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沙窝地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亮亮[1](2020)在《基于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的砂体预测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油气资源的不断消耗,油气勘探开发的力度逐渐加大,使得地震数据的处理解释工作越来越繁重。在地层压力的作用下油气资源由生油层沿着油气通道往储集层聚集,因此地震勘探的首要目标就是寻找有利的储集层,进而开展油气的开发。优质的油气资源储集层需要满足高孔隙度和高渗透率的要求,而砂岩是众多岩性中最受欢迎的储集层,它拥有着很高的孔隙度,能够很好的储存油气。油气勘探开发发展至今,探寻砂岩储层一直以来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针对砂体的综合预测,地球物理勘探学者研究并发展了一系列的成熟技术。针对砂体的空间展布预测以及砂体储层的含油气性检测,开展了多属性融合分析技术研究。本文根据合成的理论信号时频谱对比分析了几种时频分析算法的优劣后,优选了广义S变换作为本文的基础研究技术,进而开展后续的工作。主要基于均方根振幅属性、甜点属性、瞬时频率属性、分频相干技术、时频域含油气性检测技术、叠后波阻抗反演以及RGB多属性融合技术进行砂体的综合预测。通过模型分析,对比不同算法的优势以及缺陷,进而应用于实际地震数据,研究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对砂体预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本文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有以下内容:(1)在傅里叶变换的基础上,开展时频域算法的研究。主要研究了Gabor变换、小波变换以及S变换的原理和优缺点,针对S变换的时窗无法自适应性调节,开展了S变换时窗函数的改进研究,得到了改进的广义S变换。通过对合成的理论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对比各个时频分析算法的优劣,研究表明广义S变换的效果较好。(2)高分辨率数据对地震属性提取以及反演等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基于高分辨率地震数据提取的属性对储层描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原始地震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反褶积处理,提高地震剖面的分辨率以及薄层的识别能力。(3)在高分辨率数据体的基础上,主要以均方根振幅属性、甜点属性、瞬时频率属性等对砂体进行精细的刻画;同时以分频相干为主,共同刻画表征地震裂缝的发育程度,达到寻找优质储层以及刻画砂体的边界特征等目的。(4)由于单一属性的计算过程存在累计误差以及反演算法存在多解性,导致了运用单一属性对砂体的刻画无法满足高精度特性需求,预测结果也不可靠。因此,基于RGB算法进行多属性融合进而共同刻画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5)在高分辨率的基础上,通过波阻抗反演,经对井分析获得砂岩阀值,从而读取了目标层段的砂体厚度,从而准确地揭示出目标层段砂体平面展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广义S变换为基础技术手段,主要运用低频衰减梯度与高频衰减梯度的比值,开展了砂体储层的含油气性检测,经多参数共同对砂体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
陈雪[2](2018)在《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永进地区中生界压力系统特征及演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综合运用地质分析、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研究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永进地区现今压力场特征、关键期温度场压力场演化、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压力系统分布进行了研究。利用有效应力方程原理、测井数据建立压力预测模型,完成已钻井压力系统纵向刻画:莫西庄地区显现出八道湾组二段、八道湾组一段两个超压系统,上部是一个弱超压系统,最大压力系数1.5,下部是个强超压系统,最大压力系数1.8;征沙村地区显现三工河组二一段一个超压系统,超压幅度小;永进地区显现西山窑组、三工河组两个超压系统,第一压力系统顶界面在白垩系底部约5600米,增压幅度大,最大压力系数1.7,在西山窑组底压力减弱,第二压力系统在三工河组顶面开始增压,增幅很快再次达到1.8。以成因机理量化分析为约束的压力空间预测,最终划分了侏罗系3类相对独立的超压系统:沙窝地、莫西庄的成岩型,车莫古隆起及以南的成岩-传导型为主,向永进深层的生烃成岩型转化。运用PetroMod软件构建工区基本地质模型,包含实测地层压力、地层温度数据、地层岩性、地层沉积剥蚀厚度以及流体包裹体最小古压力值为约束,恢复主要目的层压力演化路径。明确压力演化可划分出J1-J3、K-E两个完整的增压-泄压旋回,N-Q则永进仅表现为半个增压旋回。
邸志欣,宋明水,刘成斋,邹奋勤,吕小伟[3](2017)在《准中巨厚低降速带沙漠区地震勘探技术及效果》文中认为准噶尔盆地中部区块巨厚低降速带沙漠区地震激发能量弱,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低,地震勘探难度大。针对巨厚沙漠区的勘探特点和难点,通过攻关研究,在采集方面,明确了准中大沙漠区近地表特征,形成了适合准中大沙漠区的最佳激发方法,成功研制了空气反循环钻机,极大地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处理方面,形成了适合巨厚低降速带沙漠区的高精度静校正、近地表能量吸收补偿、叠前多域去噪等处理技术系列,明显改善了地震资料品质;在地震资料品质提高的基础上,进行了叠前、叠后属性处理技术研究,提高了准中大沙漠区岩性勘探以及储层预测精度。以上技术在胜利油田新疆探区C1J东、D2J北、D1J等三维地震勘探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王腾飞[4](2016)在《彰武盆地早白垩世沉积体系与构造控制》文中研究指明松南早白垩世断陷盆地群是潜力较大的勘探新区,彰武盆地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滚动开发已经展开。