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小学生心理挫败感

预防小学生心理挫败感

一、防止人为造成小学生心理受挫(论文文献综述)

韩敬璐[1](2021)在《小学教师教育惩戒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贾艳敏[2](2021)在《基于CPTED理论的外侵型校园暴力犯罪预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关于校园安全的问题频繁发生,校园暴力犯罪事件,尤其是外侵型校园暴力犯罪层出不穷,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校园安全问题上升到了国家高度。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校园安全问题,事关家庭的根本利益,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国家的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犯罪形式、犯罪工具、犯罪手法不断出现,传统的犯罪预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安全发展的需要,确保校园安全,是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预防校园暴力犯罪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主要以预防外侵型校园暴力犯罪为目标,从CPTED理论的视角来分析影响校园安全的因素,并探求有效的犯罪预防措施。首先,介绍了犯罪学相关的基础概念,详述了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以下简称CPTED)的发展概况。随后,对近几年我国外侵型校园暴力典型案件的对比研究,总结出外侵型校园暴力的特点,发现校园及其周边区域普遍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环境方面,存在缺乏领域感、自然监控不足、通道控制不严、活动支持不足、目标加固不够、形象维护不及时等问题;二是制度方面,在校园管理、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等方面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犯罪人接触犯罪对象、实施犯罪的可能性增加。最后,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尝试从CPTED理论的角度提出提升校园安全性的策略:一是优化环境设计,通过加强领域感、提高自然监控作用、校园出入口控制、环境形象维护等方法优化校园环境;二是完善相关制度,如强化校园安保防卫制度、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加强警校协作模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法律制度等。分别从环境和制度方面加强对空间环境的监管保护作用,对潜在犯罪分子产生心理影响,增加犯罪成本,削弱犯罪意图,在监管中及时发现不法行为,以达到预防和及时制止犯罪的目的,这对于我国校园安全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白婷婷[3](2021)在《3-6岁儿童心理韧性的现状及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但是现有研究发现,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韧性是人在面对压力和困境时表现出来的良好适应能力,它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本研究以心理韧性为切入点,探讨3-6岁儿童心理韧性的现状及干预,以促进学前儿童健全健康发展。具体说来:研究一采用季雨竹等人修编的《Devereux幼儿心理韧性评估量表》(第二版),运用随机抽样方式抽取四川省成都市区内3-6岁儿童,删除无效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共1424份,然后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的管理和分析,以探讨3-6岁儿童心理韧性的现状。研究二采用教育实验方法,使用前测方式选取基本同质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各一个;然后对实验班儿童进行为期10周的心理韧性团体干预辅导活动,对照班儿童不进行任何干预;干预结束后,再次采用幼儿心理韧性量表进行后测,分析前后测数据,以探讨儿童心理韧性团体辅导干预效果。综上两个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从整体来看,3-6岁儿童的心理韧性处于中等水平。(2)在个人因素方面,3-6岁儿童的心理韧性在性别、是否独生上差异显着,但在年龄上差异不显着。在环境因素方面,3-6岁儿童的心理韧性在家庭年收入水平、父母亲受教育程度上差异显着,但在家庭结构维度上差异不显着。(3)通过团体辅导能够有效提升3-6岁儿童心理韧性的水平。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如下教育建议:不仅要为幼儿营造良好氛围,而且应该提升科学育儿(生)水平。

李柔婷[4](2020)在《中小学舞蹈社团成员训练损伤的成因与预防研究 ——以长沙市5所中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舞蹈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美育的越来越重视,舞蹈教育也开始受到相应的关注和重视。一些地方和学校开始开设专门的舞蹈课程,而更多的学校则是将舞蹈融入音乐教育当中,成为音乐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舞蹈社团作为中小学实施艺术教育的普遍方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校都相应成立学生舞蹈社团,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生艺术生活,陶冶学生高尚情操。但是,在社团训练中因不正确的训练方式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伤害的情况并不鲜见,由此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容我们小觑。为尽可能减少和预防舞蹈运动损伤,促进中小学舞蹈社团科学合理的进行训练,本文以5所中小学舞蹈社团的5名教师以及89名学生成员为对象进行调查,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重点对中小学舞蹈社团训练中成员的损伤情况、损伤原因等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预防和解决这一实际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研究和探索,希望能为中小学舞蹈社团的科学训练与开展活动提供一定启示。

