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活性成分与人体健康(论文文献综述)
张彩猛[1](2021)在《豌豆源挥发性异味成分的生成机理与低异味豌豆分离蛋白加工工艺研究》文中指出豌豆蛋白作为一种新兴植物蛋白资源受到消费者的关注。相比于大豆蛋白,具有非转基因、低致敏性和高营养价值标签的豌豆蛋白更受投资者青睐,其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但是,豌豆蛋白替代传统动物蛋白以及大豆蛋白应用于食品开发,特别是应用于植物蛋白饮料和植物乳时,其风味是最大的限制因素。本论文对豌豆分离蛋白(PPI)中挥发性成分、气味活性成分及其相应的异味贡献比例进行了系统表征;考察了豌豆源异味成分前体物质及脂肪氧合酶(LOX)途径相关内源酶,揭示了关键挥发性异味化合物的生成机理;阐释了加工因素对关键挥发性异味成分生成的影响;明确了豌豆浆中各组分与关键挥发性异味成分间的吸附机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低异味PPI生产工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系统表征了PPI中的挥发性成分、气味活性成分及其相应的异味贡献比例,并揭示了关键挥发性异味化合物的生成机理。PPI的异味可归为非豆腥味类和豆腥味类,其中非豆腥味类化合物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和2-甲氧基-3-异丙基-(5/6)-甲基吡嗪的异味贡献比例分别达到约46.77%和30.70%;豆腥味类异味的代表性化合物为(E,E)-2,4-癸二烯醛(7.19%)、(E,E)-2,4-壬二烯醛(7.01%)、己醛(4.34%)、2-戊基呋喃(1.34%)和1-辛烯-3-醇(1.57%)。其它气味活性成分的异味贡献率均小于1%。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PPI中关键挥发性异味成分是非LOX和LOX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2-甲氧基-3-异丙基-(5/6)-甲基吡嗪和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通过非LOX途径生成,前者来源于豌豆的成熟过程,而后者则以游离氨基酸为合成前体,经加热和甲氧基化作用生成。豌豆中LOX-2、乙醇脱氢酶(ADH)的含量和活性较高,氢过氧化物裂解酶(HPL)的含量和活性较低。内源性风味前体物质含量和LOX途径酶活性的差异是决定关键异味化合物含量的主导因素,脂类含量的差异是次要因素。考察了加工因素和膜分离处理对PPI中关键挥发性异味含量的影响,明确了豌豆浆中各组分与异味成分间的吸附机制。当豌豆在LOX活性被抑制的碱性条件下磨浆时,豌豆浆中与LOX途径相关的异味成分含量可减少58%-73%。热处理可破坏2-甲氧基-3-异丙基-(5/6)-甲基吡嗪与豌豆浆中组分的结合,加热后,约25%的吡嗪被分离到乳清中。通过在不同体系中异味成分膜分离行为的研究,发现除2-甲氧基-3-异丙基-(5/6)-甲基吡嗪外,其余关键异味成分与豌豆浆各组分间的吸附强度与其log P值呈正相关;甲氧基吡嗪易被紧密吸附在蛋白质与脂质界面上,导致其在常温豌豆浆中的释放量极低,加热可破坏这种吸附。与常规工艺相比,经膜分离和酸沉处理,约70%的2-甲氧基-3-异丙基-(5/6)-甲基吡嗪、86%的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以及大部分的豆腥味化合物被去除。以每批投料20 kg豌豆进行了三轮实验室规模中试试验。PPI、淀粉和纤维的得率分别为19.10%±0.85%、44.30%±1.35%和16.90%±0.80%。实验室中试PPI样品的风味和溶解性全面优于商业化产品S85F,验证了工艺放大的可行性。根据物料衡算结果,设计了一条每批处理200 kg豌豆的低异味PPI中试生产线,并进行了主要生产设备的选型。
张锐[2](2021)在《野火球早晚熟材料营养物质与主要活性成分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野火球(Trifolium lupinaster L.)为豆科(Leguminosae)三叶草属(Trifolium)植物,是牧草理想的育种原始材料,经栽培驯化,已成为具有多种用途、经济价值很高的牧草。鉴于野火球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开展野火球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的判定和差别分析;并对其早晚熟种质材料中的相关活性成分与营养成分进行比较评价,为其饲用与药用提供参考。结果如下:(1)在野火球中检测出含量较高的嘧啶核苷类抗肿瘤药物阿糖胞苷,增加了抗肿瘤药物的获取来源;同时还富含杨梅素、槲皮素、柚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5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杨梅素的含量尤为丰富。(2)野火球晚熟材料总黄酮类化合物与总皂苷含量均高于早熟材料。2种材料的再生草营养价值与总黄酮含量均高于第一茬草;粗多糖含量茎中高于叶和花,且早熟材料含量高于晚熟材料。(3)野火球早熟材料可在分枝期饲用,在现蕾至开花期药用;晚熟材料与之相反,在现蕾至开花期饲用,而在分枝期和种熟期药用。药用时可作为总黄酮类化合物与总皂苷的提取原料。
于淼[3](2021)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加工方式对黑豆多酚的组成及其消化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黑豆营养丰富,且具有多种功能特性,这与其富含大量的多酚物质密切相关。热处理是黑豆食用前必要的加工过程,但加工会使多酚遭到破环或使其发生转化,从而对其功能活性产生影响;除加工外,胃、肠消化过程中消化酶及酸性环境对多酚也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其在胃肠道的消化吸收率也直接导致其功能作用发挥的程度。而目前,热加工对多酚类物质的影响尚不清晰,熟制黑豆再经胃肠道消化后其多酚类物质的消化吸收程度以及种类、含量的变化鲜有报道,而以上条件对黑豆中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及其对功能活性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故本研究以黑豆为原料,基于UHPLC-QE-MS代谢组学平台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明确煮制、常压蒸制、高压蒸制三种加工方式下多酚种类以及含量的变化;明晰不同加工方式对黑豆多酚影响的差异;以及不同加工方式熟制后,胃、肠道消化对多酚物质的影响,探讨加工及消化过程对黑豆多酚类物质影响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究煮制、常压蒸制、高压蒸制三种加工后黑豆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加工前后的黑豆共定性出98个多酚类代谢物。煮制黑豆独有多酚类物质3个,生黑豆与煮制间共筛选出47个多酚类差异代谢物;从代谢物含量的角度来看,煮制后有31个多酚类物质含量降低,主要为黄酮类及酚酸类物质;有16个多酚类物质到的含量升高,主要为异黄酮类物质。常压蒸制黑豆与生黑豆相比,具有6’’-O-Malonylwistin和川陈皮素2个独有多酚类物质,共筛选出57个多酚类差异代谢物;蒸制后有31个多酚类物质含量升高,其中多为异黄酮类和黄酮类物质;有26个多酚类物质含量降低,其中木犀草甘、三叶苷等黄酮类物质损失较为严重,但整体上常压蒸制加工对生黑豆多酚类物质含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高压蒸制黑豆与生黑豆相比,高压蒸制黑豆样本独有代谢物2个,生黑豆独有多酚类物质1个,共筛选出47个多酚类差异代谢物,高压蒸制后生黑豆样本中有21个多酚类代谢含量降低,其中多为黄酮类物质及其衍生物,也包含少量的异黄酮类物质和木脂素类物质;有26个多酚类代谢物含量升高,多为异黄酮类物质及其衍生物、以及部分酚酸类物质和花青素类物质。说明加工对黑豆多酚的种类及含量具有显着影响,且黄酮类物质及其衍生物会减少,而异黄酮类物质会增多。(2)探究三种不同加工方式对黑豆多酚影响的差异。常压蒸制与高压蒸制相比,常压蒸制黑豆独有多酚类物质2个,共筛选出25个多酚类差异代谢物;其中8种多酚类物质含量高于高压蒸制,有17个多酚类物质的含量低于高压蒸制黑豆,这些物质多为酚酸类物质、异黄酮类物质及其衍生物以及少部分的花青素类物质,说明高压有利于多酚物质含量的提升。常压蒸制样本与煮制样本对比,煮制样本独有多酚类物质2个,常压蒸制样本独有多酚类物质7个,多数为酚类物质和黄酮类物质,共筛选出33个多酚类差异代谢物;从代谢物含量的角度来看,常压蒸制黑豆中有31个多酚类物质含量高于煮制黑豆,这些物质主要为黄酮类物质及其衍生物和酚酸类物质;仅有2个多酚类物质的含量低于煮制黑豆样本。说明加工过程中水分含量对多酚物质具有影响,且含量越少越有利于多酚类物质含量的保持。(3)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结果显示,加工前后的黑豆样本经体外模拟消化后共定性出106个多酚类代谢物。煮制样本消化前后对比发现,煮制黑豆独有多酚类物质6个,而消化后的煮制黑豆中独有的多酚类物质为13个,共筛选出32个多酚类差异代谢物;消化后20个多酚类物质(主要为异黄酮类物质以及酚酸类物质)的含量降低,12个多酚类物质(多数为酚类物质)的含量升高。常压蒸制样本消化前后对比,常压蒸制黑豆独有多酚类物质3个,常压蒸制黑豆消化后独有多酚类物质10个,共筛选出37个多酚类差异代谢物;消化后有33个多酚类物质的含量降低,多数为黄酮类物质和异黄酮类物质,变化倍数均较高;有4个代谢物含量增加,但倍性变化在0.11-0.75之间。高压蒸制黑豆样本消化前后对比,共筛选出29个多酚类物质消化后,有13个多酚类物质(多数为酚类物质、苯丙素类物质以及木脂素类物质)的含量升高,有16个多酚类物质(主要为黄酮类物质)含量明显下降。研究发现消化过程对多酚类物质含量影响极大,经消化后黑豆种异黄酮、黄酮及酚酸类物质含量显着变低,而消化后酚类物质含量略有增加。综上所述,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可对黑豆及加工黑豆中的多酚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不同加工处理,对多酚含量的保持具有不同的影响,消化吸收过程对多酚组成及含量具有较强影响。此研究可将不同加工方式处理后的黑豆多酚种类、含量及其消化程度间的影响进行可视化,可为探究黑豆最佳熟制方式提供理论参考,为多酚类功能性成分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提供基础数据,为多酚物质的生物活性最大化维持提供理论支撑。
张红印[4](2021)在《酸枣仁蛋白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酸枣仁(Semen Ziziphi Spinosae,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ex H.F.Chou)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我国西北地区、黄河流域。酸枣仁生物活性多样、临床疗效显着,在中医临床和保健食品开发上应用较为广泛。作为首批药食同源物质,酸枣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表明,酸枣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资源,蛋白含量约为27%,然而,目前对酸枣仁蛋白的研究较少,还未见对其功能特性和生物活性相关的深入研究,因此,为有效开发利用酸枣仁蛋白资源,探索更多潜在药用价值,对酸枣仁蛋白进行系统的生物活性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对酸枣仁蛋白进行提取工艺优化和生物活性研究,揭示酸枣仁蛋白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发掘新的具有良好食物特性和保健功能的植物蛋白资源,为酸枣仁药材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其相关的保健食品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1酸枣仁蛋白提取工艺参数优化:以蛋白提取率和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对设计的不同提取工艺路线进行筛选,并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最佳提取工艺进行提取工艺参数优选。2酸枣仁蛋白结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研究:采用UV、FTIR、CD和荧光光谱等光谱方法分析酸枣仁蛋白的结构组成,检测酸枣仁蛋白的蛋白分子量、氨基酸组成、溶解度、热稳定性、乳化性、持油性和持水性等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评价酸枣仁蛋白的食品加工特性。