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助学贷款业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孙汉康[1](2020)在《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始于住房抵押贷款领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迅速开展起来。90年代初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被引入中国。2005年,中国开始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之后,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在借鉴美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适用性方面,比较了住房抵押贷款等12种主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发展动因、制约发展的因素。通过中外资产证券化的比较,分析了各种证券化产品在中国的适用性和发展前景。运用分值评定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程度。适用性方面侧重于定性研究。在安全性方面,以“违约率”为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三类产品(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票据)的安全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安全性进行了量化比较。在此基础上,以“证券的年化违约率”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风险程度)的指标,也即因变量,以“年化早偿、资产利率、证券利率、次级占比、评级下调、证券年限”为自变量。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借助“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进行了计算,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的模型,预测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并将安全性的实际数据与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流动性方面,以“证券发行后进入二级市场的比例”为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进行了量化比较。在此基础上以“证券发行后进入二级市场的比例”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指标,也即因变量,以“年度增长值、证券发行金额、进入二级市场交易额”为自变量。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借助SPSS软件进行了计算,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模型,预测了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并将流动性的实际数据与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盈利性方面,以“证券产品利差”作为衡量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的指标,对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盈利性、个人债务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债务的资产证券化的盈利性进行了量化比较。与前两节不一样的是,并没有将“证券产品利差”作为因变量,而是将“证券利润”作为因变量,以“证券产品利差、发行金额、各种费用”为自变量,根据会计准则建立了度量中国资产证券化盈利性的模型。在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为引领,以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为支撑的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综合评价体系(ASLP),提出了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对需大力发展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提出了发展路径,包括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房地产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REITs)、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的资产证券化。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通过对资产证券化产品之间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衡量资产证券产品的标准――“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并率先进行了探索。(2)在对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金融市场中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中国的适用程度,并提出了衡量产品“适用性”的主要依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安全性(风险程度),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的标准和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产品的流动性,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标准和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盈利性,构建了度量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的标准和模型。(3)本文综合对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比较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评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四性”体系(ASLP)。
程雪军[2](2020)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消费金融由于科技突破、经济深化、社会发展以及法律支持而获得创新发展,但是这种小额、分散、无抵押的互联网信用贷款,主要面对中低净值的“长尾”用户,类似于中国版“次贷”,倘若缺乏有效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法律规制与风险防范,则有可能诱发中国版“次贷风险”。目前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问题,引发了学术界以及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但是由于该问题横跨法律、金融与互联网三大学科,所以众学科讨论者甚多,但是深入研究者甚少。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其逻辑起点在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与法律结构。通过对“消费金融”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有效明晰消费金融的概念与主要模式。然后通过对消费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分析,厘定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并进一步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网络借贷进行比较研究,明确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边界。对比传统金融理论,作为新型金融科技业态的互联网消费金融,虽起源于域外但却在中国迅猛发展,这有其发展的应然性也有其必然性。本文采用Citespace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并结合1000余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风险调研问卷(2019)》,基于传统金融基础理论框架,本文认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理论支柱主要包括发展动因、发展模式、风险规制以及法律规制等,并具有逻辑推进关系。关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与模式,参照互联网技术成熟度曲线,可以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演进分为萌芽发展、新兴成长、快速成长以及主流市场阶段。并基于数据分析测算出我国当前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为23062.10亿元左右。此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特征,以及法律、经济、社会、科技视角下的发展动因。而在这些快速发展背后,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相较于域外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发展模式,形成一种两分法发展模式:消费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互联网机构的消费金融化,然后对其进行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分析。在互联网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背后,我国也存在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的问题与风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以及司法裁判现状,分别选择“两分法”发展模式下消费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捷信消费金融公司案)与互联网机构的消费金融化(分期乐公司案、腾讯公司案)三起典型案件,对其进行案例剖析与法律问题探究。并基于这些微观法律现象问题,将其上升到宏观法律风险层面。然而,传统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的非法学分类方法,更多的是构建于行业内部特点之上,而非基于法学视野。通过借鉴“主客体关系”分析方法,本文将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解构为主体风险(经营者主体风险与消费者主体风险)以及行为风险(经营者行为风险与消费者行为风险)。从法学视野对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重构之后,本文进一步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风险与域外经验考察。通过对国内外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经营者适格性风险与消费者适格性风险比较研究,深度剖析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体风险;在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为风险方面,本文对综合利率上限、经营者不正当竞争、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的违约信用以及消费者权益侵害风险方面比较研究,并且充分借鉴域外风险规制经验。通过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模式以及风险研究,构建与完善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则具有重要意义。其一,需要明晰互联网消费金融法律规制的逻辑以及目标,其主要目标在于促进行业稳健发展、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以及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其二,通过分析我国当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体系,构建一种“多位一体”的法律规制体系。