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工人职业技能鉴定专栏——高级工自由锻技能(论文文献综述)
河南省人民政府[1](2022)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把兰考县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打造全国县域治理“三起来”样板总体方案及3个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中提出豫政[2021]34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把兰考县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打造全国县域治理"三起来"样板总体方案》《推动兰考县"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推动兰考县"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推动兰考县"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王娟[2](2021)在《我国技能大师人才队伍现状及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的兴起,世界各国纷纷开始进行工业制造业技术变革,以求抢占制造业发展制高点。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该规划的推进与实施离不开推动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的技能大师级人才做支撑。因而,如何培育一支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技能大师人才队伍成为了新时期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获奖人员及其所在组织为样本对象,运用科学计量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分别对技能大师人才队伍的群体特征、技能大师人才队伍的组织分布特征、我国技能大师培育机制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进一步对政府机构、职业院校和企业组织如何培育与建设技能大师人才队伍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本研究共涉及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研究技能大师的背景与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与挖掘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界定核心概念“技能大师”和“组织”,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人本管理理论和激励理论等理论基石,指出本研究的核心内容、研究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建立于数据调研基础之上,主要运用科学计量分析法对当前我国技能大师人才队伍的群体特征进行探究,结果发现:(1)男性技能大师人数明显高于女性;(2)处于41-50岁的中青年技能大师是队伍的中坚力量;(3)技能大师群体学历起点普遍不高,但后期往往会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学历水平;(4)大多数技能大师从事于技能含量较高的、复杂的制造业技术工种;(5)技能大师群体的职业技能等级普遍较高。同时,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技能大师人才队伍的组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企业是技能大师聚集的主要组织类型;(2)国有大型机构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是技能大师聚集的人才高地;(3)科研生产型组织更易形成技能大师人才队伍聚集高地。由此可见,技能大师群体呈现出明显的组织聚集现象。第三部分运用内容分析法,研读分析有关技能大师及其所在组织公开发表的文字性材料,抽象概括出各类组织培育技能大师的实践模式,具体含括:政府部门搭建的良好的环境机制、职业院校建设的灵活的职前培养机制、企业单位建立的完善的职后教育机制和科学化的管理机制。第四部分为启示建议部分。本部分围绕未来组织技能大师人才队伍培育的重点,指出政府机构、职业院校和企业组织推动技能大师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方略和建议,以期对充分发挥技能大师人才在我国制造产业技术变革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提供一些启示。本研究是一个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等有着重要价值的研究领域。进一步加强该研究,将会为技能大师群体特征及如何培育技能大师群体等方面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也将会在实践中进一步推动政府机构、职业院校和企业等单位加强高精尖技能人才培育与建设工作,对加快行业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步伐产生重要影响。
张小梨[3](2020)在《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文中认为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追求与梦想,也是今天我们汲汲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时代主题。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现代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道路,中国教育现代化裹挟在社会整体现代化浪潮中瞄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职业教育因在教育整体系统中与经济社会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其现代化历程更具丰富、多彩与艰难,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时代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多种视角,多种核心议题,但是基于中国幅员广阔、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无疑是透视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观察点。可以说,没有区域的率先职业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我国区域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深圳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已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辉煌成就的缩影和体现,对深圳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无疑最具典型性和可借鉴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深圳的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一个原本典型的农村教育在深圳实现现代化伟大历程中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变迁?本文在分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城市特点,包括发展的动力、发展的速度、模式等发展道路、特色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框架,综合运用历史的、调查的、比较的等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定位十分特殊。