鲍李宾[5](2020)在《小学语文“1+X”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倡小学生的阅读要向外延伸,他建议教师采取“1+X”的办法,此办法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之内,教师在课堂上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拓展阅读的文章。这里谈的“1+X”是一种方法和教学思路,是指依托教材之中的原型课文的“1”,从教材里面的内容出发进行延伸,拓展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的“X”,以点带面。其中,“1”是指教材,具体是指教材中的一些选文,或者是课文之中的主题、人物和作者等;而“X”指的是与“1”之中的某些元素匹配的课内或者课外的文章。让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基础上,扩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这是在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拓展学生阅读资源的较好途径,此模式符合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能实现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双面改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文本拓展模式。本论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本课题所研究问题的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是“1+X”拓展阅读的类型和教学要求。从类型看分为体裁类、题材类、作者类和表达方式类四种拓展类型,从教学要求看分别以定位“1”、调控“X”和明确“+”为维度,按要素分析并提出各自的教学要求。从而由课内的一篇文章加上课内或课外的另外几个文本组成的一组群文,形成一组结构化的文章,使不同内容、形式和方法相互交叉,重构学习内容。第三部分是小学语文“1+X”拓展阅读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目前,“1+X”拓展阅读教学模式己经在我国小学语文阅读中进行了一些实践,也验证了这种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但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定位“1”来看,存在着“1”的规划不合理,“1”的内容不聚焦精准的问题;从调控“X”来看,存在着“X”的难度调控不合理、“X”的效度调控不合理的问题;从明确“+”来看,存在着辐射式教学方式不匹配、聚合式阅读方法不匹配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小学语文“1+X”拓展阅读教学的建议。如何使“1+X”模式更好的服务于拓展阅读,这是语文教育研究者亟需关注的事情。笔者基于这些问题和现状,提出了优化策略:从定位“1”来看,要系统规划“1”、精准聚焦“1”;从调控“X”来看,要合理调控“X”的难度、合理调控“X”的效度;从明确“+”来看,要匹配好辐射式的教学方式、匹配好聚合式的阅读方法。让“1”、“X”、和“+”之间紧密结合,形成一条链环,从而促进学生拓展阅读能力的提升。通过本研究为尚不成熟的小学语文“1+X”拓展阅读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参考,是本文想要达成的愿景。

陈瑞[6](2019)在《“羔羊”的沉默 ——一项关于校园被欺凌者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校园中的青少年通过人际交往度过生理和心理逐渐趋向成熟的这一特殊而重要的阶段,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对他们身心和学业造成了极大伤害和困扰。然而面对这些伤害和困扰,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保持沉默作为应对欺凌的解决方式。沉默经过蓄积后一旦被触发,将通过剧烈的情绪和失控的行为被表达和宣泄,给个体、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和挽回的后果。研究者从校园欺凌入手,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了被欺凌者不进行求助而选择沉默的行为,因而将研究问题锁定为为什么选择沉默、是怎样选择沉默的以及是哪些因素主要影响了他们的沉默选择行为等三个问题,进而从被欺凌者的视角、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紧密围绕这三个问题而推进。选定田野调查点后,研究者通过观察和访谈获得5个目的性抽样样本,之后通过研究对象招募获得12个理论性抽样样本。将两个抽样阶段得到的17个研究对象的数据资料被收集、整理和转录后,与研究者撰写的备忘录一并在质性数据分析软件NVivo 12的辅助下,按程序化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要求,在开放性编码阶段得到8个一级范畴,即被欺凌者对欺凌的认知、对干预的态度、对欺凌的处理、学校管理、教师素质、校方处理、家庭处理和朋友介入;在主轴编码阶段依据Strauss提出的A-F编码范式模式,确立了各范畴间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明确8个一级范畴中主要影响被欺凌者沉默选择行为的4个主范畴,即学校管理与教师素质、校方处理、被欺凌者对欺凌认知以及对干预的态度;对这4个主范畴间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后,在选择性编码阶段,通过对4个主范畴即主要影响因素间关系进行梳理得出:校方的教育管理和在实施教育管理活动中所体现的教师个人素质,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影响着被欺凌者对欺凌的认知和校方对欺凌行为做出的处理及效果;被欺凌者凭借自身对欺凌的认知和对校方处理及效果的评估,生成对待干预的态度;该态度则直接影响着其沉默选择行为。