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淋巴瘤的影像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邬芝雅,沙欢欢,彭炜惟,冯继锋[1](2021)在《原发性骨淋巴瘤诊疗现状及进展》文中提出原发性骨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结外淋巴瘤, 缺少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化疗、放疗或联合治疗是原发性骨淋巴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原发性骨淋巴瘤预后优于其他结外淋巴瘤。文章就原发性骨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以加深对原发性骨淋巴瘤的理解。
陈香,乔文礼,宋建华,刘长存,韩磊,赵晋华[2](2021)在《继发性骨淋巴瘤的18F-FDG PET/CT影像诊断及与骨髓活检诊断效能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继发性骨淋巴瘤的PET/CT影像特点,比较骨髓活检(bone marrow biopsy, BMB)及PET/CT诊断骨淋巴瘤各自的优势,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骨淋巴瘤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放化疗前在我院行PET/CT检查的68例继发性骨淋巴瘤影像及骨髓活检资料。所有病例均病理确诊为淋巴瘤。骨淋巴瘤病灶的诊断标准:BMB阳性或骨局灶性FDG代谢增高且治疗后代谢减低或消失。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不同分组的SUVmax及诊断效能差异。结果:PET/CT与BMB诊断灵敏度比较:68例中63例行BMB。PET/CT的总体诊断灵敏度及对非惰性淋巴瘤的诊断灵敏度高于BMB(P <0.05),而对惰性淋巴瘤,BMB灵敏度略高于PET/CT(P> 0.05)。PET/CT表现与BMB结果:根据PET/CT所见分为骨质破坏组(18例)和骨髓浸润组(50例),骨质破坏组的SUV max明显高于骨髓浸润组(P <0.01)。骨质破坏组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为主,PET/CT均阳性。骨髓浸润组PET/CT阳性41例,表现为局灶性增高、弥漫不均匀性增高和弥漫均匀性增高,弥漫均匀性增高组的SUV max明显低于其它两组。BMB阴性21例,其中骨质破坏组8例,局灶性骨髓浸润13例。病理类型与PET/CT表现:31例DLBCL、10例其它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及6例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均PET/CT阳性;18例惰性淋巴瘤PET/CT仅11例阳性。DLBCL的SUV max明显高于惰性淋巴瘤(P <0.05)。结论:继发性骨淋巴瘤骨髓浸润多于骨质破坏。骨质破坏和局灶性骨髓浸润多见于侵袭性骨淋巴瘤,而弥漫性骨髓浸润更多见于惰性淋巴瘤。PET/CT对骨质破坏、局灶性骨髓浸润的诊断优于BMB,而BMB对弥漫性骨髓浸润的诊断优于PET/CT。联合BMB和PET/CT才能更准确地诊断骨淋巴瘤。
高正玉,吴继霞,刘得恒[3](2021)在《距骨淋巴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原发性骨淋巴瘤(primary bone lymphoma, PBL)的定义为在骨内出现1个或多个由淋巴瘤细胞组成的肿块,没有区域外的淋巴结累及或其他淋巴结外的病损,但区域淋巴结可以有累及[1]。PBL的影像学表现是多变的,不具有特异性[2]。由于足踝部PBL的发生率较低,发生于距骨的更为少见,同时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往往导致诊断和处理的延误[3]。距骨的坏死相对少见,约占有症状骨缺血坏死的2%[4]。
潘德润[4](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模型探讨X线征象在骨肿瘤分类中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骨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恶性骨肿瘤却是青少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早期明确肿瘤性质、及时选择正确的临床治疗策略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此,术前对骨肿瘤良恶性的分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因具备空间分辨率高、检查快捷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是骨肿瘤诊断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临床工作中,骨肿瘤的分类主要依靠放射科医生全面的分析病灶,从中提取影像征象,随后重点评估对骨肿瘤诊断最重要的X线征象,并结合临床信息得出最终的诊断结果。但由于骨肿瘤相对少见且发病种类繁多、影像表现复杂,放射科医生尤其是低年资医生很难有足够的诊断经验准确识别重要的影像征象,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骨肿瘤分类信息。本研究基于数字化X线影像征象及临床信息构建多种骨肿瘤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分类模型,确定对骨肿瘤分类最重要的影像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各模型的分类性能及临床应用价值。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构建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决策树(Decision Tree,DT)、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及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在模型训练构建过程中利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值算法比较各模型得出的对骨肿瘤诊断重要的影像征象并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同时以AUC值(Area Under Curve)为评价指标在测试集中评估模型的分类性能。