘薯膳食纤维对DPPH的清除能力,增强了甘薯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
颜雨萌[4](2021)在《胆盐理化性质及其对脂质消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胆盐(BS)是胃肠道中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在脂质消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S特殊的结构组成使之拥有不同于经典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例如竞争性吸附和自组装形成胶束的行为,都参与了体内脂肪分解的过程。首先简要介绍了脂质在人体中消化吸收的过程和BS的基本性质,然后进一步阐述了BS影响脂质消化的作用机制,最后综述了近年来BS与肠道中蛋白质、脂质及其他外源食品组分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探究BS在脂质消化中的角色,可以加深对脂质消化机制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脂质消化过程起到防治肥胖症等相关疾病的作用,还能基于BS的特殊性质开发新的载药系统。
仇菊,吴伟菁,朱宏[5](2021)在《苦荞调控血糖功效及其在糖尿病人主食开发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危机。中国具有全球最多的糖尿病患者,数量高达1.14亿人,更有近5亿的糖尿病前期人群。饮食控制对于二型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至关重要。而苦荞作为药食同源的谷物,兼具主食和调控血糖的双重营养功能。本文就苦荞调控血糖健康功效的科学证据、物质基础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经分析,发现仍然缺乏对苦荞中蛋白质、活性肽、膳食纤维及抗性淀粉等血糖调控作用的深入研究。同时,分析了苦荞在主食加工过程中的营养保持及品质提升。基于以上科学证据,文章提出了苦荞作为糖尿病主食所具备的潜力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苦荞特征功能成分的进一步挖掘和作为糖尿病特殊膳食食品应用提供思路。
吴芳芳[6](2021)在《谷歌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策略 ——《基因开关》第一至五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翻译工具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特点有目共睹,优秀的翻译工具也因此受到语言服务商的肯定,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翻译实践。诚然,机器翻译还有进步空间,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机器翻译的译文还不足以达到客户要求。而逐渐兴起的译后编辑可以有效修正机器翻译的勘误。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的模式(MTPE)既能保留机器翻译的高效,又能保有人工翻译的质量。因此,在世界各地,许多语言服务商已经广泛使用该模式进行翻译。本文是一篇采用MTPE模式进行翻译实践而产出的实践报告,源文本是一本名叫《基因开关》(The Switch)的科普类书籍。根据赖斯和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该文本属于科普性文本,同时兼具感召功能。源文本涉及大量生物学知识及术语,行文严谨、逻辑清晰,适合采用MTPE模式进行翻译。因此,笔者在SDL Trados翻译软件的帮助下,利用谷歌机器翻译引擎Google Translate预翻译文本,然后对机器翻译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和校对。基于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在翻译多维质量标准MQM模型的指导下,从准确性和流畅性两个角度总结了谷歌翻译的错误类型,包括欠额翻译、未翻译、错误翻译、错误语法、理解困难;并在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从准确性和流畅性角度给出译后编辑的策略,包括补充、替换、重组句子结构、调整语序、重写,并辅以例句加以解释说明。
郭年红[7](2021)在《青稞麸皮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及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文中认为
武明月[8](2021)在《不同来源膳食纤维对牛肉饮食的小鼠肠屏障的调控作用》文中提出
刘妍[9](2021)在《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有效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膳食纤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在食品领域得到了相当广泛的运用。本文介绍了膳食纤维的概念和功能,并对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多依据。
许锡凯[10](2021)在《好食脉孢菌固态发酵麦麸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功能性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麸皮是面粉经机械加工的主要副产物之一,且含有许多对人们有益的成分,如膳食纤维,黄酮和酚酸等,其中膳食纤维含量最多,约占总量的35%~50%,因此,小麦麸皮是提取高品质膳食纤维的理想材料。本研究采用好食脉孢菌对小麦麸皮进行固态发酵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探究发酵条件对麦麸SDF得率的变化,确定了最佳固态发酵条件。为阐明好食脉孢菌发酵小麦麸皮释放SDF的可能机理,对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和木聚糖酶活性进行测定。