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由来(论文文献综述)
伊纪民[1](2021)在《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评述》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珍藏版)作为沈志华的一部力作,其大量援引新解密的中、苏档案以及朝鲜战争部分当事人的回忆录和访谈资料,打破了从美、苏争霸角度探究朝鲜战争的研究传统,理性地站在中国的角度剖析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朝鲜战争间的关联,阐明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在美、苏二强争霸国际格局中"一边倒"的考虑与对策,并就决策过程中的出兵、统率、与朝协作等若干问题作了细致分析,提出了新的观点。
汪以旻[2](2021)在《中苏走向同盟的过程中中共领导人在东北问题上的立场转变及其原因(1949-1950)》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末期,俄国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远东地区的利益,在中东铁路、旅顺口、大连港获得了特权,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中国东北问题就此产生。1945年,苏联与国民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在中东铁路、旅顺口、大连港的特权被确定下来。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领导人开始考虑同苏联结盟。1949-1950年,中苏双方就结盟进行了三次关键性会面,分别是米高扬访问西柏坡、刘少奇访问莫斯科、毛泽东访问莫斯科。东北问题作为中苏间待解决的议题,是三次会面中的重要议题之一。中苏需要就如何处理1945年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及如何处理苏联在东北地区的特权达成一致。从三次会面中双方的表现来看,中共领导人在东北问题上的立场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在前两次会面中,中共领导人试探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并听取苏方的意见,避免与苏方产生冲突。而在毛泽东访问莫斯科期间,中共领导人在东北问题上变得更加强硬,对于苏联希望继续保留在东北地区的特权的方案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并且采取种种手段迫使苏联在东北问题上做出了让步,维护了新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利益。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共领导人在三次会谈中的主要谈判目标发生了变化,二是中共领导人对中苏关系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赵雪[3](2021)在《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文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为综合治理黄河付出了巨大努力。为了确保黄河治理工程的实施,中国政府争取到苏联的技术援助,并以苏联的治河理念为指导。有关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关注。而这段被尘封的历史本身,既直接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同时还记刻下新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对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中的苏联援助研究,是通过社会调研及主要运用史料学的方法,在档案和各类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水利、林业、农业等跨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将该时期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活动、苏联理念对中国治黄的影响、苏联援助治黄的意义和问题等内容作为考察视角,以对中国黄河治理史、中苏关系史等进行拓展性与深入性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中的苏联援助研究,主要围绕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的启动、治理黄河中苏联援助的内容、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与问题等内容进行了整理与探讨,并从中认为,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中国治理黄河的援助,始终受到中苏关系发展与变化的影响。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是苏联对中国治理黄河提供援助的重要前提,而中苏关系的恶化是苏联给予中国治理黄河的援助半途而废的根本因素。中苏关系的恶化不仅导致了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工作的中断,而且直接影响到当时黄河综合治理规划目标的实现。
韩锐[4](2021)在《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新中国摆脱落后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工业强国迈进的起点。依托苏联的技术援助,以“156工程”为基石,中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实际建成的150个重点项目中,56项分布在东北地区。由于东北三省鲜明的地理气候特征、发达的陆运网络、出色的近代工业基础以及特殊的历史沿革等一系列因素,使56个项目的立项选址与规划建设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色,同时依附铁路的连通纵横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厘清了东北地区“156工程”的历史沿革与分类建设的概况。基于“156工程”以工业项目带动工业区规划建设的特点,选取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以及嵌入式改扩建工业区三类代表性工业区规划模式案例,深入的剖析其规划特点以及与所在城市的空间结构演进关系,并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技术比较分析它们的规划实践水平。