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鱼文化与古代知识分子的鱼情结(论文文献综述)
朱保养[1](2018)在《论鱼之吉祥图案的随俗雅化》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吉祥图案多种多样,在中国流传数千年。"吉祥"的寓意使得中国吉祥图案在民间广受欢迎和应用。鱼纹图案作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它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演变历史,有着极其丰富的吉祥寓意和内涵。从最初鱼纹作为先民崇拜的图腾和生殖的象征,到后来隐喻男女之爱,甚至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象征,鱼纹都被中华民族赋予了许多吉祥寓意和思想内涵。也在这基础上鱼纹在民间和文人士大夫两个阶层得到普遍流传的图象题材。本文通过对鱼纹的表现应用含义,文人士大夫思想特征及其在鱼纹上的体现进行研究,探讨鱼之吉祥图案的随俗雅化。
王小兰[2](2018)在《中国传统风景园林赏鱼景点研究》文中指出赏鱼景点作为中国古代造园的一项重要传统要素,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传统赏鱼景点不但历史悠久,千姿百态,而且文化历史韵味独特,丰富了中国传统园林的文化内涵。“鱼”从物质功能到审美功能的转变,其与中国传统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从历史、文化以及景观构成的角度以传统赏鱼景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整理归类,疏通了赏鱼景点的起源以及历史脉络,并通过实地调研结合景观实例进行分析,从而概括赏鱼景点的理法,最后总结赏鱼景点的保护策略以及继承与发展。为中国传统赏鱼景点的研究提供更好的资料,为保护和继承赏鱼景点提供一定的建议。本文研究主要的内容和成果如下:(1)追究赏鱼景点的形成之源。根据研究结论得出赏鱼景点的形成来源于原始鱼文化,包括:原始鱼生产、鱼民俗、鱼哲学等,其都是促成赏鱼景点形成的重要因素。(2)梳理赏鱼景点发展的历史脉络。根据赏鱼景点发展的所呈现的方式将其历史发展分成:原始池塘养鱼、放生池养鱼、园林中的观赏鱼池、盆养观赏鱼四个阶段。(3)基于调研基础上,以典型赏鱼景点:花港观鱼老鱼池、玉泉观鱼、网师园、留园、沧浪亭、圆明园、避暑山庄、蠡园渔庄为对象,从传统园林造景艺术的角度总结分析传统赏鱼景点的造园理法。(4)以当代传统赏鱼景点的现状为基础,阐述传统赏鱼景点所面临的问题和相对应的保护措施。最后分析典型案例新花港观鱼的在传统理法上的继承与发展。
符亦文[3](2015)在《论动画的跨文化传播》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试图以动画本体论为出发点探讨动画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在跨文化传播中建构文化空间与形塑国家形象的可能性。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是表达,更是传播。在视觉文化占主导的时代,动画以夸张、变形的艺术风格给观影者带来最直观、最迅捷的视觉震撼体验。但是,本文并不限于在一般意义上探讨动画的艺术本质及其相较其它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文化传播优势,而是以此为切入点,探究动画作为文化载体在跨文化传播中承担的文化传播功能。探讨动画的文化传播功能的理论意义不仅在于对当下普遍将其视为"小儿科",仅看见其显现的娱乐性而忽视它隐含的意识形态特质的思维定势进行反思,更在于审视和思考如何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以动画作为媒介表达与建构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本文在于积极回答时代课题。随着全球化浪潮、视听文化以及新媒体合流的加剧,国与国之间的地缘边界变得日益模糊,不同国家之间力量的角逐也由之前"硬实力"的较量变成"软实力"的比拼。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性。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能对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对外提升国际竞争优势。中国经济大国的形象已经确立,可是文化大国的形象却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却不是文化传播大国,更不是文化输出大国。传播力的滞后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西方人心目中固化、扭曲的"中国形象",使"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而且也让国外传播媒介"趁虚而入",强势占领国内市场,"哈美"、"哈日"、"哈韩"风此起彼伏。所以本文研究内容正视社会现实,它也许不能完全改变跨文化传播视域中异化的"中国形象",但却为"中国形象"的重塑提供了可能;它也许无法在短期内改变"西风"压倒"东风"的文化生态,但至少为中华民族何以重拾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等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张远博[4](2014)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符号”提炼——当代景观设计易寻求的中国民族特点》文中研究表明当代景观设计正趋于民族化,有民族特点的景观设计更容易满足当代人的审美,也更容易体现出不同国界的区域和人文特点,方便设计师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对于如何做好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当代景观设计,笔者对古典园林研究和当代景观设计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提炼出一些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设计的经典"符号",希望作为易寻求和易使用的设计手法,对民族化趋势下的当代中国景观设计有所帮助1。
