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剂量血脂康和普伐他汀长期调脂作用的比较(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艳[1](2021)在《血脂康联合瑞舒伐他汀对ASCVD患者调脂疗效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血脂康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调脂程度、LDL-C达标时间、LDL-C达标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部斑块总积分、颈部斑块稳定性变化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ASCV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脂康组(A组)、瑞舒伐他汀组(B组)、联合组(C组)。A组用药:血脂康0.6g Bid;B组用药:瑞舒伐他汀(可定)10mg Qn;C组用药:血脂康0.6g Bid+瑞舒伐他汀(可定)5mg Qn,连续口服6个月,分别在用药前(d0)、用药后1周(W1)、2周(W2)、1月(M1)、3月(M3)、6月(M6)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监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尿素氮(UA)、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随访用药后不良反应(如转氨酶升高、乏力、肌痛、恶心、呕吐等)。比较患者治疗前和6月观察点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总积分(Crouse积分)及斑块稳定性变化,观察血浆LDL-C达标时间、计算LDL-C达标率。结果1.本课题共纳入研究对象186例,失访6例,最终完成随访共180例,其中男性80例,平均年龄(62.27±9.56)岁;女性100例,平均年龄(65.11±8.97)岁。在6个月观察时间中A组、B组、C组LDL-C、TC水平均逐渐下降,同组中后一个观察点较前一个观察点LDL-C、TC水平下降,<0.05;同组中TG水平同样呈现下降趋势,B组M3较M1观察点、C组M1较W2观察点TG水平虽下降但>0.05,其余同组各观察点较前一个观察点TG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同组中HDL-C呈现上升趋势,治疗6个月A组、B组、C组LDL-C水平的增长幅度分别为8.81%、14.87%、18.44%。除TG、HDL-C外,各组在TC(=41.114,<0.001)、LDL-C(=14.809,<0.001)调节方面存在差异,B组与C组降TC效果相当且优于A组(A:B<0.001,A:C<0.001,B:C=0.175),C组、B组、A组降LDL-C效果依次递减(A:B=0.001,A:C<0.001,B:C=0.014)。2.各组于治疗6月观察点较治疗前IMT、Crouse积分明显改善(<0.05),C组、B组改善IMT、Crouse积分的效果无明显差异且优于A组(IMT:B:A=3.145,B:A=0.003;C:A=4.763,C:A<0.001;C:B=1.625,C:B=0.111;Crouse积分:B:A=2.026,B:A=0.047;C:A=2.267,C:A=0.027;C:B=0.241,C:B=0.810)。各组治疗6个月后均能稳定斑块,但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4.163,=0.125)。3.各治疗组在观察时间内,A组于服药后2周出现LDL-C达标患者,B组与C组在服药后1个周即出现LDL-C达标患者。服药6个月后A组、B组、C组累计LDL-C达标患者分别为19例、43例、56例;累计LDL-C达标率分别为31.67%、71.67%、93.33%。治疗6个月后A组、B组、C组LDL-C达标时间分别为(96.21±58.75)天、(92.61±65.61)天、(62.07±53.25)天(=4.363,=0.015),各组治疗6个月后LDL-C达标患者的达标时间,C组早于A组及B组(A:B=0.824,A:C=0.030,B:C=0.011)。4.在6个月治疗及随访期间,共发现不良反应5例,其中A组1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症状;B组1例出现乏力症状,1例出现肝功能损伤;C组1例出现一过性CK/CKMB升高,1例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A组、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3.33%、3.33%,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较为安全(=0.448、=0.799)。结论1.血脂康联合瑞舒伐他汀调脂方案可有效降低ASCVD患者血浆TC、TG及LDL-C水平,缩短LDL-C达标时间,提高LDL-C达标率。2.血脂康联合瑞舒伐他汀调脂方案能够稳定ASCVD患者的颈部斑块,有助于改善动脉硬化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2](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提出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韩明阳[3](2021)在《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对高脂血症患者内脏脂肪分布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现有证据表明脂质代谢紊乱基本病理生理机制是内脏脂肪堆积和功能异常,血脂康是临床常用调脂中成药,本研究期望证实其联合依折麦布可以减少高脂血症患者内脏脂肪堆积,从而改善相关代谢紊乱。方法:根据本试验设定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研究的对象为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高血压病研究所门诊及心内科病房治疗的高脂血症且符合痰阻血瘀证的患者。共有95例高脂血症且符合痰阻血瘀证的患者入选,进行内脏脂肪、脂质代谢指标、人体测量学指标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共纳入41名患者,进行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对高脂血症患者内脏分布影响的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8例患者,对照组23例患者,试验组采用血脂康胶囊联合依折麦布片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折麦布片治疗,干预4周,对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收录并整理,如性别、年龄等;对所有研究对象使用欧姆龙DUALSCAN HDS-2000进行脂肪分布的测量;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人体测量学指标的测量,如身高(cm)、体重(kg)、BMI(kg/m2)、腰围(cm)、臀围(cm),并对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收集统计整理:血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安全性指标: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等,并记录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变。