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原市城市水士保持可持续发展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杨丹丹[1](2021)在《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城市固体废物数量显着增加,不可避免地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中国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的明显滞后引发了积弊已久、复杂多变的生态问题,如“垃圾围城”、“固废围城”、“垃圾困村”等。无废城市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固废污染的综合防治问题、实现城市高质量的发展是当前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山西省为我国重工业基地,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工业固体废物污染十分明显,因此,针对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分析其内在影响因素,对于山西省构建无废城市意义重大,也有利于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无废城市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深刻总结前人研究无废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方法。以山西省11个地市为例,首先分析山西省自然资源现状、社会经济现状和无废城市发展现状,然后从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和发展保障能力四个次级子系统构建山西省无废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时,先对山西省各地市历年的详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2010年到2019年间无废城市各项指标的综合得分。通过数据分析和GIS绘图分析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四个时间节点的无废城市发展空间示意图,研究山西省无废城市的时空演化规律,得出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山西省无废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着差异,呈现以太原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辐射性增长方式。通过深入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对国内外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工业固废产量大、强度高、综合利用率低、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布点规划不合理且监管不严、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量和处置能力偏小、城市垃圾和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程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从源头减少固废生产量、提升工业固废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工业危废处置技术和综合利用率、合理布局区域性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加强监管制度、落实医疗废物收集与处置监管责任、强化处置工作、实施城市垃圾强制分类、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
贾文静[2](2021)在《太原市居民雨水利用行为意向的因果机制研究 ——基于必要和充分条件的分析》文中认为太原市作为中国首批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之一,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将雨水再利用作为解决太原市城市内涝与水资源短缺的新思路。雨水作为替代水源,能否被太原市居民普遍接受是制约雨水利用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因此,了解居民利用雨水的行为意向及其影响机制,对于政府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鉴于此,本文从居民角度出发,结合太原市居民雨水利用的特点,将雨水再利用的用途具体细分为个人洗漱、洗衣服、宠物清洁、浇花、洗车、冲厕所、小区绿植灌溉和路面喷洒等八种用途,重点讨论太原市居民对这八种用途产生行为意向的因果影响机制。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相关文献,主要提取了态度、情绪、健康风险感知、对政府的信任、环境关注和社会规范等变量作为居民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然后基于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采用必要条件分析方法(NCA)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 QCA)综合分析了居民行为意向产生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结果表明:(1)在必要条件分析结果中,八种用途中除了路面喷洒用途,环境关注是居民产生雨水利用行为意向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宠物清洁、洗车、冲厕所、小区绿植灌、路面喷洒用途,社会规范是居民产生雨水利用行为意向的必要条件之一;(2)在充分条件分析结果中,不同用途行为意向的组态分析结果也有所不同:居民产生个人洗漱行为意向的组态主要有社会规范主导型和非健康风险感知主导型;居民产生洗衣服行为意向的组态有社会规范主导型、非负面情绪主导型、社会规范-非负面情绪型;居民产生宠物清洁行为意向的组态有环境关注-非健康风险感知型、环境关注-非负面情绪型、环境关注-社会规范型;居民产生浇花行为意向的组态有环境关注-社会规范型、社会规范主导型;居民产生洗车行为意向的组态有态度-环境关注-社会规范型、对政府的信任-环境关注-社会规范型;居民产生冲厕所行为意向的组态有环境关注-社会规范型、社会规范主导型;居民产生小区绿植灌溉行为意向的组态是环境关注主导型;居民产生路面喷洒行为意向的组态主要有环境关注-社会规范型、社会规范主导型。研究结果有助于政府因地适宜地采取措施,以更好的引导太原市居民雨水再利用的行为。
余笑[3](2021)在《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布局研究 ——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休闲时代拉开我国游憩空间的布局大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战略层次的要求、国内旅游格局的转变,市民对休闲游憩需求的激增,城郊体育游憩场所以其独有的地域特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极具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体验成为我国市民的短途首选。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建设布局的研究处于新兴发展阶段,在如何开发休闲运动和户外游憩方面还缺少经验,本文以我国城郊体育游憩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实例研究、数据分析等方法,在分析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城郊游憩空间开发的主要理论的探讨,运用RMP分析理论对城郊体育游憩空间从资源、市场及产品打造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再利用圈层布局理论和游憩地管理理论对其进行布局建议,归纳总结了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应遵循的方向和应采取的模式,并以太原市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研究为例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一,本文从城郊体育游憩空间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城郊体育游憩空间的现状,发现了我国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具有体育项目特色不突出,游客接待少,体育内涵低,资源利用不足、缺少IP打造和布局不合理导致无法形成规模的问题。第二,结合理论对我国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布局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布局对策:政府做好顶层指引,企业保证专业设计,市民培养意识入口,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打造功能完整、布局合理的城郊体育游憩空间。第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开发的方向:打造体育大IP和多种空间交叉环绕形成格局这两种方式建立三种从基础到核心递进的开发模型:从基础的休闲运动产品,到专业的专项体育游憩地,到发展型综合体育游憩地。第四,最终用实例研究具体说明,以太原市为例,考虑区位、基础、景观、游客市场等现实因素,构建了“一心、一脉、两山、两带、三环线、四小镇”的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并给出对应项目形态,如体育项目基地,主题体育小镇等。
