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股动静脉轴向拉应变关系的实验研究

兔股动静脉轴向拉应变关系的实验研究

一、兔股动、静脉轴向张力-应变关系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魏延宾[1](2017)在《血管支架血流动力学性能体外测试装置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冠心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冠心病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是支架植入术,但支架内再狭窄是支架植入术的主要缺陷。血流动力学状况与支架内再狭窄密切相关,因此对植入支架后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探究再狭窄与血流动力学因素的关系,本文以血管支架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脉动流下的速度和壁面剪应力情况进行体外实验研究,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提出一套血管支架耦合系统血流动力学体外测试的方法。首先,利用蠕动泵产生的脉动流来模拟人体心脏泵血的血流,通过加压装置来补偿回路中的压力,使模拟血液的流量和压力特性与人体血液高度类似。然后利用高速CCD技术并结合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来测量模拟血管内的速度场分布。(2)搭建了血管支架血流动力学性能的测试装置。以压力变送器、流量传感器、信号变送器、数据采集卡、高速CCD和模拟血管以及其他硬件,完成整个测试装置的硬件设计。以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利用数据采集卡完成对传感器的信号采集、分析处理与报表生成。(3)基于本套自主设计的装置,对狭窄血管、血管支架耦合系统、正常血管进行测试分析。获得测试结果如下:血管壁凸起会影响血液流线分布,高流速时会在凸起后方形成涡旋。一个周期内壁面处速度变化大,会加剧血液主流中的内摩擦,引起流体微团的前后撞击增加主流中的湍动性。壁面剪应力变化幅度大,会加剧对内皮细胞的剪切作用,增加炎症因子引起血管壁炎症反应,促进粥样硬化进程。支架植入后耦合系统内的血流速度显着低于狭窄血管,实验中没有发现明显的涡旋区存在,说明支架改善了狭窄血管的高流速、高剪切状态。但连接筋和支架杆的引入仍然局部阻碍了血液运动,一个周期中较长时间处于低壁面剪应力状态,有再狭窄风险。正常尺寸冠脉血管内的速度要比狭窄血管小很多,说明相同流速下的小直径血管所受速度变化冲击更为严重。其壁面剪应力变化幅值较小,说明血管内膜所受到轻微的脉动的冲击,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性能。上述实验,不仅验证了自主设计测试装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还可为后续支架优化提供建议。

王泽[2](2013)在《软体柔性管状器官的生物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化道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随着环境污染加剧、工业生产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食道癌、肠道肿瘤等消化道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消化内镜检查是消化道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手段,内插式内镜需要借助外力推入人体内病人承受巨大痛苦甚至造成咽喉擦伤、食道黏膜层撕裂、肠胃穿孔等并发症。胶囊式内镜吞服后靠蠕动进入人体内,但存在电量供应不足、无法定位、运动不能控制、体内停滞等问题。主动式微机器人在顺滑消化道内自主行走必须要有足够大的摩擦力,才能为其运动提供驱动力。因此,开展消化道的生物摩擦学研究,为解决消化道组织擦伤、胶囊滞留、微机器人运动方式控制以及内镜结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以家兔消化道为研究对象,通过表征其内表面微结构、蠕动时内表面形貌变化、力学性能、肠黏液润滑性和流变性,采用边界润滑理论探索摩擦力变化机理。将肠蠕动简化为正弦波,采用薄壳理论、边界润滑理论和五元粘弹性模型建立摩擦力预测模型。采用Matlab模拟出在肠蠕动条件下,肠道粘弹性变形、肠黏液、内镜尺寸、材料与摩擦力的关系,为无损诊断内镜的设计奠定实验基础推动医用微机器人的研制。摩擦学中表面形貌是影响其摩擦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对家兔整个消化道内表面的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食道、胃、小肠、大肠内表面结构差异很大。食道内表面沿环向分布着不连续的脊状结构,小肠内表面分布着皱襞、绒毛和微绒毛,并且不同肠段绒毛的形状和稀疏程度均不同,胃内表面分布着皱襞和胃小凹,大肠与小肠不同没有绒毛。摩擦学中除了表面形貌外,表面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对摩擦性能影响也很大。本文采用微摩擦仪和流变仪对肠黏液的流变性、润滑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肠黏液为非牛顿流体具有剪切稀化性,随着剪切率增大粘度降低并趋于一常数,变为牛顿流体。分析认为是肠黏液中的蛋白大分子受到破坏造成的;PDMS塑料薄膜在干摩擦、去离子水、肠黏液条件下摩擦,肠黏液使摩擦系数降低到10-2数量级肠黏液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分析认为肠黏液中的磷脂层具有疏水性覆盖在弹性凝胶层上,可降低吸附力起到滑移减阻的作用。采用微电子拉伸仪对食道、气管、小肠、大肠进行了轴向和环向拉伸,结果表明食道、气管、小肠、大肠的力学性能不同,并且都是各向异性材料,环向伸长比大于轴向伸长比,提出了消化道黏膜层的微结构是影响其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设计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能排除粘弹性变形的影响,测试肠道表面形貌的变化与摩擦性能的变化规律。该测试方法制造了五个直径不同的半圆柱体,依次比被测5个样品直径增大0%,20%,40%,60%,80%,将肠道内表面朝外套在半圆柱体上,使5个肠段环向应变率依次为0%,10%,20%,30%,40%,然后测不同应变条件下摩擦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当环向应变率小于10%,随着速度和载荷的增大摩擦系数上下波动较小基本不变;当环向应变率大于10%,随着速度和载荷的增大摩擦系数上下波动较大,增幅明显。提出了摩擦系数变化的机理:当肠道环向应变率小于10%,润滑形式为混合润滑;环向应变率大于10%,润滑形式转化为边界润滑。建立了肠道产生粘弹性变形和不产生粘弹性变形时的两种摩擦力预测模型,并采用Matlab进行了数值模拟。第一种模型利用薄壳理论和肠道粘弹性变形模型建立肠道蠕动的动力学模型,将蠕动波简化为正弦波,利用五元粘弹性模型和基本摩擦定律推导出摩擦力计算表达式。第二种模型考虑了内镜微型化后,不受肠道粘弹性变形影响仅由内表面形貌和物理化学性质决定,采用边界润滑理论和分形理论推导出了摩擦力计算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有蠕动比没有蠕动时胶囊产生的摩擦力大;摩擦力随着胶囊内镜半径、长度、速度增大而增大;半径比长度产生的摩擦力增量大;前进端与驱动端接触角产生的摩擦力增量相当,相同的接触角前进端比驱动端产生的摩擦力大,重力产生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

