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洪鑫[1](2020)在《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资源及质效评价》文中认为生态公益林在保护全球的生态安全、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有不可否认的地位。二十世纪末以来,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逐一实施,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不断推进,人工纯林、中幼龄林的比例越来越高,由于经营管理不到位,质效水平不高,亟待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以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本研究使用第四次森林二类资源调查数据,在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资源分布及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质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省生态公益林的质量和生态服务效益水平进行评价;依据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划分了生态公益林低质低效类型,并提出了各类低质低效林的提质增效对策,以期为湖北省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经营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湖北省林地面积为983.1万hm2,生态公益林的面积为352.06万hm2,蓄积量为16877.78万m3。湖北省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宜昌市、十堰市、恩施州,共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67.64%,生态公益林的地理分布极不均匀。湖北省有国家级生态公益林179.88万hm2,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51.09%;省级生态公益林75.02万hm2,占21.31%;市级生态公益林5.03万hm2,占1.43%;县级生态公益林面积为92.13万hm2,占26.17%。有特殊生态公益林110.87万hm2,占31.49%;重点生态公益林93.77万hm2,占26.64%;一般生态公益林147.39万 hm2,占 41.87%。(2)湖北省生态公益林中,纯林的面积与占比为237.68万hm2(52.38%),混交林为109.20万hm2(24.06%),灌木林为100.91万hm2(22.44%),无立木林地为11.06万hm2(2.44%)。林种结构以水土保持林为主,面积与占比为298.25万hm2(63.63%),水源涵养林为109.48万hm2(23.35%),自然保护林为40.26万hm2(8.59%)。乔木林中幼龄林的面积与占比为237.04万hm2(66.30%),中龄林为104.08万hm2(29.11%),近熟林为10.02万hm2(2.80%)。马尾松林的面积与占比为70.79万hm2(15.10%),栎类林为48.28万hm2(10.30%),杉木林为13.60万hm2(2.90%)。在树种结构中,灌木类面积与占比为93.76万hm2(20.00%),硬阔树种组为73.80万hm2(15.74%),阔叶混交树种组为56.26万hm2(12.00%)。其他地类、林种和树种的面积均较小。(3)层次分析法计算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目标层中森林资源质量的权重为0.7092,远大于森林生态服务效益的权重0.2908。准则层中以森林稳定性(0.3904)、林分生长(0.3189)的权重较高,而水土保持(0.1239)、生物多样性(0.1204)、固碳释氧(0.0464)的权重较低。指标层中,群落结构(0.2538)、,森林健康等级(0.1365)、龄组等级(0.1192)的权重均大于0.1。可见目标层的森林资源质量、准则层的森林稳定性和林分生长、指标层中的群落结构和森林健康及龄组等级是影响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质效的关键指标,也表明湖北省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的关键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包括促进林分生长以提升龄组等级、改善群落结构和森林健康状况以提高森林的稳定性。(4)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质效等级评价表明,综合质效等级为极差和差的公益林面积分别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20.12%和15.14%,小班数量共占39.39%;综合质效等级为好和较好的生态公益林面积分别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33.13%和20.03%,小班数量共占49.22%;综合质效等级为一般的生态公益林面积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11.58%,小班数量占11.39%。湖北省近65%面积的生态公益林质效等级在一般以上,总体质效较好。其中,森林资源质量等级为极差和差的公益林面积分别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25.68%和10.54%,小班数量占40.11%;生态服务效益等级为极差和差的公益林面积分别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5.18%和11.42%,小班数量占23.97%。可见湖北省生态公益林的质效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5)从指标层来看,绝大多数指标的质效等级以好和较好为主,但龄组等级为极差的公益林面积占总生态公益林的73.61%,小班数量占70.56%;群落结构为极差的公益林面积占总生态公益林的36.89%,小班数量占41.9%;腐殖质厚度级等级为极差的公益林面积占总生态公益林的82.19%,小班数量占82.73%。这些结果表明湖北省生态公益林的中幼龄面积大、龄组等级偏低,群落结构单一,腐殖质较薄、立地条件普遍较差,是湖北省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的重点。(6)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乔木蓄积量在第一主成分的荷载量较高,反映了林分生长状况;下木植株体积、灌木层覆盖度、群落结构在第二主成分的荷载量较高,反映了林分结构特征;土壤厚度、坡度、草本层盖度在第三主成分荷载量较高,可反映林地的立地条件;森林健康等级、自然度、腐殖质厚度在第四主成分的荷载量较高,主要反映了林分健康状况。生态公益林质效评价指标可以分为4个互不相关的指标类型,是湖北省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经营类型划分和经营对策制订的依据。(7)根据4个主成分指标类型,结合生态公益林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指标和提升重点指标分析,将湖北省低质低效生态公益林分为林分生长不良型、结构不良型、立地不良型、健康不良型4个类型。针对不同低质低效生态公益林类型,确定了湖北省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经营目标与原则,分析了不同类型导致低质低效的原因与判断标准,并以问题为导向参照相关技术规程提出了不同低质低效生态公益林类型的提质增效对策。
马俊明[2](2019)在《基于GIS的京津风沙源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系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作为保卫空气环境质量的重大林业工程,受到各界的重视,判断该林业工程是否发挥了其作用这一问题便被提出。在此背景下,本文展开了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研究。本文根据《LY/T 1758-2008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指标》和《DB11/T1099-2014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技术规程》,建立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体系,制定监测内容及监测方法,同时明确效益评价指标计算方法。根据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实际需求,从系统使用用户、实现功能和相应数据以及系统运行等方面进行需求分析。确定了 C#结合ArcGIS Engine的集成二次开发方式,并进行了结构设计及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对监测与评价系统进行了界面设计及功能实现。界面设计包括登录界面、系统主界面及各功能操作界面;实现了用户管理、数据管理、工程监测、工程效益评价以及统计分析等五个功能模块。