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口的调试和软件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张逸龙[1](2021)在《基于PXI总线的某飞行器多通道信号模拟器研制》文中提出与某型飞行器配套的发射控制测试系统、校靶测试系统、综合测试系统以及角速度传感器与放大器测试系统能够完成对该型飞行器各关键部件的复杂测试任务,是评判飞行器质量合格与否的关键设备。但由于飞行器本身系统结构精密复杂,频繁的上电测试、供制冷气会对其使用寿命产生影响,因此实际情况并不允许测试设备在研期间长时间占用飞行器及其相关辅助测试设备;同时由于飞行器无法提供故障测试数据,因而无法对测试系统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XI总线的某飞行器多通道信号模拟器研制方法,该模拟器能够有效代替飞行器及相关辅助设备,支持测试系统开发调试工作,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制成本。通过对上述4套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以及测试接口与信号类型的详细分析,总结整理了信号模拟器系统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提出了设计研制的关键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以工控机为控制核心,外接集成远程控制器的PXI机箱的系统总体框架。系统硬件设计方面,针对目前自动测试设备领域使用较为广泛的几种仪器总线标准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对比,最终选择了基于PXI总线标准的系统硬件架构,并根据模拟器的功能需求和设计指标,选择了符合要求的的PXI功能模块和其他相关硬件设备。系统软件设计方面,选择了基于C#的Winform作为模拟器系统软件用户层框架,在Visual Studio 2017开发平台下完成了软件开发。依据软件模块化设计思想并结合多线程与数据库技术,同时充分发挥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优势,完成了系统登录管理模块、自检模块、配置管理模块、通信模块、信号模拟输出模块以及任务执行控制模块的软件设计。最后,分别针对信号模拟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部分设计了详尽的调试验证方案,并与各测试系统进行了联调。结果表明,信号模拟器系统工作稳定可靠,系统硬件设计符合标准,软件各项功能满足调试需求,能够有效辅助测试系统研制。
梁迎旭[2](2021)在《某飞行器角速度传感器与放大器测试系统的软件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飞行器性能的不断提高,对飞行器的跟踪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角速度传感器作为飞行器跟踪系统中关键部件之一,它的性能参数将直接影响到飞行器的跟踪控制精度。因此,角速度传感器测试系统的研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航天科工集团某公司的某飞行器的角速度传感器与放大器测试系统的软件研制项目为背景,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多线程技术和模块化设计原则完成了对测试系统的软件研制,提高了对角速度传感器与放大器的测试效率。本文通过对测试系统的需求分析,提出了角速度传感器与放大器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针对一块PXI-6143板卡无法满足对测试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的数量要求,本文采用设计信号调理单元电路的方案解决上述问题,降低了项目的研制成本。通过对测试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的分析,阐述了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在测试系统的软件实现方面,本文利用Winform开发框架和Measurement Studio虚拟仪器集成套件库,在Visual Studio 2017开发环境中采用C#编程语言进行测试系统的软件开发。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本文采用模块化设计原则,将测试系统软件划分为系统登陆模块、参数设置模块、自动测试模块、手动测试模块、串口通信模块、波形显示模块、相位差计算模块、测试记录查询模块和数据库设计模块,分别对这些模块进行软件设计与实现。在测试系统软件的功能实现上,本文运用多线程编程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对测试过程中数据的实时显示、异常参数值检测、数据存储和历史测试记录的查询。最后,在测试环境中分别对测试系统软件进行功能验证和测量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某飞行器的角速度传感器与放大器测试系统软件在功能实现和测试精度上均满足项目任务书的要求,达到了测试系统软件的预期设计目标。
张泽新[3](2021)在《面向群智能建筑的网关开发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传统建筑控制系统的结构缺陷使得系统难以灵活应对多样且动态变化的用户需求,直至“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型建筑智能化系统平台技术被提出,我国实现全局优化的“智能建筑”仍然不足7%。群智能建筑控制系统利用生物集群个体之间既相互独立又能共同协作的特性,为传统建筑控制系统调整成本高、升级拓展困难的普遍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思路。本文首先对群智能建筑技术及相关背景做了简要介绍,分析其理论依据和系统架构,针对因通信协议不统一导致已经部署在建筑中的传统机电设备无法接入群智能控制系统计算网络平台的问题,提出使用嵌入式网关来让非面向群智能控制系统的设备获得连接计算网络平台的接口的解决方案;然后依据网关在群智能建筑控制系统架构中的位置,结合其职能分析网关的软硬件功能需求;再根据其硬件需求使用ARM内核的微控制器开发网关的硬件系统,设计通信电路使其具备和CPN及支持RS-485协议的设备通信的接口,并依据该硬件系统设计嵌入式程序及其配套的上位机软件,方便修改网关的运行参数来匹配各式现场设备、筛选有效的交互数据。在论文最后,通过搭建测试平台,使用网关将各种传感器及控制器直接接入计算网络,为空间单元环境参数调节提供数据支持,数据交互测试验证了网关的协议转换功能和上位机软件的配置功能,并结合模拟器测试网关作为群智能建筑系统云-端之间的桥梁功能;通过丢包率测试和时延测试评估网关的通信指标;将网关与通用的工业控制器相结合,开发出能满足大多数建筑中机电设备的控制点位数量需求的控制器,并对控制器进行一系列的应用和测试,验证了网关在群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测试和应用的结果证明了以边缘网关为枢纽,连接传统末端设备和群智能云端来解决数据交互问题的可行性,为群智能控制系统在已完工建筑中的部署提供一种高效且低成本的通用解决方案。