其三,从互联网消费金融主体风险与行为风险两方面加强法律规制,前者包括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经营者与消费者适格性规制;后者包括积极推进互联网消费金融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设,引入“监管沙盒”以加强对金融创新与风险的动态平衡,加快信用体系等互联网消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规制以构建公平化、法治化的市场竞争环境,构建金融科技监管以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杨广锐[3](2020)在《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下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认为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助学贷款,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推进实现教育公平目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与发达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系和实践经验相比,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起步较晚,理论与实践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借款学生违约现象和风险管理始终是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这个基础理论出发,以S大学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践情况为研究视角,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情况进行局部考察和研究。根据S大学2010-2019年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数据,结合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整情况,识别并归纳出S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在风险分析环节,从政府、高校、银行、学生四个行为主体的角度分析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和风险分担,探索风险问题的成因,并对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这两种贷款方式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种贷款方式操作流程中风险产生机理的异同点。最后对完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政府方面,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和风险补偿机制,提高助学贷款代偿制度的资助效果,在教育成本分担和风险分担上发挥更大的主体作用。银行方面,建立科学有效的借款学生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不断完善贷款偿还机制,降低违约风险。高校方面,加强贷款工作的资源投入,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知识教育,加强贷款毕业生就业指导,增强学生诚信意识和贷款偿还能力,化解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学生方面,应提高个人金融知识水平,增强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锻炼自身综合实力,提高个人偿还能力,从主观因素方面降低违约风险。
孙智渊[4](2020)在《XX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商业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出现了难得的发展契机。这不仅促进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还带来了银行利润的明显上升。但值得关注的是,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中蕴含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如何抓住当今形势下个人信贷业务所面临的良好发展机会,同时积极化解其中的风险,关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甚至整个金融业是否能够维持健康而又长久的发展,同样是XX银行目前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关键困扰之一。本文以XX银行为例围绕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及防控策略展开研究,首先基于对XX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现状的观察,利用查阅文献法、案例研究法、个人访谈法与定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揭示了XX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在管理队伍、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不足,对其中存在的风险、风险防控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背后的原因进行识别与分析,进而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防控与管理XX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中的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论显示,在XX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办理与开展过程中,借款客户的信用风险、工作人员的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与利率风险往往是构成借贷风险的主要来源。同时,借款客户发生意外事件引致大幅支出的可能性、借款客户的月收入水平与其还款金额对其月收入水平的占比是影响XX银行个人信贷风险防控与管理最显着的三大因素。因此,基于对以上风险管理问题的归纳,XX银行可以从强化个人信贷风险管理队伍、改进个人信贷风险管理模式与完善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风险防控能力的提升,同时基于以上对策与建议,可以显着提升XX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水平。
韩心依[5](2020)在《我国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校园贷是一项起源于西方国家、针对在校学生群体开展的金融活动。我国针对在校学生发放贷款的活动已历经20余年:1999年我国助学贷款试点工作先后在北京等8个城市启动;2007年我国首家民间借贷P2P平台——拍拍贷正式运营;2013年10月,中国最早的、起步于分期乐商城的分期电商平台——乐信上线,其业务领域起步于校园3C数码分期付;2014年起,校园贷迅速在我国发展繁荣。而在这种繁荣之背后,是校园贷自身存在的两面性之间的恶斗纠缠:一方面,校园贷成为推动学生更好地生活和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另一方面,它所引发的一系列恶性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校园贷”成为危害青少年学生、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金融秩序的代名词。为了发挥校园贷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使其为在校学生提供生活消费和创业活动等方面的便利,克服校园贷运作过程中出现的乱象,切实保护在校生的合法权益,遏制网络金融违法行为,本文提出了依法规制校园贷的几点对策。全文在第一部分列举典型案例,引出讨论话题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对校园贷进行一般理论的探讨。校园贷是个人贷款的一种形式,我国具备个人贷款资质的主体可以大致分为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民间出借人三类,前两类需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特许经营。因此,我国校园贷从业主体也应该依照市场准入制度,由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目前从事校园贷业务的主体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线上校园贷从业者,包括以下几个类型:作为金融中介机构的P2P平台、作为担保机构的网贷平台、销售ABS金融产品网贷平台、作为专业放贷人的网贷平台和搭便车的网销平台;第二类是线下校园贷的主体,主要有银行、典当行等。在不同的校园贷类型中,体现不同的法律关系,主要有居间服务关系、委托代理关系、第三方担保关系、抵押物权关系和消费信贷法律关系五类模型。不同类型的校园贷,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也不相同,将在后文说明。其次,回顾我国校园贷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成因。20年的校园贷实践有一定成就,但也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许多网络平台违法放贷形式多样,高利贷、“裸贷”、“刷单贷”、“传销贷”比比皆是;网贷平台恶性竞争,以各种诱饵招揽客户;校园贷运作流程深藏隐患,积累巨量不良贷款,最终跑路,给参与集资的人造成重大损失。分析上述问题的产生根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律制度不健全,民营校园贷早在2007年起就已经在我国起步,但直到2016年校园贷恶性案件频发后,有关部门才出台部分指导性文件,规范校园贷活动。然而由于立法层次低,缺乏权威性,且操作性不强,导致实际监管过程中无法可依;第二,校园金融服务渠道狭窄,在校学生申请助学贷款的途径较为有限,同时由于消费贷款行业的发展,且年轻人接收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因此对于借贷消费的态度基本是支持的,但是由于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校园金融服务渠道,导致供需关系并不均衡,也就导致了资本的疯狂涌入;第三,网络金融监管滞后,缺少有效的事前预防机制;第四,缺乏网络金融安全教育,大部分高校对于在校学生的教育基本是以课程与心理辅导为主,并没有金融理财、法律、安全等方面相关的教育。最后,提出了规范校园贷市场的对策。第一,加强网络金融安全教育,包括从入学起即开展校园贷安全教育和使用指导,设立学生金融理财法律咨询室,以及推动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兼职岗位,并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和风险防范培训课程;第二,完善网贷相关立法,如设置校园贷行业准入制度、明确校园贷类型及营业规则、建立校园贷法律责任制度、设立针对特定年龄段的征信体制等;第三,加大网络金融监管力度,包括建立违规禁业制度、建立校园贷活动登记备案和违规处罚制度,并成立校园贷专项整治工作小组;第四,拓宽学生权利救济途径,如针对在校学生专门立法、设置阶梯型贷款制度、协助学生制定可行的还贷计划、肯定学生与贷款机构之间合法有效的贷款活动等。均是发挥校园贷优势,使其得以正大光明地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措施。
