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教学探索心路(论文文献综述)
石露洁[1](2021)在《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倦怠的质性研究 ——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倦怠是当代社会一种普遍现象,教师是职业倦怠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会对教师专业成长带来极大困扰与危害。新手教师是具有新鲜血液的一类特殊群体,然而现有研究很少关注小学新手教师的职业状况。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压力,小学新手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有哪些?形成职业倦怠的原因是什么?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如何应对?基于上述困惑,笔者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依托马勒诗MBI-ES(教育版)职业倦怠量表对长沙区级小学C、街道小学X、乡村小学T的214名教师展开问卷调查,使用SPSS26.0分析205份有效问卷,发现教龄5年及以下的新手教师是总人数中占比最大的群体,且新手教师在职业倦怠三维度的得分高于总群体的平均值。为进一步探究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成因并提出缓解策略,研究者选取测试结果中职业倦怠值较高的新手教师L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进入L老师的教育生活情境,通过现场观察、访谈、实物收集等方式搜集实地材料,综合使用情境分析和类别分析对原始材料展开剖析,从入职、冲突、职场常态化生活三方面对L教师的职业状态进行深描,力求真实、清晰地呈现L教师职业倦怠动态形成过程以及在职业倦怠三维度(情绪衰竭、人际关系淡漠、个人成就感低)的具体表现。其次,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观系统、宏观系统、历时系统对L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归因分析。最后,提出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对策:搭建情境间正向连结,形成社会支持网络;创设激励性宏观环境,营造和谐社会氛围;聚焦时间维度,把握关键事件和时间节点;重视家庭教育,塑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李庆国[2](2021)在《形成数学教学风格的实践途径研究 ——透过Z教师的七个教学课例的视点》文中指出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教学行为,具体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知识、教学实施和教学策略等方面.高素质数学教师教学风格通常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通过敏锐的数学直觉、严谨的启发探究和师生的心理互换等要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对Z教师的教学风格及其形成过程进行深度剖析.首先,通过研读、梳理和比较分析Z教师发表的近百篇论文,探源其教学心路历程.其次,通过访谈,进一步交流教学心得,提炼出具有典型教学风格特点的七个教学课例.接着,透过Z教师已经发表的七个教学课例,挖掘了Z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四个主要阶段,即模仿性教学阶段、独立性教学阶段、创造性教学阶段和形成教学风格阶段;分析了Z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三个主要实践途径,即具有强大的数学教学风格形成的动力、不断进行理论学习,借助他人的教学研究成果、基于教学反思,将个人天赋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最后,结合Z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过程,对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五条建议,即要追求崇高的人格修养、要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兴趣、要积极参与数学教学研究,并进行论文写作、要成为反思型教师、要深耕自己的专业知识.本研究是基于Z教师正式发表的七个典型课例进行个体教学风格研究的,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真实性,展现了Z教师独特的、真实的教学风格及其形成过程.一线数学老师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与收获,从而促进个人业务与专业素质的提高.
刘广利[3](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温仓金[4](2021)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变革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乡村学校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及进程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不同地区间仍存在教育不均衡现象,偏远民族地区的乡村学校与城市地区的学校教育质量仍有差距,实现不同地区间的教育公平已然成为了社会民生领域关注的重点议题。全面加强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建设关乎乡村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关乎教育公平能否顺利实现,关乎乡村振兴战略能否扎实推进。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云南省寻甸县D乡学校作为田野点进行个案研究,在教育人类学的视角下探讨个案学校的变革历史,彰显了D乡学校变革的成就,揭示与凝练了D乡学校发展的困境和经验,明晰了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变革的理路。