姚媛媛[4](2021)在《基于无线通讯的伺服驱动器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伺服驱动器作为现代工业上运动控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因其精度高、响应快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的设备中。但是,随着智能化工业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出现促使工业领域出现了一个大的变革,以数字化为驱动的工业大数据模式的制造业开始出现,通信的主体不再局限于人与人或人与物,以物与物为实体的通信业务在工业场景中越来越多,如工厂的自动化控制、工业物联网、自动化驾驶等,数据量呈现井喷式发展。工业设备需要高速、实时的处理海量数据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虽然使用有线电缆进行数据传输,能够满足高速传输的需求,但是由于工程师每次需要在伺服电机背面调试,无法做到实时调控,使用不够便捷。为了提高现有伺服驱动器传输数据的效率、扩展伺服电机使用的场景,很有必要针对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开发配套的基于无线通信的伺服电机的调试系统,提高其调试效率和使用便捷性。本课题依托沈阳中科数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GJS3系列伺服驱动系统,在详细分析了实验室研究环境和系统需求之后,使用C#技术在Visual Studio 2019平台上开发了一套基于Windows系统的伺服驱动器调试系统。首先本文将会从目前国内外伺服调试系统的现状入手,以Wi Fi为主研究无线通信在工业场景上的应用。先使用串口调试工具通过Wi Fi模块调通伺服驱动器和PC端之间的串口通信,保证Wi Fi模块能和PC端能够通信。再实现一个PC端的伺服电机调试系统,主要实现参数配置模块、通信模块、伺服驱动器控制模块、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本文针对不同模块的需求给出了不同的设计方案,其中通信模块是最重要的模块,对于提高无线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本文会重点研究无线通信协议,以Mod Bus协议为主对现有的串口通信协议的设计进行改进来满足工业大数据时代的高速数据传输需求。然后对改进的自适应串口通信协议在设计的伺服驱动器调试系统中进行测试,主要从传输效率、传输稳定性、误帧率等几个维度对算法进行验证,经实验证明,改进的算法在系统中表现良好。最后对伺服驱动调试系统的所有模块进行整体和分别的测试,测试主要是功能测试,分别设计了测试用例对其进行测试。还针对通信功能模块进行了非功能测试。最终的测试结果证明搭建的调试系统运行稳定、性能优异、能够满足需求并且达到预期效果。
许冠炜[5](2021)在《基于NB-IoT的低压电网漏电监测系统设计》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城市与农村地区低压线路老化损坏、绝缘短路等漏电流安全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导致漏电事故频繁发生。传统的漏电流检测装置只能实现单相单路捕捉,部分情况下无法准确识别漏电流波形,对漏电故障处无法做出有效研判,也缺少可靠的数据支撑。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NB-IoT的低压电网漏电流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准确识别漏电流导致的人体触电事故,能够实现漏电流信号的采集并通过NB-IoT模块传输至云平台以及移动终端进行在线实时监测的功能。第一,研究了最常见的几种漏电流故障等效负载的种类,建立了线性负载等效电路模型。针对TT接地系统的低压电网,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中建立其模型,将TT接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电流模型加入电网,同时将等效负载电路模型也接入电网中,进行漏电流特性仿真分析。第二,设计了漏电监测系统总体方案。基于应用场景,设计了硬件电路部分的外形。基于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了硬件电路的原理图。以漏电流特性分析为基础,设计了采集模块电路;选择STM32l151型号单片机处理器,设计了控制模块电路;基于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LTE BC28 NB-IoT模组,设计了传输模块电路。第三,设计了软件的总体功能流程框架,采用Keil软件进行C语言程序编写来实现。研究了NB-IoT的BC28模块通讯的设置方法与调试流程,通过串口调试软件发送与返回AT指令进行NB通讯测试,并研究了BC模块与电信物联网云服务平台实现对接的方案。最后,在实验室和现场进行实验与调试。在实验室中用传感器采集滑动变阻器模拟的漏电流,传输至云平台,测试系统最基本的软硬件采集传输功能。接着结合手机微信小程序进行现场实验,漏电捕捉装置在凤洋石料厂成功监测出漏电流大小,并传至手机终端。实验结果表明,本课题设计的漏电流监测系统功能基本实现,能有效减少漏电事故发生,提高了低压电网用电安全水平。
钟晓东[6](2021)在《量子密钥分发专用数据处理芯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技术是一种原理上绝对安全的密钥分发技术,其是量子力学和密码学相结合的产物,在保密通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QKD凭借其独有的安全性优势,有望成为未来保密通讯的最佳方案。我国在QKD领域耕耘多年,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墨子号”科学试验卫星一系列实验的圆满成功,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天地一体化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已经初步建成。未来,我国将建设覆盖范围更广、性能更优的QKD网络。QKD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技术的民用化、组网的全球化和设备的小型化。设备的小型化是QKD网络大规模建设和应用的重要基础,而设备小型化的关键是QKD关键部件的芯片化。论文针对QKD系统中的数据处理子系统的集成化进行研究,提出基于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技术设计一款 QKD 专用数据处理芯片(称为QKDSOC芯片),以替代原有QKD设备中的数据处理子系统,实现数据处理子系统的集成化。QKD专用数据处理芯片集成了光源编码、探测器控制、QKD数据后处理、密钥分发、网络协商、流程控制等多种功能,将为QKD设备的集成化、低功耗化和低成本化奠定重要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该款芯片是我国首款面向QKD领域的数据处理芯片,且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对于我国在QKD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化具有重要意义。QKDSOC芯片的设计目标是用ASIC芯片替代原有QKD设备内的数据处理子系统,协调光源子系统和探测器子系统,实现量子密钥生成的功能。QKDSOC芯片实现了以下几方面的功能。首先是光源子系统的管理。芯片为光源子系统提供驱动编码信息,驱动其产生特定的光脉冲信号,并对光源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其次是探测器子系统的管理。芯片对探测器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并从探测器子系统获取探测到的光子的原始信息。最后是密钥生成流程的管理。