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和汉语中的同音词及其对语言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边玮洁[1](2021)在《中、高级对外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研究 ——以《中级汉语精读教程》和《高级汉语精读教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级汉语精读教程》和《高级汉语精读教程》生词的释义。文章首先查找了国内外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生词释义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英文注释研究及两套教程生词释义研究的文献综述,再对两套教程的整体情况以及生词释义的理论知识做一概述,然后重点分析了两套教程生词释义的方法与特点,最后分别针对中级教程和高级教程生词释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中、高级对外汉语精读教程的生词释义应在把握科学性、准确性和简洁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各语言阶段的特点、生词的难易程度及生词的性质对释义方法进行全方位综合性地运用。本文的内容结构整体上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教材概况及生词释义概述。教材概况部分主要从释义的外部形式着手,统计分析了两套教程被释词的数量和词性、释义的基本格式以及释义的语言。生词释义概述部分详细介绍了13种常用的生词释义方法,并将教程的释义与词典的释义进行比较,以便为后文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所选教材的生词释义分析。该部分重点分析了生词的释义方法,发现中级教程主要运用的释义方法是翻译法,高级教程以及整个中文释义主要运用的释义方法是近义词或短语释义法。在分析过后,文章还将中级和高级教程的释义方法进行对比,并介绍了两套教程生词的补充释义。第三部分为所选教材生词释义的不足及改进建议。本文建议中级教程适当增加指示法的使用量、丰富英文释义的形式、补充规范被释词的词性、补充被释词的色彩义并在附录的生词表中补充专有名词,建议高级教程提高释义的准确度、补充规范被释词的词性、将离合词用特殊符号进行标注并补充成语的语法特征,建议两套教程可以同时增加对语言文化知识的总结性说明。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中、高级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的编写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子阳(Piyanon Luangin)[2](2020)在《泰国学生习得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语言是对社会发展最敏感、最迅速的反应。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必然也促进语言的发展。在一国的对外交流中,必然会出现语言的借用。而词汇借用又是语言借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与泰国的历史发展中,随着两国对外交流的发展,在两国的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英语借用词,即英语外来词。尽管汉语和泰国语都从英语借用词汇,但由于两国各自语言的特征、不同的借用方式等原因,英语外来词在两国的语言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英语外来词在两国语言中具有不同借用方式、借用原因、借用背景,因而对于泰国学生在汉语英语外来词的习得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明确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英语外来词的过程以及所遇到的问题,本论文在文献调查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汉语与泰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借入原因、借入方式等对比,展开了泰国学生汉语英语外来词习得研究,从而归纳问题所在,提出关于汉语英语外来词的教学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主要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文献综述分别介绍关于汉语与泰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相关研究,以此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基础。第三章:汉泰语英语外来词对比研究通过对两国借用原因、方式、借用影响的具体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英语外来词在两国语言中的不同特点。第四章:泰国学生英语外来词习得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泰国学生习得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的过程以及所遇问题进行分析。第五章: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英语外来语教学对策。第六章:结论总结全文,找出不足。
张武玉玲(Truong Vu Ngoc Linh)[3](2020)在《越南语汉越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古以来,中越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频繁接触,越南语深受汉语影响。为满足交际需要,越南语多次从汉语借入大量词语,它们被称为汉越词。汉越词是汉语和越南语长期接触的产物,是现代越南语词汇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渗透到越南语词汇的各个层次,并制约着越南语的语体风格。“汉越音”“汉越语”“汉语借词”“汉越词”“汉源词”均是学界沿用的术语,针对不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观点、使用的术语也不同。本研究以越南语汉越词为研究对象,统一使用“汉越词”这一术语。本文以汉越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全面描述汉越词语音、语义、语法和表达特点的基础上,以越南官方出版的不同类型代表性报纸《人民报》《青年报》为语料依据,统计不同领域媒体语言的汉越词出现频率及使用特点;以越南中部城市洞海市为调查地,采用实地观察法、图像搜集法以及访谈式问卷调查法,调查汉越词在城市牌匾用文中的使用情况、市民所持态度和期望,并据此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洞海市不同社会特征的调查对象为问卷调查被试,考察洞海市居民和大学生的语言使用、汉越词的知晓和使用特点,以及相关的语言态度。本研究试图通过以上描写和调查分析,较全面地揭示汉越词在不同领域的使用现状和特点,弥补以往汉越词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汉越词的描写方面。为适用越南语的特点,汉语词借入越南语后经历了语音、语义、构词方式的加工改造,并逐渐定型。