姚振中[4](2021)在《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既面临着灾害风险、公共突发事件、经济衰退、城市病等冲击,又受到人口数量和素质、产业结构、环境承载力等制约。城市韧性注重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城市面临的各种扰动和冲击。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城市韧性进行定量评价,探究其影响因素,并探索出城市韧性的提升路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18年山西省城市韧性进行测算和分析。然后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探索出山西省城市韧性的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2006-2018年,山西省城市韧性水平有了明显提升,韧性值从2006年的0.1578上升到2018年的0.7702,年均增长率为14.12%,从低韧性发展为较高韧性水平。其中,各子系统韧性变化不尽相同,社会韧性提升最快,年均增长率为40.73%。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韧性在时间变化上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在研究期内也呈现出上升趋势。生态系统韧性呈波动状态,仅有小幅升高,从0.1155上升到0.1607。2011年是城市韧性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前,生态系统韧性高于经济和社会系统,之后,经济和社会系统的贡献率逐渐提升并超过生态系统,成为城市韧性的主要助力。(2)山西省城市韧性提升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按提升效率高低依次排列为晋中地区、晋北地区、晋南地区,晋中市提升最快,运城市相对较慢,分别提升了0.7018和0.4645。在经济系统韧性提升上,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北地区,晋城市提升最多,临汾市提升最小。在社会系统方面,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北地区,朔州市提升最少。在生态系统韧性方面,晋中地区和晋北地区相当,晋南地区提升较慢,其中晋城市相较于2006年出现了下降。(3)根据耦合协调度结果,山西省城市韧性发展整体上从严重失调过渡到濒临失调,耦合协调度从0.168上升到0.496。到2018年,各区域耦合协调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北地区,晋中市最高,朔州市最低,耦合协调度值分别为0.516和0.479。在城市韧性发展过程中,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分布趋向均匀,向着高质量协同发展转变。(4)根据障碍度诊断,到2018年,山西省城市韧性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实际用水量、全社会用电量、污水排放量、生活垃圾清运量,主要集中在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方面,其障碍度之和达到70.14%。在经济系统中,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成为主要障碍因素,而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会韧性的发展。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论述了山西省城市韧性的提升路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缓减资源环境压力,推动各系统协调发展。
郭琛[5](2021)在《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现象频繁发生,多重水危机问题接踵而至,导致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退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太原市,由于前期以发展煤炭资源为主,造成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严重的局面,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可以极大改善目前的现状,因而本文在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海绵城市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海绵城市内涵为出发点,结合太原市实际情况,从规划建设和项目建设两方面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现状分析,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相关指标体系,引入DPSIR模型建立了包括目标层、系统层、指标层3层,共33个指标的太原市海绵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阐述太原市2010—2019年10年间海绵城市建设水平的变化趋势,且在同一指标体系下,分别对山西省其余10个地市和全国7个代表性试点海绵城市进行相应比较,本文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先对各个系统层进行KMO与Bartleet检验,验证所选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后确定指标权重、主成分特征值、累积贡献率与系数矩阵,算出各个子系统的得分并配合均决策方差法算出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水平总体上呈逐渐上升的态势。特别是在2016年显着提升,综合得分由负值转为正值,在此以后海绵城市建设能力也持续、加速提高,并在2019年达到顶峰。但是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太原市仍需控制人口数量和用水压力,逐步加大对人工海绵体的建设及环境影响与响应的力度,特别是在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再生水利用率、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投入比例等关键指标上需要多下功夫;与其他城市比较而言,虽然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潜力巨大,与试点城市相比却仍存在较大差距。最后通过深入剖析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和综合评价,找到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系统法规和标准、建设管理不到位、公众响应度不高、资金筹集困难、技术陷入瓶颈,针对以上具体问题,分别从政策制度、监管责任、智慧海绵、资金渠道和公众参与5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推进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王雨婷[6](2021)在《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性能评价及改造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史建筑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洗礼后,沉淀为城市传统瑰宝,对人类文明影响重大。