密钥生成流程包括和密钥管理设备之间的协商、设备的校准、光源编码信息的生成、探测器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数据的后处理、密钥网络协商、密钥上传等。QKDSOC芯片采用“处理器+协处理器”架构,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及其子系统实现QKD任务的调度和流程的管理,使用QKD协处理器实现高速QKD数据的后处理,使用TOE(TCP/IP Offload Engine,TOE)网络卸载引擎实现密钥的网络协商功能。测试结果表明,QKDSOC芯片达到了设计预期的目标,其数据处理能力支持100kbps速率的密钥生成。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QKDSOC芯片是我国首款面向QKD领域的数据处理芯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基于现有的成熟QKD架构设计,首次在系统级层面实现了 QKD系统的集成化、低功耗化。(2)实现了基于TOE技术的网络协商方案。这是首次将TOE技术引入QKD领域。对于提高QKD网络协商的速度、稳定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3)实现了基于协处理器的密钥数据后处理方案。该协处理器集成了 QKD所需的所有数据后处理算法,包括基矢比对、信息融合、纠错、隐私放大、密钥分发、身份认证等。这对于提高密钥处理的速度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吴晨红[7](2021)在《基于Modbus通信协议的信号采集系统》文中认为嵌入式系统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诞生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信号采集系统作为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控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人们更多地只注重功能需求的实现。但在信号采集系统中需要应用多种总线和总线协议,这使开发过程中出现难度大、数据可读性差和二次开发性差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了基于Modbus通信协议的信号采集系统。Modbus协议具有开放性、高可靠性、可扩充性、标准化和免费等优点,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根据信号采集系统的基本结构,设计了监测系统以上、下位机协作的模式。先结合实际对系统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确定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在两个下位机之间,采集的电压数据通过CAN总线传输;在下位机与上位机之间,通过基于Modbus通信协议的RS-485接口总线通信;上位机通过Modbus调试精灵软件实现查询和接收电压数据的功能。硬件部分选择STM32F103C8T6工控板作为下位机的硬件基础,包括电压采集模块、STM32微控制器模块、CAN总线传输模块和RS-485接口总线4个主要功能模块。程序设计部分重点介绍了这几个模块的主要子程序设计。最后,模块化测试和系统整体测试的结果表明,该系统上位机实现以Modbus通信协议的格式收发指令,且接收到的电压数据与下位机采集的电压数据保持一致。
王展意[8](2021)在《并口存储芯片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集成电路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种集成电路设备对于存储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存储器一般分为非易失性存储和易失性两种,非易失性存储一般具有高速读写的特点但数据断电不可保留,易失性存储则与之相反。几乎没有一种传统存储器可以兼顾两种优点,但是近年来随着对存储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涌现出一批新型存储器。在这些存储器中应用前景比较明朗的一款是MRAM(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磁阻随机存储器),由于基础结构的制造工艺限制目前这种存储器还处于研发阶段。在一款合格的商用存储器大量上市之前需要进行完备的芯片测试工作,以确保芯片的各种功能的稳定,所以找到一种操作灵活、成本低廉的存储芯片测试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在研究新型存储器MRAM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嵌入式Microblaze处理器搭建了一个用于DDR4(Dual Date Rate 4,双倍速率第四代接口)的功能测试系统。本文并口存储芯片测试系统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新型存储器的发展背景和国际和国内的研究现状,新型非易失存储器的结构和特点,以及存储器故障模型与测试算法。(2)研究DDR4标准协议的逻辑设计部分,包括引脚功能,各种接口命令,模式寄存器配置,DBI(Data Bus Inversion,数据总线翻转)、DM(Data Mask,数据掩码)、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校验算法,时序参数要求等等,在深入学习了DDR4接口逻辑控制方法后设计测试系统。(3)进行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核心板的选型,学习FPGA主板电源模块的上电顺序与电压要求。研究时钟的产生以及上位机和测试系统的接口通信模式,上位机通过Mini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对核心板供电,并通过USB转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芯片将上位机发送的指令格式转为测试系统可以接收的UART通信格式。(4)测试系统采用SOPC(System-on-a-Programmable-Chip,片上可编程系统)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FPGA实现了硬件部分的连接,使用Microblaze和GPIO(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通用接口)等ip软核搭建嵌入式系统硬件部分。测试系统通过串口调试工具和上位机的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端进行通信。之后通过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打包工具)控制测试系统的接口时序产生测试激励,具体通过各种接口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函数产生DDR4接口时序并进行上板验证。
