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胺吸收二氧化碳的pH法研究

乙醇胺吸收二氧化碳的pH法研究

一、pH法用于乙醇胺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世伟[1](2021)在《糖蜜纳滤脱色过程机理及高性能脱色膜制备的研究》文中提出糖蜜作为一种工业副产品,产量大,但利用效率低,不仅降低了制糖工业的经济效益,也带来很大的环境压力。在糖蜜的各种处理和利用方法中,回收其中的高价值组分(蔗糖、还原糖、色素、酚类物质等)不仅能够解决糖蜜作为废液带来的环境问题,而且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是最具前景的利用方向。其中,糖蜜中色素/蔗糖的高效分离是糖蜜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步骤。在各种分离方法中,膜分离由于其简单高效、分离选择性多样等优势,极具应用前景。但是,目前糖蜜的膜法脱色过程中,脱色率和蔗糖透过率之间的平衡效应难以打破,分离效率低;而且由于糖蜜料液组分复杂、粘度高,容易造成严重的膜污染和通量衰减。本研究以“膜法分离甘蔗糖蜜”工艺中的脱色过程为研究对象,从膜过程机理到膜制备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实现糖蜜资源化利用提供指导。首先,采用小型死端过滤和中试错流设备,对甘蔗糖蜜脱色过程中的色素/蔗糖的分离机理进行详细研究。通过考察不同膜性质(材料、膜孔径)、糖蜜组分(糖分、盐分、色素)、膜过程参数(温度、通量、pH、错流速度等)对真实糖蜜脱色过程的影响,系统分析色素和蔗糖的分离过程和膜污染机理。研究发现:1)膜孔径直接决定色素和蔗糖的截留率,而膜污染会通过改变膜孔径而影响截留率。因此,合适的膜孔径和强抗污染能力是高效脱色膜的两个必要性质;2)色素和盐分影响膜分离性能,盐分会造成孔溶胀效应,增大孔径,而色素会形成膜污染,带来缩孔效应,同时色素的存在会对盐溶胀具有“屏蔽”作用,这种作用对于亲水性较差的膜影响更显着;3)高温和低通量能够有效减弱浓差极化,提高蔗糖透过率,降低膜污染,但是高温导致膜孔扩张也会一定程度加剧膜污染。以上纳滤脱色过程机理研究表明,高分离选择性、高抗污染和抗溶胀纳滤膜是实现高效糖蜜脱色的核心。因此,通过简单的后处理方法调控界面聚合过程,制备疏松纳滤脱色膜,提高其分离选择性。系统研究了各种后处理剂(有机酸、弱碱、有机溶剂、离子液体)对初生聚哌嗪酰胺纳滤膜后处理调控效果和影响机制,考察其实际脱色效果。研究发现:1)界面聚合后处理主要通过水解效应、溶剂活化、封端反应三种机理对聚酰胺纳滤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调控,通过后处理过程,能够使纳滤膜出现不同程度的通量增加、孔径增大、表面电荷增多,得到不同分离性能的疏松纳滤膜;2)经过后处理的纳滤膜由于相对疏松的结构(较大的膜孔径)和较多的表面电荷,在糖蜜脱色过程中表现出更好的色素/蔗糖分离效果,并且具有优异的长期稳定性,通过简单的碱性溶液清洗,可以有效去除膜污染,恢复膜的渗透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结果不仅揭示并总结了后处理对界面聚合过程的调控机理,为聚哌嗪酰胺纳滤膜的后处理调控提供理论指导,还为糖蜜脱色疏松纳滤膜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最后,在界面聚合过程中引入单宁酸(TA)和乙酰丙酮铁(Fe(acac)3)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选择性蚀刻强化”策略,制备具有抗碱性溶胀的疏松纳滤膜,以期解决疏松纳滤膜在碱清洗过程中发生孔溶胀导致膜污染累积的问题。并考察其在实际糖蜜过滤过程的脱色性能和抗污染性能。研究发现:1)TA和Fe(acac)3加入后,该多元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哌嗪(PIP)和聚苯三甲酰氯(TMC)的界面聚合形成聚酰胺结构、TA和TMC的界面聚合形成聚酯结构、TA和Fe3+的螯合3种反应过程,其中PIP-TMC和TA-TMC的聚合反应为主要反应,对最终的纳滤膜性能具有主要影响;2)通过碱处理刻蚀可以去除复合膜中的聚酯结构,从而得到疏松纳滤膜,而且可以通过调节刻蚀pH和TA的比例对疏松纳滤膜的分离性能进行调控;3)后刻蚀的疏松纳滤膜具有优异的抗碱洗溶胀能力,主要由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Fe3+螯合能力能有效抑制带负电荷基团之间的静电排斥,其次,TA的引入增加了羟基的比例,降低了羧基的比例,从而降低了碱性pH下的静电斥力,另外,TA与PIP之间的迈克尔加成和共沉积反应增强了分离层与支撑层之间的结合作用力;4)后刻蚀的疏松纳滤膜在长期连续过滤中具有更好的抗污染能力,避免了商业纳滤膜由于碱诱导的孔溶胀导致的孔内污染累积。刻蚀强化后的疏松纳滤膜具有较高的渗透通量,对蔗糖和色素具有更高的分离选择性,对真实糖蜜的长期过滤具有较稳定的分离性能。该研究结果不仅建立了一种绿色的后处理方法来调控聚酰胺纳滤膜的性能,而且为实际应用中提高聚酰胺膜的抗碱洗溶胀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康雨[2](2021)在《壳聚糖与模型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文中提出壳聚糖是一种天然含氮碱性聚多糖,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生物粘附性、促渗透性、抗菌性等独特的生理功能,是生物医用材料的一种理想原料。壳聚糖基生物医用材料与机体细胞的相互作用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因素。研究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与生物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调控规律,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将为具有优异性能的壳聚糖基生物医用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从壳聚糖链结构的准确表征出发,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季铵盐,并研究其与多种不同模型生物膜之间的微观相互作用对彼此构象和形态结构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体积排除色谱和非对称流场流分离与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SEC-MALLS、AF4-MALLS)方法表征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壳聚糖样品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和链构象。详细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如流动相组成、聚合物浓度、流动相流速和色谱柱特性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规律。发现壳聚糖的SEC实验必须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加入足够的盐以避免壳聚糖在色谱柱上吸附的影响(盐浓度cs>200 mM);壳聚糖样品的浓度必须在足够低的稀溶液范围内(0.125~0.25 mg/mL)以避免在色谱柱中出现超载现象;流动相流速必须足够低以避免色谱模式发生转变。阐明了高分子量壳聚糖样品在高流速下的滞后流出行为,是壳聚糖链在流经色谱柱时发生的线团一伸展构象转变所引起的色谱模式从SEC到障碍色谱的转变造成的。壳聚糖链在200mM醋酸缓冲溶液(pH=4.5)中的持续长度Lp=10 nm,具有半刚性链结构。AF4避免了壳聚糖样品在SEC色谱柱中存在的吸附和分子链降解甚至变形的难题,可在很宽的盐浓度范围内研究壳聚糖链在醋酸缓冲溶液中的构象和持续长度。结果表明:壳聚糖链的持续长度Lp与德拜长度K-1成线性关系:Lp(nm)=4.1K-1+7.7,随着盐浓度从1.25mM增至800mM,壳聚糖的Lp从45 nm减小至9nm,其固有的持续长度Lp,0=7.7 nm。2、利用化学改性方法制备了 3个不同分子量的N,N,N-三甲基壳聚糖(TMC)样品,季铵化程度在70~82%之间,分子量在29~136 kg/mol之间。TMC链在200 mM醋酸缓冲溶液(pH=4.5)中呈现无规线团构象,持续长度Lp约为3.2 nm,小于壳聚糖样品的Lp,这是由于氨基上甲基的引入,增大了侧基体积,破坏了壳聚糖分子链内的氢键,导致分子链的柔顺性增加。TMC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优异的抗菌效果,抑菌率几乎接近100%。3、由电中性的二油酰磷脂酰胆碱(DOPC)与带负电的二油酰磷脂酰甘油(DOPG),通过挤出法成功制备了不同负电含量的DOPG/DOPC脂质体,并利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Zeta电位仪进行表征。确定了利用AF4-MALLS分离表征脂质体的最佳条件:浓度为0.2 mg/mL,进样量为50 μL,淋洗阶段流速程序:平行流道流速一直保持为0.5 mL/min,交叉流采取指数衰减在20分钟内从1.0 mL/min降至0.1 mL/min。结果表明AF4-MALLS是一种分离表征脂质体的有效手段,得到了与DLS一致的结果。4、利用DLS和Zeta电位仪研究了壳聚糖季铵盐与脂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经TMC 95-5、95-50、95-200修饰的不同负电含量DOPG/DOPC脂质体的尺寸和电位的结果表明,TMC与低带电量(5%)脂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导致TMC修饰低带电量脂质体的尺寸几乎不变。TMC与高带电量脂质体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表现为经TMC修饰后DOPG含量为20~40%脂质体的尺寸都有所增大,且随TMC/脂质体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大,直至出现聚集体。而带电量为10%的脂质体,经低分子量的TMC 95-5修饰后尺寸几乎不变,但经分子量较高的TMC95-50和95-200修饰后尺寸变大。因此,TMC与脂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脂质体带负电量、TMC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利用AF4成功分离并表征TMC-脂质体复合物及其形成聚集体的尺寸分布,得到了与DLS一致的结果。5、利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TMC在带不同负电含量的支撑磷脂双分子层表面的吸附行为。发现不同分子量的TMC样品在DOPC支撑磷脂双分子层上没有发生吸附,两者没有相互作用;但TMC在不同负电含量的DOPG/DOPC支撑磷脂双分子层上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吸附。TMC与支撑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的相互作用,随TMC分子量和支撑磷脂双分子层负电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当支撑磷脂双分子层负电含量大于5~10%时,TMC与支撑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饱和而不再受支撑磷脂双分子层负电含量的影响。