D乡学校在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困窘期”、“缘起期”、“开拓期”和“蜕变期”。此外,在学生、教师、学校文化三方面上有了巨大转变:阅读和少年宫活动使乡村学生获得了全面发展;一名骨干教师参与变革时的心路历程及D乡教师在教师培训、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努力彰显着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学校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方面的实践表明学校文化的内涵和氛围在逐步丰富与扭转。本研究认为,D乡学校变革所遭遇的困境主要包含家庭教育的缺位、不良民族习俗的影响以及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人本思想、加强交流合作是其主要的变革经验。最后,本研究构建了乡村学校“三维发展”变革路径图,指出民族地区乡村学校要在“三维发展”的联动下推进变革:一是要立足乡土,实现“乡土性发展”;二是要多方整合,实现“外源性发展”;三是要内增实力,实现“内生性发展”。
朱晶雯[5](2021)在《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实践探寻:案例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是当前的一大国策。语文课程作为母语课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是其核心目标。然而古诗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难题。朗读、背诵、常用文言字词识记、翻译等等,成为古诗文的教学常态,也使古诗文课成为了中学生最无趣,最无奈、最无助的课。如何突破古诗文教学瓶颈,使古诗文课成为有趣、有味、有货的课?如何使古诗文成为通向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如何从文言、文章的理解走向对传统文化精神与智慧的深度体验,让古诗文真正担负起文化传承的桥梁?如何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深度理解与认同,从而增强其文化自信与自豪感?成都市SS中学Z老师十年的古诗文教学探索,可以为高中古诗文打破传统关注字词句篇的浅度教学,走向文化理解与思维发展的深度教学提供借鉴。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Z老师十年古诗文教学的实践探索案例,探寻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的实现路径与方法策略,为突破传统古诗文枯燥无趣、浅度零碎的教学提供思考。本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尤其论述了案例研究方法,以及进行核心概念界定,为后面的案例分析提供观测点与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是案例正文,本部分旨在对案例进行全方位的描述,采用了描述性案例研究方法,详细,客观,真实地呈现Z老师十年古诗文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全面展示其探索成果,案例编写以教改过程为线索,一方面纵向展示Z老师在古诗文教学方面的探索过程;另一方面横向从课堂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展现Z老师及其团队的古诗文教改情况。第三部分,案例分析,以深度教学理论为依据,从教学观念、目标、内容、实施过程等方面分析总结了Z老师古诗文教学所体现出的深度教学特征与深度教学路径,指出了待改进之处,并且提出了对应的建议策略。
汪颖奇[6](2021)在《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在上世纪交替之际,时论常常将中国比作一叶放于中流的扁舟,处于两头不到岸的处境里,这种“两头不到岸”用于形容近代中国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过渡时代的功名士人——也极为贴切。他们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又成长于西学东渐的时空背景下,或多或少都受到新学的影响。他们亲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既不同于以往只接受过传统教育的旧士人,又区别于孕育于新式教育之中的新知识分子,扮演着士人群体新陈代谢中承上启下的角色。他们的经历与变迁,可以视为近代中国社会新旧转型的缩影。徐兆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生阶段与中国近代几个重要历史阶段互相重合,出生于1867年的他青年时期经历戊戌维新,壮年时期恰逢清末新政、辛亥鼎革,晚年时期又体会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在社会的急剧变迁里,徐兆玮一生都在不断调适、转型,是时代变迁下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戊戌前后是徐兆玮的思想转型期,原本家族并不显赫的他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功名,在地方上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和交游网络。他由何市镇走向常熟县域,参与城区事务,并提升家族影响力。在戊戌维新的思潮中,三十而立的他开始接触新书,其阅读结构和思想发生变化。他心怀经世期许,同时秉持着传统士人教化乡里的责任感,在地方办理慈善事业、发展教育农商,开展经世实践。清末新政是徐兆玮面临的第一个关键转型期。清末新政一方面为士人提供了“立功”实践的良机;另一方面,废科举、改革教育制度,又令他们失去了维系自身文化权力的制度基础。心怀“立功”理想的徐兆玮,在常熟地方事务中虽已小有成就,但不愿株守地方,因此去京城拓展交游网络、寻求仕进之捷径。然而受限于清末官制改革的政治环境,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他未能成功谋取理想实缺。面对旧学不足以救亡图存,传统功名难谋个人发展的状况,徐兆玮奋然赴日游学。遗憾的是,即便游学回来,其入仕目标依然未能实现,在地方自治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浪潮中,他选择暂时返回家乡常熟,参与地方新政事务。