它还承载着社会变迁、人文文化、经济发展和人类的情感等多方面的价值,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永续存在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对青年的未来具有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山西省历史悠久,太原市作为其省会也遗留保存下来众多历史文物建筑。由于经历了时间的冲刷,许多历史建筑逐渐被风化侵蚀、结构出现安全隐患、设备设施也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需要。最初,在国家对历史建筑的相关保护工作较为薄弱,自从2008年开始,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各城市相继出台以历史建筑为主要对象的保护办法。太原市在2009年公布了本市首批历史建筑名单,并出台了专项规划。到2017年,又追加了保护工作文件。但在保护实践中发现,历史建筑类型众多、建筑质量良莠不齐、使用现状也情况各异,使得历史建筑的更新面临重大挑战。因此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而更加科学地指导历史建筑的保护,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简述了历史建筑的价值内涵与保护更新意义,并明确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其次,在充分查阅历史建筑相关的国内外制度规范、评价标准、更新方法以及实际更新案例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述,明确历史建筑在保护更新中评价内容和改造手段的重要性。通过文献搜集阅读与实地调研互相补充的方式,对太原市内的近现代历史文化建筑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与归纳总结。为了避免出现无目的性的保护修缮和不适宜的改造再利用措施,而是采用有针对性、有科学性的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策略,本文建立了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综合性能评价体系。综合整理现有的资料,对评价体系中的逐个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定性分析,采用层次分析计算方法,明确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搭建评价模型,得到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性能等各个方面的量化评价结果。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最终得出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的重点内容,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技术和策略的运用提供了支撑。针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相应的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的改造技术运用,从外部环境规划、建筑功能、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社会综合效益五大层面详细分析了历史建筑修缮改造技术特征,并对相应的改造方法进行总结。最后以实际的历史建筑改造更新项目作为研究案例,分析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在改造和更新中可使用到的技术策略在具体项目中的应用并进行总结。本文希望通过上述研究,增加历史建筑的保护评价工作中的分析样本。帮助近现代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决策者、管理者以及相关设计人员对改造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楚和系统的了解,为太原市乃至全国近现代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更新太原市再利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也为山西省的城市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赵一涛[7](2020)在《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及长期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大中城市的高速城市化,城市水环境治理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人民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其中又以城市水体的黑臭尤为典型和显着。为解决此危害人民健康、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国务院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住建部出台《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后,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也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以太原市为例,2016至2019年,通过“太原市某某河/渠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太原市南沙河及“八河治理”综合治理工程、太原市七渠渠道治理工程等系列工程对全市27处黑臭水体进行了整治。但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且水体特征、黑臭成因、污染现状、影响因素等各不相同,这种黑臭水体整治的工程措施从长期来看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在以太原市为典型代表的北方干旱城市,若不考虑当地具体情况,治理往往事倍功半。本文主要针对北方干早城市自然河道少人工排洪渠道多、无长年水源、流量随时空变化大、纳污严重、周边发展落后等特点,以具有代表性的太原市27处黑臭水体的整治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实际工程的设计案例、现场调查评估整治效果及遗留问题等方法及参与“太原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重大专项项目——太原市排水水量水质的动态管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课题组的研究,对以太原市为典型的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历史、危害、治理实践以及实现黑臭水体“长制久清”所需的长期管控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臭水体治理作为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地域范围广、相关部门多、治理技术种类多,单纯依靠工程手段进行短期运动式治理,不足以彻底消除黑臭,只有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建成的水量水质动态管控平台,结合公众参与和法规建设,才能建立现代化的长期治理体系,最终实现黑臭水体的“长制久清”。研究结果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可为类似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希望能给广大治理黑臭水体一线的同行一些微薄的经验教训和启发。