王树志,李晓阳,李坤[3](2011)在《人体主动脉弓周向应力的非线性数值模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为了解主动脉弓的受力状况,选择适当的本构关系,为进一步分析人体主动脉弓的生物力学特性提供参考依据,并为临床治疗主动脉弓夹层瘤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使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两种约束条件(第1种约束条件:沿升主动脉管轴方向的约束;第2种约束条件:升主动脉端可自由运动,但端部用半球封闭)的3种本构关系(线性本构、指数函数本构和M-R两参数本构)在两种载荷(10.67 kPa和26.66 kPa)下主动脉弓模型的周向应力,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探讨。结果建立了两种约束条件下的模型,并分别得出了在这两种约束条件下的3个本构关系在两种载荷下主动脉弓的周向应力的云图和周向应力沿弧长的分布。结论指数函数本构关系可以较全面地反映主动脉弓血管的物理属性。第2种约束条件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主动脉弓的物理特性。

刁吉亭[4](2010)在《铍针治疗肩胛提肌止点张力性疼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中关于“项痹病·肩胛提肌劳损”中的一个症状-肩胛提肌止点张力性疼痛作为研究目标,通过临床两种针法的对比及动物实验研究,探索在筋膜层进行减张减压治疗的疗效及机理。肩胛提肌起自上位四个颈椎横突的后结节,止于肩胛骨内上角,当起点固定时具有向上提拉肩胛骨的作用,起止点异位后,则具有参与颈部肌群固定颈椎,维持头部姿势的作用。长期处于潮湿、阴冷的工作环境中或从事会计、文书工作或长期操作电脑等长期低头工作姿势会造成颈肌包括肩胛提肌起点的劳损、肌肉紧张痉挛、深筋膜增厚、炎性渗出、粘连而刺激局部感觉神经末梢,产生神经支配区域的酸胀、疼痛、不适感。属于中医“颈部伤筋”的范畴。近年来,由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本课题临床研究部分选取肩胛提肌止点张力性疼痛病例作为切入点,来探讨软组织张力与疼痛的相关性.采取对照连续治疗的方法,三个月以上随访,对铍针和毫针两种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并借助压痛仪和软组织张力仪对疗效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估,为颈肩腰腿痛形成客观的、规范的诊疗标准而进行探索性研究。100例病历资料全部来自于马来西亚吉亭中医药专科中心,男性37例,女性63例;年龄14-59岁,平均35.72岁;本次发病病程3-7天,平均4.89天。所有病例均通过病例选择标准后,按照首次就诊时间顺序随即选入铍针治疗组和毫针对照组,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观察。结果显示铍针治疗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8.00%和96.00%,毫针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38.00%和58.00%,两组优良率的差异在α=0.05水准上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试验组具有较好的疗效。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症状体征评分、VAS疼痛评分、压痛值和软组织张力值四项指标上,两组间的差异均在α=0.05水准上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轮廓分析图分析表明,铍针治疗组的效果优于毫针对照组,因而可以认为使用铍针具有较好的疗效。动物实验部分共使用家兔16只,分为三组,统一采用绷带结扎的方法制作形成下肢筋膜腔内高压状态。其中第一组6只,用于观察直视下铍针与毫针、针刀对小腿筋层的松解效果;第二组5只,用于对比观察结扎后铍针松解与否所致小腿局部实验点的软组织张力值的差异情况;第三组5只,用于观察结扎后1小时以及铍针松解后1小时小腿局部实验点的软组织张力值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趋势。第一组实验结果显示,铍针既能够有效地在下肢筋膜腔内高压状态下制造出一定的刃口,又不至于造成刃口过大而导致局部出血过多,说明铍针刺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筋膜局部的张力,且在治疗的同时又不至造成较大的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第二组实验结果显示,铍针松解后,测得局部软组织张力明显缓解,并随时间推移而下降,这种现象考虑为局部皮肤和筋膜存在铍针刃口,随着其他部位软组织张力增高,刃口在一定程度内扩大所造成的减张效果所致;第三组实验结果显示,以松解前一时间点为协变量,松解后实验点处的软组织张力变化相对于松解前存在统计学差异,说明铍针松解作用明显。从轮廓分析图来看,在结扎后2小时,即铍针松解后1小时观测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综合分析临床和家兔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铍针通过对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肉的切割,使筋膜腔内压力减低,筋膜表面张力降低,松解粘连,消除瘢痕,从而消除感觉神经末梢所受的刺激和压迫,缓解疼痛。对于需要局部减压减张的治疗来说,铍针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祁峰,肖鲁伟[5](2010)在《血管拉伸吻合法修复四肢主干动脉缺损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