汉越词以汉语音译形式为主,既保留了古汉语的语音特点,又在长期本土化过程中发展出了多种语音变体形式;词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构词和自造式汉越词方面,其中构词方式以并列复合式和偏正式为主,另有使用汉越语素构造的新词;词义变化主要涉及词义缩小、词义扩大和词义转移;汉越词成语可分为完全音译自汉语成语和汉越成语变体两类,后者主要使用越南语素代替、改造汉越语素或完全使用越南语语素。报纸语言汉越词使用方面。政治、经济类报道中,汉越词使用率相当高,其数量随时事变化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有一定差异;教育类报道汉越词使用的比例高于文化和文艺类报道。与越南改革开放前相比,改革开放后汉越词在政治领域的使用率高于文化和文艺领域。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和深入,大量汉越词进入越南语词汇系统,并促进了汉越词的进一步本土化。与此同时,越南语口语和书面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英语词汇。牌匾用文方面。城市牌匾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信息,是城市语言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表明,多数被试支持牌匾使用越英双文,部分被试认为应当使用越南文单文,少数被试表示接受使用外文单文。多数被试希望牌匾能够“更加国际化”“为顾客提供方便”“代表国家形象”。牌匾中出现的汉越词使用率高达78.8%,体现出汉越词在官方语言使用方面的重要地位。语言能力、语言使用及汉越词使用方面。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大学生不同专业被试的媒体接触和语言使用存在差异,多数被试学习英语,其次是汉语、俄语,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均不高;被试接触频率最高的媒体是社交网络,各类媒体接触以越南语为主。被试对汉越词的认知与使用存在滥用和误用问题;多数被试不能明确区分越南语词和汉越词的使用场景,这在书面语(如报纸、公文、课堂或会议发言)等正式场合较为普遍。本文全面考察了汉越词的结构特点以及不同领域中的使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汉越词使用的因素,预测了汉越词的发展趋势,为汉越词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
安思薇[4](2020)在《大学生汉语书面语词汇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以河北大学部分学生作文为例》文中提出词汇作为语言的构成要素之一,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词汇使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作为学生特定的书面语表达形式,最能体现学生对书面语词汇的掌握情况与运用能力。但当前大学生作文词汇使用情况并不乐观,词汇量匮乏、词汇不规范现象层出不穷,作文水平大大降低。对此,本文以河北大学2018级学生大学语文试卷中的作文词汇为研究对象,考察当代大学生汉语书面语词汇的使用情况。第一章为绪论。从写作词汇多样性、词汇规范化两个方面梳理前人研究,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大学生作文词汇,语料规模为1079篇学生作文。第二章对学生写作词汇多样性进行概述,分别从学生个人、不同专业、学科角度分析了学生写作词汇多样性的情况。第三章是学生写作词汇的不规范现状。将词汇失范划分为词的失范、固定短语失范、缩略语失范三大类别,其中词的失范包括词语误用、词义重复、生造词、儿化词失范、滥用方言词、滥用网络词、文白夹杂、中英夹杂八小类,固定短语失范包括专有名词失范和熟语失范两类。针对不同类别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量化大学生词汇不规范的现状。第四章围绕与学生词汇使用情况有关的因素展开分析,发现学生性别、学科、语文基础会对学生词汇的使用产生一定影响,不同性别、学科、语文基础的学生在词汇多样性、词汇失范数量和失范类别上存在差异。第五章在考察学生写作词汇多样性、词汇失范数量以及与词汇使用情况相关的因素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提升学生词汇使用能力的对策。首先,要促进学生进行词汇积累,扩充词汇量。其次,立足于教师教学,针对不同性别、学科、语文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最后,着眼于校园环境的建设,有针对性地开设适合理科、工科、艺术类学生的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词汇使用能力。第六章结语。通过分析学生的写作词汇,发现学生的词汇量少、词汇失范数量多,这些与学生性别、所学专业、语文基础有一定关系,为日后的大学生词汇教学提供借鉴。
胡晶[5](2020)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谐音文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留学生与中国人的交流往来日益密切,在与中国人日常生活交际中自然会遇到谐音文化现象,而他们并不能很好理解谐音的文化内涵。由于不了解谐音文化知识导致他们在日常交际中难免出现失误,甚至有可能带来一定的交际障碍。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来华留学生对谐音文化知识的掌握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笔者系统梳理了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谐音文化研究成果发现,关于谐音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本文将对外汉语学习中的谐音文化教学问题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论文主要包括六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谐音文化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梳理了相关的研究成果,界定了谐音文化的概念,介绍了其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概述了谐音文化的相关知识,分别阐述了谐音文化形成的原因、谐音文化的特点以及谐音文化在汉语中的表现,以便在了解谐音文化的基础上,展开后续的研究。第二章考察了对外汉语教材中谐音知识内容出现的情况,归纳了谐音知识在教材中存在知识介绍较少、练习设计不到位、内容分布不均等问题。第三章采用问卷的形式对留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进一步分析对外汉语谐音文化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即:谐音文化自身的复杂性决定的、谐音文化内容讲解不足导致的、受留学生母语发音的影响。第四章针对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给出建议,在教材编写方面建议增设谐音文化内容的介绍、适当添加谐音内容的练习、丰富谐音文化表现内容;在教师教学方面建议分类归纳汉语谐音知识、利用游戏引导学生学习谐音文化、开展谐音文化的专题讲座、对比中外谐音的异同。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本论文的不足之处。本文从教材和教学两方面进行考查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试图为对外汉语谐音文化教学提供一些思考,提高对谐音文化教学的重视,让留学生能真正理解并准确把握中国的谐音文化,能够在交际过程中恰当使用谐音,理解由谐音产生的文化现象,更好地融入到中国的文化氛围之中。