李岚[8](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权薇[9](2020)在《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太原市晋祠片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问题在城市边缘区出现,如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城市发展的未来。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相继成为国家政策要求。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化进程中最复杂、多变且不可忽略回避的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前沿热点,是城乡一体化研究的重难点。合理、科学地规划设计城市边缘区的乡村景观,有利于协调好城市边缘区与城镇、乡村之间的关系。本文是以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研究对象,参考具有代表性的规划建设案例,从景观生态学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角度,研究其规划设计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应用规律。通过回顾有关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国内外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界定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概念;对其影响、构成要素进行了梳理和归类,总结了景观特征与功能;然后,从不同的尺度层面分析了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景观规划目标;接着,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规划策略,并根据要素的不同类型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措施;最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太原市晋源区晋祠片区为例,进行了规划设计实践。文章希望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推动乡村景观建设,发挥其生态、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功能,满足生态服务和多功能服务需求,为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实践参考。
杨娜[10](2020)在《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西省以能源和工业发展闻名,在转变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中被国家列为重点试验城市,但由于能源开采和城市化发展的推进,近年来山西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受破坏,土地生态的可持续性和安全健康状况受到重创,整体生态环境堪忧。近年来国家和党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探索经历了从认识层面到要求和部署层面的高度提升,并且在2017年9月11日国家就山西发展提出的专项整改意见中强调山西应突出生态优先原则,要求山西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启发我们对土地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度思考。论文研究和分析了山西省及其11个城市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的土地生态足迹、土地生态安全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最后应用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将这两项指标综合纳入编程系统,得出每个城市的综合评价得分。其中生态足迹的研究是从建立生物资源账户和化石能源账户开始,再通过热量值来计算出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接着配合各类产品分类计算生态足迹,比如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畜牧产品和化石能源产品,分别计算出了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山西省及各城市的生态足迹,最后分析计算了生态赤字和盈余、土地自然资本流量收益率及存量—流量利用比和万元GDP生态足迹及生态足迹深度与广度等。耦合协调度的研究则是通过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熵权法综合算出权重,接着得出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山西省及各城市的土地生态与城市化发展耦合协调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最后分析计算了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程度,来分析和研究每个城市该属性的空间聚集性和异质性。最后为了解决这两项评价结果的冲突,减少决策风险,论文通过编程来将这两项指标纳入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中,最终运行得出每个城市关于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综合得分。论文主要目的是通过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综合分析山西省的生态足迹现状和耦合协调现状,并精准聚焦山西省及各城市的生态短板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地矛盾、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山西省今后实施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体现转变本省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的迫切性,从而更好地协调区域资源,让本省及各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人文等均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二、太原市城市水士保持可持续发展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原市城市水士保持可持续发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无废城市 |
2.1.2 零废弃(Zero waste) |
2.2 理论基础 |
2.2.1 清洁生产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低碳经济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现状 |
3.1 自然资源现状 |
3.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3.3 固体废物管理现状 |
3.4 小结 |
第4章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评价 |
4.1 山西省无废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1.2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
4.1.3 评价指标体系 |
4.1.4 指标数据来源 |
4.2 数据处理与方法 |
4.2.1 熵权法 |
4.2.2 综合评价法 |
4.3 山西省无废城市评价 |
4.3.1 确定指标权重 |
4.3.2 计算山西省十一市无废城市综合得分 |
4.4 结果分析 |
4.4.1 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
4.4.2 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
4.4.3 影响因素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国内外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
5.1 国外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
5.1.1 新加坡:全面市场化回收 |
5.1.2 日本:生活垃圾精细化分类 |
5.2 国内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
5.2.1 包头:打造“无废城市”样板 |
5.2.2 深圳:构建绿色供应链制造体系 |
第6章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6.1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1.1 工业固废产量大、强度高、综合利用率低 |