3酸枣仁蛋白的免疫活性研究:通过体内、体外药理活性实验评价酸枣仁蛋白免疫活性,建立CTX诱导的小鼠免疫低下模型,检测小鼠脏器指数、免疫因子分泌、脾淋巴细胞增值、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NK细胞杀伤力等指标,并对小鼠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建立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检测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并基于MAPK和NF-κB信号通路探讨酸枣仁蛋白调节免疫活性作用机制。4酸枣仁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法,对酸枣仁蛋白进行分离纯化研究,探索具有显着生物活性的酸枣仁蛋白分离组分,并采用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肝癌细胞Hep G2,评价酸枣仁蛋白分离组分的增强免疫和抗肿瘤活性。5酸枣仁蛋白酶解工艺优选及生物活性研究:以水解度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为指标,筛选酸枣仁蛋白酶解最适酶解蛋白酶,在此基础上,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优选最适酶解工艺参数;对所得的酸枣仁蛋白酶解物进行免疫活性评价;并基于体外抗氧化试验和体内、体外抗疲劳活性试验,比较酸枣仁蛋白和酸枣仁蛋白酶解物的生物活性差异。结果:1通过比较不同蛋白提取方法,确定了碱提酸沉法为酸枣仁蛋白的最佳提取方法,并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响应面法对该方法进行参数优选,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20(g/m L)、p H=10、提取温度51℃、提取时间49 min,蛋白质提取率为79.71%。对该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工艺参数准确可行。2对酸枣仁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酸枣仁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β-折叠构成,热变性温度为110.5℃,酸枣仁蛋白主要由分子量小于40 k Da的亚基组成,其中25、35 k Da亚基含有糖蛋白结构。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酸枣仁蛋白具有理想的氨基酸组成,多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符合WHO/FAO对成人摄入量的要求。酸枣仁蛋白的持油性为2.38 g/g,持水性为3.63 g/g,并具有与大豆蛋白相似的溶解性。酸枣仁蛋白的乳化、起泡性能,随着p H值的变化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3基于CTX诱导的小鼠免疫低下模型和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研究了酸枣仁蛋白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酸枣仁蛋白能够缓解CTX诱导的小鼠免疫功能降低,保护免疫器官生长状态,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加小鼠血清中Ig M、Ig A、Ig G、TNF-α和IL-6等炎症相关因子的分泌,并调节免疫活性器官中CD4+、CD8+的表达;同时,酸枣仁蛋白能够促进RAW 264.7细胞得生长分化,刺激NO和炎症因子分泌,并基于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研究了酸枣仁蛋白对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调节免疫活性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酸枣仁蛋白可通过调节MAPK和NF-κB信号通路调节JNK、ERK和IKBα蛋白表达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产生。4通过Sephadex G50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了S1F2G1和S1F2G2两个酸枣仁蛋白分离纯化组分,对各组分进行免疫活性评价,结果显示S1F2G1组分对RAW 264.7细胞具有较好的增殖活性,并能刺激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其作用效果强于酸枣仁蛋白,进一步Western Blot试验表明,S1F2G1组分能够调节MAPK和NF-κB信号通路中免疫调节蛋白的表达。此外,通过CCK8法研究了各组分对肿瘤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S1F2G1组分对Hela和Hep G2细胞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当给药浓度为400μg/m L时的抑制率分别为71.67%和54.69%。5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不同蛋白酶的酶解活性,确定碱性蛋白酶为酸枣仁蛋白最适酶解蛋白酶,在此基础上优选提取工艺参数,得到了酸枣仁蛋白酶解最佳工艺为底物浓度5%,酶与底物浓度比2%,酶解温度50℃,酶解p H值8.0,酶解时间180 min;对酸枣仁蛋白酶解物进行体外免疫活性研究,结果显示,酸枣仁蛋白酶解物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活性,并能显着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ROS的产生(p<0.01);酸枣仁蛋白及酶解物的抗氧化和抗疲劳活性表明,与酸枣仁蛋白比较,酸枣仁蛋白酶解物在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DPPH和ATBS+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抗氧化活性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提高;酸枣仁蛋白酶解物能够有效缓解运动疲劳小鼠各项检测指标,促进C2C12细胞的增殖、增加C2C12肌管中的ATP储存量和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消耗(p<0.01)。结论:本论文通过对酸枣仁蛋白提取工艺、结构、理化性质、功能特性的研究,获得了提取工艺稳定可行、理化性质明确、功能特性优良的酸枣仁蛋白;免疫活性研究表明,酸枣仁蛋白能够调节CTX诱导的小鼠免疫低下模型中免疫器官淋巴细胞CD4+和CD8+的表达,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中MAPK和NF-κB信号通路JNK、ERK、IKBα蛋白的表达,达到调节免疫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针对具有良好免疫调节活性的酸枣仁蛋白,采用现代蛋白分离技术及酶解技术,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及酶解研究,从中得到了免疫活性较好的酸枣仁蛋白纯化组分S1F2G1和酸枣仁蛋白酶解物,深入的实验研究表明S1F2G1组分对Hela和Hep G2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提示S1F2G1组分可通过MAPK和NF-κB通路的表达进而提高免疫活性而达到抗肿瘤作用;其酶解产物可在有效的免疫活性基础上发挥抗氧化及抗疲劳作用,其综上所述,酸枣仁蛋白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可靠的新的植物蛋白资源和食品与功能性食品原料。
孙建锋[5](2021)在《人参豆豉复合发酵物成分转化及其降血脂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超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人参豆豉复合发酵物(以下简称参豉)中化学成分,分析和推断其体外化学成分数目、类别以及人参皂苷转化规律;并结合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理论和分析策略,全面的检测、鉴定、表征成人口服参豉后血中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以期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进一步通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研究参豉的降血脂作用,利用肠道菌群16S rDNA测序和代谢组学等技术,从“肠道菌群—粪便代谢产物—降血脂”角度探讨参豉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作用机制。方法:(1)参豉体内外成分的分析:根据参豉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结合 AnalstTF 1.6、Peakview 2.0、Masterview 工作软件、参考文献,推测和鉴定参豉体外化学成分;应用UPLC-Q-TOF-MS分析技术建立参豉含药血清样品的分析方法,通过比较供试品溶液、空白血清及含药血清分析结果,结合Peakview2.0和Metabolitepilot 1.5工作软件初步推断成人口服参豉后血中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2)降血脂作用机制研究:将60只SD雄性大鼠,空白组10只,其余50只大鼠采用饲喂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立普妥组、参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立普妥组灌胃阿托伐他汀溶液,参豉组灌胃不同剂量的参豉混悬液,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给药8周。测定体重及TC、TG、HDLC、LDLC。收集新鲜粪便,用于肠道菌群测序、SCFAs含量的测定以及代谢组学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并进行腹主动脉取血清,用于血脂因子(TC、TG、HDLC、LDLC、FFA)的测定。结果:(1)参豉共分析推断出133个,其中59个来自人参,66个来自黄豆,8个是人参和黄豆的共有成分。包括皂苷类39个,酯类10个,异黄酮类10个,脂肪酸类8个,酚酸类8个,氨基酸类6个,维生素类5个,烃类4个,糖类3个,酮类3个,甾醇类3个,聚乙炔醇类3个,萜类2个,炔类2个,黄酮类2个,吡嗪类2个,醛类2个,木脂素类2个,生物碱类2个,磷脂类2个,醇类1个,酰胺类1个,固醇类1个,其他类11个。发酵后人参皂苷类成分和异黄酮糖苷类成分发生明显转化,其中原型人参皂苷Rk3,Rh1,Rh2,Rh3,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等峰面积显着降低,次生人参皂苷Rb1,Rb2,Rk1,黄豆黄素,金雀异黄酮,大豆苷元等峰面积显着升高。(2)从成人含药血清中初步鉴定了 4 8个移行成分,其中包括29个原型成分,19个代谢成分。经发酵转化后,相对含量显着升高的的次级人参皂苷Rb2,Rk1、F2、CK、Rd、Rg3、Rd,在含药血清总离子图与参豉总离子流图中的保留时间基本一致,说明发酵可以促进入血的人参皂苷发生生物转化,更易被机体所吸收,可能是参豉发挥降血脂作用的药效物质。(3)高脂血症模型大鼠TC、TG、LDLC、FFA的含量均有所升高,HDLC含量降低。给予参豉干预8周后,可明显降低空腹TC、TG、LDLC、FFA的含量、升高HDLC含量。(4)通过对大鼠粪便的进行肠道菌群16S rDNA测序,参豉可以增加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显着降低Firmicutes 和 Allobaculum、Streptococcus、Blautia、Fusicatenibacter、Subdoligranulum、Anaerostipes、Alloprevotella、Lachnoclostridium、Tyzzerella 菌属,显着升高 Bacteroides 以及 Lactobacillus、Akkermansia、Romboutsia、Dubosiella、Rodentibacter、Helicobacter、Intestinimonas、Enterococcus、Alistipes、Lachnospira、Desulfovibrio、Oscillospira、Weissella、Ruminiclostridium 菌属。