结果: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内脏脂肪与体重、BMI、腰围、臀围、TG呈正相关(r=0.699,r=0.666,r=0.682,r=0.533,r=0.403,P<0.01),与 HDL-C 呈负相关(r=-0.394,P<0.01)。内脏脂肪与中医证候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呈负相关(r=-0.129,r=-0.167,r=-0.029,P<0.01),与胸闷症状呈负相关(r=-0.226,P<0.05)。2.试验组治疗前、后对比,体重、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C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LDL-C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治疗后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内脏脂肪、腹部皮下脂肪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试验组及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主症积分均显着改善(P<0.01),次症积分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比,试验组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对比,诸症积分均有改善,主症胸闷、呕恶痰涎改善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次症心悸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诸症积分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77%,优于对照组。结论:内脏脂肪与体重、BMI、腰围、臀围、TG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内脏脂肪与中医证候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胸闷症状呈负相关。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比,可能有降低高脂血症且符合痰阻血瘀证患者的内脏脂肪的趋势,并能降低患者血脂、改善患者相关症状,值得进一步研究。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4](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表明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赵桂芳[5](2016)在《运脾化浊法对血脂异常大鼠microRNA及其靶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血脂异常大鼠动物模型,以化浊调脂方进行干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运脾化浊法对血脂异常大鼠microRNA及其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1.将84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n=10)与高脂组(n=74),正常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测量血清中TC、TG、HDL-C、LDL-C含量。建立血脂异常大鼠模型后,以不同剂量化浊调脂1号方、化浊调脂2号方干预8周,普伐他汀钠片、血脂康胶囊作为阳性对照药。2.提取大鼠肝脏组织miRNAs,Fold-change筛选两个样品间(没有重复)的差异表达miRNAs(上调时Fold-change≥2.0,下调时Fold-change≤0.5)。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检测差异表达的miRNAs,筛选出与脂质代谢关系密切的miRNAs,并预测得到相关靶基因。3.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NAs的表达。结果l.miRNA表达谱使用GenePix Pro 6.0提取芯片扫描图像上的探针表达信息,经筛选共得到700个miRNA信息。2.差异表达的miRNAs①高脂模型组大鼠肝脏差异表达的miRNAs:与普通组相比,血脂异常可以改变大鼠肝脏miRNA表达谱,其中10个miRNA上调,42个miRNA下调。上调最明显的是mo-miR-342-5p,下调最明显的是rno-miR-10a-3p。②普伐他汀钠片对miRNA表达的影响:与高脂模型组相比,普伐他汀钠片可以影响大鼠肝脏组织miRNA的表达,使71个miRNA上调,35个miRNA下调。其中上调最明显的是rno-miR-10a-3p,与脂代谢密切相关的miRNA,如rno-miR-214-5p表达同样上调。下调最明显的是rno-miR-9a-5p,rno-miR-155-5p,rno-miR-148b-3p亦有明显下调。③血脂康胶囊对miRNA表达的影响: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血脂康胶囊可以影响大鼠肝脏组织miRNA的表达,使93个miRNA上调,76个miRNA下调。其中上调最明显的是rno-miR-10a-3p,与脂代谢密切相关的miRNA,如rno-miR-214-5p,表达同样明显上调。下调最明显的是rno-miR-184, rno-miR-155-5p、rno-miR-122-5p等也出现明显的表达下调。④化浊调脂1号方对miRNA表达的影响:化浊调脂1号方可改变大鼠肝脏组织的miRNA表达谱,与高脂模型组相比,使53个miRNA上调,24个miRNA下调。上调最明显的是rno-miR-10a-3p,rno-miR-214-5p、rno-miR-30b-5p也有明显的上调。下调最明显的是rno-miR-7a-1-3p,rno-miR-122-5p表达亦有明显下调。与普伐他汀组相比,使42个miRNA上调,69个miRNA下调。上调最明显的是rno-miR-9a-5p,no-miR-27b-3p、 rno-miR-148b-3p、rno-miR-30b-5p等亦出现明显表达上调。下调最明显的是mo-miR-471-3p,rno-miR-122-5p也有明显表达下调。与血脂康组相比,使82个miRNA上调,159个miRNA下调。上调最明显的是rno-miR-880-3p,rno-miR-148b-3p、 rno-miR-155-5p、rno-miR-30b-5p同样明显上调。下调最明显的是rno-miR-193a-5p, rno-miR-33-3p亦出现明显下调。⑤化浊调脂2号方对miRNA表达的影响:化浊调脂2号方可以改变大鼠肝脏组织的miRNA表达谱。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运脾化浊2号方使99个miRNA上调,63个miRNA下调。