其中用户管理主要对系统使用用户进行管理,包括增加用户和删除用户两个子功能,增加用户时会根据使用用户进行权限限制;数据管理主要对系统数据进行管理,包括数据查询、数据更新和图层输出三个子功能,其中数据查询包括工程点查询和监测点查询两个子功能,数据更新包括工程进度更新和基础信息更新两个子功能;工程监测和工程效益评价是该系统的独特和主要的功能,实现了对工程施工进度和样地的监测以及对工程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评价,包括工程进度监测、样地监测、监测样地选择、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和生态效益评价五个子功能;统计分析主要是对工程施工面积进行统计分析。以2013~2017年林业工程为例,从工程监测、工程效益评价以及统计分析等方面进行系统应用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很好的实现了设计的功能,并对工程的后续实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维[3](2019)在《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优势互补,也关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互动。不仅标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表明协调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先行、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的新型战略定位,经济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最终目的,能源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先行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是创新驱动的智力源泉,5大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共进,共同完成国家赋予长江经济带的历史使命。因此,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环境、能源、教育5大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把控现在、最终赢得未来。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以往关于“5E”(经济Economic、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教育Education,简称5E)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能源协调发展、经济—教育协调发展、能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教育—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等方面,并无涉及经济、生态、环境、能源与教育5个要素间协调发展的研究,且研究尺度较为单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范围,以系统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为支撑,在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法、基尼系数法、共线性检验和合理性检验等方法构建长江经济带“5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数理分析、比较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省级尺度和市域尺度等多尺度的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化研究,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拓展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尺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长江经济带“5E”系统发展时空特征、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演变以及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不断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集中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境内。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不断上升,下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高于中上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高值区域;上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低于中下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低值区域。(2)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波动上升,高值区分布在江苏省和安徽省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云南省和贵州省境内。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生态建设指数快速提升,下游地区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生态压力指数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发展指数下降为长江经济带低值区域。(3)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中游地区湖北省方向移动,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四川省境内向上海市周边转移。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环境保护指数快速上升,中游地区湖北省区域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指数居高不下,逐渐下降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4)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平稳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能源总量指数快速上升,成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上游地区能源结构指数低于下游地区,逐渐降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5)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波动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贵州省、重庆市区域扩散,低值区由四川省向云南省西南方向收缩。2000-2015年间上游地区贵州省区域教育投入指数快速提升,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为长江经济带高值区域;上游地区云南省区域教育规模指数增长缓慢,处于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6)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稳步上升,高值区分布在长三角区域,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三角区域“5E”系统发展指数均高于其它区域,且发展趋势较为统一,成为长江经济带“S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发展指数弱于其它“4E”发展指数,上游地区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和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均低于其余“3E”发展指数,中上游地区大多为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低值区域。(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①2000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压力、环境污染、能源总量和教育质量5个准则层面。②2015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基础、环境保护、能源效益和教育投入5个准则层面。(8)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①提升策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严守生态底线、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重视教育职能、发挥智力驱动效益。②保障机制:绿色经济运营机制,生态保护法治机制,环境污染联控机制,能源安全管理机制,教育科技支撑机制等保障机制。