其中 Weissella、Faecalibaculum、Butyricicoccus、Paraprevotella 菌属等是参豉的优势菌属。(5)高脂血症模型组大鼠粪便中6种SCFAs含量显着降低,经参豉干预后,均显着升高。(6)基于粪便代谢组学,发现粪便中潜在生物标记物有16个,涉及到相关的代谢通路有16条,主要有谷氨酰胺和谷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等氨基酸代谢。这些生物标记物L-缬氨酸、L-丙氨酸、GABA、L-苯丙氨酸等在给参豉后其变化趋势明显向空白组回调。(7)Firmicutes菌门与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呈显着负相关,与尿嘧啶、L-苏氨酸、L-蛋氨酸、L-苯丙氨酸、L-谷氨酸、L-鸟氨酸、L-酪氨酸呈显着正相关,与TG呈显着正相关;Bacteroides菌门异丁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呈显着正相关,与尿嘧啶、L-苏氨酸、L-蛋氨酸、L-苯丙氨酸、L-鸟氨酸、L-酪氨酸、乳糖、雌三醇呈显着负相关,与TG呈显着负相关,与HDL呈显着正相关;Bacteroides菌属与异丁酸、丁酸呈显着正相关,与L-蛋氨酸、L-苯丙氨酸呈显着负相关,与TG呈显着负相关,与HDLC呈显着正相关;Alistipes菌属与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呈显着正相关,与尿嘧啶、L-苏氨酸、L-蛋氨酸、L-苯丙氨酸、L-鸟氨酸、L-酪氨酸、乳糖、胆固醇、雌三醇呈显着负相关;与TG、LDLC、FFA呈显着负相关;Subdoligranulum菌属与乙酸、丙酸、异戊酸、戊酸呈显着负相关,与胆固醇、雌三醇呈显着正相关,与 TC、FFA、LDLC呈显着正相关;Desulfovibrio菌属与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呈显着正相关,与缬氨酸、L-鸟氨酸、乳糖、胆固醇、雌三醇呈显着负相关;与TC、TG、LDLC、FFA呈显着负相关;Weissella菌属与异丁酸、丁酸、戊酸呈显着正相关,与缬氨酸、L-丙氨酸、γ-氨基丁酸、L-蛋氨酸、L-苯丙氨酸、乳糖、雌三醇呈显着负相关;与HDLC呈显着正相关,与TG呈显着负相关。结论:(1)经发酵后,原人参皂苷显着转化为次级人参皂苷,如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g3等,更易被人体吸收,从而发挥降血脂作用。(2)参豉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能够显着使血清中TG、TC、LDLC水平降低和HDLC水平升高,从而调节脂代谢紊乱。(3)参豉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丰富度、多样性和结构的作用,能够改变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优势菌群。(4)基于GC/MS检测粪便中SCFAs的含量发现,参豉能够通过升高SCFAs的含量调节血脂水平。(5)基于粪便代谢组学研究发现,高脂血症模型大鼠体内出现脂代谢及氨基酸代谢等代谢紊乱,经参豉干预后,可回调部分代谢路径。(6)肠道菌群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分析发现,Firmicutes、Bacteroides 以及 Bacteroides、Subdoligranulum、Alistipes、Desulfovibrio、Weissella菌属等与SCFAs、粪便代谢物和血脂因子密切相关。
蔡家深[6](2021)在《全营养豆浆风味、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豆浆是我国国民膳食中的一种传统饮品,其富含蛋白质、生育酚和大豆异黄酮等营养素,颇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和消费观念的提升,传统豆浆加工过程产生的浆水、豆渣,以及豆浆自身的豆腥味和抗营养因子等不利因素,阻碍了豆浆产业在新形势下的进一步扩展壮大。本论文针对传统豆浆加工工艺的不足,利用现代食品加工理论,建立以大豆焙烤→胶体磨制浆→调配为核心技术的新型不排渣豆浆生产工艺,并对其中的关键控制技术进行优化调整,开发出一款豆腥味低、稳定性好的全营养豆浆。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大豆焙烤工艺优化。以焙烤后大豆及豆浆蛋白质、还原糖、脂肪含量、挥发性风味和感官品质为考察依据,优化大豆的焙烤工艺。结果显示,焙烤处理降低了己醛和己醇等造成豆腥味的化合物含量,增加了吡嗪、呋喃等具有焦香气味的挥发物含量。通过感官评价,确定大豆最佳的焙烤条件为160°C焙烤10 min。豆浆胶体稳定性研究。使用大豆分离蛋白(SPI)作为乳化剂,研究了SPI浓度、pH及NaCl浓度对豆浆胶体稳定性的影响。随SPI浓度增加,脂肪粒径和絮凝度降低,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提高,液滴Zeta电位及豆浆粘度增加。pH在7以上时豆浆稳定性良好,在存储10天时未出现脂肪相分离。添加0.1%的NaCl可有效抑制豆浆中脂肪上浮。全营养豆浆最佳的调配条件为:SPI添加量2%(w/v),pH为7,NaCl添加量0.1%(w/v)。杀菌工艺对豆浆活性成分及抗氧化能力影响的研究。采用巴氏杀菌、高温蒸汽杀菌、超高压杀菌及超声波杀菌处理豆浆,发现巴氏杀菌和高温蒸汽杀菌降低了豆浆中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并促进糖苷型异黄酮向苷元型异黄酮转化。超声波杀菌显着提高豆浆总酚及总黄酮含量,超高压杀菌对总酚及总黄酮含量则无显着影响。高温蒸汽杀菌有效钝化胰蛋白酶抑制剂及脲酶活性,活力损失达90%以上。热杀菌使豆浆抗氧化能力降低,超声波杀菌使豆浆抗氧化能力提高。热杀菌后豆浆的胶体稳定性较弱,超声波杀菌后豆浆的稳定性较高。本研究开发的豆浆生产工艺无浆水污染环境,豆浆成品的豆腥味稀薄、豆香味浓郁、营养素损失率低、豆浆体系稳定性好,研究结果可为豆浆产品创新、风味拓展和品质提升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郭阳[7](2021)在《蛋白质多酚络合物促松仁油凝胶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食品加工中,固体脂肪不但可以赋予食品良好的口感和风味,而且具有起酥、成膜等功能特性。但天然或人造的固体脂肪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摄入过量会导致机体血脂升高,促发动脉硬化,增高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油凝胶是液态甘油三脂在促凝剂的作用下发生凝胶化,形成具有一定网络结构的凝胶状脂质。油凝胶因其不仅可部分或全部代替固体脂肪,而且可用作疏水性活性成分载体的特性,现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红松仁营养成分丰富,松仁油的含量高达60%~69%,其中90%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麻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及一种独特的脂肪酸-皮诺敛酸,但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使其较易发生氧化变质。因此本文旨在设计一种具有固体脂质特性且可提高其自身氧化稳定性的松仁油油凝胶。以松仁油为基料油,水凝胶为模板采用间接法制备松仁油油凝胶。首先利用大豆蛋白(SPI)与单宁酸(TA)之间的共价反应制备水凝胶,探究环境pH值和TA浓度对蛋白质基水凝胶胶凝性质的影响,进而利用荧光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圆二色谱仪(CD)、流变仪、热重分析仪、质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分析手段探究共价反应对蛋白质空间结构、理化性质、胶凝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而后利用SPI-TA水凝胶为模板,通过溶剂交换法与气凝胶吸附法制备块状松仁油油凝胶(PO)、涂抹状松仁油油凝胶(SO)及气凝胶吸附松仁油油凝胶(AO),优化不同种类松仁油油凝胶制备工艺,对其流变性及热稳定进行评价,并对不同方法制备的松仁油油凝胶的氧化稳定性及体外胃肠消化特性进行评估。最后,以松仁油油凝胶为递送体系,荷载槲皮素,探讨松仁油油凝胶递送疏水性活性物质的可能性,考察槲皮素在体外胃肠消化中的生物可及性并以Caco-2单层细胞模型评估不同荷载体系中槲皮素的细胞转运情况。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PI-TA共价络合物的制备及表征pH值及TA浓度显着影响SPI-TA络合物的理化性质及空间结构,其中共价结合率随pH值和TA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TA浓度为117 μmol/g SPI,pH11时共价结合率最高(95.06±0.32%)。通过凝胶电泳(SDS-PAGE)确定了 SPI与TA之间共价反应的发生。FTIR结果表明pH值及TA浓度对络合物酰胺I带特征基团的影响较大,均表现为二级结构中α-螺旋向β-转角和无规卷曲的转变。而pH值的改变对SPI-TA络合物荧光峰值降低的程度高于TA浓度的变化。此外,SPI-TA络合物的热稳定性与SPI相比显着增高,且其抗氧化活性增强。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TA与SPI的共价作用会降低蛋白质的水解度,蛋白质在小肠内的消化程度随TA浓度的增加而被抑制。(2)SPI-TA共价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pH值显着影响SPI-TA共价水凝胶的凝胶特性,水凝胶的硬度、弹性随pH值及TA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当pH 11、TA浓度为117 μmol/g SPI时,水凝胶硬度达到最高(43.33±5.90 g),此时弹性为6.12±0.68 mm。但TA浓度过高会导致蛋白质凝胶无序化,引起质构特性的下降。水凝胶的储能模量(G’)远大于损耗模量(G"),且凝胶结构稳定性较强,G’&G"随频率和温度的变化较小,流变性证实了其符合凝胶的典型凝胶样行为。扫描电镜显示凝胶呈多孔状,孔径均匀一致,且孔隙度显着小于SPI,但凝胶色度特征值随pH值的增大和单宁酸浓度的增高而呈剂量依赖性变化。TA浓度为1 17μmol/g SPI、pH 11时制备的水凝胶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利用SPI与TA共价反应可制备具有一定硬度、符合典型凝胶特征的蛋白质基水凝胶。(3)SPI-TA水凝胶间接法制备松仁油油凝胶PO油凝胶的制备工艺为:水凝胶与丙酮水溶液的料液比为1:15,脱水后凝胶与松仁油丙酮溶液料液比为1:8,置换时间为6h,此条件下的PO油凝胶的含油率为77.85±0.76%;SO油凝胶的制备工艺为在高剪切时间为5 min,离心力为4000×g,此时SO油凝胶含油率为78.55±0.62%。AO油凝胶经SPI-TA气凝胶吸附松仁油1 h后可达平衡,最高含油率80.28±0.85%。三种油凝胶的微观结构不同,AO油凝胶中孔隙明显小于PO油凝胶,PO油凝胶中孔隙大小不均,SO油凝胶呈松仁油环绕络合物排列。三种油凝胶漏油率的差异程度表现为AO<PO<SO,而热稳定性与之相反为AO>PO>SO。流变性能测定显示三种油凝胶的G’>G",表现为具有类似凝胶的性能,但G"与G"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推测PO、SO、AO均为弱凝胶结构。(4)松仁油油凝胶氧化稳定性及体外消化特性加速贮藏16d后,AO、PO、SO油凝胶的过氧化值分别为0.02±0.001 meq/kg、0.21±0.05 meq/kg 和 0.48±0.03 meq/kg,其远低于对照松仁油(2.61±0.06 meq/kg)。表明松仁油经凝胶化后,氧化稳定性得到显着提高,同时油凝胶中蛋白基质羰基含量增加,游离氨基含量降低,荧光光谱显示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蛋白质氧化产物荧光强度增加。小肠消化 20 min 内 AO、PO、SO 的脂解速率分别为 0.06 min-1、0.06 min-1、0.07 min-1,低于松仁油脂解速率(0.13 min-1);但消化结束时油凝胶的脂解程度高于松仁油,脂解程度顺序:AO>PO>SO>松仁油。激光共聚焦图像表明:胃消化结束后的聚集体在小肠消化阶段被分解,小肠消化结束时消化物内大部分脂滴被脂解。