丁瑞好[9](2021)在《数字流量仪表物联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物联网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工业中对于流量仪表设计从传统的机械式结构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方向不断推进;同时伴随着近年来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工业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于支持物联功能的工业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数字流量仪表是其中之一。现有的数字流量仪表的物联技术以定制化为主,导致物联技术向其它流量仪表移植的匹配难度大、通用性差;在物联功能方面以实现低刷新率的仪表日志数据转发功能为主,对于高刷新率的实时数据转发功能支持并不完善;另外,采用无线通讯实现流量仪表物联功能的方式存在功能有限且并不通用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展通用的数字流量仪表物联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CC3220SF单芯片Wi-Fi解决方案设计了适用于实现数字流量仪表物联功能的通用物联模块,并在该模块中完成了私有协议、Modbus-TCP协议、物联API函数层、网络数据接收层的软件设计工作,解决了流量仪表与现场设备、远程调试设备、大数据云服务设备之间的物联功能需求问题。(2)针对流量仪表的物联功能适配问题,研究并设计了物联API函数库。流量仪表通过物联API函数库对接物联模块中运行的物联API函数层,解决物联模块面向不同流量仪表的适配兼容问题,实现了物联模块的通用性。(3)基于现有的电磁流量计二次仪表重新设计了基于TMS320F28069的信号处理与控制核心板,嵌入并适配了所设计的物联API函数库以实现日志数据和实时数据转发功能,并将其通过串行通讯接口与所设计的Wi-Fi物联模块连接完成了电磁流量计物联功能的拓展。为了验证所设计的物联系统的可行性,使用Modbus-TCP调试助手测试数字物联电磁流量计的日志数据转发功能;使用支持私有协议的上位机软件测试数字物联电磁流量计的日志数据、实时数据转发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日志数据、实时数据转发功能运行正常,并且实时数据转发频率最高可达5000Hz;证明了设计的物联系统的通用性和移植匹配的便捷性,能极大地提升流量仪表开发人员进行流量仪表物联功能开发的效率,有利于推动流量仪表物联功能实现的快速普及。
贺云[10](2020)在《智能电网故障录波器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一部分,故障录波器集成了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等,记录电网故障发生时的现场实时数据信息,可用于分析故障起因、定位故障发生位置等,是及时处理故障以减少损失和完善电网配置和管理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解决传统录波器设计复杂、系统功能集中负荷大的缺点,设计一套新型分布式低功耗高同步精度的录波指示器系统,同时以GPS和外部晶振产生高精度时钟以实现三相电流的同步采集。本文主要完成了下列工作:首先,根据国内外故障录波器的发展现状,分析故障录波器的性能要求和技术重点,特别是针对传统前后台模式微机型故障录波器可靠性低、难以长期运行、功耗高等缺点,选用意法半导体的STM32L4+系列32位微控制器作为核心,设计一款新型分布式、低功耗、高同步精度的故障录波器,用于智能电网接地故障和短路故障等采样录波监测。录波指示系统由5个模块化终端组成,包括一个监测单元、一个数据汇集单元和三个采集单元。各单元中的GPS、4G、Lo Ra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于设计、安装、替换和维修等。在各单元的硬件电路设计中,完成了低功耗微控制器(STM32L4R5ZIT6)外围电路、取电电路、数据采集和存储电路、Lo Ra和4G通讯电路、GPS授时和接口电路、LED故障指示电路等设计工作。其中,采集单元和汇集单元拥有同样的Lo Ra模块,通过Lo Ra局域网实现工况信息、线路低电流、模块电池低电压、参数修改等事件信息交互。云端主站服务器用于接收采集单元的实时数据和发送控制命令到汇集单元。当监测装置发现零序电压异常,可能意味着配网中发生接地故障,它将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召测指令,由服务器召测各采集节点的录波数据。该系统能够满足中性点接地方式各异的配电网络对于接地故障的监测判断。此外,由于电网数据分析时对各终端设备尤其是三相电流采集单元的同步性要求极高而以往产品的同步采集性能并不甚理想,本文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时钟信号和晶振时钟信号精度互补的特点,将晶振信号作为MCU的时钟源,利用GPS时钟校准MCU定时器产生的1Hz信号实现微秒级高精度时钟,进而实现3个传感器单元对配电网三相电流的精确同步采样,同步误差达到微秒级。再次,在软件功能方面,实现了故障录波器整体功能流程,包括配电网三相电流和变电站零序电压的采集与存储、故障数据和工况信息的召测和上传、Lo Ra和4G通讯交互、故障LED指示、GPS校时和高精度时间戳实现、超级电容和电池低压处理等。最后,完成系统样机调试和功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故障录波器各模块单元运行正常可靠,功能实现符合设计需求,同步精度达到微秒级。本文所开发的故障录波指示装置具有结构紧凑、环境适应性强、造价低、功耗低、同步精度高等优点,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串口的调试和软件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串口的调试和软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XI总线的某飞行器多通道信号模拟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自动测试系统发展与调试综述 |
§1.2.2 导弹模拟器研究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测试系统概述与模拟器需求分析 |
§2.1 某飞行器自动测试系统概述 |
§2.1.1 测试系统功能结构 |
§2.1.2 测试接口与信号类型 |
§2.2 信号模拟器功能需求分析与技术指标 |
§2.2.1 功能需求分析 |
§2.2.2 关键技术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号模拟器总体方案设计 |
§3.1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3.1.1 模拟器系统总线标准选择 |
§3.1.2 模拟器系统硬件组成结构 |
§3.2 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3.2.1 软件总体框架结构 |
§3.2.2 上层应用软件功能设计 |
§3.2.3 软件开发平台语言及应用程序框架选择 |
§3.2.4 数据库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号模拟器应用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用户登录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1 用户登录验证 |
§4.1.2 用户信息管理 |
§4.2 系统自检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 系统参数配置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1 系统参数配置 |
§4.3.2 系统参数管理 |
§4.4 系统通信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1 数字I/O通信 |
