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农业工程》2004年总目录

《热带农业工程》2004年总目录

一、《热带农业工程》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赵丽[1](2021)在《土地功能及其变化研究 ——以河北唐县未利用地开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强调经济产出,而除产出外的土地其他功能被一度弱化,以致目前面临着严重的土地质量退化、土壤侵蚀加重、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外在因素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导致,而其产生的内因是由于人类对土地自身所具备的功能认识不全面。同时,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未利用地开发成为补充土地需求缺口的重要途径。因此,认识和掌握土地功能,探究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对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目前土地功能研究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国内外学者在土地功能分类、评价与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但由于土地功能复杂度高、综合性强、识别困难等原因,存在土地功能内涵界定尚未统一,分类不全面、功能识别相对薄弱等问题,尚未形成系统的土地功能理论体系。同时,对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依托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数学模型法、调查研究法、空间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从土地功能概念内涵、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理论体系、土地功能分类等方面对土地功能展开理论研究,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河北省唐县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进行实例研究,系统探究土地功能及其变化规律。旨在推动土地功能的理论研究,为区域土地综合功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经过土地功能理论探索,建立了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理论框架。依托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界定了土地、土地结构、土地秩序、土地功能概念,系统解析了土地要素、土地结构、土地秩序与土地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土地要素、结构、秩序与土地功能之间函数关系式与概念关系图。土地功能是土地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系统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土地要素、土地结构、土地秩序与土地功能关系简述为,土地功能由土地组成要素、土地结构、土地秩序和外界环境共同决定。土地系统是由要素有机联系形成的整体,要素间有机联系的内在表现形式反映着土地结构,受环境影响(涨落因素)形成一定的土地秩序,决定着土地功能。(2)对土地功能进行了分类,构建了土地功能识别体系和土地功能测算体系。遵循科学性、主导性、系统性、可量化、实用性、可扩充性等土地功能分类原则,依据土地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将土地功能划分为生产功能、原材料供给功能、支撑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历史记载功能6大类,20小类。基于要素-结构-秩序-功能框架,确定了各类土地功能要素的指标体系。深入剖析了土地功能特征,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动态性、强烈的地域性、活跃的人为性和受多因素影响性等特征。综合气候、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土壤和生物等土地要素,对不同地域相应要素组合条件下的土地功能进行了识别解析,构建了土地功能识别体系,并优化提取了土地各功能识别的关键要素。确定评估各类功能的主要量化指标和影响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科学规范了各单项功能测算方法,构建了土地功能测算体系。(3)采用“主导因素+限制因素”法综合确定了研究区土地功能类型;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情况,掌握未利用地变化的来源和去向。结果显示,土地功能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是A1CDEF,即陆生植物生长功能+支撑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历史记载功能,该类功能类型占区域土地面积的26.94%,对应土地条件为坡度<25°、土层厚度>10cm的未利用地。研究区南部土地功能类型组合主要为A1C2DC1EF、CEDA1F和A1CDEF,即以土地生产功能和支撑功能为主,辅以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历史记载功能;研究区西北部土地功能类型组合主要为A1CDEF、A1DEC1C2F和A1CEDF,即以土地陆生植物生长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为主。唐县200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显着,耕地、林地、草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显着增加,交通用地、水域面积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未利用地面积急剧下降。2000-2018年未利用地面积降幅25.87%。未利用地转出方向主要为草地、耕地、林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占未利用地转出总面积的97.28%。转入来源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占转入未利用地总面积的91.68%。(4)以唐县未利用地为研究对象,在县域尺度上,量化了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明确了其关键影响因素。生产功能主要从通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表征,生态功能从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气候调节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角度,通过In VEST模型进行了量化。以研究区2000年未利用地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分析了唐县未利用地开发前(2000年)、未利用地开发后(2007年、2018年)土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变化。2000年、2007年和2018年研究区未利用开发前后NPP总量分别为38.45×1010g C、36.44×1010g C和41.05×1010g C。2000-2018年NPP整体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高程、气温、降水对NPP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大。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气候调节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功能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因素是降水、蒸散和高程;土壤保持功能和气候调节功能的关键影响因素是降水、坡度、高程和植被覆盖;生物多样性功能则主要受土地利用类型和生物因素(人类活动)影响。各功能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直接相关。(5)在地块尺度上,量化了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的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阐明了未利用地开垦后相关要素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开垦前的未利用地(以荒草地为主)为对照,分别从不同开垦年限的耕地,以及开垦为不同利用方式的园地、林地、耕地两个角度,对其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土地生产功能来看,作物产量随开垦年限增加呈抛物线式变化,开垦10年产量达到最大值,为7172.51kg/hm2,之后产量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耕地生产的产品价值明显低于园地和林地。从土地生态功能来看,随开垦年限的增加,耕地水源涵养功能总体呈增加趋势,气候调节功能呈先增加再降低再增加的趋势,生物多样性功能呈降低趋势。与开发前的荒草地相比,开垦后耕地的水源涵养功能在前期(开垦1-6年)有所降低,后期(开垦15-20年)耕地水源涵养功能与其水平相当;开垦后耕地的气候调节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功能均高于荒草地。开发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功能比较来看,耕地、林地相对于园地、荒草地总体较高。土壤理化性状中的土壤孔隙度、团聚体、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是微观尺度上影响土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本文构建的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理论框架和土地功能识别体系与测算体系为更深入认识和掌握土地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要素条件组合角度进行土地功能类型确定,可为区域土地未来利用方向提供依据,研究区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同时在不同尺度下关键影响因素不同。