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最低添加量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Box-Behnken实验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然后采用上述最优方式对小麦麸皮进行发酵后再结合超声波联合处理,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改进了麦麸SDF提取工艺,探究超声波联合发酵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最后测定经过不同方式提取的麦麸SDF的部分理化及功能性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最低添加量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曲面实验确定了麦麸SDF得率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好食脉孢菌接种量10%(v/w)、固态培养基总含水量70%(v/w)、固态培养温度30℃、固态发酵培养时间72 h。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小麦麸皮10 g,C6H12O6 0.7%(w/w)、(NH4)2SO4 0.6%(w/w)、MgSO40.2%(w/w)、K2HPO40.3%(w/w)、CaC12 0.1%(w/w)、NaCl 0.1%(w/w)。在此条件下预测麦麸SDF得率为6.37±0.25%,实际得率为6.29±0.17%,结果较为接近,说明通过上述模型得到的实验结果可信合理。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酶活性与木聚糖酶活性均与麦麸SDF得率呈正相关,且不同的C源对其均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2)在固态发酵麦麸的研究结果基础上,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好食脉孢菌固态发酵提取麦麸SDF,主要的原理是超声在液体中产生的空化效应和对麸皮产生的机械力破碎,切断大分子之间的作用键,与发酵法相互弥补,进一步提高SDF得率。通过单因素结合正交实验优化超声波联合发酵提取麦麸SDF工艺,确定此种方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提取时间80 min、超声提取功率576 W、超声温度50℃时,测得SDF得率平均值为6.94±0.17%,此时相对偏差较小,证明采用正交设计得到的实验结果准确可靠。(3)通过对比未发酵、发酵、发酵联合超声三种方式制得的麦麸SDF理化及功能性质,发酵联合超声制得麦麸SDF的溶解性、溶解度、持油力、膨胀力、吸附葡萄糖能力、吸附胆固醇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均明显提高。
二、膳食纤维在人体内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膳食纤维在人体内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影响饱腹感的成分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饱腹感产生的机制 |
2 影响饱腹感的成分 |
2.1 膳食纤维 |
2.2 淀粉 |
2.3 蛋白质 |
2.4 其他成分 |
3 饱腹感成分的生理功能 |
3.1 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
3.2 改善肠道蠕动 |
3.3 其他生理功能 |
4 结束语 |
(2)不同加工方式对马铃薯营养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马铃薯的营养成分 |
1.1 蛋白质 |
1.2 淀粉 |
1.3 维生素 |
1.4 膳食纤维 |
1.5 总酚 |
2 马铃薯目前的主要加工方式 |
3 不同加工方式对马铃薯营养成分的影响 |
3.1 炒制方式对马铃薯营养成分的影响 |
3.2 蒸制方式对马铃薯营养成分的影响 |
3.3 微波加热方式对马铃薯营养成分的影响 |
3.4 煮制方式对马铃薯营养成分的影响 |
4 展 望 |
(3)甘薯膳食纤维酶法改性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预处理 |
1.3.2 甘薯膳食纤维改性方法 |
1.3.3 甘薯膳食纤维改性工艺优化的单因素试验 |
1.3.4 甘薯膳食纤维改性工艺优化正交试验 |
1.3.5 改性膳食纤维理化特性测定 |
1.3.6 改性膳食纤维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1.3.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1.1 纤维素酶添加量对甘薯SDF得率的影响 |
2.1.2 木聚糖酶添加量对甘薯SDF得率的影响 |
2.1.3 酶解时间对甘薯SDF得率的影响 |
2.1.4 料液比对甘薯SDF得率的影响 |
2.1.5 正交试验结果 |
2.2 改性膳食纤维物化特性 |
2.3 改性膳食纤维抗氧化性能 |
3 结论 |
(4)胆盐理化性质及其对脂质消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脂质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
1.1 口腔消化 |
1.2 胃消化 |
1.3 小肠消化 |
1.4 结肠消化 |
2 胆盐的结构性质 |
2.1 化学结构 |
2.2 理化性质 |
2.2.1 表面活性 |
2.2.2 吸附及解吸作用 |
2.2.3 自组装行为 |
3 胆盐影响脂质消化的作用机制 |
3.1 增大比表面积 |
3.2 竞争性吸附和置换 |
3.3 混合胶束 |
4 胆盐和外源性食品组分的相互作用 |
4.1 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4.2 与脂质的相互作用 |
4.3 与膳食纤维的相互作用 |
4.4 与其他小分子物质的相互作用 |
5 结束语 |
(5)苦荞调控血糖功效及其在糖尿病人主食开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苦荞食品的人群健康效用研究 |
2 以苦荞籽粒为原料的动物试验研究 |
2.1 高脂诱导的糖尿病鼠 |
2.2 高果糖诱导的糖尿病鼠 |
2.3 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鼠 |
2.4 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鼠 |
3 苦荞中调控血糖的物质基础 |
3.1 生物类黄酮 |
3.2 肌醇及糖醇 |
