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三公路5~#滑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伟,冉涛,田凯[1](2021)在《西南红层地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成灾模式——以云南彝良县为例》文中认为红层区边坡的变形破坏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多、数量大,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较大。以彝良县红层地区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查,对彝良县红层边坡变形破坏所引发的49处不稳定斜坡、150处滑坡、53处崩塌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发育规律及特征。对不同斜坡结构下的红层边坡的成灾模式及破坏过程进行了分析,红层顺向边坡常见破坏模式为滑移-拉裂式;横向边坡常见破坏模式为崩解-冲刷式;反向坡、斜向坡的常见破坏模式为软岩崩解剥落-硬岩卸荷拉裂坠落式。研究可为彝良县等红层发育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和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参考。
张怡颖,郭长宝,杨志华,吴瑞安,闫怡秋,徐正宣,王哲威[2](2021)在《四川巴塘扎马古滑坡发育特征与复活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扎马古滑坡是位于川西巴塘断裂带内的一个大型古滑坡,通过遥感解译、现场调查、钻探等手段,揭示扎马古滑坡体积约2840×104m3。研究表明,扎马古滑坡局部具有复活特征,在平面上可分为滑坡后壁(Ⅰ)和滑坡体(Ⅱ)2个分区;根据滑坡变形情况将该区划分为中部局部稳定区(Ⅱ1)和前缘强变形区(Ⅱ2、Ⅱ3),Ⅱ2和Ⅱ3以坡体前缘的冲沟为界。钻探揭露扎马滑坡体发育两级滑带,其中钻孔ZK1揭露滑带位置为31.8~33.4 m和77.7~81 m,钻孔ZK2揭露滑带位置为46.6~47.6 m和68.2~69.8 m。扎马古滑坡变形受强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目前以局部变形为主,坡体前缘陡坡部位在汛期发生次级滑动,中部因修建公路开挖诱发多处滑塌,坡体上的侵蚀沟在强降雨作用下发生小规模泥石流。FLAC3D数值模拟表明,在天然工况下扎马古滑坡体后缘发生的位移较大,形成推移式滑坡;在暴雨工况下,滑坡体后缘与坡脚部位均发生剪切变形,易产生贯通滑动面并沿此面发生牵引式滑坡。综合分析认为,该滑坡在强震、强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下,可能沿着滑面发生整体复活。
郭长宝,倪嘉伟,杨志华,吴瑞安,孙炜锋,张怡颖[3](2021)在《川西大渡河泸定段大型古滑坡发育特征与稳定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大渡河泸定段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特别是古滑坡极发育。通过遥感解译、InSAR形变分析、野外调查等手段,在泸定县城上游约25 km(至姑咱镇)到下游约43 km(至得妥镇)段发现229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古滑坡规模大、部分具有复活迹象。地质时代测年数据表明,该区古滑坡主要发育于120 ka左右、25~10 ka和全新世3个周期段,与大渡河断裂带活动性密切相关。以泸定县大坪上古滑坡为例,通过ANSYS软件,开展天然状态(自重)和暴雨状态下滑坡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态(自重)和暴雨状态下稳定系数分别为1.2和1.15,暴雨情况下的稳定系数比自重情况下低,并且在暴雨作用下滑坡中下部变形趋势明显加大,有沿边坡临空面滑移的趋势,滑面主要位于陡坡中等风化层中,而天然状态下仅在坡体中部松散堆积层及中等风化层上部形成潜在滑动面。古滑坡的发育特征与稳定性严重影响铁路、公路、水电站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应加强古滑坡的识别、成因机理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张博[4](2021)在《露天矿地质灾害发生的主控因素及发育规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减少露天矿地质灾害的发生,对露天矿地质灾害发生的主控因素及发育规律分析。首先分析了主控因素,主要包含气象及河流、气象及河流、地层岩性与构造、人类活动与边坡不稳定性五部分,然后对其发育规律进行了探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刘冬艳[5](2021)在《降雨作用下软弱夹层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规律研究 ——以浙江省下山村滑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皇甫文超[6](2021)在《逻辑回归模型在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 ——以赣州市为例》文中指出滑坡地质灾害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多发,具有历时时间短、破坏程度大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对此类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和风险评价,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损失,已成为防灾减灾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江西省赣州市(辖南康和章贡两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研以及历史滑坡数据,分析了研究区滑坡灾害发育类型和分布特征,对研究区的地形、地质和环境进行充分的剖析,选择若干个控制和影响滑坡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要素,构建了研究区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数据驱动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因子与历史滑坡之间的关系,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开展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与评价研究。论文取得的成果如下:(1)研究分析了研究区滑坡灾害发育类型及分布特征,滑坡主要受人为因素与诱发因素的双重影响。区域内滑坡多与人类工程活动呈现一致性,滑坡体多为第四系坡积物与原岩强风化产物,受区域强降雨、连续降雨的诱发而产生滑坡。(2)对滑坡灾害的野外调研资料进行充分的分析,根据研究区的孕灾环境以及前期学者对于滑坡灾害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NDVI、土地利用类型、降雨量等13个地质和环境要素,构建了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3)本研究主要采用基于随机点采样(RP)和确定性系数(CF)两种数据驱动的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两种逻辑回归模型(MLR-1和MLR-2),开展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根据模型验证结果,MLR-1模型的精度要高于MLR-2模型,整体精度(OA)和Kappa系数(KC)分别为93.5%,0.843。MLR-1模型预测的高与极高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域的实际滑坡占比为88.71%,野外调研发现2017年后的新滑坡有19处,落在高与极高易发区域的滑坡占84.21%。这验证了MLR-1模型的预测可靠性。最后,滑坡灾害高易发区多分布于道路沿线,与实际调查结果一致,说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4)数据的采样或处理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即使使用相同的建模方法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一个合适的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是实现合理的进行灾害区划与评价的前提。通过验证表明MLR-1模型更加适用于赣州地区的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与评价,可将此方法推广至与研究区拥有类似地质环境条件的其它地区。
王智磊[7](2012)在《降雨影响敏感型滑坡变形动态预测方法及排水洞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滑坡是常见的地质灾害,常常给工程建设造成巨大损失,并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开展滑坡变形动态预测分析,研究滑坡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滑坡灾害受降雨影响敏感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合现场调查和监测,对滑坡在变形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方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滑坡蠕变发展、潜水影响滑坡位移、降雨补给潜水的预测方法,开展了坡体非饱和带滞水量对降雨补给潜水的影响,研究了排水洞措施在滑坡中的优化布置原则。通过以上研究,获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基于滑坡变形时序监测数据,开展了滑坡动态的自回归模型预测研究,提出将坡体位移转换为加速度后进行滑坡变形动态预测,从而消除了直接采用位移时间曲线的非线性对统计模型的影响。(2)将单因素的自回归时间序列模型推广到多因素向量自回归模型,实现了多种变量的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对潜水-滑坡位移、降雨-潜水、降雨-潜水-排水流量等三组关系实现量纲转换,使多种数据间具备了相关关系,从而建立了滑坡的解析一经验统计模型分析方法。(3)将潜水位变化与滑坡位移在剖面模型上进行量纲变换,在动力学层面上实现潜水位与滑坡位移加速度的量纲一致,从而将二者的转化量纳入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达到可利用潜水位监测结果预测滑坡变形动态的目的。