马利杰[6](2008)在《静脉移植治疗动脉缺损的系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血管损伤不论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发生率都较高,据统计和平时期在医院就诊的创伤患者中大约3.8%-6.5%合并有血管损伤,血管损伤中四肢多见,下肢血管损伤约占整个血管损伤的57%,上肢约占34%,动脉损伤多于静脉损伤。此外,血管穿刺或插管造影的医源性因素亦增加了血管损伤的机会。血管损伤的危险性在于大出血和肢体缺血坏死或功能丧失,严重者威胁病员的生命。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血管损伤的处理以结扎为主,截肢率很高。DeBakey等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军队2471例动脉损伤中仅81例做了动脉修复术。动脉结扎术后约半数病人发生肢体坏疽需要截肢术。直到朝鲜战争才广泛、成功地进行了动脉修复术。1988年Hughes等报道截肢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49%下降到13%。在越南战争,虽然使用了高速子弹造成了更严重软组织损伤,但经过及时清创和修复术,美国外科医生治疗了7500多例血管损伤,截肢率仍保持在13%左右。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成熟及相关学科发展使血管损伤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血管修复已成为血管损伤治疗的常规方法。血管损伤的修复包括断端直接吻合、局部修复和血管替代物移植。对于严重的血管挫伤往往存在大范围的血管内膜损伤,断端直接吻合极易形成血栓导致修复失败,因此需要切除损伤的血管,造成的血管缺失将选择血管替代物修复,目前较常用的是自体血管、人工血管替代物等。人工血管替代物由于弹性、顺应性与动脉差异大,没有完整的内膜,管径太小(<6mm)易形成血栓,因此常用于大血管的修复,自体静脉因其结构与动脉相似就有完整的内膜和平滑肌层,因此是中小血管理想的替代物,但由于移植时机械、缺血等损伤以及在动脉环境下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移植的静脉将随移植时间的延长经历一个动脉化的过程,表现为内、中膜过度增厚,管壁僵硬,最终导致移植静脉管腔再次狭窄。据文献报道,静脉移植术后早期(移植后30d内)静脉阻塞率达5%26%;在晚期(移植后2年以上)下肢动脉重建后的5年累积阻塞率高达40%。其通畅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如何减轻移植静脉内膜的过度增厚是防治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关键。本实验将通过应用药物、外支架等手段对移植静脉进行干预探讨防治移植静脉内膜过度增厚的方法。第一部分双层静脉移植对移植静脉内膜过度增厚的抑制作用自体静脉移植是治疗周围血管病变和缺损的常用方法,但由于移植时机械、缺血等损伤以及在动脉环境下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移植的静脉将随移植时间的延长经历一个动脉化的过程,表现为内、中膜过度增厚,管壁僵硬,最终导致移植静脉管腔再次狭窄。现已有实验证实移植静脉外周支持可以减轻移植血管内膜增厚,增加远期通畅率。目前所应用的静脉外支架有自体组织支架和人工合成材料支架等,常见的自体组织支架包括心包膜、软组织等,人工合成材料支架包括不可吸收材料的和可吸收的两类。人工材料的支架长期存留体内会出现慢性炎症、局部感染、静脉外膜纤维化等并发症。自体组织支架弹性及顺应性与动脉差异较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双层静脉,以自体静脉作为移植静脉的外支架,通过动物实验观测双层静脉移植对移植静脉内膜增厚的影响,其优点是此支架有正常的血管结构,弹性和顺应性与动脉接近,生物相容性好。目的:探讨自体双层静脉移植治疗动脉缺损对移植静脉内膜过度增厚的影响。方法:选取7-8个月月龄,体质量20-25kg,体格健壮的同品系山羊24只,48条股动脉。每只动物左、右股动脉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将双层静脉移植于动脉缺损处,对照组移植单层静脉,术后1天、1周、2周和4周多普勒彩色超声仪测定移植静脉管腔直径,术后1周、2周和4周切取移植静脉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测定各组内膜厚度及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静脉移植后随术后时间的延长,管径逐渐增加,实验组静脉管径增加小于对照组;术后1周、2周和4周对照组内膜厚度分别为72.68±12.87、172.62±48.01、284.39±37.72,实验组内膜厚度分别为50.35±8.92、105.38±26.39、201.84±30.21,实验组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1周、2周和4周对照组PCNA指数分别为26.93±2.08、45.78±4.32、29.60±2.59,TUNEL指数分别为18.93±2.06、27.68±3.34、21.15±1.43,实验组PCNA指数分别为19.75±1.71、33.26±3.30、21.54±3.52,TUNEL指数分别为15.11±1.18、22.56±2.55、17.98±2.04,实验组细胞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分别均小于对照组。