故而明确其中的核心范畴为被欺凌者对待干预的态度。厘清4个主范畴即主要影响沉默选择行为的4个主要因素及其间关系后,通过与原始数据的反复比较,得出被欺凌者沉默选择行为流程图;对流程图进行简化后得出被欺凌者沉默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型;基于该理论模型和备忘录数据,结合相关理论对认知和行为发生机制的分析,最终建构了被欺凌者沉默选择行为的实质性理论。从被欺凌者视角对其沉默选择行为进行的探究,具有一定创新性:扎根理论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定量研究方法在教育场域研究中的缺憾,而建构的实质性理论不但丰富了现有研究,也为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因受限于时间、精力和可获得资源,研究未能持续深入;而研究者对研究不足的思考以及对内容和过程的反思,比如加强欺凌事件处理中主体间性对话等,则为研究的发展推进和质量提升留存了拓展空间。

陈梦缘[7](2019)在《关注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及对策建议》文中研究指明中小学生自杀等非正常死亡案件近年来频繁发生,已经严重危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稳定。如何有效防范此类悲剧的继续上演,是整个社会必须深入思考、积极应对的紧迫课题。改变唯分数论,完善评价体系,缓解学业压力,融洽师生和家庭关系,强化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生死观,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陈梦缘[8](2019)在《浅析当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及对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学生自杀等非正常死亡案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已经严重危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稳定。如何有效防范此类悲剧的继续上演,是整个社会必须深入思考、积极应对的紧迫课题。改变唯分数论,完善评价体系,缓解学业压力,融洽师生和家庭关系,强化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生死观,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李国庆[9](2017)在《教育责任的协同分担 ——中小学生“课后班”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课后班”是指中小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外,以提高课业成绩、发展兴趣特长等为目的,以私人缴费的方式购买的正规学校教学以外的课程资源和参加的多种形式的补充性教育活动。我国的课后班性质的教育形式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萌芽,至今已经发展了三十余年,多项调查已经共同证明了我国70%以上的家庭都不同程度地为孩子选择了至少一种门类或科目的课后班,是十分普遍的教育现象。这昭示了中国教育高速现代化进程与家庭教育退行的矛盾、社会竞争激烈与家长教育投资选择迷茫的矛盾、校内校外教育成本与资源彼此冲击的矛盾都日渐突出,当前以“禁”为主的治理方式没有有效解决诸多矛盾,屡禁不止、久治不佳,多方主体之间身份尴尬、话语失衡,加之课后班办学形式的多样性和隐蔽性又不易被监督和把控,因而构建良性的中小学课后班治理机制的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该研究按照“问题的产生——问题的聚焦——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之一整体思路,围绕我国中小学课后班这一问题领域,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将研究目标集中于解决四个主要任务:表征中小学课后班牵涉的多个角色群体的复杂困境;挖掘中小学课后班存在问题的根源及其反映出的深层矛盾;反思教育责任分担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提出对中小学课后班规范化治理和协同发展的区域性建议。研究的结构主要分为四个模块:首先,通过文献法对既往相关主题的研究进行分析整理,通过调查法对以东北地区二三线城市为典型,兼顾我国其他地区和不同城市课后班现实状况进行摸底;第二,综合运用混合方法通过表征“课后班”问题的管理之难、家长之难、学生之难、教师之难、办班之难,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矛盾;第三,剥离矛盾产生的三大焦点:家庭、课后班、学校,分析讨论三者之间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生成家庭教育的社会化、学校教育责任的合作分担两种判断,从理论上指出解难之策为疏堵有道、规范治理、协同发展;最后,提出“G-S-F-A”协作模式的理论构想,并据此结合笔者在C市的躬亲实践案例“蓓蕾计划”,给出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初步经验。研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课后班的存在和良性发展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是家庭教育社会化的必然表现,也是学校教育责任合作分担的合理途径,据此提出对课后班规范化治理的“G-S-F-A”协作模式构想,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一方面在于从政府职能部门的站位,综合考量多方矛盾主体的话语和利益,主张教育行政部门承担起架构家庭、社会力量办学和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制定课后班的审批制度和相关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以政策进行针对性的扶持和教师职后培训的帮扶,使学校与课后班在更多层面形成教育合力,发挥社会文化资源的整合功能。