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孟子”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一、《孟子》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张馨予[1](2021)在《先秦儒家心论研究》文中提出在先秦儒家的文化体系中,心范畴在诞生之初,旋即作为价值的根源而与天、道相通。价值的根源不在外,在于人的生命本身,儒家哲学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主张将主体自身转化和境界提升都通过内心的修养而完成。正是因为心学说的重要地位,随着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心性价值论的理论构建也成为绵延两千多年的宏大体系,并成为传统文化的神髓所在。先秦儒家对心之概念阐述颇丰,既有如孟荀一样对心形成系统的理论进行专门论述,也有类似《论语》《大学》《中庸》一般,对心只有着一鳞半爪的论述。而与心范畴的论述相关、密不可分的还有天、性、情、知等概念。由于上述范畴不论是作为个体的内涵、外延,还是相互间的关系界定都很模糊,内容又极为丰富。以至于要深入理解心的范畴,需要在先秦儒家整体思想境域下,通过原典去勘察心及相关范畴的萌生、发展和形成的理论根据和演变过程。第一章首先考察先秦儒家心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先秦子学时期礼坏乐崩、不义攻伐以及世风败坏而引起民心陷溺,诸子各有重塑人民内心的精神信念,为人们的精神生命寻求安顿之所的志向,遂产生了心论的时代课题与哲学关怀。《易经》《尚书》《诗经》等典籍,作为诸子百家的学说之源,其中对心的论说衍生出了不同于甲骨文、金文时期原始意义地新的涵义,显示了心范畴演变的未来发展路向。心既含摄知性思考,又充溢道德意志,并为情感欲望所涵润,是人思虑、反省、抉择和意志等各方面的总和。同时此心上承天命而有性知,下涵形体而有情欲,良莠并存、善恶混杂,勾画出心和与之关联的天、性、知、情、欲等几种核心范畴之间的逻辑联系。子学时期道、墨、法、管诸家各有许多关于心的思考和认知。而儒家的独特之处在于肯定心作为道德主体的价值属性和主观能动力,赋予心以超越性,并重视发挥心的认知能力。先秦儒家诸子论心的主要差异在于子思、孟子和荀子,思、孟走出了一条尽心知性知天之向内反省的道德源流本心论;荀子则走出了一条向外求索、学思礼义的认知知性之心论。其中各自有其学理脉络的共通之处及独特之处,可算是先秦儒家心论两条二而一,一而二地既具互补性又有统一性的学脉。第二章重在揭示作为人类取则、效仿和最终根据的天或天命与人心之间的关系。自商至周,华夏文化大体上经历了由外及内,由天上到人间的信仰范式的转换,这以殷人之帝到周人之天的信仰范畴的鼎革为标志。周继商帝、天观念,在损益鼎革基础上完成了由人格神的帝、天向着义理之天的转换。在此基础之上,孔子厘定经学之际,周文原本内蕴的天人合一的义涵得以充分的揭示、发皇。以《易》为代表的经典视人为与天地并列的三才之一,人因此具有弥纶天地的品格。先秦儒家所论之心首先是以天地为准,认为天道赋人以德,而其德在心,而因为人的主体性存在,同样人德又以弥纶天地之方式影响及于天。遵循这个逻辑,人心之知亦是天赋而由人的主体性发挥而完成。同时,通过德的纽带,外在天命之先天神圣性与主体内在道德尊严的自觉之间也产生了相应的共鸣。人心与天道相互吻合的义涵呼之欲出。第三章围绕先秦儒家诸子根据心与性的密切关系而建构的心性学说之异同,讨论了儒家心性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了维护儒家之正统,回应百家之异说。儒家诸子在心说主线上,辅以性论而与时偕行,回应着时代提出的问题,展现出儒家特有的人文关切。性之原义具有无为、天然的属性,应指人生而即有,甚至未生先有之质,须通过心而始见,从而性与心就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儒家诸子对性的定义有不同之处,由之对心与性的关系也有不同观点。在孔子学说中,心与性还没有被清晰地分开、分别论之,心性质说都统一在一个更高的哲学范畴—一“仁”中。藉着郭店楚简等近年考古新史料之重大发现,心性学说得到重要补充和丰富,郭店儒简《性自命出》篇用“心取性出”论心性关系,心居于性、物之间而最为关键,与物相接和与性相通都在于心。孟子通过以心言性,通过对心的言说来揭示性所具有的内涵。通过“四心”与仁义礼智的关系,进而认识孟子的心与性所具有双重内涵:一是道心对应的性之本善层面,这是从义理之性的层面而言;一是评价心对应的性之向善层面,这是有待扩充存养的为善的能力的层面而言。荀子认为性有天生的官能之性,又有生具的官能接触于外物所产生的情感欲望之性,人性中的情感欲望如果不加克制,将会产生恶的后果。而心有能辨恶向善的知能,能够知仁义法正,因此荀子主张运用心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以心制性”心性关系。孟子与荀子之说貌似龃龉,实则更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联系其所处的特定时代与历史文化语境,才能清楚认识其异同之辨与互补特性。第四章结合情与欲范畴的辨析,深探儒家心论内在肌理。心包含有性情两端,性是纯善的本性,是理;性一旦发动就是情;情失控而不加限制就成为欲。在儒家的学说体系中,天人合一、内外一贯、形上形下一统的品格是显而易见的。儒家所论情的意涵亦然,儒家情意涵经历了从形而下到形而上,从自然情感到道德情感的转移与升华。人欲思想的源头可追溯至西周初年。从孔子始,才有了人人皆具欲望的思想。孔子对欲的划分包括生理感性的欲和实现仁之内在欲求的道德情感之欲。孟子认为欲望具体表现为人的感官欲望和物质欲望,不具有道德内容,本身有趋恶的倾向。荀子认为性、情、欲只是人性发生进程中不同阶段上的差异,耳目鼻口等官能属于性,此性发动则生情,情与外物相接就会产生欲望,此欲望倘若随其自然发展而不加限制则会导致恶的结果。儒家肯定情感和欲望存在的合理性,但不加限制的情感和私欲会令人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因此主张以心治情欲,即发挥心的作用对情欲进行规范和约束,其中既有对欲望的限制,也有对情感的中和。第五章以先秦儒家心论体用一贯为中心,诠释从内圣之维的心本体论的建立到外王维度的仁政的探索落实。天人一体是儒家话语体系的基本品格。天道是孔子及其以后儒家学者解决道德存在的合理性问题而从理论上夯实的道德形上根据。道德本心的建构才是儒家探讨心性学说的真实目的所在。先秦儒家借助天道而为道德力量找到内蕴的本体性根基,并将此根基内置于人的心中,集道德内涵与道德实践于一心,凭借其学说体系中心本体的内蕴而落实其内圣之学,也即基于心的哲学根基根据而构建其宏大的道德本心。孔孟荀所持论点其本质在于正心,在于修身,其终极目的是基于心本论的内蕴而涵养其内在的圣贤之德。先秦儒家以存于人心的良心善性为道德本体,先建立人心的秩序,自身的仁心得以完善后,经过仁德之实践发扬成为平天下的外王之大用。在哲学学术史的角度上看,先秦儒家心论的学术构建对中华文化后续发展起到了薪火相传之功,尤其是启发了宋明理学近千年的学术辉煌,在当今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重新审视先秦儒家心论的时代价值,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启发性意义。

赵盛梅[2](2020)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和伦理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宝藏。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有助于解决当今社会人们遭遇的某些精神困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结合时代要求继承、转化和创新,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是当前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之一,以其深厚的儒学积淀、海纳百川的胸襟、开拓进取的精神、直面现实的品格以及躬行践履的工夫进入我们的视野,教育人如何通过主观践履冲破内外障蔽,化德性为德行,实现从理念伦理到实践伦理的转换。其思想体系中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等精华,有助于强化道德观念,提高主体意识,通过事上磨炼提高实践能力,塑造道德品格,坚守良知初心,对我国当下开展道德教育,推进道德建设有较高的借鉴意义。要想充分发挥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须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目前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的系统研究相对薄弱。本论文所论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王阳明道德教育的目标、理念、内容、原则和方法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发掘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中含有当代价值的精神内核,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具体分为“以何转”、“何以解”、“何以转”三部分。第一部分,“以何转”,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以何价值内涵转化成为新时代道德教育体系构建的思想资源。第一章,通过详细阐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明朝中期的历史背景,认真梳理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展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思想脉络。第二章,呈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全面深入地阐释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清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框架构成和完整面貌。第二部分,“何以解”,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对新时代道德教育建设的启发。第三章,通过考察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对其进行客观理性的综合评析,分析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反思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深入探究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的精华,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道德教育现状,提炼和彰显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新时代道德教育思想体系构建的当代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第三部分,“何以转”,针对当前道德领域和道德教育出现的问题,利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精髓给予启发和价值借鉴,进而开展创造性转化探索研究。这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从现实论域探索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包含当代道德教育境遇和转化何以可能的前提条件。第五章,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和创新性实践探索,包含创造性转化的原则、路径和实践。以期经创造性转化后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能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新时代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智慧借鉴。