钻井与试油结果表明,彰武盆地满盆含油,但只有X2和X8两个井区达到工业油流标准,并稳定投产,而在盆地其他部位,仅见油气显示,但并未发现成规模的油气藏。彰武盆地油气产区位于盆地X2-X8一线NNW走向的斜向低隆之上。研究盆内低隆如何产生,盆内沉积体系如何展布,以及盆地如何演化成为研究彰武盆地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可为盆地内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参考,对其周缘断陷盆地的勘探开发同样具有借鉴价值。本文以整个彰武盆地为研究区,以下白垩统九佛堂组、沙海组为目的层,开展沉积体系与构造控制研究。根据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确定盆地断裂和地层发育状况,研究盆地构造样式,并运用平衡剖面原理,绘制盆地构造发育史剖面,恢复盆地充填过程和构造演化,同时对盆地发育机制进行探讨。基于测井曲线、录井岩性、岩心等资料通过标准层控制下的旋回对比和分级控制的方法进行全盆砂组划分对比,建立层序地层格架,总结层序发育模式。确定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建立沉积相模式。从地层发育、沉积体系、成藏作用三个方面研究构造-火山作用对于盆地的控制作用。一、盆地构造特征和演化彰武盆地整体为东断西超的箕状盆地,东部为陡坡,西部为缓坡。断裂F1为控盆断裂,为犁式正断层,顶部较陡向下变缓。断裂F2、F3在伸展同时,伴随扭动作用,属调节断层。九佛堂组和沙海组时期,盆地经历了伸展阶段和扭转阶段两个阶段。伸展阶段包括拉张伸展期(相当于九佛堂组下段沉积期)、转换伸展期(相当于九佛堂组上段沉积期)、构造反转期(九佛堂组沉积期末)。扭转阶段包括转换伸展期(相当于沙海组下段沉积期)、萎缩反转期(相当于沙海组上段沉积期)。盆内最重要的低凸起即X2-X8凸起是由于盆地右旋扭动产生的挤压应力场造成的,这一凸起带是整个盆地的油气有利区。二、层序地层格架确定地层发育完整的井作为标准井。依据测井标准曲线和综合录井,对标准井含油层系进行砂组划分。在标准井砂组划分后,优选标准层段,建立典型剖面,开展标准井统层。建立过标准井的骨干剖面网,从标准井出发,采取邻井对比,井点辐射,逐步蔓延,统一闭合,划分全区的地层。识别层序界面,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九佛堂组和沙海组共划分了13个三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超层序)相当于九佛堂组下段、九佛堂组上段、沙海组下段和沙海组上段。13个三级层序分别相当于九7-九1砂组的7个层序,沙5、沙4-沙3、沙2的3个层序,沙1-1、沙1-2、沙1-3的3个层序。据此建立盆地层序模式共5种8型。包括受正拉张伸展构造控制的“粗-细-粗对称”和受斜张走滑控制的“细-粗-细偏对称”的陡坡型;受正拉张伸展构造控制的“粗-细非对称”和受斜张走滑控制的“细-粗-细对称”的缓坡型;受正或斜拉张构造控制的“细夹粗”的深水型;受正拉张伸展构造控制的“细-粗-细”的深槽型;受斜张走滑构造控制的“细-粗-细”的台滩型。三、物源-沉积体系识别出彰武盆地的岩石类型,四类、十五亚类、二十次亚类和47类基本类型。4大类包括陆源碎屑岩大类、火山熔岩大类、火山碎屑岩大类和侵入岩(脉岩)大类。十五亚类包括砾岩、砂岩、灰岩等,二十次亚类包括安山玄武岩、玄武岩等,47类基本类型包括复成分砾岩、砂砾岩等。识别出彰武盆地的沉积相(相、亚相和微相)类型,四相、十亚相、二十微相。四相分别是湖泊相、扇三角洲相、三角洲相和火山岩相,十亚相包括浅湖、半深湖、水下扇等,二十微相包括浊流、静水泥、水下河道等。沉积体系包括东部沉积体系、西部沉积体系、西南沉积体系、东北沉积体系等。其中,主要沉积体系为东部沉积体系和西部沉积体系。东部为火山物源-扇三角洲物源-沉积体系,西部为火山-风化物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四、构造控制伸展扭动构造机制下的构造沉降导致相对湖平面变化,并由此控制层序发育,特别表现在水进期盆地中部有大规模沉积物进积。随构造活动伴生的火山作用既提供了大量的沉积物,并使得盆地东部物源和西部物源产生差异。同期发育的同生凸起和两侧深凹陷提供了深湖的油页岩和沼泽的煤层两种烃源岩。构造作用产生的X2—X8低凸起与两侧生油凹陷一起,构成了近源组合,利于油气藏的形成,使得X2—X8一带成为成藏有利区。
周涛[5](2016)在《准中地区断裂体系展布及控藏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经过多年勘探,准中地区发现大量油气,是中石化重要的增储区块。但该区油气为它源隐蔽油藏,断层既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也可作为油气的遮挡面,对油气运聚过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对断裂的控藏作用研究是研究油气运聚的关键。鉴于断层在准中地区油气圈闭中的重要作用,展开对准中地区断层研究,走滑断层体系的平面特征及空间组合样式较为复杂,该区断裂体系的活动性及其断层封堵能力目前还没有取得较为深入的认识,尚需在这方面开展认真细致的研究工作。所以本文的研究目标就是地质分析与地球物理资料结合,运用多重地球物理技术手段,精细刻画断裂体系,分析盆地不同类型断裂体系分布规律,认为准中地区古凸凹边界发育走滑断裂,走滑断裂剖面具花状断层、切割基底、产状陡倾等特征,平面上具平移错断、雁列式、平行式展布特征。盆缘部位走滑量大,盆地深洼部位走滑量小。明确断裂体系剖面、平面特征及空间组合样式,建立准中地区断裂体系三维静态地质模型。通过定性与量化分析相结合,评价了准中地区走滑断裂体系输导有效性。通过花状走滑断裂与油气分布关系分析,明确花状走滑断裂对油气纵向运移起到重要作用。分析断层输导有效性影响因素,建立走滑断层输导有效性量化评价模型,分析影响断层封堵性能的各种原因,找到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开展定量研究工作,从而实现对断层封堵能力的定量评价。