(4)把潜水位变化分解为降雨抬升与自然回落两个部分。以潜水的降雨抬升量与降雨量进行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分析。通过潜水位对降雨的滞后响应特征以及降雨阈值的分析,提出利用降雨信息对滑坡进行提前预警;(5)对滑体中非饱和带滞水量进行了估算。以水量为转换指标,使降雨、潜水、排水洞的排水流量达到量纲一致。将潜水表达为释水量的形式,将三者纳入向量自回归模型中,根据前期潜水位较高条件下的降雨过程的数据拟合,获得计算模型,实现了前期潜水位较低条件下降雨过程中生成非饱和带滞水量的计算方法。通过滞水量与降雨入渗补给潜水效率的分析,得到了基于滞水量的降雨对潜水影响显着增强的阈值。(6)分析了滑坡治理中排水洞的适用条件,探讨了排水洞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效果,提出了排水洞布置的一般原则,揭示了排水洞在滑坡后缘定水头和降雨条件下分别发挥的功效。
姜新[8](2011)在《坡脚开挖诱发型滑坡的发育特征及稳定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山区公路的大量建设,形成了大量人工边坡,导致滑坡灾害时有发生。其中,坡脚开挖诱发型滑坡已成为我国滑坡灾害的主要类型。边坡坡脚开挖是一个卸载过程,会对坡体稳定性产生不利作用。在卸载前后坡体的稳定性状况直接关系着工程的安全性、施工进度、经费预算等,因此有必要对此类边坡受坡脚开挖的影响作深入研究,确定其失稳机理。本文基于典型滑坡实例的调查分析,围绕坡脚开挖诱发型滑坡的发育特征和稳定性分析展开研究工作。在对4个坡脚开挖诱发型滑坡进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此类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发育特征。并以诸永高速公路1#滑坡为工程背景,通过分析其地质资料,结合现场巡视和监测数据,确定其潜在滑动面位置。针对该类滑坡难以通过现场或室内试验确定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的问题,通过恢复滑坡原始地貌,运用极限平衡反演分析法,并结合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综合确定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对于数值模拟过程中难以确定的岩土材料剪胀角,通过具体算例分析,提出合理剪胀角的取值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法和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法,对诸永高速公路1#滑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施工过程中坡脚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揭示其触发因素和变形破坏机理,并用以指导实际工程,对减少同类滑坡灾害发生提供参考。
朱汝友[9](2007)在《松散堆积土边坡前缘开挖诱发型滑坡防治》文中提出松散堆积土边坡坡脚开挖,坡面坍塌常常从开挖面附近开始逐渐向坡体的上部发展,最终导致整体滑动。在上三高速公路建设时就发生了多处松散堆积土滑坡,介绍其中的2#滑坡,通过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调查、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和成因机理分析、稳定性计算和治理方法研究,阐述此类滑坡的基本特征与防灾对策。
俞伯汀[10](2006)在《浙江省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的成因机理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浙江省玄武岩台地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滑坡灾害是浙江省玄武岩台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通过大量的现场地质调查、现场监测、物理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对浙江省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的类型、特征、发育规律、成因机理、防治对策等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分析了浙江省第三系玄武岩的分布范围、喷发旋回、地层岩性、古地理环境;进行了玄武岩台地的地貌特征分类;分析了玄武岩台地地貌演化过程;阐述了玄武岩台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特征。 (2)系统研究了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灾害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灾害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提出了玄武岩台地区综合性滑坡分类体系,阐述了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玄武岩台地区新滑坡和古滑坡的识别方法。 (3)开展了玄武岩台地区典型滑坡成因机理和稳定性分析。