苏倩[3](2021)在《室温磷光碳点的制备、pH传感机制探究以及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室温磷光(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RTP)材料在传感,生物成像,光电子设备及信息安全领域发展迅速。但目前,室温磷光材料主要包括有机金属复合物及纯有机复合物;包含贵金属的室温磷光材料由于具有高毒性、高成本及复杂的合成过程,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作为一种无金属的发光材料,碳点(Carbon dots,CDs)由于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质,低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制备过程简单等优势,日益获得研究者们的关注。最近,独一无二的室温磷光现象在碳点中已有报道,通过元素掺杂及将碳点包埋入复合物基质是实现CDs室温磷光发射的两种形式。然而,磷光发射受到三重态激子跃迁的自旋禁阻特性及无辐射衰减过程限制,合成室温磷光碳点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本论文分别以三乙醇胺和甲氨蝶呤(MTX)这些常见的小分子为原料,成功制备了具有室温磷光及荧光性质的碳点,并分别探究了pH传感的作用机理和在生物标志物检测方面的应用,具体的研究内容为:(1)室温磷光碳点的制备及其pH传感机理探究化学掺杂氮,磷及卤素类有利于合成室温磷光碳点,这主要是这些元素掺杂可以有效地促进体系间跨越过程(ISC)从而实现碳点的RTP特性。本实验首先以三乙醇胺和磷酸为原料,使用微波法一步制备了氮,磷共掺杂的碳点(P-CDs),三乙醇胺可以提供碳源,磷酸作为掺杂剂。制备的P-CDs在紫外灯下呈现明亮的蓝色荧光,荧光量子产率达22.4%;将P-CDs固定在滤纸上后,可以观察到绿色的磷光,这主要是由于滤纸作为基质稳定了P-CDs的三重态激子,抑制了无辐射跃迁从而实现了RTP发射,其磷光量子产率高达15.85%。随后,我们通过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动态光散射等仪器方法对所合成的室温磷光碳点进行全面的表征,实验结果证明该碳点分散性良好,水合粒径在0.96~3.62 nm范围内,主要由C、N、O和P四种元素组成,并具有C=N/C-N、磷酸根等官能团。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抗光漂白性,我们将P-CDs溶液作为一种新型的RTP油墨用于信息加密领域。此外,我们发现P-CDs对pH的变化较为敏感,因此实现了在9.15~13.55碱性范围的pH传感,及2.29~13.55更宽范围的磷光pH传感。随后,我们探究了P-CDs荧光及磷光pH传感的机理。具体而言,在酸性条件下,碳点表面有大量的P=O···H键,P-O键是以质子化的形式存在的,而当氢氧化钠浓度不断增加,由于P-O键的去质子化导致氢键的解离,P-CDs的沉淀,从而降低了溶液中P-CDs的浓度,导致荧光及磷光的猝灭。此方法实现了荧光与磷光信号的pH传感,磷光传感显着增加了线性范围,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2)三聚氰酸-碳点磷光探针结合二氧化锰纳米片传感胆固醇和葡萄糖克服溶解氧对于室温磷光材料的猝灭作用正日益受到生物传感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室温磷光材料由于具有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及低的背景干扰,在构建通用传感平台方面存在一定的应用前景。因此本实验以甲氨蝶呤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蓝色荧光的碳点,该碳点与三聚氰酸结合后在水环境下实现了室温磷光发射,克服了溶解氧对于磷光的猝灭作用。三聚氰酸-碳点(CA-CDs)复合物在水环境下可以发射出蓝色的荧光及青色的室温磷光,磷光的激活主要是由于三聚氰酸、水分子、碳点分子间形成了氢键网络,从而僵化了整个系统,阻隔了溶解氧,实现了磷光发射。此外,我们发现二氧化锰纳米片可以有效地猝灭CA-CDs的荧光及磷光信号,其猝灭机理为福斯特共振能量转移(FRET)和动态猝灭效应(DQE)。随后,通过酶催化底物产生过氧化氢,我们设计了一种通用的传感平台,该平台可用于磷光及荧光“点亮”策略检测底物如胆固醇及葡萄糖。“点亮”双信号的机制是过氧化氢还原二氧化锰为二价锰离子,从而导致荧光及磷光信号恢复。因此,该CA-CDs复合物室温磷光传感平台成功地实现了胆固醇及葡萄糖的分析。具体而言,胆固醇的检测中,室温磷光检测的线性范围是26.25~2100μg/m L,检测限为29.86μg/m L;荧光检测胆固醇的线性范围是26.25~2625μg/m L,检测限为4.16μg/m L。对于葡萄糖的传感,室温磷光检测的线性范围是0.1~20 m M,检测限为0.49 m M;荧光传感葡萄糖的线性范围是0.08~20 m M,检测限为0.48 m M。随后,基于CA-CDs复合物独特的室温磷光特性,我们将其用于指纹识别及信息安全领域。综上所述,该策略设计了通用的室温磷光传感平台,实现多个目标物的识别检测,为其他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为拓展室温磷光材料传感的应用范围提供了新的思路。以上的实验对以碳点为基础的室温磷光材料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深入探究了磷光发光机理,同时利用各种表征手段深入、全面解析了所合成的室温磷光碳点的结构特征及功能基团。随后根据碳点对不同物质敏感地响应,建立了针对pH及多种生物标志物的双信号(磷光与荧光)分析检测方法,对于进一步拓宽室温磷光碳点的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誉[4](2021)在《三乙烯四胺/有机溶剂吸收剂捕集CO2基础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利用有机胺对含CO2烟气进行化学吸收被认为是最可能在短时间内推广普及的碳捕集技术。为解决传统工艺再生能耗高、溶剂损失大等一系列缺点,研究人员们开发了多种新型吸收剂,有机胺非水吸收剂是其中的典型。本文将具有体加热、快速响应和选择性加热等一系列优点的微波加热法引入化学吸收再生领域,对溶剂为聚乙二醇200(PEG200)、二乙二醇(DEG)、乙二醇(EG)三种典型的三乙烯四胺(TETA)有机溶剂吸收剂在高浓度下的吸收和再生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它们在不同浓度下的饱和吸收容量、吸收速率、相变情况、再生率和再生能耗等性能,找到了不同浓度下比较适合的微波加热条件,验证了微波的“非热”效应,初步研究了烟气中常见的水分对于有机胺非水吸收剂的影响,为此类吸收剂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和支持。有机胺非水吸收剂的吸收实验表明,当吸收剂浓度增加时,有机胺非水吸收剂的黏度会有很大幅度的增加,如对于TETA/PEG200体系,当浓度从0.6mol/L升高到5.0mol/L时,液相黏度从26.8mPa·s升高到2000mPa·s以上,使高浓度吸收剂的吸收再生行为与低浓度时产生了一定差别。当吸收剂浓度从0.6 mol/L增加到 5.0 mol/L 时,TETA/PEG200、TETA/DEG、TETA/EG 三种吸收剂在 120 min中的吸收负荷分别下降了 50.5%、44.7%和43.4%,但这一不利影响会随着吸收负荷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有机胺非水吸收剂的再生实验表明,微波加热下体系的升温速率主要受到极性(介电常数)、黏度和热容量的影响,高浓度会对有机溶剂吸收剂的升温速率产生不利影响。采用智能微波加热装置,对有机胺非水吸收剂进行了再生试验,得到了很好的再生效果,其中TETA/PEG200吸收剂在0.6 mol/L、2.0 mol/L和5.0 mol/L浓度下经过四次吸收-再生循环后仍然分别有1.74、1.62和1.50 mol CO2/mol胺的再生容量以及93.9%、90.7%和86.6%的再生率。在有机胺非水吸收剂再生领域,微波再生相比传导加热再生有明显的优势,以TETA/PEG200为例,0.6 mol/L、2.0 mol/L和5 mol/L时,微波再生的再生率分别可达94.22%、91.54%和84.73%,是传导加热再生的2.22倍、2.51倍和3.96倍,再生能耗分别为32.04、24.91和31.26kJ/g CO2,是传导加热的34.1%、18.8%和14.0%,吸收剂浓度越高,微波再生相对于传导加热再生的优势越大。对微波输入方式的考察证明微波脉冲再生法相比于微波连续再生法的再生率更高,再生能耗更低。对于2.0mol/L浓度的TETA/PEG200吸收剂,再生温度为120℃、保温功率为400W时,脉冲加热法的再生率和再生能耗为92.70%和18.18 kJ/g CO2,是连续加热法的110.6%和95.1%。微波法再生胺吸收剂并不只是改变加热方法和提升加热速率,微波诱发的分子振荡和碰撞在加热体系的同时也会明显促进氨基甲酸酯产物的分解,表现出“非热”效应。初步研究了含水量对于TETA/PEG200吸收剂的吸收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中含水量的提高会导致吸收速率加快、液相体积比和液相吸收量比提高,在 30min、60min 和 120min 内,浓度为 5.0mol/L 的 TETA/PEG200 吸收剂中含有7.5 wt%的水时,吸收负荷相比于不含水时分别提高了 68.2%、75.1%和80.3%。含水量的不同并不会导致吸收产物出现差别,但会导致吸收剂的再生率降低、再生能耗提高。在0-7.5 wt%的低含水量范围内,对5.0 mol/L吸收剂的影响仅有16.9%,因此对于高浓度吸收剂来说,可以考虑在体系中引入较低含量的水分,以改善其吸收性能和物理性质。

