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非线性编辑网络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圆圆[1](2019)在《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电视对农服务一直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高度关注且付诸实践的重要范畴之一。本论文史论结合,富有独到见解地把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理论框架,全面系统深入的从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数字电视时代为电视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广播电视政策对推进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等多重维度,揭示了我国对农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两个核心要素,共同形成合力,推动对农电视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全方位构建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对农节目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格局。同时,对融合媒体时代,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优化发展予以了若干建设性思考。本论文首先从媒体科技史的研究视角,将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史划分为传统电视时代(即模拟技术时代)和数字电视时代两个部分,通过对传播科技与传播内容相互关系的把握,梳理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与发展。阐明了传统电视时代的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对农节目从无到有,经历了栏目化、频道化的升级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数字技术进入电视实操领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采编播各环节走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电视服务应用空间有力拓展,使传统电视对农节目从形式、内容到服务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传输系统的升级与新媒体传输渠道的拓展使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得到突破。论文继而从政策推动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政府如何通过惠农政策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供有效的保驾护航。“三农问题”主导了我国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在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方面,政府都有特殊考量和优惠政策。在具体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建构和生产体系上,惠农政策直接推动对农节目生产完整体系的建立,形成从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全方位全体系的对农服务平台。从原来节目的生产,节目中包含一部分对农服务要素,再到专门对农服务栏目再到专业对农频道,再到央视即将把原军事·农业频道分离,单独成立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这都是基于更好的从层级上显示出对农服务政策优惠的国家考量。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一步实行电视惠农,从县级平台到省级乃至全国平台,来发挥拓展基层第一线的传播影响,通过移动手机终端服务农民的新需求,以融媒体中心平台作为依托将基层的、个体的需求放大到更大的层面,从而为点上的农村和农民服务。正是在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两个核心要素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对农电视从四级覆盖、村村通、户户通、再到落实到人的电视扶贫产业政策,逐步形成当下我国对农传播的基础设施格局,同时,又在对农节目生产方面,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对农服务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一个完整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体系。论文进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举措。笔者结合电视媒介的供求理论和传播学受众理论指导,基于东中西信息传播的“数字鸿沟”、四级广电媒体网络的平台差异的遴选原则和调研的可行性分析,遴选典型地区、典型节目展开实证调查研究。遴选了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富有代表性的《致富经》、《乡约》栏目(国家级对农频道典型)、安徽亳州电视台(市级专业对农频道)及亳州姜屯村(传统村庄)、浙江磐安电视台(县级频道)及磐安管头村等(特色乡村旅游村)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新变化的认知。在深入阐释调研发现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新变化的基础上,对依托科技创新更好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优先理念下传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更大面积地实现基层的对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樊煜[2](2018)在《南昌电视台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传媒生态圈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传统的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抢滩登陆地的冲击中,由曾经“无冕之王”的霸主地位,逐渐与后来居上的新媒体平分天下。甚至有些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媒体,已经将实力相对较弱的传统电视媒体所淘汰。数据显示,全国80%以上的电视台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困境,曾经的广告资源纷纷转投新媒体,仅靠政府财政支持已难以为济。而作为南昌电视台,除了拥有省会城市的平台优势外,又具有红色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等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就其内部而言,南昌电视台发展至今,在人才资源、品牌效益、技术积累等方面也相比之其它同类同级的大多数电视台更具发展潜力。那么,南昌电视台要想在传统电视媒体式微的语境下,逆势上扬,如何发挥其自身的特有优势,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是关键。本文了解和分析了国内外传统电视台在新形势、新环境的境遇,并结合南昌电视台的发展现状,从其内外部环境着手,对其如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探讨。首先,在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对传统的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分析探讨。其次,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法对南昌电视台所处的传媒生态圈环境以及竞争的优劣势进行了研究。最后,针对科学化模型的分析,提出了提升南昌电视台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和方法,以期对包括南昌电视台在内的同类电视台,在其当下发展式微的大背景下,通过提升其核心竞争力,能够改变当下的困境,并且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黄新炎[3](2018)在《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文中提出上海纪录片发展,依托于上海影视,尤其是依托于上海电影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传统。上海电影发展历史中具有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及其透露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始终影响着上海影视的发展,也影响着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无论在思想理念,还是技术手法和人才培养方面,与上海电影关系渊源很深的上海早期纪录片创作和上海科教纪录片创作,相对而言,更为直接地影响了本文所关注研究的上海纪录片的发展和进步。从1980年上海电视台成立纪录片组开始,由电影纪录片面来的电视纪录片开始有了正规军,为新时期上海纪录片创作发展提供了人员、经费和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本文基于简要回溯深厚的上海影视文化历史影响的视野,梳理研究了 1980年至2017年上海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历史,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述其各个历史阶段的创作实践及理念发展、代表作品及传播效果,初步归纳并勾勒出这个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脉络、衍变轨迹及文化影响。伴随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起步,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上海纪录片人,继承了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具有中国新现实主义特征的民生电影精神,比较自觉地把拍摄对象聚焦于市民百姓,深入里弄和街头进行纪实创作,通过讲述基层社会和市民百姓故事来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现实。