辛亥鼎革是徐兆玮迎来的第二次转型期。对清政府的失望、通过地方自治实践积累的资本,成为他易代之际成功转型的主客观因素。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被推举为常熟县民政副长,在稳定地方秩序中起到重要作用。民国建立后,他成功当选为国会议员。从翰林院编修到成为民国“代议士”的他怀着对民国的美好期待,数次北上参加国会,但在混乱的民初议会实践里,其对政党政治乃至对民国的观感都渐趋失望。此后,他的关注重心进一步转向地方。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伴随着时人开始意识到器物、制度不足以救国,而唯有文化才能救国的觉醒,新一代知识分子带着民主与科学、全盘西化、提倡白话文等主张走上历史舞台。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与文化受到无情打击,徐兆玮这一代功名士人则已经逐渐步入花甲之年,从年龄到思想都已成为知识分子眼中的“老新党”。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与不合潮流的心态,推动徐兆玮的重心进一步由国到乡、由政转文。通过搜集乡邦文献、藏书编书、修撰地方志等文化活动,徐兆玮等人由“立功”到“立言”,以维持传统文化于不衰,维系自身文化权力于不坠。并在与志同道合友人的诗文唱和之中,展现着他们的身份认同与怀旧心态。此外,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近代士人身上亦有所体现,作为微观的个体,徐兆玮的“生命史”展现出开放的思想心态,理性、务实的处事作风,刚柔并济的行为面相,体现出江南文化开放包容、“刚柔并济”的文化特征。作为近代士人群体的一员,徐兆玮又反映出上承传统,下接现代的过渡一代功名士人的某些共同特征。他们面对着时代变局,应时而起、心忧天下,践行传统士人“三不朽”的人生理想,为了应付历史经验之外的世界,他们追求新知、自我调适,但内心深处仍保持着对传统儒家文化、伦理秩序的认同与坚守。士人因应时势,时代亦随人事而变迁,随着近代以来求新求变走向激进化,士人内在安身立命的儒家传统文化逐渐被抛弃,士人之“道”被动摇所致的失范、脱序与危机,造成了他们心灵的“两头不到岸”之感。徐兆玮的“心灵史”体现了近代士人在政治、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国家与个人交织,“趋新”与“怀旧”杂糅、憧憬与迷茫共存的矛盾、困惑与焦虑心态。
程耀忠[7](2021)在《身份转换期的教师学习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学习逐渐从日常话语凸显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教师学习是教师主体与环境(共同体)相互建构的动态化、连续式、主动性过程。在这个历时态与共时态共存、存在(being a person)与成为(becoming a teacher)一体的连续统中有两个节点与转折至关重要:(1)由观察学徒到职前教师;(2)由职前教师到新手教师。一方面,观察学徒期基于观察、扮演等朴素的实践体验形成了最初的关于教师、教学、学生、自我等方面的一系列前概念,这些被称之为“先入之见”的前概念会以过滤器(as a filter)和出发点(as a springboard)的存在形式对职前培养及其后续的学习与实践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典型地表现为对教学的自信、错觉与误解,且表现出难以改变的特性。另一方面,入职初期,由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问题(the problem of enactment)、教学的复杂性问题(the problem of complexity)等困难与挑战,以及身份角色、时空情境、主观心态的骤然转变,致使新手教师会在不同程度上遭遇“现实震撼”和“过渡期冲击”,表现出不适应和危机感,经历焦虑、失落、挫败、怀疑、失望、否定甚至放弃等消极情感体验。这一时期的经历与体验对其专业自我和专业认同的形成以及后续的专业学习、专业成长与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深入探讨先入之见在教师学习过程中发生的转变及其促动因素;真实刻画新手教师在探索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以及教学的复杂性问题时予以应对的方式及其经历的心路历程;进而解释教师的意义世界,揭示教师学习的过程与机制,并据此为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指导以及职前教师和新手教师的学习、成长与发展提供真实景象描写、生命意义解释、经历经验分享以及可能性路径启发是本论文的核心研究问题与目的。基于此,本研究锁定教师社会化、教师学习、教师成长与发展连续统中的两次关键转换,重点探讨两个研究问题:(1)观察学徒期形成的关于教师、教学、学生及自我的先入之见在职前教师和新手教师(1~3年)学会教学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及其主要促动因素;(2)新手教师在探索“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问题”、“教学的复杂性问题”等困难与挑战的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应对及其经历的心路历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教师学习的过程与机制。围绕研究问题,本研究借助转化学习理论,基于当事人的主体性视角,使用质的研究方法,对长春市35名高中新手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选取1名教师进行个案研究,深度挖掘样本教师的故事、经历与心路历程,以探寻教师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和意义世界。研究发现,一方面,在由观察学徒到职前教师以及由职前教师到新手教师的身份转换过程中,先入之见发生的变化及过程突出表现为四个转变:(1)对教师的认识经历了从“奉为神圣”到“走下神坛”的转变;(2)对教学的认识经历了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3)对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从“被动储存器”到“主动生命体”的转变;(4)对自我的认识经历了从“我喜欢谁,我想成为谁”到“我是谁,我想成为谁”的转变。