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踏进2002年的时刻(论文文献综述)
李本大[1](2020)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其引导研究》文中认为休闲在当今社会已经逐步成为判断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简单来说,休闲生活方式是指人们进行休闲的工具、手段、方法和途径。参与的休闲活动内容不同,体现着参与者不同的生活方式。大学生除了上课的时间外,都会面临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的问题。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选择是关系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更关乎国家和民族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新时代对大学生休闲生活进行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关注当代大学生休闲生活、探寻当代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尝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开展研究、并提出引导大学生健康休闲的应对策略,对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高职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实体经济培养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本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的休闲生活方式现状及其引导问题展开研究。全文内容共分为绪论、理论阐释、现状分析、原因探寻、对策探讨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文章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从理论层面对休闲、生活方式、休闲生活方式、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内涵进行阐释,并尝试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对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休闲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实证研究。对辽宁省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着重从休闲活动、休闲时间、休闲动机、休闲需要、休闲消费等五个维度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的现状进行调查的。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现状。第四部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尝试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分别通过大学生日常的休闲活动形式、休闲时间、休闲需要满足、休闲动机与作用、休闲消费等五个方面总结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主要特点和问题。又从社会环境、高职院校环境、家庭环境、个人因素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第五部分,基于调查的结果和原因的分析,具体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的具体应对策略。首先,概括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中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其次,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的具体路径提出了建议: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休闲观;优化、丰富校园休闲文化;完善大学生休闲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层次休闲教育体制;协同大学生父母重视休闲生活方式的家庭教育;锻炼和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廖静雯[2](2020)在《中国反腐题材电视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95年《苍天在上》播出后,我国反腐题材电视剧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走入观众的视线当中,开启了为期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作为一种反映现实情况、服务政治需求、传达人文理念的主旋律现实题材电视剧,反腐剧的兴衰进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社会的环境变化以及思想更替,这既是反腐剧所依靠的优势所在,也是其发展的局限所在,而如何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兼顾与统一,则是反腐剧能否实现长远发展的核心问题。2017年播出的人气与质量兼备的反腐巨作《人民的名义》为反腐剧在新时期的发展开启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春天”,也为后续反腐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反思和借鉴的最新范本。本论文尝试对反腐剧进行横纵相结合的整体性分析和思考,便能有助于全面了解反腐剧发展的路径和特征,以总结提炼的方式实现艺术价值的理论性转化,并最终致力于回馈到实践创作中去。本文借助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对我国反腐题材电视剧进行系统的观照,横向分拟为热播现象、文本特点、问题及建议、个案分析四章,结合反腐剧的纵向发展时间线进行多角度的详细研究。本文第一章主要先从反腐剧的热播现象出发,通过对反腐剧发展的三次热播情况的回溯,分析其热播现象背后的主要现实因素;随后的第二章则顺势由外及内对反腐剧进行文本特点的归纳分析,从题材、叙事及影像三个角度出发,提炼出绝大多数反腐剧文本在创作过程中的共性特点,并给予针对性的优劣分析;本文第三章则立足于此基础之上,发现并整理反腐剧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结合当下时代环境背景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最后,为了增加论证的饱满度,第四章选取了最新反腐热剧《人民的名义》作为个案研究的范例,从叙事、题材、人物、传播四个方面对其中的创新和突破之处进行挖掘和呈现。通过对四个章节的划分与联系,旨在由表及里、由内而外地对反腐剧发展过程中的整体特征与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探索反腐剧创作的新模式,以期为反腐剧在新时期下的长远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韩亚桐[3](2020)在《新世纪以来阿勒泰地区文学与旅游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旅游文学是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地的形象通过文本的传递直观展现出来,推动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审美意识不断提升,它优化着旅游业的文化环境,也为文学多重价值的实现提供依据。