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城市生态绿化建设

浅析如何加强城市生态绿化建设

一、浅析如何加强城市生态绿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蒙思伶[1](2021)在《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分析——以南宁市为例》文中认为城市园林绿化是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和园林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为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首要工作之一。以南宁市为例,为打造现代亚热带风情宜居城市为目标,以园林绿化为核心,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理念,结合南宁近年来的城市园林绿化实践,探讨和分析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2](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文中指出海政发[2021]15号各镇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区内各市属公园、林场: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6月26日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前言森林城市建设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创新,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方向。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2019年,森林城市建设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要求全市具备条件的区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要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为首都更好履行"四个服务"职责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3](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通知》文中指出海政发[2021]17号各有关单位: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8月3日北京市海淀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2021年8月前言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筑美丽中国注入强大动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要内容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赵小娟[4](2021)在《林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园林绿化建设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质量以及园林绿化建设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化建设的效果。针对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园林绿化建设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王新茹[5](2021)在《杭州西湖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湖风景名胜区是杭州最主要的城市符号和重要发展驱动力,除了迤逦的湖光山色以外,更凭借其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瑰宝,西湖承载着人们对自然山水的敬畏、对自然景色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求。环湖道路是城市与西湖景区的交界,既深刻展现城市风貌,又能反映西湖景区独特的文化涵养。而植物景观在环湖道路风貌的形成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环湖道路植物景观的营建为西湖提供了保护屏障,降低了城市扩张带来的影响。因此探讨西湖环湖道路的绿地植物景观具有重要价值,这也是目前一系列针对西湖的研究中较少涉及的内容。本研究对西湖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区域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展开收集整理,确定南山路、北山街、杨公堤、湖滨路等4条主要环湖道路作为研究区域,基于相似案例剖释、实地调研、数据处理分析、层次分析法等内外业结合的方法完成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研究。研究对环湖道路的发展历史、交通情况、绿地组成类型、植物种类与植物景观形式、文化内涵、与西湖的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4条道路均历史悠久但风格迥异。南山路是突出西湖山水与人文景观的城市休闲风光带,北山街是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杨公堤为路堤结合、绿树浓荫的天然森林隧道,而湖滨路则充分展现了城湖合璧的风貌。车行情况从好至良分别为杨公堤、北山街、南山路,具有典型的时段分布特征,湖滨路作为步行街不纳入考虑范围。绿地组成中除湖滨路无分车绿带以外,均涵盖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地三大道路绿地类型。(2)环湖道路绿地植物种类较丰富,调查共发现植物182种,隶属于82科135属,生活型组成为乔木45种、灌木66种、草本67种以及藤本植物5种,植物丰富度的大小关系依次为南山路>北山街>杨公堤>湖滨路。植物景观观赏方面,整体以观叶植物为主,而后是观花植物、观果植物和观干植物;季相变化较为丰富,具有良好的植物空间设计,基本为双层和复层植物群落结构。(3)基于自然、文化、人工等三方面因素的考量,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评价模型。通过比较4条道路的各项指标,归纳分析其主要优劣势。评价结果显示4条环湖道路评分高低依次为南山路(4.826)、北山街(4.715)、杨公堤(3.989)和湖滨路(3.959)。其中南山路在各个方面都相对完善,北山街则在植物文化的应用方面稍显不足,杨公堤需要加强道路与湖景的联系,湖滨路侧重打造城市商业步行街的氛围,在植物景观设计上有所欠缺。最后,根据以上调研和分析,从环湖道路自身特点出发,针对道路绿地植物景观与西湖文化和植物群落与道路空间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及优化策略,为西湖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也对西湖及其周边区域的发展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王诗语[6](2021)在《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针对小环境展开的更新行动成为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完成存量提质发展要求的建设目标。步行空间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单元,其生态品质建设也备受关注。我国地形复杂,部分城市建设在山地之上,重庆为山地城市典型代表,受山地特殊地形影响,步行空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因此,公众迫切要求改善步行空间生态环境。本文以山地城市步行空间为研究对象,研究首先总结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类型与现状问题,其后归纳影响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的主要因素并探究其生态品质提升设计方法,最后将研究方法为理论基础联系设计实践,选取重庆市典型步行空间为设计对象,对其进行提升设计,通过设计完善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论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进行论述。首先,介绍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设计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等,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步行空间”、“生态品质”等概念做出界定,并构建生态品质建设内涵框架,分析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阐述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设计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在设计基础研究方面,系统梳理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种类与特征,明确生态品质提升设计内涵本质,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再选取重庆市代表性步行空间进行实地调研,了解重庆步行空间生态品质建设现状,总结山地步行空间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的主要因素,为后续设计策略提出提供数据支撑。依据前文基础研究进而提出设计原则及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策略。其中设计策略主要有以下方面:在生态要素方面:通过增加绿化种植、优化空间形态重塑环境品质;在生态空间方面:通过整合平面及竖向空间,提升路径与视线可达性来重塑空间秩序并复合空间功能、完善服务设施来填补空间功能,丰富活动空间,提高空间活力;在主观感知方面,美化空间环境,营造整洁步行环境,通过挖掘在地文化、打造特色空间来增强空间可识别性,提升居民认同感及归属感;在建设机制方面:通过转变设计视角,提倡公众参与建设,创造满足使用者生理、心理行为需求空间,建设更有活力的街区,建设展示生态品质、彰显城市生态魅力。最后,将研究得出的设计策略用于实例设计中,解决实践场地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升步行空间生态品质,进而提高公众的生活品质,展现城市形象。

