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还学生一片独立阅读的天地(论文文献综述)
邱春美[1](2021)在《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台湾屏东内埔的陈硕仟家族为对象,进行田野调查与访谈,并以小区域地方往上追溯到大的时空,如何由内埔到竹田之陈氏来台祖为核心,往上追溯到粤、闽、赣;并对陈硕仟家族在台湾文化的价值提出新的论点。为探讨家谱祖系的发展,本文提出家族研究的创新理论“气根雁行说”,说明来台祖陈硕仟先生的名字、生卒年、官职生涯、来台原因等,并就其家族后裔代表的文学创作与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考。包括对于颍川堂、栋对、祖牌、后裔作品等用字的辨析;以及对陈氏相关拓垦、义民精神、祭祀公业(“公尝”、“尝会”)进行厘清与分析等等。依据本研究的分析,印证了两岸血缘密切,确实无法切割,并且彰显家族研究对后代子孙的重大意义;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关注的方面,包括:一、敬祖崇宗,流传祖德,如何让家族组织对族人感受到温暖与爱;二、观古鉴今,感恩惜福;三、家族与祭祀公业的永续经营;四、家训传家与数据库建立。这些方面对未来的家族研究均极具挑战性,并值得后续的关注。
陈华敏[2](2021)在《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催生了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育哲学的研究,同时也激发了教育工作者对教师个人语文教育哲学观形成的思考。教师利用哲学对语文教育进行研究有利于认清语文教育的本质,回归语文教育多元价值,运用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指导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于漪老师是引领一个语文时代的人物,她在语文基础教育第一线孜孜矻矻耕耘几十载,把整个生命和全部心血都献给了语文基础教育事业。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她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语文教育哲学体系。本论文试图从语言哲学视阈对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进行研究。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正文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阐明选题的研究缘起、研究的意义,并就目前学界对语文教育哲学以及于漪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研究综述,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界定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教育哲学”、“语文教育哲学”以及“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第一部分,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生成的荆棘路。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生成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萌芽期(1929—1958),第二个阶段是建设期(1959—1977),第三个阶段是成熟期(1978—)。第二部分,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生成的原因。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的生成受到主体因素与外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生成的支柱是她忠于语文教育的一颗丹心,核心是她植根于学生的一腔热情,关键是她挖掘书中宝藏的一股钻劲,决定因素是她对自我人生系统的反思。另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是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生成的重要外因。第三部分,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的内容。这一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基于语言哲学视阈解读于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教育本体论、回归语文教育家园的语文教育价值论以及源于语文本体特征的语文教育方法论。从语言哲学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实践三个基本命题检验于漪语文教育本体论,从语文教育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人学关怀价值和逻辑理性价值五个方面论述于漪语文教育价值论,从“讲授:呈现主客体语文知识世界”、“追问:敞开语文文本惊异之门”、“想象:抵达语文不在场境域”、“实践:走向语文学习广阔天地”四方面提炼于漪语文教育方法论。第四部分,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的启示。论文基于对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的研究呼吁教师应充分挖掘我国民族的教育矿源,应运用哲学实现语文教育的本体性回归,应形成个性化的语文教育哲学体系。本研究立足于语言哲学的视角,对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进行研究,为教师建立个性化语文教育哲学观提供了范例,企图缓解教师对语文教育哲学的畏惧,鼓励教师大胆地将哲学、教育哲学融入语文教学实践中。
林孝斌[3](2021)在《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文中认为《天主实义》作者在文本中设置了“中士”和“西士”作为对话双方,就本原观、灵魂观、为善论和伦理观等论域展开对话。在这场对话中,我们发现西士的宣教立场虽然十分鲜明,但却诉诸于推理-论证;中士,似乎是被设计而生,但在与西士的对话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质疑-自卫。从这个角度上看,如若简单的将中士界定为被着者设计而生的话,显然有失偏颇。但中士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时人的立场则是一个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问题,这需要进一步的史实考证和文本辨析。这并非本文的主要旨向。本文仍将此对话双方视为源始于中西不同生存处境、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主体,并在文本分析中呈现各自的思想视角和生存秩序,即中士的感通视角及其天命-性-理的生存秩序,以及西士的理性视角及其天主-理性的生存秩序。由于《天主实义》文本内容所涉及的天主、灵魂等论域归属于宗教问题,而对该论域的呈现方式又是在哲学意义上给出的,故对该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既需要宗教的观察视角也不能忽视哲学的思维方法。从方法上看,宗教更多的是关注生存中的信仰-情感问题,哲学则多注重理性-观念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关注人生存中理性与信仰这两种面向之间的交织与张力,并着力分析生存中涌现出的各种情感和观念在生存中的意义。