白鹏[6](2013)在《准噶尔盆地沙窝地地区J1s21沉积相分析》文中认为沙窝地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西北部,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岩性油气藏是目前最主要的勘探对象。针对沙窝地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上亚段(J1s21)沉积相类型存在分歧和物源方向不确定等问题,重点对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沉积相及砂体叠加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测砂体韵律和测井曲线特征,对J1s21层序界面性质进行了界定。顶界面为洪泛面,底界面为中期旋回界面。将J1s21化为三个短期层序(SSC1、SSC2、SSC3),界定出2个短期旋回界面,识别出正旋回、反旋回和对称旋回3类层序旋回结构。(2)结合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和测井相分析,明确了研究区沉积相为三角洲相,发育了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湾、河口坝、席状砂、远砂坝和前三角洲泥等沉积微相。(3)综合砂地比、地震反射征及地震属性等成果,判明了砂体分布特征。河道砂分布在西北和南部等地方;河口坝分布在沙3井以南和研究区南部;席状砂分布在南部;远砂坝分布在西南角。(4)讨论沉积微相纵向组合叠加关系,总结出“多期水下分流河道”、“河上坝”及“坝上河”等3种模式。
刘传虎[7](2012)在《宽方位地震技术与隐蔽油气藏勘探》文中研究说明宽方位地震技术即是横向接收单元尺寸与纵向接收单元尺寸之比大于0.5时的三维地震采集、处理技术。由于宽方位地震技术的方位角分布全、炮检距从小到大分布均匀,因此,宽方位地震资料中蕴含着更为丰富的信息,有助于识别微幅构造、小断层和高角度裂缝。介绍了济阳坳陷罗42地区、商741地区和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庄1井区宽方位地震采集处理技术,并对比分析了利用宽方位地震资料预测泥页岩裂缝油气藏和火成岩裂缝系统发育带以及在庄1井区描述砂体的效果。分析认为,宽方位地震技术在研究具有各向异性特点、非均质性强的地质目标体时效果明显,但对于地质目标体为砂岩体和各向异性特点不突出的储层预测,宽方位地震资料在对砂岩体的识别能力和对物性参数的反演精度等方面并无明显优势。
王树华[8](2009)在《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隐蔽油气藏识别与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为储量规模上亿吨的整装油田。钻探证实,其油藏类型以白垩系“底砾岩”、侏罗系西山窑组煤下砂岩和侏罗系西山窑组煤上地层-岩性等隐蔽油藏类型为主。目的层埋藏深,砂体厚度薄,岩石物性差,储层预测和圈闭评价难,是该区目前面临着艰巨的油气勘探开发难题。针对永进地区复杂的地质构造特征,本文在区域地质背景和隐蔽油气藏成藏特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分析、储层地震预测和地层不整合研究等方法技术,分别对岩性、地层-岩性等隐蔽圈闭的主控要素及匹配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利用储层物性分析、孔隙度和叠前属性含油性预测、地层超、剥带的识别与确定和地层-岩性圈闭综合分析技术,对隐蔽圈闭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指出了有利的勘探目标。本文采用了地质、物探、测井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手段,依据单井层序分析和地震剖面横向追踪,建立了永进地区侏罗系-白垩系底部层序地层时空格架,划分出侏罗系-白垩系底部8个三级层序界面。开展沉积体系和沉积相的精细研究,确定了四大沉积相类型(辫状河流、曲流河、三角洲、湖泊)。研究了层序地层框架中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与控制因素,建立起相应的层序地层成藏模式。本文较系统分析了隐蔽油气藏地震识别与描述的方法技术系列,包括圈闭识别技术、储层预测技术和油气预测技术等。通过地震解释和储层预测技术,落实构造形态和断裂系统分布,进行储层空间展布预测研究。在有利储层发育的沉积相带、沉积微相识别与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利用GR曲线开展储层特征反演,落实各个砂组在平面上的分布。利用属性分析、频谱分解等技术研究研究储层的物性,并进行分类。变速成图技术可以较好的解决速度横向变化较大、埋藏深的条件下的时深转换问题,有效识别了低幅度构造。相干分析、倾角方位角扫描、分频振幅谱较好的识别了地层尖灭带和准确描述了断层的展布。在常规地震技术很难区分砂泥岩的情况下,储层特征反演有效区分了砂泥岩。反演约束下的属性分析技术可预测储层的物性及储层的发育情况。油气检测技术可以做为隐蔽圈闭的含油气性预测的一种辅助手段。在白垩系-侏罗系储层预测描述研究、不整合结构体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储层物性分析、孔隙度和叠前属性含油性预测、地层超、剥带的识别与确定和地层-岩性圈闭的综合分析技术,进行了隐蔽圈的综合评价,优选钻探目标,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通过攻关和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3项创新成果:1.永1井区超深薄砂体储层空间准确归位技术首次采用变速成图技术较好的解决了在速度横向变化较大、埋藏深的条件下的时深转换问题,有效的识别低幅度构造。利用相干分析、倾角方位角扫描、分频振幅谱有效的描述了储层、确定了地层尖灭带和断层展布。2.永1井区少井超深薄砂体储层特征属性反演技术首次在目的储层和非储层的波阻抗发生重叠、而导致难以单纯使用波阻抗进行储层准确预测的条件下,利用测井曲线,结合录井资料,在井点构建能反映储层物性空间变化的特征属性,并利用神经网络映射技术反演此特征属性数据体,比较准确地预测了储层的展布。3.永1井区储层预测评价技术首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综合多种储层预测评价技术有效的分析预测了储层的发育特征。首先利用伪波阻抗曲线和自然伽玛曲线交会构建储层特征反演技术预测砂体;,其次利用常规属性对储层物性定性分析和多属性储层物性定量预测,最后,通过建立φ-AC孔隙度模型预测孔隙度,利用序贯高斯协模拟方法预测含油饱和度,利用分频技术和叠前地震AVO分析进行含油性预测,形成了一套储层评价预测序列方法。