§4.4.2 串口通信 |
§4.5 信号模拟输出模块设计与实现 |
§4.5.1 信号特征分析与建模 |
§4.5.2 信号输出模式配置 |
§4.6 任务执行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
§4.6.1 发控测试模拟单元 |
§4.6.2 校靶测试模拟单元 |
§4.6.3 综合测试模拟单元 |
§4.6.4 角感测试模拟单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号模拟器系统调试与验证 |
§5.1 系统调试意义及内容安排 |
§5.2 系统调试验证方案设计 |
§5.2.1 硬件调试方案 |
§5.2.2 软件调试方案 |
§5.2.3 系统联调方案 |
§5.3 系统调试验证结果与分析 |
§5.3.1 系统硬件调试 |
§5.3.2 系统软件调试 |
§5.3.3 系统联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2)某飞行器角速度传感器与放大器测试系统的软件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虚拟仪器的发展 |
§1.3 角速度传感器测试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测试系统的介绍和需求分析 |
§2.1 测试系统的介绍 |
§2.2 测试系统的需求分析 |
§2.2.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2.2.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2.3 测试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试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3.1 测试系统的硬件方案设计 |
§3.1.1 测试系统的PXI采集单元的方案设计 |
§3.1.2 测试系统的信号调理单元的方案设计 |
§3.2 测试系统的软件方案设计 |
§3.2.1 测试系统的软件功能设计方案 |
§3.2.2 测试系统软件的界面布局设计 |
§3.2.3 测试系统软件的串口通信的设计 |
§3.2.4 测试系统软件的多线程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试系统的软件开发环境 |
§4.1 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
§4.2 C#语言的概述 |
§4.3 Windows Form简介 |
§4.4 Measurement studio概述 |
§4.5 SQL Server概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软件的软件结构设计 |
§5.2 系统软件登陆界面设计与实现 |
§5.3 参数设置模块设计与实现 |
§5.4 产品测试模块设计与实现 |
§5.4.1 产品测试流程的设计 |
§5.4.2 产品自动测试过程的模块设计 |
§5.4.3 产品手动测试过程的模块设计 |
§5.4.4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
§5.4.5 波形显示模块设计 |
§5.4.6 相位差计算模块设计 |
§5.4.7 数据保存和报表打印模块设计 |
§5.5 测试记录查询模块设计与实现 |
§5.6 测试系统软件的数据库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系统软件的测试与验证 |
§6.1 系统软件的测试环境 |
§6.2 系统软件的参数设置模块的测试 |
§6.3 系统软件的产品测试模块的测试 |
§6.3.1 串口通信模块测试 |
§6.3.2 波形显示模块测试 |
§6.3.3 产品自动测试过程模块测试 |
§6.3.4 产品手动测试过程模块测试 |
§6.4 系统软件的测试记录查询模块的测试 |
§6.5 系统软件的测试结果的精度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3)面向群智能建筑的网关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群智能建筑控制系统简介 |
1.3.1 CPN性能参数 |
1.3.2 信息集模型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网关需求分析及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群智能网关的需求分析 |
2.2.1 硬件需求分析 |
2.2.2 软件需求分析 |
2.3 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群智能网关硬件系统开发 |
3.1 引言 |
3.2 系统硬件架构 |
3.3 嵌入式微控制器 |
3.3.1 微控制器选型 |
3.3.2 微控制器电路设计 |
3.4 通信电路设计 |
3.4.1 WiFi通信电路设计 |
3.4.2 以太网通信电路设计 |
3.4.3 RS-485通信电路设计 |
3.5 电源电路设计 |
3.6 PCB板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网关软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通信协议及报文结构 |
4.2.1 CPN与网关间的通信协议 |
4.2.2 采集模块的Modbus-RTU协议 |
4.2.3 上位机软件与网关之间的通信协议 |
4.3 嵌入式程序开发 |
4.3.1 网关与CPN之间的通信程序 |
4.3.2 网关与配置软件之间的通信程序 |
4.3.3 数据采集程序 |
4.4 上位机配置软件开发 |
4.4.1 .NET开发平台 |
4.4.2 上位机软件的功能架构 |
4.4.3 上位机软件的功能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网关功能测试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网关功能性测试 |
5.2.1 配置软件功能测试 |
5.2.2 网关协议转换功能测试 |
5.2.3 网关主动数据采集测试 |
5.2.4 网关的被动采集功能测试 |
5.3 网关与CPN通信性能测试 |
5.4 网关在群智能项目中的应用 |
5.4.1 网关在传统控制器中的应用 |
5.4.2 群智能通用控制器功能性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基于无线通讯的伺服驱动器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伺服驱动器调试系统发展现状 |
1.2.2 无线通信在工业上的应用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主要目标 |
1.4 课题主要特点和创新点 |
1.5 文章组织结构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伺服驱动器调试系统的需求分析 |
2.1 伺服调试系统的特点及主要任务 |
2.2 系统目标需求分析 |
2.3 系统功能需求 |
2.3.1 参数配置功能 |
2.3.2 通信功能 |
2.3.3 伺服驱动器控制功能 |
2.3.4 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 |
2.4 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伺服驱动器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开发环境介绍 |