孟祥瑞[6](2020)在《对外汉语同素逆序词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留学生教学为依托》文中研究指明同素逆序词指构词语素相同、语素顺序相反、意义相关且成对出现的双音节复合词。同素逆序词形式和功能的特殊性,使之成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难点之一。学界对同素逆序词多本体研究,但缺乏教学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本文在梳理前人本体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水平考试HSK(初中等)大纲》和《汉语教程》中的同素逆序词为主要语料,从对外汉语角度进行问卷调查、习题设计、教学探讨、教材编写等问题的研究。具体而言,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工作:一、问卷调查:以30对常用且易误的同素逆序词为依托,进行留学生同素逆序词习得情况的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同素逆序词词性变化、词义变化、结构变化等对留学生习得的影响。二、教学设计:从新词教学、区别教学、偏误教学、语用教学四个角度进行对外汉语同素逆序词的教学设计。三、练习设计:同素逆序词的习得练习,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几乎是缺失的。本文按新词习得、偏误纠正、巩固提高三个不同阶段进行对外汉语同素逆序词的练习设计。四、教学策略:根据同素逆序词的特点,从词性、词义、结构、辨析等角度讨论对外汉语同素逆序词的教学,并探讨不同的教学法在同素逆序词教学中的使用。五、教材编写:分析《汉语教程》教材中同素逆序词的编排现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材编写的相关讨论。
早热古丽·阿不力米提[7](2019)在《维吾尔双语人维汉语码转换的句法、语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汉维语言文化的密切接触和交织,伴随着维吾尔族群体国语(汉语)水平的快速提高,维汉语混合现象(本文称“语码转换”)在维吾尔双语人相互口语交际中已成为一个自然常态,他们的语言生活、语言风貌发生着变化。维吾尔族双语人使用的语码转换已经成为维吾尔族群体总体语言使用的一种趋势。维吾尔族双语人的语码转换中使用的汉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的详情如何?它们对未来维吾尔语的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这些诸多问题都亟需得到解答,而答案则必须在深入研究后才能得到。同时,这些问题的探究和分析在理论上有利于深化语言接触等研究,在实践上有利于我国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的制订。笔者是生活在乌鲁木齐市的、熟悉维汉语言的维吾尔双语者,是维汉语码转换的实践者,具有研究该问题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充分借鉴了他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基于乌鲁木齐市维汉双语者的非正式口语交际的语码转换的大量自然语料和个人实践,以基础语框架模式理论、对等限制理论、顺应论和标记模式论等为指导,对维汉语码转换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探究,发现了很多新的语言现象,也对维汉语码转换问题有了很多新的研究结论。第一,在维汉语码转换过程中的句法层面上,重点探讨了动词的嵌入规则问题。本文以生成语法为向导,从制约关系最复杂的动词入手,大篇幅讨论汉语动词的嵌入规则,旨在从静态视角探索维汉两种语言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语言变体,努力揭示产生这种变体的深层原因,解答怎么融合,为什么这样融合的问题。具体结论有:(1)来自孤立语的汉语客体动词(V 汉)嵌入到形态复杂的维吾尔语基础语框架时,受到强制性句法制约,因为基础语功能类f-选择的补足语(V汉)的语法特征必须与功能类的相关特征匹配。为了得到功能类的支配,V汉必须顺应基础语的要求在句法角色上“弃动从静”,以静词“身份”与基础语指派的轻动词“qil-/bol-”或动词化语缀“-1A-”结合,才能受到基础语功能类的句法制约,得到时、人称、肯/否、体、态、式等语法功能。汉语单音节动词(V汉单音)还额外受到汉语双音化韵律制约,通过韵律垫音“Le”变为双音化,才能与轻动词结合。本研究同时加以论证了维吾尔语本身对此已有的韵律感知力,这是本文的重要创新之处。(2)维汉动词混合体总是发生在两种语言的表层结构相互映射的地方。一般情况下转换的语码同时符合两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构成对等制约关系(占91.75%),而少部分V 汉只遵循其中一种语言的句法或语义规则,而违背另一种语言的相应规则,构成“第三种语法”(占8.25%),但句子整体结构完全能被接受。(3)基础语的功能结构直接投射于作为补足语的静词类嵌入成分上,不增加任何辅助成分,与被替代成分同值交换。维吾尔语对静词类嵌入成分的包容性导致大量维汉合璧词的产生。比起静态转换,动态转换的意识程度比较高,顺应的动态性更加注重交际中的语用策略。第二,语言功能层面上的维汉语码转换。语码转换是说话人为自己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利益的“算计”行为。客体语的以下功能优势总是起到转换语码的理据。(1)音节的多寡上,汉语在词法和句法上表现出其它语言少有的经济简便性,汉语数词和缩略语的简便性更为突出。(2)当基础语在词法、句法或语义上很难找到最佳表达时,便顺应客体语的优越性来填补缺位,使得语言表达精准到位,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利益。(3)在特定物理环境下,特定的汉语词语在语音的清晰度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第三,语用层面上的维汉语码转换。语码转换又是交际者在社会心理动机下的语用策略。在交谈中,社会语境的客观特征与说话者的主观心理交错在一起。维吾尔双语者通过语用策略,根据不同的社会场景,确立新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说话者借助合理的语码调节与对方之间的心理距离,照顾到交际对象的心理感受,在礼貌原则的支配下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本文在以上主要结论的基础上,还探讨了元语言引用、语言习惯、语用得体等与维汉语码转换相关的问题。但由于能力和时间所限,本文无论在材料搜集还是在理论分析上都存在不足。今后会进一步搜集语料,提高语言学理论水平,在语码转换的研究上能更加深入。也希望藉此在理论上为语言学发展添砖加瓦,在实践上为我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进而为我国的稳定统一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做出贡献。
