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报编辑部评出2001年十大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乔傲龙[1](2019)在《《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战日报》创刊于“晋西事变”结束之后的1940年9月18日,1946年7月1日更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停刊,前后历时9年。作为中共晋西区党委(后改为晋绥分局)的机关报,在晋绥根据地的社会文化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晋绥日报》(《抗战日报》)为中心,分五个部分对晋绥根据地的社会文化动员进行了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考察。本文所称的文化动员,既包括一般意义上所指称的以文化为手段所进行的动员,即以文学、艺术、新闻等方式动员民众参与中共领导下的军事斗争、政权建设及社会经济活动,同时亦包括以文化建设为目的而进行的人才动员,即中共为了发展其领导之下的文化事业,广泛地动员民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之中。第一部分追溯了中共的办报传统及其早期在山西的办报实践,以及从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到“晋西事变”之前中共及其领导下的牺盟会、战动总会在晋西北地区的办报活动,论述了这一时期报纸所具有的鲜明的统一战线色彩,并重点考察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采编队伍的发展。这支采编队伍的人员具有双重角色,他们因动员而加入这支队伍,又通过办报动员了其他广大群众。在文化动员中,他们起到了核心的引领作用。从初期以国共对立时期的储备干部及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发展的知识人才为主,到1942年延安知识人才的大量补充,再到抗战胜利之后本土知识分子的崛起,《晋绥日报》(《抗战日报》)办报队伍9年间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化动员的总体进程,由此可以看出此种动员不同于其他社会动员的渐进性特征、其对人才培养的依赖,以及文化人才培养的接续性要求。第二部分论述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通讯队伍的建立和完善。报纸的通讯工作在1942年之前和之后的对比结果表明,在文化落后的根据地,只有党的各级政权把办报视为一种“深入的组织工作”,举全党之力并发动群众参与,报纸才能体现出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党性,并成为党对群众进行文化动员的有力武器,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则必须通过完善的通讯网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事实上,在《晋绥日报》(《抗战日报》)9年的发展过程中,报纸质量与通讯工作始终呈现出极强的正向相关。报纸通讯员队伍的逐渐壮大、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讯网络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提升了文化动员的覆盖面及有效性。第三部分考察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三级报网中的地方油印报纸和基层乡村的黑板报,及其与晋绥农村的冬学运动、识字运动、读报运动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油印报和黑板报作为大报的二级和三级系统,其成败的关键依然在于群众路线是否得到了有力的执行,而冬学、识字、读报等群众运动的开展,不但本身就是文化动员的重要部分,而且是报纸的文化动员能否得到预期回应的根本性前置要件。第四部分考察了《晋绥日报》在社会动员中的新闻“客里空”问题及其成因,并对晋绥边区反“客里空”运动中“新闻求实”与“思想土改”两条线索进行了梳理,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证明:工具目的只能通过专业主义途径得以实现,因此工具主义必须坚持适度性原则,以保证新闻真实性与政治正确性之间最低限度的平衡,否则将适得其反。第五部分得出全文结论: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文化建设是“比打倒一个日本帝国主义更难的题目”,文化动员应充分估计文化建设的长期性、渐进性特征,而人才能否接续、动员能否持久则是文化动员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战时的教育条件导致了特定门类人才在供给侧的困难,而受众的接受水平则导致了特定文化产品在需求侧的疲软,由供需关系所导致的失衡结构,是文化动员的决策者和文化建设的规划者必须理智面对的现实,因时因地制宜是上策,一味求全可能适得其反;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动员中成功的群众路线并非线性结构,而是一个棋盘状系统,在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之下,“棋盘效应”使每个运动都与其他所有运动相为支撑,从而形成化合作用;群众路线的本质是群众利益路线,文化动员本质上也是利益动员,其功能是通过“利他”而实现的,只有以此认识为前提去组织动员,才能可能取得成功,如果不能切中民众的利益诉求,无助甚至有损于民众利益的实现,则动员的意图终将落空;党报是政党开展社会动员的有效工具,但工具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尊重新闻自身规律为前提,以牺牲新闻真实为代价的工具追求必将适得其反。