石莹[3](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刘婧[4](2020)在《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现代价值转换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①由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要继承“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承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野反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肯定和对当代文化工作者的要求,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被提了出来: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能够“传”下来和“统”下去?什么值得“传”?如何能被“传”下来?如何在实践上能够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是一个太为宏观和宏大的问题,不是一篇论文能够完成的研究工作。但联系读博士以来一直关注意识形态问题的学术旨趣,“教化思想”“以文化人”触动了我的思绪,引发了我的研究兴趣,逐渐地厘清了传统教化思想、意识形态、以文化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教化传统的创新发展,蕴含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要借助文化教化推动的深刻思想。深入研究古代教化思想,提炼其精华和智慧,促进其向现代教化转变,形成现代教化逻辑,依此制定有效的实践策略,采取“以文化之”的有效举措,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掌握更多的群众,把这一要求落实落细落小,要深入“毛细血管”层面更加聚焦地解决问题,推进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实效性,不仅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项迫切的实践问题。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其意义和价值在于,它不只是承担了意识形态的职能,也不只是促进了人们熟知的人伦德性建构,而是它以文化的柔性和细致,触及灵魂的深度,空气一样的渗透力兼容性地建构了社会生活秩序、个体的生命秩序,建构了个体与民族的精神家园,具有历久弥新的文明价值。因此,研究古代教化如何转换为现代教化,使教化发挥现代价值不仅具有意识形态建设的工具价值,也具有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性价值。对中国文化而言,传统之所以能够“传”下来且能够“统”下去,关键在教化。纵观中外历史,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方式和途径大体有宣传、教育、教化、疏导和管制等多种方式,虽然多种方式目标一致,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哪种方式更有效也是变动不居的。但比较而言,在现代社会文化世俗化的情境下,教化的方式和手段更具有综合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更能抵达人心,在主流意识形态落实落细落小上更具有优势,而教化恰恰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教化思想正是为了尽可能地为新时代意识形态有效性提供历史借鉴和思想资源。本文以主导意识形态有效性与维护社会常态运行的张力为基本逻辑,尝试从意识形态视野探析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运作逻辑和传统价值,并进一步探讨其现代价值转换问题。论文由导言和四章构成。导言中主要对选题依据以及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行陈述,同时对学界关于教化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与“述”。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和交代本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一章研究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和价值问题,重点解决什么是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其优势何在。通过梳理和主要内容凝练,以“伦理政治——教化”的互构为分析场域,“融国家于社会人伦之中,纳政治于礼俗教化之中”,揭示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实践方式,中国古代教化的道德教化特性。本章侧重分析了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政治致思,揭示了教化理念与现实政治之间的高度契合性关系,使教化积极主动介入政治实践,把政治实施转化为教化的过程。所谓教化目的是通过教化世人达到天下政治秩序的稳定,使人们心甘情愿地服从现有政治的合理性,阐释了古代教化具有的意识形态工具性价值和促进个体人格完善的目的性价值。古代教化的优势或其运行机制在于:通过教化意识形态的“事理”的认同建立个体性的人与关系性社会的同一性关系,实现从“我”到“我们”的聚合;文化透过教育教化的努力,使个体的意愿与“公共性精神”合一,从而提升为主体,这便是从分化到凝聚之路。这种教化充满了入世与超越的辩证张力。第二章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现代价值转换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问题。必要性是条件问题,可能性是古代教化思想与现代教化思想如何贯通、价值如何转换的问题,或是古今贯通的根据和条件问题。论文指出,古今贯通的前提是解决从古代教化向现代教化创造性转换问题,并回答了我们在何种意义上需要中国古代教化思想。中国古代教化承载了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人的培养的职责,且由于内容和方式的恰当性,使意识形态传播深入人心,使意识形态的功能得到了最大发挥,使社会需要的人才得到了有效培养。这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借鉴,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实现提供了价值支撑,有利于国民素养的提升。实现教化价值的现实转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需要,以及全球化视域下的文化主体性保持的诉求。第三章主要研究解决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现代转换发展如何实现的问题,建构现代教化思想框架,以此为古代教化思想价值转换提供必要条件。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古代教化思想发挥现代价值要实现内容、对象、方法和目标的整体转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面向“现实的个人”并始终秉持促进人格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在对古代教化方法的批判继承中采取符合现代人格特征、彰显现代审美品位的现代教化方法,以提升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为核心目标。古代教化思想的现代发展要遵循如下实践原则:以中华民族复兴为需求和标准推进发展,注重培育国民的家国情怀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认同,将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于民族复兴的价值目标当中;以服务现实为旨归促进发展,使人作为特定文化系统中的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完成社会角色扮演、融入社会生活过程,进而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创造性为支撑实现发展,使古代教化思想资源与新时代社会条件相结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从实现方式来看,通过古代教化思想资源与互联网结合并优化网络文化生态环境来拓展教化的广度;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平台来创新符合现代人存在方式的教化载体;通过高品质的文艺创作来提升教化作用于人心的深刻性。发挥家庭作为教化第一课堂、学校作为教化主阵地、社会作为教化实践场的多主体联动效应,以此为古代教化思想发挥现代价值提供必要的文化主体支撑。第四章研究现代教化效用发挥的实践策略。现代社会发展中,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力量,而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志,规定着一个国家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在现实层面,要使现代教化思想能够发挥效能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尤为重要。应当因势而动,借助现代教化思想拓展意识形态空间。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持久力本质是意识形态占有时空大小的问题。现代教化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应当能够超越单纯宣传式意识形态传播而更具有覆盖力和深入人心之能量。即运用现代教化方式更有利于使主导意识形态社会化和大众化,掌握大众,意识形态生存空间才能够得到再生产和扩展化。应制定“以文化之”实践方略以建构全球化态势下中国意识形态生存的新形式。现代教化以整合当代社会文化矛盾为使命和实践针对性,顺势而为,并通过人格塑造、自我教化和环境营造等途径提高现代教化实效性。