郑云彦[6](2020)在《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以A银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理念不断加深,消费需求也大幅提升。大部分商业银行的个人信贷产品由于品种较少,同质化较严重,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等,已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我国居民的市场需求。基于互联网科技,移动支付,大数据分析等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传统个人信贷业务也逐步与新兴金融科技相结合,形成了良性互补,为商业银行革新个人信贷产品提供了发展契机。现阶段,个人信贷产品也已涵盖了住房,助学,旅游,留学,汽车,家装等。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现状,对于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个人信贷业务,刺激我国居民潜在消费,拉动内需,进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现状出发,梳理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个人信贷业务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对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在理论梳理部分,本文基于货币政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相关理论、资本监管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等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微观金融视角,研究国内商业银行针对不同阶段居民的消费习惯,带动信贷行为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现实影响。本文以作者所在的A银行为例,将在此演变阶段中的个贷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点分析了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相关产品在此演变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运用SWOT分析法及营销策略理论从个人信贷产品角度,包括准入门槛,产品种类,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四方面对以A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大银行,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对比,再对机构大信贷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最终为A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提供可改进措施及相关策略方式,为A银行接下来的发展提供持续且可行的参考。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今后发展进行展望,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利用互联网科技和大数据分析手段进行产品和流程的优化和创新,提出建立健全营销新渠道及员工考核新机制、更好的提高客户需求匹配度和用户体验度,从而提升整个商业银行的个贷业务全流程服务水平的建议。
高贵森[7](2019)在《农业高校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以江西A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破解高校贫困生求学难的问题,我国逐步建立了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而生源地助学贷款在该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它的推行使无数贫困学子顺利完成了大学梦,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但是在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实施过程中,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也渐渐凸现出来,这不仅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产生了较大影响,也对其他相关群体产生了不利影响。依据教育部相关部门统计,民族院校以及农林、地质、石油、冶金等专业院校的经济困难学生偏多,由此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人数较多。因此,探究农业高校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必将对这项政策的有效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式对江西A学校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学生的诚信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剖析了江西A学校贷款学生在贷款前、贷款中、贷款后等三个时间段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进而分别从学生、家庭、学校、政府和银行等五个角度分析诚信问题所产生缘由。并在深入探析原因的基础上,从这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业高校改善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水平的对策建议。如学生要提高诚信意识;政府要完善助学贷款的相应法律;家长要树立科学的诚信教育观;学校要加强诚信教育效果;银行要做好贷后监管工作等。
于基伯[8](2019)在《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及其违约风险防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助学贷款涉及学生、银行、高校、政府四大利益主体。就大学生而言,可以解决贫困大学生缴纳学费和住宿费困难的问题,支持其接受高等教育,顺利完成智力资本投资,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因此,国家助学贷款一经推出就深受大学生的欢迎。随着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不断健全、资助力度的不断增大、国家助学贷款申请额度提高和还款期限延长,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需求有可能超出了缴纳学费和住宿费的需求,形成过度需求。这部分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如何产生,怎样识别、防范,对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有什么影响,该如何进行预警和管理。研究这些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这一思想,在需求理论、过度自信理论、从众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对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认知——产生申请意愿——形成申请需求——确定额度期限——发生申请行为——续贷申请确认——还款”的全过程综合分析了其表现、特征、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对违约风险的影响等,初步建构了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研究的理论框架。首先,本文将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内涵定义为:在家庭经济支持的基础上,贫困大学生申请、获批、并承诺愿意按期还款的未受学费和住宿费的用途约束而用于其它支出的国家助学贷款需求。其直接表现为:一是申请者获得了较高的奖助学金或者有较高的勤工助学兼职收入,结合家庭的经济支持,在只需要少量的国家助学贷款甚至不需要国家助学贷款支付学费和住宿费的情况下,仍然按照政策规定许可的上限额度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二是申请者有支付学费和住宿费的能力而不缴费,把这部分资金挪作其它支出转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用获批后的国家助学贷款冲抵学费和住宿费。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过度需求具有非恶意性、非普遍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其次,分析了导致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产生的原因是大学生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决策中缺乏经济理性思维。第一,就政策认知阶段而言,学生不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未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形成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第二,就产生申请意愿而言,主动的过度需求,归结于学生的诚信问题;非主动的过度需求要受到认知、情绪情感的影响,即政策认知、偏好等影响。第三,就形成需求阶段而言,受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偏好大、对未来收入的预期高、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数量多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容易对国家助学贷款产生过度需求。第四,就确定额度期限而言,一是对未来还款能力的高估;二是对贷款申请不能获得批准风险的补偿,即基于贷款后(事后)的边际收益作出判断,学生为了应对贷款不能获批的可能性,在确定贷款额度时倾向于申请较大额度的贷款。第五,就发生申请行为而言,一是大学生自己认为签订助学贷款合同时相关的决策已经完成,忽视了对以后年度助学贷款续贷申请额度调整的再思考;二是决策结果与申请的行为得到家长的支持;三是有可能受亲属、同学等其他相关者的影响。再次,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需求与申请助学贷款行为检验模型和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检验模型,运用江苏省8所高校来自全国25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大学生样本的调查数据,对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存在情况进行了测度。实证研究发现:第一,贫困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存有普遍的需求。贫困生家庭中,家长的文化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家庭接受非义务教育的人数对贫困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需求和实际发生申请助学贷款行为均有正向影响,家庭拥有的固定资产价值对贫困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需求和实际发生申请助学贷款行为均有负向影响。第二,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存有过度的需求。在校收入、替代贷款、贷款偏好、预期收入、申贷者数量、对助学贷款政策的认知等是贫困大学生形成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女性和非东部生源地区的贫困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过度需求。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期限延长易导致过度需求。最后,本文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对违约风险的影响,评析了当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实践,构建了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违约风险综合防范体系,提出了防范政策建议。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会增大助学贷款违约风险。过度需求的助学贷款,改变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用途,形成道德风险。学生毕业后若收入偏低,收入不足以支付国家助学贷款本息,或因临时性支出过大导致无力偿还该期还款额度,会陷入还款能力过度自信的陷阱,形成实际还款能力低导致的违约。应构建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违约风险综合防范体系,更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理念帮助学生申请合适额度国家助学贷款,建立学生重要奖助等收入的备案制度,做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的家庭贫困情况、奖助学金及兼职收入情况的审查,以有效管理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违约风险。强化政策宣讲、注重经济理性教育、开展助学贷款个体咨询、加强助学贷款信贷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防范过度需求行为。本文有图8幅,表36个,参考文献160篇。