在内容上,本研究围绕“中西士间思想出发点与生存秩序之争”的问题展开。为此,本文从双方在本原论,及其他目前研究者鲜有系统进入文本的灵魂论、为善论和伦理观这四方面,基于详实的文本研究,呈现中西士双方在这些问题上的思想交锋。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在呈现文本主体内容的时候,更侧重于呈现中西双方在相关问题中“认识论”上的根本差异,以试图推进探索中西间思想性对话如何能进深到更具有实质性的程度。文章将认识论问题贯穿文本分析的始终,在分析的基础上,逐渐呈现出中西士间认识论路径的差异和所呈现对象在不同意义上的实在性问题。在强调认识论的同时,也突显了中西士间的思想性对话在生存论上的意义和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本文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勾勒中西思维方式的迥异,而是借助文本的梳理,呈现双方在思想起点上的差异,并以此贯穿全文。致力于呈现双方对话的关键不是观念之争,乃是生存出发点之争。只有回到这个原始争论的起点,才能更好廓清中西士双方的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层面上以及所可能进入的深度和广度。在努力跳出以往从“调适论”、“策略说”和“矛盾论”等研究视角的同时,努力补益以往研究中对中士认识论问题探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士“感通认识论”的认识论维度。同时亦对当下世界频发关于“主体间”对话中存在的生存张力和困境予以关注,在反思中西士间这一原始性对话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当下观照,试图给出这样的答案:对话不能仅停留在观念性的对决或辩争上,更需要有意识的去觉察和推进双方在情感维度上所呈现对象的认识论问题和生存论关注,如此或许能有助于中西间的对话进入到“实质性”层面。
丁明秀[4](2020)在《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文中指出本文以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这个时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作为研究的史料依据。在全面搜集散落于东北各大报纸副刊与杂志中的有关沦陷区儿童文学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梳理,深入解读,力图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同时,以东北殖民语境为背景,利用全方位的视角,通过对儿童文学的类型、主题、艺术表现及儿童文学作家、理论批评等多方面的考察,形成对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发展状况的整体建构。纵向上,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放置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整体历程中,横向上,与同时期其他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进行对比。以期可以在宏观层面了解、把握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而探求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儿童文学的存在形态。揭示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创作者受制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选择,归纳概括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第一部分梳理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二是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第二部分具体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殖民语境是沦陷时期东北儿童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通过对统治机构、文化政策、教育措施和文学阵地的分析,明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存语境。第三部分划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类型。以报纸《泰东日报》的儿童副刊《儿童专刊》《儿童周刊》《少年》等(1931—1945)、《大同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儿童与学生》等(1933—1942)、《盛京时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周刊》等(1933—1942)、《国际协报》的儿童副刊《儿童》等(1934—1936)及杂志《满洲学童》(1936.10—1945.3)、《新满洲》(1939.1—1945.4)、《新青年》(1935.10—1942.6)、《麒麟》(1941.6—1945.1)等作为切入口,梳理、评析东北沦陷时期的童谣、儿童诗,童话,儿童小说,儿童剧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以期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面貌。第四部分考察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群体。通过对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成就突出的作家杨慈灯,郑毓钧、未名等有影响的作家及站在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创作情况的考察,致力于展现儿童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同时探究作家创作思想的转变和由此引起的作品主题转型,并阐释其中的文化意义。第五部分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多样主题与艺术特色。在殖民统治之下,儿童文学主题表现出反抗、潜隐反抗与迎合三种倾向,每种主题倾向中都包含着复杂、多样的表达方式,而且这三种主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互相渗透和流变的特征。第六部分是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通过对东北沦陷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呈现的特征分析,勾勒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方向。东北沦陷区这个特殊时空使得儿童文学既遭到殖民统治的束缚,也使其在政策的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文化殖民主义的二律悖反性使得东北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金久民[5](2020)在《高中语文古典小说评点式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特有的一种形式,在教育领域,研究者们将评点应用于教学,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改革出发点,需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改革。