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砌体实际容重计算软件编制说明(论文文献综述)
孙烁烁[1](2021)在《自嵌固生土混合墙体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土材料不仅具有就地取材,操作方便的优点,还能满足耗能低,污染少的环保要求。针对传统生土结构整体性差和材料强度低的缺点,国内外研究人员对生土材料性能,成型工艺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在改性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嵌固生土砌块。自嵌固生土砌块之间通过凸肋和凹槽的互锁机制咬合连接,减少了对砂浆的依赖,能够加快生土建筑的建造速度,符合标准化、装配化的建筑发展趋势。本文围绕自嵌固生土混合墙体的抗震性能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依据村镇土坯房屋山墙和自嵌固生土砌块的尺寸,设计制作了自嵌固生土墙体构件。墙体两侧和中部分别设置了现浇混凝土构造柱和连系梁,组成了生土混合结构。通过拟静力试验得到了墙体构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指标。结果表明,混凝土梁柱的约束作用明显,墙体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2)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试验墙体构件的有限元模型。混凝土和自嵌固生土墙体采用C3D8R单元,钢筋采用T3D2单元。自嵌固生土墙体与混凝土梁柱采用绑定约束进行连接。与试验结果对比,数值模拟得到的墙体承载力、刚度变化在10%左右,PEEQ云图应力较大处与墙体破坏严重位置较为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3)在试验墙体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竖向压应力、高宽比、混凝土梁的位置和数量、开洞位置和大小以及开洞类型等因素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竖向压应力、高宽比及混凝土梁的设置对墙体抗震性能影响明显。墙体开洞面积不易过大,且应避免墙体上同时设置门洞和窗洞。本文研究成果对自嵌固生土混合结构的理论研究及实际推广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牛爱宏[2](2021)在《装配整体式构造柱约束新型砌块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在自然灾害面前,地震可以定义为最具有毁坏性的自然灾难之一,尤其是对村镇建筑。目前,采用现有的现浇式构造柱约束墙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据调查在我国新疆南疆等村镇偏远地区,由于地处偏僻,多数村镇建筑都不设置构造柱,即使少量设置了构造柱,但构造柱的施工质量却很差,起不到约束墙体提高房屋抗震性能的作用。其次,近些年来,随着国家“限黏禁实”的推行,国家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研发变得越来越重视;过去的村镇地区主要由黏土砖用于砌体结构的承重结构,但是黏土砖的使用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因此本文通过利用本课题组研发的沙漠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相关的试验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之上,本论文主要围绕装配整体式构造柱约束沙漠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展开一系列的研究。研究内容如下:(1)墙体材料含水率以及耐久性能的研究。本文主要对B06级沙漠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以及B06级、B07级和涂有硅酸乙酯(TEOS)的B06级沙漠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耐久性能的试验研究。研究发现:1)当含水率在5%以下时,从抗压强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来看,曲线斜率比较大,反应了试块在该阶段的抗压强度下降的比较快;含水率在5%与15%之间时,曲线的斜率比较缓,说明此时的强度逐渐趋于稳定;当含水率大于15%时,试块的抗压强度逐渐稳定在4.5MPa左右;2)对于B06、B07以及涂有TEOS的B06试块的耐久性对比分析而言,三种类型当中耐久性能最好的为B07级沙漠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它的质量损失与强度损失基本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2)装配式构造柱预制块的研究。针对构造柱预制块材料,本文引入一种新型建筑材料—石膏基材料,制作装配整体式构造柱预制块。通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预制块在容重以及强度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力学性能。(3)墙体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本文主要以竖向压应力以及墙体的构造约束形式为主要因素,设计了5片装配整体式构造柱约束的新型砌块的墙体。通过试验,得出墙体诸如破坏形式以及滞回曲线等一系列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的试件,随着竖向压应力的增加,墙体的承载力得到了改善,墙体出现的裂缝有所增多并且墙体的耗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墙体的延性系数逐渐减小。对于不同约束形式下墙体抗震性能的对比分析,其混凝土预制块对于墙体的极限承载力要比其他均好;但是在刚度退化以及耗能方面,墙体WS-2的性能比另外两片墙体都要好。其次,利用现有的试验数据得到沙漠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变异系数反映出该公式可以作为该种墙体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此外对于两大经典理论下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也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主拉应力理论更适合于该种墙体。(4)墙体恢复力模型的建立。通过相关总结之后,发现三折线模型更加适合于沙漠砂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模型以竖向压应力和构造柱约束形式为主要因素,利用现有的试验数据。确定了该墙体的卸载刚度表达公式,并且将骨架曲线的恢复力曲线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发现两者曲线的吻合度较好;最后确定出了墙体的滞回规则以及加载路径。
王丽[3](2021)在《恢复力视角下矿区植被扰动-损伤-修复综合评价与恢复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被恢复是矿区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前提。植被是干旱、生态脆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健康状况影响矿区整体生态质量,因此西部矿区生态恢复的核心内容是植被恢复。围绕植被恢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植被损伤和土壤损伤的单一研究较多,矿区采煤植被影响系统层面研究不足,采煤扰动下植被-土壤耦合损伤过程与协同自修复特征不明,同时植物光合生理自修复机制不清等。研究以中国西部神东矿区为目标区域,基于文献分析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概括,初步构建矿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研究框架,并在框架指导下开展实验区采煤植被影响研究。首先基于不同应力区监测实验,初步探索采煤塌陷机理及其对植被生境的扰动特征;其次,应用无人机和高光谱技术,基于不同尺度探索矿区植被-土壤耦合损伤空间差异性;第三,基于长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实验区不同尺度上植被自修复动态特征,揭示植被-土壤协同自修复规律,探索区域植被典型物种自修复光合生理机制;再次,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评价矿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最后,结合矿区植被恢复力评价结果,选取恢复力提升关键时间阈值点和典型区域,应用低影响开发技术和生态雨洪管理模型,构建分区差异性植被恢复力建设方案。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部矿区采煤塌陷及其环境扰动具有空间差异性。薄基岩、厚煤层、浅埋深综放采煤条件下,地表移动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区特征,采空区的最大下沉速度比煤柱区大,采空区上方地表间隔出现台阶状裂缝,工作面边界附近出现动态裂缝;塌陷不同应力区的土壤受到扰动应力类型与强度不同,土壤性状损伤程度也表现出差异性,其中土壤体含量、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受塌陷扰动变化差异显着,可以作为后期研究植物损伤的关键环境因子;(2)植被-土壤耦合损伤表现出空间异质性。采煤塌陷扰动对植被健康造成损伤,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采煤塌陷扰动对乔木和灌木生长影响显着,对草本影响较小;塌陷不同应力区的的杨树、柠条和油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中性区和压缩区的杨树、柠条和油蒿受损严重,拉伸区杨树、柠条和油蒿受损相对较轻,糙隐子不同应力区受损差异不明显;相较于非采区,不同应力区各植物样本不同SPAD值对应波段反射率差值显着减小,同时研究初步识别出不同应力区,采煤扰动下各典型植物光谱指数的特征波段;植被-土壤耦合损伤评价表明,中性区群落-土壤耦合损伤和种群-土壤耦合损伤均表现出强脱钩型,即土壤损伤与植被损伤耦合性最差,同时柠条-土壤在不同塌陷应力区均表现为强脱钩型,即柠条-土壤耦合损伤受采煤扰动影响较大,可作为后期个体恢复力研究典型植物;(3)植被-土壤协同自修复呈现出阶段性变化规律。