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9](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邓文硕[10](2019)在《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消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我国GDP的贡献率为58.80%,超过了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来源,但是,相较于美国、日本、欧盟、印度等其他世界主要或新兴经济体,一方面,我国居民总体储蓄率水平明显偏高,仍然具备较大缩减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明显偏低,仍然具备较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国际贸易摩擦和国内产能过剩的双重挑战,进一步扩大内需,成为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独立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我国的消费信贷就是在这样一种扩大内需的现实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的,消费信贷是指银行、信用合作社、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面向个人和家庭开展的用以帮助其完成特定消费行为实现特定消费目的的贷款,是消费者在当期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贷款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特定金融行为,2017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达到了31.52万亿元人民币,是2004年底消费信贷余额1.99万亿元的15.84倍。现代意义上的消费信贷在我国的发展仅有三十余年,在经历了早期的摸索期、前期的成长期之后,目前正处于壮大发展阶段,当前在我国开展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大致包括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持牌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消费信贷产品有住房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房产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信用卡贷款、旅游贷款、综合消费贷款、小额质押贷款、医疗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等,消费信贷需求主体绝大部分位于城市区域,且呈现出年轻化的特征,当前,我国消费信贷法规政策种类较多,涉及消费信贷法理依据、信用环境、机构行为、业务操作等多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范我国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消费信贷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从宏观经济的视角考量,促进了国内居民潜在消费需求的释放,提升了国民经济的总需求水平,根据凯恩斯的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理论,有利于国民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从微观经济的视角考量,缓解了消费者当前消费决策时面临的预算约束限制,拓宽了消费者可选择的消费组合空间和消费分布时间,根据马歇尔的基数效用理论,有利于提高消费者获得的效用水平。但是,在消费信贷带来的宏观国民经济增长作用和微观消费者效用改善作用之外,从中观经济的视角考量,还存在着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如近年来引发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产业结构失衡、房地产占比过高、新兴行业发展缓慢等问题,本文认为现有的关于消费信贷的研究文献更多关注的是消费信贷对宏观国民经济的总量增长作用和对微观消费者的效用改善作用,极少涉及到研究消费信贷对中观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尤其是目前现实经济运行中表现突出的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切入研究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第一个维度,从横向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之间的分化作用,即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相较于其他产业呈现出的过快发展趋势,国民经济产业之间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其结果是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出现投资过度、产能过剩、价格紊乱等问题,而其他产业则容易陷入投资不足、需求低迷、产品积压等发展困境。第二个维度,也是从横向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即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呈现出的企业之间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少数几家巨型企业“赢者通吃”,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日渐式微”,而巨型企业是产业垄断僵化之源,中小企业是产业创新活力之源,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企业发展的两极分化最终将影响到产业自身的发展前景。第三个维度,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在各个时期发展的分化作用,即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发展的周期波动性,产业自身固有的发展周期属性和消费信贷政策外在施加的收缩和放松干预,最终叠加放大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周期波动的幅度和频次。本文试图结合现实经济运行中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分析、现实分析、实证分析等三个方面出发深入客观分析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形成机制,并对此提出一些合理的政策建议,以期尽可能消除或减弱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引导或发扬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均衡促进作用。本文共安排了六个章节,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框架、技术路线、可能取得的创新点、研究难点和研究不足点。第二章,我国消费信贷概况,主要包括本文研究的消费信贷的范畴,我国消费信贷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现状,并对比介绍当前消费信贷体系最完善国家——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第三章,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理论分析,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和分化作用的概念,我国消费信贷现阶段的发展特征,我国消费信贷对消费者、金融机构、生产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市场行为的影响机制,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分析。第四章,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主要包括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现实分析,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现实分析,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现实分析。第五章,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主要包括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理论模型构建、数据采选和实证分析,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的理论模型构建、数据采选和实证分析,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的理论模型构建、数据采选和实证分析。第六章,结论与政策建议,在完成全文前述理论、现实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梳理精炼出全文的分析结论并提出一些尽可能实用的政策建议,以期达到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综上所述,本文在运用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理论分析、现实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相结合等多类型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方法,分别将消费信贷作为主要特征变量将国民经济产业区分为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和其他产业,并借鉴Feder研究出口对国民经济影响的思路及模型,推导出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和对其他产业的挤出效应,从而得出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将消费信贷作为一项重要变量纳入行业集中度的决定模型,从而得出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影响程度;借鉴Gerlach and Peng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和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研究成果,运用HP滤波法、VAR模型、ARDL模型分析消费信贷对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影响效应大小来代表反映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不同时期之间发展的分化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我国消费信贷在经历了早期的摸索期和前期的成长期之后,目前进入了发展壮大期,消费信贷总量规模已经可观,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宏观总量作用和消费者效用的微观福利作用已经显现,但是,相比与消费信贷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我国消费信贷在结构上仍然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消费信贷覆盖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者群体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当前消费信贷覆盖消费行为的片面性、消费信贷投放规模和结构的城乡差异性、消费信贷供给主体风险偏好的保守迟滞性、消费信贷市场行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第二,消费信贷降低了消费者的预防性储蓄,帮助其突破流动性约束,提高了消费者的当期消费水平和效用水平,金融机构偏好向那些底层消费品具有良好的价值属性、流动性好、保值性强、甚至可以增值的消费行为提供消费信贷,当前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融机构生产性贷款的安全性,增强了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但整体性降低了金融机构贷款业务的风险偏好水平,相比于消费信贷对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的影响,其对生产企业的影响是间接性和滞后性的,消费信贷影响了生产企业的销售、生产和投资行为,生产企业上述行为的变迁最终形成了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第三,消费信贷促使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消费品需求扩张,带来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的扩张,消费信贷通过提高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还促进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整体经济利益的提升,现有消费信贷基于风险管控、效率提升等角度的考量呈现出的业务选择倾向性,也有利于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的头部企业发展,消费信贷的扩张收缩周期叠加产业本身的扩张收缩周期还会加剧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周期波动的幅度和频次。