文学旅游使游客实现现实与文本的互通,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精神愉悦,还可以扩充当地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业提供文学层面的思考,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文学与旅游的融合是对景区进行开发和保护的重要方式,是保持文学和旅游共同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文学和旅游良性融合、相生互动,才能加深两者的深度与广度。本文试图通过对旅游文学和文学旅游的阐释引出文学和旅游互动关系研究的双重视角,并以“文化环”理论为支撑,以具体个案为对象,以新世纪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旅游散文出版物和旅游发展状况为基础,探讨阿勒泰地区文学和旅游两者“联姻”的意义与价值,进而为阿勒泰地区文旅融合和发展提供新思路。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重点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旅游文学、文学旅游、文学与旅游互动关系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归纳了新疆阿勒泰地区相关出版物及其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新世纪以来阿勒泰地区的文学和旅游发展进行概述,阐明论题对象集中为“阿勒泰散文出版物”的具体原因,并揭示阿勒泰地区自然风貌对当地文学和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第三部分运用旅游文学和文学旅游相关理论,重点探讨了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文学创作思考和文学作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驱动力影响,并试图通过“文化环”理论为文旅互动研究提供研究视角。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主要对以阿勒泰地区绿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和“银色”旅游资源为创作视角的作品进行分类研究。第五部分以阿勒泰地区散文出版物对旅游客体“游”“食”“娱”方面的影响和对旅游业主体具体影响为研究重心,揭示在新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大背景下,文学创作为其带来的文化积淀与契机。论文最后分析了阿勒泰地区文旅“联姻”的意义价值,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审视并对前景加以展望。
黄秋硕[4](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孟皓[5](2020)在《Z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国内外银行对收入结构及收入增长的实践表明,合理的收入结构是保证银行收入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暴露了很多仅重视利息收入而不重视非利息收入的问题,直接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为此,商业银行需进一步调整收入结构,均衡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的占比,在保有利息收入不下降的前提下,重视非利息收入的发展,以达到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稳步增长。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相关研究文献,根据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研究问题;其次,引入了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理论,对商业银行的收入相关理论做出解释,为下文针对银行收入的增长策略研究做出铺垫。第三,着重分析Z银行的营业收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对Z银行的营业收入增长进行SWOT分析;第五,引用、借鉴国内外银行在收入增长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分析从中的对Z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的启示;最后,本文在相关理论和分析基础上,对Z银行提出有针对性的营业收入增长策略研究,并对策略实施提出必要的保障措施。
李广玉[6](2019)在《中国大陆都市职场电视剧中白领女性形象研究(2005-2017)》文中研究指明都市职场电视剧通过对都市职场生活的生动描摹,对职场压力的真实再现,呈现出不同于其它电视剧类型的表现内容。职场、情感、伦理、青春和励志等叙事元素是都市职场剧的标志性特点,表现内容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叙事特征。在人物形象分类上,作为都市职场剧的主要表现对象,白领女性形象大致被建构为以下几个群体类型:历经职场磨练的成长型白领女性形象、掌控职场话语权的理想型白领女性形象以及身处职场竞争中的负面型白领女性形象。这三类白领女性形象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与精神风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都市职场剧以复线结构和情境结构为骨架,在人物关系的建构中呈现白领女性形象的层次化;立足情节叙事,在故事的矛盾冲突中彰显白领女性人物的丰满性;依托影视媒介特性,人声语言的抒情化运用丰富了白领女性形象的多元性。凭借以上艺术手法,白领女性的形象塑造更具多样性与独特性。从人物价值和现实思考两方面来看,荧屏内的白领女性形象在不同空间维度内有不同的价值体现,由人物形象引发的富有争议性的现象需引起我们的思考。
苗昱菲[7](2019)在《新世纪蒙古族女作家汉文小说研究(2000—2017)》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这片广袤、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一支用汉语写作的蒙古族女作家队伍,新世纪伊始,她们带着自己的族群记忆和性别体验登上文学的舞台,开启了女性自我言说的新时代。本论文将以新世纪蒙古族女作家的汉文小说为研究对象,梳理她们的写作脉络,并从多维视角切入对其汉文创作进行深入解读和细致研究,考察文本在女性、生态、民族书写上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揭示在多元文化影响下女作家们的汉文小说所具有的艺术特色和独特价值。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旨在说明本选题提出的缘由,明确选题的研究对象,对“新世纪”“蒙古族女作家”“汉文小说”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整理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引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所在,阐释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及所要采取的研究方法。第一章,透视蒙古族女性文学生成和发展的内驱动力和外在要素,归纳游牧文化和异域文学对蒙古族女性创作产生的影响,总结蒙古族女作家汉文小说的发展脉络。作为“非母语”写作的作家,游牧文化的浸润和异质文化的渗透,丰富了她们的写作,开阔了她们的视野,使其创作呈现出多元文化杂糅的别样风景。第二章,从性别视角观照女作家们的汉文小说。