第二部分选择3名放射医师进行独立阅片,探索重要影像特征等提示信息对诊断医师临床工作的辅助价值,并比较不同医师与最优模型之间的分类性能。一、材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回顾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4年1月~2019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57例骨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良性289例,中间型118例,恶性150例。另外搜集佛山市中医院及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018年5月~2019年8月骨肿瘤239例,其中良性123例,中间型51例,恶性65例。纳入标准如下:①术前进行了病变部位的DR检查;②单发病灶;③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排除标准:①手术病理结果不明确;②图像中存在异物,影响观察;③手术后复发的病例;④病灶位于重叠组织较多的部位,观察受限。2、特征提取由3名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骨关节专业放射科医师对入组病例的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进行独立阅片,并给出图像中每一个影像学征象的评分,综合3位医师的评分得出最终的影像学征象。临床信息通过电子病历获取。3、模型构建基于医生提取的影像学征象及临床信息构建LR、DT、RF及SVM模型,对骨肿瘤进行良恶性二分类及良性、中间型和恶性三分类研究。随后,选用SHAP值这一解释模型输出结果的重要方法,评估对骨肿瘤诊断最重要的影像特征。以AUC值为评价指标选出性能最优的机器学习模型。4、阅片实验选择低年资(1~3年工作经验)、中年资(3年以上、5年以下工作经验)和高年资(5年以上工作经验)3名放射科医师对骨肿瘤二分类及三分类病例进行独立阅片,每位医师都要进行三次阅片,并对比三次阅片实验的诊断效能,同时与最优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第一次:每位医师独立阅片后对骨肿瘤病灶进行评分。第二次:向每位医师额外提供SVM模型评估得出的重要特征,诊断医师根据图像及提供的重要特征对骨肿瘤病灶做出评分。第三次:向每位医师额外提供SVM模型得出的重要特征及分类结果,诊断医师根据图像及提示信息做出最终评分。评分选择十分制,0分代表肯定良性,10分代表肯定恶性。二分类中,1~2分:几乎肯定是良性;3~4分:很大可能是良性;5分:可能是良性;6分:可能是恶性;7~8分:很大可能是恶性;9~10分:几乎肯定是恶性。三分类中,1~2分:很大可能是良性;3~4分:可能是良性;5~6分:可能是中间型;7分:很大可能是中间型;8~9分:可能是恶性;10分:很大可能是恶性。5、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2.0及MedCalc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良性、恶性或中间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变量,方差齐性时选择LSD法;方差不齐时选择Welch近似方差分析。各机器学习模型间、放射诊断医师间及最优模型与诊断医师间的AUC值差异性通过DeLong检验分析,以上结果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第一部分研究结果1、二分类及三分类机器学习模型数据集二分类模型中,训练集438例,良性298例,恶性140例;测试集189例,良性114例,恶性75例。三分类模型中,训练集557例,良性289例,中间型118例,恶性150例;测试集239例,良性123例,中间型51例,恶性65例。2、骨肿瘤患者临床信息除性别之外(P=0.84),模型纳入的临床信息与骨肿瘤分类间皆有相关性。恶性骨肿瘤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良性和中间型骨肿瘤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 33 岁、23 岁及 24 岁;P<0.001)。3、影像学特征重要性评估根据模型输出的SHAP值结果,各二分类及三分类模型中对骨肿瘤分类结果最重要的特征均为病灶边缘。二分类任务中,各模型都将病灶边缘、骨皮质受累情况和病灶内高密度成分评估为诊断价值相对突出的特征,而三分类任务中,边缘和病灶内高密度成分是各模型共同评估为重要性排名靠前的特征。4、机器学习模型的分类性能二分类任务中,DT、RF、LR及SVM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917、0.973、0.973、0.976,LR、RF及SVM模型的AUC值均高于DT模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RF、SVM三者间的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分类任务中,DT、RF、LR及SVM模型的平均AUC值分别为0.821、0.935、0.930和0.944。LR、RF及SVM模型的AUC值均高于DT模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和SVM模型、LR和SVM模型的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R和RF模型在良性、恶性骨肿瘤的AUC值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二分类和三分类结果,本研究选择SVM模型为性能最优模型。三、第二部分研究结果1、不同年资诊断医师骨肿瘤分类性能及与SVM模型对比结果诊断医师在无任何提示信息的情况下进行阅片,低、中、高年资医师的骨肿瘤良恶性分类的AUC值分别为0.894、0.908和0.991;三分类中,低中高年资医师诊断良性骨肿瘤的AUC值分别为0.821、0.825和0.949,诊断恶性骨肿瘤的AUC值分别为0.842、0.886和0.988,诊断中间型骨肿瘤的AUC值分别为0.763、0.732 和 0.737。