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泥-水玻璃浆液在软弱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实录(论文文献综述)
熊伟[1](2021)在《岩体裂隙动水注浆试验及浆液扩散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注浆技术在治理隧道、隧洞突水以及处理大坝坝体、坝基渗漏等工程中应用广泛,浆液在封堵裂隙的同时也能加固周围岩体从而增强结构的稳定性,但由于注浆施工具有独特的不可见性,因此针对浆液在裂隙中的扩散规律和封堵机理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基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搭建室内动水注浆试验平台,研究了浆液基于倾斜光滑裂隙和倾斜粗糙裂隙在动态水流中的扩散规律,并且根据试验所得浆液扩散图像、动水流量、浆液覆盖率等数据分析了影响注浆堵水效果的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动态水流开展了光滑单裂隙在倾斜角度下的注浆试验研究,共进行了 16组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注浆堵水效果的影响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裂隙倾角、动水流速、注浆压力、水灰比。根据16组正交试验所记录的浆液扩散图像,将其扩散模式分为三类:类似圆形扩散至裂隙边界、类似椭圆形扩散至裂隙边界以及类似椭圆形扩散至裂隙出口。将16组测得的水流量数据描绘成图像可分为三类:单平台递减型、多平台递减型和持续递减型。(3)基于宾汉流体浆液,结合静力学、理论力学和几何学等对流体微元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动态水流条件下宾汉浆液在倾斜裂隙内的扩散模型,考虑了裂隙倾斜角度、注浆压力、水流速度、裂隙开度等因素,并且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浆液的扩散方程。(4)基于动态水流开展了粗糙裂隙在不同倾斜角度下的注浆试验研究,选取了常见的三条Barton粗糙度曲线:JRC=8~10、14~16、18~20,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注浆堵水效果的影响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粗糙度系数、动水流速、注浆压力、裂隙倾角。浆液最终分布模式分为四种:①封堵成功,无过水通道;②封堵效果一般,无明显过水通道但留有部分空腔区;③封堵效果较差,沿裂隙两侧留有过水通道和空腔区;④封堵效果很差,沿裂隙两侧留有较大过水通道和空腔区四种类型。将9组正交试验所得流量数据描绘成图像,可分为三类:水平持续递减型、双平台递减型和锯齿波动型。
李宁[2](2021)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强度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适应国家西部大力发展及一带一路的国家政策,西部地区基础建设飞速发展。黄土地区作为西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建设的主要区域。而黄土作为一种特殊的土质,存在着很多工程地质问题,劈裂注浆做为一种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目前广泛运用于黄土地基的加固项目中。但是作为一种隐蔽性工程,其研究理论远远落后于实践,在黄土地区劈裂注浆加固工程中,均以经验为主去设计注浆参数,缺乏理论指导。鉴于此,论文通过对黄土地区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的力学试验研究,完善了我国黄土地区劈裂注浆的理论,推进黄土地区劈裂注浆技术的发展,为今后黄土地区地基加固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配制水胶比为0.5、0.8、1.0、1.2、1.5的注浆浆液,测定分析不同水胶比作用下注浆浆液的粘度、2 h析水率、凝胶时间等性能。确定试验所用五种不同水胶比的注浆浆液的基本性能,得出注浆浆液性能与水胶比的相关关系。(2)将五种不同水胶比的注浆浆液进行配制并制作试验所需要的试块,制作不同水胶比强度试块,对试块进行标准养护和室外同条件养护(与桩芯结石体相同的养护条件),测定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下试块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其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长规律,并得出同条件养护与标准养护试块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3)将五种不同水胶比的注浆浆液进行配制并在黄土地区试验场地进行劈裂注浆,测定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析桩芯结石体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长规律,并得出桩芯结石体与同条件养护中试块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得到桩芯结石体与标准养护中试块之间的相关关系。(4)通过某黄土地区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的强度,验证现场试验所得桩芯结石体与标准养护中试块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可靠性,完善了我国黄土地区劈裂注浆的理论,推进黄土地区劈裂注浆技术的发展,并为黄土地区地基加固项目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
都君琪[3](2020)在《粉质黏土地层桩侧注浆对既有桩基承载力提升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桩基作为桥梁主要承载结构,可大幅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桥梁沉降,提升上部结构稳定性,在我国交通工程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地基累计变形过大、局部地质条件变化、周边工程扰动等原因,大量在役桥梁桩基出现承载力不足、沉降不均影响上部结构安全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处于粉土、粉质粘土、沙土等软弱地层的桥梁桩基,桩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尤为普遍和严重。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高速公路因交通量饱和、通行能力不足、安全事故增多而必须实施改扩建工程,涉及到大量桥梁桩基不能满足改扩建后的承载要求。桩侧注浆技术作为一种提升桩基础承载力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能提升桩基础承载力,不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并且桩基础桩侧注浆加固技术具有成本低、节约人力、物力、时间等优点。然而,由于桩周及桩基服役环境的复杂性,导致目前桩侧注浆加固机理不明确,地层特性、注浆效果、桩基承载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粉质黏土地层桩基承载力的注浆提升机理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通过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研究,提出了适用于桩侧注浆提升桩基承载力的理论计算方法,揭示了桩侧粉质黏土地层的注浆加固机理,明确了桩侧注浆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强化作用特征,结合系统的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粉质黏土地层桩侧注浆提升桩基承载力的最优控制方法。本文的工作和成果如下:(1)通过查阅资料及理论分析,在现有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基础上,以β法为基础,引入桩侧注浆系数a这一概念,确定了注浆参数与桩基承载力提升幅度之间的量化关系,建立桩基础桩侧注浆承载力计算公式。(2)通过自主研发的注浆模型装置,分析了注浆参数和地质参数对粉质黏土注浆加固作用规律。基于注浆参数以及地质参数对粉质黏土地层浆液扩散模式和注浆加固效果的作用关系,提出了注浆参数设计方法,为粉质黏土地层中桩侧注浆提供理论指导。(3)基于桩基础桩侧注浆模拟实验,分析了不同注浆条件对桩基轴力分布、侧摩阻力、荷载(Q)-沉降(S)曲线等承载特性的作用规律,揭示了桩侧注浆提升桩基承载力的作用机理,并修正完善了桩基础桩侧注浆承载力计算方法。(4)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不同加固位置、桩长、桩径、注浆压力的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模型,监测了其对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荷载-沉降等数据的作用规律,提出了粉质黏土地层桩基承载力注浆提升关键控制方法。