新时期女作家们从自身的性别立场出发,对两性关系进行重新思索。作品中对性别压迫的揭露及两性和谐的展望,体现了她们性别意识的觉醒和张扬。第三章,探索女作家们在自然书写中呈现出的游牧生态智慧。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游牧生活方式,使蒙古族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和“万物有灵”的生命意识。在以自然为背景的叙事中,她们讴歌女性和自然的友好和谐,批判人类中心思想和父权意识给二者带来的迫害,从而呼唤对自然和女性的尊重与关爱。第四章,探讨女作家们的历史书写如何展现蒙古族女性的命运和生存境况。她们通过重塑历史中的女性形象来建构不同于男性的历史叙事模式,改变女性在民族国家话语中的“缺席”地位。与此同时,观照全球化语境下当代人的精神困境,表露现代性对游牧文明的侵蚀以及由此引发的民族身份认同危机。第五章,细致地分析蒙汉文化碰撞与融合后,蒙古族女作家的汉文小说所独有的艺术特征。结语部分,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论述蒙古族女作家的汉文写作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对新世纪从事汉语写作的蒙古族女作家及其小说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使长期处于边缘地位的蒙古族女作家、作品能够获得客观合理的价值定位,从而也为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和蒙古族女性文学研究提供一点有价值的思考。
古璇[8](2018)在《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危机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人们也早已意识到并致力于解决此问题,但并未得到十分有效的改善。究其原因,不合理的消费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症结所在。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在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消费活动,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主要是进行物质资料再生产,通过对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生产出新的产品;生活性消费主要是通过对物质文化生活资料及劳务的使用消耗进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传统的消费伦理研究主要是以生活性消费为切入口的研究范式。然而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是生产性消费环节的道德失范,直接生产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异化了的现代生产方式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层面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具破坏性和毁灭性。因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应从生产性消费角度入手。关于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主要围绕两个维度展开。理论维度,对存在于生产性消费中“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进行理性反思,分析出工业文明生产之线性非循环的片面思维方式导致了生产发展的不可持续。因此,生产性消费伦理应体现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特质,即适度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具有全局意识、长远规划的构架,即循环经济、再生资源产业和绿色消费的实践模式。生产性消费伦理的价值维度是追求综合效益的经济价值、遵循和谐之理的人本价值、维持公正稳定的社会价值、顺应万物和谐的生态价值之综合统一。实践维度,从道德主体的塑造与生产性消费伦理的构建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对企业、政府和个人这三个层面的生产性消费道德主体深入分析:与生产消费环节联系最紧密的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和追求自然环境的生态效益之间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认定、利益取舍并塑造企业伦理文化很重要;在整个社会生产消费活动中承担思想引领和道德规范的政府,如何自我定位,如何有效协调各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在全社会倡导发展绿色生态消费伦理是关键;作为微观层面直接行为个体的人,在实践中形成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正确道德认识,使之行为顺应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是生产性消费活动符合伦理、契合道德规范的最直接因素。另一方面,通过道德教化规范生产性消费行为,实现道德主体从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化认同,并依靠伦理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有效规范,使得生产性消费活动呈现正确的价值引领和伦理向度,以此构建既促进生产发展、又符合生态效益的生产性消费道德规范与伦理秩序。把着力点置于生产性消费环节,实质是将解决生态的问题前置,从环境恶化的源头剖析和解读。以伦理的角度引导生产性消费活动,用道德的规范约束生产性消费行为,形成走向生态文明之路的生产性消费伦理,这也是伦理学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现实依托。
尚方超[9](2018)在《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降,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潮流,各种外来因素对民族和国家造成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外国列强的不断入侵下,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国家命运发生巨大变化。政党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逐渐成为解决民族与国家问题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中诞生的近代政党,以极强的使命自觉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维护民族利益和改变国家命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抗战时期,中共擎起了抗日救亡的民族大旗,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抗战动员。而重视报纸,特别是充分发挥党报的功能,是中共开展抗战动员的重要途径。报纸,自近代以来,就成为重要的传媒工具和舆论平台,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中共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十分重视报纸。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结合日本侵华的时代环境和全国联合抗日的社会需要,发展了自身的报纸舆论工作,形成了较为系统和颇具特色的报纸舆论思想和实践。