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亚洲大米市场行情可能走低(论文文献综述)
王婉如[1](2019)在《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中后期,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以促进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又一轮动力。贸易政策的变化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各国合作的加深,推进全球化的发展、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自由贸易,依旧是全球治理中的共识与长期趋势。贸易开放仍然是永恒不变的主题,然而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导致政府干预成为必要。税收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贸易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扩大贸易开放的影响十分重要。在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疲软的现象日益加深,我国进出口贸易呈现出增速放缓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继续扩大贸易开放,既源于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开放诉求,又源于全球开放形势变化的客观需要。在国际贸易的博弈中,一国可以通过关税、出口补贴以及贸易壁垒这三个政策工具达到自己的目的。本文通过运用最新版GTAP数据库研究各种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发现其中关税的影响程度最小。然而,贸易开放程度的加深,也会给一国的经济及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扩大贸易开放会增加外来风险与经济及财政收入的不稳定性。同时,会给本国带来其他的潜在问题如给环境污染、导致不公平竞争等等。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有些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选择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投入品进行生产,进而危害环境。对于幼稚产业,如果政府不给予它们短期保护或者支持性政策,这些新兴产业或者是发展中的幼稚产业自身国际竞争力并不强,便易因遭受国际上成熟产业的打击而受损等。这些不利因素都会制约贸易开放度,因此,本文在研究税收政策影响贸易开放的基础上,探讨贸易开放度的变化对一国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以税收收入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完善在税收政策进行调整时所需考虑的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税收政策调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单一政策调整或实现单一政策目标往往显得势单力薄.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在研究我国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中考虑宏观调控经济措施协调搭配更加能够使得财税政策发挥更大的效用,享受贸易开放带来的正面影响,而尽量控制其所带来的负面效果。通过微观层面实现单一政策目标的研究以及宏观层面其他经济协调政策的合作,对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内改革和融入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对世界经济稳定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故在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中,还将搭配财政支出政策与非关税壁垒进行分析。本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方法,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等。并梳理了贸易与税收相关文献,分别从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研究进行归纳整理,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部分,从理论上回顾了不同贸易理论下的税收政策主张,包括古典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并分析税收政策通过价格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一方面影响组成商品的要素价格进而影响商品的成本,导致各国商品之间比较优势的差异,通过影响贸易模式与贸易条件对该国贸易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影响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进出口贸易与贸易开放度。反过来,贸易开放也会通过影响一国税收收入进而影响税收政策的调整幅度。第三章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税收与贸易政策的发展并分析其中的不足。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贸易政策逐步向开放型发展,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逐步前进。平均关税税率一降再降,尽管仍比多数发达国家高,但是我国一直是贸易自由化的坚定拥护者。我国扩大开放是顺应全球化大势的表现,而且这几十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开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税收政策作为市场调控的重要手段,在适应新环境推动贸易开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第四章与第五章为本文的主要实证分析部分,第四章实证分析我国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国税收政策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进而影响贸易开放程度,最终会影响贸易自由化进程。税收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通过价格。价格是税收政策影响贸易发展的中间传导变量。税收政策通过影响税金进而影响贸易水平。本章重点关注的税收政策或者工具主要包括三种,即对进口贸易中征收的关税、出口贸易实施的出口补贴及同国内经济活动一样对产品生产等征收的所得税。通过构建GTAP模型,使用第九版最新数据库研究分析一国税收政策对于进出口贸易、产业部门等的影响,分析不同税种(关税、出口退税与所得税)对贸易发展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税收政策的调整会影响我国经济与贸易各个方面,而不同税种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第五章分析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调整的制约因素;税率的降低会刺激经济的发展,并促进贸易往来。但是税负并非越低越好,尤其会受到财政收入的约束。贸易税收政策的调整会促进贸易开放,然而贸易开放会对一国税收收入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依靠贸易税收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这反过来对一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产生负面的影响。另外,随着开放度加大,会对该国劳动力市场及收入分配、本国产业等均产生影响。这些都会制约贸易自由化进程。根据本文研究对象,选取税收收入为主要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GMM模型等分析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包括贸易税收收入的影响。并通过国家分组讨论,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初期可以暂不考虑对税收收入的制约影响,但是随着贸易开放加深到后期,需要着重考虑这一因素,放缓税收政策调整步伐。第六章则研究国外贸易开放背景下税收政策的做法,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贸易开放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完善我国税收政策的借鉴思路。在国家的选取上,先选择了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美国很早就实现了贸易自由化,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税收政策的调整及对贸易与财政的影响。另外,文中主要是以发展模式、经济制度等与我国较为相似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为借鉴,故选择了泰国、加纳与印度等国进行研究。其中前两个国家贸易自由化初期财政盈余,而印度财政出现赤字状况影响贸易自由化进程进而反复调整贸易政策,印度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其贸易自由化与相关税收政策的调整。通过总结这些国家的经验做法,为我国在继续扩大贸易开放过程中税收政策调整提供思路借鉴。第七章为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与支出政策、非关税壁垒等搭配;研究为了优化税收政策的作用效果,降低贸易开放给本国带来的负面影响,选择支出政策、贸易政策、非关税壁垒等宏观经济调节措施与税收政策进行搭配调整。故本章分三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搭配财政支出政策,一国贸易开放会对税收收入产生影响同时也会给政府支出带来影响,同样地,政府支出规模又会反过来影响贸易开放程度。一方面由于受到财政预算的约束,政府支出会受到税收收入的影响。另一方面,贸易开放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影响与冲击要求政府运用支出政策进行配套调整。第二部分是考虑贸易政策,在贸易开放过程中,各国所选择的贸易政策(如自由贸易、进口自由化、进口替代、受保护的出口导向型等)有所不同,税收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应该考虑不同的贸易政策背景;在贸易政策的选取上,由于各方利益不同,导致了政府采取贸易自由化政策后形成了支持与反对这两股政治力量,最终结果就取决于政府对于冲突双方的调停。第三部分是结合非关税壁垒,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不明朗,各国出于本国经济发展和保护本国产业需要出发,采取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其中因非关税壁垒天然的隐蔽性特点而逐渐被各国重用,贸易保护呈抬头趋势。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非关税壁垒对于贸易的限制作用甚至会高于关税壁垒,阻碍贸易开放的扩大。第八章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到相应的政策启示。包括贸易税收(关税、进口增值税与消费税、出口补贴)、国内税收(所得税)及搭配财政支出、非关税壁垒等的政策建议。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一、不同税种税率的调整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不一降低进口关税税率会促进该国的进口与出口贸易,而降低出口补贴(退税率)效果恰恰相反。也就是说降低关税与增加出口补贴会促进进口与出口贸易。其中,出口补贴率对贸易的影响程度比关税税率大。另外,从影响程度的角度看,下降同等幅度的税率,出口补贴与国内所得税政策的影响效果要高于进口关税政策。可能是因为我国平均关税税率已经下降到较低水平,因而进一步调整空间对各行业部门的影响相对较小。二、贸易开放会影响税收收入进而限制税收政策的调整幅度一方面,随着贸易开放度的加大,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国际贸易活动将愈发频繁,使其规模扩大。一国总税收收入将增加,但是贸易税收收入的变化方向不定。另一方面,根据发展中国家收入分组实证讨论结果,在低收入国家中贸易开放程度加大,对该国总税收收入的影响并不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在中低收入与中高收入国家中,贸易开放的深入将提高这些国家国内销售税以及所得税收入,进而弥补由于关税税率下降导致贸易税收收入的减少,最终导致总税收收入提升。然而在高收入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度的加大,会降低总税收收入水平。三、支出政策与非关税壁垒搭配税收政策调整扩大贸易开放通过联立方程组的3SLS估计结果发现,贸易开放度与政府支出呈现出倒U型关系。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初期,补偿假说占据主导作用,需要扩大政府支出规模,以减少开放对本国产业及经济带来的风险冲击及消极影响。