叶振沛[4](2020)在《不同活性掺加剂固化软基的效果与性能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致使交通量激增,因此道路建设迅猛发展,在工程中遇到的软基问题也日渐增多,注浆技术是软基处理中的一种方法。作为注浆技术关键环节之一的注浆材料,它的性能极大程度的会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对注浆材料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探究三种不同的外加剂(氧化镁、硫酸铝和硝酸钙)在固化软土中的作用。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固化软土的微观结构的分析,开展主要试验探究如下:(1)设计正交表格,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来研究水泥含量、水胶比、外加剂掺入量对固化土的抗压强度的影响。(2)通过三轴试验研究在最佳的外加剂含量下,不同外加剂固化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建立模型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拟合。(3)通过XRD和SEM试验,对固化土进行物相和微观形貌的分析,从而对其反应机理进行研究,为实际工程中不同种类外加剂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正交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水泥含量的对抗压强度有显着的影响,水泥含量越大,强度越大;水胶比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小,水胶比越小,强度越大;外加剂对强度有一定的影响,氧化镁、硫酸铝的含量越高,强度越高,硝酸钙的含量越高,强度越低。2)通过三轴试验得出,掺入三种外加剂的样具有基本相似的应力-应变变化规律,但是掺入硝酸钙峰值应力处的应变最大,试件破坏后的软化程度也更加明显;掺入硫酸铝试样的峰值偏应力最大,破坏时应变与前两种试样相比,在低围压变化较小,高围压增幅较大。根据固化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分两段建立一个非线性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建立的模型拟合程度较好。3)对试样进行XRD和SEM表征分析后,分析了掺入不同含量的外加剂,各种生成物的含量变化和微观形貌。氧化镁作为外加剂时主要水化产物为氢氧化镁、水化硅酸、碱式碳酸钙;硝酸钙作为外加剂时主要水化产物为氢氧化镁、水化硅酸、硝酸铝钙水合物;硫酸铝作为外加剂时主要水化产物为氢氧化镁、水化硅酸、钙矾石;各个水化产物的含量较多时,试验的微观结构更致密,宏观表现为抗压强度提高。在对试验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后得出,氧化镁的含量在4%,硝酸钙的含量在4%,硫酸铝的含量在5%时效果最好,与前文试验规律一致。
甄泽强[5](2019)在《水玻璃类浆材注浆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二三线城市的城镇化进程与城市扩张速度也越来越迅猛,涉及到的各类地下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地铁建设已经成为一座城市发展速度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性工程。然而由于地下空间本身的分层性和复杂性,在地铁隧道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层开挖势必会遇到软土、松散土以及粉细砂层,这些稳定性差的土层都会对施工的安全和地面建筑的稳定起到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在地下空间中已经存在的管线和隧道以及地上建筑,都会对地下空间的施工提出更加严格的标准。在以往几十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注浆加固技术已经成为加固松散软土,处理土体开挖扰动,以使土体达到工程所需性能同时起到保护地上建筑作用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水玻璃浆液是现在地下空间工程中常用的注浆材料。但是水玻璃材料很少单独使用,它一般是与其它添加剂混合成性能更好的浆液应用于注浆工程中。诸多实践工程均已证明,经过适当水玻璃浆材加固处理的土体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土体的强度和防水性能,使其能够承受较大荷载而不发生大的沉降,从而保障施工的安全与地表建筑的稳定。随着注浆工程应用的增多,根据不同地层的规律和地质条件选择不同性质浆材的现象越发普遍,因此新型注浆材料的研发和已有浆液改性越发重要。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不同水玻璃浓度与硫酸在不同配比下浆材的胶凝时间,得出酸性水玻璃胶凝时间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溶液的pH值,并总结出其最优的pH值范围;而后在胶凝时间最优的pH值范围下制备固砂体试块,得出浆液最优的pH值范围;(2)通过改变水玻璃-铝酸钠浆液中铝酸钠溶液的含铝量以及水玻璃波美度,研究各个因素对浆液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得出影响规律以及最优配比;(3)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水泥-水玻璃浆液的两个重要指标。用不同的水泥浆的水灰比和水玻璃波美度配制浆液,通过测定浆液固结体的单轴抗压强度以及胶凝时间,来探究水泥-水玻璃浆液强度和胶凝时间的影响因素并确定最优配比;(4)通过对实际工程的注浆设计比较三种浆液的优缺点。
宋国壮[6](2019)在《高速铁路岩溶地基复合注浆强化理论与路基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南等地区岩溶发育广泛,地下水长期作用使下卧基岩强度较低、稳定性较差,极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甚至坍陷,严重威胁高速铁路上部结构的施工与运营安全。因此,对岩溶地基进行强化加固与变形控制显得至关重要。注浆技术既可以封堵地下水又能对破碎岩体进行充填加固,在地下工程灾害治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受限于注浆工程的隐蔽性与被注岩土介质的各向异性,针对复杂岩溶发育地基的注浆材料、加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仍不够完善,相关注浆设计和施工方案亟需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同时,为满足列车运行的高标准,对于岩溶地区高速铁路路基结构的动力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新建黔张常高速铁路岩溶地基强化注浆关键技术为研究背景,针对复杂岩溶发育地基工程稳定性及其对注浆加固材料性能的特殊要求,对新型高聚物-水泥基复合材料(Modified Polymers-Cement,MPC)展开了研发与性能控制试验研究。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探究了地下水作用下水泥复合浆液岩溶裂隙注浆扩散规律与堵水机理。结合注浆治理现场试验,提出了复杂岩溶发育地基复合注浆强化加固关键技术。最后,分别对路堤填筑荷载和列车动力荷载作用下岩溶地基变形特征与路基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构建了高速铁路岩溶地基变形控制与路基稳定性综合评价体系。