3.3 抗性淀粉 |
3.4 膳食纤维 |
3.5 蛋白质及活性肽 |
4 苦荞在糖尿病主食食品研发中的应用 |
4.1 主食加工过程中苦荞活性物质的变化 |
4.2 苦荞在中国糖尿病主食食品研发中的应用 |
5 结论 |
(6)谷歌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策略 ——《基因开关》第一至五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Part One Practice-based Research |
1 Introduction |
1.1 Procedure of the Project |
1.2 Source of the Project |
1.2.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and the Book |
1.2.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An Overview of the Machine Translation |
2.2 Introduction to Google Translate |
2.3 Definition of Post-editing |
2.4 A General Review of Studies on Post-editing |
2.4.1 Domestic Studies on Post-editing |
2.4.2 Foreign Studies on Post-editing |
2.5 Introduction to Text Typology |
3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Pre-translation |
3.2 Post-editing |
4 Error Categories and Analys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QM Model and Post-editing Methods |
4.1 The Model of Multidimensional Quality Metrics |
4.1.1 Background of the MQM Model |
4.1.2 Content of the MQM Model |
4.1.3 The Rationality of Using the MQM Model |
4.2 Error Classifi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QM Model |
4.3 Error Analys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QM Model and Post-editing Methods |
4.3.1 Accuracy |
4.3.1.1 Mistranslation |
4.3.1.2 Untranslated Content |
4.3.1.3 Under-translation |
4.3.2 Post-editing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uracy |
4.3.2.1 Replacement |
4.3.2.2 Supplementation |
4.3.3 Fluency |
4.3.3.1 Grammar |
4.3.3.2 Unintelligibility |
4.3.4 Post-editing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luency |
4.3.4.1 Reorganizing the Sentence Structure |
4.3.4.2 Adjusting the Word Order |
4.3.4.3 Rewriting |
5 Conclusion |
5.1 Implications |
5.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Part Two Translation Project |
(9)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有效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膳食纤维的概念 |
2 膳食纤维的主要功能 |
2.1 预防糖尿病 |
2.2 有效抑制结肠癌 |
2.3 有效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 |
2.4 降脂减肥 |
3 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以及改性 |
3.1 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 |
3.1.1 膳食纤维在保健品中的应用 |
3.1.2 膳食纤维在饮料中的应用 |
3.1.3 膳食纤维在调理肉制品中的应用 |
3.1.4 膳食纤维在糖果中的应用 |
3.2 膳食纤维的改性 |
3.2.1 化学法 |
3.2.2 酶法 |
3.2.3 机械力改性 |
4 结语 |
(10)好食脉孢菌固态发酵麦麸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功能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小麦鼓皮概况 |
1.3 好食脉孢菌概况 |
1.4 膳食纤维概况 |
1.4.1 膳食纤维定义 |
1.4.2 膳食纤维的组成 |
1.4.3 膳食纤维的降解 |
1.4.4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应用 |
1.5 可溶性膳食纤维制备方法 |
1.5.1 化学法 |
1.5.2 物理法 |
1.5.3 酶解法 |
1.5.4 发酵法 |
1.5.5 联合法 |
1.6 可溶性膳食纤维理化及功能性质 |
1.7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1 课题来源 |
1.7.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3 研究内容 |
2 好食脉孢菌发酵麦麸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发酵条件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菌种 |
2.2.3 实验材料 |
2.3 发酵产物中SDF的提取和得率的测定 |
2.3.1 SDF的提取 |
2.3.2 SDF得率计算 |
2.4 麦麸的固态发酵 |
2.4.1 PDA斜面培养基的制备 |