景高娃[5](2014)在《中国传统鱼纹图案的发展及鱼的美好寓意》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鱼纹图案是我国历史最长、应用最广、并负载着一些民俗吉祥寓意的文化标志。本文将以一些出土文物为证,着重探讨鱼纹图案的演变历史并分析其原因。鱼纹图案的演变史实际就是最初作为原始图腾的鱼其神性不断淡化,逐渐走向民间的过程。在民间,鱼深受人们喜爱,并被逐渐赋予了新的意象。
同春芬,刘悦[6](2012)在《论鱼文化与渔文化》文中认为在古文中,鱼和渔是同一个字。在现实生活中,鱼文化与渔文化也经常会被混用。鱼文化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与鱼类及渔业活动有关的鱼物、鱼俗、鱼信等各种有形无形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渔文化是渔民在长期的渔业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流转性和传承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方面的成果。二者都与鱼有关,并且在非物质文化方面有相同之处。而鱼文化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分支,渔文化作为农业文化的一个分支,从文化的价值功能上看,二者在文化的适应功能、区别功能、遗传功能和动力功能的体现上都略有不同。
易瑛[7](2010)在《巫风浸润下的诗意想像 ——巫文化与中国现当代小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中国现当代作家处在由传统向现代嬗变的文化转型时期。他们面对穿越古老的历史时空而且从未消亡的民间原始、神秘的巫文化,重新进行理性思考和自觉的文化选择,并将奇异的巫性思维与文学的审美思维整合起来,从而使巫文化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存在的形态走向了多元化,并且具有了现代的色彩。本论文以20世纪的叙事作品——小说为研究对象,将20世纪中国小说置于巫文化的视野中进行考察,全面梳理中国现当代作家在20世纪文学现代化的历程中对巫文化重新选择的同与异,追溯与辨析巫文化在20世纪小说中存在方式的历时性变化,探究巫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能以种种隐蔽的方式合理存在的原因,试图对巫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参与20世纪中国民族文化建构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审美经验的创造进行归类分析和系统考察。论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五章:“绪论”分析了20世纪中国作家关注和选择巫文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论文选题的依据。并且对“巫”、“巫术”、“巫文化”进行了理论界定;梳理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论文的写作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一章通过研究从启蒙立场出发的20世纪中国作家对巫文化既质疑、批判又眷恋、肯定的复杂态度,透视现代启蒙者充满矛盾、悖论的精神世界,呈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面对文学的启蒙和文学的审美需要相互纠缠时复杂的心态。这一矛盾给作家创作造成的压抑与作家主体的反压抑,给作品带来了耐人寻味的艺术空间和令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深度。第二章论述了身处文化边缘地带、得到了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滋养的现当代作家的文化选择和创作追求与巫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些作家试图从民间独特的巫鬼信仰中,寻找到重新确认民族属性,拯救民族文化,安抚现代人心灵、医治现代文明病的路径。对以巫鬼信仰为文化核心的乡土世界的表现只是表层,其深层涵义是探索和建构一种理想的人性形式和生存方式。对自然人性和巫术仪式的召唤,成为他们返归自然、重回“神之存在”的时代的重要通道。其次,他们把巫文化作为一种观照世界和人生的文化哲学,为20世纪中国文学创造出了一种重象征、重冥想、重抒情、具有传奇色彩和神话意味的小说艺术,从而挣脱了理性统治一切的时代,为文学保留下了诗性飞翔的空间,大大丰富了20世纪文学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内涵。第三章主要结合20世纪40年代的农村题材小说、和建国后农村题材小说、革命斗争题材小说创作,探讨了巫文化与20世纪小说“造神”和“娱神”之间复杂的关系。在20世纪小说的政治叙事中,现当代作家通过对人神分离、人定胜天的肯定,对民间巫鬼信仰进行了“祛魅”的清理,与中国政治家从20世纪初期就开始了消灭民间宗教的“祛魅”运动达成了同谋。但是,政治祛魅的时代并不是巫鬼信仰绝迹的时代。现当代作家在对政治的叙事中,表现了民间巫鬼信仰与政治、革命之间既“合谋”又有所“游离”的复杂关系。一方面,作家们通过征用民间与巫文化相关的象征符号、巫术仪式,完成了造神、敬神运动,构建起新的政治神话;另一方面,现当代作家关注到民间信仰和权利秩序之间的复杂关系,试图挣脱出“政治祛魅”运动的简单粗暴,在时代留存的狭窄缝隙中,真实书写底层民众的宗教信仰心理,表现了巫鬼信仰成为民众精神的寄托、对生命存在的神秘感知、对民间权利的潜在补充等积极的意义。