亓琪[5](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如何在一个文化多元、日新月异的世界保持独立、永续的发展,延续中华民族精神,是值得中国学者深思的问题。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这与如何“成人”的思考是息息相关的。这样看来,先秦儒家的君子人格思想在今天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力求坚持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原则,将先秦儒家提倡的君子人格置于它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以期完整地认识先秦儒家君子思想的主要内涵与核心价值,并寻求其在当代文化传承和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价值。春秋战国时期,王道解体,文化危机,诸侯纷争,天下动荡,生民涂炭。自三代以来的礼仪传统受到冲击,社会呼唤适应时代的新型人格的诞生,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的教育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先秦儒家学者们提出了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君子学说。考察《尚书》、《诗经》、《易经》等儒家早期文献可以看出,其中“君子”仍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但是一般指的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者。孔子开始将“君子”道德化,并借由君子在社会地位上已形成的影响力传播培养“君子人格”的重要性,试图通过构建君子这一理想人格引导人们培养道德品质、改善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文章立足先秦儒家经典(《论语》、《孟子》、《荀子》、《易传》等)进行梳理、归纳、概括,论述了君子的内涵、培养和淑世功能等内容。论文认为,先秦儒家君子思想对个体的自身修养以及国家建设都有着深刻影响。因而,研究先秦儒家君子思想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民道德素养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徐锋[6](2020)在《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资源,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传播和认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亟需挖掘并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道德精髓和思想价值,以期让中华民族灿烂的东方文明在全世界传播。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武德思想的发展脉络开始,在探索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演变历程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握规律并以史为鉴,汲取优秀的思想道德精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服务。本文主要围绕以下思路展开论述:首先,厘清“武德”、“传统武德”概念的缘起、内涵及武德思想的实质;其次,梳理各个历史时期最突出的武德思想内容及其特征,以及在传统文化的视域下,以少林和武当两个文化流派作为案例进一步分析传统武德思想的内容及其特征;然后,通过对传统武德思想的梳理与分析,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历史评判和价值重估;最后,揭示和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当代价值。基于此,本文研究观点主要概括如下:第一,武德概念最早萌芽于古代人类生存生产的劳动,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逐渐形成与发展。早期的“武德”与军事发展脉络相契合,既存在于彼此交融的个体与集团间,又分别存在于内涵各异的个体武德和军事武德中。个体武术武德或民间武术武德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传统武德既指传统的武德,又指武德的传统。传统的武德主要指历代存留下来的武德伦理思想、制度和规范,而武德的传统主要指从古延续至今、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武德伦理传统,囊括实践领域和精神领域,其实质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传统武德思想的实质涵盖所有与“武”有关的思想品德内容,包括道德自觉、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等。第二,不同历史时期,武德思想内容和文化特征不同。本文以古代历史上武德文化特征明显、武德思想鲜明为分期理念,把武德思想的发展分为先秦、盛唐、宋元、明清四个主要时期。先秦经历了历史上重要大变革,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争鸣,思想大繁荣大发展,“尚礼、尚谋、尚侠”是当时主要的武德思想内容。盛唐时期,唐王朝的开明政治与繁荣经济为社会形成崇武尚侠风气打下基础,“以武壮志、以武立志、以武言志”成为当时武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宋元时期,在“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下,导致民间习武结社规范化、民间武术表演娱乐化特征明显,从而推动武术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明清时期,明代的兵家思想为武术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清王朝对民间武术的镇压使民间秘密结社和清规戒律兴起,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使侠者们行侠天下,镖师们侠骨义胆的高尚武德使镖局和镖师们镖行天下。第三,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哲学中的儒、释、道、墨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之根。儒家的仁爱、道家的阴阳、佛家的禅定、墨家的侠义等思想,在传统武德思想中都有深刻的反映。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性的中国传统武术,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流派及特征,少林功夫和武当武术是其中的典型。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少林功夫修禅悟道的武德传统。道教文化与武当文化的相互影响,形成武当武术养生修道的武德传统。少林武德与武当武德,形象反映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特征。第四,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反映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以中国文化为理论基础的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形成了一套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教育意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忠诚守信的精神节气,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优秀传统。由于历史局限性造成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神秘性和虚幻性等消极因素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糟粕,要加以批判和改造。因此,要使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发挥时代价值,满足现实需要,必须要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坚持武德思想的仁勇结合、内外相应、古今相继和真善相随。第五,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经过近百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自觉”后,留下优秀的武德思想内容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挖掘与弘扬,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应积极发挥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内容优势、融入优势和传播优势,让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共享,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于欣[7](2019)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促成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而且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重要价值。挖掘、阐发和传承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学术命题。系统梳理和探究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全面而深入地呈显其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这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由宗法分封的奴隶制社会转向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深刻经济背景,生产方式大变革所必然引发的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社会各阶级阶层间的矛盾斗争激化加剧是其政治背景,思想文化领域内新旧理念碰撞交织、百家异说的文化繁荣是其文化背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及其学派的形成发展和重要地位为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主观方面的必要条件。