消化前后相比,油凝胶胶束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增加了 2.66%,而松仁油胶束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了 6.25%,表明油凝胶体系促进松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消化吸收。(5)槲皮素-松仁油油凝胶的体外消化特性基于油凝胶的体外消化特性,以AO油凝胶为载体,在其制备过程中荷载槲皮素(QE),制备QE-AO油凝胶,同时以槲皮素松仁油(QE-oil)为对照,评价其可行性及体外消化特性。荷载QE后气凝胶的吸附时间为2 h,此时QE-AO的槲皮素荷载量为0.41%。体外小肠消化20 min内QE-AO释放游离脂肪酸(FFAs)的速率0.08 min-1,小于QE-oil中FFAs的释放速率(0.24 min-1);但消化结束后QE-AO中FFAs含量高于QE-oil。肠消化后QE-AO粒径为双峰,在小于300 nm处出现峰,表明胶束粒子的形成。Zeta-电位随消化的进行其绝对值增高,QE-AO肠消化结束时为23.93±0.42 mV,QE-oil为16.91±0.34 mV,表明QE-AO中蛋白基质的水解有助于乳化,导致其松仁油与脂肪酶的接触机会高于QE-oil。QE-AO消化过程中QE的生物可及性较QE-oil提高了 11.08%,且其胶束相中QE的荧光信号强于QE-oil的胶束相中QE的荧光信号。QE-AO体系Caco-2单层细胞模型转运的QE分泌率高于QE-oil,且表观渗透系数值增高1.68倍。上述结果为油凝胶作为疏水性活性物质递送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黄宽晨,练瑶瑶,卢玙璠,刘雨,宋海昭,汪芳,沈新春[8](2020)在《大豆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富含蛋白质、异黄酮、皂苷、低聚糖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预防糖尿病、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功效。本文综述了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和大豆蛋白等活性成分通过调整肠道菌群结构、保护肠道屏障功能、调节免疫应答反应、影响氧化应激等生理途径发挥其抗炎生理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大豆,使其成为预防和治疗炎症相关疾病的功能性成分提供理论依据。
姚轶俊[9](2020)在《荞麦多酚消化吸收及其对脂质代谢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杂粮中的营养成分与大分子活性物质,必须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分解吸收后才可以参与人体代谢。对于食品来说,其本身的活性成分以及某些营养功能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其在人体中产生的作用,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食品中的活性成分对机体的影响,例如某些物质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大分子组分及其分解物的稳定性,活性物质与其他食品组分的交互作用以及其在小肠细胞跨膜运输过程中的难易程度等。因此,近年来对于食品原料经人体消化、吸收及代谢过程中的变化机制已经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本论文围绕我国常见的四种杂粮荞麦、薏米、红豆以及青稞,通过构建高脂细胞模型筛选出最具降脂活性的荞麦单品活性物质——荞麦多酚化合物,通过模拟体外消化、小肠吸收转运模型,探究荞麦酚类物质的消化、代谢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及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探究其对高脂饲料诱导的C57BL/6J小鼠脂代谢调控机制,以期为杂粮中多酚类的利用和相关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首先,研究了四种常见杂粮(荞麦、薏米、红豆、青稞)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以及其降脂活性。经模拟体外消化后荞麦具有最高的总酚含量(27.78±0.14 mg GAE/100g)及黄酮增长率(57.9%);利用油酸诱导Hep G2细胞建立高脂模型,测定以2.5 mg/m L为上样浓度的四种杂粮多酚提取物干预前后细胞内TG及LDL-c含量的变化,发现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甘油三酯浓度下降了三分之一,达到0.156±0.032mmol/gprot,低密度脂蛋白降至0.025±0.005 mmol/gprot。结果表明,荞麦多酚表现出了最佳的生物利用度及降脂活性。并且通过UHPLC-Q-Orbitrap质谱鉴定出荞麦多酚提取物中的20种酚类化合物,后续实验将进一步对荞麦消化液中酚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进行进一步分析确定,并通过转运模型及代谢组学研究其吸收、转运机制,为荞麦降脂功能的揭示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通过构建Caco-2细胞模型,研究荞麦消化液多酚提取物在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前后其成分的变化。利用UHPLC-Q-Orbitrap质谱对荞麦消化液多酚提取物含量相对较多的四种主要化合物羟基肉桂酸、槲皮素、滨蒿内酯和芦丁进行分析。发现其转运率滨蒿内酯(0.97)>羟基肉桂酸(0.40)>芦丁(0.23)>槲皮素(0.20)。糖基侧链制约了原料中含量较多的芦丁的生物利用度,芦丁的去糖基化产物金丝桃苷可以被小肠更有效吸收。此外通过对羟基肉桂酸、槲皮素及滨蒿内酯这三组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探明酚类化合物在转运过程中主要发生了甲基化反应,是以甲基化产物的形式被机体所利用,初步明确了荞麦中主要活性物质——荞麦酚类物质被机体消化吸收的机制。再次,通过构建Caco-2/Hep G2高脂细胞模型,荞麦消化液多酚提取物经过模拟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前后对高脂细胞的降脂活性及其对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将Hep G2细胞铺于Caco-2转运模型的BL侧构建Caco-2/Hep G2高脂细胞模型,观察BL侧Hep G2细胞内TG、LDL-C、T-CHO、ALT、AST五个指标变化,发现经过模拟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转运后的荞麦消化液多酚提取物代谢产物对高脂组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分别降低了53.64%,23.44%,36.49%,27.98%和77.42%。此外,通过q-PCR研究发现与脂质代谢相关的基因PPARγ和Fabp4均有显着的增强作用,其中经Caco-2转运后的代谢产物对增强Fabp4基因水平的作用比转运前有了进一步的增加(从85.82±10.64%上调至355.18±65.83%),表明经小肠吸收后的荞麦多酚代谢产物进一步促进与调节脂质代谢基因Fabp4在细胞内的表达。其四,通过添加荞麦饲料以及荞麦多酚干预C57BL/6J小鼠饮食,研究荞麦酚类物质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以10%、20%、40%比例的荞麦替换基础饲料以及荞麦多酚标准品混合物对小鼠进行饮食干预,探究荞麦对小鼠体重、脏器指数和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饮食干预39天后,与高脂饮食组相比,添加荞麦饲料以及荞麦多酚干预对小鼠的体重、肝脏指数以及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增加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荞麦添加量的提高起抑制作用也增加;多酚干预的效果与40%高剂量荞麦的作用相当,对于个别指标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同时,添加荞麦饲料以及荞麦多酚干预对小鼠肾脏指数、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起到了保护和改善的作用。同样也是高剂量40%荞麦和多酚干预组的效果最好,表明荞麦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高脂饲料诱导小鼠脂代谢紊乱情况。同时也证明了荞麦酚类在改善脂质代谢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最后,通过Western-blot和q-PCR探究了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小鼠内脏脂肪组织中与产热相关的蛋白与基因(UCP1,PRDM16,PGC1α,TCF21和HOXC8)表达的影响。与正常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组中与棕色脂肪相关的UCP1,PRDM16和PGC-1α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显着降低,而与白色脂肪特异性表达的TCF21和HOXC8水平显着上调(p<0.05)。这表明,高脂饮食喂养抑制了产热相关蛋白的表达使小鼠体内棕色脂肪产热活性降低,同时白色脂肪组织相关蛋白表达的增加导致能量累积过剩。饮食干预后,荞麦干预组中UCP1,PRDM16和PGC-1α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上调,TCF21和HOXC8的蛋白表达均显着下降(p<0.05)。此外,40%荞麦和多酚干预组还有效地提高了小鼠内脏脂肪组织中UCP1,PRDM16和PGC-1α基因的表达(p<0.05),并下调TCF21和HOXC8基因的表达,表明荞麦可以明显提高棕色脂肪产热活性,减少白色脂肪含量,同时下调白色脂肪特异性表达,调节能量代谢平衡,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和能量代谢紊乱。综上所述,考察常见四种杂粮(荞麦、薏米、红豆和青稞)中的酚类物质,荞麦中的酚类物质生物利用度较好,降脂效果最佳,其被机体消化吸收的机制主要是在肠上皮细胞转运过程中发生了甲基化反应,其降脂机理主要是荞麦酚类物质能增强脂质代谢调控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改善高脂膳食小鼠的肝肾功能,有效调节脂质代谢紊乱,为杂粮多酚的利用和减脂相关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研发思路和理论依据。
吴雪娇,赵力超,方祥,郭颖瑜,梁文欧,马宇昊,王丽[10](2021)在《大豆活性组分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食品组分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已成为膳食与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存在于动物体内的肠道菌群对大豆活性组分的分解代谢、转化吸收有着重要作用,大豆活性组分在体内肠道菌群作用下发生生物转化,导致其结构改变,从而形成新的活性成分,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同时,大豆活性组分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又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保护肠黏膜屏障、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本文对大豆活性组分如何在菌群作用下进行有效生物转化、肠道菌群在外源组分的扰动下如何进行菌群结构和丰度调整以及大豆组分的菌群代谢产物对人的健康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大豆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作用的机理提供参考。
二、大豆活性成分与人体健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活性成分与人体健康(论文提纲范文)
(1)豌豆源挥发性异味成分的生成机理与低异味豌豆分离蛋白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豌豆与豌豆蛋白质 |