3.2 总体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
3.3 主界面设计与实现 |
3.4 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4.1 参数配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4.2 通信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3.4.3 伺服驱动器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4.4 数据采集和分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串口通信协议自适应算法的设计与改进 |
4.1 串口通信协议ModBus协议 |
4.2 传统的自适应算法 |
4.3 改进的自适应算法 |
4.3.1 改进的自适应算法介绍 |
4.3.2 改进的自适应算法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 |
5.1 实验平台搭建 |
5.2 系统功能的验证 |
5.2.1 通信功能的测试 |
5.2.2 参数配置模块的测试 |
5.2.3 伺服驱动器控制模块与数据采集和分析模块的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基于NB-IoT的低压电网漏电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应用与研究现状 |
1.2.1 信息传输技术的应用现状 |
1.2.2 漏电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漏电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安排 |
第二章 低压电网漏电流特性分析 |
2.1 漏电流的类型 |
2.1.1 正弦交流漏电流 |
2.1.2 脉动直流漏电流 |
2.1.3 平滑直流漏电流 |
2.2 漏电流故障线性负载等效电路模型 |
2.2.1 人体等效电路模型 |
2.2.2 水泥等效电路模型 |
2.2.3 木材等效电路模型 |
2.3 低压电网正常漏电流 |
2.3.1 线路对地分布电容产生的漏电流 |
2.3.2 家用电器电容性及电阻性漏电 |
2.4 低压电网建模与漏电流仿真分析 |
2.4.1 仿真软件的选择 |
2.4.2 低压电网建模 |
2.4.3 木材与水泥等效电路漏电流仿真分析 |
2.4.4 人体等效电路模型漏电流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漏电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漏电监测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3.1.1 方案设计的原则及目的 |
3.1.2 整体结构的设计 |
3.1.3 设计的关键技术 |
3.2 硬件外观以及应用场景 |
3.3 主板电路设计 |
3.3.1 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3.3.2 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
3.3.3 传输模块电路设计 |
3.3.4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3.3.5 液晶显示和控制电路设计 |
3.3.6 触摸按键处理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的设计和NB-IoT通信的实现 |
4.1 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1 软件开发工具 |
4.1.2 软件总体工作流程 |
4.1.3 系统初始化 |
4.1.4 网络连接 |
4.1.5 数据采集处理 |
4.1.6 数据发送 |
4.2 BC28 模组的通讯 |
4.2.1 BC28 模组的通讯指令 |
4.2.2 BC28 模组的通讯设置 |
4.3 BC28 模组与电信物联网云平台对接设置 |
4.3.1 云平台的项目创建设置 |
4.3.2 云平台的产品开发设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漏电监测系统功能测试 |
5.1 云平台测试 |
5.1.1 物联网平台的介绍 |
5.1.2 电信物联网云平台 |
5.1.3 模拟漏电流现象 |
5.1.4 结合云平台的系统功能测试 |
5.2 移动终端测试 |
5.2.1 移动终端介绍 |
5.2.2 现场测试环境说明 |
5.2.3 结合移动终端的系统功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BC28模块网络连接程序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量子密钥分发专用数据处理芯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发展概述 |
1.1.1 量子密钥分发发展回顾 |
1.1.2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建设 |
1.1.3 量子密钥分发发展趋势 |
1.2 量子密钥分发面临的挑战 |
1.2.1 单光子探测技术 |
1.2.2 量子中继 |
1.2.3 技术标准化 |
1.2.4 设备小型化 |
1.3 本论文内容 |
第2章 QKD系统集成化方案 |
2.1 40MHz-QKD设备 |
2.1.1 量子密钥分发流程 |
2.1.2 40MHz-QKD设备结构 |
2.1.3 数据处理子系统需求 |
2.1.4 40MHz-QKD设备面临的挑战 |
2.2 基于ASIC技术的QKD方案 |
2.2.1 系统架构 |
2.2.2 关键技术 |
2.2.3 可行性分析 |
第3章 QKD_SOC芯片设计 |
3.1 QKD_SOC芯片总体结构 |
3.1.1 设计指标 |
3.1.2 结构及功能划分 |
3.1.3 工作流程 |
3.2 光源编码 |
3.2.1 发光编码 |
3.2.2 存储控制 |
3.2.3 流量控制 |
3.3 探测器模型 |
3.4 探测器控制 |
3.5 QKD协处理器 |
3.5.1 QKD协处理器结构 |
3.5.2 基矢比对 |
3.5.3 密钥累积 |
3.5.4 密钥纠错 |
3.5.5 隐私放大 |
3.5.6 密钥下发 |
3.5.7 身份认证 |
3.5.8 存储空间分配 |
3.5.9 复分接 |
3.6 TCP/IP卸载引擎 |
3.6.1 TOE整体结构 |
3.6.2 MAC模块 |
3.6.3 ARP模块 |
3.6.4 IP模块 |
3.6.5 ICMP模块 |
3.6.6 UDP模块 |
3.6.7 TCP模块 |
3.7 CPU及其子系统 |
3.7.1 中央处理器 |
3.7.2 互联总线 |
3.7.3 低速外设 |
第4章 QKD_SOC验证 |
4.1 验证目标 |
4.2 TCP/IP卸载引擎验证 |
4.3 CPU子系统验证 |
4.4 QKD子系统验证 |
4.5 QKD业务验证 |
4.6 验证总结 |
第5章 芯片测试 |
5.1 QKD_SOC芯片 |
5.2 芯片测试大纲 |
5.3 测试板 |
5.3.1 测试板结构 |
5.3.2 核心板功能 |
5.4 芯片测试项目 |
5.4.1 系统启动测试 |
5.4.2 JTAG调试模式测试 |
5.4.3 CPU子系统测试 |
5.4.4 调试网口测试 |
5.4.5 密钥协商网口测试 |
5.4.6 QKD子系统测试 |
5.5 测试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基于Modbus通信协议的信号采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发展趋势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主控芯片的选型 |