采煤塌陷干扰对植被群落的生态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即群落自修复过程初步化分为初级阶段(自修复2年、16年)、中级阶段(自修复1、3、4和12年)和高级阶段(自修复6、8、10年),随自修复阶段增高,群落物种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优势物种由一年生草本植物演变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磷含量是制约群落抵抗性的主要因素;土壤水含量是影响群落自修复性和鲁棒性的主要限制因子;黑沙蒿、狗尾草、硬质早熟禾、雾冰藜等等耐胁迫物种,受沉陷影响小,适应性较好,耐贫瘠性强,自修复力强,矿区植被修复与重建时可作为备选物种;不同自修复年限的群落-土壤自修复耦合类型均属于拮抗耦合状态,CK、自修复2a、6a、10a区域群落-土壤自修复协调度类型属于良好协调状态,其余属于属于处于中度协调状态;种群-土壤自修复耦合类型均属于拮抗耦合状态,协调度类型均属于处于中度协调状态;杨树-土壤、柠条-土壤和糙隐子-土壤自修复耦合类型均属于拮抗耦合状态,自修复1a、2a区域杨树-土壤和柠条-土壤自修复协调度类型均属于处于中度协调状态,自修复2a区域糙隐子-土壤自修复协调度高于ck和自修复1a区域,表明糙隐子受到扰动后较快自修复;(4)环境对植被系统恢复力影响大于采煤扰动对恢复力影响,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随自修复时间变化特征与植被自修复特征一致。系统层面,环境子系统对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大于采煤扰动对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因子层面,采深对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大于采厚对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影响,生长环境系统指标因子对恢复力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水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容重;研究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随自修复时间变化特征表现为:自修复2年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最低,之后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逐渐增大,自修复8年后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接近对照区植被,之后又逐渐下降;研究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空间差异表现为:自修复第2年(恢复力最低的年限),各区域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由大到小依次为CK、压缩区、拉伸区、中性区。(5)基于LID的恢复力建设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矿区植被系统恢复力,方案可在未来矿区生态恢复实践中开展实验应用。1年一遇暴雨强度背景下,3套恢复力建设方案均可明显提升实验区域的恢复力,随着暴雨强度重现期时间的增加,3套方案提升实验区恢复力的效果逐渐降低且各方案提升效果差异也越来越大,具体表现为恢复力建设方案3>恢复力建设方案2>恢复力建设方案1。论文研究可为西部矿区植被损伤与恢复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研究成果对缓解西部矿区水资源压力,促进矿区生态恢复,实现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论文有图77幅,表61个,参考文献246篇。
韩楚燕[4](2021)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努力争取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达目标,消耗全球半数能源的建筑行业势必要节能减排。其中,超过城市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的城市住宅建筑成为行业减排重点。目前,城市住宅短寿现象普遍,该现象伴随的建筑低性能运行和造成的拆建活动量的增加导致住宅全生命周期年均碳排放强度增高。因此,通过延长城市住宅使用寿命来减少建筑碳排放对帮助实现国家减排目标有重要意义。首先,从内在属性上分析住宅寿命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城市住宅长寿化的意义。通过对拆除住宅案例的调研及分析,结合城市住宅建设情况及城市化发展背景的研究分析我国住宅寿命现状。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建筑寿命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延长建筑寿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年均碳排放强度。其次,分析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建筑活动对建筑碳排放及住宅寿命的影响,指出不同阶段住宅寿命与建筑碳排放间的关系,并总结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的设计依据。本文在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结合建筑层级概念建立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的构建框架。对长效住宅理论发展进行梳理,对长寿住宅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长寿住宅特征。然后,在此理论及实践的指导下,分别在建造物化阶段、使用维护阶段及拆解回收阶段提出降低住宅碳排放强度的、提升住宅适应性和可变性的长寿化设计策略。最后,选取实际工程案例在不同情景下的建筑碳排放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对住宅的长寿化设计策略进行验证与优化。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的提出是对降低住宅碳排放研究的重要补充,对建筑行业节能减排以及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起到积极作用,也为城市住宅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匡铁军[5](2021)在《特厚煤层覆岩结构及远近场顶板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同矿区石炭系特厚煤层覆岩结构及其矿压作用机理与控制技术历经十余年的艰苦探索,在地表变形实测基础上,反演了高位覆岩的纵向断裂特征;基于特厚煤层大尺寸三维物理相似模拟,直观再现了覆岩“纵-横”断裂形态的转变;结合覆岩断裂的二维物理相似模拟,证实了特厚煤层覆岩具有层位结构;并且统一构建了覆岩结构力学模型,揭示了大空间采场矿压作用机理;提出了特厚煤层覆岩井上下协同控制思路,结合具体工程案例,详细介绍了覆岩远近场分类控制技术实施工艺。(1)特厚煤层顶板断裂形态具有方向性,由煤层近场覆岩的横向“O-X”断裂,向上发展成纵向“O-X”断裂形态,确定了顶板断裂转向临界层的存在,并从理论上给出了临界层判别指标,求得了覆岩分区断裂高度。(2)特厚煤层覆岩具备“低-中-高”层位结构。高位顶板结构对应覆岩纵向断裂区;“低-中”位结构分别对应着覆岩横向断裂区中的不规则和规则垮落带。层位顶板间运动不同步,层间离层显着,同层位移曲线呈现阶跃变化。(3)建立了特厚煤层采场覆岩结构力学模型,揭示了覆岩层位结构复杂矿压作用机理,得到了采场覆岩给定载荷及支护体受力表达式,找到了大空间采场矿压有效控制途径,提出了特厚煤层覆岩井上下协同控制思路。(4)研发了地面钻孔重复爆破技术,开展了地面钻孔水力压裂工程实践,丰富了特厚煤层覆岩远场控制方法;归类分析了覆岩近场控制技术及适用性,并结合具体工程环境进行应用实践,顶板超前预裂卸压效果显着。覆岩层位结构模型具有普适性,适用一般煤层厚度条件,丰富了采场矿压理论;基于煤矿许用型水胶液体炸药的研发,为覆岩地面钻孔重复爆破提供了条件,拓宽了覆岩控顶技术层面;链臂锯连续切割机充分实现了坚硬顶板的机械化切顶作业。该论文有图148幅,表24个,参考文献128篇。
吴文达[6](2020)在《浅埋煤层群上部遗留煤柱联动失稳压架机理与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神东煤田上部煤层经过多年的混合开采形成大量的遗留煤柱,下煤层工作面在推过这些煤柱时存在压架隐患。大量学者对出集中煤柱进入综采采空区以及在房柱式采空区下方开采的压架机理开展了研究,但对出集中煤柱进入房柱式采空区过程中的压架机制研究较少。论文以神东矿区霍洛湾矿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力学建模、相似模拟和数值计算方法,对上部遗留煤柱联动失稳引起的压架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超长距离穿煤柱水压致裂切顶技术。(1)分析了浅埋煤层群下煤层工作面在上部遗留的条带煤柱、综采采空区、实煤体和房柱式采空区下开采的矿压显现特征,出条带煤柱期间支架的压力大,超过正常工作压力35MPa的占比高达87.94%,顶板活动剧烈容易引起压架事故。(2)考虑覆岩载荷传递效应,提出基于压力拱理论的浅埋煤层房式煤柱应力计算方法,克服“从属面积法”计算得到煤柱应力均等的缺点,得出房式煤柱应力在采区中部大于采区边界的分布特征。研究了下部煤层开采过程中上部集中煤柱和房式煤柱的稳定性演化规律,揭示了出煤柱过程中组合煤柱的联动失稳机理。(3)根据组合煤柱支撑顶板的特点,建立了多点支撑多跨的连续梁力学模型,研究了下部煤层开采对上部煤层坚硬顶板稳定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浅埋煤层群上部遗留煤柱支撑的坚硬顶板与本煤层坚硬顶板组合破断,引起上部坚硬岩层超前大范围断裂失稳的压架机理。(4)建立浅埋煤层群上部遗留煤柱联动失稳相似材料模型,结果表明:工作面出煤柱时呈现“低位坚硬顶板周期来压-上位坚硬顶板动载来压-集中煤柱静载增压”的矿压特征,遗留集中煤柱与房式煤柱在高支承应力作用下联动失稳,上部坚硬岩层在房柱煤柱内侧超前断裂,形成的长悬顶及其上部控制的岩层同步回转下沉,造成层间岩层剪切破坏,引起工作面强动压显现易引发压架事故。(5)建立修正的UDEC-Trigon模型分析上部坚硬岩层悬顶长度、煤层采高和层间坚硬层厚度对层间岩层剪切损伤的影响规律,上部坚硬岩层悬顶长度和采高与层间岩层的剪切损伤呈正相关,出遗留煤柱期间需要降低上位坚硬岩层的悬顶长度来减弱其破断失稳对下部工作面的动载冲击。(6)提出了超深孔穿煤柱水压致裂技术,形成“超前钻探-精准测点-穿层钻孔-测斜修正-循环致裂-窥视评价”一体化成套工艺,现场开展工业性试验。通过对致裂后的矿压实测结果与理论分析对比,验证了出上部遗留煤柱联动失稳压架机理的准确性,实现了浅埋煤层群出上部遗留煤柱安全开采。论文有图103幅,表20个,参考文献194篇