毛志萍[8](2019)在《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文中指出汉语方言的名量词纷繁复杂,历史层次交叠不一,量词对名词的语义分类范畴极具特色,通用量词地域性特点突出,量词重叠语义多样,量词表量形式类型繁芜,量名结构中多种解读,可见汉语方言的量词“功能显赫”,因此为了更系统地观察汉语方言中名量词的异同,本文从跨方言的视角,以量词的显赫功能为经、各方言区为纬对汉语名量词的整体面貌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调查、描写、分析、比较和解释,以期呈现出汉语方言中名量词的共性及个性特征。鉴于汉语方言的名量词如此庞杂,我们选取了汉语方言名量词最为显赫的五个功能进行专题研究。第一是名量词的语义分类:量词是给名词语义分类的一种形式,可见汉语量词的类别和数目的设立并非是随意的,而是深刻的反映了汉语认知上的范畴化。范畴化又叫类别化,认识事物就是划分范畴,量词属于语义分类范畴。在方言中不同的分类范畴选取的量词有所不同。具有普遍意义的量词对名词的语义分类层级是,第一层级按生命度分为有生物和无生物,第二层级有生物分为人类、动物和植物,无生物按形状属性分为条状细长物、块状扁平物和圆状颗粒物,以此分类范畴为基础,从跨方言的角度来考察方言中的量词语义分类表现,从而了解量词语义分类参项在各方言中是否区分,如何区分,揭示不同方言量词的语义分类范畴差异和共性,最终明确汉语方言量词普遍意义的语义层级分类并不明确,并非按照“范畴化导向”形成量词,而是以象似性思维方式按照形状对事物进行分类,这是是汉语方言量词的一大特点。第二是汉语方言的通用量词:通用量词是指可以称量不同语义范畴的事物,没有语义分类功能,使用频率极高使用范围极广的量词。首先对通用量词的定义、特征和分类进行了界定和介绍,然后梳理出汉语方言中“个、只、块、条”等通用量词的方言分布特征,并论证了通行于晋语和四川灌赤片的“块”类读音的通用量词,可能是量词“个”的上古音存留。此外对通用量词“个”的在方言中的语法语义功能进行了考察,提出南方方言“只”的兴起与“个”的语法化有关,随着南方方言中“个”不断语法化不断虚化,最终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只”取代了“个”成为了新的通用量词。第三汉语方言量词重叠:考察了量词重叠的历史、形式、性质、语义四个方面。量词重叠经历了 AA式到一 AA(AXA)再到—A—A历时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层次。然后我们考察了量词构词重叠的方言分布、语音变化及其词汇意义的特点。量词的构形重叠从广义上说包括量词重叠和数量词重叠,其量词重叠的形式有“AA”式、AAA(AAAA)式、AXA式、数AA;其数量词重叠有:一 AA式和一 A—A式,我们也梳理了不同形式的方言分布,并归纳量词重叠的六种语义类型,即表周遍、次序、大量、小量、计量单位、离散状态。同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了量词重叠语义的动因,既有语言的“象似性”动因,也有模仿儿语的动因。第四对量词表量功能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量词作为量范畴,表量是它非常重要的功能。我们把量词表量首先分为表小量和表大量,既包括数量多少,也包括维度的大小,还包括语气量的大小。汉语方言中量词表小量(即数量小称)的语法形式主要有:音变型、加缀型、重叠型和混合型这四种形式,不同类型其方言点分布各不相同,附加型是方言中最为普遍的量词表小量的方式,附加的后缀主要有“儿”“子”“仔”“囝”“叽”缀等,其本义都和“人子”有关,蕴含着[+小]这一语义特征,最终虚化表示量小的后缀。汉语方言中量词表大量的情况比其表小量的情况要少得多,可见量词表量的不对称性。量词通过加缀、重叠、加缀重叠、重叠后加缀等的形式上的增长和叠加,表现了量上的加大或叠加,正是语言的“象似性”的表现。最后对量名结构的数量解读和指称解读进行了梳理,归纳出量名结构句位和指称关系之间的7种的不同类型,并对定指“量名”结构的方言分布、类型、音变进行全面的描写和梳理,并对“量名”结构的定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不同类型的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不一,指示词型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于指示词的省略,这种结构往往带有指示词省略的痕迹即量名结构发生语音的变化;可独用的准冠词型量名结构来源于指示词省略后的准指示词量名结构的进一步需要而来;不可独用的准冠词型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量词的个体化功能和量词前限定性修饰语。
Yong lngket(杨仁杰)[9](2019)在《马来西亚沙巴大学初级学生习得汉语定语的偏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第二语言教学上,教师对学习者习得目的语时所组成的句子成分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工作。其中充当修饰语角色的定语在汉语语法体系里是一个既重要又具特色的句子成分,它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马来西亚沙巴大学(以下统称“沙大”)初级学生在汉语定语的习得上,常因汉语定语结构与其母语或英语的语法规则不同而发生偏误。有鉴于此,本文在中介语理论框架指引下,以沙大汉语初级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横向共时语料的收集方法,对沙大汉语班历年来学生的书面语和口语偏误语料做了记录和整理后,丛中筛选出汉语定语语法和语用规则等的偏误语料,透过“表层策略分类”偏误归类法,分成错序、遗漏、添加、误代偏误类型,然后运用对比分析法和偏误分析法的理论,对学生所犯的定语偏误句子进行了定性分析。本文的对比分析主要以汉语和马来语的对比为主,把汉马定语和中心语的关系、汉马定语的类型、汉马定语的标志作了概括性的对比。但因马来西亚施行“双语”的教育政策,一些受英语干扰的偏误句子也涵盖在本文分析范围内。文中的偏误分析发现沙大初级学生所习得的主要是一些基本常用的定语成分:如实词类名词、代词、形容词等作定语;词组类如偏正、数量、联合、介词结构等定语成分;以及定语标志“的”的应用。文中除了归纳出母语干扰和目的语规则泛化是造成沙大初级学生定语偏误的主要因素外,也发现了其他如学习环境不良、教师能力不足、教材内容不当、学生的学习动能低落等原因亦影响偏误的发生。最后根据本文研究所发现的各种偏误问题,对沙大初级学生定语成分的教学提出了如加强对定语的针对性训练、加强定语对比分析教学、提升教师二语教学和科研能力、编着本土化教材等建议,以期在未来教学中,能寻找出一个适合此学习群体的针对性教学方法,从而减少学习定语时的障碍,提高学习汉语的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孙娜[10](2019)在《语言接触视野下的语言民族性研究 ——以日语汉字词为研究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每一种语言都有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性,都是一个有着完整系统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固有存在形态也就是这种语言的民族性。本研究以语言接触理论和语言相对论为理论指导,以日本文化厅发布的常用汉字表、国立国语研究所开发的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为基本材料,利用专门的统计程序进行整体量化分析,并结合对日语混种词的分析以及个别词汇史的具体研究,最后加以综合、归纳,探讨汉日语言接触视野下,语言民族性在两种语言结构互相匹配过程中的体现。汉字词是汉日语言接触研究的关键所在,日语对汉字词的借用给日语的语音、词汇、语法都带来了影响。论文主体分为汉日语言的非自然接触关系、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音的影响、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词汇的影响、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法的影响共计四个部分。