借助比较研究法及多技术融合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生产区与生活区代表性案例作为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象,揭示出在“156工程”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领域中迥异的建筑文化与技术转移内容、过程及动因。呈现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成就经由苏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锤炼所沉淀出的工业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在中国的传承与创新。同时梳理出苏联独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在“156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发展与流变。利用BIM技术与绿色建筑模拟技术,从建筑科技角度揭示出“156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与适用性之间的耦合关系。客观的评价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设计建造水平,明确了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对苏联标准化设计的全面应用以及在立面设计中对中式“民族形式”的创新演绎,使其成为了人类工业建筑发展史中外来输入技术与国内政治文化融合的独特类型。对东北地区“156工程”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技价值及经济价值进行定性,基于价值评定和建筑破损现状调查,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156工程”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与分级保护方法,提出了“双重保护、三类溢出、五位一体”的东北地区“156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156工程”建筑是东北地区近代城市发展的珍稀样本,承载着丰厚的物质与文化信息。它们的建成与投产,有力的支撑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对于其历史研究、技术研究、文化研究以及保护研究,不仅可以完善东北地区近代建筑史,亦可以拓展东北工业城镇的空间结构演进和城市文脉发展的相关研究。
杨扬[5](2020)在《试论中俄(苏)朝三边关系的历史演变》文中指出冷战结束以来,中俄朝三国在东北亚地区面临相似的困境、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拥有相近的立场,再加上传统的友谊,三国走向一起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中国拒绝“零和游戏”,面对美国及其盟国日益强硬的对华政策,中国应合理利用中俄朝三边框架,提高其稳定性,发展其建设性,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本研究以中俄(苏)朝三边关系为研究对象,以迪特默、包宗和与吴玉山、陈志敏发展的经典三边关系分析理论为研究框架,探讨了从冷战时期至今的中俄(苏)朝三边关系的历史演变、结构变革以及影响变量等方面的特征,旨在探索中俄朝“新战略三边关系”的结构特征、发展动力、未来趋势以及中国的应对之策。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冷战后国际格局多极化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俄朝三边的战略互动不断加强,中俄朝“新战略三边关系”正在逐步形成,但它在性质、结构、内容、影响力等方面都与历史上的中苏朝“北方三角”关系有所不同。中苏朝“北方三角”关系是冷战初期,基于共同的意识形态、为了共同的国家利益、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中国、苏联和朝鲜三国以互相缔结友好互助条约的方式,结成的三角军事同盟。从1950年到1969年,随着中苏关系从“一致”走向“对抗”,“北方三角”也仅在历史上昙花一现。但它曾与美日韩“南方三角”形成“六国三对立”的复杂角力局面,成为朝鲜战争后长期维持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亚局势的重要国际支柱,是朝鲜问题长期难以得到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冷战结束后,基于国际环境、国家利益、对外政策和历史友谊,中俄朝三边关系稳步向上,向心力明显,逐步形成“命运共同体”式的“新战略三边关系”。根据经典的三边关系分析理论,在中俄建立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背景下,中俄朝“新战略三边关系”的最佳模式无疑为“三人共处式”战略合作关系。三国有着良好的战略合作基础,但也面临诸朝核、政热经冷、外部势力干涉等问题。回顾历史,立足当下,中俄朝三国合作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中国应当秉持“命运共同体”理念,对症下药、积极作为,通过“坚持‘和·核’并举倡议,打造小东北亚安全共同体”、“加强中俄朝三国经贸合作,建立小东北亚经贸共同体”、“增加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构建小东北亚战略合作共同体”等系列组合拳,为构建“三人共处式”的中俄朝“新战略三边关系”发挥独特的中国作用。
邢广程[6](2019)在《中俄关系70年的多维思考》文中提出中俄关系70年,既积累了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也有特别值得汲取的沉痛教训,但睦邻友好是主流。2019年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中俄关系70年具有盟国关系、对抗关系和伙伴关系三种关系性质,和同盟、论战泛化、战略冲突、关系正常化和伙伴关系五种模式。《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边界问题彻底解决是中俄关系70年的重要成果。中俄关系与国际环境的正向和负向影响是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应避免两国关系出现巨大波动和摇摆,保持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和递进。