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开展了新型高聚物-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Modified Polymers-Cement,MPC)研发与性能控制试验研究,确定了适用于复杂岩溶发育地基强化加固的不同可泵期材料最佳组分及掺量。MPC浆液具有泵送性能可控、体积稳定性与后期强度高于传统注浆材料等方面的性能优越性。从硬化浆体流变-水化进程、孔隙结构等角度深入探究并揭示了聚合外加剂对水泥基注浆材料的物理-化学效应和性能调控机理。28d龄期下硬化MPC浆体孔径分布特征与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相一致,揭示了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宏观力学性能与微观组构间存在着本质关联。(2)建立了基于广义宾汉流体的黏度时变性MPC浆液岩溶裂隙注浆扩散理论模型,对地下水作用、浆液性能、裂隙发育特征以及注浆参数等因素影响下浆液扩散特征进行了数值分析,并揭示了水泥基复合浆液对岩溶导水裂隙的分区(留核沉积区、分层沉积区、动水绕流区)扩散封堵机理。(3)通过开展黔张常铁路岩溶地基强化注浆现场试验,提出了群孔多序帷幕注浆钻孔设计、多种注浆材料复合应用、托底-渗透复合注浆模式、复合注浆监测与效果检验的复杂岩溶发育地基复合注浆强化加固关键技术体系。注浆强化后浅层富水裂隙与深部溶洞得到有效充填,岩溶地基整体性和稳定性显着增强。(4)结合试验段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路堤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覆盖型岩溶地基数值分析模型。基于强度折减原理,对路堤填筑高度、覆盖层工程特性、溶洞发育特征等显着性因素影响下覆盖型岩溶地基变形特征与稳定性展开了系统研究。以地基变形系数K(地基最大侧向变形与竖向沉降比值)和稳定安全系数Fs作为控制性参数,构建了路堤荷载作用下兼顾工程稳定性与变形限制的覆盖型岩溶地基强化加固双参数控制体系,并提出了应用与验证该体系的“加筋支挡结构+注浆充填”联合加固措施。(5)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运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手段(ABAQUS)建立了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岩溶路基空间一体化耦合动力学模型。开展了列车运行速度、地基岩溶化程度、溶洞发育特征和注浆强化加固措施等显着性因素对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动力特性与长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周国永[7](2018)在《唐津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路基化学注浆加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软土路基加固技术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在众多软土路基加固方法中,路基注浆加固技术作为一项有效地非开挖加固方法,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人们对路基注浆加固技术的理论研究较为深入,但是对其应用研究比较少,使该技术没有大规模应用,仍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主要从软土路基注浆材料的性能与加固机理、软土路基注浆浆液配合比、注浆方案与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软土路基注浆加固效果检测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以解决软土路基注浆加固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难题,促进了软土路基非开挖加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本文通过对唐津高速公路注浆加固路段路基原状土土质物理性质进行检测,并对注浆材料的优缺点、适用性进行总结和分析,最终确定了适用于软土路基的注浆材料,并通过对注浆材料各组分的化学作用机理以及浆液对土体加固的物理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软土路基采用注浆法加固的可行性及主要作用方式。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复合浆液凝固时间和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室外试验对浆液性能进行了验证,最终确定了符合软土路基加固的最优注浆材料配比,为今后路基注浆材料配比设计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注浆原材料配比、注浆孔孔位布置、注浆孔深度和注浆压力的确定等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适用于软土路基注浆的注浆参数。通过对注浆原材料质量、施工机具性能、各施工关键环节以及对施工机具的改进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注浆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完善了软土路基化学注浆加固技术成套体系,并实现了路基注浆质量的可控化,对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路基注浆加固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动力锥贯入法、落锤弯沉仪法等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了以落锤式弯沉仪法作为注浆加固效果评价检测手段,以其测得的路基土动态模量及其提高率作为评价指标,并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路基注浆加固效果评价标准。最后,对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路基注浆加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鞠凤萍[8](2018)在《既有运营地铁隧道沉降及治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铁以其运行速度快,不受路面交通拥堵的影响等优势,已成为中国大型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地铁在运营过程中,随着隧道建成年限的增加,由于区域性地面沉降、土层纵向的不均匀性、隧道周边基坑开挖、隧道渗漏、列车荷载等因素的影响,隧道沉降持续增大,严重的不均匀沉降会直接引发安全问题。本文结合北京地铁机场线T2支线西线隧道出现的错台变形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三个方面的研究,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工程实例全过程,形成了一套包括理论预测、设计模拟、效果评价的方法体系,对在北京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区相似地层的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的沉降问题处理提供了借鉴经验。本文具体的工作和成果如下:(1)定性分析影响地铁隧道结构沉降的因素,确定厚度分布不均一、地下水活动导致出现软卧下卧层及隧道渗漏水和地铁列车振动是隧道产生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现场实测沉降数据,利用简化双曲线模型对隧道结构长期沉降进行定量预测,拟合得到的沉降值与现阶段监测的沉降值基本吻合。(2)基于对研究区饱和含水黏土、粉土及粉细砂地层发生严重不均匀沉降的地层沉降,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长期运营地铁沉降的监测技术方法。对施工前的沉降监测、施工期间的动态监测和施工后的长期监测数据,以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监测技术作指导,为研究区沉降治理奠定了指导依据。(3)运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采用虚拟膨胀压力法模拟侧向注浆加固。对比两种模拟方案的沉降特征分析,确定两轮注浆的方案对实现隧道结构和道床抬升的目的较为合理。(4)采用复合注浆技术,将注浆加固过程分为7个阶段,逐一记录分析每个注浆阶段施工后的地层反应特征,对比分析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超细水泥两类不同浆材对同一地层进行加固处理所引起的反应特性。(5)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证明虚拟膨胀压力法模拟侧向注浆加固效应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基于既有长期运营隧道沉降注浆效果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北京地铁机场线T2支线西线隧道两轮注浆加固处理的方案合理可行。