第四,消费信贷供给主体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执行的双重风险控制机制会间接抑制其他产业特别是具有较高风险的新兴行业的信贷资金供给,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带来整体信贷资金成本上升也侵蚀了其他产业的利润,此外,消费信贷快速发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从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冲击。第五,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分析和实证分析都表明了消费信贷扩大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展的差距,实证结果显示,在消费信贷对直接受益产业的促进作用和对其他产业的挤出作用的综合影响下,消费信贷促进直接受益产业每增长1%,消费信贷直接受益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产值之间的差距增加大约相当于当年国民经济产出总值的0.2%;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分析和实证分析还共同表明了消费信贷还扩大了消费信贷产业内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发展的差距,实证结果显示,消费信贷支持力度每提高1%,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内部前10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将提高0.16%;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分析和实证分析同样表明了消费信贷加大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周期波动的幅度和频次,实证结果显示,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消费信贷增速波动加大1%,产业增速波动增大约0.45%,反映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周期波动大约有45%的部分是由住房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波动所引致的,消费信贷确实加大了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国民经济产业的周期波动。根据以上的研究结论,为尽可能消除或减弱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不利分化作用,引导或发扬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有利分化作用,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拓宽我国消费信贷的覆盖范围,具体包括:顺应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推出新的消费信贷产品类型,如用以满足居民培训教育消费、休闲旅游消费、美容健康消费等高层次的德智体美类需求为主的发展型消费贷款;着眼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加快补齐当前广大农村地区消费信贷发展欠缺的短板,金融机构可以将原有在城镇地区发展较为成熟的消费信贷产品经过简单调整后复制到农村地区;贯穿自然生命周期,伴随着消费者年龄阶段变化提供相应的消费信贷,既能够有效地降低金融机构的获客综合成本,还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在长期信赖的客户基础上有效控制风险发展创新消费信贷。第二,转变消费信贷的授信方式,具体包括:将消费信贷风险控制的重点向被授信主体—消费者倾斜,逐步淡化对底层消费品价值属性的依赖;将消费信贷授信安排由基于单项消费行为的逐笔授信安排转变为基于消费者日常消费支出总额的综合授信安排,如此,既能保障消费信贷供需主体的效率和效益,而且消费信贷金额将按照消费者既有的消费习惯被更加均匀地使用在各项消费支出行为上,从而,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总量效用和对消费者的微观福利效用得以发挥,而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得以缓释。第三,提升全社会消费信贷的服务水平,具体包括:积极传播推广消费信贷基本知识,倡导正确的消费理念,合理引导居民开展有序的消费行为,有效地将消费信贷概念传递给广大城乡地区的居民,促进消费信贷在各类消费者群体中尽可能的均衡发展,弱化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合理培育全社会形成健康适度的消费文化,促进形成与当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相匹配的消费行为;创新融合切入各类消费场景,促进消费信贷在各类新型消费行为中得到便捷运用,推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满足人们消费多元化需求,消除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不利分化效用;以电子化、信息化、移动化等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消费信贷的服务水平,让消费信贷的申请可以达到“随时随地”,使得消费者愿意在各类新型消费支出中使用消费信贷,从而促进新型消费的快速增长,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端化,并且,新的技术手段运用还能起到阻断以往信用卡贷款等其他消费信贷违规流入房地产的路径。第四,淡化消费信贷的政策职能,具体包括:从长远和整体层面规划消费信贷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在短期和微观层面放开对消费信贷日常经营行为的干预,尽可能的规避消费信贷发展过程中的“大起大落”,保持消费信贷平稳有序发展;不仅要追求数量众多的消费信贷供给机构,更要注重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信贷供给体系,未来要允许并鼓励小微金融机构、产业系金融机构,甚至是非金融机构合法地参与到消费信贷经营中来,才能促成消费信贷涵盖更多的消费者群体类型和消费行为类型,让消费信贷通过引导居民消费行为进而引导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均衡发展。第五,健全消费信贷的法规政策,具体包括:适时制定一部全局性的消费信贷法律或者法规,对消费信贷发展的原则、范围、主体、流程及其涉及的权利义务调整、惩戒机制等予以规范,从而为我国消费信贷的空间横向发展和时间纵向发展提供一项基础性的准绳;消费信贷立法要及时跟进研究社会消费行为和消费信贷的新趋势,对新消费领域派生出的消费信贷需求甚至是消费信贷行为予以足够重视,并及时升级低位的相关业务操作规范,该类型工作初始可以是相关行业协会出台的行业自律性行为规范,对新的消费信贷要整体秉持一个开放包容的态度,从发生机理、流程设计、利益规范、风险管控、信息报告等多角度制定出一部能够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的行业自律条例。第六,完善消费信贷的配套体系,具体包括:构建一个覆盖宽广、使用便捷、权威客观的社会征信体系,通过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征信体系,一方面可以有效扩大消费信贷的覆盖范围,转变消费信贷的授信方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消费信贷的经营成本,提升消费信贷的运营效率,从而更好地发挥消费信贷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降低其对产业结构的不利分化作用;提升便利社会大众消费的基础设施,普及便捷的消费基础设施,不仅能够使得已有消费行为得到更大更广的发展,还能够催生一些新的消费行为;搭建一个依法合规的消费信贷资产二级流通市场,改善消费信贷资产的流动性,以期进一步降低消费信贷资产要求的收益率水平,以更低的贷款利率成本去拓宽消费信贷可嫁接的消费场景。
二、助学贷款业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助学贷款业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境外研究文献 |
1.3.2 国内研究文献 |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1.4 理论基础 |
1.4.1 适用性分析 |
1.4.2 “三性”原则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7.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7.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产品综述 |
2.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结构 |
2.1.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
2.1.2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方 |
2.1.3 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原因 |
2.1.4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 |
2.2 资产证券化产品及分类 |
2.2.1 国外关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类 |
2.2.2 中国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分析 |
2.2.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类 |
2.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
2.3.1 发展现状 |
2.3.2 外部环境 |
2.3.3 存在的问题 |
2.3.4 特点分析 |
第三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比较 |
3.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分析 |
3.1.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发行量分析 |
3.1.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分析 |
3.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比较 |
3.2.1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的评分依据 |
3.2.2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适用性得分 |
3.3 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适用性结论 |
3.3.1 高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3.3.2 中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3.3.3 低等程度适用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第四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比较 |
4.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安全性比较 |
4.1.1 历史数据比较 |
4.1.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
4.1.3 验证模型 |
4.2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比较 |
4.2.1 历史数据比较 |
4.2.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
4.2.3 验证模型 |