上调最明显的是rao-miR-10a-3p,rno-miR-214-5p、rno-miR-30b-5p同样明显上调。下调最明显的是rno-miR-184,而miR-155-5p也出现明显下调。与普伐他汀组相比,运脾化浊2号方使50个miRNA上调,29个miRNA下调。上调最明显的是rno-miR-122-3p,rno-miR-30b-5p表达同样明显上调。下调最明显的是rno-miR-1b,而rno-miR-155-5p表达也出现明显下调。与血脂康组相比,运脾化浊2号方使54个rniRNA上调,45个miRNA下调。上调最明显的是mo-miR-144-3p,rno-miR-30b-5p表达同样明显上调。下调最明显的是mo-miR-193a-5p,rno-miR-155-5p表达也明显下调。3.miRNA靶基因预测①化浊调脂1号方组:将筛选出的差异表达较显着的miRNAs:rno-miR-411-3 p、 rno-miR-329-3p、rno-miR-877、mo-miR-345-5p、rno-miR-30b-5p、rno-miR-20b-5p、 mo-miR-122-5p、mo-miR-214-5p等在数据库进行预测,共检测到miRNA相关的777个靶基因。②化浊调脂2号方组:将筛选出的差异表达较显着的miRNAs:rno-miR-10a-3p、 rno-miR-147、rno-miR-142-3p、rno-miR-300-5p、rno-miR-125b-5p、mo-miR-324-3p、 rno-miR-199a-3p、mo-miR-340-5p、rno-miR-17-5p、mo-miR-339-5p、mo-miR-148b-3p、 rno-miR-184等在数据库进行预测,共检测到miRNA相关的1109个靶基因。③综合预测结果,进行GO/KEGG分析,筛选出PPARD、ABCG1及LDLR等3个与脂代谢密切相关的靶基因。4.PCR验证结果①rno-miR-155-5p:与高脂组比较,各给药组表达下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② rno-miR-10a-3p:与高脂组比较,各给药组表达下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 rno-miR-214-5p:与高脂组比较,各给药组表达下调,P=0.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与高脂组比较,化浊调脂1号方组、2号方组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14);④ rno-miR-148b-3p:与高脂组比较,各给药组表达下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⑤ rno-miR-33-3p:与高脂组比较,各给药组表达下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高脂组比较,化浊调脂2号方组表达明显下调,P=0.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⑥ rno-miR-33-5p:与高脂组比较,各给药组表达下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⑦no-miR-122-5p:与高脂组比较,各给药组表达下调,P=0.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运脾化浊1号方组与2号方组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06);⑧ rno-miR-30b-5p:与高脂组比较,各给药组表达上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血脂异常可以影响大鼠肝脏组织多种microRNA的表达;2.运脾化浊法可以干预血脂异常大鼠肝脏组织多种microRNA的表达;3.运脾化浊法对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o-miR-122-5p、rno-miR-33-3p的表达而实现的。
胡大一,郭晓蕙,廖玉华,刘梅林,李建军,叶平,赵水平,赵明辉[6](2015)在《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文中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导致老年人死亡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1]。随着年龄增长,ASCV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增加。血脂异常是ASCVD及其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是安全、有效的调脂药物。然而,对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否获益以及长期治疗安全性的担忧,导致老年人他汀类药物使用严重不足[2-3]。2010年由我国部分老年心脑血管病专家共同起草的"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中国专家共识"[4](简称"老年他汀共识"),对于促进我国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进一
刘梅林,胡大一[7](2010)在《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文中认为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最重要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证实,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随着多项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他汀类药物被视为安全、有效的调脂药物,成为各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推荐的治疗措施。由于多数临床试验是在经过严格筛选的70岁以下心血管疾病及高危患者中完成,临床医师对老年人群尤其是高龄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否能同样获益,以及长期治疗的安全性
聂毛晓[8](2010)在《血脂康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血脂康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血脂康预处理组,每组各8只。血脂康组每天灌喂血脂康胶囊0.09g/kg,其余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7天。缺血再灌注组和血脂康预处理组均开胸并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分钟,然后再通60分钟;假手术组只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采集大鼠腹腔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 (cTNI)含量,并处死动物取出心脏,计算梗死心肌面积,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改变。