李超[7](2020)在《大采高综采煤壁滑移片帮机理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采高综采因其适用性强和工艺简单等优势,已成为我国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高度的加大,大采高综采煤壁片帮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地制约了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大采高综采煤壁片帮以斜直线型和圆弧型滑移为主,占比80%以上。现有成果多采用滑动体理论研究两种片帮的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煤壁稳定性安全系数变化规律不明、最大滑移深度及最危险滑移面难以预测等问题,由此对工程实际中煤壁片帮控制带来了困难。鉴此,本文采用现场观测、理论推导、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红庆河煤矿3-1101工作面为背景,对大采高综采面煤壁斜直线型和圆弧型滑移面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煤壁最危险滑移面与极限平衡滑移面的位置,液压支架初撑力、护帮高度和护帮板水平推力对工作面煤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弱化顶板控制煤壁片帮机理等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考虑工作面煤壁受力特征,采用极限平衡分析精确解法建立了煤壁斜直线型滑移片帮的力学模型,并推导了其安全系数计算的数学模型,得出了滑移面安全系数随滑移面位置的变化规律,据此提出了确定斜直线型极限滑移深度和最危险滑移深度的方法,并通过现场实测验证了片帮深度预测方法和安全系数数学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沿着煤壁深度方向,滑移面安全系数随滑移面深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沿着煤壁高度方向,随着滑移面起点从底板向顶板移动,煤壁滑移面的安全系数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最小安全系数位置(即最危险滑移面位置)始终出现在距底板0.31倍采高处,不受开采因素的影响。根据滑移面安全系数变化规律得到红庆河煤矿3-1101工作面斜直线型滑移面最小安全系数为0.9277,对应的最危险滑移深度为0.90 m,最大滑移深度为2.12 m。与已有压剪式算法和滑落式算法等最大片帮深度预测方法相比较,其结果更接近现场实测的最大片帮深度2.08 m。煤壁最小安全系数数值随煤体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增大分别呈线性规律和指数规律增加,随埋深和采高均呈对数规律降低,并且根据增幅得出了内聚力和埋深对斜直线型滑移面最小安全系数的影响较为显着。(2)考虑工作面煤壁受力特征,采用简化Bishop条分法建立了煤壁圆弧型滑移片帮的力学模型,并推导了其安全系数计算的数学模型,得出了安全系数的分布规律,据此提出了确定煤壁圆弧型极限滑移深度和最危险滑移深度的方法,并通过现场实测验证了片帮深度预测方法和安全系数数学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煤壁深度方向上,煤壁滑移面安全系数随滑移面深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根据安全系数分布规律得出了红庆河煤矿3-1101工作面圆弧型最大滑移片帮深度为2.2 m,与已有压剪式算法和滑落式算法等最大片帮深度预测方法相比较,更接近现场实测的最大片帮深度2.25 m。煤壁圆弧型滑移面最小安全系数随煤的内聚力的增加呈线性规律增大,随煤的内摩擦角的增加呈二次项式规律增大,随煤层埋深和采高的增加均呈对数规律降低。当采用仰斜开采时,随煤层倾角的增加呈线性规律降低;当采用俯斜开采时,随煤层倾角的增加呈线性规律增大。(3)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液压支架初撑力、护帮高度和护帮板水平推力对煤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支架护帮板支护参数与支架初撑力维护煤壁稳定性的机理。结果表明:当支架初撑力由0 k N提升到12000 k N后,煤壁超前支承压力峰值降低了16.8%,煤壁破坏面积降低了27.78%,煤壁水平变形量降低了21.33%。说明提高支架初撑力可减小顶板下沉量,改变超前支承压力分布,减小煤壁破坏面积和水平变形量。提高护帮高度和护帮板水平推力,可有效减小煤壁水平变形量,但是煤壁支承压力以及破坏面积的减少甚微,表明提高护帮板支护是通过对煤壁的横向变形进行干预,使其变回三向受力状态,从而提高煤壁稳定性。提升初撑力是通过减小煤壁承受载荷以维护煤壁稳定,提升护帮板支护通过减小煤壁水平变形以维护煤壁稳定。(4)基于强度折减理论,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计算了煤壁稳定系数,并定量地研究了煤壁稳定性与液压支架初撑力、护帮高度与护帮板推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任意给定初撑力条件下,煤壁最小安全系数与护帮高度和护帮板推力均呈正相关关系,且每组护帮高度和护帮板推力对应一个滑移面最小安全系数,据此,可为液压支架选型以及护帮板优化提供定量指标。(5)基于温克尔弹性地基梁理论和基本顶断裂结构“砌体梁”理论,分别揭示了直接顶和基本顶注水控制片帮的机理,并用数值模拟验证了顶板注水方法的良好效果。结果表明:直接顶在注水后弹性模量降低,根据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煤壁与顶板的受力模型,分析后可得出直接顶的软化会使煤壁上方支承压力峰值向煤壁内部转移且支承压力整体下降,从而提升煤壁稳定性。初采期的基本顶在开切眼注水预裂后由固支梁受力状态转化为简支梁受力状态,初次断裂步距会大幅缩短,煤壁支承压力也随之降低;基本顶初次断裂后,在巷道中对基本顶进行超前预裂,可以降低基本顶的断裂步距和回转量,从而降低顶板施加在工作面煤壁的压力,达到控制片帮的目的。与“顶板未处理”相比较,当使用“顶板注水处理”方法后,支承压力峰值降低了17.82%,峰值位置距煤壁表面的距离增加了40%,煤壁破坏面积降低了26.92%,煤壁滑移面最小安全系数提高了19.67%。
王汉斌[8](2020)在《急倾斜多煤层开采诱发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急倾斜煤层的地下开采易诱发采空区上覆岩层与地表发生剧烈变形破坏。前人对急倾斜单煤层开采岩层与地表移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针对急倾斜多层煤开采诱发岩移模式及机理研究仍不充分。因此,亟需研究急倾斜多煤层开采诱发覆岩及地表的变形等力学行为发展演变规律。据此,本文结合力学分析法、相似材料物理模型试验法以及离散元数值模拟法,深入研究了急倾斜多煤层开采诱发岩层移动模式及机理,取得如下成果:(1)通过相似材料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急倾斜多煤层开采诱发岩层移动规律。多层急倾斜煤层开采初期,岩体破坏以顶板的小范围垮落破坏为主;采空区顶板悬漏一定范围后,煤层顶板方向的岩体发生挤入采空区的滑移破坏。在上下岩体垂向压力和已经垮落稳定的破碎岩体的横向力作用下,采空区之间岩柱发生类似多米诺效应的二次复合垮塌。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垮落在时间尺度上有一定的滞后性,此外,采空区覆岩中会出现狭窄空洞,空洞以非线性的运动轨迹在倾斜岩层中向上传播,空洞的尺寸一般在逐渐减小,形态由离层逐渐转变为裂缝。(2)提出了一种基于岩块位移变异系数的受扰动岩体分带准则。该准则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结果,首先将急倾斜煤采空区受扰动岩体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块,然后根据各个区块内岩块位移的变异系数变化特征确定三带界线及范围,最后建立了急倾斜多煤层采区上覆受扰动岩体的分带准则,实现了急倾斜煤采空区受扰动岩体的带区划分。(3)通过考虑冒落带岩体蠕变的离散元分析,揭示了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地表残余变形规律。多层急倾斜煤层采空区的地表残余沉降特征曲线一般呈“W”形态,地表塌陷坑边缘处的地表残余变形较大,而塌陷坑中心区域的地表残余变形较小;急倾斜多煤层采空区的活化呈周期性变化,致使地表残余沉降的下沉速度特征曲线通常呈“波浪”形态。