评点式作为一种传统的古典小说阅读方式,进入了研究视野。本研究力图将传统古典小说评点式阅读方式作为学科知识的来源,并对其进行教学改造,以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教学价值。本研究所指的评点式阅读教学是指继承中国传统古典小说评点理论与方法,经过教学转化后的集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为一体的教学系统。评点式阅读教学既体现了传统古典小说评点的核心特质,同时结合教学需要做了针对性的加工,这正是本研究要着重研究的方向。本论文共四个部分。绪论从研究缘起、研究目的阐释评点介入高中古典小说教学的必要性。界定了评点、评点式阅读在本研究中的内涵,为评点介入高中古典小说教学寻找依据。第一章介绍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评点形式、方法及内容,分析古典小说评点方法及内容对高中古典小说评点教学的适用性,列举了将评点介入教学的三种方式:课前自由感知式、课堂鉴赏对话式、课后拓展阅读式。第二章呈现古典小说评点式教学课例。将中国传统古典小说评点理论与方法具体融入课堂教学,并从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内容的落点、教学方法及策略三个角度分析课堂教学,展示引入评点对教学带来的变化与影响,为实施古典小说评点式教学提供借鉴的经验。第三章对高中古典小说评点式教学实施提出建议。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四个核心素养”为本。最后指出古典小说评点式教学也有“短板”和不适应性。
白雪[6](2020)在《基于冯友兰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境界教育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升级表达,语文核心素养依据个人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明确指出对于语文的学习应是一个由外显至内隐,再到层级发展与内在逻辑提升的生命内化的实践过程。由此,语文教育的过程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进阶(境界)教育的过程。境界一词虽内蕴丰富,但生命价值的实现维度等同于人生境界的达成高度,生命的真谛无非始终处于意志、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新解构,顺势建构的无限更迭之中。将语文学科赋予境界说教育,能够对中学语文产生新的实践意义,弥补现阶段语文教学内容的不足以更好培育中学生意志、思维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反观当下中学语文教育现状发现仍受高考制度的影响,在实际教学环节中语文依旧身陷传统教学桎梏:过分重视学生成绩、片面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忽略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合理关照。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始终都围绕高考开展,教师往往依照教参对教材进行简单解读,难以挖掘教材资源中所隐含的文化生命精神;教学目标设计大多围绕考纲进行设计,忽视对达成学生人生境界的重视;教学过程内容大多仍套用固定陈旧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掌握,轻视学生人生境界的培养,即思维、意志、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也多侧重以成绩为主的结果性评价,缺少对学生独特生命情感体验的人生境界的关照。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育的境界指向,立足当下语文教学的问题,故借助冯友兰人生境界说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第一,在挖掘教材资源方面,将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作为解读教材和研讨课后思考题的新思路。第二,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充实以往三维教学目标设计观念(以往三维教学目标设计为基础融入冯友兰人生境界说,找到教学目标与境界说的契合点以求达到进阶目的),以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中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为人生境界的逐层递进过程,设计以磨砺意志、提升思维、索引情感的人生进阶(境界)教学目标。第三,在教学过程内容方面,充实模板化教学过程内容,利用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依托不同文体内容和特点的阅读教学、多种主题意向和素材的作文教学、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活动来落实中学生思维、意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生境界教育。第四,在教育评价方面,转变单一教育评价模式,增加意志磨砺评价、增设思维训练评价、增添情感索引评价。根据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环节的各项具体实施意见,以期对中学语文培育学生思维、意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生境界教育有所助益。
陈文玲[7](2020)在《辞章: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文中提出新课标明确提出建构以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为核心的语文学科素养。文言文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需要实现语文课程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更需要坚定文言文课程的“文化取向”以充分实现其语言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当前文言文阅读教学普遍困守于古今字词释义、文意疏通,忽视文本辞章。为解决该问题,本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课堂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和深化研究:本论文基于辞章视角探寻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并将其细化,以期为文言文阅读教学提供可供参考的策略。本论文先通过课堂观察和文献整理,全面地分析和把握当前文言文阅读教学在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建构、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顺承而下,系统地梳理文言文辞章理论,明确其构成和价值,并指出以辞章为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路径既有利于准确把握文本要害,又有利于深入探究文本旨趣。在此基础上,基于辞章视角审视文言文阅读课程,提出文言文阅读教学需要坚定课程“文化取向”,明确以素养为本位的课程价值。再者,基于上述分析论证,探讨文言文阅读辞章鉴赏可供参考的维度,分别从“体制”、“章法”、“语言”三个方面展开:一则循“体”读文,涉及文体类别、体貌风格;二则依“章”读文,包括认题立意、取材剪裁、谋篇布局;三则缘“语”读文,即“炼字”、“炼句”。最后,由辞章走进文言文阅读教学,从“辨体性”—“晓文意”—“考章法”—“炼字句”四个环节探讨教学路径:一则明辨体性以定其风格,涉及着眼体裁特征,探知文章风格;关注作者文风,完整文章风格。二则沟通字句以晓其文意,包括适时点拨,重点突破;语境推断,整体感知。三则考究章法以析其文理,包含把握要害,破题寻理;探源明性,析“材”得理;精研布局,谋篇窥理。四则锤炼语言以品其情致,即“炼字”以鉴文;“炼句”以悟文。本论文致力于建构辞章视角下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力图从文本阅读和教学实施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但由于笔者研究功底不够深厚、实践经验相对不足,本研究有待进一步细化、完善。本研究是笔者求学生涯的终点,也将是笔者职业生涯的起点,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笔者将以此为方向,继续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