程亚亚[5](2021)在《介孔硅基智能药物控释体系的构建及在纳米医学方面的应用》文中提出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被认为是推动纳米生物技术和纳米医学发展的两大精神动力。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由于具有装载能力强、生物相容性好、粒径孔径和形貌可控、易于表面修饰和功能化以及水分散稳定等特点,是材料科学创新领域开发的基于纳米技术药物递送的一个重要实例,其为下一代抗肿瘤纳米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论文通过控制MSNs纳米孔道内表面浸润性的转变,设计了肿瘤微环境响应的基于MSNs的智能无封堵药物控制释放体系,进而克服了传统普遍使用的利用纳米粒子、有机分子等“纳米门卫”型实体结构物理封堵的药物控释体系的局限性。此外,通过合成粒径在50 nm以下的小尺寸海胆型介孔有机硅(UMONs)改善了MSNs基纳米载药系统的细胞摄取性能以及生物安全性。最后,通过开发一种酸诱导小尺寸(40nm以下)中空介孔有机硅(HMONs)系统聚集的策略使HMONs系统具备了长时间的肿瘤滞留能力,从而实现了肿瘤细胞对纳米载药系统的有效摄取。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和构建了一个基于MSNs的活性氧响应无封堵药物控释系统,它是通过控制MSNs上纳米孔内表面的浸润行为来实现对药物分子的控释。这种润湿性驱动的无封堵的控释系统,通过一步共缩聚法制备出载体,通过简单超声来负载药物,化解了由传统“纳米门卫”型实体结构物理封堵带来的各种局限性以及潜在的毒副作用,对于未来药物控释体系在临床上的设计与应用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2、基于上一个工作的基础,设计和合成了可以在生理条件下对葡萄糖进行响应并同时能实现亲疏水转化的苯硼酸功能分子。该功能分子可以通过一步共缩聚法特异性地修饰到MSNs介孔孔道的内表面。这种基于纳米孔道内表面功能化的MSNs药物控释平台可以通过其自身介孔孔道葡萄糖响应的浸润性转变来控制药物的释放行为,并且制备和操作过程简单、有效,使其为未来从表面润湿性的角度构建分子运输平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3、虽然通过上述两个工作我们已经化解了“纳米门卫”型实体结构物理封堵药物控释系统的局限性,但是要想推进MSNs基药物控释体系进一步地临床转化,MSNs基纳米载体面临的细胞摄取效率低以及难降解的窘境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受海胆的启发,我们从材料的源头进行创新,设计和制备了可以增强细胞摄取的表面粗糙呈钉型管状形貌的海胆型生物可降解MONs。接下来,在UMONs的介孔中负载L-精氨酸(一种典型的具有高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的一氧化氮(NO)供体),在其外表面修饰具有类葡萄糖氧化酶性质的超小金纳米粒子,构建了一个pH/谷胱甘肽(GSH)双响应的纳米药物用于纳米催化增强的NO气体治疗。4、通过上述三个工作,我们攻克了“纳米门卫”型实体结构物理封堵药物控释系统的局限性以及解决了纳米载体细胞摄取效率低和难降解的问题。但是,如果负载药物的纳米载体在到达肿瘤组织后不能在肿瘤部位长时间累积和停留,那么其就不能有效地被细胞摄取进而完成药物递送。这样我们前面已经解决的两个问题就只能相当于“纸上谈兵”,实际上根本没有办法推进基于MSNs的药物控释体系的临床转化。因此,基于40 nm以下的小粒径HMONs我们提出了一种酸触发的HMONs系统聚集的策略,使HMONs系统具备了更长时间的肿瘤滞留能力,为HMONs实现有效的细胞摄取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条件。这种肿瘤微环境诱导的纳米载体在肿瘤中聚集的策略,开启了推动MSNs基纳米药物临床转化的一个新的范例。

刘国永[6](2020)在《基于荧光聚合物碳点的酶活性检测和酶联免疫分析应用》文中认为酶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参与生物体新陈代谢中的生化反应。血清中酶的活性可以特异性反映组织或器官的健康状态,因此,酶可以作为某些疾病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重要的固相免疫分析方法,主要依赖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和酶的催化放大。ELISA在环境监测、临床诊断、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研究、生物医学应用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酶活性传感方法的研究将促进ELSIA平台的发展。酶活性检测的光学传感方法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比色法和荧光法。相比于比色法,荧光传感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以及选择性好等优点。荧光传感方法的构建需要选择对分析物有响应的信号单元作为分析探针。碳点呈现出其他常规分析探针不具备的优越特性,例如,优异的荧光性能、高化学稳定性、容易制备、低毒性以及出色的生物相容性等。本论文中,我们将三种碳点作为分析探针引入到荧光传感方法中用于酶活性的检测或ELISA平台的构建,并进一步研究了所提出的荧光传感方法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一、我们首次发现,在室温下甲基多巴和乙醇胺的混合溶液可以发生绿色荧光反应。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MALDI-TOF质谱等测试分析,我们确认生成了亮绿色荧光的聚甲基多巴纳米颗粒。受到这种简单便捷的荧光反应启发,使用市售甲基酪氨酸作为底物,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原位生成荧光聚甲基多巴纳米颗粒的酪氨酸酶(TYR)活性荧光检测方法。该荧光检测方法依赖于TYR催化甲基酪氨酸向甲基多巴的特异性转化以及甲基多巴与乙醇胺之间的特异性荧光反应,可用于水溶液和稀释血清样品中TYR的高效灵敏检测。使用曲酸作为TYR抑制剂的模型,我们又成功地检测了 TYR抑制剂曲酸。因此,我们的研究为检测TYR活性并筛选其潜在抑制剂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二、我们发现4-氨基苯酚和乙二胺的混合溶液可以发生反应并生成强绿色荧光聚合物碳点(PCDs)。受此简单的特异性反应和碱性磷酸酶(ALP)特异性水解4-氨基苯基磷酸酯生成4-氨基苯酚的启发,我们开发了一种通过原位形成荧光PCDs来检测ALP活性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常规的ELISA平台和针对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商业化抗体,我们构建了一种基于ALP的简单便捷的荧光ELISA体系,能够用于定量评估人血清中的cTnI水平。这种原位检测方法为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提供了新思路。三、我们首次报道了在室温下由N-[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乙二胺和对苯二酚(HQ)的混合溶液制备荧光含硅聚合物点(Si-PDs)的新方法。由于ALP能够催化底物4-羟基苯基磷酸钠(4-HPP)水解成HQ,而HQ又能够控制绿色荧光Si-PDs的生成,我们创新性地以市售4-HPP为底物,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ALP活性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简单的制备方法,清晰的形成机理和出色的理化性能使得Si-PDs及其生成过程能够被用于进一步开发构建荧光酶联免疫新方法。借助于通用的ELISA平台和相应的抗体,我们成功地构建了一种简便、概念化的基于ALP的荧光ELISA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生物标志物cTnI的灵敏高效检测。这种原位形成荧光纳米材料的研究,在ALP活性测定和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丁利[7](2017)在《碱化学吸收提纯沼气中试装置研发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我国沼气产量持续增长,提纯沼气为生物质燃气是沼气高值利用的重要手段。提纯沼气技术主要有原位法和异位法,常用异位法主要有高压水洗法、碱化学吸收法和膜法。本研究采用碱化学吸收法,设计了一套碱化学吸收提纯中试装置,对实际沼气进行碱化学吸收提纯研究,为沼气碱化学吸收提纯工业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根据实验方案,设计了一套可处理20m3/h沼气的碱化学吸收法提纯沼气中试装置,并进行了工艺中关键部分设计和附属设备计算选型,在厂区搭建中试装置后进行了试漏、调试、清洗,中试提纯装置可稳定运行。以设计的中试装置为吸收设备,20%MEA、30%MEA、30%MDEA和30%MDEA+20%MEA (混合胺)为吸收剂,对真实沼气进行吸收解析性能测定。发现进气量、吸收液量、温度、操作压力、吸收溶液种类和气液比等都会影响提纯效率,解析塔温度、操作压力和吸收溶液种类均会影响解析再生液pH值和CO2负荷。MEA具有较好吸收效果,30% (20%) MEA气液比低于55 (30)提纯效率100%,再生液CO2余量0.15(0.125)mol/molMEA,但随着解析次数增加,出现降解现象。30%MDEA吸收效果比20%和30%MEA差,气液比低于15方可达提纯要求。但MEA更容易解析、解析更彻底、解析降解不明显,再生液CO2余量0.05mol/molMDEA。混合胺具有较好的吸收和解析效果,气液比低于35即可达提纯要求,吸收能力低于二者吸收效果之和,但高于单一组分。解析效果高于MEA,低于MDEA,解析再生液CO2余量0.09mol/mol混合胺。提纯单位体积沼气混合胺能耗最低,仅为30%MDEA能耗的72.2%,20%MEA能耗的63.8%。综上所述,利用设计的中试提纯装置进行试验,发现MEA具有较好吸收能力,MDEA具有良好解析性能,混合胺具有较好的吸收解析能力和较低能耗水平,具有广阔的提纯沼气工程应用前景,为实际提纯沼气工程提供了数据支撑。

刘彬[8](2017)在《碳酸酐酶催化醇胺溶液吸收CO2动力学及反应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革命开始至今,能源尤其是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化石燃料大量消耗所导致的雾霾天气、全球变暖等极端气候的频现,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活动。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CO2)气体的排放量逐年急剧增加,因此,研究开发产业化前景良好的CO2捕获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既能有效循环利用CO2资源,增加经济效益,又能解决由于CO2大量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应运而生并发展成为有效控制CO2排放的重要手段。在众多的CO2捕获技术中燃烧后CO2捕获技术(PCC),特别是胺法捕获CO2技术是目前公认的最适合于捕获燃煤电厂烟道气中CO2的技术手段之一。但是,传统醇胺吸收剂因再生能耗高等一系列问题使其工业化前景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开发高效新型吸收剂是实现醇胺溶液工业化应用的主要途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理想的CO2吸收剂应当具有吸收容量高、反应速率快、难降解、吸收焓低等特点。胺溶剂吸收CO2的性能研究主要包括:CO2吸收容量、传质与吸收动力学、反应热、以及溶剂的稳定性等。其中,动力学性能是众多考察因素中最重要参数之一,动力学性能直接反应了胺溶剂与CO2反应速率的快慢,影响传质效率,也是流程模拟和吸收塔等设备设计的重要的参照数据。尽管传统的胺溶液具有较好的吸收效率,但是产物易降解,吸收焓较高,吸收速率有待提升;而碳酸酐酶稳定性好,能够加快CO2的水合速率同时降低吸收焓,但价格较为昂贵。因此,开发出一种较为廉价而且具有良好吸收性能的吸收剂是一大挑战。本研究拟在胺溶剂中加入碳酸酐酶,使两者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新型改进型吸收剂,兼具高吸收容量、较快的吸收速率和较低的解吸能耗的优点。