通过考察中日古代交流的方式和日本文字的产生,辅以体质人类学、考古学等证据,证明了汉日语言的非自然接触关系,并且通过汉日核心词的比较,分析了汉日语言接触的深度。语音方面。中古汉语入声韵在日语汉字音中得到了体现;中古汉语的介音、复合韵母、入声、阳声韵的韵尾音等伴随着日语对汉字的借用,带来了日语特殊音节(长音、拗音、促音、拨音)的产生。并且汉语的浊声母汉字和以“1”音开头的汉字的传入,打破了日语ラ行音和浊音不做词头的规则,使原有的语音系统得到了扩充和发展。但是,日语固有的开音节结构、固有词汇音等没有受到影响,这些源于汉字词的语音变化,结果也基本应用于借用到日语里面的具有上述特点的汉字词。词汇方面。基于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开发的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利用其短单位词汇表,按词类属性讨论日语对汉字词的借用。从借用角度来看,词汇方面除了直接借用的汉字词,还有间接借用的汉字词即混种词中的汉字词。在排除掉固有名词和记号等条件下,最终统计出来的日语汉字词占日语词汇量的48%以上,多于国立国语研究所的统计数据。而且,通过对各词类混种词里面的汉字词与日语词或日语成分结合情况的分析发现,日语所有词类都借用或曾经借用过汉字词,但借用方式各不相同,总体来看,日语对汉字词的借用要以能够实现日语该词类的语法功能为前提,从而对借用的汉字词进行必要的形式上的改造。语法方面。结合个别词汇史的考察,发现汉日语言的接触对日语语法产生的影响仅限于构词法方面。并且,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历史上日语的汉文训读体现出来的。综合来看,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法方面的影响是有限的。最后是结果与分析部分。日语对汉字词的借用既有广度和深度,又具有局限性;既对日语语言民族性造成了冲击,又受到日语语言民族性的制约。所有自然语言都具有描述无限的客观世界与人类经验的潜能,而一种语言只能拥有有限的结构形式。日语中大量汉字词的借用从根本上讲是文化借用,而语言基本结构没有改变,被称为语言内部机制的思维方式也就没有改变。汉日语言接触具有不可重现的历史因素,在这种非自然接触下,两种语言相互协调、形成系统的语音对应关系,的确在日语汉字词方面有明显体现,但是涉及到日语固有结构、或者核心词以及助词和助动词等能体现语法功能的特殊词类方面,日语依然努力坚守着语言接触发生之前的固有样态,依然保留着日语固有的民族性特征。
二、英语和汉语中的同音词及其对语言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和汉语中的同音词及其对语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高级对外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研究 ——以《中级汉语精读教程》和《高级汉语精读教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本文所选教材概况及生词释义概述 |
第一节 本文所选教材概况 |
第二节 生词释义概述 |
第三节 本文所选教材的生词释义与词典释义的比较 |
第三章 《中级汉语精读教程》与《高级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分析 |
第一节 被释词与释义格式、语言分析 |
第二节 释义方法分析 |
第三节 生词的补充释义分析 |
第四章 《中级汉语精读教程》与《高级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
第一节 《中级汉语精读教程》与《高级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的不足 |
第二节 《中级汉语精读教程》与《高级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编写的改进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泰国学生习得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研究 |
第二节 关于泰语中的英语外来词研究 |
第二章 汉泰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对比 |
第一节 汉泰语中的英语外来词概述 |
一、汉泰语中的英语外来词的特点 |
二、汉泰语中的英语外来词的借用原因 |
第二节 汉泰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借用方式对比 |
一、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借用方式 |
二、泰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借用方式 |
三、汉泰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借用方式异同 |
第三节 汉泰语英语外来词的影响 |
一、英语外来语对汉语的影响 |
二、英语外来语对泰语的影响 |
第三章 泰国学生习得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描述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设计 |
第二节 调查结果 |
一、问卷第一部分 |
二、问卷第二部分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四章 泰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英语外来词教学对策 |
第一节 对泰国汉语教师教学调查 |
一、对于不明白借用的问题 |
二、对于复合外来词学习的问题 |
三、对于音译外来词的问题 |
第二节 教学建议 |
一、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策略教学 |
二、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
三、重视对学生交际策略的培养 |
四、采用比较教学法 |
五、进行语言辅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越南语汉越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汉越词的概念界定与历史分期 |
(一) 概念界定 |
(二) 历史分期 |
三、汉越词研究综述 |
(一) 音系研究 |
(二) 词汇研究 |
(三) 其他研究 |
(四) 以往研究不足 |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
(一) 研究内容 |
(二) 调查研究方法 |
(三) 理论依据 |
第一章 汉越词的描写 |
第一节 语音特点 |
一、语音系统 |
二、汉越词的形成及发展 |
三、汉语音保留与分化并存 |
四、汉越词与越南语本族词的语音对应 |
第二节 词汇特点 |
一、词义对应的越南语本族词 |
二、无词义对应的越南语本族词 |
第三节 词义变化 |
一、词义扩大 |
二、词义缩小 |
三、词义转移 |
第四节 词性变化 |
一、词义不变,词性改变 |
二、词义、词性均改变 |
第五节 构词特点 |
一、单音节汉越语素特点 |
二、构词方式 |
三、构词方式变体 |
四、自造式汉越词 |
第六节 汉越词成语 |
一、越南语中的汉语成语 |
二、汉越成语变体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报纸语言汉越词使用调查 |
第一节 《人民报》和《青年报》的汉越词使用 |
一、《人民报》中汉越词的使用 |
二、《青年报》中的汉越词使用 |
三、《人民报》和《青年报》中汉越词使用对比 |
第二节 《人民报》和《青年报》中汉越词的特点和变化 |
一、汉越词的语音变化 |