另一方面是不仅提出了合理性的理论构想,更将其付诸实践,通过在C市推行“蓓蕾计划”,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实践证明主张的正确性,呼吁正确看待家庭对课后班的合理需求,引导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选择观念,使教育管理部门站位于一个沟通协调的角色立场,围绕中小学生的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共同诉求,促进课后班市场良性发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其成为为家庭教育解忧、为学校教育补充的重要文化力量。

李尚洋[10](2016)在《中小学科学生死观教育研究》文中认为生死观就是指人的生和死的意识。生死问题是任何生命存在都要面对的问题。人作为特殊生物,因为有对事物的意识、有思考能力,因此,对人而言“生”的意义并非简单的活着,“死”的意义也并非指生命的终结。作为人还要思考“人为何而生,为何而死”、“如何优生优死”、“在有生之年如何能够活得充实而饱满,即使死亡来临的时候亦可处于安然之态”。因每个人所处的物理环境、所在的社会关系及个人的主观状态不同,其生死观也各有不同。总体来看,这些生死观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类:积极的生死观,会让生命充满活力,提升生存的价值;消极的生死观,会使生命日益衰微,走向不可预知的极端。学校德育中生命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从少年时开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使每个人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因此,本研究旨在以中小学生的生死观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小学生生死观的现实考察,找出他们生死观中存在的问题,从德育学的角度提出学校教育的具体策略,以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生死观,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价值。论文首先通过指出现实中小学生生死观中存在的问题和中小学生死观教育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并对中西方生死观发展和生死观教育研究发展作了基本的梳理。其次,界定了本文的相关概念,指出“生”以生命为内容,以生存、生长、生活为形式。生命包括自然生命、智慧生命、精神生命。“死”主要是肉体死亡、精神死亡、挫折意识的死亡。“科学的生死观”就是在生活中不断地与死亡抗争的过程,指出生死观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找寻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接着通过对中西方的科学生死观分析,为进一步剖析中小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提出教育策略提供依据。再次,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小学生在生死观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生”的冷漠,对“死”的知识的匮乏,能力不足之下的舍己救人,意志薄弱之下的“一了百了”和苦痛打击之下的精神死亡;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生死观的异化,道德观与生死观的分离,以及学校生死观教育上存在的目标错位、内容缺位和方法不当。最后,建构了目标上追求知、情、意、行统一,内容上兼顾仁、义、礼、智,方法上把认知矫正、情感陶冶、意志锻炼和行为训练结合起来的中小学科学生死观的教育策略。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爱与被爱,建立与他人的意义联系,在义与利,理与欲之间能够以科学的中庸之道,结合自身情境学会智慧的选择,克服身、心、行的不良倾向,树立科学的生死观念。

二、防止人为造成小学生心理受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止人为造成小学生心理受挫(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CPTED理论的外侵型校园暴力犯罪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础概念界定
        一、外侵型校园暴力
        二、犯罪构成
        三、犯罪预防
    第二节 相关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一、可防卫空间
        二、CPTED理论
第二章 我国外侵型校园暴力犯罪的类型及特点
    第一节 我国外侵型校园暴力犯罪典型案例
        一、极端报复类
        二、矛盾纠纷类
        三、精神疾病类
    第二节 我国外侵型校园暴力犯罪的特点
        一、主体复杂及原因多样
        二、案发时间和地点固定
        三、突发性强和危害性大
        四、类型突出及手段残忍
第三章 基于CPTED理论的外侵型校园暴力犯罪原因分析
    第一节 影响犯罪行为的环境因素分析
        一、缺乏领域感
        二、自然监控不足
        三、通道控制不严
        四、活动支持不足
        五、目标加固不够
        六、形象维护不及时
    第二节 影响犯罪行为的制度因素分析
        一、校园安保人员配置不够
        二、学校应急处理机制不健全
        三、缺乏有效的校园警务制度
        四、校园安全教育制度不足
        五、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备