随着贸易开放的深入,效率假说会超过补偿假说占据主导地位。随着贸易开放程度的加深,可以紧缩财政支出政策,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充分发挥市场的效率。另外,配合贸易政策,同时降低贸易壁垒措施。在贸易壁垒措施上,降低非关税壁垒对我国贸易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关税壁垒,为此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同时完善非关税壁垒相关法律法规,与国际相关法律相接轨。四、国外在扩大贸易开放中税改以所得税为主间接税为辅贸易自由化过程中,需加强财政预算的管理,避免财政赤字问题的出现。对于一些国家而言,关税税率的下降会导致国际贸易税收收入的大幅减少,进而制约了贸易自由化进程。所以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一国会对国内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将对国际贸易税收的依赖性过渡到国内直接税与间接税收入中,以免贸易税收收入大幅降低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美国、加纳与泰国国内税制改革的过程中,以所得税改革为主,间接税改革为辅。在扩大贸易开放的国家中其税收政策的调整经验包括:所得税的调整以降低边际税率或提高税前所得扣除额为主要改革内容;国内间接税的调整以扩大征税范围为主要改革内容。此外,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运用最新版GTAP数据库试图分析不同税制下税率的变化对贸易规模的影响。以往许多研究都集中于单个税种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关税、所得税、出口补贴等不同的税收政策角度进行权衡分析对经济与贸易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相比关税政策,降低同等幅度的所得税与增加同等幅度的出口补贴政策更加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二,研究发现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并非线性关系。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不同。起初至中期,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呈现正相关;到后期,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弥补了前人在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关系研究的不足。第三,本文立足于新的视角即继续扩大贸易开放可能会对本国经济市场所带来的优劣影响对税收政策的调整进行分析,在继续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同时,对贸易自由化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行配套政策完善,试图减少贸易开放的成本。且本文从政府收支角度考虑综合研究贸易开放对税收、财政支出等的影响,反过来运用这些政策进行调节等,丰富了税收政策与贸易开放的相关研究。第四,通过联立方程组的3SLS方法发现贸易开放与政府支出之间关系既不符合效率假说又不符合补偿假说,而是符合U型假说。为少量支持U型假说的研究提供了补充。
于雅雯[2](2018)在《新疆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自2014年起新疆开始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该政策完善了棉花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促进了棉花生产向新疆集中,是我国棉花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尝试,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实践。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是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体现,其执行成效关系到棉花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生存和发展。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是调整和优化棉花产业布局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机制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围绕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求“提质增效”分析以下问题:从宏观层面来看,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对中国、新疆整体的棉花生产情况带来什么影响?在棉花目标价格的引导下新疆各地区的棉花布局有无变化?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对新疆棉花的品质有什么影响?未来应该如何继续深化棉花供给侧改革?从微观方面来看,植棉农户的种植行为和种植意愿在不同政策下有什么改变?新的政策环境下农户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是否可以通过生产规模的变化有所改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从布局变迁、政策效果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棉花领域实施供给侧改革后新疆棉花生产布局的变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执行后棉花的生产布局由于各地区比较优势的不同而发生了改变,通过对各地区特色优势农业的对比,及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影响全疆棉花面积变化的因素,分析棉花的生产布局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为了分析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执行效果,主要从棉花品质、农户行为、农户生产成本及效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品质方面主要研究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前后棉花品质的变化、影响棉花品质的主要因素以及供给侧改革推进下不同的组织形式对棉花品质的影响。通过使用实地调研的数据分析影响农户采取扩大种植规模以及使用机械化采摘等行为的因素,了解棉花供给侧改革对农户行为、农户生产和效率的具体影响。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对棉花生产布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棉花次宜棉区的退出,棉花种植面积的变化主要是由各地区棉花与其他作物的比较收益决定。在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棉花面积变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发现,非农就业机会同样对棉花生产布局的影响很大,棉花补贴政策、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机械拥有量和农业劳动力数量对当地的棉花生产规模有显着正向影响,实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花面积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县域间的空间互动效应在棉花的生产布局中发挥了非常明显的作用。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户的种植意愿和种植行为存在差异。从总体来看,农户继续种植意愿较高,绝大多数农户仍选择继续种植棉花,且绝大多数农户对保险有较高需求。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不同规模农户的生产效率存在差异。通过研究发现供给侧改革的棉花布局变迁和农户生产效率有关,而不同种植规模的农户种植成本和生产效率不同。通过对比发现随着农户种植规模扩大,单位面积的产量和劳动生产率会逐步上升,机械作业率也会逐渐增加,同时对化肥、地膜投入增加,对农药和种子的投入减少,这与农户种植规模扩大后农药和种子的边际成本下降,以及科学化生产可以节约农药、化肥等物质投入有关。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实施后新疆棉花的品质有很大程度改善。提升棉花品质需要政府给与农户更多的技术培训,或者在当地组建合作社并引导农户加入等,帮助农户更好的生产,同时提高当地棉花的质量。不同组织结构对棉花品质有较大影响,较为成熟的合作社案例表明,通过发展合作社,联合小农户进行集体生产经营,可以给农户提供更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支持,发展规模化生产。用合作社的集体形式购买租赁大型机械,统一棉花品种,进行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及统一出售棉花,可以极大的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稳定棉花的收购价格和生产品质。供给侧改革给新疆棉花带来的挑战主要集中于品质和效率两个方面。从品质方面来说,要对棉花生产进行合理布局,在棉花生产的合理布局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将新疆棉花生产集中于优质棉区,这就要求在棉花供给侧需要体现科学化、机械化、智能化和集约化的生产方式。从效率方面来说,要对不同种植规模的经营主体分别考虑,在长期的棉花生产过程中,标准化生产和集约化发展将较明显的提高棉花生产效率,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创新组织经营方式将这种生产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则能有效促进新疆棉花产业良性发展。综上所述,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新疆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在新疆棉花生产领域内的实践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新疆棉花种植逐步向棉花生产优势区域集中、农户植棉意愿相对稳定、生产效率有所提高、棉花品质明显改善。因此,对新疆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优化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成效,具体包括:通过集约化发展推进棉花生产合理布局,注重保障植棉农户的基本收益,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推动新疆棉花生产机械化、智能化发展,鼓励棉花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促进棉花生产标准化、改善棉花品质,促进产业融合、形成产业链条。
刘向东[3](2018)在《全球大宗商品形势分析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并没有像2016年那样表现出结构性牛市行情,而是受美国特朗普新政、美联储货币政策等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2017年初首先经历较长一段不景气的时期,直至下半年国际主要商品价格才开始呈现反弹趋势,逐步恢复到2017年初的水平。分品种看,商品价格走势分化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仍呈现不同走势特征。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维持在每桶51美元和55美元左右,铜