6.1.2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布点规划不合理且监管不严格 |
6.1.3 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量和处置能力偏小 |
6.1.4 城市垃圾和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程度低 |
6.2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6.2.1 从源头减少固废生产量、提升工业固废资源使用效率 |
6.2.2 合理布局区域性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加强监管制度 |
6.2.3 落实医疗废物收集与处置监管责任、强化处置工作 |
6.2.4 实施城市垃圾强制分类、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不足与展望 |
附录 公众对山西省11地市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2)太原市居民雨水利用行为意向的因果机制研究 ——基于必要和充分条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雨水利用的研究综述 |
1.2.2 雨水利用技术经济评价综述 |
1.2.3 雨水利用行为意向的研究综述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4.1 主要工作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行为意向 |
2.1.2 健康风险感知 |
2.1.3 社会规范 |
2.1.4 环境关注 |
2.2 相关理论 |
2.2.1 计划行为理论 |
2.2.2 组态理论 |
2.2.3 本文研究的理论模型 |
第3章 问卷开发与数据分析 |
3.1 问卷开发与数据收集 |
3.1.1 问卷开发 |
3.1.2 数据收集 |
3.2 基本数据分析 |
3.2.1 样本基本信息 |
3.2.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3.2.3 信度效度检验 |
3.3 小结 |
第4章 居民雨水利用行为意向的必要条件分析 |
4.1 不同用途居民行为意向的必要条件分析 |
4.1.1 个人洗漱行为意向 |
4.1.2 洗衣服行为意向 |
4.1.3 宠物清洁行为意向 |
4.1.4 浇花行为意向 |
4.1.5 洗车行为意向 |
4.1.6 冲厕所行为意向 |
4.1.7 小区绿植灌溉行为意向 |
4.1.8 路面喷洒行为意向 |
4.2 稳健性检验 |
4.3 小结 |
第5章 居民雨水利用行为意向的充分条件分析 |
5.1 不同用途居民行为意向的充分条件分析 |
5.1.1 个人洗漱行为意向 |
5.1.2 洗衣服行为意向 |
5.1.3 宠物清洁行为意向 |
5.1.4 浇花行为意向 |
5.1.5 洗车行为意向 |
5.1.6 冲厕所行为意向 |
5.1.7 小区绿植灌溉行为意向 |
5.1.8 路面喷洒行为意向 |
5.2 稳健性检验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稳健性检验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3)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布局研究 ——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概况 |
1.4.2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创新 |
1.5.2 研究视角创新 |
第2章 体育游憩空间相关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游憩 |
2.1.2 游憩空间 |
2.1.3 城郊及城郊游憩 |
2.1.4 空间布局 |
2.1.5 体育游憩空间 |
2.2 体育游憩带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启示 |
2.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小结 |
第3章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理论构建 |
3.1 昂普(RMP)分析法 |
3.2 圈层理论(城市郊区旅游圈层论) |
3.2.1 城郊旅游圈层的构成要素 |
3.2.2 影响城郊旅游圈层空间布局的因素 |
3.2.3 城郊旅游圈层的发展路径 |
3.2.4 城郊旅游圈层的构建步骤 |
3.3 中心地理论 |
3.4 游憩地布局理论 |
3.5 小结 |
第4章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分析 |
4.1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理论基础分析 |
4.1.1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内容 |
4.1.2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原则 |
4.1.3 游憩地布局理论在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
4.2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
4.2.1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RMP)分析 |
4.2.2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圈层布局 |
4.3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市场基础分析 |
4.3.1 体育项目特色不突出 |
4.3.2 游客接待少,体育内涵低 |
4.3.3 资源利用不足、缺少IP打造 |
4.3.4 布局不合理导致无法形成规模 |
4.4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综合建议 |
4.4.1 政府用顶层设计为指引,扮演体育游憩布局重要角色 |
4.4.2 企业以专业理论为依托,开发特色体育游憩线路 |
4.4.3 居民以培养意识为入口,力求三方主体达到共赢 |
4.4.4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助力游憩空间发展 |
4.5 小结 |
第5章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方向及模式 |
5.1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方向 |
5.1.1 市场条件 |
5.1.2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发展基础 |
5.1.3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方向 |
5.2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模式 |
5.3 小结 |
第6章 实例研究:山西省太原市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开发 |
6.1 太原市概况及城市地域结构 |
6.2 太原市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发展现状 |
6.2.1 环境指向 |
6.2.2 道路指向 |
6.2.3 地价指向 |
6.2.4 结构指向 |
6.2.5 政策指向 |
6.2.6 产业指向 |
6.3 太原市城郊体育游憩空间RMP分析 |
6.3.1 R性分析 |
6.3.2 M性分析 |
6.3.3 P性分析 |
6.4 太原市体育城郊游憩空间布局 |
6.4.1 圈层结构与游憩地管理理论分析 |
6.4.2 中心地理论分析 |
6.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问卷 |
附录2:专家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4)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内涵研究 |
1.2.2 测度与评估 |
1.2.3 韧性提升策略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韧性理论 |
2.2 “人-地”复合系统 |
2.3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和模型构建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山西城市韧性指标体系建构 |