王翠荣[2](2019)在《20世纪20年代东北新闻界对日本新闻侵略的抵制——以《东三省民报》与《盛京时报》笔战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近代日本人在东北创办的大量报刊,以"开通民智""联络邦交"为名义,实际上则以文化侵略为目的,主要是为日本武力侵占东北制造舆论。《盛京时报》作为其忠实代言者,自创刊起,便长期霸占东三省的舆论空间,充任"意见领袖"之角色,笼络欺骗了许多东北民众。而以《东三省民报》为首的国人报纸作为先知先觉者,在参透日人报纸的险恶用心后,时常进行议程设置,以犀利的笔锋不断对其实施的新闻侵略加以警示和抵制。尤其是在1924—1925年间,围绕日本对中国实施的"文化侵略"及英日帝国主义在中国制造的"五卅惨案",《东三省民报》与《盛京时报》展开长时间激烈的笔战,从而充分唤醒了东北各界爱国人士对日本殖民统治、殖民文化侵袭的反抗,可谓开国人媒体抵抗日本新闻侵略之先河。
谌晓婷[3](2018)在《《足球》报受众观的变化与发展(1980-2012) ——基于读者来信类栏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足球》报自开创起,一直以“球迷良友,读者心声”为口号,试图打造全国第一专业足球报纸。作为国内第一个专业类足球报纸,在创刊初期,《足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牢牢吸引住一大批受众。在当时,该报所有的栏目中,读者来信类栏目无疑是和受众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读者来信类栏目,尽管互动周期漫长,但在80—90年代,是办报人(媒体)与受众进行沟通交流、互动的有效平台。学者吕莎将《足球》报1980年-2012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分别是:开创与探索(1980-1992)、繁荣与竞争(1993—2002)、低落与重生(2002-2012)。本人基于该划分情况,对每个阶段读者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不同的社会环境、社会背景,深入剖析了造成读者需求变化的原因。通过本次研究,本人逐渐找出了《足球》报受众观变化的发展脉络,窥探到其中的变化情况。本人希望,这些研究,能够为传播学中的受众观研究提供一些有效信息,也能为传统媒体在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张筱[4](2016)在《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我国行政监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技术监督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质量技术监督局作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政府职能部门之一,备受社会广泛关注。行政执法工作是确保各项法律法规顺利施行的关键一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作为保障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工作成效和形象。近些年行政执法工作经受了极大的考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重大的产品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使其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公众质疑。济宁市是是我国北方经济大省山东省西南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多年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本地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发挥了重要作用。执法工作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但依然存在着行政执法力度弱化、效率低下、工作流程乱等问题,深入探究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对维护济宁市产品质量大局,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实例从现存问题入手,以新公共管理、政策执行等理论为指导,运用政策执行理论的史密斯模型具体从政策本身不理想、执行机构运转不畅、目标群体认知误区以及环境因素不利四方面剖析问题的成因,并从提升政策科学性、加快执行机构建设、协调目标群体和优化政策环境四方面提出了完善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对策建议,以求推动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优化升级,提升社会满意度和工作效能。
李彬[5](2015)在《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新闻变革似有一种正反合的三部曲:八十年代高度政治化、九十年代去政治化与新世纪以来再政治化。文章由此政治视角审视了新闻传播领域的一系列演化及其社会历史背景,在纷繁复杂、众语喧哗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梳理归结中国新闻变革之轨迹、踪影与脉络。
欧慧敏[6](2011)在《纽约时报《书评》副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一度被忽视的副刊又有了抬头之势,报纸书评副刊更是遍地开花。在这个媒介转型的新时期,包括书评副刊在内的报纸副刊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副刊新闻化、以副刊经营报纸以及副刊文化功能的实现等新问题。想要为副刊的复兴寻找出路,需要开阔视野,将目光投向国外的出色副刊,借鉴其成功模式。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纽约时报《书评》副刊是很好的学习范例。在此背景下,运用接受美学、语言学等理论工具,本论文通过分析2009年全年的纽约时报《书评》副刊,总结出其成功模式:1.《书评》副刊坚持从读者出发选择图书;2.书评本文的“召唤结构”以及“期待视野”显示了其文学魅力所在;3.《最佳畅销书目》的权威性不仅来源于独立公正的运作方式,还来自其对读者的服务意识;4.多种手段的互动机制是《书评》副刊吸引读者的关键一环;5.《书评》副刊的成功还源于它所坚持的新闻性原则。借鉴《书评》副刊的成功模式,笔者就国内书评副刊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1.思想上重视书评副刊建设,把握好文学性和新闻性的关系;2.建立独立的书评机制、勇于改革创新;3.坚持“内容为王”,根据读者定位打造出符合读者期待的书评副刊;4.坚持差异化发展,形成独有风格;5.增加互动,带给读者新的阅读体验。