王炳章[9](2008)在《地震岩石物理学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地震岩石物理学是传统的岩石物理学与勘探地震学交叉构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被誉为连接地震数据(属性参数)与油藏特性(储集参数)的“桥梁”,近十多年来在国际上得到了充分重视和快速发展。地震岩石物理学致力于弄清储层岩石及其所含流体性质与地震属性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岩石弹性、粘弹性和各向异性等物理特性的系统理论和介质模型,来建立地震属性参数与储层/油藏特性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通过流体替换模拟和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等技术手段,为隐蔽油气藏勘探和剩余油开采监测等的地震资料解释提供基础依据,有力地促进了地震岩性识别、储层流体检测、油藏地震监测等技术的发展。国内开展地震岩石物理学研究的进程相对较为迟缓,目前尚没有一部系统论述地震岩石物理学理论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专着。为了推进地震岩石物理学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本论文结合准噶尔盆地腹部隐蔽油气藏勘探的地震岩石物理学应用研究,阐明了地震岩石物理学的基本定义、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发展趋势;系统论述了地震岩石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介质模型、经验关系和实验手段;开展了从岩心取样测试、数据相关分析、弹性参数对比、经验模型建立,到流体替换模拟、叠前地震反演和储层油气预测到的全过程地震岩石物理学应用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的方法研究成果和应用研究成果。通过对传统的岩石物理学及测井岩石物理分析的研究目标及内容对比,阐明了地震岩石物理学的基本定义,提出了用一个新的英文单词“Seismophysics”来表述地震岩石物理学的建议。同时,简要回顾了地震岩石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指出了地震岩石物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从地震资料解释对岩石物理学的需求出发,将地震岩石物理学研究划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部分,并阐明了两部分的具体研究内容。首次明确提出了地震岩石物理学应用研究的基本思路:①实验室模拟储层温压条件下不同流体饱和情况的全套岩石物理参数测试和储层流体特性参数测试;②岩样测试数据的岩石物理(包括弹性参数)分析,建立各种岩石物理参数与地震属性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模型:③测井解释成果与岩石物理关系模型的标定,以及结合地震正演模拟的地震属性敏感度分析:④基于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的储层流体替换和AVO正演模拟;⑤以地震叠前弹性参数反演为主的储层岩石物理特征表征和储层含油气性预测。在国内首次较全面地系统论述了地震岩石物理学的应用基础。在“有效介质理论模型”部分,重点分析了空间平均模型、自适应(自洽)模型和散射理论模型的假设前提与应用条件,论述了双相、多相介质的自适应近似和不同形状包裹体的几何描述以及裂隙介质模型的不同数学表述。在地震岩石物理学的核心内容“多孔介质的流体机制模型”部分,重点论述了Gassmann方程、Biot理论、喷流机制、BISQ模型及斑块饱和模型等多孔介质模型所基于的流体流动机制,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的衰减与频散机理。在“孔隙流体的地震特性”部分,从应用研究的角度介绍了计算岩石孔隙流体特性的数学表达式(Batzle和Wang,1992),论述了随温度、压力变化的孔隙流体密度和体积模量等流体特性参数的预测方法。在“速度影响因素分析(经验关系)”部分,集中论述了岩石密度、压力、温度、饱和度、孔隙度、泥质含量、流体饱和度等因素对地震波速度的影响作用,相关的通用性经验关系模型,以及纵、横波速度关系和岩石各向异性研究等地震岩石物理学实验研究的重要成果。最后介绍了人造实验岩样(CIPS)和数字图像分析(虚拟数字实验)技术等实验室测试方法与模拟技术的最新进展。针对准噶尔盆地腹部隐蔽油气藏勘探的实际需求,开展了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的地震岩石物理学应用研究。采集了研究区4个区块10口钻井多个目的层组的130多块岩心样品,在不同温压条件和不同流体饱和条件下进行岩样参数测试,获取了一整套岩石物理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数据的系统性分析,研究了储层物性和弹性参数变化的总体规律和相关关系,建立了研究区的地震岩石物理学模型;根据岩石物理分析成果,结合实际测井资料,开展了流体替换模拟和地震弹性参数反演,给出了研究区储层含油气性预测成果图。最后,在对所取得的全部成果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给出了几点认识与启示,并指出了不足之处。准噶尔盆地腹部储层地震岩石物理学应用研究取得了16项主要成果,其中包括6项重要创新成果。●三项方法研究的创新成果(1)不同流体饱和情况下纵、横波速度变化的定量分析,首次揭示了研究区三工河组砂岩储层含不同流体时VP和VS的总体变化规律。即相对于干层(或含气层)的速度测量平均值,含油层和含水层的VP均增高约5%,含油层的VS略有增高(<1%),而含水层的VS降低约2.5%;孔隙度愈低的砂岩储层含油后VP增高幅度愈大(4.2%→5.6%),而VS增高幅度愈小(1.5%→0.8%);含水层相对于干层(或含气)的VP增高和VS降低则都与砂岩孔隙度无明显关联。(2)为了探索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流体检测的基础依据,同时求解研究区储层砂体预测和油气检测的实际勘探需求,创造性地开展了岩样弹性参数的流体敏感性对比分析。根据研究区储层砂岩岩样在模拟储层条件下不同流体饱和时测量的纵、横波速度和密度,计算了纵、横波速度比γ、纵波阻抗ZP、横波阻抗ZS、泊松比、体积模量K、剪切模量μ、杨氏模量E、纵波模量M、拉梅系数λ、压缩系数β等岩石弹性参数,通过论据充分的图表定量分析对比了在分辨“气/油”、“油/水”及“气/水”时各个弹性参数平均值的相对变化幅度。(3)在单个弹性参数随流体改变而相对变化的差异对比分析基础之上,根据岩石弹性力学和Biot-Gassmann理论对不同弹性模量和弹性参数的物理定义,考虑到研究区致密型砂岩的弹性性质明显依赖于岩石骨架,创造性地提出了选用明显依赖于岩石骨架性质的模量或参数,来消除反映孔隙流体性质较敏感的模量或参数中骨架因素影响,以两者构成的弹性参数组合来提高储层流体判别能力的思想。