同时本研究还采用电化学快速停留技术揭示该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规律,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将为改进和设计新型的C02吸收溶剂提供科学基础并为基于碳酸酐酶催化特性的改进型胺溶液的工业应用提供依据本。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快速混合动力学技术(Stopped-Flow)探究不同胺溶液吸收CO2的动力学,推断可能的反应机理,建立动力学预测模型。以提高CO2的吸收速率为目标,选用新型胺溶剂(MAE、EAE、IPAE、TBAE),考察胺的类型、分子结构和反应温度对C02吸收速率影响。同时,对四种体系分别应用了三分子机理和碱催化水合机理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解释。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条件下,吸收速率的顺序依次为:MAE>EAE>IPAE>TBAE,而吸收容量相反;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于MAE,EAE溶剂体系三分子机理能更好的对数据进行解释,而碱催化水合机理更适用于IPAE和TBAE溶剂体系。(2)以胺溶液与C02反应机理为基础,结合碳酸酐酶的化学结构及催化机理,开展碳酸酐酶催化胺溶液吸收CO2反应机理研究及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为了提高叔胺溶剂(如TEA、MDEA、DMEA、DEEA等)对CO2的吸收速率,以碳酸酐酶作为活化剂,深入研究不同条件下碳酸酐酶催化胺溶液的CO2吸收速率的影响:考察温度,胺溶度,不同浓度配比对吸收速率的影响;测定不同温度,浓度配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同时,根据测定的反应速率常数,结合反应机理得到相关的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碳酸酐酶加入量的增加,反应速率常数先显着增大后趋于平缓;随反应温度的提高,反应速率常数增大但碳酸酐酶对溶剂的催化效果存在下降现象。(3)碳酸酐酶催化胺溶液吸收CO2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本研究在传统胺溶液吸收CO2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碳酸酐酶存在条件下胺溶液吸收CO2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很好的预测相关动力学常数。该模型的建立过程如下:根据所研究体系的反应机理,假设反应的动力学模型,测定出动力学模型中的参数,并利用实验数据拟合出动力学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得出完整的动力学模型。并用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判断该的动力学模型是否合理。(4)在搅拌槽式反应器中,实验探究碳酸酐酶对带负载的MEA溶液动力学的影响。为了提高高负载MEA溶剂对CO2的吸收速率,以碳酸酐酶作为活化剂,深入研究不同条件下碳酸酐酶催化带负载的MEA溶液的CO2吸收速率的影响:考察温度,CO2负载量比对吸收速率的影响;测定不同温度,浓度配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常数;考察温度,CO2负载量对吸收速率的影响。同时,根据测定的反应速率常数,建立相关动力学模型,结合反应机理得到相关的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显示,随反应温度的提高,胺溶液吸收CO2的反应速率常数增大;碳酸酐酶的加入能显着提高高负载情况下MEA溶液的CO2吸收速率,并在实验条件范围内随碳酸酐酶量的增加而呈现逐渐增大。

杨继涛[9](2017)在《基于黄腐酸的燃煤烟气湿法脱硫实验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效控制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对于遏制酸雨与雾霾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可回收硫资源的脱硫工艺既能控制二氧化硫排放,又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因此它是未来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会产生大量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秸秆废弃物的抛弃和露天焚烧,不仅浪费宝贵的生物质资源,而且还能造成环境污染、甚至火灾等,因此秸秆等废弃物的出路问题也亟需解决。秸秆等废弃物经生物发酵可制得黄腐酸(FA)。FA分子结构上具有两种重要的含氧酸性基团(-COOH和-OH),故FA物质具有酸碱缓冲性能。鉴于回收硫资源和秸秆等废弃物的利用,提出了两种新型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可再生FA湿法烟气脱硫和FA协同氨水湿法烟气脱硫。围绕这两种工艺,开展了脱硫特性与脱硫机理等相关内容研究。(1)可再生FA湿法烟气脱硫机理研究。首先利用小型鼓泡反应器开展FA溶液脱硫实验,研究发现FA溶液(浓度0.04 g mL,初始pH 5.5)具有极高的SO2吸收效率(高达97.5%),且可持续高效吸收SO2,初步核实了FA的脱硫性能。然后,借助FTIR、NEXAFS和XPS等表征手段,揭示了FA溶液吸收SO2气体的化学机理:FA分子结构上的痕量羧酸盐基团具有质子结合位点,因此羧酸盐基团能结合SO?aq?离解产生的H,降低SO液相吸收传质阻力,从而使更多的SO溶入液相;脱硫中,羧酸盐基团不断被质子化为游离羧基;通过加热即可解吸SO,使FA获得再生。通过八次连续循环吸收-解吸实验,发现第八循环的吸收效率仍高于95%,其DTHE(效率高于95%的时间)大于10min,这充分证明了FA具有良好的脱硫再生性能。此外,利用TG-DTG与XRD评估了FA的热稳定性和再生性,结果表明FA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再生性。(2)FA湿法烟气脱硫特性研究。首先,利用双膜理论分析了SO2气体在FA溶液中的传质与反应过程机理。然后,通过间歇吸收实验考察了九个吸收参数对FA溶液模拟烟气脱硫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值和FA浓度均能显着影响SO吸收效率,并且初始pH值的影响较大;能显着影响DTHE的参数是初始pH值、温度、FA浓度以及进口SO浓度,并且进口SO浓度的影响程度最大;初始pH对SO2吸收量的影响程度最大;适宜FA溶液脱硫的pH值为2.8-5.5,对应的吸收效率大于90%;FA优化浓度为0.08 g mL;低吸收温度和进口SO(CO)浓度利于DTHE;NO组分能提高SO在FA溶液中的吸收传质。(3)FA协同氨水湿法烟气脱硫机理分析及脱硫特性研究。针对氨基脱硫工艺中存在氨逃逸现象,本文提出用FA来抑制氨逃逸。FA抑制氨逃逸的实验结果表明:FA结构上的-COOH和-OH能有效地结合液相中的游离氨,其抑制氨逃逸的能力大约为5ppm g?FA?。FTIR研究结果证实了FA抑制氨逃逸机理:FA<与游离氨发生氨化反应,生成稳定的FA<,从而降低液相中的游离氨数量,实现氨逃逸抑制。在FA协同氨水脱硫工艺中,共轭碱FA<是关键的SO吸收剂。利用鼓泡反应器研究了FA协同氨水湿法脱硫特性,分析了吸收参数对SO2吸收效率和DTHE的影响,获得了脱硫优化参数。结果表明:在FA的协同作用下,氨水的SO2吸收能力得到提高;初始pH能显着影响SO2吸收效率和DTHE;FA浓度能显着影响DTHE,这是因为FA<共轭碱的数量由FA的质量所决定;氧气浓度、进口SO浓度及硫酸铵浓度对SO2吸收效率和DTHE影响均较小;CO明显影响DTHE和SO吸收量;高浓度飞灰能提高FA-氨水脱硫能力;低气流量利于FA-氨水脱除SO;室温是FA-氨水脱硫的较优温度;为保证FA-氨水高效吸收SO2(η99.0%),吸收液的pH值应控制在4.1以上;当pH在8.7-4.1范围时,真正的脱硫基团是FA<结构上的-COO-基团。此外,借助FTIR核实了黄腐酸协同氨水湿法脱硫的机理。(4)FA-氨水吸收SO的动力学分析。基于双膜理论,分析了SO在黄腐酸-氨水溶液中的吸收传质过程,建立了SO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模型,并用实验值验证了K a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T、C和C均与K a呈极其显着的负相关,并且Q对K a的贡献最大,而C的贡献最小。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慢速反应区的化学反应近似为零级反应动力学,然而快速反应区的反应近似为一级反应动力学,FA协同氨水吸收SO的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4.028kJ mol。(5)FA-氨水脱硫工艺中的亚硫酸铵氧化动力学分析。通过鼓泡氧化实验,获得了FA质量浓度、亚硫酸铵浓度、硫酸铵浓度、空气流量、初始pH值及温度对氧化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亚硫酸铵初始浓度为0.040.5mol L时,降低FA质量浓度、初始pH值和硫酸铵浓度,或者增加亚硫酸铵初始浓度、空气流量与温度均能提高亚硫酸铵的氧化速率。采用初始速率法得到FA的反应级数为-0.9,初始pH值的反应级数为-3.3,亚硫酸铵的氧化反应表观活化能E为37.65 kJ mol。

王剑英[10](2014)在《有机胺捕集燃煤烟气CO2的吸收与解吸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化学吸收法,对吸收条件、吸收剂复配,再生工艺进行了研究。1.以MEA为吸收剂,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各因素主次关系为:温度〉CO2体积分数〉MEA的质量分数。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佳的吸收条件是:温度为40℃,CO2体积分数为15%,MEA的质量分数为20%。通过扩散速率模拟计算,推定MEA吸收CO2的过程属于气膜控制。对气液平衡模拟,计算得到了化学平衡常数、溶解度系数,也得出静态吸收法中物理吸收CO2的数量级为10-5mol/10ml。2.在反应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将PZ添加到MEA或SG溶液中均可以提高溶液的吸收性能和再生性能,并且后者优于前者。3.升高温度可以提高CO2的解吸率,但温度越高,实验误差也越大。4.研究了三元混合胺溶液的吸收效果和再生效果,发现MEA-SG溶液的CO2吸收速率>三元复配溶液的CO2吸收速率>PZ溶液的CO2吸收速率;就吸收量来说,配比为MEA:SG: PZ=0.4:0.4:0.2的吸收液CO2吸收量一直处于较高的位置,其值为0.00108mol/10ml;就解吸率而言,三元复配溶液的解吸率要小于一元吸收液的解吸率而大于二元复配吸收液的解吸率。5.对负压再生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再生效果随着再生时间的增加、再生压力的降低而改善。然后在再生压力10kPa,再生时间30min,水浴温度30℃的实验条件考察了复配溶液的负压再生实验效果。结果发现,二元复配溶液的解吸率随着PZ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三元复配溶液的解吸率随PZ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二、pH法用于乙醇胺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H法用于乙醇胺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糖蜜纳滤脱色过程机理及高性能脱色膜制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糖蜜的资源化利用