2.1.1 主控芯片 |
2.1.2 主控芯片的简介 |
2.1.3 主控芯片的选择 |
2.2 CAN总线 |
2.2.1 CAN总线协议简介 |
2.2.2 CAN总线物理层 |
2.2.3 CAN总线的特点 |
2.3 RS-232接口总线 |
2.3.1 RS-232通讯协议简介 |
2.3.2 RS-232物理层 |
2.3.3 RS-232的特点 |
2.4 RS-485接口总线 |
2.4.1 RS-485通讯协议简介 |
2.4.2 RS-485物理层 |
2.4.3 RS-485的特点 |
2.5 系统中总线的使用 |
2.5.1 3种常用总线的对比 |
2.5.2 系统总线的设计 |
2.6 Modbus协议 |
2.6.1 Modbus协议简介 |
2.6.2 传输方式 |
2.7 上位机软件介绍 |
2.7.1 ECOM串口助手软件特色 |
2.7.2 Modbus调试精灵 |
2.8 系统总体设计 |
2.8.1 系统功能流程 |
2.8.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2.8.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简介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电路介绍 |
3.1 开发板简介 |
3.1.1 主控芯片的选择 |
3.1.2 开发板的选择 |
3.2 硬件整体结构设计 |
3.3 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电路分析 |
3.3.1 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 |
3.3.2 时钟电路 |
3.3.3 复位电路 |
3.3.4 调式和下载电路 |
3.3.5 启动存储器的选择电路 |
3.4 电压采集模块电路分析 |
3.5 CAN总线传输模块电路分析 |
3.5.1 CAN的报文 |
3.5.2 CAN协议帧的类型 |
3.5.3 CAN通讯节点 |
3.5.4 CAN总线电路分析 |
3.6 RS-485接口总线传输模块电路分析 |
3.6.1 RS-485接口总线硬件工作原理 |
3.6.2 RS-485接口电路分析 |
3.7 RS-232接口传输模块测试电路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程序设计 |
4.1 程序的开发以及设计环境 |
4.1.1 STM32开发方法 |
4.1.2 ST-LINK/V2在线调试器 |
4.1.3 程序开发软件 |
4.2 程序总设计 |
4.2.1 程序总体设计方案 |
4.2.2 协议转换原理 |
4.2.3 程序设计总体结构 |
4.3 系统主程序设计 |
4.3.1 顶层框架设计 |
4.3.2 主程序流程 |
4.4 电压信号采集子程序设计 |
4.4.1 DMA简介 |
4.4.2 配置DMA发送数据的方向 |
4.4.3 配置DMA传输的数据 |
4.4.4 配置DMA数据传输模式 |
4.4.5 电压信号采集流程 |
4.5 CAN总线数据传输子程序设计 |
4.5.1 CAN的发送与接收流程 |
4.5.2 CAN通讯模式设置 |
4.5.3 CAN发送流程 |
4.5.4 筛选器 |
4.5.5 CAN接收流程 |
4.6 基于Modbus协议的RS-485通信子程序设计 |
4.6.1 下位机1数据传输流程 |
4.6.2 Modbus RTU协议 |
4.6.3 Modbus消息帧 |
4.6.4 CRC错误检测 |
4.6.5 信息查询 |
4.7 RS-232测试模块子程序设计 |
4.7.1 串口配置 |
4.7.2 数据发送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运行结果 |
5.1 测试环境和工具 |
5.2 测试流程设计 |
5.3 系统各功能模块的测试 |
5.3.1 电压采集模块测试 |
5.3.2 CAN总线传输模块测试 |
5.4 系统整体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并口存储芯片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本课题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
1.4 本文章节安排与结构 |
第二章 新型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与测试方法 |
2.1 半导体存储器的种类 |
2.2 新型非易失存储器的特点 |
2.2.1 相变存储器 |
2.2.2 阻变存储器 |
2.2.3 铁电存储器 |
2.2.4 磁阻存储器 |
2.3 存储器测试方法分类 |
2.4 接口的通信模式 |
2.5 存储器故障模型简介 |
2.6 存储器测试算法分析 |
2.6.1 单一MSCAN算法 |
2.6.2 棋盘算法 |
2.6.3 几种MARCH算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PGA硬件设计和DDR4接口协议 |
3.1 并口存储器测试系统总体架构 |
3.2 测试系统FPGA主板介绍 |
3.2.1 核心板FPGA芯片 |
3.2.2 晶振电路 |
3.2.3 板上QSPI Flash存储 |
3.2.4 复位按钮电路 |
3.2.5 下载器JTAG接口 |
3.2.6 通信接口Mini USB |
3.3 待测新型存储芯片的结构与接口 |
3.3.1 存储器架构 |
3.3.2 存储器引脚功能 |
3.3.3 寄存器定义 |
3.3.4 上电初始化要求 |
3.3.5 接口的命令 |
3.3.6 读写要求 |
3.3.7 特殊功能 |
3.3.8 循环冗余crc校验和CA parity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试系统硬件架构与设计 |
4.1 硬件开发环境介绍 |
4.2 简介SOPC系统设计方法 |
4.3 测试系统硬件架构与模块功能 |
4.3.1 微处理器模块Microblaze |
4.3.2 通信接口模块GPIO |
4.3.3 串口通信模块UART |
4.3.4 总线互联模块 |
4.3.5 逻辑分析仪模块 |
4.4 约束设计 |
4.5 硬件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与结果分析 |
5.1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5.2 软件设计方法 |
5.2.1 各个接口的API函数 |
5.2.2 头文件参数化设计 |
5.2.3 时钟信号的产生 |
5.2.4 接口命令的实现 |
5.2.5 读写功能的设计 |
5.2.6 串口通信命令的设计 |
5.3 测试系统的上板验证 |
5.3.1 待测项 |
5.3.2 基础指令结果分析 |
5.3.3 寄存器配置测试 |
5.3.4 读写操作的激励发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本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数字流量仪表物联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字流量仪表物联技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来源与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字流量仪表物联系统方案设计 |
2.1 概述 |
2.2 物联系统功能设计 |
2.3 物联系统方案 |
2.4 物联系统实现方法 |
2.4.1 物联API函数层与函数库 |
2.4.2 网络数据接收层 |