姜保成[7](2021)在《城市双修理念下口袋公园设计研究 ——以天津市和平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实现新时代下城市生态文明的发展建设目标,2015年住建部提出“城市双修”的发展理念,着力于解决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病”问题,优化城市基础服务设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建设城市文化空间。“城市双修”理念的提出,不仅为新时代下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更是从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两个方面强调未来城市生态和城市功能建设的重要性;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满足日常休憩活动的服务性空间,更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基础服务设施,承担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城市双修”理念与口袋公园这两者在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建设生态宜居的特色化城市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在当前城市发展状态下,将“城市双修”理念作为口袋公园设计上的理论指导思想,可以使口袋公园更符合当前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首先,本文对“城市双修”与口袋公园的理论概念进行归纳整合,并对天津市和平区内符合口袋公园概念的小型城市绿地空间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收集相关信息,并总结目前天津市和平区口袋公园发展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佩雷公园、绿亩公园、万科蓝山街头公园三个优秀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为口袋公园的设计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其次论述了“城市双修”理念引入口袋公园设计的必要性,提出“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口袋公园六项设计原则;从口袋公园的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方面提出生态修复上的设计策略,从城市功能、空间形象、文化空间三个方面提出城市修补的设计策略。最终将“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口袋公园设计原则及策略应用到天津市和平区贵阳社区口袋公园的设计实践中,为未来“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口袋公园理论体系的研究与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贺宇[8](2021)在《北京市城区典型道路立体绿化分析评价及优化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立体绿化的占用空间少、绿化覆盖率高,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应用。2020年7月,北京市规划和土地委员会发布的《北京市街道更新与治理城市设计指南》指导文件中提出:要重识街道的概念,道路建设从以车优先转变到以人优先、营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环境。道路立体绿化,能够改善道路的空气环境质量,提升行人的步行体验舒适度,改善道路的生态环境质量。本文从北京城六区中选取了90处典型的道路立体绿化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市城区典型道路的立体绿化植物景观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并利用SBE美景度评价分析法、绿视率计算法,从植物种类、色彩丰富度、层次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总结分析北京市城区道路立体绿化景观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最后,归纳总结北京市城区道路立体绿化的优化策略和设计方法,为相关的道路立体绿化工作提供借鉴。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第一章,北京市的公共生态环境近几年已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交通噪音、尾气污染、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2)第二章,总结出北京市城区的典型道路立体绿化的现状植物物种组成及主要种植形式;(3)第三章,运用SBE美景度评价法和绿视率计算法,构建北京市城区道路立体绿化景观评价模型,研究并分析北京市城区道路立体绿化景观的质量;(4)第四章,分析影响北京市道路立体绿化的景观因素,进而提出相关的优化改进建议;(5)第五章,结合优化建议,给出针对性的优化设计方案;(6)第六章,结合上述研究给出结论,并反思写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刘新元[9](2021)在《湖南中方县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与专项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纽带。创建森林城市,能形成良好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为人民添加生态福祉;为地方发展提供大量机遇和挑战,促进社会劳动力的有效利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森林城市的创建将提升中方县的森林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内涵,推进中方县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升综合效益,实现乡村振兴。研究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能为发展重点决策提供支撑,为中方县森林城市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为推动中方县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新方向,为未来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同时希望能给其他创森城市提供借鉴和帮助。本文从解决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森林城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梳理了森林城市的建设发展历程,对森林城市有了完整的认知。阐释了森林城市的相关概念,在森林文化学、森林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湖南省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规划研究。以湖南省地方标准《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为主要标准构建指标评价体系,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构建判断矩阵、求取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对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的整体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论述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通过指标权重和综合评价计算,得到中方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数为66.605 3分,27项指标中有17项指标属于“良好”范畴,中方县森林城市在综合评价等级中处于“良好”的等级。