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历程置于中国社会背景下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和区域化发展,研究分析职业教育在政策规范治理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水平和我国职业现代化区域化建设路径,从而为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重点对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从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到适度超前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跨越发展再到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次,经过40多年的探索,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本研究将之概括为: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论文从人的现代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描绘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尤其重要的是揭示出这些目标实现的路径,如通过深圳城市精神的形成促进人的现代化;通过制度的创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通过产教深入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杨雨[4](2020)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研究 ——以河南省Z市为例》文中提出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逐步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对专业技能人才有着更大的需求。通过职业技能提升,壮大高水平专业技能人员的队伍,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是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有效措施,是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内在要求,是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保障。当前劳动力市场中,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农民工的主导部分、城市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做了重要贡献,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国家明确要求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提升,以此带动农民工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庞大,职业技能的普遍缺失,处在就业市场的边缘,对职业技能提升有更大的需求;同时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受基础教育程度高、知识面广,职业技能提升效果更加明显。对此,对有关政策和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完善执行机制,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选题的背景、意义和文献综述进行简单概述,选取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开展研究。其次,梳理了我国近二十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职业技能工作思路和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相关政策文件,分析现阶段工作的开展情况。为进一步发现问题,选取人力资源大市河南省Z市展开实地调研工作,根据相关资料报表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Z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及原因。最后,利用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将解决方案着眼于落实多元主体合作机制,健全保障机制、监督机制、效果评估机制,探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机制优化路径。
陈沛酉[5](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胡艳[6](2019)在《新时代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核心要素,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综合体现,是职业价值取向及其活动的行为表现。工匠精神多次被写入政府报告中,根据对背景环境的分析,我们认识、领悟到了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感知、体会到了党和政府领导对工匠精神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不仅如此,党和政府领导还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实质、意义作用和任务要求等进行了深刻论述和阐释。本文试图通过对工匠精神历史演进过程以及新时代背景下,党和政府领导人对其赋予的深刻内涵进行梳理,厘清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意蕴。在深层探析工匠精神的内涵特质的基础之上,分析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职业院校传承、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功能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和外在的同向力,但二者如何有机融合、发挥更大作用、彰显更大功能、体现更大价值等就成为本课题重点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围绕新时代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展开探究。首先,本文在对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内涵特质进行梳理,新时代下工匠精神主要内涵包括精益求精、技艺精湛和追求卓越。在全面认知工匠精神丰富内涵基础之上,感知新时代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相融的重要价值。通过分析两者内在的逻辑契合点,证实两者融合的可行性。其次,笔者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相结合的创新方法,对现阶段江苏省内部分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两者融合情况展开实践调查,认识到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缺乏有效的机制。再者,结合实践调查结果,梳理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马克主义人学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理论,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探究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创新机制。最后,从纵向多层和横向多方的角度对新时代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具体路径展开探究。本文全面整理有关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零散化理论成果形成系统的关于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研究,角度新颖,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研究,为新时代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价值指引。