巫与政治似断实连,两者关系的暖昧不清,显示出20世纪中国现代性进程中,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政府、精英与民众之间控制与反控制、压制和利用、敌对和结盟等复杂的关系,为20世纪特定时期中国乡土社会民众的精神、信仰、宗教的特点留下了一份形象化记录,一份不同于官方正史的珍贵的民间精神档案,至今仍有其思想史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第四章论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寻根作家“寻根”与“寻巫”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寻根作家重建民族自我的现代化诉求,并没有完全以西方文化作为标准,而是开始挣脱现代化的隐形控制,将来自本土、民间、边缘的文化资源——巫文化引入了对文化转型和民族自我的建构的思考之中。其中,既有从对启蒙现代性的怀疑出发,到巫文化中发掘文化重建的有效质素的执着,又有启蒙主义文化语境下对巫文化的理性批判和现代反思。其次,巫文化具有的诗、史传统,激发了寻根作家对小说艺术形式饶有趣味的探索。寻根作家对巫文化诉诸于感性的审美选择,对民间神话、巫术仪式中保存下来的神话思维或巫性思维的复活,使来自本土、居于边缘的民间文化资源开始大幅度介入到文学叙事之中,带来了新鲜的思维方式和叙事手段,从而修正了在政治规约下已走向狭隘的现代化叙事中的固有模式和思维定势,使得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当代小说开始了对文学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探索,有力推动了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变革,开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新的文学话语时代的到来。第五章从探讨“先锋”与“传统”的关系出发,认为马原、残雪、余华、格非、林白、徐小斌等先锋作家在吸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养分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中到自小深受影响的中国传统巫鬼文化中去寻找能与西方现代文学思潮之间达到精神契合的因素。在古老、原始的巫术思维的启示下,先锋作家通过对预言、梦幻、宿命等非理性的描绘,颠覆了读者的日常生活经验,将读者引渡到一个超现实的、巫风弥漫的世界之中,去体验曾被遮蔽在理性秩序之下的普遍的非理性成分。理性和非理性合一的创作状态,使先锋作家进入到了巫师施行巫术的“临界状态”之中,在与灵魂的对话中,深刻表现了对曾被大众语言遮蔽的存在的勘探、对人的“真实的灵魂状态”的冷峻审视、对心灵的避难所的寻找。其中,林白、徐小斌等先锋女性作家通过对神秘的“女巫”归来的呼唤,完成了男权社会下现代女性悲壮的逃离与无望的拯救。在小说叙事上,先锋作家到巫鬼文化中开掘文学创新的资源,创造了“多重叙述人称”、“圆形结构”、“叙事圈套”等多样的叙事手段,来表达现代人的生存体验,从而实现了巫文化和现代意识之间的有效对接。结语部分肯定了中国现当代作家对巫性生命形态的向往和呈现,在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参与文化建构、重塑理想人性、建设物我和谐世界的重要意义;巫文化影响下带来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对宇宙和人生之谜的叩问、神性人格的建构、神话思维的复活、意象世界的营造、抒情风格的形成等对于深化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意蕴、提升20世纪文学的艺术品位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继续探讨包括巫鬼信仰、妈祖信仰等在内的民间宗教信仰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研究“巫性思维”和“艺术思维”的内在联系等课题的价值与意义。
钟珂[8](2010)在《民国以来京族海洋渔捞习俗变迁及其文化蕴涵研究 ——以广西东兴市(?)尾村京族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民俗文化是区分各少数民族的重要标志,民俗文化的内涵和意义的不同,体现了各少数民族对事物的不同认知和看法,具有民族代表性。它体现在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婚丧、礼俗、节庆等各种具体事务中,可以说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就了解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本文以京族聚居的广西西南边陲小镇江平镇的(氵万)尾村为调查对象,详细论述了京族以渔捞习俗为核心的民俗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特别是选取了沥尾村从民国时期至今的渔捞习俗的演变过程为调查对象,分析了京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因和内在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文中还论述了沥尾京族渔捞习俗与其他地区及少数民族渔捞习俗的关联和区别,论述了京族渔捞习俗保护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保护和传承京族渔捞习俗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保持京族传统文化原生态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氵万)尾京族渔捞习俗的内涵和意义,并梳理了(氵万)尾京族渔捞习俗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主要从表现形式、变化发展入手,综合运用历史文献法、文化变迁理论,以及比较研究和参与观察的方法,并结合民俗学、人类学的相关知识,对(氵万)尾京族渔捞习俗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通过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归纳出京族渔捞习俗的内涵、内容特征、变化模式、变迁缘由等,探讨当前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本文的写作,力求在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丰富的民俗资料,结合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与文献资料相互对比、分析,总结出有益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相关对策和方法。