结论:双层静脉移植可以有效的抑制移植静脉管腔的过度扩张,并抑制内膜过度增厚。第二部分阿托伐他汀对移植静脉内膜增厚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血管损伤是创伤中常见的损伤,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了保全病员生命,血管损伤后往往对损伤血管进行结扎或行损伤肢体的截除。60年代以后,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使血管修复成为了可能,因此在保证生命的前提下,行血管修复、血循环重建术以恢复肢体功能是目前血管损伤治疗的主要方法。自体静脉移植是治疗周围血管病变和缺损的常用方法,但由于移植时机械、缺血等损伤以及在动脉环境下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移植的静脉将随移植时间的延长经历一个动脉化的过程,表现为内、中膜过度增厚,管壁僵硬,最终导致移植静脉管腔再次狭窄。如何减轻移植静脉内膜的过度增厚是防治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关键。目前常见的用于防治血管内膜过度增厚的药物可分为抗凝类药物、作用于白细胞的药物和降血脂类药物等几种。他汀类是新型的降血脂药物,除降低血脂外还有很广泛的药理作用,阿托伐他汀是新一代的他汀类药物,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能有效的抑制动脉成形术后内膜的过度增厚,为了明确阿托伐他汀是否能减轻静脉移植后移植物内膜增厚,我们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静脉移植术后移植物内膜过度增厚的影响。方法:选取7-8个月月龄,体质量20-25kg,体格健壮的同品系山羊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0只动物。手术暴露双侧股动脉并部分切除造成动脉缺损,选取大隐静脉一段倒置吻合修复动脉缺损,实验组在饲料中以60mg/d的量掺入阿托伐他汀片,术后2周,4周取材,对移植静脉进行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测定内膜厚度,PCNA指数和TUNEL指数,统计学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病理学检测发现,静脉移植术后2周和4周,内膜不同程度的增厚,术后2周和4周对照组内膜厚度分别为205.74±20.17 um、331.70±25.18 um,实验组内膜厚度分别为168.84±19.34 um 194.51±17.02 um,实验组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2周和4周实验组PCNA指数分别为27.19±1.96、16.15±2.19,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3.04±2.63、28.89±2.24(p<0.01);术后2周和4周,实验组TUNEL指数为35.78±2.59、31.02±2.59,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6.07±2.05、20.74±1.86(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减轻移植静脉内膜的过度增厚。第三部分管径不同的静脉移植物治疗动脉缺损的实验研究静脉移植是修复动脉缺损常用的方法,静脉移植于动脉系统后,由于静脉管壁平滑肌层数少、壁较薄,弹性小于动脉,在动脉高压血流作用下将过度扩张造成损伤和内皮细胞功能改变,另外由于移植物与宿主动脉管径不匹配而造成移植物管腔内及吻合口处血流动力学改变或发生湍流,这些均是促使静脉移植物发生结构重塑因素。因此减少移植物处血流动力学紊乱是减轻移植物内膜过度增厚的关键,移植物管径与宿主动脉的差异可能对移植后静脉内膜的增厚起着重要的作用,动脉缺损时选择不同口径的静脉移植物其远期通畅率是否不同还未见明确报道,目前,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静脉口径的选择只是从经验上考虑,一般认为静脉口径与动脉口径接近为好,也有的学者认为静脉移植段口径应略小于动脉口径为好。我们将通过动物实验选择不同口径的静脉移植物修复动脉缺损,观察移植静脉在术后不同时间时内膜厚度、管腔直径及局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明确不同口径的静脉移植对静脉动脉化的影响。目的:探讨静脉移植治疗动脉缺损时,管径的不同对移植物内膜增厚的影响。