马静娜[4](2012)在《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从防护林的概念入手,以生态学和经济学为理论依据,概述了国内外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的发展历史、研究方法与研究水平及相关的指标体系,并对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韩笑[5](2011)在《防护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防护林作为我国森林法规定的森林五大林种之一,在修复生态环境、改善人类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我国历来非常重视防护林工程的建设,自1978年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以来,又陆续启动了长江流域、沿海地区等五个防护林工程,这六个防护林工程共同组成了“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工程体系,是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但到目前为止对这些工程的研究多局限在生态效益方面,社会经济效益方面的研究开展的较少,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本文首先对防护林的内涵、类型进行深入了解,对我国的防护林工程建设过程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适合防护林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采用功效系数法作为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且以开展最早规模最大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为对象,选取工程覆盖范围内的13个省、直辖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各地区在防护林的庇佑下,社会经济逐年平稳发展,但地区之间还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更有针对性的开展防护林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惠淑荣,王岩,魏忠平,潘文利,范俊岗,孙晓庆[6](2011)在《泥质海岸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方泥质海岸地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带,泥质海岸防护林建设所发挥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对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尤为重要。采用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方法来选择评价指标,用AHP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研究最终选取了26个具体指标,构建了4个指标层次,建立了适用于泥质海岸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其中生态效益占68.33%,经济效益占22.55%,社会效益占10.07%。泥质海岸防护林工程重点改善沿海地区的生态效益,同时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展,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所确定的指标权重科学合理,适用于泥质海岸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
柏方敏,戴成栋,陈朝祖,杨楠[7](2010)在《国内外防护林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对前苏联、美国、日本等国的防护林建造历史及全球有较大影响的防护林工程(斯大林改造大自然工程、罗斯福工程、治山治水防护林建设工程、北非五国绿色坝工程)进行了简要介绍。总结了中国的防护林历史,简要介绍了"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退耕还林工程,同时首次系统地介绍了环洞庭湖防护林工程。对现代防护林学的树种选择、空间配置、综合效益、防护林成熟与衰退等重点研究领域进行了概述。
李怡[8](2010)在《广东省沿海防护林综合效益计量与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东省濒临南海,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受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十分严重。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东沿海地区通过自发和工程造林,初步建立起了海岸基干防护林带,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尽管如此,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中,生态建设往往让位于其他经济活动,广东省沿海防护林工程总体上进展缓慢,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防护林体系未能充分发挥出防御自然灾害的作用。2007年,为吸取印度洋海啸事件的深刻教训,中央和广东省先后出台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规划(2006-2015),将其上升到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本文以广东省沿海防护林建设发展历史为线索,首先明确了新时期海防林生态建设在目标定位、体系布局、建设规模和内容等方面所要实现的突破,分析指出科学、系统地量化评估沿海防护林的功能和效益,对于丰富该领域研究、促进其建设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林业生态工程的共性和沿海防护林工程的特殊性,本文综合运用频度分析、专家咨询、层次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广东省沿海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状态层、变量层、要素层共4层3类15项22个指标,并以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二期工程建设规划为依据,研究了工程实施可预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结果显示,截至二期工程完成,将实现综合效益562844.5万元/a,投资效果系数达到1:13.25。实践中,沿海防护林效益的实现有赖于相当的数量规模和质量水平,而这要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因素影响。因此,本文对理想的效益水平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依据干扰理论,本文分析构建了广东省沿海防护林效益实现的干扰体系。鉴于研究区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特征,人为干扰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剖析,认为:沿海防护林建设形成的森林/湿地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在现有公有产权结构安排下,其建设管理的正外部性未得到相应补偿,干扰破坏的负外部性行为未付出应有代价,缺乏有效的正向激励和反向惩罚,表现为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自愿供给失灵,以致沿海防护林建设的数量规模和管理的质量水平受到影响,制约了功能效益的发挥。运用博弈理论,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广东省沿海防护林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参与/执行和违规/破坏行为,对人为干扰的形成机理及其优化策略予以阐释和探讨。最后,基于分析结论,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能够有效促进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实现的策略,包括具有激励效应的补偿水平和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严格的监督机制和科技支撑体系。
蒋燚,唐玉贵,潘黄儒,梁杰森,徐康[9](2009)在《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文中提出在分析制约广西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主导因素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以一个县为总体单元,构建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将指标体系分5个层次,涵盖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中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为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和类似区域生态防护林建设评价提供参考。