西周“以教祗德”的“尚德”理念、官师合一的礼乐教化模式,奠定了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于一体的古代德育思想体系的基调和轮廓,为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直接而重要的理论来源。先秦儒家的人性论构成了先秦儒家德育活动的主要理论基础。为了重振西周时期礼乐文明和教化传统的生机活力,先秦儒家不断内求“礼乐之原”,由礼而仁,由仁而性,由此开启了对“欲”、“群”、“心”等人性问题的探究与阐发。人之“欲”是德育之所以必要的重要依据之一,“欲”及其满足具有天然合理性,礼义道德及其教化则是满足人欲之必需。人之“群”是德育之所以必要的另一重要依据,人之生不能无群,礼乐教化是“群居和一”所必需。人之“心”是德育之所以可能的内在根基,主宰性的意志之心、情感性的德性之心、理性的认知之心分别为人之受教修德提供了主体性依据、内在情感根基和内在理性根基。先秦儒家的人性论体现了立足于人本身为德育活动提供有力支撑的理论自觉。关于德育活动的目的,先秦儒家秉持治国安民与“为己”“成人”互为目的手段、社会性目的和个体性目的互渗统一的基本精神,一方面主张以教求治求安,力求通过德教达成治国安民、维护差序和谐理想秩序的社会性目的;另一方面主张教以“成人”,力求通过德教修身来美身化性、成就君子圣人的德性理想人格,达成提升人性、发展完善人本身的个体性目的。从德育内容上看,先秦儒家所主张的德育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高度融合与统一。仁、义、礼、孝、悌、忠、信、知、勇等道德规范是其道德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明分正名的社会等级观念和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是其政治观教育的主要内容。仁义为上、安仁乐义的人生价值观是其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先秦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作为受教者自教方法的自我修身之道和作为教育者施教方法的社会教化之道。自我修身之道侧重于受教者对自身之“志”、“学”、“思”、“行”等能动性的主动发挥,包括“志于仁”、“学以致道”、“思以致圣”、“躬行践履”。社会教化之道侧重于教育者对受教者之主体意识自觉的激发和引导,包括注重运用“愤启悱发”、“举一反三”、“以问为教”等方法的对话式思想宣讲,强调教育者以身体道、自反修己的身教示范,把良好环境的选择培育作为促进人性完善之重要着手处的环境熏陶,引导受教者在“礼”的践履和切己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其情、悟得其理的生活体验,强调教化以情感为起点和根基的因情设教。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和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一方面,先秦儒家高扬了主体性德育理念,凸显了情感德育特色,形成了生活化德育模式,构筑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基石,为中华道德文明和古往今来的德育活动贡献了具有“永久魅力”的优秀“基因”;另一方面,因其得以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人性论理论基础的抽象性、对主体性根源的误读、对庶民地位作用的贬低、对等级观念和秩序的严守等思想局限性。辩证分析和客观评价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局限,是深入探讨其当代价值及实现的首要前提。综而观之,作为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之典型代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很多地方都深蕴着“儿童的天真”,彰显着具有“永久魅力”的鲜明特色和优秀“基因”,具有超越时空的当代价值。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先秦儒家的主体性德育理念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相契合,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即教育者主体性的首要着力点是激发受教者的主体意识自觉,教育者必须密切结合受教者积极的“前理解”给予切己的启发和引导。先秦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德育内容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具有相契合性,为涵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宝贵资源,主要体现为“仁”、“礼”对于社会公德教育的涵养作用,“信”和“为政以德”对于职业道德和政治品德教育的涵养作用,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对于家庭美德教育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孝德观、推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的涵养作用。先秦儒家的德育方法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高度的相契合性,能够在原则方法、具体实施方法等方面提供诸多有益借鉴,可以以其和谐守礼的师生关系为借鉴,确立“序差互动”的基本原则;以“对话式”思想宣讲为借鉴,推进“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以因情设教和生活体验为借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教育和生活化。要想实现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必须立足于现时代的新发展、新实践,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抓住三个基本环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传承弘扬先秦儒家德育的优秀传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合理因素进行科学的加工改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科学分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优秀“基因”;以实践为导向,实践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动力与源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实现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宏观实践导向,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为微观实践导向;坚持综合创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既要批判地继承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精华,又要广泛学习、借鉴西方有益的德育文化,将中西优秀的德育思想资源融通于当代中国的道德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郭伟玲[8](2019)在《楹联映射下的人文文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人文文化教育的立场,来讨论楹联那样的人文教育的。在我国古代,楹联是我国童子教育的基本功,然而在教育普及的时代,我们似乎成为了“楹联文盲”,不认识楹联的字,更不懂它所体现的知识,这不可不说是我国教育的一大缺失。所以,能够念出楹联,知道楹联的用典,知道楹联的意思,是当今楹联教育的最基本的功夫。楹联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国粹,是每个文化场所不可缺少的点缀,其内容大多都出自典籍,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最生动的体现。读懂每幅楹联所体现的知识是我们了解这个地方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当下是科学与技术“独占鳌头”的时代,楹联这样的人文知识在教育中的地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虽说现在国家与社会各界对楹联的关注度是日益提高,而且有关楹联的研究文献也可谓是浩瀚巨着,但是针对认识楹联的“字、句意、用典”等等面的文献并不多。我们读到的楹联,是撰写在建筑物或者石刻等上的,楹联就是这个建筑物与石刻等的精魂。譬如孔庙的楹联就是体现儒家精神的文化,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精神,孔庙建筑物本身的庄严与正气,正是与孔庙的楹联相表里的。笔者因为在福州读书,而且福州自古就有“海滨邹鲁”之称,文化气息浓厚,于是就选取能代表福州文化的孔庙、清代福州四大书院、马尾船政、林则徐祠堂、严复故居、三坊七巷、西禅寺、道观、黄氏祠堂等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每处文化发生地的结构布局、楹联文化以及教育意义来展开书写的,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去认识楹联。主要借助资料查找法、文献分析法以及向老师请教等来分析每幅楹联所蕴涵的人文文化,最后在这段与其说是“研究”,倒不如说是“学习”的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笔者认识了之前所没有认识的“字”,学到了之前在教育中没有涉及到的东西。同时笔者深刻感受到楹联所蕴含的“微言”、“大义”,因此笔者最后希望在我国的教育中,应该培养学生学会“认识楹联”以及读懂“楹联的意思”的习惯。在文化体系中,楹联属于人文文化,所以,笔者在论文的撰写中用英国斯诺的《两种文化》的观点,即“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来言说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文化人,尤其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当代教育中,是如何塑造人的。因为字体编辑问题,笔者在文章中统一使用简化字体。