3.2.1 城市韧性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城市韧性指标体系建构框架 |
3.3 模型方法 |
3.3.1 熵值法 |
3.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3.3.3 障碍度模型 |
3.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4.1 数据来源 |
3.4.2 数据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估分析 |
4.1 山西省城市韧性演化分析 |
4.1.1 山西省整体韧性演化分析 |
4.1.2 分区域(市)城市韧性演化分析 |
4.2 山西省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
4.2.1 山西省子系统韧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
4.2.2 分区域(市)子系统韧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西省城市韧性提升路径研究 |
5.1 山西省城市韧性障碍因素诊断 |
5.1.1 山西省准则层障碍度分析 |
5.1.2 山西省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
5.1.3 各地市准则层障碍度分析 |
5.1.4 各地市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
5.2 城市韧性提升对策 |
5.2.1 经济韧性提升路径 |
5.2.2 社会韧性提升路径 |
5.2.3 生态韧性提升路径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
(5)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绵城市 |
2.1.2 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
2.2 理论基础 |
2.2.1 低影响开发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环境状况 |
3.1.2 社会经济状况 |
3.2 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
3.2.1 规划建设 |
3.2.2 项目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构建 |
4.2 评价指标权重方法的选取 |
4.3 建立评价模型 |
4.3.1 三级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处理 |
4.3.2 二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
4.3.3 一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 |
5.1 数据来源 |
5.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2.1 驱动力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2 压力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3 状态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4 影响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5 响应系统标准化数值 |
5.3 主成分提取及系数计算 |
5.3.1 驱动力系统分析评价 |
5.3.2 压力系统分析评价 |
5.3.3 状态系统分析评价 |
5.3.4 影响系统分析评价 |
5.3.5 响应系统分析评价 |
5.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5 太原市与山西省10 个地市级城市对比分析 |
5.6 太原市与我国7 个代表性试点海绵城市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
6.1 缺乏系统海绵城市建设法规和标准 |
6.2 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不到位 |
6.3 海绵城市建设中公众响应度不高 |
6.4 海绵城市建设资金筹集困难 |
6.5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陷入瓶颈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推进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
7.1 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政策制度 |
7.1.1 优化水资源结构,控制地下水开采 |
7.1.2 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的法规和标准体系 |
7.2 重视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监管责任 |
7.2.1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
7.2.2 多部门齐“发力”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
7.3 打造新型“智慧海绵”城市 |
7.3.1 吸纳海绵城市建设的优秀人才 |
7.3.2 强化海绵城市建设的科技支撑 |
7.4 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 |
7.4.1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财政税收投入 |
7.4.2 拓展海绵城市建设其他融资方式 |
7.5 提高群众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获得感 |
7.5.1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 |
7.5.2 丰富公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方式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6)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性能评价及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 |
1.3.1 历史建筑 |
1.3.2 建筑性能评价 |
1.3.3 历史建筑保护 |
1.3.4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1 国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1.1 历史建筑保护相关理论及原则 |
2.1.2 历史建筑评价相关研究 |
2.1.3 历史建筑改造实践 |
2.2 国内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2.1 历史建筑保护相关理论及概述 |
2.2.2 历史建筑评价 |
2.2.3 历史建筑改造实践 |
2.3 研究问题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原市历史建筑现状研究 |
3.1 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概况 |
3.2 太原市历史建筑现状概况 |
3.2.1 外部空间与规划 |
3.2.2 建筑环境及使用 |
3.2.3 结构安全 |
3.2.4 设备设施 |
3.2.5 社会综合效益 |
3.3 太原市历史建筑调研问题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原市历史建筑性能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原则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2 构建太原市历史建筑性能评价体系框架 |
4.2.1 指标体系的具体构成 |
4.2.2 指标的解释说明 |
4.2.3 太原历史建筑性能评价指标分值及评分标准的确定 |
4.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构建判断矩阵 |
4.3.3 运用决策软件确定权重 |
4.4 评价模型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原市历史建筑改造技术策略研究 |
5.1 外部环境规划改造技术策略 |
5.1.1 场地布局规划 |
5.1.2 服务配套设施 |
5.1.3 场地景观 |
5.2 建筑空间改造技术策略 |
