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希拉穆仁草原抓扶贫移民开发,促生态旅游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乔建兵[1](2021)在《森林生态旅游扶贫开发促进乡村振兴新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针对碎片化的森林生态资源现状,尤其是已纳入生态公益林和天然保护林后严格管理的集体林地,如何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是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瓶颈。湖南省溆浦县打破传统思维,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瞄准生态旅游市场的广阔前景,按照"开发一个景点,富裕一方百姓"的思路,大胆引进以雪峰山旅游文化公司为主的民营实体,不断探索创新森林生态旅游扶贫开发促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使之成为怀化林业改革和生态旅游扶贫的一面旗帜。
余丞程[2](2021)在《西南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防治区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喀斯特既是一种特殊现象,又是一种独特的地质景观,其构造、地貌、水文特征和自然植被不仅为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还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公认为世界上湿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发育类型区域之一,其发育演化和地貌多样性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并拥有极高的生态经济价值。西南喀斯特地区同样为生态脆弱区,自然和人为因素引发了石漠化现象和结果,并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和区域贫困。随着人口增多,环境和社会资源压力逐渐增加,资源减少成为了西南喀斯特地区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其对生态旅游地负责、保护环境,维持当地居民福祉,以及实现环境教育的特性,为西南喀斯特地区城镇发展和生态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生态旅游理论和生态旅游景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基于现有生态旅游景区案例从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产业和生态旅游环境四方面总结了生态旅游景区开发要点:1)规范游客行为;2)资源保护性开发;3)平衡利益相关方;4)科学规划景区。以喀斯特高原峡谷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为例,分析研究区规划背景和场地条件,从生态旅游资源、自然环境条件和开发利用条件三方面,选取视域分析、植被覆盖度、高程、坡度、坡向、河网缓冲距离、距离道路或者游线距离和距离景源及旅游服务设施距离8项指标作为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因子。通过加权叠加计算得到I级适宜区占区内总面积4.79%,II级适宜区占56.75%,III级适宜区占37.62%,IV级适宜区占0.84%。基于适宜性评价确定空间布局、游览路线和景观设施选址,规划新的观景点进行景观设计,以及构建景区分级保护:1)地质地貌和水体景观资源分级保护;2)植被景观资源分级保护;3)人文景观资源分级保护。分级保护和生态规划设计为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发展提供了一种可持续方式。在面临自然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构建一个成功的生态旅游景区,将具有巨大潜力,不仅能够解决社区生计,还能实现生物和地理多样性保护。
谢雪莲,李会琴,陈嫣琳,赵俊洋[3](2020)在《国内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科学计量分析》文中提出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基础,从文献数量、发文作者、载文期刊、关键词聚类等方面对国内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在文献基本特征上,国内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起步较晚,文献数量平稳增长,且受基金资助较多,高质量研究成果偏少。从可视化图谱上看,该领域发文作者与机构分布较广泛,呈现出"大分散,小聚集"的特点,各学者与机构的合作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研究热点聚焦于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生计多样性、生计脆弱性与可持续性等方面。从研究进展来看,该领域研究内容集中在可持续生计框架内涵的探讨、农户生计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分析以及乡村旅游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等层面。
谢雪莲,李会琴,徐宁[4](2020)在《可持续旅游生计研究进展综述》文中认为可持续生计框架为研究贫困提供了系统的研究视角。可持续旅游生计与旅游精准扶贫在长效持续脱贫目标上具有一致性。本文对可持续旅游生计框架的内容进行了综述,发现脆弱性背景复杂,影响生计资本变化;对旅游生计资本在生计五边形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引入制度、文化、吸引力及认知资本等;认为旅游发展改变生计资本的储备质量及组合状况,生计资本变化及组织与制度的转变影响生计策略的选择,从而影响生计结果。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生计资本的改善及生计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存在体制不完善、居民自身限制等制约因素。未来需要加强旅游生计多样化融合机制、旅游生计专业化及动态演变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我国旅游精准扶贫实施及评估提供理论及方法支撑。
齐佳静[5](2020)在《草原旅游影响下希拉穆仁草原牧户可持续生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旅游扶贫等项目的推动与发展、以旅游业的升级换代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的措施,旅游业逐渐成为了建设美丽社会的支柱型产业。旅游业不仅为地区社会经济带来深刻的影响,同时又对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注入新的血液。许多地区都在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及带领居民脱贫致富。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视阈,选取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地为典型研究区,系统分析了草原旅游对牧户生计方式的影响,此研究视角对降低希拉穆仁草原牧户生计脆弱性,提升牧户生计资本,使人地系统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共分为6部分,在绪论部分中提出了研究背景、目的以及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阐述了草原旅游、可持续生计与旅游影响研究的相关研究综述,归纳并梳理了研究相关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以希拉穆仁草原牧户为个案分析,从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情况、旅游业发展现状等方面初步介绍了研究区概况以及实地调查方案、实地调查情况、数据分析结果。第三部分,基于调查,分析了希拉穆仁牧户生计方式影响因素,草原旅游影响下的不同类型牧户生计类型、收入结构、参与旅游情况以及草原旅游开发前后牧户生计变化情况。第四部分,通过对希拉穆仁草原牧户生计资本评价体系的构建,探讨了希拉穆仁草原牧户生计策略影响因素。第五部分,论述了草原旅游影响下的希拉穆仁牧户可持续生计发展的建议,如构建政府有效引导制度、改善牧户生计环境、提高牧户生计资本等。在第六部分结论与研究不足中,对日后相关研究提出了思考与展望。