结果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血清IL-1β、IL-8、TNF-α、CK-MB、TNI含量均明显增高(F=48.72~351.07,Q=0.25~41.65,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血脂康预处理组血清IL-1β、IL-8、TNF-α、CK-MB、TNI明显降低(F=48.72~351,Q=0.35~32.65P<0.05),血清IL-4明显增高(F=197.89,Q=0.37~29.4),且血脂康预处理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小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F=231.26,Q=17.21,P<0.05)。结论血脂康能抑制促炎因子IL-1β、IL-8、TNF-α的生成,并增加抗炎因子IL-4生成,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炎症反应,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王铭[9](2008)在《血脂康治疗不同中医证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脂血症(Hyperlipemia,HLP)作为一种人体脂质代谢异常的亢进“模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浆血脂含量高于正常水平,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心血管系统病症。根据目前世界各国对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高脂血症将极大地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由此增加与之关系密切的冠心病、脑卒中、肾动脉硬化、周围血管硬化等重大疾病的发病率,所以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各国都非常重视,各种药物的开发和临床研究方兴未艾。血脂康胶囊是近十年来临床上广泛应用且被证明具有肯定疗效的纯中药降脂制剂,但临床实践中发现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存在差异性。因此,从中西医两种角度地对血脂康临床治疗不同中医证型高脂血症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充分探明其疗效的差异性,以求更加科学地指导其临床应用将至关重要,也具有深远的意义。本临床研究对300名服用血脂康的患者进行调脂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旨在探明血脂康对不同中医证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差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1.文献研究本论文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对于高脂血症、调脂治疗和血脂康的中西医文献,主要分为三个大的方面和六个主要部分,分别是:高脂血症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高脂血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分型研究概况、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治疗研究进展、血脂康的药理和基础研究概况、血脂康的临床研究进展。纵观这些相关文献,主要有以下一些重要的认识。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高脂血症是现代医学的术语,中医学中并无高脂血症一词,尽管目前从事这一方向研究的学者专家非常之多,但是整个中医学界尚未对高脂血症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辩证分型形成统一的认识。从辨病的角度,医家较多地将其归入“眩晕”、“胸痹”、“中风”、“血瘀”、“痰湿”等病证的范畴中;从辨证的角度,又较多归入痰浊和瘀血证;从脏腑辨证的角度,更多归于肝、脾、肾三脏。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自拟方、经典方和中成药。自拟方中常见的中药是:泽泻、山楂、何首乌和丹参;经典方较为常见的是:半夏白术天麻汤、血府逐瘀汤、黄连温胆汤和补阳还五汤;中成药常用的是:血脂康、脂必妥等等。从西医的角度看,高脂血症的发生关键在于脂质代谢的紊乱,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调脂药物主要有六类,分别是胆酸螯合树脂类、烟酸类、氯贝丁脂类、他汀类、贝特类和新作用机制药物。血脂康主要就含有他汀类的成分-洛伐他汀。相关研究证实其除了良好的调脂作用外,还有全面的调脂外作用,包括: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抑制作用、对脂质在肝脏沉积的抑制作用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并且通过文献研究确定了本研究的药物试验剂量和疗程。2.临床研究2.1病例选择门诊及住院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满足以下标准者入选:①沉淀法测定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C)≥3.12(120mg/dl);②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5.20(200mg/dl);③沉淀法测定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C)<0.91(35mg/dl)。入选病例共300例,均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中对高脂血症的中医证候分型标准分为五组,每组各60例。痰浊阻遏组: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9±11岁;脾肾阳虚组: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2±9岁;肝肾阴虚组: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8±10岁;阴虚阳亢组: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2±11岁;气滞血瘀组: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53±9岁。5组患者年龄、性别及血脂水平在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2.2方法入选病例口服血脂康胶囊(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每次0.6 g,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8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降脂药物。2.3观察指标在正常饮食情况下,禁食12~14小时后抽取清晨静脉血检验。