杨田[10](2008)在《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在森林资源稀缺、生存环境持续恶化的今天,我国林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投入巨资,相继启动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国家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本文通过对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价分析,试图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途径,从而使本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事实对三北工程建设的情况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在社会学、发展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探讨三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选取陕西省开展实证评价研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为三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总指标、分项指标、分领域指标、具体指标四个层次共26项指标。2、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得出三北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确定用标准分法作为三北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的方法,利用线性加权和函数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为综合评价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提供支持。3、收集整理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相关数据资料,采用本文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分析三北防护林工程对防风固沙的影响、对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对农田牧场保护的功能以及对涵养水源的作用的评价,分析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通过三北防护林工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对产值的影响和对农民经济收入的影响的评价,分析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对人口资源配置的影响、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的评价,分析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得出结论,随着工程的逐步深入,三北防护林工程对陕西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加深。从短期效益来看,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处于较弱和一般状态,而从较长一个时期来看,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处于较强状态,社会效益也接近较强状态。4、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三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注重理论研究与对策建议相结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资源及质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公益林的概念与内涵 |
1.2.2 生态公益林的资源分布及结构研究 |
1.2.3 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1.2.4 生态公益林经营措施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森林资源现状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4 生态公益林质效等级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5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2.5.1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2.5.2 评价指标的含义及等级划分标准 |
2.5.3 生态公益林综合质效指数计算与等级划分 |
2.6 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对策研究方法 |
2.6.1 生态公益林低质低效类型的划分 |
2.6.2 生态公益林类型的提质增效对策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资源分布及结构分析 |
3.1.1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资源总量及其分布 |
3.1.2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事权等级和保护等级分析 |
3.1.3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地类和林种结构分析 |
3.1.4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龄组与树种结构分析 |
3.2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质效等级评价 |
3.2.1 生态公益林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析 |
3.2.2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综合质效指数等级评价 |
3.2.3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质效评价指标的等级分析 |
3.3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经营对策研究 |
3.3.1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经营目标与原则 |
3.3.2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低质低效类型划分与判断标准 |
3.3.3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低质低效类型的提质增效对策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公益林评价的应用前景 |
4.2.2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质效评价结果应用前景 |
4.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GIS的京津风沙源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林业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林业中的应用 |
1.2.4 本文待解决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实施现状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土壤植被 |
2.1.4 社会经济 |
2.2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二期林业工程概况 |
2.2.1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二期林业工程规划 |
2.2.2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二期林业工程实施情况 |
3.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体系建立 |
3.1 工程监测目标 |
3.2 工程监测体系 |
3.2.1 工程施工进度监测 |
3.2.2 样地监测 |
3.3 工程效益评价体系 |
3.3.1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
3.3.2 生态效益评价 |
4. 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1.1 用户需求分析 |
4.1.2 功能需求分析 |
4.1.3 数据需求分析 |
4.1.4 系统运行需求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系统设计原则 |
4.2.2 系统设计目标 |
4.2.3 系统结构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3.2 数据库详细设计 |