        六、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第四章 针对外侵型校园暴力犯罪提升校园安全性的策略
    第一节 优化环境设计提升空间安全性
        一、构筑空间领属性
        二、加强自然监控
        三、增强通道控制
        四、活动多元复合
        五、强化目标防卫
        六、维护良好形象
    第二节 完善制度设计保证空间安全性
        一、加强安保防卫制度建设
        二、完善应急处理预防机制
        三、构建警校协作模式
        四、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制度
        五、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3)3-6岁儿童心理韧性的现状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心理韧性
        1.3.2 团体辅导
    1.4 文献综述
        1.4.1 心理韧性的概念
        1.4.2 心理韧性的测量
        1.4.3 儿童心理韧性的现状
        1.4.4 儿童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
        1.4.5 儿童心理韧性的干预
2 研究一3-6岁儿童心理韧性的现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工具
        2.2.3 施测过程
        2.2.4 数据处理
    2.3 研究结果
        2.3.1 3-6岁儿童心理韧性的整体情况
        2.3.2 3-6岁儿童心理韧性的个体变异
        2.3.3 3-6岁儿童心理韧性的环境变异
    2.4 分析与讨论
        2.4.1 3-6岁儿童心理韧性的整体情况
        2.4.2 3-6岁儿童心理韧性的个体差异
        2.4.3 3-6岁儿童心理韧性的环境差异
    2.5 结论
3 研究二3-6岁儿童心理韧性的干预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对象
        3.2.2 实验工具与材料
        3.2.3 实验变量
        3.2.4 实验流程
        3.2.5 团体辅导安排及内容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3.1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比较
        3.3.2 实验组前测和后测比较
        3.3.3 对照组前测和后测比较
        3.3.4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后测比较
        3.3.5 团体辅导材料分析
    3.4 讨论
        3.4.1 团体辅导提高儿童心理韧性
        3.4.2 团体辅导有效性分析
    3.5 结论
4 总讨论与结论
    4.1 3-6岁儿童心理韧性的现状
    4.2 3-6岁儿童心理韧性的干预
    4.3 教育建议
        4.3.1 从教师层面来说
        4.3.2 从家长层面来说
    4.4 研究的创新点
    4.5 研究不足与展望
    4.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学前儿童心理韧性调查问卷(家长评定)节选
附录 B 团体辅导教案
附录 C 团体辅导记录表
附录 D 领导过程评价表
附录 E 团体辅导单元反馈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小学舞蹈社团成员训练损伤的成因与预防研究 ——以长沙市5所中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基于舞蹈训练损伤的自身经历
        (二)基于国家对舞蹈教育的逐渐重视
        (三)基于中小学舞蹈社团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舞蹈社团是中小学舞蹈教育的重要实施载体
    第一节 中小学舞蹈教育发展概述
        一、艺术课程体系中的舞蹈教育
        (一)舞蹈具有独特而重要的育人功能
        (二)舞蹈进入中小学艺术课程体系的主要路径
        二、舞蹈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一)音乐和舞蹈是艺术王国中的孪生姐妹
        (二)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舞蹈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 作为舞蹈教育重要实施载体的中小学舞蹈社团
        一、中小学舞蹈社团的特征与类别
        (一)中小学舞蹈社团的特征
        (二)中小学舞蹈社团的类别
        二、中小学舞蹈社团发展现状调研
        (一)调研的设计与具体实施
        (二)调研结论与分析
第二章 中小学舞蹈社团成员训练损伤的具体表征
    第一节 训练造成的身体损伤
        (一)中小学舞蹈社团成员训练损伤发生率
        (二)中小学舞蹈社团成员训练损伤的多发部位分布
        (三)中小学舞蹈社团成员训练损伤类型
        (四)中小学舞蹈社团成员训练损伤程度
        (五)中小学舞蹈社团成员训练损伤康复周期
    第二节 训练造成的心理伤害
        (一)造成学生性格缺陷
        (二)引发学生情感障碍
第三章 中小学舞蹈社团成员训练损伤案例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中小学舞蹈社团成员训练损伤的案例
        一、学生身体损伤的案例
        (一)教师“训”时发生的损伤
        (二)学生“练”时发生的损伤
        二、学生心理损伤的案例
    第二节 中小学舞蹈社团成员训练损伤的主要成因
        一、教师因素
        (一)目标定位功利化
        (二)业余训练专业化
        (三)意识与知识的缺失
        (四)职业素养的缺失
        二、学生因素
        (一)身体心理素质脆弱