时亚深[9](2018)在《软弱围岩注浆材料性能及加固结构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容易产生过大变形,同时地质条件复杂,在施工过程中破碎围岩常引起冒顶、塌方等地质灾害,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控制破碎围岩的过大变形。注浆技术作为基本地层加固手段,加固软弱破碎围岩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地质条件较差时,仅依靠注浆技术并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因此应结合其他加固方法进行施工。另外,地质条件的不同对注浆材料种类及性能要求也不同,选取合适的注浆材料,保证注浆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施工安全,因此对注浆材料以及相应的理论进行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本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注浆材料组成并测试其基本性能;结合实际工程,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对注浆前后破碎围岩的变形进行分析对比。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对水泥-水玻璃浆液性能的影响因素水灰比、水玻璃掺量、矿粉掺量进行了试验研究,测试了浆液的一些基本工程性能。水灰比对凝胶时间的影响最大,水灰比在0.81.25变化时,浆液凝胶时间和流动度增加,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结石率降低。(2)水玻璃掺量作为控制浆液性能的重要因素,有效地改善了水泥浆液的性能。水玻璃掺量大于30%后,浆液的凝胶时间和流动度都呈现增大趋势,但结石率和抗压强度减小。(3)矿粉作为外掺材料具有较高的活性,在水泥-水玻璃浆液中加入矿粉,浆液的凝胶时间先减小后增大,通过极差分析得到其影响较小;而增加矿粉的掺量,浆液的结石率和抗压强度都会增加,矿粉的加入使得水化反应开始较早,生成一定的C-S-H凝胶体,提高了抗压强度。(4)尽管注浆能够改善围岩的稳定性能,但实际工程注浆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围岩材料力学参数改变有限,也即注浆加固后地层参数的提高存在合理的范围,围岩变形随着地层内摩擦角和内聚力的增大而减小,在地层参数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隧道竖向位移变形变化速率减小。(5)未采取加固措施时拱顶沉降速率远大于采取管棚注浆加固措施,且无预加固时拱顶沉降受开挖断面距离影响范围更广。管棚注浆加固措施有效地控制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变形,采取管棚注浆措施后衬砌喷射混凝土受到应力减小。
王堂[10](2018)在《大型立井凿井井架基础不均匀沉降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立井提升系统是立井正常施工和生产中重要的提升构筑物,是整个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工程中面临着许多大纵深、超大断面的立井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井架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会给工程带来很多经济和安全问题。当井架基础底座位于复杂地质条件下时,对井架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提出了更严格的控制要求。本文以佛岭隧道1#通风立井井架基础加固为工程背景,结合理论分析、注浆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分析、工程监测等方法对位于不同属性基础上的井架底座的不均匀沉降量进行了分析,并对控制井架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方案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佛岭隧道1#通风立井,4个井架基础分别位于不同属性的基础上,其中一个井架底座直接架立在原岩上,两个井架底座架立在爆破矸石回填土基础上,一个架立在矸石回填土基础和原岩基础的交汇处,提升系统运行中由于上覆承受荷载和构筑物自重等因素的作用,会使井架基础在底座处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现象,影响工程正常进行。(2)从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对矸石回填土基础不进行处理时,井架底座处产生的最大沉降值为4.5cm,不均匀沉降现象显着;通过注浆整体加固矸石回填土基础后,井架底座处的最大沉降值降低为2.59cm,对比不进行任何处理的矸石回填土基础,最大沉降量降低了43%;采用整体联合加固后,井架底座的最大沉降量降低到1.8cm,降低了60%,可以经济合理的控制基础的不均匀沉降。(3)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在水泥浆液中掺入水玻璃配制成的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材料可以很好的控制浆液的析水率,提高浆液的稳定性;水泥—水玻璃浆液的凝胶时间受到水玻璃的体积掺量和水灰比的影响,水玻璃掺量一定时,水灰比越大,浆液的凝胶速度越慢,时间越长;水灰比一定时,当水玻璃掺量低于15%时,浆液的凝胶时间随水玻璃掺量的增加而减少,当水玻璃掺量高于15%时,浆液的凝胶时间随水玻璃的使用量的增加逐渐稳定趋于某一定值。(4)注浆实验研究表明:水泥—水玻璃浆液结石体的强度受到水玻璃掺量的影响,当水玻璃的掺量为15%时,水泥—水玻璃浆液结石体的单轴抗压强度最高,而当水玻璃的掺量大于20%时,在结石体的养护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裂纹,并随着时间的增长,裂纹不断深入结石体内部,直至全部破坏。(5)通过理论验算结果可知:井架基础底座和锁口盘相连的悬臂梁受弯构件产生的最大挠度值为1.44cm,根据规范,该受弯构件允许的最大挠度是2.67cm,满足规范要求;悬臂梁结构产生的最大弯矩值Mmax(28).24?106N?m,满足配筋要求的前提下,该悬臂梁结构的最大受弯承载力Mu(28).28?106N?m,Mu(28).28?106N?m(29)Mmax(28).24?106N?m,基本满足受弯承载能力要求,联合注浆加固井架基础完全满足要求。(6)对佛岭隧道1#立井井架基础采用整体联合加固方案,并进行工程监测。结果显示:4个底座的最大沉降量都得到了显着的降低,同时,最大不均匀沉降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控制,说明方案对控制基础不均匀沉降效果良好,保证了施工期间的安全和稳定。
二、水泥-水玻璃浆液在软弱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实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泥-水玻璃浆液在软弱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实录(论文提纲范文)
(1)岩体裂隙动水注浆试验及浆液扩散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浆材料现状 |
1.2.2 注浆扩散模型研究现状 |
1.2.3 裂隙面粗糙度及粗糙裂隙注浆研究现状 |