        1.1.1 糖蜜的来源和利用
        1.1.2 糖蜜色素脱除
    1.2 疏松纳滤膜
        1.2.1 疏松纳滤膜的制备
        1.2.2 疏松纳滤膜在资源回收中的应用
    1.3 本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糖蜜膜法脱色过程中的色素/蔗糖分离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和过程
        2.2.3 检测和表征方法
        2.2.4 数据计算和处理
        2.2.5 数据模拟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膜性质的影响
        2.3.2 糖蜜料液组分的影响
        2.3.3 膜过程参数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界面聚合后处理制备疏松纳滤脱色膜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界面聚合和后处理膜制备
        3.2.3 检测和表征方法
        3.2.4 膜性能测试
        3.2.5 截留分子量和孔径分布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纳滤膜分离性能
        3.3.2 纳滤膜的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3.3.3 界面聚合后处理的机理讨论
        3.3.4 疏松纳滤膜的糖蜜脱色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界面聚合“刻蚀增强”制备抗溶胀疏松纳滤脱色膜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界面聚合和后处理刻蚀过程
        4.2.3 检测和表征方法
        4.2.4 膜性能测试
        4.2.5 溶胀率定义和通量/截留率的变化率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界面聚合制备多组分复合纳滤膜
        4.3.2 后处理刻蚀制备疏松纳滤膜
        4.3.3 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4.3.4 抗溶胀机理讨论
        4.3.5 糖蜜脱色实际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壳聚糖与模型生物膜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1.1.1 壳聚糖的结构与特性
        1.1.2 壳聚糖衍生物
    1.2 模型生物膜
        1.2.1 脂质体
        1.2.2 支撑磷脂双分子层
    1.3 壳聚糖与模型生物膜的相互作用
        1.3.1 壳聚糖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
        1.3.2 壳聚糖与支撑磷脂双分子层的相互作用
    1.4 主要研究方法
        1.4.1 体积排除色谱(SEC)
        1.4.2 非对称流场流分离(AF4)
        1.4.3 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第二章 壳聚糖的分子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
        2.2.2 脱乙酰度的测定
        2.2.3 体积排除色谱与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SEC-MALLS)
        2.2.4 折光指数增量的测定
        2.2.5 非对称流场流分离与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AF4-MALLS)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壳聚糖的脱乙酰度
        2.3.2 壳聚糖的折光指数增量
        2.3.3 体积排除色谱表征壳聚糖的链构象
        2.3.3.1 流动相离子强度的影响
        2.3.3.2 进样浓度和体积的影响
        2.3.3.3 流动相流速的影响
        2.3.3.4 SEC-SC色谱模式转变
        2.3.3.5 壳聚糖的分子量和链构象
        2.3.4 非对称流场流分离表征壳聚糖的链构象
    2.4 小结
第三章 壳聚糖季铵盐的制备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
        3.2.2 二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3.2.3 三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3.2.4 红外光谱(FT-IR)
        3.2.5 核磁共振波谱(NMR)
        3.2.6 体积排除色谱与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SEC-MALLS)
        3.2.7 非对称流场流分离与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AF4-MALLS)
        3.2.8 壳聚糖季铵盐粒径和电位的测定
        3.2.9 抗菌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壳聚糖季铵盐的红外光谱分析
        3.3.2 壳聚糖季铵盐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3.3.3 壳聚糖季铵盐的分子量和链构象
        3.3.4 抗菌性能
    3.4 小结
第四章 脂质体囊泡的制备与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
        4.2.2 脂质体囊泡的制备
        4.2.3 脂质体囊泡的尺寸和电位的测定
        4.2.4 非对称流场流分离与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AF4-MALLS)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脂质体囊泡的尺寸和电位
        4.3.2 AF4-MALLS联用分离和表征脂质体囊泡
        4.3.2.1 进样量的影响
        4.3.2.2 交叉流流速的影响
        4.3.2.3 交叉流衰减时长的影响
        4.3.2.4 平行流道流速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壳聚糖季铵盐与脂质体囊泡的相互作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
        5.2.2 脂质体囊泡的制备
        5.2.3 壳聚糖季铵盐与脂质体囊泡复合物的制备
        5.2.4 壳聚糖季铵盐与脂质体囊泡复合物的粒径和电位的测定
        5.2.5 非对称流场流分离与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AF4-MALLS)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壳聚糖季铵盐与脂质体囊泡复合物的粒径和电位
        5.3.2 AF4-MALLS分离表征壳聚糖季铵盐与脂质体囊泡复合物
    5.4 小结
第六章 壳聚糖季铵盐与支撑磷脂双分子层的相互作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原料
        6.2.2 仪器
        6.2.3 支撑磷脂双分子层的制备
        6.2.4 壳聚糖季铵盐在支撑磷脂双分子层上的吸附行为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支撑磷脂双分子层的制备
        6.3.2 壳聚糖季铵盐在支撑磷脂双分子层上的吸附行为
        6.3.3 壳聚糖季铵盐与支撑磷脂双分子层相互作用的机理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附录 第七章 聚乙烯醇的链结构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原料
        7.2.2 醇解度的测定
        7.2.3 体积排除色谱与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SEC-MALLS)
        7.2.4 非对称流场流分离与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AF4-MALLS)
    7.3 结果与讨论
        7.3.1 PVA的醇解度
        7.3.2 醇解度对利用SEC和AF4表征PVA的影响
        7.3.3 PVA从SEC色谱柱解吸附的动力学
    7.4 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室温磷光碳点的制备、pH传感机制探究以及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碳点简介
    1.3 碳点的性质
        1.3.1 光学性质
        1.3.2 磷光性质
        1.3.3 生物相容性
    1.4 碳点的合成
        1.4.1 水热法/溶剂热法
        1.4.2 微波辐射法
        1.4.3 化学消融法
        1.4.4 电化学法
        1.4.5 激光消融法
        1.4.6 模板法
    1.5 碳点的发光机理
        1.5.1 表面态
        1.5.2 量子尺寸效应
        1.5.3 分子荧光
    1.6 碳点的应用
        1.6.1 pH传感
        1.6.2 无机离子检测
        1.6.3 生物分子检测
        1.6.4 固相传感
        1.6.5 信息加密
    1.7 本论文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
        1.7.1 研究意义
        1.7.2 研究目标
        1.7.3 研究内容
第2章 有效的室温磷光碳点:信息保密和双通道pH传感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制备P-CDs