论文主要包括导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导言部分交待了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与选题相关的前人研究概况及研究对象、方法等问题。正文分六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是(氵万)尾村京族的基本概况。第二节概括了(氵万)尾村渔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第三节至第五节以(氵万)尾村作为调查对象,将(氵万)尾京族渔捞习俗的表现形式和演变过程按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民国时期、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至今,对(氵万)尾京族的渔捞习俗从生产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以及语言民俗各个方面进行考察和论证。以实地调查资料和文献材料为基础,呈现了沥尾京族渔捞习俗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展现出京族渔捞习俗的发展与演变过程。第六节探讨沥尾京族渔捞习俗演变的趋势,以实例分析了(氵万)尾京族渔捞习俗变化的内外部原因。第七节将(氵万)尾京族渔捞习俗的特征与表现形式和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渔捞习俗进行对比分析,显现沥尾京族渔捞习俗的独特性,寻找保护与发展(氵万)尾京族渔捞习俗的内因。第八节分析总结了(氵万)尾京族渔捞习俗独特的文化蕴涵和保护与传承的相关问题,探讨了京族渔捞习俗传承和保护的意义和相应对策。本文作者认为,沥尾京族渔捞习俗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是围绕渔捞生产和生活发展而来的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沥尾京族的海洋生存方式和海神宗教信仰是(氵万)尾京族渔捞习俗的主要特征,在解放以来由于受到内部和外来的影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氵万)尾京族渔捞习俗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都与当时的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演变缘由。本文以广西东兴(氵万)尾村京族的渔捞民俗活动为视点,通过探讨(氵万)尾京族渔捞习俗的内涵,归纳总结出京族渔捞习俗的核心和特点,结合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和方法,寻找保护和传承京族渔捞习俗的具体方式和措施。
杨霞[9](2010)在《《尘埃落定》的空间化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末期,学术界的“空间转向”使地理学与文化研究诸学科呈现出交叉互渗的态势。跨学科的空间视角也逐渐为许多研究领域所采用。文学地理学,特别是我国不同民族、不同语种文学之间的多元、平行、互动的比较研究,为探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和多民族文学关系开拓了新的理论视野。本文以阿来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为个案,以小说文本的空间因素和文化多样性研究为切入点,以空间理论和“文学平行本质的比较研究”等理论作为基本方法论,主要采用个案分析与理论阐述相结合,辅之以田野调查、作家访谈与文献资料的整合,将作家研究与作品研究相结合,解读和阐释阿来及其文学创作。《尘埃落定》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地理和文化的过渡地带,这个独特的地理空间,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混合交融地带。自然的和人文的因素在此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动态的、多维的、立体的混合空间。从文学与文化空间关系的层面看,这是一个具有文化人类学意义和文学生态学意义的多元文化生态区。本文力图在作家的创作实践和其所处的族群、地域、文化之间建立一种联系,立足空间理论和多元文化平行互动理论,从地理、历史、宗教、文化、语言、叙事、社会、政治的多维视角出发认识作家,解读文本。《尘埃落定》表层叙述的是麦其土司家族覆灭的故事,其深层叙述则呈现了特殊历史境遇下藏民族广大地域空间中的特殊区域——“嘉绒藏区”——一个汉藏结合部的藏族山地农区特定的族群历史和文化变迁,以及个体生命与群体归宿的精神困惑。本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从作家的成长地与文学发生地出发,分析了“嘉绒藏区”的地理空间与历史文化空间对阿来创作的决定意义,并对阿来的文学创作经历进行了梳理。笔者认为,嘉绒藏区的地理空间及其自然脉息是构成阿来精神世界的基础性因素,并铸造了阿来的空间感与空间意识。嘉绒藏族的族群史、宗教史,以及民间文化资源对作家阿来的成长及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章探寻了阿来的多元文化身份与其空间背景的密切关联,以及文化身份对作家精神世界和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血缘和族别是身份认同、族群认同、文化认同无法回避的两个核心问题。作为“嘉绒藏人”,阿来始终要面对族群——文化身份认同的尴尬与困惑。在《尘埃落定》中,阿来以隐含的方式,通过有着混杂血统的“傻子”少爷的反复质疑,对这种困惑与焦虑做了深刻地展示。第三章“第三空间语言”是对“第三空间”概念的延伸。笔者使用“第三空间语言”这个概念,意在立足于两种语言文化空间的交叉或中间地带,阐释、解读身处地理和语言文化过渡地带的作家在跨语言、跨文化创作中的多语言混合现象。第四章分析了《尘埃落定》独特的复调叙事视角。作品采用的是一个主人公以不同的声音自问自思的对话式叙事。从根本上看,复调的核心是多元价值观、多重独立思想的平行并存。这恰恰切合了阿来所经历的这个世界的多元、暧昧、模糊的状态。第五章,探讨了《尘埃落定》与多元文学文化传统的关系。阿来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种文学文化元素共存杂糅的特点,阿来不仅承袭了藏民族丰富的民间文学文化传统,也深受汉语文学传统以及世界文学特别是美国黑人文学、美国南方文学、拉美文学的影响。