        (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三、训练因素
        (一)课前准备活动不充分
        (二)课后缺乏收整活动
        (三)训练强度超负荷
    第三节 中小学舞蹈社团成员训练损伤的主要后果
        一、影响中小学生身体生长发育
        二、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四章 中小学舞蹈社团训练损伤的预防策略
    第一节 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一、正确定位教学目标
        二、准确认识教学对象
    第二节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一、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二、科学规范教学活动
    第三节 提升教师能力素养
        一、夯实相关科学知识
        二、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三、增强动作示范效应
        四、提高损伤预见能力
    第四节 增进学生与家长的保护意识与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提升家长的基本应对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5)小学语文“1+X”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1.部编教材的推行
        2.“1+X”拓展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个人旨趣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文献综述
        1.关于“1+X”阅读
        2.拓展阅读教学
        3.“1+X”拓展阅读教学
    (五)相关概念界定
        1.拓展阅读教学
        2.“1+X”拓展阅读教学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1+X”拓展阅读教学的类型和教学要求
    (一)“1+X”拓展阅读教学的类型
        1.体裁类“1+X”拓展
        2.题材类“1+X”拓展
        3.作者类“1+X”拓展
        4.表达方式类“1+X”拓展
    (二)“1+X”拓展阅读教学的教学要求
        1.定位“1”
        2.调控“X”
        3.明确“+”
三、小学语文“1+X”拓展阅读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小学语文“1+X”拓展阅读教学的实施现状
        1.调查设计与操作
        2.调查结果与分析
    (二)小学语文“1+X”拓展阅读在实施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1.“1”的规划不合理
        2.“1”的内容聚焦不精准
        3.“X”难度调控不合理
        4.“X”效度调控不合理
        5.辐射式教学方式不匹配
        6.聚合式阅读方法不匹配
四、小学语文“1+X”拓展阅读教学的建议
    (一)系统规划“1”
        1.规划“1”的布局
        2.规划“1”的时间
    (二)精准聚焦“1”
    (三)合理调控“X”的难度
        1.依据教学目标调控“X”的难度
        2.依据重难点调控“X”的难度
        3.依据学情调控“X”的难度
    (四)合理调控“X”的效度
        1.在知识处调控“X”的效度
        2.在兴趣处调控“X”的效度
        3.在疑问处调控“X”的效度
        4.在巩固处调控“X”的效度
    (五)匹配好辐射式教学方式
    (六)匹配好聚合式阅读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小学语文“1+X”拓展阅读教学策略调查问卷(学生版)
致谢

(6)“羔羊”的沉默 ——一项关于校园被欺凌者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背景与缘起
        一、背景与缘起
        二、问题的选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校园欺凌
        二、被欺凌者
        三、沉默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校园欺凌
        二、关于被欺凌者
        三、关于沉默
        四、校园欺凌及被欺凌者沉默行为的研究述评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方法介绍
        一、扎根理论
        二、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成果的介绍
    第二节 研究工具
        一、研究者
        二、研究协助者
        三、知情协议书
        四、访谈提纲
        五、硬件设备
        六、软件程序和数据库
    第三节 研究步骤
    第四节 研究对象
        一、目的性抽样
        二、理论抽样
        三、样本观察情况
        四、样本访谈情况
    第五节 数据收集与分析
        一、数据收集
        二、数据分析
    第六节 数据编码与理论构建
        一、三级编码
        (一)开放性编码
        (二)主轴编码
        (三)选择性编码
        二、理论建构
    第七节 研究质量与伦理
        一、研究结果质量检验
        (一)三角检验
        (二)成员检验法
        (三)反面案例法
        (四)延长参与
        二、研究伦理
        (一)自愿
        (二)保密
        (三)回馈
第三章 沉默选择是怎样发生的
    第一节 羔羊眼中的欺凌与被欺凌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一)对“校园欺凌”概念未获知