秦怡[2](2019)在《基于遥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下水资源量表示地下水饱和含水层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降水和地表水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对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评价,有利于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有利于为合理高效开发地下水资源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有利于减少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引起的生态及环境地质问题,还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利用遥感数据反演地下水资源量时,由于遥感数据属于大数据,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尺度,而作为真值数据的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获取成本高、周期长,因此数据量十分有限,这导致遥感数据与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之间尺度不匹配。常用的解决数据尺度不匹配问题的方法是降低遥感数据尺度到与公报数据尺度相同的水平。但这又会导致遥感数据利用不够充分,且生成的模型的精度受到限制。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方法,该方法保持遥感数据尺度不变,能够有效地匹配不同尺度的数据,并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揭示遥感数据与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之间的关联,从而实现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动态评价。文中以广东省为例,建立了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精度检验,且利用该模型实现了广东省以地下水资源量分级标准为依据的自然分区的划分,以及广东省短时间间隔的地下水资源量的实时变化监测。本文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1、本文提出基于遥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建立广东省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研究中利用多源(MODIS、TRMM、Landsat ETM+/OLI、SRTM等数据)、多时相(2004-2015年)、多尺度的遥感数据及图文资料提取与地下水相关要素(按其随时间变化的频率分为动态要素和静态要素)的栅格数据。随后对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进行栅格化处理,使之与要素数据具有相同的坐标系和空间分辨率,以获取大数据学习样本。然后将学习样本输入神经网络进行多次学习,每次学习完成后剔除部分误差较大的学习样本,最终利用比较符合规律的学习样本建立广东省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文中利用两个级别的行政分区(地级市和区县)的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大行政分区(地级市)的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共252个,其中相对误差小于20%的数据占66.4%,小于30%的数据占79.5%;小行政分区(区县)的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共235个,其中相对误差小于20%的数据占60.9%,小于30%的数据占79.6%。2、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通过对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进行栅格化处理,解决了要素栅格数据与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之间尺度不匹配的问题。为了提高模型精度,在每次学习完成后剔除部分误差较大的样本,并经过多次学习,最终利用比较符合规律的学习样本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采用常用方法解决数据尺度不匹配的问题需要降低要素数据尺度到与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尺度相同的水平。基于常用方法,学习样本数量有限(仅252个),利用这些样本建立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比利用本研究方法建立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精度更低。3、利用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计算广东省各行政区中各个像元的地下水资源量值,该值可以反映各行政区域内部地下水资源量不均匀分布的特征,弥补了一个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表示一个区域的地下水资源量的整体状况的不足。4、利用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计算广东省的地下水资源量,并制定地下水资源量分级标准,成功划定研究区以地下水资源量分级标准为依据的自然分区(文中以2007年和2009年为例)。这种自然分区比行政分区能更好地反映各个要素与地下水资源量的关系,能够更客观地评价地下水资源量,从而为各种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支撑。5、利用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可以实现短时间间隔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变化监测。研究利用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计算广东省三个时间段内不同时相(以天为间隔)的地下水资源量,并对各时段内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孙磊[3](2018)在《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文中认为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中华自然科学社是历时较长、影响较大的综合性科学社团。1927年9月,中央大学理工科大学生秉持在中国发展与应用科学的理念,在校内结社,组建了中华自然科学社。到20世纪30年代初,社员相继成长为职业科学工作者,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科学界的科学救国思潮影响下,他们从科学职业身份出发认识到自身的科学救国责任,总结晚清以来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为科学在中国发展缓慢的症结在于科学没有得到广泛社会应用,于是将普及科学视同应用科学的有效途径,从1932年开始,直至1937年,编行科普刊物《科学世界》,致力于科学的大众化,以促进科学在中国的应用,并确立社务活动宗旨为在中国发展与普及科学,推动社团演变为以国内职业科学工作者为主体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抗战爆发后,迁移至大后方的社员于1938年在重庆中央大学重建总社,恢复了社务活动,在当时科学工作者群思以科学贡献于抗战建国事业的社会思潮中,继续开展以《科学世界》为中心的科学普及活动直至抗战结束;同时在1942—1945年,面向英美科学界发行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展开战时中外科学交流,以发展中国科学。抗战结束后,总社在1946年夏迁回南京中央大学旧址,恢复了在国内的社务活动,从1947年到1949年,持续编行《科学世界》,令刊物成为民国时期发行时间最长的科普期刊;还创办了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作为《中国科学通讯》的延续。战后时期的中华自然科学社在国内科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首先是规模显着,到1947年底,社员总数达到2000人以上,分布于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工业技术与农业科学等民国科学各领域。其次是与中国科学社发挥同等影响力,在1946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组中国科学促进会;1947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作,联合其他专门性科学学会,举办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1949年时与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一道,联合发起组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新中国建立后,发展与普及科学成为政府职能,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社务活动渐趋停顿,在1951年3月底结束社务,完成发展与普及科学的历史使命。上述发展历程与主要社务活动表明,在民国科学史上,中华自然科学社发展与普及科学的社务宗旨与实践得到国内科学界认同,并因此发展成为与中国科学社齐名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本文认为,这一科学社会史现象具有深刻的研究意蕴,反映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形成认知的过程。具体来说,科学职业伦理是以科学职业理念为前提的。科学职业理念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为内涵,在科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实践之间建立起维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性联系,形成将科学研究的理性化模式转化为社会发展的理性化目标的职业目的。由于令社会理性化本身意谓构建理性这一现代社会道德,所以这一职业目的旨在表达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而这是通过生成有效运用科学知识要以理性为价值取向的制度性规范来实现的,表现为建立起有关科学职业的道德准则,也就是以理性为价值取向,从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社会目的出发,构建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制度性规范,这就是本质上是制度伦理的科学职业伦理的内涵。返视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发展与普及科学正是科学职业理念的体现,因为发展科学旨在增进科学知识,普及科学则旨在应用科学知识指导实践,也就是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所以作为由多门学科科学工作者组成的综合性科学社团,中华自然科学社维系不同学科的科学工作者于社内的理念正是科学职业理念,成为民国科学界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社会建制。深入来看,科学职业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理性化目标,令中华自然科学社成为运行具有理性化意义的公共事务的社会建制,从学理上来说是一种公共领域建制,承载的是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表征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认识。本文因此以科学职业伦理作为研究视角,分章设节,对于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进行一番科学社会史考察。第一章阐述1927—1937年期间,中华自然科学社以公共领域建制为方向的体制化历程,以及这一体制化方向带动作为科学职业伦理形成之前提的责任伦理的兴起过程,指出社团的成立是科学职业理念中国化的产物,表现为民国时期,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来造就物质文明的现代性理念形成,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蕴育出科学职业理念,这是中华自然科学社缘起的结社理念,使得基于科学职业的业缘性社会关系开始在社务活动中形成,表现为民国科学界关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意识主导下,社员以作为业缘性社会关系运行方式的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开展社务活动,根据科学救国的时代需要,从1932年开始探索出以科学大众化为方向的社务活动途径,这就是通过出版通俗性科学刊物《科学世界》来普及科学于国内民众,形成作为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的科学普及规范。由于科学普及规范遵循的是发挥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路径,所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成为一种具有理性化意蕴的社会公共事务,从而生成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公共领域建制属性,以运行理性化的社会公共事务为社务活动实质,所以社团的体制化建设旨在维系科学职业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规制社员探索科学知识的有效运用途径,走向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社务实践。