韩科明[9](2020)在《荷载作用下采空区覆岩稳定性评价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采煤沉陷区分布广泛与地上工程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利用采煤沉陷区土地进行工程建设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在采空区上方实施工程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在采空区上方地表进行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而采空区覆岩稳定性评价是采空区上方地表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虽然采空区覆岩稳定性评价方法较多,但对于采空区覆岩岩体结构类型探测方法、荷载作用下采空区覆岩失稳力学机理及判据,以及基于采空区覆岩失稳的地表沉陷预计等关键科学问题缺乏深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借助物理探测方法和相似/数值模拟实验研究手段,引入矿山岩层控制理论(砌体梁、关键层等),对采空区覆岩岩体结构类型探测方法、荷载在覆岩中的传递及附加应力计算、荷载作用下长壁采空区覆岩失稳判据,以及基于采空区覆岩失稳的地表残余变形预测等问题开展了研究,并进行了工程实例应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工程实例探索研究了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和井间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在采空区覆岩岩体结构类型探测中的应用,得出:(1)利用EH-4或井间地震并结合钻探,能查明采空区覆岩岩体完整岩层、较完整岩层、碎裂岩层和散体结构等层位和范围,可以较好地确定采空区覆岩岩体结构类型。(2)实例研究表明可以采用物探结合钻探的方法对采空区覆岩结构进行分类,在工程应用上可以作为采空区覆岩稳定性分析基础。(2)利用相似材料模型实验研究了地表荷载作用在采空区中央和边界正上方采空区覆岩变形破坏及地表残余沉陷规律,结果表明:(1)当采空区深厚比较大(地表荷载影响不到采空区垮裂覆岩),在采空区中央正上方地表持续加载,覆岩离层被压实闭合,垮裂带岩层没有明显变化,在模型条件下加载至1.17 MPa时覆岩稳定,地表最大下沉保持在640 mm不再增大。当深厚比较小时,地表荷载的附加应力作用在采空区已破损覆岩上,会加速覆岩的变形破坏,进而在地表产生新的较大变形,在模型条件下加载到0.3 MPa时,地表最大下沉达到2430 mm。(2)在浅部采空区边界上方地表持续加载,采空区边界残留空洞上方发育纵向裂缝,随着荷载的增大覆岩沿纵向裂缝整体性断裂,直至切冒到地表,地表变形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3)老采空区覆岩残留空隙主要包括:岩层结构已平衡在无外因扰动下将长期存在的离层、垮裂带内破损岩层虽经历长时间压实但仍存在的裂隙、开采边界覆岩未完全垮落而形成的空洞。地表荷载作用下采空区残留空隙二次压缩或失稳是采空区尤其浅部采空区地表产生新的较大变形的根本原因。(3)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实验分析方法,探讨了地表荷载不同作用位置和大小、采空区不同顶板管理方法、不同覆岩性质及不同采深条件下,覆岩破坏及地表残余变形规律,分析地表荷载对采空区覆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表荷载位于采空区中央时的荷载周围的地表残余变形,要小于位于采空区边界时的;荷载位于采空区中央时对覆岩造成的二次破坏范围要大于荷载位于采空区边界时。(2)在地表同一位置施加荷载,不同大小的荷载影响深度不同,浅部采空区覆岩的变形破坏和残余变形量与地表荷载大小成正比,荷载越大,采空区覆岩受到二次破坏越严重,地表残余变形量越大。(3)受地表施加的荷载影响,留设煤柱稳定的条件下,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形成的采空区地表的残余变形量远大于条带法和房柱式开采采空区;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形成的采空区覆岩比条带和房柱形成的采空区覆岩更易发生破坏。(4)受地表施加荷载影响,浅部采空区覆岩内变形破坏程度按岩性由大至小排列的顺序为软弱、中硬、坚硬;覆岩内的高应力分布增加了突然破坏的可能性。(5)受地表施加荷载影响,留设煤柱稳定的条件下,采空区覆岩内变形破坏程度按顶板管理方法由大至小为全部垮落法、条带法及房柱式开采方法;从地表最大残余下沉及采空区覆岩变形破坏程度角度考虑,不同顶板管理方法对浅部采空区覆岩变形的影响大于不同覆岩性质。(6)固定地表荷载和采厚,随采深减小,采空区覆岩破坏程度和地表下沉量增加。有如下规律(模型条件下):当U1>1.2时(U1为采空区深度与采空区垮落裂缝带高度和地表施加荷载影响深度之和的比值),随U1增大,地表荷载作用下采空区地表下沉值基本不变,下沉约380 mm,覆岩塑性区也基本不变;当0.8<U1<1.2时,随U1增大,地表荷载作用下采空区地表下沉基本呈线性减小趋势;当U1<0.8时,地表荷载作用下采空区覆岩和地表下沉突然增加,但之后随U1减少地表下沉量变化不明显,采空区覆岩塑性区破坏明显增加。(4)基于物探、相似材料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对地表荷载作用下采空区覆岩失稳机理进行了分析:地表荷载作用下长壁垮落法开采采空区覆岩失稳机理主要为垮落带岩块的压密,裂缝带破断岩体结构的失稳;部分开采采空区覆岩失稳机理主要为煤柱失稳,以及采空区空洞逐层垮落或突然失稳。借鉴土力学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计算的布辛尼斯克解析解,基于双层介质采用能量守恒方法对采空区地质条件下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进行了研究,推导了基于双层介质的集中荷载作用下、竖向均布荷载(矩形基础和圆形基础)作用下的竖向附加应力计算公式。借鉴“砌体梁”结构力学模型的关键块分析方法,建立了地表荷载作用下长壁采空区覆岩稳定性的关键岩块受力分析模型,推导了地表荷载作用下长壁采空区覆岩结构关键岩块受力计算公式。基于“砌体梁”结构关键岩块的“S一R”稳定理论,建立了地表荷载影响下长壁采空区覆岩中“砌体梁”结构的“S一R”稳定性判据模型,并推导了滑落和回转失稳判别公式。该判据通过分析地表工程建设地基中的附加应力作用于长壁采空区覆岩结构是否失稳来判别采空区覆岩的稳定性。(5)提出了基于地表荷载作用下长壁采空区覆岩稳定性的地表沉陷预计方法。地表荷载作用下长壁采空区地表残余沉陷在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预测时,地表残余下沉系数的选取应充分考虑地表荷载大小和作用位置、垮落带岩块的压密,以及裂缝带破断岩体结构的失稳等,按照垮落带垮落岩体压密区和裂缝带破断岩体结构可能失稳区进行分区计算。推导并建立了长壁采空区垮落岩体压密区、采空区覆岩结构滑落失稳和回转失稳时地表残余下沉系数计算公式。(6)利用论文的研究成果对辽宁省北票市某住宅小区受采煤影响的地基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建设方根据评价结论建造了楼房并交付业主使用,目前状况良好,验证了论文提出的荷载作用下采空区覆岩稳定性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于秋鸽[10](2020)在《采动作用下断层对开采沉陷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工作面开采后上覆岩层原始应力状态遭到破坏造成地表移动变形,当工作面上覆岩层含有断层、采动影响下断层上下盘岩体发生相对移动而活化时,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与普通地质条件下具有显着差别。目前,关于断层活化机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断层诱发冲击地压、断层突水、断层诱发地震等方面,断层活化诱发地表异常沉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个矿井地表异常沉陷现象描述分析方面,很少涉及断层活化机理。本文以峰峰矿区地质采矿条件为背景,采用相似模拟、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围绕上下盘开采断层活化造成的地表异常沉陷特征、断层对采动应力传递影响、断层活化机理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建立了断层影响下的地表沉陷预计模型。得到如下主要成果:(1)开展了上下盘开采断层影响下的地表沉陷规律和断层对采动应力传递影响相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上下盘开采,当工作面推进长度较小时,覆岩在开切眼侧的岩层垮落角大于停采线处,地表为偏态下沉,最大下沉值偏向开切眼侧,当工作面开采造成断层活化时,地表最大下沉值又向断层方向偏移;(2)由于上下盘开采结束后,断层与工作面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上盘开采仅在断层露头处地表产生裂缝,而下盘开采断层露头处地表产生台阶落差,下盘开采比上盘开采断层更容易活化,同时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上下盘开采断层维持稳定区域大小,由区域分布可知下盘开采断层更容易活化,上盘开采随断层倾角增加,断层活化的可能性增加,下盘开采随断层倾角增加,断层活化的可能性降低;(3)上下盘开采时在工作面前方形成超前支承压力,随工作面推进,超前支承压力峰值逐渐增大,当工作面推进长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在一定值附近波动,上盘开采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大于下盘开采;(4)断层对采动造成的覆岩移动变形和力的传递具有明显阻断效应,地表移动变形主要发生在开采盘,而断层另一侧的移动变形很小,超前支承压力在断层处急剧下降;(5)无论上盘开采还是下盘开采,断层带岩体首先出现裂隙的位置在断层露头处,断层活化先从断层露头处开始。(2)建立了断层上盘开采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煤层厚度、埋深、断层落差、断层带宽度、断层倾角、断层带岩体是否含水、断层带岩体黏聚力、断层带岩体内摩擦角、断层煤柱宽度条件下地表沉陷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断层落差越大,断层越容易活化;断层带宽度越大,断层越容易活化;断层带岩体含水对断层活化具有促进作用;断层带岩体黏聚力越小,断层越容易活化;断层带岩体内摩擦角越小,断层越容易活化;断层煤柱宽度越小,断层越容易活化;煤层厚度越大,断层越容易活化;煤层埋深越大,断层越容易活化。(2)上下盘开采时,断层对覆岩移动变形和力的传递具有阻断效应并且随着工作面靠近断层,阻断效应越来越明显;同时,相比上盘开采,下盘开采的断层阻断效应在工作面推进长度较小时就开始显现,说明下盘开采相比上盘开采断层更容易活化。(3)上盘开采时,随着工作面逐渐靠近断层,断层露头处断层带岩体剪应力与正应力的比值近似直线增加而深部断层带岩体剪应力与正应力的比值在工作面距离断层较远时变化较小,当工作面距离断层较近时才急剧增加,同时通过对比相同工作面位置处的断层露头处和深部断层带岩体剪应力与正应力的比值发现断层露头处的断层带岩体剪应力和与剪应力的比值比深部断层带岩体剪应力与正应力的比值更大,上盘开采浅部断层带岩体超前深部断层带岩体发生活化。