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熊刘珊,郭玮珍,刘贵喜,胡碧华[1](2021)在《广东省2019年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与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广东省2019年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受照剂量检测及职业健康体检的整体状况。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广东省三所三甲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共646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研究对象受照射剂量水平情况和健康体格检查结果,比较不同专业类别和不同工龄的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格检查异常情况。结果年受照剂量>1.0 mSv所占比例为9.6%(62/646),年受照剂量0.5~1.0 mSv所占比例为37.2%(240/646),年受照剂量<0.5 m Sv所占比例为53.3%(344/646)。646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健康体格检查结果当中,检出异常率最高的为眼部[24.5%(158/646)]。不同专业类别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格检查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工龄的增长,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发生眼科、心电图及血压异常情况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纳入的放射工作人员在2019年度的平均受照剂量全部都符合相应的标准所要求的范围当中;2019年的健康体格检查当中,检出异常率最高的为眼部。
陈琦[2](2020)在《典型城市不同区域PM2.5及其污染物成分对人肺细胞毒性的时间变异》文中提出大气细颗粒物(PM2.5)作为大气污染物中成分复杂且危害较大的一种,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显着不利影响,例如氧化应激和促炎反应。大气PM的化学成分可以更好地识别污染源和解释相关的健康效应;且PM2.5及其各种成分的毒理效应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显着变异,仍有待深入解析。为探讨不同时空大气中PM2.5及其重要有毒有害成分(有机提取物和金属组分)对人体细胞毒性效应的差异性,分别提取南京市区、工业区2015全年逐月的PM2.5样品有机成分以及2017-2019年冬季市区、工业区、郊区和农村PM2.5全颗粒和金属元素组分对人肺上皮细胞A549染毒;测定其对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含量、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和炎性因子表达量;并测定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正构烷烃(n-alkanes)和水溶性离子(Na+、K+、Mg2+、Ca2+、NH4+、Cl-、NO3-和SO42-)含量分析各成分的关联和毒性贡献。主要结果如下:(1)2015年南京市PM2.5及其有机成分浓度冷季(冬春)均大于暖季(夏秋),冷季工业区PM2.5中PAHs和n-alkanes浓度大于市区。PM2.5中PAHs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污染和燃煤,且工业区受燃煤、天然气影响。PM2.5中n-alkanes主要来源为生物源,春夏季工业区受生物来源广,秋冬季受人为源影响较大,市区相反。工业区大气中PAHs通过呼吸途径造成的终身致癌风险高于市区,冬季和春季时节应减少暴露在PM2.5中以防止其中有机物的污染,尤其在工业类园区等地方。(2)工业区PM2.5有机提取物的毒性强于市区,冷季PM2.5有机提取物细胞毒性最大。但PM2.5有机提取物对细胞膜损伤以及细胞活力影响的空间差异更有待详细研究。推测机动车尾气排放源的PM2.5有机提取物与本次研究的细胞毒性结果相关。工业区还受燃煤来源影响,市区PM2.5有机提取物细胞毒性受植物源影响较大。(3)南京PM2.5水溶性离子以NO3-、NH4+和Cl-为主,PM2.5浓度与K+、NH4+、NO3-和SO42尤其NO3-密切相关。南京冬季PM2.5中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有生物质燃烧、扬尘源、化石燃料燃烧、机动车尾气和海洋源;工业区受工业排放源和扬尘影响较大,市区受机动车尾气影响较大。生物质燃烧对2017年PM2.5影响较大,2018年PM2.5中受工业排放影响大。(4)南京工业区和郊区环境空气中PM2.5及其金属污染水平在2017-2019年有所下降。近三年PM2.5及其金属组分的细胞毒性主要受化石燃料燃烧影响。2017和2018年还受扬尘源影响,尤其海洋源对2018年样品有所影响,南京在2019年冬季的PM2.5污染来源更有生物质燃烧。综上,基于人体细胞毒理健康效应的评价分析,机动车尾气排放可作为城市大气PM2.5中PAHs和n-alkanes重点污染控制对象,针对工业区类功能区环境空气,燃煤净化可作为有效控制手段。工业排放源可作为工业区PM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控制对象,对于城市市区与郊区类功能区大气环境,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是开展污染控制的切入点。
赖专华,张克俭,杨海峰,武永平,路建超[3](2016)在《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遗传学指标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用于生物剂量估计的指标有细胞遗传学指标、体细胞基因突变指标、毛发、临床应急生物剂量指标等,但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及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是长期接触低剂量照射条件下最敏感的指标。针对染色体畸变和微核不同的分类项衍生出来的评价指标,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有从与对照组、不同性别、不同工种、不同工龄、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等进行调查和研究。本文结合累积剂量的关系等对这些衍生的评价指标进行综述,以帮助不同地区可找出一条符合不同地区、不同实验室用于评价辐射损伤的染色体畸变判定指标。