2.4.2 好食脉孢菌孢子菌悬液的准备 |
2.5 发酵过程中酶活力的测定 |
2.5.1 粗酶液的制备 |
2.5.2 纤维素酶活性测定 |
2.5.3 木聚糖酶活性的测定 |
2.6 麦麸固态发酵条件单因素试验设计 |
2.6.1 接种量的确定 |
2.6.2 含水量的确定 |
2.6.3 发酵温度的确定 |
2.6.4 发酵时间的确定 |
2.7 小麦麸皮发酵过程中酶活力变化与SDF得率的相关性 |
2.7.1 发酵过程中CMC酶活和Xyn酶活的变化 |
2.7.2 SDF得率与CMC酶活、Xyn酶活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2.8 麦麸固态发酵培养基配方单因素试验设计 |
2.8.1 辅助性碳源的选择及添加量对CMC、Xyn和SDF得率的影响 |
2.8.2 氮源的选择及添加量对CMC、Xyn和SDF得率的影响 |
2.8.3 无机盐离子的选择对CMC、Xyn和SDF得率的影响 |
2.8.4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 |
2.8.5 响应曲面优化实验 |
2.8.5.1 最低添加量实验设计 |
2.8.5.2 最陡爬坡实验设计 |
2.8.5.3 Box-Behnken实验设计 |
2.9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10 结果与讨论 |
2.10.1 葡萄糖标准曲线 |
2.10.2 木糖标准曲线 |
2.10.3 单因素实验 |
2.10.4 固态培养中CMC、Xyn酶活力的变化 |
2.10.5 SDF得率与CMC、Xyn酶活力相关性分析 |
2.10.6 辅助碳源的选择及添加量对CMC、Xyn酶活力、SDF得率的影响 |
2.10.7 氮源的选择及添加量对CMC、Xyn酶活力、SDF得率的影响 |
2.10.8 无机盐的选择对CMC酶活、Xyn酶活、SDF得率的影响 |
2.10.9 PB实验结果 |
2.10.10 培养基组分最低添加量实验结果 |
2.10.11 最陡爬坡实验结果 |
2.10.12 BBD实验结果 |
2.11 本章小结 |
3 超声波联合发酵提取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工艺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菌种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悬液 |
3.3.2 培养基 |
3.3.3 微生物-超声联合制备麦麸SDF工艺流程 |
3.3.4 微生物-超声联合制备麦麸SDF工艺优化单因素实验 |
3.3.4.1 不同超声时间对麦麸SDF得率的影响 |
3.3.4.2 不同超声功率对麦麸SDF得率的影响 |
3.3.4.3 不同超声温度对麦麸SDF得率的影响 |
3.3.5 正交实验优化条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4.2 微生物-超声联合制备SDF工艺优化正交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4 两种处理方式对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性质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菌种 |
4.3 实验方法 |
4.3.1 麦麸SDF的制备 |
4.3.2 发酵改性SDF的制备 |
4.3.3 发酵联合超声波改性SDF的制备 |
4.3.4 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测定 |
4.3.5 持油力的测定 |
4.3.6 膨胀力的测定 |
4.3.7 葡萄糖吸附作用的测定 |
4.3.8 胆固醇吸附作用的测定 |
4.3.9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3.10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3.11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麦麸SDF物理性质分析 |
4.4.2 麦麸SDF功能性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膳食纤维在人体内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响饱腹感的成分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J]. 刘爽,彭依晴,杜晨阳,董娟娥,梁宗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22)
- [2]不同加工方式对马铃薯营养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宋萌萌,刘媛,王健,张璇,彭发智,高清海,任丛涛.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9)
- [3]甘薯膳食纤维酶法改性及其特性研究[J]. 刘映萍,常庆,吴志霜.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09)
- [4]胆盐理化性质及其对脂质消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J]. 颜雨萌. 中国油脂, 2021(08)
- [5]苦荞调控血糖功效及其在糖尿病人主食开发中的应用[J]. 仇菊,吴伟菁,朱宏. 中国食品学报, 2021(09)
- [6]谷歌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策略 ——《基因开关》第一至五章翻译实践报告[D]. 吴芳芳. 浙江大学, 2021(08)
- [7]青稞麸皮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及在肉制品中的应用[D]. 郭年红. 西华大学, 2021
- [8]不同来源膳食纤维对牛肉饮食的小鼠肠屏障的调控作用[D]. 武明月.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9]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有效运用研究[J]. 刘妍. 现代食品, 2021(12)
- [10]好食脉孢菌固态发酵麦麸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功能性质[D]. 许锡凯.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