1.2.4 注浆效果研究与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案 |
2.1 注浆材料 |
2.2 模拟粗糙单裂隙材料 |
2.3 试验系统 |
2.4 试验步骤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倾角下光滑单裂隙动水注浆试验研究 |
3.1 试验方案设计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浆液扩散规律 |
3.2.3 注浆封堵效果 |
3.2.4 堵水率分析 |
3.2.5 交互因素对注浆堵水效果的影响 |
3.2.6 注浆过程中水流量的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4 倾斜光滑单裂隙动水注浆模型 |
4.1 单裂隙注浆模型研究进展 |
4.2 注浆扩散模型建立 |
4.2.1 浆液扩散模型的假设 |
4.2.3 注浆扩散模型推导 |
4.3 方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粗糙度及倾角下单裂隙动水注浆试验研究 |
5.1 试验方案设计 |
5.2 试验结果分析 |
5.2.1 浆液扩散规律 |
5.2.2 注浆封堵效率 |
5.2.3 堵水率分析 |
5.2.5 交互因素对注浆堵水效果的影响 |
5.2.6 浆液最终分布 |
5.2.7 浆液覆盖率分析 |
5.2.8 注浆过程中水流量的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6 光滑裂隙和粗糙裂隙试验对比及应用建议 |
6.1 光滑裂隙和粗糙裂隙试验对比 |
6.2 应用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湿陷性黄土地区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强度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土体劈裂注浆理论 |
1.3.1 劈裂注浆过程及力学分析 |
1.3.2 劈裂注浆的能量分析 |
1.3.3 软土劈裂注浆的再固结过程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劈裂注浆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注浆结石体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原材料优选及试验方案设计 |
2.1 黄土湿陷性评定 |
2.1.1 黄土湿陷性评定标准 |
2.1.2 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类型 |
2.1.3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 |
2.2 湿陷性黄土地区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强度试验设计 |
2.2.1 试验原材料 |
2.2.2 劈裂注浆浆液各项性能测定试验设计 |
2.2.3 注浆浆液试块和结石体强度试验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注浆浆液性能及试块强度试验研究 |
3.1 注浆浆液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 试块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3.2.1 标准养护试块抗压强度结果及相关性分析 |
3.2.2 同条件养护试块与标准养护试块抗压强度相关性分析 |
3.3 试块抗折强度试验研究 |
3.3.1 标准养护试块抗折强度结果及相关性分析 |
3.3.2 同条件养护试块与标准养护试块抗折强度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强度试验研究 |
4.1 桩芯结石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4.1.1 桩芯结石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
4.1.2 桩芯结石体抗压强度与养护龄期的相关性分析 |
4.1.3 桩芯结石体抗压强度与试块抗压强度相关性分析 |
4.2 桩芯结石体抗折强度试验研究 |
4.2.1 桩芯结石体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
4.2.2 桩芯结石体抗折强度与养护龄期的相关性分析 |
4.2.3 桩芯结石体抗折强度与试块抗折强度相关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黄土地区劈裂注浆工程应用 |
5.1 工程背景 |
5.2 工程地质条件 |
5.3 注浆加固设计 |
5.3.1 帷幕注浆防水加固设计 |
5.3.2 走廊地基劈裂注浆加固设计 |
5.3.3 构造柱地基劈裂注浆加固设计 |
5.4 劈裂注浆结石体强度试验 |
5.4.1 劈裂注浆结石体强度试验设计 |
5.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5 沉降观测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粉质黏土地层桩侧注浆对既有桩基承载力提升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既有桩基础承载力提升研究现状 |
1.2.2 注浆理论研究现状 |
1.2.3 桩侧摩阻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注浆提升桩基承载力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
1.3 待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桩基础桩侧注浆承载力计算分析 |
2.1 桩基础桩侧注浆加固特征分析 |
2.1.1 压密注浆 |
2.1.2 劈裂注浆 |
2.2 桩侧注浆参数确定 |
2.2.1 注浆压力 |
2.2.2 注浆量 |
2.2.3 注浆孔与桩基础距离 |
2.3 桩基础侧摩阻力计算方法 |
2.3.1 原位测试法 |
2.3.2 经验公式法 |
2.3.3 静力法 |
2.4 桩基础桩侧注浆承载力计算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粉质黏土地层注浆模拟试验研究 |
3.1 粉质黏土基本物理性质研究 |
3.1.1 土体颗粒级配 |
3.1.2 粉质黏土界限含水率 |
3.1.3 土体抗剪强度 |
3.2 粉质黏土注浆加固模拟试验装置 |
3.2.1 被注介质充填系统 |
3.2.2 注浆系统 |
3.3 注浆参数对粉质黏土注浆加固机理分析 |
3.3.1 试验方案 |
3.3.2 试验过程 |
3.3.3 浆液扩散规律分析 |
3.3.3.1 注浆压力对浆液扩散规律的影响 |
3.3.3.2 水灰比对浆液扩散规律的影响 |
3.3.4 注浆加固效果分析 |
3.3.4.1 注浆参数对浆脉宽度的作用规律 |
3.3.4.2 注浆参数对抗压强度的作用规律 |
3.3.4.3 注浆参数对抗剪强度的作用规律 |
3.4 地质参数对粉质黏土注浆加固机理分析 |
3.4.1 地质参数对浆液扩散模式的作用规律 |
3.4.2 地质参数对注浆加固效果的作用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粉质黏土地层既有桩基础注浆模拟试验研究 |
4.1 前言 |
4.2 既有桩基础注浆模拟试验系统 |
4.2.1 桩基础模拟实验装置 |
4.2.2 模拟桩设计 |
4.2.3 注浆系统 |
4.2.4 桩基静载试验加载系统 |
4.2.5 试验过程信息监测系统 |
4.3 桩周注浆模拟实验 |
4.3.1 桩周土体的充填 |
4.3.2 监测系统布设与数据采集 |
4.3.3 注浆试验方法 |
4.3.4 模拟桩埋设方法 |
4.3.5 注浆效果检测 |
4.4 桩侧注浆对桩基承载力的强化作用机理 |
4.4.1 注浆对桩基础荷载沉降影响 |
4.4.2 注浆对桩基础轴力影响 |
4.4.3 注浆对桩侧摩阻力影响 |
4.4.4 桩侧土体加固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既有桩基础桩侧注浆加固数值模拟 |
5.1 试验模型的建立 |
5.1.1 模型建立的基本假定 |
5.1.2 模型的建立过程 |
5.1.3 模型参数的选取 |
5.1.4 既有桩基桩侧钻孔注浆工况模拟 |
5.1.5 柱基础加载设置 |
5.2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5.2.1 不同注浆加固位置对既有桩基础承载力影响 |
5.2.2 不同桩长对桩侧注浆加固影响 |
5.2.3 不同桩径对桩侧注浆加固影响 |