二、汉越词的词汇变化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平省洞海市牌匾用文及汉越词调查 |
第一节 调查概况 |
一、调查点和调查对象 |
二、问卷结构及调查方法 |
第二节 洞海市牌匾用文 |
一、牌匾用文种类 |
二、牌匾用文现状 |
第三节 市民对牌匾用文的态度 |
一、外语学习情况 |
二、对牌匾用文的态度 |
第四节 越南语言政策的历史沿革与洞海市牌匾用文的历史变迁 |
一、越南语言政策的历史沿革 |
二、洞海市牌匾用文的历史变迁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语言能力、语言使用及汉越词使用调查 |
第一节 语言能力调查 |
一、学习外语的种类 |
二、外语能力 |
第二节 语言使用调查 |
一、日常生活语言使用 |
二、专业阅读和写作的语言使用 |
三、语言使用的社会差异分析 |
第三节 汉越词的使用现状 |
一、使用领域 |
二、词语选择与使用 |
三、汉越词成语使用 |
四、汉越词使用的语境 |
第四节 语言使用的差异分析 |
一、词语使用 |
二、词义识别 |
三、成语使用 |
四、句子使用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一、语言使用调查结论 |
二、语言能力与语言使用 |
第五章 汉越词使用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预测 |
第一节 影响因素 |
一、外部因素 |
二、内部因素 |
第二节 发展趋势预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汉越词使用的总结与反思 |
一、汉越词使用的总结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人民报》文章篇目表 |
附录二: 《青年报》文章篇目表 |
附录三: 越南广平省洞海市民及大学生牌匾用文态度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洞海市民和大学生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调查问卷 |
附录五: 洞海市学生语言使用调查问卷 |
后记 |
(4)大学生汉语书面语词汇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以河北大学部分学生作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词汇多样性的研究 |
1.3.2 词汇规范化的研究 |
1.3.3 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写作词汇规范化的研究 |
1.3.4 书面语词汇研究小结 |
1.4 研究对象、内容及语料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语料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学生写作词汇多样性概述 |
2.1 语料处理 |
2.2 计算工具 |
2.3 学生写作词汇多样性统计及分析 |
2.3.1 学生个人写作词汇多样性 |
2.3.2 不同专业学生写作词汇多样性 |
2.3.3 理科、工科、艺术类学生作文词汇多样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生写作词汇失范现象 |
3.1 词的失范现象 |
3.1.1 词语误用 |
3.1.2 词义重复 |
3.1.3 生造词 |
3.1.4 儿化词失范 |
3.1.5 滥用方言词 |
3.1.6 滥用网络词 |
3.1.7 文白夹杂 |
3.1.8 中英夹杂 |
3.2 固定短语失范现象 |
3.2.1 专有名词失范 |
3.2.2 熟语失范 |
3.3 缩略语失范现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大学生词汇使用情况的因素 |
4.1 不同性别对学生词汇使用的影响 |
4.2 不同学科对学生词汇使用的影响 |
4.3 不同语文基础对学生词汇使用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高大学生汉语书面语词汇使用能力的对策 |
5.1 促进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
5.2 调整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
5.2.1 针对不同性别学生设计不同教学方案 |
5.2.2 针对不同学科学生设计不同教学方案 |
5.2.3 针对不同语文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教学方案 |
5.3 开设校园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学生写作词汇多样性统计表 |
附录2 作文《“无门图书馆”彰显诚信之光》词语使用情况 |
附录3 作文《诚信无小事》词语使用情况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谐音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汉语谐音相关研究 |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谐音文化研究 |
三、相关研究工作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汉语谐音文化的概述 |
第一节 谐音文化形成因素 |
一、汉民族的语言因素 |
二、汉民族的心理因素 |
三、汉民族的思维因素 |
四、汉民族的社会因素 |
第二节 谐音文化的特点 |
一、社会性 |
二、民族性 |
三、地域性 |
四、时代性 |
第三节 谐音文化在汉语中的表现 |
一、禁忌语中的谐音文化 |
二、吉利语中的谐音文化 |
三、词语活用中的谐音文化 |
四、数字中的谐音文化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谐音内容编写情况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教材中谐音内容的编写情况考察 |
一、综合类教材的编写情况考察 |
二、文化类教材的编写情况考察 |
第二节 教材中谐音内容的编写问题及分析 |
一、汉语谐音文化内容介绍较少 |
二、谐音内容的练习设计不到位 |
三、谐音文化的表现内容分布不均 |
第三章 留学生谐音文化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实施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一、留学生谐音文化掌握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教师谐音文化教学情况统计与分析 |
第三节 谐音文化教学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谐音文化自身的复杂性 |
二、谐音文化内容讲解不足 |
三、受留学生母语发音的影响 |
第四章 对外汉语中谐音文化的教学建议 |
第一节 教材编写的建议 |
一、增设谐音文化内容的介绍 |
二、适当添加谐音内容的练习 |
三、丰富谐音文化的表现内容 |
第二节 教师教学建议 |
一、分类归纳汉语谐音知识 |
二、利用游戏引导学生学习谐音文化 |
三、开展谐音文化的专题讲座 |
四、对比中外谐音的异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其着作情况 |
(6)对外汉语同素逆序词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留学生教学为依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
2.1 逆序词的概念 |
2.2 逆序词的判断标准及分类 |
2.3 逆序词的成因分析 |
2.4 对待同素逆序词的态度 |