郭飞[10](2008)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鱼文化思维》文中研究表明从早期的苑囿具有物质生产功能开始,鱼与园林就有了不解之缘。“鱼”作为动物资源不仅是园林造景的要素,而且与“鱼”相关的“景”更是园林审美和意境创造不可或缺的媒介。具体如秦汉皇家园林中的石鲸,抽象如东晋简文帝的“濠濮间想”,园林建筑如西游园的钓台、苏州怡园的画舫斋等等,“鱼”及其衍生出的“鱼文化”在园林中的影响可窥见一斑。本文拟从鱼文化的角度上分析其在中国古典园林里中作为造园要素的特点。从原始的渔猎文化谈起,介绍鱼的原始崇拜和在文字起源中的意义。然后分析在原始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化的过程中,鱼(渔)与儒、道的美学的联系,探析《诗经》中的比兴思维和孔子倡导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对园林中鱼文化的影响,庄子的“鱼我同乐”所带来的园林中特有的审美境界。探析在园林隐逸文化兴起的过程中,渔隐在园林中的融入和表现,以及对后来园林设计文化的影响。结合古典园林的文献及现存资料,分类汇集与鱼(渔)有关的园林表现,发现其内在的规律,从这些共同的特点中找寻其文化渊源,并对园林中依靠这一文化要素所形成的园林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其相同的文化来源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园林特点,以及其相同的建筑类型的不同处理手法。将研究园林文化与园林设计手法结合起来,将古人的设计理念与现代的建筑设计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以新的角度对古典园林进行分析,感受古典园林的魅力,以期对现代建筑设计起到相应的参考作用。
二、论鱼文化与古代知识分子的鱼情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鱼文化与古代知识分子的鱼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1)论鱼之吉祥图案的随俗雅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鱼纹的背景 |
1、鱼纹的发展及其表现形式 |
2、鱼纹的传统内涵 |
二、鱼纹在文人士大夫精神的象征 |
1、文人士大夫的特征 |
2、文人士大夫的精神 |
3、文人士大夫精神与鱼的特征关联 |
三、结语 |
(2)中国传统风景园林赏鱼景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 |
1.2.1 研究范围 |
1.2.2 释题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已有研究成果概述 |
1.4.1 古代文献 |
1.4.2 近现代相关研究 |
1.5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的思路 |
1.5.2 研究的方法 |
1.5.3 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论文的框架 |
2 古代鱼文化 |
2.1 鱼生产 |
2.1.1 最早的食物 |
2.1.2 渔文化 |
2.1.3 生活方式 |
2.2 鱼民俗 |
2.2.1 鱼之禳 |
2.2.2 鱼之祭 |
2.2.3 鱼之瑞 |
2.3 鱼哲学 |
2.3.1 道:濠梁之辩与渔夫之隐 |
2.3.2 儒:鱼与熊掌之取舍 |
2.3.3 佛:泽及鱼鳖的慈悲 |
2.4 鱼艺术 |
2.4.1 鱼诗词 |
2.4.2 鱼绘画 |
2.4.3 鱼生活 |
2.5 小结 |
3 中国古代赏鱼景点历史发展 |
3.1 上古时期:灵沼鱼池 |
3.2 中古时期:流水锦鲤 |
3.3 近古时期:池盆金鱼 |
3.3.1 社会文化及技术背景 |
3.3.2 放生池赤鳞 |
3.3.3 金鱼与金鱼池 |
3.3.4 盆养金鱼 |
3.3.5 明清文献中鱼池掇法类要 |
3.4 小结 |
4 典型传统赏鱼景点案例分析 |
4.1 传统赏鱼景点的调研 |
4.2 典型案例的选取 |
4.3 赏钓江湖,美在自然—开放水体赏鱼景点 |
4.3.1 承德避暑山庄 |
4.3.2 苏州沧浪亭 |
4.3.3 蠡园渔庄 |
4.4 山水鱼跃,美在画意—半开放水体赏鱼景点 |
4.4.1 网师园 |
4.4.2 留园 |
4.4.3 圆明园的“池上居” |
4.5 静鉴红鱼,美在精雅—封闭水体赏鱼景点 |
4.5.1 花港观鱼老鱼池 |
4.5.2 玉泉观鱼 |
4.5.3 圆明园的“坦坦荡荡”、“濯鳞沼” |
4.6 小结 |
5 传统赏鱼景点的理法 |
5.1 巧于因借,相地立意 |
5.1.1 源于自然 |
5.1.2 因借自然 |
5.1.3 蕴含哲理 |
5.2 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
5.2.1 诗情画意 |
5.2.2 借景生情 |
5.2.3 因景成境 |
5.3 和合为一,景以境出 |
5.3.1 与山石的结合—山水相依,相映成趣 |
5.3.2 与植物的结合—花红柳绿,落英缤纷 |
5.3.3 与建筑的结合—临水而建,坐观鱼趣 |
5.4 多样生动,生生不息 |
5.4.1 造景多样 |
5.4.2 科学之理 |
5.4.3 社会之理 |
6 赏鱼景点历史文化保护及继承与发展 |
6.1 现状问题 |
6.1.1 水污染严重,水位下降 |
6.1.2 环境遭到破坏,文化遗失 |
6.1.3 管理不到位,保护欠缺 |
6.2 保护策略 |
6.2.1 水环境保护 |