以新昌回山台地下山滑坡、嵊州市人武部—剡山小学边坡变形为例,系统地分析了典型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和成因特点、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滑坡变形破坏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了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的成因机制,为滑坡防治对策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4)开展了含碎石粘性土边坡地下水管网渗流系统的物理模拟试验研究。物理模拟试验包括地下水管网渗流系统的形成过程模拟、影响管网渗流系统形成的主要因素和管网渗流系统对边坡剩余下滑推力影响作用。试验过程中通过坡体下滑推力、测压管内水位、坡体渗流速度等的变化情况来研究管网渗流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5)分析了滑坡与水相互作用的机理,针对目前滑坡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治水为主、其它防治措施为辅的滑坡防治策略,同时强调加强滑坡监测的重要性。以上三公路6#滑坡为工程实例,分析了排水隧洞和排水井等排水工程对提高滑坡稳定性的作用和滑坡治理效果。 通过上述内容的研究,论文取得了以下一些创新成果: (1)阐述了玄武岩台地形成演化的地质过程,提出了玄武岩台地区综合性
二、上三公路5~#滑坡稳定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三公路5~#滑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红层地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成灾模式——以云南彝良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彝良县地质环境条件 |
2 彝良县红层边坡发育特征 |
2.1 不同地层时代发育特征及规律 |
2.2 不同规模等级发育特征及规律 |
2.3 不同坡度区间发育特征及规律 |
3 红层边坡成灾模式及演化过程分析 |
3.1 顺向红层边坡的成灾模式及演化过程 |
3.2 横向红层边坡的成灾模式及演化过程 |
3.3 反向坡、斜向坡的成灾模式及演化过程 |
4 结论 |
(2)四川巴塘扎马古滑坡发育特征与复活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1.1 自然地理 |
1.2 地层岩性 |
1.3 地质构造 |
2 扎马古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2.1 扎马滑坡基本特征 |
2.2 平面形态特征 |
2.2.1 滑坡后壁(Ⅰ) |
2.2.2 滑坡体(Ⅱ) |
2.3 滑坡空间结构特征 |
2.3.1 扎马滑坡工程地质特征 |
2.3.2 滑坡物质结构特征 |
2.3.3 滑带土特征 |
2.4 滑坡体积 |
3 扎马古滑坡稳定性与复活影响因素 |
3.1 强震作用时扎马古滑坡复活趋势影响 |
3.2 强降雨作用对扎马古滑坡复活趋势的影响 |
3.3 人类工程活动诱发扎马古滑坡复活趋势 |
4 降雨条件下扎马古滑坡变形与复活趋势 |
4.1 数学模型 |
4.2 数值模拟模型 |
4.2.1 参数选取 |
4.2.2 网格划分 |
4.3 模拟结果 |
(1)滑坡位移变形 |
(2)剪应变增量变化特征 |
(3)主应力变化特征 |
(4)扎马古滑坡复活趋势 |
5 结 论 |
(3)川西大渡河泸定段大型古滑坡发育特征与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大渡河泸定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2.1 大型古滑坡极发育且复活性强 |
2.2 小型高位岩质崩塌较发育 |
2.3 中小型低频泥石流发育密度大 |
3 大渡河泸定段典型古滑坡发育特征与形成时代 |
3.1 典型古滑坡发育特征 |
(1)章古古滑坡 |
(2)四湾古滑坡 |
(3)得妥古滑坡 |
(4)大坪上古滑坡发育特征 |
3.2 典型古滑坡形成地质时代 |
4 大坪上古滑坡稳定性 |
4.1 大坪上古滑坡工程地质特征 |
4.2 大坪上古滑坡稳定性数值模拟 |
(1)地质模型 |
(2)数值计算模型 |
(3)岩土力学参数选取 |
(4)边界条件 |
(5)计算结果 |
①剪应变增量特征 |
②塑性区分布特征 |
4.3 大坪上古滑坡稳定性 |
5 结 论 |
(4)露天矿地质灾害发生的主控因素及发育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2 露天矿地质灾害发生的主控因素 |
2.1 气象及河流 |
2.2 地形与地貌 |
2.3 地层岩性与构造 |
2.4 人类活动 |
2.5 边坡不稳定性 |
3 地质灾害发育规律 |
3.1 地质灾害空间发育规律 |
3.2 地质灾害时间向发育规律 |
4 露天矿地质灾害治理的措施 |
5 结语 |
(6)逻辑回归模型在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 ——以赣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流程 |
2 研究区地理与地质环境背景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地下水类型及基本特征 |