第三章 留学生同素逆序词习得情况调查 |
3.1 《汉语水平考试HSK(初中等)大纲》中的同素逆序词 |
3.2 《汉语教程》中的同素逆序词 |
3.3 问卷调查 |
3.4 问卷设计 |
3.5 问卷结果 |
3.6 《大纲》《汉语教程》中的同素逆序词词性分析 |
3.7 《大纲》《汉语教程》中的同素逆序词结构分析 |
3.8 《大纲》《汉语教程》中的同素逆序词词义分析 |
3.9 偏误分析 |
第四章 对外汉语同素逆序词教学设计探讨 |
4.1 设计理念 |
4.2 语料来源 |
4.3 教学设计 |
第五章 对外汉语同素逆序词练习设计探讨 |
5.1 设计理念 |
5.2 语料来源 |
5.3 练习设计 |
第六章 对外汉语同素逆序词教学策略探讨 |
6.1 教学难点的分析 |
6.2 教学方法的探讨 |
6.3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七章 教材编写的思考 |
7.1 同素逆序词在教材中的编排现状 |
7.2 同素逆序词在教材中的编排改进及建议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维吾尔双语人维汉语码转换的句法、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主要方法 |
1.3 语料来源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应用意义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 |
2.2 国内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辨析 |
3.1.1 语言接触 |
3.1.2 语码转换 |
3.1.3 双语者 |
3.1.4 语体 |
3.1.5 语域 |
3.2 理论基础 |
3.2.1 语码转换的结构限制理论 |
3.2.2 语言顺应理论 |
3.2.3 标记模式理论 |
第4章 嵌入语类对基础语框架的静态顺应 |
4.1 词汇类 |
4.1.1 动词 |
4.1.2 名词 |
4.1.3 形容词 |
4.1.4 副词 |
4.2 功能类(附加语码转换) |
4.2.1 “的、得、地”的嵌入 |
4.2.2 连词 |
4.2.3 语气助词 |
4.2.4 感叹词 |
4.2.5 复数范畴 |
4.2.6 人称从属范畴 |
4.2.7 格位范畴 |
4.2.8 系动词 |
4.2.9 混合短语 |
4.3 小结 |
第5章 基础语对嵌入语功能优势的动态顺应 |
5.1 嵌入成分的经济简便性 |
5.1.1 维汉语言的经济性对比 |
5.1.2 汉语新词的借入理据 |
5.1.3 汉语嵌入数词的简便性 |
5.2 借词语义的演变 |
5.2.1 义项的选择性借入 |
5.2.2 义项的扩大(Lexical broadening) |
5.3 精准表达功能 |
5.3.1 填补语义差异 |
5.3.2 解除歧义 |
5.3.3 填补词汇空缺 |
5.3.4 注释功能与羡余型获得 |
5.4 语码转换对物理环境的顺应 |
5.5 小结 |
第6章 维汉语码转换对社会心理因素的动态顺应 |
6.1 受社会规约而作出的语码转换 |
6.1.1 语境关系顺应 |
6.1.2 出于情感动机而作出的语码转换 |
6.2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
本研究结论 |
预测未来 |
对维汉语码转换的功能与转换动机的几点补充 |
本研究不足之处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学术期刊 |
三、论文集 |
四、学位论文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现状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现状 |
1.2 研究对象和目的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目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结构安排和语料来源 |
1.4.1 结构安排 |
1.4.2 语料来源 |
1.5 关于量词的几个问题 |
1.5.1 量词是否表量 |
].5.2 量词和分类词 |
1.5.3 量词与方言分区 |
第二章 量词的语义分类 |
2.1 语义分类范畴 |
2.2 称量有生物量词 |
2.2.1 称人量词 |
2.2.2 动物量词 |
2.2.3 植物量词 |
2.3 称量无生物量词 |
2.3.1 条形细长状量词 |
2.3.2 块形团扁状量词 |
2.3.3 圆形颗粒状量词 |
2.4 小结 |
2.4.1 量词语义分类的南北差异 |
2.4.2 量词语义分类的主要标准 |
第三章 通用量词 |
3.1 通用量词的界定 |
3.1.1 通用量词的定义 |
3.1.2 通用量词的特征 |
3.1.3 通用量词的分类 |
3.2 通用量词“个 |
3.2.1 方言分布 |
3.2.2 历史考察 |
3.2.3 语法功能 |
3.2.4 小结 |
3.3 通用量词“只 |
3.3.1 方言分布 |
3.3.2 历史考察 |
3.3.3 “只”的兴起 |
3.3.4 小结 |
3.4 通用量词“块” |
3.4.1 方言分布 |
3.4.2 历史考察 |
3.4.3 语源探索 |
3.5 通用量词“条 |
3.5.1 方言分布 |
3.5.2 历史考察 |
3.5.3 读音问题 |
3.5.4 小结 |
3.6 其他通用量词 |
3.6.1 通用量词“枚” |
3.6.2 通用量词口[naη] |
3.7 小结 |
3.7.1 北“个”南“只 |
3.7.2 通用量词的地域分布特征 |
3.7.3 “个”的语法化损耗是“只”成为通用量词的动因 |
3.7.4 通用量词“个”的分布不断扩大 |
第四章 量词重叠 |
4.1 量词重叠的历史 |
4.1.1 量词重叠的起始时间 |
4.1.2 量词重叠的历史层次 |
4.1.3 量词重叠形式的来源 |
4.2 量词重叠的性质 |
4.2.1 量词的构词重叠 |
4.2.2 量词的构形重叠 |
4.3 量词重叠的形式 |
4.3.1 量词单纯重叠AA和AAA (AAAA) |
4.3.2 数词加量词重叠“数AA” |
4.3.3 量词加缀重叠“AXA” |
4.3.4 数量词重叠—AA(—A—A) |
4.4 量词重叠的语义 |
4.4.1 语义类型 |
4.4.2 量词重叠的语义 |
4.4.3 数量词重叠的语义 |
4.4.4 量词重叠的语义动因 |
4.4.5 小结 |
4.5 小结 |
第五章 量词表量功能 |
5.1 量范畴和量的分类 |
5.1.1 “量”和相关概念 |
5.1.2 量的分类 |
5.1.3 量值系统 |
5.1.4 小结 |
5.2 量词表小量 |
5.2.1 小量与小称 |
5.2.2 音变型数量小称 |
5.2.3 加缀型数量小称 |
5.2.4 重叠型数量小称 |
5.2.5 混合型数量小称 |
5.3 量词表大量 |
5.3.1 大量与大称 |
5.3.2 量词基式表大量 |
5.3.3 量词加后缀表大量 |
5.3.4 量词变声重叠表大量 |
5.3.5 量词重叠加后缀表大量 |
5.3.6 量词加缀重叠表大量 |
5.3.7 数量词重叠表大量 |
5.4 小结 |
5.4.1 数量小称语法形式 |
5.4.2 数量小称的共性 |
5.4.3 量词表大量的方言特色 |
5.4.4 量词表量的南北差异 |
第六章 量名结构 |
6.1 量名结构的两种解读 |
6.1.1 量名结构的数量解读 |
6.1.2 量名结构的指称解读 |
6.2 量名结构的句位和指称 |
6.2.1 全面型 |
6.2.2 无谓后定指型 |
6.2.3 无谓前不定指型 |
6.2.4 互补型 |
6.2.5 无谓前型 |
6.2.6 全无型 |
6.2.7 谓后不定指型 |
6.2.8 小结 |
6.3 定指量名结构 |
6.3.1 定指量名结构的分布 |
6.3.2 定指量名结构的类型 |
6.3.3 定指量名结构的音变 |
6.3.4 定指量名结构的来源 |
6.4 定指名量结构 |
6.4.1 定指名量结构的类型 |