董瑜,黄玉安,方定红,张文明,薛侃[7](2018)在《技能操作人才成才规律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探索和研究人才成长规律,以达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是每个企业必须关注的问题。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简称公司)第四采气厂技能操作员工直接负责各项生产任务的执行,是开发生产的重要力量,也是平稳运行的保障。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专家座谈法、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结合法等多种方法对技能操作人才成长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探索技能操作人才管理与培养办法及相应的发展对策。
刘茂祥[8](2017)在《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校为例》文中认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然而对普职沟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十分缺乏,高中阶段的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横向沟通研究亟待引起关注。基于我国国情,选取客观存在的两类学校——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促进“人人出彩”以及人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培养立交桥建构的根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旨在探讨一种促进普通高中与中职校彼此通联、相通的力量。这种力量推进两类学校之间的沟通,形成高中阶段整体的、新的有机构造体,促进沟通要素形成有序运行的动力系统与行动路径。其创新点就在于理清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框架中“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横向沟通机理,将落脚点放在探讨普通高中与中职校这两类具有规模发展与类型发展特点的学校间相互关系上,对于不同类型人才(包括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早期识别与培育均有价值,有利于推进未来人才供给侧结构化改革。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立足于教育学关于“人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两种教育类型发展”的观点,借助协同学、整体性治理与多元智能理论作为分析基础。通过对部分院士、专家、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社会人士的问卷与访谈调研,以上海市四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与三所中职示范校的师生对两类学校沟通认识及行动为例,借助叙事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探讨两类学校沟通动力机制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与动力系统,思考动力机制运行的支配序参数“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立交桥”、沟通要素能量以及沟通要素组合而成的沟通行动路径。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的生成,有利于夯实普职沟通与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根基,促进不同类型(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育。两类学校沟通的动力机制创设,有利于促进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与普通专门或特色高中的建构,其运行因地因时制宜。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运行,应注重渗透“并行中促融通与融通中显并行”的思想,实现“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坚守与超越,在12年贯通学制改革中做足普职沟通大文章。此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对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多侧重质性研究,从实践中提炼而来,但真正要运用于指导实践,还需要更多的实践与实验证明。
刘剑文[9](2016)在《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建筑业。目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存在流动性高、老龄化严重、素质偏低、工资被拖欠及社会权利无保障等现象,这势必将影响到我国城镇化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这样可以有效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城市建筑业工人短缺的压力,部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论文以建筑业农民工的个人基本状况、经济状况及社会保障状况为基础,从制度因素、农民工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及成本因素分析影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原因。应用模型估计方法,发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中城市基础设施成本所占比例最高为55.15%,其次是保障性住房成本为29.09%;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私人成本随着城市规模的增长而增加,且具有强相关性。论文从推力因素、拉力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四方面构建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指标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1995-2014年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从2006年以后速度才有所提升。最后,从政府制度保障建设、建筑工人产业化建设、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体系建设和建筑业农民工社会资本建设四个方面提出详细建议,为推进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供智力支撑,加快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的步伐。
聂淼[10](2016)在《青海油田测试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开发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国家实施“十二五”计划以来,青海油田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站在了发展的新起点。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打造千万吨级油田的整体部署,使得油田勘探与开发、石油工程服务等各项业务工作均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就青海油田测试公司现状来说,技能操作人才队伍不管是从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都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即便是与国内其他兄弟油田相比也处于劣势地位,很难满足千万吨级油田的发展需要。因此,研究青海油田测试公司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开发问题,不仅对完善石油相关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加速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提高油田技能人才队伍素质具有显着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内容一共分为7个部分。