在各分类结果中,高年资医师诊断骨肿瘤的AUC值均高于低年资和中年资医师,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资和中年资医师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SVM模型分类性能与高年资医师水平相当(P>0.05),且高于低年资和中年资诊断医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诊断医师在机器学习模型辅助下的诊断性能①诊断医师在获取最重要特征的辅助信息下进行第二次阅片,低、中、高年资医师的诊断AUC值均高于独立阅片实验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资医师和中年资医师在重要特征辅助下,骨肿瘤二分类的诊断性能与SVM模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资医师在骨肿瘤三分类任务中诊断性能优于SVM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诊断医师在获取最重要特征及模型分类结果的辅助信息下进行第三次阅片实验,二分类任务中,低、中、高年资医师的骨肿瘤分类AUC值均高于独立阅片,三次阅片实验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年资医师与SVM之间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分类任务中,低年资医师的诊断AUC值高于第一次独立阅片实验结果,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年资医师诊断良性、恶性骨肿瘤的AUC值低于SVM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资医师第三次阅片实验的诊断AUC值均高于前两次阅片实验诊断结果,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资医师的三分类诊断结果与SVM模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资医师的第三次阅片实验AUC值高于独立阅片实验,三次阅片实验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高年资医师的诊断AUC值高于SVM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结论1、目前大多数机器学习往往是类似于“黑盒子”的结构,只能输出模型结果,而不能解释其原理及依据,本研究基于数字化X线征象和临床信息构建骨肿瘤分类模型,并利用SHAP值探索对骨肿瘤分类最重要的特征,解释模型的输出结果。在二分类及三分类任务中,各分类模型得出的最重要特征均为病灶的边缘,提示临床诊断医师在骨肿瘤鉴别诊断工作中应尤其重视病灶边缘的评估。2、机器学习模型对各种骨肿瘤的诊断准确性不同,良性骨肿瘤中的骨软骨瘤、非骨化性纤维瘤和内生性软骨瘤等准确性高,而血管瘤和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准确性较低。恶性骨肿瘤中骨肉瘤、转移瘤和骨淋巴瘤等准确性高,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尤文肉瘤等准确性偏低。3、本研究构建的各机器学习模型均提供了可靠的分类结果(AUC>0.8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辅助信息。总体来说,RF、LR和SVM模型的分类性能均优于DT模型,且SVM模型的AUC值最高,分类性能可以与高年资诊断医师相媲美。4、各分类模型在三分类任务中的AUC值均低于二分类任务,且三位诊断医师和各机器学习模型对中间型骨肿瘤的诊断性能最低,这可能是由于中间型骨肿瘤与良恶性骨肿瘤相比,生物学行为界限模糊,缺乏重要鉴别意义的数字化X线征象,因此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和医师容易将其错误的归类为良性或恶性骨肿瘤,造成诊断性能的降低。5、阅片实验中不同年资诊断医师对骨肿瘤的分类性能存在差异,低年资和中年资医师由于缺乏骨肿瘤的诊断经验,诊断性能均低于高年资医师。三次阅片实验中,诊断医师在获取SVM模型辅助的情况下对骨肿瘤的诊断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以模型分类结果和重要X线征象一起提供给诊断医师辅助价值最大。
牛国昌[5](2020)在《骨尤文肉瘤的影像学研究及鉴别诊断》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骨尤文肉瘤的影像学研究目的:在儿童和青少年中,骨尤文肉瘤是第二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发病率仅次于骨肉瘤,但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通常在治疗前很难作出准确诊断。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总结骨尤文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期望找到有价值的特征用于临床诊断。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25例骨尤文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男:女=1.5:1。25例骨尤文肉瘤中有20例行X线检查,23例行CT检查,23例行MRI检查,行X线或CT检查共有23例。归纳并研究骨尤文肉瘤的临床改变与医学影像特征。结果:患者发病年龄范围1.327岁,中位年龄是12岁。发病高峰年龄是1120岁(占44%)。单发病灶23例(占92%),多发病灶2例。23例单发病灶中有10例位于长骨,4例位于髂骨,1例位于跟骨,1例位于胸椎,1例位于腰椎,3例位于骶骨,2例位于肩胛骨,1例位于颈椎。位于长骨骨干有6例,4例位于长骨干骺端。1.23例单发病灶依据其X线及CT改变的特点表现:1)大多数骨尤文肉瘤以溶骨型骨质破坏(14/23例,60.9%)与混合型骨质破坏(7/23例,34.8%)为主,硬化型骨质破坏少见(1/23例,4.3%)。2)骨质破坏形态以虫蚀样或筛孔样骨质破坏多见(14/23例,60.9%)。少数病灶呈膨胀性改变(3/23例,13%)、可见残存骨(5/23例21.8%),部分病例出现病理性骨折(3/23例,13%),均无肿瘤骨。