顼春哲[9](2019)在《先秦儒家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文中认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条件。随之而来的结果却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的污染变得更加严重。如何在当今高度发达的经济中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足一个全球性问题。构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不单单要求碧海蓝天的生存环境,而是在人与自然的整体发展基础之上寄希望于看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为生命的价值和人的存在寻找至高点。作为中国古代生态文明的典范,先秦儒家生态思想具有独特的现代价值,就通过改造自然的观念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愿景和目标这一点上来说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论文的写作主要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通过对古典的研读和对文献资料的调查两方面来进行研究,结合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来对先秦儒家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解读。通过借鉴孔子、孟子、荀子三位先秦儒家代表人物的主要生态文明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解决当下环境问题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查文静[10](2018)在《先秦儒家思想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正处在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时期,在多元文化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加上大学德育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使德育实效性不如人意。因此,国家大力倡导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立德树人。在这样的时代与教育背景下,本研究选取了先秦儒家思想这一重要内容来探寻它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资源以及应当如何应用。首先,笔者总结了目前先秦儒家思想教育与大学德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目前大学德育存在的不足,为探讨先秦儒家思想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准备。在对儒家思想的历史变迁与影响进行梳理后,笔者采用了质的研究路径,通过深度访谈和内容分析等方法了解大学师生对于目前大学德育的看法及其对先秦儒家思想教育的需求,试图找寻先秦儒家思想与大学德育的联系。其次,本文探讨了先秦儒家思想中可以应用在大学德育中的一些资源。孔子、孟子与荀子对人性善恶倾向的不同判断和人性可变的共同判断说明,大学德育必须在尊重大学生生存需求与成长需求的基础上展开,即同时尊重他们“利”与“义”的实现。先秦儒家“义利”并举、“义”重于“利”的思想体现了个体幸福与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统一。这启示我们:大学德育应当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但同时亦应当在通过教育促使学生个人幸福的实现。先秦儒家思想传达出一种价值取向,即除了获“利”的“乐”,拥有道德自觉也是一种“乐”。这种渗透在先秦儒家“仁”中的道德自觉是道德教育的较高要求,而倡导道德规范的“礼”是道德的外化,“法”是道德底线的保障。对于大学德育来说,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学生道德自觉的培养、礼仪教育与法治教育。这样的德育目标与内容看上去既高远又广博,但并非不切实际。正如先秦儒家“君子”与“圣人”的理想人格那样,大学德育培养的学生必须遵守底线的道德,但同时应当有着对高尚道德的仰望与追求。因此,理想人格的实现归根到底是由自己的道德修养来实现的,也就是个人通过勤学笃行、慎独自省与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来完成。这是先秦儒家思想可以应用在大学德育中的一些内容,尤其是它传递的以道德自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修养思想为我们提供了道德实践的可靠途径。最后,对于这一思想体系,我们需要引导大学生通过批判继承领悟其中的思想精华,通过抽象继承使思想的精华能够与当今时代相结合。对于将先秦儒家思想应用于大学德育的途径与策略,本文主要认为可以通过先秦儒家通识课程为内容来开展,通过吸纳先秦儒家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大学德育实效性,从孔门师生互动获得良好师生关系的启发,以及大学生通过领悟中庸之道来促进自我教育,以此来更好地提升大学德育的实效。

二、《孟子》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孟子》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先秦儒家心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先秦儒家心论研究现状述评
    三、本文的研究对象、问题、路径与创新点
第一章 先秦儒家心论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
    一、先秦儒家心论诞生的时代背景
        (一) 政治秩序: 礼坏乐崩
        (二) 兼并战争: 不义攻伐
        (三) 大道即隐: 民风败坏
    二、《易经》《尚书》《诗经》中的“心”说滥觞
        (一) 《易》“心”典型应用
        (二) 《书》“心”丰富发展
        (三) 《诗》“心”蔚为大观
    三、先秦儒家“心”范畴体系的层次和演变
        (一) 先秦儒家“心”说义涵之历史进路
        (二) 先秦儒家“心”范畴对天性情知等概念的涵括
    四、先秦时期道、墨、法、管四家论“心”
        (一) 老子:以无知、无欲论“心”
        (二) 庄子:以虚心、游心论“心”
        (三) 墨家兼爱: 以爱正“心”
        (四) 刑名法家: 以法正“心”
        (五) 管子四篇: “心”治与国治
    五、先秦儒家论“心”的独特之处
        (一) 先秦儒家论“心”的特点
        (二) 孟荀“心”论进路的差异
第二章 先秦儒家“心”说的天人际会品格
    一、天赋心以德性: “以德论天”和“以天论德”
        (一) 殷周之间的范式转换
        (二) 以德论天: 天之德义的产生
        (三) 天赋人德: 自天子至庶民
        (四) 以天论德的完成: “天生德于予”
    二、心知的天生人成
        (一) 认知辨义: 先天之知与后天之知
        (二) 知之可能: 心何以能知
        (三) 心知的性质: 经验知识与德知
    三、先秦儒家天人关系的体认: 与天合德与不求知天
        (一) 天道与人心的内在遥契: “以天论心”与“以心明天”
        (二) 荀子“天人之分”乃“复归之分”
    四、外在的天命与人心的尊严和抉择
        (一) 命的预设: 命定
        (二) 儒家的天命即人道之抉择而显
第三章 先秦儒家诸子“心”“性”学说异同
    一、先秦儒家“性”论大同小异之流变
        (一) 前诸子时期“性”的概念
        (二) 由特殊至一般:先秦儒家“性”之定义的共同规定性
        (三) 同中有异: 先秦儒家“性”之多义性阐释
    二、从仁本到“心”“性”交错含融的历史演化过程
        (一)初变: 从仁本涵摄“心”“性”至“心”与“性”大体相同
        (二) 再变: 从孟子“即心言性”至荀子“以心治性”的演变
第四章 先秦儒家思想中“心”与“情”“欲”的内在张力
    一、先秦儒家“情”意涵的变迁与升华
        (一) 孔子以“仁者爱人”推而广之的道德情感论情
        (二) 《性自命出》以“好恶”与“喜怒哀悲”的自然情感论情
        (三) 《大学》《中庸》以“喜怒哀乐”等具有价值义的自然情感论“情”
        (四) 孟子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道德情感论“情”
        (五) 荀子以“性情”与“情欲”地双重涵义解“情”
    二、先秦儒家“心”“欲”关系的发展
        (一) 前诸子时期天赋欲望思想的萌发
        (二) 诠欲以见历史现实:孔孟荀的解读
    三、先秦儒家以“心”范“情”“欲”的主张
        (一) “心”对“情”的中和
        (二) “心”对“欲”的约束
第五章 体用一贯:从心本体论建立到仁政的探索落实
    一、“心”有其本:先秦儒家心本体论的内蕴
        (一) 先秦儒家以天道为“心”的形上根据
        (二) 先秦儒家以“心”为创生道德的本体
    二、内在成德:正心与修身的互动
        (一) 道德本体之应然到“身”“心”同体之实然
        (二) 从“身”“心”同体之实践到道德价值的升华
    三、从内圣仁心到外王仁政的落实
        (一) “礼”“仁”一贯的为政吁求
        (二) 德治为主,先教后刑的治国理念
        (三) 仁政治国的举措
结语: 先秦儒家“心”论的学术意义和在当今世界的价值
    (一)运思于天人之际:先秦儒家心论的学术意义
    (二)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儒学复兴的历史机遇
    (三)先秦儒家心论思想对新的时代问题的回应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思考
    四、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
        一、政治背景:朝廷内乱外患“沉疴积痿”
        二、经济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功利沦浃”
        三、文化背景:世风衰颓败陋“学术虚夸”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良知”:对孟子思想的继承
        二、“发明本心”:对陆九渊思想的发展
        三、“知行合一”:对程朱理学“知先行后”思想的补充
        四、“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对程颢思想的发展
第二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良知”本体论
        二、“复其心体之同然”人性论
        三、“致良知”功夫论
        四、“满街都是圣人”目的论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境界论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
        一、道德教育目标:“学为圣人”思想
        二、道德教育理念:“致良知”思想
        三、道德教育内容:“厚德厚俗”思想
        四、道德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思想
        五、道德教育方法:“知行合一”思想
        六、道德教育评价标准:“学贵得之心”思想
        七、道德教育境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