第1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点。第2章主要概述了技能人才队伍的开发理论,包括界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三类人才队伍,阐述技能人才开发体系的架构。第3章分国内和国外分别阐述了技能人才开发的经验借鉴。第4章主要是系统分析了青海油田测试公其技能人才队伍的开发现状,首先从总量与分布、文化结构、年龄结构、技能等级结构及从事岗位进行了分析,其次总结了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的做法及成效,然后阐述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5章主要提出了加强青海油田测试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的对策,包括制定科学的技能人才队伍开发战略,构建适应于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的机制,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构建科学的技能人才发展通道,以及健全长期有效的技能人才激励机制等。第6章主要提出了加强青海油田测试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的保障措施,包括树立科学的人才理念,成立专门的技能人才队伍开发部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以及建立油田内部劳动力市场等。第7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不足之处。
二、机械工人职业技能鉴定专栏——高级工自由锻技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工人职业技能鉴定专栏——高级工自由锻技能(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技能大师人才队伍现状及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相关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1.3.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技能大师人才队伍的基本特征 |
2.1 技能大师人才队伍调查设计与实施 |
2.1.1 技能大师人才队伍的独特价值 |
2.1.2 技能大师人才队伍调查设计与实施 |
2.1.3 技能大师人才队伍调查抽样情况 |
2.2 技能大师人才队伍的群体特征 |
2.2.1 技能大师人才队伍的性别结构 |
2.2.2 技能大师人才队伍的年龄分布 |
2.2.3 技能大师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 |
2.2.4 技能大师人才队伍的职业工种分布 |
2.2.5 技能大师人才队伍的技能等级结构 |
2.3 技能大师人才队伍的组织分布特征 |
2.3.1 技能大师人才在企业中的分布情况 |
2.3.2 技能大师人才在国有大型机构中的分布状况 |
2.3.3 技能大师人才在科研生产型组织中的分布状况 |
2.3.4 技能大师人才的组织聚集效应 |
第三章 我国技能大师人才培育机制探索 |
3.1 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
3.1.1 高技能人才系列政策支持 |
3.1.2 社会尊崇工匠精神氛围的营造 |
3.2 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
3.2.1 灵活的职前人才培养机制 |
3.2.2 多方位的职后人才教育机制 |
3.3 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 |
3.3.1 多种类型的选拔机制 |
3.3.2 高效的激励机制 |
3.3.3 完善的技能人才考评机制 |
3.3.4 优秀的组织环境建设 |
3.3.5 长效的发展机制 |
第四章 加强技能大师人才队伍培育的思考 |
4.1 政府为主导,强化技能大师人才培育保障 |
4.1.1 借鉴组织成功经验,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
4.1.2 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政企校多方育人机制 |
4.1.3 提高培养重视程度,提升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 |
4.2 职校为基础,加强技能大师人才储备工作 |
4.2.1 构建完备的教育培训制度 |
4.2.2 开展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活动 |
4.2.3 推进职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
4.2.4 加强预备人才的激励与管理 |
4.2.5 创建良好的校园内部环境 |
4.3 企业为主体,优化技能大师人才管理制度 |
4.3.1 创建多种形式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机制 |
4.3.2 推进以技能鉴定为主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
4.3.3 完善物质与精神结合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
4.3.4 构建长效的高技能人才发展机制 |
4.3.5 创造良好的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析 |
一、职业教育及其特征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特性 |
三、深圳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发展理论与职业教育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深圳“国际性城市”的探索 |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的理论与深圳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
第三节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
一、宏观层面:体制机制的建设 |
二、中观层面:职教文化的建构 |
三、微观方面:产教融合的深化 |
第三章 国家整体视野中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
一、调整结构扩张式发展阶段(1978 年至1990 年) |
二、调整规模稳健式发展阶段(1991 年至1999 年) |
三、转型改革内涵式发展阶段(2000 年至2009 年) |
四、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发展阶段(2010 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逐步形成 |
二、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 |
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着增强 |
四、职业教育法制机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化发展 |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为基础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为推进手段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本土性为特色亮点 |
第四章 区域视野中的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 |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适度超前 |
二、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协同发展 |
三、社会需求催生职业培训、技能培训 |
第二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
一、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结构体系 |
二、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质量体系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
