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伦理及其实践格局(论文文献综述)
王继创[1](2020)在《生态伦理学的实践价值取向与路径生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伦理学的实践转向表征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的理论自觉。当代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不合理的实践方式造成的,文明危机的价值忧思诉求生产生活实践的根本变革。从实践哲学维度反思现代生态伦理学理论发展,走出利益逻辑、生命逻辑和生态逻辑道德拓展概念思辨式理论路径,基于"感性现实人"的社会生产实践和日常社会生活,在生态理性实践和生态德性养成中建构生态伦理学价值旨归。可以说,唯物史观视野下生态伦理学实践哲学路径生成既是现实实践诉求的理论"应然",也是理论阐释实践的现实"必然"。
叶冬娜[2](2017)在《环境伦理学本体论基础的批判与反思》文中认为环境伦理学试图将传统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推及至"人学空场"的荒野自然。因此,环境伦理学就时常面临着丧失传统伦理学的道德支撑而引发人们对其存在合理性的质疑。伦理学需要具备社会性,环境伦理学的兴起也正是伦理学为了回应日趋严峻的生态问题所做出的理论探索,环境伦理学仍然无法超越传统伦理学的界限。因此,环境伦理学理应立足的本体论基础是以"人"或"人类"为出发点,其为了建构人和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而对于传统伦理学研究对象的扩展也就没有必要。环境伦理学应当同时具备科学性与社会性。马克思基于社会历史的视域既承认"人化自然"的"客观性",又强调了"人化自然"的"实践性",为化解环境伦理学的本体论困境奠定了基础。
陈晨[3](2014)在《科技发展引发的生态伦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共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论断将生态伦理问题再一次置于公众视野与学术话题之中。引发生态伦理问题的成因很多,科技因素在其中扮演关键性角色。从古代社会到近现代社会,科技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两重效应,其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巨大。这一负面影响也促成了生态伦理学的诞生,中外现代生态伦理都有其丰富的理论渊源,值得当今生态伦理学界加以梳理、借鉴与继承。如今,科学技术发展所引发的生态伦理问题越发严峻。从古代科技发展、近代科技发展与现代科技发展史的视角,能够较为明晰发现科技影响生态伦理问题的性质与程度,特别是近现代科技的发展引发了全面性系统性的生态伦理问题。如地球生态平衡破坏、物种多样性减少、地球资源锐减、资源环境污染等。引发生态环境问题的科技成因中,科技决定论、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科学技术的过度应用、人的局限性与自然的易耗性、人口过快增长与技术依赖等因素成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科技引发的生态伦理问题的解决,要多管齐下。需要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的根本观念的转向,需要从制度上构建科技伦理规范,建设生态环境伦理,需要发展生态伦理教育、增强生态道德意识,也需要符合生态观念的新政策出台与新科技的发展。
李冬[4](2013)在《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意蕴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在从自然界中获得了空前的物质资源的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必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盲目发展的做法是毫无意义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基于我国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因此,深入挖掘科学发展观中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加强生态伦理建设是当务之急。然而目前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的研究多是从揭示科学发展观包涵哪些生态伦理思想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指出如何构建生态伦理的并不多。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本研究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研究生态伦理,对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进行分析,论述了传统发展观的不足,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和必然性。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在改造大自然和发展生产力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小而言之,个体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安全、有序、舒适的生态环境。传统只注重经济发展、不顾环境保护的发展观,渗透到人类的意识层面,指导着人类行为,使得人类只想一味地征服自然,造成当代人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所以,我们有必要转变不合理的发展观,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合适、科学的生态伦理。本研究采用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文献研究的方法、调查与分析相统一的方法,通过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的相关概念、科学发展观生态伦理发展的意义以及相应的发展对策等方式对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意蕴进行论述。