谢四平[7](2009)在《试论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变型社会各种矛盾的突出和利益的冲突,突发事件将越来越常见于社会生活,应对突发事件不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各级新闻媒体的当务之急。面对突发事件,一个理性和成熟的媒体应该遵循新闻舆论引导规律,处变不惊,从容面对,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中形成良好的突发事件反应机制,发挥媒体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本论文基于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相关理论,尤其是危机传播理论,以定性研究为主,主要通过个案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对我国国内突发事件媒体应对现状进行考察。通过分析我国国内突发事件报道现状的成功经验和现实不足,从我国新闻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危机管理的基本要求出发,梳理整合大众传媒危机传播的理论成果,探讨重大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之策,为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之策提出可行性建议。本论文创新点在于作者立足和利用军事记者亲历并见证许多重大突发事件这一独特资源优势,对《人民武警报》突发事件报道进行归纳总结,力图找出突发事件报道规律,并为其它媒体做好突发事件报道提供参照。作者对于媒体同题竞争下的突发事件报道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不仅把自己的切身采写经验融于论述之中,而且把论述的触角置于全球化新闻语境下,通过借鉴分析中外媒体的采写经验,使本文论述置于更坚实的实践基础之上。
张苑琛[8](2007)在《传承文脉 开拓未来 ——新民晚报副刊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报纸副刊最早出现时只是“补白”的作用,在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后,与新闻、言论、广告一起成为了报纸不可缺少的四大件。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其地位几经沉浮,形式一变再变,然而特殊的文学特征和报学特征使它具备了众多的功能,在报纸实现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职责。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自1946年在上海创立起,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并于2005年被评为上海首届媒体着名品牌之一。在中国的报纸副刊中,新民晚报“夜光杯”能够脱颖而出,与它深厚的文化积淀分不开,也与它在广大受众群中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分不开。对其历史进行梳理,了解它的衍变轨迹,寻找它的发展规律,总结它丰富的办刊经验,从中汲取营养。世纪之交,中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办好报纸副刊成为很多报人探讨和争论的一个热点。目前中国报纸副刊已经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它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面对报纸副刊呈现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基于以上思路和目的,论文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梳理新民晚报副刊发展的历史,第二部分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2006年11月所做的新民晚报副刊受众调查,对新民晚报副刊的受众接触、评价情况进行分析,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在第一部分中,根据新民晚报副刊的特点、功能和表现形式,将新民晚报副刊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46年开始至1966年底,1967年1月新民晚报因为文化大革命而停刊,副刊也因此中断;第二时期从1982年元旦复刊开始至1992年6月,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报纸较之前有了很大变化;第三时期从1992年7月至今,这个时期新民晚报副刊表现出新的特点,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在前两个时期,新民晚报副刊的体裁变化不大,主要是杂文、散文、小说、诗歌和其他如漫画等,比较大的差异表现在内容和功能方面。第三时期新民晚报副刊的特点有:坚持了被很多报纸抛弃的传统副刊版面;由传统副刊“夜光杯”、专刊、周刊共同组成的大副刊呈现出新的面貌:内容、功能较以前都有了很大拓展,由原来的相对“静态”走向“动态”;面对新媒体的威胁,新民晚报副刊将纸质报纸和网络优势结合,建立了“夜光杯博客”。在第二部分中,在对新民晚报副刊发展历史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的媒介市场现状,分析了发展品牌副刊的重要意义;同时对新民晚报副刊的受众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论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新民晚报副刊面临众多挑战,但也有良好的发展机遇。