刘智[6](2020)在《旅游产业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的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以张家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系统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5—2018年张家界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测算,分析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对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2005—2018年耦合协调度保持连续上升的趋势;②乡村旅游发展初期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分布格局,中期呈现东南部滞后于西部的分布格局,但最终张家界整个区县达到优质协调;③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人均GDP、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人均财政收入等,且具有明显的时间异质性特征。
李文龙[7](2019)在《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是阻挡西北部沙漠向东南入侵的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该地区受气候暖干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区。在乡村衰退已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背景下,集干旱灾害频发、贫困集聚、多民族聚集、生态脆弱的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变化表现更加剧烈,成为乡村人地关系深刻变革的典型区,也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具有哪些特征?系统可持续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系统发展过程呈现哪些规律?怎样在减缓乡村人地系统外部干扰的同时,通过调整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以提高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适应性循环等概念、内涵及理论,为量化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表征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化过程,剖析乡村人地系统演化机制提供了分析工具与理论基础,为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成为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研究新范式。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适应性循环等理论,构建了“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与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的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以内蒙古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为案例区,按照“气候变化、城镇化与政策实施扰动—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要素变迁—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特征—乡村人地系统结构、功能及稳态变化规律—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对策与建议”的逻辑思路,运用综合指数、变异系数、障碍度等方法,分析与总结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与机制,解决以上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全文研究结论如下:(1)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自1952年建旗以来,乡村经历了重组阶段(1952-1978):人口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缓慢,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稳步增长,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稳步发展阶段(2003-2016):生态环境逐步治理,社会、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呈现稳步、协调的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地系统演化阶段性特征显着;气候暖干化是制约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经济活动,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乡村人地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功能不断完善;现阶段形成了由农业主导型、畜牧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综合型乡村复合的乡村人地系统,乡村人地系统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2)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间上经历了急速下降、缓慢上升、缓慢下降的变化过程;空间上呈现“南部高脆弱、中部低脆弱、北部中度脆弱”的空间格局,但脆弱性空间碎片化趋势显着;从脆弱性变异特征来看:农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低幅度变化态势,畜牧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随着纬度提高脆弱性变化幅度减小的趋势,旅游业主导型、综合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高幅度变化发展过程;在脆弱性时空演变过程中,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子系统间结构与功能的协调程度波动变化,系统稳定性差;不同类型农牧户生计活动对系统适应能力差异、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系统稳定状态以及脆弱性时空演化产生重要影响,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尺度效应显着。(3)在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的过程中,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是农牧户适应的起因;气候暖干化导致的农牧业投入增加,政策实施导致的自然资本缺失,成为农牧户适应发生的推力,草原旅游开发、快速城镇化是农牧户适应发生的拉力;农牧户基于自身家庭生计资本特征与偏好,追求良好的适应效果,是农牧户适应发生与适应行为选择差异化的内在动因,其中,农牧兼型、务工主导型、旅游参与型适应行为是在生存、经济、社会理性的内在动因下,从纯农户与纯牧户适应行为分异而来,最终形成了现阶段不同适应行为的农牧户;适应能力是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化的根本原因,直接影响着农牧户适应结果;农牧户适应性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关键影响因子,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4)气候暖干化、城镇化与政策实施构成的外部扰动力与系统结构、功能演化产生的系统自组织能力,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主要动力,其中,系统自组织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调节能力),其关键因素是农牧户适应性;外部扰动力对系统给予压力,系统通过自组织来缓冲、适应外部压力对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形成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动力机制。