下盘开采时,由于工作面距离断层较远时断层露头处的断层带岩体即完全活化,断层露头处断层带岩体剪应力与正应力的比值随着工作面推进逐渐降低而深部断层带岩体与剪应力与正应力比值先增加后减小,说明下盘开采浅部断层带岩体也超前深部断层带岩体发生活化;相比上盘开采,下盘开采断层带岩体剪应力更大,正应力更小,剪应力与正应力的比值为上盘开采的35倍,下盘开采断层更容易活化。(4)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以上因素对断层活化影响排序为断层带宽度>断层落差>断层倾角>埋深>煤层厚度>保护煤柱宽度>断层带岩体内摩擦角>断层带岩体黏聚力。(3)采用理论推导分析了断层存在对开采空间传递所起的作用、断层活化启动过程,提出两种不同断层活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当工作面上覆岩层不含断层时,由于开切眼侧与工作面位置处岩层垮落角的不同,地表下沉形态也是偏态的,最大下沉点位置偏向开切眼侧,影响地表偏态下沉的因素主要有:关键层下部岩层碎胀系数、煤层厚度、关键层下部岩层厚度、采空区长度、关键块平均长度、松散层厚度等;(2)地表下沉空间、覆岩离层空间以及垮落岩石之间的孔隙三者之和与开采空间是相等的,满足空间守恒,当工作面上覆岩层中存在断层时,断层存在对开采空间传递具有增大效应;(3)提出开采沉陷中断层活化的标准为断层露头产生>10mm的台阶落差,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开采沉陷中断层活化机理,提出两种不同断层活化模式,分别为“断层面产生离层空间”模式、“煤柱压缩”模式断层活化;(4)主要影响角与断层倾角的大小关系对断层面离层空间产生起控制作用,从而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起控制作用;(5)当超前支承压力范围接触断层时将引起对于“煤柱压缩”模式断层活化,当工作面上覆岩层中存在断层,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增加,但峰值距离工作面的位置不发生变化,超前支承压力峰值随工作面推进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充分采动时,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不再增加,随工作面的推进有规律平移;超前支承压力随着工作面长度增加而增加,但当工作面长度达到lm时,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依然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减小;(6)采动作用下断层带岩体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减小是断层活化的动力,断层带岩体产生指向采空区的位移导致断层面产生离层空间传递给松散层造成断层露头处地表产生台阶落差是断层活化的结果,当煤层开采形成的主要影响角β与断层露头相交时,断层活化全面启动。(4)根据概率积分法,从煤层单元开采引起地表点移动变形出发,利用二重积分与线积分的相互转化,将主要影响半径r不断变化的倾斜煤层开采地表沉陷预计转化为主要影响半径r固定的等价投影面的地表移动变形预计,沿着断层面每隔5m取一个点,将工作面开采与断层面等效煤层厚度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进行了叠加,建立了断层影响下的地表沉陷预计模型。同时,利用C#语言在Microsoft.NET平台对断层影响下的地表沉陷预计模型进行开发,将理论模型进行数值化和图形化。根据开发的断层影响下的地表沉陷预计模型,以断层上盘开采为例,取工作面走向长度为600m、倾向长度为300m、煤层倾角0°、断层倾角为70°、煤层厚度5m、煤层埋深700m、工作面与断层之间留设保护煤柱50m,计算得到了不同断层倾角、不同煤层厚度、不同采深、不同断层煤柱条件下工作面走向主断面上的地表下沉曲线及断层露头处台阶下沉值得大小。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断层倾角的增加,断层露头处的台阶下沉值逐渐增加;(2)随着煤层厚度的增加,断层露头处的台阶下沉值近似线性增加;(3)随着煤层采深的增加,断层露头处的台阶下沉值近似线性增加;(4)随着断层煤柱宽度增加,断层露头处的台阶下沉值逐渐减小。(5)根据建立的断层影响下的地表沉陷预计模型对峰峰矿区九龙矿15233工作面进行地表下沉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5233工作面开采造成断层活化引起断层露头处地表下沉值偏大,地表沉陷异常,与现场实际调查地表建构筑物损害位置一致,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二、常用砌体实际容重计算软件编制说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用砌体实际容重计算软件编制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1)自嵌固生土混合墙体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生土建筑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生土建筑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生土建筑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自嵌固生土混合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试验概况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件设计 |
2.1.3 试件制作 |
2.2 试验装置及方法 |
2.2.1 墙体试件与设备安装 |
2.2.2 加载方案 |
2.3 试验过程分析 |
2.3.1 墙体加载 |
2.3.2 破坏过程和现象 |
2.3.3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
2.3.4 承载力及延性 |
2.3.5 墙体耗能能力 |
2.3.6 墙体刚度退化曲线 |
2.3.7 影响试验墙体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自嵌固生土混合墙体有限元分析及模型验证 |
3.1 引言 |
3.1.1 有限元软件的选取 |
3.1.2 有限元软件的介绍 |
3.1.3 ABAQUS分析过程 |
3.2 有限元模型选择 |
3.3 材料本构关系 |
3.3.1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
3.3.2 混凝土本构关系 |
3.3.3 钢筋本构关系 |
3.3.4 自嵌固生土砖砌体本构关系 |
3.4 建立有限元模型 |
3.4.1 创建部件及定义材料属性 |
3.4.2 单元类型选取及网格划分 |
3.4.3 装配部件及设置分析步 |
3.4.4 相互作用的定义 |
3.4.5 定义荷载与边界条件 |
3.4.6 提交分析结果 |
3.5 有限元模型验证与分析 |
3.5.1 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曲线对比 |
3.5.2 墙体承载力对比 |
3.5.3 模拟云图和墙体破坏图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4 自嵌固生土混合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概述 |
4.2 竖向压应力的影响 |
4.3 高宽比的影响 |
4.4 混凝土梁的影响 |
4.5 开洞位置的影响 |
4.6 开窗洞的影响 |
4.7 开门洞的影响 |
4.8 开洞类型的影响 |
4.9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装配整体式构造柱约束新型砌块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沙漠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耐久性能的试验研究 |
2.1 含水率对沙漠砂蒸压加气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的影响 |
2.2 冻融对沙漠砂蒸压加气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的影响 |
2.3 试块内部结构的微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装配整体式构造柱预制块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内容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整体式构造柱约束沙漠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2 试验现象 |
4.3 墙体承载能力分析 |
4.4 墙体的滞回曲线以及骨架曲线 |
4.5 墙体的刚度退化曲线 |
4.6 墙体的耗能指标分析 |
4.7 墙体的延性分析 |
4.8 钢筋应变的的分析 |
4.9 墙体抗剪承载力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整体式构造柱约束沙漠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恢复力模型的研究 |
5.1 构造柱约束沙漠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恢复力模型的研究 |
5.2 骨架曲线模型的确定 |
5.3 卸载刚度的确定 |
5.4 滞回规则的确定 |
5.5 恢复力模型的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3)恢复力视角下矿区植被扰动-损伤-修复综合评价与恢复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西部矿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定量评估理论框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采煤塌陷与环境扰动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及煤炭开采特征 |