1.1.1 豌豆资源及其可持续性 |
1.1.2 豌豆的成分 |
1.1.3 豌豆的营养及应用 |
1.2 豌豆蛋白产品及生产工艺 |
1.2.1 豌豆蛋白产品 |
1.2.2 豌豆蛋白生产工艺 |
1.3 豌豆蛋白的性质与应用现状 |
1.3.1 加工特性及其应用 |
1.3.2 营养特性及其应用 |
1.3.3 在新兴植物基产品中的应用 |
1.4 豌豆源异味成分及产生机理研究现状 |
1.4.1 豌豆源异味成分 |
1.4.2 豌豆源异味成分产生机理 |
1.5 豌豆蛋白产品风味改善研究进展 |
1.5.1 豌豆原料对风味的影响 |
1.5.2 豌豆预处理对风味的影响 |
1.5.3 加工工艺对风味的影响 |
1.6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7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豌豆分离蛋白中关键挥发性异味成分的组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豌豆分离蛋白的制备 |
2.3.2 无气味豌豆分离蛋白的制备 |
2.3.3 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4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
2.3.5 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 |
2.3.6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7 气味活性值的测定 |
2.3.8 感官评价 |
2.3.9 气味重组实验 |
2.3.10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豌豆分离蛋白的成分分析 |
2.4.2 豌豆分离蛋白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鉴定 |
2.4.3 豌豆分离蛋白的感官特性及其气味活性成分的鉴定 |
2.4.4 豌豆分离蛋白中关键挥发性异味成分及其异味贡献率的分析 |
2.4.5 豌豆分离蛋白的气味重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豌豆分离蛋白中关键挥发性异味成分的生成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豌豆浆和大豆浆的制备 |
3.3.2 豌豆和大豆粗油体的制备 |
3.3.3 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 |
3.3.4 感官评价 |
3.3.5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3.3.6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3.3.7 游离脂肪酸的测定 |
3.3.8 挥发性成分相关内源酶的鉴定 |
3.3.9 挥发性成分相关内源酶活性的测定 |
3.3.10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豌豆浆与大豆浆中挥发性异味成分的表征 |
3.4.2 LOX途径相关酶的组成分析 |
3.4.3 多不饱和FFA含量与LOX途径挥发物生成量的关系 |
3.4.4 LOX途径相关酶活性与挥发物生成量的关系 |
3.4.5 甲氧基吡嗪的生成途径分析 |
3.4.6 1-辛烯-3-醇的生成途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工因素对豌豆分离蛋白中关键挥发性异味成分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湿法豌豆浆的制备 |
4.3.2 半干法豌豆浆的制备 |
4.3.3 不同pH豌豆浆的制备 |
4.3.4 无氧豌豆浆的制备 |
4.3.5 碱性磨浆豌豆分离蛋白的制备 |
4.3.6 不同加热条件下,LOX活性的测定 |
4.3.7 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 |
4.3.8 感官评价 |
4.3.9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湿法和半干法工艺对豌豆浆中关键挥发性异味成分含量的影响 |
4.4.2 LOX活性抑制对豌豆浆中关键挥发性异味成分含量的影响 |
4.4.3 无氧磨浆对豌豆浆中关键挥发性异味成分含量的影响 |
4.4.4 豌豆浆热处理对酸沉去除关键挥发性异味成分的影响 |
4.4.5 甲氧基吡嗪与豌豆浆组分的相互作用 |
4.4.6 工艺改进对豌豆分离蛋白异味成分和感官特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膜分离去除豌豆分离蛋白中关键挥发性异味成分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豌豆浆的制备 |
5.3.2 无气味豌豆分离蛋白的制备 |
5.3.3 挥发性异味模拟体系的制备 |
5.3.4 膜分离流程 |
5.3.5 膜通量的计算 |
5.3.6 挥发性化合物理论透过量的计算 |
5.3.7 结合常数的测定 |
5.3.8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5.3.9 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 |
5.3.10 感官评价 |
5.3.11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关键挥发性异味成分的理化性质 |
5.4.2 异味成分在不同体系中的膜分离行为 |
5.4.3 异味成分在加热豌豆浆中的膜分离行为 |
5.4.4 膜分离去除甲氧基吡嗪合成前体 |
5.4.5 豌豆浆膜分离过程中膜通量的变化 |
5.4.6 膜分离处理PPI中关键挥发性异味成分与感官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低异味豌豆分离蛋白工艺设计及中试验证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生产工艺路线设计 |
6.3.2 设备选型 |
6.3.3 物料衡算 |
6.3.4 挥发性成分的鉴定和感官评价 |
6.3.5 PPI产品质量分析方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PPI中试加工过程的物料衡算 |
6.4.2 实验室规模中试流程及相关指标分析 |
6.4.3 实验室规模中试PPI产品质量分析 |
6.4.4 低异味PPI中试线工艺流程设计 |
6.4.5 设备的选型与操作流程 |
6.4.6 技术转化情况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成果清单 |
附录 Ⅱ:部分样品的GC-MS谱图 |
(2)野火球早晚熟材料营养物质与主要活性成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三叶草属植物资源现状研究进展 |
1.2 三叶草属植物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2.1 异黄酮类化合物 |
1.2.2 叶蛋白 |
1.2.3 绿原酸 |
1.2.4 挥发性成分 |
1.2.5 硒元素成分 |
1.3 三叶草属植物的药理作用 |
1.3.1 雌激素样作用 |
1.3.2 抗癌活性 |
1.3.3 抗氧化活性 |
1.3.4 对代谢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理作用 |
1.3.5 抗菌抗炎作用 |
1.3.6 预防骨质疏松 |
1.4 野火球的相关研究 |
1.4.1 野火球自然资源状况 |
1.4.2 野火球饲草资源研究状况 |
1.4.3 野火球药用资源研究状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3 试验设计方案 |
2.3.1 不同生长期各器官形态及占比测定 |
2.3.2 营养成分与总黄酮含量测定 |
2.3.3 液相串联质谱技术研究 |
2.3.4 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早晚熟材料茎叶形态与生长特性的差异 |
3.2 野火球不同生育时期总黄酮含量的变化 |
3.3 野火球早晚熟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营养成分含量变化 |
3.4 野火球串联质谱法各化学成分的鉴定 |
3.5 黄酮类、异黄酮类化合物含量 |
3.6 粗多糖含量的比较 |
3.7 总皂苷含量的比较 |
4 讨论 |
4.1 野火球不同生育期常规养分及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差异 |
4.2 野火球早熟与晚熟材料养分差异与利用方式 |
4.3 野火球刈割后再生草养分与主要活性成分的变化 |
4.4 野火球不同器官间活性成分的差异 |
4.5 野火球常规养分与活性成分间的关系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加工方式对黑豆多酚的组成及其消化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黑豆多酚概况 |
1.2 加工方式对多酚类化合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 体外模拟消化对多酚类化合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
1.4 代谢组学技术对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处理 |
2.2.2 体外模拟消化处理 |
2.2.3 黑豆多酚的提取 |
2.2.4 总酚含量测定 |
2.2.5 总黄酮含量测定 |
2.2.6 UHPLC-QE-MS检测 |
2.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加工和体外模拟消化对黑豆多酚含量的影响 |
3.1.1 加工和体外模拟消化对黑豆总酚含量的影响 |
3.1.2 加工和体外模拟消化对黑豆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3.2 不同加工处理对黑豆多酚类化合物影响的代谢组学分析 |
3.2.1 定性结果 |
3.2.2 煮制黑豆的代谢组学分析 |
3.2.3 常压蒸制黑豆的代谢组学分析 |
3.2.4 高压蒸制黑豆的代谢组学分析 |
3.2.5 不同加工处理黑豆之间的代谢组学分析 |
3.3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对黑豆的代谢组学分析 |
3.3.1 定性结果 |
3.3.2 生黑豆消化前后的代谢组学分析 |
3.3.3 煮制黑豆消化前后的代谢组学分析 |
3.3.4 常压蒸制黑豆消化前后的代谢组学分析 |
3.3.5 高压蒸制黑豆消化前后的代谢组学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酸枣仁蛋白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酸枣仁药材的现代研究进展 |
1.1 化学成分 |
1.1.1 萜类化合物 |
1.1.2 黄酮类化合物 |
1.1.3 生物碱类化合物 |
1.1.4 脂肪酸和挥发油类成分 |
1.1.5 其他成分 |
1.2 酸枣仁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2.1 镇静催眠作用 |
1.2.2 抗抑郁、抗焦虑作用 |
1.2.3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
1.2.4 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
2 植物蛋白的研究进展 |
2.1 植物蛋白的提取 |
2.1.1 碱提酸沉法 |
2.1.2 酶法提取 |
2.1.3 有机溶剂提取法 |
2.1.4 盐溶提取法 |
2.1.5 其他提取方法 |
2.2 植物蛋白的纯化 |
2.2.1 盐析法 |
2.2.2 等电点沉淀法 |
2.2.3 透析法 |
2.2.4 超滤法 |
2.2.5 分子筛层析法 |
2.2.6 离子交换层析法 |
2.3 植物蛋白的理化性质与功能特性研究 |
2.4 植物蛋白的生物活性研究 |
2.4.1 免疫调节作用 |
2.4.2 抗氧化作用 |
2.4.3 降血脂、降血糖作用 |
2.4.4 抗肿瘤作用 |
3 立题依据和技术路线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酸枣仁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 |
1 仪器和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酸枣仁药材质量检测研究 |
2.1.1 基于2020 版《中国药典》的酸枣仁药材检测 |