赖专华,张克俭,杨海峰,武永平,路建超,高涛,王忠立,赵莉[4](2015)在《医用射线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剂量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宝鸡市医用射线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水平以及与累积剂量的关系,了解医用射线对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影响,为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比较医用射线工作人员不同级别医院和不同工种以及与正常对照组的染色体畸变率的变化情况,探讨医用射线放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各类畸变率与累计剂量的关系。结果放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无着丝粒断片(acentric fragment,ace)畸变率和染色体型畸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种间(包括对照组)的染色体型畸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甲等医院与对照组的ace畸变率、染色体型畸变率以及染色体畸变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双着丝粒(dicentric,dic)畸变率之外,不同级别医院间的各项畸变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型畸变率与累积剂量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射线放射工作人员的各项染色体型畸变率高于正常人群,尤其是放射治疗组和二级甲等医院放射人员,小剂量辐射损伤仍然存在,应加强辐射防护,可针对不同工种和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用射线放射工作人员,制定不同的细胞遗传学指标的检测周期,降低电离辐射累积效应的发生。
罗晋甘,林涌钦,王海军,张怡,王俊生,王小强[5](2014)在《电离辐射与放射工作者染色体畸变率研究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进一步总结电离辐射与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关系。方法搜索有关文献,以检查细胞数、染色体畸变细胞数和畸变率为基本数据,根据对研究数据的异质性检验,用率差(RD)作为效应值,然后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RD合并值为0.006,RD合并值的95%CI为(0.002,0.009),放射组的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电离辐射与放射工作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有显着的相关性。
程康,王海昌,任东青,陈永斌,张杰,张发科,曾桂英[6](2007)在《2450MHz微波对受照小鼠粒系造血相关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2450MHz微波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和骨髓粒系造血的影响。方法选用频率为2450MHz、功率密度为10mW/cm2的微波对BALB/c小鼠进行全身辐照,于辐照后不同时间活杀,分别测定脾指数、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细胞周期和粒细胞-巨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CFU)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随着微波辐照时间的延长,外周血白细胞数先升高后降低;微波辐照后骨髓有核细胞数呈持续性降低,而骨髓细胞GM-CFU生成能力却增强;2450MHz10mW/cm2微波辐照可加速骨髓有核细胞从G1期进入G2期和S期。结论低功率密度的2450MHz微波短期辐照对粒系造血具有明显刺激作用,但随辐照时间的延长,有核细胞数减少。
姚玉华[7](2007)在《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用X射线工作者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职业性低剂量外照射对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上海市虹口区二级医院的X射线工作者染色体畸变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1.放射组的畸变细胞率为0.46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双着丝粒畸变+环状染色体畸变率(以下简称双+环畸变)、无着丝粒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单体型畸变率等指标放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未发现性别、年龄、吸烟状况对放射组染色体畸变有影响(p>0.05);对工龄的研究发现不同工龄组之间双+环畸变率、无着丝粒畸变率、畸变细胞率均无差别(p>0.05),但单体型畸变在工龄为10~29年工龄组最高,经统计学检验,与其他工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放射组近五年累积剂量分析发现:染色体畸变率随着放射组五年累积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高剂量组无着丝粒畸变率为0.448%、畸变细胞率为0.586%、单体型畸变率为1.241%,与低剂量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1)。3.放射组两周患病率(8.96%)和一年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78.26%)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在放射组中出现染色体畸变的人员和没有出现染色体畸变的人员的Hb、RBC、WBC、PLT计数没有差别(p>0.05)。结论长期职业性小剂量外照射是染色体畸变的危险因素,并且有随着近五年累积受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必须做好职业放射防护工作。
孙小娜[8](2007)在《放射人员职业紧张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新疆放射人员的职业紧张水平和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寻找影响放射人员职业紧张的因素,进而提出控制职业紧张的相应对策。方法:整群随机抽取348名放射人员,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1998)和工作满意度问卷进行职业紧张水平和对工作满意程度的测评。并对其中307名放射人员进行了眼检查和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个体紧张反应与应对资源呈明显负相关;工作满意度与个体紧张反应呈明显负相关,与个体应对资源呈明显正相关。放射工作人员年均个人剂量当量为1.69mSv.a-1。调查中95.5%的人均年剂量当量小于5mSv.a-1,仅占国家规定的放射性职业人员剂量限值平均每年20mSv的25%。反映了我区绝大多数的放射人员接受的辐射剂量较低,工作环境较安全。所以工作中接触不同剂量的放射人员的职业紧张水平、工作满意度和眼病变检查均不存在差异。