焦洪阳[7](2019)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中苏关系》文中研究说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中苏关系不仅是现代中国对外关系史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苏同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中苏关系,是新中国成立后最重要的对外关系,同时也是两国构建全面深化合作的国家关系的重要时期。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苏两国互帮互助,经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中苏关系进一步发展,增进了双方的互信,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称霸世界的野心。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的是中苏同盟建立到抗美援朝战争前的中苏关系,主要梳理了中苏同盟的建立并分析了中苏同盟条约的内容,以及中国作出出兵朝鲜英明决策的过程及原因。第二部分研究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中苏关系,主要梳理抗美援朝时期中苏两国关系更加稳固的表现,即中苏两国在政治上相互信任、在经济上相互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第三部分研究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苏关系演变的影响和启示,在分析抗美援朝时期的中苏关系对两国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基础上,总结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苏关系演变对新时代中国构建新型外交关系的经验与启示。
尤淑君[8](2015)在《蒋介石与1945-1952年的外蒙古独立问题》文中指出1945年,在美苏两国双重压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雅尔塔协定》,并基于东北、新疆、中共问题的考量,同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允许外蒙古自决独立。国民政府虽宣告外蒙古独立,但始终未能勘测中蒙边界,使中蒙关系紧张。1947年"北塔山事件"发生后,国民政府转为否定外蒙古独立,并采取反苏政策,争取美国支持,却陷入左右不讨好的困局。而美苏冷战与台海两岸的对立,也连带影响了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对外关系,使其难以进入联合国,成为冷战格局下外交争端的筹码。
李秀芳[9](2011)在《旅大地区苏联与中共关系的演变和发展(1945.8-1950.2)》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美国档案、苏联档案、国民党档案及中国共产党方面的档案和其他相关文献来论述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进驻旅大后,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关系的发展与演变。全文共分为包括绪论、结语及文章的重点——第一至八章。《雅尔塔协定》及其衍生品——《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探讨该问题的起点,因此,第一章通过考察美苏关于《雅尔塔协定》及中苏关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谈判过程,从而考察苏联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占领旅大。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成功进驻旅大。其进驻后,该地区的形势如何?其统治效果如何?该地区的政治力量与其关系如何?这是第二章主要考察的内容。实际上,苏军士兵纪律涣散,并有计划地拆运这里的机器,引起群众对他们的不满。且他们支持国民党和“治安维持会”,而不支持中国共产党。第三章论述了苏军态度的转变,即严拒国民党军队在大连登陆,并开始支持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建立合法性,即中共的“抢形势,搭架子”,其态度有了重大转变。第四章首先介绍了苏方为缓解外交压力,暂时同意国民党军接收大连。但迫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国民党谨慎从事,没有派出接收人员。其实这只是苏方作出的姿态,它仍然支持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中共旅大地委通过搬家运动和反奸清算斗争努力巩固其合法性。第五章介绍了国民党视察团视察旅大的经过。为了对付视察团,中共和苏军当局在这里通力协作,视察团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失望而归。这标志着国民党接收旅大的图谋的破产,也标志着中共与苏军当局的关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六章论述了中共与苏军当局在应付完旅大视察团之后,双方的矛盾开始爆发,最终导致“刘、唐撤退事件”。中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召开了“十月会议”,以统一党内的思想,改善中苏关系。“刘、唐撤退事件”是中苏关系的转折点。第七章论述了“十月会议”以后,中共利用整党运动,继续弥合中苏间的矛盾,即召开了“六月会议”。经过此次会议,党内统一了思想,决定仍然坚持“以苏为主”。此后,中方积极利用中苏友好协会开展中苏友好活动,实行币制改革,中共与苏军当局的关系开始走上正轨。在此基础上,中共旅大区党委向群众公开。第八章主要考察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附件中对于旅大地位的规定。在这个条约中,苏联放弃在大连的一切权益,应中共的要求在这里开展经济合作,并协助中共的军队在旅顺驻防,训练和培养中国海军。通过前八章的考察,在结语中,笔者试图寻找苏方支持中共的原因,并总结旅大地区中共与苏军当局之间的关系变化发展的轨迹,从而充分认识苏联对旅大进行军事管制的意义。