4.3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盈利性比较 |
4.3.1 历史数据比较 |
4.3.2 变量选择及建立模型 |
第五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和策略 |
5.1 “四性”综合评价体系(ASLP)的建立及运用 |
5.2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 |
5.2.1 大力发展适用性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5.2.2 适度发展适用性居中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5.2.3 谨慎发展适用性较差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
5.3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策略 |
5.3.1 不同类别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策略 |
5.3.2 根据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特点确定发展策略 |
第六章 重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路径 |
6.1 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
6.1.1 组建汽车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池 |
6.1.2 评级汽车贷款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
6.1.3 规范汽车贷款证券的后期管理 |
6.2 房地产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REITs)的发展路径 |
6.2.1 规范REITs的流程 |
6.2.2 完善REITs的信用增级分析 |
6.2.3 分析REITs评级的影响因素 |
6.2.4 明确REITs的发展方向 |
6.3 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
6.3.1 建立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池 |
6.3.2 确定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原则 |
6.3.3 合理设计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方案 |
6.3.4 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 |
6.3.5 规范保障性住房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框架和流程 |
6.4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 |
6.4.1 明确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程序 |
6.4.2 稳妥有序地发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
6.4.3 严格筛选PPP项目资产 |
6.4.4 采用主信托方式进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
6.4.5 完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七章 结论 |
7.1 各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四性”的比较 |
7.2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方向和策略 |
7.3 衡量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标准、指标、依据、模型及评价体系 |
7.4 中国重点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的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与边界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规制的理论分析 |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与模式 |
四、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风险与规制逻辑 |
五、域外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与法律规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存在不足 |
第一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与法律结构 |
第一节 消费金融概述 |
一、消费金融的界定 |
二、消费金融的主要模式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与特征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厘定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边界 |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结构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基本业务模式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结构 |
第二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规制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规制的理论建构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规制的基础理论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理论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理论 |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风险规制理论 |
四、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理论 |
第三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与模式 |
第一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演进与动因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演进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特征 |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具体发展动因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概述 |
二、域外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发展模式 |
三、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具体发展模式 |
第三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 |
一、电子商务平台类消费金融的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 |
二、分期购物平台类消费金融的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 |
三、网络借贷平台类消费金融的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 |
第四章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与风险重构 |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现状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依据与规制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司法层面的规制现状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案例与问题剖析 |
一、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与陈建民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
二、崔华与分期乐网络科技公司等培训借款合同纠纷案 |
三、腾讯公司与力天无限网络技术公司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
第三节 法学视野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重构 |
一、传统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划分与反思 |
二、法学视野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划分 |
第五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风险与域外考察 |
第一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体风险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经营者适格性风险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消费者适格性风险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行为风险 |
一、综合利率上限风险 |
二、经营者不正当竞争风险 |
三、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风险 |
四、消费者的违约信用风险 |
五、消费者权益侵害风险 |
第六章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逻辑及路径建构 |
第一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逻辑与目标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逻辑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目标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体系重构 |
一、当前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体系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多位一体”的法律规制体系重构 |
第三节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路径建构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主体风险的法律规制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为风险的法律规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中图示清单 |
附录二 文中表格清单 |
附录三 互联网消费金融法律规制的立法情况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下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理论基础与实践 |
2.1 国家助学贷款定义及分类 |
2.2 国家助学贷款行为主体 |
2.3 国家助学贷款基础理论 |
2.3.1 人力资本理论 |
2.3.2 教育公平理论 |
2.3.3 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2.3.4 风险管理理论 |
2.4 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下的国家助学贷款发展历程 |
2.4.1 试点探索阶段(1999年6月-2000年8月) |
2.4.2 全面推广阶段(2000年8月-2004年6月) |
2.4.3 突破发展阶段(2004年6月-2015年7月) |
2.4.4 成熟完善阶段(2015年7月至今) |
第三章 S大学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考察 |
3.1 S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现状 |
3.1.1 S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基本情况 |