意味着中方县森林质量较高,生态系统维持较好,森林文化价值效益良好,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整体建设条件较好,但同时还存在文化科普场所少、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够、绿化水平有待提高、休闲旅游场所较少、森林投入管理监测力度不足等问题。各项权重按照从大到小排列为:文化科普场所>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标识建设>水岸绿化≥通道绿化>休闲游憩绿地建设>生态休闲旅游>公众态度>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义务植树>营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其他绿地>村庄绿化>树种配置>城镇绿化覆盖率>森林保护>林产基地>科普活动>生态监测>科学规划>生境保育与森林经营>古树名木>森林认证>生态服务>组织领导>保障措施。(2)针对中方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结果与城市森林发展现状,提出了“生态中方”的理念,综合推进森林健康、经济与文化建设。以中方县城区城市森林建设为中心,以道路林网和水系林网建设为主轴,以刺葡萄和油茶产业建设为动力,以森林旅游和森林文化建设为牵引,以百村千点森林体系建设为基础,努力实现“山水林城,生态中方”的总目标,构建“一核一屏、二网二产、百村千点”的城市森林总体布局。(3)根据中方县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权重结果,对文化科普场所、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标识建设、水岸绿化、通道绿化、休闲游憩绿地建设、公园绿地面积、生态休闲旅游、树种配置、义务植树等指标内容进行重点专项规划。全面提升中方县的环境质量、经济水平和城市影响力。为中方县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也希望能给其他创森城市提供借鉴和帮助。

郭子钰[10](2020)在《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森林和耕地面积逐渐缩小,肆意破坏自然植被、占用农业用地等方式也成为城市面积快速扩大的主要途径,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趋近饱和。随着西北地区城市环境问题的加剧,西北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但由于西北地区地域及气候环境特殊,其城市园林绿化任务艰巨,且存在诸多问题。陕西省西安市作为西北五省重要城市之一,其园林绿化问题的解决能提升园林绿化行业的水平,并对西北其他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具有借鉴作用。在此背景下,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的执行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其园林绿化效果,近三年,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效果如何?政策执行过程中具体出现的问题及成因有哪些?如何改进园林绿化政策实施?值得认真思考。本文以陕西省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深入访谈、问卷调查、模型研究等方法,对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并进一步探析园林绿化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园林绿化发展不均衡、工程建设及养护质量差、毁绿现象时有发生、景观过度绿化、长官意志工程时有出现;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探析其原因在于政策本身滞后、可操作性差、连续性缺乏;执行主体政策附加、政策损缺、政策停滞、政策误用;市民群体意识缺乏、参与积极性低以及政策环境的不良影响,为本研究系统性的优化策略提出奠定了基础。为了提升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效果,本研究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指导下,提出了解决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发展对策,具体包括:政策自身角度的创新3D发展思路、细化相关配套政策;执行主体角度的发展节约型园林绿化模式、建立良好的养管机制、打造精品绿地、培养专业人才;目标群体角度的强化爱绿护绿意识、增强参与热度;政策环境角度的净化监督环境、提倡绿色配套式绿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二、浅析如何加强城市生态绿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如何加强城市生态绿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分析——以南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南宁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现状
2 南宁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总结
    2.1 大力实施六化措施,打造绿城助力城市生态经济发展
    2.2 切实注重公园规划,优化完善城市生态特色景观定位
    2.3 加强海绵城市建设,进一步修复城市生态环境
    2.4 完善各类园林服务功能,推动城市生态环境提质改造
3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3.1 精心调研,科学谋划,分清主次,厘定关系
    3.2 谋定而动,高效执行,强化检查,加强整改
    3.3 加大投入,强化宣传,多元互动,持续完善
    3.4 强化整治,净化环境,优化市容,提升市貌
4 结语

(2)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1.1 海淀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背景
        1.1.1 国家层面
        1.1.2 京津冀区域层面
        1.1.3 北京市层面
        1.1.4 海淀区层面
    1.2 海淀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意义
2. 项目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河流水系
        2.1.5 土壤条件
    2.2 社会经济条件
        2.2.1 历史沿革
        2.2.2 行政区划和人口
        2.2.3 经济发展概况
        2.2.4 交通条件
    2.3 自然资源
        2.3.1 土地资源
        2.3.2 水资源
        2.3.3 湿地资源
        2.3.4 动植物资源
        (1)植物资源
        (2)动物资源
        2.3.5 旅游资源
    2.4 生态环境状况
        2.4.1 空气环境质量
        2.4.2 水环境
        2.4.3 土壤环境
        2.4.4 声环境
        2.4.5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2.5 特色文化
        2.5.1 皇家园林文化
        2.5.2 古树名木文化
        2.5.3 大运河文化
        2.5.4 红色文化
        2.5.5 高等教育文化
        2.5.6 中关村科创文化
3. 森林城市建设基础分析
    3.1 森林资源特征分析
        3.1.1 林地资源
        (1)总体情况
        (2)空间分布
        3.1.2 林种结构
        3.1.3 乔木林特征
        (1)林龄组成
        (2)林分起源
        (3)优势树种
        3.1.4 林木蓄积
        3.1.5 森林覆盖率
    3.2 城区绿地特征分析
    3.3 生态科普载体分析
    3.4 资源管护情况分析
        3.4.1 森林防火
        3.4.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3.4.3 林业信息化建设
        3.4.4 公益林管护
        3.4.5 绿地管护
        3.4.6 野生动植物保护
        3.4.7 林业队伍
    3.5 指标达标情况分析
        3.5.1 森林网络
        (1)林木覆盖率
        (2)城区绿化覆盖率
        (3)城区树冠覆盖率
        (4)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5)城区林荫道路率
        (6)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
        (7)乡村绿化
        (8)道路绿化
        (9)水岸绿化
        (10)农田林网
        (11)重要水源地绿化