1986年创办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努力扩大上海纪录片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认真学习日本、美国等国外相对先进的纪录片理念,使“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流派成为当时上海纪录片创作的主要理念及手法。于是,上海纪录片开始自觉塑造能使人有感同身受的普通市民百姓而不再是传统的工农兵形象,捕捉历史新时期社会现实生活生动画面而拥有广泛传播的影响力,注重运用长镜头技术来体现纪录片创作的改革及影响力,从而使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特征基本成型,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传播效果。伴随着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初步辉煌,中国第一个电视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室》应运而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该纪录片栏目的开设与播出,是“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在体制内确立的标志,在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其间,《纪录片编辑室》不仅探索纪录片栏目化生存之道,引领上海纪录片乃至影响了全国电视纪录片栏目的发展繁荣,而且在针对纪录片创作过度使用或者违反真实性原则使用“真实再现”“情景再现”创作手法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提出了“情景模拟”的观点及主张。另外,《经典重访》的创意及创作、拍摄和传播,对优秀纪录片的再传播、再学习,都进行了很好的商业化探索,也开启了类似纪录片续集拍摄制作的先河,具有积极的历史影响。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纪录片编辑室》经历了从辉煌趋于平淡,其中既有上海纪录片自身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时代变化方面的因素。2002年,上海新时期纪录片发展又迈出了重要而历史性的一步: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纪录片频道——上海纪实频道。该频道的创立,在拓展国内外纪录片传播影响的同时,很好地进行了上海纪录片创新发展及传播方面的积极探索,获得了不少较为成功的进步发展。其中在商业化背景下创设的《大师》栏目,能够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弘扬名家大师精神,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人文情感和价值观引领,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档案》栏目则通过从历史中去仔细找寻,挖掘以上海档案为主的生动故事,以悬念、模拟和动画等手段提升系列纪录片的影响力和观赏性。同时,上海纪实频道在努力适应现代消费的环境变化,积极改革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及制播模式。2014年,上海纪实频道上星播出,全方位适应国际化、网络化、全媒体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推进上海纪录片的最新发展。近年来,上海纪录片在探索更为客观真实的市民百姓生活系列纪录片《急诊室故事》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使自觉融合客观纪实与主观制作为一体的系列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很快上马,极大地提振了上海纪录片的创新发展和影响力。与此同时,上海纪录片人积极推出融国际性、广告性、审美性和纪实性为一体的《横穿美利坚》,强化国际合作和品牌营销,还拍摄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海上丝绸之路》,以独有的上海纪录片表达方式参与国际传播并产生积极影响。为了尽可能客观而全面深入地研究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历史,笔者采访了10位涉及上海纪录片发展历史的名人,设计并收集了《大师》栏目的前测、后测的调查问卷及研究,收集了《纪录片编辑室》创立至今播出的纪录片节目表和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从创立至2017年的获奖纪录片名录,并且将其相关文字资料都列为附录,作为本文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阎安[4](2017)在《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文中指出城市广电媒体是城市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子系统,是地方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城市形象传播需要的窗口。本文从空间视域出发,在空间动力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着眼长三角城市广电媒体的现实问题,从第一空间规模对渠道的影响、第二空间需求对内容的影响、网络信息空间对媒体平台功能和架构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典型案例、实践经验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模式予以研究。从空间视域考察,大众传媒发展的现实过程是由多层次动力交互作用推动的,并存在多个维度的空间动力机制。在物质的第一空间,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空间的扩张和人口的大规模集聚,进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传媒相关产业发展,为大众传播提供了渠道资源。在精神与文化的第二空间,大众传媒进行精神生产,通过塑造“公共空间”和重建“想象的共同体”,在第二空间建构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城市精神文化空间建设的现实需求,也直接牵引大众传媒内容的生产方向。在由信息网络构成的“新的空间”,互联网实现了城市另一个界面的“可沟通性”,并重塑人类多个面向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空间连接、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被技术重构,也进而导致大众传媒的功能转换与平台迁移。从第一空间维度看,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源、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产生了规模效应,驱动媒体渠道的空间扩张。高密度社区降低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单位成本,使更加先进的通讯网络在城市化区域率先普及;受益于城市化区域旺盛的人口流动,广播电视无线传输渠道的移动优势得以发挥,以城市“动众”为服务对象的交通广播和移动电视成为城市广电新的增长点。对于城市广电而言,渠道的扩张和日益开放意味着“溢出效应”,但同时也意味着来自行业内强势媒体和行业外互联网巨头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单纯的“规模驱动”将进入增速回落、直至增长乏力的阶段,而“创新驱动”将成为渠道拓展的新动力。对于城市广电来说,渠道资源将从垄断转向开放,从稀缺转向过剩。从第二空间维度看,当前中国城市呼唤理性、建设性的公共舆论空间,和具有包容度、亲近感的社会认同空间。正是上述需求,牵引着广电媒体的内容生产与创新。城市广电在电波和屏幕中,建构起一个虚拟的城市交流场域,在反映社会舆论的基础上设置议题、提供意见,并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由此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城市广电发挥监测本土环境、沟通本地人群、传播地域文化、延续城市记忆、弘扬城市精神的功能,成为促成城市文明外化与具象化的重要媒介。城市台自办节目一直是城市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的窗口,在荧幕上呈现的家庭生活、日常礼节与习俗,为重建社会认同提供了帮助。对于城市广电来说,这是内容生产应该坚持的方向。从“一个新的空间”这一全新维度看,在城市空间被互联网深刻改造的背景下,城市广电的业务形态、组织架构和媒介功能也随之变革调整,作为内容产制者和渠道运营商的角色定位相应改变。城市广电转型发展而来的视听新媒体业务,尤其是带有网络社区特点的视音频网站,成为新技术条件下连接人与人的重要平台。这一转型延续并放大了广播电视自产生以来一直存在的促进社会沟通的功能,并融入了互联网社交化传播、生产主体民主化等特性优势。城市广电向城市综合信息平台的转型,不仅扩宽了传统节目类内容的传播渠道,更充分发挥了传统媒体信息整合的优势。通过对城市资讯、城市服务、城市消费等要素的整合,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支撑,城市广电将转型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综合对“三个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判断,本文认为,第一空间的扩张驱动力将从“规模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媒体渠道将从垄断变为“过剩”。在新的渠道生态下,城市广电应提高“善用渠道”的能力,着力降低渠道成本。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与媒体协作、线上和线下渠道融合,实现渠道共享和内容价值最大化。在第二空间,由城市社会建设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牵引的内容生产仍将维系,城市广电仍是构建城市公共空间和社会认同的重要力量。通过深耕城市,捕捉城市化带来的新需求,可以推动城市广电不同类型的新节目研发;通过下沉到社区,实行“超级本地化”策略,可以以多样化的“小而美”生产赢得市场青睐。在网络信息空间,互联网越来越强的媒体属性和空间连接能力,将“倒逼”城市广电的融合与调整。通过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实现节目、技术、平台、人才等生产要素逐步共享融通;通过探索平台经营的多元化战略,推动城市广电实现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经营。