宋佳怡[5](2012)在《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伦理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革命带来了工业文明,工业技术高速发展,但也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比例不断升高,威胁到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低碳发展迫在眉急。单独从工业技术角度难以彻底解决碳排放的问题,要求人们从哲学的高度重新反省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已愈发重要。环境伦理正是研究人对自然的伦理关系及其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思想,体现了哲学的应用导向转变,促使人类以一种更加广阔的视野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理解人在生态系统中的权利和责任。本研究结合当今世界低碳经济的时代特征,总结出我国环境伦理现状,围绕环境伦理建设的诸多不足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深入分析我国环境伦理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对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伦理的实践原则、实践方式、实践途径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低碳经济和环境伦理,揭示低碳经济的兴起、环境伦理意蕴以及与环境伦理的关系,阐述了低碳经济视角下对环境伦理实践的新要求;第二部分:阐述我国环境伦理实践在环境伦理意识、环境伦理法规及环境伦理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并从价值观混乱、各方利益冲突、社会行为失范和主客二分的主体性哲学观念影响方面论述我国环境伦理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第三部分:探究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伦理的实践。提出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伦理的实践原则,结合环境伦理建设本土化和交往化的实践方式,从低碳经济视角并结合我国实情,构建出系统化的环境伦理建设的实践途径;第四部分:从制度、教育和科技三个方面,探讨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伦理的实践保障。通过对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伦理的实践内容研究,扩展和深化对环境伦理的认识,为解决我国当前环境伦理问题提供有效思路和实践指导;促进环境伦理从理论走向实践,为环境伦理的理论发展提供空间,并推动环境伦理学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
牛瑞凤[6](2012)在《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文中研究表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着作之一。青年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机器大生产进行深入观察之后,认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在写作《手稿》的过程中,马克思倾尽全力,力争将所见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但是限于马克思处在青年时期,思想不免具有一定的不完善和不成熟性。他在对资本的剖析和理解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已经足够说明当时的马克思在面对现实时的远见卓识和深邃的智慧。《手稿》中关于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和分析,见于马克思关于私有财产、异化劳动的字里行间,并未构成一定的体系和逻辑。然而,这并不能掩盖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和体悟。特别是关于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以及之后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描绘中。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注定资本家无节制和无限制地对资本的追求。而资本的载体和附着物正是私有财产。资本家在追求和获取更多财富和资本中,其实质上是对自然资源的不断索取和开发利用。由此,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自有人类以来,人类就自然而然地给外部世界,即自然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人类与自然在博弈中互相促进、互相影响。马克思《手稿》中关于生态伦理思想的阐发和论述,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历史性的解释。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取历史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及文献研究法,努力运用这三种方法在对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阐释上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熊小青[7](2010)在《自然本性与自然之爱的本质——敬畏、呵护自然之可能的现实思考》文中认为"自然而然"和"人化自然"的"自然之爱"都无益于生态危机的解决。前者走向了泛灵论和物活论,是一种脱离现实的抽象;后者以理性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走向人类中心主义。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决定了人对自然的关爱必须以现实制度、伦理约束来规范人类自身,并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进行一种文化塑造。唯有这样,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的关爱自然才有可能。