钟君[4](2016)在《西南地区贫困测度与益贫式增长研究 ——以贵、桂、川、渝为例》文中认为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农业资源稀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同时,西南地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集聚地,由于历史、经济等多种因素制约,人力资本素质偏低,贫困人口比例大,是国家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之一。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较,西南地区当前和将来都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既要“赶”更要“转”。所谓“赶”,就是经济增长速度要加快,它是扶贫攻坚和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所谓“转”,也就是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从过去主要依赖资源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模式转变。同时发展方式决定了贫困人口融入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了发展结果是“益贫”还是“益富”。“益贫式增长(pro-poorgrowth)”理论的核心正是强调经济增长过程中贫困人口的参与,并且最终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从发展经济理论和发达国家实践经验来看,经济增长虽然能从总体上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但如果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又会抵消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所以“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减贫”形成了相互制衡的三角关系。本文以“益贫式增长”理论为基础,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方法,梳理益贫式增长的理论脉络和评判指标体系,采用了贵州、广西、四川、重庆的相关数据和调研资料,重点研究西南地区的贫困及反贫困状况,并评价这一地区“益贫式增长”的得失,提出未来“益贫式增长”的路径选择。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依据社会资本理论,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农村,缺乏有效的社会参与网络。在以亲缘、民族信仰为媒介连接的横向社会资本,存在低(短)连接高整合;以国家行政村级治理和村民权威治理为媒介链接的纵向(垂直)社会资本,则存在高(长)连接低整合;而处于两者之间的农村经济组织还处在初级的发育阶段。第二、测度西南地区贵州、广西、四川、重庆四4个省(区.市)贫困FGT指数状况。发现从2000年以来四个省(区.市)的三个贫困指数:贫困广度(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贫困距离指数)、贫困强度(平方距离指数)都呈现降低的趋势,尤其是农村的绝对贫困率下降的速度最快,且表示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变化不大。但农村居民的相对贫困有上升趋势,与城镇居民的相对贫困在慢慢的趋近,同时农村居民减贫的速度越来越慢。第三、测度贫困率变化因素。保持贫困线不变,分别分解了农村绝对贫困变动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贡献(减贫效应和减贫弹性),发现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越来越小,而收入分配对贫困效应越来越大,经济增长减贫弹性年均值小于1,收入分配减贫弹性年均值大于1,这说明了为什么减贫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农村(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组人群收入增长速度与农村(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比较,发现在2000年以来多数年份低收入人群人均收入增长率低于全体农村(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率,因此总体上可以判断过去的经济增长是非益贫的。第四、在产业发展益贫重心上,通过三次产业比重结构与减贫关系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发现贵州第三产业比重与贫困率变化存在负相关,广西第一产业比重与贫困率变化存在负相关,四川、重庆第一、第三产业与贫困率变化存在负相关,但第一产业的偏弹性要大于第三产业。四个省(区.市)第二产业与贫困率都存正相关,表明增加第二产业比重反而会增加贫困率,不利于减贫。最后、在有效减贫路径对策上,除了要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公共财政支出,夯实贫困地区发展基础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发展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实施有效的减贫战略,因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是离贫困人群“最近”的产业,贫困人口容易参与。但如果仅仅发展传统种养殖业,西南地区的农业资源不具有优势;因此,西南地区要走特色农业产业道路,增强市场竞争力。如何将“原子”状的贫困农户连接起来,实现产业发展的“益贫”,关键是要利用少数民族村寨高度整合的熟人社会网络,嵌入具有“好人+能人”的产业组织带头人,形成带动贫困人口致富的农业产业组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5](2013)在《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文中研究表明
黄菡[6](2013)在《2012/2013年度全球粮食供需现状与市场走势分析(二)》文中研究指明(接上期)二、2012/2013年度中国粮食供需现状(一)2012/2013年度中国粮食生产情况国家统计局2012年11月30日公布,经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2年全国粮食(包括小麦、稻谷和玉米,下同)总产量为53,299万吨,较2011年增加2181万吨,增幅4.3%。其中全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413.9万公顷,较2011年减少13.1万公顷,减幅0.5%;
肖文兴[7](2012)在《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关系到近九亿农业人口的生存问题和全国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农业进行扶持和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农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对农业进行保护,确保入世后的农业产业安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非常紧迫。农业产业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经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时,能够基本上不受威胁、干扰和破坏而保持正常的运行和发展,不会引发国内农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它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竞争力是保障农业安全的基本手段。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新形势下的挑战,如外资对我国农业的控制增强,潜在风险增加;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我国农业产业链不发达,产业整体竞争力受到制约等。经济全球化通过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投资全球化加剧了全球农业产业的竞争。一些开放度高、缺乏有效调控手段的产品受贸易和外资进入影响大,产业安全状况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其中羊毛、棉花、大豆是较为典型的三个品种。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作物所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一些,包括棉花、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在粮食作物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玉米、大豆和大麦。而小麦和大米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入世会对水果、蔬菜和畜产品带来有利影响。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冲击大于机遇。根据何维达和何昌(2002)的研究,中国农业在2001前基本安全,本文改进研究方法,借鉴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机构IMD和WEF在整合国际竞争力的多指标体系时的方法,建立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探索性的结论:根据本文的研究,加入“WTO”后,2002-2009年,中国农业的安全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中国农业仍然是“基本安全”,接近“不安全”的边缘,因为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增加,需要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防范措施。与其他一些研究者的结论基本一致。而且,首次对湖南农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同时,编写了附录一的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根据农业产业安全评价的五个安全度区域及其状态标识本研究创新地设置相应的预警灯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其它国家农业保护政策启示我们:应完善我国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我国农业;产业保护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扩大内需和开拓国际市场应并重,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保护手段力求多样化和灵活性;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运用世贸组织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和规定,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在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下,我国要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农业创新体系;建立农业保障体系,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推进农业税制改革和国家财政支持,合理利用外资。我们必须要构筑起确保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树立“大开放”、“大发展”、“大安全”的农业产业安全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于扩大开放的相互依存中促进大发展,于大发展的相互合作过程中谋求大安全。但是,农业产业安全具有其产业特色所要求的特殊性,应采取如下保障措施: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健全相关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建立灵敏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防范产业安全风险;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中国农业企业要做大做强,建立完整自主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品牌,自主定价体系,降低对外依存度,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抵御外部冲击,保障产业安全。
胡向东[8](2011)在《基于市场模型的我国猪肉供需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生猪生产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生猪产业在我国畜牧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消费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现今,猪肉供需面临各种因素的冲击而受到相应的影响。本研究采取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进行剖析,找出制约生猪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因素,构建生猪市场模型,用以模拟各种外部因素冲击后的反应,为生猪政策制定和评估提供定量分析依据。我国的猪肉生产区域发展呈现向饲料粮生产基地转移的趋势。生猪出栏价格行情较好的月份是每年的8月、9月、10月和11月。近年来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快速上升,相比较规模化养殖场,散养户养殖效率相对较低,生猪规模化生产是其发展趋势。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是肉类消费的主体,农村居民猪肉消费的比重非常高,但是城乡居民猪肉消费占整个肉类消费的比重逐年下降。猪肉价格是影响猪肉消费的关键因素,2007年后猪肉价格处于高位且波动较大,虽然猪肉农场价格到零售价格的价格差也有小幅上升,但是其占零售价格比重较小;同时猪肉零售价格显现很强的季节性,在8、9、10和11月猪肉价格一般处于高位。除了市场因素,城乡居民越来越关注猪肉质量,随着收入水平的继续上升,对质量好的猪肉需求将会越旺盛。我国生猪生产总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接下来是美国、德国等国。相对于猪肉生产量,我国的猪肉进出量比较小。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是我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东欧国家和非洲国家。我国进口生鲜及冷冻猪肉国家主要是美国、法国和丹麦等生猪生产大国;另外我国还进口大量的猪头、尾和猪下水等产品,最大贸易伙伴是丹麦。我国的活猪进出口主要是进口种猪,我国每年要从美国、丹麦、英国、法国等国家进口大量良种种猪。生猪市场模型系统包含22条方程式,相互联系,采用高斯-赛德尔法对生猪市场模型系统进行迭代求解。生猪产业市场模型基准值说明生猪产业在未来10年还将持续发展,生猪生产能力持续提高,猪肉消费持续强劲,进口快速上升,出口小幅下降。生猪市场情景模拟结果显示:调整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政策对生猪市场的总体影响是刺激了猪肉消费、同时又促进了生猪产业的持续发展。人民币升值情景下,我国生猪生产的饲料成本下降,猪肉进口量上升,出口量相对萎缩,城乡居民猪肉消费都有所上升。疫病风险使养殖户在价格不断走低的情况仍然提前出栏大批生猪,能繁母猪存栏量出现大幅下降。生猪规模化率提高情景下,生猪供给能力增强,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都下降,城乡居民猪肉消费量将受到正向刺激。