邵振奇[5](2017)在《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传播的活动可以区分为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并非各种媒介依次取代,而是依次叠加的过程。戏曲的传播也契合着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经历了原始口耳相传的亲身传播→→多种方式的单面传播→→一种方式兼容多面传播的三个阶段。电视的出现,使戏曲在同一平台上的多面传播成为可能。电视以其强大的传播和感召效应和无远弗届的影响力,极大拓展了戏曲的受众群体,顺应了观众由剧场到家庭的观演方式的变化。栏目化使戏曲电视节目的编排和播出告别了杂乱无章的局面,不仅是电视编排形式上的革新,也是戏曲电视节目在制作观念、管理模式、传播策略上对电视生态演进的主动适应,是戏曲电视持续深化发展最重要、最突出的标志。它集合了剧场型、知识型、综艺型和真人秀等形式于一身,熔戏曲欣赏、信息传播、知识普及、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炉”,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综合性、参与性,加之在固定的时间和频道播出,使观众的收视习惯得以养成,已然成为戏曲传播最好的平台之一。本文的研究按照“面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线索展开。在“面向问题”层面,主要以纵向、横向两种视角,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分别进行动态考察和分类观照。梳理戏曲与电视联姻的流变轨迹可见,二者的结缘以电视的主动示好为始,历经初创(1958-1965年)、停滞和复苏(1966-1978年)、迅速成长(1979-1995年)和持续深化(1996年至今)四个阶段,二者结合更加自然,互动更加密切,合作走向深入。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戏曲电视栏目历经萌芽期(1978—1987年)、发展期(1988—1995年)、繁荣期(1996—2003年)、转型重塑期(2004年至今)四个时期。从“戏曲唱段,我播你看”的单一形式,到“多元共荣,采撷众华”的繁华景象,戏曲电视栏目完成了专题化→→板块化→→综艺化→→娱乐化→→竞技化过渡,分众化、品牌化理念愈加深化,参与性日渐凸显,栏目的形式及内容亦趋向多元。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戏曲电视栏目始终以极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不断汲取其他艺术的养分,并尝试与新的栏目形式结合,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新的生机,更使戏曲栏目成为中国生命力最长的电视文艺形式之一。当前,戏曲栏目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新办栏目数量锐减,老牌栏目停办取消,播出时间一改再改,戏曲电视栏目的主创人员在困难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多变的姿态迎难而上,使戏曲栏目进入了转型重塑的新时期。从“现实”层面,主要对当前开办的戏曲电视栏目进行分类观照。本文从电视类型化的意义出发,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类型应成为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共同遵守的“契约”,同类栏目应体现出相似的文化价值,满足观众特定的需要,引导观众选择。本乎此,戏曲电视栏目可分为剧场型、知识型、综艺型、真人秀四大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型栏目进行了概念释义,对每一类型所包含的具体栏目形态进行细分,从媒体、时间、地理三个方面考察其分布情况,并归纳出各自的局限和问题。在“分析问题”层面,本文力图紧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倾向,以发放问卷的形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04位观众进行了调查。对观众接触戏曲的渠道、收视行为、形式及内容倾向以及收视评价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通过交叉分析,进一步探究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观众的收视差异。调查发现,总体上中年以上群体对戏曲的忠诚度更高,青少年群体则普遍远离。对于接触戏曲的渠道,不同类型的受众选择差异明显,而电视、广播构成各类型受众接触戏曲的主要渠道。在收视行为方面,尽管戏曲栏目的现实受众群体庞大,但忠实受众数量偏少,总体收视状况不容乐观,其中青少年、高学历者、城市居民的收视热度更低。在形式及内容倾向上,戏曲剧场、竞赛类栏目受众群稳定,但局限性较强;戏曲教学、访谈、新闻专题类栏目备受冷落,生存空间已十分有限;而戏曲真人秀异军突起,成为戏曲电视栏目发展新的增长点。从观众对现有戏曲栏目的评价上看,整体满意度不高,“众口难调”矛盾突出;老牌栏目中,有些已进入衰退期,而以《梨园春》为代表的若干栏目收视神话仍在延续;此外,有些新兴栏目受到肯定,说明创新求变,争取年轻观众和高学历观众是当前戏曲栏目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解决问题”层面,本文首先以受众调查的结论为依据,以当前此类栏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与问题为导向,在论述当前文化语境对戏曲电视栏目深刻影响的基础上,力求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对此类栏目的发展定位与走向进行观照,并以传播要素为基本线索,从观念、受众、内容等方面展开论析,试图解答戏曲电视栏目的定位问题。在认识上,戏曲栏目的主创人员应将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加强彼此的选择、介入、交流、融合,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站在大众的立场和角度,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栏目“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既要正视大众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和积极意义,又要提防和抵制其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消解和冲击,在承认大众文化合理的感性欲望基础上,唤醒人们对戏曲的审美自觉,最终实现审美超越。一方面,要使栏目具有共性特征,坚守本土化的品质、平民化的品位、人文化的品格;另一方面,要以目标观众为中心,进行受众细分,围绕“传统韵味”、“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娱乐本位”、“多元融合”等方面进行内容定位,满足不同观众的收视需求,从而巩固忠实受众,培养流动受众,挖掘潜在受众。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本文从策划、主持、包装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本文以为,戏曲栏目应在主题策划、特别策划和系列策划三个方面大做文章,在精心策划的基础上,加以“动态与常态”的改版,不断调整板块、改进环节、增加元素,使栏目历久弥新、长盛不衰,时刻带给观众以强烈的新鲜感。同时,还应突破固有的传播模式,实现跨区域合作、跨文化传播、多媒体联袂,最大限度地拓展受众群体。主持人是电视栏目重要的品牌,应在形象气质、言语方式、文化内涵方面与栏目契合。戏曲栏目的主持人可分为表演型、平民型、专家型三种,媒体可拓展来源,广纳英才,并大胆启用跨界主持人,主持人则要不断完善素养,提升技能,以寻求延展与超越,延长其主持生涯。此外,戏曲栏目还必须在外在包装上多动心思,通过对栏目名称、形象标志、宣传口号,以及片头、片尾、片花等的设计和包装,使栏目达到特色鲜明、深入人心、内外兼修、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本文还对戏曲电视栏目与新媒体的整合与互动进行了展望。与传统的电视媒体相比,内容的“海量”和形式的“多样”构成了新媒体传播的显着特征和重要优势;移动终端,尤其是手机、IPAD等“带体温的媒体”,弥合了戏曲欣赏特性和受众审美习惯之间的裂痕,极大地拓展了观众的收视时空;而欣赏方式的交互性更是打破了传受者之间的界限,带来信息获取方式的变革,培养了观众超链阅读的逻辑思维方式和理念,这一切都为戏曲栏目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加强媒介融合,实现多屏联动,应是戏曲电视栏目与新媒体整合与互动的有效手段。
赖豪鸣[6](2017)在《社交媒体时代的广电媒体融合之道 ——基于浙江广电新媒体测评和调研的剖析》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以人类弱关系强化为特征的“社交媒体时代”成为靓丽的标签。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夹击下,传统媒体更趋式微,革新图存、融合发展更加紧迫。读硕以来,本文作者一直随导师参与各类媒介融合课题的调研,特别是2016年10-11月参加了浙江省首次广电新媒体(微信公众号)测评,在论文准备阶段又独立对全省171个广播电视台(频道、频率)的新媒体矩阵进行了全面检测。本文综合这一系列测评、调研与文献研究、在线搜索所积累的素材、数据进行分析,对浙江广电新媒体发展现状进行研判:当前广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部分广电新媒体的用户规模已超越听众或观众规模,浙江广电新媒体在全国和本地同行中均已领先,广电新媒体发展中呈现出“集聚效应”;梳理出广电媒体融合的三大成功经验:从“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从闭门造车到借船出海、从盲目跟风到求真务实;直面广电新媒体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瓶颈,有针对性提出对策和建议。