3)骨膜反应:部分病人出现骨膜反应(9/23例,39.1%),1例呈竖发样(4.3%),21.7%病例葱皮样骨膜反应(5/23例),13%病例日光样骨膜反应(3/23例)。其中13%病灶骨皮质内侧存在“骨内膜反应”(3/23例),并与葱皮样骨膜反应混合存在。2.在MRI上,100%患者中均可见正常骨髓被肿瘤置换,81%(17/21例)病灶在TWI1上呈低信号,在TWI2上呈高信号。90.5%(19/21例)病灶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少数软组织肿块内囊变(1/21例,4.8%),少数病灶周围软组织明显水肿(5/21例,23.8%)。23.8%(5/21例)病灶形成“同心圆征”。3.有2例为多发病灶,1例位于右侧髂骨及右侧坐骨。一例位于右侧胫骨、右侧腓骨。影像学表现与其单发病灶相比并无明显不同。结论:1.骨尤文肉瘤发病高峰年龄为1120岁(占44%),男性多见。2.骨尤文肉瘤单发病灶好发于长骨骨干(26%),溶骨型骨质破坏(60.9%)和混合型骨质破坏(34.8%)较为多见,均无肿瘤骨。骨质破坏形态以“虫蚀样”或“筛孔样”(60.9%)多见。“葱皮样骨膜反应”(13%)和“骨内膜反应”(13%)在骨尤文肉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3.骨尤文肉瘤单发病灶在MRI上,100%患者中均可见正常骨髓被肿瘤置换,多数病灶(81%)在TWI1上呈低信号,在TWI2上呈高信号。90.5%病灶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呈现骨质轻微破坏伴大软组织肿块特点。骨尤文肉瘤囊变(4.8%)少见,少数病灶周围软组织明显水肿(23.8%)。部分病灶周围形成“同心圆征”(23.8%)。4.有2例为多发病灶,1例位于右侧髂骨及右侧坐骨,医学影像改变与单发病灶比较无明显不同。第二部分骨尤文肉瘤与其它易混淆骨疾病的鉴别诊断目的:临床上,骨尤文肉瘤与急性骨髓炎、嗜酸性肉芽肿、骨肉瘤发病年龄相近,好发部位相似,不容易区别。故本文第二部分试图通过量化的影像学指标鉴别骨尤文肉瘤与以上后三种骨疾病。方法:挑选2004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骨尤文肉瘤、急性骨髓炎、嗜酸性肉芽肿、骨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25例骨尤文肉瘤病人,研究方法见第一部分。27例急性骨髓炎中有25例行X线检查,22例行CT检查,26例行MRI检查。10例嗜酸性肉芽肿中有7例行X线检查,8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128例骨肉瘤中有85例行X线检查,91例行CT检查,105例行MRI检查。骨尤文肉瘤与以上三种疾病进行鉴别比较的影像征象有:部位、病灶破坏的类型、骨皮质破坏形态、骨膜反应、残留骨、肿瘤骨、膨胀改变。病灶MRI信号、软组织肿块、肿块内囊变,软组织水肿,另外骨尤文肉瘤与急性骨髓炎单独进行鉴别的指标有:蛇形通道、半影征、脂肪小滴、脓肿。全部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25.0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检验水准,α=0.05/3=0.0167,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发病年龄比较骨尤文肉瘤患者组发病高峰为1120岁(44%),中位年龄12岁;急性骨髓炎组发病高峰为110岁(52%),中位年龄为9岁;嗜酸性肉芽肿组发病高峰为110岁(80%),中位年龄为9岁;骨肉瘤组发病高峰为1120岁(61%),中位年龄为19岁。2发病部位比较2.1本组四种骨疾病均多见于长骨,在长骨的发生率从少到多依次为,骨尤文肉瘤(44%)、嗜酸性肉芽肿(70%)、急性骨髓炎(81.5%)、骨肉瘤(88.2%)。急性骨髓炎、骨肉瘤分别较骨尤文肉瘤更好发于长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嗜酸性肉芽肿与骨尤文肉瘤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在长骨病变中,急性骨髓炎好发于长骨干骺端(59.1%),而骨尤文肉瘤好发于长骨干(63.6%),但二者比较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嗜酸性肉芽肿好发于长骨骨干(71.4%),与骨尤文肉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肉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87%),与骨尤文肉瘤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3影像特点比较3.1骨尤文肉瘤与骨髓炎鉴别比较27例急性骨髓炎骨质破坏区均无膨胀改变,部分骨尤文肉瘤(4/25例,16%)骨质破坏区呈膨胀改变,二者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39)。在MRI检查中,91.3%(21/23例)骨尤文肉瘤病灶有软组织肿块形成,26例急性骨髓炎均无软组织肿块形成,二者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部分急性骨髓炎病例出现骨内或骨外脓肿(13/26例,50%)、“蛇影通道”(7/26例,26.9%)、“半影征”(6/26例,23.1%)、“脂肪小滴”(7/26例,26.9%),而骨尤文肉瘤均没有出现以上四种特异性影像学征象,二者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骨尤文肉瘤病灶周围明显水肿(6/23例,26.1%),急性骨髓炎(22/26例,84.6%)病灶周围明显水肿,二者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3.2骨尤文肉瘤与嗜酸性肉芽肿比较嗜酸性肉芽肿病灶(6/9例,66.7%)较骨尤文肉瘤(4/25例,16%)较骨质破坏区呈膨胀改变多见,嗜酸性肉芽肿(1/5例,20%)病灶周围形成软组织肿物较骨尤文肉瘤(21/23例,93.1%)少见,嗜酸性肉芽肿(4/5例,80%)病灶周围软组织明显水肿较骨尤文肉瘤(6/23例,26.1%)多见,二者此三项影像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骨尤文肉瘤与骨肉瘤比较骨肉瘤中有成骨型骨质破坏(60/117例,51.3%、地图样骨质破坏(87/117例,74.4%)、肿瘤骨形成(58/117例,49.6%)、骨膜反应(86/117例,73.