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更好地发挥新民晚报副刊的品牌效应,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梅毅[9](2006)在《旅游外交与中国和平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旅游外交正在我国对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悄然兴起。但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这一现象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因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人们普遍轻视旅游外交;二是受旅游外交功能的影响,也就是说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方式使社会容易忽视它的存在。然而,基于对旅游外交功能特殊性的理解,笔者认为旅游外交对中国和平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实际上,长期的旅游外交实践使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旅游外交的客观存在,并为笔者从事这一研究积累了一些有用的资料和素材。本文主要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理论的视野,深入探究了中国旅游外交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揭示了中国旅游外交全面展开的真实情况,分析了中国旅游外交对和平发展的能动作用,并针对中国旅游外交长远发展进行了建设性思考。实际上,以世界历史整体发展为背景考察旅游外交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关系,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日益提升,世界历史呈现了整体发展的趋势,而经济的全球化又加速了这一发展进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因传统思想和现实境遇的双重推动,逐步觉醒并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在推进和平发展的过程之中,中国认识并选择了和平外交路线。旅游外交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也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和平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外交的作用方式是润物细无声的,因此它是促进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外交加快中国融入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丰富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内涵。旅游外交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确切地讲,它是国家对外和平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国家融入全球化的有效形式,是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规律在旅游产业领域的具体实践。一方面,旅游业是典型和平外交产业,这是由其产业内在蕴涵决定的,这一特性为旅游外交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我国旅游业在国家对内和对外政策调整中,日益壮大并最终成为国家重要的对外产业。正是得益于旅游业所具有的和平外交潜能,并伴随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旅游业兴起,上个世纪末我国旅游外交在纵、横两个方向的发展中,逐步成长并最后形成。我国旅游外交的最后形成,主要源于民间旅游外交的正常回归,以及旅游外交主观能动意识的充分自觉。实际上,我国旅游外交是在一系列重大旅游对外交往举动中最后形成的,比如说,97中国旅游年、出境旅游客源战略等的出现,标志了我国旅游外交的成熟。我国旅游外交从形成之日起,即蕴含了强大的对外和平发展功能,其对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旅游外交在政治、经济、文化、国家形象等领域,得到了全面展开。我国旅游外交全面展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国家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也是国家对外和平发展的重要构成。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旅游外交在民间层面上得到了全面恢复和深入发展,无论是形式与规模,还是特色与意义,都出现了崭新的变化;在经济层面上取得了新的进步,经济意图更加明朗,对外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在文化层面上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境内文化旅游交流的面不断拓宽,境外文化旅游活动的空间日益扩大,旅游休学活动日趋活跃;在政治层面上得到了积极的运用,旅游外交更多地服务了国家政治大局,承担了重大社会责任,应对了国家对外敏感问题,为国家对外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当然,旅游外交在区域合作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通过加强与周边各国的旅游合作,有效地配合了我国沿边战略的顺利实施;在旅游客源领域独树一帜,扩大了中国人的国际活动空间,增添我国旅游外交的份量。