5.2.1 建筑室内功能空间组织 |
5.2.2 室内环境舒适度 |
5.2.3 无障碍设计 |
5.3 建筑结构改造技术策略 |
5.3.1 砖混结构的改造加固 |
5.3.2 框架结构的改造加固 |
5.4 建筑设备改造技术策略 |
5.4.1 给排水系统 |
5.4.2 空调采暖系统 |
5.4.3 电气系统 |
5.4.4 消防系统 |
5.5 建筑社会综合效益提升策略 |
5.5.1 历史信息保留 |
5.5.2 历史文脉延续与文化传承 |
5.5.3 公众参与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改造案例分析 |
6.1 案例选取依据 |
6.2 项目概况及改造目标 |
6.2.1 项目概况介绍 |
6.2.2 项目改造目标 |
6.3 项目评价 |
6.3.1 项目评价 |
6.3.2 项目评价结果 |
6.4 项目改造技术策略分析 |
6.4.1 外部环境改造 |
6.4.2 建筑功能改造 |
6.4.3 建筑结构改造 |
6.4.4 建筑设备改造 |
6.4.5 社会综合效益提升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历史建筑综合性能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 B 历史建筑使用性能及建议调研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及长期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黑臭水体的研究现状 |
1.2.1 黑臭水体治理基本路线及原则 |
1.2.2 国内对黑臭水体治理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外对黑臭水体治理的研究现状 |
1.2.4 黑臭水体治理现状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特点 |
2.1 北方干旱城市市内水体的特点 |
2.1.1 本文对北方干旱城市的定义及其特点 |
2.1.2 北方干旱城市市内水体的特点 |
2.2 城市黑臭水体的现象与危害 |
2.2.1 城市水体的黑臭现象 |
2.2.2 黑臭水体的现状危害 |
2.2.3 黑臭水体的水质分级标准 |
2.3 黑臭水体的历史与北方干旱城市的历史遗留问题 |
2.3.1 国外黑臭水体的历史情况 |
2.3.2 国内其他地区黑臭水体的历史情况 |
2.3.3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历史情况及其历史遗留问题 |
2.4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特点 |
2.4.1 水体黑臭的理论机理 |
2.4.2 水体黑臭的污染来源 |
2.4.3 水体黑臭的环境条件原因 |
2.4.4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特点 |
2.5 黑臭水体的评价方法 |
2.5.1 单项限值法 |
2.5.2 黑臭指数法 |
2.5.3 模型计算法 |
2.5.4 综合评价法 |
第3章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 |
3.1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体系 |
3.1.1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体系 |
3.1.2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理念及特点 |
3.2 控源截污技术 |
3.2.1 控源截污技术发展现状 |
3.2.2 控源截污技术在北方干旱城市的应用特点 |
3.3 内源治理技术 |
3.3.1 内源治理技术发展现状 |
3.3.2 内源治理技术在北方干旱城市的应用特点 |
3.4 生态修复技术 |
3.4.1 生态修复技术发展现状 |
3.4.2 生态修复技术在北方干旱城市的应用特点 |
3.5 其他治理技术 |
3.5.1 其他治理技术发展现状 |
3.5.2 其他治理技术在北方干旱城市的应用特点 |
第4章 实例分析——以太原市为例 |
4.1 太原市黑臭水体改造的背景情况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社会现状 |
4.1.3 经济现状 |
4.2 太原市水体概况及其黑臭现状 |
4.2.1 汾河太原段概况 |
4.2.2 太原市市区其他河渠概况 |
4.2.3 太原市水体的黑臭现状 |
4.3 太原市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工程概况 |
4.3.1 太原市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工程总体思路 |
4.3.2 太原市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工程设计方案 |
4.3.3 太原市七渠(河)渠道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
4.3.4 治理后水体运行效果评价 |
4.4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的设计特点 |
4.5 治理工程实践中的问题探讨 |
4.5.1 修正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判别标准的问题 |
4.5.2 是否应区别对待自然河道与人工渠道的问题 |
4.5.3 黑臭水体不能教条绿化的问题 |
第5章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的长期管控的思考 |
5.1 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实现黑臭水体“长制久清”的动态管控探索 |
5.2.1 长效保持阶段的现代化管控措施 |
5.2.2 排水水量和水质的动态管控技术 |
5.3 加强黑臭水体治理的公众参与 |
5.3.1 黑臭水体政府一元治理的现状 |
5.3.2 黑臭水体公众参与治理的困难 |
5.3.3 黑臭水体公众参与治理的实施建议 |
5.4 完善黑臭水体配套法律法规 |
5.4.1 完善黑臭水体治理配套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
5.4.2 完善黑臭水体治理配套法律法规的可行性 |
5.4.3 黑臭水体治理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
2.1.1 太原概况 |
2.1.2 山川形势 |
2.1.3 交通条件 |
2.1.4 资源环境 |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
2.2.1 行政建置沿革 |
2.2.2 晋商都会 |
2.2.3 地方历史名人 |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
3.3 本章小结 |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
4.3.1 督军府 |
4.3.2 傅公祠 |
4.3.3 同蒲铁路 |
4.3.4 西北实业公司 |
4.3.5 环城公路 |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
4.3.8 植树造林 |
4.3.9 古迹保护 |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
4.6 本章小结 |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
5.3.1 交通运输 |
5.3.2 工矿企业 |
5.3.3 水道建设 |
5.3.4 其它方面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
6.2.3 市政改善工程 |
6.3 本章小结 |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
7.6 小结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太原市晋祠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战略政策方针指引 |
1.1.2 城市边缘区的乡村景观发展面临考验 |
1.1.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关系密切 |
1.1.4 太原建设生态园林城市需要边缘区乡村景观的协调发展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边缘区 |
2.1.2 乡村景观 |
2.1.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进展 |
2.2.1 国外的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的相关研究及进展 |
2.2.3 太原城市边缘区的相关研究 |
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研究 |