5%)、Codman三角(50/117例,42.7%),而骨尤文肉瘤中有成骨型骨质破坏(1/25例,4.0%)、地图样骨质破坏(9/25例,36%)、无肿瘤骨形成、骨膜反应(10/25例,16%)、Codman三角(2/25例,8.7%),二者此四项影像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肉瘤病灶内有残留骨嵴(1例/117,0.9%)、骨内膜反应(1例/117,0.9%),部分骨尤文肉瘤病例有残留骨嵴(6/25例,24%)、骨内膜反应(4例/25,16%),二者此两项影像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骨肉瘤(59/105例,56.2%)病灶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混杂高信号,骨尤文肉瘤(2/23例,8.8%)这样的MRI信号改变少见,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内骨膜反应”对鉴别骨肉瘤与骨尤文肉瘤有重要诊断价值。结论:急性骨髓炎组发病高峰为110岁(52%),比骨尤文肉瘤小。与骨尤文肉瘤不同的是急性骨髓炎好发于长骨,并且好发干髓端(59.1%)。急性骨髓炎无病灶膨胀改变。急性骨髓炎病灶区无软组织肿块形成,瘤周水肿较骨尤文肉瘤明显。病变骨内或骨外脓肿(50%)、“蛇形通道”(26.9%)、“半影征”(23.1%)、“脂肪小滴”(26.9%)、“死骨”(12%),而骨尤文肉瘤均没有出现这些四种特异性影像学征象。嗜酸性肉芽肿组发病高峰为110岁(80%),比骨尤文肉瘤小。与骨尤文肉瘤不同的是嗜酸性肉芽肿(66.7%)病灶较骨尤文肉瘤(16%)有明显膨胀多见,嗜酸性肉芽肿(93.1%)较骨尤文肉瘤(26.1%)瘤周围软组织明显水肿。骨肉瘤组发病高峰1120岁(61%),与骨尤文肉瘤接近。较尤文肉瘤发生率高的影像指标有:成骨型骨质破坏(51.3%)、地图样骨质破坏(74.4%)、肿瘤骨形成(49.6%)、骨膜反应(73.5%)、Codman三角(42.7%),骨肉瘤(56.2%)病灶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混杂高信号。骨肉瘤较骨尤文肉瘤发生率低的影像指标有:骨肉瘤病灶内有残留骨嵴(0.9%)、骨内膜反应(0.9%)。
程沛弦,余捷,吴枕戈,邱乾德[6](2019)在《髂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髂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18例髂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CT影像资料。男12例,女6例;年龄17~76岁,中位数46岁;均表现为患病部位疼痛,其中13例可触及软组织肿块、5例邻近髋关节活动受限、2例邻近骶髂关节疼痛。18例均行CT平扫,其中12例行增强扫描。分析病变的CT表现,探讨该病的CT表现特征。结果:①CT平扫结果。肿瘤位于髂骨体4例,髂骨翼14例;肿瘤累及邻近骶骨与骶髂关节3例,累及邻近髋关节2例。溶骨型11例,表现为骨髓腔内斑片状骨质破坏,骨皮质破坏明显,边缘清楚,未见骨膜反应,可见软组织肿块与髓腔相连;浸润型3例,表现为斑点状、虫蚀样骨质破坏,皮质不光整、毛糙,边缘模糊或有硬化区,与正常骨组织间分界不清;混合型4例,表现为小斑片状骨质破坏,周围骨质硬化明显。16例有明显软组织肿块,软组织肿块大于骨质破坏的范围,并包绕病骨;无明显软组织肿块2例。软组织肿块密度均稍低于周围肌肉组织,其中密度均匀10例、混杂密度8例;软组织肿块直径3.0~15.0 cm,中位数7.2 cm;平扫CT值15~58 HU,中位数35 HU;肿块内均未见瘤骨及钙化。18例肿块周围软组织均受压、移位,其中2例病灶边界不清,累及左侧髂腰肌、臀肌、输尿管及髂血管;2例盆腔内见多发肿大淋巴结。②CT增强扫描结果。动脉期软组织肿块呈轻度至显着不均匀强化,CT值32~116 HU,中位数55.5 HU;门静脉期和延迟期肿块呈持续不均匀强化,其中7例肿块较均匀强化、5例肿块周边强化而中心病灶坏死囊变区无强化。结论:髂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多为溶骨型或混合型骨质破坏,且多合并较大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少。
张斌青,张国庆,刘玉珂,秦晓飞,郭会利[7](2019)在《原发性骨淋巴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总结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21例原发性骨淋巴瘤患者的X线片,CT,MRI及SPECT的影像学资料,仔细复习其影像学征象并与病理特征作参照。结果:21例患者,单发18例,多发3例。单发18例中,椎骨6例,股骨4例,肱骨及髂骨各2例,肋骨、腓骨、尺骨、肩胛骨各1例。多发3例中,多节段椎骨1例,累及椎骨、髂骨1例,累及下颌骨、股骨、胫骨、左腕骨及双足跗骨1例。X线和CT显示溶骨型19例,混合型2例,病理骨折11例,有明显的软组织肿块11例。MRI检查9例,信号均匀7例,信号不均匀2例;病灶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2例、高信号7例。MRI增强扫描7例,肿瘤不均匀强化3例,均匀强化4例。SPECT显像8例,病灶均表现为核素异常浓聚。病理类型均为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B细胞19例,T细胞2例。结论:原发性骨淋巴瘤可发生于全身骨骼各个部位,有一定影像学特征,综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可增加病变显示的信息量,但最终确诊仍需要病理学检查。