5.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系统开发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登录 |
5.2 系统主界面 |
5.3 图层基本操作 |
5.4 用户管理 |
5.5 数据管理 |
5.6 工程监测 |
5.7 工程效益评价 |
5.8 统计分析功能 |
6.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二期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 |
6.1 工程监测 |
6.1.1 工程进度监测 |
6.1.2 样地监测 |
6.2 工程效益评价 |
6.2.1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
6.2.2 生态效益评价-以生物多样性价值为例 |
6.3 统计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监测与评价系统主要代码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尺度 |
1.5.2 数据来源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 |
2.1.1 知识结构图谱 |
2.1.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 |
2.2.1 知识结构图谱 |
2.2.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 |
3.1 基础理论解析 |
3.1.2 系统理论 |
3.1.3 协调发展理论 |
3.2 相关概念界定 |
3.2.1 长江经济带 |
3.2.2 城市群 |
3.2.3 经济系统 |
3.2.4 生态系统 |
3.2.5 环境系统 |
3.2.6 能源系统 |
3.2.7 教育系统 |
3.2.8 协调发展 |
3.2.9 时空格局 |
3.3 本章小结 |
4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1 全面性原则 |
4.1.2 简明性原则 |
4.1.3 客观性原则 |
4.1.4 可比性原则 |
4.1.5 可获得性原则 |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4.2.1 总结归纳法 |
4.2.2 基尼系数法 |
4.2.3 共线性检验 |
4.2.4 合理性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5 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评价与分析 |
5.1 经济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5.1.1 经济系统的评价目标 |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1.3 经济系统的评价结构 |
5.1.4 评价方法 |
5.2 经济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2.1 固定资产投资额时空变化特征 |
5.2.2 规模工业总产值时空变化特征 |
5.3 经济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3.1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3.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4 经济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4.1 人均GDP时间变化特征 |
5.4.2 人均GDP空间演化特征 |
5.5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5.5.1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5.5.2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5.5.3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评价与分析 |
6.1 生态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6.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3 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构 |
6.1.4 评价方法 |
6.2 生态基础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2.1 人均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
6.2.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时空变化特征 |
6.3 生态压力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3.1 人均年耗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
6.3.2 人均年耗水量空间演化特征 |
6.4 生态建设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4.1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6.4.2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6.5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6.5.1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6.5.2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6.5.3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7 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评价与分析 |
7.1 环境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7.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7.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3 环境系统的评价结构 |
7.1.4 评价方法 |
7.2 环境污染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2.1 工业废水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2.2 工业烟尘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3 环境保护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3.1 工业废水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2 工业烟尘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3 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4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7.4.1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7.4.2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7.4.3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7.5 本章小结 |
8 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评价与分析 |
8.1 能源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8.1.1 能源系统的评价目标 |
8.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3 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构 |
8.1.4 评价方法 |
8.2 能源总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2.1 电力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2 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3 能源消费总量时空变化特征 |
8.3 能源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3.1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时间变化特征 |
8.3.2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空间演化特征 |
8.4 能源效益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4.1 单位GDP能耗量时间变化特征 |
8.4.2 单位GDP能耗量空间演化特征 |