赵玉[9](2010)在《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起步晚、发展快,从交易规模来看,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其中价格波动的风险问题最近几年表现尤为突出。其所带来的危害正如汉书所言:“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大豆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和开放相对较早的农产品之二,中国大豆市场与国际大豆市场整合较好。在国产大豆受到国外转基因大豆不断冲击、国内大豆价格数次出现剧烈波动的背景下,研究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风险管理问题可以为其他农产品提供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经验。本项研究围绕两个现实问题即“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引发的风险?如何建立既符合国际期货市场运行规律,又符合中国期货市场实际的价格波动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来展开,将农业经济学、期货理论、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以及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结合起来,按照从验证已知到探索未知的科学研究范式对我国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按照风险测度、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逻辑关系,使用较为精确的数量分析方法详细地实证研究了包括大豆1号(豆1)、豆粕和豆油合约在内的大豆期货价格波动风险的大小、诱因以及如何使用保证金制度更好地控制价格波动风险。全文共分为七章。除首尾两章外,其余各章均可独立成篇但又统一于风险管理的基本逻辑框架之中。第1章导论:从我国大豆期货市场运作的实际出发,根据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所涉及的疑难问题;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设计了一般分析框架:界定了研究中所涉及的概念,凝练并细分了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假说以及验证假说所需的模型;总结了研究中可能的创新、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需要改进之处。第2章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特征研究。选择代表性的大豆期货品种,给出研究中所使用的数据材料;在描述大豆期货价格以及收益率的统计特征的基础上使用多尺度向量自回归(MVAR)模型和多尺度方差分析研究了投资者交易行为与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使用修正的方差和极差重标定方法以及分形维数理论研究了大豆期货市场的分形特征;最后分析了引致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原因以及诱发价格波动风险的原因。研究表明:大豆期货价格以及收益率序列均不服从正态分布;交易行为和价格波动之间存在明显的多尺度因果关系;大豆期货市场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和长期记忆特征;诱发大豆期货价格波动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信息因素、投机交易行为等期货市场内部因素并涉及到生产、需求、库存、贸易和经济环境等期货市场外部因素。第3章大豆期货市场有效性检验。分别使用非均衡双因素方差分析和基于市场模型的事件分析方法检验了大豆期货市场上的日历效应和事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并非有效市场。这为价格波动的风险管理研究提供了支撑,即风险是可以测度、识别和控制的,按照“经验”来管理风险是可行的。第4章大豆期货价格波动风险测度与比较。针对大豆期货市场建立了HS(历史模拟)、MC(蒙特卡洛)、GARCH、IGARCH、TGARCH、EGARCH、PARCH、CARCH以及ACARCH等模型;通过比较这些模型在测度左、右尾部风险时的误判率和对左、右尾部风险的覆盖率找出了风险测度效果较好的模型;分析了诱发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在合理的分布假设如t分布下,参数方法对尾部风险的覆盖好于非参数方法,而大样本可以提高这些参数及非参数方法的风险覆盖率并降低误判率;各种方法对风险的右尾部风险覆盖率要高于对左尾部风险的覆盖,即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是有偏的,左尾部风险高于右尾部风险。第5章大豆期货价格波动风险的国际诱因与识别。从国际大豆价格(美国CIF价、巴西和阿根廷FOB价)、国际石油期货价格(NYMEX原油期货价格)以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等国际因素着手分析了大豆期货价格波动风险的国际诱因。采用分位数建模理论建立了CAViaR-X模型并实证研究了国际油价和人民币汇率对价格波动左、右尾部风险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国内大豆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美国大豆CIF价格、巴西大豆FOB价格对国内大豆现货价格具有引导作用;美国大豆CIF价格与国内大豆期货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引导关系;巴西大豆FOB价格对国内大豆期货价格具有引导作用;阿根廷大豆FOB价格和国内大豆期货价格具有相互引导的关系;石油价格波动和汇率波动均可诱发国内大豆期货价格波动风险,,并且这两种因素所诱发的左尾部风险高于右尾部风险。第6章基于效率视角的大豆期货风险保证金制度改进。从保证金对风险的控制效果、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价格波动的影响等方面评价了大豆期货市场上的保证金制度;比较了我国内地期货市场上的保证金制度与成熟和新兴期货市场上保证金制度的优劣;在风险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尺度理论的动态保证金M-IGARCH模型。研究表明:随着波动风险的增加,保证金与价格波动风险线性相关性越来越高,但保证金率的变动并没有很好的起到抑制价格波动风险的作用,而且保证金制度对价格涨跌停板的反应并不敏感;现有保证金制度在设计中更多的考虑了市场稳定而牺牲了市场效率,而使用动态保证金模型M-IGARCH来确定风险保证金水平既能更好地降低价格波动风险又能提高期货市场上资金的使用效率。第7章结论与对策建议。总结了全文主要研究结论;结合研究结论从建立有效市场、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应对国际风险以及改进风险保证金制度四个方面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徐挺[10](2010)在《资本市场波动与宏观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上资产价格过度波动引发金融动荡的历史事件不胜枚举,其中较为着名的有1637年郁金香狂热、1720年南海泡沫、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1929年华尔街崩盘、1987年“黑色星期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资本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然而,这并未平息金融体系的剧烈动荡以及由此引致的实体经济衰退,日本“迷失的十年”、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接连发生。在世界范围内金融体系大变革的背景下,上述金融危机也体现了新的时代特点:首先,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境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日益融通促使金融资产规模日益扩张,资产价格变化对市场主体(家庭、企业)所持有的资产价值和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大,资产价格过度波动愈来愈成为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其次,上述危机均发生在通货平稳运行的情况下,资产价格与一般商品、服务价格的趋势性背离使传统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陷入两难困境。目前,关于资产价格波动引致经济金融风险的系统性研究似乎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金融危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银行业危机和货币危机,资产价格只是危机研究的附属研究对象;而在货币政策方面,资产价格也是长期游离于目标体系之外,关于资产价格能否纳入、如何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至今尚无定论。这在以往资本市场不够发达,规模狭小的情况下尚可理解,而时至今日,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空前发展,以价格剧烈波动和数量高速扩张为特征的金融资产膨胀日益严重地改变世界经济结构和发展节奏,以往有关资产价格与经济金融稳定的相关理论就显得相对滞后与疲软。反观我国,尽管在历次金融危机中,我国虽能有效应对,但风险犹存。资本市场波动剧烈、在内外流动性夹击下资产价格泡沫隐现、金融风险突出。这一系列现实问题都迫使我们寻求资本市场的内在波动机制以及化解资产价格泡沫、防范金融风险的路径和答案。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企图从资本市场波动的内在机理出发,探究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破裂”的周期性:运行机制及其与银行业危机和货币危机的传导机制,进而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和金融稳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对资本市场波动与金融危机的文献进行梳理与回顾,通过对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凯恩斯、费雪、明斯基等人的经典模型的考察,为文章的后续展开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从金融资产的特殊属性出发,通过戈登股利恒定增长模型阐述资产价格的价值决定机制以及内在价值的经验判断方法,同时依据该方法将我国资本市场与美国、香港、台湾等海外市场进行基础价值的对比分析,为全面认识我国资产价格整体水平提供事实依据。在此基础上,对资产价格过度波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利用因素分析法探究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的频度和程度。第三章首先分析有效假说市场的理论缺陷和面对金融异象陷入的困境;接着引入行为金融的分析方法,阐述了投资主体的过度自信、羊群效应以及正反馈交易等非理性行为特征,着重通过DSSW噪声交易模型分析投资者行为特征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催生作用,从投资主体这一微观视角展开对资产价格波动以及泡沫衍生的理论分析。第四章选取流动性过剩作为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宏观因素,分析流动性过剩引致资产价格泡沫的作用机制。根据开放经济下的银行资产负债表,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本国商业银行信贷和持有外汇储备构成,因此,从信贷扩张和资本流入两个角度分别探讨内源性流动性过剩和输入性流动性过剩对资产价格泡沫的作用机制。最后,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我国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从资产价格波动视角系统考察金融危机的生成与扩散机制。