        (12)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
        3.5.2 森林健康
        (1)树种多样性
        (2)乡土树种使用率
        (3)苗木使用
        (4)生态养护
        (5)森林质量提升
        (6)动物生境营造
        (7)森林灾害防控
        (8)资源保护
        3.5.3 生态福利
        (1)城区公园绿地服务
        (2)生态休闲场所服务
        (3)公园免费开放
        (4)乡村公园
        (5)绿道网络
        (6)生态产业
        3.5.4 生态文化
        (1)生态科普教育
        (2)生态宣传活动
        (3)古树名木
        (4)市树市花
        (5)公众态度
        3.5.5 组织管理
        (1)建设备案
        (2)规划编制
        (3)科技支撑
        (4)示范活动
        (5)档案管理
        3.5.6 总体情况
    3.6 森林城市建设潜力分析
        3.6.1 国土增绿潜力分析
        (1)林业用地
        (2)村庄驻地、四旁用地
        (3)城区绿地
        3.6.2 森林健康提升潜力
        3.6.3 森林服务提升潜力
        3.6.4 森林文化提升潜力
    3.7 优势与问题
        3.7.1 优势
        (1)生态区位重要,规划站位较高
        (2)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支持有力
        (3)生态格局完整,建设基础扎实
        (4)群众基础较好,爱绿氛围浓厚
        3.7.2 面临的问题
        (1)城市绿地空间分布与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
        (2)乡村绿化特色和乡愁生态景观还需进一步挖掘强化
        (3)生态场所服务和生态活动传播还需进一步发动扩散
4. 森林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4.1 指导思想
    4.2 建设原则
        4.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4.2.2 坚持服务首都核心功能
        4.2.3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绿化
        4.2.4 坚持近自然化理念
        4.2.5 坚持科学节俭绿化
        4.2.6 坚持人文生态融合
        4.2.7 坚持全民共建共享
    4.3 规划愿景
    4.4 规划依据
        4.4.1 法律法规
        4.4.2 标准规范
        4.4.3 国家、地方文件与规划
    4.5 规划范围
    4.6 规划期限
    4.7 规划目标
        4.7.1 总体目标
        4.7.2 阶段目标
        (1)近期目标(2021年—2023年)
        (2)中期目标(2024年—2025年)
        (3)远期目标(2026年—2035年)
        4.7.3 指标目标
5. 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
    5.1 上位规划衔接
        5.1.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1)规划分析
        (2)对本规划的指导
        5.1.2《北京市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
        (1)规划分析
        (2)对本规划的指导
        5.1.3《海淀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
        (1)规划分析
        (2)对本规划的指导
    5.2 总体布局
        (1)一屏四心
        (2)多廊多点
6. 森林网络体系建设
    6.1 城区绿地完善工程
        6.1.1 建设范围、人口数量
        6.1.2 建设目标
        6.1.3 建设内容
        (1)公园绿地建设
        (2)小微绿地建设
        (3)老旧公园升级
        (4)环境友好型社区改造
        (5)森林城市建设示范活动
        (6)森林城市科技主题公园建设
    6.2 两道绿隔扩展工程
        6.2.1 建设现状
        6.2.2 建设目标
        6.2.3 建设内容
        (1)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提质增绿
        (2)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优化扩绿
    6.3 道路景观提升工程
        6.3.1 建设现状
        6.3.2 建设目标
        6.3.3 建设内容
        (1)新建道路高标准绿化
        (2)已建道路绿化景观提升
        (3)林荫停车场建设
    6.4 生态水系打造工程
        6.4.1 建设现状
        6.4.2 建设目标
        6.4.3 建设内容
        (1)“水清岸绿”生态河渠建设
        (2)小月河生态廊道建设
        (3)北部生态湿地群营建
    6.5 绿色村镇建设工程
        6.5.1 建设现状
        6.5.2 建设目标
        6.5.3 建设内容
        (1)休闲场所建设
        (2)村庄绿化提升
        (3)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
    6.6 近自然片林营建工程
        6.6.1 建设现状
        6.6.2 建设目标
        6.6.3 建设内容
    6.7 自然保护地优化工程
        6.7.1 建设现状
        6.7.2 建设内容
    6.8 古树名木保护工程
        6.8.1 保护现状
        6.8.2 建设目标
        6.8.3 建设内容
7. 森林健康体系建设
    7.1 高质量森林经营
        7.1.1 林分抚育提质
        (1)建设现状
        (2)建设目标
        (3)建设内容
        7.1.2 生态公益林管护
        (1)建设现状
        (2)建设内容
    7.2 生境营建
        7.2.1 建设目标
        7.2.2 建设内容
        (1)完善生态廊道
        (2)划建自然保留区
        (3)营造鸟类栖息地
        (4)改善河道水生态系统
        (5)建设城市水鸟保护区域
        (6)海淀区城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建设
    7.3 绿地养护
        7.3.1 建设目标
        7.3.2 建设内容
        (1)绿地有机覆盖
        (2)城市林木近自然管理
    7.4 森林火灾防控
        7.4.1 建设目标
        7.4.2 建设内容
        (1)完善防火预警预测体系
        (2)提升防火调度水平
        (3)提升扑救火能力
        (4)开展常态化防火宣传
    7.5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7.5.1 建设目标
        7.5.2 建设内容
        (1)完善有害生物监测体系
        (2)提升有害生物防治能力
        (3)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宣传
    7.6 林业信息化建设
        7.6.1 建设现状
        7.6.2 建设目标
        7.6.3 建设内容
        (1)完善园林绿化资源管理体系
        (2)建设智慧林业信息系统
8. 生态福利体系建设
    8.1 绿道网络建设
        8.1.1 建设现状
        8.1.2 建设目标
        8.1.3 建设内容
        (1)三级绿道体系建设
        (2)绿道服务点建设
        (3)绿道管理养护
    8.2 生态休闲空间发展
        8.2.1 建设现状
        8.2.2 建设目标
        8.2.3 建设内容
        (1)郊野公园休闲空间建设
        (2)清河滨水休闲空间建设
        (3)生态田园休闲空间建设
        (4)森林康养休闲空间建设
    8.3 农林产业发展带建设
        8.3.1 建设现状
        8.3.2 建设目标
        8.3.3 建设内容
9.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9.1 生态文化体验基地建设
        9.1.1 建设目标
        9.1.2 建设内容
        (1)森林文化体验基地
        (2)湿地文化体验基地
        (3)古树文化体验基地
        (4)园林文化体验基地
        (5)义务植树基地
    9.2 全民自然教育网络构建
        9.2.1 建设目标
        9.2.2 建设内容
        (1)成立海淀区自然教育网络