2.4.3 私有物联协议 |
2.4.4 Modbus-TCP协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C3220SF的 Wi-Fi物联模块设计 |
3.1 概述 |
3.2 物联模块方案 |
3.3 Wi-Fi物联模块硬件设计 |
3.3.1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3.3.2 时钟模块电路设计 |
3.3.3 存储器模块电路设计 |
3.3.4 电平转换模块电路设计 |
3.3.5 天线模块电路设计 |
3.4 Wi-Fi物联模块软件设计 |
3.4.1 物联软件设计方案 |
3.4.2 物联功能监控程序设计 |
3.4.3 物联API函数层程序设计 |
3.4.4 网络数据接收层程序设计 |
3.4.5 私有协议程序设计 |
3.4.6 Modbus-TCP协议程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流量仪表物联API函数库设计 |
4.1 概述 |
4.2 物联API函数库功能设计 |
4.2.1 API函数库设计难点 |
4.2.2 API函数库功能规划 |
4.3 物联API函数库功能实现 |
4.3.1 物联数据收集与管理方法 |
4.3.2 物联API函数库头文件配置方法 |
4.3.3 物联API函数库初始化函数设计 |
4.3.4 本地指令解析函数设计 |
4.3.5 物联功能函数设计 |
4.3.6 物联API函数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物联电磁流量计设计与测试 |
5.1 概述 |
5.2 数字物联电磁流量计物联方案设计 |
5.2.1 电磁流量计系统组成 |
5.2.2 数字物联电磁流量计方案 |
5.3 信号处理与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
5.3.1 电源方案选择与电路设计 |
5.3.2 时钟电路方案选择与电路设计 |
5.3.3 JTAG接口电路设计 |
5.3.4 铁电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
5.3.5 物联通信接口设计 |
5.3.6 人机接口电路设计 |
5.4 数字物联电磁流量计软件设计 |
5.4.1 数字物联电磁流量计软件架构 |
5.4.2 主监控程序设计 |
5.4.3 物联API函数库适配 |
5.5 数字物联电磁流量计物联功能测试 |
5.5.1 物联功能测试方案设计 |
5.5.2 Modbus-TCP协议功能测试 |
5.5.3 私有协议功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与创新 |
6.1.1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6.1.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6.2 尚且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硬件电路板 |
2.私有协议报文帧功能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智能电网故障录波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故障录波器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故障录波器的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故障录波器的设计原则 |
2.3 故障录波器的技术指标 |
2.4 故障录波器总体框架 |
2.4.1 系统硬件框架 |
2.4.2 系统单元间通信网络 |
2.5 通用硬件模块 |
2.5.1 高性能MCU |
2.5.2 4G模块 |
2.5.3 GPS模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故障录波器硬件电路设计 |
3.1 引言 |
3.2 各单元设计要点 |
3.3 采集单元硬件选型及原理图 |
3.3.1 导线感应取电和能量管理电路 |
3.3.2 电流检测和数据采集电路 |
3.3.3 本地数据存储 |
3.3.4 数据通讯和本地控制网络 |
3.3.5 MCU及其外围电路 |
3.4 汇集单元硬件选型与电路设计 |
3.4.1 太阳能取电和能量管理电路 |
3.4.2 汇集单元其余电路 |
3.5 监测单元硬件选型与电路设计 |
3.5.1 电源电路 |
3.5.2 零序电压采集电路 |
3.5.3 监测单元其余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故障录波器软件功能实现 |
4.1 开发平台和软件功能总体结构 |
4.1.1 软件开发平台 |
4.1.2 系统软件功能总体结构 |
4.2 采集单元功能实现 |
4.2.1 系统时钟设置和调试串口程序 |
4.2.2 电流采样及数据传输存储 |
4.2.3 采样数据分析判断 |
4.2.4 高精度时间戳实现 |
4.2.5 工况信息采集与上传 |
4.2.6 故障数据TCP/IP上传 |
4.3 汇集单元功能实现 |
4.3.1 参数修改 |
4.3.2 汇集单元相关指令 |
4.4 监测单元功能实现 |
4.4.1 接地故障判断指标 |
4.4.2 零序电压监测和接地故障记录存储 |
4.4.3 其余功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硬件电路和软件功能测试 |
5.1 硬件电路测试 |
5.2 LoRa配置 |
5.3 软件功能测试 |
5.3.1 信号发生器和Arb Express |
5.3.2 采集单元数据判断 |
5.3.3 接地故障召测 |
5.4 高精度时间戳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串口的调试和软件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XI总线的某飞行器多通道信号模拟器研制[D]. 张逸龙.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2]某飞行器角速度传感器与放大器测试系统的软件研制[D]. 梁迎旭.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3]面向群智能建筑的网关开发与应用[D]. 张泽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无线通讯的伺服驱动器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姚媛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08)
- [5]基于NB-IoT的低压电网漏电监测系统设计[D]. 许冠炜. 福建工程学院, 2021(02)
- [6]量子密钥分发专用数据处理芯片关键技术研究[D]. 钟晓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7]基于Modbus通信协议的信号采集系统[D]. 吴晨红.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8]并口存储芯片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展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数字流量仪表物联技术研究与实现[D]. 丁瑞好.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10]智能电网故障录波器设计与实现[D]. 贺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