第三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
第四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一节 当代道德教育境遇
        一、道德理想缺失
        二、道德“旁观者”现象
        三、德性德行短缺
        四、生活实践缺乏
        五、生态道德教育欠缺
    第二节 创造性转化何以可能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二、道德的传承性与新时代的道德需求
        三、文化的连续性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借鉴
第五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探索
    第一节 创造性转化的原则
        一、时代性
        二、开放性
        三、大众化
        四、化人育人性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路径
        一、“学为圣人”思想的推陈出新:争做时代新人
        二、“致良知”思想的古为今用:致良知理性
        三、“知行合一”思想的取精用弘:知行辩证统一
        四、“学贵得之心”思想的去粗取精:学贵得于心、践于行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的礼敬传承:生态共同体
    第三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实践
        一、“争做时代新人”的实践探索:立鸿鹄志,做奋斗人
        二、“致良知理性”的实践探索:致志愿者
        三、“知行辩证统一”的实践探索:学以致用、担当作为
        四、“学贵得于心、践于行”的实践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生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既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1.4.1 研究的重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性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道德
        1.5.2 道德教育
        1.5.3 君子人格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2.1 历史演进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2.2 基本特征
        2.2.1 人文性
        2.2.2 实践性
        2.2.3 普遍性
        2.2.4 内在超越性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1 融入的必要性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3.2 融入的可能性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4.2 德育内容融入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5.2 德育方法融入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6.1 基本原则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6.2 实施路径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现代价值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历史梳理
    一、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概述
        (一)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奠基与传承
        (二)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意识形态性特征
        (三)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历史作用
    二、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主张依据人性开展道德教化
        (二) 以“天道”提升教化的合理性
        (三) 在教化实践中强调“德教优于刑罚”
        (四)“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追求
    三、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实践方式
        (一) 以“礼乐教化”实现潜移默化的人格塑造
        (二) 重视激发民众“内修自省”的主观能动性
        (三) 通过“民俗教化”形成环境熏陶
        (四) 突出榜样的表率与示范作用
    四、对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局限性的反思
        (一)消除古代教化思想中的“愚民”弊端
        (二)摆脱人性善恶之争的先验预设
        (三)消除古代教化的教条主义色彩
第二章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价值转换何以必要和可能
    一、中国古代教化思想价值转换的生长点
        (一) 古代教化思想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重要的思想借鉴
        (二) 古代教化思想资源与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实现
        (三)古代教化思想资源与国民道德素养的提升
    二、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价值转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教化实践原则
        (二)维持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民族主体性原则
        (三)秉持教化的人文关怀原则
    三、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创新转化的可行性分析
        (一)当代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文化建设可以借助教化助力
        (二)全球背景下的“寻根意识”与中国人对精神根脉的反思
        (三)借助教化滋养有利于提升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实效性
第三章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现代转换与发展
    一、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在范式上向现代的转换
        (一)目标转换: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效力和培育时代新人
        (二) 对象转换:现代教化面向的是“现实的个人”
        (三) 内容转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化的主要内容
        (四) 方法转换:在批判继承中实现传统教化方法的现代新生
    二、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发挥现代作用的实践原则
        (一) 以民族复兴为需求和标准推进发展
        (二) 以服务现实为旨归促进发展
        (三) 以创造性为支撑实现发展
    三、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发挥现代作用的实现方式
        (一)通过优化网络生态环境来拓展教化的广度
        (二)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与平台来创新教化载体
        (三)通过高品质的文艺创作提升教化至新境界
    四、 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发挥现代作用的主体支撑
        (一)以家庭作为教化的第一课堂
        (二)以学校作为教化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三)以社会作为教化的大熔炉和实践场
第四章 现代教化思想效用发挥的实践策略
    一、 因势而动:借助现代教化思想拓展意识形态空间
        (一) 运用教化力量扩展意识形态生存空间
        (二) “以文化之”是全球化态势下中国意识形态生存的新形式
        (三) 有的放矢地加强现代教化实践的针对性
    二、 现代教化以整合当代社会文化矛盾为使命
        (一) 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切实解决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下降问题
        (二) 以现代教化克服文化发展中的文化认同危机
        (三) 以现代教化抑制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疏离
    三、顺势而为:提高现代教化实效性的着力点
        (一)现代教化要通过“以文化人”实现潜移默化的人格塑造
        (二) 重视焕发人的“自我教化”的文化自觉
        (三)现代教化要注重“优化风习”形成环境熏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先秦儒家“君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君子”观念的起源
    第一节 “君子”词源考察
        一、《尚书》中的“君子”
        二、《易经》中的“君子”
        三、《诗经》中的“君子”
    第二节 “君子”出现的社会史背景
        一、政治经济领域
        二、思想文化领域
第二章 先秦儒家“君子”道德内涵和处世准则
    第一节 孔子对君子内涵在道德层面的新定义
    第二节 道德内涵
        一、君子三道:仁、知、勇
        二、义以为上
        三、君子之礼
    第三节 处世准则
        一、荣辱意识
        二、进取精神
        三、中庸之道
第三章 君子修养论
    第一节 立志
    第二节 好学
    第三节 躬行
第四章 “君子”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代价值