①血脂指标:测定治疗前、后的LDL-C、TC和HDL-C含量,计算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TC/HDL)比值;②中医辩证指标:根据患者的中医症状及其症状的严重程度确定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③用药安全性指标:测定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肾功能、肌酸磷酸激酶(CK)等生化指标。2.4统计学处理各检测指标数据以均数士标准差((?)±s)表示。所有统计过程均用SPSS13.0软件处理,各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各组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及q检验。P<0.05为显着性差异。2.5结果(1)治疗前、后五组LDL-C水平的比较:与治疗前比痰浊阻遏组和气滞血瘀组治疗后指标下降最为显着(P均<0.01),此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明显优于其它三组(P均<0.05);脾肾阳虚组、肝肾阴虚组和阴虚阳亢组治疗前后指标间亦均具有显着差异性(P均<0.05),但此三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前、后五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TC/HDL)比值的比较:与治疗前比痰浊阻遏组该比值下降最为明显(P<0.01),并且明显优于其余四组(P均<0.05);气滞血瘀组、阴虚阳亢组、肝肾阴虚组该比值的下降均具有显着性(P均<0.05),但此三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脾肾阳虚组治疗前后该比值无差异(P>0.05)。(3)治疗前、后五组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与治疗前比痰浊阻遏组证候积分下降最为显着(P<0.01),并且明显优于其余四组(P均<0.05);阴虚阳亢组和气滞血瘀组证候积分也均显着下降(P均<0.05),这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其余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两组的证候积分下降均不明显(P均>0.05)。(4)安全性指标:所有入选病例,在8周的治疗中和治疗后,未出现肝功能、肾功能和CK等生化指标异常的情况。3.讨论高脂血症(Hyperlipemia,HLP)作为一种人体脂质代谢异常的疾病,它极大地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由此增加冠心病、脑卒中、肾动脉硬化、周围血管闭塞等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在血脂指标中,目前研究认为LDL含量和TC/HDL比值是考察高脂血症重大危害性最科学合理的两个项目。因此,将它们作为衡量降脂疗效的考察指标就使本课题更加合理。血脂康是经高产Monacolins的红曲菌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发酵而得到的特制红曲提取物,其富含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人体必需氨基酸以及甾醇和少量黄酮等多种有效成分。通过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已经明确,具有h1等位基因的高脂血症患者对血脂康的反应较差,而具有h2等位基因的患者对其的反应较好,这就从理论上证明了血脂康具有疗效差异性。同时,作为一种纯中药制剂,它就必然存在中药的性味归经特性,由此,从高脂血症不同中医证候分型的角度对其作用差异性进行研究也就更具有其合理性。目前中医界对高脂血症较为一致的认识是:肝脾肾不足是其发生最本质的病理基础,而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则是其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的基本病理环节。而血脂康的主要成分是中药红曲,它具有消痰化瘀、健脾和胃之功效,和该药物中的其他辅助成分相配合,就能做到攻中有补、标本兼顾,从而达到加强健脾消食而使痰瘀不生的目的。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血脂康对痰浊阻遏组的各项治疗效果均是非常显着的,其次对于气滞血瘀组的综合疗效也是显着的;而相对于脾肾阳虚组疗效是最差的。存在这种证型疗效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从中医理论上未能达到证法方药的高度统一的结果。联系上述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属于中医痰浊阻遏证和气滞血瘀证的患者是否更多具有h2等位基因,而属于脾肾阳虚证的患者则更多具有h1等位基因。4.结论血脂康是一种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制清楚,疗效稳定,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的纯天然中药。运用血脂康进行降脂治疗高脂血症患者,能够显着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但存在证型疗效差异,其中痰浊阻遏组综合疗效最好,而脾肾阳虚组疗效则最不明显。在其临床运用中将它的作用差异性加以考虑,就能够真正做到用药科学合理,临床疗效亦会更加理想。
刘春玲[10](2006)在《芦黄颗粒抗动脉内膜损伤术后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它是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其发病机理的研究以往主要围绕三种学说: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学说和损伤反应学说。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1999年Ross R教授在损伤反应学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其过程涉及到一些化学因子、细胞因子及免疫因子,这些因子将AS灶内各种细胞间通过自分泌与旁分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促进病变的发展。国内外多数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病理过程,其中心环节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沉积在血管壁,随之氧化修饰,炎症细胞聚集、侵入和激活,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其中炎症反应贯穿了AS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与斑块的形成及稳定密切相关。与防治血栓和再血管化相比,稳定斑块更具实际意义。芦黄颗粒是唐蜀华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而成的经验方,具有良好疗效。以补益肝肾、活血清热解毒并治为原则,由黄精、首乌、姜黄、红花、虎杖、漏芦诸药组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上述药物可从不同环节发挥调脂、抗AS作用。我们通过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观察养阴活血、清热解毒方芦黄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旨在开发中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视角。 目的 通过建立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动物模型,观察芦黄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并对其机制加以探讨。 (1)观察芦黄颗粒对AS兔血脂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了解芦黄颗粒的调脂作用。