可以说,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和实践,是其抗战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于1938年1月11日的《新华日报》,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合法发行的唯一一份机关报,其地位和价值不言自明。自创办伊始,《新华日报》就致力于成为抗战的号角和人民的喉舌,被誉为“新华军”。在中共全国范围的抗战动员方面,《新华日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报纸灵魂的社论,是《新华日报》上最具思想价值和理论力量的内容,是《新华日报》发挥抗战动员作用的重要阵地。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寄予了厚望,以周恩来、董必武等为代表的负责同志,不仅作为“把关人”审阅和修改社论,而且亲自撰写社论。在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呈现出了初始形态、完整形态、最终形态三种不同的生态,数量达到了两千余篇,涉及国际国内的不少重要话题,在时间、类型、主题、性质四个方面展现了中共抗战动员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体现了中共将抗日置于中国革命议事日程第一位的使命自觉,宣传了中共的抗战方略。社论对国内的悲观失望风气和妥协投降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激烈的批判,宣传了坚持持久抗战方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社论从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际反侵略统一战线、法西斯国家内部反战统一战线三个方面宣传了中共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倡导团结抗日;社论以国民参政会为契机,对中共主张的民主自由问题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解读和宣传,号召为抗战动员提供民主自由的政治保障。《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的宣传,树立了中共的抗战形象,扩大了中共的话语权,是中共在全国范围开展抗战动员的关键一环。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建构,是《新华日报》社论在抗战动员过程中显现出的鲜明特色。在这个模式中,中国抗战力量与日本法西斯是相互对立的两元,并且前者是被侵略者,是正义的,后者是侵略者,是罪恶的。正义与罪恶的设定,是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重要内核。凡是加入到中国抗战洪流中的政府、军队、人民等,都是正义的;凡是依附于日本法西斯的汉奸卖国贼等,都是罪恶的。凡是有利于中国抗战的意志、品质和精神等,都是值得提倡的;凡是有利于日本侵略的妥协风气、悲观心理都是必须禁止的。《新华日报》社论,直接宣告了与日本法西斯的对立,紧扣抗战的时代主题。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建构,为国人提供了价值评判的标准与行为选择的依据,是中共形象塑造的重要方式。为了坚守《新华日报》社论这一重要的舆论阵地,中共进行了对外对内两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围绕《新华日报》社论,国共双方进行了长期的复杂的斗争。在国民党视域中,《新华日报》的诸多社论,系“不妥”言论,或是造谣诽谤,或是无中生有,或是失之偏颇,或是妨碍大局。为此,国民党在严密的新闻检查制度下,对社论展开了各种形式的限制和打压。在共产党的视域中,《新华日报》社论符合新闻自由的精神和言论报国的宗旨。因此,共产党根据国共合作的大局和具体形势的需要,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围绕《新华日报》社论的博弈,展现了国共双方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利益关切。同时,这些关于社论的斗争,反映了一个政党在民族利益之下,在国家命运面前,如何巧妙处理与其他政治力量的关系。第二,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进行了及时的纠偏。《新华日报》社论倾注了撰写者的大量心血,但由于领导层指示错误把关不严、管理者对复杂局势把握不准、撰写人见识水平有所限制等原因,难免出现一些偏谬。中共十分重视《新华日报》社论呈现的舆论动向,通过扫除王明右倾主义对社论的干预,在改版整风中调整社论的方向,指导社论宣传尺度的把握,对社论进行了及时的绳愆纠谬。在全面抗战的时代背景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新华日报》社论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包括全局性、指导性、权威性、时宜性、战斗性。不可否认,《新华日报》的部分社论在舆论方向、出版标准、宣传尺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综合来说,《新华日报》社论阐述了报纸的宗旨理念,对新闻事业有重大影响;宣传了中共的抗战主张,构建了中共的抗战形象;指明了国人的前进方向,汇聚了中国的先进力量;打击了不利的抗战因素,凝聚了全国的抗战力量。《新华日报》社论在全面抗战时期所发挥的作用,彰显了其在特殊历史时期的深远意义。民族、政党与国家,是近代以来的重要学术命题。以《新华日报》社论为对象进行专题考察,从文本史料、报刊舆论、新闻评论、党派话语、抗战动员等多重维度进行深描研究,是探讨这一命题的有益尝试。中共利用《新华日报》社论,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了抗战动员,宣传了自身的抗战主张,塑造了自身的抗战形象,反映了战时的社会思潮和时代价值,体现了其作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重要地位和十分强烈的政党使命自觉。所有这些,都集中展现了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互动,在现今依然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何明章(Ho Ming-CheungEllis)[10](2017)在《「宣道运动在香港—香港宣道会的发展历史(1949年-1999年)」》文中研究指明1887年,宣信(Albert Benjamin Simpson)在美国成立宣道会,倡议联合各方信徒,以追求生命成长及推行普世宣教运动为宗旨。同年,该会便派出宣教士来华。这些宣教士进人中国工作,整整有六十年之久,在内陆省分建立了四个教区。至1949年,宣道会西教士撤离中国大陆,辗转南下香港等候美国总会进一步的指令。他们大部分被派往其他国家的宣教区工作,但是有几位却坚持留下,希望在这块接壤大陆的英国殖民地上延续中国的福音使命。由此,宣道会得以在香港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本论文即是探讨宣道会在香港的事蹟,是次研究主要有三个目标。第一,整理和还原香港宣道会在上世纪五十年的发展历史。第二,发掘昔日香港宣道会西教士将教会管理权交到华人手中的过程;这涉及海外差会与本地教会的合作及教会本土化之事宜。第三,分析香港宣道会何以在短短五十年内,由零演变为香港基督新教第二大宗派之原因。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是关乎宣道会及其运动的内涵与精神,而衍生出要以最快及最直接的方式到未有教会的地方作宣教的策略。接着是宣道会在中国大陆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以及该会在内陆建立的四个宣教区域与工作情况。第二章则有关该会在1949年撤退至香港的历史,与西教士离去或留下的抉择。从第三章开始,文章则转到宣道会在香港发展的历史。首先是宣道会在调景岭难民营的工作,该会在颠沛流离的难民当中建立了第一批信徒会友;继而阐述宣道会在资源极其短缺的情况下,走到香港偏僻的市郊及乡村传道、建立了第一批堂会的过程。