王毅[10](201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发展 ——以外交史通史类着作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迅速在学术界兴起。中国学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进行了全面、系统而大量的研究,无论在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远远超过以往的研究水平,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学术界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进行专题研究分析的着作还未见出版,这方面的专题论文也并不多见,更没有采用史学史体例系统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成果进行研究评介的着作或论文问世。本文从史学史角度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学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的研究探讨可视为一次有益的尝试,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在绪论部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进行了学术界定,阐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地位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概况进行了梳理,包括:建立了正式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队伍;中外学术交流的日趋频繁,促进了学科交融和开阔了广大研究者的研究视野;编辑出版了大量档案文献,为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出版了大量研究成果(包括外交通史、双边关系史以及专题史专着等),推进了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并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史的概况。第二、三、四章分别以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000年以来这三个时期为阶段,选取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外交通史类专着,从史学思想、史学成就、史学方法及不足之处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其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展示不同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概况和特点。最后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加强资料工作建设;引导外交史学科协调、均衡地发展;积极开展中外学术交流;规范化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由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由来(论文提纲范文)
(1)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苏联远东政策的确立与转轨 |
二、中苏同盟的“建立”与现实利益的冲突 |
三、斯大林给金日成开放“绿灯”之辩 |
四、朝鲜战争中斯大林、毛泽东就参战问题的博弈 |
五、苏联、中国、朝鲜关系的曲折演进 |
六、余论:一场早该结束的战争? |
结语 |
(2)中苏走向同盟的过程中中共领导人在东北问题上的立场转变及其原因(1949-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
二、文献回顾 |
三、本文论点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结构 |
第一章 1949 年前的中国东北问题 |
一、近代中国东北问题的产生及具体议题 |
二、1949 年前中国东北问题的发展状况 |
三、1949 年前中共领导人对中国东北问题的认识 |
第二章 中共领导人在东北问题上的立场转变 |
一、米高扬访问西柏坡期间:谨慎迎合 |
二、刘少奇访问莫斯科期间:被动试探 |
三、毛泽东访问莫斯科期间:主动周旋 |
四、《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与中国东北问题的解决 |
第三章 中共领导人在东北问题上转变立场的原因 |
一、中共领导人主要谈判目标的变化 |
二、中共领导人对中苏关系认识的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 |
第二节 中苏关系的恶化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中国治理黄河的启动 |
第一节 治理黄河的历史 |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的黄河问题 |
第三节 国家治理黄河机构的建立 |
第四节 黄河综合规划的制定 |
第三章 20 世纪50 年代治理黄河中苏联援助的内容 |
第一节 中国提出援助治理黄河的请求 |
第二节 苏联决定援助中国治理黄河 |
第三节 苏联援华专家的保障条件 |
第四节 苏联援助治黄工作的开展 |
第五节 苏联专家撤走后的黄河治理 |
第四章 20 世纪50 年代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与问题 |
第一节 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 |
第二节 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问题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辞 |
(4)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156 工程”建筑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
1.2.3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4 国外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第2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历史背景及发展贡献 |
2.1 “156 工程”的立项背景 |
2.1.1 国际政治环境背景——外部因素 |
2.1.2 国防与经济建设需要——内部因素 |
2.1.3 “156 工程”相关扶持政策 |
2.2 新中国“156 工程”总体建设情况 |
2.2.1 “156 工程”专家援助情况 |
2.2.2 “156 工程”建设及产业构成情况 |
2.2.3 “156 工程”的投资及地理分布情况 |
2.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类型 |
2.3 以“156 工程”为依托的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及发展 |
2.3.1 前“156 工程”时期的东北地区地域特质 |
2.3.2 “156 工程”塑造下的东北工业基地特点 |
2.3.3 “156 工程”对东北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设类型及特征 |
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新建项目类型 |