6.2.2 加强宣传,增加文化景观 |
6.2.3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管理到位 |
6.2.4 小结 |
6.3 传统赏鱼景点的继承与发展 |
6.3.1 花港观鱼红鱼池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论动画的跨文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领域的历史回顾 |
1.3 研究的价值与内容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2 动画与文化空间 |
2.1 动画的本质特征与功能 |
2.1.1 借力类像展示狂欢 |
2.1.2 反拨异化回归童真 |
2.1.3 超越平凡营造梦想 |
2.2 文化、文化空间 |
2.2.1 "文化"概念界定 |
2.2.2 文化空间 |
2.2.2.1 文化空间内涵:文化即建构 |
2.2.2.2 文化空间外延:文化即传播 |
2.3 动画文化空间建构 |
2.3.1 动画文化空间构成 |
2.3.1.1 动画与原型 |
2.3.1.2 动画与意识形态 |
2.3.1.3 动画与民族性 |
2.3.2 动画文化空间呈像 |
2.3.2.1 假定与幻想延续的超现实 |
2.3.2.2 夸张与变形激发的超真实 |
2.4 结语 |
3 动画与国家形象 |
3.1 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 |
3.1.1 文化共享:扩展群体边界 |
3.1.2 形象塑造:建构符号意义 |
3.2 动画与国家形象 |
3.2.1 动画:国家形象演绎之名片 |
3.2.2 动画:国家形象叙事之媒介 |
4 忘中国化:国产动画跨文化传播的身份疏离 |
4.1 什么是"忘中国化" |
4.2 "忘中国化"表征 |
4.2.1 悬置的传者 |
4.2.1.1 动画企业:文化自觉的缺席 |
4.2.1.2 独立动画人:自我东方化 |
4.2.1.3 政府机构:文化担当的失衡 |
4.2.2 隔阂的内容 |
4.2.3 缺失的介质 |
4.2.4 搁浅的受众 |
4.3 结语 |
5 去中国化:国产动画跨文化传播的现实语境 |
5.1 什么是"去中国化" |
5.2 "去中国化"何以设障" |
5.2.1 跨文化传播的制约性 |
5.2.1.1 "西学东渐"的历史与惯性灌输 |
5.2.1.2 "全球化"之语境与非等量传播 |
5.2.1.3 "亚文化"的界定与误读 |
5.2.2 国产动画他者接受的预设性 |
5.2.2.1 "过滤"的接受机制 |
5.2.2.2 "被塑"的期待视域 |
5.2.2.3 "臆造"的中国形象 |
6 再中国化:国产动画跨文化传播的艰难探索 |
6.1 什么是"再中国化" |
6.2 如何"再中国化" |
6.2.1 "乌托邦"叙事与国家形象 |
6.2.1.1 "美国梦"与美国动画 |
6.2.1.2 "酷日本"与日本动画 |
6.2.1.3 "中国梦"与中国动画 |
6.2.2 国产动画跨文化传播的内容选择 |
6.2.2.1 本土经验与普世价值平衡 |
6.2.2.2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省并置 |
6.2.2.3 文化认同与文化改写结合 |
6.2.3 国产动画跨文化传播的渠道研究 |
6.2.3.1 自我传播与他者传播相融 |
6.2.3.2 官方媒介与民间组织互渗 |
6.2.3.3 传统媒介与新媒体互动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个人简历 |
(5)中国传统鱼纹图案的发展及鱼的美好寓意(论文提纲范文)
一、鱼纹图案的演变 |
1、远古时期的鱼纹图案 |
2、商周时期的鱼纹图案 |
3、秦汉时期的鱼纹图案 |
4、唐宋时期的鱼纹图案 |
5、明清时期的鱼纹图案 |
二、鱼纹图案演变的原因 |
三、鱼在民间的美好寓意 |
1、爱情的象征——鱼水之欢 |
2、丰裕的象征——年年有“鱼” |
3、传信的使者——鱼传尺素 |
四、结语 |
(7)巫风浸润下的诗意想像 ——巫文化与中国现当代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确立 |
二、概念界说:"巫"、"巫术"与"巫文化" |
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四、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启蒙"与"审美"的纠缠:启蒙叙事与巫文化 |
第一节 "蛮性的遗留":启蒙者的文化批判 |
一、中国民间巫术信仰的特点 |
二、启蒙者对巫术信仰的理性批判 |
第二节 "鬼后有人":启蒙者对巫文化的人性化解读 |
一、民众的生存苦难与巫鬼信仰的精神抚慰 |
二、启蒙者的心灵创伤和巫鬼信仰的情感慰藉 |
第三节 巫文化影响下启蒙者对审美现代性的探索 |
一、真幻合一的艺术思维 |
二、从叙事到象征的文学结构 |
三、充满矛盾与悖论的精神世界 |
第二章 "诗性"与"神性"的追寻:少数民族文学与巫文化 |
第一节 灵魂的漂泊与皈依 |
一、在边缘处寂寞行走 |
二、生命的漂泊与精神家园的寻找 |
第二节 人神合一的"神性"生命世界的构筑 |
一、自然的神性:万物有灵 |
二、巫的神性:神性与人性兼具 |
三、人的神性:人神合一 |
第三节 神性丧失后的忧伤和神之再造 |
一、神性丧失后的"文明之痛" |
二、"自然生命"解体后的人性之忧 |
三、神性的招魂:自然人性与巫术仪式的回归 |
第四节 文学的诗性与神性的叩问 |
一、传奇性 |
二、象征性 |
三、抒情性 |
第三章 革命诉求下的"对立"、"合谋"与"游离":政治叙事与巫文化 |
第一节 政治祛魅与巫之神性的瓦解 |
一、人神分离:巫师的装神弄鬼 |
二、人定胜天:自然丧失魔力 |
第二节 政治神话构建中对巫文化的利用 |
一、造神:革命神圣化 |
二、敬神:革命仪式化 |
三、娱神:革命狂欢化 |
第三节 对政治祛魅时代巫鬼信仰的民间反思 |
一、民众的精神寄托 |
二、对生命存在的神秘感知 |
三、潜在的权力补充 |
第四章 "寻根"与"寻巫":寻根文学与巫文化 |
第一节 浮出历史地表:民间巫文化的发现 |
一、童年文化记忆的打捞 |
二、知青乡村记忆的呈现 |
三、民族文化失语后的追溯 |
四、文化历险者的心灵拯救 |
第二节 重铸和镀亮民族的自我:对民间巫文化的探询 |
一、人类童心的开掘与民族自我的建构 |
二、苍老的文化遗传与重建启蒙现代性的理性批判 |
第三节 寻找东方文化的思维优势:神话思维的复活 |