通过多种弹性参数组合的对比试验,最终优选出弹性模量比Kμ和弹性系数比λμ两个对研究区储层孔隙流体改变最敏感的弹性参数组合。●三项应用研究的创新成果(1)通过部分流体饱和的岩石物理测试与分析,首次揭示了研究区储层速度随含水饱和度变化的趋势及其与岩石孔隙度的关系。研究区储层砂岩的纵波速度随饱和度的增加而缓慢增高,在含水饱和度从0变化到1的区间内,不同孔隙度岩样VP的变化率分别为2.60%(φ<10%),2.49%(φ:10~15%),1.35%(φ>15%),即孔隙度愈低VP增高愈明显;横波速度VS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略有降低,但降低幅度与岩样孔隙度的大小没有明显的统计关系。实验结果完全符合Biot理论和Gassmann方程的预测结论。(2)在研究区首次采用地震岩石物理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流体替换,进行不同含油/气饱和度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变化的正演模拟研究。针对研究区Y1井白垩系清水河组一个21m厚的气水同层储层和侏罗系三工河组一个11m厚的油水同层储层,分别进行了三种含气饱和度的“水→气”流体替换和三种含油饱和度的“水→油”流体替换。推演了流体替换的详细计算过程,给出了流体替换后的密度、速度拟测井曲线及不同饱和度的合成地震记录,分析了地震响应随含油/气饱和度改变的相应变化特征。(3)首次建立起了准噶尔盆地腹部研究区侏罗系三工河组储层的地震岩石物理学模型(包括各种经验关系的应用条件)。包括速度—压力变化规律,速度—温度变化规律,速度—密度转换关系,密度—孔隙度经验关系,渗透率—泥质含量经验关系,不同流体饱和情况下的纵—横波速度关系等及其相应的应用条件,以及研究区储层流体检测的地震属性参数和弹性参数敏感性分析成果及敏感性参数优选建议。给出了拉梅系数比λ/μ的三维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结果和Y1井区西山窑组2砂组储层含油气性综合预测图。
罗洋[10](2008)在《准噶尔盆地中3区侏罗系西山窑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准噶尔盆地中3区地处新疆石河子市周边,地质构造部位在昌吉凹陷西段,是老油盆的新区块。在其永1井的西山窑组地层中,测试产油72.07m3/d、产气10562m3/d,说明本区西山窑组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中3区尚处于勘探、开发初期,仅有9口钻井,其中,钻至西山窑组的只有6口,并且,都在永1井区。因而,本文主要研究了永1井区的沉积相与储层的特征,然后,对其它未知区域做了一定程度的分析。本文采用了姜在兴等(2006)对沉积相的定义,该定义认为沉积相应包括:构造特征、气候特征、自然地理特征、以及沉积介质的物理和化学特征。所以,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大量调研了本区的构造与沉积特征演化史:特别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本论文的岩石学特征研究,设计了粒度变化趋势图,对车~莫古隆起的演化过程做了一定程度的尝试性的分析、探讨。并认为,车~莫古隆起的演化过程,直接控制了本区西山窑组的物源体系,直接影响了沉积环境演变,并且,对沉积期后的成岩作用、储层孔隙演化和成藏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在作沉积相研究时,本文采用了“点~线~面”的立体空间思路进行分析,即,从单井沉积相分析入手,扩展到连井对比,再到平面的沉积相与储层宏观展布特征研究。其中,在作各口单井分析时,本文综合运用了测井、录井和岩心资料,先在单井的岩心和测井剖面上,分析了沉积特征、沉积相序以及高频层序旋回特征,建立了岩~电响应关系,再扩展到测/录井剖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西山窑组发育了湖泊相和辫状河三角洲相,分别包括滨湖、湖沼、浅湖亚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并认为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最有利于储层砂体发育的相带。在上述相分析的过程中,结合了陆相高精度层序地层学(High ResolutionSequence Stratigraphy)理论,基本建立了本区西山窑组的等时沉积格架。从下到上,将其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中期)沉积旋回:MSC1、MSC2、MSC3和MSC4,并认为MSC3和MSC4的构造及气候变动最明显。在此格架中,全面展开了对沉积相与储层宏观展布特征的研究。然后,分析了薄片和物性资料,研究了成岩作用对深部储层特征的影响,探讨了次生孔隙的成因机理、分布特征及其跟储层物性的关系,基本刻画出了储层的微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本区西山窑组的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次生孔隙对本区储层总孔隙的贡献可达30%左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孔隙类型,以粒间溶蚀扩大孔为主。继而,联系油田的勘探、开发实践,结合油气测试情况,以物性资料为主,将本区西山窑组的储层划分成了三级四类,即Ⅰ类、Ⅱ1类、Ⅱ2类和Ⅲ类。而且,最终回归到测/录井剖面上,分析了有利储层类型在测/录井中的响应特征,还分析了有利储层与沉积相及高频层序旋回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最有利的储层,综合表现为“永1型”Ⅱ1类储层。最后,作出了有利储层发育区带的评价和预测,并认为2砂组的永1井~永3井一带,是有利储层的最佳分布区带。此外,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出于整体恢复、动态分析的需要,基本解释了前人存在分歧或阐述得不够清晰的3个问题:1,关于西山窑组下部,作为烃源岩的煤层组,在层序划分中的等时性问题;通过分析后本文认为,煤层组的上下界面,至少可以作为四级层序的等时界面;2,关于西山窑组上部,作为盖层的广泛分布的褐红色厚层泥岩,其成因沉积相模式问题;本文引用了“扩张湖”模式,很好的解释了此问题;3,关于2砂组和3砂组之间的分界问题;本文认为,可以用MSC3的湖泛面作为分界面。