随着系统脆弱性演变,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始终趋于“协调—不协调—协调……”循环往复的发展态势中1,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地系统呈现出快速增长(r)、稳定守恒(k)、释放(Ω)、重组(α)的阶段性适应性演化特征,系统状态始终处于“稳定—不稳定—稳定……”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之中。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政策作用凸显,导致系统尺度关联作用首先是自宏观乡村到微观农牧户,由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转变胁迫农牧户生计转型,形成“大齿轮驱动小齿轮”现象,尔后,农牧户生计转型状态反作用于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演化,成为系统演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甚至决定着乡村人地系统是否能可持续发展。从系统演化尺度效应来看,政策引导下的乡村结构与功能演化对农牧户生计转型的促进作用较小,而小尺度农牧户生计转型发展对于大尺度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变作用较大。(5)提高农牧户适应性,降低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优化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促进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的最终目标,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实质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但在具体制定适应性管理措施时,应该重点考虑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中乡村人地系统与农牧户之间的尺度效应问题、制度与协调问题等,因此,本文从宏观乡镇尺度降低系统脆弱性,微观农牧户尺度提高其适应性两个视角提出对策与建议。
邓纯纯[8](2019)在《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出游需求日益旺盛,那么,在旅游供给上是否也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A级景区是我国旅游业最核心的旅游资源,厘清客源地不同出游距离范围内的A级景区供给情况,不仅能为客源地居民选择目的地景区提供参考,而且对于目的地判别自身是否占据市场竞争优势,从旅游景区供给方面进行旅游业布局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研究借用经济学中的“可获得性”概念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义,同时构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采用基尼系数、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我国A级景区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长春、昆明、成都八个城市为案例地,对不同案例城市不同出游空间中的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等级可获得性、成本可获得性、空间可获得性和整体可获得性进行了测算和对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A级景区建设已经从数量扩张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其等级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均衡。①我国A级景区数量以2~4A景区为主体部分,5A和1A级景区数量较少,且A级景区等级结构呈现出东部地区省份普遍优于西部地区省份的特征。②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与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呈现一致性,87%的A级景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且在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地区形成三大核心密集分布区。(2)将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为客源地居民在一定出游距离范围内可以游览体验的旅游景区的数量、等级结构、与客源地的距离和空间集聚情况。同时提出从旅游景区数量、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旅游景区距离成本、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四个维度进行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量评价的方法。(3)不同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不同。八个案例城市在近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成都、武汉、长春和昆明;在中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北京、上海、长春、成都、西安、昆明,广州;在中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西安、北京、上海、成都、昆明、长春和广州;在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成都、广州、昆明、西安、长春、武汉、北京和上海。整体来看,八个案例城市中北京、武汉、上海和西安A级景区可获得性较好,长春、成都次之,昆明和广州的A级景区可获得性欠佳。(4)客源城市的区位和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不均衡是影响中国不同客源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大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定义。(2)提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苗静[9](2018)在《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研究》文中认为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寻近70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分析其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因素,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评价产业结构演进的效果,审视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未来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方向,以实现生态保护、牧民增收和牧业旗市经济发展三赢。本研究首先介绍了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特征,旨在说明33个牧业旗市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典型特征。其次对1947年-2015年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和现状进行细致分析,探寻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最后,对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和产业结构演进效果进行评价,为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研究:第一个方面的具体研究,主要是梳理近70年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变迁轨迹,分析产业结构现状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并根据综合指标测算出33个牧业旗市所处的工业化阶段,探寻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近70年中,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遵循“配第-克拉克定理”,其产业结构在2003年从“一二三”结构演变为“二三一”结构,但33个牧业旗市各自的产业结构变化并不同步,差异很大。