方法:选取同品系雄性短毛山羊24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动物实验室提供),体质量20-25kg,体格健壮,体型匀称,7-8个月月龄大小。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8只动物16条股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得术区股动脉直径为2.47±0.05 mm,静脉移植术后第一天测得的移植物管径作为移植静脉的初始管径。移植术后A组静脉的初始直径是宿主动脉的68.42%,B组静脉的初始直径是宿主动脉的95.95%,C组静脉的初始直径是宿主动脉的160.73%。测定术后2周和4周移植物管径,计算血管壁剪切应力,取材进行病理学分析,测定内膜厚度和PCNA指数。结果:术后2周和4周,各组移植静脉内膜层明显增厚,可见大量增殖的细胞,与中膜层分界明显,A、B、C组术后2周内膜厚度分别为255.6723.93um、200.14±36.33 um、276.39±39.05 um,术后4周内膜厚度分别为379.42±26.39 um、315.12±18.69 um、394.99±20.19 um, B组静脉移植物内膜厚度小于A、C组(p<0.05),A、C组间内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A、B、C组术后2周PCNA指数分别为49.63±3.84、40.17±6.25,51.17±4.38,术后4周PCNA指数分别为36.96±6.42、27.23±2.21、34.89±3.04,B组静脉移植物内膜PCNA指数小于A,C组。结论:应用静脉移植修复动脉缺损,移植静脉管径与动脉管径相近时,静脉内膜增厚程度最小。第四部分山羊全身麻醉方法的相关研究动物实验是外科学科研工作中一种重要而有效的研究方法,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模型的建立尤为重要,血管外科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兔、犬、猪和山羊等,兔血管较细、静脉壁菲薄,与人类的血管壁差异较大,且手术操作困难,通畅率低,一些实验设想不能顺利实现,因此犬、猪和山羊等大型动物成了血管外科实验合适的选择。山羊温顺、体形大、肢体修长、四肢血管分布表浅易于解剖操作,动静脉管径及壁厚与人类小血管相似,是血管外科科学研究中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为了便于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保证血管吻合的质量和减轻动物的痛苦,满意的麻醉非常重要。实验动物麻醉要求便捷、高效、且死亡率低。山羊属于反刍动物,不适当的麻醉容易出现胃内容物返流勿吸,致使明显的呼吸不畅、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现在常用的巴比妥盐类麻醉药,如戊巴比妥钠有较明显的呼吸抑制作用,且作用时间短,为了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术中往往需要反复追加,用量稍大及可引起动物死亡。目前常用的麻醉方法其缺点是:对于大型动物,如要长时间麻醉需行气管插管,通过静脉连续注入药,这些操作较为繁琐、困难,耗时费力,不适于大量动物实验操作,本实验将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寻求了一种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好且安全的复合麻醉方法。目的:对比山羊单纯麻醉与复合麻醉的效果,探讨一种安全高效便捷的山羊麻醉方法。方法:选取山羊30只,随机分为A、B、C三组,仰卧位固定,头偏向一侧,均不行气管插管术,通过肌注的方式给药,并通过逐渐追加药物来延长麻醉时间,A组给予单纯戊巴比妥钠麻醉,B组给予单纯氯胺酮麻醉,C组给予地西泮、戊巴比妥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记录三种麻醉方法的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及麻醉死亡率。结果:A组动物第一次给药后18.1±2.6min进入有效麻醉状态,有效麻醉维持93±9.6 min,如要延续麻醉时间需继续注射戊巴比妥钠,维持有效麻醉状态192.1±10.3 min,需药物1236.6±69.2 mg,死亡率33.3%;B组:第一次给药后10.4±1.5 min动物进入有效麻醉状态,维持29.5±3.9 min,如要延续麻醉时间需继续注射氯胺酮,维持有效麻醉状态80.9±6.9 min,需药物458.6±21.3 mg;C组第一次注射戊巴比妥钠和氯胺酮后5.6±1.4 min动物进入有效麻醉状态,如要延续麻醉时间需继续注射两种药物,维持有效麻醉状态239±13.3 min,需戊巴比妥钠736.2±55 mg,氯胺酮257.3±9.5 mg,死亡率10%。统计学分析显示,地西泮、戊巴比妥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减少因麻醉药物用量过大造成的动物死亡。结论:地西泮、戊巴比妥钠和氯胺酮复合麻醉,麻醉起效快、麻醉维持时间长、动物死亡率低、麻醉效果好,优于戊巴比妥钠或氯胺酮单纯麻醉,是一种高效、便捷、安全山羊全身麻醉方法。