王少川[8](2020)在《李老十“残荷”作品研究》文中指出李老十是上世纪末新文人画运动的代表画家,他的艺术创作始于80年代中期,此时正是新潮美术方兴之时。90年代初,他加入新文人画家阵营,致力于文人画表达方式的艺术创作。李老十主要创作了“残荷”和“鬼趣”两个系列主题作品,论文主要分析、研究其中的“残荷”系列。具体分析讨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分析李老十追求文人画的表达方式,最终选择“残荷”作为主要创作题材的过程;第二分析李老十“残荷”主题作品的基本情况,包括残荷作品的发展变化、残荷作品所描绘的物象、残荷作品的分类以及残荷作品所使用的材料,对残荷作品做总体的描述;第三将“残荷”作品的情感内涵归纳为悲、怜、“老”境;第四将“残荷”作品的笔墨、章法、书法篆刻等形式语言特征做了论述;第五通过与历史上表现荷花的大家及其作品相比较,进一步明确李老十“残荷”作品独特的美学价值与意义。李老十的性格情感特征是其选择文人画表达方式,选择残荷作为主要创作题材的主观因素;他的学习过程、工作经历及他所处的美术环境是“残荷”主题作品创作的客观条件;他除了全面深入研习文人画传统之外还对民间美术、西方美术广泛学习借鉴,这为他“残荷”作品艺术上的成功提供了保障。由于时代原因及家庭出身,李老十“残荷”主题作品的情感内涵超越了传统文人画仅仅抒发个人情感,个人忧患意识的局限,表现出对于一切生命尤其是对于下层人民的殷切关注,对于困境中生命的深情怜惜。艺术成就体现于艺术特征,艺术特征取决于艺术语言,李老十对于传统文人画全面深入继承研究,书法、篆刻、古典诗词全方位研习且成就卓着。同时他学习民间美术、西方美术的构图方式、表现语言、意境营造等手段,丰富、拓展了传统文人画的表现形式语言。文章论述了“残荷”作品的美学价值与意义,分析了画家艺术创作成功的因素,这对于美术创作者尤其是国画的创作实践者也将有所裨益。
吴琴[9](2020)在《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专题研究》文中提出绪论部分分别阐述了研究的缘起、依据、目的与意义,提出了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教学目标,阐释了研究的方法与思路。国内专家学者对于群文阅读的理论研究多放在群文阅读的意义及议题、文本组合等方面;实践研究主要分布于义务教育阶段,针对高中学段的群文课例数量极少,关注度较低,对高中小说群文阅读的教学研究更为欠缺。为解决核心问题,本研究对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相关述评进行阐述,归纳总结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本研究的研究方向。研究分析学习任务群与群文阅读、高中小说教学的特点及相关概念、联系后,区分小说群文阅读教学与小说单篇教学、主题教学的不同。借由当下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构建,并归纳教学设计示例,进行实践。最后,总结出在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议题选取具有开放性、议论性的特点,需要以教学目标、学生的具体学情、教材中的线索为依据;文本选择可以以主题、人物、表达方式等为基础;问题的设计需要有针对性,且需要针对多篇文本共同提问;可借助学习任务单来呈现问题。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步骤大致可分为确定议题、关注过程与方法、关注表达方式与表达策略、注重合作探究、运用读写结合和列表分析法、突破课堂壁垒,课后拓展延伸。设计的理论模型运用还需要实际设计来进行论证。参照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模型,本文以《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热爱生命》三个文本作为群文来设计范例。总之,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在高中小说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其理论与设计实证都能不同程度表明在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使用群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与价值。
李芳瑗[10](2020)在《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轼是宋代的一位文艺全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古诗文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价值。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苏轼的作品涵盖了词与文赋两大文体,学生学习苏轼的作品,可以领略他作为文艺全才所特有的丰富文采与悲喜情怀;也可以体味他作为人生智者所具有的清雄姿态与达观胸襟,苏轼作品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我国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上“真正应该教什么”正在日益引起语文教学研究者们的关注。中学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确定的苏轼作品教学内容合宜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如何来确定苏轼作品的教学内容,这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苏轼作品作为“定篇”类选文的性质,从王荣生根据“文本体式”与“学情”两方面去确定教学内容的理念出发,作为对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理论依据。通过仔细梳理和分析中学语文苏轼作品的教学课例,把握苏轼作品教学内容在课堂呈现的现状,从中发现不足之处与可借鉴之处。在总结与提取课例中呈现的问题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以及针对性的方法策略,希望对一线语文教师在选择与制定苏轼作品教学内容时有所帮助、有所收获,让中学语文苏轼作品在语文课堂中充分体现其教学价值。
二、还学生一片独立阅读的天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还学生一片独立阅读的天地(论文提纲范文)
(1)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问题意识 |
第二节 名词释义与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