第三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的打造 |
一、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质量” |
二、打造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
三、打造面向市场的成人教育品牌 |
第四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形成 |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借鉴、创新、超越中实现 |
二、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在特区立法优势中体现 |
三、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在开放性发展中凸显 |
第五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多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 |
一、产业发展情况 |
二、“宝安模式”内容 |
三、“宝安模式”成效 |
第二节 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 |
一、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
二、“中职电大直通车”内容 |
三、“中职电大直通车”成效 |
第三节 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 |
一、“职教集团”背景 |
二、“职教集团”特点 |
三、“职教集团”成效 |
第四节 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 |
一、“校企合作”现状 |
二、“校企合作”内容 |
三、“校企合作”成效 |
第六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以城市精神促进人的现代化 |
一、深圳城市精神的内涵 |
二、强化思想引领的价值 |
三、强化道德规范的作用 |
四、职业素养人才的培养 |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
二、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 |
三、完善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四、完善校地合作办学机制 |
第三节 以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
一、强化产教的深度融合力度 |
二、加大产教合作的制度建设 |
三、推动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 |
四、促进职教集团全面发展 |
第四节 以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
一、深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
二、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 |
三、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 |
结语: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与问题 |
一、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
二、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
三、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存在的问题 |
四、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研究 ——以河南省Z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文献述评 |
(三)研究工具 |
1.理论工具 |
2.方法工具 |
(四)研究问题和思路 |
1.研究问题 |
2.研究思路 |
(五)创新之处和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二、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政策梳理和分析 |
(一)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政策梳理 |
1.历年政府工作报告梳理 |
2.全国农民工职业技能相关政策梳理 |
3.地方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政策梳理 |
(二)政策执行现状分析 |
1.全国政策执行现状 |
2.地方政策执行现状 |
三、Z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现状分析 |
(一)Z市职业技能提升的现实背景 |
1.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
2.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有效举措 |
3.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内在要求 |
4.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保障 |
(二)Z市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特点 |
1.受基础教育程度高 |
2.职业技能水平低 |
3.个体提升意识差 |
(三)Z市职业技能提升主要措施 |
1.政策宣传 |
2.组织准备 |
3.全面实施 |
4.过程监管 |
5.结业考核 |
(四)Z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的成效 |
四、Z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问题分析 |
1.政策执行过程不畅 |
2.培训机构培训效果欠佳 |
3.企业参与动力不足 |
4.新生代农民工有效参与率不高 |
(二)原因分析 |
1.多元主体合作机制不成熟 |
2.保障机制不健全 |
3.监督机制不完善 |
4.评估指标不全面 |
五、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机制优化 |
(一)构建多元主体合作机制 |
1.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 |
2.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
3.加强培训机构的支撑作用 |
4.促进校企合作的补充作用 |
(二)健全保障机制 |
1.法律保障机制 |
2.资源整合机制 |
3.信息沟通机制 |
4.宣传保障机制 |
(三)完善监督机制 |
1.加强政府对其他主体的监督 |
2.发挥其他主体对政府的监督 |
3.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监督意识 |
(四)丰富评估机制 |
1.多元主体协商评估 |
2.多种评价方式运用 |
3.双重评价标准结合 |
4.发展目标功能发挥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Z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现状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高等职业院校 |
二、组织转型 |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一、文献考察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延伸个案法 |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组织文化整合 |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新时代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探析 |
第一节 工匠精神基本理论探析 |
一、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 |
二、工匠精神的基本概念 |
三、工匠精神的内涵特质 |
第二节 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
一、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效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致 |