3.1.1 多厂联合式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1.2 单一工厂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改扩建项目类型 |
3.2.1 原址改扩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2.2 设备技术升级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区规划建设模式 |
4.1 “156 工程”规划模式对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 |
4.1.1 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1.2 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1.3 嵌入式扩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2 苏联工业区规划理念在“156 工程”中的实践特征 |
4.2.1 苏联工业区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向东北地区的转移 |
4.2.2 哈尔滨市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2.3 长春市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2.4 沈阳市嵌入式扩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3 基于空间句法的“156 工程”规划实践水平分析 |
4.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空间可拓性分析 |
4.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道路可达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文化与技术的转移及创新 |
5.1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溯源 |
5.1.1 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苏联的转移 |
5.1.2 苏联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中国的转移 |
5.1.3 中国对现代工业建筑文化与技术的吸纳 |
5.1.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的规划及设计水平 |
5.1.5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
5.2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建筑的发展与流变 |
5.2.1 苏联民用建筑设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5.2.2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设计理论对中国的转移 |
5.2.3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规划设计分析 |
5.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建筑舒适度分析 |
5.2.5 东北地区“156 工程”民用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本土化历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与保护开发策略 |
6.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 |
6.1.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定性 |
6.1.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多重价值评估及分析 |
6.2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现状调查及保护分级策略 |
6.2.1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现状调查及破损成因分析 |
6.2.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保护分级及措施建议 |
6.3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工业遗产的整体性开发策略 |
6.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语境 |
6.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及愿景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试论中俄(苏)朝三边关系的历史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研究方法 |
2、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中俄(苏)朝三边关系研究范式 |
1.1 经典的三边关系分析模型 |
1.2 三角关系与三边关系 |
1.3 中俄(苏)朝三边关系的研究范式 |
第二章 从“北方三角”关系看冷战时期中苏朝三边关系 |
2.1 “北方三角”的定义及形成背景 |
2.2 “北方三角”的形成与瓦解过程 |
2.3 “北方三角”的性质特点与历史影响 |
第三章 中俄朝“新战略三边关系”的形成 |
3.1 冷战后中俄朝三边关系的发展 |
3.2 中俄朝“新战略三边关系”现状 |
3.3 中俄朝“新战略三边关系”的基本特点 |
第四章 影响中俄朝“新战略三边关系”的变量 |
4.1 中俄朝“新战略三边关系”中的动力因素 |
4.2 中俄朝“新战略三边关系”中的阻力因素 |
第五章 中俄朝“新战略三边关系”中的中国角色 |
(1)坚持“和·核”并举倡议,打造小东北亚安全合作共同体 |
(2)加强中俄朝三国经贸合作,打造小东北亚经贸合作共同体 |
(3)增加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构建基于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小东北亚战略合作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中俄关系70年的多维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避免波动性,增强递进性:中俄关系70年直观学术描述 |
二、中俄关系的性质和模式问题 |
(一)中俄关系的性质 |