另一方面,在由职前教师到新手教师的身份转换过程中,新手教师在探索“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以及“教学的复杂性”困难与挑战时,表现出三方面的改变与转向:(1)教学维度:由“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2)学习维度:由“机械学习”到“有意义学习”;(3)自我维度:良心、责任与使命的认同与抉择。同时,研究发现,促使先入之见发生转变以及理论到实践转化的主要促动因素包括五个方面:(1)重要他人与关键事件;(2)现实打磨与实践修正;(3)矛盾冲突与博弈互动;(4)教学研究与反思批判;(5)自主学习与主动发展。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认为,转化与生成是教师学习的过程与机制,具体包括外在和内在两个向度。其中,外在过程与机制表现为三个方面:内在过程与机制表现为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究之于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指导以及职前教师和新手教师学习、成长与发展的潜在启示:(1)对教师职前培养而言,应当充分关照职前教师观察学徒期形成的先入之见及其在职前培养阶段发生的转变,有效利用重要他人、关键事件、实习实践、研究反思等促动因素,制造认知冲突,促使职前教师先入之见的显性化,并对之进行有效干预,进而连接已知与新知,使职前教育成为影响教师学习、成长与发展的“强干预”;(2)对入职指导而言,应当充分关注新手教师危机期的存在状态、内在需求和心路历程,给予适当适度挑战的同时,给予其学习、实践、研究、反思、成长与发展的时间、空间、资源、期待和针对性支持;(3)对职前教师和新手教师而言,应当充分意识到先入之见的存在并对其保持高度的警觉,强化、巩固积极先入之见的同时反思、检视、批判、转化消极先入之见,以建构生成新的概念。同时,应当充分意识到理论到实践转化的复杂性,在应对不得不解决的现实问题和矛盾冲突时,保持对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矢志追求与不竭动力。
陈立琦[8](2021)在《老舍作品中的儿童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儿童”作为一个在现代化过程中被建构起来的历史和文化概念,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语境中,儿童的发现是伴随着五四时期“人的解放”展开的。因而,“儿童”被赋予了启蒙教育和国家想象的深层内涵。纵观老舍的创作生涯,不难发现作家本人从未脱离对少年儿童的重视。无论是成人作品中的儿童形象还是儿童文学中的童心流露,老舍都以文学家和教育家的双重身份展现出对儿童与时代、社会的关系的思考,对民族国家未来的期望和想象以及对幼小生命尊重、爱护的人道主义精神。本文将以老舍小说、散文、戏剧、诗歌作品中的儿童书写作为考察老舍文学创作和文艺思想的切入点。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梳理老舍小说、剧作和散文中的儿童形象并分类总结特征,分析老舍在各种文体中展现儿童心灵世界的表现手法,结合老舍创作的心路历程,探索各阶段作品所体现的儿童观念的变化,总结老舍作为文学家和教育家对儿童关注的意义。本篇论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主体部分共分为三个章节:绪论简要阐述了“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倡导者们对儿童的发现和解放,以及儿童的独立文学地位的提升;对“儿童”的概念作出界定,主要涉及社会学意义层面与文学意义层面对儿童年龄段的限制;并对现有的老舍儿童研究作简要概述。第一章从老舍笔下具体的儿童人物形象出发,将各创作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形象进行综合分析,分为苦难儿童、被“扭曲”的儿童、时代特色的小英雄和小主人、理想儿童四小节展开。第二章对老舍儿童书写的艺术手法进行探究,根据小说、散文和儿童剧的文体特征分类考察老舍在不同文体间灵活展现童真世界的艺术手段。第三章聚焦老舍文艺思想和创作观念的流变对儿童书写的影响,探索老舍各个创作时期儿童观念以及儿童书写的微妙转变,揭示老舍儿童书写的独特性和丰富内涵。
王金艳,谷瑞芮,吴丽萍[9](2021)在《助产方向护理本科生心路历程的扎根理论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索助产方向护理本科生学习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为助产本科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17名助产方向护理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不断比较、三级编码和撰写备忘录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助产方向护理本科生心路历程经历初识憧憬期、学习探索期、成长蜕变期和理性抉择期,内在动因、专业认识、专业情感、应对策略、外界因素5方面会影响学生心路历程的发展。结论依据学生心路历程的发展过程,鼓励学生基于兴趣拓展专业认识;建议学校完善专业培养方案,探索有效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呼吁政府政策支持,提供助产方向学生更多的就业选择,缓解助产人力资源失衡的现状。
徐冉冉,裘晓丽,姚一玲,蔡金法[10](2021)在《基于教师—研究者伙伴关系的初中数学教学改进——以“一次函数”“问题提出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对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尝试运用"问题提出"教学手段教授"一次函数"进行案例研究.详细分析该教师经历"设计—实践—反思—改进"过程的5个循环周期,以理解教师是如何学会改进"一次函数"课堂教学的.揭示了有无问题提出设计的课堂之间存在着显着差异,有问题提出设计的课堂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机会,还能够让学生参与思考并增强对"一次函数"的概念性理解.同时,为一线教师学习如何运用问题提出开展数学教学提供范例.此外,研究表明了教师从一个版本的教学设计转换到另一版本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教师—研究者合作伙伴关系是如何帮助教师克服挑战的.最后,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教师学习改进的历程中,需要重视教师对教学改进的信念和认同.