罗丹[7](2015)在《动态视觉空间中的平面设计元素研究 ——以电视频道包装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平面设计元素的应用也从静态转向动态,使动态视觉空间与平面设计两个不同设计范畴的艺术设计形式结合到一起,而在动态视觉空间设计中融入更多的平面设计元素,所产生出来的更多新的动态视觉效果和丰富动态视觉空间的视觉语言,也从新的角度给大家带来更多不同的心理感受,并从中发现新的创意思维。本文通过以电视频道包装为例,对动态视觉空间和平面设计元素之间的构建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并对“动态视觉空间”的特征形态进行整理汇总,从各个电视频道包装的实际案例中,搜集本研究需要的元素资料,并将这些元素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型的元素沿着时间线运动后,在动态视觉空间中展现出来的不同的视觉形态,以及平面元素是如何演绎动态视觉空间。文章分为三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背景下,论述课题的选题意义、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本研究中的有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动态视觉空间发展的现状和动态视觉空间构建的基本形式。第一章从动态空间和电视频道包装的历史溯源,分析各相关专业与电视频道包装设计的关联性;第二章从时间和视觉心理两个方面分析同动态视觉空间之间的关系,并且总结出动态视觉空间的基本形式。第三部分为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第三章平面元素演绎动态视觉空间,从平面设计中的单体元素、文字元素、图像元素三方面分析各个元素在动态视觉空间中的表现;第四章平面设计元素在动态视觉空间里的多维度扩展,重点从二维平面视觉空间、三维动态视觉空间、四维感知空间、多维意象空间四个角度中详细分析了平面设计元素是如何演绎动态视觉空间。
邢国华[8](2015)在《河北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结合文化媒体企业国内外战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电视台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总结出适合河北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和如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策略实施方案。首先,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对媒体行业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市场环境与发展机遇,为理清企业内部情况、找出准确的解决策略奠定了基础。其次,使用SWOT法进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找出其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找出优势所在,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再次,对媒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概括与定义,找出河北电视台核心竞争力所在,最终提出能够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策略。最后,为了确保提高河北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战略得以真正落实,就其如何实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从提升创新能力,创建品牌影响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论述,完善了河北电视台的竞争战略策略。
汤砺锋[9](2014)在《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研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属于较少被关注的话题。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也都没有特别多的文献资料对此进行专题研究。但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资源交换在中国电视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文定位于实现一个问题式的理论架构,在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探讨。文章以传播学、经济学、媒介经营管理学、互联网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野,紧扣当下中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平台与全媒体的融合脉搏,在诸多生产现场收集大量的一手资料,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对比国外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较为系统的论证中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的依据、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和发展路径等要点,提出建设性的生产思路,展开问题式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新闻交换的理论基础,从新闻生产与新闻交换、新闻生产的结构特征和场域特征入手,结合组织传播学理论,市场新闻业理论,特别是麦克玛纳斯市场新闻业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在对中国电视新闻市场格局分析中,笔者提出了,由于原有的四级办台的格局被打破,省级电视台特别是上星频道,从技术上完全可以达到中央电视台的覆盖范围。不完全的市场结构与新媒体技术的双重挤压,从而使得电视新闻整个生态发生了变革,不仅体现在新闻竞争格局的多元化,还体现在媒介层级的淡化、传播渠道的立体化,更多的是体现在新闻生产主体的多元化和受众时间的碎片化。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广泛的案例分析基础上,电视新闻交换网络最早产生是在欧广联,笔者首先对欧广联、亚广联等世界上最主流的六大电视新闻交换网络进行案例研究,特别是亚广联的发展途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随后对中国四大主要的电视新闻交换网络进行现状分析,四大电视新闻交换网络因为各自定位不同,都采用了不同的运作模式和发展路径,产生的最后结果也有极大的差别。纵观国内外的电视新闻交换网络,有一个特点不容忽视,就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有了根本的发展,改变了以前那种交换机制,用网络拓扑结构和CDN加速技术装备的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才在实际工作和运转中得到保证。论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通过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人员技能、素质、观念的全面提高,是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全面提升的关键。而随着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原来禁锢在传统电视台的政策劣势迟早被冲破,市场化下的电视新闻交换网络才能真正的走向繁荣。,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我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进行研究。将中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放在整个电视新闻生产的系统框架内进行阐释和分析,从不同层面分析我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发展现状、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路径,为中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对策支持。2.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的从业人员、现状以及电视新闻交换生产进行动态跟踪调研,探索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的发展规律,提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交换的发展战略和途径。采取平台开放、多媒体互动,多屏呈现、用市场化运营策略等方式,促进电视新闻交换网络有质的飞越。3.提出了新闻交换背景下的电视新闻资源整合策略,根据不同所处的市场位置,利用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的不同做法,从而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收视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4.通过对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网络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使得当前电视新闻面临的外部问题和内部问题逐一浮出水面,并且明确提出资源整合能力就是媒介生产力。5.首次对中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网络进行广泛调研和访谈,以资源整合能力和交换能力,提出中国电视新闻资源交换突破的战略、路径和策略。
温云玲[10](2013)在《内蒙古电视台专业新闻频道运作模式设计》文中认为内蒙古电视台是一个省级电视台,它旗下有蒙汉语9个频道,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就是其中唯一一个新闻频道,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个省级新闻频道。国外并没有省级新闻频道这一事物,省级新闻频道是中国特有的产物,它是国外新闻传播趋势影响、国内频道专业化、电视新闻理念转变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省级电视新闻频道的兴起和发展与民生新闻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我国首个电视新闻专业频道开办于1999年,而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开办于2005年,在频道专业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脚步可谓缓慢。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开办8年来实质上并没有走上专业新闻频道之路,在与其它频道争夺收视率的时候也并未显现出专业新闻频道的优势。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是内蒙古地区唯一一个省级新闻频道,目前在全区都实现了落地,这也决定了它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还是有很大竞争优势。本文就是想在广泛研究国内外新闻频道的发展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打造内蒙古电视台省级专业新闻频道的理念及可行性,并对内蒙古电视台专业新闻频道的设计、建设以及运营管理提出自己的设想和意见,让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新闻频道,最大限度上发挥媒体产业属性,争取较高收视率,同时发挥重要的舆论宣传和引导作用,在政府、媒体、公众的三者关系上发挥积极有效的协调作用,担当媒体的责任,促进社会和谐。