玻璃体、晶状体混浊率随着工作接触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晶状体混浊率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增加。个体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工作环境、年龄、任务冲突、放射工龄、责任感、与同事合作和任务过重。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任务不适、个体应对资源、任务过重、任务冲突。结论:放射工作是一个紧张的职业。针对放射人员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放射人员定期进行学习深造,提高业务水平,增强职业紧张应对能力;开展心理保健活动,缓解职业紧张;为放射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其工作满意度;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职业紧张应对资源,将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从而保护和促进放射人员的工作能力。
李秀芹,于瑞敏,赵进沛,任庆余[9](2006)在《染色体畸变研究方法及其在生物剂量估算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冯亚乐,张美翠,杨彦荣,支娅玲[10](2003)在《西安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测定》文中研究指明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用X线的放射防护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也有所降低。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对放射线有较高的敏感性,当人体受到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后染色体就会发生一定量的畸变率,畸变率
二、西安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省2019年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与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646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情况 |
2.2 646例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体格检查结果情况 |
2.3 不同专业类别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格检查异常情况的比较 |
2.4 不同工龄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格检查异常情况的比较 |
3 讨论 |
(2)典型城市不同区域PM2.5及其污染物成分对人肺细胞毒性的时间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PM_(2.5)样品采集 |
2.3 细胞实验PM_(2.5)样品处理 |
2.3.1 PM_(2.5)全颗粒提取 |
2.3.2 PM_(2.5)有机组分提取 |
2.3.3 PM_(2.5)金属组分提取 |
2.4 PM_(2.5)细胞毒性实验 |
2.4.1 实验主要试剂与耗材 |
2.4.2 细胞培养 |
2.4.3 体外毒性试验 |
2.5 PM_(2.5)样品化学成分分析 |
2.5.1 PM_(2.5)有机成分分析 |
2.5.2 PM_(2.5)金属元素成分分析 |
2.5.3 PM_(2.5)水溶性离子成分分析 |
2.6 PM_(2.5)不同成分来源解析方法 |
2.6.1 PAHs |
2.6.2 N-alkanes |
2.6.3 水溶性离子 |
2.7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2.7.1 致癌、致突变等效浓度 |
2.7.2 终身致癌超额危险度和预期寿命损失 |
2.8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南京市区和工业区PM_(2.5)有机提取物的季节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
3.1 市区与工业区PM_(2.5)浓度差异及季节分布特征比较 |
3.2 市区与工业区PM_(2.5)中PAHS浓度及季节特征比较 |
3.3 市区与工业区PM_(2.5)中N-ALKANES浓度及季节特征比较 |
3.4 市区和工业区PM_(2.5)中PAHS来源分析 |
3.5 市区和工业区PM_(2.5)中N-ALKANES来源分析 |
3.6 工业区和市区PM_(2.5)及其有机污染物成分的气象要素影响 |
3.6.1 PM_(2.5)、PAHs和 N-alkanes浓度与降水关系 |
3.6.2 PM_(2.5)、PAHs和 N-alkanes浓度与温度关系 |
3.7 市区和工业区PM_(2.5)中PAHS的人体健康风险差异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市区和工业区PM_(2.5)中有机提取成分的细胞毒性差异及其季节变化 |
4.1 市区和工业区不同季节PM_(2.5)有机提取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
4.2 市区和工业区不同季节PM_(2.5)有机提取物导致的细胞膜损伤差异 |
4.3 市区和工业区不同季节PM_(2.5)有机提取物导致的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差异 |
4.4 市区和工业区不同季节PM_(2.5)有机提取物导致的细胞炎性损伤差异 |
4.5 PM_(2.5) 有机提取物细胞毒性与其中PAHS和 N-ALKANES含量的相关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京市不同功能区冬季PM_(2.5)及其金属元素成分对细胞毒性作用的2017-2019年度变化 |
5.1 不同功能区冬季PM_(2.5)浓度特征的2017-2019年度差异 |
5.2 不同功能区冬季PM_(2.5)中水溶性离子浓度及来源特征的2017-2019年度差异 |
5.2.1 PM_(2.5)中水溶性离子浓度特征 |
5.2.2 来源分析 |
5.3 不同功能区2017-2019年度冬季PM_(2.5)全颗粒及其金属组分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
5.4 不同功能区2017-2019年度冬季PM_(2.5)全颗粒及其金属组分导致的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差异 |
5.5 不同功能区2017-2019年度冬季PM_(2.5)全颗粒及其金属组分导致的细胞炎性损伤差异 |
5.6 PM_(2.5)全颗粒及其金属组分毒性与水溶性离子含量的相关性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遗传学指标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 染色体型畸变的分类和微核的判定标准 |