首先,分析资产价格泡沫存续性条件和破裂的原因;然后探讨泡沫破裂引发银行业危机和货币危机的传导机制,并分别以次贷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为配合案例,生动描绘泡沫破裂引发危机的传导机制。针对我国资本市场市场波动剧烈、价格泡沫隐现、金融风险突出的运行特征,第六章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通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抑制过度波动;通过科学的货币政策疏导流动性过剩,控制资产价格泡沫;通过建立金融危机的预警机制,化解系统性风险等。本文拟实现的创新主要有:1、尝试将微观层面的投资者主体行为与宏观层面的流动性过剩相结合,分析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破裂”的运行机制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就微观层面而言,资本市场是由无数投资者和投机者共同构成的博弈场所,因而对于资本市场脱离基本面因素的非理性波动唯有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加以阐释,这为我们分析资产价格泡沫提供了可取的微观视角;然而在没有流动性支持的情况下,任何投资主体都无法将其主观意愿转化为投资现实,从而也就难以作用于资产价格。流动性在为资产价格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会影响投资主体预期,从而间接作用于资产价格。遵循这一脉络,并结合当前的经济环境,在宏观层面上,本文从流动性视角来分析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原因,这样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泡沫破裂后信贷紧缩和资本逆流所引发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2、依据流动性的相关文献和开放经济下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说明的货币供给机制,将流动性过剩引致资产价格泡沫的机制划分为信贷扩张导致的内源性流动性冲击和资本流入导致的输入性流动性冲击,系统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对资产价格的作用机制。3、系统性地研究了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破裂”周期性运行与银行业危机和货币危机的互动机制。目前的金融危机理论主要集中于对银行业危机和货币危机的研究,对资本市场危机没有足够重视。但是众多危机事件表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和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持续经济衰退都起因于银行信用深度介入资本市场,推动了资产价格泡沫的急剧膨胀,而泡沫的破裂则直接引发了银行信用出现内生性紧缩,进而导致整体经济进入长期衰退状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资产价格泡沫与外资流入也存在相似的作用机制。本文系统性地分析资产价格与信贷扩张、资本流动的互动机制,旨在引起对这一现象与机理的重视。4、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严重影响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二、2001年亚洲大米市场行情可能走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亚洲大米市场行情可能走低(论文提纲范文)
(1)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呈抬头趋势 |
二、国际贸易壁垒发展逐渐偏向以非关税壁垒为主关税为辅 |
三、中国进出口贸易呈下降趋势然居民境外消费热度不减 |
四、经济全球化及竞争的加剧急需具有竞争力的税收政策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主要概念及问题的厘定 |
一、贸易开放及其度量 |
二、贸易开放与贸易封闭的税收政策 |
三、贸易开放可能带来的问题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际贸易与税收关系的研究 |
二、贸易政策、财政收支与收入分配等研究 |
三、简要评述 |
第五节 研究内容 |
一、贸易开放的衡量指标及其评价 |
二、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三、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制约因素 |
四、国外在扩大贸易开放中税收政策做法 |
五、税收政策如何搭配其他宏观政策实现扩大贸易开放 |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价格因素 |
二、非价格因素 |
第二节 不同贸易发展理论下税收政策选择 |
一、古典贸易理论中贸易税收政策的选择 |
二、保护贸易理论中贸易税收政策的选择 |
三、新贸易理论中贸易税收政策的选择 |
第三节 税收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机制分析 |
一、价格是税收政策影响国际贸易的直接传导枢纽 |
二、税负转嫁或补贴等间接方式影响国际贸易发展 |
三、国际贸易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 |
第四节 贸易开放受到税收收入制约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三章 开放背景下中国贸易与税收政策回顾与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政策回顾 |
一、逐渐开放的贸易保护政策(1978-2000 年) |
二、WTO规则下公平贸易与保护贸易并存发展(2001-2018 年) |
三、我国扩大贸易开放的必要性 |
第二节 贸易政策变化下我国贸易开放状况 |
一、贸易规模及开放度变化 |
二、货物与服务贸易开放状况 |
三、我国贸易开放程度与其他经济体的对比分析 |
第三节 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税收政策回顾 |
一、开始降关税并提供出口补贴以促进对外贸易(1978-1991 年) |
二、继续降关税并进行分税制改革刺激对外贸易(1992-2000 年) |
三、大幅降关税并调整出口退税以扩张贸易规模(2001-2018 年) |
第四节 中国扩大贸易开放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关税政策 |
二、出口退税政策 |
三、所得税政策 |
四、非关税壁垒政策 |
第四章 我国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二节 GTAP模型及假设 |
一、模型假设 |
二、基本框架 |
第三节 数据处理及模拟方案 |
一、模型数据特点 |
二、分组处理 |
三、政策冲击方案设计 |
第四节 关税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证结果 |
一、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将促进本国进出口贸易发展 |
二、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将提高本国GDP增速并改善社会福利 |
三、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将刺激我国畜牧业的对外贸易与轻工业的出口 |
第五节 所得税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证结果 |
一、降低国内所得税税率将促进本国出口贸易而阻碍进口贸易 |
二、降低所得税税率将恶化本国贸易条件但改善全球社会福利 |
三、降低所得税税率将刺激我国工业与纺织业的产出及出口 |
第六节 出口补贴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证结果 |
一、降低进口补贴率将抑制本国进出口贸易发展 |
二、降低出口补贴率将改善本国贸易条件但恶化社会福利 |
三、降低出口补贴率将较大抑制我国采掘业的出口及纺织业的进口 |
第七节 本章研究小结 |
第五章 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制约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调整主要约束因素 |
一、税收收入 |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
三、国内保护与产业结构升级 |
四、本章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实证设计及数据选取——以税收收入为例 |
一、基本模型 |
二、解释变量的选取 |
三、数据来源及其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实证研究方法 |
一、静态研究方法 |
二、动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实证研究结果 |
一、贸易开放对贸易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 |
二、贸易开放对总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五节 低、中、高收入发展中国家分组讨论 |
一、贸易开放对低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
二、贸易开放对中低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
三、贸易开放对中高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
四、贸易开放对高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
第六节 本章研究小结 |
第六章 国外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经验 |
第一节 公平贸易论下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政策调整:以美国为例 |
一、1933 年以前美国贸易与税收相关政策 |
二、1934 年-《1974 年贸易法》出台期间美国贸易与税收相关政策 |
三、1974至2018 年美国为推动公平贸易的税收政策 |
四、贸易开放对美国关税收入及贸易的影响(1790-1934 年) |
五、贸易自由化对美国财政及贸易的影响(1934-2016 年) |
六、经验小结 |
第二节 贸易自由化失败后适度保护贸易下税收政策做法:以印度为例 |
一、印度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 |
二、1991-1998 年印度贸易与税收政策改革 |
三、1998-2017 年印度贸易与税收政策改革 |
四、贸易开放对印度税收收入的影响 |
五、经验小结 |
第三节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引入增值税调整所得税:以泰国为例 |
一、二战后泰国贸易政策相关背景 |
二、泰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贸易税收政策 |
三、泰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国内税制改革 |
四、泰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贸易规模的变化 |
五、泰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政府税收的变化 |
六、经验小结 |
第四节 成功推动贸易自由化下简化税制降低有效税率:以加纳为例 |
一、加纳独立后相关背景 |
二、加纳1983 年经济改革计划中贸易与税收相关部分 |
三、加纳1995 年入世后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
四、贸易自由化对加纳税收及贸易的影响 |
五、经验小结 |
第五节 国外经验的启示 |
第七章 扩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与支出、非关税壁垒等搭配 |
第一节 搭配支出政策调节收入分配 |
一、效率假说与补偿假说 |
二、贸易开放与政府支出之间U型关系的检验方法 |
三、贸易开放初期搭配支出政策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
四、随着贸易开放加深可逐步紧缩支出发挥市场效率 |
第二节 税收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配合 |
一、贸易政策的选择及实施效果 |
二、发展中贸易大国的贸易政策改革措施 |
三、我国税收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 |
第三节 税收政策与非关税壁垒政策的组合 |
一、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 |
二、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果比较 |
三、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政策的搭配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不同税种税率的调整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不一 |
二、贸易开放会影响税收收入进而限制税收政策的调整幅度 |
三、支出政策与非关税壁垒搭配税收政策调整扩大贸易开放 |