        (2)成立海淀区自然教育中心
        (3)自然教育基地建设
        (4)自然教育驿站建设
    9.3 生态标识系统建设
        9.3.1 建设目标
        9.3.2 建设类别
        9.3.3 建设内容
        (1)海淀区生态标识系统设计
        (2)生态科普标识标牌布设
    9.4 生态文化传播
        9.4.1 建设目标
        9.4.2 建设内容
        (1)制作森林城市建设宣传物料,服务百姓生活
        (2)拍摄图文视频素材全方位展示森林海淀风貌
        (3)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城市建设宣传活动
        (4)持续推动森林城市建设惠民活动
1 0. 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价
    1 0.1 估算依据
    1 0.2 工程总投资
        1 0.2.1 按照建设项目与费用构成分
        1 0.2.2 按照建设期限分
    1 0.3 资金筹措
        1 0.3.1 上级生态建设类项目资金
        1 0.3.2 地方财政投入
        1 0.3.3 社会性投入
    1 0.4 效益评价
        1 0.4.1 生态效益分析
        (1)涵养水源
        (2)保育土壤
        (3)净化大气环境
        (4)调节小气候
        (5)固碳释氧
        (6)保护生物多样性
        1 0.4.2 社会效益分析
        (1)美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
        (2)传播森林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3)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4)增加就业机会
        1 0.4.3 经济效益分析
        (1)直接经济效益
        (2)间接经济效益
1 1.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 1.1 全面建立林长制
        1 1.1.1 分级设立林长
        1 1.1.2 建立工作机制
    1 1.2 严格考核反馈
    1 1.3 全面统筹,保障资金
    1 1.4 人才强林,科技兴林
        1 1.4.1 加强人才培养
        1 1.4.2 凸显科技创新特色
        1 1.4.3 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
    1 1.5 林政资源管理
        1 1.5.1 制定合理的林木采伐限额
        1 1.5.2 划定林地保护红线,统筹国土空间
        1 1.5.3 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体系
    1 1.6 森林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3)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目录
第一章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形势
    第一节“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着
        一、顶层设计逐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轨道
        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防治取得新成就
        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疏减行动成为新亮点
        四、生态绿网格局优化,宜居宜游进入新阶段
        五、城市大脑逐步健全,科技支撑面向新领域
    第二节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生态制度体系仍需完善
        二、生态环境质量还需提升
        三、生态空间格局有待优化
        四、科技支撑力度亟待加强
        五、生态生活体系仍待健全
        六、生态文化氛围仍需营造
    第三节“十四五”时期战略机遇与压力挑战并存
        一、生态文明建设迎来新机遇
        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挑战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基本原则
    第三节战略定位
    第四节规划目标
    第五节规划指标
第三章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
    第一节推动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一、加强中关村科学城区域联动发展
        二、打造专业化特色产业集聚区
        三、构筑产业空间组织新形态
    第二节构建创新引领的绿色经济体系
        一、培育壮大高精尖产业
        二、优化创新产业生态
        三、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第三节探索开展碳中和示范创建
        一、推动落实碳中和目标
        二、推动重点领域低碳发展
        三、强化示范应用和制度保障
第四章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第一节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增加清新空气供给
        一、大力推进移动源低排化
        二、严格VOCs综合治理
        三、精细治理扬尘污染
        四、强化重点时段污染治理
    第二节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三水统筹”
        一、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
        二、持续深化水环境治理
        三、不断强化水生态修复
        四、加强重点流域综合治理
    第三节深入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营造洁净安全环境
        一、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预防
        二、深化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
        三、加强建设用地风险全过程管控
        四、强化重点区域土壤环境保护
    第四节提升风险防控水平,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一、强化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二、严格危险化学品和风险源监管
        三、保障辐射环境安全
        四、有效减少噪声污染
第五章夯实美丽海淀生态基底,守好中心城区生态门户
    第一节强化全域国土空间管控
        一、优化空间布局,塑造有序发展格局
        二、建立健全区域特色生态空间结构
        三、严格“三区三线”全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第二节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一、完善绿色空间体系
        二、建设重点生态廊道
        三、加快城市公园建设
        四、科技提升生态品质
    第三节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开展生物多样性观测和调查评估
        二、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
        三、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四、完善有害生物监测体系
第六章打造宜居生态生活,着力提升民生福祉
    第一节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一、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第二节加强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与管理
        一、强化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
        二、完善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
        三、实施塑料污染防治行动
    第三节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一、推动形成绿色消费
        二、推进绿色细胞建设
        三、推行政府绿色采购
第七章培育和繁荣生态文化,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第一节持续提升生态文化引导力
        一、构建生态文化保护体系
        二、培育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品牌