由于科学研究是社员的本职工作,这体现出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的责任伦理在社员理念中的兴起。第二章论述1938—1941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这一情形所体现的社史史实是,抗战爆发后位于大后方的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意识到,从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的抗战意向出发,大后方科学界根据科学职业理念形成自身的社会责任认识,认为应该从事应用科学研究以实现科学知识的战时应用,因此社员的社务活动也应转到这一方向上来。为此总社以应用科学为评价标准来展开科学普及,先是遵循面向发展生产力开展科学研究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展开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为社员有效运用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科技布局;在之前形成的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意识的作用下,从1939年起将应用科学学科规训转化为科学普及原则,在到1941年为止的《科学世界》编辑过程中,形成以应用科学学科知识的生产作为科普主题的局面,表现出责任伦理在实践过程中走向学科规训化途径。第三章论述1942—1945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当时总社通过向社员集稿,发行面向英美科学界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反映出当时社员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构建出基础科学科技布局。当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由抗战意向转向建国意向之时,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也随之共同认识到要通过科学普及提振大后方基础科学教育,以发展面向建国意向的基础科学研究。在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化实践影响之下,社员从基础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形成了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对于科学普及方向的规划,走向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途径。第四章以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为题,论述在1946—1949年期间,社员意识到科学建国时代要求需要建立面向生产力的科学创新局面,以使得中国科学发展预及到世界科学创新趋势,于是开展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的科学创新研究情形。在社务实践中,社员一方面通过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促进中国科学界的科学创新研究经由专业交流得到确证;另一方面通过《科学世界》向国内社会普及世界科学创新情形,包括国内科学创新研究。对于科学创新研究而言,这两种社务活动发挥的是获取科学新知并予以传播的功能,在学理上来说建立起一种面向科学创新的科学新知流动局面,以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作为维系机制,为作为责任伦理实践路径的学科规训提供制度化安排。正是学科规训制度的建立使得责任伦理演变为科学职业伦理,因为这建立起支撑科学研究的科学学科规训面向生产力转化的常态化局面,根据科学创新规律,要求国内科学界对于学科规训作用于发展生产力的利他性予以阐释,使得社会信任科学创新符合社会大众利益;表现为经由《科学世界》,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保障理性目的实现的社会目的得到国内科学界阐释,使得社会大众认识到科学创新符合现代社会理性化价值取向。这在学理上反映的是国内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

岑晓腾[4](2016)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效用,人类通过从生态系统获取收益以不断地满足和提高自身福祉。然而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损害,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面临着生态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矛盾,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本质目的是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研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助于理解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并为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合理有效的决策依据。本文以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为研究切入点,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对所选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采用直接市场法与替代市场法对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冗余分析(RDA)对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做定量分析;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促进理解两者之间的传导和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遥感影像数据作为源数据,从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数量结构和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两方面对研究区内的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采用土地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方法分析土地利用景观要素的结构特征;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选取景观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上的两组指数对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在21年间内发生了较为剧烈的城市化现象,城市景观主要来自于农业景观的转入,同时有一定规模的建设景观和林业景观复垦为农业景观。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度加剧、丰富度多元化、斑块形状复杂化、斑块团聚程度下降且分散化的趋势。农业和建设景观呈破碎化加剧,前者斑块形状区域规则,后者趋于不规则;建设和水体邻近度下降,农业邻近度稳中有升,林业邻近度处于波动状态;水体、林业和建设景观的斑块分散度上升,农业景观呈下降。(2)对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分类,并对1993-2013年间的生态系统服务生产总值进行核算。首先核算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功能量,其次采用直接市场法和替代市场法确定各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最后对各类型的服务价值进行汇总。研究表明: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为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贡献;区域内总价值、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供给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调节服务价值保持稳定;各类服务价值在空间上满足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区县逐渐增加的特征。(3)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冗余分析(RDA)对景观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景观指数间有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复杂关系,且具有权衡/协同作用;景观丰富度、破碎度和分散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整体服务价值;林业景观分散度、农业和水体景观破碎度是关键性指标,林业、建设和水体斑块形状的复杂度也是重要指标,与多种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较大关联度;林业景观格局的不同指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起关键性作用;各景观指数对各类型服务价值的作用机制有较大差异,供给服务、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废物处理、防护功能和文化服务价值这一组价值与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之间存在权衡作用。(4)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对两者的影响和反馈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复杂动态关联关系;土地利用系统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多样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生态系统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反馈表现在环境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服务价值供给/需求异质性影响。(5)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为目标,提出土地利用工程优化和景观格局空间配置优化策略。土地利用工程优化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和性状来提高并优化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质量;对景观格局斑块、廊道和基质的调整可以促进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的优化,从而提升景观连通性,促进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交换,提高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薛刚[5](2015)在《CATAS科技期刊信息服务市场推广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中国的科技信息服务市场已经初步建成,农业信息化平台基本搭建,农业信息资源不断丰富,先后形成的面向农村党员干部的远程教育网络和12396新农村科技服务热线等信息服务模块构成了为“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平台和保障。