张静[8](2009)在《核能利用的伦理思考》文中指出1945年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掀开了人类利用核能的序幕。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核能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能源危机的警报不断地拉响,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的能源。在这种背景下,核能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与煤、石油等相比,核能给水质、大气等带来的危害相对较小,有着低投入、高回报的商业价值。但是,核能技术滥用、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核废料的安全处置等给核能的更广泛利用带来了阻碍。核能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由它引发的一系列伦理问题——例如核废料的暂时性处置给生态带来的长远威胁;滥用核武器威胁人类生存等——引起了伦理学家们的高度关注。研究核能利用伦理的目的是为了引导人类更好地、更安全地利用核能。基于以上目的,本论文对核能的利用进行深度的伦理剖析。首先,在从事核能开发研究活动中,科学家的行为要受到科技伦理的引导和制约、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其次,核电站的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核事故严重威胁人类安全,对人类健康造成长远影响。政府、核电企业必须承担相应安全伦理责任,做到防微杜渐。最后,核能的利用会产生核废料,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必须运用生态伦理原则作反思和警醒,重视对核废料的完全处置方面的研究,使得核能成为一种真正的清洁能源。
田宪臣[9](2009)在《协商、适应、行动 ——诺顿环境实用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实用主义,是美国环境伦理思想的一个主要流派,也是西方环境伦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派别。在环境伦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环境哲学家,包括威斯顿、诺顿、明特尔、莱特、萨戈夫、温茨、帕克、罗森塔尔和布赫兹,都自称为环境实用主义者。这些环境实用主义者中,诺顿和莱特倡导人类中心主义,而温茨则提出非人类中心主义;威斯顿、诺顿、温茨、萨戈夫、帕克、罗森塔尔和布赫兹等明确提倡把美国的实用主义思想和方法应用到环境哲学,莱特则反对这样的做法;一些学者,如威斯顿、诺顿和莱特认为环境哲学必须“跳出”讨论内在价值的窠臼,其它的如明特尔则坚持从实用主义的视角谈论内在价值。环境实用主义在环境对话和政策协商中,拒绝诸如“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争论,认为这是无意义的,而赞同一种民主、多元的进路,鼓励对环境伦理具有批判性的、民主的协商。与避免争论相关联的是环境实用主义注重行动,其环境议题进路是实践的、实验的、经验的、行动导向的、积极的。在环境实用主义看来,环境实用主义是一种环境行动的哲学,开始于现实世界的问题,过度专门化的华丽辞藻是达不到环境行动的预期目的的。这为环境伦理学中的多种立场打开了一个非常有价值和有历史意义的视角。布莱恩·诺顿是环境实用主义的主要倡导者,一位训练有素的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家。他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在美国环保局做咨询顾问的经历,从而形成了既关注理论学术研究、更关注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进路和思想特征。其着作涉及许多学科,在生物多样性、环境政策、保存生态哲学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尤为着名。与这种多学科相适应的是他对可持续性和实用主义环境政策的提倡。他的特殊兴趣是着眼于可持续性来制定环境政策,致力于从多学科、跨学科对可持续的环境政策的研究、制定和执行,以期为后代人保有广泛的价值选择。诺顿的环境实用主义思想受到美国经典实用主义的浸淫,也受到当代环境实用主义者的影响。通过在认识论和道德哲学中使用基本的实用主义理念的实质内容,诺顿尝试把人类中心主义作为环境伦理的基础,并把自己称作是“弱人类中心主义者”。在他看来,真理的实用主义概念与人类共同体长期的可持续性原则相联系;在人与自然的广泛互动中蕴藏着价值多元性;人类共同体中的主体间有效性的发展被视为行动的伦理政策的基础。“可持续性”是诺顿环境实用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他用“可持续性”解决意识形态、“割据”和当前的环境话语贫乏问题;用“可持续性”原则作为环境伦理和环境政策的道德导向。而适应性管理(“语境管理”或生态系统管理)则是达到可持续性的桥梁。实际上,他的可持续性定义是从他对适应性管理的描述中推论出来的。他为此提出一个行动者适应环境、做出决策的简单模型:基于一定选择,行动者生存下来并有了后代,他们的后代也会做出自己的选择,而基于其他选择使行动者走向死亡,没有后代。按照这个模型,行动如果没有降低后代人的机遇与限制的比率就是可持续的。为了达到可持续目的,诺顿特别注重对环境政策的实用主义分析。这种策略鼓励在其范围内超越学科的的界定,在探索合理政策中把环境科学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诺顿的方法是把语言分析用于实用主义哲学传统中,认为在公共话语中语言和行动密切相关。他的论证建立在两个假设上:第一,美国人谈论和写作环境的方式是美国各级政府在保护环境公共物品的理性行动上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二,环境行动的成功和失败经常由公共话语中阐述和讨论问题的方式决定。