        2.2.4 P-CDs荧光稳定性考察
        2.2.5 制备室温磷光油墨
        2.2.6 制备普通荧光油墨
        2.2.7 荧光及磷光pH传感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条件优化
        2.3.2 P-CDs的表征
        2.3.3 P-CDs的荧光稳定性
        2.3.4 P-CDs的室温磷光特性
        2.3.5 P-CDs荧光及室温磷光双通道pH传感应用
        2.3.6 P-CDs荧光及室温磷光pH传感机理探索
    2.4 小结
第3章 三聚氰酸-碳点磷光探针结合二氧化锰纳米片传感胆固醇和葡萄糖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碳点与三聚氰酸-碳点复合物的合成方法
        3.2.4 三聚氰酸-碳点复合物的磷光及荧光稳定性考察
        3.2.5 二氧化锰纳米片的合成方法
        3.2.6 二氧化锰纳米片猝灭三聚氰酸-碳点纳米复合物
        3.2.7 三聚氰酸-碳点复合物传感平台用于胆固醇的分析
        3.2.8 三聚氰酸-碳点复合物传感平台用于葡萄糖的分析
        3.2.9 三聚氰酸-碳点复合物传感平台分析胆固醇和葡萄糖的选择性及干扰性
        3.2.10 三聚氰酸-碳点纳米复合物的指纹识别和信息保密应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三聚氰酸-碳点复合物的合成条件优化
        3.3.2 三聚氰酸-碳点复合物的荧光与磷光特性
        3.3.3 碳点和三聚氰酸-碳点复合物的表征
        3.3.4 三聚氰酸-碳点复合物的室温磷光机理
        3.3.5 三聚氰酸-碳点的室温磷光及荧光稳定性
        3.3.6 二氧化锰纳米片的表征
        3.3.7 二氧化锰纳米片猝灭三聚氰酸-碳点复合物的机理探索
        3.3.8 三聚氰酸-碳点@二氧化锰复合物探针用作传感平台的可行性
        3.3.9 三聚氰酸-碳点@二氧化锰传感平台用于胆固醇检测的探索
        3.3.10 三聚氰酸-碳点@二氧化锰传感平台用于葡萄糖检测的探索
        3.3.11 三聚氰酸-碳点@二氧化锰传感平台的选择性及干扰性
        3.3.12 三聚氰酸-碳点复合物的信息安全及指纹识别应用
    3.4 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4)三乙烯四胺/有机溶剂吸收剂捕集CO2基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CO_2排放与温室效应
    1.2 CO_2捕集与再生
        1.2.1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1.2.2 CO_2捕集技术
        1.2.3 燃烧后捕集技术路径
    1.3 化学吸收法的发展
        1.3.1 化学吸收剂的发展
        1.3.2 再生技术的发展
    1.4 微波法加热再生
        1.4.1 微波法加热原理
        1.4.2 微波加热法的优势与应用
    1.5 选题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2 实验流程和分析方法
    2.1 试剂、气体与设备
        2.1.1 所用试剂与气体
        2.1.2 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流程与分析方法
        2.2.1 CO_2吸收实验
        2.2.2 CO_2再生实验
        2.2.3 其它分析与计算方法
3 有机胺非水吸收剂的吸收性能研究
    3.1 吸收性能分析
        3.1.1 饱和吸收能力与吸收剂性质
        3.1.2 吸收速率与吸收负荷
    3.2 相变情况分析
    3.3 小结
4 有机胺非水吸收剂的微波再生研究
    4.1 微波再生性能研究
        4.1.1 微波加热下体系的升温行为
        4.1.2 微波再生性能
        4.1.3 微波再生与传导加热再生的对比
    4.2 微波再生条件分析
        4.2.1 微波再生温度
        4.2.2 微波再生功率
        4.2.3 微波输入方式
    4.3 小结
5 含水量对于TETA非水吸收剂的影响
    5.1 含水量对TETA/PEG200吸收性能的影响
    5.2 含水量对TETA/PEG200吸收剂再生性能的影响
    5.3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发表论文

(5)介孔硅基智能药物控释体系的构建及在纳米医学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的概述
    2.2 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
    2.3 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关键参数对其生物医学应用的影响
        2.3.1 粒径
        2.3.2 孔径
        2.3.3 形貌与结构
        2.3.4 骨架修饰
        2.3.5 表面修饰
    2.4 基于介孔氧化硅设计的药物控释系统
        2.4.1 基于介孔氧化硅的药物控释系统的设计原理
        2.4.2 内源性刺激响应的药物控释系统
        2.4.3 外源性刺激响应的药物控释系统
    2.5 总结与展望
    2.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3 基于活性氧响应的纳米孔内表面浸润性转变的无封堵药物控释体系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仪器
        3.2.2 苯硫醚硅烷功能分子(PhSAPTES)的合成
        3.2.3 不同修饰比例的MSNs-PhS的合成
        3.2.4 负载药物分子的MSNs-PhS
        3.2.5 H_2O_2对Rh 6G荧光活性的影响
        3.2.6 H_2O_2响应的负载Rh 6G的MSNs-PhS的控制释放行为研究
        3.2.7 苯硫醚硅烷分子的疏水/亲水转化的接触角测试
        3.2.8 细胞实验
        3.2.9 细胞内的药物递送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的苯硫醚硅烷分子(PhSAPTES)的表征
        3.3.2 MSNs-PhS的结构表征
        3.3.3 MSNs-PhS的修饰表征
        3.3.4 MSNs-PhS的药物负载和H_2O_2响应的控制释放特性
        3.3.5 MSNs-PhS上纳米孔内表面H_2O_2响应的浸润性转化机理
        3.3.6 MSNs-PhS的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3.3.7 活性氧刺激的MSNs-PhS的体外药物递送实验
    3.4 小结
4 基于葡萄糖响应的纳米孔内表面浸润性转变的无封堵药物控释体系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仪器
        4.2.2 苯硼酸硅烷分子(PBAAPTES)的合成
        4.2.3 合成不同修饰比例的MSNs-PBA
        4.2.4 MSNs-PBA中药物分子的负载
        4.2.5 葡萄糖响应的MSNs-PBA的药物控释行为研究实验
        4.2.6 葡萄糖响应的苯硼酸硅烷分子的亲疏水转化机理探究实验
        4.2.7 MSNs-PBA的细胞毒性实验
        4.2.8 负载DOX的MSNs-PBA在细胞中的按需递送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MSNs-PBA的合成与表征
        4.3.2 葡萄糖响应的MSNs-PBA的释放行为研究
        4.3.3 纳米通道内表面葡萄糖响应的浸润性转化机理探究
        4.3.4 MSNs-PBA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4.3.5 葡萄糖响应的MSNs-PBA的体外细胞药物递送实验
    4.4 小结
5 双相法合成可生物降解的海胆型介孔有机硅纳米颗粒用于增强的细胞摄取和精准的级联治疗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和仪器
        5.2.2 海胆型粗糙表面介孔有机硅纳米粒子(UMONs)的合成
        5.2.3 固体有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SONs)的合成
        5.2.4 传统介孔有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ONs)的合成
        5.2.5 氨基功能化的海胆型介孔有机硅(UMONs-NH_2)的制备
        5.2.6 负载L-精氨酸的海胆型介孔有机硅(UMONs-LA)的制备
        5.2.7 修饰L-半胱氨酸的超小金纳米颗粒(AuNPs-Cys)的制备
        5.2.8 超小金封堵的负载LA的UMONs(UMONs-LA-Au)的制备
        5.2.9 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有机硅纳米粒子的制备
        5.2.10 细胞摄取
        5.2.11 与UMONs-LA-Au共培养细胞生成的H_2O_2的测定和观察
        5.2.12 与UMONs-LA-Au共培养细胞生成的NO的测定和观察
        5.2.13 UMONs的体外毒性评价
        5.2.14 Annexin V-FITC/PI双重染色的细胞凋亡分析
        5.2.15 不同处理后的活/死细胞分析
        5.2.16 ~(64)Cu标记UMONs的制备
        5.2.17 体内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成像
        5.2.18 协同的纳米催化增强的NO气体治疗的体内评价
        5.2.19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50nm以下双硫键桥连的UMONs的合成与表征
        5.3.2 肿瘤微环境响应的UMONs的生物降解行为
        5.3.3 UMONs的细胞摄取
        5.3.4 肿瘤微环境响应性的UMONs-Au的制备和表征
        5.3.5 肿瘤微环境响应的H_2O_2和NO的释放
        5.3.6 测定细胞内H_2O_2和NO的生成
        5.3.7 协同的纳米催化增强的NO气体疗法的体外评价
        5.3.8 协同的纳米催化增强的NO气体疗法的体内评价
    5.4 小结
6 多重刺激响应的中空介孔有机硅纳米平台用于肿瘤特异性诱导的聚集以及增强的化疗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和仪器
        6.2.2 HMONs的合成
        6.2.3 HMONs-NH_2的制备