在这些平台基础数据的建设过程中,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林院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前,许多农业科研机构通过编辑出版农业科技期刊,提供农业科技查新服务等方式,为我国农业信息资源的充实提供了重要帮助,成为改革历程中极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得到了市场的初步认可。因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CATAS”)面对的热带农业在我国农业发展大局中所占比例较低,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研究以CATAS的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和农业科技查新两块大的科技信息服务内容为切入点,对CATAS科技信息服务市场推广及开拓进行研究,有助于全面提升CATAS服务“三农”的工作水平,从而更好的为热带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国内关于科技期刊市场推广的研究、科技查新市场推广的研究以及国外关于农业科技推广的研究和农业科技期刊推广的研究,根据CATAS的具体情况及发展历程,阐述了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和科技查新业务在热带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新形势下CATAS期刊和查新业务市场推广的紧迫性及可行性,然后结合CATAS科技期刊及科技查新等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市场推广、市场影响因素和赢利模式等角度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发行策略、热广告策略、品牌建设策略和热带农业科技查新市场推广策略。

王彦,田长彦[6](2012)在《农业工程期刊被EI和SCI等权威数据库收录情况》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给农业工程学科的科研工作者检索文献和投稿时选择期刊提供参考,该文介绍了农业工程类期刊被EI、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和收录的情况。该文以表格的形式汇总介绍了EI收录的23种和SCI收录的12种农业工程类期刊的刊名、国际标准刊号(ISSN)、出版国/地和最新影响因子,并详细介绍EI和SCI收录的15种期刊的出版周期、出版者、联系地址、最新期刊网址等信息。该文还介绍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中文期刊及其排名。该文可为农业工程学科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徐文修[7](2008)在《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当前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和国际化进程,给新疆农业与农村经济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农业生产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巨大冲击。本文应用数理分析、经济学分析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1949-2005年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绿洲耕作制度演变的驱动因子,深入研究了影响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和关键技术,并对各个农作区未来耕作制度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为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优化的耕作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自1949年以来,新疆农业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农业生产结构逐渐向种植业产值比重减少、畜牧业、林业产值比重增加的趋势发展,以种植业为主的格局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粮、经、饲“三元”结构体系仍未建立。作物布局形成以棉花、小麦为主、玉米为辅,蔬菜、甜菜、油料、果用瓜不断增长的新格局。新疆粮食总产量经历了缓慢增长、波动徘徊、直线上升及波动上升四个发展阶段,从1983年开始彻底改变了新疆粮食长期以来依靠外调的历史,由缺粮省转变为富余省,自1987年起,新疆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保持在400kg以上,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棉花生产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波动徘徊和快速增长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其单产、总产、播种面积位均居全国首位。新疆复种指数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由1949年的103.6%发展到2006年的113.41%,而且种植模式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新疆农田培肥制度由解放初期的主要依靠土地轮歇及施用粪肥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苜蓿轮作和草田轮作,进而发展到以施用化肥为主的农田培肥制度。对推动耕作制度演变因子的研究表明:政策因素是推动耕作制度演变的间接驱动力,每次政策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农民行为、进而影响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推动耕作制度改革与之相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是促进作物产量增加的主要动力,而作物产量的提高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耕作制度演变提供了重要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比较优势直接影响着作物种植的规模,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推动耕作制度的演变。本研究揭示了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微生物的变化趋势: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速效钾呈下降趋势:连作年限越长,土壤中积累的残膜数量越多;随棉花连作年限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总量呈减少趋势,而且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朝着不利于作物养分吸收的方向发展,即土壤微生物区系从高肥的“细菌型”土壤向低肥的“真菌型”土壤转化。系统分析的结果明确了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调整优化目标与方向:首先,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向将在保障新疆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新疆畜牧业发展的力度,不断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适当降低种植业产值比重,逐渐改变新疆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的初级水平。其次,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从传统的粮食作物和棉花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多元结构转变,逐步使饲料作物生产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为发展农区畜牧业提供饲料保障。第三,畜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则是坚持草原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和城郊畜牧业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肉、毛、乳品生产和畜产品加工,实现新疆畜牧业产业化突破性进展,使畜牧业成为我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李金才[8](2007)在《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与典型模式技术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灾害频繁、粮食安全是目前世界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长期以来掠夺式的经营思想和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同样存在着人口众多、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实践证明,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标准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而我国目前对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研究还较少,还没有一套与生态农业生产配套的标准体系。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系统分析和认识我国生态农业标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案,并建立有关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关键技术标准,对于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落后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调查问卷与专家咨询相结合、查阅文献与布点试验相结合、系统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外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标准化状况、我国生态农业标准化存在问题、我国生态农业模式类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案例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生产状况,能流、物流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国内外生态农业及标准的比较研究表明,虽然国内外生态农业名称一致,但产生根源、背景、概念、发展状况、特点等方面都有着显着的差别。国外生态农业的思想源于我国;我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更丰富,范围更广;在效益方面我国的生态农业除了追求生态效益外,更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国外在有机农业生产、管理方面构建了大量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监督监控标准等,这些标准共同构成了有机农业生产的标准体系框架,我国现有的有机农业标准主要是有机农产品的标准,而与有机农产品生产配套的技术标准、控制标准等极度缺乏,没有与有机农产品生产配套的标准体系。2、我国的生态农业是以各种生态农业模式为依托,生态农业是依托模式的发展而发展的。我国的生态农业是追求经济、生态、社会三效提高的生态农业模式体系,是一种生态经济优化的农业体系。