接着是在六十年代,宣道会凭藉在徙置区开设堂会的便利,在徙置大厦天台及附建式校舍兴办小学,接触与服侍大量基层市民。至七十年代起,香港人口持续膨胀,政府在偏远地方发展了多个新市镇,而宣道会则配合政府的房屋及福利政策,前往新落成的公共屋邨开办不同的社区中心及建立堂会。其後,宣道会亦走到临时房屋区以服侍基靥移民。八十年代以後,本土教会渐趋成熟,开始策动十年植堂和增长计划;区联会除致力在本地植堂外,亦组织本地差会以派遣本土宣教士前往海外地方宣教,致力将福音向外拓展。直至世纪末,香港宣道会已一跃成为当地第二大的新教宗派,在基督教界甚具影响力。论文的最後两章,是有关香港宣道会的本土化进程。就在宣道会香港教区成立了两年之际,西教士已按照总会所指示的路线,有计划及有秩序地,以渐进的方式促成本地教会达致「自养、自治和自传」自立的三重目标。早期,该会的本土化进程主要是由西差会领导,本地信徒予以配合。至六十年代,本地堂会成立了自治联会,西教士亦开始将教会的权责慢慢下放。在踏人七十年代,西差会与本地教会在地位上已是平等,而双方则开展二十年的移伴合作时期,共同在当地推动福音的发展。至八、九十年代,本地教会已非常成熟,联会除可策划整体方向的同时,亦能组织差会以推动海外的差传事工;这时,西差会亦喜见本地教会的自立,慢慢淡出本地工作,功成身退。香港宣道会由西差会交棒至本地教会的进程是非常和谐与畅顺,其事蹟可称得上是中、西合作的典范。最後,在结论部分,是阐述上世纪香港宣道会何以由零,演变成为第二大新教宗派之原因。方法是依据文章主体的历史论述,从宣道会之中国经验、立会精神、人事、社会、政教关系及中西合作等各个方面,分析该会快速增长及其发展最为突出的地方。
二、在踏进2002年的时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踏进2002年的时刻(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其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概述 |
2.1 休闲的基本内涵 |
2.2 生活方式的内涵 |
2.3 休闲生活方式的基本内涵 |
2.4 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内涵 |
2.5 思想政治教育对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休闲生活方式的意义 |
第3章 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现状的主要调查结果 |
3.1 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现状的调查结果 |
3.1.1 休闲活动形式的调查 |
3.1.2 休闲时间的调查 |
3.1.3 休闲需要满足的调查 |
3.1.4 休闲动机、作用的调查 |
3.1.5 休闲消费的调查 |
3.2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影响的调查结果 |
第4章 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主要特点、问题及影响因素 |
4.1 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主要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休闲活动形式的特点及主要问题 |
4.1.2 休闲时间的特点及主要问题 |
4.1.3 休闲需要满足的特点及主要问题 |
4.1.4 休闲动机、作用的特点及主要问题 |
4.1.5 休闲消费的特点及主要问题 |
4.2 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社会环境因素 |
4.2.2 高职院校环境因素 |
4.2.3 家庭环境因素 |
4.2.4 个人因素 |
第5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休闲生活方式的对策 |
5.1 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休闲生活方式坚持的原则 |
5.1.1 方向性原则 |
5.1.2 主体性原则 |
5.1.3 科学性原则 |
5.1.4 开放性原则 |
5.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休闲生活方式的具体路径 |
5.2.1 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休闲观 |
5.2.2 针对大学生休闲需求变化,丰富大学生休闲形式 |
5.2.3 完善大学生休闲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多层次休闲教育体制 |
5.2.4 协同大学生的家庭成员加强休闲生活方式的家庭教育 |
5.2.5 锻炼和提升大学生休闲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2)中国反腐题材电视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影视反腐题材的兴起 |
第一节 “反腐三部曲”的分阶段推动 |
一、《苍天在上》:首开反腐剧之先 |
二、《生死抉择》:欣欣向荣之势 |
三、《人民的名义》:卷土重来之作 |
第二节 现实因素的直接助力 |
一、时代政策的适时呼吁 |
二、市场环境的当下需要 |
三、着名编剧的品牌效应 |
第二章 现实题材影视的突出代表 |
第一节 三方现实题材的协商共谋 |
一、刑侦悬疑奠定反腐要素 |
二、人情伦理丰盈政治基调 |
三、民主法制强调终极意义 |
第二节 现实基础之上的叙事模式 |
一、多重主题意义的逐级深入 |
二、固定模板下的人物设置 |
三、从日常与情感出发体现价值认同 |
第三节 正邪分明的影像表达策略 |
一、多极化场景空间设置 |
二、多重意象糅合价值意义 |
三、放大式视觉表现手法 |
第三章 现实羁绊下的步履维艰 |
第一节 艺术与现实的徘徊 |
一、叙事艺术的失重表达 |
二、主题内涵的表述困境 |
第二节 根据时代变更的创作手法 |
一、参照最新时代政策,立足法制道德准则创作 |
二、积极寻求类型融合,以小见大挖掘民生热点 |
三、创新艺术表现形式,注重现实政治内涵表达 |
第四章 经典个案分析:《人民的名义》 |
第一节 多线叙事呈现时代众像 |
一、焕然一新的检察群体 |
二、世故老练的政治官场 |
三、立体真实的社会民生 |
第二节 多面展示拓宽题材视角 |
一、政治现况的全景展示 |
二、民生问题的直观呈现 |
第三节 官场群像塑造丰满鲜明 |
一、贪腐人员的多面缩影 |
二、贪腐之外的从政官员 |
第四节 宣传创新提升传播热度 |
一、多渠道融合传播拓展收视群体 |
二、二次元视觉文本消解刻板印象 |
三、关注点发酵转换延长话题热度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 反腐剧目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新世纪以来阿勒泰地区文学与旅游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 选题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旅游文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文学旅游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文学与旅游互动关系研究现状 |
2.4 新世纪以来阿勒泰地区旅游文学及其研究现状 |
3 基本内容及结构框架 |
3.1 基本内容 |
3.2 结构框架 |
4 研究方法及研究难点 |
4.1 研究方法 |
4.2 研究难点 |
第1章 新世纪以来阿勒泰地区文学与旅游发展概况 |
1.1 新世纪以来阿勒泰地区文学发展概况 |
1.1.1 以散文为主体的文学创作 |
1.1.2 新世纪阿勒泰地区作家类型 |
1.1.3 新世纪阿勒泰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 |
1.2 新世纪以来阿勒泰地区旅游业发展概况与趋势 |
第2章 文学与旅游的互动关系 |
2.1 旅游文学:旅游的文学价值 |
2.1.1 “文因景成”的现实性 |
2.1.2 旅游活动的地域性 |
2.1.3 旅游文学的审美性 |
2.2 文学旅游:文学的旅游价值 |
2.2.1 “景由文兴”的现实性 |