汤松伟[7](2007)在《应力在门脉高压症形成和发展中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制备肝前型门脉高压症兔模型,检测其门静脉主干及小肠系膜曲张静脉的生物力学特性参数,探讨应力在门脉高压症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生物力学机制,并探索无创检测门静脉压力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两步法完全结扎门静脉,建立门脉高压症兔模型,以CT门静脉血管造影(CTA)观察门静脉系统血管形态变化,体外超声技术测算门静脉切变率,开腹检测门静脉系统直径、压力、血流量等血液动力学参数,以及门静脉系统血管的形态学指标。通过专业的软件分析计算门静脉系统血管的应力和应变,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1.模型组均形成门静脉高压,其中80%有不同程度小肠系膜静脉曲张;2.模型组门静脉、小肠系膜静脉的张开角、周向应变及周向应力均增大,切应力均减小;4.模型组门静脉和小肠系膜静脉的张开角、轴向应变、周向应变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82、-0.726、0.525;两部位压力、切应力、周向应力及切变率之间也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65、0.593、0.944、0.593;5.超声测算的正常组(对照组)门静脉切变率(X)与在体测量的门静脉压力(Y)之间具有负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 =-0.8182;超声测算的模型组门静脉切变率(X)与在体测量的门静脉压力(Y)之间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 =-0.7422。结论:1.二步法完全结扎门静脉可以成功复制出肝前型门脉高压症兔模型。2.门静脉CTA可作为观察门脉高压时门静脉系统血管形态学改变的方法。3.肝前型门脉高压症形成后门静脉和小肠系膜曲张静脉血管的应力发生了显着改变,表现为剪切应力减小、周向应力增大;门静脉和小肠系膜静脉的剪切应力、周向应力之间均存在线性相关关系。4.肝前型门脉高压症形成后门静脉和小肠系膜曲张静脉生物力学特性发生了显着变化-张开角及周向应变均显着增大。5.超声测算的门静脉切变率与门静脉压力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为无创检测门脉压力提供了实验依据。