第一章 陈硕仟家族之时空溯源 |
第一节 客家民系之主要脉络嬗变 |
第二节 陈硕仟远祖、上祖祖系史略 |
第三节 陈硕仟相关族谱系略 |
第四节 提出气根雁行说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陈硕仟人物考及家族来台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以来对台湾之移民变迁 |
第二节 陈硕仟辨考及其家族来台拓垦 |
第三节 陈硕仟家族之支派系谱、祭祀公业 |
第四节 参与伯公祭祀以祈福敬祷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陈硕仟祖堂创建、重修与维护 |
第一节 陈硕仟家族祖堂 |
第二节 陈氏祖堂堂号、栋对之辨析 |
第三节 陈氏祖堂碑文、祖牌与画像 |
第四节 陈氏祖堂重建、倾颓管理之问题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台湾陈硕仟家族的重要活动 |
第一节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 |
第二节 后裔之生命书写与传播 |
第三节 家族记忆的内涵传承 |
第四节 海内外社会之流衍与挑战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陈氏家训家风 |
第一节 义门陈、台湾陈之家训 |
第二节 受莆田陈俊卿、陈文龙之影响 |
第三节 对台湾陈城富、陈明富之熏陶 |
第四节 后裔认知及社会名流之评价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1.个案研究 |
2.文献研究 |
(五)概念界定 |
1.教育哲学 |
2.语文教育哲学 |
3.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 |
一、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生成的荆棘路 |
(一)萌芽阶段(1929—1958) |
(二)建设阶段(1959—1976) |
(三)成熟阶段(1977—) |
二、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生成的原因 |
(一)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生成的主体因素 |
1.一颗丹心——忠于语文教育 |
2.一腔热情——植根于学生 |
3.一股钻劲——挖掘书中宝藏 |
4.一面镜子——勤于反思自我 |
(二)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生成的外在因素 |
1.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 |
2.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 |
三、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的内容 |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本体论 |
1.于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本体论内涵 |
2.从语言哲学基本命题看于漪语文本体论 |
(1)语言与思维 |
(2)语言与文化 |
(3)语言与实践 |
(二)回归语文教育家园的语文教育价值论 |
1.语文教育的实用价值 |
2.语文教育的审美价值 |
3.语文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 |
4.语文教育的人学关怀价值 |
5.语文教育的逻辑理性价值 |
(三)源于语文本体特征的语文教育方法论 |
1.讲授:呈现主客体语文知识世界 |
2.追问:敞开语文文本惊异之门 |
3.想象:抵达语文不在场境域 |
4.实践:走向语文学习广阔天地 |
四、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的启示 |
(一)教师应充分挖掘我国民族的教育哲学矿源 |
(二)教师应运用哲学实现语文教育的本体性回归 |
(三)教师应形成个性化的语文教育哲学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为何以《天主实义》作为分析文本? |
三、宗教哲学的观察视角 |
四、文献综述:国内外对《天主实义》文本的研究及分析 |
(一) 国内学者的研究及分析 |
(1) 晚明时期儒、佛学者对《天主实义》的认同和批判 |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天主实义》的研究进路:比较、历史、分析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五、主旨论证的思路和篇章布局 |
第一章 《天主实义》中的三重语境 |
第一节 西士所存在的双重语境 |
一、西士的天主教思想背景 |
二、西士对儒学的研究与应用 |
三、西士恩典神学视角的缺失 |
第二节 中士的时代性思想背景及其思想论域 |
一、阳明后学的思想主流 |
二、晚明中士的思想论域 |
三、东林儒学与实学暗兴 |
四、中士言辞背后的“感通”思维 |
第二章 《天主实义》中的本原论争 |
第一节 “位格”性天主:西士对“太极/理”本原论的批判 |
一、理性与“位格”性之天主 |
二、理性对“太极/理”不能为本原的批评 |
第二节 “生成”论之太极/理:中士对西士批判的回应 |
一、“生成论”之太极 |
二、中士的“敬”意识 |
三、感通中的太极/理 |
四、生存秩序中的太极/理 |
第三节 西士式“本原”观对中士生存秩序完善性辨析 |
一、西士式“本原”观中的超越性维度的挑战 |
二、超越性维度对中士“生成”论修身的益处辨析 |
三、超越性维度对补益儒家社会秩序的理论性意义 |
第三章 “独立灵魂”与“万物能否一体”的辩争 |
第一节 独立灵魂论:西士的两世说与万物一体观 |
一、自由意志与“两世”说 |
二、独立灵魂和后世维度的展开 |
三、独立灵魂观对万物一体论的批评 |
第二节 中士对独立灵魂和万物一体观的驳正 |
一、中士道德性的生死观传统 |
二、现世维度中的修身与成德 |
三、中士的“魂魄论”与万物一体观 |
第三节 驳灵魂轮回:中西士间的思想交织 |
一、西士对灵魂轮回论的理性批驳 |
二、中士在人伦秩序观中驳灵魂轮回论 |
第四章 善之论争:为善是否有意? |
第一节 西士的“为善有意”观 |
一、理性界定中的“善”、“意”概念 |
二、善的缺失:西士论“恶”的问题 |
三、天主:“正意”之源 |
四、为善有意与善之困境 |
第二节 中士对“为善无意”思想的辩护 |
一、“为善无意”问题的由来 |
二、中士以“性”解为善无意 |
三、敬天诚性与为善无意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生存意识 |
一、后世的抽象性与现实性问题 |
二、“利”的现实性与完善性问题 |
三、“有意”与“无意”间的张力:“小人—君子”的视角 |
第五章 伦理交锋:修身、治学、行孝 |
第一节 忏悔与自省:天主拯拔与自我完善 |
一、呈现伦理背后认识论问题的必要性 |
二、忏悔与天主旨意 |
三、自省与参赞化育 |
第二节 内外有别:学之为己抑或为天主? |
一、什么是“真学问”? |
二、如何达到真正的学问? |
第三节 内外学问的功夫论 |
一、理性与灵修 |
二、“诚-性”与检慎 |
第四节 不同起点上的行孝观 |
一、有必要专门谈论孝道问题 |
二、西士论孝:以天主之道为目标 |
三、中士尽孝:以造就天命为中心 |
结语 理性与感通:呈现方式与生存秩序 |
一、理性与感通的切磋:一种宗教哲学观察视角 |
二、两种认识论、两种认识对象和两种实在性 |
三、思想交锋中的感通与对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理由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理由 |
二、研究内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儿童文学史研究 |