2.2.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与动态特征 |
2.3 地形地貌特征 |
2.3.1 侵蚀构造低山(D) |
2.3.2 侵蚀剥蚀高丘陵区(G) |
2.3.3 侵蚀剥蚀低丘陵区(Q) |
2.3.4 侵蚀河谷堆积区(P) |
2.4 地层岩性 |
2.4.1 南华系-震旦系地层 |
2.4.2 寒武系地层 |
2.4.3 泥盆系地层 |
2.4.4 石炭系地层 |
2.4.5 白垩系地层 |
2.4.6 第四系地层 |
2.5 植被分布特征 |
2.6 人类工程活动特征 |
2.6.1 矿产资源开发 |
2.6.2 水利工程建设 |
2.6.3 交通建设 |
3 滑坡灾害特征 |
3.1 滑坡发育概况 |
3.2 滑坡分类特征 |
3.2.1 按滑坡规模分类 |
3.2.2 按滑坡物质组成分类 |
3.2.3 按滑坡稳定性分类 |
3.2.4 按滑坡形成时间分类 |
3.2.5 按滑坡形成的原因分类 |
3.2.6 按滑坡体厚度分类 |
3.2.7 按滑坡力学条件分类 |
3.3 滑坡形态特征 |
3.3.1 滑坡平面形态特征 |
3.3.2 滑坡剖面形态特征 |
3.4 滑坡边界特征 |
3.5 滑坡表部特征 |
3.6 滑坡体特征 |
3.7 滑坡滑动面特征 |
3.8 滑床特征 |
3.9 滑坡危害特征与危害方式 |
3.9.1 滑坡危害特征 |
3.9.2 滑坡危害方式 |
4 滑坡易发性区划与评价 |
4.1 构建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滑坡易发性评价流程 |
4.1.2 基础数据及来源 |
4.1.3 评价单元选择 |
4.1.4 评价方法研究 |
4.1.5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 滑坡易发性评价 |
4.2.1 模型构建 |
4.2.2 多重共线性诊断 |
4.2.3 结果验证与合理性分析 |
4.3 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 |
4.3.1 逻辑回归模型 |
4.3.2 共线性 |
4.3.3 滑坡易发性区划图 |
4.4 滑坡易发性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7)降雨影响敏感型滑坡变形动态预测方法及排水洞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蠕变的一般性规律 |
1.2.2 地下水对滑坡的作用 |
1.2.3 降雨补给地下水位的规律 |
1.2.4 坡体排水措施的研究 |
1.3 滑坡灾害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滑坡变形动态预测分析的一般方法 |
2.1 滑坡变形预测理论基础 |
2.1.1 工程试验分析 |
2.1.2 经验统计分析 |
2.1.3 综合模型的研究 |
2.2 预测预报建模方法 |
2.2.1 数据前处理方法 |
2.2.2 时间序列模型 |
2.2.3 预报模型建模方法 |
2.3 案例分析 |
2.3.1 诸永高速公路K101滑坡 |
2.3.2 诸永高速公路台州段一号滑坡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地下水位变化监测的滑坡动态预测分析 |
3.1 依据地下水位变化预测滑坡的理论基础 |
3.2 力学模型下的潜水位与位移的量纲统一 |
3.3 向量自回归模型 |
3.4 工程实例概况 |
3.5 滑坡的时序分析计算及结果 |
3.5.1 根据力学模型转化后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样本 |
3.5.2 滑坡地下水位与位移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计算 |
3.5.3 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滑坡相关因素的判别 |
3.6 滑坡的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 |
3.6.1 预测条件概述 |
3.6.2 向量自回归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比较 |
3.6.3 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预测 |
3.6.4 自变量因素对模型适用性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降雨引起边坡地下水位变化的规律分析 |
4.1 降雨导致滑坡的经验模型理论基础 |
4.2 官家滑坡工程概况 |
4.2.1 官家滑坡概况 |
4.2.2 监测仪器及布置方案 |
4.2.3 同水位下的滑坡稳定系数 |
4.3 数据采集及分析 |
4.3.1 数据采集 |
4.3.2 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 |
4.4 趋势预测与预警系统 |
4.4.1 降雨趋势预测 |
4.4.2 降雨预警模型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5 降雨产生非饱和带滞水量的计算分析 |
5.1 非饱和带滞水的计算方法 |
5.2 潜水释水量的计算模型 |
5.2.1 排水洞影响区域的渗流场模型假设 |
5.2.2 潜水变化对应的释水量 |
5.3 非饱和带滞水量的时序模型计算 |
5.4 考虑非饱和带滞水的稳定系数 |
5.5 滑坡工程案例分析 |
5.5.1 滑坡概况 |
5.5.2 建模样本及计算参数的取值 |
5.5.3 对各降雨过程的模型分析 |