        (二)对“校园欺凌”界定有困难
        1、阿兰:不知道与打闹的区别
        2、小桐:认为是打架
        3、小萍:“同学之间私下的事”
        4、阿锴:“朋友”之间的“打闹”
        二、为什么会被欺凌
        (一)认为是自身原因导致
        1、小慧:“自身原因导致的”
        2、阿迪表弟:自己是“小众的人”
        (二)认为受家人影响
        三、被欺凌后怎么办
    第二节 羊群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求助家庭
        (一)获得家庭支持
        (二)缺乏家庭支持
        二、朋友的“帮助”
    第三节 求助牧羊人
        一、直接求助
        二、间接求助
    第四节 沉默选择行为流程图
第四章 哪些因素影响了沉默选择
    第一节 直接影响因素:对干预的态度
    第二节 主要影响因素:对欺凌的认知和校方处理
        一、对欺凌的认知
        (一)对欺凌的归因
        (二)对欺凌概念的界定
        二、校方处理
    第三节 关键影响因素:学校管理与教师素质
        一、学校管理
        (一)“羊圈”的内忧
        (二)“羊圈”的“外患”
        二、教师素质
第五章 被欺凌者为什么选择沉默
    第一节 沉默的同化与顺应
        一、同化
        二、顺应
    第二节 沉默的螺旋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
        一、研究贡献
        二、研究不足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对研究内容的反思
        (一)关于性别与“面子”
        (二)关于家长态度和技巧的中介作用
        (三)关于校方处理对被欺凌者认知的影响
        (四)关于对三个研究问题解答的先后顺序
        二、对研究过程的反思
        (一)关于研究假设
        (二)关于定量研究方法的并用
        (三)关于局内人与局外人角色的切换
        (四)质性数据软件分析与人工分析的对比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备忘录(部分示例):本土概念
    附录五 观察记录及附图(示例)
    附录六 基于NVivo12 的质性数据分析表(示例)
参考文献
    专着类
    论文类
    期刊类
    网站类
致谢

(7)关注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现状
二、事件频发的原因分析
    (一) 沟通不及时, 疏导不到位, 缺乏有效交流
    (二) 学习压力大, 期望值较高, 焦虑抑郁严重
    (三) 抗挫折能力差, 心理承受力弱, 容易走极端
    (四) 网络负面影响, 跟风追潮流, 缺乏正确认知
    (五) 家庭教育缺失, 关爱不足, 亲情防线失守
三、防范及应对建议
    (一) 加强教育引导, 树立正确生死观, 培养坚强性格
    (二) 完善评价体系, 改变唯分数论, 缓解学业压力
    (三) 融洽师生关系, 建立风险机制, 及时化解苗头
    (四) 营造和谐家庭, 强化示范引领, 传递亲情温暖
    (五) 净化社会环境, 强化整治力度, 摘除网络毒瘤

(8)浅析当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现状
二、事件频发的原因分析
三、防范及应对建议

(9)教育责任的协同分担 ——中小学生“课后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访谈笔录符号说明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 中国教育高速现代化进程与家庭教育退行的矛盾日渐突出
        (二) 社会竞争激烈与家长教育投资选择迷茫的矛盾突出
        (三) 学校教学“减负”与知识爆炸式增长之间矛盾激化
        (四) 一个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者、管理者、参与者的多视角聚焦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课后班”
        (二) 教育责任
        (三) 家庭教育的社会化(the socializ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四) 良好的文化意愿(Bonne volonté culturelle)
        (五) 协同分担(Synergistic-sharing)
    三、理论基础
        (一) 再保障观念机制
        (二) 协同治理理论
    四、文献综述
        (一) 关于“课后班”的研究
        (二) 关于“家庭教育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三) 关于“课后班”问题的研究方法
        (四) 研究述评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三大课后班主体角色困境深描
    一、家长之难:良好的文化意愿与文化误识
        (一) 家庭教育责任的“不能承受之重”
        (二) 多重社会角色与能力有限性的矛盾
        (三) 既无奈又自愿的“必需消费”
    二、教师之难:生存与发展的围城
        (一) “课后班”与学校教育的冲突与紧张
        (二) 教师的认同与排斥
        (三) 在信仰与现实之间
    三、学生之难:无处安放的身与心
        (一) “课后班”托管我们什么?
        (二) “放学之后”与“下班之前”我们去哪儿?
        (三) 如果不被托管会怎样?
第二章 缝隙之存与迷茫之治
    一、办班之难:消费时代的文化操守
        (一) 政策规约与扶持
        (二) “跑关系”与“招学生”
        (三) 口碑建立与社会认可度
    二、管理之难:乱相之中如何行动
        (一) 学校管理工作的情理两难处境
        (二) 教育行政部门存在政策空白点
        (三) 管理政策与利益链条的矛盾冲突
第三章 必要性之思:家庭教育的社会化问题
    一、何为“家庭教育的社会化”?