    第一节 历史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第二节 现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2.1 武德史料研究
        1.2.2 武德现状研究
    1.3 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分析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1.4.2 本选题的不足之处
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内涵解读
    2.1 武德概念的缘起
        2.1.1 武德概念的萌芽
        2.1.2 武德概念的形成
        2.1.3 武德概念的分化
    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2.2.1 “武德”释义
        2.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2.3 传统武德的思想实质
        2.3.1 武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道德自觉
        2.3.2 武德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行为规范
        2.3.3 武德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
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演进历程
    3.1 先秦时期武德思想
        3.1.1 西周时期的“尚礼”思想
        3.1.2 春秋时期的“尚谋”思想
        3.1.3 战国时期的“尚侠”思想
    3.2 盛唐时期武德思想
        3.2.1 “以武壮志”的兴国思想
        3.2.2 “以武立志”的治国思想
        3.2.3 “以武言志”的爱国思想
    3.3 宋元时期武德思想
        3.3.1 “崇文抑武”思想的形成
        3.3.2 民间结社与社约社规的形成
        3.3.3 民间武艺表演的娱乐化趋向
        3.3.4 武艺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
    3.4 明清时期武德思想
        3.4.1 兵家思想对武德思想的贡献
        3.4.2 秘密结社与门规戒律的兴起
        3.4.3 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
        3.4.4 镖局和镖师们的镖行天下
    3.5 民国之后的武德思想
4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流派及特征:以少林和武当为例
    4.1 修禅悟道——佛教文化与少林武德
        4.1.1 少林功夫与中原文化
        4.1.2 佛教禅宗与少林戒约
        4.1.3 禅拳合一的少林武德
        4.1.4 少林武德思想特征
    4.2 养生修道——道家文化与武当武德
        4.2.1 武当武术与武当文化
        4.2.2 武当道教与养生
        4.2.3 道家思想与武当武德
        4.2.4 武当武德思想特征
5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价值与转化
    5.1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5.1.1 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
        5.1.2 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
        5.1.3 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
        5.1.4 忠诚守信的精神气节
    5.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5.2.1 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
        5.2.2 传统武德思想的神秘性
        5.2.3 传统武德思想的虚幻性
    5.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5.3.1 仁勇结合的武德境界
        5.3.2 内外相应的武德呈现
        5.3.3 古今相继的武德传承
        5.3.4 真善相随的武德追求
6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6.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
        6.1.1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6.1.2 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包容精神
        6.1.3 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6.1.4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合作精神
    6.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6.2.1 武舞同源,发挥以舞演武的亲和力
        6.2.2 武书同构,利用以笔论武的影响力
        6.2.3 文以载道,提升以文会武的传播力
    6.3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
        6.3.1 健全人格,提高个体修养
        6.3.2 注重礼仪,增进社会和谐
        6.3.3 传承文明,振奋民族精神
    6.4 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
        6.4.1 建立践行传统武德思想的长效机制
        6.4.2 营造崇尚传统武德思想的校园环境
        6.4.3 创编体现传统武德思想的教材体系
        6.4.4 探索融入传统武德思想的课堂实践
    6.5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
        6.5.1 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国际形象
        6.5.2 连接国际交往的共享通道
        6.5.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二)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三)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一) 儒家及其根本思想特征
        (二) 先秦儒家及其发展
        (三) 先秦儒学的特色及重要历史地位
    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 西周“以教祗德”的“尚德”理念
        (二) 西周官师合一的礼乐教化模式
        (三) 先秦儒家对西周德教传统的继承发展
第二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人性论是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 探求“礼乐之原”:开启人性问题的逻辑必然
        (二) “礼”—“仁”—“性”:开启人性问题的逻辑理路
    二、人之“欲”:德育之所以必要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 “欲生于性”:“欲”及其满足具有天然合理性
        (二) 以礼“制欲”“养欲”:礼义道德及其教化是满足人欲之必需
    三、人之“群”:德育之所以必要的另一重要依据
        (一) “人之生不能无群”:人是“能群”的社会存在物
        (二) “仁爱”和群、“明分使群”:礼乐教化是“群居和一”之必需
    四、人之“心”:德育之所以可能的内在根基
        (一) 物质性的好利之心:通过“心官”表现出来的“物欲”
        (二) 主宰性的意志之心:受教成德的主体性依据
        (三) 情感性的德性之心:受教成德的内在情感根基
        (四) 理性的认知之心:受教成德的内在理性根基
第三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目的和内容
    一、先秦儒家德育的双重目的
        (一) 以教求治求安的社会性目的
        (二) 教以“成人”的个体性目的
    二、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内容
        (一) 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
        (二) 明分正名、为政以德的政治观
        (三) 仁义为上、安仁乐义的人生价值观
第四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
    一、自我修身之道:受教者的自教方法
        (一) “志于仁”:受教者的自觉选择与坚守
        (二) “学以致道”:受教者的主动学习
        (三) “思以致圣”:受教者的积极思考与内省
        (四) 躬行践履:受教者的力行与实践
    二、社会教化之道:教育者的施教方法
        (一) 思想宣讲:启发性的对话式教学
        (二) 身教示范:以身体道的不言之教
        (三) 环境熏陶:良好环境的潜移默化
        (四) 生活体验:与人伦日用相融合
        (五) 因情设教:以情感为教化起点
第五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 高扬了主体性德育理念
        (二) 凸显了情感德育特色
        (三) 形成了生活化德育模式
        (四) 构筑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基石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 人性论理论基础的抽象性
        (二) 对主体性根源的误读
        (三) 对庶民地位和作用的贬低
        (四) 对等级观念和秩序的执守
第六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 德育理念的当代价值
        (二) 德育内容的当代价值
        (三) 德育方法的当代价值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当代价值的实现路径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 以实践为导向