5.2.4 不同注浆压力对桩侧注浆加固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及结论 |
6.2 研究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不同活性掺加剂固化软基的效果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注浆材料的概述 |
1.2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不同外加剂固化软土的强度研究 |
2.1 试验原材料与试验方案 |
2.2 不同外加剂对抗压强度试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不同外加剂固化软土的三轴试验 |
3.1 试验方案 |
3.2 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特性 |
3.3 不同材料试样的强度参数 |
3.4 三轴受压下应力-应变曲线方程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外加剂对固化软土的机理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2 不同外加剂对固化软土物相分析 |
4.3 不同外加剂对固化软土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外加剂固化软土的微观形貌分析 |
5.1 试验方案 |
5.2 掺入氧化镁试验的微观形貌分析 |
5.3 掺入硝酸钙试验的微观形貌分析 |
5.4 掺入硫酸铝试验的微观形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
致谢 |
(5)水玻璃类浆材注浆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3 注浆材料的发展史及国内研究 |
1.3.1 注浆材料的发展史 |
1.3.2 注浆材料国内研究状况 |
1.4 注浆技术简介 |
1.4.1 注浆分类 |
1.4.2 工程应用范围 |
1.4.3 注浆材料 |
1.4.4 注浆新工艺 |
1.4.5 注浆技术的研究内容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玻璃类注浆材料简介 |
2.1 水玻璃概述 |
2.1.1 水玻璃定义 |
2.1.2 水玻璃物理化学的性质 |
2.1.3 水玻璃的制备 |
2.2 水玻璃浆液的固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
2.2.1 水玻璃浆液的固化机理 |
2.2.2 水玻璃凝胶固化的影响因素 |
2.3 水玻璃类浆材的优缺点 |
2.3.1 水玻璃浆材的优点 |
2.3.2 水玻璃浆材的缺点 |
2.4 水玻璃类浆材的分类 |
2.5 注浆材料的分析与评价 |
2.5.1 注浆材料的分析 |
2.5.2 注浆材料的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酸性水玻璃浆液的基本性能研究 |
3.1 注浆材料的两个重要指标 |
3.1.1 注浆材料凝胶时间测定 |
3.1.2 注浆材料固砂体强度测定 |
3.2 浆液胶凝时间的测定方法 |
3.3 酸性水玻璃凝胶时间实验 |
3.3.1 酸性水玻璃浆材的化学反应机理 |
3.3.2 凝胶时间测定的实验方案 |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固砂体强度实验 |
3.4.1 实验方案 |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玻璃-铝酸钠浆液的基本性能研究 |
4.1 水玻璃-铝酸钠浆液的化学反应机理 |
4.2 水玻璃-铝酸钠浆液胶凝时间实验 |
4.2.1 实验方案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固砂体强度实验 |
4.3.1 实验方案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水玻璃模数的调节 |
4.4.1 模数由高向低调节 |
4.4.2 模数由低向高调节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泥-水玻璃浆液的基本性能研究 |
5.1 水泥-水玻璃浆液的化学反应机理 |
5.2 水泥-水玻璃浆液固砂体强度实验 |
5.2.1 实验方案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5.3 浆液胶凝时间的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泥-水玻璃浆液注浆工程应用 |
6.1 地质条件及工程概况 |
6.1.1 工程概况 |
6.1.2 地形地貌 |
6.1.3 地层岩性 |
6.2 注浆方法与材料 |
6.2.1 施工工艺 |
6.2.2 浆液选择 |
6.2.3 注浆压力及注浆量 |
6.2.4 注浆机具设备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高速铁路岩溶地基复合注浆强化理论与路基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浆材料研究 |
1.2.2 注浆理论研究 |
1.2.3 岩溶地基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
1.2.4 工程荷载作用下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 |
1.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新型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研发与性能控制试验研究 |
2.1 新型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研发试验设计思路 |
2.1.1 性能控制目标 |
2.1.2 聚合物外加剂体系组分选取 |
2.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原材料 |
2.2.2 试样制备 |
2.2.3 新拌浆液性能测试方法 |
2.2.4 硬化结石体性能测试方法 |
2.3 聚合外加剂对新拌水泥浆液泵送性能的影响研究 |
2.3.1 初凝时间 |
2.3.2 流动性 |
2.3.3 泌水性 |
2.4 高聚物-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性能控制结果研究 |
2.4.1 泵送性能可控 |
2.4.2 体积稳定性 |
2.4.3 后期力学性能 |
2.5 高聚物-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性能调控机理分析 |
2.5.1 新拌MPC浆液流变演化机理研究 |
2.5.2 新拌MPC浆液水化进程研究 |
2.5.3 硬化MPC浆体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
2.5.4 硬化MPC浆体力学性能与孔隙特征的关联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地下水作用下水泥基复合浆液裂隙注浆扩散机理研究 |
3.1 水泥基复合浆液流变特性研究 |
3.1.1 流变参数测试 |
3.1.2 试验结果分析 |
3.1.3 水泥基注浆材料流变特性对比分析 |
3.2 基于广义宾汉流体的MPC浆液流变方程 |
3.2.1 黏度时变函数拟合 |
3.2.2 黏度时变性MPC浆液流变方程的建立 |
3.3 地下水作用下MPC浆液裂隙注浆扩散模型 |
3.3.1 基本假设与理论模型 |
3.3.2 浆液黏度空间分布 |
3.3.3 浆液扩散运动方程 |
3.3.4 扩散半径的推导 |
3.3.5 适用范围 |
3.4 静水条件下浆液裂隙注浆扩散规律研究 |
3.4.1 数值分析原理 |
3.4.2 计算模型与参数 |
3.4.3 浆液性能对浆液扩散规律的影响 |
3.4.4 裂隙发育特征对浆液扩散规律的影响 |
3.4.5 注浆设计参数对浆液扩散规律的影响 |
3.5 动水作用下水泥基复合浆液注浆堵水机理分析 |
3.5.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3.5.2 计算结果分析 |
3.5.3 分区扩散堵水机理 |
3.5.4 注浆设计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4 复杂岩溶发育地基复合注浆强化加固现场试验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1.1 工程简介 |
4.1.2 地质特性 |
4.1.3 水文特征 |
4.1.4 岩溶发育特征 |
4.2 复合注浆强化加固设计方法研究 |