二、我的教学探索心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的教学探索心路(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倦怠的质性研究 ——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人类发展生态学 |
第一节 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内涵 |
第二节 人类发展生态学系统的结构 |
第三节 人类发展生态学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适切性 |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全景: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三节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四节 研究信效度的建构 |
第五节 遵循研究伦理 |
小结 |
第三章 案例背景:L教师个人基本情况 |
第一节 L教师工作环境 |
第二节 L教师教学经历 |
小结 |
第四章 真实镜像:L教师职场心路历程 |
第一节 入职:积极择业,心怀期待 |
第二节 冲突:职业倦怠爆发的导火索 |
第三节 职场常态化生活:职业倦怠的形成 |
小结 |
第五章 故事解读:L教师职业倦怠的人类发展生态学分析 |
第一节 微观系统: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直接接触源 |
第二节 中间系统: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过渡段 |
第三节 外观系统: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脚手架 |
第四节 宏观系统: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意识暗流 |
第五节 历时系统: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时间参照系 |
小结 |
第六章 策略探索: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对策 |
第一节 搭建情境间正向连结,形成社会支持网络 |
第二节 创设激励性宏观环境,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
第三节 聚焦时间维度,把握关键事件和时间节点 |
第四节 重视家庭教育,塑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学教师职业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部分) |
附录3 同事访谈提纲 |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5 观察提纲 |
附录6 田野日志(部分)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形成数学教学风格的实践途径研究 ——透过Z教师的七个教学课例的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2 文献综述 |
第三章 基于课例特点透视Z教师教学风格 |
3.1 教学风格形成的主要阶段 |
3.2 关于形成教学风格的两点说明 |
第四章 Z教师形成数学教学风格的实践途径分析 |
4.1 具有强大的数学教学风格形成的动力 |
4.2 不断进行理论学习,借助他人的教学研究成果 |
4.3 基于教学反思,将个人天赋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 |
第五章 对数学教师的启示与建议 |
5.1 要追求崇高的人格修养 |
5.2 要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兴趣 |
5.3 要积极参与数学教学研究,并进行论文写作 |
5.4 要成为反思型教师 |
5.5 要深耕自己的专业知识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Z教师简介 |
附录2 Z教师发表的部分期刊论文简录 |
附录3 Z教师的五篇教学课例 |
致谢 |
(3)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4)教育人类学视野下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变革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偏远地区乡村学校教育质量令人堪忧 |
二、民族农村地区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 |
三、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至关重要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学校变革的研究 |
二、关于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变革的研究 |
三、关于乡村学校变革的人类学个案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乡村、农村 |
二、乡村学校 |