一、神话形态的构筑 |
二、神话思维的重建 |
第五章 "现代"与"传统"的对接:先锋文学与巫文化 |
第一节 巫风弥漫的世界 |
一、"巫"的出现 |
二、无法窥破的神秘 |
第二节 灵魂的探险:非理性和理性的合一 |
一、对存在之谜的勘探 |
二、人性的冷峻审视 |
三、寻找心灵的避难所 |
第三节 叙述的实验:先锋与传统的统一 |
一、人神巫一体与多重叙述人称 |
二、循环时间观与圆形结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民国以来京族海洋渔捞习俗变迁及其文化蕴涵研究 ——以广西东兴市(?)尾村京族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五、创新点 |
六、研究困境 |
一、(氵万)尾村京族的基本概况 |
(一) (氵万)尾村京族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历史 |
1.(氵万)尾村的基本情况 |
2.(氵万)尾村京族的来源与发展 |
3.(氵万)尾村的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
(二) (氵万)尾村的自然环境和渔业资源 |
二、(氵万)尾村渔业发展历史与现状(民国以来至今) |
(一)(氵万)尾村渔业发展历史 |
1.民国至解放前(氵万)尾京族的渔捞生产情况 |
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氵万)尾京族渔捞生产的发展 |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氵万)尾京族的渔捞生产 |
(二) (氵万)尾村渔业发展现状 |
1.浅海捕捞与渔业资源的枯竭 |
2.海水养殖的兴起 |
3.海产品加工的发展 |
4.其他渔业生产方式 |
三、解放前(氵万)尾村京族的渔捞习俗 |
(一) 生产力水平较低条件下的渔捞物质习俗 |
1. 多样性的渔捞工具和渔捞生产习俗 |
2. 渔商交易 |
3. 饮食习俗 |
4. 传统服饰 |
5. 房屋和交通习俗 |
(二) 等级色彩鲜明的渔捞社会 |
1. 哈亭和乡饮席位 |
2. "低嗨" |
3. 网主和网丁 |
4. 分"海埠" |
5. "寄赖" |
6. 踢沙和掷木叶 |
7. 丧葬习俗体现的海洋文化 |
8. 祭祀海神的重要节日——"哈节" |
9. 滨海娱乐 |
(三) 以海神信仰为中心的信仰活动 |
1. 多神崇拜祈祷渔业丰收、出海平安 |
2. 人神之间的媒介——"师傅"和"降生童" |
3. 渔捞禁忌和乡规民约 |
4. "唱哈"和祭祀舞蹈 |
(四) (氵万)尾村京族的语言文字与海洋捕捞 |
1. 京族字喃与海洋捕捞生活 |
2. 民间故事与海洋捕捞 |
3. 渔歌和渔谚 |
四、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氵万)尾村京族的渔捞习俗 |
(一) 劳动互助形式下的渔捞物质习俗 |
1. 淡化的渔捞生产习俗 |
2. 人民公社时期的渔商交易 |
3. 饮食习俗的变化 |
4. 服饰的变化 |
5. 房屋的坚固和交通的便利 |
(二) "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下的渔捞社会习俗 |
1. 乡饮席位规矩的消失 |
2. 网头和网丁关系的演变 |
3. 婚姻和丧葬的改变 |
4. 被禁止的"哈节" |
(三) 渔捞信仰习俗的被破坏 |
1. 受到压制的海神信仰 |
2. "破四旧"与"师傅"、"降生童"地位的变化 |
3. 渔捞禁忌的被遏制 |
五、20世纪80年代以来沥尾村京族渔捞习俗的复兴 |
(一) 渔捞生产带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 |
(二) 传统渔捞习俗的恢复 |
1. 乡饮席位的变化 |
2. 现代的"网头"、"网丁" |
3. "寄赖"的消失 |
4. "哈节"的恢复 |
(三) 得到重视的渔捞信仰习俗 |
1. 围绕"哈节"开展的海神祭 |
2. 其他海神信仰的复苏和兴盛 |
3. "师傅"和"降生童"的变化 |
4. 渔捞禁忌的淡化 |
5. 宗教祭祀歌舞的发展 |
六、(氵万)尾京族渔捞习俗演变的基本原因 |
(一) 国家政策的影响 |
(二) 支柱产业的变化 |
(三) 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冲击 |
(四) 京族的认识和态度上的变化 |
(五) 中越关系的正常化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影响 |
七、(氵万)尾京族信仰习俗与其他民族信仰习俗的比较 |
(一) (氵万)尾京族海神信仰习俗与越南京族海神信仰习俗的异同 |
(二) (氵万)尾京族信仰习俗与闽南莆田渔民信仰习俗的对比 |
八、京族渔捞习俗的文化蕴涵与保护传承 |
(一) 京族渔捞习俗的文化蕴涵 |
1. 京族渔捞习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
2. 京族渔捞习俗体现的"天人和谐观" |
3. 京族渔捞习俗是中越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
4. 京族渔捞习俗是北部湾经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京族渔捞习俗的保护与传承 |
1. 京族渔捞习俗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
2. 京族渔捞习俗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哈亭亭规 |
附录二:(氵万)尾村主要庙宇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9)《尘埃落定》的空间化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空间视野下的《尘埃落定》 |
二、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视野中的《尘埃落定》 |
三、《尘埃落定》研究综述 |
四、研究意义、方法 |
第一章 嘉绒藏区地理文化空间与阿来其人其作 |
第一节 嘉绒藏区地理空间 |
第二节 嘉绒藏区历史文化空间 |
第三节 阿来其人其作 |
第二章 《尘埃落定》与文化身份寻踪 |
第一节 文化身份与“ 流浪” |
第二节 文化身份与“寻根” |