5.5.4 非饱和带滞水量与降雨阈值的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6 排水洞在滑坡治理中的优化研究 |
6.1 排水洞应用现状 |
6.1.1 利用排水洞降排边坡地下水的典型案例 |
6.1.2 排水洞系统的构造 |
6.1.3 当前排水洞设计存在缺陷 |
6.2 排水洞模型的定义 |
6.3 最优排水洞位置的选择 |
6.3.1 无降雨条件下的排水点模拟 |
6.3.2 降雨条件下的排水点模拟结果 |
6.3.3 截水帷幕式排水洞系统的模拟结果 |
6.3.4 排水洞的布置原则 |
6.4 排水洞的工程应用分析 |
6.4.1 滑坡概况 |
6.4.2 最优排水点的数值分析 |
6.4.3 滑坡中排水洞系统的数值模拟 |
6.4.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8)坡脚开挖诱发型滑坡的发育特征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
1.2.3 边坡稳定性分析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2 边坡坡脚开挖诱发型滑坡的发育特征 |
2.1 裕溪滑坡 |
2.1.1 滑坡概况 |
2.1.2 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2.1.3 滑坡水文地质条件 |
2.1.4 滑坡成因分析 |
2.2 K92滑坡 |
2.2.1 滑坡概况 |
2.2.2 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2.2.3 滑坡水文地质条件 |
2.2.4 滑坡成因分析 |
2.3 上三公路6#滑坡 |
2.3.1 滑坡概况 |
2.3.2 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2.3.3 滑坡水文地质条件 |
2.3.4 滑坡成因分析 |
2.4 诸永高速公路1#滑坡 |
2.4.1 滑坡概况 |
2.4.2 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2.4.3 滑坡水文地质条件 |
2.4.4 滑坡成因分析 |
2.5 坡脚开挖诱发型滑坡的发育规律 |
3 滑坡滑动面位置及力学参数确定 |
3.1 潜在滑动面位置确定 |
3.1.1 现场变形调查 |
3.1.2 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
3.1.3 地质勘查资料分析 |
3.2 滑动面力学参数确定 |
3.2.1 摩擦角和粘聚力的确定 |
3.2.2 剪胀角的确定 |
4 坡脚开挖诱发型滑坡变形破坏的数值模拟 |
4.1 大变形弹塑性数值分析 |
4.1.1 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简介 |
4.1.2 模型选择 |
4.1.3 初始地应力场模拟 |
4.1.4 坡脚开挖数值模拟 |
4.2 弹塑性接触摩擦数值分析 |
4.3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浙江省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的成因机理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滑坡研究概况 |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2 物理模拟试验的研究现状 |
1.2.3 滑坡监测研究现状 |
1.2.4 滑坡防治研究现状 |
1.3 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浙江省玄武岩台地区地质概况 |
2.1 浙江省第三系玄武岩的分布概况 |
2.2 浙江省第三系玄武岩及其相关地层的地层岩石学特征 |
2.2.1 嵊县组地层基本特征及玄武岩流来源 |
2.2.2 玄武岩台地区古地理环境 |
2.2.3 嵊县组硅藻土分布范围及其特性 |
2.3 玄武岩台地地形与地貌特征 |
2.3.1 玄武岩台地地形地貌特征及分类 |
2.3.2 玄武岩台地的分类与地貌特征 |
2.3.3 玄武岩台地区地貌演化 |
2.4 玄武岩台地区水文与气象特征 |
2.5 玄武岩台地区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 |
2.5.1 水文地质条件 |
2.5.2 工程地质条件 |
2.6 玄武岩台地区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2.6.1 玄武岩台地区区域地质构造发展史 |
2.6.2 玄武岩台地区构造特征 |
2.7 玄武岩台地区人类活动特征 |
2.8 本章小结 |
3 浙江省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灾害基本特征 |
3.1 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灾害的类型 |
3.1.1 玄武岩台地区滑坡分类体系 |
3.1.2 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的分类 |
3.2 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灾害的分布特征 |
3.2.1 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2 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
3.3 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灾害的形成条件 |