旅游外交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带来诸多方面的利益和优势:一是壮大国家的经济实力,比如说:繁荣边疆地区经济、提升对外引资能力等;二是展示国家美好形象,包括实力形象、文明形象、友好形象、安全形象等;三是改善国家外部环境,具体体现为:引起广泛的国际关注、提高国人的国际地位、提升金融服务的国际水平、促进实用汉语的国家化等;四是传播民族文化,例如:扩大民族文化的对外宣传、加强民族文化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等;五是加强中外民间友好,比如说:增进不同民族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扩大不同国家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等。总之,旅游外交对于国家和平发展有许多独特的作用,而且随着旅游外交进一步发展,其功能将日益强大,功效也将更加明显。这些特色和优势是实现国家对外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当然,尽管大陆与港、台之间的旅游交往不属于旅游外交范畴,但作为特殊的旅游交往,他们在维护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了解发挥积极的作用。尽管旅游外交在国家对外事务中表现出色,但社会对其关注和重视并未达到应有的程度。进入新世纪后,人们的“软实力”意识日益凸现,“软运作”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旅游外交作为典型的“软运作”模式,在国家对外战略中功能日见强大,加强旅游外交功能建设已是当务之急。其一,通过制订旅游强国战略达到夯实旅游外交基础的目的,如:强化魅力国家观念、增强国际人流意识、提升“国际存在”水平、实施“国际通连”战略等;其二,发展旅游外交战略进一步拓宽我国和平发展的空间,比如:推行全民旅游外交、强化经济外交功能、增强政治服务意识、扩大客源旅游外交等;其三,扩大旅游外交影响为国家和平发展铺设更好的人文环境:一是加强国民素质建设;二是实施文化传播工程。总之,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外交已经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幕后走向了台前,因为人们审视世界历史整体发展,更多地关注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与创造。事实上,源于旅游外交的生活全球化,逐步充实了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内涵,并成为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重要场景。旅游外交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因为和平是旅游外交的本质,而发展则是它的初衷;旅游外交拓展了中国和平外交的内涵,为中国的全球性和平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动舞台;旅游外交加快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步伐,使国家对外和平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旅游外交有利于促进世界历史整体发展,人类社会的全球化因为它而变得多姿多采。
刘水明[10](2005)在《唱好“压轴大戏” 打造知名品牌——漫议《人民日报》的国际新闻年终报道》文中研究表明
二、本报编辑部评出2001年十大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报编辑部评出2001年十大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1)《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阐释 |
四、行文结构及内容 |
五、运用的资料及分析方法 |
六、本文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从固有人才到本土精英——“意识形态部队”的组建 |
第一节 《抗战日报》创刊之前中共在晋绥的社会动员模式 |
一、报纸是社会动员的制高点 |
二、中共早期在山西的办报实践 |
三、抗战全面爆发前后中共领导下的晋西北进步报刊 |
四、“晋西事变”与《抗战日报》的创刊 |
第二节 “固有知识分子”与《抗战日报》的首发阵容 |
一、“固有知识分子”与国共两党对立时期的中共人才储备 |
二、3:3:3——《抗战日报》的首发阵容 |
第三节 报纸的地方化努力与本地知识人才的崛起 |
一、《抗战日报》的地方化努力 |
二、本地知识人才的崛起 |
第四节 文化动员的成果——山药蛋派与七七七文艺奖 |
一、山药蛋派与《抗战日报》副刊作者群 |
二、七七七文艺奖与晋绥文艺队伍 |
三、1949 年干部南下对晋绥文化的影响 |
第二章 全党办报与通讯网络建设 |
第一节 融入中共组织——党报姓党的目标追求 |
一、不带编号的党内文件 |
二、“聋盲软哑”——言说与倾听之间的疏离 |
三、一纸《决定》引领晋绥全党参与办报 |
四、全党办报的生动局面 |
五、书记县长笔下的新闻稿件 |
第二节 链接基层社会——“局域”通讯网络的构建 |
一、各级党委对报纸通讯工作的推动 |
二、通讯队伍的动员 |
三、通讯队伍的组织 |
四、通讯员的培养:刊授、函授、面授 |
五、从农民到优秀通讯员:一个生动的个案 |
六、“逼”和“哄”:一个通讯模范县的成长 |
七、通讯队伍规模、来稿数量、报纸发行量的变化 |
八、晋绥根据地通讯网络建设的历史借镜 |
第三章 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黑板报”与读报小组 |
第一节 冬学运动与文化翻身 |
一、从《抗战日报》看晋绥冬学的起伏 |
二、从晋绥冬学看民众文化需求的变动 |
三、冬学运动与群众办报 |
第二节 读报运动与读者的“创造” |
一、通讯网络是读报活动的基本依托 |
二、识字运动是读报发展的有力助推 |
三、“报纸上山”与“报纸下地” |
四、读报运动与文化觉醒 |
五、读报运动的收获 |
第三节 油印报、黑板报与晋绥边区三级报网 |
一、油印报:在黑板报与大众报之间 |
二、民众的舆论机关——黑板报 |
第四章 《晋绥日报》的“客里空”新闻与反“客里空”运动 |
第一节 “客里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 |
第二节 “客里空”背后的集体无意识 |
一、“意义”的诱惑——从记者谷曼看“客里空”的心理机制 |