2.2 研究区塌陷过程监测方案 |
2.3 研究区采煤塌陷及覆岩应力变化特征 |
2.4 研究区采不同扰动地表变形规律 |
2.5 采煤塌陷环境扰动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3 不同塌陷应力区植被-土壤耦合损伤特征 |
3.1 研究区植被-土壤耦合损伤监测方案 |
3.2 不同塌陷应力区群落-土壤耦合损伤特征 |
3.3 不同塌陷应力区种群-土壤耦合损伤特征 |
3.4 不同塌陷应力区个体-土壤耦合损伤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典型受损区植被-土壤协同自修复特征 |
4.1 典型受损区植被-土壤协同自修复监测方案 |
4.2 典型受损区植物群落-土壤协同自修复动态特征 |
4.3 典型受损区植物种群-土壤协同自修复动态特征 |
4.4 典型受损区植物个体-土壤协同自修复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研究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定量评价 |
5.1 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基础模型 |
5.2 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模型构建 |
5.3 植被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模型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区植被恢复力分区适应性建设方案 |
6.1 低影响生态集雨设施类型筛选与矿区用地产流模块构建 |
6.2 “自然+LID”植被适应性恢复力建设方案设计 |
6.3 恢复力建设方案实施效果模拟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气候背景 |
1.1.2 国家减排目标与建筑碳排放现状 |
1.1.3 我国城镇建筑发展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全生命周期理论及住宅建筑低碳发展现状 |
1.3.2 国外长寿住宅建筑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全生命周期理论及住宅建筑低碳发展现状 |
1.3.4 国内长寿住宅建筑研究现状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住宅寿命及其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关系 |
2.1 城市住宅建筑寿命 |
2.1.1 城市住宅建筑寿命内涵 |
2.1.2 城市住宅建筑寿命影响因素 |
2.1.3 城市住宅建筑长寿化的意义 |
2.2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寿命现状 |
2.2.1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寿命现状 |
2.2.2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寿命的影响因素 |
2.2.3 我国城市住宅建筑长寿化 |
2.3 住宅寿命与建筑碳排放的关系 |
2.3.1 建筑全生命周期及其应用 |
2.3.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
2.3.3 住宅寿命与建筑碳排放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
3.1 前期准备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
3.1.1 前期准备阶段碳排放特点 |
3.1.2 前期准备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
3.2 建造物化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
3.2.1 建造物化阶段碳排放特点 |
3.2.2 建筑物化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
3.3 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
3.3.1 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特点 |
3.3.2 使用维护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
3.4 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与住宅寿命的关系 |
3.4.1 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特点 |
3.4.2 拆解回收阶段对住宅寿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
4.1 前期准备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
4.1.1 长寿住宅体系的发展与应用 |
4.1.2 城市住宅长寿化实践活动分析及其意义 |
4.1.3 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构建原则 |
4.2 建造物化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
4.2.1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碳排放及结构使用寿命特点 |
4.2.2 钢结构建筑碳排放及结构使用寿命特点 |
4.2.3 木结构建筑碳排放及结构使用寿命特点 |
4.2.4 不同类型结构特点对比与建筑施工方式优化 |
4.3 使用维护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
4.3.1 建筑系统划分 |
4.3.2 建筑结构维护加固策略 |
4.3.3 建筑维护结构长寿化设计策略 |
4.3.4 建筑设备优化设计策略 |
4.3.5 建筑平面长寿化设计策略 |
4.3.6 住宅部品工业化发展 |
4.4 拆解回收阶段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 |
4.4.1 建筑拆解方式优化 |
4.4.2 建筑再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计算验证分析与策略优化 |
5.1 工程案例计算 |
5.1.1 工程情况简介 |
5.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 |
5.1.3 案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5.1.4 钢结构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估算 |
5.1.5 木结构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估算 |
5.2 不同情景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对比分析 |
5.2.1 不同情景下建造物化阶段碳排放对比分析 |
5.2.2 不同情景下使用维护阶段碳排放对比分析 |
5.2.3 不同情景下拆解回收阶段碳排放对比分析 |
5.2.4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对比分析及策略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5)特厚煤层覆岩结构及远近场顶板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路线 |
2 特厚煤层开采覆岩断裂演化实测分析 |
2.1 特厚煤层实测工作面地质概况 |
2.2 特厚煤层实测工作面地表下沉 |
2.3 特厚煤层覆岩断裂演化特征 |
2.4 特厚煤层覆岩层位结构分析 |
2.5 小结 |
3 特厚煤层开采覆岩结构相似模拟分析 |
3.1 覆岩结构模拟基础力学参数测试 |
3.2 高位岩层水平断裂形态相似模拟 |
3.3 开采扰动下的覆岩运动相似模拟 |
3.4 煤层推进方向上的顶板断裂特征 |
3.5 小结 |
4 特厚煤层开采层位顶板结构力学分析 |
4.1 特厚煤层顶板断裂分区特征 |
4.2 特厚煤层顶板断裂分区计算 |
4.3 特厚煤层顶板结构力学模型 |
4.4 覆岩层位结构厚度计算实例 |
4.5 小结 |
5 远场覆岩矿压作用机理与控制技术 |
5.1 远场覆岩结构矿压作用机理 |
5.2 远场覆岩地面压裂工艺设计 |
5.3 远场地面水力压裂工艺实施 |
5.4 远场覆岩地面水力压裂效果 |
5.5 小结 |
6 近场覆岩控顶技术分类及应用 |
6.1 近场覆岩控顶技术分类 |
6.2 液体炸药深孔爆破技术 |
6.3 近场水力压裂控顶技术 |
6.4 链臂锯机械化切割控顶 |
6.5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浅埋煤层群上部遗留煤柱联动失稳压架机理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出上部遗留煤柱期间强矿压显现特征 |
2.1 工程背景 |
2.2 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 |
2.3 31106 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实测 |
2.4 本章小结 |
3 上部遗留煤柱组合承载联动失稳机理研究 |
3.1 基于压力拱理论的房式煤柱稳定性分析 |
3.2 出遗留煤柱期间组合煤柱稳定性分析 |
3.3 出遗留煤柱期间煤柱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3.4 遗留煤柱联动失稳坚硬岩层破断失稳力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上部遗留煤柱联动失稳诱发压架机理研究 |
4.1 遗留煤柱联动失稳相似材料模拟研究 |
4.2 遗留煤柱联动失稳岩层移动压架机制分析 |
4.3 出遗留煤柱期间的支架载荷分析 |
4.4 出遗留煤柱期间压架灾害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出遗留煤柱层间岩层剪切效应及影响规律研究 |