(二)关于东北儿童文学研究 |
(三)关于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
(四)关于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溯源 |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倡导 |
(二)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
二、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 |
(一)东北新文学运动 |
(二)20年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形态 |
第二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 |
一、严苛的统治机构 |
二、极端的文化政策 |
三、奴化的教育措施 |
四、飘摇的文学阵地 |
第三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类型 |
一、童谣、儿歌与儿童诗 |
(一)童谣 |
(二)儿歌 |
(三)儿童诗 |
二、童话 |
(一)童话与教育 |
(二)“纯童心文学”与讽刺控诉 |
(三)借鉴中改写 |
(四)翻译童话的殖民想象 |
三、儿童小说 |
(一)现实主义的儿童短篇小说 |
(二)描画“世界”的长篇儿童小说 |
四、儿童剧 |
(一)报刊中的儿童剧 |
(二)广播中的儿童剧 |
第四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作家研究 |
一、突出的作家——杨慈灯 |
(一)异化形象书写现实人生 |
(二)利用幻想增强作品趣味 |
(三)揭露儿童精神受到摧残 |
二、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 |
三、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 |
(一)殖民地生存境遇的书写 |
(二)失去家园者的无限悲凉 |
(三)麻木到觉醒的转变历程 |
第五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
一、深重的苦难 |
(一)生活的困苦 |
(二)精神的创伤 |
(三)生命的消亡 |
二、激烈的抗争 |
(一)反抗者的旗帜 |
(二)抗争中的和声 |
(三)黑暗里的低吟 |
三、满洲的颂歌 |
(一)悬赏征文 |
(二)献纳文体 |
四、艺术特色 |
(一)东北方言俗语的运用 |
(二)隐喻反讽的运用 |
第六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批评 |
一、儿童文学批评的成果 |
二、儿童文学批评的内容 |
(一)关注读者与呼唤作品 |
(二)童话创作的理论建树 |
(三)童话的整体、个案批评 |
三、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 |
结语 |
一、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 |
二、文化殖民主义的建构与解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后记 |
(5)高中语文古典小说评点式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目的 |
(五)研究理论依据 |
(六)研究思路和过程 |
一、古典小说评点方式的教学价值转化 |
(一)古典小说评点方式概览 |
(二)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适用性分析 |
(三)高中古典小说评点式教学方式 |
二、古典小说评点式阅读教学课例分析 |
(一)课例分析过程概述 |
(二)课例呈现及分析 |
三、高中语文古典小说评点式教学实施建议 |
(一)对语文教师的整体要求 |
(二)评点教学要与学生素养发展衔接 |
(三)古典小说评点式教学不适用性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冯友兰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境界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选题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境界的概念 |
3.1.2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基本认识 |
3.1.3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联系 |
3.1.4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与语文课程标准之间的理论联系 |
4.基于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现状分析 |
4.1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4.1.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4.1.2 问卷编制的确立 |
4.2 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现状分析 |
4.2.1 学生问卷分析 |
4.2.2 教师访谈记录分析 |
4.3 基于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4.3.1 解读教材创新不足,学生自我觉解能力有待提升 |
4.3.2 教学目标设计观念略显陈旧,学生意志教育有所不足 |
4.3.3 教学内容实施过程略微固定,学生思维教育有待充实 |
4.3.4 教学评价模式轻微单一,学生情感评价有待渗透 |
5.基于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 |
5.1 冯友兰境界说之多角度解读文本 |
5.1.1 巧借教材重塑澄明本心 |
5.1.2 运用课后思考题研讨人生境界新路径 |
5.2 冯友兰境界说之充实三维教学目标设计 |
5.2.1 立足自然境界以人生境界说之自然境界,磨砺意志 |
5.2.2 突破功利境界以人生境界说之道德境界,提升思维 |
5.2.3 超越道德境界以人生境界说之天地境界,索引情感 |
5.3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之拓充模板化教学内容 |
5.3.1 强化阅读教学训练力度 |
5.3.2 拓展作文教学训练环节 |
5.3.3 丰富口语交际活动训练项目 |
5.4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之转变单一教学评价模式 |
5.4.1 增加意志磨砺评价 |
5.4.2 增设思维训练评价 |
5.4.3 增添情感索引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调查问卷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辞章: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1.文言文 |
2.辞章 |
3.阅读教学 |
(四)文献综述 |
1.文言文方面的研究 |
2.辞章方面的研究 |
3.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反思 |
(五)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研究的内容 |
2.研究的方法 |
一、文言文阅读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目标设计方面 |
1.片面强化文言知识识记 |
2.淡化文本文化价值探索 |
(二)教学内容建构方面 |