3.1.2 S大学国家助学贷款违约情况 |
3.2 S大学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典型案例 |
3.2.1 一朝疏忽终后悔-重视程度不够 |
3.2.2 恶意拖欠,自酿苦果-契约精神匮乏 |
3.2.3 就业难引发的失信—偿还能力不足 |
3.3 S大学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表现 |
3.3.1 信用风险 |
3.3.2 管理风险 |
3.3.3 社会风险 |
3.3.4 政策风险 |
第四章 S大学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分析 |
4.1 基于事故树法的风险成因分析 |
4.1.1 学生视角风险成因 |
4.1.2 高校视角风险成因 |
4.1.3 银行视角风险成因 |
4.1.4 政府视角风险成因 |
4.2 基于流程图法的风险产生机理分析 |
4.2.1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操作流程风险分析 |
4.2.2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操作流程风险分析 |
4.2.3 两种贷款方式的对比分析 |
4.3 基于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经济学分析 |
第五章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以政府为主体的风险管理措施 |
5.1.1 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
5.1.2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
5.1.3 提高助学贷款代偿制度的资助效果 |
5.2 以银行为主体的风险管理措施 |
5.2.1 建立助学贷款风险防范体系 |
5.2.2 提高助学贷款风险管理水平 |
5.2.3 完善贷款偿还机制 |
5.3 以高校为主体的风险管理措施 |
5.3.1 加强贷款工作的资源投入 |
5.3.2 加强诚信教育和金融知识普及 |
5.3.3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
5.4 以学生为主体的风险管理措施 |
5.4.1 提高个人金融知识水平 |
5.4.2 提高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 |
5.4.3 提高个人偿还能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4)XX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识别 |
1.2.2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
1.2.3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防控策略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与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1 个人信贷业务概念 |
2.2 个人信贷业务分类 |
2.2.1 个人住房消费贷款 |
2.2.2 个人消费汽车贷款 |
2.2.3 学生助学贷款 |
2.3 个人信贷业务现状 |
2.4 个人信贷业务风险定义 |
2.5 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2.5.1 预期收入理论 |
2.5.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5.3 信贷配给理论 |
2.5.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6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成因 |
2.6.1 外部环境风险因素 |
2.6.2 银行内部风险因素 |
2.6.3 借款者自身风险因素 |
第三章 XX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与防控存在的问题 |
3.1 XX银行概况 |
3.2 XX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基本情况 |
3.2.1 个人信贷增速明显 |
3.2.2 个人贷款产品发展多元化 |
3.2.3 借款人信贷风险增加 |
3.3 XX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防控现状 |
3.3.1 XX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 |
3.3.2 XX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防控评价 |
3.4 XX银行个人信贷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 |
3.4.1 风险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
3.4.2 风险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3.4.3 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完善XX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4.1 强化个人信贷风险管理队伍 |
4.1.1 规范个人信贷业务操作流程 |
4.1.2 组建个人信贷风险防控团队 |
4.1.3 加强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 |
4.2 改进个人信贷风险管理模式 |
4.2.1 建立个人信贷风险预警信息化创新管理体系 |
4.2.2 完善个人信贷风险防控流程 |
4.2.3 丰富个人信贷风险防控手段 |
4.3 完善个人信贷风险管理制度 |
4.3.1 健全个人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
4.3.2 完善个人信贷业务个人信用管理体系 |
4.3.3 建设个人信贷业务风险预防制度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我国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我国校园贷恶性案件频发引发的思考 |
(一)我国校园贷恶性事件案例 |
1.杭州市胡剑冰、董晖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案件 |
2.北京市李东岳故意杀人案件 |
(二)我国校园贷恶性案件引发的思考 |
1.为什么高学历人群轻易踏入网贷陷阱? |
2.校园贷受害人为何反应极端? |
3.校园贷要全部禁绝,还是规范其健康发展? |
二.校园贷的一般理论 |
(一)我国个人贷款相关规定 |
1.我国具备个人贷款资质的主体 |
2.我国个人贷款的主要种类 |
(二)校园贷从业主体的定性 |
1.网上校园贷平台的性质 |
2.线下校园贷主体的性质 |
(三)不同校园贷类型中的法律关系 |
1.居间服务关系 |
2.委托代理关系 |
3.第三方信用担保关系 |
4.抵押物权关系 |
5.消费信贷关系 |
三.我国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我国校园贷的发展现状及监管实践 |
1.我国校园贷的发展现状 |
2.我国校园贷的监管实践 |
(二)我国校园贷存在的主要问题 |
1.违法放贷形式多样 |
2.网贷平台恶性竞争 |
3.校园贷运作流程深藏安全隐患 |
(三)原因分析 |
1.法律制度不健全 |
2.校园金融服务渠道狭窄 |
3.网络金融监管滞后和缺失 |
4.缺乏网络金融安全教育 |
四.校园贷良性发展的保障措施 |
(一)加强网络金融安全教育,提升学生法律意识 |
(二)完善网贷相关立法 |
1.设置校园贷行业准入制度 |
2.明确校园贷类型及营业规则 |
3.建立校园贷法律责任制度 |
(三)加大网络金融监管力度 |
(四)拓宽学生权利救济途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书目 |
后记 |
(6)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以A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2.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回顾 |
2.1 个人信贷业务 |
2.2 生命周期相关理论-生命周期假说 |
2.3 4Cs营销理论 |
2.4 PEST分析模型 |
2.5 SWOT分析模型 |
第三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比较研究 |
3.1 国外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及其特点 |
3.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及其特点 |
3.3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比较总结 |
第四章 A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 |
4.1 A银行基本概况 |
4.2 A银行业务分布结构 |
4.3 A银行个人信贷流程 |
(1)贷前审核工作 |
(2)贷中监督工作 |
(3)贷后管理工作 |
第五章 A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分析 |
5.1 A银行个人信贷业务PEST分析 |
5.2 A银行个人信贷业务SWOT分析 |
5.2.1 个人信贷业务发展优势分析 |
5.2.2 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劣势分析 |
5.2.3 个人信贷业务发展机会分析 |
5.2.4 个人信贷业务发展威胁分析 |
5.2.5 SWOT分析总结 |
5.3 A银行个人信贷业务4Cs理论解析 |
第六章 A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 |
6.1 产品及业务流程方面的优化 |
6.1.1 产品的优化 |
6.1.2 业务流程的优化 |
6.1.3 业务场景的优化 |
6.2 定价及客户体验方面的优化 |
6.3 营销渠道的优化 |
6.4 从业人员素质的优化 |
6.5 考核机制的优化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文的研究结果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农业高校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以江西A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综合评述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生源地助学贷款 |
1.5.2 诚信 |
1.5.3 大学生诚信 |
1.6 理论基础 |
1.6.1 教育公平理论 |
1.6.2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1.6.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 我国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政策演变及发展状况 |
2.1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政策演变 |
2.1.1 “农信社”主导的时期 |
2.1.2 “国开行”主导的时期 |
2.2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制度解析 |
2.2.1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业务政策 |
2.2.2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流程 |
2.2.3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优点 |
2.3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展状况 |
2.3.1 全国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开展情况 |
2.3.2 江西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开展情况 |
3 农业高校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以江西A学校为例 |
3.1 江西A学校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展概况 |
3.2 江西A学校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实证调查 |
3.2.1 问卷调查分析 |
3.2.2 调查结论 |
3.3 农业高校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
3.3.1 贷款申请阶段 |
3.3.2 贷款使用阶段 |
3.3.3 贷款归还阶段 |