5.1 UDEC Trigon数值模型 |
5.2 上部坚硬岩层破断长度对层间岩层剪切破坏的影响规律 |
5.3 下部煤层采高对层间岩层剪切破坏的影响规律 |
5.4 层间坚硬岩层厚度对岩层剪切破坏的影响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6 超深孔穿煤柱水压致裂切顶技术 |
6.1 水压致裂方案设计 |
6.2 水压致裂工业性试验 |
6.3 水压致裂压力变化与裂隙形态 |
6.4 出遗留煤柱期间顶板水压致裂效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大采高综采煤壁滑移片帮机理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壁片帮迹线类型 |
1.2.2 煤壁片帮力学机制 |
1.2.3 煤壁片帮深度预测方法 |
1.2.4 煤壁片帮防治方法 |
1.2.5 煤壁超前支承压力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分析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作面煤壁斜直线型滑移面稳定性及滑移深度研究 |
2.1 煤壁斜直线型滑移面安全系数计算模型 |
2.1.1 边坡滑移面安全系数K的极限平衡分析精确解法 |
2.1.2 煤壁斜直线型滑移面安全系数推导 |
2.1.3 煤壁塑性区范围的确定 |
2.1.4 煤壁超前支承压力参数m、n的确定 |
2.2 煤壁斜直线型滑移面安全系数求解及其随滑移面位置的变化规律 |
2.2.1 煤壁滑移面安全系数求解 |
2.2.2 煤壁滑移面安全系数随滑移面位置的变化规律 |
2.3 煤壁极限平衡滑移面与最危险滑移面深度的确定及预测准确性分析 |
2.3.1 煤壁极限平衡滑移面深度与最危险滑移面深度的确定 |
2.3.2 煤壁最大片帮深度预测方法对比 |
2.4 煤壁最小安全系数K_(min)的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作面煤壁圆弧型滑移面稳定性及滑移深度研究 |
3.1 煤壁圆弧型滑移面安全系数计算模型 |
3.1.1 简化毕肖普(Bishop)条分法 |
3.1.2 煤壁圆弧型滑移面安全系数计算式推导 |
3.2 煤壁圆弧型滑移面安全系数的计算 |
3.2.1 煤壁滑移面位置的确定 |
3.2.2 煤壁安全系数K的求解 |
3.3 极限平衡滑移面与最危险滑移面深度的确定及预测准确性分析 |
3.3.1 煤壁极限平衡滑移面的确定 |
3.3.2 煤壁最危险滑移面深度的确定 |
3.4 煤壁最小安全系数K_(min)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支架初撑力与护帮板推力对煤壁稳定性的影响 |
4.1 红庆河煤矿及3~(-1)101 工作面概况 |
4.1.1 矿区概况 |
4.1.2 工作面概况 |
4.1.3 煤及顶板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 |
4.2 红庆河煤矿3~(-1)101 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数值模拟研究 |
4.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2 模拟参数的确定 |
4.2.3 模拟计算过程 |
4.2.4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 支架初撑力对煤壁稳定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4.4 支架初撑力对煤壁支承压力及煤壁破坏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4.4.1 计算模型的建立和模拟参数的确定 |
4.4.2 模拟计算过程 |
4.4.3 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4.5 支架护帮板推力对煤壁稳定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4.6 支架护帮板推力对煤壁变形破坏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4.6.1 计算模型的建立和模拟参数的确定 |
4.6.2 模拟计算过程 |
4.6.3 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4.7 护帮板推力对最小安全系数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4.7.1 煤壁滑移面安全系数模拟软件及计算原理介绍 |
4.7.2 煤壁滑移面安全系数计算模型的建立 |
4.7.3 煤壁滑移面安全系数计算过程 |
4.7.4 煤壁滑移面安全系数计算模型载荷施加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顶板注水对大采高综采面煤壁片帮控制作用研究 |
5.1 注水弱化直接顶控制工作面煤壁片帮的理论分析 |
5.2 注水预裂基本顶控制工作面煤壁片帮的理论分析 |
5.2.1 初采期注水预裂基本顶对煤壁稳定性的影响 |
5.2.2 正常推进期注水预裂基本顶对煤壁稳定性影响 |
5.3 3~(-1)101 工作面顶板注水效果数值模拟验证 |
5.3.1 计算模型的建立和模拟参数的确定 |
5.3.2 模拟计算过程 |
5.3.3 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急倾斜多煤层开采诱发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急倾斜煤层开采覆岩变形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现状 |
1.2.2 急倾斜煤层开采受扰动岩体分带研究现状 |
1.2.3 急倾斜煤层开采诱发地表残余变形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2 工程概况 |
2.1 新集煤矿八里塘矿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八里塘矿区地层特征 |
2.1.3 矿区构造特征及采区划分 |
2.2 八里塘矿区东三采区煤层赋存特征及开采方式 |
2.2.1 煤层赋存特征 |
2.2.2 煤层开采方式 |
2.3 八里塘矿区西一采区煤层赋存特征及开采方式 |
2.3.1 煤层赋存特征 |
2.3.2 煤层开采方式 |
2.4 八里塘矿区西一采区地表移动观测结果 |
3 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地表及岩层移动破坏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3.1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理论基础 |
3.2 模型试验方案 |
3.2.1 模型试验设计 |
3.2.2 模型试验前期准备工作 |
3.3 急倾斜多煤层覆岩及地表变形破坏规律分析 |
3.3.1 实验现象描述 |
3.3.2 覆岩变形破坏分析 |
3.3.3 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地表及岩层移动破坏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离散元数值模型的建立 |
4.1.1 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简介 |
4.1.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的建立 |
4.1.3 模型力学参数的选取 |
4.1.4 东三采区煤层数值模拟开采设计 |
4.2 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变形破坏特征 |
4.2.1 开采过程中变形破坏特征及力学分析 |
4.2.2 开采完成后覆岩及地表最终的破坏形态 |
4.3 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急倾斜煤开采扰动岩体分带研究 |
4.3.1 方法概述 |
4.3.2 急倾斜采区受扰动岩体分带的依据及各带特征 |
4.3.3 基于CV-DEM法的分带准则及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急倾斜多煤层开采地表残余变形研究 |
5.1 急倾斜煤层开采残余变形机理 |
5.2 蠕变模型选取及蠕变参数的反演研究 |
5.2.1 3DEC蠕变模型类型的简介 |
5.2.2 反演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3 西一采区煤层数值模拟开采设计 |
5.2.4 蠕变计算及反演结果 |
5.3 急倾斜多煤层开采残余变形规律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荷载作用下采空区覆岩稳定性评价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空区覆岩结构特征研究现状 |
1.2.2 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3 采空区地表残余沉降预测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采空区覆岩岩体结构特征的现场物理探测研究 |
2.1 采空区及覆岩破坏勘察技术 |
2.2 EH-4 探测采空区覆岩岩体结构类型研究 |
2.3 井间地震探测采空区覆岩岩体结构类型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荷载作用下采空区覆岩稳定性相似模拟实验研究 |
3.1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基本理论 |
3.2 模型实验设计 |
3.2.1 模型实验目的 |
3.2.2 实验模型建立 |
3.3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3.3.1 采空区模型的建立 |
3.3.2 荷载施加方法 |
3.3.3 采空区中央正上方受荷载影响覆岩变形破坏规律 |
3.3.4 采空区边界正上方受荷载影响覆岩变形破坏规律 |
3.3.5 条带开采受荷载影响覆岩变形破坏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4 荷载作用下采空区覆岩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实验研究 |
4.1 数值模拟软件及本构模型的选择 |
4.2 数值模拟设计 |