四、国外在扩贸易开放中税改以所得税为主间接税为辅 |
第二节 扩大我国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建议 |
一、进口贸易税收政策 |
二、出口补贴政策 |
三、所得税政策 |
四、财政支出政策 |
五、非关税壁垒措施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新疆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研究方法 |
1.8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理性经济人理论 |
2.1.2 比较优势理论 |
2.1.3 空间经济学理论 |
2.1.4 规模经济理论 |
2.1.5 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 |
2.2 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分析的理论框架 |
2.3 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梳理 |
2.3.1 为什么要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 |
2.3.2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发展历程 |
2.3.3 棉花生产领域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3章 我国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背景分析 |
3.1 我国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的客观环境 |
3.1.1 我国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的宏观环境 |
3.1.2 国内棉花生产领域面临的挑战 |
3.2 中国棉花库存现状及成本变动 |
3.2.1 中国棉花生产库存现状分析 |
3.2.2 中国棉花生产成本变动分析 |
3.3 新疆棉花生产现状及成本变动 |
3.3.1 新疆棉花生产现状分析 |
3.3.2 新疆棉花生产成本变动分析 |
第4章 供给侧改革对新疆棉花生产布局的影响分析 |
4.1 新疆棉花生产布局现状 |
4.2 新疆棉花生产各地州比较优势分析 |
4.2.1 新疆棉花区域生产的比较优势测算及分析 |
4.2.2 新疆各区域生产棉花与主要粮果的比较优势测算及分析 |
4.3 新疆棉花生产次宜棉区退出情况分析 |
4.3.1 实地调研中植棉农户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 |
4.3.2 新疆棉花生产布局变迁的理论分析与假设 |
4.3.3 模型的构建与选择 |
4.3.4 变量选择与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供给侧改革对新疆植棉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分析 |
5.1 样本选择及农户生产基本情况 |
5.2 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对植棉农户种植规模调整意愿的影响分析 |
5.2.1 模型构建 |
5.2.2 计量结果与分析解释 |
5.3 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下植棉农户机械化生产行为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计量分析结果与解释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供给侧改革下不同类型农户棉花生产效率分析 |
6.1 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下植棉农户的效率现状分析 |
6.1.1 不同类型植棉农户的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分析 |
6.1.2 不同类型植棉农户的单位面积物质资料投入分析 |
6.1.3 不同类型植棉农户的机械作业率分析 |
6.1.4 不同类型植棉农户的劳动生产率分析 |
6.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不同规模植棉农户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 |
6.2.1 模型与变量选择 |
6.2.2 模型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对新疆棉花品质的影响分析 |
7.1 新疆棉花品质变化及现状 |
7.1.1 新疆棉花颜色级变化及现状 |
7.1.2 新疆棉花轧工质量变化及现状 |
7.1.3 新疆棉花马克隆值变化及现状 |
7.1.4 新疆棉花断裂比强度变化及现状 |
7.1.5 新疆棉花长度与长度整齐度变化及现状 |
7.2 新疆棉花品质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1 自然环境对新疆棉花品质的影响 |
7.2.2 生产环节对新疆棉花品质的影响 |
7.2.3 交售加工方式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
7.2.4 组织结构对棉花质量的影响 |
7.3 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对新疆棉花品质变化的影响 |
7.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7.3.2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前新疆与各省份棉花品质对比分析 |
7.3.3 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下新疆与各省棉花品质对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供给侧视角下新疆棉花生产发展路径分析 |
8.1 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的作用成效及挑战 |
8.1.1 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的作用成效 |
8.1.2 新疆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面临的挑战 |
8.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新疆棉花生产发展路径分析 |
8.2.1 集约化发展推进新疆棉花生产合理布局,优化区域生产结构 |
8.2.2 完善补贴发放机制,保障农户基本收益 |
8.2.3 推动新疆棉花生产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8.2.4 鼓励棉花生产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农户生产成本 |
8.2.5 促进棉花生产标准化和市场化,提高棉花品质以满足市场需求 |
8.2.6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促进产业融合,补齐农业生产短板 |
8.2.7 推动新疆棉花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关于2017年棉花种植意向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西南地区贫困测度与益贫式增长研究 ——以贵、桂、川、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从涓滴式增长到包容性增长 |
1.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
第2章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文献述评 |
2.1 功能性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 |
2.1.1 李嘉图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思想 |
2.1.2 约翰.穆勒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思想 |
2.1.3 马歇尔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思想 |
2.1.4 新古典宏观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理论 |
2.1.5 后凯恩斯主义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理论 |
2.1.6 马克思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理论 |
2.2 规模性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 |
2.2.1 克拉克的收入分配理论 |
2.2.2 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
2.2.3 库兹涅辞倒U假说 |
2.2.4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与二元结构 |
2.3 国内外益贫式增长研究进展 |
2.3.1 益贫式增长定义和判定方法 |
2.3.2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对减贫的贡献 |
2.3.3 关于益贫增长政策研究 |
第3章 贫困理论与西南地区的贫困 |
3.1 贫困理论 |
3.1.1 致贫因素论 |
3.1.2 贫困类型 |
3.2 西南地区的贫困问题 |
3.2.1 西南地区的贫困人群分布特征 |
3.2.2 西南地区致贫因素分析 |
3.3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西南民族村寨贫困 |
3.3.1 社会资本理论与贫困 |
3.3.2 西南民族村寨社会资本结构与贫困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南地区贫困测度 |
4.1 贫困人口的识别标准 |
4.1.1 食物预算法 |
4.1.2 马丁法 |
4.1.3 社会指标法 |
4.1.4 1天1美元 |
4.2 贫困测度方法 |
4.3 西南地区FGT贫困测度 |
4.3.1 贵州贫困率 |
4.3.2 广西贫困率 |
4.3.3 四川贫困率 |
4.3.4 重庆贫困率 |
4.4 贵、桂、川、渝贫困率比较 |
4.4.1 农村贫困率比较 |
4.4.2 城镇贫困率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南地区益贫式增长评价 |
5.1 益贫式增长内涵 |
5.1.1 绝对与相对益贫增长 |
5.1.2 一阶与二阶益贫增长 |
5.2 益贫增长判断标准 |
5.2.1 益贫增长弹性与益贫增长指数 |
5.2.2 贫困发生率分解 |
5.2.3 益贫增长率 |
5.2.4 减贫等值增长率 |
5.3 贵、桂、川、渝益贫式增长评价:基于不同收入人群收入增长率的比较 |
5.3.1 贵州益贫增长 |
5.3.2 四川益贫增长 |
5.3.3 广西益贫式增长 |
5.3.4 重庆益贫式增长 |
5.4 贵、桂、川、渝贫困指数分解与益贫弹性 |
5.4.1 贵、桂、川、渝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 |
5.4.2 贵、桂、川、渝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西南地区益贫式增长路径--基于特色农业产业视角 |
6.1 西南地区益贫增长的发展方式 |
6.1.1 益贫式增长与产业发展方式 |
6.1.2 贵、桂、川、渝农村产:业结构与贫困率关系实证分析 |
6.2 西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益贫条件与可行性 |
6.2.1 西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优势条件 |
6.2.2 西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益贫的可行性 |
6.3 特色农业产业组织行为与风险 |
6.3.1 特色农业产业参与者行为特征 |
6.3.2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与组织风险的防范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美国经济金融 |
(1) 穆迪上调美国州评级展望:五年后已好转 |
(2) 美能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成为石油产品净出口国 |
(3) 美联储购债计划走向困扰债市 |
欧洲经济金融 |
(1) 德国财长首次坦承希腊需要第三轮纾困 |
(2) 葡萄牙经济第二季摆脱衰退但仍面临两难 |
(3) 欧元区通胀率或将上升通缩将不会确立 |
日本经济金融 |
(1) 日本超高债务存在风险恐引发新危机 |
(2) “安倍经济学”架构师:若销售税率上调需要扩大支出和QE |
中国经济金融 |
(1) 范剑平: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8%左右 |
(2) “李克强经济学”受到考验 |
(3) 7月外汇占款再现放缓降准有待观察 |
(4) 中国缘何成头号大米进口国? |
(5) 中国版“坏银行”引发的道德风险 |
全球五大央行观察 |
(1) 美联储:挺进疯狂9月 |
(2) 欧洲央行:政策透明度太高? |
(3) 日本央行:经济下行风险增加则会加大宽松力度 |
(4) 中国央行:考虑发行银行间同业存单存款利率市场化有望提速 |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 |
(1) 两次大危机与人民币国际化 |