(二)中俄关系的行为模式和转换模式 |
三、两个条约的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
四、边界问题彻底解决是中俄关系70年的重要成果 |
五、中俄关系的外向关联 |
六、中俄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未来走势 |
(一)两组关系规范 |
(二)一个核心原则 |
(三)避免两国关系出现巨大波动和摇摆,保持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和递进 |
(四)未来中俄关系前景可期 |
(7)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中苏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难点和创新 |
第一章 中苏同盟建立到抗美援朝战争前的中苏关系 |
第一节 中苏同盟建立到朝鲜战争爆发前的中苏关系 |
一、中苏同盟条约签订的艰难历程 |
二、苏联对中朝两国实现统一的不同政策 |
第二节 朝鲜战争爆发到中国做出出兵决策时的中苏关系 |
一、苏联请求中国出兵 |
二、中国出兵朝鲜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苏的全面合作 |
第一节 中苏在政治上彼此互信 |
一、苏联在联合国为中国发声 |
二、苏联对中美停战协定的影响 |
第二节 中苏在军事上的默契配合 |
一、苏联空军的支援 |
二、给予志愿军武器装备上的援助 |
三、中苏两国在战场上的决策协商 |
第三节 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援助 |
一、中苏关于“一五计划”的协商与合作 |
二、苏联在华专家 |
三、开办合股公司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苏关系演变的影响和启示 |
第一节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苏关系演变发展的影响 |
一、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苏关系演变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中苏关系演变和发展的消极影响 |
第二节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苏关系演变与发展的启示 |
一、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关系的实质 |
二、相互平等是国家交往的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蒋介石与1945-1952年的外蒙古独立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雅尔塔协定》与国民政府的外交攻防 |
三、中苏谈判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
四、外蒙古独立后衍生的外交争端 |
五、结论 |
(9)旅大地区苏联与中共关系的演变和发展(1945.8-1950.2)(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 |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选题研究中遗留的问题 |
第一章 旅大问题的缘起(1945.2-1945.8) |
第一节 实力外交:《雅尔塔协定》与旅大的命运 |
一、美苏远东战略与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
二、《雅尔塔协定》与旅大的地位 |
三、《雅尔塔协定》之评价 |
第二节 城下之盟:《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旅大的命运 |
一、《雅尔塔协定》与蒋介石的态度 |
二、中苏第一阶段的谈判与旅大 |
三、中苏第二阶段的谈判与旅大 |
小结 |
第二章 苏军占领旅大初期的局面及其应对(1945.8-1945.9) |
第一节 苏联红军进驻旅大 |
第二节 苏联红军进驻旅大初期的局面 |
一、苏联红军进驻旅大初期的社会现实 |
二、苏联红军的违纪行为 |
第三节 苏联红军与旅大地区的各种政治力量 |
一、日本残余势力、国民党势力与治安维持会 |
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
小结 |
第三章 苏军当局"两面性政策"的施行(1945.10-1945.12) |
第一节 国民党军队在大连登陆的失败 |
一、中共军队抢先经大连登陆进入东北的努力 |
二、国民党军队从大连登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三、国民党对苏交涉与苏方的"绝缘政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旅大地区政治合法性的建立 |
一、中共对苏军当局态度的试探 |
二、中共在大连"抢形势,搭架子" |
三、中共在旅顺、金县建党建政 |
第三节 苏美关系对旅大命运的影响 |
第四章 苏军当局"两面性政策"的继续(1946年) |
第一节 苏军当局同意与国民党谈判旅大接收问题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在旅大地区政治合法性的巩固 |
一、反奸清算斗争 |
二、住宅调整运动 |
三 中共对旅大地区行政机构的改造 |
小结 |
第五章 国民党视察旅大及苏军与中共的应对(1947.1-1947.7) |
第一节 苏方与国民党筹收旅大的外交谈判 |
第二节 国民党视察旅大与中共与苏军的准备工作 |
一、准备充分——针对旅大视察团的特殊政策 |
二、应对得力——国民党旅大视察团败兴而归 |
小结 |
第六章 苏联红军与中共之间的合作与冲突(1947年) |
第一节 苏军当局与中共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与冲突 |
一、中苏合营公司的创设——苏军实现了没有实现的目标 |
二、旅大地区的军工生产——苏军对中共支援前线并不赞同 |
三、关东实业公司——苏军积极支持和帮助 |
第二节 苏军与中共在政治领域的合作和冲突 |
一、领导大生产运动——中苏矛盾中的合作 |
二、"十月会议"与刘、唐撤退——中苏双方的矛盾开始显露 |
第三节 《实话报》——苏军当局与中共关系的缩影 |
一、中共旅大地委不遗余力帮助《实话报》社 |
二、苏方握有主动权 |
三、"秋江辞职事件" |
小结 |
第七章 苏联红军与中共的关系在调整中转变(1948-1949年) |
第一节 "六月会议"与中苏关系的调整 |
一、中苏分歧与中苏会谈 |
二、"以苏为主"与"六月会议"的召开 |
第二节 关东友好协会与中苏关系的巩固 |
一、旅大地区中苏友好协会的成立与发展 |
二、关东友好协会与旅大对苏友好 |
第三节 旅大地区的整党运动与党组织的公开 |
一、中共旅大地委的整党运动 |
二、旅大地区党组织的公开 |
第四节 第二次货币改革与中共领导的经济体系建立 |
一、中苏双方关于第二次货币改革问题的交涉 |
二、旅大地区第二次货币改革的施行 |
小结 |