二、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沙窝地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沙窝地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的砂体预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工区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工区位置及存在的问题 |
2.2 目标区地质特征 |
2.3 研究工区储层的反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号时频分析方法研究 |
3.1 Gabor变换 |
3.2 小波变换 |
3.3 S变换 |
3.4 广义S变换 |
3.5 不同信号的时频分析方法测试 |
3.5.1 调谐信号对比 |
3.5.2 合成地震信号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震资料的高分辨率处理 |
4.1 地震分辨率 |
4.1.1 地震横向分辨率的定义 |
4.1.2 地震纵向分辨率的定义 |
4.2 多道加权谱模拟反褶积 |
4.3 模型测试 |
4.4 实际地震资料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广义S变换的工区裂缝系统研究 |
5.1 相干算法原理 |
5.1.1 C3相干算法原理 |
5.1.2 相干算法模型测试 |
5.1.3 基于广义S变换的分频相干实际应用 |
5.2 本章小结 |
第6章 目的层砂体地震综合预测 |
6.1 目的层砂体刻画 |
6.1.1 均方根振幅属性 |
6.1.2 基于广义S变换的瞬时频率属性 |
6.1.3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 |
6.1.4 RGB多属性融合砂体刻画 |
6.2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砂体储层含油气性检测 |
7.1 储层含油气性检测 |
7.1.1 甜点属性 |
7.1.2 基于广义S变换的吸收衰减属性 |
7.2 砂体储层评价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永进地区中生界压力系统特征及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取得的成果及认识 |
1.4.1 完成的工作量 |
1.4.2 取得的成果及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中生代地层特征 |
2.3 石油地质条件 |
2.3.1 烃源岩条件 |
2.3.2 储盖组合 |
2.3.3 油气藏分布 |
第三章 现今温压场特征 |
3.1 现今温压场特征 |
3.1.1 现今温度场特征 |
3.1.2 现今压力场特征 |
3.1.3 现今温压场耦合关系 |
3.2 压力预测方法及参数 |
3.2.1 正常压实趋势法 |
3.2.2 直接压力估算法 |
3.2.4 有效应力法 |
3.3 有效应力法在研究区的应用 |
第四章 异常压力成因机制分析 |
4.1 异常压力成因机制分析 |
4.1.1 欠压实作用 |
4.1.2 烃类生成和充注作用 |
4.1.3 水热增压作用 |
4.1.4 粘土矿物脱水作用 |
4.1.5 不同超压成因机制贡献分析 |
4.2 异常压力成因类型 |
4.2.1 成岩封闭型超压 |
4.2.2 成岩-生烃型超压 |
4.2.3 生烃-传导型超压 |
第五章 压力系统演化 |
5.1 地温场演化研究 |
5.1.1 热史恢复原理和方法 |
5.1.2 热史恢复基本参数 |
5.1.3 典型单井热演化史恢复 |
5.2 侏罗系储层压力演化研究 |
5.2.1 古压力恢复原理和方法 |
5.2.2 典型井区压力演化 |
5.2.3 主要目的层古压力特征 |
5.3 压力系统演化序列及期次 |
第六章 压力系统综合判识及展布 |
6.1 基本系统类型及特征 |
6.1.1 欠压实超压系统 |
6.1.2 成岩型超压系统 |
6.1.3 生烃型超压系统 |
6.1.4 传导型超压系统 |
6.2 压力系统纵向对比 |
6.3 压力系统平面展布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彰武盆地早白垩世沉积体系与构造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工作量 |
1.7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概况 |
2.1 盆地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1 东北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2.2.2 周缘深大断裂 |
2.2.4 辽西盆地群中生代构造演化 |
2.3 盆地地层特征 |
2.4 油气地质概况 |
2.4.1 烃源岩条件 |
2.4.2 储集层特征 |
2.4.3 盖层条件 |
2.4.4 生储盖组合 |
2.4.5 成藏条件分析 |
第3章 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 |
3.1 盆地构造样式 |
3.2 盆地构造演化 |
3.3 盆地构造机制 |
3.4 盆地对地层叠置样式的控制 |
第4章 层序地层格架 |
4.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4.2 层序地层结构 |
4.2.1 层序地层界面 |
4.2.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4.2.3 层序地层发育与层序结构 |
4.2.4 连井层序格架 |
4.2.5 层序类型与层序模式 |
第5章 物源沉积体系 |
5.1 沉积相与物源-沉积体系类型 |
5.1.1 岩石类型 |
5.1.2 沉积相类型 |
5.2 物源-沉积体系 |
5.2.1 九佛堂组 |
5.2.2 沙海组 |
5.3 物源沉积体系分布 |
第6章 构造控制作用 |
6.1 盆内低凸起的形成 |
6.2 构造与地层发育 |
6.3 构造对沉积体系发育的影响 |
6.4 构造对成藏的影响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准中地区断裂体系展布及控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2 区域构造及演化 |
2.3 油气成藏期次 |
第三章 断裂体系展布及特征 |
3.1 常规断层解释方式方法 |
3.2 走滑断裂典型特征与组合样式 |
3.3 断裂体系地球物理识别技术 |
3.4 准中地区走滑断裂特征 |
第四章 断裂体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4.1 断层结构特征分析 |