4.2.1 设计原则与技术要求 |
4.2.2 分区注浆加固方案 |
4.2.3 帷幕注浆钻孔设计 |
4.2.4 注浆材料复合应用 |
4.2.5 复合注浆模式分析 |
4.2.6 注浆关键参数设计 |
4.3 注浆过程动态监测研究 |
4.3.1 孔内摄像监测 |
4.3.2 注浆全过程P-Q-t曲线分析 |
4.4 复合注浆强化加固效果分析 |
4.4.1 检查孔压水试验 |
4.4.2 钻孔取芯 |
4.4.3 地质雷达探测 |
4.5 本章小结 |
5 路堤荷载作用下覆盖型岩溶地基稳定性与变形控制研究 |
5.1 覆盖型岩溶地基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
5.1.1 覆盖型岩溶发育基本特征 |
5.1.2 试验段工程地质条件 |
5.2 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 |
5.2.1 计算模型 |
5.2.2 计算参数与材料属性 |
5.3 路堤荷载作用下覆盖型岩溶地基变形特性研究 |
5.3.1 路堤填筑高度的影响 |
5.3.2 软弱覆盖层工程特征的影响 |
5.3.3 溶洞发育特征的影响 |
5.3.4 基岩岩溶化程度的影响 |
5.4 路堤荷载作用下覆盖型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 |
5.4.1 数值分析原理 |
5.4.2 路堤填筑高度的影响 |
5.4.3 覆盖层厚度的影响 |
5.4.4 溶洞发育特征的影响 |
5.4.5 路堤荷载作用下覆盖型岩溶地基失稳破坏模式 |
5.5 覆盖型岩溶地基强化加固双参数控制体系研究 |
5.5.1 失稳状态下覆盖型岩溶地基变形特征 |
5.5.2 地基变形系数的提出 |
5.5.3 地基变形系数与稳定安全系数的关联研究 |
5.5.4 双参数控制体系的建立 |
5.6 基于双参数体系的覆盖型岩溶地基强化加固措施研究 |
5.6.1 强化加固处理原则 |
5.6.2 联合强化加固措施的提出 |
5.6.3 强化加固效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列车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动力稳定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岩溶路基系统动力学模型 |
6.2.1 动力分析模型的建立 |
6.2.2 动力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6.2.3 计算参数与材料属性 |
6.2.4 动力边界条件 |
6.2.5 模型可靠性验证 |
6.3 高速铁路岩溶路基振动响应特征研究 |
6.3.1 路基动应力分布特征 |
6.3.2 路基振动加速度分布特征 |
6.3.3 路基动位移分布特征 |
6.4 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动力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6.4.1 列车运行速度 |
6.4.2 路堤高度 |
6.4.3 地基岩溶化程度 |
6.4.4 溶洞发育特征 |
6.4.5 注浆强化措施 |
6.5 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动力稳定性研究 |
6.5.1 基于动强度控制的基床换填厚度 |
6.5.2 列车长期荷载作用下岩溶路基累积变形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唐津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路基化学注浆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土路基注浆材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2 软土路基注浆理论与工艺的研究现状 |
1.2.3 软土路基注浆效果检测技术的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 |
第二章 软土路基注浆材料的性能和加固机理研究 |
2.1 软土路基注浆材料的研究 |
2.1.1 土体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
2.1.2 低注浆材料的选取 |
2.2 注浆材料的化学机理介绍 |
2.2.1 硅酸盐水泥水化反应机理 |
2.2.2 水泥—水玻璃化学作用机理 |
2.2.3 水泥—氯化钙化学作用机理 |
2.2.4 水玻璃—氯化钙化学作用机理 |
2.2.5 水泥—粘土化学作用机理 |
2.3 软土路基注浆加固物理作用机理研究 |
2.3.1 劈裂加固机理 |
2.3.2 渗透加固机理 |
2.3.3 压密加固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土路基注浆浆液配合比研究 |
3.1 注浆凝固时间及强度的室内试验研究 |
3.1.1 水灰比对浆液凝固时间及强度的影响研究 |
3.1.2 水玻璃用量对浆液凝固时间的影响研究 |
3.1.3 氯化钙用量对浆液凝固时间的影研究 |
3.1.4 试件强度影响因素正交分析研究 |
3.1.5 室内试验研究结论 |
3.2 浆液性能的室外试验 |
3.2.1 室外试验 |
3.2.2 室外研究结论 |
3.2.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注浆方案和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4.1 注浆方案关键技术研究 |
4.1.1 确定注浆原材料和配合比 |
4.1.2 确定注浆孔孔位布置方式 |
4.1.3 确定注浆孔深度 |
4.1.4 确定注浆压力 |
4.2 注浆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4.2.1 注浆原材料质量控制 |
4.2.2 施工机具性能要求 |
4.2.3 制浆和储浆过程质量控制 |
4.2.4 孔位放样质量控制 |
4.2.5 钻孔质量控制 |
4.2.6 注浆质量控制 |
4.3 对施工机具进行的改进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软土路基注浆加固效果检测方法研究 |
5.1 评价方法的确定 |
5.1.1 评价方法介绍 |
5.1.2 评价方法验证及分析 |
5.1.3 评价方法适用性分析与优化 |
5.2 评价标准的确定 |
5.3 工程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实例 |
6.1 工程背景 |
6.2 设计方案 |
6.3 施工过程与质量控制 |
6.4 验收评定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和展望 |
7.2.1 创新点 |
7.2.2 展望 |
附录A《唐津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路基注浆施工技术指南》 |
参考文献 |
(8)既有运营地铁隧道沉降及治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铁隧道沉降规律分析 |
1.2.2 地铁隧道沉降预测方法 |
1.2.3 地铁隧道沉降监测方法 |
1.2.4 地铁隧道数值模拟分析 |
1.2.5 地铁隧道注浆理论和技术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 |
2 隧道沉降监测与预测 |
2.1 研究工程背景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工程地质概况 |
2.1.3 水文地质概况 |
2.1.4 研究区域的地层分布规律 |
2.2 隧道沉降的监测方法 |
2.2.1 监测仪器的选择 |
2.2.2 测点的布置 |
2.2.3 监测项目和频率 |
2.2.4 监测结果分析 |
2.3 地铁隧道结构沉降影响因素 |
2.3.1 工程地质条件 |
2.3.2 水文地质条件 |
2.3.3 隧道附近的建筑施工荷载 |
2.3.4 隧道上方地表加卸载 |
2.3.5 地铁列车振动 |
2.4 地铁隧道沉降预测 |
2.5 本章小结 |
3 注浆加固数值模拟分析 |
3.1 数值模拟概述 |
3.2 隧道注浆加固数值模拟分析 |
3.2.1 数值模型设计 |
3.2.2 注浆抬升模拟方法 |
3.2.3 注浆抬升模拟分析方案 |
3.2.4 计算结果分析 |
3.3 两种方案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4 数值模拟方案沉降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注浆加固处理分析 |
4.1 注浆加固机理分析 |
4.1.1 注浆理论概述 |
4.1.2 注浆加固的机理 |
4.2 注浆抬升理论 |
4.2.1 注浆抬升基本力学模型 |