        (一) 一个拟人化的概念
        (二)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
        (三) 家庭教育的社会化之内涵
    二、家庭教育的社会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家庭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时代际遇
        (二) 从“独生子女”到“开放二胎”政策的转变
        (三) 家庭经济结构、生产、消费方式的变化
    三、家庭教育的社会化问题的理性审视
        (一) 家庭教育的社会化是家庭教育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 家庭教育作为传统训育和德育职能的守卫
        (三) 以法制化保证家庭教育的社会化
第四章 合理性之思:教育责任的合作分担
    一、以往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 责任分配缺乏整体规划
        (二) 学校单方主导,整体动力不足
        (三) 合作的阶段性强,连续性差
        (四) 互不理解,沟通不畅
    二、打破原有三方合作障碍
        (一) 学校的角色应为引领而非主持
        (二) 家长立场应当明确而非动荡
        (三) 课后班应当积极合作而非各自为战
    三、教育责任的协同分担
        (一) 构建协同合作心理基础:培育社会认同
        (二) 搭建协同合作沟通平台:开设“家长中心”
        (三) 培育协同合作多元主体:政府发挥核心作用
第五章 协同发展下的规范治理:“G-S-F-A”解难模式
    一、中小学课后班规范化治理的迫切需求
        (一) 家庭教育的社会化使课后班成为家长教育行动的必然选择
        (二) 政府和学校应为家庭提供导向且与课后班的教育形成合力
        (三) 学校“减负”的“增效”目的需多方资源整合与协作来达成
    二、中小学课后班规范化改革的思路与关键
        (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基本思路
        (二) 处理好制度逻辑冲突是关键
    三、分类治理、协同共享策略的构建
        (一) “帮助-服务型”课后班——监管政策
        (二) “爱好-特长型”课后班——扶持政策
        (三) “强化——补习型”课后班——规范政策
        (四) “升学——竞赛型”课后班——限制政策
        (五) 协同共享——“G-S-F-A”协作模式的设想
    四、C市“蓓蕾计划”:“G-S-F-A”模式的实践范例
        (一) “蓓蕾计划”的初衷与内涵
        (二) “蓓蕾计划”的筹备与实施
        (三) “蓓蕾计划”的落实与反思
结语
后记
附录
参考文献

(10)中小学科学生死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生死观历史考察
        1.4.2 近现代生死教育相关研究述评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科学生死观内容梳理
    2.1 概念的界定
        2.1.1 生与死
        2.1.2 生死一体
        2.1.3 科学生死观
    2.2 科学生死观内容梳理
        2.2.1 中国科学生死观内容梳理
        2.2.2 西方科学生死观内容梳理
第3章 中小学生死观现状分析
    3.1 现今中小学生死观存在的问题
        3.1.1 对“生”的冷漠,“死”的匮乏
        3.1.2 能力不足之下的舍己救人
        3.1.3 意志薄弱之下的“一了百了”
        3.1.4 苦痛打击之下的精神死亡
    3.2 现今中小学生死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生死观的异化
        3.2.2 道德观与生死观的分离
    3.3 学校生死观教育的不足
        3.3.1 学校生死观教育目标错位
        3.3.2 学校生死观教育内容缺位
        3.3.3 学校生死观教育方法不当
第4章 中小学生死观教育策略建构
    4.1 目标体系建构
        4.1.1 认知目标
        4.1.2 情感目标
        4.1.3 意志目标
        4.1.4 行为目标
    4.2 内容体系建构
        4.2.1“仁”——生命大爱的释放
        4.2.2“义”——生命道义的维护
        4.2.3“礼”——生命行为的约束
        4.2.4“智”——生死观抉择的导向
    4.3 方法体系建构
        4.3.1 认知矫正法
        4.3.2 情感陶冶法
        4.3.3 意志锻炼法
        4.3.4 行为训练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防止人为造成小学生心理受挫(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教师教育惩戒现状的调查研究[D]. 韩敬璐.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CPTED理论的外侵型校园暴力犯罪预防研究[D]. 贾艳敏.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3]3-6岁儿童心理韧性的现状及干预研究[D]. 白婷婷. 成都大学, 2021(07)
  • [4]中小学舞蹈社团成员训练损伤的成因与预防研究 ——以长沙市5所中小学为例[D]. 李柔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小学语文“1+X”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鲍李宾. 大理大学, 2020(05)
  • [6]“羔羊”的沉默 ——一项关于校园被欺凌者的质性研究[D]. 陈瑞. 云南大学, 2019(02)
  • [7]关注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及对策建议[J]. 陈梦缘. 青春期健康, 2019(07)
  • [8]浅析当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及对策建议[J]. 陈梦缘. 现代交际, 2019(01)
  • [9]教育责任的协同分担 ——中小学生“课后班”问题研究[D]. 李国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10]中小学科学生死观教育研究[D]. 李尚洋.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预防小学生心理挫败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