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看:第一产业内部畜牧业占比最高,畜牧业结构呈现出一羊独大的畜群结构特征。第二产业内部,轻工业逐年下降,重工业逐年上升。第三产业内部,批发和零售行业占比最高。目前,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工业化特征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个方面的研究,主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就是在区域资源禀赋基础上,受产业投资及强力的产业政策引导,继而实现产业结构变迁的政策性演进为主的过程。整个演进过程受外在作用因素(政策)的影响非常大,而内在动力因素(科技、需求)并没有在产业结构演进中发挥出内生动力作用。第三个方面的实证研究,先从经济角度,运用多种产业结构分析指标和方法,对产业结构进行度量和实证分析。然后从生态角度,运用主成分方法、聚类分析法及区位熵方法对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对导致环境规则效果不合理的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并反思。研究表明: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全国,产业化进程缓慢,产业结构效益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虽然快速推动了经济发展,但牧民从中受益少,第一产业与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最大。第一产业在全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增速慢于全国。能源工业及采矿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成了产业结构调整掣肘。第三产业对经济带动能力越来越强,吸收就业能力稳中有升。从生态效果看,生态环境虽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重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依然比较严重,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发展模式依旧没有改变。33个牧业旗市中,有17个牧业旗主导产业与生态功能区定位相违背。环境规制效果不理想主要缘于分权治理结构,尚未形成新的政绩考核机制,草原产权概念模糊以及牧业旗市的特殊性仍然没有得到充分正视。未来,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应以“生态优先,注重民生”为原则,限制开发区内的牧业旗产业结构应向“三一二”方向演进,重点开发区内的牧业旗市向“三二一”方向调整。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实现产业融合多元发展。
叶光宇[10](2018)在《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脱贫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旅游脱贫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过程中形成的扶贫模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扶贫、特色旅游扶贫的具体形式。在梳理中国各地区乡村旅游脱贫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乡村旅游脱贫的基本经验,对于推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跨学科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脱贫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第二章是乡村旅游脱贫相关问题与理论概述。首先,论文对贫困、扶贫、乡村旅游脱贫、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片区县、乡村旅游脱贫重点村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从贫困恶性循环的形成机理、多重影响及乡村旅游化解贫困恶性循环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乡村旅游脱贫的必要性。再次,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四个角度阐述了乡村旅游脱贫的效益。最后,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国际社会反贫困理论等三个角度阐释了乡村旅游脱贫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脱贫的优势及进程。论文阐述了内蒙古适合发展乡村旅游脱贫的优势,把内蒙古乡村旅游脱贫的进程划分为形成、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以此梳理乡村旅游脱贫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四章是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脱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揭示内蒙古乡村旅游脱贫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归纳出推进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即注重绿色扶贫,实现乡村旅游脱贫持续性;注重民族文化,实现乡村旅游脱贫独特性;注重相对贫困,实现乡村旅游脱贫均衡性;注重共享理念,实现乡村旅游脱贫公平性。论文创新之处在于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析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脱贫存在的问题;运用多学科知识,并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提出了推进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脱贫的对策建议。
二、希拉穆仁草原抓扶贫移民开发,促生态旅游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希拉穆仁草原抓扶贫移民开发,促生态旅游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森林生态旅游扶贫开发促进乡村振兴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劣势 |
1.1 优质资源较少 |
1.2 基础设施薄弱 |
1.3 项目用地困难 |
2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适逢的机遇 |
2.1 国家对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大力支持 |
2.2 经济腾飞和品质生活的追求带来的市场机遇 |
2.3 高铁旅游时代来临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机遇 |
3 森林生态旅游扶贫中采取的措施 |
3.1 加强政策扶持,助推旅游开发 |
3.2 探索现代经营新模式,促进乡村振兴 |
3.3 注重三产融合,携手齐头并进 |
3.4 改善基础设施,打开致富通道 |
3.5 加大人文培训,提升旅游品牌 |
4 森林生态旅游取得的成效 |
4.1 森林质量持续提高 |
4.2 保护发展协同推进 |
4.3 旅游产业做得更强 |
4.4 在家百姓变得更富 |
4.5 乡村振兴信心更足 |
(2)西南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防治区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1.2.2 石漠化综合防治研究 |
1.2.3 国内外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生态旅游理论基础 |
2.1 生态旅游概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人地协调论 |