二、江西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非线性编辑网络的设计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非线性编辑网络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价值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 |
第一节 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 |
一、广播对农服务的滥觞 |
二、广播对农节目的社会效应 |
第二节 电视科技促进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 |
一、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导作用 |
二、电视问世催生对农节目多彩新形态——从节目到栏目化、频道化 |
第三章 数字时代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 |
第一节 节目制作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 |
一、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的便捷高效 |
二、数字电视服务的应用空间拓展 |
第二节 数字电视技术促进对农电视新格局的产生 |
一、节目内容生产的多样化与节目形态的变迁 |
二、传输系统的升级拓展有力突破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 |
三、对农传播新格局的形成 |
第四章 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 |
第一节 互联网思维引发重新认识电视及其对农服务节目的传播理念与模式 |
一、“互联网思维”及其在传播业的核心理念 |
二、互联网思维对整个电视传播理念的颠覆与重塑 |
三、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及传播理念与模式的突破 |
第二节 互联网环境引发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生产的变化 |
一、受众的变化:受众构成、需求和审美趣味 |
二、传播环境的变化:从传统电视到三网合一的传输格局 |
三、节目的变化:节目形态、传播渠道与盈利模式 |
第五章 我国广播电视政策对推动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 |
第一节 由“三农问题”主导的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 |
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政策深化 |
二、党和政府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政策安排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的惠农政策 |
一、传媒产业化的双重效益目标及其关系 |
二、“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在对农节目生产供给中的特殊考量 |
第六章 从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 |
第一节 典型案例的遴选 |
一、典型案例的遴选依据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 |
第二节 传统农民信息需求升级——安徽亳州调研发现 |
一、亳州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具体调研的实施 |
三、调研发现:基层农民对信息需求走向更高层次 |
第三节 “走进来”:基于新型农村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浙江磐安调研发现 |
一、磐安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调研的具体实施 |
三、调研发现:农村新兴产业推动农民对农需求的多样化 |
第四节 国家级对农节目的创新实践——央视《致富经》、《乡约》调研发现 |
一、《致富经》、《乡约》基本情况 |
二、《致富经》的创新探索 |
三、《乡约》的创新探索 |
第七章 总论:对农传播优化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变化 |
一、电视对农服务须适应农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
二、新兴产业形态下的农民:主动传播需求有待满足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县级对农服务节目发展提供新指南 |
一、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解决县级电视媒体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发展经验 |
三、县级融媒体建设对对农服务持续优化的思考 |
第三节 移动优先理念下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 |
一、“内容为王”升级,大小屏差异化的战略布局 |
二、传统优势对农节目走向移动终端的实现路径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实现对农服务节目分级扶持政策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2)南昌电视台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 本论文研究意义 |
1、传统电视媒体营销发展的客观要求 |
2、南昌电视台做大做强的战略突破口 |
3、南昌电视台摆脱同级电视台“同质化”竞争的出口 |
(四) 研究方法 |
(五) 论文框架图 |
二、传统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概述 |
(一) 传统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 |
1、传统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
2、传统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特质 |
(二) 传统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 |
1、传统电视媒体的内部机制 |
2、传统电视媒体品牌 |
3、节目内容生产 |
4、媒体专业人才资源 |
(三) 传统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的衡量指标 |
1、收视率指标 |
2、满意度指标 |
三、南昌电视台所处的传媒生态的分析 |
(一) 南昌电视台在内的城市台所处的传媒生态圈环境分析 |
(二) 传统电视行业的业态环境 |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2、替代品生产的威胁 |
3、现有竞争对手 |
4、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5、买方讨价还价能力 |
(三) 南昌电视台内部环境分析 |
1、南昌电视台简介 |
2、南昌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3. 产品开发的条件 |
4、节目创作和创新能力 |
5、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
四、南昌电视台的SWOT分析 |
(一) 南昌电视台的竞争优势 |
1、主流媒体权威性优势 |
2、接近性优势 |
3、本地观众忠诚度优势 |
4、文化地缘优势 |
(二) 南昌电视台的竞争劣势 |
1、市场的萎缩 |
2、人力资源薄弱 |
(三) 南昌电视台的竞争机会 |
1、政府政策倾斜 |
2、创收形势稳中有升 |
(四) 南昌电视台的竞争威胁 |
1、电视节目播出渠道垄断权逐步丧失 |
2、新媒体冲击下观众的分流 |
3、广告商的撤离以及广告的弱化 |
五、南昌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一) 南昌电视台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评价体系 |
1、栏目资源指标子系统 |
2、频道受众指标子系统 |
3、成本效益指标子系统 |
(二) 南昌电视台核心竞争力实施效果评价体系 |
1、栏目资源指标评价 |
2、频道受众指标评价 |
3、成本效益指标评价 |
4、南昌电视台实证研究结论 |
六、南昌电视台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分析 |
(一) 人才战略 |
1、人才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实施策略 |
(二)文化战略 |
1、南昌红色文化与历史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
2、内容的本地化 |
3、形式的本地化 |
(三) 品牌战略 |
1、品牌化全媒体发展 |
(四) 创新战略 |
1、体制创新 |
2、内容创新 |
3、观念创新 |
(五) 整合营销战略 |
1、建立内部协调一致的沟通关系 |
2、培育外部沟通渠道 |
3、整合内外部信息 |
七、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第一章 依托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传统(1980年前) |
第一节 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时代意识及传播影响 |
1. 1949 年前上海电影的时代意识及传播影响 |
2.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前上海电影的国内外影响力 |
第二节 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纪录影像及传播影响 |
1. 1949 年前上海纪录片的民族意识及传播影响 |
2.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前的上海纪录片创作及传播 |