3 染色体畸变衍生的指标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 |
3.1染色体畸变率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 |
3.2 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 |
3.3 染色体畸变阳性率(检出率)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 |
3.4 染色体型畸变率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 |
3.5 染色单体畸变率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 |
3.6 染色体畸变总率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 |
3.7 双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环(dic+r)畸变率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 |
3.8 无着丝粒断片(ace)畸变率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 |
3.9 相互易位(t)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 |
3.1 0 其他衍生的指标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 |
4 微核衍生的指标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 |
4.1 微核率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 |
4.2 微核细胞率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 |
4.3 微核阳性率(检出率)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 |
4.4 微核异常率(检出率)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 |
(4)医用射线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剂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5)电离辐射与放射工作者染色体畸变率研究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查询 |
1.2 文献资料的选择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讨论 |
(6)2450MHz微波对受照小鼠粒系造血相关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脾指数变化 |
2.2 外周血白细胞数计数变化 |
2.3 骨髓有核细胞数变化 |
2.4 2450 MHz微波辐照对骨髓细胞GM-CFU形成能力的影响 |
2.5 骨髓细胞周期和DNA含量变化 |
3 讨论 |
(7)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用X射线工作者染色体畸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
2.染色体标本制备及分析 |
3.个人剂量检测 |
4.两周患病率及近一年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调查 |
4.1 两周患病率调查 |
4.2 近一年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调查 |
5 血常规分析 |
6.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8)放射人员职业紧张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职业紧张与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法) |
2.2 放射人员的眼检查项目与方法 |
2.3 放射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放射人员的职业紧张水平 |
2 放射人员的工作满意程度 |
3 放射人员的眼睛检查结果 |
4 放射人员的紧张反应、应对资源、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
讨论 |
1 放射人员职业紧张现状分析 |
2 放射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和眼检查结果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四、西安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省2019年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与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 熊刘珊,郭玮珍,刘贵喜,胡碧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21(20)
- [2]典型城市不同区域PM2.5及其污染物成分对人肺细胞毒性的时间变异[D]. 陈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3]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遗传学指标在辐射损伤评价上的应用[J]. 赖专华,张克俭,杨海峰,武永平,路建超.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6(10)
- [4]医用射线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剂量分析[J]. 赖专华,张克俭,杨海峰,武永平,路建超,高涛,王忠立,赵莉. 职业与健康, 2015(21)
- [5]电离辐射与放射工作者染色体畸变率研究的meta分析[J]. 罗晋甘,林涌钦,王海军,张怡,王俊生,王小强. 职业与健康, 2014(14)
- [6]2450MHz微波对受照小鼠粒系造血相关指标的影响[J]. 程康,王海昌,任东青,陈永斌,张杰,张发科,曾桂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12)
- [7]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用X射线工作者染色体畸变的影响[D]. 姚玉华. 新疆医科大学, 2007(02)
- [8]放射人员职业紧张的调查研究[D]. 孙小娜. 新疆医科大学, 2007(02)
- [9]染色体畸变研究方法及其在生物剂量估算中的应用[J]. 李秀芹,于瑞敏,赵进沛,任庆余. 中国辐射卫生, 2006(01)
- [10]西安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测定[J]. 冯亚乐,张美翠,杨彦荣,支娅玲. 职业与健康,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