2.2.3 生态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3 喀斯特生态旅游开发原则 |
2.3.1 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 |
2.3.2 坚持底线思维原则 |
2.3.3 坚持社区参与原则 |
2.3.4 坚持环境教育原则 |
2.3.5 坚持依法开发原则 |
3 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及景观资源研究 |
3.1 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景区开发要点 |
3.1.1 游客行为管理 |
3.1.2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 |
3.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3.1.4 景区科学规划 |
3.2 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及景区 |
3.2.1 喀斯特环境特征分析 |
3.2.2 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 |
3.2.3 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 |
3.3 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
3.3.1 威胁 |
3.3.2 挑战 |
4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适宜性评价 |
4.1 规划背景 |
4.1.1 上位规划 |
4.1.2 地方发展纲领性文件 |
4.1.3 县域概况 |
4.2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场地条件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旅游资源概况 |
4.2.3 SWOT分析 |
4.3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适宜性评价 |
4.3.1 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
4.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多因子生态适宜性综合分析 |
4.4.1 生态旅游资源 |
4.4.2 自然环境条件 |
4.4.3 开发利用条件 |
4.4.4 多因子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 花江石漠化防治示范区生态旅游规划设计 |
5.1 规划目标与战略 |
5.1.1 目标定位 |
5.1.2 发展战略 |
5.2 规划营造 |
5.2.1 规划要点 |
5.2.2 空间布局 |
5.2.3 风景游赏规划 |
5.3 景观设计 |
5.3.1 设计要点 |
5.3.2 景观设计 |
5.4 环境保护规划 |
5.4.1 地质地貌和水体景观资源分级保护 |
5.4.2 植被景观资源分级保护 |
5.4.3 人文景观资源分级保护 |
5.5 景区生态安全防控 |
5.5.1 科学的管理机制体系 |
5.5.2 预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国内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科学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二 文献分布分析 |
(一)发文时间及数量 |
(二)发文期刊分布 |
(三)基金分布 |
三 可视化分析 |
(一)关键词分析 |
(二)发文作者及机构分析 |
(三)研究前沿与趋势分析 |
四 国内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 |
(一)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内涵 |
(二)生态政策与农户生计 |
(三)乡村旅游与农户生计 |
五 结论与展望 |
(一) 结论 |
(二)展望 |
(4)可持续旅游生计研究进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可持续旅游生计内涵 |
(一)持续生计 |
(二)可持续旅游生计 |
三、研究内容 |
(一)可持续旅游生计框架 |
1. 脆弱性背景。 |
2. 旅游生计资本。 |
3. 旅游生计策略。 |
4. 旅游生计结果。 |
5. 组织与制度的转变。 |
(二)旅游对生计的积极影响及制约因素 |
1. 旅游生计的积极影响。 |
2. 旅游生计的制约因素。 |
四、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1. 可持续旅游生计框架内容不断充实。 |
2. 可持续旅游生计框架为旅游精准扶贫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
(二)未来研究重点 |
1. 注重生计多样化的实现路径,强化融合机制研究。 |
2. 旅游生计专业化深度不够,需加强细分旅游生计研究。 |
3. 当前以静态评估为主,需强化动态研究。 |
(5)草原旅游影响下希拉穆仁草原牧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其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2.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综述 |
1.草原旅游研究现状 |
2.可持续生计研究现状 |
3.旅游影响研究现状 |
4.研究述评 |
(四)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
1.可持续生计核心概念 |
2.可持续生计理论 |
3.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
二、研究区实证分析 |
(一)研究区概况 |
1.地理位置 |
2.气候条件 |
3.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4.旅游发展情况 |
(二)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 |
1.实地调查方案 |
2.实地调查情况 |
3.资料回收与分析 |
4.小结 |
三、草原旅游影响下希拉穆仁牧户生计现状 |
(一)影响希拉穆仁牧户生计方式因素概述 |
1.外部环境因素对牧户生计的影响 |
2.内部环境因素对牧户生计的影响 |
3.草原旅游发展对牧户生计的影响 |
(二)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行为特征分析 |
1.希拉穆仁牧户生计类型划分 |
2.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资本来源分析 |
3.希拉穆仁牧户草场位置分布情况 |
4.希拉穆仁牧户参与旅游情况分析 |
(三)草原旅游开发前后牧户生计变化对比分析 |
1.希拉穆仁牧户生计策略变化情况 |
2.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资本变化分析 |
四、草原旅游影响下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资本水平评价 |
(一)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资本评价方法 |
1.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资本指标评价原则 |
2.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资本指标评价体系 |
3.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资本指标权重与赋值 |
4.不同类型牧户生计资本对比分析 |
5.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资本测量指标与评价结果 |
(二)希拉穆仁牧户生计策略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1.希拉穆仁牧户参与旅游的障碍因素 |
2.不同类型牧户参与旅游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
3.希拉穆仁牧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互动关系 |
4.草原旅游影响下牧户生计转型的互馈机制 |
五、草原旅游影响下希拉穆仁牧户可持续生计发展建议 |
(一)草原旅游发展对牧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
1.积极的影响 |
2.消极的影响 |
(二)草原旅游发展中希拉穆仁牧户可持续生计发展建议 |