诺顿对环境伦理的证明是工具性的:他试图揭示环境保护背后的意图及其合理性和合道德性。在他看来,环境伦理学不应过多地介入道德哲学、元伦理学、形而上学或世界观方面的理论争论,而应关注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方面的实际问题。创造一个公共空间和对话平台,使利益攸关方就那些充满争议的环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各种观点能够通过公共理性的运用,实现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使那些不合理的诉求被公共理性过滤掉。通过对话和商谈,使人们就现实生活中充满争议的重大环境决策问题最终达成某种共识。伦理问题与政治问题密不可分;把伦理问题与政治问题割裂开来,会使环境伦理学陷入合法性危机之中。在环境问题越发突出并日益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的今天,研究包括诺顿在内的美国学者的环境伦理思想,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曹智[10](2007)在《动物主体论之法哲学质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兴起引发了学术界关于动物是主体抑或客体的激烈论争。动物主体论者力争主体不是专属于人的概念,试图颠覆和消解现行的主体标准。动物客体论者针锋相对地反驳道:主体就是专属于人的概念,主体大厦不是轻易能摧毁的,动物主体论的实质终究是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手法。
二、生态伦理及其实践格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伦理及其实践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伦理学的实践价值取向与路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践的困惑:生态伦理学的现实缘起 |
二、实践的诘问:生态伦理学发展的诠释逻辑 |
三、实践的旨趣:生态伦理学实质的价值旨归 |
第一,从现实社会生产实践看,生态实践是伙伴式的实践方式。 |
第二,从日常社会生活实践看,好生活就是合生态的生活方式。 |
第三,从人的实践性存在看,生态觉悟是人格形塑的必然品质。 |
四、结 语 |
(2)环境伦理学本体论基础的批判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环境伦理学本体论基础的困境 |
二、伦理学走向荒野合法性的追问 |
三、环境伦理学的本体论奠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 |
(3)科技发展引发的生态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背景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现状 |
2.国内现状 |
(三) 选题意义 |
(四) 本文创新点 |
(五) 研究方法 |
二、 科技发展与生态伦理发展概况 |
(一)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负面影响 |
1.科学技术发展概况 |
2.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 |
(二) 生态伦理的产生与发展 |
1.生态伦理的理论渊源 |
2.生态伦理学的发展进程 |
3.生态环境伦理的研究价值 |
三、 科技发展引发的生态伦理问题 |
(一) 从科技发展史视角看生态伦理问题演化 |
1.古代科技条件下的生态环境问题 |
2.近代科技条件下的生态环境问题 |
3.现代科技条件下的生态环境问题 |
(二) 科技发展引发的全面生态伦理问题 |
1.科技发展引发的地球生态平衡破坏 |
2.科技发展引发的物种多样性减少 |
3. 科技发展引发的地球资源锐减 |
4.科技发展引发的资源环境污染 |
四、 引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人类中心主义 |
(二) 科技决定论与科学技术的过度应用 |
1.科技决定论 |
2.科学技术的过度应用 |
(三) 人的局限性与自然的易耗性 |
1.人性的局限 |
2.大自然是“易耗品” |
(四) 人口过快增长与技术依赖 |
1.人口过快增长 |
2.技术依赖 |
五、 科技发展引发生态伦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
(一) 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中心主义 |
(二) 构建科技伦理规范,建设生态环境伦理 |
(三) 发展生态伦理教育,增强生态道德意识 |
(四) 实施生态政策,发展生态科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概述 |
一、 科学发展观 |
(一)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 |
(二)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
二、 生态伦理的内涵 |
(一) 生态伦理的形成 |
(二) 生态伦理的内涵 |
三、 研究科学发展观生态伦理的现实意义 |
(一) 生态伦理构建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
(二) 生态伦理构建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三) 生态伦理构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
第三章: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意蕴 |
一、 “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的生态伦理意蕴 |
(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 |
(二)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蕴 |
二、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态伦理意蕴 |