二、需求指导下的供给——从“模范村”报道看工具主义生产模式 |
三、私欲对“公器”的觊觎——工具主义的次级衍生 |
第三节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 |
一、新闻求实——专业主义视野下的反“客里空”运动 |
二、“思想土改”——工具主义层面上的反“客里空”运动 |
第四节 反“客里空”运动的历史回响 |
一、土改纠偏与《晋绥日报》停止反“客里空” |
二、毛泽东“谈话”与此后30年对反“客里空”运动的评价 |
三、反“客里空”,一个未了的话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20世纪20年代东北新闻界对日本新闻侵略的抵制——以《东三省民报》与《盛京时报》笔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盛京时报》肩负的“使命”及《东三省民报》鲜明的反日宗旨 |
二、《东三省民报》对日本利用新闻政策侵略东北的独特认知 |
三、《东三省民报》与《盛京时报》在新闻战场的激烈角逐 |
(一)两报舆论争锋的中心议题:“文化侵略”真伪之论辩 |
(二)由“五卅惨案”引发的论争高潮:分辨日本新闻侵略的试金石 |
四、两报舆论争锋之结果及对东北民众之影响 |
五、结语 |
(3)《足球》报受众观的变化与发展(1980-2012) ——基于读者来信类栏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受众的研究 |
2.2 关于《足球》报的研究 |
2.3 关于读者来信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分析法 |
3.2.2 内容分析法 |
3.2.3 访谈法 |
4 足球报的发展和三个阶段的划分依据 |
5 开创与探索(1980-1992)阶段受众观分析 |
5.1 社会环境的转变:受众对足球信息的需求增加 |
5.1.1 改革开放推动新闻改革和足球运动的发展 |
5.1.2 各地掀起办专业类报纸的热潮,《足球》报一家独大 |
5.2 开创与探索(1980-1992)阶段读者来信类主要栏目分析 |
5.2.1 《球迷园地》:评论式来信,抒发读者所思所想 |
5.2.2 《球迷之友》:问答式来信,为读者提供信息搜索服务 |
5.2.3 《攻守之道》:为专业读者提供来稿阵地 |
5.2.4 《球迷与球星》:娱乐化形式,满足读者追星心理 |
5.2.5 《球迷与球星》:《威腾体育知识有奖信箱》:营销性质栏目,吸引粉丝参与 |
5.3 小结: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的“服务型”的传授关系 |
6 繁荣与竞争(1993—2002)阶段受众观分析 |
6.1 受众需求多样化发展 |
6.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开展 |
6.1.2 专业类足球报纸的竞争 |
6.1.3 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 |
6.2 繁荣与竞争(1993—2002)阶段读者来信类主要栏目分析 |
6.2.1 《球迷之家》:读者来信内容更加细化 |
6.2.2 《足球迷宫》:娱乐化形式,引导读者动脑 |
6.2.3 《足球幽默》:互动载体更丰富 |
6.2.4 《一触即发》:热点话题邀稿,带有策划性质 |
6.2.5 《球迷家园》/《球迷一家》:版面主加入网络版主,互动形式外延至网络 |
6.2.6 《春来网吧》:网络互动逐渐兴起 |
6.3 小结:从服务型到指导型的传授关系 |
7 低落与重生(2002-2012)阶段的受众观分析 |
7.1 互联网成为信息主要获取渠道,受众网络需求增加 |
7.1.1 国内足坛负面现象层出不穷,中国足球走向低迷时期 |
7.1.2 新媒体迅速发展,受众分流 |
7.2 低落与重生(2002-2012)阶段读者来信类主要栏目分析 |
7.3 小结:受众的流变,导致差异化的受众观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9 致谢 |
10 参考文献 |
(4)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之处 |
(一) 开展实例研究 |
(二) 拓宽研究角度 |
第二章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行政执法的含义 |
一、 行政执法的概念 |
二、 行政执法的特征 |
三、 行政执法的功能 |
四、 行政执法的原则 |
第二节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含义与作用 |
一、 质量技术监督的含义 |
二、 质量技术监督法律依据 |
三、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内容 |
四、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作用 |
第三节 基础理论 |
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 政策执行理论 |
第三章 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职能设置和组织框架 |
一、 济宁市基本情况 |
二、 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职能设置 |
三、 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组织框架 |
第二节 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现状 |
一、 维护质量安全现状 |
二、 接处群众投诉举报现状 |
三、 专项打假现状 |
四、 “质量强市”现状 |
第三节 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
一、 执法力度弱 |
二、 执法成效低 |
三、 各方意见多 |
四、 工作流程乱 |
五、 硬件配置低 |
第四章 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政策本身不理想 |
一、 政策合理性差 |
二、 政策内容空泛 |
三、 缺乏科学考评 |
第二节 执行机构运转不畅 |
一、 执行机构体制设计存在短板 |
二、 执行人员队伍建设乏力 |
第三节 目标群体认知偏差 |
一、 普通民众维权成效差 |
二、 行政相对人法治观念淡漠 |
三、 行政相对人配合度低 |