陈君[8](2006)在《强直性脊柱炎截骨矫形术对下腔静脉拉伸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脊椎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晚期形成驼背畸形,导致患者肺部通气受限、上身重心前移、双目难以平视,影响日常生活及美观,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目前采用脊柱截骨术矫正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驼背畸形是公认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截骨矫形术导致腹腔大血管损伤、断裂是令手术者最担忧、后果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何避免大血管的损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有学者对腹主动脉进行了纵向牵拉的生物力学实验,认为拉伸速度愈快,则断裂伸长率越小,腹主动脉越容易损伤,腰椎前柱伸长率不应该超过正常腹主动脉的断裂伸长率。目前尚未有下腔静脉拉伸实验的报道。本文对正常人新鲜尸体的下腔静脉进行拉伸实验,测定其破坏载荷及伸长比。测算安全适宜的拉伸范围,并与腹主动脉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论是在60mm/min拉伸速度下,下腔静脉的平均断裂强度为42.19N、断裂伸长量30.21mm、断裂伸长率81.72%。,截骨矫形手术中,脊柱的伸长率小于23.5%时,不会引起下腔静脉的损伤。

王海章[9](2005)在《软组织间歇性气囊挤压在动物骨折愈合模型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骨折愈合是指骨折断端间组织修复的反应过程,其最终结局是损伤的骨组织恢复正常的结构及生物力学功能。软组织间歇性气囊挤压装置过去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循环疾病,这种装置已证实能够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溃疡,淋巴水肿,静脉功能障碍及动脉闭塞性疾病。间歇性气囊挤压肌肉和血管的机械效应可减轻静脉淤滞,降低静脉压,增加动脉血流和组织间液回流;其生物学效应是增加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PG)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合成,减少纤溶酶原抑制物的合成。研究认为突然给下肢提供一个一致的外压,改变组织的血液动力学,加速血流有效的排空,导致增加了动-静脉压力梯度,最终结果增加了动脉血流。血液循环,特别是动脉血流被认为是骨折愈合的主要因素,因此,间歇性气囊挤压软组织能够增加骨折部位的动脉血流。本实验目的旨在动物骨折模型中评价间歇性气囊挤压软组织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探索一种新型的促进骨折愈合的方法,为临床加速骨折愈合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健康成熟雌性日本大耳白兔30 只,兔龄1215 月,体重4.14.5 公斤。无菌条件下在左下肢胫骨中段同一平面用标准技术开放横断截骨,在截骨面形成3 毫米宽缺损的骨折模型,骨折段间用四针双棒外固定。为了模拟

刘晓华,刘志成[10](2004)在《生物软组织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生物软组织力学本构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肌肉、韧带、肌腱、皮肤、粘膜、血管、腔体器官(如眼球)等领域。

二、兔股动、静脉轴向张力-应变关系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兔股动、静脉轴向张力-应变关系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血管支架血流动力学性能体外测试装置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冠心病及其治疗
    1.3 血管支架技术
        1.3.1 血管支架发展简介
        1.3.2 支架术后再狭窄
        1.3.3 预防ISR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1.4 血管支架耦合系统血流动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4.1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进展
        1.4.2 临床与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1.4.3 体外实验研究进展
    1.5 课题立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立题依据
        1.5.2 课题的经费来源
        1.5.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血管支架耦合系统血流动力学理论分析
    2.1 血流动力学概述
    2.2 血管支架耦合系统各部分组成力学性质
        2.2.1 血液
        2.2.2 血管
        2.2.3 支架
    2.3 血液流动模型
        2.3.1 牛顿流体的Poiseuille流动
        2.3.2 Womersley理论
    2.4 壁面剪应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测试平台总体设计
    3.1 功能需求
    3.2 总体方案设计
        3.2.1 电化学方案
        3.2.2 高速CCD方案
        3.2.3 两种方案的比较
    3.3 关键技术
        3.3.1 高速CCD技术
        3.3.2 图像处理技术
        3.3.3 虚拟仪器技术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侧试平合硬件与软件设计
    4.1 硬件设计
        4.1.1 动力发生装置
        4.1.2 血管支架耦合系统
        4.1.3 CCD观测模块
        4.1.4 压力与流量传感器模块
        4.1.5 回路模块
    4.2 软件设计
        4.2.1 软件需求分析
        4.2.2 软件详细设计
    4.3 软硬件测试与滤波
        4.3.1 测试
        4.3.2 滤波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平台原型与血流动力学实验
    5.1 系统原型与图像处理
    5.2 狭窄血管血流动力学实验
        5.2.1 拉法尔型狭窄血管实验
        5.2.2 交错型狭窄血管实验
    5.3 耦合系统血流动力学实验
        5.3.1 实验结果
        5.3.2 结果讨论
    5.4 正常血管血流动力学实验
        5.4.1 实验结果
        5.4.2 结果讨论
    5.5 WSS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软体柔性管状器官的生物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消化道生物摩擦学发展现状
        1.2.1 消化道内镜检查并发症
        1.2.2 胶囊式内镜与消化道的生物摩擦学
        1.2.3 微机器人内镜与消化道的生物摩擦学
    1.3 消化道生物摩擦学研究方法
        1.3.1 离体管内实验法
        1.3.2 离体开式实验法
        1.3.3 有限元分析法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消化道内表面微细结构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舌头的内表面形貌
        2.3.2 食道的内表面形貌
        2.3.3 胃的内表面形貌
        2.3.4 小肠的内表面形貌
        2.3.5 大肠的内表面形貌
    2.4 消化道的分维数
        2.4.1 分维数计算方法
        2.4.2 小肠的分维数
        2.4.3 小肠的内表面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消化道的力学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食道的力学性能
        3.3.2 十二指肠的力学性能
        3.3.3 空肠的力学性能
        3.3.4 回肠的力学性能
        3.3.5 大肠的力学性能
        3.3.6 分析讨论
    3.4 软组织的拟弹性
    3.5 力学模型
        3.5.1 薄壳一般理论
        3.5.2 消化道的控制方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肠黏液流变性和润滑性
    4.1 引言
    4.2 流变性实验
        4.2.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结果与讨论
        4.2.4 流变性机理分析
    4.3 润滑性实验
        4.3.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4.3.2 实验方法
        4.3.3 结果与讨论
        4.3.4 肠黏液润滑性机理分析
    4.4 其他几种生物润滑液
        4.4.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4.4.2 实验方法
        4.4.3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消化道的生物摩擦学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摩擦系数与环向应变
        5.3.2 摩擦系数与载荷
        5.3.3 摩擦系数与速度
        5.3.4 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摩擦力预测模型及仿真分析
    6.1 引言
    6.2 有粘弹性变形的摩擦力预测模型
        6.2.1 应力松弛本构方程
        6.2.2 肠道蠕动模型
    6.3 无粘弹性变形的摩擦力预测模型
        6.3.1 肠道结构模型
        6.3.2 肠道结构转化模型
        6.3.3 肠道的摩擦力预测模型
        6.3.4 摩擦力计算表达式
    6.4 仿真分析
        6.4.1 数值分析
        6.4.2 结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申请专利和主持参与科研项目