        三、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第二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一、强化生态文化载体建设
        二、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
        三、引导公众参与
第八章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全面推动生态文明重大制度落地
        一、进一步完善生态空间及自然资源保护制度
        二、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第二节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一、健全严明的领导责任体系
        二、健全务实的企业责任体系
        三、健全积极的全民行动体系
        四、健全严密的风险防控体系
        五、健全严格的监管体系
        六、健全有效的政策体系
        七、健全规范的市场体系
        八、建立诚信的信用体系
        九、建立健全多元协同治理体系
    第三节提升与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相匹配的治理能力
        一、加快推进“城市大脑”建设
        二、加快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三、健全街区责任规划师制度
        四、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
第九章重点工程和效益分析
    第一节重点工程
    第二节效益分析
        一、生态环境效益
        二、经济效益分析
        三、社会效益分析
第十章规划保障措施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引领
    第二节加强项目支撑,多元筹措资金
    第三节深化创新驱动,加强基础研究
    第四节加快人才培养,推动公众参与

(4)林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园林绿化建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林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园林绿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林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2.1 促进林业生态环境改善机制的完善
    2.2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林业及园林绿化生态建设
    2.3 不断创新林业生态环境及园林绿化建设的理念
    2.4 促进园林绿化生物种类向多元化发展
    2.5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3 结语

(5)杭州西湖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绿地景观的优质化进程
        1.1.2 道路绿地景观与城市发展
        1.1.3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内外融合与转型
        1.1.4 世界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道路绿地植物景观
        1.3.2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功能
        1.3.2.1 交通功能
        1.3.2.2 生态功能
        1.3.2.3 景观功能
        1.3.2.4 安全功能
        1.3.2.5 其他功能
        1.3.3 道路绿地景观要素
        1.3.3.1 道路空间结构
        1.3.3.2 植被绿化
        1.3.3.3 山水风貌
        1.3.3.4 沿街建筑
        1.3.3.5 步行系统
        1.3.3.6 交通设施及小品
        1.3.4 西湖环湖道路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内外道路绿地发展进程
        1.4.1.1 国内道路绿地发展进程
        1.4.1.2 国外道路绿地发展进程
        1.4.2 道路绿地及其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1.4.3 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案例分析
        1.4.3.1 法国香榭丽舍大道
        1.4.1.2 上海世纪大道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2.1 文献查阅法
        1.5.2.2 实地调查法
        1.5.2.3 数据统计法
        1.5.2.4 层次分析法
        1.5.2.5 归纳总结法
        1.5.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基础资料整理
        2.1.1 区位概况
        2.1.2 地貌水文
        2.1.3 气候条件
        2.1.4 历史人文
    2.2 西湖环湖道路概述
3 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南山路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3.1.1 基本概述
        3.1.2 环湖道路风貌及视线分析
        3.1.3 道路绿化植物构成分析
        3.1.3.1 植物种类构成
        3.1.3.2 植物多样性分析
        3.1.3.3 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3.1.4 行道树绿带现状分析
        3.1.5 路侧绿地主要节点分析
        3.1.5.1 一公园南山路段
        3.1.5.2 学士公园段路侧绿地
        3.1.5.3 长桥公园段路侧绿地
        3.1.5.4 太子湾公园段路侧绿地
    3.2 北山街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基本概述
        3.2.2 环湖道路风貌及视线分析
        3.2.3 道路绿化植物构成分析
        3.2.3.1 植物种类构成
        3.2.3.2 植物多样性分析
        3.2.3.3 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3.2.4 行道树绿带现状分析
        3.2.5 主要节点植物配置形式
        3.2.5.1 沿湖休闲空间路侧绿地
        3.2.5.2 植物空间围合式路侧绿地
        3.2.5.3 疏林草地植物空间路侧绿地
    3.3 杨公堤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基本概述
        3.3.2 环湖道路风貌及视线分析
        3.3.3 道路绿化植物构成分析
        3.3.3.1 植物种类构成
        3.3.3.2 植物多样性分析
        3.3.3.3 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3.3.4 行道树绿带现状分析
        3.3.5 主要节点植物配置形式
        3.3.5.1 空军疗养院段路侧绿地
        3.3.5.2 西里湖段路侧绿地
        3.3.5.3 杭州花圃段路侧绿地
    3.4 湖滨路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3.4.1 基本概述
        3.4.2 环湖道路风貌及视线分析
        3.4.3 道路绿化植物构成分析
        3.4.3.1 植物种类构成
        3.4.3.2 植物多样性分析
        3.4.3.3 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3.4.4 行道树绿带现状分析
        3.4.5 主要节点植物配置形式
        3.4.5.1 湖滨晴雨段路侧绿地
        3.4.5.2 游船码头段路侧绿地
    3.5 不同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对比分析
        3.5.1 植物构成现状对比分析
        3.5.2 植物空间营造对比分析
        3.5.3 植物景观观赏特性对比分析
        3.5.4 行道树现状对比分析
        3.5.4.1 行道树胸径分布情况
        3.5.4.2 行道树冠幅分布情况
        3.5.4.3 行道树株高分布情况
        3.5.4.4 行道树枝下高分布情况
        3.5.4.5 行道树健康程度分布情况
        3.5.4.6 行道树树池分布情况
        3.5.4.7 小结
4 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评价与分析
    4.1 层次分析法