第三节 站在上海科教片肩膀上的创作及传播 |
1. 1980 年前上海科教片的起步及影响 |
2. 1980年前上海科教纪录片的审美特征 |
3. 1980 年前上海科教纪录片对上海纪录片发展的贡献 |
第二章 起步于改革开放和关注百姓生活(1980-1993) |
第一节 在外宣名义下悄然起步 |
1. 从“专题片”到“纪录片” |
2. 以创办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实现“请进来”“走出去” |
3. 从友好城市电视节到上海电视节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二节 市井民生影像的真切记录 |
1. 向日本等外国同行学习纪录片创作新理念 |
2. 深入上海里弄去创新纪录片拍摄 |
3. 走向街头再现新时代上海百姓生活景象 |
4. 真实记录国内外重大政治关系变化后的民情生活 |
第三节 新时期上海纪录片成型特征及传播影响 |
1. 表现普通市民百姓而不再是工农兵形象 |
2. 捕捉历史新时期社会现实生活而拥有广泛的传播影响力 |
3. 自觉注重长镜头技术运用来体现思想理念的改革进步 |
第三章 《纪录片编辑室》的空前引领及历史影响(1993-2002) |
第一节 《纪录片编辑室》诞生与上海纪录片勃兴 |
1. 《纪录片编辑室》:从上海到全国的传播影响 |
2. 《纪录片编辑室》与“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 |
3. 《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化特色及不足 |
第二节 现场实地再现平民感受及心态 |
1. 记录大上海发展与新上海人的生活感受 |
2. 再现新上海建设与老上海人的生活情感 |
3. 《纪录片编辑室》人的思想精神与纪录情怀 |
第三节 值得再认识的“情景模拟” |
1. 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搬演”“真实再现”和“情景再现” |
2. 为何应该是“情景模拟”? |
第四节 《纪录片编辑室》从辉煌趋于平淡 |
1. 自身原因 |
2. 时代因素 |
第四章 消费主义环境下的商业化之路(2002—2014) |
第一节 《经典重访》:跨越时空对话的商业与人文考量 |
1. 《经典重访》的历史背景及商业人文考量 |
2. 《经典重访》的内容选择 |
3. 《经典重访》的重访策略 |
4. 《经典重访》的收视率及传播效果 |
第二节 消费历史档案资料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1. 从《星期五档案》到《档案》 |
2. 利用老上海档案的独特性打造品牌效应 |
3. 《档案》栏目纪录片创作特色及传播效果 |
第三节 消费历史名人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1. 《大师》栏目的人文精神及文化品位 |
2. 《大师》作品的传播影响力实证研究 |
第四节 构建领风气之先的商业化运作平台 |
1. 《东方全纪录》的商业化运作及效果 |
2. 《上海100》:与自己相遇的上海新时代城市纪录片 |
第五节 适应消费主义环境的纪录片创作管理改革 |
1. 拓展纪录片认识,丰富频道栏目 |
2. 实行制播分离,效率效益考核和增加自制纪录片 |
第五章 全媒体时代的纪实坚守与创新发展(2014—2017) |
第一节 坚守纪实精神及当代创新 |
1. 《急诊室故事》:涉及敏感题材与谨守客观真实 |
2. 《人间世》:主体选择与纪实精神高度融合的创新成功 |
第二节 强化国际合作与品牌营销 |
1. 《横穿美利坚》项目的创新意义与摄制策略 |
2. 国际性、广告性、审美性和纪实性融为一体的创作及传播效果 |
第三节 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
1. “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与上海纪录片创作及传播 |
2. 《海上丝绸之路》的上海表达及传播影响 |
3. 其他融入或配合“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上海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第四节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创新发展 |
1.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管理机制创新 |
2.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 |
结语:上海纪录片的宏观回溯及前景展望 |
第一节 新时期上海纪录片发展宏观回溯 |
1. 平民生活的人文表达 |
2. 创新纪实的海派表达 |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纪录片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三、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总体设计 |
第一章 城市广电发展的空间动力机制 |
第一节 第一空间演进及其发展驱动力 |
一、第一空间特征 |
二、城市第一空间的历史演变 |
三、第一空间动力机制——规模驱动 |
第二节 第二空间建构及其发展驱动力 |
一、第二空间特征 |
二、大众传媒与第二空间的建构 |
三、第二空间动力机制——需求牵引 |
第三节 “一个新的空间”的诞生及其发展驱动力 |
一、“一个新的空间”及其特征 |
二、“新的空间”对城市第一、第二空间的改造 |
三、一种新的动力机制——功能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第一空间维度:规模驱动与城市广电的渠道扩张 |
第一节 空间集聚效应下的渠道扩张 |
一、渠道扩张的人口动力来源 |
二、城市规模与广电媒体渠道扩张之关系探讨 |
三、长三角广电网络整合及对城市台的影响 |
四、网台关系新格局下的城市广电发展 |
第二节 空间流动机遇下的渠道扩张 |
一、渠道扩张的交通动力来源 |
二、城市交通与广电媒体渠道扩张之关系探讨 |
三、长三角交通广电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四、移动终端挑战与渠道发展的新机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二空间维度:需求牵引与城市广电的内容优化 |
第一节 空间治理需求牵引下的内容优化 |
一、长三角城市媒体公共空间建设需求分析 |
二、城市广电参与社会公共空间建设的机制与作为 |
三、公民社会建设中的城市广电内容生产 |
四、个案分析:城市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的窗口——《民声》 |
第二节 空间认同需求牵引下的内容优化 |
一、长三角城市居民社会认同建构需求分析 |
二、广电媒体参与城市认同空间重构的机制与作为 |
三、“家园城市”建设中的广电媒体内容生产 |
四、个案分析:城市认同建构的真人秀样本——《新老娘舅》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的空间维度:功能拓展与城市广电的平台再造 |
第一节 适配城市社交空间的平台再造 |
一、重构人与人的空间连接 |
二、实践一:从广播电视台到视音频社区 |
三、服务于社交城市的平台运营方式及空间属性 |
四、个案分析:独具特色的城市视频社区——“葫芦网” |
第二节 融合城市智慧空间的平台再造 |
一、重构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 |
二、实践二:从内容媒体到城市综合信息平台 |
三、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平台运营方式及空间属性 |
四、个案分析:活跃于掌端的智慧城市——“无线苏州”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三角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的策略与构想 |
第一节 整合与开发:城市广电渠道延伸的新命题 |
一、对第一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
二、整合:区域一体化趋势卞的城市台联盟合作 |
三、开发:打通“线上+线下”的新媒体渠道 |
第二节 深耕与下沉:城市广电内容创新的新理念 |
一、对第二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
二、深耕:深度满足城市化需求的节目研发 |
三、下沉:紧贴社区生活的“小而美”内容生产 |
第三节 融合与跨界:城市广电平台升级的新思路 |
一、对“新的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
二、融合:推动城市广电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
三、跨界:积极探索平台经营的多元化战略 |
本章小结 |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与衍生讨论 |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与界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流变及特征 |
第一节 戏曲与电视的联姻与互动 |
一、初创阶段(1958-1965年) |
二、停滞和复苏阶段(1966-1978年) |
三、迅速成长阶段(1979-1995年) |
四、持续深化阶段(1996年至今) |
第二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发展历程及观念衍变 |
一、萌芽期(1978—1987年):摸索、尝试,形式单一 |
二、发展期(1988—1995年):灵活、分众,注重参与 |
三、繁荣期(1996—2003年):娱乐、竞技,打造品牌 |
四、转型重塑期(2004年至今):创新、求变,期待突围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特征 |
一、固定性 |
二、综合性 |
三、参与性 |
第二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分类及问题 |
第一节 戏曲剧场型 |
一、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定义 |
二、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分布情况 |
三、戏曲剧场型栏目的构成元素 |
四、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二节 戏曲知识型 |
一、戏曲知识型栏目的定义 |
二、戏曲知识型栏目的分类 |
三、戏曲知识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三节 戏曲综艺型 |
一、戏曲综艺型栏目的定义 |
二、戏曲综艺型栏目的元素 |
三、综艺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四节 戏曲电视栏目新类型——真人秀 |
一、戏曲真人秀栏目概述 |
二、戏曲真人秀栏目的构成元素 |
三、戏曲真人秀的文化坚守与传播效应 |