(一) “全面”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蕴 |
(二) “协调”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蕴 |
(三)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蕴 |
三、“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蕴 |
(一) 统筹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意蕴 |
(二)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蕴 |
第四章:科学发展观下的生态伦理问题及其根源分析 |
一、 科学发展观下生态伦理问题的现实表现 |
(一) 政治领域:功利性的政绩观 |
(二) 经济领域:企业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
(三) 文化领域:不合理的消费观念 |
二、 科学发展观下生态伦理问题的根源探究 |
(一) 根本原因:认识论误区 |
(二) 现实原因:价值观错位 |
第五章:科学发展观下的生态伦理构建的对策 |
一、 科学发展观下生态伦理构建的基本目标 |
二、 科学发展观下生态伦理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 代内公正原则 |
(二) 代际公正原则 |
三、 科学发展观下生态伦理构建的建设策略 |
(一) 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树立生态伦理观念 |
(二) 强化政府的生态责任,健全生态伦理的政策法规 |
(三) 改革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
(四) 转变消费模式,实现生态消费 |
(五) 调动民间环保力量,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
第六章: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伦理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评述 |
三、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难点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低碳经济与环境伦理 |
一、 低碳经济 |
(一) 低碳经济的兴起 |
二、 低碳经济的环境伦理意蕴 |
(一) 低碳经济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伦理诉求 |
(二) 低碳经济蕴含了环境正义的环境伦理道德目标 |
(三) 低碳经济蕴含了环境伦理的道德约束 |
三、 低碳经济与环境伦理的关系 |
(一) 环境伦理为低碳经济提供了精神支撑与道德动力 |
(二) 低碳经济扩展了环境伦理的视野,深化了环境伦理研究契机 |
四、 低碳经济下环境伦理实践的新要求 |
(一) 低碳经济体现着生产方式的转变 |
(二) 低碳经济意味着消费理念的转变 |
(三) 低碳经济更加强调环境责任意识 |
第二章 我国环境伦理实践的现状 |
一、 当前我国环境伦理实践中取得的成就 |
(一) 环境意识不断增强 |
(二) 环境法律逐渐完善 |
(三) 环境教育全面开展 |
二、 当前我国环境伦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一)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
(二) 引入与本土化的分离 |
(三)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 |
三、 当前我国环境伦理实践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一) 价值观混乱 |
(二) 利益冲突 |
(三) 社会失范 |
(四) 主客二分的主体性哲学观念 |
第三章 低碳经济下我国环境伦理的实践研究 |
一、 低碳经济下我国环境伦理的实践原则 |
(一) 公平正义原则 |
(二) 系统全面原则 |
(三) 遵循自然原则 |
(四) 全民参与原则 |
二、 低碳经济下环境伦理的实践方式 |
(一) 本土化 |
(二) 交往化 |
三、 低碳经济下我国环境伦理的实践途径 |
(一) 政府在环境伦理实践中率先做出表率 |
(二) 企业积极实践环境伦理要求 |
(三) 科技工作者加快实践环境伦理绿色转型 |
(四) 媒体大力倡导环境伦理价值观念 |
(五) 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
第四章 低碳经济下我国环境伦理的实践保障 |
一、 环境伦理实践的制度保障 |
(一) 立法制度保障 |
(二) 评价制度保障 |
(三) 监督制度保障 |
二、 环境伦理实践的教育保障 |
(一) 家庭教育保障 |
(二) 学校教育保障 |
(三) 社会教育保障 |
三、 环境伦理实践的科技保障 |
(一) 科技研发保障 |
(二) 科技应用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摘要 |
Abstract |
(6)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研究意义 |
0.3 文献综述 |
0.4 研究方法 |
0.5 创新点 |
1 写作《手稿》的时代背景及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
1.1 马克思写作《手稿》的时代背景 |
1.2 《手稿》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
2 马克思《手稿》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2.1 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 |
2.2 私有财产占有及异化扭曲下人与人的关系 |
2.2.1 劳动与异化劳动 |
2.2.2 私有财产与劳动、分工、生产的关系 |
2.3 人与自然两分对立及其解构的必然性 |
2.3.1 从生活资料角度分析工人与自然发生对立 |
2.3.2 从生产对象角度分析工人与自然发生对立 |
2.4 人与自然关系最本真的状态 |
2.5 共产主义视域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