根据资源、物质循环的利用方式,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系统作用、功能关系,将我国现有的生态农业模式分为物质多层利用型、互利共生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型、旅游观光型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包括多种亚类型。3、在借鉴国内外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框架及其它标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确定了我国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思路、原则、构建目标及标准体系框架的构成要素。我国的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是以模式为核心,包括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组织管理规程、信息服务标准、产品标准、评价方法、物质循环利用规程在内的标准组成。4、依照构建的我国生态农业标准体系,重点研究了我国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关键技术标准,并初步提出了技术标准草案。包括猪舍温度调控技术标准草案、猪舍管理和饲养技术标准草案、温室保温防寒技术标准草案、温室温湿度调控技术标准草案、日光温室综合管理技术标准草案、沼气池管理技术标准草案、蔬菜管理技术标准草案等。5、通过“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中对沼气的生产量、用气量的研究,拟合了了我国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中大棚养猪头数、用气量及家庭人口数的方程。沼气发酵综合利用试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能显着增加芹菜的株高和产量、番茄的单株叶面积和干叶比重、番茄黄瓜的维生素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6、将GPRS技术成功运用于“四位一体”的能流分析研究,对沼气池、温室环境进行监控,对沼气池的能流、物流分析表明,初级生产者的能量产投比达到1.53,化肥、农药的投入仅占总投能的3.7%,人力投能占18.7%,系统内部沼液、沼渣投能占到77.6%。这样的循环关系使能量和物质基本都得到了合理利用,增加了产出,减少了废物的排放,提高了经济效益。7、对采用标准草案的“四位一体”农户和未采用标准草案的普通大棚农户的经济效益比较分析显示,采用标准草案的用户农户收入显着提高,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亦有所改善。其中效益增加得益于沼气的使用降低了其他能源的消耗;沼肥的高肥效替代了部分化肥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由于系统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合理,种养殖业产量更高,产品品质更好。

胡金冰[9](2015)在《甘蔗收割后集成作业系统结构设计与作业速度仿真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甘蔗联合收获机械和输送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了解决国内小型整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存在输送堵塞、剥净率和断尾率不高等问题,本文研究了利用虚拟设计及仿真分析手段开发整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输送系统的方法和技术。根据输送机理、碎叶机理、剥叶机理和断尾机理的研究,在试验中考察了碎叶过程对剥叶质量的影响和断尾速度对断尾质量的影响,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设计了一套集前输送机构、两级碎叶机构、两级剥叶机构和后输送断尾机构于一体的整秆式甘蔗收获机甘蔗收割后集成作业系统。(2)利用虚拟设计及仿真分析手段,建立了甘蔗收割后集成作业系统各机构的虚拟样机仿真模型,分别对前输送机构、碎叶机构、剥叶机构和后输送断尾机构仿真试验优化了机构作业速度参数。(3)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结合仿真结果确立了影响甘蔗剥叶断尾质量的最优参数:前后输送机构转速为220r/min,第一级碎叶机构的碎叶轮转速为574r/min,第二级碎叶机构的碎叶轮转速为383r/min,两级剥叶机构的剥叶轮转速为490r/min,断尾机构的断尾轮转速为184r/min,经实验验证得到未剥净率5.18%,断尾率98%,伤皮率12.46%,折断率0%。

张媛[10](2014)在《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出了各项优惠、支持、鼓励政策。通过抓试点、搞示范,探索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呈现出数量快速增加、建设形式丰富多样、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经营机制不断创新、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特点,推动了河北省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但与先进省份相比,在长远发展上存在定位不明确,在产业重点、建设布局上缺乏系统化,影响了园区经济、社会效益的更好发挥。本文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现状、取得的成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入手剖析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核心问题就是整体建设理念相对落后,总体规划不到位。采用比较分析法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定位、规划理念、建设目标、建设布局等六方面,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安新、青县、昌黎、承德、乐亭五个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发现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编制中,首先以国家、地方政策和规划为依据,再结合县域的整体发展规划来定位自身的指导原则、发展思路、战略目标、空间布局及保障体系,做到与政策规划良好的承接与融合,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规划体系;各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和农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园区布局开放,特色鲜明,形式多样,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代表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规划理念、规划总目标、具体目标,规划布局是紧密相连的。在此基础上,从功能定位与分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科技开发与示范、组织管理与评价、综合效益五方面对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二、《热带农业工程》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带农业工程》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功能及其变化研究 ——以河北唐县未利用地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功能内涵与分类
        1.2.2 土地功能评价
        1.2.3 土地功能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 理论基础与数据处理
    2.1 理论基础
        2.1.1 系统理论
        2.1.2 耗散结构理论
        2.1.3 协同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县域尺度数据
        2.2.2 土壤实验数据
        2.2.3 作物产量、生物量和林地蓄积量测定
        2.2.4 数据处理
3 土地功能理论探索
    3.1 土地、土地功能概念与特征
        3.1.1 土地概念
        3.1.2 土地功能概念
    3.2 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框架
        3.2.1 土地要素
        3.2.2 土地结构
        3.2.3 土地秩序
        3.2.4 土地要素、结构、秩序与土地功能关系
    3.3 土地功能类型划分
        3.3.1 土地功能分类目的
        3.3.2 土地功能分类原则
        3.3.3 土地功能类型划分
        3.3.4 土地功能特征
    3.4 土地功能识别
        3.4.1 土地功能识别说明
        3.4.2 土地功能识别关键要素
        3.4.3 土地功能识别体系
4 土地功能测算体系探究
    4.1 土地生产功能测算
        4.1.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1.2 主要测算模型
    4.2 土地原材料供给功能测算
    4.3 土地支撑功能测算
    4.4 土地生态功能测算
        4.4.1 气候、气体调节功能
        4.4.2 水源涵养功能
        4.4.3 土壤保持功能
        4.4.4 生物多样性保持功能
        4.4.5 养分循环功能
    4.5 土地景观功能测算
        4.5.1 景观美学功能
        4.5.2 景观保育功能
        4.5.3 景观连通功能
    4.6 土地历史记载功能测算
5 河北省唐县土地功能识别与评价模型修订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自然环境条件
        5.1.3 社会经济条件
        5.1.4 地块项目区条件
    5.2 研究区功能识别
        5.2.1 研究区土地各要素条件
        5.2.2 研究区土地功能类型识别方法
        5.2.3 研究区土地功能类型识别结果
        5.2.4 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方向建议
    5.3 基于要素-结构-功能框架的土地功能评价模型
        5.3.1 土地功能评价模型选择
        5.3.2 CASA模型原理与参数确定
        5.3.3 InVEST模型原理与参数确定
6 唐县县域尺度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分析
    6.1 唐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6.1.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6.1.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6.1.3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面积分析
    6.2 土地功能变化分析
        6.2.1 土地生产功能变化
        6.2.2 土地生态功能变化
    6.3 小结
7 唐县地块尺度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分析
    7.1 土地生产功能变化分析
        7.1.1 不同开垦年限耕地土壤条件与产量变化
        7.1.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条件差异与生产功能分析
    7.2 土地生态功能变化分析
        7.2.1 不同开垦年限耕地生态功能
        7.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地生态功能