4.2 断层封堵性评价 |
4.3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准噶尔盆地沙窝地地区J1s21沉积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2.3 地层沉积演化 |
3 层序地层 |
3.1 层序界面性质 |
3.2 层序划分与对比 |
3.3 层序地层格架 |
4 沉积体系 |
4.1 沉积特征与相标志 |
4.2 沉积微相分析 |
4.3 沉积环境和物源方向 |
4.4 砂地比图编制 |
4.5 地震相分析 |
4.6 沉积相展布 |
5 相序叠加 |
5.1 相序组合样式 |
5.2 相序组合与旋回的关系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宽方位地震技术与隐蔽油气藏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1 隐蔽油气藏勘探现状 |
2 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主要难点 |
1) 目标厚度往往小于地震垂向分辨率, 常规地震方法难以识别。 |
2) 常规地震剖面的空间分辨率低, 目标边界模糊不清。 |
3) 上倾方向的尖灭点难以确定, 影响侧向封堵条件分析。 |
4) 圈闭类型复杂, 常规地震具有多解性。 |
5) 岩性难以确定。 |
6) 钻前对储层物性估算不准确。 |
3 宽方位地震技术 |
3.1 定义 |
3.2 观测系统设计实例 |
3.2.1 沾化凹陷罗42地区 |
3.2.2 惠民凹陷商741地区 |
3.2.3 准噶尔盆地庄1井区 |
4 利用宽方位地震属性识别隐蔽油气藏 |
4.1 罗42井区泥页岩裂缝识别 |
4.2 商741井区火成岩油气藏预测 |
4.3 准噶尔盆地腹部庄1井区的应用 |
5 结束语 |
(8)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隐蔽油气藏识别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及特征 |
1.2.3 国内外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创新点 |
2 永进油田地质条件及隐蔽油气藏特征 |
2.1 地层特征 |
2.1.1 地层发育特征 |
2.1.2 地层分布特征 |
2.2 主要构造特征及盆地演化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古隆起形成演化 |
2.2.3 车莫古隆起演化对构造变形的影响 |
2.3 储集层特征及储盖组合 |
2.3.1 侏罗系西山窑组 |
2.3.2 白垩系 |
2.3.3 物性特征 |
2.3.4 储盖组合 |
2.4 隐蔽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 |
2.4.1 隐蔽油气藏特征 |
2.4.2 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 |
2.4.3 成藏主控因素 |
3 层序地层分析 |
3.1 层序地层特征 |
3.1.1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
3.1.2 层序地层划分及对比 |
3.1.3 层序地层格架 |
3.2 沉积体系分布 |
3.2.1 西山窑组沉积相分析及沉积体系分布 |
3.2.2 清水河组底块砂沉积相分析及沉积体系分布 |
4 储层地震预测技术 |
4.1 地质基础及地震资料分析 |
4.1.1 储层基本特征 |
4.1.2 研究区地震品质分析 |
4.2 储层地震预测技术 |
4.2.1 地震属性储层预测 |
4.2.2 储层物性预测 |
5 隐蔽圈闭识别与评价 |
5.1 不整合结构及展布特征 |
5.1.1 不整合的结构样式 |
5.1.2 不整合结构的岩性、测井响应 |
5.1.3 不整合面的地震响应 |
5.1.4 不整合及其发育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5.1.5 不整合结构层的预测 |
5.2 隐蔽圈闭识别与评价 |
5.2.1 隐蔽圈闭识别难题与对策 |
5.2.2 隐蔽圈闭精细描述 |
5.2.3 圈闭含油气性预测 |
5.2.4 圈闭评价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地震岩石物理学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地震岩石物理学及其发展方向 |
1.1 地震岩石物理学定义 |
1.2 地震岩石物理学研究历程 |
1.3 地震岩石物理学发展趋势 |
第2章 国内研究现状和本文研究内容 |
2.1 国内地震岩石物理学研究现状 |
2.2 地震岩石物理学应用研究思路 |
2.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目标 |
2.3.1 主要研究内容 |
2.3.2 创新目标 |
第3章 地震岩石物理学应用基础 |
3.1 有效介质理论模型 |
3.1.1 空间平均模型 |
3.1.2 自适应和散射理论模型 |
3.2 多孔介质的流体机制模型 |
3.2.1 Gassmann方程 |
3.2.2 Biot理论 |
3.2.3 喷流机制 |
3.2.4 BISQ模型 |
3.2.5 斑块饱和模型 |
3.3 孔隙流体的地震特性 |
3.3.1 气体模型 |
3.3.2 死油和活油模型 |
3.3.3 水/盐水模型 |
3.3.4 混合流体模型 |
3.4 速度影响因素分析(经验关系) |
3.4.1 岩石密度与速度的关系 |
3.4.2 压力与岩石速度的关系 |
3.4.3 温度与岩石速度的关系 |
3.4.4 岩石孔隙度与速度的关系 |
3.4.5 泥质含量对岩石速度的影响 |
3.4.6 流体饱和度与岩石速度的关系 |
3.4.7 纵、横波速度关系和V_P/V_S |
3.4.8 岩石各向异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
3.4.9 波的衰减和速度频散机制讨论 |
3.5 实验室测试方法与模拟技术 |
第4章 准噶尔盆地腹部储层地震岩石物理学研究 |
4.1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勘探进展 |
4.1.1 腹部地层与构造特征 |
4.1.2 研究区油气地质条件 |
4.1.3 勘探进展与油气成果 |
4.2 地震岩石物理学的研究需求 |
4.2.1 隐蔽圈闭识别与预测 |
4.2.2 勘探难点及研究需求 |
4.3 岩样采集、测试和取样井况 |
4.3.1 岩样采集、制备与测试 |
4.3.2 取样井与岩样分布情况 |