2.5.1 有机身体与无机身体相统一 |
2.5.2 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统一 |
2.5.3 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相统一 |
3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意义 |
3.1 马克思对生态学思想的影响 |
3.2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对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 |
3.2.1 尊重自然视域下对经济理性的批判 |
3.2.2 异化理论视域下对消费的批判与需要结构理论的构建 |
3.2.3 人与自然互为主客体关系视域下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3.3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自然本性与自然之爱的本质——敬畏、呵护自然之可能的现实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然而然”的“自然之爱”:人成为非人的困境 |
二、“人化自然”的“自然之爱”:人注定不可能成为上帝 |
三、人即自然, 自然即人:“自然之爱”的应然之维 |
(8)核能利用的伦理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核能的广泛利用及其利弊分析 |
2.1 核能概述 |
2.2 核能利用现状 |
2.2.1 我国核能利用现状 |
2.2.2 西方核能利用现状 |
2.3 核能利用利弊分析 |
2.3.1 核能利用的优点 |
2.3.2 核能利用的缺点 |
第三章 核能开发中涉及科技伦理问题及其分析 |
3.1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
3.2 科学家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
3.2.1 科学家应树立风险规避意识 |
3.2.2 科学家应主动控制科研活动中的风险 |
3.2.3 科学家应致力于推动科研程序与规范的建构 |
第四章 核能利用中引起的安全伦理问题 |
4.1 切尔诺核泄漏事故 |
4.2 安全伦理学概述 |
4.3 政府的安全伦理责任 |
4.3.1 政策层面强调安全伦理 |
4.3.2 建立完善的核安全监管机制 |
4.4 核电企业的安全伦理责任 |
4.4.1 核电企业安全伦理理念 |
4.4.2 重视物态安全文化建设 |
第五章 核能利用中引起的生态伦理问题 |
5.1 中国和西方核废料处置方式 |
5.1.1 中国核废料处置方式 |
5.1.2 西方处置核废料方式 |
5.2 核能利用中应重视的生态伦理观 |
5.3 核能利用中生态伦理目标 |
5.3.1 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 |
5.3.2 每个人都享有环境权利 |
5.3.3 生态公正 |
5.3.4 核电的可持续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协商、适应、行动 ——诺顿环境实用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环境危机四伏的世界 |
1.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和难点 |
2 环境实用主义辨正 |
2.1 何谓环境 |
2.2 何谓实用主义 |
2.3 何谓环境实用主义 |
2.4 诺顿对环境实用主义的解读 |
3 诺顿环境实用主义思想的形成 |
3.1 思想基础 |
3.2 社会条件 |
3.3 实践经历 |
4 弱人类中心主义——诺顿环境实用主义思想的伦理基础 |
4.1 两类环境伦理 |
4.2 趋同假说 |
4.3 多元主义价值论 |
5 适应性管理——诺顿环境实用主义思想的理论旨趣 |
5.1 意识形态时代的消亡 |
5.2 适应性管理时代的兴起:后意识形态时代 |
5.3 层级管理:适应性管理的基本形式 |
6 可持续性——诺顿环境实用主义思想的实现目标 |
6.1 可持续性的含义 |
6.2 可持续性类型划分 |
6.3 代际伦理学:我们对后代人的责任 |
6.4 消除对可持续性的误读 |
7 实用主义环境政策——诺顿环境实用主义思想的实践指向 |
7.1 哲学分析与政策选择 |
7.2 环境分析与环境行动 |
7.3 环境评估 |
8 评价及意义 |
8.1 评价 |
8.2 对中国环保事业的实践意义 |
8.3 采取切实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
结束语:环境保护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活动及其成果 |
四、生态伦理及其实践格局(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伦理学的实践价值取向与路径生成[J]. 王继创. 天府新论, 2020(04)
- [2]环境伦理学本体论基础的批判与反思[J]. 叶冬娜. 东南学术, 2017(01)
- [3]科技发展引发的生态伦理问题研究[D]. 陈晨. 渤海大学, 2014(09)
- [4]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意蕴研究[D]. 李冬. 渤海大学, 2013(09)
- [5]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伦理实践研究[D]. 宋佳怡.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6]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伦理思想[D]. 牛瑞凤. 辽宁大学, 2012(03)
- [7]自然本性与自然之爱的本质——敬畏、呵护自然之可能的现实思考[J]. 熊小青.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8]核能利用的伦理思考[D]. 张静. 武汉科技大学, 2009(02)
- [9]协商、适应、行动 ——诺顿环境实用主义思想研究[D]. 田宪臣.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1)
- [10]动物主体论之法哲学质疑[J]. 曹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