1.建构政府的有效引导机制 |
2.改善牧户生计环境、为草原旅游发展提供基础 |
3.提高牧户生计资本、建立草原旅游发展的长效机制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1.研究不足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地牧户调查问卷 |
附录2 希拉穆仁牧户访谈提纲 |
致谢 |
(6)旅游产业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的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以张家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 |
1.1 指标体系构建 |
1.2 变异系数 |
1.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1.4 地理探测器分析法 |
2 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
2.1 耦合协调度整体发展趋势 |
2.2 耦合协调度时空特征分析 |
3 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度的驱动机制 |
3.1 驱动力时间异质性分析 |
3.2 驱动力空间异质性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7)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数据与搜集 |
1.4.1 自然基础数据与遥感影像 |
1.4.2 社会统计数据与历史资料 |
1.4.3 实地调查数据与调研样点 |
1.5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研究目标 |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乡村人地系统 |
2.1.2 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转型 |
2.1.3 乡村人地系统体制转换 |
2.1.4 乡村农牧户生计适应能力 |
2.2 理论研究综述 |
2.2.1 社会-生态系统 |
2.2.2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 |
2.2.3 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 |
2.2.4 研究述评 |
2.3 基础理论与方法 |
2.3.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3.2 适应性循环理论 |
2.3.3 可持续生计框架 |
2.3.4 可持续性科学理论 |
2.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的构建 |
2.4.1 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和适应性循环关系 |
2.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与农户适应性的框架联系 |
2.4.3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阶段划分与特征 |
3.1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3 农牧业发展概况 |
3.1.4 生态建设与保护概况 |
3.1.5 研究区典型性 |
3.2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 |
3.2.1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阶段划分 |
3.2.2 乡村人地系统重组阶段(1952-1978 年) |
3.2.3 乡村人地系统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 年) |
3.2.4 乡村人地系统稳步发展阶段(2003-2016 年) |
3.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特征 |
3.3.1 乡村人地系统发展阶段性特征显着 |
3.3.2 气候暖干化在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3.3.3 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发展动力与稳定状态 |
3.3.4 乡村人地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功能不断完善 |
第四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
4.1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框架 |
4.1.1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意义 |
4.1.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过程 |
4.1.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内容 |
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数据处理与确定权重 |
4.2.3 脆弱性演变评价模型 |
4.2.4 脆弱性各维度时空分异评价结果 |
4.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化特征 |
4.3.1 不同产业主导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特征 |
4.3.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总体特征 |
4.4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 |
4.4.1 不同产业主导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异特征分析 |
4.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异总体特征 |
4.5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中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特征 |
第五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 |
5.1 适应结果分析 |
5.1.1 生活满意度 |
5.1.2 生活满意度分析 |
5.2 适应行为分析 |
5.2.1 适应行为 |
5.2.2 适应主体类型划分 |
5.2.3 不同类型适应主体家庭基本特征 |
5.3 适应能力评价 |
5.3.1 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构建 |
5.3.2 权重计算与指标科学性检验 |
5.3.3 农牧户生计资本指数计算 |
5.3.4 评价结果分析 |
5.4 适应能力对适应行为选择的影响 |
5.4.1 数据分析模型 |
5.4.2 数据分析结果 |
5.5 适应能力对适应结果的影响 |
5.5.1 模型检验及相关变量说明 |
5.5.2 实证结果分析 |
5.6 适应机制分析 |
5.6.1 适应障碍分析 |
5.6.2 适应机制分析 |
第六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 |
6.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内涵与分析方法 |
6.1.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内涵界定 |
6.1.2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方法 |
6.2 典型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分析 |
6.2.1 农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2.2 畜牧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2.3 旅游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2.4 综合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分析 |
6.3.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
6.3.2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特征分析 |