8.5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8.5.1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8.5.2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8.5.3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8.6 本章小结 |
9 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评价与分析 |
9.1 教育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9.1.1 教育系统的评价目标 |
9.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9.1.3 教育系统的评价结构 |
9.1.4 评价方法 |
9.2 教育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2.1 大学在校学生数时空变化特征 |
9.2.2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时空变化特征 |
9.3 教育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3.1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时间变化特征 |
9.3.2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空间演化特征 |
9.4 教育投入准则层支出评价与分析 |
9.4.1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9.4.2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9.5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9.5.1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9.5.2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9.5.3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9.6 本章小结 |
10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
10.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
10.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10.2.1 综合发展指数 |
10.2.2 耦合发展指数 |
10.2.3 协调发展指数 |
10.2.4 冷热点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10.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3.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4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4.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4.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4.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5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5.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5.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5.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6 本章小结 |
1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1.1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
11.1.1 最小二乘法 |
11.1.2 地理加权回归 |
11.2 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
11.2.1 因子的选择 |
11.2.2 因子的处理 |
11.3 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
11.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整体影响因素 |
11.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局部影响因素 |
11.4 本章小结 |
1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和保障机制 |
12.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 |
12.1.1 推动结构升级,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
12.1.2 加大建设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
12.1.3 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 |
12.1.4 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 |
12.1.5 提高教育支出,发挥智力驱动效益 |
12.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
12.2.1 绿色经济运营机制 |
12.2.2 生态保护法治机制 |
12.2.3 环境污染联控机制 |
12.2.4 能源安全管理机制 |
12.2.5 教育科技支撑机制 |
12.3 本章小结 |
13 结论、不足与展望 |
13.1 主要结论 |
13.2 研究不足 |
13.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 国外主要研究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水平 |
1.3 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2.1 国内主要研究 |
2.2 研究方法和研究水平 |
2.3 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 |
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
(5)防护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目标、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林业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研究综述 |
2.1 防护林的概念和内涵 |
2.1.1 防护林的概念 |
2.1.2 防护林的分类 |
2.1.3 防护林体系的概念 |
2.2 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
2.2.1 一般林业及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研究 |
2.2.2 林业重点工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2.3 其他生态领域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
2.2.4 有关防护林的社会经济效益的研究 |
2.2.5 研究综述小结 |
3 我国防护林建设现状分析 |
3.1 我国防护林建设发展的阶段分析 |
3.1.1 百废待兴阶段 |
3.1.2 林业工程起步阶段 |
3.1.3 全面生态建设阶段 |
3.2 防护林建设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3.2.1 经济效益 |
3.2.2 社会效益 |
3.3 我国防护林建设的监测与评价现状分析 |
3.3.1 目前林业重点工程的监测情况 |
3.3.2 现有监测指标的不足之处 |
4 我国防护林体系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作用 |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3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4.4 指标体系的构成 |
4.5 指标的解释 |
4.5.1 产业发展 |
4.5.2 区域经济发展 |
4.5.3 社会安定和谐 |
4.5.4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
5 防护林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
5.1 赋权方法的选择 |
5.1.1 熵值法的基本原理 |
5.1.2 改进的熵值法 |
5.1.3 改进的熵值法基本步骤 |
5.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1 功效系数法的基本原理 |
5.2.2 计算各指标的功效系数值 |
5.2.3 计算各评价对象的总功效系数 |