2.2.2 文学塑造的形象性 |
2.2.3 文学旅游的互证性 |
2.3 文旅互动关系中的“文化环”理论 |
第3章 阿勒泰旅游资源对文学的影响作用 |
3.1 绿色旅游资源对文学的影响 |
3.1.1 喀纳斯的“山水经” |
3.1.2 文学中的生命意识 |
3.1.3 草原生态的书写 |
3.2 红色旅游资源对文学的影响 |
3.2.1 可可托海的“精神富矿” |
3.2.2 文学中的红色引领 |
3.2.3 红色赞歌的谱写 |
3.3 “银色”旅游资源对文学的影响 |
3.3.1 阿勒泰的“白银”旅游 |
3.3.2 文学中的地域符号 |
3.3.3 白色大地的创作 |
第4章 阿勒泰散文出版物对旅游业的影响作用 |
4.1 文学作为旅游资源 |
4.2 阿勒泰文学对游客活动的媒介作用 |
4.2.1 对“游”的媒介作用 |
4.2.2 对“食”的媒介作用 |
4.2.3 对“娱”的媒介作用 |
4.3 阿勒泰文学对景区的具体影响 |
4.3.1 文化地标的创立 |
4.3.2 旅游资源的开发 |
4.3.3 网络媒体的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就阿勒泰文学有关问题访谈康剑 |
B 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可可托海景区以及冬季旅游发展状况表 |
C 新世纪阿勒泰散文作品合集与个人专集整理 |
D 以阿勒泰三大旅游资源创作为主的篇目整理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5)Z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四、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商业银行营业收入概念 |
一、营业收入 |
二、利息收入 |
三、非利息收入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存款理论 |
二、销售理论 |
三、购买理论 |
四、范围经济理论 |
五、规模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Z银行营业收入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一节 Z银行营业收入现状简述 |
一、Z银行简介 |
二、Z银行营业收入的组成 |
三、Z银行营业收入情况概述 |
第二节 Z银行营业收入增长存在的问题 |
一、Z银行利息收入在未来将增长缓慢 |
二、非利息收入下滑严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Z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优势(Strength) |
一、品牌形象良好且具有优质客户群体 |
二、国际业务方面的独特优势 |
第二节 劣势(Weakness) |
一、利率市场化导致收入结构单一化 |
二、非利息收入增长单一化 |
三、Z银行智能化建设滞后 |
第三节 机遇(Opportunity) |
一、PPP项目落地带来收入增长新机遇 |
二、龙江丝路带建设带动对公业务发展 |
第四节 威胁(Threat) |
一、银行同业间竞争压力的加剧 |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务蚕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的实践经验及对Z银行的启示 |
第一节 国外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的实践经验 |
一、美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的实践经验 |
二、德国德累斯顿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的实践经验 |
第二节 国内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的实践经验 |
一、中国工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的实践经验 |
二、中国建设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的实践经验 |
第三节 对Z银行的启示 |
一、化繁为简,优化业务办理流程 |
二、将发展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业务作为提升营业收入的增长亮点 |
三、加快智能化银行的建设步伐 |
四、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Z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策略及保障措施 |
第一节 Z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策略 |
一、稳定基础,挖潜存量客户,共同提升营业收入增长 |
二、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以扩大市场份额 |
三、推进网点分类建设改革提升盈利水平 |
第二节 Z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一、组织保障 |
二、制度保障 |
三、人才保障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大陆都市职场电视剧中白领女性形象研究(2005-201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大陆都市职场剧及其白领女性形象嬗变 |
第一节 都市职场剧的概念界定与流变 |
一、都市职场剧的概念 |
二、都市职场剧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都市职场剧白领女性形象嬗变 |
一、从“她”到“她们”:女性意识趋向自觉 |
二、从关注集体到关注自身:个体生命意识急遽增强 |
第二章 中国大陆都市职场剧中白领女性形象类型 |
第一节 历经职场磨练的成长型白领女性 |
一、自尊自立且坚韧乐观的底层实习生 |
二、独立自强且努力拼搏的职场进阶者 |
第二节 掌控职场话语权的理想型白领女性 |
一、冷静克制且雷厉风行的职场女精英 |
二、敏感细腻且刚柔并济的职场女强人 |
第三节 沉浮职场竞争中的负面型白领女性 |
一、自鸣得意且自以为是的职场规则破坏者 |
二、自高自傲且伪善阴险的职场权力角逐者 |
第三章 中国大陆都市职场剧中白领女性形象之艺术建构 |
第一节 叙事结构呈现人物形象的层次化 |
一、线性结构与形象塑造:渐进变化的人物“弧光” |
二、情境结构与人物设置:二元对立下的善恶凸显 |
第二节 情节冲突彰显人物形象的丰满性 |
一、职场冲突体现白领女性的道德品质 |
二、欲望冲突呈现白领女性的意识成长 |
三、身份冲突展现白领女性的个人理想 |
第三节 人声语言赋予人物形象的多元性 |
一、人物对白:职业素养的有效凸显 |
二、旁白/独白:被放大的情感认知 |
第四章 中国大陆职场白领女性形象之价值及现实审思 |
第一节 白领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及文化价值 |
一、艺术价值:内容与形式的新变 |
二、文化价值:职场视域下的女性意识 |
第二节 真实与虚假:白领女性镜像表现的现实之思 |
一、现实压力的真实书写 |
二、虚假的梦幻“盛宴”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新世纪蒙古族女作家汉文小说研究(2000—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蒙古族女性文学与新世纪女作家的汉文小说创作 |
第一节 蒙古族女性文学生成的文化土壤 |
第二节 当代蒙古族女作家汉文小说创作的发展脉络 |
第二章 性别意识与女性书写 |
第一节 性别压迫的批判 |
第二节 女性形象的主体化建构 |
第三节 两性和谐的祈愿 |
第三章 生态意识与自然书写 |
第一节 万物有灵和敬畏生命的生态智慧 |
第二节 共荣共生的女性和自然 |
第三节 边缘化的女性与自然 |
第四章 民族意识与民族历史书写 |
第一节 女性视角下的民族历史叙事 |
第二节 游牧文明与城市文明冲突下的精神危机 |