3.1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要素分析 |
3.1.1 影响要素 |
3.1.2 构成要素 |
3.2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特征与功能 |
3.2.1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特征 |
3.2.2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功能 |
3.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存在的问题 |
3.3.1 宏观层面 |
3.3.2 中观层面 |
3.3.3 微观层面 |
3.4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原则与目标 |
3.4.1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原则 |
3.4.2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景观规划目标 |
3.5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景观规划策略与措施 |
3.5.1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景观规划策略 |
3.5.2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景观规划措施 |
4 案例分析 |
4.1 北京香山地区及中心区规划 |
4.1.1 案例简介 |
4.1.2 设计特色 |
4.2 杭州市西湖区绕城村更新 |
4.2.1 案例简介 |
4.2.2 设计特色 |
4.3 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吴房村 |
4.3.1 案例简介 |
4.3.2 设计特色 |
4.4 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发展 |
4.4.1 案例简介 |
4.4.2 设计特色 |
4.5 城头山农业公园规划 |
4.5.1 案例简介 |
4.5.2 设计特色 |
5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的实践研究——以太原市晋祠片区为例 |
5.1 规划背景 |
5.1.1 太原市的基本概况 |
5.1.2 太原市城市发展规律和布局特征 |
5.1.3 太原市边缘区的划定 |
5.2 项目背景 |
5.2.1 区位分析 |
5.2.2 规划范围 |
5.2.3 上位规划解读 |
5.3 场地分析 |
5.3.1 现状分析 |
5.3.2 特征总结 |
5.3.3 问题和挑战 |
5.4 愿景和策略 |
5.4.1 规划定位 |
5.4.2 愿景与目标 |
5.4.3 规划概念 |
5.4.4 规划思路 |
5.4.5 规划策略 |
5.5 总体规划 |
5.5.1 规划结构 |
5.5.2 功能分区 |
5.6 专项规划 |
5.6.1 生态性景观规划 |
5.6.2 生产性景观规划 |
5.6.3 生活性景观规划 |
5.6.4 人文性景观规划 |
5.7 重点设计地段——大寺风荷农业展览园 |
5.7.1 场地位置与设计范围 |
5.7.2 用地情况 |
5.7.3 场地现状及问题总结 |
5.7.4 功能需求 |
5.7.5 定位与目标 |
5.7.6 设计策略 |
5.7.7 景观结构 |
5.7.8 功能分区 |
5.7.9 专项设计 |
5.7.10 分区设计 |
5.7.11 经济技术指标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 |
(10)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
1.2.4 文献评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生态足迹理论 |
1.3.2 城市化理论 |
1.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4 耦合理论 |
1.3.5 土地生态学理论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模型选取 |
1.4.3 数据来源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山西省行政区划与基础条件 |
2.2 山西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历程 |
2.3 山西省土地利用现状 |
2.4 山西省土地生态现状 |
2.4.1 基于土地利用的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
2.4.2 基于重心模型的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TOPSIS模型准则之山西省生态足迹研究 |
3.1 生态足迹概念界定 |
3.2 “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的建立 |
3.2.1 建立生态足迹模型账户 |
3.2.2 山西省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计算 |
3.3 山西省2005年-2018年生态足迹计算 |
3.3.1 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生态足迹计算 |
3.3.2 畜牧产品生态足迹计算 |
3.3.3 化石能源产品生态足迹计算 |
3.4 山西省各地级市土地生态足迹计算 |
3.5 山西省生态足迹多角度分析 |
3.5.1 山西省土地生态赤字/盈余 |
3.5.2 土地自然资本流量收益率及存量—流量利用比计算 |
3.5.3 万元GDP生态足迹及生态足迹深度与广度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TOPSIS模型准则之山西省耦合协调度研究 |
4.1 土地生态安全和城市化发展评价体系建立 |
4.1.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PSR模型原理 |
4.1.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1.3 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 山西省土地生态安全与城市化发展耦合分析 |
4.3.1 耦合计算与分类 |
4.3.2 两项指数时空变化分析 |
4.3.3 空间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5.1 基于TOPSIS多准则决策模型的综合评价 |
5.2 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应重视的两个关系 |
5.2.1 处理好各类土地系统生态足迹和承载力的关系 |
5.2.2 处理好土地生态与城市化发展耦合协调的关系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太原市城市水士保持可持续发展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D]. 杨丹丹.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太原市居民雨水利用行为意向的因果机制研究 ——基于必要和充分条件的分析[D]. 贾文静.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布局研究 ——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D]. 余笑.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姚振中.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D]. 郭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太原市近现代历史建筑性能评价及改造技术研究[D]. 王雨婷.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7]北方干旱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践及长期管控研究[D]. 赵一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8]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太原市晋祠片区为例[D]. 权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山西省土地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杨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