(3)人体主动脉弓周向应力的非线性数值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主动脉弓的非线性数值模型
    1.1 主动脉弓几何模型
    1.2 主动脉弓非线性数值方法
2 周向应力对比
    2.1 第1种约束方式下的对比
        2.1.1 载荷为10.67 k Pa
        2.1.2 载荷为26.66 k Pa
    2.2 第2种约束方式下的对比
        2.2.1 载荷为10.67 k Pa
        2.2.2 载荷为26.66 k Pa
3 讨论
    3.1 第1种约束
    3.2 第2种约束
4 结论

(4)铍针治疗肩胛提肌止点张力性疼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正文
    第一部分 两种针法治疗肩胛提肌止点张力性疼痛的对比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病例选择
        3 治疗方法
        4 观察指标与方法
        5 伦理学要求
        6 数据处理
        7 治疗结果
        8 统计分析
        9 研究结果
        10 讨论
    第二部分 两种针法在筋膜层作用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6)静脉移植治疗动脉缺损的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研究论文 静脉移植治疗动脉缺损的系列研究
    引言
    第一部分 自体双层静脉移植治疗动脉缺损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阿托伐他汀对移植静脉内膜增厚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不同管径静脉移植治疗动脉缺损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山羊单纯与复合全身麻醉效果的比较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血管损伤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血流机械应力作用下自体移植静脉的重塑
致谢
个人简历

(7)应力在门脉高压症形成和发展中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详细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肝前型门脉高压症动物模型的制备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门脉高压症门静脉系统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8)强直性脊柱炎截骨矫形术对下腔静脉拉伸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强直性脊柱炎截骨矫形术
    1.1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
    1.2 强直性脊柱炎的内科治疗
    1.3 截骨矫形术
第二章 下腔静脉的生物力学测定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9)软组织间歇性气囊挤压在动物骨折愈合模型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论文 软组织间歇性气囊挤压在动物骨折愈合模型中的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促进骨折愈合的物理因子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兔股动、静脉轴向张力-应变关系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血管支架血流动力学性能体外测试装置的实验研究[D]. 魏延宾. 东南大学, 2017(04)
  • [2]软体柔性管状器官的生物摩擦学性能研究[D]. 王泽. 江苏大学, 2013(05)
  • [3]人体主动脉弓周向应力的非线性数值模型研究[J]. 王树志,李晓阳,李坤. 医用生物力学, 2011(01)
  • [4]铍针治疗肩胛提肌止点张力性疼痛的临床观察[D]. 刁吉亭.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10)
  • [5]血管拉伸吻合法修复四肢主干动脉缺损的临床研究[J]. 祁峰,肖鲁伟. 中医正骨, 2010(04)
  • [6]静脉移植治疗动脉缺损的系列研究[D]. 马利杰. 河北医科大学, 2008(12)
  • [7]应力在门脉高压症形成和发展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 汤松伟. 第二军医大学, 2007(03)
  • [8]强直性脊柱炎截骨矫形术对下腔静脉拉伸的生物力学研究[D]. 陈君. 青岛大学, 2006(09)
  • [9]软组织间歇性气囊挤压在动物骨折愈合模型中的作用[D]. 王海章. 河北医科大学, 2005(06)
  • [10]生物软组织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J]. 刘晓华,刘志成.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4(03)

标签:;  ;  ;  ;  ;  

兔股动静脉轴向拉应变关系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