1.固守字词教学 |
2.忽视文本辞章 |
(三)教学方法选择方面 |
1.“知识串讲”主导课堂 |
2.“以今律古”牵制教学 |
二、文言文辞章的构成和价值 |
(一)文言文辞章的构成 |
1.古文“体制” |
2.古文“章法” |
3.古文“字句锤炼” |
(二)文言文辞章的价值 |
1.切合文言特质,利于准确抓住文本要害 |
2.切合文化特性,利于深入探究文本旨趣 |
三、基于辞章视角的文言文阅读课程审视 |
(一)坚定课程“文化取向” |
(二)明确以素养为本位的课程价值 |
1.丰富学生文言经验,深化语言品质 |
2.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
3.促成学生审美鉴赏,创造审美体验 |
4.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理解传承文化 |
四、着眼于辞章的文言文阅读 |
(一)循“体”读文 |
1.文体类别 |
2.体貌风格 |
(二)依“章”读文 |
1.认题立意 |
2.取材剪裁 |
3.谋篇布局 |
(三)缘“语”读文 |
1.炼字 |
2.炼句 |
五、辞章视角下的文言文阅读教学 |
(一)明辨体性以定其风格 |
1.着眼体裁特征,探知文章风格 |
2.关注作者文风,完整文章风格 |
(二)沟通字句以晓其文意 |
1.适时点拨,重点突破 |
2.语境推断,整体感知 |
(三)考究章法以析其文理 |
1.把握要害,破题寻理 |
2.探源明性,析“材”得理 |
3.精研布局,谋篇窥理 |
(四)锤炼语言以品其情致 |
1.“炼字”以鉴文 |
2.“炼句”以悟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李老十“残荷”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对象、意义与创新点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残荷”作品产生的背景和作者情况 |
一、学习、工作经历和美术环境是“残荷”作品创作的客观条件 |
(一)从美术启蒙到求学央美 |
(二)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工作时光 |
(三)“八五”美术新潮的影响 |
二、李老十的不幸遭遇是艺术追求的内在动因 |
(一)贫苦家庭与坎坷童年—-悲情产生的原因 |
(二)天性悲伤与师友影响---悲情表达的形成 |
三、多方汲取是艺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一)全面深入研究传统 |
(二)吸取民间美术的造型手段和表现内容 |
(三)学习西方美术的表现手法和创作理念 |
第二章 “残荷”作品的基本情况 |
一、画“残荷”前的情感变化 |
(一)积极乐观的情感表达 |
(二)消极悲观的情感表达 |
二、画“残荷”状况 |
(一)画“残荷”的时间 |
(二)赏荷惜荷 |
(三)画荷吟荷 |
(四)破荷堂 |
三、“残荷”作品表现的物象和造型手段 |
(一)“残荷”作品中的物象 |
(二)“残荷”作品的造型手段 |
四、“残荷”作品的演进 |
(一)心境苍凉仍有生机---秋荷阶段 |
(二)痴迷残荷泪眼相向---残荷阶段 |
(三)由生涩到娴熟---技巧演进 |
五、“残荷”作品的分类与材料 |
(一)按照章法分类 |
(二)按照作品的外部形式分类 |
(三)“残荷”作品的材料 |
第三章 “残荷”作品的情感内涵分析 |
一、悲---“残荷”作品的情感基调 |
(一)未临人世先罹难---悲情产生的原因 |
(二)艰苦环境对艺术的影响 |
(三)“残荷”作品体现的悲伤情感 |
(四)表现悲伤情感的题画诗 |
二、怜---“残荷”作品的情感升华 |
(一)道德良心---怜惜情感产生的原因 |
(二)怜惜“残荷” |
(三)作品中体现的怜惜情感 |
(四)体现怜惜情感的题画诗 |
三、“老”境---“残荷”作品的生命精神 |
(一)“老”境的传统美学价值 |
(二)“残荷”作品体现的“老”境 |
(三)题画诗体现的“老”境 |
第四章 “残荷”作品的形式语言分析 |
一、“残荷”作品的笔墨特征 |
(一)狂放的笔墨 |
(二)朴素的笔墨 |
(三)苍润的笔墨 |
二、章法的形式和特征 |
(一)章法的三种形式 |
(二)章法的具体分析 |
(三)章法特点 |
三、书法、篆刻 |
(一)书如其人---李老十的书法特点 |
(二)遗形取神---李老十的学书方法 |
(三)适合本性---李老十的学习对象 |
(四)书画一体---“残荷”作品的书法 |
(五)篆刻的学习、特征及作用 |
第五章 “残荷”作品的美学价值与意义 |
一、与历史上画荷花大家的比较 |
(一)表现悲伤情感的画家 |
(二)表现生命精神的画家 |
二、“残荷”作品美学价值的三个体现 |
(一)形式风格的多样性 |
(二)形式语言的拓展 |
(三)情感内涵的升华 |
结论 |
附录一 :李老十年表 |
附录二 :李老十出版的画集和展览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及依据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选题的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
2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相关述评 |
2.1 关于“学习任务群”内涵、特点的研究 |
2.1.1 学习任务群的定义 |
2.1.2 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特点 |
2.2 关于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
2.2.1 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源流 |
2.2.2 高中小说群文阅读的理论发展 |
2.2.3 小说群文阅读的实践探索 |
2.2.4 有关群文阅读的教学内涵研究 |
2.2.5 有关群文教学的主要价值研究 |
2.2.6 有关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现状研究 |
2.2.7 有关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
2.2.8 结论与建议 |
2.3 关于群文阅读与学习任务群关系的研究 |
3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及现状问题分析 |
3.1 有关高中小说群文阅读的定义及概念 |
3.1.1 高中小说群文阅读的定义 |
3.1.2 小说群文阅读与小说单篇阅读的区别 |
3.1.3 小说群文阅读与小说主题阅读的区别 |
3.2 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目标 |
3.2.1 加快学生文字阅读速度 |
3.2.2 增强学生的小说阅读兴趣 |
3.2.3 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
3.2.4 实现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
3.3 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1 从教材看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2 从文献研究看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
4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示例分析及策略探究 |
4.1 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构建 |
4.1.1 确定议题 |
4.1.2 文本的选择 |
4.1.3 问题的设计 |
4.2 群文阅读小说选文方法探究 |
4.2.1 确定议题 |
4.2.2 关注过程与方法 |
4.2.3 关注表达方式与表达策略 |
4.2.4 注重合作探究 |
4.2.5 运用读写结合和列表分析法 |
4.2.6 突破课堂壁垒,延伸课后拓展 |