        (三) 坚持综合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楹联映射下的人文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之理论基础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文之《苏东坡改对联》
    第一节 是”苏东坡改对联“还是”苏轼改对联”
    第二节 “对联”那样的教育
        一、对联
        二、教科书中关于“对联”教育的曲折
        三、《笠翁对韵》那样的教育
        四、两个有名的对联
    第三节 名、字与号
        一、苏轼的号是东坡居士
        二、两种文化之间抵牾
        三、中国教育中“文化”的吊诡
    第四节 对对子:有文化教养的人的德行
    第五节 关于中小学教学中的楹联教育
    第六节 我的研究:“认识楹联”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节 科学与文化
        一、科学
        二、文化
    第二节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一、科学文化
        二、人文文化
    第三节 楹联的概念
第三章 教育场所之孔庙
    第一节 孔庙简介
        一、孔庙称谓之演变
        二、孔庙结构布局
        三、孔庙楹联文化探究
    第二节 孔庙的教育意义
        一、孔庙建筑格局对现代学校格局的影响
        二、孔庙楹联与教师精神
第四章 教育场所之书院
    第一节 鳌峰书院
        一、鳌峰书院简介
        二、鳌峰书院的办学理念
        三、鳌峰书院建筑的人文历史
        四、鳌峰书院楹联文化探究
    第二节 正谊书院
        一、正谊书院简介
        二、正谊书院楹联文化探究
    第三节 凤池书院
        一、凤池书院简介
        二、凤池书院楹联文化探究
    第四节 致用书院
        一、致用书院简介
        二、致用书院楹联文化探究
    第五节 四大书院的教育像泉水那样喷涌人才
第五章 马尾船政文化
    第一节 马尾船政的创办
    第二节 马尾船政局重在学而不在造
    第三节 马尾船政楹联文化探究
    第四节 马尾船政学堂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巨大作用
        一、“借才异域”的教育模式
        二、船政学堂留学教育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三、船政学堂留学教育培养了我国近代首批多学科人才
第六章 名人纪念馆之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第一节 林则徐的生平
    第二节 林则徐的功绩
    第三节 林则徐纪念馆结构布局
    第四节 林则徐祠堂楹联文化探究
    第五节 林则徐的“师夷治夷“与近代教育精神的接续
第七章 严复故居
    第一节 严复生平简介
    第二节 严复故居结构布局
    第三节 严复故居楹联文化探究
    第四节 从严复的“旧学”、“新知”谈“通识教育”
第八章 古建筑群—三坊七巷—谁知五柳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
    第一节 三坊七巷简介
        一、三坊七巷概述
        二、三坊七巷建筑布局
        三、三坊七巷楹联文化探究
    第二节 从“六子登科”谈家庭教育的文化气质
第九章 寺庙文化—西禅寺
    第一节 西禅寺简介
        一、西禅寺名字由来
        二、西禅寺建筑布局
        三、西禅寺楹联文化探究
    第二节 佛家的“悟”与今日的读书
第十章 福州乌山—于山道观文化
    第一节 道观简述
    第二节 鼓楼区关帝庙
        一、关帝庙简述
        二、关帝庙楹联文化探究
    第三节 吕祖宫
        一、吕祖宫简介
        二、吕祖宫楹联文化探究
    第四节 三清殿
        一、三清殿简介
        二、三清殿楹联文化探究
    第五节 天君殿
        一、天君殿简述
        二、天君殿楹联文化探究
    第六节 玉皇阁
        一、玉皇阁简述
        二、玉皇阁楹联文化探究
    第七节 道家的道与今日的教育精神
第十一章 福州连坂村黄氏宗祠
    第一节 连坂黄氏宗祠简介
    第二节 黄氏祠堂楹联文化探究
    第三节 祠堂是家庭(家族)与生命的学校
第十二章 两种文化与楹联教育的归结
    第一节 两种文化与楹联的显现
        一、人文文化在楹联文化中的体现
        二、科学文化在楹联中的体现
    第二节 文化视野下的两种文化与楹联的一般言说
        一、两种文化的人类学的意义
        二、两种文化与教育和人的完整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先秦儒家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学者对先秦儒家代表人物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
        1.2.2 国外学者对先秦儒家代表人物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
        1.2.3 文献评述
第2章 先秦儒家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内容
    2.1 “天命”思想
        2.1.1 孔子的主宰之天思想
        2.1.2 孟子的义理之天思想
        2.1.3 荀子的自然之天思想
    2.2 “仁爱”思想
        2.2.1 孔子的惜生重生思想
        2.2.2 孟子的仁民爱物思想
        2.2.3 荀子的圣王之制思想
    2.3 “黜奢崇俭”思想
        2.3.1 孔子的节俭思想
        2.3.2 孟子的“时养”思想
        2.3.3 荀子的“节用”思想
第3章 我国生态环境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1 当前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
        3.1.1 能源资源短缺问题
        3.1.2 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3.2 我国生态环境出现问题的原因
        3.2.1 对西方实证主义科学的盲目崇拜
        3.2.2 对中国传统文明的忽视
第4章 先秦儒家生态文明思想现代价值
    4.1 有利于完善生态文明理念
        4.1.1 促进生态意识强化
        4.1.2 促进生态道德提升
    4.2 有利于创新生态发展模式
        4.2.1 促进生态产业发展
        4.2.2 加强资源循环利用
    4.3 有利于建立生态环保制度
        4.3.1 健全法律法规
        4.3.2 完善生态制度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10)先秦儒家思想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设计
第二章 先秦儒家思想与大学德育的关联辨析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历史变迁及影响
    第二节 先秦儒家思想在大学德育中的现实需求
第三章 先秦儒家思想资源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探讨
    第一节 人性论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
    第二节 义利观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
    第三节 “仁”“礼”“法”思想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
    第四节 道德修养论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
第四章 先秦儒家思想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原则
    第一节 批判继承原则——继承的对象
    第二节 抽象继承原则——继承的方法
第五章 先秦儒家思想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途径与策略
    第一节 大学德育课程——先秦儒家通识课程
    第二节 大学德育方法——先秦儒家教学方法
    第三节 大学师生关系——孔门师生互动的启发
    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教育——中庸之道的应用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突破与研究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孟子》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先秦儒家心论研究[D]. 张馨予. 山东大学, 2021(10)
  • [2]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D]. 赵盛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3]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4]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现代价值转换研究[D]. 刘婧.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先秦儒家“君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 亓琪. 西北大学, 2020(09)
  • [6]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D]. 徐锋.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7]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于欣. 山东大学, 2019(02)
  • [8]楹联映射下的人文文化[D]. 郭伟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先秦儒家生态文明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 顼春哲.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2)
  • [10]先秦儒家思想在大学德育中的应用探讨[D]. 查文静. 云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孟子”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