第三节 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坚守 |
第五章 蒙古族女作家汉文小说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独具特色的语言运用 |
第二节 灵活多变的修辞技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源流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构架与方法 |
一、结构体系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生产性消费的伦理失范问题 |
第一节 消费与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阐释 |
一、消费的界定与分类 |
二、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释义 |
第二节 生产性消费异化导致伦理失范 |
一、生产性消费模式的历史演变 |
二、生产性消费的异化 |
三、生产性消费的内在矛盾与伦理约束 |
第三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失范造成的生态困境 |
一、世界范围内自然界的破怀 |
二、中国面临的生态危机 |
第二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失范的理性反思 |
第一节 人类中心主义“反自然”观主导下的生态伦理失范 |
一、人类中心主义及其评价 |
二、人类中心主义“反自然”性伦理失范的表现 |
第二节 “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经济伦理失范 |
一、“资本逻辑”阐释及其影响 |
二、“资本逻辑”主导下经济伦理失范的表现 |
第三节 工业文明“线性非循环”思维下的实践伦理失范 |
一、“线性非循环”思维的伦理缺失 |
二、“线性非循环”思维主导的工业文明生产方式不可持续 |
第三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模式 |
第一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 |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二、适度消费原则 |
三、整体性原则 |
第二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实践模式 |
一、循环经济模式 |
二、再生资源产业模式 |
三、绿色消费模式 |
第四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价值维度 |
第一节 经济伦理维度 |
一、经济行为的德性体现 |
二、生产性消费领域的生态体现 |
三、效益统一与环境协调 |
第二节 生态伦理维度 |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想论 |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
三、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生产性消费的本质 |
第三节 社会价值维度 |
一、社会稳定 |
二、社会和谐 |
三、社会与自然和谐 |
第四节 人本价值维度 |
一、人与社会的和谐 |
二、人自身的和谐 |
三、人的自然解放 |
第五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道德主体 |
第一节 企业的道德主体地位 |
一、企业是生产性消费的道德主体 |
二、企业是“经济实体”和“伦理实体”的统一 |
三、塑造人格化的企业伦理 |
四、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辩证统一 |
第二节 政府的道德主体地位 |
一、政府职能与伦理责任 |
二、政府生产性消费伦理责任适用范围与表现形式 |
三、生态型政府的建立 |
第三节 个体的道德主体地位 |
一、个体之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 |
二、道德主体对自然界的认知 |
三、道德主体身份的转换 |
第六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构建 |
第一节 道德教化 |
一、道德教化的内涵 |
二、道德教化的功能 |
三、道德教化的路径 |
第二节 理性转换 |
一、理性的释义 |
二、经济理性批判 |
三、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 |
第三节 文化认同 |
一、文化认同的含义解读 |
二、文化认同的内在要求 |
三、文化认同的实践路径 |
第四节 制度保障 |
一、伦理制度 |
二、法律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论文及着作 |
致谢 |
(9)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价值 |
(三)现实意义 |
二、学术回顾 |
(一)相关研究 |
(二)现状评析 |
三、研究旨趣 |
(一)问题意识 |
(二)重点难点 |
(三)方法支撑 |
(四)学术创新 |
四、观察维度 |
(一)文本史料维度 |
(二)报刊舆论维度 |
(三)新闻评论维度 |
(四)党派话语维度 |
(五)抗战动员维度 |
五、概念界定 |
(一)社论、社评与社说 |
(二)专论、代论与来论 |
(三)《新华日报》版本界定 |
第一章 时代使命:《新华日报》之诞生 |
一、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与实践 |
(一)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 |
(二)中共对报纸工作的动员 |
(三)中共对报纸社论的重视 |
二、《新华日报》诞生的社会环境 |
(一)心理基础:民族危机的持续刺激 |
(二)舆论氛围:国内普遍要求抗战动员的呼声 |
(三)抗战大局:国共合作后中共合法地位的获得 |
三、《新华日报》诞生的历史过程 |
(一)《新华日报》的创办过程 |
(二)《新华日报》的宗旨愿景 |
(三)《新华日报》的舆论反响 |
第二章 良工苦心:《新华日报》社论之创作 |
一、社论的创作群体 |
(一)群体组成 |
(二)群体特征 |
二、社论的产生过程 |
(一)初始形态 |
(二)完整形态 |
(三)最终形态 |
三、社论的内容分析 |
(一)社论时间 |
(二)社论类型 |
(三)社论主题 |
(四)社论性质 |
第三章 党派话语:《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之宣传 |
一、中共对自身抗战使命的认知 |
(一)将抗日置于革命议事日程第一位 |
(二)对共产党员提出严格要求 |
(三)在抗战中推动中共最高目标的实现 |
二、《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的体现 |
(一)社论与“持久抗战” |
(二)社论与“统一战线” |
(三)社论与“民主自由” |
第四章 形象塑造:《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之建构 |
一、《新华日报》社论的二元对立宣传模式 |
(一)全面抗战时期二元对立模式的内涵 |
(二)《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建构的必然性 |
二、《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建构的实现 |
(一)宣告与日本根本对立,确定宣传基调 |
(二)报道日军的野蛮暴行,激发民族情绪 |
(三)揭露日本的统治危机,树立抗战信心 |
(四)描述国人的悲惨生活,刺激大众心理 |
(五)宣示反对投降和倒退,打击民族败类 |
第五章 利益关切:国共双方围绕《新华日报》社论之斗争 |
一、国民党视域:新闻检查机构“检查”下的社论 |
(一)国民党对《新华日报》社论的关注 |
(二)因“不妥”言论“被检”的社论 |
(三)1942年“违检”社论统计分析 |
(四)“违检”社论反映国民党利益关切 |
二、共产党视域:合作斗争背景下的社论 |
(一)对办报环境的认知——经营者的体验 |
(二)一份传单中的社论——经营者的声诉 |