4.2.2 注浆产生的土中应力 |
4.2.3 土体竖向位移及抬升力 |
4.3 室内注浆试验 |
4.3.1 注浆材料的发展历程 |
4.3.2 注浆材料的应用 |
4.3.3 注浆材料的选择依据 |
4.3.4 注浆材料的试验结果 |
4.4 注浆加固设计方案 |
4.4.1 施工工艺 |
4.4.2 注浆材料 |
4.5 注浆实施过程 |
4.5.1 调研评估 |
4.5.2 注浆范围 |
4.5.3 注浆工艺 |
4.5.4 注浆动态施工过程 |
4.5.5 复合注浆特性分析 |
4.5.6 注浆效果初步检验 |
4.5.7 工后地质钻探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隧道注浆加固效果评价 |
5.1 监测概况 |
5.1.1 监测项目和频率 |
5.1.2 加固期间动态控制 |
5.2 注浆加固期间现场监测情况 |
5.2.1 监测过程 |
5.2.2 监测结果分析 |
5.3 注浆加固后监测情况 |
5.4 注浆加固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软弱围岩注浆材料性能及加固结构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注浆加固的问题 |
1.4.1 注浆材料的选用 |
1.4.2 注浆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软弱破碎围岩注浆加固理论 |
2.1 软弱破碎围岩变形特点 |
2.2 软弱破碎围岩注浆加固方法 |
2.2.1 浆液注浆类型 |
2.2.2 锚杆注浆 |
2.2.3 超前小导管注浆 |
2.2.4 管棚注浆 |
2.2.5 水平旋喷桩 |
2.3 软弱破碎围岩注浆强度增长理论 |
2.3.1 软弱破碎岩体注浆前后抗剪强度参数 |
2.3.2 水泥-水玻璃注浆加固效果及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水玻璃注浆材料性能试验 |
3.1 原材料的组成 |
3.2 浆液性能试验 |
3.2.1 凝胶时间 |
3.2.2 结石率 |
3.2.3 抗压强度 |
3.2.4 浆液流动度 |
3.3 浆液正交设计方案 |
3.4 浆液正交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 |
3.4.1 凝胶时间试验结果分析 |
3.4.2 结石率试验结果分析 |
3.4.3 流动度试验结果分析 |
3.4.4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3.4.5 磷酸氢二钠对浆液凝胶时间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浅埋软弱破碎围岩注浆加固稳定性研究 |
4.1 注浆加固地层力学参数分析 |
4.1.1 工程概况 |
4.1.2 浆液注入率分析 |
4.1.3 数值模拟材料参数 |
4.2 注浆加固效果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
4.2.1 加固圈内聚力对隧道稳定性影响分析 |
4.2.2 加固圈内摩擦角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
4.3 管棚注浆效果分析研究 |
4.3.1 管棚注浆模拟分析 |
4.3.2 竖向位移对比分析 |
4.3.3 衬砌内力对比分析 |
4.3.4 管棚注浆加固效应 |
4.4 工程应用 |
4.4.1 工程概况 |
4.4.2 注浆方案 |
4.4.3 注浆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10)大型立井凿井井架基础不均匀沉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基础加固的研究现状 |
1.2.1 强夯法 |
1.2.2 注浆法 |
1.2.3 振动密实法 |
1.2.4 换土法 |
1.2.5 基础沉降计算方法 |
1.3 基础加固所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2.1 工程背景 |
2.2 工程地质、水文 |
2.2.1 工程围岩分类 |
2.2.2 工程水文地质 |
2.3 佛岭隧道1#立井支护设计 |
2.4 工程特点 |
2.4.1 凿井井架参数 |
2.4.2 井架底座 |
2.4.3 提升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井架基础稳定性分析 |
3.1 工程方案 |
3.2 数值模拟方法概述 |
3.2.1 FLAC~(3D)数值模拟计算原理 |
3.2.2 FLAC~(3D)数值模拟软件适用范围 |
3.3 模型建立 |
3.4 模拟结果分析 |
3.4.1 原始地质条件下井架底座的沉降量 |
3.4.2 注浆加固后井架底座的沉降量 |
3.4.3 联合加固下的井架底座沉降量 |
3.4.4 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井架基础注浆加固研究 |
4.1 注浆加固机理与特点 |
4.1.1 注浆加固机理 |
4.1.2 浆液扩散理论 |
4.1.3 注浆加固特点 |
4.2 注浆材料 |
4.2.1 常用注浆材料 |
4.2.2 注浆材料的稳定性试验 |
4.2.3 水泥—水玻璃浆液凝胶时间测定 |
4.2.4 固结体抗压强度性能测试 |
4.3 注浆参数 |
4.3.1 注浆压力 |
4.3.2 浆液配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构承载能力分析 |
5.1 受弯构件的破坏形态 |
5.2 承载能力验算的基本假定 |
5.3 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
5.3.1 适用条件 |
5.3.2 受压区压应力的合力计算及作用点的确定 |
5.3.3 等效矩形应力图 |
5.3.4 单筋梁受弯时的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
5.3.5 双筋梁受弯时的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
5.4 计算简图 |
5.5 计算公式 |
5.6 挠度值和弯矩值验算 |
5.6.1 挠度验算 |
5.6.2 承载能力验算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应用与监测 |
6.1 注浆方案设计 |
6.1.1 地质调查 |
6.1.2 施工方案确定 |
6.1.3 注浆范围确定 |
6.1.4 钻孔布置 |
6.1.5 施工工艺 |
6.2 工程监测 |
6.2.1 监测方案及测点布置 |
6.2.2 基础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水泥-水玻璃浆液在软弱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实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岩体裂隙动水注浆试验及浆液扩散模型研究[D]. 熊伟.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湿陷性黄土地区劈裂注浆桩芯结石体强度试验研究[D]. 李宁.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粉质黏土地层桩侧注浆对既有桩基承载力提升机理研究[D]. 都君琪. 山东大学, 2020(11)
- [4]不同活性掺加剂固化软基的效果与性能分析[D]. 叶振沛. 三峡大学, 2020(06)
- [5]水玻璃类浆材注浆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D]. 甄泽强.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8)
- [6]高速铁路岩溶地基复合注浆强化理论与路基稳定性研究[D]. 宋国壮.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唐津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土路基化学注浆加固技术研究[D]. 周国永.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8]既有运营地铁隧道沉降及治理方法研究[D]. 鞠凤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3)
- [9]软弱围岩注浆材料性能及加固结构稳定性研究[D]. 时亚深.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
- [10]大型立井凿井井架基础不均匀沉降控制研究[D]. 王堂.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