        6.2.4 HMONs-DA和HMONs-SA的制备
        6.2.5 pH触发的HMONs系统的聚集特性
        6.2.6 GSH响应的HMONs的降解行为
        6.2.7 负载Pt的HMONs-DA和HMONs-SA的制备
        6.2.8 负载Pt的HMONs-DA的释放曲线
        6.2.9 体外细胞毒性评估
        6.2.10 细胞凋亡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肿瘤微酸性环境触发聚集的HMONs系统的制备和表征
        6.3.2 GSH响应的HMONs的生物降解行为
        6.3.3 ROS/GSH双响应的协同的药物释放行为
        6.3.4 酸触发的HMONs系统的聚集用于增强的化疗的体外评价
    6.4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荧光聚合物碳点的酶活性检测和酶联免疫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酶活性分析概述
        1.2.1 酶活性传感分析方法
        1.2.2 酪氨酸酶活性分析
        1.2.3 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
    1.3 比色/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1.3.1 基于有机小分子/表面等离子体的比色ELISA
        1.3.2 基于有机小分子的荧光ELISA
        1.3.3 基于量子点的荧光ELISA
        1.3.4 基于金属纳米簇的荧光ELISA
        1.3.5 基于硅/碳纳米粒子的荧光ELISA
    1.4 碳点的概述
        1.4.1 碳点的简介与合成
        1.4.2 碳点的光学性质
        1.4.3 碳点分析传感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1.5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章 基于聚甲基多巴纳米颗粒的荧光传感器检测酪氨酸酶活性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药品与仪器
        2.2.2 荧光聚甲基多巴纳米颗粒的制备和纯化
        2.2.3 原位生成荧光聚甲基多巴纳米颗粒用于检测酪氨酸酶活性
        2.2.4 抑制剂筛选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荧光聚甲基多巴纳米颗粒的合成与表征
        2.3.2 酪氨酸酶传感系统的建立与优化
        2.3.3 荧光传感器用于酪氨酸酶活性检测
        2.3.4 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酶诱导原位生成聚合物碳点用于荧光免疫测定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
        3.2.2 仪器
        3.2.3 荧光聚合物碳点的制备
        3.2.4 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及其抑制剂研究
        3.2.5 心肌肌钙蛋白Ⅰ的荧光免疫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荧光聚合物碳点的合成及光学性质
        3.3.2 荧光聚合物碳点的表征
        3.3.3 建立碱性磷酸酶传感系统
        3.3.4 荧光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抑制剂
        3.3.5 荧光ELISA用于心肌肌钙蛋白Ⅰ检测
    3.4 小结
第四章 原位形成荧光含硅聚合物点用于酶活性检测和免疫测定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
        4.2.2 仪器
        4.2.3 荧光含硅聚合物点的合成
        4.2.4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4.2.5 心肌肌钙蛋白Ⅰ的荧光免疫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荧光含硅聚合物点的表征
        4.3.2 碱性磷酸酶传感系统的建立与优化
        4.3.3 荧光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抑制剂
        4.3.4 基于碱性磷酸酶的荧光ELISA用于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
    4.4 小结
第五章 论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碱化学吸收提纯沼气中试装置研发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沼气的性质及提纯必要性
        1.1.1 沼气的来源及性质
        1.1.2 提纯沼气的必要性及意义
    1.2 提纯沼气方法
        1.2.1 沼气脱碳方法
        1.2.2 沼气脱硫方法
        1.2.3 沼气脱水方法
    1.3 沼气碱化学吸收法提纯原理及应用
        1.3.1 沼气碱化学吸收法提纯原理
        1.3.2 沼气碱化学吸收法提纯研究进展及问题
    1.4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试提纯沼气装置设计
    2.1 设计基础数据
        2.1.1 设计依据
        2.1.2 进气(沼气)性质
        2.1.3 出气(生物质燃气和CO_2)性质
        2.1.4 设计特点
    2.2 工艺平面设计
        2.2.1 工艺流程
        2.2.2 平面布置
    2.3 工艺中关键部分设计
        2.3.1 吸收塔
        2.3.2 解析塔
        2.3.3 进气系统
        2.3.4 热油加热系统
        2.3.5 沼气回收系统
    2.4 附属设备计算选型
        2.4.1 贫富液罐
        2.4.2 贫富液液泵
        2.4.3 换热器
        2.4.4 流量表、温度表和压力表
        2.4.5 控制柜
        2.4.6 气体测试装置
        2.4.7 操作平台
    2.5 设备调试清洗
    2.6 小结
第三章 一乙醇胺法提纯沼气中试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及装置
        3.1.2 实验方法
        3.1.3 分析项目及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20%MEA吸收实验
        3.2.2 20%MEA解析实验
        3.2.3 20%MEA提纯沼气能耗分析
        3.2.4 30%MEA吸收实验
        3.2.5 30%MEA解析实验
        3.2.6 MEA吸收液浓度对提纯效果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N-甲基二乙醇胺法提纯沼气中试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装置
        4.1.2 实验方法
        4.1.3 分析项目及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30%MDEA吸收实验
        4.2.2 30%MDEA解析实验
    4.3 小结
第五章 混合胺(MDEA+MEA)法提纯沼气中试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与装置
        5.1.2 实验方法
        5.1.3 分析项目及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30%MDEA+20%MEA吸收实验
        5.2.2 30%MDEA+20%MEA解析实验
        5.2.3 不同吸收液的吸收解析效果比较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作者及导师介绍
附件

(8)碳酸酐酶催化醇胺溶液吸收CO2动力学及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参阅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二氧化碳捕获技术
        1.2.1 燃烧前CO_2捕获技术
        1.2.2 富氧燃烧技术
        1.2.3 燃烧后CO_2捕获技术
    1.3 化学吸收法捕获CO_2工艺
    1.4 醇胺溶剂研究现状
    1.5 醇胺溶剂吸收CO_2动力学
        1.5.1 化学反应的质量传递
        1.5.2 伯、仲胺吸收CO_2反应动力学
        1.5.3 叔胺吸收CO_2反应动力学
    1.6 碳酸酐酶催化机理
    1.7 本工作的目标和范围
第2章 实验装置和方法
    2.1 引言
    2.2 动力学测定装置
        2.2.1 Stopped-Flow装置
        2.2.2 搅拌槽式反应器
    2.3 CO_2溶解度测定装置
    2.4 CO_2负载滴定分析装置
    2.5 916 Ti-Touch电位滴定分析装置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仲胺和空间位阻胺吸收CO_2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3.2.2 实验装置
    3.3 醇胺溶液吸收CO_2反应机理
        3.3.1 碱催化水合机理
        3.3.2 三分子机理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实验验装置的有效性
        3.4.2 MAE-CO_2-H_2O体系
        3.4.3 EAE-CO_2-H_2O体系
        3.4.4 IPAE-CO_2-H_2O体系
        3.4.5 TBAE-CO_2-H_2O体系
        3.4.6 二氧化碳吸收能力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碳酸酐酶催化amine-H_2O二元体系吸收CO_2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4.2.2 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4.3 碳酸酐酶催化醇胺中吸收CO_2动力学
        4.3.1 CO_2与叔醇胺溶液
        4.3.2 碳酸酐酶催化叔醇胺溶液吸收CO_2
    4.4 结果与讨论
        4.4.1 amine-CO_2-H_2O体系
        4.4.2 amine-CA-CO_2-H_2O体系