(2) 人民币离岸中心争夺战升温香港领先多地追赶 |
(6)2012/2013年度全球粮食供需现状与市场走势分析(二)(论文提纲范文)
二、2012/2013年度中国粮食供需现状 |
(一)2012/2013年度中国粮食生产情况 |
(二)2012/2013年度中国粮食消费情况 |
(三)2012/2013年度中国粮食贸易情况 |
(四)2012/2013年度中国粮食库存情况 |
三、国内外粮食市场走势分析 |
(一)小麦市场 |
(二)玉米市场 |
(三)稻米市场 |
(7)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 本文研究的目的,对国民经济或学术上的意义,国内外动态和发展趋势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1.4 当前研究的缺陷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2 本文研究的内容,设计方案、预期效果 |
2.1 论文的结构及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思路和效果 |
2.4 研究框架 |
2.5 本研究的创新和局限 |
第二章 产业安全与农业产业安全 |
1 产业安全的内涵 |
2 用模型诠释产业安全 |
2.1 基本假设 |
2.2 基本理论模型 |
2.3 最佳产业安全状态的确定 |
2.4 产业安全水平的测度 |
3 农业产业安全 |
3.1 农业产业安全的定义 |
3.2 农业产业安全的决定因素 |
3.3 农业产业安全体系的基本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影响 |
1 按照“WTO”规则,调整农业政策 |
1.1 调整农业法律法规 |
1.2 调整国内支持政策 |
1.3 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 |
1.4 调整农产品食品卫生安全政策 |
1.5 减让农产品进口关税 |
2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 |
2.1 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 |
2.2 其它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状况 |
3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 |
3.1 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变化情况 |
3.2 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伙伴的影响 |
4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生产者的影响 |
5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及产生的安全风险 |
5.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
5.2 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带来的风险 |
6 展望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与新一轮WTO谈判 |
6.1 展望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 |
6.2 中国如何应对新一轮WTO谈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与预警 |
1 中国农业现状 |
1.1 食物与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面临5个方面的矛盾 |
1.2 食物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存在的“三个不可逆转” |
1.3 中国农业资源的优势与劣势 |
2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及竞争因素分析 |
2.1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 |
2.2 价格竞争因素分析 |
2.3 质量竞争因素分析 |
3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 |
3.1 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
3.2 对中国农业安全度的估算 |
3.3 湖南农业产业安全度的初步估算 |
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 |
4.1 产业安全预警的涵义 |
4.2 建立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紧迫性 |
4.3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的阶段 |
4.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执行 |
5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危机的事发、事后管理 |
5.1 中国产业安全危机的特征 |
5.2 政府是产业安全危机管理的主体 |
5.3 农业产业安全危机事发、事后管理的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国际经验 |
1 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何保护农业 |
1.1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
1.2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产品的贸易保护 |
2 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措施 |
2.1 创造条件,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
2.2 大量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关税等措施保护国内农业 |
2.3 实行适度的政府配售和购销价格政策,保护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
2.4 建立产供销一体化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出口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外向型发展 |
2.5 加大农业投资和补贴,提供农业信贷优惠,支持农业发展 |
3 世界各国农业保护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3.1 完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农业 |
3.2 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内需并重 |
3.3 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利用世贸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 |
3.4 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 |
3.5 应用灵活性和多样化的保护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 |
1 在WTO《农业协议》条件下,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
1.1 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 |
1.2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
1.3 增加国家财政支持和农业税制改革的力度,合理利用外资 |
1.4 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 |
1.5 建立农业创新体系 |
1.6 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 |
1.7 建立农业保障体系 |
1.8 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
2 维护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政策保障 |
2.1 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 |
2.2 健全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
2.3 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 |
2.4 做好农业产业损害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灵敏有效的产业安全预警系统 |
2.5 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保障产业安全 |
2.6 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 |
2.7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国家产业安全 |
2.8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研究趋势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中国紫菜出口日本案” |
附录二:《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
(8)基于市场模型的我国猪肉供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生猪生产 |
1.2.2 猪肉消费 |
1.2.3 贸易 |
1.2.4 政策模拟 |
1.3 基本思路与结构安排 |
1.4 研究理论基础、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5 生产数据调整说明及数据来源 |
1.5.1 生产数据调整 |
1.5.2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我国生猪生产发展分析 |
2.1 生猪生产总体概况 |
2.1.1 生猪产业在畜牧业中的主导地位 |
2.1.2 生猪存栏出栏结构 |
2.1.3 生猪生产区域分布 |
2.1.4 生猪生产的成本收益 |
2.1.5 生猪产业链中各主体的利润分配 |
2.1.6 生猪价格的季节性特征 |
2.2 生猪的生产环节 |
2.2.1 生猪生物周期分析 |
2.2.2 模型数据说明 |
2.2.3 生猪生产基础能力分析 |
2.2.4 生猪产出能力分析 |
2.2.5 生猪生产供给价格弹性分析 |
2.3 生猪规模化养殖进程 |
2.3.1 生猪规模化发展 |
2.3.2 不同规模生猪生产成本收益比较 |
2.3.3 不同规模生猪生产成本波动分析 |
2.3.4 不同规模生猪生产饲料粮转化率 |
2.4 饲料粮价格变动对生猪精饲料成本边际效应 |
2.4.1 精饲料边际成本模型 |
2.4.2 精饲料成本状况 |
2.4.3 模型实证结果 |
2.4.4 精饲料(点)边际效应 |
2.5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城乡居民猪肉消费行为分析 |
3.1 城乡居民猪肉消费概况 |
3.1.1 城乡居民的猪肉偏好 |
3.1.2 猪肉消费量占主要肉类消费量比重趋势 |
3.1.3 城乡居民户内外猪肉消费结构 |
3.1.4 城乡居民猪肉消费的约束因素(价格和收入) |
3.2 猪肉价格变动研究 |
3.2.1 猪肉价格季节性 |
3.2.2 猪肉价格差研究——以中美两国为例 |
3.3 城乡居民家庭猪肉消费分析 |
3.3.1 理论模型设定 |
3.3.2 城镇居民家庭猪肉消费模型 |
3.3.3 农村居民家庭猪肉消费模型 |
3.3.4 城乡居民户外猪肉消费 |
3.3.5 其他猪肉消费 |
3.4 城乡居民对猪肉质量的考量 |
3.4.1 质量弹性的原理分析 |
3.4.2 质量模型实证结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生猪产业进出口分析 |
4.1 我国生猪产业进出口概况 |
4.1.1 生猪生产的国际地位 |
4.1.2 生猪产业进出口量 |
4.1.3 美国进出口结构及贸易伙伴 |
4.1.4 人均猪肉占有量的国际比较 |
4.2 我国生猪产业进出口展望 |
4.2.1 生猪产业出口前景 |
4.2.2 生猪产业进口前景 |
4.3 猪肉进出口计量模型 |
4.4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生猪产业市场模型构建 |
5.1 生猪产业市场模型概述 |
5.2 生猪产业市场模型构架 |
5.3 生猪产业市场模型主要计量方程 |
5.3.1 产量 |
5.3.2 进出口量 |
5.3.3 消费量 |
5.3.4 价格传递及收入方程 |
5.3.5 市场出清 |
5.3.6 生猪市场模型系数 |
5.4 生猪产业市场模型相关方程评估方法及结果 |
5.4.1 市场模型评估方法 |
5.4.2 生猪产业市场模型评估结果 |
5.5 生猪产业市场模型主要宏观变量设定 |
5.6 生猪产业市场模型基准值 |
5.6.1 生猪产业市场模型计算方法 |
5.6.2 生猪产业市场模型基准解 |
5.7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生猪产业市场模型冲击模拟 |
6.1 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政策情景模拟 |
6.1.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