二、小剂量血脂康和普伐他汀长期调脂作用的比较(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剂量血脂康和普伐他汀长期调脂作用的比较(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血脂康联合瑞舒伐他汀对ASCVD患者调脂疗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血脂及其它生化指标测定 |
2.2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
2.3 LDL-C达标标准 |
2.4 随访事件 |
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各组患者一般资料 |
2 各组各观察点血脂变化 |
3 各治疗组前后(6M)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总积分比较 |
4 各治疗组前后(6M)颈部血管斑块稳定性变化 |
5 治疗前后(6M)LDL-C 达标率及达标时间比较 |
6 各治疗组不良反应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脂康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对ASCVD患者调脂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或缩略词表 |
致谢 |
(2)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3)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对高脂血症患者内脏脂肪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病名认识 |
1.2 病因 |
1.3 病机 |
1.4 辨证论治 |
2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
2.1 定义及流行病学特点 |
2.2 相关机制 |
2.3 临床表现及诊断 |
2.4 治疗方法 |
3 内脏脂肪的相关研究 |
3.1 定量评估内脏脂肪的临床意义 |
3.2 内脏脂肪组织分布特点及病理生理作用 |
3.3 内脏脂肪定量评估方法 |
4 试验药物的相关研究 |
4.1 血脂康主要成分、功能主治及其药理作用 |
4.2 血脂康的研究进展 |
4.3 依折麦布的研究进展 |
4.4 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内脏脂肪分布与相关代谢指标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诊断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观察指标 |
3.2 统计学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4.2 内脏脂肪分布与相关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3 内脏脂肪分布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对高脂血症患者内脏脂肪分布的影响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对象 |
4 诊断标准 |
5 纳入标准 |
6 排除标准 |
7 中止标准 |
8 病例脱落及处理 |
9 研究方案 |
9.1 试验药品及用药方案 |
9.2 内脏脂肪定量评估方法 |
10 观察与评价指标 |
10.1 观察指标 |
10.2 观察与随访节点 |
10.3 疗效评价标准 |
11 统计学分析方法 |
12 研究结果 |
12.1 病例收集和完成情况 |
12.2 一般情况比较 |
12.3 内脏脂肪、腹部皮下脂肪比较 |
12.4 人体测量学指标比较 |
12.5 血脂代谢指标比较 |
12.6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12.7 安全性评价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五部分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证候分级量化评分表 |
附录2 英文缩略表 |
附录3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5)运脾化浊法对血脂异常大鼠microRNA及其靶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复方治疗血脂异常研究进展及思考 |
1. 血脂异常中医病因病机 |
2. 中药复方治疗血脂异常临床研究 |
2.1 经典名方治疗血脂异常临床研究 |
2.2 自拟经验方治疗血脂异常临床研究 |
3. 中医复方治疗血脂异常动物实验研究 |
4. 思考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血脂异常中成药配伍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 |
1.4 一般资料 |
2. 结果 |
2.1 血脂异常中成药主治证候分布情况 |
2.2 血脂异常中成药常见药物分析 |
2.3 血脂异常中成药药对配伍规律分析 |
2.4 血脂异常中成药角药配伍规律分析 |
2.5 基于聚类分析的血脂异常中成药配伍规律研究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一 实验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动物饲料 |
3. 实验药物 |
4. 实验仪器与试剂 |
二 实验方法 |
1. 血脂异常大鼠模型构建 |
2. 药物干预 |
3. 实验过程观察 |
4. 标本取材、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5. 统计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1. miRNA表达谱 |
2. 差异表达的miRNAs |
3. 差异表达的miRNA靶基因预测结果 |
4. PCR验证结果 |
四 讨论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血脂康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设备 |
1.2 实验分组 |