6.4.2 定指名量结构的性质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7.2 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马来西亚沙巴大学初级学生习得汉语定语的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理由与研究目的 |
1.1.1 选题理由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有关汉语定语的本体研究现状 |
1.2.2 海内外有关汉语定语偏误分析的研究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资料来源 |
1.4.1 研究对象及背景 |
1.4.2 语料来源 |
2. 汉语、马来语定语比较 |
2.1 马来语简介 |
2.1.1 马来语单句结构 |
2.1.2 马来语复句结构 |
2.2 汉、马定语简介 |
2.2.1 汉、马定语概述 |
2.2.2 汉、马定语和中心语的关系 |
2.3 汉、马定语类型比较 |
2.3.1 汉语定语类型 |
2.3.2 马来语定语类型 |
2.4 汉、马定语标志比较 |
2.4.1 汉语定语标志“的” |
2.4.2 马来语定语标志“yang”和“punya” |
3. 沙巴大学初级学生习得汉语定语的偏误类型及分析 |
3.1 实词作定语的偏误类型与分析 |
3.1.1 错序 |
3.1.2 遗漏 |
3.1.3 添加 |
3.1.4 误代 |
3.2 词组作定语的偏误类型与分析 |
3.2.1 错序 |
3.2.2 遗漏 |
3.2.3 添加 |
3.2.4 误代 |
3.3 定语标志“的”的偏误类型与分析 |
3.3.1 错序 |
3.3.2 遗漏 |
3.3.3 添加 |
3.3.4 误代 |
3.4 定语的语用上的偏误类型与分析 |
4. 沙巴大学初级学生习得汉语定语的偏误原因分析 |
4.1 语际迁移及语内干扰 |
4.2 学习环境 |
4.3 教师能力 |
4.4 教材内容 |
4.5 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能力 |
5. 对沙巴大学初级学生习得汉语定语的教学建议 |
5.1 加强针对性训练 |
5.2 加强对比分析教学 |
5.3 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 |
5.4 教师二语科研能力提升及本土化教材编写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10)语言接触视野下的语言民族性研究 ——以日语汉字词为研究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语言学上对汉日语言接触的研究 |
1.2.2 人类学对语言民族性的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和理论基础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5.1 研究材料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汉日语言的非自然接触关系 |
2.1 日本列岛的人和语言 |
2.1.1 日语的起源假说及谱系分类 |
2.1.2 日语的演变源流与日本人群混合历史的关系 |
2.2 汉日语言接触类型的判定 |
2.2.1 古代中日交流与语言接触 |
2.2.2 日本文字的产生 |
2.2.3 汉日语言的接触类型 |
2.3 汉日语言非自然接触的深度和局限性 |
2.3.1 汉日语言非自然接触的深度 |
2.3.2 汉日语言非自然接触的局限性 |
2.4 小结 |
第3章 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音的影响 |
3.1 日语语音结构特点 |
3.2 日语汉字音的现状分析 |
3.2.1 日本人对日语中汉字的态度 |
3.2.2 日本常用汉字音的现状 |
3.2.3 日语常用汉字音的分层 |
3.3 汉字音与日语音的匹配 |
3.3.1 日语对入声汉字音的保留 |
3.3.2 日语特殊音节的产生 |
3.3.3 日语语音学上“拍”的产生与汉字音的关系 |
3.3.4 汉字音带来的同音异义现象 |
3.4 小结 |
第4章 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词汇的影响 |
4.1 日语中汉字词的数量及分布特点 |
4.2 各种词类中的汉字词及混种词中的汉字词 |
4.2.1 有词尾变化的词类 |
4.2.2 无词尾变化的词类 |
4.2.3 接辞 |
4.2.4 拟声词和拟态词 |
4.3 日语词汇的结构特点以及汉字词引发的改变 |
4.3.1 日语固有词汇的特点 |
4.3.2 汉字词对日语词汇体系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法的影响 |
5.1 汉日语言接触视野下的汉文训读 |
5.2 汉文训读对日语语法的影响 |
5.3 汉文训读带来的具体语言现象的考证 |
5.3.1 沿用至今的“ゃむをぇす” |
5.3.2 曾经使用过的“ざるべかちず” |
5.4 其他来自于汉语的语法现象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6.1.1 主要内容 |
6.1.2 创新点 |
6.2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文维基百科和日文维基百科的日语核心词对照表 |
附录二: 日语名词中混种词的具体分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英语和汉语中的同音词及其对语言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高级对外汉语精读教程生词释义研究 ——以《中级汉语精读教程》和《高级汉语精读教程》为例[D]. 边玮洁. 兰州大学, 2021(02)
- [2]泰国学生习得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对策研究[D]. 李子阳(Piyanon Luangin).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3]越南语汉越词研究[D]. 张武玉玲(Truong Vu Ngoc Linh).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大学生汉语书面语词汇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以河北大学部分学生作文为例[D]. 安思薇. 河北大学, 2020(08)
- [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谐音文化研究[D]. 胡晶.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6]对外汉语同素逆序词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留学生教学为依托[D]. 孟祥瑞. 兰州大学, 2020(12)
- [7]维吾尔双语人维汉语码转换的句法、语用研究[D]. 早热古丽·阿不力米提.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D]. 毛志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马来西亚沙巴大学初级学生习得汉语定语的偏误分析[D]. Yong lngket(杨仁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语言接触视野下的语言民族性研究 ——以日语汉字词为研究中心[D]. 孙娜. 厦门大学, 2019(07)
标签:英语论文; 汉语教程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 日语学习论文; 语义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