张婷婷[8](2018)在《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征象分析及与骨转移瘤的鉴别探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淋巴瘤(Primary bone lymphoma,PBL)的影像学表现,最大程度提高诊断价值。原发性骨淋巴瘤临床发病率相对较低,也导致目前对原发性骨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掌握不完全,因而正确诊断率相对较低,极容易发生误诊等情况。本研究旨在探究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并通过影像学表现与本组病例首次影像诊断中占60%的骨转移瘤进行量化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研究对象与方法:1.收集原发性骨淋巴瘤27例,所有患者经由病理组织学证实为原发性骨淋巴瘤。结合相关文献及病理、免疫组化结果,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征象(X线、CT、MRI),并进行影像学征象对比分析。2.收集骨转移瘤54例,所有病例经病理证实并已经找到原发灶;病例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X线、CT、MR),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特征。3.原发性骨淋巴瘤与骨转移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进行对照分析,其中主要鉴别指标:患者年龄、发病部位、骨质破坏的类型、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病理骨折等,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采用χ2进行检验,设α=0.05为检验标准,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分析如下:(1)病变部位:27例中病灶位于脊柱11例(40.7%)、股骨5例(18.5%)、胫骨2例(7.4%)、髋臼2例(7.4%)、上颌骨2例(7.4%)、颞骨2例(7.4%)、骶骨、枕骨、下颌骨各1例(3.7%)。20例为单发病灶,占74%;7例为多发病灶,占25.9%。(2)患者性别、年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区间范围3188岁,中位年龄55岁。(3)其中27例经手术病理检查或穿刺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其中B细胞源性25例,占92.6%;T细胞源性2例,占7.4%。(4)影像学表现及特征:27例原发性骨淋巴瘤中有23例行X线检查,24例分别行CT及MRI检查。22例有完整的X线、CT、MRI检查结果。本组病例从骨质破坏类型、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及病理骨折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患者骨质破坏的特点分析,其中X线平片、CT表现:骨质破坏:该组病例中,溶骨型、混合型的病例数量分别为15例、12例。骨质破坏部分呈现出筛孔、多灶性,并且可伴有轻度膨胀性改变等表现。15例溶骨型部分病灶呈现浸润性骨质破坏,呈“溶冰征”,部分皮质连续性中断,骨小梁结构显示欠佳。12例混合型表现为骨质破坏区周围伴轻度骨质增生、硬化缘。其中,多发病灶的骨质破坏类型呈溶骨型,病灶呈现浸润性骨质破坏,骨小梁结构显示欠清晰。骨膜反应:其中5例伴有少许骨膜反应,骨质破坏类型为溶骨型。软组织肿块:20例病灶骨质破坏缺损周围伴大小不等、形态不规整的软组织肿块,其边缘欠清,密度略低于周围肌肉组织。其中3例病灶X线平片显示软组织肿块不明显,结合CT及MRI检查能更加清楚显示。本组病例中,发生于脊柱者,病灶未累及椎间盘;发生于骶髂关节者,病例未累及关节间隙。病灶MRI表现:病变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短或稍长T2信号,脂肪抑制T2序列呈高信号,病灶边缘可见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影。骨质浸润程度:邻近骨髓腔内T2信号不均匀,病变范围更大,边缘不清。患者行增强扫描显示骨髓腔明显不均匀强化。软组织肿块情况:20例患者病灶周围清晰显示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其中本组病例中累及脊柱的11例病灶,部分软组织信号环绕椎体周围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部分压迫硬膜囊,脊柱椎管有效矢状径明显变窄,邻近脊髓明显受压,引起相应的神经症状。本组原发性骨淋巴瘤病例病理结果中,2例为T细胞型淋巴瘤,影像学表现为病灶均呈溶骨性骨质破坏,未见明显骨膜反应,病灶周围包绕轻度软组织肿块。2.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分析如下:(1)病变部位:脊柱41例(75.9%)、骨盆10例(18.5%)、脊柱及骨盆多发3例(5.6%)、髌骨1例(1.9%)、股骨1例(1.9%)、右肩关节1例(1.9%)、肱骨1例(1.9%)。其中单发病例19例(35.2%),多发病例35例(64.8%)。(2)患者性别、年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区间范围48-83岁,中位年龄66岁。(3)其中原发病灶中肺癌居多,其次是前列腺癌、乳腺癌、肝癌。(4)影像学表现及特征:X线、CT表现:骨质情况:该组病例中36例溶骨型、16例骨质硬化型,2例混合型。36例溶骨型呈膨胀性骨质破坏,表现为虫蚀样骨质病灶破坏,病情进展逐步呈大面积骨质破坏。16例骨质硬化型表现为病灶部位出现结节状、斑点、片状高密度影,多见于前列腺癌骨转移。仅有2例混合型表现为骨质破坏区伴硬化缘,边界欠清晰。骨膜反应:1例(1.9%)溶骨性骨质破坏区有少许骨膜反应,非常少见。软组织肿块:21例(39%)病灶骨质破坏周围伴不同程度的软组织肿块,其形态多不规则,边缘欠清,密度略低于周围肌肉组织。CT可以判断软组织内坏死、囊变及出血。病理骨折:其中30例(55.6%)发生病理骨折,本组病例中脊柱病例较多,发生在脊柱者常伴有椎体压缩性改变。关节间隙:其中41例(75.9%)脊柱病变,破坏椎体可呈现压缩性改变,病灶一般不越过椎间盘,本组病例中未见明显侵及椎间盘者。累及椎弓:其中33例(61.1%)累及椎弓,椎弓出现不同程度骨质破坏,其中椎弓根一旦崩解,很容易造成脊柱的滑脱。(5)MRI表现: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病灶在不同的序列上所呈现出的信号存在较大的差别,病灶T1WI通常呈现出较低信号,T2WI多表现为高信号、等信号以及低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现较高信号,并且皮质信号呈现边缘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灶髓腔内信号不均匀,边缘不清,T1WI序列呈现出较低的信号,T2WI序列呈高信号影。MRI对附近软组织肿块侵犯的显示较CT、X线更为清晰、直观。