    4.2 确定评价因子并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4.2.1 评价因子的确定
        4.2.2 评价标准的建立
    4.3 判断构建的矩阵及一次性检验
        4.3.1 判断构建的矩阵
        4.3.2 一致性检验
    4.4 结果与分析
    4.5 小结
        4.5.1 自然因素方面
        4.5.2 人文因素方面
        4.5.3 人工因素方面
5 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存在问题与优化建议
    5.1 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存在问题
        5.1.1 文化元素与植物景观缺少融合
        5.1.2 环湖道路绿地与周边空间功能缺少联动性
        5.1.3 植物群落与营造形式单一
    5.2 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优化建议
        5.2.1 挖掘植物文化元素,提升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内涵
        5.2.2 注重绿地服务功能,增加绿地空间功能
        5.2.3 突出植物景观特色,打造适宜游赏的环湖道路绿地
    5.3 环湖道路行道树现存问题及优化建议
        5.3.1 树种选择单一,适地适树更替
        5.3.2 树木枝干混乱,加强养护管理
        5.3.3 生长空间受限,完善树池应用
        5.3.4 过去连接未来,强化景区联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附录
附录B 表附录
附录C 西湖环湖道路绿地植物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市生态建设发展
        1.1.2 城市品质提升迅速兴起
        1.1.3 山地步行的提倡与建构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山地城市
        1.2.2 步行空间
        1.2.3 生态品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步行空间领域研究动态
        1.4.2 生态品质领域研究动态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典型案例分析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景观生态学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绿色交通理论
        2.1.4 基础理论总结
    2.2 典型案例分析
        2.2.1 法国——克里希街区(Clichy Batignolles)生态步行空间设计
        2.2.2 西班牙——伊瓜拉达石膏矿步行道景观设计
        2.2.3 中国——福州金牛山森林步道
        2.2.4 中国——厦门山海健康步道
        2.2.5 新加坡——圣淘沙跨海步行道
        2.2.6 案例总结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地城市步行空间设计基础与现状调研分析
    3.1 山地步行空间概况及生态品质提升认知
        3.1.1 山地步行空间类型与特征
        3.1.2 山地城市生态品质提升内涵本质
    3.2 重庆步行空间生态品质建设现状与分析
        3.2.1 重庆步行空间整体建设情况
        3.2.2 重庆步行空间现状问题
    3.3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问卷调查目的及内容
        3.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3 生态品质提升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1 设计原则
        4.1.1 生态优先原则
        4.1.2 人性关怀原则
        4.1.3 地域文化原则
        4.1.4 公众参与原则
    4.2 设计策略
        4.2.1 优化生态要素——增加绿化种植、改善空气质量、优化空间形态
        4.2.2 重塑生态空间——提升空间可达性、整洁性、丰富性
        4.2.3 强化主观感知——提升空间安全性、归属感及可识别性
        4.2.4 更新建设机制——鼓励多元参与,加强宣传力度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设计实践
    5.1 实例选择分析
    5.2 乡愁记忆人文道——李子坝至关岳庙
        5.2.1 场地区位概况
        5.2.2 场地问题分析
        5.2.3 设计构思与方法
        5.2.4 设计分析
        5.2.5 设计总结
    5.3 城市休憩健身道——关岳庙至红岩村
        5.3.1 场地区位概况
        5.3.2 前期分析
        5.3.3 设计构思与方法
        5.3.4 设计分析
        5.3.5 设计总结
    5.4 山水艺术体验道——红岩村至平顶山
        5.4.1 场地区位概况
        5.4.2 前期分析
        5.4.3 设计构思与方法
        5.4.4 设计分析
        5.4.5 设计总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
    6.2 不足之处
    6.3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设计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 B 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设计图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7)城市双修理念下口袋公园设计研究 ——以天津市和平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研究框图
第2章 “城市双修”与口袋公园的理论概述
    2.1 城市双修
    2.2 口袋公园
第3章 天津市口袋公园设计调研分析及相关优秀案例
    3.1 天津市口袋公园调研区域分析
    3.2 天津市口袋公园实地调研分析
    3.3 天津市口袋公园调研总结及分析
    3.4 国内外优秀口袋公园案例分析研究
    3.5 口袋公园设计的经验借鉴
第4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口袋公园的设计策略研究
    4.1 “城市双修”理念引入口袋公园的必要性
    4.2 “城市双修”理念下口袋公园的设计原则
    4.3 口袋公园的生态修复设计策略
    4.4 口袋公园的城市修补设计策略
第5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天津和平区贵阳社区口袋公园设计实践
    5.1 项目概况
    5.2 方案设计
    5.3 “城市双修”理念的设计落位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科研成果及科研情况
致谢

(8)北京市城区典型道路立体绿化分析评价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道路立体绿化概念
        1.2.1 立体绿化概念界定
        1.2.2 道路立体绿化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立体绿化相关发展
        1.3.1 国外道路立体绿化的现状及发展
        1.3.2 我国道路立体绿化的现状及发展
        1.3.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北京市城区典型道路立体绿化景观现状调查及分析
    2.1 道路分类
        2.1.1 按照道路功能界定
        2.1.2 按道路横断面界定
        2.1.3 断面宽度和行车速度对道路立体绿化的影响
    2.2 调查方法
        2.2.1 美景度相关数据
        2.2.2 绿视率相关数据
        2.2.3 道路立体绿化调研样点选取
    2.3 调研结果
        2.3.1 道路立体绿化植物组成
        2.3.2 道路立体绿化应用形式
        2.3.3 道路立体绿化观赏特征
    2.4 北京市道路立体绿化存在的问题
        2.4.1 应用植物种类不够丰富
        2.4.2 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
        2.4.3 功能性不足
        2.4.4 景观设计缺乏特色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京市道路立体绿化综合评价分析
    3.1 道路立体绿化景观评价体系
        3.1.1 建立SBE评价体系
        3.1.2 计算结果与分析
        3.1.3 评价因子的层次标准
        3.1.4 评价因子的评分等级分类
        3.1.5 评价因子的综合评分结果
        3.1.6 景观评价结论
    3.2 绿视率计算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市道路立体绿化设计原则及改善方法
    4.1 北京市道路立体绿化设计原则