6.3.3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分析 |
6.3.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分析 |
第七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政策启示 |
7.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内涵 |
7.1.1 适应性管理的过程与目标 |
7.1.2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框架 |
7.1.3 乡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7.2 乡镇层面的适应性管理政策启示 |
7.2.1 生态功能保持约束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定位 |
7.2.2 制定动态管理体系,实现不同类型乡村差异化管理 |
7.2.3 重视乡村异质性特征,寻求效益与生态兼顾的复合型发展模式 |
7.3 农牧户层面适应性管理政策启示 |
7.3.1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制定差异化补偿政策 |
7.3.2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制定差异化生态保护与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 |
7.3.3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适应障碍,提供不同的扶持政策与行动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景区研究进展 |
1.2.2 可获得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设计 |
1.3.1 案例城市 |
1.3.2 数据来源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国A级景区建设现状 |
2.1 中国A级景区数量特征 |
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
2.2.1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类型 |
2.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
2.3 中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 |
2.3.1 A级景区整体分布特征 |
2.3.2 A级景区空间分布类型 |
第3章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界定 |
3.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 |
3.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 |
3.2.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分析 |
3.2.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 |
3.3.1 旅游景区数量评价方法 |
3.3.2 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评价方法 |
3.3.3 旅游景区距离成本评价方法 |
3.3.4 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评价方法 |
3.3.5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综合评价方法 |
第4章 案例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测算及对比 |
4.1 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测算 |
4.2 A级景区等级可获得性测算 |
4.3 A级景区成本可获得性测算 |
4.4 A级景区空间可获得性测算 |
4.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
4.5.1 近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2 中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3 中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4 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
5.1.1 研究结论 |
5.1.2 创新之处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主体功能区研究现状 |
1.2.2 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
1.2.3 内蒙古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
1.2.4 内蒙古牧业旗市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
1.2.5 文献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内容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2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依据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主体功能区 |
2.1.2 牧业旗市 |
2.1.3 产业结构演进 |
2.2 产业结构理论 |
2.2.1 产业的分类 |
2.2.2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
2.2.3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4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理论 |
2.2.5 产业结构理论的新内涵 |
2.3 生态经济理论 |
2.3.1 生态经济的本质 |
2.3.2 生态经济理论的形成 |
2.3.3 生态经济理论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体现 |
2.4 主体功能区理论 |
2.4.1 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
2.4.2 主体功能区的相关指标体系 |
2.4.3 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体系 |
2.4.4 主体功能区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内在关系 |
2.5 小结 |
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分析 |
3.1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总体特征 |
3.1.1 地缘关系敏感 |
3.1.2 生态系统脆弱 |
3.1.3 民族集中贫困区 |
3.1.4 经济发展不平衡 |
3.1.5 独一无二的草原生态经济价值 |
3.1.6 处于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 |
3.2 近70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3.2.1 产业发展历史 |
3.2.2 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阶段划分 |
3.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现状 |
3.3.1 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
3.3.2 劳动力变动趋势 |
3.3.3 各牧业旗市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
3.2.4 各牧业旗市产值对比情况 |
3.4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 |
3.4.1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 |
3.4.2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
3.4.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