1.3 动物模模型 |
1.4 炎症因子的检测方法 |
1.5 心电图ST段测定 |
1.6 心肌梗死面积检测及镜下观察 |
1.7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2.1 各组心电图变化 |
2.2 各组心肌梗死面积的比较及心肌细胞镜下变化 |
2.3 各组心肌酶结果比较 |
2.4 各组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血脂康治疗不同中医证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高脂血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1.1 高脂血症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的研究概况 |
1.2 高脂血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2.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
2.1 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分型研究概况 |
2.2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
3. 血脂康的临床研究进展 |
3.1 血脂康的药理和基础研究概况 |
3.1.1 药理和临床应用 |
3.1.2 基础研究 |
3.2 血脂康的治疗研究进展 |
3.2.1 调整血脂的疗效观察 |
3.2.2 不同剂量和疗程的疗效对比 |
3.2.3 与其它调脂药物的疗效比较 |
3.2.4 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 |
3.2.5 对糖尿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
3.2.6 对其他疾病的疗效观察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4 纳入病例标准 |
1.5 排除病例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药物 |
2.1.1 治疗药物 |
2.1.2 给药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2.1 血脂指标 |
2.2.2 中医辨证指标 |
2.2.3 用药安全性指标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中医辨证分型基线比较 |
3.1.1 各证型间人数构成比 |
3.1.2 各证型间性别、年龄、平均、病程(月)构成比较 |
3.2 治疗前后五组LDL-C水平的比较 |
3.3 治疗前后五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TC/HDL)比值比较 |
3.4 治疗前后五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5 附:治疗前后五组TC和HDL-C水平 |
3.6 安全性指标 |
讨论 |
1. 血脂康降脂治疗的研究 |
2. 高脂血症的中医认识 |
2.1 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是影响脂浊成化的关 |
2.2 痰凝血中、气血淤滞是高脂血症的病理特点 |
3. 高脂血症中医治疗原则 |
4. 血脂康的中药理论分析 |
5. 本课题研究的特点 |
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芦黄颗粒抗动脉内膜损伤术后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
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
二、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
一、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名的认识 |
二、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一、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鉴定 |
二、实验动物的一般情况 |
三、对血脂及血清SOD、MDA的影响 |
四、对血清NO、血浆ET-1的影响 |
五、对血清CRP、IL-6的影响 |
六、病理观察 |
七、对斑块CD68和MCP-1表达的影响 |
八、对斑块MMP-1、TIMP-1 mRNA的影响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动物模型的建立和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 |
二、提出养阴活血、清热解毒的治法依据 |
三、芦黄颗粒的组方研究 |
四、芦黄颗粒抗动脉内膜损伤术后兔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机理探讨 |
五、不足之处 |
六、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Ⅰ 文献综述 |
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四、小剂量血脂康和普伐他汀长期调脂作用的比较(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血脂康联合瑞舒伐他汀对ASCVD患者调脂疗效的临床研究[D]. 张丽艳. 青岛大学, 2021
- [2]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3]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对高脂血症患者内脏脂肪分布的影响[D]. 韩明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5]运脾化浊法对血脂异常大鼠microRNA及其靶基因表达的影响[D]. 赵桂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J]. 胡大一,郭晓蕙,廖玉华,刘梅林,李建军,叶平,赵水平,赵明辉. 中华内科杂志, 2015(05)
- [7]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J]. 刘梅林,胡大一. 中华内科杂志, 2010(06)
- [8]血脂康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因子的影响[D]. 聂毛晓. 青岛大学, 2010(03)
- [9]血脂康治疗不同中医证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D]. 王铭.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8(02)
- [10]芦黄颗粒抗动脉内膜损伤术后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 刘春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
标签:ldl-c论文; 血脂异常论文; 血脂检查论文; 老年性高血压论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