        4.4.3 pKa对碳酸酐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碳酸酐酶催化MEA-CO_2-H_2O三元体系吸收CO_2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的
    5.1 引言
    5.2 反应机理
    5.3 实验部分
        5.3.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5.3.2 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5.4 结果与讨论
        5.4.1 MEA-CO_2-H_2O体系
        5.4.2 CO_2-MEA-CA-H_2O体系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情况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9)基于黄腐酸的燃煤烟气湿法脱硫实验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二氧化硫的危害
        1.1.2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
        1.1.3 我国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1.2 国内外烟气脱硫研究现状
        1.2.1 二氧化硫控制技术分类
        1.2.2 可回收硫资源的WFGD
    1.3 吸收剂综述
        1.3.1 钙基吸收剂
        1.3.2 钠基吸收剂
        1.3.3 氨水吸收剂
        1.3.4 镁基吸收剂
        1.3.5 碱式硫酸铝吸收剂
        1.3.6 柠檬酸钠吸收剂
        1.3.7 有机胺和离子液体
        1.3.8 腐植酸钠
        1.3.9 黄腐酸
    1.4 科学问题提出
        1.4.1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 课题来源
第二章 黄腐酸水溶液烟气脱硫性能及吸收机理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黄腐酸水溶液吸收剂的制备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2.3 实验装置与实验过程
        2.2.4 测试分析方法
    2.3 误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FA溶液吸收SO_2性能分析
        2.4.2 FA脱硫富液解吸与循环吸收SO_2性能及过程分析
        2.4.3 FTIR表征分析
        2.4.4 XPS分析
        2.4.5 O-K边 NEXAFS分析
        2.4.6 FA溶液吸收与解吸SO_2的反应机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腐酸水溶液烟气脱硫中吸收参数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FA水溶液吸收SO_2气体的传质-反应过程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原料与FA吸收液制备
        3.3.2 实验装置与实验过程
        3.3.3 测试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FA浓度对SO_2吸收的影响
        3.4.2 吸收温度对SO_2吸收的影响
        3.4.3 进口SO_2浓度对SO_2吸收的影响
        3.4.4 进口O_2浓度对SO_2吸收的影响
        3.4.5 烟气流量对SO_2吸收的影响
        3.4.6 FA吸收液的pH值变化
        3.4.7 飞灰对SO_2吸收的影响
        3.4.8 进口NO_2浓度对SO_2吸收的影响
        3.4.9 进口CO_2浓度对SO_2吸收的影响
        3.4.10 多变量分析
        3.4.11 热行为分析
        3.4.12 XRD分析
        3.4.13 含硫废物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腐酸协同氨水湿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与FA-氨水吸收液的制备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4.2.3 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
        4.2.4 测试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A协同氨水脱硫及抑制氨逃逸机理
        4.3.2 FA抑制氨逃逸性能
        4.3.3 初始pH值的脱硫影响
        4.3.4 FA质量浓度的脱硫影响
        4.3.5 氧气的脱硫影响
        4.3.6 气流量的脱硫影响
        4.3.7 吸收温度的脱硫影响
        4.3.8 吸收液pH值的变化规律
        4.3.9 进口SO_2浓度的脱硫影响
        4.3.10 进口CO_2的脱硫影响
        4.3.11 飞灰的脱硫影响
        4.3.12 硫酸铵的脱硫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腐酸协同氨水吸收二氧化硫气体的动力学分析
    5.1 引言
    5.2 气液传质吸收模型
        5.2.1 双膜理论假设
        5.2.2 气膜内的SO_2吸收传质
        5.2.3 液膜内的SO_2吸收传质
        5.2.4 边界条件
        5.2.5 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
    5.3 化学反应动力学计算
        5.3.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5.3.2 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常数的确定方法
        5.3.3 表观活化能的计算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模型
        5.4.2 FA协同氨水吸收SO_2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腐酸-氨水脱硫工艺中亚硫酸盐的非催化氧化宏观动力学分析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6.2.2 实验装置与实验过程
        6.2.3 测试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亚硫酸铵浓度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6.3.2 硫酸铵浓度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6.3.3 FA浓度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6.3.4 初始pH值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6.3.5 氧化空气量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6.3.6 温度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有机胺捕集燃煤烟气CO2的吸收与解吸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过程及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CO_2的性质及应用
    2.2 CO_2的捕获技术路线
    2.3 CO_2化学吸收剂
    2.4 有机胺与 CO_2反应机理
    2.5 吸收剂的选择原则
    2.6 CO_2的解吸方法
    2.7 吸收模型
3 实验流程及分析方法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 实验装置及流程
    3.3 分析方法
4 吸收条件的优化
    4.1 正交试验
    4.2 不同条件下 CO_2吸收效果
    4.3 MEA 吸收 CO_2传质模型与模拟
    4.4 气液平衡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混合胺溶液吸收 CO_2的研究
    5.1 二元混合胺溶液对 CO_2的吸收与解吸
    5.2 三元混合胺溶液对 CO_2的吸收与解吸
    5.3 本章小结
6 再生新工艺的探索-负压再生
    6.1 再生原理
    6.2 再生实验
    6.3 本章小结
    6.4 展望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pH法用于乙醇胺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糖蜜纳滤脱色过程机理及高性能脱色膜制备的研究[D]. 郭世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
  • [2]壳聚糖与模型生物膜的相互作用[D]. 康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室温磷光碳点的制备、pH传感机制探究以及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D]. 苏倩. 西南大学, 2021(01)
  • [4]三乙烯四胺/有机溶剂吸收剂捕集CO2基础性能研究[D]. 李誉. 浙江大学, 2021(01)
  • [5]介孔硅基智能药物控释体系的构建及在纳米医学方面的应用[D]. 程亚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6]基于荧光聚合物碳点的酶活性检测和酶联免疫分析应用[D]. 刘国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碱化学吸收提纯沼气中试装置研发与试验研究[D]. 丁利.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3)
  • [8]碳酸酐酶催化醇胺溶液吸收CO2动力学及反应机理研究[D]. 刘彬. 湖南大学, 2017(06)
  • [9]基于黄腐酸的燃煤烟气湿法脱硫实验与机理研究[D]. 杨继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10]有机胺捕集燃煤烟气CO2的吸收与解吸特性研究[D]. 王剑英.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乙醇胺吸收二氧化碳的pH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