4.3 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案例具体分析——以《老人与海》为代表的“硬汉”形象为例 |
4.3.1 圣地亚哥“硬汉”形象可见其外貌 |
4.3.2 圣地亚哥“硬汉”形象可见其日常生活 |
4.3.3 圣地亚哥“硬汉”形象可见其梦境 |
4.3.4 圣地亚哥“硬汉精神”形象可见于小男孩马诺林 |
4.4 《平凡的世界》《热爱生命》《老人与海》组成群文探究“硬汉”形象丰富性 |
4.4.1 《平凡的世界》的“硬汉”孙正平 |
4.4.2 《热爱生命》中“硬汉”淘金者 |
4.4.3 三个形象“硬”而不同,分析人物,感知复杂人性 |
4.5 对比传统单一篇目教学,借群文案例体会群文阅读教学优势 |
5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及策略建议 |
5.1 让精读与群读相辅相成 |
5.1.1 不能盲目否定精读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5.1.2 不可盲目推崇群文阅读 |
5.2 小说群文阅读教学不可流于形式,需科学、合理地进行实践 |
5.3 小说群文阅读教学不同于散文、诗歌教学 |
5.3.1 散文阅读着重写景抒情、写人记事、阐发哲理 |
5.3.2 诗歌教学主抓意境营造,传递诗情 |
5.3.3 小说阅读重在把牢三要素,关注写法主题 |
5.3.4 同类主题,三种文体群文阅读呈现方式不同 |
5.4 实施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对学校提出的策略建议 |
5.4.1 将对语文的重视落到实处 |
5.4.2 还学生自由阅读的环境、空间与时间 |
5.5 实施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对教师提出的策略建议 |
5.5.1 积极学习、研究《课标》,提升自身小说群文阅读积极性 |
5.5.2 增强理论及教研学习,提升对小说群文阅读的教学能力 |
5.6 实施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提出的策略建议 |
5.6.1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
5.6.2 提高参与度,协助老师设计小说群文阅读篇目组合 |
5.6.3 多思多练,以笔代言 |
5.7 实施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对教研工作提出的策略建议 |
5.7.1 提供教研培训,增强教师理论认识,创造群文阅读氛围 |
5.7.2 紧抓集体备课,落实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开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 |
2.2 关于苏轼作品本身解读的研究 |
2.3 关于苏轼作品教学的研究 |
3 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的确定 |
3.1 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理论基础 |
3.1.1 “定篇”类选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
3.1.2 王荣生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理念阐释 |
3.2 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依据 |
3.2.1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 |
3.2.2 依据学情确定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 |
4 中学语文苏轼作品课例中的教学内容评析 |
4.1 苏轼作品课例中教学内容的梳理归纳 |
4.1.1 苏轼作品课例中“主题思想”的教学内容 |
4.1.2 苏轼作品课例中“艺术手法”的教学内容 |
4.1.3 苏轼作品课例中“朗读与诵读”的教学内容 |
4.1.4 苏轼作品课例中“援引与拓展知识”的教学内容 |
4.2 苏轼作品课例中问题的发现与经验的提取 |
4.2.1 文章主题思想挖掘的深与浅 |
4.2.2 艺术手法“美”的忽略与关注 |
4.2.3 朗读、诵读指导的僵化与灵活 |
4.2.4 援引、拓展知识的庞杂与适宜 |
5 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及方法 |
5.1 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 |
5.1.1 教学内容需要与文本体式相结合 |
5.1.2 教学内容应紧扣苏轼作品而确定 |
5.1.3 教学内容应体现苏轼作品的独特价值 |
5.1.4 教学内容的最终归宿在“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
5.2 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确定的方法 |
5.2.1 把握住苏轼作品中复杂的情感 |
5.2.2 立足于苏轼作品中表达的特色 |
5.2.3 关注到不同学段的学习任务 |
5.2.4 着眼于“指向文本”的知识迁移 |
5.2.5 区别出朗读与诵读教学的指导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课例样本列表 |
附录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课例样本列表 |
附录3 《赤壁赋》教学课例样本列表 |
附录4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课例样本列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还学生一片独立阅读的天地(论文参考文献)
- [1]陈硕仟家族之历史文化研究[D]. 邱春美.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于漪语文教育哲学观研究[D]. 陈华敏.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D]. 林孝斌. 山东大学, 2021(11)
- [4]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D]. 丁明秀.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高中语文古典小说评点式阅读教学研究[D]. 金久民.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基于冯友兰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境界教育策略研究[D]. 白雪.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7]辞章: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D]. 陈文玲.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8]李老十“残荷”作品研究[D]. 王少川.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9]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专题研究[D]. 吴琴.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10]中学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内容研究[D]. 李芳瑗.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