    4.2 北京市道路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策略
        4.2.1 分车带绿化
        4.2.2 公交站台绿化
        4.2.3 过街天桥绿化
        4.2.4 围墙绿化
        4.2.5 立交桥绿化
        4.2.6 护坡绿化
    4.3 增加道路立体绿化对道路绿视率的作用
    4.4 北京市道路立体绿化景观养护策略
    4.5 总结
第五章 北京市道路立体绿化景观改造设计——以石景山区阜石路为例
    5.1 阜石路道路分析
        5.1.1 道路分析
        5.1.2 高架桥立体绿化现状问题
    5.2 高架桥立体绿化设计
        5.2.1 栏杆+单面立体鞍式绿化箱
        5.2.2 隔音板+容器模块式种植箱
        5.2.3 桥身外+外置种植槽
        5.2.4 分车带+落地种植槽
        5.2.5 桥上道路改造前后对比
    5.3 地面立体绿化设计
        5.3.1 阜石路过街安全岛
        5.3.2 高架桥桥柱
    5.4 排水及浇灌系统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创新点与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北京市城区90处道路样点立体绿化植物汇总表
附录2 北京市城区典型道路立体绿化美景度调查问卷结果一览表
附录3 绿视率计算过程一览表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湖南中方县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与专项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森林城市相关概念
        2.1.1 城市林业
        2.1.2 生态城市
        2.1.3 园林城市
        2.1.4 森林康养
        2.1.5 生物多样性
    2.2 理论基础
        2.2.1 森林文化学
        2.2.2 森林生态学
        2.2.3 生态经济学
3 中方县城市概况
    3.1 城市基本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情况
    3.2 生态环境概况
        3.2.1 环境质量情况
        3.2.2 自然资源情况
    3.3 森林资源现状
        3.3.1 林地资源
        3.3.2 野生动植物资源
4 中方县创建森林城市评价分析
    4.1 评定指标体系
    4.2 灰色关联分析指标权重
        4.2.1 层次分析法构建权重矩阵
        4.2.2 灰色关联改良计算权重
    4.3 中方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
        4.3.1 评价等级标准确定
        4.3.2 模糊关系矩阵建立
    4.4 评价结果分析
        4.4.1 总体情况分析
        4.4.2 指标情况分析
5 中方县森林城市规划研究
    5.1 规划原则
    5.2 规划目标
        5.2.1 总体目标
        5.2.2 分期目标
    5.3 规划布局
6 重点工程专项规划
    6.1 城市森林网络工程
        6.1.1 绿色廊道
        6.1.2 绿色城镇
        6.1.3 美丽乡村
        6.1.4 郊野公园
        6.1.5 绿色屏障
    6.2 城市森林健康工程
        6.2.1 生物多样性保护
        6.2.2 树种配置
        6.2.3 森林保护
    6.3 城市林业经济工程
        6.3.1 生态休闲旅游
        6.3.2 林产基地
        6.3.3 森林认证
    6.4 城市生态文化工程
        6.4.1 文化科普场所
        6.4.2 生态标识
        6.4.3 生态文化宣传
        6.4.4 义务植树
        6.4.5 科普教育活动
    6.5 城市森林管理工程
        6.5.1 支撑体系
        6.5.2 保障措施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指标重要性评判专家咨询表
附录B 中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打分表
附录C 湖南省中方县森林城市主要动植物
致谢

(10)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历史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尝试与研究难点
        1.5.1 创新尝试
        1.5.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绿地
        2.1.2 城市园林绿化
        2.1.3 园林绿化政策
        2.1.4 政策执行
    2.2 理论基础
        2.2.1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2.2.2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第三章 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现状及问题
    3.1 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概况
        3.1.1 政策发展历程
        3.1.2 执行机构现状
        3.1.3 目标群体评价
        3.1.4 政策环境现状
    3.2 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3.2.1 政策执行成效
        3.2.2 现实问题
第四章 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剖析
    4.1 政策自身
        4.1.1 政策滞后
        4.1.2 政策可操作性差
        4.1.3 政策缺乏连续性
    4.2 执行机构
        4.2.1 政策附加
        4.2.2 政策损缺
        4.2.3 政策停滞
        4.2.4 政策误用
    4.3 目标群体
        4.3.1 爱绿护绿意识淡薄
        4.3.2 公众参与积极性低
    4.4 政策环境
第五章 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问题的对策建议
    5.1 政策角度
        5.1.1 创新3D发展思路
        5.1.2 细化相关配套政策
    5.2 执行主体角度
        5.2.1 发展节约型园林绿化模式
        5.2.2 建立良好的养管机制
        5.2.3 打造精品绿地
        5.2.4 培养专业人才
    5.3 目标群体角度
        5.3.1 强化爱绿护绿意识
        5.3.2 增强公众参与热度
    5.4 政策环境角度
        5.4.1 净化监督环境
        5.4.2 提倡绿色建筑配套式绿化
        5.4.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浅析如何加强城市生态绿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分析——以南宁市为例[J]. 蒙思伶. 现代园艺, 2021(16)
  • [2]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3)
  • [3]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3)
  • [4]林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园林绿化建设发展研究[J]. 赵小娟. 种子科技, 2021(11)
  • [5]杭州西湖环湖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调查研究[D]. 王新茹.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6]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设计研究[D]. 王诗语.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7]城市双修理念下口袋公园设计研究 ——以天津市和平区为例[D]. 姜保成.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8]北京市城区典型道路立体绿化分析评价及优化设计[D]. 贺宇.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9]湖南中方县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与专项规划研究[D]. 刘新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10]西安市城市园林绿化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 郭子钰. 西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浅析如何加强城市生态绿化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