3.3.1 地形地貌 |
3.3.2 地层岩性 |
3.3.3 地质构造 |
3.3.4 工程地质条件 |
3.4 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灾害的影响因素 |
3.4.1 降雨对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灾害的影响 |
3.4.2 人类工程活动对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灾害的影响 |
3.5 典型玄武岩台地区滑坡发育特征 |
3.5.1 嵊州-崇仁台地滑坡发育特征 |
3.5.2 澄潭台地滑坡发育特征 |
3.5.3 回山台地至韩妃岭滑坡发育特征 |
3.5.4 天台紫凝台地滑坡发育特征 |
3.5.5 宁海县玄武岩地区滑坡发育特征 |
3.6 典型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的识别 |
3.6.1 玄武岩台地区新滑坡的识别 |
3.6.2 玄武岩台地区古滑坡的识别 |
3.7 本章小结 |
4 典型滑坡成因机理与稳定性分析 |
4.1 新昌回山台地下山滑坡 |
4.1.1 滑坡地质概况 |
4.1.2 滑坡特征 |
4.1.3 软弱夹层的工程地质特性 |
4.1.4 裂隙的工程地质评价 |
4.1.5 下山滑坡成因分析 |
4.1.6 下山滑坡监测 |
4.1.7 滑坡稳定性分析 |
4.1.8 下山滑坡小结 |
4.2 嵊州市人武部-剡山小学边坡 |
4.2.1 工程概况 |
4.2.2 地质概况 |
4.2.3 边坡变形调查概况 |
4.2.4 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
4.2.5 边坡变形成因小结 |
4.3 本章小结 |
5 地下水管网渗流系统的物理模拟试验 |
5.1 含碎石粘性土边坡渗流系统的物理模拟试验 |
5.1.1 模拟试验的基本原理 |
5.1.2 物理模型简介 |
5.1.3 物理模拟试验过程 |
5.1.4 物理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
5.1.5 第一次物理模拟试验小结 |
5.2 边坡坡角变化对剩余下滑推力影响的物理模拟试验 |
5.2.1 物理模型简介和模型的制备 |
5.2.2 物理模拟试验过程 |
5.2.3 边坡坡角变化对边坡剩余下滑推力的影响分析 |
5.2.4 模型倾角10°时加水渗流试验情况 |
5.2.5 第二次物理模拟试验小结 |
5.3 管网渗流系统对边坡剩余下滑推力影响的物理模拟试验 |
5.3.1 试验模型的改进 |
5.3.2 试验过程 |
5.3.3 模型倾角 0°时的试验结果分析 |
5.3.4 模型倾角5-20°时的试验结果分析 |
5.3.5 第三次物理模拟试验小结 |
5.4 渗流试验获得的主要认识 |
6 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的防治对策 |
6.1 滑坡与水的关系研究现状及相互作用机理 |
6.1.1 滑坡与水的关系研究现状 |
6.1.2 滑坡与水的相互作用机理 |
6.2 常用滑坡治理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
6.2.1 常用的滑坡治理措施 |
6.2.2 目前滑坡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 玄武岩台地区滑坡防治对策 |
6.3.1 以治水为主的滑坡防治策略 |
6.3.2 上三公路6~#滑坡的排水工程措施及效果 |
6.3.3 滑坡监测的重要性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上三公路5~#滑坡稳定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红层地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成灾模式——以云南彝良县为例[J]. 徐伟,冉涛,田凯.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1
- [2]四川巴塘扎马古滑坡发育特征与复活趋势[J]. 张怡颖,郭长宝,杨志华,吴瑞安,闫怡秋,徐正宣,王哲威. 地质通报, 2021
- [3]川西大渡河泸定段大型古滑坡发育特征与稳定性评价[J]. 郭长宝,倪嘉伟,杨志华,吴瑞安,孙炜锋,张怡颖. 地质通报, 2021
- [4]露天矿地质灾害发生的主控因素及发育规律分析[J]. 张博. 世界有色金属, 2021(19)
- [5]降雨作用下软弱夹层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规律研究 ——以浙江省下山村滑坡为例[D]. 刘冬艳. 绍兴文理学院, 2021
- [6]逻辑回归模型在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应用 ——以赣州市为例[D]. 皇甫文超.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7]降雨影响敏感型滑坡变形动态预测方法及排水洞效果研究[D]. 王智磊. 浙江大学, 2012(06)
- [8]坡脚开挖诱发型滑坡的发育特征及稳定性分析[D]. 姜新. 浙江大学, 2011(07)
- [9]松散堆积土边坡前缘开挖诱发型滑坡防治[A]. 朱汝友.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7(总第104期)
- [10]浙江省玄武岩台地区滑坡的成因机理及防治对策[D]. 俞伯汀. 浙江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