三、学校变革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生态学分析模式 |
二、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
第六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走进田野:山谷相间之寻甸 |
第一节 寻甸县——滇东北之要冲 |
一、寻甸概况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高原明珠——清水海畔之D乡 |
一、D乡概况 |
二、民族与文化 |
第二章 走进学校:变革历程之回眸 |
第一节 “困窘期”——无奈无望 |
一、 “处于下游”与“四年光头” |
二、 “打架”“抽烟”“杀马特” |
第二节 “缘起期”——一丝曙光 |
一、 “开展读书活动” |
二、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
第三节 “开拓期”——熹微旭日 |
一、 “乡村少年宫” |
二、 “机构合并潮” |
第四节 “蜕变期”——灿烂阳光 |
一、 “国检中的高评价” |
二、 “云南省文明校园” |
第三章 学生全面发展:回归乡村学校变革之主旨 |
第一节 阅读——收获知识与能力 |
一、读书习惯的养成 |
二、个人见识的增长 |
三、写作才能的跃升 |
四、精神面貌的改善 |
第二节 少年宫——唤醒自信与希望 |
一、自信心的拾取 |
二、文明素养的养成 |
三、合作意识的提高 |
第四章 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乡村学校变革之基石 |
第一节 成长——一名骨干教师的心路历程 |
一、从“哭着来”到“舍不得走” |
二、从“教语文”到“教英语” |
三、从“忐忑迷茫”到“有了点方向” |
四、从“摸索前行”到“获得各方认可” |
第二节 超越——教师专业素养之跃增 |
一、教师培训活动 |
二、民族文化传承 |
三、教育科学研究 |
第五章 学校文化建设:孕育乡村学校变革之土壤 |
第一节 构筑苗圃——物质文化的创设 |
一、简约而融洽的办公室 |
二、创意十足的楼道、走廊 |
三、书香四溢的图书室、书吧 |
第二节 培植土壤——制度文化的建构 |
一、学校组织结构 |
二、学校管理制度 |
第三节 含苞待放——精神文化的生成 |
一、校风:以素质教育为先 |
二、教风:严谨与尊重相融 |
三、学风:朴实与拼搏并行 |
第六章 实践反思:D乡学校变革中的困境与经验 |
第一节 问题聚焦——乡村学校变革之窘境 |
一、缺位的家庭教育阻滞变革 |
二、不良的民族习俗制约变革 |
三、薄弱的基础知识妨碍变革 |
第二节 经验凝练——乡村学校变革之借鉴 |
一、在转变教师观念中孕育变革 |
二、在坚持人本思想中推动变革 |
三、在加强交流合作中实现变革 |
第七章 理路探寻: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变革之图景 |
第一节 “乡土性发展”——深化乡村学校特色建设 |
一、坚决避免盲目从众 |
二、回归学生生活世界 |
三、找寻本土文化之根 |
第二节 “外源性发展”——构建乡村学校教育生态 |
一、创建家校合作共同体 |
二、充分运用政策与资源 |
三、汲取社会各界的力量 |
第三节 “内生性发展”——激活乡村学校内生动力 |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二、强化校长变革领导力 |
三、营造“文化价值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实践探寻:案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案例编写与分析的缘起 |
1.1.1 为什么聚焦深度教学理论 |
1.1.2 为什么聚焦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 |
1.1.3 为什么选择S中学Z老师的古诗文教学案例 |
1.1.4 为什么选择案例分析 |
1.2 采用案例编写与分析的方式对本研究课题的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高中古诗文 |
1.3.2 深度教学 |
1.3.3 古诗文深度教学 |
1.4 文献研究综述 |
1.4.1 深度教学理论研究 |
1.4.2 深度教学策略研究 |
1.4.3 语文深度教学研究 |
1.4.4 古诗文深度教学研究 |
1.4.5 综述小结 |
1.5 案例编写及分析的思路 |
1.5.1 案例编写的思路 |
1.5.2 案例分析的思路 |
2 案例正文 |
2.1 深度探寻之缘起设想 |
2.1.1 一次没有灵魂的古诗文课 |
2.1.2 理解后的反思--我想做得更好 |
2.1.3 走向文本深处 |
2.2 深度探寻之摸索尝试 |
2.2.1 初次尝试的欣喜:学生反馈更加多元 |
2.2.2 双师接力:打造精品汇报课 |
2.2.3 常态课中的持续推进 |
2.3 深度探寻之传承推进 |
2.3.1 反思提升:古诗文深度教学模式探寻 |
2.3.2 集体热情:W老师与L老师的同课异构 |
2.3.3 团队成员的困惑 |
2.4 深度探寻之效果反馈 |
2.4.1 深度教学后的学生感悟 |
2.4.2 多元、开放的习作呈现 |
3 案例分析 |
3.1 “深”“浅”之辨 |
3.1.1 古诗文教学观念的突围:从浅度教学走向深度教学 |
3.1.2 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目标审视:深度思考与意义建构 |
3.1.3 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内容处理:深度整合 |