3.4 农业高校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风险及影响 |
3.4.1 银行方面 |
3.4.2 学校方面 |
3.4.3 学生方面 |
3.4.4 社会方面 |
4 农业高校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
4.1 从学生角度分析 |
4.1.1 诚信道德认知混乱 |
4.1.2 诚信知行背离 |
4.1.3 还款能力有限 |
4.2 从家庭角度分析 |
4.2.1 家庭教育重智轻德 |
4.2.2 家长自身诚信素养不高 |
4.2.3 家长教育方式不得当 |
4.3 从学校角度分析 |
4.3.1 高校诚信教育效果欠佳 |
4.3.2 高校诚信示范功能弱化 |
4.3.3 高校诚信制度建设滞后 |
4.4 从政府与银行角度分析 |
4.4.1 政府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 |
4.4.2 银行贷前审查不严格 |
4.4.3 银行贷后管理工作不到位 |
5 提升农业高校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水平的路径 |
5.1 从学生层面提升助学贷款中学生诚信水平 |
5.1.1 提升诚信认知高度 |
5.1.2 推动诚信知行统一 |
5.2 从家庭层面提升助学贷款中学生诚信水平 |
5.2.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
5.2.2 提高自身诚信素质 |
5.2.3 端正教育态度和创新教育方法 |
5.3 从高校层面提升助学贷款中学生诚信水平 |
5.3.1 着力加强诚信教育的效果 |
5.3.2 营造良好的高校诚信氛围 |
5.3.3 构建大学生诚信制度体系 |
5.3.4 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
5.4 从政府和银行层面提升助学贷款中学生诚信水平 |
5.4.1 政府应完善法律体系 |
5.4.2 银行需加强贷前审核工作 |
5.4.3 银行要提升贷后工作力度 |
总结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8)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及其违约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介绍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2 研究范畴界定 |
2.3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表现及特征 |
2.4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违约风险 |
2.5 研究理论基础 |
2.6 研究理论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3 国家助学贷款需求与申请助学贷款行为分析 |
3.1 贷款需求与贷款行为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 贷款需求与贷款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设计 |
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 回归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产生的影响因素 |
4.1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假设 |
4.2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影响因素分析的实证研究设计 |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回归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违约风险分析 |
5.1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违约风险的识别 |
5.2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导致违约的原因及渠道 |
5.3 违约风险的管理责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违约风险防范的对策与建议 |
6.1 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违约风险防范体系设计 |
6.2 学生层面的建议 |
6.3 高校层面的建议 |
6.4 经办银行层面的建议 |
6.5 政府层面的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的局限性 |
7.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述评 |
1.2.1 消费信贷产生的理论渊源 |
1.2.2 消费信贷与宏观经济总量增长的理论 |
1.2.3 消费信贷与微观经济消费者效用改善的理论 |
1.2.4 消费信贷与中观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理论 |
1.2.5 文献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的可能创新点、研究难点和不足点 |
1.4.1 论文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1.4.2 论文研究的难点 |
1.4.3 论文研究的不足点 |
第2章 消费信贷的概况 |
2.1 消费信贷的概念 |
2.1.1 消费信贷概念的提出 |
2.1.2 消费信贷概念的内涵 |
2.1.3 消费信贷概念的外延 |
2.2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阶段 |
2.2.1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摸索期(1980年-1994年) |
2.2.2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成长期(1995年-2008年) |
2.2.3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壮大期(2009年-至今) |
2.3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
2.3.1 我国消费信贷的供给主体现状 |
2.3.2 我国消费信贷的产品业务现状 |
2.3.3 我国消费信贷的需求主体现状 |
2.3.4 我国消费信贷的法律政策现状 |
2.4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
2.4.1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 |
2.4.2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理论分析 |
3.1 产业结构和分化作用的概念 |
3.1.1 产业结构理论 |
3.1.2 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划分 |
3.1.3 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界定 |
3.2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特征分析 |
3.2.1 我国消费信贷的行业特征 |
3.2.2 我国消费信贷的区域特征 |
3.2.3 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偏好特征 |
3.2.4 我国消费信贷的市场格局特征 |
3.3 我国消费信贷对市场主体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1 我国消费信贷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2 我国消费信贷对金融机构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3 我国消费信贷对生产企业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4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机制 |
3.4.1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直接影响路径 |
3.4.2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间接影响路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
4.1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
4.1.1 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展分化的比较 |
4.1.2 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展分化的原因分析 |
4.2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
4.2.1 企业之间发展分化的衡量指标选择 |
4.2.2 汽车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 |
4.2.3 房地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 |
4.3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发展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
4.3.1 消费信贷对产业周期波动的影响 |
4.3.2 我国住房信贷政策调整历史回顾 |
4.3.3 房地产行业周期波动与其他产业周期波动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
5.1 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
5.1.1 模型的选择 |
5.1.2 数据的来源和计量分析 |
5.2 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的选择 |
5.2.2 数据的来源和计量分析 |
5.3 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发展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
5.3.1 模型的选择 |
5.3.2 数据的来源和计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拓宽消费信贷的覆盖范围 |
6.2.2 转变消费信贷的授信方式 |
6.2.3 提升消费信贷的服务水平 |
6.2.4 淡化消费信贷的政策职能 |
6.2.5 健全消费信贷的法规政策 |
6.2.6 完善消费信贷的配套体系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与致谢 |
四、助学贷款业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比较研究 ——基于产品适用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对比[D]. 孙汉康. 河北大学, 2020(02)
- [2]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研究[D]. 程雪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下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杨广锐.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4]XX银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孙智渊. 山西大学, 2020(01)
- [5]我国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韩心依.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以A银行为例[D]. 郑云彦.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7]农业高校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以江西A学校为例[D]. 高贵森.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8]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及其违约风险防范研究[D]. 于基伯.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9]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10]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研究[D]. 邓文硕.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