3.5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
3.5.1 工业化阶段判断标准 |
3.5.2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工业化阶段综合判断 |
3.6 本章小结 |
4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分析 |
4.1 理论方法介绍 |
4.2 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
4.2.1 供给因素 |
4.2.2 需求因素 |
4.2.3 创新和技术因素 |
4.2.4 国际因素 |
4.2.5 政策制度因素 |
4.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指标设定 |
4.3.2 计量模型设计与实证分析 |
4.3.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效果评价 |
5.1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评价标准 |
5.1.1 经济评价标准 |
5.1.2 生态环境评价标准 |
5.2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经济效果评价 |
5.2.1 产业结构熵 |
5.2.2 产业结构相似度 |
5.2.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评价 |
5.2.4 产业结构效益评价 |
5.2.5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评价 |
5.2.6 产业结构与牧民收入相关性评价 |
5.3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效果评价 |
5.3.1 三次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5.3.2 工业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环境效果评价 |
5.3.3 生态功能区与33个牧业旗市主导产业吻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调整与政策建议 |
6.1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理念 |
6.1.1 生态优先 |
6.1.2 注重民生 |
6.2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6.2.1 限制开发区内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6.2.2 重点开发区内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6.3 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
6.3.1 制定符合草原牧区特殊性的产业政策 |
6.3.2 让科技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引擎 |
6.3.3 产业多元化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脱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乡村旅游脱贫相关问题与理论概述 |
2.1 乡村旅游脱贫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扶贫 |
2.1.3 乡村旅游脱贫 |
2.1.4 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片区县 |
2.1.5 乡村旅游脱贫重点村 |
2.2 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乡村旅游脱贫的必要性 |
2.2.1 贫困恶性循环的形成机理 |
2.2.2 贫困恶性循环的多重影响 |
2.2.3 乡村旅游化解贫困恶性循环 |
2.3 乡村旅游脱贫的多重效益 |
2.3.1 丰富的经济效益 |
2.3.2 独特的文化效益 |
2.3.3 强大的社会效益 |
2.3.4 良好的生态效益 |
2.4 乡村旅游脱贫的理论基础 |
2.4.1 经典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理论的启示 |
2.4.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乡村旅游脱贫理论的指导 |
2.4.3 国际社会乡村旅游反贫困理论的参考 |
第3章 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脱贫的优势及进程 |
3.1 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脱贫的优势 |
3.1.1 生态优势 |
3.1.2 文化优势 |
3.1.3 政策优势 |
3.2 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脱贫的进程 |
3.2.1 乡村旅游脱贫的形成 |
3.2.2 乡村旅游脱贫的发展 |
3.2.3 乡村旅游脱贫的完善 |
第4章 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脱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4.1 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脱贫存在的问题 |
4.1.1 脆弱的生态环境 |
4.1.2 曲解民族文化 |
4.1.3 行业发展不平衡 |
4.1.4 扶贫成果未共享 |
4.2 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脱贫存在问题的成因 |
4.2.1 客观条件对乡村旅游脱贫的影响 |
4.2.2 主观条件对乡村旅游脱贫的影响 |
4.3 推进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脱贫的对策建议 |
4.3.1 注重绿色扶贫实现乡村旅游脱贫的持续性 |
4.3.2 注重民族文化保持乡村旅游脱贫的独特性 |
4.3.3 注重相对贫困实现乡村旅游脱贫的均衡性 |
4.3.4 注重共享理念实现乡村旅游脱贫的公平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希拉穆仁草原抓扶贫移民开发,促生态旅游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森林生态旅游扶贫开发促进乡村振兴新模式研究[J]. 乔建兵. 山西农经, 2021(23)
- [2]西南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防治区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 余丞程.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3]国内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科学计量分析[J]. 谢雪莲,李会琴,陈嫣琳,赵俊洋.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0(05)
- [4]可持续旅游生计研究进展综述[J]. 谢雪莲,李会琴,徐宁. 江苏商论, 2020(08)
- [5]草原旅游影响下希拉穆仁草原牧户可持续生计研究[D]. 齐佳静.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旅游产业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的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以张家界为例[J]. 刘智. 经济地理, 2020(02)
- [7]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D]. 李文龙. 西北大学, 2019(07)
- [8]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D]. 邓纯纯.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内蒙古33个牧业旗市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 苗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1)
- [10]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脱贫问题研究[D]. 叶光宇. 吉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