3.1.4 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展开 |
3.2 不足之处 |
3.2.1 古诗文深度教学评价审视:科学评价缺失 |
3.2.2 古诗文深度教学实施难点:教师语文素养的双重限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理论借鉴 |
四 研究对象分析与资料介绍 |
第一章 戊戌前后徐兆玮的经世期许与思想变动 |
第一节 “从何市到常熟”:地方社会中的家族与权势网络 |
一 何市镇状况 |
二 徐氏家族及姻亲网络 |
第二节 “乡谊”与实践:徐兆玮的社会交往与经世期许 |
一 社交网络与交游活动 |
二 守望乡邦与道德教化 |
第三节 “青萍之末”:从阅读世界看维新思潮与士人思想变动 |
一 维新思潮的出现 |
二 旧学与新知:徐兆玮的阅读结构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新政时期徐兆玮的“立功”实践与转型 |
第一节 徐兆玮的“立功”期望与翰林公务生活 |
一 共预新政的地方士人 |
二 入京动机与翰林公务生活 |
第二节 徐兆玮居京的社会活动与谋官生态 |
一 在京社会交往 |
二 日常活动空间 |
三 京师政治生态与个人状态 |
第三节 应变:游学日本的动机、体验与心理感受 |
一 游学动机与对异邦的想象 |
二 观光游历的感官体验 |
三 对都市文明的理性思考 |
四 阅读选择与关注焦点 |
小结 |
第三章 权变与调适:辛亥鼎革前后的政治抉择 |
第一节 从翰林编修到国会议员:辛亥前后徐兆玮的身份转型 |
一 由国到乡:归国谋职失利后转向地方自治 |
二 1911年再次入京失望到离京返乡 |
三 民政副长到国会议员:鼎革之际的身份转化 |
第二节 1913至1923年的参政议政实践与民国印象 |
一 1913年的国会议政实践与心态变化 |
二 国会恢复与徐兆玮的无心留恋 |
第三节 国会议员与地方资源争夺——以争夺农村师范分校为中心 |
一 事件缘起与常熟士绅因应 |
二 事件转机与士绅分歧 |
三 士绅裂化与纷争结束 |
小结 |
第四章 “五四”之后由“立功”到“立言”的新取向 |
第一节 五四“潮流”之外的士人:徐兆玮对国事日渐疏离 |
一 渐趋排斥:徐兆玮对五四新文化的态度 |
二 小镇隐居:1920年代江南士绅隐逸的一种方式 |
三 由政转文:隐逸期间的文化活动 |
第二节 士绅文化权力的延续:以《重修常昭合志》为中心 |
一 从参与到总纂——徐兆玮接任《重修常昭合志》的编修工作 |
二 《重修常昭合志》的体例与书写 |
三 地方志中士人文化权力的实践 |
第三节 结社与文化认同——以虞社诗文唱和为中心 |
一 虞社创办与发展 |
二 文化认同:徐兆玮与虞社同人的诗文唱和 |
三 科举功名士人的其他文化活动 |
小结 |
余论 士人因应的区域比较——以徐兆玮、刘大鹏为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1 徐氏家族世系图 |
2-1 徐兆玮在京日常活动统计表 |
2-2 徐兆玮在北京出行去处统计表 |
4-1 光绪《重修常昭合志》与民国《重修常昭合志》对照表 |
4-2 1931年虞社社员名单 |
4-3 1928至1937年《虞社》各期刊载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身份转换期的教师学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目标 |
第三节 核心概念及界定 |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五节 论文结构与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教师发展研究 |
二、教师学习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学习理论概述 |
二、转化学习理论 |
三、转化学习理论对教师学习的解释力 |
第三节 分析框架 |
一、对学习本质的探讨 |
二、对学习过程与维度的探讨 |
三、对教师学习分析框架的建构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抽样方法 |
第三节 收集资料的方法 |
第四节 分析处理资料的方法 |
第五节 成文形式 |
第四章 教师学习过程中“先入之见”的转变 |
第一节 教师:从“奉为神圣”到“走下神坛” |
一、身在局中的局外人 |
二、身临其境的局中人 |
第二节 教学: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 |
一、观察学徒期:错觉与误解 |
二、职前培养期:乐观与自信 |
三、入职1~3 年:现实与实际 |
第三节 学生:从“被动储存器”到“主动生命体” |
一、观察学徒期:学生是自己、学生是“小大人” |
二、职前培养期:学生是朋友、学生是“人” |
三、入职初期:学生是孩子、学生是“老师” |
第四节 自我:从“我喜欢谁,我想成为谁”到“我是谁,我想成为谁” |
一、观察学徒期:我喜欢谁,我想成为谁 |
二、职前培养期: “我向往‘谁’,我想成为‘谁’” |
三、入职1~3 年:我是谁,我想成为谁 |
第五章 教师学习过程中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
第一节 教学维度:由“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 |
一、“信奉理论”到“使用理论”的内化与建构 |
二、“自我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转变与实践 |
三、“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探索与过渡 |