4.4 测试数据的地震岩石物理分析 |
4.4.1 速度与压力的关系分析 |
4.4.2 速度与温度的关系分析 |
4.4.3 速度与密度的关系分析 |
4.4.4 泥质含量的影响作用分析 |
4.4.5 速度与孔渗参数关系分析 |
4.4.6 速度与饱和度的关系分析 |
4.4.7 纵、横波速度关系及特征分析 |
4.4.8 主要井区的地震岩石物理特征 |
4.5 岩石弹性参数流体敏感性分析 |
4.5.1 速度比、波阻抗及泊松比 |
4.5.2 弹性模量及弹性系数 |
4.5.3 不同弹性参数的组合效果 |
4.5.4 各种参数的流体敏感性对比 |
4.6 孔隙流体替换与地震反演 |
4.6.1 流体替换的实际计算 |
4.6.2 研究区Y1井流体替换 |
4.6.3 地震属性和弹性参数反演 |
4.7 研究区地震岩石物理学模型 |
第5章 取得的成果、认识与启示 |
5.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5.2 重要创新成果 |
5.3 认识与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准噶尔盆地中3区侏罗系西山窑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内容的研究与勘探现状 |
1.2.1 储层研究 |
1.2.2 沉积相研究 |
1.2.3 层序地层学研究 |
1.2.4 深部油气储层勘探 |
1.2.5 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岩石学研究 |
1.3.2 高精度层序与相分析 |
1.3.3 沉积相与砂体研究 |
1.3.4 储层特征研究 |
1.3.5 有利储层发育区带的预测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盆地中部油气地质背景 |
2.1 中部现今概况 |
2.2 中部地层及烃源概况 |
2.3 盆地(中部)构造演化概况 |
2.3.1 区域构造演化 |
2.3.2 车~莫古隆起的演化 |
第3章 岩石学特征与物源分析 |
3.1 组间岩石学特征与物源变化 |
3.1.1 西山窑组及三工河组岩石学特征 |
3.1.2 组间岩石学特征与物源关系讨论 |
3.2 组内岩石学特征与物源变化 |
3.2.1 砂岩成份特征 |
3.2.2 砂岩结构特征 |
3.2.3 组内岩石学特征与物源关系讨论 |
3.3 物源体系与物源方向分析 |
第4章 高精度层序与相分析 |
4.1 层序地层学理论 |
4.1.1 学术流派 |
4.1.2 陆相高精度层序理论简述 |
4.2 盆地中部层序框架及相关问题 |
4.2.1 中部层序框架 |
4.2.2 古地形 |
4.2.3 煤层的等时性问题 |
4.3 中3区西山窑组高频层序格架与相分析 |
4.3.1 岩心/测井剖面高频层序划分 |
4.3.2 测/录井剖面高频层序划分与相分析 |
4.3.3 连井剖面的高频层序格架 |
第5章 沉积相与储层宏观展布 |
5.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
5.1.1 辫状河三角洲相 |
5.1.2 湖泊相 |
5.2 沉积相标志及煤层组的相带归属问题 |
5.2.1 沉积相标志 |
5.2.2 沉积水深标志 |
5.2.3 煤层与砂泥岩组合的相带归属问题 |
5.3 岩相与测井相 |
5.3.1 基本岩相 |
5.3.2 测井相 |
5.4 沉积相带划分及砂体储层展布 |
5.4.1 岩心/测井剖面沉积相划分 |
5.4.2 沉积相及砂体储层的垂向分布 |
5.4.3 沉积相及砂体储层的横向展布 |
5.4.4 沉积相及砂体储层的平面展布 |
第6章 成岩作用与储层微观特征 |
6.1 成岩作用序列及成岩阶段 |
6.1.1 划分依据 |
6.1.2 成岩阶段划分 |
6.1.3 影响成岩阶段的主要因素 |
6.2 不同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的影响 |
6.2.1 破坏性成岩作用 |
6.2.2 建设性成岩作用 |
6.3 储层微观孔隙特征及形成过程 |
6.3.1 储层孔隙类型 |
6.3.2 各类孔隙对储层的贡献 |
6.3.3 次生孔隙的实效性推算 |
6.3.4 次生孔隙的成因过程 |
第7章 储层分级与有利储层预测 |
7.1 储层物性特征及储层分级 |
7.1.1 西山窑组孔渗特征及储层分级 |
7.1.2 各砂组的孔渗特征及储层类别 |
7.1.3 储层分类在测井上的推广 |
7.2 井剖面中有利储层的综合特征 |
7.2.1 不同测井曲线对有利储层的响应 |
7.2.2 测/录井剖面中有利储层的综合特征 |
7.2.3 小结 |
7.3 有利储层分布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照片图版 |
四、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沙窝地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的砂体预测应用研究[D]. 陈亮亮.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永进地区中生界压力系统特征及演化研究[D]. 陈雪.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3]准中巨厚低降速带沙漠区地震勘探技术及效果[A]. 邸志欣,宋明水,刘成斋,邹奋勤,吕小伟. 中国石油学会2017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7
- [4]彰武盆地早白垩世沉积体系与构造控制[D]. 王腾飞. 吉林大学, 2016(08)
- [5]准中地区断裂体系展布及控藏作用[D]. 周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6]准噶尔盆地沙窝地地区J1s21沉积相分析[D]. 白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
- [7]宽方位地震技术与隐蔽油气藏勘探[J]. 刘传虎. 石油物探, 2012(02)
- [8]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隐蔽油气藏识别与预测[D]. 王树华.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0)
- [9]地震岩石物理学及其应用研究[D]. 王炳章. 成都理工大学, 2008(09)
- [10]准噶尔盆地中3区侏罗系西山窑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D]. 罗洋. 成都理工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