4.2.1 数值模拟内容 |
4.2.2 数值模型建立 |
4.2.3 数值模拟方案 |
4.2.4 材料参数的选取 |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采空区与荷载不同作用位置关系的影响分析 |
4.3.2 不同加载荷载的影响分析 |
4.3.3 不同顶板管理方法的影响分析 |
4.3.4 不同覆岩性质的影响分析 |
4.3.5 不同顶板管理方法与不同覆岩性质的综合影响的对比分析 |
4.3.6 不同采深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荷载作用下采空区覆岩结构失稳力学机制研究 |
5.1 荷载作用下采空区覆岩结构失稳机理分析 |
5.2 荷载作用下采空区覆岩结构形式分析 |
5.3 荷载作用下采空区覆岩结构力学分析模型 |
5.3.1 地表荷载在采空区覆岩中的传递分析及附加应力计算研究 |
5.3.2 采场覆岩“砌体梁”结构力学模型 |
5.3.3 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 |
5.3.4 荷载作用下采空区覆岩结构力学分析 |
5.4 荷载作用下采空区覆岩结构失稳判据 |
5.5 工程算例 |
5.5.1 附加应力分析法 |
5.5.2 荷载作用下采空区覆岩结构S一 R稳定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采空区覆岩稳定性的地表残余沉陷预测研究 |
6.1 采空区地表残余沉陷预测方法 |
6.2 荷载作用下地表残余沉陷预测参数 |
6.2.1 荷载作用在采空区中央上方地表下沉系数确定 |
6.2.2 荷载作用在采空区边界上方地表下沉系数确定 |
6.3 工程算例 |
6.4 本章小结 |
7 工程实例 |
7.1 工程及地质条件概况 |
7.2 采空区覆岩破坏现状分析 |
7.3 建筑物荷载对采空区覆岩稳定性影响分析 |
7.3.1 附加应力分析法 |
7.3.2 荷载作用下采空区覆岩结构S一 R稳定性分析 |
7.4 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 |
7.4.1 地表移动与变形计算参数 |
7.4.2 地表移动与变形计算结果 |
7.5 拟建场地兴建建筑物建设适宜性评价 |
7.6 建设及运行情况 |
8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采动作用下断层对开采沉陷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断层活化机理研究现状 |
1.2.2 断层影响下的地表沉陷规律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断层对覆岩移动变形及采动应力传递影响相似模拟实验研究 |
2.1 断层类型及样本参数分析 |
2.2 上下盘开采覆岩移动变形相似模拟实验模型设计 |
2.2.1 实验目的 |
2.2.2 模型相似比的确定 |
2.2.3 相似材料及其配比 |
2.2.4 相似模型制作 |
2.2.5 相似模型监测方案设计 |
2.3 断层上下盘开采工作面向断层推进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2.3.1 上盘开采实验过程中覆岩破坏情况 |
2.3.2 上盘开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
2.3.3 下盘开采实验过程中覆岩破坏情况 |
2.3.4 下盘开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
2.4 上下盘开采断层活化难易程度分析 |
2.5 上下盘开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变化规律相似模拟实验研究 |
2.5.1 实验目的 |
2.5.2 模型相似比的确定 |
2.5.3 相似材料及其配比 |
2.5.4 相似模型制作 |
2.5.5 实验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断层上下盘开采覆岩移动变形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3.1 数值模型建立 |
3.1.1 建模方法 |
3.1.2 边界条件 |
3.1.3 模拟方案 |
3.2 上下盘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
3.2.1 上盘开采地表移动变形 |
3.2.2 下盘开采地表移动变形 |
3.3 上下盘开采超前支承压力变化规律 |
3.3.1 上盘开采超前支承压力变化 |
3.3.2 下盘开采超前支承压力变化 |
3.4 上下盘开采对断层带岩体应力的影响 |
3.4.1 上盘开采对断层带岩体应力的影响 |
3.4.2 下盘开采对断层带岩体应力的影响 |
3.5 不同上盘开采断层特征参数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影响 |
3.5.1 不同断层倾角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影响 |
3.5.2 不同断层落差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影响 |
3.5.3 不同断层带宽度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影响 |
3.5.4 断层带岩体含水情况对覆岩移动变形规律的影响 |
3.5.5 不同断层带岩体黏聚力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影响 |
3.5.6 不同断层带岩体内摩擦角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影响 |
3.6 上盘开采不同断层煤柱宽度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影响 |
3.7 上盘开采不同煤层赋存条件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影响 |
3.7.1 不同煤层厚度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影响 |
3.7.2 不同煤层埋藏深度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 |
3.8 上盘开采活化主控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 |
3.8.1 灰色关联分析步骤 |
3.8.2 灰色关联分析Matlab实现 |
3.8.3 上盘开采各种影响因素与断层活化关联度计算结果 |
3.9 本章小结 |
4 开采沉陷中断层活化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不含断层时上覆岩层运动状态分析 |
4.2 含断层时覆岩运动状态分析 |
4.2.1 开采空间守恒 |
4.2.2 断层面离层空间存在性分析 |
4.2.3 断层面离层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4.3 开采沉陷中两种不同断层活化模式研究 |
4.3.1 “断层面产生离层空间”模式断层活化 |
4.3.2 “煤柱压缩”模式断层活化 |
4.4 断层带岩体性质对断层活化影响分析 |
4.4.1 断层带岩体裂隙损伤扩展力学模型及影响因素 |
4.4.2 断层带岩体滑移力学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
4.5 断层活化启动过程分析 |
4.6 断层对开采空间传递增大效应模拟分析 |
4.7 不同断层活化模式模拟分析 |
4.7.1 “煤柱压缩”模式断层活化模拟分析 |
4.7.2 “断层面产生离层空间”模式断层活化模拟分析 |
4.8 断层活化影响因素模拟分析 |
4.9 断层活化启动过程模拟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5 断层影响下的地表沉陷预计模型建立及软件开发 |
5.1 断层影响的地表沉陷预计模型建立 |
5.1.1 任意形状工作面开采地表沉陷预计模型建立 |
5.1.2 离层空间等效采空区地表沉陷预计模型建立 |
5.2 断层影响下地表沉陷预计模型编程实现 |
5.3 断层影响的地表沉陷预计系统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6 断层对地表沉陷影响机制现场实践 |
6.1 九龙矿前南台村房屋破坏分布特征 |
6.2 九龙矿开采沉陷异常损害原因分析 |
6.3 断层影响下地表沉陷计算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常用砌体实际容重计算软件编制说明(论文参考文献)
- [1]自嵌固生土混合墙体抗震性能研究[D]. 孙烁烁.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装配整体式构造柱约束新型砌块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牛爱宏.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3]恢复力视角下矿区植被扰动-损伤-修复综合评价与恢复方案[D]. 王丽.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导向下的城市住宅长寿化设计策略研究[D]. 韩楚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特厚煤层覆岩结构及远近场顶板控制技术研究[D]. 匡铁军.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6]浅埋煤层群上部遗留煤柱联动失稳压架机理与控制研究[D]. 吴文达.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7]大采高综采煤壁滑移片帮机理及控制研究[D]. 李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2)
- [8]急倾斜多煤层开采诱发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 王汉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9]荷载作用下采空区覆岩稳定性评价理论研究[D]. 韩科明.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08)
- [10]采动作用下断层对开采沉陷影响机制研究[D]. 于秋鸽.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