二、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特征有相似性 |
三、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引导 |
第三节 新时代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
一、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措施 |
二、深化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 |
三、保障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实效性 |
第二章 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现状调研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实施过程 |
一、问卷的设计 |
二、对象的选择 |
三、调查的方式 |
第二节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效应 |
三、职业院校学生对工匠精神认知的情况 |
四、职业院校教师对工匠精神认知的情况 |
五、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情况 |
第三节 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
一、宏观环境下对于工匠精神培育的引导不足 |
二、职业院校生源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有待加强 |
三、职业院校师生对于工匠精神认知有失偏颇 |
四、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落后 |
五、新时代背景条件下两者融合缺乏有效机制 |
第四节 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社会影响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
二、学校影响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
三、家庭影响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
四、个人影响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
第三章 新时代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创新机制 |
第一节 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融合的理论支撑 |
一、立足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 |
二、依托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二节 国外职业教育制度于两者融合机制建立的现实启示 |
一、日本“职业生涯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
二、德国“双元制”与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
第三节 构建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创新模式 |
一、构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
二、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
三、健全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体系 |
四、建立激励机制提升融合质量 |
五、完善校内校外协同育人机制 |
第四章 新时代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实现工匠精神新时代下创造性继承与发展 |
一、挖掘新时代下工匠精神内涵 |
二、优化市场管理打造融合环境 |
三、加大政策支持提供融合保障 |
第二节 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
一、营造工匠精神培育校园文化氛围 |
二、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教师队伍力量 |
三、创新职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策略 |
第三节 引导学生自身将工匠精神外化于行 |
一、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认知水平 |
二、加强自我修养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 |
三、职业技能大赛工匠精神融入日常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7)技能操作人才成才规律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
1. 技能操作员工普遍年轻,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用于青年员工的管理, 需探索新的管理途径和方法 |
2. 技能操作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 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教育 |
3. 技能操作员工普遍学历水平高, 但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内容存在差异 |
4. 高技能人才稀缺, 需要不断拓宽技能操作员工成长渠道 |
5. 角色转换, 技能操作员工需要加强管理能力培养 |
二、技能操作人才成长规律研究方法和流程 |
1. 专家访谈和座谈 |
2. 编制调查问卷 |
3. 发放与回收问卷 |
4. 分析问卷 |
三、技能操作人才成长影响因素分析 |
1. 基本情况因子 |
2. 性格情感因子 |
3. 文化层次因子 |
四、技能操作人才发展对策研究 |
1. 从青年员工思想管理入手, 探寻适于青年员工的管理方法 |
2. 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干中学、学中干”为原则,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创新培训模式, 形成多元化员工培训渠道 |
3. 重视技能鉴定, 不断提升技能操作人才整体水平 |
4. 定期开展技能竞赛, 展示技能, 检验水平, 储备人才 |
五、结论 |
(8)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价值 |
1.2 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 |
1.2.2 普职沟通 |
1.2.3 动力机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基本假设与内容框架 |
1.4.1 研究的基本假设 |
1.4.2 研究的内容框架 |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分析基础 |
2.1 普职沟通是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整体协同的重要引擎 |
2.1.1“序参数”支配与高中教育系统的整体宏观行为 |
2.1.2“新结构”产生与高中教育系统的创新能量 |
2.1.3“自组织”运行与高中教育系统的竞争协作 |
2.2 普职沟通是实现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系统合作的关键因素 |
2.2.1 凸现高中阶段教育的整体性 |
2.2.2 凸显高中阶段教育的互补性 |
2.2.3 凸显高中阶段教育的开放性 |
2.3 普职沟通是强化普通高中与中职校育人本源的持续追求 |
2.3.1 突破瓶颈效应与最大信息原理 |
2.3.2 促进补偿效应与最强场域生成 |
2.3.3 激活催化效应与最优资源整合 |
2.4 普职沟通是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类型发展的驱动力量 |
2.4.1 纵向贯通衔接以高中阶段普职沟通为基石 |
2.4.2 创新素养培育以高中阶段普职沟通为突破 |
2.4.3 特色多样发展以高中阶段普职沟通为延伸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系统 |
3.1 动力系统的力量认识——沟通必要性的理性判断 |
3.1.1 问卷调研中不同人群认可度的判断与分析 |