四、戏曲真人秀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三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受众调查与收视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过程及样本情况 |
第二节 受众接触戏曲的渠道分析 |
一、问卷的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总体情况分析 |
三、不同年龄受众接触戏曲渠道的差异分析 |
四、不同文化程度受众接触戏曲渠道的差异分析 |
五、不同居住地受众接触戏曲渠道的差异分析 |
六、结论及启示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观众的收视行为分析 |
一、问卷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戏曲电视栏目的到达率 |
三、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的收视热度分析 |
四、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动机分析 |
五、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时段分析 |
六、结论及启示 |
第四节 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倾向分析 |
一、问题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总体情况分析 |
三、不同年龄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差异 |
四、不同文化程度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差异 |
五、不同居住地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差异 |
六、结论及启示 |
第五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收视评价分析 |
一、问题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的总体评价 |
三、当前戏曲电视栏目所存在的问题 |
四、观众对中央电视台戏曲电视栏目的评价 |
五、观众对省级电视台戏曲电视栏目的评价 |
六、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素质的要求 |
七、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评价 |
八、结论及启示 |
第四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定位 |
第一节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戏曲电视栏目 |
一、大众文化的概念释义 |
二、大众文化对戏曲电视栏目的冲击 |
三、大众文化对戏曲电视栏目的启示 |
四、大众与精英的审美互动 |
第二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观念定位 |
一、品质本土化 |
二、品位平民化 |
三、品格人文化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受众定位 |
一、巩固忠实受众 |
二、培养流动受众,挖掘潜在受众 |
第四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内容定位 |
一、传统韵味 |
二、时代特征 |
三、地方特色 |
四、娱乐本位 |
五、多元融合 |
第五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制作与包装 |
第一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策划与改版 |
一、策划手段 |
二、改版创新 |
三、传播与合作模式 |
第二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主持艺术 |
一、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类型 |
二、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选择 |
三、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形象定位 |
四、主持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外在包装 |
一、栏目名称 |
二、栏目形象标志 |
三、栏目宣传口号 |
四、栏目片头、片花、片尾 |
余论戏曲电视栏目与新媒体的整合与互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A:戏曲电视栏目受众调查问卷 |
附录D:若干优秀戏曲电视栏目台本 |
附录E:诸种戏曲电视综艺形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社交媒体时代的广电媒体融合之道 ——基于浙江广电新媒体测评和调研的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传统媒体在社交媒体时代加速衰落 |
2、广播电视业内的红海之争 |
3、媒体融合发展的紧迫感与蓝海之旅 |
4、浙江省首次广电新媒体测评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社交媒体的研究 |
2、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 |
3、关于广电新媒体应用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1、统计分析法 |
2、深度访谈法 |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
二、关于浙江广电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基本研判 |
(一)广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
(二)部分广电新媒体用户规模已超越听众或观众规模 |
(三)浙江广电新媒体在全国和本地同行中均已领先 |
(四)新媒体发展中的“集聚效应” |
三、浙江广电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若干经验 |
(一)从“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 |
1、传统与新兴媒体水乳交融 |
2、线上与线下活动无缝对接 |
3、线性与非线传播优势互补 |
(二)从闭门造车到借船出海 |
1、发扬互联网精神开拓进取 |
2、运用互联网思维放眼未来 |
(三)从盲目跟风到求真务实 |
1、微信独秀的原因探析 |
2、让思想冲破牢笼 |
四、浙江广电新媒体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
(一)主要问题 |
1.发展不平衡 |
2、管理有盲区 |
3、运营低水平 |
(二)对策建议 |
1、强化把关,消除隐患 |
2、因地制宜,破解人才瓶颈 |
3、重视提高运营水准 |
4、抓住短视频与微直播的历史性机遇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浙江省首次广电新媒体(微信公众号)测评报告 |
附录 2:浙江省首次广电新媒体(微信公众号)测评结果排名 |
致谢 |
(7)动态视觉空间中的平面设计元素研究 ——以电视频道包装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论文背景、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选题理由与意义 |
二、课题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自己的见解 |
第二节 本研究有关概念界定 |
一、动态视觉空间 |
二、动态视觉空间的两种设计方向 |
三、平面设计元素 |
第三节 平面设计元素在动态视觉空间中的演绎 |
一、元素演绎方式更自由化 |
二、“简约而不简单”的电视频道包装设计 |
第四节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动态视觉空间的发展与多维度视角中的电视频道包装设计 |
第一节 动态视觉空间概念的历史演变 |
一、动态空间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流动空间概念前后的动态空间发展 |
三、动态视觉空间发展的理论支撑 |
第二节 电视频道包装设计溯源 |
一、原始手工制作时代(1980年----1995年) |
二、多层叠画时代(1995年---1999年) |
三、三维时代(1999年---2002年) |
四、二维时代(设计时代) |
第三节 各相关专业与电视频道包装设计的关联性 |
一、平面设计与电视频道包装设计 |
二、影像设计与电视频道包装设计 |
三、数字媒体技术与电视频道包装设计 |
第二章 动态视觉空间的建构 |
第一节 时间与动态视觉空间 |
一、静态视觉空间 |
二、动态视觉空间 |
第二节 视觉心理学与动态视觉空间 |
一、看与知觉 |
二、感觉与形式 |
第三节 动态视觉空间的基本形式 |
一、液态化溶解 |
二、多样可变形态 |
三、破碎失衡 |
四、界面模糊 |
五、互动体验、生长进化 |
第三章 平面设计元素演绎动态视觉空间 |
第一节 平面设计中单体元素的空间表现 |
一、单体元素的造型 |
二、单体元素的色彩和纹理 |
第二节 文字元素的动态视觉空间表现 |
一、平面文字元素 |
二、立体文字元素 |
第三节 图像元素的动态视觉空间表现 |
一、屏幕内的图像空间 |
二、屏幕外的图像空间 |
第四章 平面设计元素在动态视觉空间里的多维度扩展 |
第一节 “二维”平面视觉空间 |
一、“点线面体”的联想 |
二、色彩表现二维空间 |
三、板式的空间思维 |
第二节 “三维”动态视觉空间 |
一、光影的动态韵律空间 |
二、正负形的空间错觉 |
第三节 “四维”感知空间 |
一、形式美的技巧 |
第四节 “多维”意象空间 |
一、动态视觉空间中的审美风格 |
二、动态视觉空间中的人文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8)河北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企业竞争力的概念与理论 |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 |
2.3 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 |
2.3.1 企业人力资本与核心竞争力 |
2.3.2 核心竞争力的判别 |
第三章 河北电视台外部环境分析 |
3.1 环境分析对研究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
3.2 河北电视台面临的宏观环境 |
3.2.1 社会层面 |
3.2.2 政治经济环境 |
3.2.3 政策层面 |
3.2.4 科学技术环境 |