    7.3 讨论
        7.3.1 不同开垦年限指标变化分析
        7.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指标变化分析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与讨论
        8.1.1 结论
        8.1.2 讨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作者简介
致谢

(2)基于遥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遥感技术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1.2.2 机器学习方法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背景
    2.3 地下水资源的分布
3 数据及预处理
    3.1 数据介绍
    3.2 数据预处理
4 与地下水相关要素的选择及其信息获取
    4.1 静态要素的选择与信息获取
        4.1.1 高程、坡度
        4.1.2 排水通道密度
        4.1.3 地形湿度指数
        4.1.4 地层岩性
        4.1.5 断层密度
    4.2 动态要素的选择与信息获取
        4.2.1 降雨量
        4.2.2 地表水体
        4.2.3 植被
        4.2.4 温度
    4.3 本章小结
5 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
    5.1 数据测量方法
    5.2 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的栅格化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神经网络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
    6.1 学习样本
    6.2 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方法
    6.3 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参数的确定
        6.3.1 隐含层神经元数
        6.3.2 学习速率
        6.3.3 最大迭代次数
        6.3.4 初始权重的范围
        6.3.5 学习次数
    6.4 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实例
        6.4.1 建模结果
        6.4.2 模型检验
    6.5 基于本研究方法与常用方法建模比较
        6.5.1 基于常用方法建模的机器学习方法的选择
        6.5.2 对比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应用
    7.1 以地下水资源量分级标准为依据划分自然分区
    7.2 地下水资源量的实时变化监测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问题与展望
9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介绍
教育经历
发表论文
参与科研项目

(3)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思路
    三、围绕本文选题及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公共领域方向的体制化与责任伦理的兴起(1927-1937)
    1.1 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的结社缘起
        1.1.1 科学职业理念在民国的形成
        1.1.2 社员的业缘化结社活动
    1.2 社团的公共领域建制化
        1.2.1 科学职业理念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之实践
        1.2.2 社团的公共领域制度建设
    1.3 社团的社会功能的确立与责任伦理的初现
        1.3.1 科学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社会功能之确立
        1.3.2 社员的社会角色意识转向责任伦理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38-1941)
    2.1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构建
        2.1.1 总社从应用科学出发实践社会功能
        2.1.2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成为社务指导原则
    2.2 应用科学学科对于社团科学考察活动的规训
        2.2.1 科学考察团的组建与应用科学学科规划
        2.2.2 应用科学学科知识在科学考察中的生产与应用
    2.3 科学普及确立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2.3.1 《科学世界》塑造应用科学新知传播效应
        2.3.2 《川康建设特辑》表征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42-1945)
    3.1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展现
        3.1.1 《中国科学通讯》与发展中国科学的社务活动
        3.1.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建立
    3.2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3.2.1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普及目标的确立
        3.2.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规划科学普及途径
        3.2.3 《科学世界》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与科学职业伦理的表达(1946-1949)
    4.1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科技传播系统的构建
        4.1.1 社务活动走向构建科技传播系统结构
        4.1.2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形成科技传播系统运行机制
    4.2 面向科学创新的科技传播系统实践表达科学职业伦理
        4.2.1 《科学世界》的科学创新总论指向科学职业伦理理念
        4.2.2 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
        4.2.3 应用科学研究作为科学职业的社会目的:实现理性目的
    4.3 本章小结
结束语
附表1: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名录与科学职业分布情形(194人)
附表2: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任职科研机构分布情形(按照学科统计)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系研究进展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范围及概况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遥感影像处理
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3.1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结构特征分析
        3.1.1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数量结构特征
        3.1.2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动态变化特征
    3.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2.1 景观格局分析研究方法
        3.2.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3.2.3 最佳景观分析粒度确定
        3.2.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变化分析
    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及核算方法
        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
        4.1.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4.2 研究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4.2.1 供给服务价值评估
        4.2.2 调节服务价值评估
        4.2.3 文化服务价值评估
    4.3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4.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结构特征
        4.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间变异分析
        4.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差异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的定量分析
    5.1 基于相关分析的指数间关联分析
        5.1.1 景观指数间相关性检验
        5.1.2 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5.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灰色关联分析
        5.2.1 景观水平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
        5.2.2 斑块类型水平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
    5.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排序分析
        5.3.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5.3.2 排序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机制探讨
    6.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
    6.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驱动机制
        6.2.1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异质性
        6.2.2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多样性
        6.2.3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稳定性
    6.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反馈机制
        6.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自然环境影响
        6.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经济与社会影响