第八章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苏联军事管制的结束(1949-1950.2) |
第一节 米高扬访问延安与刘少奇访苏 |
一、毛泽东与斯大林:交涉毛泽东访苏事宜 |
二、米高扬访华与旅大问题 |
三、刘少奇访苏与旅大问题 |
第二节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谈判及签订 |
一、毛泽东何时访苏——中苏双方的交涉 |
二、是否签订新条约——中苏双方的判断 |
三、苏方如何界定旅大问题——草案六易其稿 |
四、《关于旅顺口和大连的协定》的内容如何——中苏双方的修订 |
小结 |
结语 |
一、中国共产党在旅大立足的原因 |
二、中共旅大党组织与苏军当局关系的阶段性特征 |
三、苏军进驻旅大地区的历史意义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发展 ——以外交史通史类着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学术界定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地位 |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综述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概况 |
(一) 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纷纷建立,学科建设迅速发展 |
(二) 学术交流日趋频繁 |
(三) 资料建设的大发展 |
(四) 外交史通史类着作成果显着 |
(五) 双边关系史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
(六) 专题史研究的逐渐深入开展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史概况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通史主要着作研究 |
一、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 |
二、谢益显主编《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 |
三、窦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概述》 |
四、孙友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通史主要着作研究 |
一、外交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
二、石志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1949.10—1989.10》 |
三、孙勇胜《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纲》 |
四、胡之信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 |
五、解力夫《国门红地毯——新中国外交50年》(上下卷) |
六、王泰平主编《新中国外交50年》(3册) 第四章 2000年以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通史主要着作研究 |
一、曲星《中国外交五十年》 |
二、黄安余《新中国外交史》 |
三、郑启荣主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1978—2008)》和李红杰等主编《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外交》比较研究 |
四、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 |
五、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9)》 |
六、杨公素等《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 |
七、王逸舟等主编《中国外交六十年(1949-2009)》 |
八、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述(1949—2000)》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一、成绩斐然 |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三、应努力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
四、《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由来(论文参考文献)
- [1]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评述[J]. 伊纪民. 职大学报, 2021(05)
- [2]中苏走向同盟的过程中中共领导人在东北问题上的立场转变及其原因(1949-1950)[D]. 汪以旻. 北京大学, 2021(10)
- [3]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D]. 赵雪.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4]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D]. 韩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5]试论中俄(苏)朝三边关系的历史演变[D]. 杨扬.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中俄关系70年的多维思考[J]. 邢广程.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9(04)
- [7]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中苏关系[D]. 焦洪阳.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8]蒋介石与1945-1952年的外蒙古独立问题[J]. 尤淑君. 抗日战争研究, 2015(01)
- [9]旅大地区苏联与中共关系的演变和发展(1945.8-1950.2)[D]. 李秀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发展 ——以外交史通史类着作为例[D]. 王毅. 扬州大学, 2010(05)
标签: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论文; 中俄论文;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论文; 中苏关系论文; 中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