6.1.2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 |
6.1.3 “十二五规划”提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
6.1.4 收入变动对生猪市场冲击模拟结果 |
6.2 人民币大幅升值冲击情景模拟 |
6.2.1 人民币升值背景 |
6.2.2 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影响 |
6.2.3 人民币大幅升值对生猪市场冲击模拟结果 |
6.3 生猪重大疫情冲击情景模拟 |
6.3.1 生猪疫情种类及流行原因 |
6.3.2 生猪疫情对生猪市场的影响 |
6.3.3 生猪疫情发生对生猪市场冲击模拟结果 |
6.4 生猪生产规模化程度情景模拟 |
6.4.1 推进规模养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6.4.2 规模化发展目标 |
6.4.3 规模化发展的生猪市场冲击模拟结果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生猪生产环节 |
7.2.2 猪肉消费环节 |
7.2.3 生猪产业进出口 |
7.2.4 提高生猪生产的机械化及智能化水平 |
7.3 需要说明及改进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 |
1.3.2 风险控制的制度设计 |
1.4 一般分析框架 |
1.4.1 概念界定 |
1.4.2 从疑难问题向科学问题的转化 |
1.4.3 假说与模型 |
1.4.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5 逻辑框架与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2章 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特征与成因分析 |
2.1 期货价格波动的数据及预处理 |
2.1.1 主力合约 |
2.1.2 加权合约 |
2.2 价格波动的统计特征 |
2.2.1 价格序列 |
2.2.2 价格收益率序列 |
2.3 期货交易行为与价格波动 |
2.3.1 交易行为与价格波动的衡量 |
2.3.2 多尺度向量自回归 |
2.3.3 实证结果 |
2.4 大豆期货价格的分形特征 |
2.4.1 文献回顾 |
2.4.2 材料和方法 |
2.4.3 实证结果 |
2.5 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风险成因 |
2.5.1 期货市场内部因素 |
2.5.2 期货市场外部因素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豆期货市场的有效性检验 |
3.1 引言 |
3.2 大豆期货市场的日历效应 |
3.2.1 文献回顾 |
3.2.2 检验依据与数据描述 |
3.2.3 检验方法——非均衡双因素方差分析 |
3.2.4 检验结果 |
3.3 大豆期货市场的事件效应 |
3.3.1 文献回顾 |
3.3.2 事件材料 |
3.3.3 市场模型构建 |
3.3.4 市场模型的参数估计 |
3.3.5 事件效应的非参数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风险测度与比较 |
4.1 引言 |
4.2 模型的构建 |
4.2.1 VaR方法和CVaR方法 |
4.2.2 VaR测度方法比较 |
4.3 模型估计与仿真 |
4.3.1 GARCH族模型的参数估计 |
4.3.2 模型的仿真 |
4.3.3 模型的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豆期货价格波动风险的国际诱因分析 |
5.1 引言 |
5.2 大豆的贸易特征 |
5.3 国际诱因分析 |
5.3.1 国际大豆价格因素 |
5.3.2 国际石油价格因素 |
5.3.3 汇率因素 |
5.4 实证研究 |
5.4.1 理论与模型的推导 |
5.4.2 实证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效率视角的大豆期货风险保证金制度改进 |
6.1 引言 |
6.2 大豆期货市场风险保证金制度现状与问题 |
6.2.1 按时间收取保证金 |
6.2.2 按持仓量总规模收取保证金 |
6.3 现有保证金制度的评价 |
6.3.1 保证金对风险的控制效果 |
6.3.2 保证金与风险的关系 |
6.3.3 保证金对价格波动的影响 |
6.4 期货市场保证金制度比较 |
6.4.1 SPAN和TIMS系统原理 |
6.4.2 台湾省和香港地区期货市场保证金制度 |
6.5 基于多尺度理论的动态保证金模型 |
6.5.1 理论推导 |
6.5.2 序列的小波提升 |
6.5.3 模型的参数估计 |
6.5.4 动态保证金制度的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建立更加有效的农产品期货市场 |
7.2.2 加快风险管理技术的创新 |
7.2.3 积极应对国际风险 |
7.2.4 改进现有风险保证金制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科研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10)资本市场波动与宏观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三、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四、拟实现的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资本市场波动与金融危机的文献述评 |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市场波动与危机理论:虚拟资本理论 |
1.1.1 资本的虚拟化及虚拟资本的含义 |
1.1.2 虚拟资本的性质 |
1.1.3 虚拟资本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促进作用 |
1.1.4 虚拟资本脱离实体经济运行诱发金融危机 |
1.1.5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西方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危机的模型的考察 |
1.2.1 费雪"负债—通货紧缩"模型 |
1.2.2 凯恩斯的"选美博弈"模型 |
1.2.3 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 |
1.2.4 金德尔伯格的"金融恐慌模型" |
1.2.5 伯南克的"金融加速器"机制 |
1.2.6 西方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危机模型对本文的参考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资产价格的价值基础与波动原因 |
第一节 金融资产的基础价值界定 |
2.1.1 股票和债券类金融资产的基础价值界定 |
2.1.2 对金融资产基础价值的经验性判断 |
第二节 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1 资产价格过度波动的界定与识别 |
2.2.2 我国资本市场过度波动的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微观机理:基于行为金融的分析视角. |
第一节 有效市场假说下的资产定价及其动态特征 |
3.1.1 有效市场假说(EMH)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联合假设 |
3.1.2 有效市场假说的困境:理论的缺陷及其与现实悖离 |
第二节 行为金融对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解析 |
3.2.1 行为金融对资产价格泡沫的界定 |
3.2.2 行为金融对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机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宏观因素:一个流动性过剩分析视角. |
第一节 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含义、构成与测度 |
4.1.1 流动性的内涵解析 |
4.1.2 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含义及衡量指标 |
第二节 货币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的作用机制 |
4.2.1 货币流动性过剩引发资产价格泡沫的相关文献 |
4.2.2 信贷扩张与资产价格泡沫:内源性流动性过剩冲击下的泡沫生成机制 |
4.2.3 国际资本流动与资产价格泡沫:输入性流动性冲击下的泡沫运行机制 |
第三节 对我国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 |
4.3.1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分析 |
4.3.2 我国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波动的经验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引发金融危机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资产价格泡沫破裂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
5.1.1 资产价格泡沫破裂的界定 |
5.1.2 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条件分析 |
5.1.3 资产价格泡沫破裂的原因 |
第二节 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引发银行业危机的传导机制 |
5.2.1 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信贷收缩与价格超调 |
5.2.2 传导机制的案例分析:美国次级贷款危机 |
第三节 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引发货币危机的传导机制分析 |
5.3.1 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国际资本流向逆转 |
5.3.2 传导机制的案例分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本市场的监管与调控:抑制过度波动、防范金融风险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抑制资本市场过度波动 |
6.1.1 资本市场的合理布局: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结构优化 |
6.1.2 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
6.1.3 优化投资主体结构,发挥机构投资者的稳定市场功能 |
6.1.4 健全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
第二节 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流动性冲击下的路径选择 |
6.2.1 资产价格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因素 |
6.2.2 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中的意义 |
6.2.3 我国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操作 |
第三节 建立预警机制,防范金融风险 |
6.3.1 金融危机预警机制模型概述 |
6.3.2 现行危机预警机制的缺陷 |
6.3.3 关于构建我国建立金融危机预警机制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2001年亚洲大米市场行情可能走低(论文参考文献)
- [1]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D]. 王婉如. 中央财经大学, 2019(10)
- [2]新疆棉花生产供给侧改革与发展路径研究[D]. 于雅雯.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3]全球大宗商品形势分析与展望[A]. 刘向东. 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7~2018), 2018
- [4]西南地区贫困测度与益贫式增长研究 ——以贵、桂、川、渝为例[D]. 钟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1)
- [5]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A].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2013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 2013
- [6]2012/2013年度全球粮食供需现状与市场走势分析(二)[J]. 黄菡. 黑龙江粮食, 2013(05)
- [7]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D]. 肖文兴. 湖南农业大学, 2012(11)
- [8]基于市场模型的我国猪肉供需研究[D]. 胡向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9]大豆期货价格波动的风险管理研究[D]. 赵玉.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10]资本市场波动与宏观调控[D]. 徐挺. 南开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