        6.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异质性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7.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的技术总体框架
    7.2 土地利用优化工程策略
        7.2.1 土地地类优化
        7.2.2 地类结构优化
        7.2.3 防护治理优化
    7.3 景观格局空间配置优化策略
        7.3.1 识别生态系统源地
        7.3.2 构建景观累积阻力面
        7.3.3 建立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
        7.3.4 研究区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CATAS科技期刊信息服务市场推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1.5 研究的局限性
2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与趋势
        2.1.1 国内农业科技期刊市场推广的研究现状
        2.1.2 国内农业科技查新市场推广的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2.2.1 国外关于农业科技推广的研究现状
        2.2.2 国外关于农业科技期刊的推广研究现状
3 CATAS概况及其在热带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3.1 CATAS概况
    3.2 CATAS在热带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4 新形势下CATAS期刊和查新业务市场推广的紧迫性及可行性
    4.1 CATAS信息所科技信息服务现状
    4.2 CATAS科技信息服务市场推广的紧迫性分析
        4.2.1 农业发展政策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科技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4.2.2 热带农业信息市场需求更加旺盛
        4.2.3 热带农业信息质量有待提高
        4.2.4 热带农业的市场变化要求更高水平的信息服务
    4.3 CATAS信息所科技信息服务市场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4.3.1 CATAS信息所科技信息服务的人力资源优势
        4.3.2 CATAS信息所科技信息服务的物质资源优势
        4.3.4 CATAS信息所科技信息服务的科研技术优势
5 科技期刊和科技查新市场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1 科技期刊市场推广
        5.1.1 期刊市场化发展现状
        5.1.2 期刊市场的资源配置要素分析
        5.1.3 期刊赢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5.2 科技查新市场推广
        5.2.1 科技查新市场化发展现状
        5.2.2 科技查新的资源配置要素分析
        5.2.3 科技查新赢利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6 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和科技查新市场市场推广策略
    6.1 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发行策略
        6.1.1 整合现有资源,扩大期刊规模
        6.1.2 提升期刊质量,突出期刊特色
        6.1.3 提高科技期刊发行的专业化水平
        6.1.4 发挥网络优势,提升传统刊物档次
        6.1.5 利用科技专业资源,开展拓展服务
        6.1.6 明确科技期刊市场定位
        6.1.7 实现科技期刊的差异化特征
    6.2 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广告策略
        6.2.1 明确热带农业科技期刊的广告定位
        6.2.2 专业科技期刊广告业务的策划建议
    6.3 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品牌策略
        6.3.1 打造农业科技期刊品牌形象
        6.3.2 构建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6.3.3 增加期刊选题组稿的力度
        6.3.4 搭建期刊网络现代化平台
        6.3.5 注重科技论文的质量审查
        6.3.6 注重行业交流
    6.4 热带农业科技查新市场推广策略
        6.4.1 搭建多元化的科技查新支撑平台
        6.4.2 牵头成立科技查新行业联盟
        6.4.3 拓展查新服务的新领域,开展多元化服务模式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农业工程期刊被EI和SCI等权威数据库收录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被权威数据库收录情况
    1.1 被国外权威数据库收录情况
        1.1.1 被EI收录情况
        1.1.2 被SCI收录情况
        1.1.3 部分被EI和SCI收录农业工程期刊的详细信息
    1.2 被国内权威数据库收录情况
        1.2.1 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情况
        1.1.2 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情况
2 结论

(7)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状况
    2.2 国内研究状况
    2.3 小结
第三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现状特征
    3.1 新疆农业资源状况
    3.2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特征
    3.3 新疆耕作制度区域类型划分及其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
    4.1 农业生产结构演变趋势
    4.2 耕地面积演变趋势
    4.3 新疆粮食、棉花播种面积、总产演变趋势
    4.4 全疆作物布局演变趋势
    4.5 全疆复种指数、种植模式变化趋势
    4.6 农田培肥制度的变化趋势
    4.7 新疆畜牧业发展变化趋势
    4.8 小结
第五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5.1 政策因素是推动耕作制度演变的间接驱动力
    5.2 市场是影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作物种植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
    5.3 比较优势是种植业生产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
    5.4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耕作制度的变革
    5.5 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是促进农作物产量增加的物质基础
    5.6 小结
第六章 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6.1 新疆棉花生产现状及地位
    6.2 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6.3 棉田长期连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6.4 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6.5 小结
第七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调整优化的发展对策
    7.1 新疆耕作制度优化调整指导思想及原则
    7.2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调整优化方向
    7.3 各农作区耕作制度优化调整发展的对策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8)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与典型模式技术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
        1.2.2 实施标准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
        1.2.3 建立科学的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是我国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3 技术路线
    2.4 数据采集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标准化比较研究
    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比较
        3.1.1 思想根源及背景
        3.1.2 概念及内涵
        3.1.3 现状比较
        3.1.4 基本特点对比
    3.2 农业标准化基本理论
        3.2.1 基本概念
        3.2.2 农业标准化的作用
    3.3 国际主要的农业标准制定组织
        3.3.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3.3.2 世界贸易组织(WTO)
        3.3.3 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3.4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现状及特点比较
        3.4.1 国外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3.4.2 我国农业标准化现状及不足
        3.4.3 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分类研究
    4.1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4.2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状况
        4.2.1 国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状况
        4.2.2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状况
    4.3 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分类
        4.3.1 物质多层利用型
        4.3.2 互利共生型
        4.3.3 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型
        4.3.4 观光旅游型
第五章 我国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5.1 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概念及特点
        5.1.1 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有关概念
        5.1.2 我国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特点
    5.2 构建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5.2.1 总体思路
        5.2.2 构建目标