第四节 政策环境不利 |
一、 执法外部环境差 |
二、 物质保障不足 |
三、 存在技术误区 |
第五章 济宁市质量技术技术监督行政执法问题的对策探讨 |
第一节 提升政策本身科学性 |
一、 优化法规依据 |
二、 完善监督机制 |
第二节 加快执行机构建设 |
一、 注重协同配置 |
二、 优化用人机制 |
第三节 协调目标群体 |
一、 加强沟通宣传 |
二、 贯彻人本理念 |
第四节 优化政策环境 |
一、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
二、 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纽约时报《书评》副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纽约时报《书评》副刊的诞生和发展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
2. 纽约时报书评的影响力建构 |
2.1 选评图书的类型、主题与风格 |
2.2 接受美学融入《书评》副刊的意义 |
2.3 接受美学下的书评内容分析 |
3. 《最佳畅销书目》权威性的建构 |
3.1 《最佳畅销书目》的组成 |
3.2 《最佳畅销书目》的打造过程 |
4. 纽约时报《书评》副刊的互动性建构 |
4.1 "读者来函"建立互动机制 |
4.2 多媒体手段扩大互动范围 |
5. 关于纽约时报《书评》副刊的进一步思考 |
5.1 从经营副刊到经营报纸 |
5.2 书评的二律背反 |
5.3 打造独立的书评机制 |
6.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对国内书评副刊建设的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7)试论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
五、论文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突发事件媒体应对概述 |
1.1 突发事件的话语内涵 |
1.1.1 突发事件的概念界定和分类 |
1.1.2 突发事件的特点 |
1.2 媒体应对的话语内涵 |
1.3 媒体应对的功能 |
1.3.1 新闻传播上的价值 |
1.3.2 社会功能上的价值 |
1.3.3 媒介竞争上的价值 |
第二章 国内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分析 |
2.1 近年来突发事件报道取得的进步 |
2.1.1 在场呈现,及时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
2.1.2 深层开掘,展现新闻传播理性力量 |
2.1.3 回归本体,彰显媒体报道人本情怀 |
2.1.4 实行联动,强化新闻信息传播力度 |
2.2 国内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主要缺失 |
2.2.1 驼鸟思维,媒体失语 |
2.2.2 悲痛侵扰,道德失范 |
2.2.3 同质报道,个性失色 |
2.2.4 乱设议程,对象失准 |
第三章 中外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比较 |
3.1 报道视角的差异 |
3.2 报道主题的差异 |
3.3 思维方式的差异 |
3.4 结论及建议 |
第四章 新时期下媒体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
4.1 加强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4.2 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要求 |
4.2.1 追求快速反应注意报道时效 |
4.2.2 坚持正面引导注重社会效果 |
4.2.3 化解观点矛盾提高引导艺术 |
4.3 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 |
4.3.1 重塑媒体政府的互信合作 |
4.3.2 构建灵活高效的应对机制 |
4.3.3 注重突发事件的报道艺术 |
4.3.4 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
第五章 个案研究:《人民武警报》突发事件报道之研究 |
5.1 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原则 |
5.2 《人民武警报》处置突发事件报道把握的原则 |
5.2.1 适时报道原则 |
5.2.2 适度控制原则 |
5.2.3 适量宣传原则 |
5.2.4 适当形式原则 |
5.2.5 适应形势原则 |
5.3 《人民武警报》突发事件报道的经验和启示 |
5.3.1 扬长避短,实现传播效果最优化 |
5.3.2 遵循规律,倡导处突报道新文风 |
5.3.3 新闻核心,探索军事宣传新模式 |
总结与前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传承文脉 开拓未来 ——新民晚报副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 研究问题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思路 |
五 研究方法 |
六 文献来源 |
七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副刊的特性分析 |
第一节 副刊的界定 |
第二节 副刊的报学和文学特征 |
第二章 1946~1966年间新民晚报副刊的发展情况分析 |
第一节 1946~1966年间新民晚报副刊的特点 |
第二节 新民晚报副刊特点的形成原因 |
第三节 1946~1966年间新民晚报副刊的功能和评价 |
第三章 1982~1992年间新民晚报副刊的发展情况分析 |
第一节 1982~1992年间“夜光杯”的特点 |
第二节 “夜光杯”繁荣的原因 |
第三节 1982——1992年间“夜光杯”的功能及评价 |
第四章 世纪之交新民晚报副刊的新变化 |
第一节 传统文艺副刊的沉寂 |
第二节 大副刊的繁荣 |
第三节 新民晚报副刊在世纪之交的现状 |
第四节 新民晚报副刊在世纪之交面临的困难 |
第五章 当前报纸品牌副刊建设的意义 |
第一节 品牌副刊对提高报纸核心竞争力的贡献 |
第二节 品牌副刊对文学的守护和传承 |
第三节 品牌副刊对人文生态环境的建设 |