3.1.2 访谈调研中不同人群认可度的判断与分析 |
3.2 动力系统的序参数追寻——沟通的核心动力源 |
3.2.1 人才培养立交桥 |
3.2.2 高中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 |
3.3 动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具体沟通要素分析 |
3.3.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的具体沟通要素调研 |
3.3.2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要素配置关系 |
3.4 动力系统的优化组合——沟通要素配置的动力描述 |
3.4.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要素的自组织 |
3.4.2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自组织运行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内发驱动力”要素能量 |
4.1 沟通要素“校长思维的突破”的能量探讨 |
4.1.1 视域现象的有限与无限求索 |
4.1.2 聚焦现象的有焦与无焦思考 |
4.1.3 光环现象的乌托邦与敌托邦应对 |
4.2 沟通要素“教师育人观念变革”的能量释放 |
4.2.1 孕育独具匠心的研究型教师 |
4.2.2 双师教学的多样化发展与教学特色创建 |
4.3 沟通要素“课程的互通与整合”的能量开发 |
4.3.1“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序参数引领下的课程建设 |
4.3.2 基于“课程互通与整合”的项目载体建设 |
4.4 沟通要素“评价系统改革”的能量激活 |
4.4.1 普职沟通视角下普通高中评价激励 |
4.4.2 普职沟通视角下职业院校评价导向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外烁驱动力”要素能量 |
5.1 沟通要素“教育政策导引”的能量集聚 |
5.1.1 建构高中阶段普职沟通的合适生态圈 |
5.1.2 凸显高中阶段教育治理的整体思维 |
5.2 沟通要素“社会与企业参与”的能量集结 |
5.2.1 亦道亦术的社会实践 |
5.2.2 亦趣亦能的企业见习 |
5.3 沟通要素“技术环境的支撑”的能量集合 |
5.3.1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构架 |
5.3.2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技术环境创建选择 |
5.4 沟通要素“沟通文化的自信”的能量集成 |
5.4.1 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
5.4.2 文化的颜值与价值 |
5.4.3 文化的宽容与包容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行动路径 |
6.1 促进“人才培养立交桥建构”的沟通行动路径 |
6.1.1 找准普职协作的契合点 |
6.1.2 促进校长间的共同研修 |
6.1.3 彰显学校个性与特色 |
6.1.4 张扬双方育人的优势 |
6.1.5 关注普职沟通的生长空间 |
6.1.6 建构人才培养链 |
6.2 促进“学术型、工程型人才早期培育”的沟通行动路径 |
6.2.1 注重学生合适发展取向选择 |
6.2.2 注重教师研修一体化建设 |
6.2.3 注重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
6.2.4 注重实施平台的开放性 |
6.2.5 注重提升校长的课程教学领导力 |
6.2.6 注重教育政策引领力量的释放 |
6.3 促进“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早期培育”的沟通行动路径 |
6.3.1 明晰综合与分类分层的评价导向 |
6.3.2 以治理的姿态理顺评价激励的环境 |
6.3.3 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校长思维变革 |
6.3.4 探究开放格局中的普职融通 |
6.3.5 创设不同类型学生成长多元平台 |
6.3.6 用发展的视野引导教师教学行为变革 |
6.4.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动力机制的生成夯实普职沟通根基 |
7.1.2 动力机制的创设促进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 |
7.1.3 动力机制的运行促进普通专门或特色高中的建构 |
7.1.4 动力机制的选择因地因时制宜 |
7.2 几点建议 |
7.2.1 渗透“并行中促融通与融通中显并行”的思想 |
7.2.2 在12年贯通学制改革中做足普职沟通大文章 |
7.2.3 实现对高中阶段普职教育比例大体相当的坚守与超越 |
7.2.4 促进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动力机制运行的多样化 |
7.3 问题反思 |
7.3.1 加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效能研究 |
7.3.2 加强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基于实践与实验的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问 1:创新素养问卷(学生) |
二、问 2:普职沟通问卷(学生) |
三、问 2:普职沟通问卷(专家/教师/其他人员) |
四、访谈 1:“沟通机制”访谈提纲(院士/教育行政人员/校长/专家/教师/学生) |
五、访谈 2:创新素养访谈提纲(学生) |
六、深入调研的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与3所中职示范校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课题与发表论文 |
致谢: 今生与上师大有缘 |
(9)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市民 |
2.1.3 农民工市民化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
2.2.2 推—拉理论 |
2.2.3 成本—收益理论 |
2.2.4 人力资本理论 |
第三章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 |
3.1 基本状况 |
3.1.1 农民工规模 |
3.1.2 农民工年龄 |
3.1.3 农民工素质 |
3.1.4 农民工培训 |
3.2 经济状况 |
3.2.1 收入状况 |
3.2.2 工资拖欠状况 |
3.2.3 住房状况 |
3.3 社会保障状况 |
3.3.1 参保状况 |
3.3.2 社会福利状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分析 |
4.1 制度因素影响分析 |
4.1.1 户籍制度 |
4.1.2 社会保障制度 |
4.1.3 土地制度 |
4.1.4 工资支付制度 |
4.2 自身及社会因素影响分析 |
4.2.1 观念因素 |
4.2.2 人力资本 |
4.2.3 社会资本 |
4.3 市民化成本因素影响分析 |
4.3.1 成本构成 |
4.3.2 公共成本 |
4.3.3 私人成本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评价研究 |
5.1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指标体系设计 |
5.1.1 推力因素 |
5.1.2 拉力因素 |
5.1.3 经济因素 |
5.1.4 社会因素 |
5.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5.2.1 层次分析法 |
5.2.2 熵值法 |
5.2.3 主客观综合赋权 |
5.2.4 线性加权综合法 |
5.3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评价实证分析 |
5.3.1 样本的选取 |
5.3.2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
5.3.3 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 |
5.3.4 主客观综合赋权 |
5.3.5 线性加权综合评价得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长效机制 |
6.1 制度保障建设 |
6.1.1 深化户籍改革制度 |
6.1.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6.1.3 改革土地流转制度 |
6.1.4 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
6.2 建筑工人产业化建设 |