四、“教-学”单向传输到“教-学-研-思”相生相长的蜕变与行动 |
第二节 学习维度:由“机械学习”到“有意义学习” |
一、向他人经验学习到“做中学”的自觉探索 |
二、单路径学习到双路径学习的主动意识 |
三、外在驱动到内在驱动的自我调节 |
第三节 自我维度:良心、责任与使命的认同与抉择 |
一、基于良心的道义型自我 |
二、基于责任的法理型自我 |
三、基于使命的需要型自我 |
第六章 为使命而教— —L老师的个案调查 |
第一节 选择教师是一种使命 |
一、重要他人的榜样示范 |
二、成长经历的缺憾使然 |
三、家庭教育的正面引导 |
四、关键事件的有力促动 |
第二节 走进学生心里 |
一、爱与包容 |
二、时机与契机 |
三、机智与智慧 |
四、有心与用心 |
第三节 玩转语文 |
一、《龙门镖局》与小说 |
二、《甄嬛传》与成语 |
三、《爱情公寓》与古诗 |
第四节 班级管理像企业运营 |
第五节 教育是修行 |
一、何谓修行 |
二、如何修行 |
第六节 教师是慈善家 |
一、支教 |
二、拓展训练 |
三、做慈善的班级 |
第七章 身份转换期教师学习的主要促动因素 |
第一节 重要他人与关键事件 |
第二节 现实打磨与实践修正 |
第三节 矛盾冲突与博弈互动 |
第四节 教学研究与反思批判 |
第五节 自主学习与主动发展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教师学习的外在过程与机制 |
二、教师学习的内在过程与机制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一、对教师职前培养的启示 |
二、对入职指导的启示 |
三、对职前教师和新手教师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资料分析概念图 |
附录3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8)老舍作品中的儿童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儿童与儿童文学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 老舍作品中的儿童教育思想研究 |
(二) 老舍作品中的儿童形象研究 |
(三) 中外比较视野下的老舍儿童书写研究 |
第一章 老舍作品中儿童形象 |
第一节 苦难儿童 |
第二节 被“扭曲”的儿童 |
第三节 小英雄和小主人 |
第四节 理想儿童 |
第二章 儿童心灵的表现手法 |
第一节 儿童叙事视角 |
第二节 情与趣的融合 |
第三节 文体的沟通与求索 |
一、人物中心论 |
二、简洁个性的儿童剧语言 |
第三章 老舍文艺思想的流变和儿童书写的心路历程 |
第一节 老舍“儿童本位”观的形成 |
一、五四“儿童本位”思潮 |
二、基督教的影响 |
三、国内教育教学经历 |
第二节 启蒙视角下的“教育救国” |
一、海外体验的新视角 |
二、“教育救国”的文学呈现 |
第三节 儿童主体与中国的同构 |
第四节 “儿童本位”与“教育本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助产方向护理本科生心路历程的扎根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资料收集方法 |
1.2.2 资料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访谈结果编码 |
2.2 助产方向护理本科生的心路历程 |
2.2.1 初识憧憬期 |
2.2.2 学习探索期 |
2.2.3 成长蜕变期 |
2.2.4 理性抉择期 |
3 讨论 |
3.1 初识憧憬期:助产方向本科生学习兴趣浓厚,职业期望较高,但缺乏专业认知 |
3.2 学习探索期和成长蜕变期:助产方向本科生学习负担重,成长阻力多 |
3.3 理性抉择期:助产方向本科生择业受诸多阻力因素影响,较多学生未从事助产工作 |
4 小结 |
四、我的教学探索心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倦怠的质性研究 ——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D]. 石露洁.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2]形成数学教学风格的实践途径研究 ——透过Z教师的七个教学课例的视点[D]. 李庆国.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02)
- [4]教育人类学视野下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变革的个案研究[D]. 温仓金.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实践探寻:案例与分析[D]. 朱晶雯.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D]. 汪颖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7]身份转换期的教师学习研究[D]. 程耀忠.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8]老舍作品中的儿童书写研究[D]. 陈立琦. 扬州大学, 2021(09)
- [9]助产方向护理本科生心路历程的扎根理论研究[J]. 王金艳,谷瑞芮,吴丽萍. 中华护理教育, 2021(03)
- [10]基于教师—研究者伙伴关系的初中数学教学改进——以“一次函数”“问题提出教学”为例[J]. 徐冉冉,裘晓丽,姚一玲,蔡金法. 数学教育学报,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