第四节 品牌副刊对我国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
第六章 新民晚报副刊上海地区受众情况调查分析 |
第一节 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受众调查分析 |
第二节 新民晚报专刊受众调查分析 |
第三节 新民晚报副刊大学生读者调查分析 |
第四节 从新民晚报副刊受众特点看未来发展 |
结束语 新民晚报副刊的前景展望 |
一 新民晚报副刊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二 新民晚报副刊的前景展望 |
附录 |
一 新民晚报副总编辑严建平先生访谈录 |
二 新民晚报“夜光杯”受众调查问卷 |
三 新民晚报专刊受众调查问卷 |
四 新民晚报副刊大学生读者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旅游外交与中国和平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本文的任务 |
第一章 中国旅游外交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世界历史整体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
1、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规律 |
2、经济全球化与全球化历史进程 |
3、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 |
二、全球化与中国走向和平发展 |
1、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 |
2、改革开放与中国走向崛起 |
3、和平发展是中国崛起的必然选择 |
三、中国和平发展与和平外交 |
1、中国和平发展需要和平外交 |
2、旅游外交是和平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旅游外交的形成 |
一、旅游业的和平外交性 |
1、深厚的和平底蕴——和平旅游外交的基础 |
2、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平旅游外交的本质 |
3、广泛的人流与关注——和平旅游外交的途径 |
4、无边界发展与民间特色——和平旅游外交的空间 |
二、改革开放与中国旅游业兴起 |
三、中国旅游外交的形成 |
1、旅游外交形成的背景 |
2、旅游外交形成的过程 |
第三章 旅游外交的全面展开 |
一、民间交往更加深入 |
二、经济联系逐步加强 |
1、经济外交意图日趋明显 |
2、对外经济合作迅猛发展 |
三、文化交流不断扩大 |
1、对内拓宽交流平台 |
2、对外拓展交往空间 |
3、丰富休学旅游内涵 |
四、政治影响日益增强 |
1、服务重大政治主题 |
2、承担重大社会责任 |
3、应对国家敏感问题 |
五、区域合作蓬勃开展 |
六、客源外交迅速成长 |
第四章 旅游外交推动中国和平发展 |
一、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
1、繁荣边疆地区经济 |
2、增加旅游外汇收入 |
3、引进外国资金与管理 |
二、展示国家美好形象 |
三、改善国家外部环境 |
1、服务国家入世战略 |
2、引起广泛国际关注 |
3、提升中国人国际地位 |
4、加速中国金融服务国际化 |
四、传播民族文化 |
五、加强中外民间友好 |
六、旅游交往与两岸三地的关系 |
1、促进海峡两岸交流 |
2、配合香港澳门回归 |
第五章 关于发展旅游外交的若干思考 |
一、制订旅游强国战略,夯实旅游外交基础 |
二、发展旅游外交战略,拓展和平发展空间 |
三、扩大旅游外交影响,服务中国和平发展 |
1、推动国民素质建设 |
2、实施文化传播工程 |
结语 |
一、旅游外交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二、旅游外交拓展了中国和平外交的内涵 |
三、旅游外交加快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步伐 |
四、旅游外交有利于促进世界历史整体发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唱好“压轴大戏” 打造知名品牌——漫议《人民日报》的国际新闻年终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确指导思想,精心谋划组织 |
二、既要总揽全局,又要突出重点 |
三、发挥党报优势,争取各方支持 |
四、适应形势变化,不断探索求新 |
五、遵循三项原则,评好十大新闻 |
一是突出重要性。 |
二是讲究导向性。 |
三是兼顾全面性。 |
四、本报编辑部评出2001年十大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D]. 乔傲龙. 山西大学, 2019(02)
- [2]20世纪20年代东北新闻界对日本新闻侵略的抵制——以《东三省民报》与《盛京时报》笔战为中心[J]. 王翠荣. 江西社会科学, 2019(11)
- [3]《足球》报受众观的变化与发展(1980-2012) ——基于读者来信类栏目的研究[D]. 谌晓婷. 广州体育学院, 2018(04)
- [4]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研究[D]. 张筱.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5]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J]. 李彬.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6]纽约时报《书评》副刊研究[D]. 欧慧敏. 暨南大学, 2011(10)
- [7]试论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D]. 谢四平. 中南大学, 2009(S1)
- [8]传承文脉 开拓未来 ——新民晚报副刊研究[D]. 张苑琛.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9]旅游外交与中国和平发展[D]. 梅毅. 武汉大学, 2006(01)
- [10]唱好“压轴大戏” 打造知名品牌——漫议《人民日报》的国际新闻年终报道[J]. 刘水明. 新闻战线,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