6 "三北"防护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实证研究 |
6.1 数据的选择和处理 |
6.1.1 数据的获得 |
6.1.2 数据的处理 |
6.2 各地区防护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6.2.1 综合评价 |
6.2.2 分层评价 |
7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2.1 评价指标体系要根据不同的防护林功能进行调整 |
7.2.2 控制住外界因素的影响,提高被评价对象的可比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泥质海岸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
1.1 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原则 |
1.2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
1.3 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
1.4 相互独立原则 |
1.5 科学性原则 |
1.6 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 |
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2.1 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
2.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 指标权重确定 |
3.1 权重确定方法 |
3.2 指标权重计算 |
4 结论与讨论 |
(7)国内外防护林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外防护林建设工程简介 |
2.1 前苏联 |
2.2 美国 |
2.3 日本 |
2.4 北非 |
2.5 其他国家 |
3 中国防护林工程 |
3.1 “三北”防护林工程 |
3.2 沿海防护林工程 |
3.3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
3.4 退耕还林工程 |
3.5 环洞庭湖防护林工程 |
4 现代防护林重点研究领域 |
4.1 树种选择 |
4.2 防护林空间配置 |
4.3 防护林综合效益 |
4.4 防护林的防护成熟与衰退 |
5 结语 |
(8)广东省沿海防护林综合效益计量与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沿海防护林体系营建的历史进程 |
1.2.2 沿海防护林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3 沿海防护林研究评价及其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准备 |
1.4.1 文献研究 |
1.4.2 实地调查 |
1.4.3 数据采集 |
1.4.4 方法准备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安全理论 |
2.1.1 生态安全理论的一般原理 |
2.1.2 基于生态安全理论的沿海防护林建设研究 |
2.2 生态经济理论 |
2.2.1 生态经济理论的一般原理 |
2.2.2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沿海防护林效益研究 |
2.3 干扰理论 |
2.3.1 森林干扰的一般理论 |
2.3.2 基于干扰理论的沿海防护林效益实现研究 |
2.4 行为博弈理论 |
2.4.1 博弈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
2.4.2 基于行为博弈理论的沿海防护林人为干扰研究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般原理 |
2.5.2 遵循可持续发展轨迹的沿海防护林建设管理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
3.1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工程区资源状况 |
3.1.1 自然资源状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林业资源条件 |
3.2 主要自然灾害 |
3.2.1 台风等海洋性灾害 |
3.2.2 洪涝干旱 |
3.2.3 地质灾害 |
3.2.4 生物灾害 |
3.3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概况 |
3.3.1 历史进程 |
3.3.2 一期工程建设完成状况 |
3.3.3 二期工程建设规划和进展 |
3.4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总体评价 |
3.4.1 必要性评价 |
3.4.2 发展环境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效益评价指标确立 |
4.1.1 指标与指标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
4.1.2 指标的筛选原则 |
4.1.3 指标的选取 |
4.2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
4.2.1 构建程序 |
4.2.2 指标体系框架 |
4.3 生态效益指标的内涵与测度方法 |
4.3.1 防火减灾效益 |
4.3.2 防风固沙效益 |
4.3.3 涵养水源效益 |
4.3.4 保育十壤效益 |
4.3.5 净化环境效益 |
4.3.6 固碳释氧效益 |
4.3.7 热力效益 |
4.3.8 生物多样性保持效益 |
4.3.9 游憩效益 |
4.4 经济效益指标的内涵与测度方法 |
4.4.1 活立木生产效益 |
4.4.2 薪材产品 |
4.4.3 近海渔业支持效益 |
4.5 社会效益指标的内涵与测度方法 |
4.5.1 就业增收效益 |
4.5.2 环境改善效益 |
4.5.3 文化科教及其他效益 |
4.6 本章小结 |
5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综合效益计量 |
5.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5.1.1 基础数据来源和取用 |
5.1.2 折现率的确定 |
5.2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效益计量 |
5.2.1 生态效益计量 |
5.2.2 经济效益计量 |
5.2.3 社会效益计量 |
5.3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计量结果分析 |
5.3.1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构成 |
5.3.2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特征 |
5.3.3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建设投资回报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综合效益实现的干扰因素分析 |
6.1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干扰概述 |
6.2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自然干扰 |
6.2.1 内源性干扰 |
6.2.2 外源性干扰 |
6.3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人为干扰 |
6.3.1 围垦 |
6.3.2 污染 |
6.3.3 皆伐、择伐及盗伐 |
6.3.4 过度捕捞 |
6.3.5 旅游开发 |
6.3.6 开采挖矿 |
6.3.7 人工经营不当 |
6.3.8 薪材采集 |
6.4 本章小结 |
7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人为干扰的经济学分析 |
7.1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的经济属性 |
7.1.1 公共物品 |
7.1.2 外部性 |
7.1.3 产权安排 |
7.2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人为干扰的制度成因分析 |
7.2.1 市场失灵 |
7.2.2 政府失灵 |
7.2.3 自愿供给失灵 |
7.3 本章小结 |
8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人为干扰的个体行为分析 |
8.1 局中人及其目标差异 |
8.1.1 局中人设定 |
8.1.2 局中人目标差异 |
8.2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建设参与行为分析 |
8.2.1 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8.2.2 局中人效用水平 |
8.2.3 博弈模型构建 |
8.2.4 博弈分析结论与讨论 |
8.3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管理干扰行为分析 |
8.3.1 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8.3.2 局中人效用水平 |
8.3.3 博弈模型构建 |
8.3.4 博弈分析结论与讨论 |
8.4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干扰困境及其求解 |