第三节 文化身份建构 |
第三章 《尘埃落定》的“第三空间语言”特征 |
第一节 “第三空间”与“第三空间语言” |
第二节 嘉绒藏语——“第三空间语言” |
第三节 《尘埃落定》的“第三空间语言”特征 |
第四章 《尘埃落定》的复调叙事 |
第一节 复调理论与文学批评实践 |
第二节 《尘埃落定》的复调叙事方式 |
第三节 《尘埃落定》的狂欢化书写 |
第五章 《尘埃落定》与多元文学文化传统 |
第一节 《尘埃落定》与藏文学文化传统 |
第二节 《尘埃落定》与汉文学文化传统 |
第三节 《尘埃落定》与世界文学传统 |
结语 |
参考书目 |
附录 |
附录1 阿来主要作品目录 |
附录2 阿来照片 |
附录3 阿来作品照片 |
附录4 中国藏地三区分布图、嘉绒藏族分布图、“藏彝走廊”图 |
附录5 嘉绒藏区田野调查图片资料 |
(10)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鱼文化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二、 已有研究回顾 |
三、 研究对象和方法 |
四、 论文结构 |
五、 未尽事宜 |
第一章 鱼与渔猎文化 |
1.1 原始渔猎文化与鱼崇拜 |
1.1.1 “捕鱼”为主的谋生方式 |
1.1.2 “丰饶”的意蕴 |
1.1.3 水的崇拜与鱼的神性 |
1.1.3.1 水的崇拜 |
1.1.3.2 鱼的神性 |
1.1.4 鱼的生殖崇拜 |
1.2 文字起源中鱼的作用 |
1.2.1 渔猎文化与文字的起源 |
1.2.2 “鱼”与早期园林的联系 |
1.3 龙凤图腾的原型 |
1.3.1 龙的原型 |
1.3.2 凤的原型 |
1.3.3 园林中的神物 |
1.4 帝王应天承运的符瑞 |
第二章 鱼与儒、道美学 |
2.1 孔子与鱼的审美 |
2.1.1 《诗经》与儒 |
2.1.2 诗性思维与“鱼藻”原型 |
2.1.3 孔子与园林中的博物学及动植物审美 |
2.2 庄子与鱼的审美 |
2.2.1 鱼的出现的必然性 |
2.2.2 鱼与人的互比 |
2.2.2.1 “造乎水”与“造乎道” |
2.2.2.2 “相忘于江湖”与“忘而化其道” |
2.2.3 “濠梁之辩”的园林美学贡献 |
2.2.3.1 庄惠之辩的美学思想 |
2.2.3.2 园林中的濠濮间想 |
2.2.3.3 园林中的鱼乐 |
第三章 鱼(渔)与园林隐逸文化 |
3.1 园林与士人之隐 |
3.2 “渔”与士人之隐 |
3.2.1 渔——自由的象征 |
3.2.2 渔——智者的象征 |
3.3 园林中的渔隐实例 |
3.4 园林中的沧浪意象 |
3.4.1 孟子与屈原的沧浪歌 |
3.4.2 北宋后的实例及论述 |
3.5 园林中的垂钓 |
第四章 园林中鱼文化的解释与再创造 |
4.1 园林命名的解释学 |
4.1.1 魏晋玄学的影响 |
4.1.2 简文帝的“濠濮间想” |
4.1.3 题名的意象点化 |
4.1.4 类名的解释学创作 |
4.2 清代皇家园林中“鱼跃鸢飞”的诠释 |
4.2.1 观生意:理学的精要 |
4.2.2 鸢飞鱼跃:天理流行发现的妙处 |
4.2.3 皇家园林中的追慕 |
4.2.3.1 清帝对“鱼跃鸢飞”的诠释 |
4.2.3.2 避暑山庄 |
4.2.3.3 圆明园 |
4.2.3.4 西苑 |
4.2.3.5 畅春园 |
第五章 园林中鱼文化的建筑类型表现 |
5.1 舟、舫——渔隐的建筑形式 |
5.1.1 地理起因 |
5.1.2 “渔隐”的体现 |
5.1.3 舫 |
5.1.4 船坞 |
5.1.5 皇家园林中的舫和船坞 |
5.1.5.1 西苑 |
5.1.5.2 避暑山庄 |
5.1.5.3 圆明园 |
5.1.5.4 静宜园 |
5.1.5.5 团河行宫 |
5.1.5.6 颐和园 |
5.1.6 私家园林中的舫 |
5.1.7 与池岸的关系 |
5.1.7.1 平行于池岸 |
5.1.7.2 垂直于池岸 |
5.1.7.3 位于池中心 |
5.1.7.4 位于岸上 |
5.1.7.5 “名不副实”的舫 |
5.2 亭 |
5.2.1 综述 |
5.2.2 历代实例 |
5.2.3 亭的位置选择 |
5.2.3.1 山上建亭 |
5.2.3.2 临水建亭 |
5.2.3.3 平地建亭 |
5.2.4 亭的造型 |
5.3 榭 |
5.3.1 综述 |
5.3.2 历代实例 |
5.3.3 榭与水面、池岸的关系 |
5.3.3.1 单面临水 |
5.3.3.2 突出于池岸 |
5.3.3.3 跨水 |
5.4 桥 |
5.4.1 综述 |
5.4.2 历代实例 |
5.4.3 桥的位置 |
5.4.4 桥的造型 |
5.5 其它建筑类型 |
5.5.1 楼 |
5.5.2 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论鱼文化与古代知识分子的鱼情结(论文参考文献)
- [1]论鱼之吉祥图案的随俗雅化[J]. 朱保养. 艺术品鉴, 2018(29)
- [2]中国传统风景园林赏鱼景点研究[D]. 王小兰.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7)
- [3]论动画的跨文化传播[D]. 符亦文. 浙江大学, 2015(07)
- [4]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符号”提炼——当代景观设计易寻求的中国民族特点[A]. 张远博. 2014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5]中国传统鱼纹图案的发展及鱼的美好寓意[J]. 景高娃. 文学教育(中), 2014(03)
- [6]论鱼文化与渔文化[A]. 同春芬,刘悦. 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 2012
- [7]巫风浸润下的诗意想像 ——巫文化与中国现当代小说[D]. 易瑛.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8]民国以来京族海洋渔捞习俗变迁及其文化蕴涵研究 ——以广西东兴市(?)尾村京族为个案[D]. 钟珂. 广西师范大学, 2010(02)
- [9]《尘埃落定》的空间化书写研究[D]. 杨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10]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鱼文化思维[D]. 郭飞. 天津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