2.1.2 基于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方法的酸枣仁药材检测 |
2.2 SZSP提取工艺研究 |
2.2.1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
2.3 SZSP提取率 |
2.4 SZSP等电点的测定 |
2.5 SZSP提取工艺参数优选 |
2.5.1 单因素考察 |
2.5.2 响应面优化SZSP提取试验 |
2.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酸枣仁药材质量检测结果 |
3.1.1 基于2020 版《中国药典》的检测结果 |
3.1.2 酸枣仁药材鉴别检测研究结果 |
3.2 SZSP的等电点 |
3.3 SZSP单因素考察结果 |
3.3.1 p H值对SZSP提取率的影响 |
3.3.2 提取温度对SZSP提取率的影响 |
3.3.3 提取时间对SZSP提取率的影响 |
3.3.4 料液比对SZSP提取率的影响 |
3.4 响应面试验 |
3.4.1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
3.4.2 回归模型建立与方差分析 |
3.4.3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
3.4.4 SZSP提取率的最佳条件和模型验证 |
4 小结 |
第二章 酸枣仁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研究 |
1 仪器和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酸枣仁和SZSP的营养成分分析 |
2.1.1 凯氏定氮法检测蛋白含量 |
2.1.2 酸枣仁和SZSP水分、灰分和脂肪含量的测定 |
2.2 SZSP氨基酸的测定 |
2.3 SZSP SDS-PAGE电泳测定 |
2.3.1 SDS-PAGE电泳试剂配制 |
2.3.2 SDS-PAGE电泳胶块配制及考马斯亮蓝染色 |
2.3.3 SDS-PAGE电泳胶块配制及糖蛋白染色 |
2.4 SZSP结构光谱检测 |
2.4.1 圆二色谱(CD)检测 |
2.4.2 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检测 |
2.4.3 内源荧光光谱光谱检测 |
2.4.4 紫外吸收光谱检测 |
2.5 SZSP的热稳定性检测 |
2.6 SZSP的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2.7 SZSP的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的测定 |
2.8 SZSP的 Zeta电位分析 |
2.9 SZSP溶解度的测定 |
2.10 SZSP持油性和持水性测定 |
2.11 SZSP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测定 |
2.12 SZSP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测定 |
2.13 SZSP最小凝胶浓度检测 |
2.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SZSP的主要化学成分 |
3.2 SZSP的氨基酸组成 |
3.3 SZSP的 SDS-PAGE结果分析 |
3.4 SZSP结构光谱检测结果 |
3.4.1 圆二色谱(CD)检测结果 |
3.4.2 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检测结果 |
3.4.3 内源荧光光谱光谱检测结果 |
3.4.4 紫外吸收光谱检测结果 |
3.5 热稳定性分析结果 |
3.6 表面疏水性检测结果 |
3.7 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检测结果 |
3.8 Zeta电位分析结果 |
3.9 溶解度检测结果 |
3.10 持水性和持油性检测结果 |
3.11 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检测结果 |
3.12 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检测结果 |
3.13 最小凝胶浓度检测结果 |
4 小结 |
第三章 酸枣仁蛋白的免疫活性研究 |
1 仪器和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SZSP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力低下小鼠免疫调节的研究 |
2.1.1 实验室动物给药及分组 |
2.1.2 免疫器官指数检测 |
2.1.3 小鼠血清中免疫因子检测 |
2.1.4 小鼠免疫器官生化分析 |
2.1.5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制备 |
2.1.6 脾淋巴细胞的制备 |
2.1.7 小鼠巨噬细胞分泌NO和细胞因子检测 |
2.1.8 中性红法检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
2.1.9 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检测 |
2.1.10 小鼠NK细胞杀伤力检测 |
2.1.11 小鼠血清溶血素检测 |
2.1.12 小鼠免疫器官形态学检测 |
2.1.13 小鼠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2.2 SZSP对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免疫活性的影响 |
2.2.1 RAW264.7 细胞培养 |
2.2.2 SZSP对 RAW264.7 细胞增值的影响 |
2.2.3 SZSP对 RAW264.7 细胞分泌NO的影响 |
2.2.4 SZSP对 RAW264.7 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量的影响 |
2.2.5 SZSP对 LPS诱导的RAW264.7 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量的影响 |
2.2.6 Western Blot检测 |
2.2.7 SZSP激活MAPK通路诱导巨噬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检测 |
2.2.8 SZSP激活NF-κB通路诱导巨噬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检测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SZSP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力低下小鼠免疫调节结果 |
3.1.1 SZSP对免疫抑制小鼠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3.1.2 SZSP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因子分泌的影响 |
3.1.3 SZSP对免疫抑制小鼠LDH、ACP分泌的影响 |
3.1.4 SZSP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响 |
3.1.5 SZSP对免疫抑制小鼠原代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
3.1.6 SZSP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 |
3.1.7 SZSP对免疫抑制小鼠NK细胞杀伤力的影响 |
3.1.8 SZSP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
3.1.9 SZSP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CD4~+和CD8~+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
3.2 SZSP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活性的影响 |
3.2.1 SZSP对 RAW264.7 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2 SZSP对 RAW264.7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 |
3.2.3 SZSP对 RAW264.7细胞分泌NO、IL-6和TNF-α的影响 |
3.2.4 SZSP对 RAW264.7 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3.2.5 SZSP对 LPS诱导的RAW264.7 细胞分泌NO、IL-6和TNF-α的影响 |
3.2.6 SZSP对 MAPK通路调节免疫活性的研究 |
3.2.7 SZSP对 NF-κB通路调节免疫活性的研究 |
4 小结 |
第四章 酸枣仁蛋白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研究 |
1 仪器和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预处理 |
2.2 凝胶柱预处理 |
2.2.1 葡聚糖凝胶(Sephadex)G-50 预处理、装柱与平衡 |
2.2.2 DEAE-Sepharose Fast Flow装柱与平衡 |
2.3 SZSP的分离纯化 |
2.3.1 第一次Sephadex G-50 层析 |
2.3.2 DEAE-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 |
2.3.3 第二次Sephadex G-50 层析 |
2.4 SDS-PAGE电泳的检测 |
2.5 SZSP组分对RAW264.7、Hela和 Hep G2 细胞活性的影响 |
2.5.1 小鼠RAW264.7 巨噬细胞的培养 |
2.5.2 Hela细胞和Hep G2 细胞的培养 |
2.5.3 CCK-8 法检测细胞活性 |
2.5.4 SZSP纯化组分对LPS诱导的RAW264.7 细胞激活MAPK和 NF-κB信号通路检测 |
2.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Sephadex G-50 层析 |
3.2 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 |
3.3 第二次Sephadex G50 层析 |
3.4 SDS-PAGE电泳的检测结果 |
3.5 细胞活性检测结果 |
3.5.1 酸枣仁分离纯化蛋白对RAW264.7 细胞活力影响 |
3.5.2 酸枣仁分离纯化蛋白对Hela细胞活力影响 |
3.5.3 酸枣仁分离纯化蛋白对Hep G2 细胞活力影响 |
3.6 S1F2G1 分离蛋白组分对LPS诱导的RAW264.7 细胞MAPK和 NF-κB通路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酸枣仁蛋白酶解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1 仪器和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SZSP酶解工艺研究 |
2.1.1 酶解蛋白酶种类的筛选 |
2.1.2 SZSP酶解工艺的参数优选 |
2.1.3 SZSP酶解工艺的确定及工艺验证 |
2.1.4 SZSPH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2.2 SZSPH对 RAW264.7 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的影响 |
2.2.1 SZSPH对 RAW264.7 细胞活力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
2.2.2 SZSPH对 RAW264.7 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影响 |
2.3 SZSPH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 |
2.3.1 超氧阴离子清除率测定实验 |
2.3.2 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实验 |
2.3.3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3.4 ABTS~+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2.4 SZSPH抗疲劳活性研究 |
2.4.1 SZSPH对 C2C12 细胞(小鼠成肌细胞)的活性影响 |
2.4.2 SZSPH对小鼠体内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