8.4.1 补贴机制下的执行行为博弈 |
8.4.2 惩罚机制下的执行行为博弈 |
8.5 本章小结 |
9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效益实现的策略研究 |
9.1 广东省沿海防护林效益实现的投入机制 |
9.1.1 沿海防护林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
9.1.2 补偿资金的投入机制 |
9.1.3 补偿资金管理机制 |
9.2 广东沿海防护林效益实现的监督机制 |
9.2.1 建立领导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 |
9.2.2 加强基层政府的监管责任 |
9.2.3 依法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
9.3 广东沿海防护林效益实现的科技支撑体系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讨论 |
10.1 结论 |
10.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0.3 不足与展望 |
11 参考文献 |
12 个人简介 |
13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1 沿海防护林建设区县调查表 |
附录2 沿海防护林建设公众调查表 |
附录3 专家咨询表 |
(9)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评价指标确定原则 |
1.1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
1.2 可比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 |
1.3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
1.4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 |
1.5 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原则 |
2 评价内容 |
2.1 生态效益评价 |
2.2 经济效益评价 |
2.3 社会效益评价 |
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
4 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方法 |
5 基本框架 |
(1) 总体层: |
(2) 系统层: |
(3) 准则层: |
(4) 变量层: |
(5) 指标层: |
6 结论与讨论 |
(10)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 |
1.3 研究的方法和工作流程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工作流程 |
2. 三北防护林工程与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综述 |
2.1 防护林研究概述 |
2.1.1 防护林的概念与内涵 |
2.1.2 国内外防护林实践与研究概述 |
2.2 林业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概述 |
2.2.1 林业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综述 |
2.2.2 相关研究简要评述 |
2.3 小结 |
3.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多指标评价体系的演进与发展 |
3.2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2.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3.2.3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 |
3.3 小结 |
4.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
4.1 指标权重的确立 |
4.1.1 统计权数的实质 |
4.1.2 统计权数的构造方法综述 |
4.1.3 本研究所采取的赋权方法 |
4.2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方法 |
4.2.1 指标无量纲化的方法 |
4.2.2 本研究中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
4.3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的建立 |
4.3.1 评价方法概述 |
4.3.2 本研究采用的评价方法 |
4.4 小结 |
5.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描述性分析 |
5.1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基本情况 |
5.1.1 工程建设的范围和期限 |
5.1.2 自然条件 |
5.1.3 社会经济条件 |
5.1.4 工程的地位和作用 |
5.2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投资与建设概况 |
5.2.1 工程建设投资情况 |
5.2.2 工程建设概况 |
5.3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描述性分析 |
5.3.1 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
5.3.2 对农民经济收入的影响 |
5.3.3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5.3.4 对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影响 |
5.3.5 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 |
5.3.6 产生的不利影响 |
5.4 小结 |
6.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分析评价 |
6.1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指数的合成 |
6.1.1 分领域指标影响指数的合成 |
6.1.2 分项指标影响指数的合成 |
6.1.3 综合效益指数的合成 |
6.2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
6.2.1 对分领域指标影响指数的评价分析 |
6.2.2 对分项指标影响指数的评价分析 |
6.2.3 对综合效益指数的评价分析 |
7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
7.1 存在的问题 |
7.1.1 资金的供需严重失衡 |
7.1.2 集体林地产权制度不合理 |
7.1.3 工程缺乏系统的质量管理 |
7.2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发展的对策研究 |
7.2.1 创新投入机制 |
7.2.2 明晰产权关系 |
7.2.3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
7.2.4 走产业化的道路 |
7.2.5 加强林业科技推广 |
7.2.6 强化工程质量管理 |
7.3 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取得的创新与局限性 |
8.2.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8.2.2 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资源及质效评价[D]. 洪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GIS的京津风沙源林业工程监测与评价系统[D]. 马俊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D]. 王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4]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综述[J]. 马静娜. 防护林科技, 2012(01)
- [5]防护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韩笑.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1)
- [6]泥质海岸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惠淑荣,王岩,魏忠平,潘文利,范俊岗,孙晓庆.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02)
- [7]国内外防护林研究综述[J]. 柏方敏,戴成栋,陈朝祖,杨楠. 湖南林业科技, 2010(05)
- [8]广东省沿海防护林综合效益计量与实现研究[D]. 李怡.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9]苍梧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蒋燚,唐玉贵,潘黄儒,梁杰森,徐康. 广西林业科学, 2009(03)
- [10]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杨田.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