6.2.1 建立多层次培训模式 |
6.2.2 完善考核鉴定体系 |
6.2.3 拓展培训资金来源 |
6.2.4 完善建筑工人诚信体系 |
6.2.5 构建多元化用工体系 |
6.2.6 推进建筑业现代化发展 |
6.3 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体系建设 |
6.3.1 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法律保障体系 |
6.3.2 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 |
6.3.3 建立企业管理层面的相关制度 |
6.4 建筑业农民工社会资本建设 |
6.4.1 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
6.4.2 促进建筑业农民工老乡会发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青海油田测试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开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理论概述 |
2.1 人才队伍分类概述 |
2.1.1 经营管理人才 |
2.1.2 专业技术人才 |
2.1.3 技能人才 |
2.2 技能人才开发体系架构概述 |
2.2.1 胜任能力模型 |
2.2.2“N+Y”高技能人才能力评价体系 |
2.2.3“三元”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
第3章 青海油田测试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现状分析 |
3.1 公司概况 |
3.2 公司组织结构及主要职能 |
3.3 公司技能人才队伍结构分析 |
3.3.1 总量与分布 |
3.3.2 文化层次分析 |
3.3.3 年龄结构分析 |
3.3.4 技能等级结构分析 |
3.3.5 技能专业与从事岗位分析 |
3.4 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的做法及成效 |
3.4.1 技能人才全员参与职业技能鉴定 |
3.4.2 全面贯彻落实“四个一”活动 |
3.4.3 不断完善兼职培训教师制度 |
3.4.4 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
3.5 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
3.5.1 技能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
3.5.2 技能人才队伍岗位设置不合理 |
3.5.3 技能人才实际操作能力与技能等级不符 |
3.5.4 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受阻 |
3.5.5 薪酬福利待遇低 |
3.6 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6.1 未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 |
3.6.2 缺乏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的体制机制 |
3.6.3 职业技能鉴定与实际生产岗位要求存在偏差 |
3.6.4 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不完善 |
3.6.5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4章 国内外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的经验借鉴 |
4.1 国内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的经验借鉴 |
4.1.1 大庆石油管理局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经验借鉴 |
4.1.2 新疆油田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经验借鉴 |
4.1.3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经验借鉴 |
4.2 国外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的经验借鉴 |
4.2.1 德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经验 |
4.2.2 日本高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经验 |
第5章 加强青海油田测试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的对策 |
5.1 制定科学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开发战略 |
5.1.1 对技能人才合理定位 |
5.1.2 做好技能人才预测规划 |
5.1.3 加大引进力度,拓宽引进渠道 |
5.2 完善适用于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开发机制 |
5.2.1 完善技能人才队伍的培训机制 |
5.2.2 完善技能人才队伍的选拔机制 |
5.2.3 完善技能人才队伍的评价机制 |
5.2.4 完善技能人才队伍的考核机制 |
5.2.5 完善技能人才队伍的激励机制 |
5.2.6 完善技能人才队伍的交流机制 |
5.3 强化技能人才队伍职业技能培训 |
5.3.1 坚持师带徒培训制度 |
5.3.2 建立高技能人才轮训和研修培训制度 |
5.3.3 实施“百名拔尖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
5.3.4 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
5.3.5 积极探索创新拓展技能培训模式 |
5.4 构建科学的技能人才队伍职业发展通道 |
5.5 健全长期有效的技能人才队伍激励机制 |
5.5.1 完善技能操作人员薪酬激励 |
5.5.2 培训激励 |
5.5.3 声誉激励 |
5.5.4 休假和保险激励 |
第6章 加强青海油田测试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开发的保障措施 |
6.1 树立科学的人才理念 |
6.2 成立专业的人才开发部门 |
6.3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
6.4 建立油田内部劳动力市场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机械工人职业技能鉴定专栏——高级工自由锻技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把兰考县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打造全国县域治理“三起来”样板总体方案及3个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2(03)
- [2]我国技能大师人才队伍现状及培育研究[D]. 王娟. 山西大学, 2021
- [3]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D]. 张小梨. 天津大学, 2020(01)
- [4]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研究 ——以河南省Z市为例[D]. 杨雨. 郑州大学, 2020(02)
- [5]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6]新时代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D]. 胡艳.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7]技能操作人才成才规律及发展对策研究[J]. 董瑜,黄玉安,方定红,张文明,薛侃. 石油人力资源, 2018(03)
- [8]普通高中与中职校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以上海市示范校为例[D]. 刘茂祥. 上海师范大学, 2017(11)
- [9]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研究[D]. 刘剑文.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2)
- [10]青海油田测试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开发问题研究[D]. 聂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