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蛋白酶的确定及参数优选 |
3.1.1 酶解蛋白酶的确定 |
3.1.2 SZSP酶解工艺的参数优选结果 |
3.1.3 酶解工艺的验证 |
3.1.4 SZSPH的分子量分布检测结果 |
3.2 SZSPH的 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 |
3.3 SZSPH对 RAW264.7 细胞活力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
3.4 SZSPH对 RAW264.7 细胞内ROS的影响 |
3.5 SZSPH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3.5.1 SZSPH对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
3.5.2 SZSPH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
3.5.3 SZSPH对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影响 |
3.5.4 SZSPH对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影响 |
3.6 SZSPH抗疲劳活性研究 |
3.6.1 SZSPH对 C2C12 细胞的影响 |
3.6.2 SZSPH对运动疲劳小鼠活性的影响 |
4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5)人参豆豉复合发酵物成分转化及其降血脂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肠道菌群概述 |
1.2 肠道菌群与高脂血症 |
1.3 益生菌对高脂血症的改善 |
1.4 发酵食品对高脂血症的改善 |
1.5 微生物发酵技术对中药的生物转化研究 |
2 UPLC-Q-TOF-MS分析参豉化学成分 |
2.1 参豉化学成分分析 |
2.2 参豉体内成分分析 |
3 参豉对高脂血症调控机制 |
3.1 参豉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初步药效学研究 |
3.2 参豉对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 |
3.3 参豉对高脂血症大鼠粪便短链脂肪酸研究 |
3.4 参豉对高脂血症大鼠粪便代谢产物分析 |
3.5 肠道菌群与代谢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4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个人简历 |
(6)全营养豆浆风味、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豆制品概述 |
1.1.1 豆制品的起源与发展 |
1.1.2 豆制品的营养值 |
1.1.3 豆制品的生理学功能 |
1.2 豆浆发展现状 |
1.2.1 豆浆及其加工工艺 |
1.2.2 豆浆品质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改善措施 |
1.3 豆浆品质的评估方法 |
1.3.1 感官评估 |
1.3.2 仪器评估 |
1.3.3 抗氧化能力评估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焙烤对大豆及全营养豆浆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2.1 大豆焙烤 |
2.2.2 大豆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
2.2.3 脂肪氧合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2.2.4 蛋白质分散指数测定 |
2.2.5 总氨基酸测定 |
2.2.6 色度测定 |
2.2.7 感官评估 |
2.2.8 电子鼻测定 |
2.2.9 GC-MS分析 |
2.2.10 豆浆制备 |
2.2.11 豆浆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
2.2.12 豆浆挥发性化合物测定 |
2.2.13 豆浆感官评估 |
2.2.1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焙烤对大豆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
2.3.2 焙烤对脂肪氧合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2.3.3 焙烤对大豆蛋白质分散指数的影响 |
2.3.4 焙烤对大豆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2.3.5 焙烤对豆粉色度的影响 |
2.3.6 大豆感官评估 |
2.3.7 电子鼻主成分分析 |
2.3.8 大豆挥发性化合物 |
2.3.9 PLSR相关性分析 |
2.3.10 焙烤对豆浆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
2.3.11 豆浆挥发性化合物 |
2.3.12 豆浆感官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营养豆浆的稳定性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3.2.1 大豆分离蛋白的预处理 |
3.2.2 全营养豆浆的制备 |
3.2.3 豆浆脂肪粒径测定 |
3.2.4 脂肪絮凝度测定 |
3.2.5 Zeta电位测定 |
3.2.6 乳化特性分析 |
3.2.7 光学显微镜观测脂肪颗粒 |
3.2.8 豆浆表观粘度测定 |
3.2.9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脂肪液滴大小及分布 |
3.3.2 脂肪絮凝度 |
3.3.3 Zeta电位 |
3.3.4 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 |
3.3.5 SPI稳定豆浆的微观结构 |
3.3.6 豆浆的存储稳定性 |
3.3.7 豆浆的表观粘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杀菌对全营养豆浆活性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4.2.1 豆浆制备及杀菌 |
4.2.2 细菌培养及计数 |
4.2.3 豆浆中活性成分的提取 |
4.2.4 总酚含量测定 |
4.2.5 总黄酮含量测定 |
4.2.6 异黄酮提取及分析 |
4.2.7 豆浆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4.2.8 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 |
4.2.9 脲酶活性测定 |
4.2.10 豆浆的原子力显微镜观测 |
4.2.11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杀菌方式对豆浆杀菌效果的比较 |
4.3.2 总酚及总黄酮含量 |
4.3.3 豆浆抗氧化能力及其与总酚、总黄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4 豆浆异黄酮含量及其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5 胰蛋白酶抑制剂及脲酶活性 |
4.3.6 豆浆的原子力显微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蛋白质多酚络合物促松仁油凝胶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红松仁概述 |
1.2.1 红松仁资源概况 |
1.2.2 松仁油营养成分 |
1.2.3 松仁油的生理功能 |
1.3 油凝胶的研究现状 |
1.3.1 油凝胶的制备方法 |
1.3.2 油凝胶的应用 |
1.3.3 油脂与油凝胶的消化 |
1.4 生物活性物质递送系统的应用 |
1.5 蛋白质与多酚互作 |
1.5.1 蛋白质与多酚互作机理 |
1.5.2 蛋白质多酚共价反应对蛋白性质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主要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意义 |
1.6.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3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6.4 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
2 共价络合物的制备、性质及结构表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试剂 |
2.2.3 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共价络合物的制备 |
2.3.2 共价络合物的表征 |
2.3.3 体外消化 |
2.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共价结合率及游离色氨酸含量的变化 |
2.4.2 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 |
2.4.3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
2.4.4 荧光光谱分析 |
2.4.5 红外光谱分析 |
2.4.6 圆二色谱分析 |
2.4.7 抗氧化能力测定 |
2.4.8 热稳定性 |
2.4.9 体外蛋白质消化 |
2.5 本章小结 |
3 共价水凝胶的制备、性质及结构表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试剂 |
3.2.3 试验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大豆蛋白-单宁酸共价水凝胶的制备 |
3.3.2 凝胶质构特性及持水性的测定 |
3.3.3 凝胶色度测定 |
3.3.4 流变性能测定 |
3.3.5 扫描电镜 |
3.3.6 凝胶溶胀性及pH值稳定性的测定 |
3.3.7 凝胶抑菌性的测定 |
3.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凝胶强度与持水性的测定 |
3.4.2 凝胶流变性的测定 |
3.4.3 凝胶色度的测定 |
3.4.4 凝胶微观形态 |
3.4.5 凝胶稳定性的测定 |
3.4.6 凝胶抑菌性的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4 间接法制备松仁油油凝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试剂 |
4.2.3 试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溶剂交换法制备块状松仁油油凝胶 |
4.3.2 溶剂交换法制备涂抹状松仁油油凝胶 |
4.3.3 气凝胶吸附法制备松仁油油凝胶 |
4.3.4 油凝胶漏油率测定 |
4.3.5 油凝胶含油率测定 |
4.3.6 油凝胶表观图像及微观图像 |
4.3.7 油凝胶热稳定性 |
4.3.8 油凝胶质构特性 |
4.3.9 油凝胶流变特性 |
4.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溶剂交换法制备块状松仁油油凝胶 |
4.4.2 溶剂交换法制备涂抹状松仁油油凝胶 |
4.4.3 气凝胶吸附法制备松仁油油凝胶 |
4.4.4 油凝胶漏油率与含油量 |
4.4.5 油凝胶外观及微观图像 |
4.4.6 油凝胶热稳定性 |
4.4.7 油凝胶质构特性 |
4.4.8 油凝胶流变性 |
4.5 本章小结 |
5 松仁油油凝胶氧化稳定性及体外消化特性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试剂 |
5.2.3 试验仪器 |
5.3 试验方法 |
5.3.1 氧化稳定性测定 |
5.3.2 体外消化特性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松仁油油凝胶的氧化稳定性 |
5.4.2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油凝胶 |
5.5 本章小结 |
6 松仁油油凝胶荷载槲皮素的体外消化特性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试剂 |
6.2.3 试验仪器 |
6.3 试验方法 |
6.3.1 荷载槲皮素的松仁油油凝胶的制备 |
6.3.2 油凝胶漏油率的测定 |
6.3.3 体外胃肠消化荷载槲皮素的油凝胶 |