    5.3 构建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依据和原则
        5.3.1 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构建的依据
        5.3.2 生态农业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
    5.4 我国生态农业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
        5.4.1 构成方案
        5.4.2 构建框架及要素说明
    5.5 我国生态农业模式技术标准的编写导则
        5.5.1 目的
        5.5.2 范围
        5.5.3 引用相关标准的原则
        5.5.4 制定生态农业模式标准草案的基本要求
    5.6 我国生态农业标准草案主要结构和内容
    5.7 生态农业标准草案名称、范围、引用标准的要求
    5.8 术语及其起草
        5.8.1 总则
        5.8.2 确定术语的原则
        5.8.3 术语及其定义
第六章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关键技术标准建立
    6.1 北方“四位一体”温室大棚湿度调控技术规范
    6.2 北方“四位一体”温室大棚保温防寒及采光技术规范
    6.3 “四位一体”大棚养猪管理规则
    6.4 日光温室综合管理规范
    6.5 北方“四位一体”大棚蔬菜环境条件要求
    6.6 “四位一体”大棚内各类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标准草案
第七章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系统能流分析
    7.1 试验示范点选择与概况
    7.2 北方“四位一体”模式农户环境条件的变化规律
        7.2.1 环境条件监测的方法与原理
        7.2.2 监测系统设计
        7.2.3 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分析
    7.3 北方“四位一体”农户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7.3.1 系统输入、输出物质与能量的测定
        7.3.2 系统投入的能值分析
第八章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效益分析
    8.1 沼气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
        8.1.1 沼气综合利用的基本原理
        8.1.2 沼气代谢产物的种类
        8.1.3 沼气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8.1.4 沼液在“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中的应用
        8.1.5 沼渣的综合利用
    8.2 家庭人口数、养猪头数、大棚面积之间的的关系
    8.3 “四位一体”温室大棚预计效益分析
        8.3.1 成本计算
        8.3.2 经济效益分析
    8.4 其他效益分析
    8.5 采用标准草案与未采用标准草案的农户实际效益分析
        8.5.1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8.5.2 投入与产出分析
        8.5.3 经济效益评价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讨论与展望
    9.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作者简历

(9)甘蔗收割后集成作业系统结构设计与作业速度仿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甘蔗收获机国内外的现状及研究情况
        1.2.1 国内外甘蔗收获机械技术研究情况
        1.2.2 国内外甘蔗收获机输送系统研究情况
    1.3 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在甘蔗收获机上的应用
        1.3.1 虚拟样机技术
        1.3.2 甘蔗收获机虚拟样机成熟应用研究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2 甘蔗收割后集成作业系统各机构设计
    2.1 甘蔗收割后集成作业系统的组成
    2.2 前输送机构设计
        2.2.1 输送机理
        2.2.2 前输送机构建模
    2.3 碎叶机构设计
        2.3.1 碎叶机理
        2.3.2 碎叶机构建模
    2.4 剥叶机构设计
        2.4.1 剥叶机理
        2.4.2 剥叶机构建模
    2.5 后输送断尾机构设计
        2.5.1 断尾机理
        2.5.2 后输送断尾机构建模
    2.6 小结
3 甘蔗收割后集成作业系统各机构速度仿真优化
    3.1 前输送机构速度优化
        3.1.1 甘蔗虚拟样机模型建立
        3.1.2 前输送机构仿真研究
    3.2 碎叶机构速度优化
        3.2.1 碎叶轮组柔性化建模
        3.2.2 碎叶机构仿真研究
    3.3 剥叶机构速度优化
        3.3.1 剥叶轮组柔性化和甘蔗建模
        3.3.2 剥叶机构仿真研究
    3.4 后输送断尾机构速度优化
        3.4.1 甘蔗和后输送断尾元件建模探讨
        3.4.2 后输送断尾机构仿真研究
    3.5 小结
4 系统样机碎叶和断尾作业速度试验
    4.1 材料与设备
    4.2 试验方案
        4.2.1 试验设计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4.3.2 主因子效应分析
        4.3.3 单因子效应分析
        4.3.4 因子交互效应分析
        4.3.5 理论最优因子参数确立
    4.4 讨论和建议
    4.5 优化参数物理样机实验验证
    4.6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在校期间所获的主要奖励和荣誉

(10)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现代农业园区
        1.5.2 规划
        1.5.3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
2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2.1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
        2.1.1 园区数量快速增加,建设形式丰富多样
        2.1.2 优化资源合理布局,发展县域优势产业
        2.1.3 政府层面积极引导,加强组织服务力度
        2.1.4 加强机制体制创新,提高园区综合效益
        2.1.5 改革农业经营理念,完善园区管理模式
    2.2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取得的成效
        2.2.1 产业带动效应初现
        2.2.2 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2.2.3 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强劲
        2.2.4 融资能力不断增强
    2.3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的问题
        2.3.1 土地流转机制
        2.3.2 投资融资机制
        2.3.3 标准化建设
        2.3.4 农业人才培育
        2.3.5 科技支撑能力
3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比较研究——案例分析
    3.1 河北省典型现代农业园区介绍
        3.1.1 安新县白洋淀农业科技园区
        3.1.2 青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3.1.3 昌黎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3.1.4 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1.5 乐亭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3.2 河北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比较分析
        3.2.1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思想分析
        3.2.2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原则分析
        3.2.3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定位分析
        3.2.4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理念分析
        3.2.5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目标分析
        3.2.6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布局分析
4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建议
    4.1 功能定位与分区
        4.1.1 功能定位
        4.1.2 功能分区
    4.2 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4.2.1 基础设施建设
        4.2.2 服务设施建设
    4.3 科技开发与示范
    4.4 组织管理与评价
        4.4.1 组织管理
        4.4.2 组织评价
    4.5 综合效益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四、《热带农业工程》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功能及其变化研究 ——以河北唐县未利用地开发为例[D]. 赵丽.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2]基于遥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研究[D]. 秦怡. 浙江大学, 2019(02)
  • [3]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D]. 孙磊. 山西大学, 2018(04)
  • [4]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D]. 岑晓腾. 浙江大学, 2016(12)
  • [5]CATAS科技期刊信息服务市场推广策略研究[D]. 薛刚. 海南大学, 2015(04)
  • [6]农业工程期刊被EI和SCI等权威数据库收录情况[J]. 王彦,田长彦. 农业工程学报, 2012(S2)
  • [7]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D]. 徐文修.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8]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与典型模式技术标准研究[D]. 李金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9]甘蔗收割后集成作业系统结构设计与作业速度仿真优化[D]. 胡金冰. 浙江大学, 2015(05)
  • [10]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研究[D]. 张媛.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热带农业工程》2004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