3.3 电视市场的行业环境 |
3.3.1 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 |
3.3.2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
3.3.3 替代产品的威胁 |
3.3.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3.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4 河北电视台面临的机遇与威胁 |
3.4.1 机遇 |
3.4.2 威胁 |
第四章 河北电视台的内部环境分析 |
4.1 河北电视台现状 |
4.2 河北电视台的企业能力 |
4.2.1 河北电视台市场竞争能力 |
4.2.2 河北电视台节目创作和创新能力 |
4.2.3 河北电视台产品结构 |
4.3 河北电视台的优势资源 |
4.4 河北电视台的劣势 |
第五章 河北电视台核心竞争力 |
5.1 传媒企业核心竞争力基本概念 |
5.2 传媒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
5.3 构成传媒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 |
5.4 河北电视台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
5.4.1 不可替代性优势 |
5.4.2 核心受众 |
5.4.3 文化底蕴为依托的内容创作优势 |
5.4.4 区域性品牌竞争力 |
5.5 河北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差距 |
第六章 提升河北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
6.1 树立创新意识,抓好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
6.1.1 增强内容创作和创新能力 |
6.1.2 特色发展增强不可替代性地位 |
6.2 扩大合作,跨平台发展 |
6.2.1 开门办台,扩大合作范围 |
6.2.2 跨平台发展与合作 |
6.3 文化核心战略 |
6.4 处理好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的关系,制定正确发展战略 |
6.4.1 试行双轨制运行管理模式 |
6.4.2 专业化经营的基础上走多元化之路 |
6.5 品牌建设 |
6.5.1 培养明星栏目的策略 |
6.5.2 吸引核心受众 |
6.6 人力资源建设 |
6.6.1 人力资源改革指导思想 |
6.6.2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案 |
6.7 广告营销方式的改变 |
6.8 企业文化的延续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
第二章 中国电视新闻的竞争格局分析 |
第一节、新闻资源占有和分配的失衡 |
一、一个核心,多重格局 |
二、市场效率低,分配不公 |
第二节、新媒体技术催生下的电视新闻生态变革 |
一、新闻竞争格局趋向多元 |
二、媒介层级趋向淡化 |
三、新闻传播渠道趋向立体 |
四、新闻生产主体趋向多元 |
五、电视新闻市场趋向碎化 |
六、媒介市场行为趋向竞合 |
第三章 电视新闻交换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广播电视交换组织现状分析 |
一、国外广播电视交换组织现状分析 |
二、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组织现状分析 |
第二节、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的机制分析 |
一、层级供稿 |
二、协议供稿 |
三、个别交易 |
四、电视新闻交换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三节、电视新闻交换平台的技术实现方式 |
一、网络拓扑结构与功能模块 |
二、兼容性和开放性的运作原则 |
三、系统功能 |
第四章 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浅层次合作造成新闻交换的效力不足 |
一、缺乏新闻产品的深加工,媒体投入不足 |
二、平台封闭,类型单一 |
第二节、新闻资源分配不公与有限商业化新闻生产 |
一、传统行政划分下的体制性障碍 |
二、资源分配不公与有限化商业竞争 |
三、行政管理和产业运作的矛盾 |
四、缺乏有效的版权交易机制 |
第三节、传统媒体固有的媒介偏见给电视新闻交换带来的障碍 |
第四节、传统媒体的跨区域经营和本地化属性矛盾激化 |
第五节、新闻交换的多用途论和无用论 |
第六节、新闻生产的脱域带来的同质化问题 |
一、新闻生产的形态变革 |
二、新闻交换带来的同质化加剧 |
第五章 中国电视新闻交换路径分析 |
第一节、新闻交换背景下的电视新闻竞争战略 |
一、总成本领先战略 |
二、差异化战略 |
三、目标集聚战略 |
第二节、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网络构建的路径——建立统一开放的电视新闻资源交易体系 |
一、构建网络平台集聚新闻资源 |
二、以版权交易完善市场运行机制 |
三、减少准入障碍,实现开放运行 |
第三节、新闻交换背景下的电视新闻资源整合策略 |
一、融合式内容生产策略 |
二、立体化传播策略 |
三、市场化运营策略 |
四、区域性、个性化发展策略——地方电视新闻发展之道 |
第四节、电视新闻资源整合案例分析 |
一、央视新闻中心全媒体战略分析 |
二、上海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全媒体战略 |
第六章 本论文研究的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
第一节、研究结论 |
一、建立统一开放的电视新闻资源交易体系 |
二、构建立体化多元传播策略 |
三、电视新闻交换平台将会带来电视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 |
四、理顺版权机制,实现准商业化操作 |
第二节、研究限制和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
第三节、结语 |
附录一 中国电视新闻生产状况调查分析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内蒙古电视台专业新闻频道运作模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专业新闻频道的竞争 |
1.1.2 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改版压力 |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外专业新闻频道的发展 |
2.1 电视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
2.1.1 电视的发展及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
2.1.2 我国电视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
2.2 电视新闻频道的概念 |
2.2.1 电视新闻频道 |
2.2.2 省级新闻频道 |
2.3 国外专业新闻频道的发展 |
2.4 国内专业新闻频道的发展 |
第三章 内蒙古电视台专业新闻频道现状分析 |
3.1 内蒙古电视台概况 |
3.1.1 建台历史及机构设置 |
3.1.2 覆盖情况 |
3.1.3 收视表现 |
3.1.4 经营创收 |
3.2 内蒙古电视台专业新闻频道的发展历程 |
3.3 内蒙古电视台专业新闻频道当前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频道目标定位不明确 |
3.3.2 自主新闻欠缺 |
3.3.3 体制构建不完善 |
3.3.4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四章 内蒙古电视台专业新闻频道定位 |
4.1 内蒙古电视台专业新闻频道竞争分析 |
4.1.1 内蒙古电视台面临的总体竞争分析 |
4.1.2 专业新闻频道与内蒙古电视台其他频道的竞争分析 |
4.1.3 专业新闻频道与其他上星频道的竞争分析 |
4.2 内蒙古电视台专业新闻频道定位 |
4.2.1 什么是定位 |
4.2.2 内蒙古电视台当前定位存在的问题 |
4.2.3 内蒙古电视台专业新闻频道定位分析 |
第五章 内蒙古电视台专业新闻频道运作模式设计 |
5.1 内蒙古电视台专业新闻频道体制设计 |
5.1.1 打破频道限制,实施制播分离 |
5.1.2 进行全台资源的重新整合 |
5.1.3 创新用人机制,吸引高层次人才 |
5.2 实现栏目制片人制到大编辑部制的转变 |
5.2.1 栏目制的概念和特征 |
5.2.2 大编辑部制的概念和特征 |
5.2.3 实现从栏目制到大编辑部制的转变 |
5.3 节目设计 |
5.3.1 节目设计的总体思想 |
5.3.2 节目样态设计 |
5.3.3 节目版块设计 |
5.4 频道的传播策略和品牌构建 |
5.5 频道的盈利模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江西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非线性编辑网络的设计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D]. 吴圆圆. 上海大学, 2019(02)
- [2]南昌电视台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D]. 樊煜. 广西师范大学, 2018(12)
- [3]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D]. 黄新炎. 苏州大学, 2018(01)
- [4]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D]. 阎安.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5]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D]. 邵振奇.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5)
- [6]社交媒体时代的广电媒体融合之道 ——基于浙江广电新媒体测评和调研的剖析[D]. 赖豪鸣. 浙江传媒学院, 2017(10)
- [7]动态视觉空间中的平面设计元素研究 ——以电视频道包装设计为例[D]. 罗丹.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8]河北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研究[D]. 邢国华.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8)
- [9]中国电视新闻交换研究[D]. 汤砺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10]内蒙古电视台专业新闻频道运作模式设计[D]. 温云玲. 内蒙古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