6.3.4 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6.3.5 粒径及Zeta-电位 |
6.3.6 槲皮素生物可及性的测定 |
6.3.7 荧光图像 |
6.3.8 细胞毒性测定(MTT) |
6.3.9 Caco-2单层细胞膜模型的构建及评估 |
6.3.10 细胞转运及吸收的测定 |
6.3.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QE-AO吸附时间的确定 |
6.4.2 QE-AO含油量与漏油率的测定 |
6.4.3 游离脂肪酸释放量 |
6.4.4 粒径的变化 |
6.4.5 Zeta-电位的变化 |
6.4.6 生物可及性 |
6.4.7 荧光图像 |
6.4.8 细胞毒性测定 |
6.4.9 Caco-2细胞膜型致密性评估 |
6.4.10 细胞转运及摄入 |
6.5 本章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8)大豆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豆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 |
1.1 大豆异黄酮的抗炎作用 |
1.2 大豆皂苷的抗炎作用 |
1.3 其他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 |
2 大豆活性成分抗炎作用机制 |
2.1 抗氧化效应 |
2.2 调节免疫功能 |
2.2.1 调节促炎细胞因子 |
2.2.2 调节炎症信号传导通路 |
2.3 调节肠道菌群 |
2.4 保护肠道黏膜 |
3 展 望 |
(9)荞麦多酚消化吸收及其对脂质代谢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杂粮资源概况 |
1.1.1 杂粮基本概况 |
1.1.2 杂粮开发利用现状 |
1.1.3 杂粮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 杂粮中多酚类化合物及其生理功能 |
1.2.1 抗肿瘤作用 |
1.2.2 降血脂作用 |
1.2.3 降血糖作用 |
1.3 脂质代谢 |
1.3.1 脂质沉积 |
1.3.2 代谢通路 |
1.3.3 白色脂肪与棕色脂肪 |
1.4 消化、吸收与代谢研究 |
1.4.1 模拟体外消化 |
1.4.2 Caco-2细胞模拟小肠吸收 |
1.4.3 Caco?2/Hep G2 共培养模型 |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6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体外模拟消化对四种杂粮酚类物质及其降脂活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熟化 |
2.3.2 模拟体外消化 |
2.3.3 消化液酚类物质的提取 |
2.3.4 活性物质测定 |
2.3.5 HepG2细胞培养 |
2.3.6 HepG2细胞毒性测试 |
2.3.7 HepG2高脂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
2.3.8 降脂活性(TG、LDL)测定 |
2.3.9 基于UHPLC-Q-Orbitrap质谱对荞麦多酚组成的鉴定 |
2.3.10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模拟体外消化过程四种杂粮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
2.4.2 模拟体外消化后杂粮提取物细胞毒性测试 |
2.4.3 HepG2细胞高脂模型的建立 |
2.4.4 模拟体外消化后杂粮提取物对高脂细胞模型TG、LDL-c水平的影响 |
2.4.5 荞麦多酚提取物成分鉴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aco-2细胞模型中荞麦消化液多酚提取物的小肠转运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Caco-2细胞培养 |
3.3.2 Caco-2细胞毒性测试 |
3.3.3 Caco-2单层细胞模拟小肠转运模型的建立 |
3.3.4 基于Caco-2细胞模型的荞麦消化液多酚提取物转运研究 |
3.3.5 利用UHPLC-Q-Orbitrap质谱鉴定并分析模拟体外消化及小肠转运过程中荞麦多酚的组成及变化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模拟体外消化及转运过程中荞麦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变化 |
3.4.2 荞麦消化液多酚提取物的小肠转运方式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aco-2/Hep G2 共培养模型中荞麦消化、代谢产物的降脂功能及其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荞麦样品熟化 |
4.3.2 模拟体外消化 |
4.3.3 荞麦消化液酚类物质提取 |
4.3.4 细胞培养 |
4.3.5 细胞毒性测试 |
4.3.6 荞麦消化液多酚提取物对脂肪酶的抑制率测定 |
4.3.7 Caco2/Hep G2 共培养模型的建立 |
4.3.8 基于Caco2/Hep G2 共培养模型对代谢后产物的降脂功能评价 |
4.3.9 细胞总RNA的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4.3.10 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 |
4.4.1 荞麦消化液多酚提取物对细胞毒性及对细胞内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
4.4.2 Caco2/Hep G2 共培养模型中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的变化 |
4.4.3 Caco2/Hep G2 共培养模型中谷草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含量的变化 |
4.4.4 Caco2/Hep G2 共培养模型中代谢产物对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5 Caco2/Hep G2 共培养模型中代谢产物对Fabp4 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6 Caco2/Hep G2 共培养模型中代谢产物对Plin1 基因表达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荞麦对高脂膳食小鼠的干预及改善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动物 |
5.2.3 实验饲料 |
5.2.4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动物分组喂养 |
5.3.2 组织蛋白提取 |
5.3.3 组织病理切片 |
5.3.4 HE染色 |
5.3.5 血清指标检测 |
5.3.6 数据处理 |
5.4 实验结果 |
5.4.1 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5.4.2 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5.4.3 对小鼠体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
5.4.4 对小鼠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荞麦对高脂膳食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小鼠内脏脂肪总蛋白提取 |
6.3.2 蛋白浓度测定 |
6.3.3 Western Blot蛋白表达的检测 |
6.3.4 小鼠内脏脂肪组织总RNA提取 |
6.3.5 cDNA逆转录反应 |
6.3.6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6.3.7 数据处理 |
6.4 实验结果 |
6.4.1 不同含量的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UCP1蛋白表达的影响 |
6.4.2 不同含量的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PRDM16蛋白表达的影响 |
6.4.3 不同含量的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PGC1α蛋白表达的影响 |
6.4.4 不同含量的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TCF21蛋白表达的影响 |
6.4.5 不同含量的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HOXC8蛋白表达的影响 |
6.4.6 4 0%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UCP1基因表达的影响 |
6.4.7 4 0%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PRDM16基因表达的影响 |
6.4.8 4 0%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PGC1α基因表达的影响 |
6.4.9 4 0%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TCF21基因表达的影响 |
6.4.10 40%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HOXC8基因表达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I |
附录 Ⅱ |
(10)大豆活性组分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豆活性组分及其生理功能 |
2 肠道菌群对大豆活性组分的影响 |
2.1 肠道菌群促进大豆活性组分的消化吸收 |
2.2 肠道菌群对大豆活性组分的生物转化 |
3 大豆主要活性组分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
4 发酵豆制品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
5 研究大豆组分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技术手段 |
6 结语 |
四、大豆活性成分与人体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 [1]豌豆源挥发性异味成分的生成机理与低异味豌豆分离蛋白加工工艺研究[D]. 张彩猛. 江南大学, 2021(01)
- [2]野火球早晚熟材料营养物质与主要活性成分的比较研究[D]. 张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加工方式对黑豆多酚的组成及其消化特性的影响[D]. 于淼.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4]酸枣仁蛋白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张红印.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人参豆豉复合发酵物成分转化及其降血脂作用机制研究[D]. 孙建锋.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1(02)
- [6]全营养豆浆风味、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蔡家深.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7]蛋白质多酚络合物促松仁油凝胶形成机理研究[D]. 郭阳.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8]大豆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黄宽晨,练瑶瑶,卢玙璠,刘雨,宋海昭,汪芳,沈新春.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12)
- [9]荞麦多酚消化吸收及其对脂质代谢调控机制研究[D]. 姚轶俊. 江南大学, 2020(03)
- [10]大豆活性组分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吴雪娇,赵力超,方祥,郭颖瑜,梁文欧,马宇昊,王丽. 食品科学, 2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