其中21例病灶周围清晰显示不同程度软组织肿块,本组病例中病灶早期骨质破坏程度较轻者,很少伴有明显软组织肿块;如果病灶侵及多部位,且骨质破坏程度较重时才出现较为明显软组织肿块。3.原发性骨淋巴瘤与骨转移瘤进行鉴别比较的指标统计学分析如下:(1)年龄:原发性骨淋巴瘤患者>50岁占67%,中位年龄55岁;转移瘤患者>50岁占98%,中位年龄66岁。(2)发病部位:脊柱居多,其中原发性骨淋巴瘤脊柱病灶占40.7%、单发病灶居多;骨转移瘤占75.9%、多发病灶居多,P<0.001二者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3)骨质破坏的类型:溶骨型多见,原发性骨淋巴瘤占55.6%,骨转移瘤占66.7%;P>0.05二者比较无显着统计学意义。(4)骨膜反应:原发性骨淋巴瘤占18.5%,骨转移瘤占1.9%;P<0.001二者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5)病理骨折:原发性骨淋巴瘤占37%,骨转移瘤占55.6%;P>0.05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软组织肿块:原发性骨淋巴瘤占74%,骨转移瘤占39%,P<0.001二者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7)病灶数量:原发性骨淋巴瘤单发占74%,骨转移瘤单发35.2%,P<0.001二者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8)累及椎弓:原发性骨淋巴瘤累及椎弓占3.7%,骨转移瘤累及椎弓占61.1%,P<0.001二者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论:1.原发性骨淋巴瘤影像学表现中,单发病灶与多发病灶的影像学表现无差异,T细胞型及B细胞型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无差异。影像学诊断必须将X线、CT、MRI结合,提高诊断正确率。2.原发性骨淋巴瘤与骨转移瘤的发病年龄基本相同,均为中老年;两组病例发病部位多见于脊柱,病灶以溶骨型破坏为主。3.单发病灶、病灶早期骨质破坏小而软组织肿块明显,骨膜反应少,骨质破坏以溶骨性破坏为主,发生在脊柱的病灶较少累及椎弓及椎间盘,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临床诊断中应首先考虑到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可能性。
郭锐,李囡,方志伟,苏华,王菲,杨志[9](2018)在《18F-FDG PET/CT在骨破坏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骨破坏患者可选择的检查方法较多,本研究旨在分析骨破坏在18F-FDG PET/CT下表现,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骨破坏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11-01-2017-08-31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46例骨破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全身18F-FDG PET/CT图像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分为骨转移瘤(n=22)、骨淋巴瘤(n=12)和骨髓瘤(n=12)3组,比较3组患者骨破坏病灶的FDG代谢情况和病灶特点。结果 46例患者共1 068个病灶,3组患者骨破坏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75,P<0.001。骨转移瘤以溶骨及成骨性病灶为主(73.6%,321/436),骨淋巴瘤以溶骨及无明显骨质破坏类型为主(90.3%,186/206),骨髓瘤以溶骨性病变为主(71.4%,304/426)。对3组患者TLR(骨病灶SUVmax/肝脏SUVmax)和骨病灶SUVmax值分别进行比较,TLR(F=8.756,P<0.001)和SUVmax(F=7.95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骨髓瘤与其他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值<0.05),骨转移瘤和淋巴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3;P=0.999)。结论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可以应用于骨破坏的鉴别诊断。
魏玉珠,吴涛,白海[10](2018)在《原发性骨淋巴瘤诊断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原发性骨淋巴瘤(PBL)临床少见,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影像特征为干骺端及骨端虫蚀样骨质破坏,而骨皮质破坏轻微并伴周围巨大软组织肿块。确诊主要依赖于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特异蛋白表达。放疗及化疗效果好,常规不选择手术治疗。因此,在放化疗前正确诊断很重要。本文对PBL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等进行文献综述。
二、骨淋巴瘤的影像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骨淋巴瘤的影像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2)继发性骨淋巴瘤的18F-FDG PET/CT影像诊断及与骨髓活检诊断效能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18F-FDG PET/CT显像方法 |
1.3 图像分析 |
1.4 骨淋巴瘤病灶的诊断标准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PET/CT与BMB对继发性骨淋巴瘤诊断效能的比较 |
2.2 继发性骨淋巴瘤PET/CT影像表现与BMB情况分析 |
2.2.1 骨质破坏组 |
2.2.2 骨髓浸润组 |
2.3 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瘤的PET/CT表现和BMB结果 |
3 讨论 |