(三)复杂局势中的斗争——经营者的反抗 |
第六章 绳愆纠谬: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之纠偏 |
一、社论出现偏谬之原因 |
(一)领导层——指示错误把关不严 |
(二)管理者——复杂局势把握困难 |
(三)撰写人——见识水平有所限制 |
二、中共对社论纠偏之措施 |
(一)扫除王明右倾主义对社论的干预 |
(二)在改版整风中调整社论方向 |
(三)指导社论宣传尺度的把握 |
第七章 综合评析: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 |
一、《新华日报》社论的时代特征 |
(一)全局性 |
(二)指导性 |
(三)权威性 |
(四)时宜性 |
(五)战斗性 |
(六)局限性 |
二、《新华日报》社论的历史意义 |
(一)阐述报纸宗旨理念,推进中国新闻事业 |
(二)宣传中共抗战主张,构建中共抗战形象 |
(三)指明国人前进方向,汇聚全国先进力量 |
(四)打击不利抗战因素,推动中国抗战进程 |
三、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互动 |
(一)民族心理的养成 |
(二)核心价值的汇聚 |
(三)中流砥柱的体现 |
(四)政党使命的自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宣道运动在香港—香港宣道会的发展历史(1949年-1999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撮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项目介绍 |
二、论文标题、研究范围与价值 |
三、论文综述 |
四、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内容 |
五、研究的限制 |
第一章: 背景 |
1.1 宣信生平与宣道会的成立 |
1.2 宣道会的信仰与组织 |
1.2.1 宣道会的信仰 |
1.2.2 宣道会的组织 |
1.3 宣道会在中国 |
1.4 1949年以前宣道会在香港的活动 |
1.4.1 1949年以前的香港 |
1.4.2 香港於宣道会在中国传教的角色 |
1.4.3 宣道会儿童宿舍(Aliance Children Hostel) |
1.4.4 香港九龙塘基督教中华宣道会的成立过程 |
第二章: 宣道会由中国大陆转往香港的过程 |
2.1 历史的转折点 |
2.2 西教士撤出中国 |
2.2.1 新中国对基督教的立场与政策 |
2.2.2 宣道会撤离中国大陆的过程 |
2.3 宣道会西教士在香港去或留的抉择 |
2.4 全中国委员会(All China Committee) |
2.5 宣道书局的历史及迁往香港的过程 |
2.6 建道圣经学院的历史及迁往香港的过程 |
第三章: 在香港奠基-宣道会在调景岭的服侍 |
3.1 中国政权交替下的难民潮 |
3.1.1 香港-国内难民的避难所 |
3.1.2 四、五十年代难民潮的景况 |
3.1.3 香港政府对难民的政策与态度 |
3.1.4 调景岭难民营的设立 |
3.2 宣道会在调景岭难民营的服侍 |
3.2.1 早期的难民工作 |
3.2.2 营内基址的建立 |
3.2.3 初期营内的布道工作 |
3.2.4 宣道会调景岭堂的建立 |
3.3 宣道会在调景岭的培训与教育工作 |
3.3.1 布道与培训系统 |
3.3.2 宣道圣经学院 |
3.3.3 宣道会敢明瞽目学校 |
3.3.4 调景岭宣道小学 |
3.4 台湾宣道会的成立过程 |
3.5 後期的宣道会调景岭堂 |
第四章: 早期香港宣道会的传道工作 |
4.1 西差会的「香港扩展计划」 |
4.1.1 黄大仙福音堂的成立(後称:竹园堂/宣信堂) |
4.1.2 跑马地蓝塘道福音堂的成立 |
4.1.3 渣甸山采石工人聚会所 |
4.2 宣道圣经学院开展的工作 |
4.2.1 北角堂的成立 |
4.2.2 筲箕湾堂的成立 |
4.2.3 荃湾堂的成立 |
4.2.4 葵涌堂的成立 |
4.3 建道神学院开展的工作 |
4.3.1 长洲山顶堂的成立(後改称:长洲堂) |
4.3.2 坪洲堂的成立 |
4.3.3 大澳堂的成立 |
4.3.4 杯澳福音堂的成立 |
4.4 早期香港宣道会的发展模式 |
第五章: 香港宣道会在徙置区的事工 |
5.1 香港政府的徙置政策 |
5.2 天台学校及附建式学校的兴起 |
5.3 香港宣道会在徙置区办学及建堂经过 |
5.4 香港宣道会在徙置区工作的果效 |
5.4.1 事工之目的 |
5.4.2 在徙置区传道的方式与策略 |
5.4.3 在徙置区工作的果效 |
5.5 香港宣道会徙置区事工的终结 |
5.5.1 天台学校的终结 |
5.5.2 「宣基学校」的终结 |
第六章: 北角堂的扩展与独立教会的加盟 |
6.1 六十年代北角堂的植堂事工 |
6.2 独立教会加盟香港宣道会 |
6.3 本地教会渐趋多元与成熟 |
第七章: 香港宣道会的本土化过程 |
7.1 宣道会海外宣教的政策 |
7.2 宣道会在中国建立本土化教会的过程 |
7.3 香港宣道会由西差会移交华会的经过 |
7.3.1 推动各堂会之间的联系工作 |
7.3.2 筹组由各堂及机构代表组成的华人联会 |
7.3.3 「五年自养计划」(Self-Support Program) |
7.3.4 购堂资助与贷款计划(The Gift-Loan Plan) |
7.3.5 本地教会达至「自传」的过程 |
7.4 中西合作促成本地教会自立 |
第八章: 中西合作及世纪交替的香港宣道会 |
8.1 本地教会与西差会的夥伴合作时期 |
8.1.1 西差会订定未来的工作方向 |
8.1.2 宣道会华基堂的建立 |
8.1.3 区联会与西差会建立更深的合作关系 |
8.1.4 宣道会美孚堂的建立 |
8.1.5 中西两会联合推动的「教会增长计划」 |
8.1.6 「教会增长计划」下开设的堂会 |
8.1.7 「香港宣道会社会服务处」的成立 |
8.2 香港宣道会在临时房屋区的服侍 |
8.2.1 「宣道会屯门堂」在临屋区的服侍 |
8.2.2 「宣道会沙田堂」在「圆洲角临屋区」的服侍 |
8.2.3 「宣道会爱民堂」在「佛光街临屋区」的服侍 |
8.2.4 在其他临屋区的服侍 |
8.3 十年植堂与增长计划的开展 |
8.4 世纪交替的香港宣道会 |
结论 |
一、「宣道运动」的精神 |
二、承继中国内地宣教的工作与经验 |
三、在良好的土壤上把握机遇 |
四、中西合作推动教会自立与本土化 |
附录一: 二十世纪香港宣道会植堂扩展的情况 |
附录二: 二十世纪香港宣道会大事一览 |
附录三: 二十世纪宣道会香港西教士名单 |
附录四: 二十世纪宣道会全中国委员会/香港西差会历任主席名单 |
附录五: 英文名字中译对照 |
参考文献 |
後记 |
四、在踏进2002年的时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其引导研究[D]. 李本大.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0(02)
- [2]中国反腐题材电视剧研究[D]. 廖静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新世纪以来阿勒泰地区文学与旅游的互动关系研究[D]. 韩亚桐. 新疆大学, 2020(07)
- [4]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Z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策略研究[D]. 孟皓.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6]中国大陆都市职场电视剧中白领女性形象研究(2005-2017)[D]. 李广玉.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7]新世纪蒙古族女作家汉文小说研究(2000—2017)[D]. 苗昱菲. 厦门大学, 2019(08)
- [8]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D]. 古璇. 东南大学, 2018(01)
- [9]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D]. 尚方超. 河南大学, 2018(12)
- [10]「宣道运动在香港—香港宣道会的发展历史(1949年-1999年)」[D]. 何明章(Ho Ming-CheungEllis).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