(3)距骨淋巴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告 |
2 讨 论 |
(4)基于机器学习模型探讨X线征象在骨肿瘤分类中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骨肿瘤分类及临床治疗概述 |
3. 机器学习概述 |
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介绍 |
第一部分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探讨X线征象在骨肿瘤分类中的价值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机器学习分类模型的辅助诊断价值与临床对比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总结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语词表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5)骨尤文肉瘤的影像学研究及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骨尤文肉瘤的影像学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骨尤文肉瘤与其它易混淆的骨疾病的鉴别诊断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骨尤文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髂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方 法 |
3 结 果 |
3.1 CT平扫结果 |
3.1.1 肿瘤部位 |
3.1.2 骨质破坏 |
3.1.3 软组织肿块 |
3.1.4 肿块周围软组织 |
3.2 CT增强扫描结果 |
4 讨 论 |
(7)原发性骨淋巴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影像学表现 |
2.3 影像学诊断 |
3 讨论 |
(8)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征象分析及与骨转移瘤的鉴别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检查方法 |
结果 |
1 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征象及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
2 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
3 原发性骨淋巴瘤与骨转移瘤进行鉴别比较 |
讨论 |
1 原发性骨淋巴瘤的临床特征 |
2 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
3 原发性骨淋巴瘤影像学鉴别诊断 |
4 原发性骨淋巴瘤的临床治疗、预后情况 |
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18F-FDG PET/CT在骨破坏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 |
1.2 图像采集 |
1.3 图像分析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骨病灶分布 |
2.2 18F-FDG PET/CT表现 |
2.2.1 骨转移瘤组 |
2.2.2 骨淋巴瘤组 |
2.2.3 骨髓瘤组 |
2.3 TLR和SUVmax比较 |
2.3.1 TLR |
2.3.2 SUVmax |
3 讨论 |
四、骨淋巴瘤的影像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骨淋巴瘤诊疗现状及进展[J]. 邬芝雅,沙欢欢,彭炜惟,冯继锋. 白血病·淋巴瘤, 2021(11)
- [2]继发性骨淋巴瘤的18F-FDG PET/CT影像诊断及与骨髓活检诊断效能的比较[J]. 陈香,乔文礼,宋建华,刘长存,韩磊,赵晋华. 现代肿瘤医学, 2021(14)
- [3]距骨淋巴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高正玉,吴继霞,刘得恒.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1(08)
- [4]基于机器学习模型探讨X线征象在骨肿瘤分类中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D]. 潘德润.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5]骨尤文肉瘤的影像学研究及鉴别诊断[D]. 牛国昌.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6]髂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J]. 程沛弦,余捷,吴枕戈,邱乾德. 中医正骨, 2019(09)
- [7]原发性骨淋巴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J]. 张斌青,张国庆,刘玉珂,秦晓飞,郭会利.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9(04)
- [8]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征象分析及与骨转移瘤的鉴别探究[D]. 张婷婷. 青岛大学, 2018(02)
- [9]18F-FDG PET/CT在骨破坏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郭锐,李囡,方志伟,苏华,王菲,杨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8(08)
- [10]原发性骨淋巴瘤诊断治疗进展[J]. 魏玉珠,吴涛,白海.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8(04)
标签:淋巴瘤论文; 影像学论文;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论文; 骨癌论文; 尤文肉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